刘禹锡的诗范文

时间:2023-10-02 04:01:24

刘禹锡的诗篇1

[关键词]刘禹锡;诗歌;创新;新韵味

[作者简介]张振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浙江杭州310053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2―0173―03

在诗歌人才辈出的唐朝,刘禹锡和白居易齐名,文学史上有“刘白”之称。白居易称刘禹锡为“诗豪”,宋代的苏轼、黄山谷也很推崇刘禹锡。刘诗有很大的造诣,他使诗歌题材领域得到拓展和发掘,深化和反驳了传统的主题表现;特别是他的民歌体诗对后世影响极大,使诗歌的体式有了很大的变革和完善,体现了其在诗歌创作上的创新意义。

白居易在《刘白唱和集解》中这样评价:“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其诗处处有神物护持。”明人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也说:“禹锡有‘诗豪’之目,其诗气盖今古,词总华实,运用似无甚过人,却都惬人意,语语可取,真才情之最豪者。”

刘禹锡生活于中唐时期,曾两次被贬,在湖南朗州(今常德)和广东连州前后呆了二十多年。这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三个层面论述刘诗在诗歌创作上的突破和创新。新路

一、纳劳动场面入诗,踏出一条创作

唐代诗歌的内容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广泛。山水诗、边塞诗等凡是生活触角可及之处都有入诗者。而刘禹锡在诗歌内容拓展和发掘上更是不遗余力,成就昭然。他在被贬连州时期,主动接触民间,观察社会,察访气候、民俗,致力于劳动场景的描写。这类诗歌题材是盛唐时期山水派诗人未曾涉笔的创作领域。

诗人在《相和歌辞・采菱行》一诗中,以观察生活的独特文学视角记下了白马湖采菱的劳动场面。秋日湖中采菱的劳动景象流于诗人笔端,劳动的欢快和竞争的紧张融在诗歌的字里行间。满湖荡舟的采菱女为了争看谁采得多,顾不上岸边骑在马上看她们的有情郎,不时地挥动船桨左转右走,长衣短裙飘摇着,头钗发钏晃动着,欢声笑语交映着,紧张热闹的劳动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而人们仍然沉浸在白天的欢快中,在富有水乡特色的竹楼里饮酒对歌,通宵达旦。诗人对劳动人民的那份感情通过对劳动场面的细致、深切地描绘体现出来;少有人涉及的新的诗歌创作领域在诗人笔下拓展开来,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创作新路子。

在遭贬广东连州时,刘禹锡和农民交朋友,了解农桑之事,用民歌的形式来直接反映农民生活,写下了以劳动农民为题材的《插田歌》。“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裙,农父绿蓑衣。”诗人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在工整的构图上穿插活泼的动态:山岗上的花草看上去整齐有序,燕子穿梭飞舞着,田埂远远望去笔直如线,清水闪着粼粼白光。农妇们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农夫们披着绿色的蓑衣,白裙绿衣与绿苗白水的鲜明的色彩对比,分外调和。诗人所用笔墨虽淡,却渲染出南方水乡浓郁的春天气息。流动着一种美的意蕴。“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这更是把劳动时人们的欢愉和热闹形象真实地表现了出来。诗人用其独到的观察角度和笔法,将劳动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感的美好表现和周围环境物态的审美情趣交汇在一起,营造了极具感染力的意境之美,为后人留下了有关这种源远流长而又传播至今的民歌品种的珍贵记录[1](p815)。

被贬期间,刘禹锡深入瑶民的生活,写下了《莫瑶歌》《蛮子歌》,展示了一千多年前居住在粤北山区的瑶族人民的居住、耕作、语言、祭祀、衣饰、婚姻、市易等等带有浓厚原始色彩的生活习俗,把他们的日常生活各个侧面的细节写人诗中,描写得生动逼真。诗人善于捕捉他们的生活形象。他们的生产方式还是刀耕火种,捕捉野生动物,生聚于深山密林中。由于常受到汉人统治者的歧视压榨,行迹诡秘,惧见生人。历史上能注重描写少数民族生活的诗人寥若晨星,像刘禹锡这样描述具体、视野开阔的诗作就更加珍稀。他的创作笔触涉及前人从未表现的新领域。

安徽的方心棣在刘禹锡民歌体诗艺术的探讨中认为:刘禹锡的民歌体诗既具有文人诗的长处,又有浓厚的民歌色彩。民歌色彩与文人诗的韵味融合在一起,使得他的诗作既清新明朗又含蓄华美,既有鲜明的地方情调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又有强烈的抒情意味。这在我国古典诗歌史上是别具一格的。生活给了诗人灵感,劳动让诗人在创作上得到升华。可以说,正是政治上的失意,让诗人有机会接触农民的劳动;正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使其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将娴熟的艺术表达技巧与民歌的特点相融相映,拓展了新的诗歌歌咏领域。

二、以生活苦酒为源,酿出诗歌淳厚甜美

生活的不如意并未使刘禹锡消沉和颓废。他以开朗豁达的心胸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豪放不羁、倔强不屈的品格在诗中突出地得以体现。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一反传统的悲秋、叹老的情感逻辑和思想轨道,不乏创作的热情,又对此进行深化和反驳。诗人以身边清静幽寂的自然境界净化自己的心灵;以周遭欢乐明快的劳动场面感悟生活,用自己对自然和劳动的审美观表达强烈的情感,使自己从现实的困扰中解脱出来,享受生命自由质朴的快乐,宣泄被贬僻居的冷漠孤寂情怀。如著名的《秋词》二首便是刘禹锡这类诗歌的典型之作。“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涤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诗人赞秋景以现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给人以深刻的美感和情趣。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过:“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诗人的情操在《始闻秋风》中也可一见,如“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的诗句,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不畏艰难的精神。尽管此时诗人颜状衰变,但豪情不减,体病不算什么,犹上高台。那份坚强,那份执着,感人肺腑,令人扼腕。沈德潜称赞此诗说:“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此。”

经过二十多年磨难的诗人终于再次被召回京,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刘禹锡。诗中对刘禹锡不幸遭遇寄予的无限同情和感伤哀婉的格调使诗人感慨万分。为了答谢白居易对自己的深情厚谊,也为了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刘禹锡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

