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考场作文技巧

时间:2022-07-24 01:31:39

中招考场作文技巧

摘要:中招考场作文中不少考生容易出现思路不畅、逻辑混乱等失误,面对考题,须做到纵深思考,深入挖掘。几种拓宽思路的方法可以有效帮助考生迅速打开写作思路。

关键词:中招作文 思路提升 技巧

中招考场写作,时间紧,要求高,因此,审题之后快速打开思路,确定写作内容,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面对考题,许多同学易出现下列失误:

一、思路不畅,频频撞车

有的考生看到考题,不顾要求只管按自己考前预设的计划行文,甚至大段誊写事先背下的美文,文章生搬硬套颇显思路死板。还有考生简单地按照题目提示的思路或范围行文,简单扩展引文,这样难免人云亦云,发生撞车现象。其实,考场上写作创新很重要,绝对不可对所给材料的内容照抄照套,这样抄的多了,自己写的东西就太少,自由想象的天空被挤占得十分狭窄,即使有新颖独到的见解也限于字数要求在文中难以体现。

二、上下脱节,逻辑混乱

由于事先缺乏统筹全局的考虑,不少考生是边想边写,写到哪儿就算哪儿,思路欠缺条理性,造成文章上下脱节不连贯,思路中断或分岔,顺序混乱不明晰,颠三倒四,翻来覆去,严重违背了文章“有序”的规律,极大影响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这样的文章最多为三类卷,得分多不理想。

提升要诀:

第一,立意新颖。中考作文要想获取高分,就必须迅速打开思路。作文构思时,要避免第一构思。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单向到多项,由表象到实质。因此,面对考试文题,考生的第一意识常常是浅层的感性认识,即只是对文题的简单认识,而非对事物内涵的理性认识。所以,面对考题,须做到纵深思考,深入挖掘,多问几个为什么。下面介绍几种拓宽思路的方法。

1.评述话题。这是一个简单的思路拓展法,就是对文题进行价值判断,分析其是好是坏,是善是恶,有何利弊,是该否定还是肯定,自己的立场如何。如以“挺胸”为话题的作文,可以从一个人的成长、社会的影响、国家的荣誉等多方面评述“挺胸”的积极意义。

2.空间转移。空间转移适用于各种文题,空间主要是指场合和地点,根据文题进行联想,将文题放到不同场合,会发生不同的故事。如:《 触动我的心灵》可以写成三个片段:学校、街头、家里三个不同的地方感动你的事件。

3.时间联想。时间的概念涵盖三个方面:过去、现在、未来。写作时围绕任一种时间概念,都可以有多种构思,如:以“和”为话题,可以从时间这个角度切入,融想:(1)发生在当代的一个春天或其他季节的关于“和”的故事;(2)发生在一个清晨或者中午的关于“和”的故事;(3)发生在不同时期关于“和”的故事(今昔对比);(4)不同时期人们对“和”的认识和看法。

4.对象联系。作文的描写对象可以是多样的,人、动物、植物等都可以表现作文的主题,在作文构思过程中,如果从不同的对象角度考虑,会有许多不同的写作思路,如以“传递”为题,运用对象联系法可以这样构思:(1)以“我”为中心的“传递”故事;(2)以“他(她)”为中心的“传递”故事;(3)发生在“我”与某一动物之间的“传递”故事;(4)发生的动物之间的“传递”故事(童话、寓言);(5)发生的动植物之间的“传递”故事。

第二,两个原则。

1.真实才能动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

2.妙语才能煽情。只有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读之使人不断点头默叹。

第三,四项技巧。

中招改卷的老师往往在一篇作文上花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分钟,在这三分钟之内,如何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如何让老师对自己留下深刻印象,如何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这也是有技巧的。

1.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2.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段落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

3.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除了切忌大肚子作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的卷面。顶多也不能超过三行半。想想看,一个开头就占太多的空间,阅卷老师的视觉又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4.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怎么拟题呢?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应该采取特别措施了。拟题的办法有两个:一是你去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长或考生,赶紧去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比葫芦画瓢地就能采用。

上一篇:政治教学与情感教育 下一篇:提高学习积极性,打造高效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