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被凝视?

时间:2022-10-09 05:55:57

注意力经济是基于注意力这种稀缺资源的生产、加工、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新型经济形态。正因为加工对象的稀缺性,很多原本属于传统价值范围内隐私的事物也逐渐转变成为卖点,成为获取注意力资源的有效手段。于是,借助网络等媒介手段,发表涉及个人生活的文字或者视频资料成为热门。同时,谈论个人生活或感情经历的影视节目也日渐增多。受众逐渐从注意力付出者转变成了注意力赢家,利用媒体,摘掉凝视主体的身份,成为了凝视客体,并以此为乐。

本文试图通过对“注意力经济时代,受众越来越以透明展现自己,并以成为凝视客体为乐,传统意义上的隐私面临倒置”这一假设理论的研究,帮助在注意力竞争“明星机制”中的“追星族”们积累属于自己的注意力资源,成为善于利用注意力的赢家。

有关隐私以及隐私权的说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隐私权一词并不陌生。但是,作为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如何界定隐私权一直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对隐私权的理解和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甚至认为,试图找出一个单一、明确的隐私权定义是徒劳无益的。隐私权概念界定的困难,首要的原因就在于,隐私权几乎包罗万象,涵盖着各种不同形态的利益诉求。据我国学者的考察,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大体包括以下12个方面:(1)生理隐私;(2)心理隐私;(3)社会身份;(4)通讯秘密;(5)个人资料保护;(6)职业秘密领域交流的信息;(7)私人活动;(8)私人空间;(9)负载私人隐私的物品;(10)个人形象不受歪曲;(11)生活安宁;(12)自觉隐私。不仅如此,而且有理由相信,隐私权的保护范围还在扩大。

关于“凝视与被凝视”的说法

本文所分析的“观看者身份”与“凝视”是荷兰女性主义学者Zoonen在其著作《女性主义媒介研究》中,引用劳拉穆尔维的著作《视觉愉悦与叙事电影》中的概念。作者认为:西方父权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是将妇女置于(男性)受众的凝视之下,作为被观看的对象来展示。电影实践和父权制文化直接相关,电影反映、揭示、演绎着对性别差异的阐释,这种直接的和社会的阐释控制了图像、色情窥视方式与被看的对象。女性作为被看的对象是处于一种被虐的位置,而男性作为凝视的主体享受着这种窥视愉悦与自恋认同。即使女性想要获得一种窥视愉悦,也仅仅是在隐密的状态中。

借用“凝视”与“被凝视”的概念,笔者认为,在传统媒体中,受众更多时候是作为一个凝视客体的身份存在的,而传播者是从凝视者的角度,用第三方的口吻构建社会真实。更多的传播对象通过媒介的窥视,审视自身,即用传播者的眼睛看自己。

在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媒体以采访新闻当事人的方式窥视其生活,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发展趋势通过视频、文字等方式记录下来。传播者整合收集到的新闻素材,借助媒体,并用近似客观的口吻将包含新闻人物生活的事件展现给其余受众,实现媒介提供信息、娱乐等功能。在这一过程中,受众借此窥视新闻当事人的生活,而新闻当事人也借用了传播者所构建的新闻真实窥视了自己的生活,实现或压抑自恋认同。

隐私倒置

人天生就具有三种注意力本能,即付出注意力、获得注意力和逃避注意力。很多学者担心,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管理的滞后,过度收集注意力意味着监控,个人隐私将减少,而逃脱关注的欲望会增加。高德哈伯认为,“自愿注意”的欲望是无限的,但我们多数人不想被迫付出注意力。在注意力经济时代,隐私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虚荣基于人的欲望,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它不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贬抑概念。收集并兑换他人的注意力应该是一个注意力的生态学问题,它展示的是“我们内部的”注意力质量,而且媒体生产的产品就是“看我,看我,用我”,以此来求得自己的发展。虚荣成为了道德支柱的一个重要基础。例如,为了不断获得他人的注意,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谦逊进行大力宣传以获得更多的赞扬。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虚荣不仅仅是获得他人注目的渴望,还包含着无数可以估价的东西。因而,为了从更多的人身上获得注意力,使得注意力生产率最大化,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我们习惯于把自己的隐私公开化,借此获得注意力,成为一时的媒体关注中心。

在以网络为背景的注意力经济时代,注意力的弱势群体(追星族)希望获得大量的注意力,以及实现自己的明星梦。类似Youtube等大量国内外的视频网络网站,每天都有大量的网民上传有关自己私生活的网络视频资料,希望借此获得注意力,成为注意力明星。 博客等网络日记形式也是通过公开自己的生活细节和思想赢得点击率和关注度。传统媒体也为这类期望成为注意力明星的受众提供了平台,邀请有需要的观众走进荧屏,在摄像机前展现自己的个人隐秘面。一方面,一部分嘉宾非常乐意展现自己的故事;另一方面,媒体也可以通过类似节目获得高收视率。

这充分说明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我们的伦理道德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传统的隐私观念被倒置了。隐私不是指不被凝视,而是指不被迫凝视其他人。在这一情况下,我们又再次回到上面的问题,在当下的网络空间内,到处都是个人网站,或者个人化很强的媒体文件,制作者们通过DV和文字等各种形式详细展现他们的、荒诞的想法和其他个人不健康的生活。当整个网络充斥着这样的内容,我们很难回避这些信息。而我们的关注又助长了关注对象的注意力收益。

参考文献:

①张雷:《西方注意力经济学派研究(初稿)》[M],2007年第9期

②屠振宇:《隐私权概念何以必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③【荷】L. VAN ZOOZEN著曹晋 曹茂译:《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第1版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所)

上一篇:新闻的细节与结论 下一篇:故事化写作,不能扭曲新闻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