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原文范文

时间:2023-09-21 03:08:58

醉翁亭记原文篇1

琅琊山位于滁州市境内,相传西晋时琅琊王司马佩率兵伐吴驻扎在这里,因而得名。北宋时欧阳修因参与范仲淹的“庆历革新”而被贬到滁州任太守,他常到琅琊山开化寺(又名琅琊寺)散心。寺住持智仙法师在琅琊山半山腰的琅琊古道旁依山临水处建了一座亭子,好让太守游山途中有个歇脚之所。欧阳修常与客在此饮酒,少饮辄醉,故自号“醉翁”,并以此名亭,写下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即出于此)。醉翁亭因此闻名遐迩,被誉为“天下第一亭”,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欧阳修书法亦著称于世,其书法受颜真卿影响较深。朱熹说:“欧阳公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他曾亲自将《醉翁亭记》书写刻石。碑刻既立,蜚声海内,因捶拓日久,碑逐渐损坏。至元v六年(1091年),苏轼重书上石,并于碑文后作跋记曰:“滁守河南王君诏请以滁人之意,求书于轼。轼于先生为门下士,不可以辞。”师生笃厚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原来,欧阳修不仅文学成就非凡,而且人品高尚,令后辈景仰不已。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除欧阳修本人以外,其余北宋五家都出自欧门。嘉佑二年(1057年),22岁的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欧阳修爱其才,将苏轼置于第二,并在给梅圣俞的信中激动地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就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欧阳修是文坛领袖,“放他出一头地”之语一出,即刻传为美谈,青年苏轼由此名声大振。嘉佑五年,苏轼兄弟随父苏洵再次由眉山赴京应试,苏轼又得欧阳修举荐并跃入宦海。难怪他“不可以辞”,欣然书写了《醉翁亭记》碑,苏轼此举便也成了一份充满人情味的回报。

欧文苏字,珠联璧合,苏轼手书 《醉翁亭记》碑刻被后人视为宋代留下的稀世珍品,并在醉翁亭西侧建宝宋斋加以保护。苏书《醉翁亭记》碑分刻二石,每石高2. 3米,宽0. 9米,正反两面刻,共501字,字径足有10厘米,楷书。笔法丰劲,方圆结合,劲挺而温润,点画周到,锋藏画中,力出于外,世谓骨力洞达外复能有磅礴大气,是苏轼得意之书。

现在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四面环山,布局紧凑别致,亭台小巧独特,具有江南园林特色,总面积虽不到1000平方米的亭园却有九院七亭,除醉翁亭、宝宋斋还有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等,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景区还有欧阳修纪念馆、琅琊墨苑,保留了欧阳修的许多珍贵资料和古今书法家题咏琅琊山的书法墨迹。

醉翁亭记原文篇2

甘肃 通渭 马江元

摘要: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有10处连用“乐”字。可以说,这篇全文是由“乐”字统领全篇思想的。作者要表达的政治思想,全部包含在“乐”的深处。文章中“乐”的程度,从无到有,由浅入深,步步深化,形成一个“乐”的极致,吸引着读者循“乐”而进。细品其乐,表现在乐观进取的处世态度,奠定了太守“乐”在其中的思想基础;滁州极富乐趣的胜境,提供了太守“乐”此不疲的自然条件;滁州百姓丰衣足食,是太守安“乐”陶醉的社会原因。

关键词:醉翁亭记;进取;“乐”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直以来人们称赞它风格欢快、意境优雅。前人大多评论该文连用21个“也”字,形成了一唱三叹的风韵。其实,细读全文不难发现,这篇四百余字的山水游记,除连用21个“也”字之外,还有10处之多连用“乐”字。

一、乐观进取的处世态度,奠基了太守“乐”在其中的思想根源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到滁州以后写的散文。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当时,作者也和白居易一样,“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此,在到任的路上,他写道:“阳城淀里新来雁,趁伴南飞逐越船,野岸柳黄霜正白,五更惊破客愁眠”。诗中流露出遭贬后忧不成眠的心情。

然而,难能可贵的是,欧阳修并没有在政治失意中沉下去。他由于出身贫困,努力仕进,曾经几起几落的磨难,成就了他的自强不息、乐观上进的处世态度。所以任职滁州期间,作者的心情是开朗的,“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所以,作者把个人的烦恼扔在一边,“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觉得“四时之景无不可爱”(《丰乐亭记》)。故而欧阳修在《送张生》中高吟:“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愈新。”离开滁州三年以后,欧阳修还深情地怀念那段被贬生涯,“吾尝思醉翁,醉翁名自我”,“吾尝思丰乐,魂梦不在身”(《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相归滁州》)。这种怀念当年,以苦为乐的处世心态十分罕见。由此观之,《醉翁事记》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这与欧阳修的经历和乐观心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奠基了欧阳修创作《醉翁亭记》的思想根源。

二、滁州极富乐趣的优美景色,提供了作者”乐”此不疲的客观环境

滁州位于东南隅,这里地僻民淳、山高水秀。作者在《醉翁亭记》里写滁州山景,大笔淋漓地描绘山光、水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从群山到诸峰到林壑,由远而近,尽收眼底,让读者沿途览胜,渐入佳境:“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这里有山有水,幽深秀丽,树木茂盛,流水潺潺,亭榭翼然,给游人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环境,道出了“乐”此不疲的缘故。然后,作者把景物放到变化的时间里描绘:“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一天的朝暮变化,一年的春秋更替,各具特色,令人依依不舍。

作者面对四时更替,既不伤春,也不厌夏;秋天是高风洁霜,而非天边落日;冬天是水落石耸,而非寒风枯草。从对景色的描写中,可以流露出欧阳修的情绪:善于从大自然中领悟山光水色那纯真的美,从而排解了在政治上的失意。

三、滁州百姓的安居乐业,是作者安“乐”陶醉的主要因素

行文至此,文章并未停止在游山玩水的“乐”上,《醉翁亭记》难得之处,在于滁州百姓“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这幅安乐太平盛世的美景,道出了作者安乐陶醉于山水间的重要因素。此处虽文字不多,却起到点睛作用,给我们深入了解作品‘乐”字的含义提供了最佳的解释。

史料证明,欧阳修被贬滁州,正是宋朝开始衰退之时。就在这个封建皇帝的腐败统治鞭长莫及的东南一方,在这位具有革新思想的开明太守的治理下,他自己本身在办理政事时,又“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宋史》卷三百一十九)。因此,滁州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完全是有可能的。百姓丰衣足食的太平生活,使得欧阳修完全忘却了仕途的苦恼和艰难,思想上得到一点安慰。处身这一情景,作者的“乐”已由之前的山水“乐”升华为分享滁州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生活的“乐”。假若对自然界山光水色的感发,只是欧阳修乐趣的表面原因和初起的触动,那么,隐藏在深处的乐趣,就是对滁州百姓安居乐业的沉醉,所以作者深感“乐亦无穷也”。使得作者的“乐”含有了百姓成分,使得《醉翁亭记》与那些一味地寄情山光水色、自得其乐的田园山水作品有了鲜明的区别。

四、妙不可言的快乐,出自作者对“乐”进行哲理的探究

跟随作品的演进,曾在“觥筹交错”中乐极而醉的欧阳修;对貌似相像而原因不同的“乐”进行了富有哲理的探究:从“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问中可知作者把“乐”划分三类;一是禽鸟,这是一种只知饱食没有思想的快乐;二是游人(指除太守之外的游人),他们虽懂得欣赏山水之美,也有七情六欲,但他们的乐不能与太守相媲美;唯独太守之乐,才是凡人俗鸟不能理解的最高境界的高妙之乐。这是因为,在欧阳修看来,鸟为饱食后投林而乐,百姓为丰衣足食安事太平而乐,而他自己内心深处的“乐”则是囊括山水、风物、人情的兼济天下之乐。不但为滁州风景而乐,而且为百姓丰衣足食而乐,也为自己治理有方而乐。这样一位居于乐之巅峰的太守,吸引大家对作者“乐”的思想归宿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究。范仲淹常常自夸:“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醉翁亭记》欢乐气氛中,大家也能够从欧阳修身上看到这种“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形。这正是作者对“乐”进行哲理的探究中寄托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滁州百姓安居乐业的沉醉,使文章进一步得到升华,更加具备较深的思想意思。

