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节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10-03 00:30:10

关于母亲节的古诗

关于母亲节的古诗篇1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尤其是针对小学生自己难以理解的古诗教学。为此,笔者将介绍古诗教学的几种策略,并分析利弊。为行文完整流畅具有示范性,本文教学策略均以《游子吟》为例。

1.结合实际,简单教学。古诗词的内容一般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那么我们在教学时就应该回归生活、回归实际,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情节讲解。这不但使得教师的教得心应手,同时使学生的学进行得更简单。结合实际教学是一种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要求读者将作者的感受与实际相联系并加以感受的的教学方法。例如《游子吟》中第一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两句古诗是以物品来衬托母亲的辛劳与慈祥的。但现实生活中,现在的父母很少给孩子缝制衣服,孩子们难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那么教师就应该采用结合实际教学法,让同学们设想一下,在生活中我们的母亲都曾为我们亲手准备过哪些东西。让同学们思考之后,教师结合实际给予答案:“桌上一杯奶,吐司加沙拉。”“衣服不染尘,肩上新书包”。牛奶面包、衣服书包离小学生们的生活就很近了,这样的结合实际会使同学们真切感受到故事中所要传达的情感,提高教学质量。

2.反复朗读,要求背诵。任何一首古诗,都是古人的智慧与才华。无论大纲上是否要求学生背诵,作为教师都应在带领同学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背诵该诗,这既是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也是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手段。要求学生在学习前反复朗读古诗,并且背诵全文,其实虽称不上是一种教学策略,但却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应该加以运用的一种手段。另外,要求背诵在生活中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背诵下来的古诗就会使学生在适当的场合运用诗句,例如《游子吟》这首诗就可以在母亲节或者母亲生日的时候背给母亲听,一定会产生非常积极的意义。这样一来会使小学生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并且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动力。

3.扩展知识,延伸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旁征博引,要求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那么单单教材内容就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了。在教学的过程中讲解大纲要求的内容以外还要扩展教学内容,扩展内容可以有两种表现方式。以《游子吟》为例,(1)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关于母爱的句子,或者古诗。这种方式要求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关于歌颂母爱的篇章或者句子,在课堂上展示并且交流表演,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句子。这种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动脑能力,能够在吸收课堂知识的同时增加阅读量,丰富课外知识,得到满足感。同时,还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表现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教师在讲授古诗后再讲“番外篇”。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备高的文学素养,能够在教授大纲内容的同时延伸知识。例如《游子吟》这首诗全文讲解结束后,就可以再向同学们讲解一首关于母爱的《劝孝诗》,可以使同学们更加好的吸收关于母爱的知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还可以增加同学们的文学知识。可能会有读者提出疑问,这两种扩展知识的方法到底是前者好还是后者更好,笔者认为,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但在运用这种方法的同时要注意把握课堂时间,否则会产生一首三句的古诗需要三天教学时间的尴尬局面。

4.寓情于景,情景再现。即将所学内容以话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一种需要教师和同学们有机互动的教学方法。再如《游子吟》第二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表现的是一个母亲在灯下为孩子缝补衣裳千叮万嘱的画面,那么这个时候老母亲会说一些什么,儿子又会作怎样的答复呢?可以叫同学们仔细思考,然后让两位同学表演出来。这种教学策略是最能产生效果的教学策略。学生会在思考的同时结合自身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并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此上四点就是关于古诗教学中的教学策略,其中结合实际是基本要求,要求背诵是必然要求,情景再现是核心要求,扩展内容是整个知识的一个升华。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哲理

关于母亲节的古诗篇2

古诗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浓缩着丰富的情感,蕴含着优美的意境、意象。但由于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遥远,学生难以体验其精要。为了辅助学生学习古诗,拉近学生与古人的距离,使学生易于入境入情,感受到古诗的音乐美、形象美、意境美,苏教版教材创编了"文包诗"这一特殊的课文结构形式,像《咏华山》、《母亲的恩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黄鹤楼送别》等。把此类文章编入教材,旨在引导学生了解那些千古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鉴赏如诗如画的美文佳句,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培养爱美的情趣。

1. 从诗入手,理清文路,体会结构美

文章的结构不但符合所写客观事物的规律和作者的思维活动规律,而且符合美的规律,给人以美感。"文包诗"文章在结构上一般都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内容上的线索,即诗人的所作所为所说;另一条则是情感线,即诗人的所思所感所悟,而引导学生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则显得更为重要。

如在学习《但愿人长久》以课时,我设计导语导入新课,然后出示思考题:诗歌是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创作而成的?文中诗人的情感先后有什么变化?("心绪不宁"——"埋怨"——"宽慰")学生围绕思考题自学课文,较好地把握住了诗人的情感先后变化,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从中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挖掘教材,启发诱导,体验思想美

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体会《母亲的恩情》中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从小懂得尊重、孝敬父母;领会《但愿人长久》中的兄弟手足之情、《黄鹤楼送别》中永世不绝的挚友之情以及《每逢佳节倍思亲》中诗人的思乡思家之情。通过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美丽明理、动情,从而触及学生的心灵,诱使情感升华,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3.精彩片段,含英咀华,欣赏语言美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方法不仅使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为此,我注意抓住这类文章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去理解、赏析、朗读、背诵,凭借语言文字,锤炼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培养语感。

