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诗句唯美范文

时间:2023-09-28 09:00:55

秋天的诗句唯美

秋天的诗句唯美篇1

一、“秋风”表乡情

“秋风起兮叶木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张翰《思吴江歌》)从时间上说,秋往往意味着岁暮的到来,秋风更易使人感叹时光的流逝。从空间上看,秋高气清,万木萧萧,视野一下子空阔起来,秋风自会让人产生人在何方、家在何方之叹。秋风一吹,使诗人感到在外羁留时间太久了;秋风一吹,又使诗人想起往昔的乡居生活,家乡风物,因此就有了后句“吴江水兮鲈正肥”。鲈鱼是诗人家乡的特产,味极鲜美,秋天又正是鱼肥的季节。“鲈正肥”着一“正”,流露出一种“正”当其时、迫不及待的心情。这就把思乡之情表现得异常强烈。“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李益《听晓角》)望着那一群飞翔的鸿雁,诗人目迎神往,驰骋他奇特的诗情,运用夸张的诗笔,想象这群从塞北飞到南方去的候鸟,听到秋风中传来画角吹奏的小单于曲,也深深为之动情,因而在关上低回流连,盘旋不度。诗人以雁代人,从雁取景,深一步、曲一层地写出了角声的悲亢凄凉。雁犹如此,何况人呢?诗人不直接写情,而情见篇外,道尽了征人的边愁乡思。

二、“秋风”抒愁情

“秋风萧萧愁煞人。出亦愁,入亦愁。”(无名氏《古歌》)悲凉的秋日,本已令人愁闷难耐,何况还有那吹不尽的秋风,老是在“萧萧”地响,岂不更教人愁杀?“秋风萧萧”,立时让人生出一种不可遏抑的困扰之感。“出亦愁,入亦愁”,则以细节刻画,抒写愁苦中人的坐立不安。“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北国深秋,树木凋零,骤然间烈烈秋风吹起,那满地落叶随风而起飘扬飞舞,天空中唯见黄叶在大风中翻滚、卷动,犹如洞庭的千顷湖水在奔腾着涌向长江,万层波浪在咆哮着扑向空中!该句让读者感到莽莽秋风,无所不在,翩翩落叶,弥望皆是,因而不觉耸然动容。诗人一腔秋愁、故国之思,已隐隐可见。

三“秋风”显豪情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里虽描写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凄凉悲秋的意思。多少骚人墨客因秋风而临风洒泪,见落叶而触景伤情。但诗人却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萧瑟秋风中大海汹涌澎湃,波浪滔天,这正反映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面对着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诗人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诗句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也展示了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正因为诗人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向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当诗人目视“长风万里送秋雁”之景,不觉精神为之一振,烦恼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杜甫《江汉》)诗句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积极入世的精神。用“落日”比喻“暮年”,相当于“日薄西山”的意思。前句的本意是“暮年心犹壮”,和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意相同。后句是写实。“苏”有康复之意。诗人漂泊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

四、“秋风”写别情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诗句叙述离别时的景象。强劲的秋风从渭水吹来,长安落叶遍地,显现出一派萧瑟的景象。渭水就在长安郊外,是送客出发的地方。当日送朋友时,渭水还未起秋风,如今渭水吹着秋风,诗人自然想起了分别的朋友。这两句诗是贾岛的名句,为后代不少名家所引用。如周邦彦的“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白朴的“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都是化用此句而来的。

秋天的诗句唯美篇2

天净沙·秋

元代:朱庭玉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译文

庭院前落尽了梧桐的叶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

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

一片经霜的红叶离开树枝,飞近身来让我题诗。

注释

①芙蓉:指荷花。

②辞柯:离开枝干。

③题红:在红叶上题诗。唐僖宗时,有一名宫女在红叶上写了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愍憨谢红叶,好去到人间。”树叶顺着御沟水流出宫墙。书生于祐拾到后添写道:“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于流水上游又流入宫中。后两人终成良缘。

