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英文范文

时间:2023-09-22 07:17:46

星期三英文

星期三英文篇1

【】中间是咒语;『中间是公式;()中间是破解

一句咒语攻克一个单词

魔法虫虫的家:

本期我们跟随豆豆学习英文中星期的来历:Sunday(星期天)日尔曼民族和古罗马人一样,有时也用日月星辰来命名一星期中的某一天。作为一星期的第一天,Sunday在古时候是献给太阳的,古英语里拼作Sunnandaeg。犹太教的安息日定在星期六,基督教之所以改星期日为安息日,是因为耶稣在这一天复活。约从公元4世纪起,罗马天主教会就将Sunday定为假日,在这一天禁止任何人工作,教徒都得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上教堂去做礼拜

【星期天是太阳的天】

『Sun+day=Sunday(sun太阳,day天)

Monday(星期一)在古罗马神话中,月亮为太阳之妻。因此,在一星期中也必须有一天是献给月亮的。他们把―星期的第二天叫做Lunaedies,盎格鲁・撒克逊人借译了该词,作Monandaeg,意即Moon day,现代英语作Monday

【星期一是月亮的天】

『Mon+day=Monday(moon月亮,day天)

Tuesday(星期二)在北欧神话中,有一个战神名叫Tyr,相当于罗马神话里的Mars。当狼精Fenrir在人间作恶时,Tyr自告奋勇前往擒拿,在绑缚狼精时,一只手被咬掉了。Tyr在古莱语中拼作Tiw,从Tiw产生了古英语词Tiwesdaeg,意即the day of Tiw,这就是现代英语Tuesday的原始形式。因为狼精在人间作恶,所以在星期二兔子很容易死

【星期二是兔易死的天】

『Tu+e+s+day=Tuesday(Tu免,e易[谐音],s死[谐音],day天)

Wednesday(星期三)在古英语中原作Modnesdaeg,意即Woden’sday。Woden乃日尔曼战神Tyr之父,相当于罗马神话里的商业神Mercury。古罗马人以Mercury来命名星期三,把星期三叫做Mercuriidies。其实,英语Wodnesdaeg就是译自该拉丁词,只是在借译时Mer-cury换成了Woden而已

【星期三是结婚筑巢的天】

『Wed+nest-t+day=Wednesday(wed结婚,nest巢,day天)

Thursday(星期四)在北欧神话中,最有权势,最勇敢的神要数雷神Thor。他相当于罗马神话里的主神Jupiter/Jove。当Thor驾着公山羊拉的战车奔驰而过时,天空顿时雷轰电闪。Thursday正是以Thor命名的,它在古英语原作Thuresdaeg,意即the day OfThor。我们在记忆这个单词的时候,用Th替换ours中的o,就是Thurs,也可以用音标法记忆,因为这个单词是规则发音。

【星期四是我们的天】

『Th+our-o+day=Thursday(Th开头两个字母,ours我们的,day天)

Friday(星期五)在古英语中,Fri-day原作Frigedaeg,意即theday of Frigg/Freya。Frigg/Freya乃北欧爱情女神,亦即战神Woden之妻,由于沉溺于奢侈的生活而遭丈夫遗弃。该女神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Venus,罗马人以Venus来命名星期五,称之为DiesVeneris,意即the day of Venus,而英语借译该词时把Venus换成Frigg,作Frigedaeg。Wednesday和Thursday是分别以Frigg/Freya之夫Woden及其子Thor命名的,因此作为一种抚慰英语就把星期五献给了她。北欧人将星期五视为一周中最吉利的一天,是结婚日。

【星期五是福日高照的天】

『F+ri+day=Friday(F福,ri日,day天)

Saturday(星期六)Saturn乃罗马神话中的农神或播种之神。每年12月17日,古罗马人都要举行农神节(Saturnalia),纵情狂欢,他们还以农神的大名来命名一星期中最后一天,亦即the day of Saturn,英语Sat-urday即由此借译而来。农神可以认为是撒土的人

