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近义词范文

时间:2023-10-06 10:27:22

凝视近义词篇1

2、解释:(1)注意地看。(2)犹重视,关注。

3、出处:

①唐·韩愈《答刘正夫书》:“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覩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

②宋·田况《儒林公议》卷上:“每殿庭胪传第一,则公卿以下无不耸观,虽至尊亦注视焉。”

③明·宋濂《看松庵记》:“退坐庵庐,回睇髯松,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

④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施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卓朦胧双目,见布注视床后,目不转睛;回身一看,见貂蝉立于床后。

⑤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士人注视丽者,屡以游词相挑。”

⑥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十一章:“在这严重的历史关头,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视着鸭绿江桥。”

凝视近义词篇2

为满足存在于男性无意识之中欲望,男人从看女人的视线出发角度,窥淫和恋物的好莱坞电影机制对于男性观众的无意识需求上进行了建构,这里又涉及一个男性的“凝视”问题。看的在一个不平衡主宰的世界中,以男性权威为主导的影视作品里,主动的男性编导掌控着摄影机用目光的暴力记录男人凝视、幻想和规训的目标——被动的女性。劳拉•穆尔维阐述的“凝视”理论,旨在揭示电影中的父权力量。“父权制对电影的影响主要在‘’上,即‘看的’,或弗洛伊德说的‘窥视癖’。”凝视的力量几乎都会呈现在电影艺术和性别政治文化区域中。可以看出“凝视”已然成了一种带有权力意志的观看模式,是一种无声的目光暴力,却能对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制。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在精神上依赖男性,几乎丧失了女性的主体生命力,那些充满的性和身体消费,无疑贬低了女性的人格,就连歌颂母亲为家庭尽义务,也正是传统男权文化的最真实体现,女性似乎注定逃不出男性的“魔爪”。观看者可以通过“凝视”来建构自身的主体身份,而被观看者会被动地接受和内化观看者的价值判断,在这些剧作中女性被男性肆意规制和操纵。

二、女性主义作品的现状和突围

纵观近些年的男性影视作品,我们总能看到在男望目光的渴求下,女性角色的服饰呈现出轻、薄、透、露的性感特征,女性的形象和姿态多以和大胆撩人示人,红唇与短裙、丰胸、蛮腰与等成了女人被男人观看的标准。从国内的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李少红的《大明宫词》《橘子红了》、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红极一时的影视剧可谓颇具女性视角,剧中的一些情景设置无疑是女性拒绝成为男性“凝视”对象和色情奇观的无声宣言。

《大明宫词》中的女性虽然也因时代特色或剧的意境以及风格的要求或薄纱披肩或酥胸半露,但是服饰上给人呈现的是一种诗一般的唯美和梦幻的效果,完全没有男性导演镜头下那种充满的低贱的性感。当摄影将浓妆艳抹、骑着白鹤,正在取悦武则天的男宠置于女性的“凝视”中,这个场景充满了女人观赏男人、把玩男人的意味。作为具有女性意识的女性导演李少红借武则天的口说到,“不管什么样的男人,雄壮的,还是娟柔的,只要你把他放在女人的位置上,他就是个女人”,形象地将男权文化对于女人的定义消解。而《橘子红了》中的男性也不再具备睿智、勇敢等传统男性特征,男女之间的较量最终以女性取胜收场,种种这些都展现了女性觉醒的意识,通过自我反抗和与男性的正面或侧面的斗争而获得了自我得解放。正是李少红导演把这种把女人当作“我”的性别意识,使得这些立足于女性视角的作品颠覆了传统男性文本对女性神秘化、妖魔化的想象和叙述,还原了女性本身最真实的鲜活健康形象和自然的精神状态,在运用了美学展示女性自身魅力的同时,实现了由“他塑”向“自塑”的转变。而从国外来看,典型的宣扬女权主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国电影《末路狂花》无论是从女主人公的出场、二人意识觉醒后的自塑,还是陷入泥沼的表达——女人为自由而活着,都表明了女人对抗男性社会压迫的对抗和挣扎。

影片的女性主人公并不是给观众观看和“凝视”的对象,而是以自身鲜明的个性和大胆的作风让观众咂舌甚至为之感叹的悲情“英雄”,在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中,所谓的“女人”都是固定的角色,很少有电影会去描述女性真实的内心世界,多数作品中的女性被表现为男权社会的附属品。在这个时候上映的《末路狂花》无疑是这其中一朵绽放的奇葩,但是,其独特之处当属对于女性主义的凸显和对人们关注女性的唤醒。并且电影还涵盖了许多的社会含义,其中每一个人物的存在都是当时女性地位和诸多社会现象的象征。虽然如此,但也不排除电影《末路狂花》也成功地引领女性主义到这个一向为男性阳刚意识形态所主宰的文类,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影视里从不缺少对女性的描,而当代影视已经开始从“凝视”的性别意识出发去关注女性的成长,这是一个令人喜悦的突破。可值得众人深思的是,男性影视往往只是一种伪女权叙事策略,女性影视要么无法彻底摆脱男权文化的阴影、要么极端化地排斥男性来建立一个专属女性的单性王国。要想真正地发出女性的声音,拒绝歧视,就应该在保障自身权益的同时力求让更多人看到女性人格本质的升华,只有男女两性呈现出和解状态,彼此认同、互相尊重、平等相爱,才可构建和谐且美满的两性世界。因此,女性主义影视不是要再造一个女性强势的神话,也不能浅层次地沉浸于表面的反抗与解放,更不能让女性主义以标签的形式成为一种商业噱头。女性主义影视的前路依然漫长而艰巨,这里我们期待着更为真实地对女性和谐、健康的抒写。

凝视近义词篇3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殖期;激光光凝术;视力水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 若未得到有效控制, 可能诱发不可逆性致盲。调查研究表明, 高达25%的糖尿病患者会伴随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有研究指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原则是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 抑制新生血管生成, 降低致盲率。目前, 临床常以激光光凝术临床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取得满意效果[2]。本文回顾分析了象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疗效, 以降低致盲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56例(251眼)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病历资料, 男62例, 女94例, 年龄32~73岁, 平均年龄(52.36±7.17)岁, 病程3~21年, 平均病程(12.06±3.63)年。本组患者均了解病情, 并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青光眼、高度近视和其他视网膜病变、眼部手术史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78例, 两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行视力、视野、眼压、视觉诱发电位(VEP)、视功能(ERG)、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等检查, 均采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机行激光光凝术, 激光能力控制在200~350 mW, 曝光时间为0.2 s, 光斑为200~500 μm。对照组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 从视盘外1PD至赤道部分按照下方-鼻侧-上方-颞侧顺序行光凝治疗, 避开血管弓间的黄斑部位。观察组行象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 沿血管行激光光凝周围视网膜, 光凝区域为出现无灌注区和新生血管区象限。两次激光光凝术间隔1周, 治疗3~4次。

1. 3 观察指标 ①随访3个月观察视力水平变化情况, 以最佳矫正视力为标准, 视力提高:最佳矫正视力>3行;视力不变:最佳矫正视力变化幅度≤3行;视力下降:最佳矫正视力下降>3行;②分别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静态中心30°白色视野、VEP、ERG检查, 观察两组治疗黄斑中心凹厚度和视野缺损状况;③记录两组的新生血管消失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视力水平 观察组视力提高率38.46%显著高于对照组15.38%, 视力下降率8.97%显著低于对照组24.3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黄斑中心凹厚度和视野缺损 两组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和视野缺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和视野缺损分别为(218.61±31.27)μm、(2.53±1.42)db,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新生血管消失率 观察组78例患者中, 60例新生血管消失, 占76.92%, 对照组78例患者中, 62例新生血管消失, 占79.4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 P>0.05)。

3 讨论

近年来, 临床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视网膜内出现新生血管是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指标, 若未早期行干预治疗, 5年致盲率可高达50%以上, 直接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3, 4]。目前, 临床并无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药物。以往主要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 但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 且对手术时机具有较高的要求。美国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研究组指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行光凝治疗, 可最大程度抑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对视力的损害, 有利于提高视力水平[5]。

目前, 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已被国内外临床医师认可。有研究表明, 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主要是通过破坏视网膜层, 降低其耗氧量, 为视网膜内层提供充足氧气[6]。同时, 治疗期间还能够降低视网膜厚度, 改善微小动脉阻塞痉挛等症状, 不仅可改善水肿症状, 还能够恢复视网膜内血供, 达到提高视力水平的目的[7]。

本文主要分析了象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发现观察组视力水平提高率高于对照组, 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和视野缺损分别为(218.61±31.27)μm、(2.53±1.42)db,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 象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减少对黄斑区损伤。部分学者研究表明,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可能增加诱发黄斑水肿, 但诱发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吕刚等[8]指出, 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时, 可通过视网膜光感受器复合体, 降低其耗氧量, 然而, 光凝范围相对较大, 对视网膜的破坏可能加重。不同于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象限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黄斑区以外视网膜功能损害较小, 可减少术后视野缺损[9], 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林延等[10]指出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治疗重度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式, 有利于恢复黄斑血供。基于此, 临床可根据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程度选择合适术式行手术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象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治疗轻度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式, 可改善 视网膜内缺血、缺氧状态, 缓解视网膜水肿, 有效控制疾病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凯, 孙铁节, 范茂利.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临床疗效观察.安徽医药, 2014, 9(8):1499-1501.