鉴赏

起首两句的对仗,概括了诗人在园林中所望见的秋景。“庭前”和“水边”是两处代表性的地点,暗示出诗人在四处徘徊,也在百般寻觅。但秋天对于诗人实在是太无情了,这两句中的“尽”和“彻”就不留一点余地。这两个字也正是景句之眼。既然是“落尽梧桐”,诗人的判断显然是基于未尽之时绿叶繁茂的秋前情形;同样,“开彻芙蓉”,首先浮现在他脑海中的也必然是旧时荷花盛开的热闹景象。枝上萧索,水面凋敝,这现实与记忆之间的巨大反差,自然会勾惹起悲秋的心情。可明明是作者因红衰翠减而伤感,第三句却偏偏说成是红翠善解人意,因迎合人的心绪而自甘衰残。诗人的这种自我怨艾,一来反衬出心中无可奈何的悲感的沉重,二来也表现了他对园林中美好事物的一往情深。

正因为诗人将所见的秋景与自己系结在一起,才会有四、五两句的神来之笔,而在心情上发生一个完全的转折。

秋天的诗句唯美篇3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今夜的琴弦为谁而拨动?今夜的幽思为谁而流淌?这些窗外划过的,夜色里流动的,都是今夕迷惘的心情吗?那点点明星,是天空为满地的黄花洒落的泪水吗?还是这沾满秋意的琴弦荡开的片片凄凉?

多么安静的夜啊!难道也在独酌自己的心事吗?可知有一个人彻夜未眠,有一盏灯整宿没熄,伴着一架残琴黯然泪下……

临窗抚琴,不见了旧时的月亮,琴韵如水,宛如天籁,淼淼散去,杳无至极。冥冥间,那些温馨的往事,逝去的一幕幕,从记忆的水底浮出,依然那么年轻。昔人的楚楚朱颜,曾经的风韵洒脱,江南水乡微风拂柳的恬静,与爱人花前月下一起厮守的夜晚,啊……缠绵的日子呀,似花若雾,醉生梦死。

看啊,那些令人心醉的岁月,已没入时光的余晖里去了。回眸之际,曾经流连过的土地,已成为远方;昔日邂逅过的人儿,已化为风的轻影匿迹红尘。这缕缕琴弦,弹落的岂止今夜的血泪,更兼那岁岁飘零的黄花吧?

瑟瑟的秋风,带不走此时的哀思;疾驰的光阴,涤不尽此夜的无眠。何去何从?啼血的鸟儿,为何于这时唱响揪心的歌声?怅惘与无眠,难道是今宿注定的痛苦?就让琴声响起,今夜有两颗倾心于夜的忧伤灵魂将共饮彼此的心情。

又一阵秋叶蹁跹飞舞于氤氲的夜色。风中流动的全是浓浓的岁月,拽着季节的容颜和琴声绝尘而去。伸手摸去,窗外有许多,很沉,很痛,誓言瞬间苍老的感觉。夜,一下子空了,整个世界一无所有。

百无聊赖之余,拭净尘封的铜镜,一照,原来不见了的明月,竟不知何时爬上了满面风尘的额头。试问,还有多少泪珠,经得住这春去秋往的轮回?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何处寻觅?此时此刻,唯有去日之日,可寄放这份无尽的寂寞与惆怅,安慰这无眠的今霄。唯有记忆,用双手捧来往事这杯陈酒,呷一口,仍旧那么香醇,却无端多了份味儿,是黏稠的醉意萦绕心头。

往事,可是今夕微熏的夜色?历历在目的旧景,撩人心弦,梦醒时分,弥漫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

如何去抚平岁月的皱痕?今后的日子,还能载动多少不堪回首的往事?琴停了,灯渐靡,这些秋天的诗句,会不会有谁将它阅读和收藏?罢矣,罢矣……这道不尽的哀思,诉不完的忧愁,不仅仅只是今夜的主角,而是演绎了大半生的苍凉!

烟雨绸缪的路途里,那些信誓旦旦的爱情,魂牵梦回的往事,终难逃过老去的宿命,硬是被沉重的岁月压成平面,定格在记忆的角落里,最后仅剩下回忆。而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记忆也要变得模糊,淡去。

朝花待到夕拾际,伫目凭栏泪千行。

【点评】

小作者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典型的富于诗的特质的选材,凝练而富于文化底蕴的语言,写出了这篇略显蒙的充满诗意的美文。

题为《锦瑟》,人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无题的作品。这个题目本身就是一种诗意的表达,能让人生出无限的想象和联想,这是作者的聪明之处。