【星期六是撒土人的天】

星期三英文篇2

东西辗转,人生中竟然有这么郁闷的一天。

那天,正是星期三,正值那天有太多的事,下午是数学,第三节课有是绘画比赛,反正有太多的事……可就在那天,有事英语比赛的一天,我明知道我的英语不能时时发挥的。英语老师还是将信任坚持的选了不知在干什么的我。我早就知道我的考试会很砸。可是没办法,最后还是等到了那不该到来的日子……那是一个阴雨天,天灰蒙蒙的,又是星期三,每个星期的这天—星期三,这个日子从六年级开始,我的命运开始改变,都是难熬的一天,也是最倒霉的一天,我痛恨星期三……这使我在比赛比完后更加不愿时间流失到星期三,假如有一天能阴差阳错的避开这天,那真是我的三生大幸。

我和英语老师还有和我一起比赛的人乘车到南方联,又打车到了绣湖小学,见到绣湖小学,我便很眼熟的走进大门,他进大门,就有一种恐惧感油然而生,我真埋怨自己的记性,寒假爸爸都抽测过的单词和老师都反复讲了N遍的题目单词,在试卷上就成了一团团糊浆了,拿试卷上的英文单词就如从未学过火星文字,单词如乱七八糟的零散的饭粒。望着这些好像素不相识的旧友,正恨它们在考试的时候就将我给忘了,不好好的帮我一把……但又一想,觉得自己在平常的生活中没有和他过多的相处……

在面对这四张考卷 ,脑子一片空白,开始觉得一小时的考试时间太短了,以至于后来竟然煎熬的熬过了一小时。最后,终于出了那简直令人窒息的“考场”,后来受了老师的盘问,一副窘况,那时真想让老师揍一顿,来解除自己的尴尬。但最后,老师还是安慰了我,这让我心里更难受了,更加尴尬了。唯一能填补的,就是那最后一的也是至关重要的期末考试了……

这一天,为什么有这一天,让我的人生欠下这么多……

星期三英文篇3

1.1新课标目标之一

文化意识是中小学英语新课程目标中的综合语言能力之一。其中跨文化是文化意识的一项内容。中小学英语文化教学主要涵盖三个方面:文化知识、文化理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1.2文化教学板块中的需要

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在中小学英语授课中成为老师的一个教育盲区:要么不去接触,要么对英语国家不熟悉就敷衍了事,成了英语教育的薄弱环节。老师的输入都缺失,学生的输出更加困难了。

2跨文化“第三空间”在英语教学中经历的阶段

2.1文学欣赏

第一阶段教师会较多关注大写文化(BigC)如国家的风俗习惯,历史发展、当今的发展任务目标以及宗教礼仪等等。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名字是他的语言、文化以及地位身份的一个载体,它在我们的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一定的存在意义。在跨文化教学中鼓励学生全面地对自己的名字进行了解,引导他们对名字中隐藏着的文化内涵进行关注,包括本地的语言文化特点,出生背景,家庭环境还有名字所包含的愿望等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跨文化交流中该给自己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才合适。通过这些方法提高学生们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2.2语言文化渗透

这是第二个阶段,在这个时间段内老师应该对小写文化(LittleC)投以足够的重视,将着重点放在引起日常交际中出现冲突与误会的文化差异上。在这点上作为一名中国的英语教师尤显为重要。星期作为一个国家对时间的划分;由于中国的习惯与外国的习惯不同导致了学生对星期一到底是第一天还是第二天老是混淆。因为风俗习惯的不同,了解星期的初始来源对学生接受西方国家的星期可能会更容易接收。星期天(Sunday)在古代英文中是太阳的日子。在西方的基督教眼里星期天就是安息的日子,是耶稣复活的日子,所以西方国家的天主教徒就规定在这一天禁止任何工作,基督教徒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上教堂做礼拜;所以星期天又叫礼拜天,西方国家把星期天当作是一个星期的第一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有一位西方国家首领访问中国,席间赞美我国领导夫人的漂亮。我国几千年的国家传统美德教会我们应该谦虚,所以夫人答:哪里?哪里?随行翻译就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了:Where?Where?翻译出来之后,西方领导傻了,心里直嘀咕:中国人真有趣,说漂亮了还要具体说出部位。西方国家听到别人表扬自己就会很简单,很自信的说:Thankyou!瞧瞧如果不注重生活中的中西方交际差别,就引起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误会的产生。在这两个时间段内,文化一直被看做是学习语言的一种方式,变化的程度不大,所以文化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其中的一些复杂的影响因素往往被忽略掉了。