醉翁亭记原文篇3

2鲜艳的小花。

清幽古雅文人地

老北京的故事被湮没得太多了。您知道陶然亭周围都有过什么吗?很多的历史胜迹。它的西北曾有龙泉寺,始建年代不详,明正统年间重建,清康熙年间有大学士刻碑称其为“幽人禅客之居”,宣统年间张之洞在此建过别墅,常邀三五同僚在此欢宴,也在这里开着他的诗社。1965年军乐队用庙当过营房,可后来不知何因,完完整整的一座庙竟被拆得片瓦未留。陶然亭的东南曾有黑龙潭、龙王亭、哪吒庙、刺梅园、祖园,西南有风氏园,正北有窑台,东北有香冢、鹦鹉冢,近代有赛金花墓。陶然亭里中心岛上的慈悲庵是元代古刹,其西的小亭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建的,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中的陶然二字命名,这名被沿用至今。陶然亭被誉为“周候藉卉之所,右军修禊之地”,更被全国各地来京文人视为必游之地。以后,、、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开展过革命活动,是革命的纪念地。

陶然亭在东城区内,想必是因为以亭命名的园林公园吧,又有悠久的古建和文化传统,1988年的陶然亭就有了一个不俗的创意:把中国的一些历史名亭迁到陶然亭来。于是一座华夏名亭园就此诞生了。说迁,实际是仿建。真迁,人家不会给的。仿建的历史名亭有十几座,有两个特点:一,大部分是江南名亭;二,几乎全与历史名人脱不了干系。而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名人,基本都是文化人,不管他是做官的,还是参禅的。也是因为,中国的古典园林,基本都是文人化的园林,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单元,它又怎么脱得开文人呢。在陶然亭华夏名亭园寻觅江南就是寻觅寄魂于亭的文人吧。

醉翁亭与欧阳修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散文。欧阳修本在朝廷里做官,做的是“馆阁校勘”。官儿究竟有多大不知道,但属于中直机关的公务员是没有问题的。时值宋仁宗当朝主事儿,朝臣中范仲淹和吕夷简形成了两大势力,互相攻击,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而吃了挂落儿,以结党营私被贬到安徽滁州做了太守,写下了只有几百字的这一千古名篇。醉翁是欧阳修的号,醉翁亭是山僧智仙造的亭,太守醉翁用自己的号给亭起了名,常与客来此亭饮酒,喝不了多少就醉,喝醉了就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而这一句太容易让人产生联想,显得很有张力,一不留神竟成了千古名句,传得人人皆知,个个会用,不管是褒是贬,动不动就谁谁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亭记》平易畅达,骈散结合,写得又美又好懂。开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凡好此文者皆能背诵,不过要在陶然亭公园的这个环境里找到《醉翁亭记》里的大意境,怕是有点难。

不对照欧阳修太过天马行空的联想,这里醉翁亭的环境营造当属华夏名亭园里最具美韵的环境之一了,有山包偎着亭,有山石傍着亭,亭东有山石堆起的沟,沟绕着亭,藤在石上爬着蔓儿,石榴红的花开得艳艳的,隔绿荫隔坡脚就是池水。亭呢,飞檐翘角,伏脊吻兽,造得飘逸秀雅,虽不是琅琊山上的原亭,但肯定没有仿走样。坐在亭里歇息的人不少,在亭边的假山石上趴着看书的人亦有之,夏日里,小凉风吹着,很惬意呢!

沧浪亭与苏子美

沧浪亭是苏州著名的园林,去苏州不逛沧浪亭是很对不住自己的。华夏名亭园在山包上为久历沧桑的沧浪之亭提供了一席之地,亭形不差,气韵却不好与之相比。都说画龙点睛,沧浪亭的睛不在亭上。沧浪亭内是山景,四面却环水,复廊隔水起伏于山,透过漏窗沟通内外山水之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并存,构思奇巧。独独一亭难得沧浪风华,不过苏州这座最古老的园林已是几度兴废了,有这一亭足以凭吊给园起了沧浪之名的苏舜钦苏子美。宋人苏子美被朝廷贬谪流居吴中时看中了五代吴军一位节度使的废园,花4万钱买下,建亭建园。他建的亭没了踪迹,明嘉靖年重建的沧浪亭也埋于岁月烟尘之中。苏舜钦的官儿小了,诗名却越来越大,满心郁愤,诗风豪放,有《沧浪亭记》流传于世。清康熙年间两任巡抚,一任建了苏子美苏公祠,一任复建了沧浪亭,这座沧浪亭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的一位巡抚又造,让人不得不感慨苏子美沧浪亭诗文生命力的顽强。几死几生的沧浪亭石柱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欧阳修的名句:“清风明月本无价”,下联是苏子美的名句:“近水远山皆有情”。欧阳修写有《沧浪亭》诗,其中一句是:“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是有调侃的味道在里头的。

现与苏州沧浪亭古园里不差的华夏名亭园沧浪亭为四方形歇山顶,飞檐翘脚,石梁、石柱、石矮墙,亭子四周有各种木透雕图案,正面两石柱顶端各饰有一方长方形汉白玉浮雕,一方为松鹤,一方为梅花鹿。

兰亭与曲水流觞

走进华夏名亭园,兰亭碑亭和它周围的小环境会给你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碑亭是一座单檐四角攒尖顶亭,角翼翘得很高,宝顶仿古塔形状,亭内石碑上刻兰亭二字。碑亭前,是碎卵石砌的曲水池,曲水上置石块为桥,碑亭后有方方正正的“墨华池”,隔池与碑亭相对的是群贤毕王至馆,池两岸堆砌假山石壁,而亭的西南有三角三足鹅池碑亭,西有鹅池,鹅池北有“瀑布”,由山上三叠而下。

这道景观让人印象深刻,一是在以主亭为景的小环境里它占有的面积相对大了点,而这个环境又造得很美,造得诗情画意。二是就亭来说,它占了两座。无论是鹅池无论是兰亭都让人想到王羲之,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帖,想到王羲之们的曲水流觞。

兰亭在绍兴。绍兴距杭州很近。北京仿造的兰亭不是古已有之的亭,是1923年民国时期重建的亭,但确是江南味道很足的亭。北京没有也不便把所有精华全取来,就这等规模,已是除亭而外只有靠写意手法才能再现的风景了。1600多年前书圣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们聚会雅集,流觞赋诗处的天然美在原地原版克隆都有困难,坐落在“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的山阴道赏的兰亭江南胜景,依托游人的想象勾勒比较现实。

王羲之们的曲水流觞经康熙帝乾隆爷们的思考变成了另一种东西:罩在亭子里的曲水流觞,这种曲水流觞亭在北京只有皇帝们居住和行走的地方才能见到,它是王羲之们的曲水流觞的创意版和微缩版。但恭王府花园中也有一曲水流觞亭却不知为何,传说那花园曾是和|府花园。

所谓曲水流觞,就是把盛有酒的酒杯放在流水里,任其曲曲弯弯地流,流到谁那谁就抓起来饮掉并即兴赋诗。这种雅娱形式若从文化上溯源,那涵义就深了。

百坡亭与坡

鹅池亭是三角的,从鹅池亭略略向西走几步就会看到一个不小的湖面,湖漂亮得一两句话都说不清楚,睡莲和叫不出名字的鲜花在湖面上开得如彩星满天,抬头见天空低头也见天空,上下天空中的白云都静静的。在湖的南头,有一长亭,东西向横陈,它是桥、廊、亭的结合体,分细了是下为桥,上为一亭两廊,亭在中间,六角攒尖顶,有美人靠座椅。这样的亭、廊、桥的结合体北方不多见。它是仿自四川眉山市三苏祠的桥亭,亭名百坡亭。

三苏祠,最早是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的故宅,明洪武年,当时的人们为了纪念三苏,便将他们家宅改成了祭祀的祠堂。三苏祠在历史上是屡毁屡建,至今仍是一方名胜。三苏在历史上都有名,最有名的还是坡苏轼,百坡亭南的假山石上,多刻有苏轼的诗文,也就不足为怪了,他对游人更有号召力。不过,在百坡亭处还是赏景的人多,坐在美人靠上,四面皆景,景景引人入胜,真正关心山岩上刻了苏轼些什么的人少之又少,过去读的人也是走马观花。也难怪,喜苏轼文的,手中有关苏轼的书不会少,而且其诗多能背下来。感受到百坡亭处有那么个文化氛围也就足够了。

游人在此真正关心的是此亭和苏氏家族三苏的关系,是否三苏在世时宅院中就有了这么一座桥亭?

