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课余生活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15 18:55:25

写课余生活的作文

写课余生活的作文篇1

关键词 引领 习作 语言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主题阐述】

《我的课余生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第一单元的习作,也是学生进入中年级的第一次习作训练,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从整个单元编排来看,该组的四篇课文,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都向我们展示了学生一幅幅七彩的生活图画。本次习作训练是他们之后的一个延续,也是学生从低年段写话训练过渡到写成篇的习作。因此,要求不可提得过高,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个较为完整的意思就可以了。基于此,我们要“关注实际生活,分享习作快乐”,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写什么?怎么写?去寻找“下锅之米”。

【目标定位】

根据三年级习作教学目标以及我们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联系学生生活,能把一项活动,一件事情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意思。(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初步学会记录活动过程和感受。(3)通过课余生活的交流,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初步学会修改习作,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案例描述】

这是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又是给年轻教师(徒弟)上的一堂示范性的习作指导课,所以我特别重视,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我的课余生活》中,我设计了四个环节,具体如下:

一、想想――回忆(以谈话激情,提示习作内容,讲明习作意义,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1)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各自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在你的课余生活中也一定有值得回忆的事,我们把这些美好的记忆写下来,好吗?(2)板书课题:我的课余生活。

二、说说――交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说自己感兴趣的,自己愿意写的内容,让学生感到习作并不难,分享快乐。说中寻素材之米。)

1.明确要求。(1)读一读习作要求。(2)我们的课余生活有哪些?如:骑自行车、踢毽子、跳绳、绘画、看书 ……

2.自主思考。你准备写什么,怎么写?先自己想想,试着说说:自己参加过什么活动,到过什么地方,见到什么,具体又是如何的,你有什么收获与感受,心情是怎样的。

3.小组讨论。四人一组进行组内交流,说说自己觉得最有趣、最喜爱的一次课余活动。

4.全班交流。教师评议与引导。

三、写写――运用 (习作从模仿开始,采语言之米,可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在说的基础上动笔,降低学生初学习作的难度。)

(1)联系课文,采集语言。(2)提供范文,打开思路。朗读两篇优秀学生习作,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写什么,具体经过怎样?(3)自拟题目,动笔下文。

四、读读――分享(初步学会修改,在相互交流中,分享快乐,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1)自己读读,自行修改。(2)同桌读读,相互修改。(3)回家作业:读给家长听,分享习作快乐,再次修改。

原以为这样的习作指导课后,学生一定能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表达一个较完整的意思。可是,下课后,我仔细地翻阅了学生的习作,发现我们学生写出来的习作结构上基本没有问题,能开头,结尾有收获。可是,学生写活动过程问题很多,不能表达一个较完整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进行了总结回顾与反思。

【教学反思】

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重在习作兴趣的培养,强调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对习作形式与内容没有限定,更不强调技能,只要求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并特别强调了习作乐趣的共享。我也这样做了。但是光有这些,还是不够。因为我们的学生不会观察,不会表达。那怎么办呢?

叶圣陶曾经打了个比方:“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惜。”看来惟有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密切观察生活,积极思考生活,才能找到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才能找到学生习作的“下锅之米”。

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如何让学生表达一个较完整的意思。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 整体策划,精心预设

为了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教师“整体策划,精心预设”是必要的。因为这次习作是本组四篇课文、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的延续,所以应该整体考虑,整体策划,精心预设。

在以上习作案例中,想、说、写课余生活几个环节有所体现,但还做得不到位,应该在这次习作前,教师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和提示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学生观察记录。除了记录时间、内容、收获和感受外,还增加一项记录活动的过程。记下一个个活动的镜头,或者拍下照片,请家长协助拍下录像等,在交流课余生活环节中,教师还要从游戏活动、体育活动、兴趣爱好、家务劳动四个类别中各选择一个典型活动进行展示,出示一张张活动的照片或播放活动的录像,找回学生遗忘的记忆,教师按不同类别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得更清楚,为正式习作做好素材积累与情感铺垫。

2 以点带面,举一反三

2.1 引入游戏活动,开展寻米之旅

游戏是我们三年级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学生来自各地,所以把不同地域的游戏引入习作教学,是习作回归生命的一种极好的路径。而在这次习作中我疏忽了,应该在习作之前,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进行西溪传统游戏《老鹰捉小鸡》的活动,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游戏的过程,布置观察作业,指导学生进行记录,并用相机拍下精彩的场面。课堂上,回顾当时游戏的情境,用拍下的照片进行情境再现,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再次修改,从而教会学生如何把游戏过程记得非常清楚。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可靠的素材。