这种诗意还取决于作者对李商隐诗歌寓意的细致、准确的把握上。“一个人”“一盏灯”“一架残琴”“一间空房”,似有满腹的哀怨要随琴声一起倾吐。是啊,“楚楚朱颜”“江南水乡”“花前月下”“温馨缠绵”的往事都已“似花若雾”,随风飘散,剩下的是什么呢?“落寞”“怅惘”?“无眠”“回忆”?聪明的作者不全说,不说尽,还得由读者去想象,去思考,而最后“唯有泪千行”。

文章还用诗化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长句迂曲舒缓、雍容典雅,短句简洁干练、活泼灵动,长短句错落有致、俯仰生姿,使全文回荡着凄美婉转的韵律,氤氲着一种哀愁淡远的氛围,同时也显示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良好的古典文学修养。

不足之处有点儿堆砌华丽词藻的嫌疑,个别语句的表达尚可推敲,尤其要注意关联词的运用,使之表意更加准确。

(肖 洁)

点评人简介

秋天的诗句唯美篇4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诗,叫做《赏牡丹》,诗中有这样四句话: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尽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虽然是中国的国花,但它没有像芍药那样妖艳出格;也没有像也没有像寒梅那样香自苦寒来,而是象征着富贵吉祥。虽然牡丹只有粉色和绿色两种颜色,但是它从不与百花争艳,而是在它应该开放的季节尽力的开放,开放得那么艳,那么大。

在炎炎的夏日里,河水干枯,可莲花却在这夏日里从淤泥下钻了出来,却并没有染上淤泥的浑浊。《爱莲说》有一句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它的意思是: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这句不正是描写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清丽脱俗的气质吗?荷花虽然没有樱花的浪漫;没有蓝色妖姬的优雅,但是荷花却有清丽脱俗的气质,即使在炎炎烈日的夏天,闻上一缕荷香,也令人神清气爽。虽然荷花清丽,但出淤泥而不染。荷花并没有被淤泥的浑浊的本性所感染,反而出落的更加清丽了。

瞧,那一簇簇的菊花多美呀,使我不禁想起了元稹描写菊花的那首古诗:秋丛然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意思是: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像到了陶渊明的家。不是我偏爱菊花,秋天到了,菊花开过之后,赏菊的机会再没有了。深秋时节,百花匿迹,唯有菊花迎风傲雪,在寒风中傲然挺立。菊花可不止黄色这一种颜色,它也是多彩的,它们绽放时,红的像火,白的像霜,粉的像霞,黄的像金,黑的像墨。它们的形态千姿百态,有硕大的,有娇小的,例如丑菊吧,开得就很娇小美丽,线球菊吧,开得就硕大无比。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是啊,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在凌寒时默默地开放,丝毫不畏惧刺骨的严寒。梅花不同于桃花的宜室宜家;不同于月季的千姿百态;不同于茉莉的沁人心脾。它的枝干是那样细,却还屹立在刺骨的风雪中,我敬佩梅花,敬佩它这种香自苦寒来的精神。

我喜欢牡丹,喜欢它的雍容华贵;我欣赏荷花,欣赏它的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节;我敬爱菊花,敬爱它在寒风中屹立不倒;我敬佩梅花,敬佩它这种香自苦寒来的精神,我喜欢花,我喜欢花,喜欢她们千姿百态的韵律。

秋天的诗句唯美篇5

教授一首诗,首先要明白何为诗。人心灵深处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悲欢得失等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便需要通过一种方式宣泄和释放,当这种宣泄的情感以意境的方式呈现在作者的脑海中,再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诉诸笔墨,便形成了诗歌。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诗歌就是心灵的产物,诗歌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内至外、从抽象到具象、由意识向物质的过程。因此,教授一首诗的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作者的心灵,去游走作者当年彼情彼景的过程。下面笔者将结合前人的理论经验和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一下诗歌的教学模式。