2.3跨文化‘第三空间’在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分析)

2.3.1低级段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在西方国家,他们的小孩子从小就能掌握住自己姓名里面的字母,特别是姓氏的第一个字母。孩子们在对自己的语言还没有概念的时候,他们的老师就让孩子们自己来给自己取名字。教师还可以帮他们取一些接近于自己中文名字的英文名字如Lily(丽丽)、Jam(杰)、Minne()等等。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对花的喜欢,取一些花类的英文名字如Daisy,Rose,Lily...。多多寻找处于中英文之间的第三空间,并有意识的保持对这些英文名字的较高使用频率,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利用学生对事物的爱好,写一些外来词如:sofa(沙发)、coffee(咖啡)、tofu(豆腐)、mah-jong(麻将),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汉语拼音学习对英语的负迁移。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汉语拼音学习对英语的负迁移。

2.3.2高级段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更应该试着从西方人们的视角上出发来研究中国创新文化的真正内涵和当下西方流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像导演马克.奥斯本。约翰.斯蒂文森导出一部中西合璧的电影《功夫熊猫》来。尽管在2008年奥运会准备期间中国政府决定将英语使用规范化,然而中式英语并未因为大规模的英语纠错风潮而成为正在消失的“文化遗产”,反而正在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被中国和外国的人们逐步接受。如:好久不见longtimenosee.不行nogo、不能够nocando等等。有些用中文式英语还增添了一定的迷信色彩如:只生一个孩子——It’sgoodtoonlygivebirthtoachild.基于小学高段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并会运用一些基础的英语语言在群体间进行最简单的交际了,我们不妨也运用这种文化空间抵触高段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枯躁。通过研究和思考中西方文化,寻找分析问题的角度,提高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敏感性,从而增强文化传播与创新的水平。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3关注和探索跨文化“第三空间”,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启示与建议

3.1重视英语文化教学,关注中方文化在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方面,重视文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因为外语教育目的不能只包含使用目的,还应该有教育目的和教养目的(城小新塘、但巍,2012)。另一方面,在英语学习中,除了要研究西方语言和西方文化外,我们也需要在研究中对比中西文化的相切点,密切关注中国的乡土文化和地域文化。

3.2课堂教学中,关注中西方文化的迁移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原则之一。将本国文化进行逻辑分类学习,汉语交际性常用语言有哪一些如:节假日类,问候语类,餐桌语类等等,利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们仔细分析自己的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不同,从而理解语言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对自己已经习惯的文化以及思维进行重新定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了解西方文化的好奇心,了解中西方文化异同的兴趣,跨文化交际意识落实到位。

3.3多渠道,多视角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和本族文化的相切点,有效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突破了时空限制,改变了文化交流方式,加快了文化传播速度,同时也加速了文化的冲突、整合与变异(杨洋、汤燕瑜,2010)。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引导学生学习西方文化及本族文化,关注他们的异同,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意识,潜移默化中文化意识的形成。

4结束语

重视英语文化的教育是从学生生存、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实施真正符合教育本源的改善和提升人的素质教育。作为现实教育背景下的英语教育工作者,要能超越一时功利,从人性、生命的高度来观照学校教育,自觉捍卫文化意识目标的应有地位,依托对语言的认识、理解、感悟和运用,去触摸温藏其间的文化脉搏和生命律动,实现学生现实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和终极意义上的人格完善。

星期三英文篇4

小朋友们,你们有听说过“黑色星期一”吗?我猜想,大家一定没有听说过,大家应该只知道有个“黑色星期五”吧!下面就让我来说说,这个“黑色星期一”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黑色星期一”之所以被称为“黑色星期一”。其实,是这样的。每当星期一的时候,英语老师,数学老师还有语文老师,他们三个好像商量好似的,全都安排在这一天考试。这不,上午第一节是语文课,语文老师就拿着一刀试卷进入教室,就让我们考试。等我们考好后,紧接着进来的是数学老师,也是拿着一刀数学试卷,悠哉悠哉的走进教室,把试卷一发,大家再继续考试。等数学考完后,进来的就是英语老师了,英语老师也和前两位老师一样,一进教室,就给我们发试卷。哦!天哪!我们简直成了考试的机器了,就不能消停会,让我们的脑子休息片刻吗?