3.1 推敲关键词语的精当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语不但能准确地表达意义,还能传递审美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重点段落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品评词语的妙用。如《黄鹤楼送别》一文第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我抓了三组词语的比较,如"依依惜别"和"杨柳依依"中对"依依"的推敲;"伫立"和"站立"的比较;"凝视"与"看"的区别。通过引导学生对"依依惜别":"伫立"和"凝视"三词的辨析和推敲,深刻领会到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深厚不忍分别的深厚友情。

3.2 体会不同句式的作用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因而表达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了。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体会不同句式的作用,领略其中的美,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句子,并能正确地运用有关句式。如《但愿人长久》中"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一句,运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苏轼那种强烈的思乡知情。

3.3 品味修辞手法的妙用

文章的作者常借助于修辞手法来调整文辞,以便更准确更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如《母亲的恩情》一文中"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一句运用了发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春天般的爱。通过指导学生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形象性和美的感染力。

3.4 反复诵读,积累语言

美文还要美读,主要形式有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师生评读、古乐伴读等。只有引导学生读好,让文章的精彩片段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能内化"吸收",这样的教学才有效果。

关于母亲节的古诗篇3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爱传递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27-01

打开初中语文课本,里面不仅有含蓄隽永的诗歌,文情并茂的散文,说理透辟的议论文,也有构思巧妙、情节曲折的小说……这些作品都蕴含着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无不折射着丰富的爱。孔子、孟子仁者爱人的“里仁为美”;爱国之情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等;人格之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友人之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恋人之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母子之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爱祖国河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没有爱的初中古诗文教学是苍白的,不懂得爱的语文老师是贫乏的。挖掘爱,才能张显语文学科的无限魅力;让爱回归,方能找回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与灵魂。下面笔者从七个方面阐述爱是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灵魂。

一、仁者之爱

“仁”是《论语》的核心。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希望建设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而为政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爱民这一问题是事关国家成败的关键因素。从血缘的感情出发主张 “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则认为生命虽然是人人都想要拥有的,但人们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应该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学习“仁者爱人”的思想是整个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基础,对于今天教育学生如何走出道德困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家国之爱

让学生在古诗文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是语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实践中应该认真落实的。爱国之情在古诗文中的反映以屈原、杜甫、陆游等为代表。《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诗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杜甫的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名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在《三吏》、《三别》中,更是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的歌颂,他把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

陆游早年就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关有感》),在《夜读兵书》中写下“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表达了抗敌报国的决心;中年亦“报国计安心,灭胡心未休”(《枕上》);到了老年仍在诗中发出了奋激铿锵的声音“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

三、人格之爱

古诗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追求高尚人格,以古诗文中各种各样有成就的人物为榜样,从内心迸发出对这些人物的钦佩,产生对真善美高尚情操的追求。

陶渊明深感自己周身的社会是充满着物欲与名利之争的,而他怀揣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选择归隐山林,《桃花源记》流露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皈依田园,追求自由的生活理想。

《陋室铭》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爱莲说》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四、友人之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友人的名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道出了友人之间深深的牵挂之情。李白的诗今存九百多篇,而写给友人的诗歌合计有一百三十二篇,约占七分之一。他的诗脍炙人口,为历代诗人所称颂,譬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这些友人之间的送别诗告诫我们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是不容易的。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五、恋人之爱

爱情,这一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也是古诗文作品永恒的主题。让我们于孤灯之下,拂去书案的尘埃,翻开那早已泛黄的《诗经》:一条大河向东流,河心沙洲上,荒草萋萋,一对美丽的鸟儿发出“关、关……”的鸣叫,似在向一个人倾诉着无穷的爱慕和思念:深秋清晨,蒹葭河畔,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我日思夜想的人啊,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心中的伊人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爱情、爱情诗,是永恒的,而真挚率真的情感又给学生什么样的启示呢?

六、母子之爱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通过古诗文教学教育学生懂得体贴父母,引导学生学会尊敬父母,激励学生学会关心父母,是初中古诗文教学很重要的内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等等, 这些都是母爱的颂歌,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深笃之情。字里行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怀。

七、河山之爱

写长江:《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黄河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写泰山:《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西湖:《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等等。这些名篇名句,无不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读山品水,可以领悟到世事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寻觅到与自己精神家园的相通之处。

综上所述,初中古诗文教学是爱的传递。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不应只局限于字、词、句、篇的学习,还应该让学生在掌握字词、积累词汇、理解课文、增强阅读能力的基础之上,潜移默化地渗透爱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教育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生命,引导学生珍爱友情、孝爱父母、尊爱师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人教版教材、教参(七年级―九年级),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初中课程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3]《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

