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体育考试范文

时间:2023-12-06 09:18:33

中招体育考试

中招体育考试篇1

为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教育局成立市区201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体育考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1),领导小组下设考务工作组(成员名单见附件2),具体负责管理指导体育考试工作。

二、参加对象

全区(含市直属)报名参加2015年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的学生。

三、考试安排

(一)考试项目及评分标准

1.2015年体育考试测试项目为:50米跑(10分)、一分钟跳绳(10分)、中长跑(10分)和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10分),总分40分。

2.评分标准(见附件4)

(二)考场设置及考试时间

1.组织方式:为保证学生安全,方便学生就近考试,易于管理,确保考试质量,本次考试采用送考到校与集中方式组织考试。

2.体育考试时间:2015年5月11日至5月22日。

3.考场设置及考试时间(见附件5)。

4.考生统一使用市区初中物理、化学实验考试准考证。

四、安全工作

(一)加强宣传。在体育考试前,各学校务必提前做好体考宣传工作,通过告家长书等形式,对本校所有考生的健康状况进行逐一摸底。考生有以下情况,应申请免考:1.心、肺、肝、肾等主要器官患病;2.身体发育异常,如侏儒症、巨人症等;3.身体有明显残疾或畸形,严重影响运动功能者;4.视网膜病变;5.有其它不适宜参加体育考试的疾病(尤其是中长跑项目)。申请免考由考生填写申请(考生可根据身体实际情况申请免考,免考学生申请表需附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原件,复印件无效),经家长签字,学校盖章后报“体育考试”领导小组。免试成绩按满分的60%计分。

(二)加强安全教育。各学校应加强考生的交通、饮食、人身等安全教育,需外出参加考试的学校要特别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并制定安全预案。

(三)做好考点应急医护准备。体育考试期间,各考点学校应主动与当地医院协调联系,从医院抽调具有职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和护士进驻考点,并提供救护车和必要的常用急救药品、氧气袋等。

五、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一)考点学校要做好考试场地清理工作,确保场地符合条件(跳绳使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器材)。

(二)考务工作务必坚持“五统一”、“三公开”、“一公示”原则“五统一”,即统一测试人员、统一项目标准、统一测试器材、统一安排时间、统一场地要求。“三公开”,即公开考试内容、公开测试方法、公开评分标准。“一公示”,即公示考生成绩。凡弄虚作假,违反体育考试纪律的考生或考务工作人员,一经查实,考生的体育考试成绩予以取消;考务工作人员则立即停止其工作,并视其情节轻重,按照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三)严格按以下程序认定考生成绩

1.体育考试成绩单必须有两个以上考务人员(测试员)签字认定。

2.每个学校全部测试结束后的汇总成绩由体育考试工作组组长和考点副主考、主考签字认定。

3.考生成绩的更改必须由项目测试的组长、体育考试工作组组长和考点主考签字认可方为有效。

4.每个考点测试结束后,立即将原始成绩汇总存档(电子文档),由体育考试工作小组组长和考点副主考、主考签字后复印两份存档(一份交区教育局,一份留存学校),原件密封由考点督考带回交市教育局体卫艺科。

六、其它事项

(一)考点设置学校应在考前一天严格按照要求完成考点设置的准备工作。

(二)四项测试成绩按评分标准转换成分值后计入中考成绩进行录取。具体换算标准见《市2015年初中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体育考试评分标准》(附件4)。

(三)因身体原因申请缓考的考生,将统一安排一次补考。在考试当天因临时伤病不能参加体育考试可申请缓考,如缓考仍不能参加者,则按免考计分办法处理。单项成绩满分及总成绩达38分以上的考生必须参加区统一组织的复测认定,若复测成绩误差大于10%,则按复测成绩认定最终成绩。

(四)各学校要全力做好考生及考生家长的宣传解释工作,将统一制定的《市2015年初中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体育考试家长须知》(附件8)印发到每一位家长手中,家长签字确认后由学校妥善保存。要让每一位考生和家长知晓体育考试的目的、意义以及考试项目内容、测试方法、评分标准等,并在校内醒目处张贴。

中招体育考试篇2

关键词:中招体育考试;运球上篮;训练方法

根据深圳市中招考试的要求,从2006年开始,体育中考以5%的比例纳入初中生升学考试范围,直到今天,广东省各地区体育中考成绩比例直线上升,深圳市实行多年的标准分改变成原始分,以30分的原始分计算成中考总分,因此,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体育对中考总分的影响。本人根据多年的初三体育教学的成功经验,谈一谈提高中考体育运球上篮成绩的方法。

一、考试规则

考试的具体规则和标准,根据深圳市2016年的中招考试,规则如下:

1.场地器材:半场篮球场(篮球场规格为28米×15米),以篮球场中线与边线交叉点为圆心,以30厘米为半径画弧作为该项考试的起终点和折返点,考试采用7号篮球,电动计时器一台。

2.动作规格:按照篮球规则相关条款进行运球上篮(运用“走步”“滚球”“推球”“抛球”等动作视为违例,运球中违例者应从违例点开始重新运球)。

3.考试方法:双脚站在起终点内,听到“开始”口令(开表)后开始运球上篮,投中后运球至另一侧折返点,一脚踏在折返点内返回运球上篮,投中后运球回到起终点,以一脚踏入起终点时停表,记录时间。

二、运球训练

1.原地运球训练

首先,练习手指、手腕的灵活性。方法是固定手臂运球和直臂对墙运,在固定手臂运球较熟练后,可练固定两臂在膝上的换手变向运球。其次,进行全身协调性的运球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上、下肢配合协调,为合理、熟练运球打下良好的基础。采用单臂支撑旋转运球,原地跨下左、右运球,原地跨下前、后运球,原地背后换手变向运球。最后,可让学生练习环绕两腿做“8”字运球,原地同时运两球。运两球时要经常改变练习的节奏,可做两球同时起落、交替起落的运球。

2.运球速度训练

运球速度的快慢是影响成绩好坏的主要因素之一,过快的运球速度会影响投篮的稳定性,即使投中,由于冲力太大,也会影响控球速度。在练习时,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能只追求速度,而应该控制好运球速度与节奏的相结合,做到快而不乱,让学生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在练习中可选定15~20m距离的场地进行比赛或游戏性练习。由易到难逐步练习,先练持单球的高运球、低运球、胯下运球和运球转身。学生运球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时,可再练双球运球。