杜甫草堂的草亭

既然我们在华夏名亭园里已经到了“四川”,就不妨找找四川最有名的亭杜甫草堂碑亭了。

不是太容易找啊!它在最西头,背着山阴。草亭造得像极了,在成都杜甫草堂看,在华夏名亭园看,碑亭没什么差别,一模一样的。北京既然有着最优秀的园林专家,仿造一座草亭只能说是小儿科,不在话下。

当然,华夏名亭园的杜甫草堂碑亭前太空旷了,视野里,几乎像个小广场,而且背山。我倒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杜甫在成都居住时,究竟是地主,还是破落文人、居无定所地贫寒,不是太好说。人们愿意他住在破草棚里,始终保持安史之乱中人民代言人的形象。成都的杜甫草堂太奢侈,茅草碑亭和屋舍就像王府中的点缀,能还原本真还是还原本真为好。

1 云绘楼里坐满休息的游客。

2醉翁亭。

3醉翁亭外的小女孩。

4独醒亭一角。

5雀替。

6吹台亭。

7独醒亭前的石画。

吹台亭,瘦西湖神韵中乾隆的影子

在华夏名亭园内外,我最欣赏也最感兴趣的是荷花池旁的吹台亭,此亭也叫钓鱼台。

它仿自扬州瘦西湖,四角攒尖顶的亭顶,两层亭檐,四面粉白的墙壁,都开有大大的月亮门。四面有门,这座建筑才有资格称为亭。远看此亭,只是稍稍有些个色而已,不显眼,尤其在到处粉墙漏窗门洞的瘦西湖畔,你要是近亭再看,那完全就不一样了,内中直角线上的两个大月亮门同时收景,呈现给游人的是望远镜望景的效果,双圆括出的真实生动的画面,是立体的,活生生的,又是艺术的,趣味性强,有强烈的感官效果,看俗了的画面中又生出新异的美来。人站在月亮门中,无论哪一个位置,都是画中之人,照一张像留念,被艺术了的感觉很让人自豪。

醉翁亭记原文篇4

要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必须对自主课堂教学有一个准确的把握。首先,自主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变换课堂教学形式,反对教师独占课堂,提倡师生换位,让语文课堂的某些部分甚至整堂课完全由学生来掌控,教师只作适当的指导。尽一切可能让学生走上前台,在前台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其次,自主课堂教学倡导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扩读。扩读包括作者介绍、背景情况、评论文章等。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为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阅读教学课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为丰富自主课堂教学,可创造性地对文本进行适当合理的改编。改编的实质就是两种文体的互换,它既是一种语文能力,又是一种语文活动。

基于自主课堂教学的这三点认识,我将《醉翁亭记》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以下二种形式。

一.“我画、我评、我探究”展示课

全教学过程分为五个大的教学步骤:理——理清字词;编——诵读课文;画——展开想象,任选几个景物,画成风景画;评——对照原文评价画的得失,体验文章语言的优美;探——探究思想。其中“理”“诵”部分让学生预习解决,教师课堂检查,课堂上主要解决“画”“评”“探”部分,课堂设计如下:

1.“画”——美丽的醉翁亭景色。

师:《醉翁亭记》借欧阳修之眼之耳,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山水风景图。确实令人向往。文章从滁州城、琅琊山、酿泉的景色,写到醉翁亭的形状以及山中朝暮的景色和四时的风光,给我们提供了一幅幅美丽的风景。请同学任选一景,展开想象,把你心中的景色画出来,看谁画得最好!

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好画画的对象。经讨论后确定重点,二人主笔各画一幅,一人负责服务工作,一人负责评选优劣。(体现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形式)在学生绘画过短中,教师应加强指导,明确要求。各小组绘画的内容应避免重复,全文可画15幅以上不同的图画。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以写意和白描的笔法绘画。如“环滁皆山也”一句,可画滁州城地形图,应抓住一个“皆”字,画出特点;“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一句,可画酿泉景观图,应抓住一个“泻”字,画出酿泉奔腾的气势。“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可画太守醉酒图,应抓住一个“醉”字,画出太守的醉态。

2.评——评价绘画的优劣

师:刚才同学们积极参与,充分合作,既动手又动脑,在热烈积极,紧张活跃的气氛中,画出了一幅幅有关《醉翁亭记》的优美风景画,现在我们进入“评”的环节。我们来评一评、说一说我们的小画家们的杰作,看看好在哪儿,不足又在哪儿。

学生的点评可能多种多样,绝大多数可能涉及到绘画作品的趣味性、完整性、想象性、新颖性、创造性等,但容易忽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点”,这个点就是同学的画中能不能抓住寄情山水的“乐”字和“与民同乐”的“乐”字,学生的绘画中,如果能够透出一种欢乐的情趣,将是上品。

3、探——抓住最后一段中议论性的句子进行探究性学习。

师:本文最后一段中有一段议论“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段话讲到了几种乐?列举出来并比较一下在思想境界上的高下。

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鸟之乐”“人之乐”“太守之乐”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比较,讨论欧阳修到底是乐在自然景色的优美,还是乐在“与民同乐”,从而进行深层次思考:这样的政治理想与现实有没有差距,达到理解欧阳修复杂内心世界的目的。

这种自主课堂教学思路的设计,既突出了一个“活”字,借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一个“新”字,以此展示学生的创造才能。可以说,整堂课或讨论,或绘画,或解说,或激烈争论,互相指瑕……整个课堂氛围热烈而又有节制,活泼而又有分寸,让学生在掌握古文知识的同时又体验到古文课的乐趣,并对文言文概括、生动的语言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同学们的个性特点得到了很好的展示,想象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二.“我是最佳导游”评选课

全教学过程也分为五个大的教学步骤。一、二、五与前一思路相同。第三步为说——介绍醉翁亭;四为评——评价导游的介绍。具体过程如下:

师:《醉翁亭记》所描述的醉翁亭是一个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大好去处。假定我们全班同学现在就在琅琊山下,即将上山游览。而你却是一位旅行社的导游,现请你做我们的向导,带我们一路游览上去并给予具体解说,要求大家尽量说得生动些和有趣味些。

这一环节,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情况:直接翻译,无生动活泼的口语,缺乏趣味性;有导语,无结语,缺乏完整性;死扣课文不放手,缺乏新颖性、创造性。针对这些情形,可作如下指导:可以设计给游客讲故事;可以设计为边“导游”边讲解;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换句序;可以设计为结合实际,引入新故事。总之,在不脱离课本,不违背课本的前提下,可以展开想象,自由选择。

生:个人作准备后四人小组试讲,组员互相补充,再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试讲。

2、评——同学以游客身份对导游的解说词进行评价,评出最佳导游。在评的过程中,应以“乐”字为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适当点评。

通过以上两种自主课堂教学思路的运用,我们不难发现,一向古板、生硬无趣,令学生充满惆怅的文言文课堂出现了一些生趣、一些精彩。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样的自主教学课堂抓住了学生心灵的“变”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去动手、去思考、去创造、去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一个只是被动接受的道具。以上的一些想法,离真理的大海还很遥远,让我们勤动脑多思考,找到更受学生欢迎、更自主高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形式!