一、感知全诗

语言文字是诗歌的物质外壳,是诗歌欣赏者唯一可以现实地接触的东西,也是读者进入诗人心灵的门户。感知全诗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了解作者及该诗的写作背景,这是欣赏者融己入境、产生共振的前提;另一方面则是疏通全诗的字面意义,即将语言文字信息跟具体的人、物、景、事、情、意等准确联系起来,这是合理地呈现意象、再造意境的基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苏轼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作者因为与当权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到密州后,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与胞弟苏辙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本词上片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起句奇崛异常,词人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诗意,用一问句把读者引入时间、空间这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词人的提问,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伊始,又好像是在赞叹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巧妙。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他很想乘风去月宫看看,又怕那里太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像他本来就住在月宫里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矛盾思想。“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文紧密相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这里由脱尘入圣一下子转为喜欢人间生活,起伏跌宕,出神入化。下片则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主要抒发了作者的情怀。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没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二、品味意境

清王国维说:“文学之事,

足以撼己,外足以感人,意境二者而已。”“意”指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指客观的景物、生活。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使读者沉浸于、创造于其中的一个想象世界,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情感与理智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有不少正是蕴含美妙意境的语言珍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体悟诗词中所营造的意境呢?

在感知全诗的基础上,诗歌中的那些语言文字信息才会转换成一个个鲜明感性的意象。诗词的意境主要是通过意象组合营造出来的,所以在品味诗词的意境时要抓住诗词中的意象。朱光潜谓:“意象是意志的外射或对象化”(《诗论》),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词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寄寓了作者的情思,说到底,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的情趣化、个性化。诗词教学只有感知意象,才能把握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主旨、进入诗词的意境。一首诗可以有诸多意象,而一般只有一个意境。

品味意境要通过对意象的建构,这至少要经过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意象词语的构筑,就是说,诗歌可以通过某些词语来确定意象之间的时空顺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给读者所营造的是“琼楼玉宇”的仙境,展现的是洒遍人间的美好月色。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张九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的美好祝愿。

第二层面是经验的构筑,即欣赏者依托自己的经验、阅历和知识来设想或推断意象之间的时空结构,没有欣赏者经验和想象的参与,诗的意境就不可能真正完成。欣赏诗的过程就是一个再造意境的过程。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插上了翅膀,在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第三层面是画面的构筑,即诗歌依靠诗句固有的节奏和旋律将零散的意象整合成意境。例如:“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夜深月移,月光穿过“朱阁”,照近“绮户”,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全词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下,一会离尘,一会入世,语句精练自然,天上、人间来回驰骋。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

三、体悟情感

意象是诗歌作为一种文体的典型标志,是创造性直觉的途径。即使可以直白表达的情思,诗人也往往寄寓于意象。比如,写思怀诗,诗人一般不这样说:“相思情绵绵!”而会如是表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直接说出其意思,读者可结合前后意象,调动自己的生活、情感经验,领悟其意义,这才是古诗词内在的真本色。根据这一特点,笔者认为除了引导学生关注“可以看到的意象”之外,还应鼓励学生试着发现那些“不在场的意象”,即用想象补充完善作者笔下的意境。

体悟情感,即感受心灵。王国维《人间词话》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诗歌艺术中出现的景并不是自然形态下的景,而是在特定情感的支配下经提炼取舍所创造的景,它无不浸透着诗人的主观感情,而自然界中的山水花草只不过是表

达个人情感的依托物。品味意境并不是诗歌欣赏的最高阶段,因为意境终究是心灵之影像。语文教材,尤其是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写情来刻画人物的。人的情感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完善的推动力量。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欣赏者体验到诗人的复杂情怀:除了他的外放孤独、仕途进退的困惑心态,更有对兄弟手足分离的怀念,还有大众的关怀。“艺术的情感性常常是艺术生命之所在”,“笔锋常带感情”,是文章感动读者的根本原因。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关乎人事,表现出自然社会契合的特点,这首诗上片借明月自喻清高,下片用圆月衬托离别。上片“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的深自徘徊困惑心态。李泽厚在阐述苏轼诗文的美学观时说“苏轼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苏轼一生并未隐退”、“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隐退’‘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美的历程》)“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把见于《酉阳杂俎》诸书的月的神话传说中“广寒清虚之府”具象化,这里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也潜藏着作者对封建秩序的些微怀疑情绪,貌似“出世”的内容思想,实则是“入世”思想的反拨形式。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一韵一意,一意一转,淋漓挥洒,无往不适。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评云:“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无眠。以下愈转愈深,自成妙谛。”“照无眠”者,当兼月照不睡之人与月照愁人使不能入睡这两层意思。“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实质上是本抱怀人心是,借见月而表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又转出一意,从“别时圆”生发而来。知人之离合与月之圆缺,是古来已有之事。因此,便不应对圆月而感暌离,生无谓的怅恨。由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为旷达,这三句词意转折较大,而意脉仍承上文。亲人间的欢聚既然不能强求,当此中秋月圆之际,唯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下片词意三转,愈转愈深。不特意深,情更深,“但愿”二字,感人肺腑。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笔者看,此句“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都可以互相参看。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总之,诗歌教学是一项有规律可循、有模式可依、有方法可用的双边活动。“感知全诗——品味意境——体悟情感”的教学模式起于诗歌的形成过程,符合诗歌的认知规律和鉴赏原则,但它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周汝昌,唐圭璋等撰写.唐宋词鉴赏辞典[c].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秋天的诗句唯美篇6