[2] 肖云, 范银波, 高晓唯, 等.白内障术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多波长激光治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0, 28(11):1262-1264.

[3] 梅冰逸.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临床观察.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4] 黄奕霞, 李虹霓, 林晓峰, 等. 532nm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12):1995-1997.

[5] 李聪伶, 李秀云, 朱艳, 等. Bevacizumab在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1例手术前应用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21):3171-3172.

[6] 田璐, 徐延山, 路露.多点扫描矩阵激光与氪黄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对比研究.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2, 30(9): 1040-1044.

[7] 金慧昳, 杨晓璐, 谢田华, 等.黄斑局灶/格栅样光凝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2(2):185-188.

凝视近义词篇4

[关键词]旅游凝视;摄影;消费地方;权力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6―0091―05

在西方文化中,人类的“观看”实践总是与政治及意识形态或隐或现地纠结在一起的,其间包含着一系列有关文化、种族、性别与政治的话题。即“看”制造了意义。“凝视”,作为一种具体的观看方式,在文艺学、美学以及近年来十分活跃的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研究领域里,暗含有凝视主体的强势与被凝视客体的无力和被动性。例如,男性对女性身体的凝视,西方对东方异国情调的凝视等等。

1992年,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提出“旅游凝视”①(tourist gaze)理论。根据他的表述,“旅游凝视”与法国著名思想家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临床医生的凝视”有着某种联系。如今,“旅游凝视”已成为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

其实,福柯对当论的贡献之一是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微观权力(micropowers)如何运作的分析,在这一理论关键上,他提出了“知识-权力”之命题,并通过《疯癫与文明》、《临床医学的诞生》和《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等3部著作逐层深入论证自己这一命题。在这些论述过程中,“凝视”被福柯认为是有效的国家治理技术而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网络中发挥重要功能。当然,在福柯讨论的强权统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软权力压迫等沉重话题里,“凝视”已更多地转义为“监视”和“监控”。那么,福柯所说的“凝视”与审美的、愉悦的、好奇的人类旅游活动之间存在着何种联系呢?厄里的“旅游凝视”究竟有着怎样的学术价值呢?这对理解当代中国的旅游现象又有何启发意义呢?

本文即对福柯和厄里的相关著述做一梳理,重点评介“旅游凝视”之概念的内涵、应用与拓展。说明一点,从表达的清晰性和准确性考虑,下文中凡不加引号的旅游凝视均指一个具体的动作或行为,加了引号的“旅游凝视”则指一个理论或分析工具。

1 福柯的“凝视”理论

应该承认,福柯的思想向来被认为是难以接近的,其有关“凝视”的阐述虽然始终贯穿于《疯癫与文明》、《临床医学的诞生》和《规训与惩罚一监狱的诞生》等三部著作中,却并没有明确定义和独立成章,因此,必须进行一定的理论抽取才能勾勒出福柯的“凝视”理论。

1.1精神诊疗学的“凝视”

在《疯癫与文明》一书中,福柯以考察疯癫和精神病院建立的历史来探讨现代社会如何建构自己的特殊知识体系――精神诊疗学,以实现对疯癫者的区隔、控制和规训。在细致的史料分析基础上,福柯认为,从17世纪到19世纪,精神诊疗学主要通过与刑事法庭和家庭的合谋而构建自己的知识,对所有的变态和不正常进行收治和干预,使理性取得了对非理性的绝对胜利。

同时,透过这一表象,福柯更深刻地指出,像精神诊疗学这样具有学术性和规范性等双重特征的学问,其本身所具有的知识真理性,以及客观中立的认知标准化功能,使得它不仅对疯癫者发生直接作用,更对全体社会成员产生强大的规训功能,人们由此产生相应的自我监管,社会秩序得以维护。

在这些人类行为中,福柯认为“凝视”始终扮演了重要角色:凭借精神诊疗学的知识评判,医生和社会其他正常人凝视疯癫者并将其识别出来、收治进了精神病院。无疑,现性社会的顺利发展需要这种巨大的社会监禁。

1.2临床医学的“凝视”

在《临床医学的诞生》一书中,福柯关注的是身体规范而非精神控制。他认为,如果说精神病医生对疯癫者的凝视具有监视意义,那么,医生对病体的凝视、诊断与治疗则是认知式的;同时,后一种凝视的意义更大:医生对病人身体的凝视就是知识。于是,一个特定的社会圈定一种疾病,对其进行医学干预,将其封闭起来,并划分出特殊区域,或者按照最有利的方式将其毫无遗漏地分配至各个治疗中心(空间)。显然,医学凝视不仅是一种科学劳动和现代医疗实践,更是理性社会对异己进行规制的基本手段,医学也因此参与了政治与国家治理。

1.3现代社会的“全景敞式主义”

在《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一书中,福柯以边沁18世纪末期设计的“全景敞式监狱系统”为起点探讨现代刑罚制度的演进轨迹。他认为,在全景敞式监狱系统里,监视者对囚犯的凝视(监视)的结果是生产了在内心自我监管的主体,不仅能监控囚犯的身体,更规训了囚犯的灵魂。同时,这种“追求规范化的目光”和“能够导致定性、分类和惩罚的”观察、注视和监视在医院、学校、军营和监狱中都履行着重要功能,罪犯、病人、学生、士兵都是“凝视”的目标,所有的人都在接受规训,整个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大监狱”。福柯称这一现象为“全景敞视主义”(Panopticism),并认为它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重要的规训技术,具有强大的政治统治功能。

1.4福柯“凝视”理论的基本要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初步总结出福柯有关“凝视”的基本要义:

第一,作为一种观看方式,凝视是人的目光投射,是凝视动作的实施主体施加于承受客体的一种作用力。

第二,在现代社会,凝视是有形的、具体的和遍在的,凝视象征着一种权力关系,它是一种软暴力。理性社会、当权派就是隐身的凝视主体,凝视的客体则是生活在这一巨型“监狱化社会”里的芸芸众生。

第三,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而言,权力不仅意味着压制,更意味着生产。因此,作为权力发挥作用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凝视也具有启发性、促进性和生产性。

2 厄里的“旅游凝视”理论

在《旅游者的凝视:当代社会的休闲与旅游业》、《消费地方》和《游览的文化――旅行及其理论的转变》等一系列著述里,厄里构建了“旅游凝视”理论,但却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界定。因此,同福柯的“凝视”理论一样,我们也需要对厄里那些隐喻性的、不系统的论述进行理论抽取,使“旅游凝视”之含义逐渐清晰和明朗化。

2.1旅游凝视的性质与分类

在《旅游凝视:当代社会的休闲与旅游业》一书的开篇,厄里就首先援引了福柯的《临床医学的诞 生》里的一段话:“医生的凝视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形成。首先,它不再是随便任何一个观察者的凝视,而是一种得到某种制度支持和肯定的医生的凝视,这种医生被赋予了决定和干预的权力。接着,厄里指出,与医生凝视一样,旅游凝视也是被社会性地建构起来的,只是“这个建构过程以另一种规则进行”。然后,他笔峰一转,明确地表态说自己讨论的主题与福柯的“医生凝视”不同,它关心的是人们为什么以及如何短期性地离开工作地和居住地去旅行和度假。厄里在讲述这句话时特意分别用“Serious”和“Pleasure”这两个词做医学凝视和旅游度假主题的修饰语,这就给旅游凝视定了一个“令人愉悦的体验”之基调,与福柯那里的有着监视、控制和规训之功能的凝视形成鲜明对比。