2.2 整合家庭活动,开展寻米之旅

家庭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如:家人生日、购物、做客人、大扫除……这些都是学生很好的习作素材。如何应用好这些素材,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密切配合。为了捕捉到更多的课余生活,事先我可以布置学生进行以下家庭观察任务:西溪的风俗习惯,一次户外活动,身边的一只小动物,一次家务活的过程,一次购物经验,一次助人为乐的事,你的意外发现,记一次煮饭过程,种花,一次好人好事……要求同学们选择感兴趣的任务进行尝试,做出相应的观察记录,并请家长参与,协助指导。我想在习作交流课上,学生对自己的观察、发现和记录的事交流得会比较完整,从而达到培养同学们有“下锅之米”的目的。这样做,不仅能滋生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还能细细品味到我们平常难以察觉到的情感体验。

3 借助阅读,积累语言

3.1 依托文本阅读,采集语言之米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心选择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条理清晰的叙述方式、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在这个习作教学案例中,我引导学生从学过的《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槐乡的孩子》三篇课文中去感受快乐的课余生活。通过用心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记一记感受快乐地玩耍、爬山和削槐米的语句,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句式的整齐和谐,修辞的恰当优美,并教会学生如何有序表达、如何生动描写等,采集到语言之米。

3.2 拓宽阅读视野,采集语言之米

人的语言,是从一个语言环境中渐渐学到的。习作中的书面语言,同样需要到一个语言环境中去学习吸收。这个语言环境到哪里去找?在习作案例中,我提供两篇优秀学生习作让学生欣赏、模仿,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可是效果还是不佳,原因是我们的学生课外阅读太少了。这就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阅读课外书。于是课后,我推荐了《落满霞光的竹林》以及《小学语文读本》5两本书,让学生阅读,读一读,抄一抄,记一记。我还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反映童真童趣的故事,让他们去体会。并印发6篇不同题材的习作给每一个学生看看,组织学生和家长收集等。学生的第二次习作在语句上明显有好转,病句也渐渐地少了,干瘪的语言也渐渐地丰满起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个较完整的意思。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三年级学生记忆的黄金时代,让学生在大脑里储存文情并茂的好文章。有了“下锅的语言之米”,就不愁无话可写了。

4 充分交流,分享快乐

在三年级习作的起步阶段,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自由自在地交流与表达,从而学会分享习作的乐趣,有效提高习作教学水平。在以上习作教学案例中,说课余生活比较充分,可是在读课余生活环节就显得时间仓促了。因此,教师要保证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写完后让学生自己读读,同桌读读,相互评价,相互改改。回家读给家长听听,家长评价,自己改改,共同分享习作的收获,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这些都是很好的途径。

总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话一点都不假,生活和书海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素材。那就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感悟,在书海中多摘抄、多积累,为学生的习作寻找更多的“下锅之米”,从而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

参考文献

[1] 王笑梅.嬉乐作文让儿童乐并成长着[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0.

[2] 陈友中.小学生态写作教与学[M].语文出版社,2011.11.

写课余生活的作文篇2

一、精心设计教学,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在课堂教学中,预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充分的教学准备与精心的教学设计。同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首先要重视教学的准备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既要吃透语文课本,也需认真研读学生,抓住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以及身心特点为出发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找出重点与难点的突破口,让课堂大放智慧光彩。

如《背影》一文,读来令人深受感动。作者独辟蹊径,选择了父亲看似平凡的“背影”来描述,特别定格了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写出了真挚的父子深情,给读者以新颖生动的感受。同时,文中的辞藻并不华丽,但在朴实的语言与舒缓的语调中自然流淌着深沉的父爱,蕴藉隽永。通过本课的学习,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体会爱、表达爱;此外,教师再借助文章的专项训练,可训练学生的议论、说明能力,提高欣赏水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他们大都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明白父母的拳拳爱子之情很难。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坚持“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指导思想,运用朗读法(整体感知文本,梳理文本脉络与线索,实现生本交流)、研讨探究法(研讨关键语句的表达与表意作用。比如4次对父亲背影和4次对“我”的眼泪的描写;分析父亲的语言、动作以及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并联系生活,推敲作者的感受)、点拨法(适时点拨,让学生明白作者描写的是特殊环境下的背影,它既是形象素描,又是精神写照,更是情感的触发点与凝聚点,“背影”上凝聚着深深的父子情)。另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需要研究学法。如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扫清字词障碍、收集与整理相关背景资料并提出疑问;还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突破难点与重点;或者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分析关键语句,深入探讨文本;还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深化认知,升华情感。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进程,灵活调整教学设计,变换提问方式,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恰当点拨、诱导,进行小结,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打造更精彩生动的语文课堂。