关于母亲节的古诗篇4

初中母亲节黑板报资料:关于母亲节的由来历史学家声称最早可能是在古希腊,人们庆祝莉雅女神的节日。这女神就是宙斯的母亲,几乎希腊所有的神都从她而出。在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希布莉(Cybele,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耳、赫拉和赫斯提亚的母亲,故称众神之母)致敬。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变得更大,庆祝盛况往往持续达三天之久。当然,古时人们对女神的崇拜只不过是一种迷信,它同今天人们对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初中母亲节黑板报资料:关于母亲节的故事古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Amanm、Jarvis(1864-1948)发起,她终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亲身边,在母亲于1920xx年世纪,Amanm 悲痛欲绝,两年后(1920xx年),Amanm 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Amanm 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第一个母亲节于1920xx年5月10 日在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在这次节日里,康乃被选中为献给母亲的花,并以此流传下来。

1920xx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5 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初中母亲节黑板报资料:母亲节的黑板报图片母亲节黑板报图片1

母亲节黑板报图片2

母亲节黑板报图片3

母亲节黑板报图片4

母亲节黑板报图片5

母亲节黑板报图片6

初中母亲节黑板报资料:关于母亲节的诗歌世界上只有一位最好的女性,她便是慈爱的母亲。世界上只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经历过这么多的风风雨雨,您似乎更年轻了,不但是外貌,而且是心灵。

透过那额角的皱纹,还有银鬓华丝,我看见了您一颗水晶般的心。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您就像一棵绿叶如盖,摇曳多姿的大树,我一直走到很远都能回头便瞧见她,在风中枝蔓一直伸到无边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这样的日子里,您该歇歇了

摘一颗星,采一朵云,装入思念的信封里,献给您------在这一年中最美好的一天!

我总相信/一片树叶厚过一本诗集/这就是年轮/我为您------祝福。

您的痛苦和爱/创造了这一天-------生日/使我们从此懂得了/生命和情感/在您的这个节日里/遥寄我深深的思念和祝福

您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妈妈

妈妈,我很乐意为您准备晚餐,不过我仍想如果带您上馆子,会比较保险。

关于母亲节的古诗篇5

一、蒙学经典的濡染

笔者认为,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对学习的兴趣,《弟子规》《三字经》是非常好的教材。因为书中重点说到了为人、为学的意义和方式方法。《弟子规》后面的章节中,对“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作了细致入微的规定和指导,尽管有些做法在现今看来有些唯诺迂腐之嫌,但可见当时道德规范之严明。而一本《三字经》则对学习之事做了详尽的阐述:开头的“苟不教,性乃迁”道出了一个人受教育的重要性,接着说到怎样学,为什么学,“幼不学,老何为”“人不学,不知义”。重点说到学什么:“亲师友,习礼仪”“首孝悌,次见闻”……也就是说,先学会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等基本的为人处世的准则,再开始学习诸如数学文学、天文地理、经史子集、四书五经……等等知识,并且,这些蒙学教材在编写时注重字数工整,富有韵味,儿童在朗朗读书中,也深明了其中大义。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为使学生学以致用,我在学生通背了《弟子规》《三字经》的基础上,带领他们去寻找其中的有价值之处。

如有一学生在对“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俺饰,增一辜”做出理解解释后,写到:“我觉得这两句话对我们现代来说,有用。因为这告诉我们,做错事就改,还是好学生。”在理解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后,他又写到:“这句话对我们来说,有用。因为它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认真听课,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就在这种与现实生活的对比中,孩子们对于事情的是非黑白有了更明了的判断,对处理生活中的事情就会有明确的方向。

二、古诗词文的浸润

中华古诗文,字字珠玑,流传千古。且篇篇美文,透出爱恨悠悠:家国恨、父母恩、夫妻爱、故人情……句句情憾古今。而种种情怀,无不直入人之心田,陶冶、荡涤人的心灵和性情。《关雎》《蒹葭》《橘颂》《水调歌头》《归园田居》《送杜少甫之任蜀州》……学生们在吟背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时,无不被一种美好情怀所熏染。而改写古诗词并配画的过程,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如在教学《绝句》时,我先按古诗四步学习法带领学生赏读诗文:一、读诗文,正诗音。二、知诗人,解诗题。三、释诗词,明诗句。四、想诗画,悟诗情。然后,要求学生将古诗改写成现代文,再配上适合文意的插图。

孩子们在改写中往往会将课堂上老师所讲述的诗文写作背景,以及课外自己了解到的诗人生平轶事融入在文章中,进一步加深对诗文的理解,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三、礼仪讲座的教益

“古圣先贤孝为宗,万善之门孝为基。”我们常说:一个孝顺父母的孩子,即使坏,也不会坏到哪儿去。所以,当我决定给孩子们进行礼仪讲座时,第一课的选题便是:孝慈。

“不知礼,无以立也!”我由孔子的话引入,先从什么是礼仪及其意义讲起,再讲到礼仪的种类。随即,我话锋一转,并出示小羊跪乳的图片,让学生们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有学生回答说:一只小羊跪在地上喝妈妈的奶。我想到小羊真懂礼貌。(下一位学生说到小羊真孝顺!)接下来,我为学生讲了“羔羊跪乳”和“乌鸦反哺”的故事,又由孟效的《游子吟》说到母爱、父爱,说到为人子女要孝顺父母。我用幻灯片打出一个大大的“孝”字,又讲述了四个感人的母爱和父爱故事,其间,教室里静得出奇,连平时好动乱讲的几个调皮鬼也变得安分了。接下来,灯片上出现两个问题:你的父母为你做的感动你的事?你为父母做的感动父母的事?