【赞美老师的对联】

随手轻挥,空间平面尽出

妙语微点,体积面积都解

尺子一把,心中自有曲直

粉笔几支,眼前早有横竖

人生轨迹,尽在曲线弧度中

岁月印痕,都含加减乘除里

点线面,横横纵纵演绎万象

甲已丙,指指代代细说百因

人生几何,点线面体共绘而成

世事方程,加减乘除同算方行

爱问几何,点线角面关系到底如何

喜看数字,加减乘除换算究竟怎样

巧设计,细绘人生图象

精计算,巧解生活方程

代数几何,方程空间无限暇思

直线平面,函数极限不尽畅想

寥寥线条,勾勒智慧人生

小小平面,铺就美好前程

两指灵动,勾勒线条美感

双手轻盈,探索数字奥秘

手执粉笔,解世事代数

胸怀壮志,问人生几何

画线条,明目评判曲直

讲几何,盛气指点方圆

口说进行时,不定式并非定语从句

牢记构词法,完成时不是被动语态

心比天高,教两国语言培桃李

志同海大,育一代栋梁兴中华

喜怒哀乐,舍弃过去时

酸甜苦辣,把握将来态

把握现在时,将来怎会虚拟语气

追求最高级,理想常融情态动词

通晓语法,学博思精造诣深

熟练口语,音准速快翻译棒

把握现在时,将来怎会虚拟语气?

追求最高级,理想常融情态动词。

语文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

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

论学问,四书五经样样通晓

讲口才,三言两语句句精妙

诗词歌赋尽显雅士风度

语段篇章全显中华文明

学富五车,通晓诗书礼易

才高八斗,熟习琴棋书画

讲关系,伯仲叔季样样通

说人物,旦末净丑个个明

品明月,叙情怀,吟诗作赋

沐清风,讲人生,谈古论今

汉语兴衰存乎汝心

民族荣辱永在尔怀

评得失,四大名著显精妙

论善恶,八方美文蕴雄奇

朝花夕拾,秋月春风莫等闲

古训今闻,宋词元曲要记牢

曹操曹丕曹植,为建安文学增色

苏洵苏轼苏辙,给唐宋诗词添彩

思如泉涌,诗文交融培奇葩

笔私蛇走,字句连接谋新篇

喜谈唯物论,实际客观看事物

善用辨证法,联系发展解问题

俯仰刹那,巧点政治舞台风云变幻万事莫测

谈吐瞬间,乐道经济领域盛衰更替百章可循

唯物辨证,探索物质本源

政治经济,解说社会焦点

览世事沧桑,洞晓社会变化规律

看国家兴衰,窥破未来发展先机

讲马哲,唯物辨证皆论

看世界,政治经济全学

站世界高端,纵观变幻风云

立时代前沿,引领发展潮流

静默如树,沉思折思思万物本源

秋天的诗句唯美篇7

杜甫在他生命将尽前的第三年(唐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登上了夔州长江之畔的一处高地。此时正值重阳时节,满目秋景触发了诗人的悲情,于是一首冠绝千古的七言律诗便横空出世:“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全诗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四句写景,景中有情,重在勾画悲秋的景致形态。后四句抒情,情景相生,尽吐苦恨的情致形态。我们从文学形态学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诗作的意境形态。