醉翁亭记原文篇5

1.文章特色。

1.1文体相同。三篇都是“记”,记,是一古代常见的一种文体,是为了记述事物的文章,但是在记事的同时写景、抒情、议论。三篇文章都是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妙文,但同中有异。《桃花源记》则侧重叙事和写景,以武陵渔人发现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寻找桃源为线索,极力描写桃林之奇异、桃源之优美、民风之淳朴、生活之安定。借以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及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岳阳楼记》则是先叙作文来由,接着极力铺陈洞庭的雄伟壮观和悲喜二景,并且由景入情、最后才以“嗟乎”引发议论,抒发自己的政治情怀和忧乐观。《醉翁亭记》又不尽相同,借描写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和变化多端的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在山中游玩宴饮、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而这其中又以写景为主,三篇文章都以优美的文字,创造了优美的意境,从而达到了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

1.2 骈散结合。三篇文章的作者虽然隔了七八百年,但是流诸笔端的风格却大同小异,三篇文章的语言,都是典型的骈散结合,《桃花源记》用“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林,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写桃源。《岳阳楼记》大量运用骈句,如“衔远山,吞长江”、“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醉翁亭记》的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细细推敲,三者在骈散上还是有较大的差别,《桃花源记》,还是以散言为主,而《岳阳楼记》在骈文上算得是经典,《醉翁亭记》全文共用了二十一个“也”,将长句短句夹杂开来,读时让人只觉得神采飞扬,摇曳生恣。这正是欧阳修所倡导的“用古文改造骈文,骈、散既分流又相互融合,骈文散文化”的主张。

2.人生际遇。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未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锐,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作为“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的陶渊明却不容于这个社会,只有“罢官弃置去”,归隐田园,种豆赏菊醉酒写诗读史以自娱,保全自己那般的高洁的情操。范仲淹、欧阳修生活在“风吹雨”、“雨打萍”、积弱积贫的北宋王朝,外有夏和金的年年入侵,内则“官僚机构臃肿、军队数量增加、百姓负担加重、国家财政入不敷出”。作为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的范仲淹提出十条建议以革新朝政,重在整顿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却也引起腐朽官僚势力的不满,诬陷他与滕子京、富弼、欧阳修等人结交朋党,这使得原本就没有主见的宋仁宗下诏废弃了“庆历新政”,于是范仲淹等人先后被逐出朝廷,贬落他乡。滕子京被到岳州作知府,范仲淹被到邓州作知州,欧阳修被到安徽滁县作太守。在比较中可以看出陶渊明、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不如意者,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都是天涯沦落人,都是忧国忧民却报国无门无奈者。稍微不同的是陶渊明是自动离职、范仲淹欧阳修是被迫离职。

3.人生态度。

三位作者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命运,但是他们所持的人生态度却不尽相同。陶渊明完全是恪守着儒家的“达者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把自己个人的节操、气节看得比生命还重,所以他“不愿意为五斗米而折腰”,采取一种消极的方式来远离那个肮脏的官场、逃避这个黑暗的社会,借酒醉来麻木自己,眼不见,心为静,他在纵情山水与酒的同时留下了许多的诗歌,开创了“田园”诗风。而范仲淹、欧阳修则和他不同,就算是被斥被贬,他们仍是无怨无悔的关心着国家与百姓,官越做越小了,但是还有一个小官作,“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一个地方就要让一个地方的百姓谋福利,滕子京让岳州“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范仲淹在邓州“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开仓赈灾、兴修水利,欧阳修让滁县政治清明,并能与民同乐。可以说陶渊明是“独善其身”,范仲淹欧阳修等是始终把眼光关注着百姓。尤其是范仲淹始终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丝毫不计较个人的得与失。

醉翁亭记原文篇6

凡读过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的人,无不为其描绘的美景所倾倒:“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这琅琊山便是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约5公里处,是着名的风景名胜区。琅琊山古称摩陀岭,后何以名琅琊,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东晋琅琊司马睿曾寓居于此而改称琅琊。另一种说法是:西晋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釉率数路大军“出涂中”(指滁水流域)灭吴,吴主孙皓“诣釉请降”献玺即在此,因而山称琅琊。而《古今图书集成?琅琊山汇考》载又一说:“人以其有似于山东东海之琅琊山,故亦名为琅琊。”

琅琊山险峻而秀丽。其山峰“耸然而特立”;其幽谷“悠然而深藏”。林木茂密,花草遍地。数百年的松树、梅树苍劲挺拔,特有的琅琊榆、醉翁榆亭亭如盖,琅琊溪潺潺流淌,让泉、紫薇泉……散布山间,归云洞、雪鸿洞……神秘莫测。九洞十一泉,处处引人入胜。琅琊山景色清幽,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的美誉。

深秀湖位于回北门通往琅琊山寺院的转弯处,古为一水潭,是游人临溪垂钩之所。1958年,滁县人民政府将水潭扩建成一座小水库。1983年,琅琊山管理处因地制宜,将这里辟为一新的风景区。因其三面环山,景色秀丽,取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蔚然深秀”之句,定名深秀湖。深秀湖水面约540平方米。湖水上源琅琊溪,下遁余家洼水库,四季潺潺,清澈透底。湖面建有湖心桥,因桥有九曲,通称九曲桥。桥墩用青石砌成,桥面为水泥预制件,具有明显的现代建筑特色。桥上筑有湖心亭,亭顶盎金黄玻璃瓦,六角置有琉璃禽篱,又有古建筑特点,湖面侧建有三间六架梁木的水榭,为旅游服务场所。水榭下为人工青石基础,湖水贯通其下。春夏季节,游人凭水而乐,清凉爽快,堪称妙境。

会峰阁是琅琊山风景名胜中的最高建筑物。它于1988年开工兴建,建筑在南天门的明朝建筑会峰亭的残基上(原会峰亭被日军侵略中国时烧毁)。新建筑的会峰阁依山而建,美观大方,气势雄伟。从四面观看,高低形状各不相同。从东面观看,它有三层,从南面观看,它有四层:从西面观看,它有五层。高度24米。会峰阁每层是六面八角,都采用古典建筑的飞檐翘角式样,阁顶用黄色琉璃瓦覆盖,雕梁画柱,古朴大方。阁上24个铃角,都装有铜铃,山风拂处,金声四起,悦目赏心,闻声如入仙境。晴朗天气,登上会峰阁,极目远望,天高地阔,心旷神情。这里阳光和煦,山色苍茫,群山巍峨,匍匐脚下,给人以“一览众山小”之感。大概是因为众山列队,一收眼底,这里象一座检阅台,检阅千山争秀,万峰苍郁,所以此阁才命名为会峰阁吧!由于会峰阁立在琅琊山的最高峰,人们都爱来此了望祖国的壮丽山河。站在会峰阁向南面的山外平原去,地面寥廊,烟雾苍茫,村庄星罗棋布,河塘闪亮如镜,在晴朗无云天气还可以隐约看到几十公里外的长江如带,浩渺东去.