关于旅游凝视的性质,厄里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反向的生活”性。厄里认为,人们之所以不定期地离开日常生活地和工作地而到异地旅行,就是希望通过凝视那些与自己世俗生活完全不同的独特事物与景观,以获得愉悦、怀旧、刺激等旅游体验。

第二,支配性。在厄里看来,尽管还存在嗅觉、味觉、触觉等旅游体验,但视觉支配或组织了体验的范围,凝视是旅游体验的中心。

第三,变化性。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以及不同的社会群体里,旅游凝视是存在差异、发展和变化的,这皆归因为他们的平时生活经历不同,这同时也是人们存在不同旅游动机和旅游消费偏好的重要原因。

第四,符号性。厄里认为,旅游就是一个收集照片、收集符号的过程,旅游凝视就是某特定景点意义符号的生产与消费:当看见两个青年男女在巴黎街头接吻,旅游者凝视的就是“永恒浪漫的巴黎”;当看见英国某一农庄时,旅游者凝视的就是“真正的古老的英格兰”。

第五,社会性。厄里认为,现代社会里,某些专家(Professionals)负责不断地生产出旅游凝视的常新目标,他们与大众传播媒体、旅游书籍、营销图片等共同定制、操纵和掌控了旅游凝视。即旅游凝视被社会性地组织和系统化了。

第六,不平等性。厄里认为,社会依据代际、性别和族群等因素呈现分层,这使得到访游客与旅游地居民之间的“凝视”与“被凝视”的关系隐含着一种实际的不平等。旅游者的摄影行为以及他们对目的地的视觉表征驯服和规定了凝视的对象(旅游地居民及其文化),其中包含着权力/知识的关系。

同时,厄里还进一步划分了旅游凝视的类型,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浪漫主义的”(Romantic)和”集体主义的”(Collective)这两种情形(见表1)。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厄里的“旅游凝视”其实是一种隐喻的说法,它不仅仅指“观看”这一动作,而是将旅游欲求(Needs)、旅游动机(Motive)和旅游行为(Tour或Travel)融合并抽象化的结果,代表了旅游者对“地方”(Place)的一种作用力。在这种作用力下,旅游接待地会尽量迎合外来游客的欣赏口味.以获得经济效益。

2.2摄影是旅游凝视的有形化

厄里认为,旅游凝视与摄影的关系密切,摄影是旅游凝视的有形化和具体化,通过分析旅游广告以及旅游者拍摄的图片内容就可以理解旅游凝视。基于这一观点,厄里称摄影是一种“被社会性地建构的观看和记录方式”,并具有下列特征:

第一,摄影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被拍摄对象的挪用(Appropriate)。厄里精辟地解释说,“对一个事物拥有知识就是部分地拥有了权力,即使仅仅只是在那一瞬间……在这一行为中,摄影驯服了凝视对象,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就是旅游地文化的‘自我异国情调化’(Self―exoticization)”。旅游地借此保持永续的旅游吸引力,以满足游客凝视的好奇心。

第二,照片是一个主动意指行为(signif Ying Practice)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对拍摄对象进行选择、建构和裁剪是常做的事。更重要的是,为了拍出理想的图像,人们常常美化被拍摄的对象。

第三,摄影意味着将人们所有的体验形式都民主化(Democratisation),人们可以将任何东西都变成图像,每个人都可以拍摄。此时,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业余的“符号学家”(semiotician)。例如,波涛拍打着岩石能指“野生的、难以驯服的大自然”;一个脖子上挂着照相机的人能指一个“旅游者”。

第四,摄影使旅行有形化(Gives shape to travel)。旅游商也花费大量时间引导游客哪里值得驻足拍照,旅游已成为一种收集照片的行为。

第五,绝大部分旅游存在一种旅游体验的视觉化过程(Visualisation),这是一种“循环”:度假前,旅行指南、导游手册、电视节目里的一系列摄影图像组织起游客对可能凝视的地方的欲求或者“白日梦”,引导游客认识和接受某种“正确的”观看方式;当游客离开时,他们也记录了自己凝视的形象,这些照片组织起旅游者的所有体验。

2.3旅游凝视与消费地方

“地方”是厄里研究旅游凝视的重要的切入点。对旅游与“地方”之间的议题,厄里提出了消费地方(consuming place)和文化变迁的观点:

第一,游客所消费的其实就是意义符号所建构起来的特殊性。而权力的运作和地方特殊性的建构(即旅游地形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建构常需要符合并勾引旅游者凝视的欲望。于是,筛选与排除某些景点、意象便成为建构旅游欲望、树立旅游地形象的重要过程。

第二,旅游地因旅游者的到访而被消费,其结果就是该地方被社会性地重构(SociM Restructuring)。同时,地方要为外来游客和当地居民提供各种各样的消费服务。旅游地空间由此被界定出来。

第二,随着外来旅游者不断地凝视和消费,该地方的原本状况(如表现在工业、历史、城市的建筑物、文学和环境等方面)将会被逐渐磨损、吞食或耗尽,以至于最后演变为一个“完全被消费的地方”(a11-Consuming Place)。

第三,旅游实质上是文化自身的“游历”,这个过程就是文化变迁。

另外,厄里还深刻分析了旅游凝视与全球化的关系。2002年,在《旅游凝视:当代社会的休闲与旅游业》第二版里,他又增加了“全球化凝视”(Globalizing the Gaze)一章。他认为,面对全球性的、针对“地方”的生产与消费现象,一种“旅游业的反思”(tourism reflexivity)正在逐步成形。各个地方有意识地、主动地开发自身的物质和符号性资源来发展旅游业,这意味着被凝视者(东道主)已不再是观光客凝视下表演的客体;相反地,他们在其中勇于回望,进而在“骚动的世界秩序中定位自己”。因此,旅游作为一个与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以及种族接触同时并进的现象,昔日那种二分式的分析方法,即主 人/客人、被观光者/观光者、目的地/客源地等都可能难以适用。人类的旅游行为也同样经历和促进了全球化与地方化这两个过程。现代社会里,“旅游凝视”正日益成为一种社会变迁力量。

3 “旅游凝视”理论的应用、修正与拓展

西方学者是将“旅游凝视”作为一种基本的研究进路(Research Approaches)和理论工具来引用的。西方游客、同性恋游客、白种人旅游者里的男性等是他们研究的对象,这些游客与东道主之间关于“凝视”与“被凝视”的权力之争则是讨论的重点。当然,也有学者指出了该理论的若干不足:

第一,厄里如此强调视觉感受在旅游体验中的核心地位令人质疑。很明显,有不少旅游活动,例如滑雪、攀岩等探险旅游和体育旅游项目中,视觉方面的感受并非排在旅游体验首位。因此,有学者指出,“旅游凝视”似乎更适宜作为研究自然风景旅游现象时的理论工具。

第二,厄里强调“差异性是理解旅游现象的关键”这一点也有待商榷,至少当今旅游业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麦当劳化”(McDonaldization)和“迪斯尼化”(Disneyfication)趋势就说明了“差异性”未必是旅游吸引物的唯一要义。人们的旅游动机和行为远比在视觉上追求自然界的胜景更为多样化和复杂化。

第三,厄里虽然指出旅游者的凝视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但他在解释旅游对旅游地的影响时,似乎只强调旅游者对旅游地文化和居民的单方面凝视,同时暗指旅游者的凝视一直处于主动、支配地位。但事实很可能是,凝视是双方互有的。同时,随着旅游地的不断演进,在主一客之间的交往关系中,当地人的力量逐渐增大起来,它会反过来对旅游者的凝视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一点上,厄里所表述的“旅游凝视”缺乏动态的、客观的解释力。当然,厄里在《旅游凝视:当代社会的休闲与旅游业》第二版里对这一点已做出某些修正,但仍有学者认为他的某些结论值得商榷。

第四,厄里构建的“旅游凝视”理论虽然来源于福柯,但相对于福柯那人木三分的分析,厄里的研究工作却似乎存在意犹未尽的缺憾,对主一客之间有关凝视与被凝视的权力争夺关系也没有进行足够令人折服的阐述。这都使人们在运用“旅游凝视”理论时可能产生迷惑。

鉴于此,又有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和拓展。其中,一以色列学者最近提出“当地人的凝视”(Localgaze)和“双向凝视”(The mutual gaze)之概念,并着重考察了当地人的凝视与旅游者的凝视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以及产生何种影响,提高了“凝视”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