一、景致形态:悲壮之气冲天起

这首诗作是以特定的视角来叙事化描述诗境形态的。诗的前四句先写景境形态,诗人一俯一仰,一近一远,运用视角转换的方式为我们叙述勾勒出一幅萧瑟秋景图。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八种景物形态交替呈现,构成了一组别具景致形态的意象群。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是何等靡丽的意象形态!风是急风,天是高天,哀哀的猿啸之声在耳边回荡,清朗白净的沙洲之上有宿鸟在飞旋。作者不是孤立地为写景而写景,而是远近对举、高下相称,把动静声色等形态融注于字里行间,在景境里倾注进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风急”二字,首领全篇,极为紧要。一个“急”字,赋予了原本无形的风以动感、声感和触感。秋天本来就是个容易起风的季节,更何况这风呼啸在江边、怒号在高处,吹打在万里飘泊、年老多病的诗人身上。身体的冷和心里冷叠加在一起,凉入骨髓。急风似乎要裹挟着诗人的命运,一起走向穷尽。“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抬头问天,却发现视线尽头那片深邃的蓝色是那样遥远而冰冷,秋日的天高得不近人情,高得难以企及。天地之间,唯余一人而已。空间上的孤独,心灵里的寂寞,便在这“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中愈加凸显。此时,一声声猿啸划过诗人耳边。夔州一带多玄猿,曾经有过这样一首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跳跃的黑色身影在因风战栗的树丛里若隐若现,猿猴凄切的叫声在峡谷间被风扭曲、拉长,愈显凄厉。“啸”和“哀”,不仅写出了猿鸣的声感形态,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抒不出的悲愤和散不尽的哀愁。第二句诗人视线下移,落到了江面上。沙洲很清朗,细白的沙子扑在岸上。风动波起,粼粼的水光里,小洲仿佛能随波摇动,白色的沙粒卷出一个个漩涡,迷离在风里。凄清的色调融着朦胧的感觉,浸染出一种苍凉的视感形态。然后,诗人又抬起目光,看到了在江上飞动的鸟。由于风急,鸟很难挥动翅膀、控制方向,“回”有“飞回盘旋”之意,准确而生动。这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他又何尝不是急风中高天下吃力盘旋的孤鸟!不,他还不如这“飞回”的鸟,鸟飞倦了还可以归林,他在外漂泊了8年早已无家可归。

如果说首联14个字描摹的多种景致形态,联缀起来如同一幅细密的工笔画,纤毫毕现,那么颔联点画的落木和长江的景致形态,便渲染出了一幅秋意十足的写意图。诗人从大处落墨,把俯视所得之二景如特写镜头般摄入笔下:上句写山景,承“风急”而来,自上而下、承天接地。“无边”延展了空间,放大了思绪。用“落木”而非“落叶”,从重量、质感和颜色上便有所差别。“落木”重而粗糙,带着象征着衰老的棕褐色;而“落叶”轻而平整,或许还杂着几许未尽的绿意。叠词“萧萧”,借之声,状落叶纷飞之形,尽秋意正浓之态。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萧萧而下的落叶背后,是同样无奈着生命之短暂的诗人。杜甫生于公元712年,卒于公元770年,终年58岁,此时已是767年,离他生命终结只有三年了。这随风急转直下、飘忽不定的落叶又何尝不是在为诗人奏着一曲生命的挽歌!下句写江景,接首联次句,自左而右、横贯东西。“不尽”应和“无边”,不仅指空间上的长江水流一眼难尽,更反映出时间维度里,历史长河的浩浩汤汤。“滚”字相叠,叠出了江水汹涌澎湃、势不可挡的动态和声感,叠出了浑厚恢弘的景致形态。人类生命的永恒和个人生命的短暂在这景境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生百年,有生有死,诗人已经了然。“无边落木萧萧下”,老去的是年华,凋敝的是历史;“不尽长江滚滚来”,载着千古多少事,扑面而来的是未来,是一代一代不可阻止的更迭。千百年后,我们再读这一句诗时,心胸也随着滚滚而来的长江水为之一开,应和着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一叠又一叠的气势相合,悲壮之气冲天而起。