醉翁亭记原文篇7

琅琊山导游词简单的

凡读过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的人,无不为其描绘的美景所倾倒:“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这琅琊山便是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约5公里处,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琅琊山古称摩陀岭,后何以名琅琊,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东晋琅琊司马睿曾寓居于此而改称琅琊。另一种说法是:西晋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釉率数路大军“出涂中”(指滁水流域)灭吴,吴主孙皓“诣釉请降”献玺即在此,因而山称琅琊。而《古今图书集成?琅琊山汇考》载又一说:“人以其有似于山东东海之琅琊山,故亦名为琅琊。”

琅琊山险峻而秀丽。其山峰“耸然而特立”;其幽谷“悠然而深藏”。林木茂密,花草遍地。数百年的松树、梅树苍劲挺拔,特有的琅琊榆、醉翁榆亭亭如盖,琅琊溪潺潺流淌,让泉、紫薇泉……散布山间,归云洞、雪鸿洞……神秘莫测。九洞十一泉,处处引人入胜。琅琊山景色清幽,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的美誉。

深秀湖位于回北门通往琅琊山寺院的转弯处,古为一水潭,是游人临溪垂钩之所。1958年,滁县政府将水潭扩建成一座小水库。1983年,琅琊山管理处因地制宜,将这里辟为一新的风景区。因其三面环山,景色秀丽,取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蔚然深秀”之句,定名深秀湖。深秀湖水面约540平方米。湖水上源琅琊溪,下遁余家洼水库,四季潺潺,清澈透底。湖面建有湖心桥,因桥有九曲,通称九曲桥。桥墩用青石砌成,桥面为水泥预制件,具有明显的现代建筑特色。桥上筑有湖心亭,亭顶盎金黄玻璃瓦,六角置有琉璃禽篱,又有古建筑特点,湖面侧建有三间六架梁木的水榭,为旅游服务场所。水榭下为人工青石基础,湖水贯通其下。春夏季节,游人凭水而乐,清凉爽快,堪称妙境。

醉翁亭记原文篇8

天马

900多年前,在人间天堂杭州,一个人正站在破败萧索的西湖边上,踟躇着、怅望着、思索着、等待着……

他是一个职位与才华反差极大的人,所做的武官职位很低,却是文华藏腹,鉴赏高明,有很高文学修养的大收藏家、鉴赏家;他就像自己收藏的古字画一样,把无边光景惊世意象卷在画轴中,留给人的是画轴背面的清白寒素淡淡墨香。他就是杭州左藏库副使、两浙兵马都监刘景文。

苏轼天上人。

他的精神永远奔突在无垠世界。

北宋元祐四年(1089),苏轼不愿忍受朝野中人的打压,主动提出申请外放,被朝廷获准,第二次任杭州知州。江南七月,青山如黛,绿水似镜,朝野之外的风是这样的悠然怡悦,轻松恬静,悠然怡悦的风吹着悠然怡悦的船,悠然怡悦的船满载着豪放的词飞扬的诗骇人的意象,仿佛腾着云驾着雾的仙人,泊在“天堂”的岸边。苏轼的滔滔文思锦绣文章正好和杭州天堂般的美景相契合,他的政治理想远大抱负正好和杭州的水陆通衢活力开放相对应。他的灵感在飞翔,诗要开花,词要结果,文章要快马而奔。他要歌唱,他要吟诵,要把万丈豪情唱给能够陶醉其中的人,要把千缕积郁诵给可以理解他的人。

刘景文和苏轼相遇了。此时,刘已57岁,苏轼54岁。两个人的花白胡子被杭州的酥风吹舞着,他们脸上的皱纹里打着政治坎坷人生偃蹇的烙印,骨子里都埋藏着中国的文士精神,血液里都涌动着一股浩然正气。刘景文很快成了苏轼拨动高山流水琴弦的知音,苏轼很快成了刘景文这块璞玉的发现者欣赏者,两个人的精神之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成了声气相投的好朋友,整日诗酒唱和,饮宴江湖。

时间转眼就到了下一年,杭州迎来了一个不平凡的春天。苏轼用大文豪的如椽巨笔擘画着他在杭州的施政计划。疏浚西湖,筑起堤坝,沿河植柳,湖心建塔,保护生态。而刘景文这个有安邦之才却无施展之地的人,把帮助苏轼实现政治理想当做自己的政治理想,推波助澜,添薪吹火,成为苏轼施政计划的积极响应者和协助者。从公元1090年4月28日苏堤开工,刘景文几乎天天陪着苏轼安步代车、酷暑挥汗,督工监造。西湖杨柳夹岸,艳桃灼灼;绿水荡漾,山影映照的优美图景,是苏轼政治理想和文学情怀相结合的经典之作,也成了收藏在刘景文箧中的一幅绝佳山水画。苏轼以一颗诗心治政,留下的政绩成为永世景仰的一首诗,诗里诗外都有刘景文的影子。

刘景文是仕进失意,苏轼是政治失意。但失意归失意,他们没有把失意变成杯中的消极颓废,没有因此销蚀对平淡生活的非常热情,他们的胸怀都能装得下浩渺海洋,他们的性格都像大山一样峻拔超迈,他们的诗心都浸泡在诗经汉赋唐诗宋词中。每日评书题画、听琴对弈、焚香煮茗、玩碑赏帖、拈笔弄砚、吟诗作赋、谈禅论道,把诗意的酒沉醉在生活中,把失意的生活酿出诗意的芬芳。

这一年晚秋的一天,西北风凌厉的刮着,树叶早已凋零,湖里立着的是几枝残荷,花池中倾倒的是几朵败菊。苏轼站在这寒冷的风里,风吹衣袂飘飘举,举目望去,心中不免凄寒。在荷与菊的影子里他看到了憔悴但依然坚韧的刘景文,这两年来与他情同手足的刘景文。英雄惜英雄,才士重才士,灵心闪现,忽然有了给刘景文写一首诗的想法。苏轼拿起翠管,文思如大海风涛,意象更潇洒不群,诗成具高超辽远,把对刘景文愁苦潦倒的悯惜,和振作坚强的希望写进了他的诗里,赠与这个潦倒一生的老人。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字面上的意思是,水面上的荷花已经凋谢,连那像伞一样可以撑雨的荷叶也已经枯萎;篱笆边的菊花,尽管秋风摧残,却还挺立着那可以傲抵寒霜的枝条。朋友,一年中最好的景致啊,你一定要记得,就是秋天橙黃橘绿的时节。

看似写愁秋却不是写愁秋。苏轼要告诉自己朋友的肺腑之语是,我们不能抗拒岁月磨蚀,年龄已老的像那残荷,但我们的精神却永不倒下,傲然挺立,愈历风霜,愈加坚劲。一年中到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生年过半百正是富有经验、事业有成、学业长进的时候,我们要倍加珍惜这最美好的人生季节啊。

苏轼一生贬谪流放遍尝苦难,是山水自然滋养着他伟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血脉中到处流淌着山岚清泉奇石劲松,胸中氤氲着大自然的美妙瑰丽,所以,描绘人、事便融入了对天籁的彻悟和体察。

一首千古名诗诞生了,放在苏轼的诗集中,为苏轼的万丈光焰又增加了一道璀璨光芒。而刘景文藏在诗里,把这美的意境抚摸了一遍又一遍,领受了苏轼的深情厚谊、美好期望,内心充满了感动和满足。然后,回过头来,面对着他的古玩,去另一个世界里乐然畅游……

刘景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值得苏轼这样推崇嘉许吗?我们来打开放映机,回放他的事迹纪录片。

刘景文(1033-1092),名季孙,景文为其表字。原籍开封,是北宋名将刘平的小儿子,将门之后,袭父亲的军功,做了一名小小的武官。他收藏甚丰,是北宋著名收藏鉴赏家。

在那个到处盛开着诗的花朵和流溢着词的芬芳的时代,刘景文底蕴深厚,气度不凡,发笔精金,以自己的博学善诗,与文学界顶级人物过从甚密。他曾用自己的诗征服了文坛巨匠王安石。刘景文在饶州管理酒务时,有一次王安石巡视江东各地官员工作,到饶州考察酒务之事,来到他的厅堂,看到屏风上有他写的一首诗:“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说与旁人应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此诗含而不露,气韵深藏,襟抱开阔,气度雍然,借景表情,以境传郁,正是时人最为推崇的风度。王安石也曾写过一首诗:“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清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仔细品味,刘诗和王诗中的意境大有相通之处,所以,那种无奈、无聊、郁闷,旁人不解,王安石解,正应了他写的那句诗“人生乐在相知心”,两颗心在瞬间同频共振。王安石捻须读罢,赞叹良久,心为之倾倒,不顾领导身份,和这个下级僚属话诗论文,气氛融洽,相谈甚欢。完了,不问工作,华丽转身,登车而去。不久直接把刘景文从一个武官提拔为饶州学官,使刘景文的才华尽被世人知晓。