另外,在福柯看来,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而言,权力不仅意味着压制,更意味着生产;凝视是权力发挥作用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凝视也具有启发性、促进性和生产性。分析厄里近些年来的主要著述发现,他对福柯的上述观点还是持赞同态度的,但他所做的论证和案例分析则明显较弱,其他学者的后续研究也十分不足。

4 结束语

当代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相应地,人们对旅游现象的研究和讨论也异常活跃。然而,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是,对于“旅游凝视”这样重要的理论工具,目前国内旅游研究领域的学者们是缺乏足够的学术敏感性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当然,厄里的“旅游凝视”理论多是针对西方游客到第三世界国家旅游而提出的,其中暗含有若干殖民地(国家)与被殖民地(国家)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文化意味。而我们面对的,却是越来越热闹的国内旅游所引起的凝视问题,在深刻理解“旅游凝视”理论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以一个学者应有的求真、求实的态度去思考如下问题:

目前中国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之间的凝视与被凝视究竟存在着怎样的权力运作关系?这种权力关系对国家的发展大业有何生产性意义?我们该如何看待目前民族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变迁问题?有关“旅游凝视”的本土研究,笔者另文有述。

致谢:在写作过程中,英国兰开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约翰・厄里(John Urry)先生、丹麦洛斯基尔德大学(Roskilde University)乔纳斯・拉森(Jonas Larsen)先生曾提供有关英文文献,华南师范大学于奇智教授曾提供有关中文文献,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王宁教授曾给予悉心指导,谨此一并致以谢忱!

凝视近义词篇5

关键词:独白型社会 叙述技法 象征 无力感

短篇小说《安德烈的晚上》创作于1997年,是铁凝成名作《哦,香雪》之后的短篇小说之中又一最为人称道的力作。小说描写了一个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某小城的小人物安德烈,表现其在几十年人生道路中因长期受到外部环境的挤压,缺失自我意识,没有独立思考精神,以至最后不知不觉中丧失依照自我思想行动的能力的可悲人生。根据小说交代的背景,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这很自然地让人想起当时特殊的国际环境,中苏两国特殊的政治环境以及之下的社会思想环境。为了更好地阐释小说,在这里笔者要引入一个概念,即独白型社会。独白型社会是借用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而来。复调小说指以“对话性”为基础的小说,即小说不是完全受作者意识的支配,不是只能听到作者单方面的声音,而是一个“多声部的世界”。作者并非处于全知全能的权威地位来主宰人物,评价人物,而只是作为与作品中的人物具有同等价值的一方来参加各种意识与声音的对话。与之相对应,允许思想多元存在,各人互相独立互相平等,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的社会即复调社会;与之相反,全社会思想被高度统一,“否认不同意识在真理问题上的平等权利”,各种非正统声音受到压制,这样的社会即独自型社会。

独白社会中只有两类人。一类是能“说话”的少数人,他们以不可抗拒的姿态,发出声音,发出思想,向所有人的精神空间入侵:另一类则是无声的服从的多数人,是思想的接收者,无条件地将传达到的思想填满自己的精神空间。少数人的独自覆盖了多数人的思想空间,甚至以惯性的形式内化到人的行动中去。平凡渺小的安德烈无疑属于第二类。生活中的他就像一片顺水漂流的叶子,漂到哪里自己也不知道,一切由“水”说了算。这“水”包括父母,父母安排了他的学业,他的工作,他的婚姻;父母是什么,父母是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代人,是热衷于被“主流”社会意识同化的小知识分子(中学教师),对社会主义以及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苏联有着由衷的拥护。“安德烈这名字是父亲为他所起名字本身也是当年中苏友好的一种体现。”这“水”也包括时代,当时代从“糖水罐头是一种奢侈品”走到了“委内瑞拉香蕉都随处可见”时,罐头厂工人安德烈便不得不另找工作了。安德烈就这样漂着,尽管有妻有女有工作,然而就像一片叶子,离开树的没有生命力的一片叶子。他有自己的人生意愿吗?有自己的独立的思想吗?有自己的独特的感情吗?铁凝以一种非常平淡的语气叙述着这个特定社会所塑造的空心人的生命轨迹。这样的生命没有悲欢,没有欣悦,纵然生活了千年万年,仍将是一张白纸没有过童真,更加谈不上沧桑,没有什么能证明他生活过。这不是青春永驻,童真的时代都缺失了,青春还能在哪里发芽?这样的“失声”的人生境遇,自然不适合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来结构。因为外部世界异己力量的强大,已使主人公沦于异化为物的存在状态,而小说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表现人的缺失独立思想独立意识的可悲境地,巴赫金所强调的人物的主体性已经不可能出场。

在这一部分,安德烈无疑是无声无息的,没有声音,没有思想,行动完全是被支配的。为了表现这种独自型社会中人的丧失思想的失声状态,表现这种失去思想失去自我的贯穿于人的最内部的痛感,铁凝在写作的语言、叙述视角、叙事节奏等各方面都做了慎重而不露痕迹的选择。首先,在语言上,铁凝采用的是极其朴实的语言,辅以极其平淡的语气。,铁凝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创作,期间自然经历了中国文坛的各种现代或后现代文学思潮的喧嚣与骚动,但她从来不是一个以技法为噱头的作家。长篇是如此,短篇小说更是如此。被认为文体意识很强的作家蒋子丹曾经说过“就我而言,说到文体自觉可能还为时过早,……我的初衷并不是要做一次文字游戏,刻意追求某种效果,只是为了表达的便利。”是的,文体与一切叙事技巧都是为叙事服务的,是为了更完美的叙事,更全方位的更彻底的表达所要表达的一切事件、人物命运、情绪、意识等等。《安德烈的晚上》是这样开头的,“这座城市和棉花有着亲密的关系。”接着介绍了城市的建立与人员的组成。这是九十年代各种“新”小说(新历史主义新写实主义)与“后”小说(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弃如敞履的现实主义写法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然而正是这一部分朴实的现实主义叙述技法与近乎平铺直叙的线性流动的叙事语言,恰与主人公平铺直叙的人生、乏善可陈的生活相匹配。同时与之相对应,铁凝的叙述语气是极其平淡的,不惹人注意甚至有意让人忽略的。这主要表现在小说前半部分所用的连词上。如上所说,作品的前半部分语言呈现出一种平铺直叙的风格,没有转折,没有感叹,没有强烈的质问。唯一的几个将安德烈生活连缀起来的连词是“接着”“便”“后来”等。城市建立起来,支援建设的父母来了,安德烈出生了,因父母反对自动放弃了自己的朗诵爱好,当了工人,结婚了,有了女儿……都是承续性的,一个事件自然地接着另一个事件到来。没有惊喜,没有期待,没有质询。连安德烈自己在离开赖以谋生的罐头厂时都说“他觉得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希望’这个概念了”,这些承续性的连词既妥帖地反映了主人公几十年枯燥单调的直线一样的人生,又为后面情节的转折做好了准备。

在叙述视角上,为了表现安德烈安于被外部社会主宰的命运,前半部分铁凝选择了全知叙事。全知叙事的便利在于作者无所不知,可以灵活地控制人物的所有。而安德烈的命运恰是被控制的,被先于他的时代和外在于他的社会环境所控制。作品叙述形式上主人公的被作者控制,与所描述的人物命运被异于自我的他在所控制的生活现实呈现出紧密的贴合。在叙述节奏上,这一部分也相应的采用了慢速匀速的接近琐细的叙述节奏,安德烈的小学,安德烈的小学同学,彼此的生活环境等。叙事节奏的平坦化与叙述语言的平淡化同样都表明了人物生活的单调无味。在平淡的叙事语言中,在全知叙述视角之下,在平坦的叙述节奏内,安德烈的生活呈现出单薄的贫乏的面貌,突出了主人公对生活近乎麻木的精神虚空状态。