哎!这讨厌的星期一,简直就是“黑色星期一”呀!

星期三英文篇5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化;调查研究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幼儿教育应当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中,然而在幼儿园实践教学中,把幼儿当作小学生来教育的倾向日益突出,其中民办学前教育和农村学前教育存在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尤为凸显,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让幼儿学到“知识”,开始让一群3-5岁的孩子学汉字、学拼音、学算术。本次研究分别在具有代表性的四川达州三所乡镇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两个半月的深入调查,就现状这一问题作准确、真实的呈现。

一、各幼儿园基本情况介绍

(一)各园办园历史和规模

(1)幼儿园A位于达州市宣汉县清溪镇,这是一所附属小学幼儿园,占地面积300多平米,共三楼,有一个50平米左右的小操场。

(2)幼儿园B位于达州市大竹县高明乡一所私立幼儿园。这是一所附属于小学的幼儿园,办园于1999年,幼儿120余人。

(3)幼儿园C位于达州市渠县,是一所县级市公立幼儿园,至今已有办园四十多年的历史,实占地面积三百多平米,共一栋三层楼的教学楼,一个70多平米的操场。

(二)各幼儿园硬件设施情况

(1)A园共八间教室和一个独立的办公室。每间教室设施基本相同,分别有20多张陈旧的桌椅和一块黑板,教室前面有一张办公桌和一把藤椅。

(2)B园学校建筑分一栋三层教学楼,一栋四层综合楼(综合楼是教师和小学生的宿舍),幼儿园没有独立的场所。幼儿园共三个班,分别是大班(也称学前班)、中班、小班,三个班幼儿教室布置在教学楼第一层,其余是小学生的教室和场所。幼儿园仅有一台电子钢琴、小班教室有一个凑合能看的电视。

(3)C园一共有九间教室和三间办公室,每间教室里的配置设施都是仅有二十多张破旧的桌椅和一个很大的教学黑板可供使用,幼儿基本没有可以活动的空间,教室里没有玩耍的玩具和可以阅读的图书。

(三)师资情况

(1)A园幼儿教师分别有7名教师和1名园长,园长和其中2名教师学历为高中文凭,5名教师为初中文凭,皆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

(2)B园幼儿教师5名,园长1名(小学校长),最高学历大专,最低学历初中毕业,皆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

(3)C园共有十多名幼儿教师和一名园长,在这十多名幼儿教师中,除了有五名教师专业对口以外,其余都是小学教师或者中学教师,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

(四)班级设置

(1)A园共有7个班级,分别为2个小班、中班、大班和1个学前班。班级人数平均在60~90之间,每个班配有一个教师。

(2)B园共三个班,分别为小、中班和学前班(大班和学前班并列为一个班),班级人数平均在30~40之间,每班配有一个教师。

(3)C园公有8个班级,分别为2个小、中、大班和学前班。班级人数在40~60之间,小班级有两个教师,其余班级分别为一个教师。如图所示:

从上面三所性质不同的幼儿园中不难看出,在班级设置这一块中都存在着严重的小学化倾向问题,这样的配置比例真是令人堪忧。

二、乡镇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现状

(一)乡镇幼儿园课程设置小学化

乡镇幼儿园各种条件限制,在安排幼儿的教育教学课程时,安排固定的课程,没有按照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选取适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从小班开始就按照规定的课程学习,每天有满满的课程安排接近小学的教育。

小班课程表:(A园)

星期一 音乐 语文 英语 数学 健康

星期二 音乐 体育 语文 科学 美术

星期三 体育 美术 语文 英语 数学

星期四 语文 语文 英语 健康 音乐

星期五 语文 健康 科学 美术

中班课程表:(B园)

星期一 体育 音乐 语文 数学 健康

星期二 语文 英语 音乐 社会 数学

星期三 英语 语文 数学 美术 科学

星期四 语文 数学 美术 体育 科学

星期五 语文 社会 美术 健康

大班课程表:(C园)

星期一 语文 英语 音乐 数学 社会

星期二 音乐 语文 健康 数学 科学

星期三 体育 数学 美术 语文 语文

星期四 英语 语文 社会 数学 科学

星期五 语文 健康 美术 数学

从上面的课程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园没有根据每个年龄段幼儿发展状况、能力水平进行研究、设计合适的弹性课程,完全是一种小学化课程。