3.运球节奏训练

具体的节奏变化应该是:加速、减速,加速、减速,加速、减速,加速、冲刺。平时练习可以采用学生听哨音来回运球加减速练习的方式,合理地运用运球加速、制动、减速等技术方法,为三步上篮的稳定性与准确性的提供保障,同时还能减少控球时间而提高考试的成绩。平时,可以采取综合性练习,多练才能使学生在运球时达到“人球合一”的程度。还可以运用一些技术游戏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如:运球追逐、运球相互拍打、直线运球、接力比赛、运球折返跑比赛、圆圈运球追逐等。

三、投篮训练

1.投篮的动作训练

在快速的运球上篮过程中,众所周知,采用低手擦板投篮是稳定性最高的投篮方式,近距离擦板投篮的主要优点有:容易找到投篮点,即容易命中,易于控制球并且节约时间,练习时应尽可能少地让学生采用高出手点,挑篮,甚至扣篮等动作。具体方法:原地徒手动作:把投篮动作和运球动作篇成一套4×8拍的徒手操,目的在于了解动作要领,巩固投篮姿势。

(2)原地篮下擦板投篮:老师在篮下左右45°角距篮板三步位置划好点,依据投篮要领投擦板球,投出去的方向(45°左右的角度)在球接触篮板的时候最接近前进的方向。

(3)近距离接球上篮,投中后运球回起点。监考员发出“预备―起”的口令,定点投,以移位3~5步为最佳,做接球定点投(篮下左右45°角)。

(4)培养救球意识:用球打篮板,然后进行二次投篮练习。在篮底附近把球投向篮筐或篮板,不要投中,然后自救以及积极拿球的能力。

2.投篮的角度训练

一般的投篮角度以30°角至45°角为佳,一方面提高投@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球通过擦板的方式能顺势反弹,与下一步更好地衔接。

3.上篮的路线训练

上篮的路线是提高投篮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整个运球过程中,两点之间直线最近,所以直线运球是最省时间的。但是为提高运球上篮的稳定性,一般的投篮角度以30°角至45°角为佳。因而上篮路线也应提前设计好,尽可能地以弧线的方式上篮。在平时训练时,三步上篮的路线可以用标志加以提醒学生。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从右侧上篮稳定性高,而左侧上篮大多会觉得别扭,甚至绕到右边上篮,从而影响考试成绩。因此,平时练习时应该恰当地加强左侧运球上篮的练习,以保证上篮的角度,提高投篮的稳定性。

四、素质训练

1.身体素质练习方法

(1)速度素质训练

行进间高抬腿接快速跑或进行间小步跑接快速跑,28m×4 次;根据老师手势或信号,运球做快速起动和急停;全场快速运球上篮,3~4次;二人传接球上篮,3~4次;学生站在端线外,老师向前场传高远球或地滚球,学生迅速起动加速跑,接球上篮;在篮球场内设几个障碍物,学生利用障碍物做快速折线跑、变方向跑、弧线跑或转身跑等。

(2)灵敏素质训练

在快跑中根据信号做急起、急停、转身跑或变方向跑;快跑中拾起地面上的静止球或接老师传的地滚球;如3人一组,2人传球,另一人在中间抢断球。

2.心理素质练习方法

(1)大力表扬增信心

老师对学生的训练和表现应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都说“孩子是夸大的”,表扬孩子的时候尽量具体到细节,既是对其表现的肯定又是对其他孩子的一种指引。如,“你的运球很稳定,相信你可以再快点!”“今天进步了3秒,非常棒!”“你的动作很有节奏感哦!”等等,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私人定制促进步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要给学生定下要达到的小目标,以此激励学生不断地有方向地去超越自己。这要求老师很认真地去总结和分析学生的平时成绩,再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个人目标,告之学生实现各自的目标。

(3)模拟考试多训练

由于运球上篮考试是在室外的场所进行,所以,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如,阴天下雨、大风等因素。因此,平时的训练多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进行,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的适应能力,还可以进行心理训练。在模拟考试中,收集学生容易出现的状况,进行及时分析、解决,指导学生克服。

(4)面对成绩稳心态

考试之后,学生的成绩总是有好有坏。这时,老师应该特别关注学生的心态,教育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特别是对于有失水准的学生,要帮助他们纠正自己的心理因素,让孩子们客观地面对失误,并指导学生调整心态提高信心,将注意力放在接下来的考试上。可采用放松调节或是典型事例分析等。

总之,为学生在体育中考时考出理想的成绩,体育教师应加强对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的研究,从更多的角度来对这些项目进行重新审视与认识,仅按照传统的教学训练方法进行,必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被打败。我们应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专业技术,帮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周劲.浅谈中考体育篮球半场来回运球上篮训练方法[J].运动训练学,2013(3):6.

[2]孙民治.现代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中招体育考试篇3

一、招生对象不同:

1、体育单招招生对象和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具备二级运动员或二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22周岁,具备一级运动员或一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

2、体育普招招生对象和条件: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身体健康,热爱体育事业,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男生身高不得低于170厘米,女生身高不得低于160厘米,年龄不超过22周岁。

二、志愿填报不同:

1、体育单招填报志愿:所有体育单招院校都在每年的5月中旬考试,只能报考一个学校,学生不能同时参加多所学校的报名考试;

2、体育普招填报志愿: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等专业的考生须按规定时间和办法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报名及填报志愿,在高考报名资格确认后,应向报名单位申请报考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

三、文化课考试内容不同:

1、体育单招文化课考试: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教育考试院等相关部门的规定,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政治、英语,各科满分150分,没有指定教材,考试大纲为高中基础知识部分内容。

2、体育普招文化课考试: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试卷有全国统一卷,部分省市有独立招生的试卷。

四、技术考试不同:

1、体育单招技术考试:以测试专项成绩为主,部分院校有基本身体素质,专项成绩所占比例高于基本素质所占比例;

2、体育普招技术考试:各个省份测试4项(3项基本素质,1项专项)或者测试五项(4项基本素质,1项专项)。

五、考试地点不同:

1、体育单招考试地点:根据学生报考院校不同,考试地点不同,学生需要去报考院校参加考试,文化课和技术课都在报考院校考试;

2、体育普招考试地点:文化课考试是每年6月7日、8日、9日三天,在所在城市参加全国统一或者本省统一的考试;技术课考试在本省参加省招办主办的统一高考体育加试,加试时间一般是每年的3月到4月底。

中招体育考试篇4

关键词:运动训练;单独招生考试;困境;创新

引言

体育特长生又叫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是指经过教育部批准的招生高校根据本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的建设需要,推进素质教育,从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学生招有体育项目特长且又符合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的学生。

