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11-14 18:46:42

月亮的诗句

月亮的诗句篇1

月亮在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名字有直接以“月”相称的,也有叫做“婵娟”、“娥”、“玉童”、“银蟾”、“玉兔”的;其光亮有“清辉”、“淡月”的不同;其形状有“圆月”、“残月”之分别。通过不同的抒写,月亮表现为不同的意象组合,它们各具风韵,表达着不同的情意。下面我们就对古诗词中出现的“月”之意象作一简单地梳理。

(一)望月怀远:古诗词中大量的怀远之作都有悬挂在天边的月亮陪伴,无论它是“残月”、“斜月”,还是“霜月”、“淡月”,或者“新月”、“黄昏月”,约定俗成的月夜成了孤身独处的人们思念远方亲友的最佳时机,望月怀远成为古代诗歌传统主题。

“昭昭素明月,晖光烛我床。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汉乐府》中的这首《伤歌行》先写月光扰人,夜不能寐,最后点明症结所在――“怀所思”。这是相当完整的月下怀远主题的佳作了。尤其是“昭昭素明月”四句更是精妙的典型,后来许多月下怀远的诗歌都能看到这几句的影子。

此后,如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孟郊的“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等等,都是分离远隔的人们在那天涯共有的清朗月光里,借明月以寄相思的书写。在一次又一次的吟唱当中,明月被赋予了情感,它不但撩人离愁,更担负起了向远方的亲人传递思念之情的重任。

(二)借月思古:人们以我观月,移情于月,使月皆著我之色,所以诗词中又有了借月抒发历史沧桑、时光流转之感慨的名句。诗人在一轮明月似乎亘古不变地照耀下,面对家国兴亡、人生风雨、是非成败,必然会生发出对历史、对人生、对时间、对空间的无尽思绪,明月成为了诗人言己之志的绝好意象。

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诗人巧妙地以“月”作为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将历史与现实组接在一起,传达出深沉的历史悲凉感。这其中寄托了诗人对时间、人世的感慨,那似乎年年永相似的明月,引起人们无尽的咏叹与哀思。

李煜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吟唱中将“秋月”当做一面镜子,映照着词人敏锐的时间意识和绵绵无穷的怅恨。词人通过对“月”的咏叹,把一种饱含人世沧桑巨变的无法解脱的伤感传递给了后人。

月亮作为一种意象形式,它生息不已又圆缺不定,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触动着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亮意象的出现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空间,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

(三)托月明理:日升月落,月升日落,人类及自然界其他动植物的生命每到一定期限就要完结。人类就从这种自然的更迭变化中悟出生命的哲理。

苏轼通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书写使得其笔下的月充满了探索思辨的哲理意味。他通过对月亮的自然运转规律去完成对人生、社会的思考,进一步形成透彻的认识,正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带给人的启示。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对应起来,让人们认识到面对的苦难人生应当像自然界中的月亮顺应自然规律那样,及时进行自我调节。这正是词人通过自己的思考,借用月亮引导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

皎洁的月同样是诗人探寻禅理的向导。“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王维笔下皓月、幽松、流泉、卧石四个意象组合成空明幽妙的意境,这“明月”、“清泉”暗含禅意,正是诗人探求佛理的物化形式。

月亮的诗句篇2

1、“呼作白玉盘”中的“白玉盘”本意指白玉做的盘子,但在这句诗中是指月亮。

2、“呼作白玉盘”的意思是“把它(指月亮)呼作白玉盘”,由此可以知道,虽然白玉盘本义是指用白玉做成的盘子,但在这句诗中,诗人把白玉盘比喻成月亮。因此,“呼作白玉盘”中的“白玉盘”指的就是月亮。

3、“呼作白玉盘”这句话出自李白的诗《古朗月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开头写孩提时代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

4、接着又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最后表达为月亮的沦没而心中感到忧愤不平。该诗文辞如行云流水,体现出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来源:文章屋网 )