(二)乡镇幼儿园教学知识和难度小学化

乡镇幼儿园直接将教学知识与小学内容相接。课程设置单一且枯燥,课程的内容也不新颖(像创编、手工、弹琴、活动、区角、游戏活动等幼儿感兴趣的课程很少,自制和配备的教具有限或者根本没有),随意地开设拼音、汉字、算术、英语等课程,甚至要求幼儿会背加减法口诀及乘除法口诀,要求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习为主。在教学内容间也看不出其相关性和科学性,教学的知识难度对于幼儿来说是很大的。

(三)乡镇幼儿园在户外及游戏活动安排上小学化

(1)保教其后。很多乡镇幼儿园在中班尤其是大班和学前班的教育中,坚持以“智育为主,体育其后”,以“教学”代替“保教”,以“知识的积累,行为的规矩”代替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A校没有保教,全班就一个任课教师,教学模式和小学一样,上半天上完就放学回家吃饭,下午2点半又再入园。B校也一样,只有一个任课教师,中午孩子们吃完饭就趴在课桌上休息,冬天中午以防感冒,取消午休,午休时间由各班老师随意安排。C校部分班级是两个老师,中午孩子们在学校吃饭并午睡,教学形式也是和小学一样,每天重复各种汉字拼音的学习,没有具体、规范的行为习惯。

(2)忽视幼儿游戏活动和户外活动。由于很多具体的智育教学占据了幼儿的时间,很多乡镇幼儿园都简化或者忽视了孩子们的游戏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间,让很多有必要的游戏活动和户外活动都没有开展起来,本应该属于孩子们的游戏时间也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很多想乡镇幼儿园为了减少幼儿因为户外活动导致出现安全问题,也简化了幼儿的户外活动。特别是比较偏远的农村幼儿园的教学,并不是组织幼儿从游戏活动中学习,取而代之的是让幼儿在教室里面背书、写字、上课等。如A校的体育课内容居然是学习广播体操并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练习,除此之外就是自由活动,从来没有户外游戏活动的开展。

三、困惑和思考

星期三英文篇6

一、创设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化

1.利用课内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我们大多数的教室布置是对称结构,给人一种严肃和庄重的气氛。前后各有一块黑板,前后墙对应挂上一些名人名言,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等,以鼓励学生勤奋刻苦,勇攀高峰。而英语国家教室的布置则像个展览会,追求与众不同、别出心裁。于是我借鉴它们的经验,对教室进行特色化布置:有的是手工英语卡片展览,有的是实物布置,有的是英语手抄报展。布置完后,我再让学生互相参观各班的教室。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英语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在课桌摆放方面,小学教室基本上都是按以下左图所示的“传统型”模式摆放,显示了国内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对比之下,英语国家的教学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因此,在和其他任课教师协商后,我对课桌采取了“u模块型”的摆放。经过“ u 模块型”调整后的座位,教室中间留出了一块“舞台”供学生自由表演和展示。教师和学生的距离缩短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更多,更方便了。

2.利用课外环境培养跨文化意识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延续,相对于有限的课堂学习,课外的学习却是无限的。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英语文化氛围,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于是,我就提议学校在教学楼上张贴图文并茂的英语谚语和格言,宣传栏里张贴英语国家简单有趣的带有解说的图画故事,课前或课间播放英语歌曲,让学生在校园里也可感受浓郁的英语文化氛围,促进它们的课余英语学习。我还利用英国家的传统节日,通过讲座、英语剧表演、故事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多途径接触英语文化,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既学到了英语文化方面的知识,也增加了实践的机会,起到了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二、激活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语文化内涵

不了解中英文化差异是学生误用、错用英语的重要原因。中英文化差异大量存在于在人们的交流与交谈中,如问候、称赞、致谢、道歉以及委婉语、禁忌语乃至身势语言等。为此,英语教师应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及时点拨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1.结合英语传统,激活英语教材

英语传统在英语教学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教授“星期”时,我先告诉学生“monday”和“sunday”分别表示中文的“星期一”和“星期天”,随后我再有意识地用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一个星期的第一天是那一天吗?最后一天呢?”当我听到学生们不假思索地回答“monday 和sunday”时,我清楚地知道学生们并没有真正掌握这两个词的英语涵义。