在文人的聚会中,刘景文才思敏捷,即兴属联,语惊四座,技压群芳。王安石出了一联考刘景文:“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刘景文应声和道:“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王安石听后大笑,甚服其捷才。苏轼也曾给刘景文出过一联:“一则仲父,二则仲父;千不如人,万不如人。”刘景文和道:“一则仲父,二则仲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苏轼拍手赞叹。刘景文《送孔宗翰知扬州》诗有云:“诗书鲁国真男子,歌吹扬州作贵人”,被时人称为精当。他给苏轼寄诗:“四海共知霜满鬓,重阳曾插菊花无?”苏轼大喜。

同时代的文学家对刘景文给予很高的评价。黄庭坚《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寄》之五:“公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嫁作荡子妇,寒机泣到明。绿琴珠网遍,弦绝不成声。想见鸱夷子,江湖万里情”。把刘景文的诗比作未嫁的美人,倾国又倾城,意喻他的诗是“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佳作。又有《和刘景文》诗写道:“刘侯本将家,今为读书客,诗名二十年,风雅自推激”。晁补之《送刘景文两浙两路都监》写道:“诗篇惊人众侧耳,蚤有高誉无卑栖”。苏轼《次韵刘景文见寄诗》写道:“烈士家风安用此,书生习气未能无”。在《书刘景文诗后》苏轼说:“余尝评景文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俗气”。万卷书凝成一股书卷气,赋之人儒雅风流,赋之笔高轶超迈,可见刘景文是怎样的识鉴宏远、风采晔然。《答刘景文》谓:“公每发言,如风樯阵马,迅霆激电,不意于中复有祥光异彩,纤余致腻,盎盎如阳春淑艳;时花美女,诚不足比其容色态度。”说话如“轻舟已过万重山”,才思如“八骏日行三万里”,表情如“美人立于花丛间”,风度如“五彩云霞放祥光”。在这些大诗人大文豪的笔下,刘景文不是一个落拓潦倒的小吏,而是一个能言善辩,才思敏捷,感情丰富,雍容雅和的人。他的思想风樯航行于辽远浩瀚的大海,他的精神阵马驰骋在广阔无边的草原,襟抱是如此高远,气象是如此阔大。这才是刘景文,一个不被执政者发现,而被苏轼所挖掘出的刘景文。因此,苏轼封予刘景文“慷慨奇士”的荣誉称号,将他比作三国时体气高妙的孔融。曾经毫不避讳的跟别人说:“老来可与晤语者,凋落殆尽,惟景文可慰目前耳。”苏轼“衰暮思故友”,说的认真恳切,丝毫不避讳别人的嫉妒。

刘景文和苏轼、黄庭坚、王安石、张耒、晁补之等同时代的名人关系都非常好,均有诗歌酬唱。

他为官清廉,为人正直。

他是一个面目清癯,两鬓多髯的老者。

他是一个大收藏家、鉴赏家,收藏有书法作品三万余轴,画数百幅。

他是一个文武全才,官场上却很郁郁不得志的人。

中国的文士,有一个传统,他们不仅在文学上意气相投,切磋唱和,相互砥砺,而且在政治上举荐才俊,提携同道,推重贤能。“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其实刘景文是不甘寂寞的,苏轼深知道刘景文是一朵藏之名山的红花,他想让一片绿叶绽放为一朵红花。写罢《赠刘景文》,苏轼似乎觉得为这个感情甚笃的朋友还做的不够,因为一首诗仅仅是一首诗,只定格了一种意象,只表达了一种寄托,毕竟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政治命运。而他要做的正是通过自己的名望,为刘景文呼吁,让刘景文得到朝廷的重用,一展政治才能,改变现在怀才不遇的境况。对于一个文人来说,笔就是他的重型武器,是他舞起雄风的大纛,是他吹出响亮的号角。大文豪轻拈玉管,胸中欲言,一泻而出,落笔千斤,字字如石,句句含铁,直接把推荐信写给皇帝。

乞擢用刘季孙状(或题作举刘景文状)

元祐五年十一月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杭州苏轼状奏。右臣自少闻赵元昊寇,延州危急,环庆将官刘平以孤军来援,奸臣不救,平遂战没,竟骂贼不食而死。平有数子,皆才用绝人,不幸早世。今臣所与同僚西京路分都监左藏库副使刘季孙,则平之少子,笃志力学,博通史传,工诗能文,轻利重义,虽文臣亦未易得。而其练达武经,讲习边政,乃其家学。至于奋不顾身,临难守节,以臣度之,必不减平。今平诸子独有季孙在,而年已五十有八,虽备位将领,未尽其用。伏望朝廷特赐采察,权置边庭要害之地,观其设施,别加升进。不独为忠义之劝,亦以广文武之用。如蒙朝廷擢用,后犯入己赃,及不如所举,臣甘伏朝典。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苏轼给朝廷写了这封推荐信。信中不仅说明了刘景文的身世,而且高度评价刘“笃志力学,博通史传,工诗能文,轻利重义”,最后怕朝廷不信自己所言,说假如朝廷提拔了刘景文,他作奸犯科,或才能平庸,我心甘情愿接受朝廷处罚。这好比在皇帝面前拍着胸脯保证,如我对刘景文的推荐不实,可拿脑袋试问!

人物有大小,气味相投却没有高低。历史上有许多大人物和小人物因为气味相投互相吸引,结下深深的友谊。把文人的举荐信,写成武人的军令状,其举贤不避亲之宽广胸怀,其有责任敢于担当之钢铁肩膀,真乃世所难寻。千古重才谁能敌,百代重义罕与匹,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子期友谊长。由此可见一斑。

公元1091年(北宋元祐六年)的某一天,大书法家米芾坐在窗明几净的书房中,香炉中奇香袅袅,屋外阳光明媚,他的心情很好,手握竹管,轻点烟墨,信笔写来,正给刘景文修书一封。

是很简单的信札。

“芾箧中怀素帖如何?乃长安李氏之物。王起部、薛道祖一见便惊云:自李归黄氏者也。芾购于任道家,一年扬州送酒百余尊,其他不论。帖公亦尝见也。如许,即并驰上。研山明日归也。更乞一言。芾顿首再拜。景文隰公阁下。”

事情的缘由是,米芾欲以欧阳询二帖、王维雪图六幅、犀带一条、砚山一枚、及玉座珊瑚一枝,交换刘景文所藏王献之〈送梨帖〉。刘景文知道苏轼喜爱米芾的砚山,便投桃报李,想趁此机会把它送给这位亲密的朋友,便答应米芾。但米芾后来因为砚山被王诜借去,久不归还,只好又写了这封信札给刘景文,想改以怀素的书帖作为交换之物。

这一年,米芾正当41岁,精力充沛,学养厚实,书艺已达颠峰。因为环境优美,内心平和;因为是一般性的书札,因为是写给朋友的,心无顾忌。随意之作,天真烂漫,肘下风生,纸上墨酣,寓老练娴熟于自然之中,无些许造作,书家生命意识,笔下涓涓流泄。真是行笔如战鼓摧征,鼓点繁骤,愈来愈急;如钱潮翻涌,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如追风逐电,势极迅疾。气势如崩云裂石,排山倒海,激越磅礴,淋漓酣畅。整体一气呵成,痛哉快哉!