月亮的诗句篇3

【关键词】鉴赏;意境;语言;修辞;内涵;抒情;描写;表现

1 汉代的《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对古诗的欣赏需要培养一种趣味,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际上,知,好,乐是欣赏艺术的三个层次,首先是知,其次是好,在这两者基础上才是乐。 如何具体去做,才能把欣赏古诗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我认为作到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我们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 例如,刘禹锡的七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句便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里的巴山楚水是诗人被贬官地区的代称,二十三年则是被贬官的时间。那么诗人为何被贬官呢?为何回来后已是物是人非,作者却仍能保持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吟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诗句?如果查阅以下诗人的身世经历,我们会很容易发现刘禹锡是因在贞元二十一年(805)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参与王叔文变法失败后被贬官,这期间宦海沉浮二十多年,虽历经坎坷,但诗人那种达观向上,倔强不服输的性格却没有改变。 这还可以从他的另外两首诗中看出。一首是815的《元和十年自朗州承诏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中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朝廷有人想起了他,结果他回长安写了这首诗,刺痛了当权者,再度被贬为连州刺史。另一首是十四年后在回长安,写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的性格从这两首诗中可以明显的表露出来,所以在这首诗中,他能从前四句沉郁中奋起,振作。了解诗人的经历可以更深入的理解诗歌的内容,还可以从诗人的人生境界中受到启发。

2 形象内涵、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诗歌的作者大多为饱学之士,他们身上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化为一种精神,自诗歌中信手拈来,表达一种情怀。 20世纪心理学大师荣格曾研究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我们民族的诗人受传统文化熏陶日久,他们继承了许多民族性的文化信息,在诗歌中广泛应用,从而增添了诗歌的意蕴,但同时也给今人解读古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于这一类的文化信息,我们必须了解、归纳、掌握,从而成为一种解读诗歌的手段。 例如,古诗中登高,望月与思乡的关系,可以说包含了我们这个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心理,有人曾从“原型”批判的角度对诗歌中的一些文化信息和民族心理作了非常精当的分析,如傅道彬的《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一书中对月亮及其艺术象征作了分类研究,他认为中国文化中月亮最基本的象征意义是母亲和女性。《礼记、祭器》中说大明生于东,月生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说文》中释月“阙也,太阴之精”。中国第一位女神女蜗,又是月神,这些都证明了这一点。同时,月亮的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启发人们对宇宙的思考,从而又衍生出许多象征意义。如月亮是孤独失意的象征,月亮是美的象征,月亮同时象征着和谐静谧的中国智慧和超群脱俗的士大夫风范。因而在诗歌的审美意象中,月亮被赋予多层含义。月亮意象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因而和思乡主题和旧梦重温有着必然联系。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体味诗眼,解读诗歌

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句诗一方面表明古人写作构思之辛苦,另一方面也表明古人写诗词很讲究练字。因练一个好字、好句,是全句、全诗游龙飞动、生气盎然的,就是“诗眼”。它可以是一个简练传神的字,也可以诗作体现主旨的精彩与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若能从诗眼入手,可更深入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句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形象的描述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直”字展现了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的背景上,则给人以茫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誉浑圆之美融为一体,面目壮观,别的字确实难以替代,这“直”和“圆”正是该似的诗眼。杜甫的《蜀相》中的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和“空”就是该句得诗眼。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就是诗眼。 注意:诗歌中的一些形容词、副词和动词往往就是诗眼。找到诗眼,有助于正确把握诗歌意境。

4 把握特色,重点突破

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看,高考鉴赏的古代使更多是写景、咏物、咏史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把握诗歌之前,还要掌握已写诗歌的反战以及分类的知识。诗歌按照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按语言字数,可分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诗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边塞诗、咏怀诗等;还可分为律诗和绝句。古代律诗中的四联,古人归纳为起、承、转、阖。从层次上分,往往可以分为两层,一层写景,一层抒情或议论(即卒章显志的写法)。 如:题竹石牧牛(并引)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理解分析可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竹、石、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 3 感想。简析:这是一首题画诗,作于元三年(1088)。诗人以游戏的笔调把画中景物写得活灵活现,并且发挥想象,写画中之物几乎全要动起来了,以致于诗人不得不出面关嘱。这样的写法,既再现了画面的生动,诗人对画作的赞赏喜爱之情也溢于言表。 前四句高度概括画面的内容:石、竹、牧童、牛。“峥嵘”、“绿”、“觳觫”等形容词用以代指事物,诙谐有趣。后四句寄理于形象之中,涉笔成趣,余味隽 。