然而,这样平坦的叙事并不足以彰显人物的精神扁平性以及命运的悲剧感,却有某种让读者失去探究兴趣的危险,自然更不足以引起读者对自身生命状态的警醒。冲击力首先来自于对叙事节奏的突然打断,来自情节的转折。二十年后,当时代从集权社会计划经济走向多元开放平等自由的市场社会,主人公的命运转机陡然间来了。罐头厂行将倒闭,工人们各寻门路。分别在即的时刻,在与 对坐二十年的工友姚秀芬畅如流水的对答中,安德烈蛰伏的感情受了一惊,一点点苏醒,“他发现他生命的二分之一时问,却原来是和姚秀芬一起度过的”;而在得知安德烈已经找到新工作时,即将离开时,姚秀芬因掩饰内心难过而略显夸张的笑,让安德烈“觉得他的心都要碎了”。残存的作为一个完整个人的意识缓缓苏醒。安德烈终于决定约姚秀芬单独见个面,共同度过单独在一起的哪怕三个小时。像一个蛹,鼓起勇气的安德烈要做一次蜕变,试一试伸展翅膀,看还能否飞翔。这是小说的第一次转折,也似乎是作者对读者的一个小小的暗示:人物命运就要发生重大改变了。在叙述这~次幽会始末的时候,作者采用了第三人称的有限视角进行叙述。因为时代的放开,人物呈现出对话的可能性,微弱的情感与残存的思想意识有所复苏,力图发出自己的声音,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行动。有限视角正适用于表露安德烈细微却又强烈的压抑不住的情绪波动。

然而,不得不再用一个然而,因为读者的阅读期待被打破了。安德烈与这唯一的一次机会失之交臂。在那个去过无数次的楼房都一模一样的住宅区,他突然记不起幽会的具体地点――好友李金刚的家了。三个小时,哗哗的流淌过去。这是怎样的三个小时啊!狼狈,遗憾,羞愧,内疚,忧伤。还有一丝对自己命运的不可把捉的绝望。这一情节的陡转看似很突兀,想想又一点也不突兀。铁凝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吸引读者而转折,更不是为了短篇小说的结构要求而转折。她是捕捉到了事件外部走向的内在纹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短篇小说紧凑的叙事结构功能,将貌似异常的情节与人物命运的内在流动紧密贴合。几十年来,作为一个独白时代的附庸物,安德烈对生活的胁迫一直进行着无意识的配合,等到想翻身的时候,思想已经内化为惯性,行动已经不受那觉醒的生命体的指挥。安德烈的“失声”其实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主人公思想意识与行为的错位有力地揭示出特定的不正常的社会对人的从内到外的高度控制、压抑甚至扭曲变形。觉醒了的意识已经无回天之力了,不是吗,生命已经悄然流逝,一切不可能重新开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家对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同样为小说增色不少。在短篇小说中,由于篇幅的限制,象征手法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技法。它能将广阔丰厚的内容或意义蕴含于一个有限的场景或某件典型物品上面,从而有助于短篇小说达成“方寸之间”见出永恒的叙事功能。铁凝的很多短篇都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手法对她的短篇小说表达称得上是锦上添花。在《安德烈的晚上》中,象征手法同时具有铺垫作用、暗示作用以及婉曲的表达作用。在小说开头,铁凝介绍旧式的苏式生活区时写道:“在每一个俱乐部屋顶上,都竖着两个相隔很远的龙飞凤舞的红色大字:舞――会。远远看去,这两个站立了四十多年的瘦削的大字,好似两个彼此相望、却永远也走不到一起的孤独的舞者。”读完小说你会发现,安德烈与姚秀芬不正是这样两个字吗?虽然坐对面共同工作了二十多年。却最终也没走到一起过,人生的后半页似乎是永远的孤独。而对苏式生活区的结构,铁凝更是多次提及,并让其在关键的主人公临时失忆环节发挥了表面上的衔接功能。但实际上,我们仍能读出,作者一再强调苏式生活区的“面目相近”、“一模一样的楼群和一模一样的楼间花园”,并不仅仅是为了后面主人公的迷失情节做准备,而是借建筑物的格式暗示了当时社会的格局。在当时的社会,人,就像这些一模一样的建筑一样被安排着,过着几乎一模一样的生活,有着太差不差的境遇,面目模糊,你我难辨。还有那些幽会凄然结束时洒落在地上的饺子,那些几乎是要从主人公手里逃跑的饺子似乎都有着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与之相比,人,却是那么的无力!姚秀芬的那个旧铝饭盒,在这场悲剧结束时,也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对毫无痕迹的前半生生活的纪念,成为提醒安德烈自身存在的最后一个安慰。这几个象征无一例外,都是对主人公命运的暗示,为揭示社会的荒谬、人的无力感起到了渲染及点睛的作用。

凝视近义词篇6

班级 姓名 评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pǔ xiě qīng yōu qì gài chún shú táo zùi( ) ( ) ( ) ( ) ( )二、多音字组词(3分)扇 shān ( ) 传 chuán ( ) 肖 xiāo( )shàn ( ) zhuàn( ) xiào( )三、找出每组的错别字,圈出来,并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2分)长途拔涉 暗无天日 一返常态 为所欲为 ( ) ( )眼冒金星 微波磷磷 无颜以对 窃窃私语 ( ) ( )四、按要求写出成语(6分)1、常与“阳春白雪”一起用的。2、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寻味。3、不同凡响的近义词。4、形容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的一个成语。五、按要求写句子。(10分)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改成反问句:2、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改成肯定句:3、贝多芬弹得很纯熟,感情很深。改成感叹句:4、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5、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改成转述句:六、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4分)1、当人们面临困境,仍不愿改变自己高洁的志向时,常常用()来勉励自己。2、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景观吗?黄河: ( )大草原:( )长江: ( )(二)阅读理解与积累(30分)一、课内阅读理解与积累(16分)我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嗄羧后面,想看个(明白 究竟)。嗄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 注视)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chǎng tǎng)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呕--呕--发出震耳欲聋的吼(hǒu kǒu)叫。这时,它身体(鼓胀 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bēng běng)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我和波农丁耐心地等到东方吐白,走到坑边去看。土坑约有三米深,嗄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1、在括号中用“ “选择正确的词语和读音。(3分)2、按要求写出词语。(3分)A、声音、情绪等强烈、高亢、雄浑 ( )B、 清波荡漾的近义词( )C、目光明亮,有神。( )1、在嗄羧”久久凝望“里,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2分)2、在第一自然段中用”~~“画出描写嗄羧动作的词。从这些动作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2分)3、”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当年嗄羧的地方。”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和述说着:(4分)4、嘎羧”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想一想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说:(2分)(二)课外阅读理解与积累(14分)生之喜悦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nuè)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2分)以手掩面--契机--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中。(2分)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3、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2分)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40分)一、小练笔(5分)向大家推荐一首你最喜欢的歌曲,介绍清楚这首歌的特点和带给自己的感受。(不少于100字)二、(35分)题目:一个让我敬佩的人要求:1、通过具体的事例体现这个人的品质、特点。2、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3、有真情实感。

凝视近义词篇7

关键词:互联网;公开情报;搜索引擎;查询扩展;聚类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6-1654-03

Automatic Open Intelligence Collection Module Based on Search-engine

ZOU Liang-qun, ZHOU Chun-lei

(PLA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Nanjing 210039,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to collect the open intelligence on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a vital way of intelligence collection.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increasingly magnifies the limitations of using the universal search-engine to collect the open intelligence. On the basis of the universal search engine, the use of the semantic dictionary to expand the query input and cluster the search resul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arch precision and validity. Furthermor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automatic collection of the open intelligence on the internet via the intelligent agent quickens the intelligence collection and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Key words: internet; open intelligence; search-engine; query expansion;clustering

1 引言

互联网以及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公开情报研究提供了大量便利条件,互联网公开情报搜集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公开情报的搜集手段,其地位和作用也进一步提高。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互联网公开情报搜集的技术研究较早,他们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或依托大型软件公司共同开发自动化的互联网公开情报的搜集系统,能够对互联网公开情报进行自动化的搜集和分析。而我国由于起步较晚,自动化的程度不高,主要利用一些信息检索工具(如搜索引擎等)进行搜索,然后在结果中进行人工筛选。这种搜集方式由于目前搜索引擎的缺陷,使得其搜集的效率不高。近年来由于信息检索、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发展,对搜索引擎的优化和改进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大部分都还处于理论阶段。利用这些研究的理论基础,在现有搜索引擎的基础上,对查询输入和检索结果进行处理,能有效的提高检索的精度和效率。