这时侯,苏轼的鼎力举荐起了作用,刘景文鸿运当头,接到了擢升为隰州知州的任命文书,真是青云直上到碧霄,“漫卷‘任’书喜欲狂”。把兴奋的心情拾掇进行囊,挑一个黄道吉日启程赴任。米芾的信札是收到了,细心放入包裹中,暂且把这件不要紧的事放下来。走出山明水秀的南国水乡,走上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来到万山丛中僻居山陬的隰州。然而到了隰州(今山西隰县)任上之后,雄才命薄,不到两年就身染沉疴去世。这笔文人雅士的“交易”也就永远搁浅在宋人的笔记中。

信札当年叫尺牍,对于一般人来说,写信只不过是写信,传达传达消息、表达表达心意和问候问候安康而已,对于书法家来说,他们的信,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张纸片,他写的既是传情达意的文字,又是烟云舒卷的书法,在用文字与对方说话的同时,不经意间把他的全部书法艺术功力挥洒在了上面,意象天然,鬼斧神工,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刘景文得到的就是这样一封充满书法艺术魅力的“‘书’信”。这封信札就好像一阵风,吹来了暗香无数;就好像一阵雨,洒出了虹霓彩练。米芾没有专意为之,刘景文没有刻意收藏,但是一幅极品书法掩饰不住自己耀眼的光华,走上了泱泱华夏书法艺术宝库最显眼的位置。九泉之下的刘景文不知道,这尺幅很小仅有85个字的书法作品,却蕴奇藏精,成为他一生中收藏的最有价值的一幅书法珍品。他不仅只是保存了一件极品书法,而且把米芾写给自己的“景文隰公”四个大字留存在中国历史中、留存在中国书法史中,把他这个小小的隰州知州映照的华彩焕然,把地处山陬的隰州映照的璀璨夺目。

米芾的这个尺牍被后人命名为《箧中帖》,随着年代之久远身价倍增,珍宝异常。几经辗转落入皇家之手,藏于清宫,解放前漂洋过海,现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中。

苏轼在刘景文的心中占据了很大的位置,内中有崇敬、有仰慕、有钦佩,也有离别牵挂、殷殷问讯。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刘景文擢升为隰州知州,急急忙忙要远走北方赴任,他在启程时首先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会朋友苏轼。他想感谢朋友、知己、恩人,与朋友分享这个人生的幸福时刻;他想与朋友对面而座,抚几茗茶,畅叙阔别之情。他绕道去颍州(今安徽阜阳)拜访苏轼(元祐六年八月1091)。绕道颍州要路过滁州,这个滁州就是几十年前欧阳修在这里寄情山水当醉翁,尽收风光命名醉翁亭,醉眼明心写醉翁亭记的滁州。如今欧阳修(1045年任滁州)远去滁州已46年,作古也已近20年。但是他的醉翁亭记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而声名黯然,相反随着他离去日久,愈来愈被世人珍重。珍重的表现是竞相拓印醉翁亭记碑刻,以致年深日久,磨损严重。现任滁州知州王诏,欲让文名声望很高的文坛魁首苏轼重书一通,以传承文化延续文脉,却苦于无引荐之人。恰在此时,刘景文路过滁州,正好是去看苏轼,正好是和苏轼关系特殊。王诏额手称庆,真是天助我也!赶紧抓住这个难遇之机,修书一封,托刘景文传递相求。同时,赋诗一首以述志趣。

刘景文风尘仆仆而来,苏轼不胜欢喜。一则喜刘景文擢升,二则喜知己相见,可以畅叙胸怀。握管摇笔立就《喜刘景文至》诗:“天明小儿更传呼,髯刘已到城南隅。江淮旱久尘土恶,朝来清雨濯鬓须。相看握手了无事,千里一笑无乃迂。平生所乐在吴会,老死欲葬杭与苏。过江西来二百日,冷落山水愁吴姝。新堤旧井各无恙,参寥六一岂念吾。别后新诗巧摹写,袖中知有钱塘湖。”从此诗中我们看到两人的感情是愈老愈深,“相看握手”暖意融融,“千里一笑”会心会意,一切都尽在不言中。

及至接到王诏转来的书信,苏轼对恩师欧阳修的感念之情油然而生,不胜唏嘘之余,欣然应诺此事。这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寒风萧萧,大地寂寂,但是苏轼的心却始终在沸腾中,刘景文在苏轼处住了大约十日,他款待刘景文的最美佳肴就是他手书的《醉翁亭记》。在这十天里,苏轼书写了两种字体的《醉翁亭记》:一种是应刘景文所请,以真(又名正体,包括楷书和魏碑)、行、草兼用字体写长卷,世称草书《醉翁亭记》,笔法豪迈奔放,“如绵裹针,外柔内刚”。端庄淳厚,神韵飘逸,凝重厚实,豪气奔放。珠联璧合,世间双美。一是滁州太守王诏求书,用大字楷书写成。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千古好事,就是在一个合适的时机遇到了一个合适的人,做出的一件合适的事。

这是刘景文一个顺便的请求:给王诏写,也给我写一幅吧。于是为苏轼展纸,苏轼的儿子磨墨,苏轼就奇逸开张、烟云卷舒的写开来。我们知道了,刘景文离开颍州的背囊里,携到隰州的书画中不仅有米芾的尺牍,还有苏轼的草体《醉翁亭记》。他背的是山水,他在山水中行走着;他背的是诗画,他在诗画中行走着。很难想象,绝世墨宝背在刘景文伛偻的背上,走了千里以上的路程,水火不侵,盗强不劫,怀抱不遗。可见刘景文不管是水旱两路,骑马坐车,昼行夜宿,一样对他的收藏如性命般看护的很紧。在他的任所就更不用说了,想来,他一直密不示人,将所藏高高挂在房梁上。日日为其熏上两炷檀香,让自己的心灵浸淫于艺术的天地之间。

但是,他还是不能违背宿命,丢下他的宝贝,在隰州任所永远的诀别尘世。苏轼的草体《醉翁亭记》遂自刘家散出,为世人辗转收藏。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见此卷大为惊喜,在卷上题了长长的一段话,“此宋学士东坡苏公之笔,赵子固家藏旧物也,今为伯田冯先生所得。余在京时尝见此卷于高仁卿家,前后有子固印识,今悉亡之,想为俗工裁去。讵谓神物,而灾亦见侵如是!然而字画未损,犹幸甚耳。或者议坡公书太肥,而公却自云:‘短长肥瘦各有度,玉环、飞燕谁敢憎?’又云:‘余书如绵裹铁。’余观此帖,潇洒纵横,虽肥而无墨猪之状,外柔内刚,真所谓‘绵裹铁’也。夫有志于法书者,心力已竭,而不能进,见古名书则长一倍。余见此,岂止一倍而已!不识伯田之所自得又几何?元贞二年四月一日持来求跋,聊为草草。”赵孟頫极为激动地说,他见了该长卷,书法进步了好多倍。由此可以看到苏轼的《醉翁亭记》长卷对中国书法的影响之大。

建国后其碑刻移置河南博物馆。

苏轼草书《醉翁亭记》,全文401字,每字约10厘米见方,作品的开头和结尾,以楷书为主,中间则以连绵的草书为主,而且楷书的转折处也多断笔。这样相互映衬,就显得断处愈断而连处愈连。气脉“连”与“断”组合得很巧妙。奇趣不断,令人叫绝。拔萃出类,笔力遒劲,神采飞扬,堪为一绝。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放纵不羁,恣肆横逸,落笔如风雨,真神仙中人。欧阳修的文是千古绝唱,苏轼的书法,如江河奔腾势不可挡,如山泉挂瀑韵味无穷。好文加上好字,好人加上好官。美景、美文、美书三者兼备,终使苏书《醉翁亭记》以“欧文苏字”而名满天下,成就中国文坛一桩盛事和美谈。

刘景文在隰州,没有记载他政绩的文字。洪迈《夷坚志》中记载,刘景文的外甥说,刘景文在隰州,隔几天就去晋文公祠去瞻拜一次,瞻拜时,仿佛和晋文公低语,口中念念有词。有时,他在办公的厅堂里坐着,忽然就闭了门,说是晋文公来了,又仿佛听见房中有低语声。有一天,他对一个部下说,天帝叫你来了,你先去,我过几天就去。大家听了都很吃惊。不几天,果然这个人就无疾而终。又过了几天,他也死了。过了一夜,又活转来,命人拿笔,写下三首绝笔诗。然后告诉人们,我到天上掌管雷部的事情,这次是真要和大家告别了,闭住眼睛停止了呼吸。他去世是在隰州任上两年多的事。