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高中生,应该有一定的研读鉴赏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诗歌研读中就应该抓好以上的鉴赏方法,这些只是我个人对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些浅见,毕竟中国古代诗歌博大精深,还需要我们好好学习和深刻挖掘。

(指导教师:大连经贸高中 张帅)

参考文献: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3] 《中国高考年鉴・语文卷》(中国致公出版社)

[4] 《十年全国高考试题( 1995--2004)分类集粹》(天津教育出版社)

月亮的诗句篇4

《西江月》中“别”字的理解通常有“离开”和“另外”两种理解,人们也更多地倾向于第二种理解。从陈老师的“首先,从形式上看,《西江月》这个词牌的体例要求是下阕头两句对仗,辛弃疾做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对仗工整,无可挑剔。至于上阕开头两句则没作要求,所以可用可不用。我看作者用字是经过了精心锤炼,第一二句也应该是采用了对偶形式。‘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别’对‘半’,而‘半’是形容词,所以‘别’字也只能作形容词讲,因此不可能解释为动词‘离开’。再从内容上看,‘别’字解释成‘离开’,虽然句子是通顺连贯的,可整个句子变成了‘皎洁的月光离开了树枝,惊动了乌鸦’,不合情理,不合逻辑。随着时间的推移,月光是在移动,但这移动的月光能惊动得乌鸦吗?显然是缺乏生活常识的表现。”这段文字来看,“别”字理解为“另外”而不可以理解为“离开”表面上是说得通的。可是笔者觉得如果变换角度来重新体味一下“别”字的话,陈老师的这种说法就显得单一而牵强了,很有必要对“别”字作一次重新赏析。