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诗的前四句以直陈笔法概括了被贬二十三年的不幸遭遇,抒写归来后的感受。诗人用“烂柯人”、“闻笛赋”的典故抒发了怀念故友之情和恍如隔世之感,格调低沉、哀婉。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暗含着对世事的不满、不平、愤恨。后四句文势一变,诗人从长远着眼看待个人的荣辱得失;从社会大势和国家前途的宏观角度立意运思,表现了其旷达、豪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并回扣诗题,表明对白氏赠诗的答谢之意。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更透射出一种昂扬勃发的精神、始终不衰的政治热情和坚韧不拔的斗争意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1](p826)。白居易在《金针诗格》中称赞说:“梦得相寄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雪里高山头早白,海中仙果子生迟。’此二联神助之句,自能诗者,鲜到于此,岂非梦得之深者乎?”此语道出了刘诗的独特之处。

三、撷民歌创作精髓,留予后人诗韵永垂

孙琴安在《试论刘禹锡在唐诗中的地位》一文中写道:“在诗歌的艺术风格上,他(刘禹锡)也显示出了与唐代其他诗人不同的地方……一般说来,刘禹锡的诗都比较明快,很少晦涩,无论是古诗、乐府、近体都有这个特点。而近体则写得更含蓄精练。特别是他被贬期间,从民歌中吸取养料所写的《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词》《纥那曲》《踏歌词》等,更是新鲜活泼、格调明快,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

刘禹锡不满于当时的某些乐府诗“不能足新词以度曲”(《董氏武陵集纪》)的倾向,且比较重视诗歌的音乐美。他努力掌握民歌曲调,学唱《竹枝词》,使“听者愁绝”(白居易《忆梦得》诗自注)(卞孝萱,吴汝煜《刘禹锡的生平与诗》)。刘禹锡在巴楚一带听到叫“竹枝词”的当地民歌,歌词杂咏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引起诗人的爱好和重视,于是模仿这一民间形式,一连写了十余首。“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竹枝词》十一)就是诗人摹拟民间情歌的手法,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诗人用丰富的视角,通过江水(视觉)、歌声(听觉)及如晴雨一般的感受,生动细致地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特别是诗人用以天气的“无晴”与“有晴”,谐人物的“无情”与“有情”,“晴”“情”双关谐音表现爱情,语言平易,诗意清新,情调淳朴,极富民歌风味,最为人称道心](P382)。明人谢榛认为这两句“措辞流丽,酷似六朝”(《四溟诗庆》)。六朝乐府民歌多用谐音双关语来表达恋情,作者在这里是效法了六朝民歌。作者抓住春末夏初之际.南方的天空中常常出现的这边白云翻卷雨帘高挂,那边却红日朗照一片晴明的气候特点,来写照少女忐忑疑虑的心境。同时,采用移情人景、欲吐还吞的抒情方式,更增添了诗的委婉余味,魅力无限。“山头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竹枝词》八)诗人不同于以前民歌中往往用花来比女子,在这里把花用来比男子,别有一种新意。诗人用通俗上口的民歌手法,体现了“含思婉转”的特色,表现了农村妇女的爱情,记录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使“竹枝词”这一民歌形式得到创新。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竹枝词》九)描绘的则是一幅巴东山区人民生活的风俗画。由满山的桃李花引出山村人家,又由山村人家引出劳动男女戮力春耕的情景。与劳动生活的旋律十分合拍的轻快的节奏,着力描绘创造力之美的艺术构思.隐隐透露出诗人欣喜愉快的心情和对劳动生活的赞叹。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对刘禹锡民歌体诗歌分析时写道:“这些诗的特点是保存着清新爽朗的情调和响亮和谐的节奏,能大胆吐露内心的情感,借助于比兴手法或双关语,使人感到真挚而含蓄,比之一般民歌又要细腻、华美一些。”[3](p467)

吴汝煜《谈刘禹锡诗歌的艺术美》时特别提到刘禹锡的《竹枝词》的音乐美。认为刘禹锡的《竹枝词》,“每首的前两句主要吸取了七绝声律谐婉的特点,后两句大体上保持了民间传唱的竹枝词在曲调上凄凉怨慕的特点,兼有两者之长,做到和谐与拗怒递用,又大量采用谐声双关、重迭回环等艺术手法,使之更加符合天地自然之声,因此表现出含思婉转的韵味。”[4]

游国恩等著《中国文学史》一改过去文学史多只强调刘禹锡民歌体作品艺术成就的格局,依次分析了其咏怀诗、咏物诗、怀古诗、民歌体等四个门类的诗歌作品,最后认为:“刘禹锡的诗,律诗、绝旬比古诗成就高,仿效民歌的乐府小章尤为著名。”[5](p194)

总之,刘禹锡的诗歌或描写群众劳动场面,表现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展现江南水乡的人情风俗,具有清新自然、健康活泼的韵味,充满着生活情趣,在不如意中乐观地生活;或托物言志,揭露丑恶的社会现实;或直抒胸臆,表现了守正不阿的品格和对佞臣的愤慨,旷达坚毅。诗人开拓了诗的题材领域,继承和发展了诗歌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胆地以民歌形式反映生活,改革、完善了诗歌的体式,充分体现了其在诗歌创作上的创新意义。生活是创新的源泉;创新丰富了文学的内容。明代杨慎说:“元和以后,诗人全集之可观者数家,当以刘禹锡为第一。其诗入选及人所脍炙,不下百首矣。”正说明了刘禹锡诗歌的深远影响,不愧为“真才情之最豪者”。

[参考文献]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2]韦凤娟.新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4]吴汝煜.谈刘禹锡诗歌的艺术美[J].文学评论,1983,(5).