2 搜索引擎

互联网公开情报是从互联网公开来源获取和收集的情报。互联网公开情报具有时效性强、更经济、更全面、来源更广泛的特点。同时通过互联网获取情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80年代后,网络公开情报的优点越来越突出,并越来越受到各国情报部门的重视,已经发展成为情报机构获取情报资料的一种重要手段。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带宽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组织把网络当作一种与外界交流的工具,互联网已经迅速地发展成为继报纸、电台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在网络这个高度开放的世界里,充满着各种信息,有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新闻,有各国政府的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有科研机构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又对竞争有利的各种经济情报,有个人通过博客、论坛等发表的各种思想,还有恐怖组织和反政府组织为了宣传和联络所建立的网站等等。据报道,“流亡政府”已将互联网当作了一个“强有力的吸引藏人对抗中国的武器”,报道说,所谓的“流亡政府”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而其它一些“”组织也非常倚重互联网。不仅如此,达赖喇嘛等“”头目也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网站。某些网站还专门提供这些“”组织的网络链接地址。

从1995年开始出现的搜索引擎,因其能帮助人们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方便、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网上冲浪的常用工具,同时也成为情报人员在互联网上搜集情报的常用工具。其工作原理是:首先执行信息采集模块,通过人工或自动采集,定期在网上收集相关的新网页;然后利用自动标引模块,对网页进行标引,建立索引数据库;信息检索模块执行检索操作,根据检索提问式,对检索词与索引词进行匹配运算,检索出包含检索词的网页,进行相关排序,然后呈现给用户。

随着互联网上数据量的迅速增加,利用搜索引擎工具进行情报搜集的缺陷已经越来越突出,其主要缺陷有:1) 现有搜索引擎单纯考虑表达查询的关键字和网页文本的匹配性,不能根据情报人员查询目的进行查询内容的扩展,忽略了用户需求的语义,导致搜索引擎往往不能得到满意的检索结果;2) 返回的结果根据搜索引擎所规定的排序方式按相关度从高到低分页呈现,结果中包含了大量与查询无关的信息,情报人员必须逐个点击浏览才能确定是否是自己需要的,这种方式大大地限制了情报搜集的效率 [1]。有调查表明:71%的用户在使用搜索引擎的时候遇到过麻烦,平均搜索12分钟后发现搜索受挫;86%的互联网用户告倒应当出现更有效的、准确的信息搜索技术解决查询结果[2]。

3 相关改进技术

3.1 查询扩展技术

查询扩展技术是改善信息检索中查全率和查准率的关键技术之一,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查询扩展指的是利用计算机语言学、信息学等多种技术,把与原查询相关的词语或者语言查询语义相关的概念添加的原查询,得到比原查询更长的新查询,然后检索文档,以改善信息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McCune最先开始在关键字检索的基础上引入基于概念的检索。基于概念的检索也称为基于语义的检索,利用关键词在概念上的同义性和相关性,进一步扩展查询请求,检索结果将同时包含查询关键词同义词的文档。即把用户提交的关键词通过语义理解和计算转换成语义概念,检索出与此概念有关的、用户真正想要的信息,而不只是字面上想要的,提高查全率。目前常见的做法是,通过对用户的查询条件进行概念/词条扩展,从而转化为关键字检索。

语义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是语义处理的基础问题。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人工总结或人机辅助处理,开发出许多大规模的语义计算资源,在英语方面有WordNet、FrameNet、MindNet等,在汉语方面有知网HowNet、同义词词林等。

3.2 文本聚类技术

文本聚类就是完全根据文本文档的内容相关性来组织文档集合,将整个集合聚集成若干各类,并使得属于同一类的文档尽量相似,属于不同类的文档差别明显。由于事先没有关于这些文本信息的分类知识或可以使用的分类表,所以,文本聚类处理被看作是一种“无监督的学习”,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先有文档后有类”。聚类方法不象分类方法那样需要预先定义类别,因此文本聚类多用于检索系统中对检索结果的后处理,即通过将检索结果集合进行联机实时聚类,以帮助用户迅速提出自己不需要的文档,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发现单纯使用输出结果是很难发现的有用文档。这样,将大大缩小用户所需浏览的结果数量,缩短用户查询所需要的时间。

目前针对文本聚类算法的研究也很多,但是常用于文本聚类的算法还是K-Means、SingleLink、DBSCAM和SOM算法,这些算法同时也是划分聚类算法、层次聚类算法、基于密度和基于模型的聚类算法的典型代表[3]。

3.3 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是代表一切具有智能的实体的一个抽象名词,它具有自治性、社会性、反应性和能动性的特性,与用户有灵活的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中能智能地协助用户完成琐碎的工作[4]。

4 互联网多语种公开军事情报自动化搜集系统模型设计

4.1 设计思想

本系统针对搜索引擎的在情报搜集上的缺陷,以及情报搜集工作的特点,依托商用搜索引擎Google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在Google的基础上,利用语义词典对查询的输入进行语义扩展,并对结果进行聚类处理,提高搜索的精度和效率,提高情报搜集的自动化处理程度。

在Google的基础上改进的好处是:

1) Google作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是最受欢迎的商用搜索引擎之一。其收录的网页达到20多亿,网址达到10亿,而且搜索时间通常不到半秒;

2) 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开发,节约了研究开发经费;

3) 能够提供多种语言的搜索。

4.2 系统体系结构

根据系统的设计思想,本系统采用目前流行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可以分为浏览层、中间层和数据层三层,如图1所示。浏览层主要提供人机交互的接口,如查询要求的提出、查询结果的可视化显示等。中间层主要是对查询的整个过程进行处理,包括查询前的语义和跨语言的扩展处理、查询的调用以及查询后对结果的聚类等。数据层存储知识库和中间层所需的数据库。各层之间利用智能进行相互通信,实现系统的自动化。

4.3 系统各模块及功能

本系统按照功能可分为四个模块:查询扩展模块、搜索引擎检索模块、结果聚类模块和可视化结果模块,系统整体模型如图2所示。下面就各子模块进行一定的说明和分析。

4.3.1查询扩展模块

查询扩展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对用户输入的查询串利用语义词典进行查询扩展,其工作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

在查询扩展中需要对同义词的词语相似度进行计算。词语相似度就是两个词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以互相替换使用而不改变文本的句法语义结构的程度。两个词语,如果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以互相替换且不改变文本的句法语义结构的可能性越大,二者的相似度就越高,否则相似度就越低。相似度是一个数值,一般取值范围在[0,1]之间。一个词语与其本身的语义相似度为1。如果两个词语在任何上下文中都不可替换,那么其相似度为0。

查询扩展的算法为:

1) 利用语义词典对用户提交的查询串进行同义词查询,如果有同义词则转步骤2),没有则转步骤3);

2) 计算每个同义词与其词语本身之间的词语相似度,并按相似度大小进行排序,然后转步骤4);

3) 利用分词词典对输入的查询串进行分词,如果分词后词语数>=2,则对分词后的每一个词转步骤1)进行同义词查询,否则转步骤5);

4) 根据词语相似度阈值,对同义词进行选择,一般不超过两个;

5) 使用扩展后的词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

本模块中所用到的是通用的语义词典,中文语义词典为知网HowNet,英文的语义词典为WordNet。在实际的应用中将通用词典与领域知识库相结合[5],能使扩展的同义词更符合用户的语义要求,但领域知识库的建立是一项庞大而繁琐的工程,需要由领域专家来完成。因此我们可以使用智能跟踪用户的检索行为,建立个性化的用户数据库,通过多次的反馈来逐步求精。

4.3.2 搜索引擎检索模块

搜索引擎模块的功能是对经过语义扩展词利用布尔表达式进行查询串扩展,将扩展后的查询串提交搜索引擎进行检索。

设原始查询串为q,扩展后的查询串为Q,经分词处理后原始查询串q划分成n个关键词,每个词的同义词个数为m1,m2,…,mn。

则扩展后的词为:q11,…,q1m1,q21,…,q2m2,…,qn1,…,qnmn。

扩展查询子串的个数为:k=m1×m2×…×mn+1,则各查询子串为:

q1=q,

q2=q11 and q21 and…qn1,

qk=q1m1 and q2m2 and…qnmn

扩展后的查询串为:Q=q1 or q2 or…qk

4.3.3 结果聚类模块

为了方便用户浏览和选取网页,搜索引擎返回的检索结果通常包括标题、网页链接地址、摘要和网页快照等内容,标题和摘要能代表与网页最相关的内容。大多数传统的聚类算法是处理查询结果的网页内容,根据内容的相似性将文档分成相关的组,但是下载原文要耗费很多时间,因此为了提高处理的速度,本系统只将标题和摘要作为处理的对象[6]。

本模块用改进的K-Means方法进行聚类,步骤为:

1) 因为查询串与标题相匹配的命中率高于摘要,即如果查询串与标题相匹配,则该网页通常就是所查询的目标,因此赋予标题比摘要高的权值。选取与查询子串完全匹配或匹配程度最高的文档作为每个类的凝聚点;

2) 将经过查询扩展后的查询子串作为聚类的类名,类的个数k由查询子串的个数决定;

3) 设定阈值dr作为文档与各类凝聚点之间的最大距离;

4) 按照距离最近原则,将剩余n-k文档逐个并入最近凝聚点所代表的类。每引入一个文档,要计算它与各凝聚点的距离,当文档与所有凝聚点的距离大于阈值dr则丢弃,否则将文档合并进入最近的凝聚点所在的那一类。

该算法结合了语义扩展的特点,对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进行处理和筛选,使得处理后的结果在最大程度上符合查询需求,提高了查询精度。

4.3.4 可视化结果模块

该模块的功能主要是把最后的结果用分类列表的形式呈现给用户,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便于浏览的浏览界面。

5 结束语

本系统的设计是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本着实现互联网公开情报怎样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搜集的目的,力争改变当前互联网情报搜集严重依赖人工、处理速度低、成效差的现状,为情报自动化处理探索一条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高少琛.基于查询拓展和聚类技术的资源检索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共学硕士论文,2007.