首先,我们不妨先从“别”字的含义来探究。“别”,会意字。从冎(guǎ),从刀。“冎”,《说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别”的小篆形体,是一个表示用刀剔骨头的会意字。因此,“别”字的本义应为“分解”,是一个动词。后来就在“分解”的基础上通过引申等方式演变为含有“分离、辨别、离开、告别”等含义的动词,如“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汉书·张禹传》,“知国之安危臧否,若别白黑”——《荀子·君道》,“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杜甫《石壕吏》等。当然,“别”也逐渐演变为含有“另外的、特殊的、其他、各自”等含义的形容词或副词。如,“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死生别处,终始异居”——班固《白虎通》等。鉴于此,词里“别枝”中的“别”字有动词“离开”和形容词“另外”或“旁”等两种理解也就理所当然了。关键是如果把词中的“别”字理解为“另外”或“旁”的话,“明月别枝惊鹊”一句的语序应改为“明月惊别枝鹊”,强调的是鹊儿被“惊醒”,此句的理解就应该理解为“月亮升起来了(明亮),惊醒了停栖在斜枝上鹊儿”,这里的“别”字理所当然地应该理解为“斜”或“另”了。不对啊!因为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阴晴圆缺是自然的常态,鹊儿(包括其它动物)应该是适应的,不会因此受惊,同时,明月的升起应该有一个缓慢的过程,不是突然出现的,所以鹊儿的受惊一说就显得无从说起。因为如果没有其它因素的惊扰,鹊儿应该是不会受惊的。同样,如果把“明月别枝惊鹊”的语序调整为“明月惊鹊别枝”,强调的是鹊儿“被惊醒后飞离”,那么此句应理解为“月亮升起来了(明亮),惊醒了停栖在斜枝上鹊儿,鹊儿从这一枝飞上了另一枝。”也不对啊!如果是这样,结果还是月亮惊醒了鹊儿,而这时的“别”字就应当理解为“离开”或“飞离”,笔者想,词人当然深谙此理,他不会轻易地把一个看似“可有可无”的“别”字用在词中,那么词人这样做的话,是不是有他的深意了?我们无从知晓,这也许本身就是词人的刻意为之,目的是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去揣摩、去争论,至于你如何理解,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其次,我们再从古人吟诗作对讲究对仗(形式)这个角度来考虑。我们知道,古人在创作古诗词的时候,为了讲究押韵、工整与对仗等,有时不得不改变句子的语序,这一点在《西江月》中的两组对偶句中显得尤为明显。假如我们先不改变“明月别枝惊鹊”一句的语序来理解诗句的话,那么,此句先可以理解为“月亮慢慢升起,离开这个枝头,升上那个枝头,惊醒了斜枝上的鹊儿”,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情境是,诗人当时被美丽的夜景所陶醉,停止了赶路,长时间地驻足欣赏美景,感受到了月亮的位置变化,这样的理解是可以说得通的,但是这与“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行”似乎有些冲突。当然,上句也可以理解为“月亮从一个枝头跃上另一个枝头,再从这个枝头跃上另一个枝头,惊醒了枝头上的鹊儿”,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情境是,词人一边在欣赏美景,一边在赶路,此时他感知的可能不是自己在走路(移动),而是看到月亮在枝头间跳动了。但是,笔者还是认为,不管是诗人停止行走驻足欣赏月下美景感知月亮位置的变化,还是边赶路边欣赏月亮在枝头跳动,如果没有诗人或其他因素,单是月亮的明亮或缓慢的位置变化是不会使鹊儿受惊的。接下来,我们如果改变一下语序来欣赏的话,“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的语序可以调整为“明月惊鹊别枝,半夜清风蝉鸣”,那么,这两句便可以翻译成:“月光明亮,惊醒了停栖枝头的鹊儿,(使它)离开了(原来的)枝头;半夜里,清风送爽,传来了蝉儿的鸣叫声。”在这里,“别”字理解成(鹊儿)“离开”(飞离)应该是说得通的。同样,我们还可以根据词性相对(相同)把上两句调整为“明月别枝鹊惊,半夜清风蝉鸣”,这样,“别”字就可以理解为“另”或“斜”了。基于此,“别”字意蕴应该是丰富的,到底是月亮“别枝”,是鹊儿“别枝”(离开枝头),还是鹊儿在“别枝”上呢?词人没有答案,读者自可尽情想象了,多精妙的构思啊!

第三,我们还可以从作者构思(内容)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可以这样揣测,词人在创作此词时,可能是在再现当时画面的同时更在刻意追求某种意境,也就是陈老师所说的“作者描绘的画面清新自然,动静结合,恰如一幅山村夏日夜行图,既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惬意,又有听觉上的享受,还有嗅觉上的馨香,使人有身历其境之感”。是的,如果有过夏夜乡村行路经历的人,在欣赏此词时所产生的诗兴上的共鸣可能还不仅仅于此。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想象那迷人的意境: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大地,乡村小路旁的大树上停栖的鹊儿清晰可见;词人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清幽迷人的夜景;清风拂煦,传来了阵阵蝉鸣。突然,鹊儿被惊,飞离了原先停栖的枝儿(诗人是否也因此小惊了一下,我们不得而知)。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鹊儿受惊呢?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由于月光太明亮,鹊儿才会被匆匆赶路的词人惊扰而飞离枝头。但词人故意不明说,反而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悬念让读者去猜想:是明亮的月光,是吹动了枝头的清风,是鸣叫的蝉,是赶路的词人,还是兼而有之?这样就大大地丰富了词的意蕴:好一幅令人遐想的乡村夜行图!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少年时候曾不止一次经历过类似的美妙意境,因而不得不由衷地为词人的精妙构思而拍案叫绝。

谈到这里,笔者觉得“别”字本身就给予了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实在没有必要机械地理解为“另”、“斜”、“旁”或“离开”,如果真的要给予一个答案的话,那也只能是由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及对词境理解来自我选择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嘛,至于是“离开”或“另一”、“斜”等,其实都不重要),也许这样更能符合欣赏诗词的要诀,也更能贴近词人的创作本意,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月亮的诗句篇5