刘禹锡的诗篇2

关键词:刘禹锡思想性艺术特色

刘禹锡是我国中唐诗坛上重要著名诗人之一,他在有生之年,作诗八百余首,其中,有不少名篇佳作令人百读不厌、赞赏有加。本文现从刘诗的思想性及艺术特色略论如下:

一、刘诗在思想上始终保持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至老不衰,刘是一位很有政治抱负的诗人。从诗《学阮公体三首》中得以充分体现:“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暴己知。”诗人与挚友柳宗元一道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失败后长期遭贬。但,他虽在政治上遭受到沉重打击,却仍能保持着不屈不挠的斗士精神,见诗《始闻秋风》中写道: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回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诗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坚强进取精神。诗人作为中唐时期政治革新派中的一员,作为一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表现出无比的爽朗和坚强。

刘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在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可品出:“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十分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竟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欣欣向荣。表现出诗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途的升沉。襟怀豁达、思想境界高远、意义深刻。“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达了诗人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世人学习。

二、刘诗的艺术特色

刘诗最显著的特色有两点:

其一,以精练含蓄著称。

如诗《阿娇怨》: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须臾宫女传来信,言幸平阳公主家。

此首诗在体现刘诗的精练含蓄上比较典型:如第二句“试开金屋扫庭花”中的“开”和“扫”两字用的精妙。可使人想象到阿娇的金屋之门虽有而常是关着的,以及满庭落花堆积的情景,显示出一个失宠皇后的典型环境。句中“试”字尤妙,如不开殿扫花,恐皇帝即来;开殿扫花,恐皇上又不来。只好试开一开、试扫一扫看,“须臾宫女传来信”,为全诗最紧张语。“须臾”之间会有什么变化呢?阿娇急于想知道,却又怕知道,却很怕听,但又不能不听。末句“言信平阳公主家”。以宫女的妙答结尾,一个“言”字充分突出了宫女的随机应变和善于园转。也表明了阿娇的怨愤,已达到了不能承受的地步。

其二,诗人善于寄情于景物描写之中,语言平易简洁、而意象精当新颖。

刘的诗作中以咏史怀古诗最为人赞赏。如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首诗可谓诗是人最得意怀古名篇之一。在此文中逐句赏析如下: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乌衣巷到市中心的必经之地。桥、巷紧相邻。当时朝廷的重臣王导和谢安都住在此处,那时两处车水马龙、热闹非凡,风光无限。可而今,时过境迁,风光不在。昔日繁华已成过眼云烟,桥边已是野草萋萋,野花盛开,呈现一派荒僻景象。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夕阳西下的残照之中,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之景。

三、四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此首诗最精华之处,是千百年来,脍灸人口的名句。诗人不落俗套,不从正面浅露去写,而是出人意料的把笔锋忽然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筑巢的飞燕。如今的乌衣巷居住的不再是达官贵人了,而是普通老百姓。昔日王谢两家堂前的旧燕鸟,现在已飞入了平常的百姓家中去了。从诗里行间,我们反复听到了诗人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虽然景物寻常,语句浅显易懂,但却有一种含蓄之美,品读后,感到余味无穷。

在古今相接的大跨度时空中,常常注入了诗人源于苦难又沉潜凝聚的悲愤,使诗作给读者一种沉思历史的沧桑感。可以说,刘禹锡在中唐诗坛上享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名至实归的。

参考文献: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1999年8月第一版。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刘禹锡的诗篇3

关键词:柳宗元;刘禹锡;二次贬谪;衡阳赠别诗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104

柳宗元、刘禹锡一生都命运多舛,皆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均屡遭贬逐。唐顺宗永贞元年(805)九月,柳、刘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连、邵二州刺史;十月,改贬永、朗二州司马,十载废锢不用。宪宗元和九年(814)十二月,朝廷征召柳、刘入京,元和十年(815)二月,两人才从贬所回到长安。三月,又因刘禹锡游玄都观题诗“语涉讥刺”和时任宰相武元衡等的极力排挤,柳、刘又再次迁往柳、连二州。柳、刘此番出京与上次有所不同:永贞元年是被贬出京,诏令峻急,吏役驱遣,仓惶促迫就道;此番则属“量移”,由司马改任刺史,虽然“官虽进而地益远”,二人所受打击更大,但毕竟路途之时间限制要宽松许多,从柳、刘二人抵达贬地的时间已分别到了元和十年的六月二十七日和五月十一日来看,他们此番远迁还是比较从容的。

柳、刘两位沦落天涯的知心朋友之间的诗酒唱和,更是他们打发寂寞旅途时光的主要方式。两位诗人灵犀相通,诗情骤发,分别写下了三首有名的衡阳赠别诗,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柳宗元性格比较忧郁沉稳,不似刘禹锡乐观豁达,因而感情也更为细腻敏感,在衡阳短暂休整,好友即将分别之际,他一气呵成,先提笔写下了《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诗: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该诗首联回顾了自己和刘禹锡遭贬十年的艰辛生活,抒发了对刚召回京旋即又贬远州的悲愤。颔联“伏波故道”意指自己南贬所走之道正是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之道,但已物是人非,路边墓地上的石人“翁仲”已横七竖八地躺在夕阳衰草之中。实际上是以南贬途中所看到的凄清落寞的景物来衬托自己悲凉抑郁的心情。颈联是本诗的关键所在,作为刘禹锡的挚友,柳宗元真诚希望刘要吸取往日的经验教训,谨慎从事,韬光养晦,不要再凭意气用事,以免政治上再自找麻烦,再吃苦头,委婉批评和殷殷规劝之意,溢于言表,表现了柳对刘的关心和期待。刘禹锡对友人的诚恳批评是虚心接受的,他也饱含深情地写下了一首《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诗: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这首诗的首联,与柳宗元原唱的首联诗意相联,概括了他们被贬十年的辛酸和召而复逐的悲愤。颔联所说的“重临”是指第二次授连州刺史(第一次实际上未到任)。“黄丞相”指西汉黄霸,他曾两度任颖川太守,有“循吏”之称,后官至丞相。黄霸两次到颖川与刘禹锡两次到连州都是重临旧地,所不同的是黄被汉宣帝重用,而刘禹锡是受唐宪宗打击的人;颖川是中原大郡,地近长安,而连州是偏远之地。

读罢刘禹锡的回赠诗,柳宗元感觉到意犹未尽。次日,又作了一首《重别梦得》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临歧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陪舍翁。

这首诗回顾了从贞元九年(793)开始,自己和刘禹锡同举进士,怀抱共同的政治理想,共赴仕途,同遭贬逐,前后共二十二年大致相同的人生履历,联想到今天两人却要临歧分别,天各一方,思念之情未别先生。

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自身是无力也不可能改变这种受排挤受打击的局面的,只能把满怀的希望寄托在皇帝的开恩和良心的发现上。只要皇上开恩让他们从偏远的贬所返回,他们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比邻而居,做一名耦耕垅上、自食其力的田舍翁,安享平静安祥的晚年。而刘禹锡复作的《重答柳柳州》则也表达了基本一致的理想和愿望: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歧回想尽悠悠。耦耕若便遗身世,黄发相看万事休。

到了真正分手之时,柳、刘内心更加苦涩,特别是对分别之后各自前程的担忧更甚,对早日重新聚首的期望更为迫切,而柳宗元则表现得更加忧郁缠绵。因此,他在匆忙分手之际又作了《三赠刘员外》诗:

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今日临歧别,何年待汝归?