于是我告诉他们,英国人传统上都会在“sunday”这天去教堂祷告祈求一星期的好运,就像我们在“元旦”和“春节”都会祝愿人们新年行好运一样。经过这样的解释,学生们很容易就明白了“sunday”才是星期的第一天,避免了因中英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的混淆和误用。

在中文中,用“星期”加上“一”至“七”等数字,即可表示“星期”的每一天,但是,英语却不一样了。“星期”的每一天都用不同的词来表示,小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针对学生的难点,我又借助英语传统,告诉他们“星期”各词的由来。“星期”源于古巴比伦,后来传到了古罗马,古罗马人就用自己信仰的神的名字来命名,再后来又传到了英国。当地人又用他们自己的神的名字改造了其中的四个名称,由此形成了今天英语“星期”各天。例如刚才提到的“sunday”就是“太阳神之日”,“monday”就是“月神之日”。通过适当引入英语传统,不仅激活了教材,也激起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熟练掌握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2.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激活英语教材

中英语言文化差异大量存在。比如,中国人和英国人面对“赞赏”,就有迥然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人受到别人赞赏时一般会很谦虚,并习惯说:“过奖,过奖”或者“哪里,哪里”以示礼貌;而英国人会很高兴地道上一句“thank you verymuch.”或者“i amglad to hear that.”。所以在教学“thank youvery much.”这一句型时,我会尽量多地介绍它的使用场合。英国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也截然相反,英国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并会当面打开礼物加于称赞,所以在教学present(礼物)这一单词时,我会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这一跨文化差异。通过比较中英文化的差异,可以使学生学到生动的文化知识。

在教学中,我还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讲解中英方文化对“颜色”的不同运用。如中文里的“黑”与英文里的“black”虽然意思相同,但在用法上却存有差异,中文里的“鼻青脸肿”在英文中是用“you have got a black eye.”来表示的,“红茶”的英文是“black tea”而非“red tea”;“green”在英文里还可以用来表示无经验、不成熟;“blue”一词在“youare blue.”句子中,则表示“伤心、难过”的意思。通过文化比较,可以让学生逐渐减少受中文母语影响造成的语言误用。

三、教授英语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英语背景知识,对提高交际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才能正确地用英语表达思想,才能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进行得体的交际。比如在见面时,中国人通常用“去哪儿?”、“忙吗?”、“吃了吗?”等等,表示友好的问候,并不关心答语的实质内容。而在英国人看来,这些问题是非常奇怪的,也容易产生歧义,他们见面问好通常用“hello”,“hi”,“goodmorning”,“how are you?”等等表示类似的意思。如果无视其中的文化差异,生搬硬套,就免不了许多误会。

星期三英文篇7

雷锋、保尔・柯察金、“铁人”王进喜、焦裕禄、是这一时期偶像的代表。他们身上无私奉献、为国家牺牲小我、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动了几代人。这个时期也是偶像的“黄金时代”,每个偶像的出现都会造成全民性的影响:全国人民都在“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的感召下投身国家建设的洪流,年轻人都以研读《雷锋日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豪,都想从中寻找榜样的力量来改变自己、改造自己,把自己融入为人类、为民族的解放与建设事业的时代洪流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20世纪80年代:从单一走向多元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偶像可以清晰地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的社会道德楷模――身残志坚的“中国保尔”张海迪、救火牺牲的少年英雄赖宁……另一类则是在各行各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人士。在体育界,中国女排以“五连冠”为中国人找回了自信和骄傲,成为万众仰慕的焦点;在文学界,顾城、北岛、舒婷等诗人成为无数文学青年心目中的英雄。同时,来自港台的金庸、三毛、琼瑶也在内地产生了一大批跟随者。

此外,港台娱乐明星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涌入内地,使国人形成了早期的明星崇拜:1983年香港无线的《射雕英雄传》让国人记住了翁美玲;一部《上海滩》奠定了周润发的天王地位;日本的《血疑》带来山口百惠。这个时期的港台歌星则有BEYOND、张雨生、费翔以及以一曲《我的中国心》传唱大江南北的张明敏等。80年代的偶像越出了传统学习型偶像的范围,不再像昔日那样一呼百应、全民崇拜,而是走向多元化。