在数千年悠久的华夏文明中,人们对不断变化的月亮的憧憬和向往仿佛一刻都未曾停止过。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仿佛与那阴晴圆缺着的月亮密切联系着,从古到今无数的诗人写下了关于月亮数不清的优美诗篇。而月亮圆缺的周期性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呢?从古人的诗作中又能推断出什么样的自然规律?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小词书写了主人公在元夜观灯时引起的回忆和感想。上片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句进一步交代了约会的具体时刻,蕴含着的月相知识是完全符合自然科学规律的,可见作者是通过客观、仔细观察后所作。“月上”指月亮从东边升起,刚到柳树梢头,离地平线不远,方位自然是东方了。“黄昏”表明太阳已从西边下山。月亮与太阳一东一西遥遥相对,正是望月初升的时候,此时日地月的空间位置关系恰好是地球在中间,日月在地球两侧,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被太阳照亮的月球的半个球恰好正对着地球,所以在地球上人们的眼中月亮是圆圆的,而月亮在天空的时间也正好日月完全错开,整个晚上都可以看见一轮满月在天空中东升西落,日期是农历的十五或十六。诗中已写明“元夜”,即正月十五,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七绝,前两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朗: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假若让我们去想象当时的情景,那么天空中的月亮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推断一下,当时僧寺有夜半敲钟的习惯,故诗人方有“夜半钟声”的描绘。夜半,又名子夜、中夜,这时“月落”意味着当时月亮出现在前半夜,子夜时月落,而后半夜无月。那么此时一定是日地月三者连线呈直角位置关系,被太阳照亮的月面只有一半朝向地球,所以地球上的人们眼中月相为月面朝西的半圆,即上弦月。随着地球的自转,中午月出,但日光强烈,人们是无法看到的,只有等到傍晚日落,这时月亮已升上天空大致最高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夜半、月落”复原诗作的那个夜晚的月相,并且能够推断那是农历的初七或者初八。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首著名的七绝写景佳作。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不难看出“月如弓”正描写了月亮的形状,又根据“九月初三夜”知道这是农历的初三,因此是一个盈峨嵋月。农历月初时日月在地球同侧,大致位置相似,由于日月和地球的连线存在一个很小的夹角,所以人们在地球上可以看到很小的被太阳照亮的月面,故呈现出“似弓”的弯月牙形状。同时月出时间也大致和日出时间相似,只不过稍微滞后一段时间,那么诗中日落之后,人们在西面天空看到那弯弯的月面朝西的月牙,再^了一段时间这月牙也会落入地平线以下,这样的夜晚也是大部分无月的。

月亮的诗句篇6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台上一味地讲解,缺乏对学生鉴赏水平不齐、接受能力不一的考虑,让能力不同的学生接受相同的指导,教学效果不言而喻。我以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针对学生不同的鉴赏水平,因材施教,从而使不同鉴赏水平的学生都能与文章产生共鸣。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望洞庭》一课时,我进行了如下引导。

师:自主阅读后,同学们对“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有什么理解?生1:从“秋月”一词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师“:秋月”一词点明了作者写作的时间。其他同学还有什么理解?生2“: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师:同学们对这一诗句做了很好的解释,体会到了水月相溶的和谐美景。有没有同学发现“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一诗句的特殊之处?生3:诗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师:诗人将什么比作什么?生4:诗人将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镜子,凸显了湖面的平静。在师生互动交流中,我针对学生不同的赏析水平,带领学生一步步深入诗句。水平较低的学生在听取了其他学生的意见后对诗句有了更深的理解,水平较高的学生也能在教师的进一步指点下得到更高层次的领悟。

二、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借鉴学习

不同的文章虽言辞表达大不相同,但在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有许多共通之处。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吸收能力,注重对文章共通之处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借鉴学习,鼓励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多归纳、多总结、多比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快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但愿人长久》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读懂诗句,理解诗人的情感。我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首先为学生介绍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又带领学生重温以往学过的“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与月亮相关的诗句,并为学生讲解“月亮”这一意象的通常含义。经过此番重温学习,学生对“月亮”这一常见意象就有了形象的理解体味。紧接着,我带领学生重回课本,借鉴之前复习掌握的“月亮”含义,细读诗句,对诗人的情感进行深入分析。