诗是越写越短,但感情却愈来愈真挚,愈来愈强烈,且充满了沧桑之感。回想自己和刘禹锡二十多年的仕宦和贬谪生涯,很多挫折和打击似乎又都是由于自己书生意气造成的,在逆境中才真正了解了什么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而刘禹锡的《答柳子厚》尽管也充满着忧愁,但相对来说还是要达观一些: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会待休车骑,相随出尉罗。

诗中“伯玉”即春秋战国时贤人蘧伯玉,庄子曰:“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四愁”即张衡所作《四愁诗》,汉时张衡曾为河间相,一直郁郁不得志,故作《四愁诗》。刘禹锡想表达的意思是,自己和柳宗元年方壮年,还远没有达到先贤“六十而化”的年龄。但是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空有满腹忧愁。还不如早点休罢“车骑”,走出“尉罗”,远离官场仕途的烦心事,归田隐居,遗世耦耕。这与他和柳宗元的第二首赠答诗诗意是一脉相承的。柳、刘二人的衡阳赠别诗,三赠三酬,情真意切,语重心长,这在历代的友人赠别诗中是很有代表性的。

贬谪对封建士大夫个人来说是不幸的,但是对于文学、对于诗人来说却又是幸运的。宋人严羽说过:“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这是很有见地的。由于贬谪,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沉重的人生苦难强烈地刺激着诗人们往日平和的心境,他们在人生转折的关口,在生命沉沦的旅途中,不仅以全身心去体验痛苦,感悟生命,益发深切地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接触到了人类命运与生存意义等文学艺术最本质的问题,而且郁积了他们内心化解不开的苦闷情怀,构成了他们必欲借文学形式――抒悲怨的渲泻痛苦的直接动力,这也就是古人说的“诗言志”。

其实,刘禹锡二次遭贬是要贬往播州的,播州即今贵州遵义地区,唐时属下州,州民总数不足五百户,远离京城,非常荒凉。当时刘禹锡的母亲年老多病、风烛残年,要同其子一起跋山涉水,远赴播州生活是很困难的,正当刘禹锡埋怨自己“智乏周身,动必招悔”,感到一筹莫展之际,柳宗元挺身而出。他说:“‘播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三九,《唐纪》五十五)。柳宗元不但不怨恨刘禹锡招惹事端,连累了自己,还准备上疏皇帝,请求让刘禹锡到条件稍好一点的柳州去任职,而自己愿替刘去播州任职。虽然最后是由御史中丞裴度恳求宪宗改授刘禹锡为连州刺史的,但从此也可以看出柳、刘的友谊已非同寻常可比。刘禹锡卸任奉柩回洛阳原籍守丧,同年十一月,途经衡阳却闻柳宗元卒,刘既失慈母,又失挚友,悲痛之极,他饱含血泪挥笔写下了著名的《祭柳员外文》,同时还写下了《重至衡阳伤柳仪曹并引》,寄托哀思。

刘禹锡的诗篇4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这首格调清新、语意双关的竹枝调,为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之一,诗歌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初恋的少女在江边听到情人唱歌时的惊喜、迟疑的复杂心绪。谢榛的《四溟诗话》第二卷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措辞流丽,酷似六朝。”这里所谓的“六朝”,是指六朝时代的民歌和文人的诗歌创作中存在的采用谐音双关语的风气。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眼前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物,融人初恋少女的复杂心情,用天气的“晴”与“不晴”,谐人物的“有情”和“无情”,把两种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统一起来。全诗以独白的口吻,唱出了在杨柳青青的春光里,二位船家姑娘对情郎的追问:东边太阳出来了,西边还在下雨,你对我到底是有情呢还是无情呢?船家姑娘情思柔婉,神韵自然,毫无做作之态。但全诗所描绘的已经更加清新,使诗中所抒发的感情更加深邃而真挚。这首词清丽宛转,音韵和谐,堪称《竹枝诃》的代表作。

竹枝词,简称“竹枝”,又名巴渝辞。据《乐府诗集》载:“竹枝,巴歙也;”巴即巴郡,在今重庆市东部奉节至宜宾一带;俞欠即民歌。这种流传于渝东一带的民歌,古已有之,盛行在土家族的先民一一巴人的部落里。初唐时,巴渝地区(今四川省东部)一代出现渐臻完美的竹枝歌、乐、舞。这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乐歌,至中唐时进入教坊,引起文人的注意,而且间有拟作,成为一种流传甚广的新的诗歌体裁――竹枝词。现存最早的竹枝词为唐肃宗时诗人顾况之所作:“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竹枝词的盛行和刘禹锡有关。刘禹锡曾和柳宗元等参加永贞政治革新的王叔文集团,革新失败后遭贬。公元822年,即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刘禹锡来到三峡,这期间,刘禹锡创作了《竹枝词九首并序》、《竹枝词二首》。刘禹锡的这十一首竹枝词,汲取了巴人竹枝歌舞的精华,色泽清莹,音调和美,具有优美圆熟的艺术技巧。至此,竹枝词终于吐露芳华,在中唐诗坛上别开生面,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竹枝词是经过刘禹锡的发掘、加工和创新,才得以广为传播并大放异彩的。北宋诗人黄庭坚评价说:“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清代翁方纲评说刘禹锡“以竹枝歌谣之调,而造老杜诗史之地位”。可能连诗人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三峡竹枝词在他的倡导下,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后世传唱不衰。