二、情致形态:艰难苦恨悲难诉

景与情是诗境生成的基本要素,在景致形态构成的境域中自然生发出特定的情致形态。我们面对着诗人苦恨难诉的情态不禁发问,为什么一个秋高气爽的秋天,在杜甫《登高》的诗境里是这么悲壮,让我们直想流泪?答案就在诗的苦恨情致之境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宋代的罗大经从这一联里勾出了八层悲情形态:“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杜甫的老家在河南巩县,而他现在却在离家万里的重庆夔州,相隔万里之远,怎能不悲!此时他已经在外漂泊了八年,接下来的三年,他还将继续漂泊下去,最后贫病交加,死在漂泊的船上。他的“作客”,是真的“常作客”,怎能不悲!时至秋天,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秋江滚滚,天高水远,猿啸鸟回,怎能不悲!人生百年,匆匆而逝,烈士暮年,行将就木,怎能不悲!眼瞎耳聋,手臂僵硬,贫病交加下的身体早已连一杯酒都无法承受,怎能不悲!重阳佳节,本该一家团聚,登高饮酒,可自己漂泊在外,无亲无友,只能独上高台,怎能不悲!战乱阻隔了亲情,时光催老了年华。此时的杜甫,已不是当年那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气青年;此时的大唐,也已不是当年那个“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盛世大唐。“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四年了,可朝廷元气大伤,边境动乱频仍,百姓还在水深火热中挣扎。诗人更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离家万里,又值悲秋,异乡异客,时间久远;百年将尽,年老多病,无亲无友,重阳登台,怎一个“悲”字了得!这层层重重的悲情形态之境,叠生成难以消恨之愁,令我们为之深深地悲叹。

漂泊之悲愁,老病之悲伤,家国之悲哀,构成了特定的悲情诗境形态之美,也凝结出了这首诗尾联的起首四字――“艰难苦恨”。这四个字是一种内心撕裂的情致形态,也是一字一顿的倾心发泄,含了多少血泪!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太过“艰难”,种种的悲意只能“苦恨”以对。“苦”是“极其”的意思,这“艰难”招致的“苦恨”之情当有多么折磨人,生生地让诗人两鬓如霜的白发与日俱繁!叹一声“潦倒”,叹一声“潦倒”,重阳节高台上,“独酌无相亲”的,有他一人就够了,万千的愁绪,就都付与这一杯酒吧!诗人抬起手,斟满杯,却在即将饮下的那一刹那,僵住了。常年的漂泊摧残了他的身体,老病之躯早已无法承受哪怕一杯浊酒。轻轻地放下杯里唯以解忧的杜康,原来他连“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机会都没有啊!诗人手中的“杯”,又何尝不是心里的“悲”,那快要溢出来的悲愁随着一个“停”字,又被诗人尽数咽下――诗已尽,而悲却郁结在他的心中,郁结在悠长的历史里。显然可见,诗境中的这种细腻而又跃然生动的情致形态,是一种极致刻画的诗情之美。

三、心灵形态:人间高处悲中爱

杜甫的律诗具有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这根源于杜甫丰富复杂、磨难辛酸的生活阅历和他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深重情怀。当这种情感与壮阔的景境相遇,就取得“异质同构”的审美对应关系,构成了深邃的心灵形态与境界。诗人溶身于境,以系统的观点看待事物:既看到意象的彼时彼境“共时态”形态,也不自觉的看到诗人自己情感经历的“历时态”形态发展变化,凝聚成诗,不仅仅是物化,更是升华。情由景生,景为情设,天然混成、错综交织。给人的感受不是悲哀而是悲壮;不是消沉而是激励;不是眼光狭小而是心胸阔大。这是一种景境和情境融注构成的特有的心灵形态。

为什么同样是登高,同样是大唐诗人,杜甫不能像李白那样叹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然后潇洒地一转身,去寻天上的神仙?为什么不能像王维那样,建一座终南别业,过那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自由生活?除了际遇不同,他们的视点也不同,而视点正是心灵形态的反映。李白的视点在现实之外,他的诗境里追求的不是人间的规则,而是生命永恒的超越。盛唐过去以后,他就凝固成一座无法攀登的危峰,使后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王维的视点在画里,纵然官至宰相,他心里记挂的仍是他的终南别业。因而他的诗境形态同他的画一般,美丽而平和,充满了禅意。和他们相比,杜甫的视点更为现实。他称自己为腐儒,纵然境遇上穷困潦倒,但满脑子都是儒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被这种忧患意识驱赶得时刻都处于内心紧张状态。在这种心灵形态的观照下,他从忠君爱国的立场出发,痛斥祸乱、关心人民,成了盛唐转入中唐的代表,成了后代诗人学习的楷模,成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