20世纪90年代:流行时代的文化符号

在这一段时间内,中国人的崇拜开始向三个方面发展:一是个体户崇拜。90年代风起云涌的“下海”浪潮,煽动起大众全民皆商的热情。个体户的自由经济人身份,以及经济上的独立地位,受到青少年的羡慕。二是大款崇拜。这种崇拜体现了个人希冀通过奋斗而获得社会地位与良好物质生活的愿望,带有明显实利的倾向。三是港台明星崇拜。港台电视剧和歌曲在娱乐生活尚显匮乏的大陆,引发了追星的潮流。歌星、影星、体坛明星通过各种媒体占据了青少年的眼球和感官。

21世纪:草根偶像的呐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以及播客、博客、微博的流行,整个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流行文化的发展已由以前那种从上到下的传播方向被颠覆成了更加发散的模式。平民偶像与“实用型”偶像――各种新财富英雄开始严重冲击着传统榜样形象。

星期三英文篇8

关键词:白虎崇拜;薛家将;天命临凡;叙事线索

一、绪论

明清两代,是市民通俗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也是古典长篇通俗小说创作进入高峰的时代。长篇通俗小说创作的兴盛,特别是英雄传奇体和神魔斗法型长篇小说的流行,使各种各样的民间信仰,迷信崇拜风俗,纳入了小说创作题材采集的视野,极大地丰富了通俗小说的情节模式。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源于古老的星宿崇拜。仅就四象而言,在古典小说中出场露面散见于种种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的细节之中,举凡例如《飞龙全传》一里赵匡胤的蟠龙棍与《三国演义》里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等英雄人物的龙纹兵器,可以视作象征其青龙命格的“权杖”;神魔斗法小说里常见的“龟蛇二将”以及“披发仗剑”的玄武形象等等,可谓俯仰皆拾,不一而足。而“天命临凡”是最典型的长篇通俗小说人物塑造模式之一,即将英雄人物或反派角色塑造为天上的星宿、神祗下凡,使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具备超越常人的勇猛,智慧和魅力。“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三十六星拱”等等古代星相学概念为“天命临凡”构成了一个严密而规整的文化系统。

二、清代薛家将题材小说的成熟与创新

薛仁贵是唐代的历史名将,新旧唐书有传。以“薛家将”为题材的通俗文学创作最早见于元话本《薛仁贵征辽事略》,元明清三代均有“薛家将”题材故事通过小说、戏曲、口传文学等形式不断进行发展演绎,至清代趋于成熟,形成了“薛仁贵故事”“薛丁山故事”和“薛刚故事”祖孙三代风格分明、情节各异的故事系统。清代讲述薛仁贵故事的小说主要有《说唐后传》和《说唐薛家府传》。讲述薛丁山故事的小说有三部:

《混唐后传》《异说征西演义全传》《征西说唐三传》。

《说唐后传》首先把薛仁贵故事和“白虎星下凡”联系起来,在此之前元话本和明代小说中提及薛仁贵故事时并没有这种情节设计。明代熊大木《唐书志传》并未提及薛仁贵投军前出身,而元话本于薛仁贵之出身及投军之缘均按史实:仁贵家境贫寒,父母双亡,妻柳氏劝他投军建功立业,仁贵乃从之。在《说唐后传》中,第十五话唐太宗夜梦贤臣,十六话起述薛仁贵本是天上白虎星下凡,罗成转世,十五岁时父母双亡,家财散尽,帮柳员外家做长工,柳家小姐怜悯施恩给仁贵送棉被,却见白虎异象,才发觉仁贵天生异象,与其私奔。此后才有一系列从军建功立业的境遇。而《说唐后传》五十三、五十四回薛仁贵误射薛丁山,薛丁山被虎叼走解救和《说唐三传》四十一回薛仁贵中箭归天,更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父老子袭”“天命承继”的传统情节模式。