一、我国运动训练单独招生考试的困境

(一)考试随意性极强,公信力全无

体育教育专业考试是一项科学、严肃、公正的考试。从教育科学的角度讲,它是运用现代体育科学手段,全面检测考生的身体素质、基本运动技术和专项运动技巧水平,以量化的手段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提供详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作为选拔和录取考生的重要依据,从而科学地反映每个考生真实成绩。从社会角度讲体育教育专业考试,它不仅关系到高校体育专业生源质量,而且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和个人前途,关系到招生工作的社会形象,因此必须强化管理,提高考试质量,使考试的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其平等性和公正性,才能保证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目标的实现。

体育学院本科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一般不得低于本地区理工类最低控制分数线的70%,其中基础理论系、体育管理专业、中医骨伤专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与本地区理工类最低控制分数线相同。专科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一般不低于本地区理工类最低控制分数线的60%。根据考生的文化考试和体育考试综合成绩,分别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专项成绩突出、文化考试成绩略低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根据运动等级,一般可适当放宽录取。降分幅度20~50分不等。

(二)“人情分”严重

增加报名工作的透明度,杜绝一部分不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有机可乘。为使单独招生和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应严把入口关,做到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在招生考试中,上级主管单位可对这些招生院校进行能否单独招生的合格评估,建立评估机制和监督机制,对评估合格院校单独招生的过程进行监督控制。

(三)职业潜质的考核标准难把握

在现有体制下,体育院校所招收的学生,一般文化水平偏低,尤其是理科,有些人甚至连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都达不到。这种状况反映在体育院校基础理论教学上,便呈现出无奈的窘境。一方面教材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学生学习起来困难重重,由于基础差,对新的科技发展也茫然不知所措。体育院校培养出来的师资,文化底蕴严重不足,只会“一招鲜,吃边天”,单纯以某一专项的运动技巧教学生,而不会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如同过去的工匠师傅教徒弟一般,“只要照我这样做就行了”。这样下去,我们的体育事业如何发展

二、我国运动训练单独招生考试的创新

(一)单招考试中确立第三方的监督和评估制度

体育院校中的运动训练和武术专业实行单独考试、单独招生的办法,即文化考试,体育考试及录取办法由招生学校自定,录取名单由学校报送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审批,遗留问题由学校负责处理。

(二)加强监督,杜绝人情分

为防范和打击资格或身份造假,五部门要求各省级有关部门要各尽其责、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对申请高考加分的考生资格或身份的联合审查。教育部门要进一步深化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规范和完善信息公开的程序和要求,加大资格考生加分信息公示力度和社会监督效度。

(三)多样化组织面试,调研考核标准

自主招生代表着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高考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体现了教育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中学教育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在今后的工作中,高等学校将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去寻找一条更合理、更有效、更公平的自主选拔录取规范性标准,真正做到不拘一格地多元化选拔优秀人才。

单独招生招考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思路应当是:由现在的以考为主,过渡到考评结合,以评为主。这里的考是指:以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考试模式;评是指以对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专业倾向等多种素质考核为主的考试模式。依此思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改革的尝试。

(1)由省教育厅指导成立一类职业教育社会性考试中介机构,由教育厅牵头,以这些中介机构为主,在各类高校及企业参与下,制定社会认可的考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此指标体系的考核,达到一定的档次,就可以被高校录取。

(2)单独招生院校可以与中专、技校或高中建立“直通车制度”。这种情况下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对口的中职学校的课程内容要与高校衔接;二是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结论

高校单独招生在招生考试命题,考试成本,录取公平等方面问题得到解决,对稳定和扩大高校的生源范围,提高生源质量,对提升我国高技能型人才的质量,对职业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都会产生积极地正面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改革的深度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2:114-116.

[2]邬卫.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改革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9:31-33.

[3]陈章,张智,潘久政,等.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探索――基于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单招生与统招生的对比研究[J].职教论坛,2012,03:16-19.

[4]黄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的模式选择及制度保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6:30-33.

[5]王佩国.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与多元选拔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04:91-93.

中招体育考试篇5

随着自主招生、保送生、艺术考生专业测试的开始,明年我省普通高考也开始启动……昨日,记者从教育考试院获悉,我省明年高考进程时间安排出炉,考生和家长可以根据时间安排,把握自己的应考和录取安排。今年12月特殊类招生政策公布 根据教育部规定,高校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招生和保送生等特殊类别招生政策将陆续公布。想参加这几类招生的考生不应错过报名时间。报考空军飞行学员和艺术、体育专业的考生,这个时段要特别留意,2010年空军招飞相关政策、报名时间和全面检测时间、地点及要求将公布。艺术、体育考生的文化考试报名一般定于12月下旬,2010年艺术类、体育类招生政策和招考办法也将在岁末年初集中公布。明年1-2月展开自主招生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别招生相继展开,考试结果是考生入读理想院校的“通行证”或“优惠券”,所以不得不花一定的时间去参加由招生高校单独组织的相关测试。教育考试院将陆续公布部分高校特殊类类别招生的具体测试时间、地点和基本要求等信息。另外,四川省2010年普通高等艺术、体育院校招生报名、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安排将出炉,《四川省2010年普通高等艺术、体育院校招生工作实施规定》;各艺术类别招生简章; 2010年单独组织专业考试的艺术院校在四川招生情况等将公布。明年3月艺术考生专业考试明年3月初,艺术类招生专业考试将拉开帷幕,艺术类考生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专业考试。教育部出台的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政策、报考条件、考试要求和《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将公布。另外,将开始网上报名,考生在填写本人的基本信息时务必做到准确无误,填写的联系电话一定要保持畅通,以便招生录取过程中必要时进行信息沟通;录取通知书寄达地址也务必详细、准确,以免误收、漏收录取通知书。明年4月高考体检明年4月是最重要的一月:一是《四川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施规定》和《四川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职教师资班和高等职业专科班对口招生办法》将公布;二是考生将参加由当地招办统一组织的体检,三是全省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专业考试分数线将在月末左右公布。明年5月各高校公布招生计划将陆续军事院校(含国防生)、公安院校招生体格检查标准及政审、面试、体能测试和军检办法及全国普通高考考试规则。备受社会关注的2010年度各高等院校在四川省的分专业招生计划,将在明年5月集中公布。省教育考试院《2010年招生计划合订本》将出台。明年6月填志愿 看成绩四川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和艺体专业录取新生办法、录取工作日程、录取控制分数线、高考成绩分段人数统计表;公示可享受加分照顾录取政策的省优秀学生、省三好学生、省优秀学生干部、艺术尖子生和体育尖子生以及其他须公示的考生名单。 由于我省实行的是看分填报高考志愿,一般来讲,大约在6月下旬左右考生就能知晓自己的高考成绩,随后的近一周时间则是填报志愿。7月中旬开始,我省各批次录取将陆续开始。相关新闻2010年空军招飞日程安排确定 本报讯(记者 赖波)昨日,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空军招飞局成都选拔中心2010年空军在四川高考中选拔招收飞行学员工作日程安排。今年12月上旬前,成都选拔中心将陆续前往各市(州)对符合招飞选拔条件且已经审核的考生进行初检预选。明年2月至4月,将在成都对初检合格考生进行全面检测。随后,将派人与当地公安部门一起对检测合格的考生进行政审调查。明年6月底高考成绩公布后,成都选拔中心将根据全面检测和政审情况确定推荐预选对象,并由空军招飞局在北京进行集中选拔录取。