[2] 苏新宁.信息检索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372.

[3] 余洋.聚类在信息检索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系统,2007,30(3):405-408.

[4] 王汝传,徐小龙,黄海平.智能Agent及其在信息网络中的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5] 梅翔.语义检索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凝视近义词篇8

关键词:“本X”结构 指称构式 词汇化

“本”作指示代词后接名词性成分组成定中式“本X”结构的用法,是汉语里比较有规律和特点的一类现象。如“本书、本刊、本年、本日”等,这里的“本”大体上表示“与自己方面相关的”或“现今”的意思。以往的研究对“本”的意义和使用虽已有一些认识,但大都只是对其某一方面进行一定的分析,关注度还不够,特别是对于这种指称结构的词汇化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从历时层面检视“本X”结构的词汇化进程。

本文语料主要来自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人民日报图文电子版语料库(1946~2006)以及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语料库资源;还有部分取自中国期刊网文章篇名和百度搜索结果。

“本X”是定中式结构,其语法构成为“指示代词+名词性成分”,属于“后空型词语模”。“本X”结构中,前面固定不变的“本”是模标,其后可变的“X”是模槽。“本X”词语模构造了大量“本X”族词语,而这些词语内部的词感并不均衡,呈现出了不一致的情形。

姚小鹏(2008)曾对“本人”做过专篇考察,指出“代词‘本人’经历了由短语凝结为单词、由他指到自指的语法化和主观化过程。”笔者拟选取同样经历了较明显的语法化和词汇化过程的“本X”词语“本文”进行历时考察,从而对共时层面的“本X”词语的分化进行解释。

一、“本X”词汇化的个案分析——“本文”的词汇化

“本文”最早大概出现在东汉时期,表示“正文”或“原文”义。例如:

(1)故《古文孝经》初出于孔氏,而今文十八章,诸儒各任意巧说,分为数家之谊。……吾愍其如此,发愤精思,为之训传。悉载本文,万有余言,朱以发经,墨以起传,庶后学者睹正谊之有在也。(严可均《全汉文》)

(2)故一言而成者,其本文也;再转言而止者,乃成章句也。(《太平经》)

(3)今所以失天道意者,夫贤者一人之言,知适达一面,明不尽睹,不能用流六方,洽究达内外七处,未能源万物之精,故各异说,令使天书失本文,乱迷惑者,正此也。(《太平经》)

上述例句中的“本文”均为“原文”或“正文”义。

唐宋时期,“本文”开始出现了“此文”义,用于指代前面出现的对象。“本文”中的“本”由较实的“原来的、本来的”义发展为表示指代的较虚的“此”义。“本”的字义发生了虚化,“本”“文”二者的结合更加紧密,于是有了词汇化的动力,由表无定指的“正文”“原文”渐渐发展为表有定指的“此文”,意义表达更为专门化。例如:

(4)王氏误以唐僧统和尚即都僧统和尚。……王氏做出错误可笑的结论说:“按此文(规案:指四兽因缘)前之字所云,可见本文是僧统和尚讲经。”(《敦煌变文集新书》)

(5)《左传》及五经本文以大小夏侯尚书教授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事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贾长头明帝时为郎与班固并校秘书李育为博士章帝诏与诸儒论五经于虎观育以公羊义难贾逵往返皆有理证最为通儒也。(《册府元龟》)

例(5)中的“本文”即回指前面出现的《左传》及五经。“本文”与前面的成分构成同位结构,可见“本文”有了词汇化倾向。

(6)安卿对曰:“非礼勿视听言动底是於天理人欲之几,既晓然判别得了,便行从天理上去。‘克伐怨欲不行’底,只是禁止不行这个人欲,却不知于天理上用功,所以不同。”曰:“它本文不曾有此意。公何据辄如此说?”(黎靖德《朱子语类》)

(7)曰:“不必如此又生枝节。且就此本文上看一段,须反覆看来看去,要烂熟,方见意味快乐,令人都不欲看别段,始得。”(黎靖德《朱子语类》)

例(6)中的“本文”紧跟在代词“它”之后,词的特征愈发明显。例(7)中的“本文”前有“此”修饰,可见“本”的意义已经虚化,“本文”已被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可以将其视为一个词了。

“本文”发展至今,其“原文”和“正文”之义已基本消失,表此义的用法已为“原文”“正文”或其他表达方式所取代。现代汉语中,“本文”多有明确的专门指代对象。例如:

(8)本文仅是对中欧做一客观的介绍,无意将中欧与任何国内的商学院作任何形式的比较,以免引起纷争。(《MBA宝典》)

(9)本文从上古经典名著《论语》和《孟子》中广泛撷取论据,充分地证明了它使用的普遍性,探索了它的规律性,并为其建立了鉴别的标准。(张永胜《从〈论语〉〈孟子〉谈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几个问题》,《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上例中的“本文”均是专指作者所论述的文章,指代意义明确,结构凝固。由此可见,现代汉语中的“本文”已经发展成词了。

“本文”中的“本”的语义先有虚化倾向,有时“本文”指的就是“文章”;句法结构上,“本”和“文”的结合从松散变得更加紧密,这使得“本文”有了进一步词汇化的可能。语义上的固定化和专指化使得“本文”进一步演变为词。

二、“本X”词汇化的机制

以传统的词与短语的区分手段为切入点,按结构、意义、音节三方面的标准可对“本X”族词语进行如下分析:第一,“本X”结构紧凑,除了某些词语中间可以插入量词外,如“本教室”可以扩展为“本间教室”,其他词语不能任意拆分,例如:“本文、本人、本校”。第二,“本X”族词语的词义大致等于“本”和“X”两者之义的叠加,少数词语的词义发生了一定的融合,“本”的字义有虚化的趋势——向着词缀的方向发展。第三,“本X”族词语大部分是双音节,也有三音节及以上的。从以上三方面的标准来看,“本X”族词语有词汇化的趋势,而且其内部词语呈现出了词感不一的现象:“本X”族词语的内部就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连续统”,有的更接近于词,有的更接近于短语,有的处在短语向词的演变过程中,即有一些“本X”词语处在词与短语的中间状态,类似“短语词”。接下来笔者将分析制约“本X”族词语词汇化的几个主要因素。

(一)韵律机制

冯胜利(2001)指出:“如果一个短语正好是一个韵律词(一个音步),那么它就跟一般的短语不同,因为它代表了语言韵律层面中的一个独立的单位。这样的‘短语韵律词’自然会给人一种‘单位感’,而人们通常所说的‘词感’正是这种‘韵律单位感’。”“本X”族词语中的双音节词语正好符合一个音步的韵律词的要求,属于“标准韵律词”;而且因为“本X”词语多出现在句首位置,“汉语的自然音步是右向音步,句首的前两个音节会被牢固地组织在第一个自然音步里”(冯胜利,1998)。例如“本文、本校、本院、本人、本页、本面、本月、本年、本日、本期、本山”等,这些双音节“韵律词”就比多音节词语的词感要强些。又如“本刊”和“本刊物”二者均是指说话人所讨论的“这本刊物”,但“本刊”比“本刊物”的词感要强,这就是韵律音节因素在起作用。“本校”与“本学校”,“本品”与“本产品”亦是如此。“本X”双音节词语也正好符合了现代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趋势。