三、“天命临凡”与情节承继

在《说唐全传》及其后续,仿作小说中,.托庇“白虎星下凡”命格的英雄人物,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传承链条。在这一系列中,《说唐前传》中的罗成是第一位出场的“白虎星官下凡”武将;其后罗成战死淤泥河,白虎星转世到了《说唐后传》的薛仁贵身上,然后作者在敷演薛仁贵故事时,对他建功立业,威猛善战的描写之外,时时不忘写他的白虎命格克亲克己,所谓“白虎当头坐,无灾便有祸”,他的功绩长期遭到压制冒领,时来运转建功立业之后,又射伤了自己的孩儿薛丁山,为后续《说唐三传》埋下了伏笔。在《说唐三传》中,薛丁山继承了薛仁贵“白虎星下凡”的命格,在白虎山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误射死了化为白虎的薛仁贵。此后他征西得胜归来后,又被孩子薛刚犯罪,克。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小说系统里,薛刚因为是“九丑星”(又做“五鬼星”)杨藩的转世,所以并非白虎星转世,而这一传承系统在评书话本《月唐演义》中得到了继承。《月唐演义》是清末民初之间的评书作品,因为仅存评书话本,无编次题撰,历来所受研究关注不多,然而《月唐》中附会郭子仪是罗成、薛家将之后白虎星转世,而且因为之前“白虎星官下凡”命格唐将的凶厄过甚,所以天帝让降生为郭子仪的白虎星官享有了少见的妻子双全,福禄寿考的好命势。

在中国传统的民间信仰里,西方白虎主战争,是战神,杀伐之神,同时也有辟邪、禳灾、惩恶扬善、发财致富等神力。当然,白虎主要还是作为战争之神,军队之神而存在。在袍的身上体现了战争的两面性,一方面是勇敢,威猛,强大的霸者之道,另一方面则是危险,残酷的兵凶战危。在“薛家将”系列故事中,“白虎临凡”可谓既是暗伏的一条情节线索,又是充满戏剧冲突张力的隐喻。薛仁贵的功业赫赫,勇武绝伦,但又受命运的制约而不断经历落魄困厄,被诬蒙冤,克死亲人等等一系列悲剧命运,正是一个传统的英雄故事母题,即品德崇高,本领高强的英雄人物,无法逃脱命运摆布的悲剧命运。

薛仁贵早年家境贫寒,破瓦寒窑的故事,系从元杂剧《薛仁贵衣锦还乡》中敷演而出,本来是俗文学传统的发迹变泰主题;而投军后埋没火头军一段故事,在明代熊大木《唐书志传》中还毫无踪迹,系《说唐》依据民间传说添加增补的情节;明传奇《金貂记》中出现的薛丁山仅仅是蒙神女相助的少年英雄形象,并无白虎山射死薛仁贵等情节;薛刚闹花灯踢死太子,薛丁山不反而下狱就刑等等情节,更是前无可查,纯属清人增补。“白虎命格”作为这个故事的一个若隐若现的剧情线索,它在故事中所起的最大作用,就是将“薛家将”故事中种种增补,删改,原创,风格不一,趣味各异的情节统合起来,纳于统一的叙事体系下,并接续《说唐前传》的剧情,将整个说唐系列统一起来,特别是薛家将系列的整体情节清晰,完整,有踪迹可循,使读者对于情节兜转突兀,风格摇摆变化不定之处,能更易于接受。尤其是,他使薛仁贵和薛丁山两代英雄主角的替换衔接令人印象深刻,且符合情理。

结语

纵观“薛家将”系列作品的情节设置,基本上集长篇通俗演义小说的俗套模式之大成,如美人爱英雄、发迹变泰、校场比武、英雄落草为寇,闯关杀将等等,然而正是这些俗套的被各种英雄传奇一再重复的故事情节,恰恰是广大的读者群体乐于接受的情节。而这一类英雄传奇的意义,也正是在于让读者获得刺激性、娱乐性的满足。而“白虎临凡”作为不但作为一个隐喻,在书中对这个故事大悲剧和大喜剧交替的走向进行暗示和解释,更作为故事的一条隐蔽的主线,统合了不同风格,不同水准,增补抄改或原创的各种零散情节,使他们纳于统一的故事之下,起到了穿针引线的巧妙作用。

参考文献:

1.夏志清.《中国古代小说导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2.纪德君.《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艺术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3.戴不凡.《小说见闻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

4胡胜.《近代神魔小说试论》.《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三期._

5.谭邦和.《明清小说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上一篇:关于青春的诗范文 下一篇:世界四大渔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