根据刘禹锡所作的《竹枝词九首》小序中记载:“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伫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奥》之绝。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附于末。后之聆巴渝,知变风之自焉。”意思是说,各地的歌曲,虽然曲词不同,但乐理是相同的。公元822年正月,我到了夔州,看到乡里的小青年联歌唱竹枝词,吹短笛击鼓来伴奏,歌唱的人扬袖起舞,谁唱的歌多谁就为优胜者。听《竹枝调》的声调,合乎音律的羽调。结尾激烈直言如吴声歌曲,虽然听不惯分不清,但含思宛转,如《诗经・卫风・淇奥》一样辞采华美。从前屈原被放逐到沅水、湘水流域,那里的人们迎神时所唱的歌,大多数都词句粗俗简单。于是屈原为他们作了《九歌》,到现在荆楚的人们还表演《九歌》来感动神明。所以,我也作了《竹枝词》九篇,使善于歌唱的人扬举它,它附在后边。后来者听到巴地的歌曲,就能知《竹枝词》这类民间变风歌曲来自哪里。

竹枝词中多咏当地风俗和男欢女爱,形式都是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描写生动,亲切自然。质而不鄙,华而不靡,风情浓郁,雅俗共赏。竹枝词词风清丽宛转,音节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刘禹锡在三峡听到了竹枝曲调,虽是依声作词,但在竹枝词的韵律上又作了一些改进。一是押平声韵,改变竹枝词原先的仄声韵,使曲子更加轻快悠扬。二是注意平仄的搭配,竹枝词首句以仄声起始,先造成激昂之势――次句以乎声为首,使节奏转慢,化高亢为舒缓。第三句再以仄声起音,形成顿挫之势,又由轻柔转为昂扬。末句再以平声收束全篇,复使曲调再次呈现宛转之势。这样的平仄变化使曲子如行云流水,又似澎湃的海涛。明代董文焕评说竹枝词:“其格非古非律,半杂歌谣。平仄之法,在拗、古、律三者之间,不得全用古体。若天籁所至,则又不尽拘拘也。”

刘禹锡为了使竹枝词得到发扬光大,他像屈原那样吸取民间文学艺术的营养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在文人诗歌和民间歌曲之间努力探索,使竹枝词获得了巨大成就。他的两组《竹枝词》共有十一首,与屈原的《九歌》篇数相同,可见刘禹锡创作《竹枝词》时有意模仿了屈原的《九歌》,十一首竹枝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竹枝词》和《九歌》还是有不同的。《九歌》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浪漫主义杰作,而《竹枝词》是现实主义诗人的现实主义佳篇。

刘禹锡的十一首《竹枝词》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描写爱情的,一类是歌唱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和劳动人民生活的,还有一类是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明争暗斗、反复无常,抒发诗人愤懑情怀的。刘禹锡不仅能写竹枝词,而且能唱。与刘禹锡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曾任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常与刘禹锡一唱一和,人称“刘白”。白居易在诗中屡屡提到歌唱竹枝的情形说:“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 (《忆梦得》诗“几时红烛下,听唱竹枝歌”句下自注)自己也写了四首竹枝词抒发诗人聆听竹枝的感受。如:“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等;

竹枝词在表现手法上吸收了民歌的特点,又经过诗人的着意润色,具有开朗健康的情调和浓厚的地方色彩。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说:“唐朝的《竹枝词》和《柳枝词》之类,原都是无名氏的创作”,“偶尔一点为文人所见,往往倒吃惊,吸人自己的作品中,作为新的养料。”刘禹锡就是这样一位吸取民间文学的养料、被民间文学哺育,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诗人。是他使步人文坛的竹枝词大放光芒,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竹枝词在内容上泛咏风物,歌咏恋情,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在语言上,竹枝词通俗自然清新活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竹枝词作为一种民歌,还继承了《诗经》、《乐府》-的优良传统,广泛采用比兴、谐音、双关等手法,民歌韵味丰富典型。竹枝词的这些艺术特征在刘禹锡的作品中得到完美的体现。

刘禹锡的诗篇5

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其二

再游玄都观绝句

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注:承召,奉到朝廷的召书。玄都观,唐时长安城内最大的一座道教庙宇。紫陌,京城的街道,陌,原指小道。红尘,闹市的飞尘。无人不道,没有人不称说。中庭,即庭中,院子里。前度,前一次。

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十年后,刘禹锡从朗州被召回长安。目睹腐败的政治局面,刘禹锡内心无比愤慨,于是借看花为题,写下了第一首诗。

题目中的“戏”字,含有嘲讽之意,“诸君子”则是指与他同时被召回长安的柳宗元等人。

第一联记事,写看花的盛况。长安城内的街道上,尘土飞扬,拂面而来,可见车马之多。为什么这么热闹呢?原来是人们从玄都观里看花归来,“无人不道”,隐含着看花人的愉快勺满意,当然也能见出玄都观里桃花的繁盛了。写看花,既不写“看”,只写归来,也不写“花”,只写游人的感受,构思的新巧就可见一斑了。

第二联议论,写诗人的感慨。想当年自己离开京城时,玄都观里还没有桃树,而现在却满园桃树,争相开花了。

从文字的表面看,似乎是写看花时的所见所感,但联系诗人的遭遇和政治背景,我们却不难理解,诗人是借看花为题,讽刺当时的豪强权贵。千树桃花,是指诗人离开京城后靠投机取巧爬上政治舞台的新贵,看花人则是指那些趋炎附势之徒。“紫陌红尘拂面来”可以理解为当时豪强炙手可热的政治气氛。试想,诗人离京十年,回到京城看到朝廷里当权的全是新贵,怎能不感慨万千?满腔愤怒又无处发泄,只好借看花来一吐心中的不快,表达不屈的心怀和对权贵的蔑视。

我曾想,刘禹锡真的有些天真,几句无关痛痒的诗,能对权贵有何损害?但仔细想想,又觉得这正是刘禹锡的可敬之处,几句诗虽然于权贵无毫发损伤,但终究可一泄胸中的不满。正可谓“:士可杀而不可辱”。当然,我们也不难推测诗人的结局。不久,因此诗“语涉讥刺”,引起“执政不悦”,诗人再度被贬为连州刺史,这一贬就是十四年。