(二)频率机制

频率是制约词感的一个重要因素。词语使用频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词语的词感强弱——使用频率高的词语词感明显要强,使用频率低的词语词感相对较弱。笔者通过《人民日报》(1946~2006)图文电子版数据库对“本人、本文、本地、本月、本日、本校、本国、本刊、本品、本商品、本局、本书、本教室、本教授”等词语的使用情况作了以下统计:

词语 本国 本人 本地 本月 本文 本校

出现篇数 22106 20041 10191 6261 3271 1001

词语 本刊 本品 本局 本教授 本商品 本教室

出现篇数 680 131 80 14 9 0

可以得知,处于中间状态的“本X”族词语的使用频率越高,其结构的凝固性就越高,其词汇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刘云、李晋霞(2009)也曾指出“词与短语之间存在着不同类型的中间状态,频率是决定这些中间状态能否转化为词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韵律机制角度来看,有些“本X”词语虽然是三音节的,但是词感却明显比有些双音节的“本X”词语要强,例如“本部门”的词感就要高于“本床”,这就与其使用频率有关了。

有些词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其使用频率也就相对高些。例如“本人、本文、本地、本月、本校、本国、本刊”等词语的所指对象都是人们平时活动所涉及的最寻常的事物,其使用频率自然要高于其他一些不常用到的词语。人们对其使用得越频繁,越倾向于将其看作一个整体,其词感也就越明显高于其他词语。董秀芳(2002)也曾指出频率对双音节结构成词的作用:“在线性序列上邻接的两个词由于某种原因经常在一起出现时,语言使用者就有可能把它们看作一体来加以整体处理,而不再对其内部结构作分析,这样就使得二者之间原有的语法距离缩短或消失,最终导致双音词从旧有的句法构造中脱胎出来。由此可见,高的使用频率是句法结构演变为双音词的一个先决条件。”

(三)心理认知机制

两个联系紧密经常在一起出现的单位成分,人们在心理上倾向于将其看作一个整体。邻近性原则(相邻原则)是人们认知的一个重要原则。典型的邻近关系是空间领域的一种位置关系。从我们对汉语语言现象的观察来看,汉语中存在着理解时的邻近性原则。“本X”结构凝固紧凑,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一般不能进行扩展和拆分,而且其在线性序列上相邻出现,从心理认知的角度看,人们更易于将其视为一体来理解。“本X”的成词是与人们的心理认知习惯密不可分的。

(四)语义更迭机制

“本X”结构中“本”的意义的逐渐虚化以及“本X”意义的逐渐专指化也是“本X”词语词汇化的动因之一。“本X”中“本”的字义由最先表示实义到意义脱落,成为表指示意义的“类词缀”。“本”的意义的变化对“本X”结构的凝固起了推动作用——正是因为“本”的词义虚化和词缀化,“本”和主体部分“X”黏合得越发紧密,从而使“本X”词语有了词化的可能。

当然,以上几方面的机制是共同作用于“本X”词语的词汇化过程的,而不是孤立地起作用——可能针对单独的词语来说某一机制会起主导作用,但总的来说,以上几个主要因素仍是相辅相成,并驾齐驱的。

三、“本X”词语模的成因探析

根据相关词汇化理论,通过词汇化的方式形成的词语一般是句法结构的“遗迹”,因而不具有能产性和普遍性。比如从上一节的“本X”词汇化考察中可以看出,历史上通过词汇化的方式形成的“本X”只能是个案现象。那么共时层面上存在的众多的“本X”是如何而来的则需要进行进一步探究。

李宇明(1999)的词语模理论,为上述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他在《词语模》一文中阐述了词语模形成的机制:“首先需要一簇词语成为‘基式’,作为‘基式’的词语有两个特点:一是含有共同词语(包括语素);二是所含共同词语同其他词语(包括语素)之间有相同的语义关系。”根据这一理论可以猜想,“本X”族词语在大量生成之前肯定也有一些作为基式的“本X”,词语模从这些基式中归纳出来,随后依照人们的类推心理机制生成许多新词。

毫无疑问,上一节所研究的词汇化个案,为词语模“本X”的形成提供了基式。基式形成之后,诸多“本X”便在共时层面上通过词法造词产生。这一点可以通过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来证明:在北京大学CCL古代汉语语料库中检索“本刊”“本校”等双音节词语,可以发现这些词语的出现频率极低;双音节词语如此,更不用说三音节、四音节等多音节词语了。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人类的类推心理是“本X”形成的心理基础,共时层面上大量的“本X”族词语是通过有限的基式类推形成的。

四、“本X”族词语的发展趋势

“本X”结构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词语模,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一定的能产性。语言是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一部分“本X”族词语随着客观事物的消失而消失,从而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本铺、本朝、本府、本治(本辖区)、本官(旧时官吏的自称)、本妇”等。这些“本X”旧词已经不再为人们所使用,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10)他又生出个巧计,哄骗那些愚人:他刊了招帖,说“本铺打造一应器皿首饰,俱系足色纹银,不搀分文低假,恐致后世子孙女娼男盗。(《醒世姻缘传(下)》)

例(10)中的“本铺”是指古时候的那种做买卖的小铺子,现在一般都叫作“本店”。

另外,有一部分“本X”词语则保留了下来,流传沿用至今。例如“本文、本人、本国、本地、本县、本埠”等。这部分词语属于“本X”词族中的“中坚力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有些新兴“本X”词语伴随着一系列新现象和新的语用需求而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如网络语言中的“本斑竹”“本灌水区”“本团购”等。这种新造的词语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临时性,其中有的词语昙花一现,有的词语还在继续使用中,并在整个社会流行开来,上升到“本X”词族的“中坚力量”层。总的说来,“本X”族词语的发展演变可以用以下表表示:

“本X”族词语 演变趋势

旧词 渐趋消亡

固有词 稳固

新词 上升或消亡

在“本X”词语选用上,会出现标准不一致的情况。“本X”词语的使用还比较混乱,不是很规范,例如:有时候使用“本刊”,有时候使用“本刊物”;可以说“本校”,也可以说“本学校”:两者意思一致。“本校”除了“本学校”的意思外,还有与“分校”相对的意思。还有“本报”和“本报纸”,“本店”和“本商店”,“本品”和“本商品”等同义“本+NP”表达大量存在。“本+量+名”和“本+名”也在交替使用,例如有时说“本比赛”,有时说“本次比赛”,然而在具体语境中两者的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的。

(11)本比赛由MSI微星科技赞助,由DuskBin俱乐部主办。(《MSI微星杯英雄星际战队锦标赛开赛公告》,万丰星际网2010年6月23日)

(12)本次比赛总决赛将于今年10月在英国举行,届时,中国赛区前两名与英国赛区的前两名将角逐最终优胜,获得国际风险投资支持。(《欧洲时报:中英创业计划大赛启动 优胜者将获国际风投》,中新网·重庆新闻网2011年4月12日)

以上两例虽然都是在谈比赛这一对象,但“本次比赛”更强调次数,“本比赛”则更强调比赛本身。

除了说“本次比赛”,还可以表达为“本届比赛”,“本届比赛”相对而言更正式。例如:

(13)据市体育局副局长刘洁透露:“本届比赛约有2.5万名运动员参赛,其中包括来自近40个国家的约230名外国选手,参赛高校约100所、社会团体约240个。”(《扬州今年冲刺金标赛事》,《扬州晚报》2011年4月1日)

“本X”的能产性和丰富性同时也带来了使用混乱和不规范的现象。语言自身有净化能力,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有些重复无用的词语必会消逝;与此同时,我们语言使用者也应规范使用“本X”这一词语模,而不是随意造词。

五、结语

“本X”词族内部存在着词感不一的现象。通过对“本文”这一比较典型的词汇化案例的历时检视,得知“本X”中的词语有着词汇化的趋势,韵律机制、频率机制、心理认知机制等因素共同制约着“本X”族词语的词汇化进程。“本X”族词语处于变动之中,其使用显得有些混乱,需要进一步规范。

参考文献:

[1]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2]冯胜利.论汉语的自然音步[J].中国语文,1998,(1).

[3]刘云,李晋霞.论定中V双+N双词汇化的制约因素[J].当代语言学,2003,(4).

[4]李宇明.语法研究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6]邢福义.汉语法特点面面观[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7]姚小鹏.“本人”的语法化与主观化[J].语言科学,2008,(4).

上一篇:辛弃疾西江月范文 下一篇:古诗元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