中招体育考试篇6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省教育厅《陕西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陕教规范〔2017〕9号)、《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意见》(陕教规范〔2017〕10号)和《陕西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陕教规范〔2017〕1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兴趣爱好,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坚持普职并重,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持续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推进普职协调发展;坚持科学规范,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推进教学、考试、招生有机衔接;坚持公平公正,不断优化规则程序和招生机制,为学生提供平等升学机会。

二、总体思路

坚持多元评价和择优录取相结合,全面推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继续实行计划管理、网上报名、网上填报志愿和网上录取,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监督有力的招生管理机制;继续将省级示范高中和省级标准化高中招生计划按一定比例向薄弱初中分配,实施定向招生;招生计划、录取信息面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全面实现阳光招生。

三、考试报名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依据。初中学校学生必须报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应届生在就读学校网上报名。社会青年和在外地市初中学校就读的宝鸡籍学生在户籍所在县区考试管理中心进行资格审查后网上报名。在我市初中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符合报名条件的可在就读学校报名。

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同时建立电子考籍档案和纸质考籍档案,电子考籍档案由市、县区考试管理中心负责组建,纸质考籍档案由毕业学校负责管理。

各初中学校要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档案材料应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真实可靠,便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使用。

四、计分科目

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为“4+4”模式:以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作为基础录取计分科目,同时将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作为录取计分科目。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计入对应科目成绩并计入录取总分。

非计分科目的考试成绩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及以上,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控制标准。

具有自主招生资质的高中学校,在统一的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基础上,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自主招生要求确定1-2科招生录取计分科目,或确定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部分指标作为自主招生的重要依据,在规定区域内招收各科成绩合格的学科特长生,具体办法和录取细则须提前向社会公布。

无综合素质评价的应届初中毕业生,高中阶段学校不予录取。

五、招生计划

1.各县区教育局根据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按高中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确定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建议数。市教育局依据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和普职比例大体相当等要求,审定后下达到各县区,由各县区教育局下达到公民办高中学校。招生计划面向社会公布。对年检不合格、不具备招生资格的学校不下达招生计划。

2.省级示范高中、标准化高中招生计划分为统招计划、定向计划。一般普通高中和民办普通高中均为统招计划。

3.继续实行省级示范高中、省级标准化高中定向招生。各县区省级示范高中、标准化高中定向招生计划按本校统招计划的50%编制,定向分配到县域内各薄弱初中。定向招生对象仅限初中阶段一直在中考报名学校就读的具有我市户籍的应届毕业生。宝鸡中学定向招生按原政策执行。

4.具有艺术体育特长生招生资格的学校可招收艺术体育特长生。艺术体育特长生招生计划纳入高中学校统一招生计划。

艺术、体育特长生招生继续实行网上报名、统一专业测试,艺术特长生测试工作由市考试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体育特长生专业成绩采用中考体育考试成绩。

5.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为指令性计划,所有高中不得超计划招生。

六、招生范围

宝鸡中学、姜城中学继续面向全市提前单独招生。其他高中按照属地原则,面向本县区、本学区招生。民办高中面向全市招生。

市教育局指导各县区依据高中招生计划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成绩划定县区公民办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普通高中不得录取未达到录取分数线的考生。

七、志愿填报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公布后,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在规定时限内登陆指定网站填报志愿。民办高中不填报志愿。

1.提前单独录取志愿。中考成绩达到宝鸡中学录取分数线的全市考生均可填报宝鸡中学,宝鸡中学定向招生的生源初中考生还可填报宝鸡中学定向志愿。通过全市艺术特长生专业测试、体育成绩达到专业合格线的考生均可填报姜城中学。考生填报宝鸡中学、姜城中学未被录取,不影响被其他高中录取。

2.县区高中统招志愿。考生按初中毕业学校或按户籍选择填报一个县区内的1-3所高中。

3.县区高中定向志愿。省级示范高中、省级标准化高中生源初中校符合定向生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填报定向志愿。

4.艺术、体育特长生志愿。通过全市艺术特长生专业测试的考生,可填报姜城中学艺术特长生志愿,或填报所在县区具有艺术特长生招生资格的高中志愿。体育成绩达到体育专业合格线的考生,可填报姜城中学体育特长生志愿,或填报所在县区具有体育特长生招生资格的高中志愿。未填报艺术、体育特长生志愿的考生,一律不得作为艺术、体育特长生录取。

5.移交到地方政府的原企业子校所在企业的职工子女,执行县区政府与企业签订的协议,相关考生可按协议填写原企业学校。

6.宝鸡一中考生在金台区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可填报金台区高中,也可按户籍所在地填报所在县区高中。

7.高新区所属六镇初中学校考生按户籍或者按学校原来隶属关系填报所在县区高中。宝鸡高新中学、宝鸡高新第一中学考生可按学校所在辖区填报渭滨区高中。

8.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县区公办高中实行征集志愿制度,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依据公布的招生计划填报志愿。

八、新生录取

1.录取方式。在市教育局指导下,由县区教育局和考试管理部门依据学生成绩和志愿信息,统一实行网上录取。录取结果在指定网站公布。

2.录取原则。分数优先,尊重志愿;综合评价,关注特长;双向选择,择优录取;宏观调控,微观调整;阳光招生,公开公平。

3.录取依据。按照学校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分、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A、B、C、D四个等级,达到C等及以上者普通高中方可录取。考生计分科目总分相同时,优先录取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较高者。