等到刘禹锡再回京城时,这时,皇帝也换了四个,尽管人世沧桑,但刘禹锡不屈的性格并没有变。一回到京城,刘禹锡又旧事重提,向打击过他的权贵挑战,写下第二首诗。

第一联写景,写游玄都观所见。玄都观里百亩院子的大半地方已经长满了青苔,先前的桃树已经荡然无存,满眼所见只有菜花了。满目荒凉与第一首诗所描写的繁盛形成强烈的对照。

第二联议论,写游园所感。栽种桃树的道士哪里去了?前次来过的刘郎现在又来了。

第:二首诗与第一首一样,仍旧是用比喻。以“桃树”比喻新贵,以“种桃道士”比喻打击革新运动的当权者。二‘卜多年过去了,当年打击革新派的当权者有的死丁,有的失势,于是那些被他们扶植起来的新贵也就树倒猢狲散,不知所之了。而诗人不仅健在,而且又回到了京城,这大概是那些新贵们所始料未及的。一个“又”字则饱含着诗人的乐观自信。

刘禹锡的两首诗,成诗时间虽相隔十多年,但却可视为一个整体,那就是表现了诗人不屈、乐观、自信的性格,对权贵的嘲笑、蔑视以及要与他们斗争到底的决心。

刘禹锡的诗篇6

(选自元・辛文房《唐才子传》)

【注释】

①禁中:内宫之中。②判度支、盐铁案:担任度支和掌管盐铁专营业务。判,以高官兼任低职。③斥朗州司马:(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④伧:音“chénníng”,形容边地语言音调与中原不同,发声粗重。⑤虽赦不原:即使遇朝廷大赦,也不在赦免之列。⑥将澡用之:将要为他们洗刷罪名,渐序起用。⑦当路不喜:致使当权者不高兴。当路,当权者。⑧始谪十年,还辇下:当初我被贬十年,回到朝廷。⑨恃才而放:凭借有才能而放任自己。⑩行年益晏,偃蹇寡合:经历过的岁月渐渐多了,处境困顿,落落寡合。

【练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坐叔文贬者

坐:因……牵连

B、谏官奏罢之罢:罢免

C、益薄其行 薄:鄙薄

D、乃以文章自适 自适:自我满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多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

买五人之而函之,卒与尸合

B、宰相哀其才且困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C、而作《玄都观看花君子》诗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D、权近闻者,益薄其行

吾令人望其气,皆成龙虎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刘禹锡“恃才而放”的一组是( )

①朝廷大议,多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

②判度支、盐铁案,凭借其势,多中伤人。

③乃倚声作《竹枝词》十篇,武陵人悉歌之。

④久之,召还,欲任南省郎,而作《玄都观看花君子》诗。

⑤至京后,游玄都咏诗。

⑥且言:“始谪……唯兔葵燕麦动摇春风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禹锡擅长写文章,当权者王叔文说他有宰相的才能;也正是凭借与王叔文的关系,他经常到内宫参与谋划国家大事,并担任度支和掌管盐铁专营事务。

B、由于王叔文势力的衰退,刘禹锡等人也受到牵连被贬为远官。尽管宰相同情他们,将要为他们洗刷罪名渐次起用,但由于谏官奏阻,仍未还朝。

C、刘禹锡还朝后,被任命为尚书省郎官,作《玄都观看花君子》诗,措词讥讽怨忿,结果触怒权臣;权臣认为他为人卑鄙,结果他再度遭贬出京。

D、刘禹锡历尽艰辛磨难,心境不能平和,就用写文章来自我满足、调适。他善作诗,而且精妙绝伦;与白乐天多有诗酬唱赠,白乐天推许他为“诗豪”。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久落魄,郁郁不自抑,其吐辞多讽托远意,感权臣,而憾不释。

译文:________________

②且其母年八十余,与子死决,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

译文: 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的诗篇7

首先是坚持理想,不改初衷。刘禹锡自小就有远大的志向,不凡的抱负。他聪明好学,不仅攻读儒家经典,对诸子百家也有广泛涉猎,他在《游桃源一百韵》里说:“九流宗指归,百氏旁捃摭”,由此可见,他博览群书,孜孜不倦,为以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步入成年后,他对社会的认识逐渐深刻,面对藩镇的骄横,宦官的专政,人民的痛苦。感慨万分,怀抱着“兼济”之志,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他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同年登博学宏词科。贞元十一年,应吏部取士科的考试合格。授太子校书。连登三科,可谓春风得意。他抱着施展宏志的愿望,积极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竭力想刷新政治,但是“永贞革新”终于以失败告终。面对失败,他在《上杜司徒书》中剖析了自己的心迹:“常谓尽诚可以绝嫌猜,徇公可以弭谗诉。”为了实现政治抱负他“尽诚”、“徇公”,表明自己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光明磊落、无可非议的。然而却遭到“挟邪乱政”的诽谤,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刘禹锡失去了在朝廷中发挥才干,实现抱负的机会,被迫寄情笔墨,把诗文作为“见志之具”,继续为自己的操守、理想而斗争。他在《武陵书怀五十韵》末云:“就日秦京远,临风楚秦烦。南登无灞岸,旦夕上高原。”“上高原”为的是“望长安”长安有诗人企望的事业在,诗人怎能不“寤寐思之”,“旦夕”望之?诗人这种回京重振旧业,实现辅时济事之志的热切愿望在《望夫山》中表现得更为执着而强烈:“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作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初初望时。”他是用屈原那种顽强的斗争意志激励自己。他在《陋室铭》里曾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这种坚持理想,安贫乐道的精神个性,让人敬佩,让人叹服。

刘禹锡坚持理想,自强不息的精神个性在他的晚年表现得更为突出,他在《酬淮南廖参谋秋夕见过之什》里说:“初服已惊玄发长,高情犹向碧云深。”诗人虽自觉鬓掺“二毛”,却高情不减当年。向往的仍是像雄鹰那样展翅高飞。他在《罢郡归洛阳闲居》里说:“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壮志未酬,他始终憾然于心。为求在垂暮之年还能有所作为,他格外珍惜这稍纵即逝的时光。他在《赠乐天》里说:“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他不以“晚达”为憾。但求身如冬青,沐风栉雨,不改苍翠之色。刘禹锡的一生始终坚持理想。至死也没有改变过。