登高,不仅是身体状态上的登高,更是作者心灵形态上的登高。我们无法评判李白、王维、杜甫三人的视点孰高孰低,因为他们每个人都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都对这个世界上不合理的东西做出了抗争。可在笔者看来,杜甫,让我们尤为感动。所以,李白是天上的诗仙,王维是山里的诗佛,杜甫是人间的诗圣。圣人的眼里,常含悲悯,圣人的爱,在阔大的心灵形态中内含着大爱无声!或许,后人称《登高》一诗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胡应麟《诗薮》), 不只是因为此诗“句句皆律,字字皆律”,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更因为它的作者,有着人间最高处的视点,有着最真挚的感情,有着最阔大的心灵形态之大美。

秋天的诗句唯美篇8

诗歌语言凝练,节奏鲜明,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宜读,宜诵,宜吟,宜唱,诵读是进行诗歌赏析的最重要的手段。诗歌的诵读要讲究节奏,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要做到清晰流利。只有把握好诗句的情感节奏,情感表达才能恰如其分。比如五言的古诗有“二二一”节奏,如“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也有“二一二”节奏,如“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再如七言的有“二二三”节奏,如“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还有“二二二一”节奏,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也有“二二一二”节奏,如“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诗歌的诵读还要注意押韵,要让学生在整体读诗的基础上,理解不同韵脚对内容的影响,体会不同韵脚的美感效应。如叶绍翁《游园不值》中“苔”“开”“来”等字押“ai”韵,显得悠远、深沉,表达了诗人游赏受阻而扫兴又得兴的心情。陆游《示儿》中的“空”“同”“翁”等字押“ng”韵,显得铿锵、激昂,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因此,诗歌的诵读要注意把握感情基调,要融入情境,让学生在反复吟咏中获得审美愉悦,真切地体味到包孕于节奏和旋律之中情感,感受诗歌独特的韵致。

二、 感知意象

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就是诗中熔铸了诗人思想情感的事物,是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诗歌往往是借助于意象来表情达意的。如白居易的《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诗中通过“小娃”“小艇”“白莲”“浮萍”等意象,渲染了一幅充满着童心童趣的乡村孩童生活画面。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本身又具有特定的意义,如松、竹、梅、菊为高洁、不畏严寒的象征,牡丹是富贵吉祥的象征等等。通过筛选、分析诗中所用意象及诗中某些特定意象,有助于我们解读诗歌。

三、 领悟意境

意境是诗歌中诗人主观的情感和客观的物象形神融合一致的艺术境界。在鉴赏诗作时,可以先通过背景介绍或词句的解惑,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与联想,使学生在脑中形成一幅与诗歌内容大体相似的图画,让诗中的意境通过学生的理解、想象、联想得到充分的还原和再现。如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可以联系“篱落”“径深”“树”“黄蝶”“菜花”等意象,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春末时节的图画,进而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再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应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童子,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初步领悟诗的意境。

四、 体味情感

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感受美,与作家作品感情交流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从情感入手,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体会诗歌的情感美。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初读这首诗,我们感触到的是江南秋夜幽美的景色,进一步引导学生去领悟言外之意、意外之象、景外之情,去领悟其中丰富意蕴,感受诗人孤寂忧愁的思乡之情。又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山”“万径”,置渔翁于广大寥廓的背景之中,又加一“绝”与一“灭”字,就使幽静、沉寂的画面浮动起来、活跃起来,再加之“寒江”“雪”,刻画出在这幽僻、苍茫的意境之中的清高而孤傲的渔翁形象,以此寄托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在感知、想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比对思考,更能加深理解,悟出深意。如品味“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通过对诗境的想象,对诗人心境的体悟,将眼前之景、心中之情,进行比对,悟出诗句的境界:“孤帆”,老朋友坐船走了,诗人在岸上望着,渐渐地连他的船也望不见了,“远影”,直到孤帆也看不见了,只看见隐隐约约的帆影,诗人还在岸上望着;“碧空尽”,最后连帆影也在碧空里消失了,诗人依旧伫立岸边,望着,望着。这是多么深厚、多么感人的友情啊!

上一篇:忆江南白居易范文 下一篇:志向远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