4.加分政策。严格清理和规范招生加分项目,健全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学生的体育、艺术等方面特长和表现不再单独加分,全部在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和结果中体现。

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子女、台湾籍考生经审查属实的,可在总分上加5分参与录取(宝鸡中学下延一档录取)。

军人子女考生的加分分值按照教育部最新政策执行。

5.录取规则。依据考生志愿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分,按照“分数优先,尊重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填报征集志愿参加补录。

(1)宝鸡中学、姜城中学提前录取。

(2)县区公办高中和民办高中录取。公办高中由各县区教体局统一网上录取。民办高中按照招生计划自主招生,录取结果由县区教育局负责审核。

(3)艺术、体育特长生录取。艺术特长生按专业测试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分之和排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录满为止。

体育特长生按中考体育成绩划定专业合格线,凡达到体育专业合格线的考生,按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录满为止。

九、高中学籍

录取工作结束后,县区教育局和高中学校依照录取结果,对录取学生签发《普通高中录取通知书》。学生持录取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内到相应高中报到。任何高中不得私自招生,不得接收无高中录取通知书的学生。

市教育局根据普通高中录取结果,直接生成高一新生学籍信息。各县区教育局和各普通高中依据市教育局下发的高一新生学籍信息,核实学生报名情况,在规定时间内为高一学生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学籍,市教育局报省教育厅备案。

未被正式录取的学生无全国统一的普通高中电子学籍,不能取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籍,不发放高中毕业证书。

十、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宝鸡市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普通高中招生的组织、实施、协调和监督。各县区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严格落实招考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招生工作规范实施和社会稳定。

2.建立公示制度。市、县区教育局向社会公示高中招生方案、招生计划、录取程序、录取结果等,严格实施招生“阳光工程”,确保高中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3.健全监督机制。市、县区教育局在招生期间向社会公布咨询举报电话,设立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室,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参与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加强监察督查。

4.加强政策宣传。各县区和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宣传《宝鸡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确保招生政策家喻户晓。通过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开通咨询电话等途径,为考生和家长释疑解惑。初中学校要切实做好考生填报志愿的指导和服务。

5.严肃招生纪律。严格禁止普通高中学校擅自提前招生、超计划招生、违规跨区域招生,坚决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严格禁止用借读、试读、跟班随读等名义变相违规招生行为;坚持依法治招,确保招生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中招体育考试篇7

根据《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闽政〔2016〕20号)及《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闽教基〔2018〕66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从2021届初中毕业生开始实施。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立德树人,加快内涵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建立完善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优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功能,逐步建立多元多维的评价体系,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坚持普职平衡。关注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制定招生政策,合理调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积极拓宽中职学校生源渠道,广泛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阶段学校。

3.坚持公平公正。把促进公平、公正、公开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健全体制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建立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综合素质评价为参考的多元录取考试招生制度。

4.坚持统筹推进。循序渐进、稳妥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招生考试的改革,加强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考试与招生、招生与管理等关系,确保考试与招生工作高效、有序地实施。

(三)采用模式

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试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二、考试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下同)、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信息技术(以下简称信息技术)13门科目,均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分为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两类。凡有莆田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和往届生在就读学校网上统一报名。

(一)考试科目组织

1.考试科目组织

考试科目由市教育局统一实施和管理

2.考试科目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地理、生物在八年级结束时考试,其他科目在九年级结束时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项目以当年具体文件为准。

3.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3天(具体时间以省教育厅文件通知为准)。

4.考点设置及准考证号编排

各县区(管委会)教育行政部门应本着公平公正、方便考生、便于管理的原则设置考点。每个考点原则上要有两所学校(含两所)以上的考生,具体实施办法以省考试院当年具体文件要求为准。考生准考证号由市中招办组织各县区相关人员进行现场电脑随机编排。

5.成绩呈现

(1)考试成绩分值

文化科目卷面满分值如下: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道德与法治100分、历史100分、地理100分、生物100分。

(2)录取投档分计算,投档分由文化分、体育分、等级奖励加分、照顾加分四部分组成。其中文化分和体育分计算方式分别为:

2021年起,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体育与健康等10门科目的考试成绩,按原始分数、折算分数相结合方式计入考试总分。考试总分为800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各150分,均按卷面原始分数计入中招录取总分,体育与健康满分40分;物理按卷面原始分数的90%折算,化学按卷面原始分数的60%折算,道德与法治和历史按卷面原始分数的50%折算,地理和生物按卷面原始分数的30%折算,这六个科目均以折算分计入中招录取总分。

(3)科目等级划等方法

2021年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10门科目根据原始成绩,划定五个等级,由高到低位次分别为A、B、C、D、E。各科目A等级人数为报考人数的15%(遇同分全部计入,下同);B等级以上(含B等级)人数为报考人数的45%;C等级以上(含C等级)人数应不少于报考人数的80%,D等级以上(含D等级)人数应不少于报考人数的95%,剩余学生为E等级。

(4)2021年起九年级异动考生的生物、地理成绩认定办法

九年级由外省转入我市的考生,必须补充参加中考生物、地理两门科目补考,并按补考成绩计分,并统一划定等级。由省内其他地市转入莆田并已参加转出学校所在市同年生物、地理两门科目考试的,在参加莆田市中考报名时,需提供转出学校所在地的市中考招生办公室出具的生物、地理中考成绩证明。

四年生、五年生、往届生如已参加中考生物、地理考试,即可认定原考试成绩和等级(有效期2年),也可报名参加补考。考试时间如已超过两年,需参加中考生物、地理补考,并按补考成绩计分和统一划定等级。

(5)等级奖励加分办法

2021年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10门科目等级达到10A或9A1B的,投档分加5分;等级达到8A2B或7A3B的,投档分加3分。

6.照顾加分办法

按照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对以下几类学生照顾加分中考办法如下:

(1)少数民族考生投档分加5分。

(2)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农村双农民独女户的考生,投档分加6分;农村双农民二女户的考生,投档分加3分。

(3)因见义勇为英勇牺牲的勇士子女参加中考的,投档分加10分;获得福建省省级表彰以及市级表彰一等奖以上的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或其子女参加中考的,投档分加5分;获得市级表彰二、三等奖的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或其子女参加中考的,投档分加3分。

(4)军人子女按照福建省教育厅和福建省军区政治部关于《福建省贯彻的实施办法》(政联〔2013〕1号)及补充协议(闽政联〔2017〕1号)和市委专题会议纪要〔2017〕17号有关规定参加普通高中录取。