其次是指斥政敌,正气凛然。刘禹锡为时所弃,空怀凌云之志,独处僻壤,难与同道过从。他在《答杨八敬之绝句》里说:“饱霜孤竹声偏切,带火焦桐韵本悲。”他当时诚如“饱霜孤竹”。但“竹”虽孤而有节斫以为笛。吹奏出的是“声偏切”的繁音促响。而对正义事业的讴歌,对邪恶势力的讨伐,则是刘禹锡之个性美的充分体现。从刘禹锡的诗作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触到他正气凛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果敢精神和顽强意志。“声偏切”突出表现了诗人指斥政敌非常激切。宦官权臣。趋炎附势之徒,摧残革新事业,迫害革新志士的罪行。激起了刘禹锡的强烈义愤。他以诗笔为武器,写下了一系列讽托幽远的寓言诗。对政敌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在《聚蚊谣》中,诗人大胆地揭露了宦官和大官僚的丑行,把他们比作渺小而又可恶的蚊虫:伺暗出动,“利嘴迎人”,“声如雷”。“喧腾鼓舞喜昏黑”,气势嚣张,穷凶极恶,但是“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既在痛骂政敌中表达了政治斗争的胜利信念,也是对那些死到临头还洋洋得意的政敌们可耻下场的嘲笑。他在《飞鸢操》中也大胆地揭露了权奸们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整天鼠窃狗偷。争权夺利的鄙劣本质。“鸢飞杳杳青云里。鸢鸣萧萧风四起。旗尾飘扬势渐高,箭头砉划声相似”等描绘出了飞鸢的威风,突出了其外表的气度不凡。接着对飞鸢争夺腐鼠做了形象的描绘,如“忽闻饥鸟一噪聚,瞥下云中争腐鼠。腾音砺吻相喧呼。仰天大吓疑鸳雏。”这就撕开了飞鸢肮脏猥琐的内心世界。结尾两句“鹰隼仪形蝼蚁心,虽能戾天何足贵”更是形象讽刺了那些身居高位而贪得无厌、妒害贤能的丑恶嘴脸。他在《吊张曲江序》里说张九龄贬于外地之后“有拘囚之思。托讽禽鸟,寄词草树,郁郁然与骚人同风”,其实也可以用来解释他这些作品的现实精神。

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十年,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创伤,但他倔强的性格。正气凛然的精神个性依然如故。刚刚回京的他在游玄都观时就写下了最有名的七绝: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中“桃千树”喻指十年以来由于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愈来愈得意的新贵。看花的人。则指那些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他们为了富贵利禄,奔走权门。就如同在“紫陌红尘”之中,赶着热闹去看桃花一样。结句有力地指出:这些似乎很了不起的新贵们,也不过是我被排挤出外以后被提拔起来的罢了。刘禹锡这种轻蔑和讽刺是有力而辛辣的,使政敌感到非常难受,他们便以此诗为把柄。把刘禹锡再次贬为连州刺史。自此,一直过了十四年。才又被召回长安任职。在这十四年中,皇帝由宪宗、穆宗、敬宗而文宗,人事变迁很大。但政治斗争仍在继续。刘禹锡正气凛然之个性也依然棱角分明,气势夺人。当他再游玄都观时,激扬文字,又赋《再游玄都观》一首: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首诗有意重提旧事。向打击他的权贵挑战。他以“桃花”比新贵,与前诗相同。“种桃道士”暗指打击当时革新运动的当权者。这些人,经过二十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势了,因而被他们提拔起来的新贵也就跟着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煊赫声势,而让位于另外一些人,正如“桃花净尽菜花开”一样,而桃花之所以净尽。则正是“种桃道士归何处”的结果。而这时,我这个被排挤的人,却又回来了。难道是那些人所能料到的吗?对于扼杀那次政治革新的政敌,刘禹锡在这里再次投以轻蔑的嘲笑,显示了自己毫不畏惧的坚强意志和继续战斗的决心。这在当时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最后是永葆乐观,意气豪迈。刘禹锡是一位很有政治抱负的诗人,尽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在《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说他“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但他的一生却始终洋溢着火一般的热情,即使在政治上受到打击。生活上受到折磨时,也从未有过低落和消沉。而是永葆乐观。意气豪迈。他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里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虽然长期遭遇不幸。但从没有觉得整个世界都是一片黑暗,即使自己成了“沉舟”和“病树”,而客观世界仍然是美好的,到处可见千帆竞渡,万木争春。社会照样前进。个人的深滞和衰老算不了什么,新生事物是层出不穷的。正因如此。刘禹锡能时时振奋精神,从没有消沉和气馁过。

刘禹锡的诗歌确实有一种豪爽的、乐观向上的风格。而这正是他个性美的充分体现。正因如此,白居易在《刘白唱和解集》中、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都赞誉他为“诗豪”。他的《秋词二首》其一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其二说:“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这两首诗充分表现出刘禹锡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他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前途悲观失望,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刘禹锡面对寂寥,偏说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特色。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飞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云。奋发有为,大展宏图。《秋词二首》其二则主要落墨在地上。秋日登楼。让那清气徐徐沁人肌骨。可以使人清醒理智。而那烂漫的春光,则只能使人昏醉轻狂。这样,又何必逢秋而生悲呢?诗人在春与秋的对比中。独具慧眼地发现了秋目的佳处,从而唱出了这意气豪迈的秋之颂歌。总之,《秋词二首》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能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使人们获得一种豪壮深刻的美感享受。刘禹锡在《始闻秋风》中写道:“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唾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这是多么豪爽、多么乐观的诗句。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出骏马、鸷雕那种“聆朔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的形象。这不仅反映了它们内心的“思”和“盼”。还显示了一种潜在的力量。似乎让人感到:只要时机一到。它们就可以一展骥足。奔驰疆场;或展翅蓝天,搏击长空。他抱病登台。放眼四望,豪情顿生。仿佛自己化成了思边的骏马。翔云的大雕。老病还能这样。少壮就可以想见。他是多么地豪放乐观啊。

刘禹锡的诗篇8

关键词:刘禹锡;怀古;金陵;石头城;乌衣巷

怀古之情、兴亡之叹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的传统文人往往在仕途不顺意时,就自觉不自觉地转向对古迹的瞻仰凭吊、对历史人物的咏评之中,借感慨岁月,喟叹人生以抒难酬之壮志,浇心中之块垒。怀古咏史诗即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关照时局或自己身世,引发了共鸣,继而为达到慨叹人生、托古讽今等目的而创作的一类诗歌。