沉寂了几分钟后,有小手举起来了,孩子们纷纷述说起自己的成长生活中感人的小细节、小故事。最后我总结说:刚才同学们也说到了在母亲节、父亲节里自己是如何向父母祝贺节日的,这当然好!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孝敬父母的言行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去。老师建议:每天至少做一件让父母开心的事!此时,同学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啊”了一声,脸上现出愕然的表情。我趁势说:这很难吗?像这节课,认真听课、被老师表扬了的同学把这消息告诉爸爸妈妈,他们不就会很开心吗?给妈妈倒杯茶或一个拥抱或说一句感谢的话,她不会开心吗?“哦,原来这么简单!”一个大胆点的调皮生道出了全班同学的心声。“对!就这么简单!”

最后,我播放歌曲《跪羊图》,并和学生一起学唱,一时,优美动听的旋律在课室里回荡。当我下课后回到办公室,有同级的老师追着问:“这是什么歌曲?真好听!”

母亲节前夕,我提醒孩子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妈妈献礼。第二天,日记本交上来了,我看得感动不已!看来孩子们深获其益。

四、传统书艺的涵养

书法是中华艺术之瑰宝,学生学书,不仅能传承民族艺术,还是一项修心养性的有益活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席殊老师的“八正”写字法。它不仅教学生学会写字,还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正是我心所想的。我将这一写字法引入了我的语文课堂。

首先,孩子一开始写字,老师就要求学生喊出口号:端端正正写中国字,堂堂正正做中国人!以使学生具有恭敬心、仪式感,从而重视起来、认真起来。然后,是进入写字的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正身——正字”。写字从正身开始。身正心则正,心正则字正。而“正身”包括整理好写字桌面、端正坐姿和注意正确的执笔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收拾、整理习惯。而“正字”则是要求将字写规范、写正确,尤其要注意书写笔顺正确。

第二个环节是“正心——正察”。正心,即静心,是要求写字的人能内心平静,心里没有与写字无关的杂念,专心致志、精神集中。古人云“静能养神” “静能养身”,坐定、静心,对人的健康有好处。而正察是要求学生找出汉字在米宫格中的宫点和部件,以正确定位汉字在米宫格中的位置。

第三个环节是“正意——正临”。正意,即古人说的“意在笔先”“笔到意到”,要求写字者用心去写,看准了再写,一笔不苟。而正临包括描写和临写,要一笔一划地写。

第四个环节是“正念——正校”。正念即掌握正确的评价标准,就如同学生学习做人,心中要有正确的是非曲直标准。正校,即自我检查,把写不到位的字修改过来,并对练习进行评价。如同一个人每天反省自己,以端正自己的言行。

“八正”写字法既是写字法,也是炼心法。字如其人,人如其字。学写字,即学做人。

经典的,才是永久的。我相信,在经典的熏染下,我们的孩子自会变得志存高远、纯洁正直!自会有儒雅之气息,也不会失创新之风尚!

关于母亲节的古诗篇6

祖国,我为你骄傲!母亲,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那么神圣,那么亲切。我知道祖国是我们的伟大母亲,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欢乐和幸福都与祖国母亲的安危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我感到身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是多么的幸福和骄傲。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迎来了祖国60岁的生日。在这个花果飘香的季节里,能与全国人民同庆国庆,我感到非常荣幸和快乐。在这里,我要自豪地对祖国母亲说:我爱你,中国!

祖国,我为你骄傲!母亲,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那么神圣,那么亲切。我知道祖国是我们的伟大母亲,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欢乐和幸福都与祖国母亲的安危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我感到身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是多么的幸福和骄傲。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她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疆土,有着有口皆碑的中华文化,有着饮誉海外的“四大发明”,有绵延万里的长城,古老的长城挺起不屈的胸膛,奔腾的长江翻卷晶莹的浪花,世界第奇迹秦兵马俑,壮丽的北京故宫。于是,我看到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华夏儿女于天地间引吭高歌。欢庆祖国母亲60岁的生日,以共和国女儿的名义,向祖国致意,为母亲祝福!