若考生同时符合两项以上的照顾加分政策时,则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取其中分值的项目进行投档分加分,不进行累加计分。照顾对象申报办理时间为4月10日至4月30日。照顾录取申请表格可在莆田教育网下载,或向初中就读学校领取。

(5)持残疾证且体育免考的考生,体育与健康成绩按其满分的70%(即28分)计入总分;无残疾证因其他相关原因获体育免考的考生,体育与健康成绩按其满分的50%(即20分)计入总分(若省厅后续有另文规定,则以省厅文件为准)。

(二)考查科目组织

1.考查科目及考查办法

信息技术笔试和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由市教师进修学院统一命题,考查内容按新课程标准执行。莆田市教育局考试院负责考务管理,各县区(管委会)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考查,考查办法由县区(管委会)教育行政部门自行制定安排。各初中学校负责组织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含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等)、地方与学校课程(校本课程)等科目考查。

2.考查时间与成绩使用

考查科目的考查成绩按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记载,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和省级达标高中学校录取的依据之一。

3.考查成绩管理

各县区(管委会)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学校考查科目组织的管理与督查,学生考查科目成绩由县区(管委会)教育行政部门备案。5月30日前将考查成绩不合格的考生名单报送市教育局。

三、建立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具体评价方案《莆田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详见附件)。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学生毕业依据之一,同时也是学生升学的重要参考或依据之一。各初中学校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细化和完善,要充分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客观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克服唯分数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志愿填报

(一)志愿类型及批次

中考志愿分普通高中和职业院校两种类型。

1.普通高中(含民办普通高中)志愿共分四个批次:第一批次为省一级达标高中学校;第二批次为省二级达标高中学校;第三批次为省三级达标高中学校;第四批次为未达标普通高中学校。其中,省一级达标高中学校实行顺序志愿招生,其他三个批次均实行平行志愿招生。

2.职业院校志愿共分三个批次,实行顺序志愿招生:提前批次为五年制师范类高职(在普通高中招生前投档);第二批次为五年制普通高职;第三批次为中等职业学校(二、三批次均在普通高中招生完成之后进行)。

报考五年制高职学校需面试(或测试)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所报考学校举行的专业面试或测试。

(二)志愿填报方式

实行考后估分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可在学校或其他有网络的地方,登陆莆田教育网中考中招栏目完成中考志愿填报,填报的密码随机产生并发送到事先登记的学生家长手机上。家长或学生可以多次登陆填报修改或查询考生填报志愿的情况,考生志愿以最后一次登入修改确认为准。全市所有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招生均依据考生网上志愿填报情况进行招生投档。

五、普通高中学校招生

(一)总体要求

我市普通高中学校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作为高中阶段招生的主要依据,按学校级别、类别、志愿进行择优录取。普通高中学校所录取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等级和投档总分应同时达到各类学校的录取要求。

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严格按照市教育局下达的指标执行。普通高中学校除省一级达标高中、民办高中、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实验学校(莆田二十五中)面向全市招生外,其他学校原则上第一轮不能跨县区招生。所有高中学校不得招收低于全市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下的学生,不得招收未在莆田参加中考的学生。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按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数的1:1.05比例划定。

高中招生投档名单可通过莆田教育网、学籍所在学校以及电话查询等多条途径查询。普通高中学校要按照本校招生计划和市中招办确认的录取名册为高一新生建立学籍档案。

(二)省一级达标高中录取

省一级达标高中按特长生、统招生、定向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班顺序面向全市招生。省一级达标高中录取要求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等级达B级以上(含B级),科目等级成绩均达到C级以上(含C级),县区及学校考查科目合格。

1.特长生录取办法

报名方式:各省一级达标高中特长生招生方案报市教育局审核通过后,4月10日前由市教育局统一公布。4月30日前,符合特长生报名条件的考生,可在考生学籍所在学校报名,每位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项目和公布的各省一级达标高中学校特长生招生方案要求,选择有招收该项目的省一级达标高中进行特长生志愿填报,最多可选报两个志愿学校。

专业测试办法:特长生专业测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具体测试办法以相关特长生测试文件为准。

录取基本要求(2021年起):一是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达到B等级以上(含B等级);二是必须参加我市中考;三是特长生专业成绩满分100分,体育特长生体育专业成绩录取最低控制线为60分,中考投档分必须达到我市当年度省一级达标学校录取控制线的60%(含)以上;艺术特长生艺术专业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为70分,中考投档分必须达到我市当年度省一级达标学校录取控制线的90%(含)以上。

录取投档办法:在投档分及等级科目符合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省一级达标高中特长生采取平行志愿投档方式,按照特长生专业测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省一级达标高中录取人数不得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总数的3%。如个别招生学校按要求未能完成特长生招生计划的,招生指标直接转为该校统招生计划。

体育特长生破格录取办法:各省一级达标高中可分别设立本校一项体育特色项目(项目清单4月10日公布),凡取得国家二级以上(含二级)运动员称号,并获得下列荣誉中之一的考生,可直接到有该特色项目学校报名:一是获得省锦标赛、省中学生联赛及其以上运动会单项前三名,或集体项目前三名的主力队员;二是全国性比赛单项前六名,或集体项目前六名主力队员。在保证体育类和艺术类录取比例约各占50%的前提下,省一级达标高中招生学校自行组织专业测试,确认本校推荐名单,统一向市中招办申请免试破格录取。破格录取占用省一级达标高中学校本类特长生项目招生指标。

2.统招生录取办法

(1)按照省一级达标高中招生计划数的1:1划定当年省一级达标校统招录取控制线,并按顺序志愿录取方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2)个别招生计划没有完成的省一级达标学校,由市教育局组织未投档的考生参与网上补报志愿,并进行降分择优录取,额满为止(报名时间另行通知)。已投档省一级达标高中的考生,其他普通高中学校(含民办普通高中学校)不得再接收建档或就读。

3.定向生录取办法

省一级达标高中直接面向我市各初中校招收定向生。

(1)指标下达

按教育部及省教育厅相关要求,省一级达标高中定向生名额为该校招生计划数的50%。定向生计划按一定比例下达到全市各初中学校,具体办法以当年中考中招相关文件为准。

(2)定向生资格

报考定向生的考生应为学籍在报考学校并连续三年在该校就读的初中应届毕业生。

(3)定向生录取

投档分要求:各省一级达标高中学校定向生以各校统招录取线下降50分内(含50分),且在当年度我市省一级达标高中统招录取控制线下降30分(含30分)之上择优录取。

录取方式:每位考生只能填报一所学校定向志愿,录取时在省一级达标高中特长生、统招生未投档的考生中,根据学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投档方式:省一级达标高中定向生指标第一轮按下达给各初中学校的名额进行投档;如第一轮定向生投档有剩余名额的,统一收回并在全市所有初中学校有填报该省一级达标学校定向生志愿且未投档的考生中择优录取;如省一级达标学校的定向生名额仍有剩余,转为该省一级达标学校统招计划,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未投档考生进行网上补报志愿,择优补录。