有了对以往诗句的良好借鉴,学生就能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诗句产生具象的理解,对于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也有了深刻的领会,与诗人产生了共鸣。总之,作为学生学习上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正确树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以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能力水平为教学的出发点,以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和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为落脚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阅读技能加以指导,就能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成长进步。

月亮的诗句篇7

一、《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关于作者:贺知章 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主要擅长写绝句。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广为流传。

2、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的诗,通过对于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3、相关考题

(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________(打扮),丝绦________(用丝编成的绳带)

(2)本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的修辞方法。

(3)诗人把(春风)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二、《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一个乐府古题。李白用了这个题目所以叫“古朗月行”,但李白并没有袭旧,而是自成以风格。尤其是前四句,通过简单的文字写出了儿童对于月亮懵懂的认识。

2、李白是我国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同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3、相关考题。

(1) “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古朗月行)和(静夜思)

(2)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3)诗中(又疑瑶台镜)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三、《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又叫《悯农》,作者唐代诗人李绅。《悯农》共两首,这是其一。诗的重点是写农民的辛苦,并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2、相关考题

(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农民)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歌表达了对农民(敬重与同情),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四、《悯农》其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译文:春天中下一粒种子,秋季能收万颗粮食,全国都没有闲置的土地,但仍然有农民饿死。

很多学生,直译这首诗是没有问题的。但农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既然收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还会有农民饿死呢?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造成的悲剧。

2、相关考题

(1)《悯农》二比《悯农》一更加深刻,对农民的辛劳及悲惨命运做了真实的描写,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

(2)诗中第(1)句写春种,第(2)句写秋收。春华秋实概括了(农民)生产粮食的(辛苦)。“一粒粟” 和“万颗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农民劳动(创造的巨大财富)。

五、《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作者:王之涣 字季凌。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2、重点词语解释:

(1)鹳雀楼:是在现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因为经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在上面栖息而得名。

(2)依:傍着 尽:消失 穷:达到极点 更:再。

3、相关考题。

(1)前两句诗是诗人所____(见),短短的十个字,现在看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后两句是诗人所(想),要想看到最远方,就得登上更高一层楼。

月亮的诗句篇8

??辽阔无垠的地方,月亮总是显得特别大,譬如在大漠,在海上。特别是海面上的那轮明月,硕大浑圆,近得似乎伸手就可以够着……

??喜欢对着月亮浮想联翩的人,可以找来义大洛·卡尔维诺的小说《宇宙趣潭》,翻开第一章《月亮的距离》读读,里面有许多关于太初远古的月亮有趣的事情,匪夷所思。从此以后,你看月亮的感觉和联想,可能会不太一样了。

??曾读到过一首俳句,读到时是英文,翻译成中文大意是:虽然是破碎了的,破碎又破碎,还是在那儿,水中的月亮。

??月亮的确充满魅惑力。英文是lunacy,是“疯狂”之意,字根就是luna——月亮。还有moonstruck,给月亮打倒了,说不定打昏头了,所以也是精神错乱之意,可见月亮会影响精神状态,这是西洋之说。那么中国呢?鲁迅的《狂人日记》劈头一句就是“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张爱玲写她被父亲监禁在家,几乎快疯了,她这样形容当时看到的月色:“我们家楼板上的蓝色的月光,那静静的杀机。”同时还引用了一句关于狂人半明半昧的心理状态的诗:“在你的心中睡着月亮光”。后来她小说中关于月亮的意象用得特别多,特别好,效果特别强烈,不会是没有缘故的……

??为什么人们的情绪会受到月亮的影响?难道人类的血液里,还流淌着远古穴居时期对月嗥的兽性吗?还是因为人类更早的远祖来自茫茫大水?在我听过的答案里,最富诗意的是这一则,可能正是由于人体里大部分的组成是水吧,就像海洋的潮汐受着月亮的牵引,我们每个人心中也有一片海,被月亮吸引,反射着月华的光影。

??在月圆时分,浪花汹涌,一个陌生的自我,冉冉升起……

上一篇:西班牙语好学吗范文 下一篇:苏轼江城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