我们的祖国还有丰富的宝藏和秀丽的风光……五千年的悠悠历史,像一首古老的诗篇,也像一幅长长的画卷,展现着祖国母亲饱经沧桑的脸和那坚强不屈的身躯,为了祖国的光明和富强,不知有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使祖国挣脱铁链,获得新生;又有多少爱国志士,与祖国同甘苦共命运。“国家兴亡,匹夫有则”曾是先辈们的豪言壮语,面对破碎的河山,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前赴后继,为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祖国,您如一叶希望之帆,从共和国改革开放,从神州7号飞船遨游太空的喜讯中驶来;从城市改革振兴的蓝图和乡村富裕文明畅想曲中驶来。于是,我看到春风吹进亿万扇幸福的门窗,听到了“春天的故事”响彻华夏大地。辽阔的海疆飞驶英雄的战艇,西部边陲又腾起冲天的火箭。漫漫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有过辉煌,有过挫折。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三代领导人和党中央领导下,众志成城,排除万难,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振兴中华,壮我国威”的经济建设。

国庆,总给人们带来喜庆,带来诗意,带来遐想,带来憧憬,更带来希望,而今年的秋天,非同一般,更不寻常。在这美好的季节,共和国每一平方公里的热土都浸透着欢欣与幸福,流淌着甜蜜与歌唱。十三亿华夏儿女以豪迈激越的歌声放飞金色的理想与玫瑰色的憧憬,放飞坚如磐石的信念与对伟大祖国赞美的诗行。

最后!我为我的祖国母亲骄傲,我为成为中国母亲的女儿骄傲!祝福你祖国!祝福您!母亲更加坚强!

我们的祖国还有丰富的宝藏和秀丽的风光……五千年的悠悠历史,像一首古老的诗篇,也像一幅长长的画卷,展现着祖国母亲饱经沧桑的脸和那坚强不屈的身躯,为了祖国的光明和富强,不知有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使祖国挣脱铁链,获得新生;又有多少爱国志士,与祖国同甘苦共命运。“国家兴亡,匹夫有则”曾是先辈们的豪言壮语,面对破碎的河山,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前赴后继,为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祖国,您如一叶希望之帆,从共和国改革开放,从神州7号飞船遨游太空的喜讯中驶来;从城市改革振兴的蓝图和乡村富裕文明畅想曲中驶来。于是,我看到春风吹进亿万扇幸福的门窗,听到了“春天的故事”响彻华夏大地。辽阔的海疆飞驶英雄的战艇,西部边陲又腾起冲天的火箭。漫漫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有过辉煌,有过挫折。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三代领导人和党中央领导下,众志成城,排除万难,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振兴中华,壮我国威”的经济建设。

国庆,总给人们带来喜庆,带来诗意,带来遐想,带来憧憬,更带来希望,而今年的秋天,非同一般,更不寻常。在这美好的季节,共和国每一平方公里的热土都浸透着欢欣与幸福,流淌着甜蜜与歌唱。十三亿华夏儿女以豪迈激越的歌声放飞金色的理想与玫瑰色的憧憬,放飞坚如磐石的信念与对伟大祖国赞美的诗行。

关于母亲节的古诗篇7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训练,教学中渗透了“母爱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体验。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课堂中,我逐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分句品读,随机搭建朗读擂台,调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客观地相互评价,使得学生朗读情深意切,十分投入。

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在本节课的朗读中都能有所进步,或有新的收获,我很中肯的给每个人以不同的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帮助,朗读指导的效果立竿见影。随着对诗句的感悟,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的体验不仅使他们感悟了教材,促进了朗读,而且丰富了教材的内涵,是对教材的提升和发展。

二.开发学生资源,培养学生想象练笔。

为了拓展学习,丰富古诗课堂内容,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安排了一个“小练笔”环节,让学生写一个表现游子即将远行,母亲在微弱的灯光下为儿子缝衣服的情景片段。在这个环节里,我也关注了不同层面上的学生写作的差异,对三个个别学生降低了练笔要求,并给予鼓励和指导,使学生们的练笔落得更实。

关于母亲节的古诗篇8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 《长日入夜行》 《诗学》现代悲剧

Abstract: Eugene O’Neill is the founding father of modern American drama. His later masterpiece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is highly esteemed due to its biographical feature and artistic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tragedy in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through plot, character, and cause for the tragedy, in the light of Aristotle’s Poetics.

Key words: Eugene O’Neill;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Poetics; modern tragedy

一、引言

悲剧是“人类天性的最崇高的产物”,也是“一切诗歌中最严肃,最道德,和最有益的作品”。

悲剧起源于古希腊,在公元前五世纪达到它的第一次巅峰。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和欧里庇得斯留给后世如《奥瑞斯提亚》、《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等经典作品。悲剧的第二次巅峰是在英国的伊丽莎白时代,代表人物是莎士比亚。莎翁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麦克白》、《奥赛罗》和《李尔王》)把读者从古希腊作品的诸神世界带到了充满政治斗争的人的世界,向我们展现了一幕幕人间悲剧。莎士比亚之后,法国的古典主义剧作家拉辛和高乃依曾为悲剧的复兴作出努力,但悲剧作为戏剧的重要分支却逐渐衰落。19世纪末,沉寂已久的西方戏剧界由于易卜生、斯特林堡、契诃夫等人的出现而呈现新貌,他们的作品把我们引入现代悲剧时期。