4.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班录取办法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班招生方案由学校制定,经报送市教育局备案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班按照考生志愿择优录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班投档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其他普通高中学校招生投档。个别招生计划未完成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班,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未投档考生网上补报志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班收费高于普通高中学校,且在二、三级达标高中招生前投档录取,考生务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慎重填报。

5.试行部分学校自主招生。在部分省一级达标高中学校试行自主招生政策。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探索建立对具有特殊天赋学生的录取办法,让这些学生能够进入适合其个性发展的高中学校学习。学校制定自主招生的办法,报市教育局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具体方案另行公布)。

(三)省二、三级达标高中录取

省二、三级达标高中按特长生、统招生顺序,根据学生志愿,实行县(区)域内同级学校平行志愿方式择优录取,原则上优先面向本辖区招生,有剩余招生计划时面向全市补录取。特长生报名时间、测试、录取办法与省一级达标高中相同(具体办法另文通知)。

(四)一般普通高中录取

一般普通高中录取原则上面向本辖区招生,根据学生志愿,实行县域内同级学校平行志愿方式择优录取。

个别招生计划未完成的省二、三级达标高中及一般普通高中,由市教育局组织一轮面向全市未投档考生网上补报志愿(报名时间另行通知)。

(五)五年生、往届生录取办法

1.省一级达标高中录取初中五年生和往届生时,在考生投档分减掉30分后参加投档录取。

2.省二级、三级达标高中、一般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录取初中四年生、五年生、往届生时不减分,择优录取。

六、职业院校招生

(一)各县区(管委会)教育行政部门要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确保完成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各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各县区(管委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封锁生源和阻挠中等职业学校跨县区招生。

(二)五年制高职招生按照省教育厅下达给我市的五年制高职招生指导性计划,依据考生志愿择优录取。五年制高职招生对象为参加我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我市实行五年制师范类高职在普通高中招生前投档录取。师范类五年制高职投档要求及录取办法:

1.艺术类:在专业考试合格的前提下,根据各高职院校提前公布的录取方法和考生志愿,在五年制高职最低投档控制线上按投档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2.非艺术类:按五年制高职条件录取。

(三)五年制高职(师范类除外)、中等职业学校在普通高中招生投档结束后,未被投档的考生,按志愿实行择优录取,个别有剩余招生计划的学校,可再实施网上报名补录取的办法进行招生。已被普通高中录取的考生,可参加个别有剩余招生计划的五年制高职、中等职业学校补录取。

(四)为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引导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城乡劳动者、退役士兵等接受成人职业中等教育,并把他纳入当地年度中职教育招生计划和统计范围。

(五)为了方便学生报考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简化招生手续,除五年制高职师范类外,原则上不进行面试和体检,五年制高职师范类学校的面试、体检应根据当年度省、市有关招生文件规定执行。

(六)7月底,全市集中录取报考五年制高职(师范类除外)和中等职业学校的考生。中等职业学校录取花名册于11月初上报市教育局职成教科。

(七)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为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涉农专业,以及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一、二、三年级在校生全部免除学费。

七、初中学生毕业资格认定及证书发放

(一)资格认定

初中学生获取毕业资格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合格;二是修满三年并完成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三是参加全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及县区、学校考查科目(含补考)通过考核。投档总分居全市后5%的考生(含5%同分考生)要参加并通过所在县区(管委会)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补考。初中学生毕业资格由学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核认定。

(二)证书发放

对获得毕业资格的学生由学籍所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给毕业证书,对未获得毕业资格的学生由学籍所在学校发给结业证书。

八、考试招生收费

各县区(管委会)招生办按物价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向考生收取报名费。

严禁各公办学校以择校生、借读生、自费生、赞助生等名义招收高收费学生;各民办学校要严格按照经物价部门核定并向社会公布的收费标准向学生进行收费,不得超标准收费。

九、实行阳光招生

高中阶段教育各类学校招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时间紧、任务重,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各县区(管委会)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相应的招生考试机构,加强对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工作的宣传和管理。要统筹协调高中阶段教育各类学校招生工作,确保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的顺利完成。要严格遵守招生录取的规定,严肃招生纪律,对考生资格、中考加分资格、体育缓免考等工作的审核实行倒查追责制度,对违反招生政策、招生纪律的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增强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坚决杜绝不正之风,防止各种舞弊行为,做到“阳光招生”、“廉洁招生”。要为招生学校提供公平、有序的招生环境和优质服务,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

中招体育考试篇8

关键词:高校招生;管理体制;制度创新

作者简介:李桂红(1973-),女,河南平顶山人,上海师范大学发展规划与内涵建设办公室,助理研究员。(上海 200234)

中图分类号:G46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010-0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教育部和大行政区,全国分为东北、华北、中南、西北、西南五个大行政区。当时的教育部上面还有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文教委员会指导文化部、教育部、卫生部、科学院、新闻总署和出版总署的工作。[1]由于教育部和大行政区的建立,高校的招生管理逐渐从以高校为主体的分散的招生管理过渡到体现国家意志的集中的招生管理。教育部—大行政区教育部两级招生管理体制的建立,为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之后,在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大行政区被取消,高校的招生管理体制在维持一段时间后,从大区招生体制变为国家和省市两级招生管理体制。

一、建国初期的高校招生管理体制

从1949年至1952年的过渡期,在教育部—大行政区教育部招生管理体制中,教育部和各大行政区教育部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校招生方面,教育部自成立后就开始发挥其对全国高校的领导责任,1950年在微观层面大力推动高校的统一招生,在报考资格、考试科目和考试日期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定;制订了向工农开门的优惠录取政策。根据政务院于1950年5月5日颁发的《各大行政区高等学校管理暂行办法》,各大行政区教育部或文教部代表教育部领导各大区的高等学校,华北区高等学校则由教育部直接领导。[2]当时的教育部和各大行政区教育部或文教部之间既有集中管理的一面,也有分散管理的一面。1950年的高校招生要求各大行政区教育部“根据该地区的具体情况,分别在适当地点定期实行全部或局部高等学校联合或统一招生。”明确规定高校招生管理的具体责任在各大行政区教育部,“关于各校招生名额、报名费、考取及助学金等具体问题,除华北五省二市高等学校由中央教育部另行规定外,各高等学校得由各大行政区教育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3]4这种情况与当时百废待兴的状况有关,由于当时时间短、任务重,高校的统一招生只能在某些方面进行统一,只能在某些地区或高校之间实行。教育部在高校招生方面的新举措,推动了各大区高等学校的统一招生或联合招生。因此,我们也可以说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步伐,早在1950年就开始了。