刘景文带着一段传奇得道升天去了。

隰州,春秋时为蒲,是后来成就霸业的晋文公的封地。隰州虽处内地,但不仅在宋朝,历来就是偏僻蛮荒之地,经济文化十分贫瘠。在这样的一个山沟沟里,不打战无由建战功,没有浩荡之水修不出西湖美景,大约民众质朴争讼也很少,州牧的事情自然就少之又少了。这恐怕与刘景文的政治理想相去甚远。尤其是无事可干难耐的寂寞,寂寞不是来自自然环境的,而是来自精神的饥渴。谁与刘景文吟诗弄文、鉴赏金石、臧否人物、纵论天下?环顾此郡,寂焉无人。一个高蹈之人,最可怕的是无对手,敌人可以刺激他的斗志,朋友可以激励他的上进,知己可以抚慰他的心灵。苏轼远在几千里之外,山遥水远,难通音问。寻觅这里的高人,也只有晋文公了,只有晋文公的韬光养晦,图谋大业,心雄万夫,胸怀天下,才能与刘景文互相倾慕,对面而坐,相谈甚欢。刘景文就与死去千余年的晋文公私语,倾诉衷肠,传递款曲。

刘氏酷爱收藏,视书画金石为生命,过世时,家无一钱,但有书三万轴,画数百幅。刘景文的收藏,以王羲之〈送梨帖〉价值最高,此帖仅有两行,十二个字,苏轼认为其价值胜过唐代邺侯李泌收藏的三万轴法书。按说,刘景文的身家何止百万千万,办豪华奢侈的葬礼绰绰有余,办体面的葬礼不在话下。事实是,刘景文做官所得俸禄全部用于淘买书画金石,整日与书画为伴,沉醉在金石之中,家中却不名一文,粮无一石,茅棚破屋,妻儿寒号。死后,灵柩从隰州运到晋州(现临汾),再无力往老家移厝。一个人孤零零在陌生的异乡等待着魂归故里,安葬祖坟。刘景文两个女婿都先他去世,儿子是个最低级别的“三班借职”武官,无权无势,囊中羞涩,大约也不想落骂名马上将父亲一生珍藏变卖,只好到京城求告父亲的故友。

当听到刘景文病殁任所的噩耗时,当看到刘景文的儿子丧魂失魄哀哀凄凄的样子时,苏轼五内俱焚,肝肠寸断。想不到两年前和刘景文在颍州的欢谈,竟然成了永诀;几年前和刘景文在杭州西湖上的笑语,竟然消逝在杳渺中;两人远山阔水般的心心相印,成为一段历史。在血雨腥风的政治斗争中他没有流过眼泪,在悲欢离合的人生遭际中他没有流过眼泪。而今,挚友的离去,让他老泪纵横,涕泗涟涟。蘸着泪水,苏轼颤抖着手提起了笔,笔飞快的在他的思念中游走着,越游越快,笔下,字字是血,点点是泪……

乞赙赠刘季孙状

元佑七年十月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守兵部尚书苏轼状奏。右臣等窃闻仁宗朝赵元昊寇,延州危急,环庆将官刘平以孤军来援,众寡不敌,奸臣不救,平遂战殁,竟骂贼不食而死。诏赠侍中,赐大第,官其诸子庆孙、贻孙、宜孙、昌孙、孝孙、保孙、季孙等七人。诸子颇有异材,而皆不寿,卒无显者。家事狼狈,赐第易主。独季孙仕至文思副使,年至六十,笃志好学,博通史传,工诗能文,轻利重义,练达军政,至于忠义勇烈,识者以为有平之风。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四十余年,所得禄赐,尽于藏书之费。近蒙朝廷擢知隰州,今年五月卒于官所。家无甔石,妻子寒饿,行路伤嗟。今者寄食晋州,旅榇无归。臣等实与季孙相知,既哀其才气如此,死未半年,而妻子流落,又哀其父平以忠义死事,声迹相接,四十年间,而子孙沦替,不蒙收录,岂朝廷之意哉?今执政侍从多知季孙者,如加访问,必得其实。欲望朝廷特诏有司,优与赙赠,以振其妻子朝夕饥寒之忧,亦使人知忠义死事之子孙,虽跨历岁月,朝廷犹赐存恤,于奖劝之道,不为不补。季孙之子三班借职璨,见在京师,乞早赐指挥。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贴黄。季孙身亡,合得送还人为般擎。女婿两房,并已死尽。其丧柩见在晋州,无由般归京师。欲乞指挥晋州,候本家欲扶护归葬日,即与差得力厢军三十人,节级一人,般至京师。

苏轼义不容辞,又一次给皇上写奏折,从刘景文的父亲写起,父亲英烈宁死不屈,景文有异材工诗能文,家庭如何困难,不抚恤不能振奖劝之道,最后俱写刘景文死后惨状,建议皇上赐予钱物,拨出兵丁,让刘景文的灵柩能够回到京师进行安葬。因为这篇奏折,有了一个“家无担石”的成语。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古时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担)。

刘景文死后,留给苏轼的是无尽的思念,在他的诗文中多有感怀记录。“忆昔刘景文,其父死西战。出身与我同,诗文亦璀璨。结交苏与黄,秦张同一贯。文武初不分,西班不须换。”以寄托深深地怀念之情。《苏轼集补遗·书刘静文诗后》:“景文有英伟气,如三国时士陈元龙之流。读此诗,可以想见其人。以中寿没于隰州。哀哉!哀哉!昙秀,学道离爱人也,然常出其诗,与余相对泣下。”《黄山谷诗话·记刘景文诗》:“刘季孙景文,平之子也。慷慨奇士,博学能诗。仆荐之,得隰州以殁,哀哉!尝有诗寄仆曰:‘四海共知霜鬓满,重阳能插菊花无。’死之日,家无一钱,但有书三万轴,画数百幅耳。身后图书漂散,余亦须发尽白;今对此诗,令人气塞。”

有道是: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在刘景文不得志的时候,苏轼和他是知己朋友,在刘景文成为一州首长的时候,苏轼和他是知己朋友,在刘景文化鹤西游后,苏轼仍然和他是精神上的朋友。他们自相见的那一天就注定了一生不变的精神友谊。苏轼的巨人之手对于刘景文来说是平常的朋友之手,苏轼举世罕有的集文学之大成的那颗头颅,对于刘景文来说是生命高蹈的协奏。

花艳艳的开着,叶油油的绿着,自从有了植物的生命,花和叶的友谊就一直延续着。

他与大诗人苏轼相知,帮助苏轼疏浚西湖,把自己忙碌的身影印在了西湖水镜中。

他诗才很高,却不出名,藉苏轼的一首《赠刘景文》,才让人们知晓了他的才名节操。

他是书画金石鉴赏家,因为收藏,和米芾交往,因为和他的交往,米芾才写出了《箧中贴》,《箧中贴》让米芾的书名光焰更长,而他却寂寞的站在这方尺牍的方寸之角下。

他替别人向苏轼求字,顺便让苏轼给自己写了一幅,没有给自己留下,却给这个世界做了一件千古好事。

他是一片多么美丽的绿叶啊,托出了无数朵红花,让红花妆点天地盛景,自己却悠然离去。

《赠刘景文》、《箧中贴》、《醉翁亭记》;刘景文与苏轼、刘景文与米芾,谁是谁的绿叶,谁是谁的红花?历史就这样把友谊真诚、奇遇巧合融汇在一起,融成一段千年的过往,知音的绝唱,友谊的传奇。

上一篇:诚实守信范文 下一篇:紫水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