在文学批评史上第一个为悲剧作出定义的人是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中就悲剧的起源、构成和效果分别提出了著名的“摹仿”说、“六要素”说和“净化”说。他认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悲剧必须包括“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和唱段”这六个成分;悲剧的效果是“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这里的疏泄即净化。亚氏的悲剧理论被后世学者当作经典而反复引用或解释,是评价各时代悲剧的重要依据。

二、奥尼尔和《长日入夜行》

尤金・奥尼尔是现代美国戏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共写过50多部剧作,除了《啊,荒野》这个喜剧外,其余作品几乎都是悲剧。从早期的以航海为主题的自然主义悲剧,到中期的多主题、多戏剧手段的实验悲剧,再到晚期的充满自传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奥尼尔的作品涉及题材广泛,哲理寓意深刻,艺术风格多样。而每一部作品都体现了他作为一个严肃作家对悲剧这个古老概念的现解与阐释。

《长日入夜行》(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又译为《进入黑夜的漫长旅途》,《黑夜漫漫路迢迢》)是奥尼尔创作晚期的一部扛鼎之作:它不仅为作者赢得了第四次普利策奖,还引发了美国戏剧界的第二次奥尼尔研究高潮。特拉维斯・博加德(Travis Bogard)认为此剧的语言“有着诗人般的雄辩。” 而弗吉尼亚・弗洛伊德(Virginia Floyd)则宣称:“《长日入夜行》是奥尼尔和美国戏剧的最高成就。”

国内的奥尼尔研究者们也青睐这部由作者的血和泪写成的作品,从多个角度探讨过此剧的艺术魅力。这些讨论包括:剧中的玛丽形象;作家的悲剧意识;作品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文学喻、东方思想和异化主题等。本文将另辟蹊径,以文本细读为基础,观照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从情节构造、性格揭示、悲剧成因等方面分析《长日入夜行》的现代悲剧特征。

三、《长日入夜行》的现代悲剧特征

作为一部杰出的现代悲剧,《长日入夜行》有以下特征:情节构造的弱化;心理分析的强化(体现在人物的性格揭示中);悲剧成因的琐碎及后果的迁延。

1.情节构造的弱化。在《诗学》有关悲剧构成的“六要素”理论中,情节是排名第一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事件的组合[情节]是成分中最重要的,因为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行动和生活……人物不是为了表现性格才行动,而是为了行动才需要性格的配合。”为了强调情节的重要性,亚氏还在《诗学》的许多章节详细描述一个优秀情节的构思,比如:情节的完整性,情节中的突转和发现,等等。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古代和近代的悲剧作家们常常苦思冥想,为剧作构思精彩的情节框架。在古希腊悲剧中,血亲仇杀是剧作家们青睐的情节:如:《奥瑞斯提亚》中的妻杀夫、子弑母;《俄狄浦斯》中男主人公的弑父娶母;《美狄亚》中女主人公的杀子复仇等。尽管莎士比亚以擅长刻画人物内心而著名,他的四大悲剧却也因阴谋、杀戮、复仇等情节的设置而高潮迭起:如:克劳狄斯的杀兄娶嫂;麦克白夫妇的弑君谋逆;奥赛罗的误杀娇妻;考狄利亚的无辜牺牲等。在古典和近代悲剧中,人总是会面对生或死这样严酷的考验,无辜者或者英雄的死亡往往是成就一部悲剧的关键因素。

现代悲剧却不以夸张的情节取胜。 易卜生代表作《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在识清了丈夫海尔茂的虚伪及自私后,并不是在一怒之下杀了他,而是清醒的选择了离开。斯特林堡代表作《父亲》中的上尉阿道尔夫和妻子罗拉围绕着女儿的教育展开的矛盾也不是需要用生或死来解决的。然而,外部冲突的降级并不意味着悲剧感染力的降低。娜拉的离开揭露的是现代社会中的妇女问题,值得深思;而阿道尔夫和罗拉的暗战显示的两性之间永恒的斗争,充满哲理。在放弃了英雄主人公和巴洛克情节之后,现代悲剧的魅力有增无减。

《长日入夜行》正是一部不以情节取胜的典型的现代悲剧。全剧共四幕五场,除第二幕包含两场外,其余都是一幕一场。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12年夏天,剧中主要人物有父亲詹姆斯・泰隆,母亲玛丽・泰隆,长子杰米和次子埃德蒙。如果非要探究该剧的情节,那么,玛丽的重犯毒瘾和埃德蒙的罹患肺结核就是全剧的主要情节。

第一幕描述了早餐后一家人在客厅的会面。首先,是泰隆夫妇出场,聊琐碎的家事;然后是两个儿子的出现,谈到爱尔兰雇农的趣事。在谈话中,奥尼尔逐渐向读者展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复杂关系:父亲对不成器的长子的失望;父母对次子身体的担心;父子三人对母亲的关心和警惕;母亲的敏感;两个儿子对父亲的鄙夷和对母亲的眷恋。可以说,第一幕几乎没有情节。