在历史的沧桑沉浮中,“王气”和“”是中国文化意识有的历史承担,有着深刻的意蕴,成为“盛赞与哀叹”、“沉郁怀古与伪雅遣兴”的情感指向。尤其是作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城,自古以来便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幽情。李白、刘禹锡、杜牧、李商隐、韦庄等唐朝诗人,都曾到金陵一游。南唐之后,宋元两朝,仍然不断地有人来金陵登访,像王安石、周邦彦、萨都剌等等。“金陵怀古”似乎已不单单是一个诗词题材,它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有景观。

中唐诗人刘禹锡的诗歌经过反复锤炼,语言精练自然,意象鲜明,内涵深厚。他的怀古诗,用经过精选的意象,独辟蹊径的手法来抒发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叹,深沉又悲凉,历来为后人所称道。其中,《石头城》和《乌衣巷》都是“金陵怀古”的传世佳作。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石头城》是一首怀古的七言绝句,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的清凉山。南京的江山形胜,自古素有“虎踞龙盘”之称,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建都之地。六代豪奢,醉生梦死,繁华一时,诗家称之为“六朝金粉”。但这一个个“繁华竞逐”的朝代皆灭亡得极快,“悲恨相续”。这金陵故都,也就渐渐地荒凉了下来。刘禹锡于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罢归洛阳,路过金陵,见昔日豪华胜地,已颓败成了一座“空城”,感慨万分。

开头两句写江山如旧,而城已荒废。“山围故国周遭在”,首句写山。“故国”即旧城,就是石头城,城外有山耸立江边,围绕如垣墙。这句是说:石头城虽然颓败,但围绕在四周的山依然如旧。“潮打空城寂寞回”,这句写水。意思是说:石头城西北有长江流过,江潮拍打着“空城”,虽有巨响,却更显凄凉,便又寂寞地退去了。

后两句写月照空城。“淮水东边旧时月”,“旧时月”,诗人特意标明“旧时”,包含深意。淮水,即秦淮河,横贯石头城,这里曾经是六朝时代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的不夜场所,那临照过六朝之都的“旧时月”即是见证。然而富贵风流,早已成空。如今只有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来照着这座“空城”,在夜深的时候,“还过女墙来”,依恋不舍地西落。然而此情此景,却显得更加寂寞。

全诗只字未提石头城,也避开了与金陵、六朝有关的史实,而是在群山、江潮、淮水和月色中凸显了古城的荒凉与寂寞,这种将自然物象的相对永恒与历史的沧桑变化进行对比的写法,不仅独特而且格调莽苍,境界阔大,感慨深沉,寄寓了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正如清人潘德舆《养一斋诗话》中所评的“不言兴亡而兴亡之感溢于言外”。而且这首诗并不只是发思古之幽情,诗人在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中唐时期,写下这首怀古之作,显然是寓有引古鉴今的现实意义的。

白居易对这首诗曾叹赏不已,当读到“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时,不禁赞叹道:“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果然,后世文人每多袭用此种写法。苏轼《次韵秦少章和钱蒙仲》“山围故国城空在,潮打西陵意未平”,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怒涛寂寞打孤城”即为例证。

刘禹锡的《乌衣巷》也许更雅俗共赏,诗人凭吊东晋之时秦淮河上的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对比而今的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诗的一、二句都是刻画环境,“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除去两个地名,实际就写了两件事物:野草闲花和夕阳西下。朱雀桥边长满了野草,野草丛中,开着几点零星的闲花;乌衣巷口只剩下夕阳残照,昔日的高堂华屋已荡然无存。难以相信这里曾经是车马喧阗,热闹非凡,豪族聚居的地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两句诗运实入虚,诗人想象当年在鼎盛一时的王、谢豪门之家结窝栖宿的燕子,如今飞进了寻常百姓人家那低矮的房梁。这时的燕子,自然不是晋朝时的燕子,诗人却说是“旧时燕”,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者的身份,同时意味着历史变迁的一何迅速,王谢豪奢的一何短暂。虽然事实上并没有那么长命的燕子,但燕子能寻故巢是不变的习性,诗人这里不直说老屋易主,耐人寻味。清人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两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和《石头城》一样,《乌衣巷》也包涵着很深的引古鉴今的讽刺意味。想当初,东晋豪门贵族偏安一隅,竞逐豪奢,醉生梦死,如今的乌衣巷却没落荒凉,今昔盛衰的对比凸显。而经过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政治上腐败堕落,与东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志在革新政治的刘禹锡写下《乌衣巷》一诗,无疑也是对唐代封建统治者敲响警钟。

同时,结合诗人仕途上长期被排挤、被弃置的人生遭际,以及诗人虽屡遭贬谪,身处逆境,却并不消沉气馁的倔强、爽朗的品格,我们还能体味出这首诗中所渗透的诗人对自身身世还有人生的感慨之情。写这首诗的一年以后,刘禹锡在扬州碰到白居易时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思是说他被朝廷贬谪在荒远的地方,已经度过了二十三年,多少人考上进士的年代比他晚、年纪比他轻,然而他们都在政治上占据了高位,拥有了荣华富贵。所以,他心里对于那些权贵的显赫怀有一种反感、蔑视的态度。因此当他回首王、谢两大家族的烟消云散时,他也在提醒和讽刺当时那些炙手可热的新贵们的得意忘形:历史无情,人世无常,何必那么不可一世!刘禹锡也正是通过这种哲学的深思,把生活中的愁恨化解为了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感悟,从而在更高层面上求得了心理上的平衡。

总之,刘禹锡的《石头城》和《乌衣巷》不同于一般的吊古感怀之作。这两首诗暗示了时空的无限性,反衬了人生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对历史兴亡和荣华富贵都产生了一种哲学的现实关照,因此是怀古诗中的佳作,寄意深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卞孝萱、胡阿祥.刘禹锡的金陵怀古诗[J].南京史志,1997(2).

[2]尚永亮.刘禹锡咏史怀古诗的类型和特点[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8).

[3]周晓琳.“金陵”意象与古代作家的怀古心态[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上一篇:春天的花范文 下一篇:三角形内角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