1952年,高校招生管理体制并没有改变,但制度创新后,高校招生考试的管理权向国家集中,国家通过招生计划、招生名额、招生类别等方式管理全国的高校招生工作。由于微观上的统一在前两年就已开始,因此1952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的建立使国家开始在宏观上对高校的招生考试进行统一管理。教育部确定全国高校的招生计划,根据国家需要确定各大行政区的招生人数、招生类别(即理、工、农、医、财经、政法、文科、师范和艺术),并成立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高等学校招生日期、考试科目由全国招生委员会统一规定。各大行政区教育部负责招生考试的具体工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虽然建立了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但分散管理仍然存在,中央教育部领导全国高校,并直接管辖华北五省二市,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负责华北区高校的招生,各大行政区教育部的招生委员会负责本区的招生。

1953年,教育部—大行政区教育部的招生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变化发生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在国家层面,1952年建立了高等教育部。1953年10月11日,政务院颁布《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部应逐步加强对全国高等学校的统一领导。[4]正式确立了高等教育部对全国高校的领导职责,其与教育部共同管理高校的招生考试。这也是由于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建立后,高等学校成为培养国家经济建设人才的地方,成为培养国家干部的地方,高等教育工作日益重要。在地方层面,各大行政区教育部改为高等教育管理局和教育局,明确显示出其对中央的隶属关系。同时,高校的招生管理开始向各大行政区以下的省市延伸。1953年6月20日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共同《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三年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勾勒了一个新的高校招生管理体制:全国各高等学校的招生名额,由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统一规定,在高等教育部下设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各大行政区成立该区的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领导下工作,各大行政区成立高等教育管理局、教育局;设有考区的省市成立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分会,在各大行政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工作。[3]17-18高校的招生管理体制由二级变为中央—大行政区—省市这三级。

1955年,我国的大行政区机构撤销,但高校招生管理的三级体制并没有彻底改变,原大行政区的招生工作由一些省(市)担任,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委托辽宁、湖北、陕西各省教育厅组织成立东北、中南、西北地区的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统称××地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统一地组织领导各个地区范围内省(市)的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并于录取分配阶段集中地进行录取分配工作。华北地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由高等教育部、教育部责成华北地区的高等学校会同有关部门组成。华东地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由上海高等教育管理局组织、领导。西南地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由四川高等教育管理局组织、领导。[3]198

二、建国初期高校招生管理体制的改革

1958年,在“”的背景下,教育领域也出现了,高等教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1958年,高等学校管理权下放,“全国227所高等学校,下放了192所,中央各部只留了35所。”[3]313由于大行政区已经取消,因此,高等学校管理权力下放只能是权力下放到省一级,从而突出了省级政府的权力。这是建国以来中央和地方权力的一次大调整,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体制变革。高校招生管理体制随之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自新中国成立后就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大行政区一级的招生管理工作取消,三级体制变为二级。同时,由于高等教育部于1958年2月并入教育部,因此,高校招生管理体制变为教育部—省、市教育厅体制,最终打破了原有的中央—大行政区的招生格局。1958年的高等教育改革并不是单纯给地方下放权力,而是一边下放管理权力,一边强调政治挂帅,加强党的领导,贯彻阶级路线。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也是如此,中央向地方放权,高校招生考试管理权力下放给省、市、自治区。在行政权力下放的同时,党对高校招生工作的领导权在加强。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加强党的领导,做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3]330

1958年,高校招生管理体制改革伴随着高校招生管理制度的创新。如果说1952年高校招生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向中央集权,那么1958年高校招生管理的制度创新则是向地方分权。1958年7月1日,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八年招考新生的规定》,提出1958年高校的招生“改变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制度,实行学校单独招生或者联合招生。招生工作的具体安排,由省、市、自治区及各高等学校根据地方和学校的情况,分别办理。”[3]326因此,1958年高校的招生是少数高校实行单独招生,多数高校实行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的联合招生。甚至高校招生考试中最重要的考试命题,也下放给各省(1959年又恢复到全国统一命题)。从全国统一招生回归到单独招生或联合招生,1958年高校招生工作从表面上看好像又回到了1952年前。在新的招生管理体制下,中央虽然给地方下放了权力,但对高校的招生仍然有调控的权力。除了政治审查标准和健康检查标准教育部要统一部署外,“对于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和录取原则等,也要做原则的规定”。[3]323加上全国统一的招生计划,这些要素都是1952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的内容。因此,从宏观上说,1958年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仍然是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但从微观上说,省级政府获得了更多的管理权力。这是1952年以来,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改的是以往中央统得过多的状况,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地方和高等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958年高校招生管理权力下放之后,为了保证重点,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校的招生明确分为可以在全国招生的全国性高等学校,以及以招收本省、市、自治区的学生为主的地方高校。1958年,我国在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中建立了保送生制度,这一制度创新一直延续至今。

1958年高校招生工作中,地方权力较大,1959年开始有所回收,强调统一领导与分散办理相结合。1960年实行分类招生,将高校分成重点高校和一般院校。具体来说就是“重点学校(包括全国重点学校和中央各部门、省、市、自治区重点学校)和其他中央各部门领导的学校,采取全国统一招生的办法。其余学校的招生办法,应当由省、市、自治区自己决定,可以参加全国统一招生,也可以在全国统一招生以后,采取其他办法另行组织招生。”[3]366这个规定,颇有点抓大放小的意味。1961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高校招生领域,虽然仍是统一领导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招生方式,但不再进行分类考试,而是“各高等学校都采取全国统一招生的方式”。[3]395这一规定使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又回到了1958年前,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体制则没有改变。随后,1964年7月,高等教育部恢复。1966年7月,高等教育部再次并入教育部。1966年,“”开始后,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停止直至1977年恢复。可以说,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变革是国家、社会变革的一面镜子。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

[2][4]郝维谦,龙正中,张晋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76-77.

上一篇:倒装句的用法范文 下一篇:江南柳阅读答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