第二幕的两场戏发生在午餐前后。主要情节是:父子三人在玛丽的神态和语言中证实了他们可怕的猜想(玛丽重犯毒瘾);而医生则通过电话向父亲詹姆斯确认了埃德蒙的肺结核病情,可谓是祸不单行。吸毒后的玛丽神情异常,在谴责儿子、丈夫、医生的话语中逃避现实,而父子三人则由于各自的原因在失望中离家。

第三幕以玛丽和侍女的对话开场,以玛丽的独自上楼落幕。此幕以玛丽的长篇独白为主要内容,向读者揭示了她的失意的内心世界。这又是一幕没有情节的戏。

第四幕发生在午夜,主要情节有:埃德蒙与父亲交流、和解;杰米烂醉而归;玛丽深陷、无法自拔。这是个典型的开放式结尾,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与思考。

纵观全剧,除了玛丽重犯毒瘾和埃德蒙罹患肺结核这两件事外,《长日入夜行》没有高潮迭起、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只有一些过去了的和进行着的家庭琐事,由四个主要人物在对白中一一呈现。虽然没有古典悲剧的华丽语言和跌宕情节,读者依然可以体会到生活在20世纪的普通家庭、普通人的悲剧,而且因为身份的类同(读者也是普通人),这种体验将更加深刻。

2.心理分析的强化。性格是悲剧“六要素”中的第二要素。因为“人物不是为了表现性格才行动,而是为了行动才需要性格的配合”,所以,在《诗学》中,关于人物性格的刻画,亚氏惜墨如金,只是简单的提出:性格应该好、适宜、相似、一致。对于如何揭示悲剧中的人物性格,《诗学》未有提及。

十九世纪末,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出现,人内心的无意识之角被揭开,人们开始关注那个充满阴影的神秘的非理性世界。在悲剧创作上,现代剧作家们也倾向于从外部冲突的描写走向人物内心世界的揭露。因此,心理分析在人物性格的揭示上显得日益重要。这种强化心理分析的趋势在奥尼尔的《长日入夜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剧中四个人物形象都有着各自的心路历程,通过自白和对白得到显示。

第三幕中玛丽的长篇自白向我们展示了她少女时代的两个梦想:做一个虔诚的修女,或是乐团女钢琴师。而与詹姆斯的相遇则打破了这两个梦:她结婚、生子、跟着演戏的丈夫东奔西走,失去一个儿子,失去健康,失去信仰……对丈夫和儿子们的爱使玛丽继续扮演着妻子和母亲的角色,而对过去点点滴滴的揪心的记忆又使她无法原谅家人,在注射吗啡后用犀利的话语去谴责丈夫、儿子。玛丽的自白既让我们看到她性格中曾经有过的浪漫和冲动,也使我们了解到一个身心俱惫的女人的失意与脆弱。

詹姆斯表面坚强但内心也有难以愈合的伤痛。在第四幕和埃德蒙的对话中,读者听到了他难得的心声:“我把它放在钱包里,放了很多年。我曾经时不时的把它翻出来读一遍,直到后来,它让我感到很难过,我再也不想看到它了。它在哪儿呢……”这段引文中的“它”指的是著名莎剧演员埃德温・布斯对詹姆斯演技的夸赞。年轻的詹姆斯让经理把布斯的话一字不拉的写下来,珍藏在自己的钱包里。但一时的踌躇满志却难以抹去出身贫贱的烙印:他一心钻到了钱眼里,荒废了自己的艺术潜能,直到无法挽回。詹姆斯作为丈夫、父亲,常常因为花钱小气而受到妻儿的鄙视和责难。但作为一个曾经才华横溢的演员,他的遗憾只有深埋在心底。

埃德蒙也在这一幕里向父亲,向读者敞开了心扉:

我面对船尾躺在船首桅杆上,在我脚下是翻卷着泡沫的海水;在我头顶是直入云霄的桅杆;片片船帆在月光下洁白如雪。我被这种美和韵律醉倒了,刹那间我失去了自己――实际上是失去了生命。我自由了!我消失在大海之中,变成了洁白的帆和飞舞的浪花,变成了美和韵律,变成了月光和船,还有那高高在上的朦胧的星空!

在前三幕中,埃德蒙这个人物形象比较单薄:身体孱弱而思想反叛。而这段精彩的内心表达使我们对他有了新的认识:他不仅是个患病的、思想激进的青年,还是个内心敏感、情感丰富的浪漫诗人。

也是第四幕,杰米在酒精的作用下,终于揭去自己冷酷的面纱,流露出内心的极度失望和悲伤:“因为这次妈妈把我给骗了。我真的相信她戒了……我想我不能原谅她――还不能。这对我太重要了。我还希望,如果她能戒毒,我就能戒酒。”杰米的这段话和话后的抽泣展示了他内心脆弱的一面:他在感情上非常依恋母亲,所以母亲吸毒的事实给他造成了致命的打击。爱之深,痛之切。杰米进门的一句“吸毒鬼” 反映了他对吸毒母亲的极度厌恶,而之后的哭泣和告白则解释了这种厌恶的来源:失望和绝望。

奥尼尔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理,他总能走到角色的内心深处去,挖掘那里隐藏的种种情绪。如果说,在古典悲剧里,性格是为了情节做陪衬,那么,在现代悲剧里,情节的重要性完全被性格所取代,而心理分析则是剧作家选择用来表现性格的最佳途径,因此得到了强化。

3.悲剧成因的琐碎与后果的迁延。在关于悲剧成因的讨论中,亚里士多德为我们留下了著名的“过失”说。“人物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后果严重的错误。”这句话中的“错误”就是哈马提亚(hamartia),亚氏在分析悲剧主人公受难原因时引入的概念。陈中梅认为 “hamartia” 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在不同的悲剧里,“hamartia”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俄狄浦斯(Oedipus)的“无知”和“鲁莽”导致他弑父娶母,给忒拜城和自己带来巨大的灾难;尼娥北(Niobe)的“骄横”使她失去了所有的儿子和女儿;埃阿斯(Ajax)的“愤怒”导致他在失去阿基里斯的盔甲后自杀身亡。

我们一般把希腊悲剧称为命运悲剧,而把莎士比亚悲剧称为性格悲剧。理由是: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常常由于“无知”(也称为“遇事不明”)而犯下滔天大罪,似乎是命运所致。而莎翁悲剧中的主人公常常受到某种性格的主宰,导致悲剧的发生,例如:哈姆雷特的犹豫、奥赛罗的嫉妒、麦克白的贪婪、李尔王的好听奉承等等。

对现代悲剧来说,命运显得太为遥远,而单个人物的性格缺陷也很难说是造成悲剧的主因。《长日入夜行》中的四个人物各有性格缺陷,如詹姆斯的吝啬,玛丽的“怀旧”,杰米的放纵,埃德蒙的悲观。但这些性格缺陷既算不上是严重的错误,也不会导致生死攸关的后果,只是错综复杂的纠缠在一起,困扰着泰隆一家:

父亲詹姆斯因小时生活的困顿而养成了吝啬的习惯。他爱妻儿,也有能力给家人提供好的生活,却在妻子生产时请来庸医给她止痛;在埃德蒙患重病时决定送他去便宜的疗养院治疗。结果是:妻子染上了吗啡瘾;埃德蒙则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母亲玛丽是一个有着25年吗啡瘾的女人。她清醒时是个温柔的妻子,慈爱的妈妈;注了吗啡后,就变成一个“吸毒鬼”躲进自己的臆想世界,在精神上与家人隔绝。不能面对现实,过于“怀旧”是她的性格弱点:她怀念父亲对她的宠爱;少女时代的健康与美丽,修道院生活的虔诚与纯洁。面对吝啬的丈夫,漂泊的生活,衰败的健康,酗酒的长子,孱弱的小儿,玛丽只会用药物麻醉自己,换取短暂的安宁。而她的吸毒则使父子三人痛苦不堪。

长子杰米,三十而未立,在生活中一事无成。表面上,他沉湎于酒色、愤世嫉俗;内心深处,他比家中任何一员都要脆弱。他爱弟弟,又嫉妒弟弟;他瞧不起父亲,又不得不依赖父亲;他依恋母亲,又无法容忍她的吸毒。次子埃德蒙,天生敏感、有点诗人气质,却体弱多病,是家人的呵护对象。他的出生是导致玛丽染上毒瘾的间接原因,而他在剧中的咳嗽则是令玛丽精神紧张而再度吸毒的直接原因。

总而言之,泰隆一家的悲剧成因复杂而琐碎,很难挑出一个人或一件事作为造成目前境遇的罪魁祸首。在琐碎的悲剧成因作用下,悲剧后果体现在泰隆一家人身上便显得迁延:每个家庭成员都对目前的境况负有部分责任,没有人可以快刀斩乱麻的解决问题;爱恨交织的感情像鬼魂一样长期萦绕在他们心中,使他们生活在埋怨与理解、责怪与宽恕不断循环的怪圈中,无法自拔。

四、结语

奥尼尔是一名深受古典悲剧传统影响的现代剧作家。在他的剧作中常常不乏古希腊神话故事的投影(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古希腊悲剧主题的重述(如:《悲悼》)。然而,古典悲剧传统的熏陶并不影响作家对现代悲剧(以易卜生、斯特林堡的作品为代表)的理解与接受。在他后期回归现实主义的剧作中,《长日入夜行》以其平淡无奇的情节构造和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刻画脱颖而出:它是作家对现代悲剧的完美阐释,也是奥尼尔创作生涯中的一部杰作,更是美国戏剧史上的一座丰碑。

[基金项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尤金・奥尼尔的悲剧观研究》,项目编号:KYF101508042。]

参考文献:

[1]Draper, R. P. ed. Tragedy: Developments in Criticism [M]. Hong Kong: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1988.

[2] Bogard, Travis. Contour in Time [M].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3]Floyd, Virginia. The Plays of Eugene O’Neill: a New Assessment [M].New York: F.Ungar Pub.Co.1985.

[4]Complete Plays of Eugene O’Neill Vol.3 [M].New York: Literary Class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c. 1988.

[5]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

上一篇:极品猎美范文 下一篇:公主行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