二、注重师生合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过程与方法”,尊重学生,尽可能地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其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最终获得情感体验,加深理解。同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巧用引导艺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由表达,让他们有更充裕的自学时间与空间,让语文课堂变为合作、讨论的群言堂,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让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具有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学会自主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如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呈现的阅读欣赏课――《散步》,体现了独特的“板块式”阅读教学艺术,关注了师生的对话交流,注重实在的学生活动,课堂氛围活跃而和谐,学生都全身心地沉醉文本的意境之中,以至于下课铃声似乎成了“噪音”。这里的“板块式”教学法包括品析――赏景――析意三个部分。

写课余生活的作文篇3

米米继续投入地拉着小提琴,可是,令她奇怪的是,那优美的音乐再也没有响起。仔细一看,自己怀里的小提琴变成了一块腐朽的树根,琴弓也变成了一根筷子。

窗台上的那只小鸟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一片乌云,裹着米米的小提琴向锐亭魔法学院外飞去。

“我的小提琴啊!”米米不知道是什么魔鬼施了什么魔法,所以,她也不知道怎样才能追回她的小提琴。

她只能去寻求灿斯尼教授的帮助。

灿斯尼教授正在花园里摘花种子,那种花种子是六棱形的,黑黑的,颗颗都很饱满。

“灿斯尼教授,我的小提琴被坏蛋抢走了。”米米说话的时候,着急得直跺脚。

“不仅是你的小提琴,还有毛豆的象棋,欧欧的运动鞋,小憨豆的飞碟……还有我自己的满满一橱子书籍,都被那个黑手魔法师偷走了。他想毁掉我们的课余生活。”灿斯尼教授心情沉痛地说。

“还能要回我们的课余生活吗?”米米很担心。

“可以的。我服下用这种花种制成的魔法药后就会功力大增,一定会要回我们的课余生活。”灿斯尼教授信心百倍。

米米这下放心了。

描写课余生活的词:

优美动听 自然流畅 行云流水 轻松自如 赏心悦目

舞姿优美 歌声飞扬 此起彼伏 笛声悠扬 表演精彩

龙争虎斗 生龙活虎 一鼓作气 掌声四起 欢声雷动

排山倒海 英姿飒爽 士气大振 一马当先 不甘示弱

灿斯尼一点通:如果你喜欢艺术类的课余生活,可以多读读第一组词语,会带给你美的享受;如果你喜欢活动类的课余生活,可以多读读第二组词语,会让你精神焕发。

描写课余生活的句子:

1.作为一名学生,不能光埋在书堆里,要有自己的课余生活。

2.我收集钱币不是为了得到财物或觉得新鲜,我为的是获得更多的知识――每一枚小小的钱币都是一部小小的“金属图书”。

3.我打开雨伞正要回家,只见胡同那边的商店门口站着一个初中生模样的男孩,手中捧着一本非常精美的蓝色缎面大邮票本。

灿斯尼一点通:我们是新时代的儿童,我们应该有非常丰富的课余生活,我们要从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中增长见识、获得体验、受到鼓舞。

描写课余生活的段落:

1.战斗刚刚开始,我一下子吃掉了爸爸的一“炮”一“马”,占据优势。这时,我十分得意,看看这儿,望望那儿,用手摸摸收音机,心里还在暗暗发笑:爸爸这个“常胜将军”,今天可成了我的“手下败将”啦!

2.当我写完作业,就习惯地拿起小提琴,拉出一首首悠扬的乐曲。这美妙的乐曲在我眼前展开了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在广阔的田地中,一行行金黄的稻谷随风点头微笑着;在工地上,建筑工人正在用他们那勤劳的双手建造着楼房……

写课余生活的作文篇4

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一中,有一位语文教师总是忙碌不休。有同事不解地说:你早已是高级老师了,又评上了省里的“十佳”,还要这么辛苦干嘛?难道想评特级吗?余老师闻听,也总是淡然一笑:特级固然值得追求,但是我更看重的是学生们眼里满意的微笑。

从2002年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通过招聘考试调入昌江一中以来,余老师已经连续教了七年的高三,毕业的已8个班500余位学生。为了上好课,余老师在备课上下足了工夫。他的课堂鲜活、丰富、有趣,深受学生欢迎。2007年,他的学生夺得了当年全市高考的语文单科状元。但是,热爱教学、喜爱学生的余老师并不满足。早在2002年,他就尝试着在自己任教的两个班办起了学生作文刊物《浪花》,2003年班刊变成了校刊,没变的是主编工作一直由余老师担当,每月一期编辑近三万字的作文也没有让他前行的脚步慢下来。他依然坚持做课题,写论文,编专著,参加业务竞赛,指导学生写作。几年来,他先后完成省、市课题各一项,在语文类报刊发表论文等各类文章60多篇,参编专著7部,指导推荐70多篇学生习作到全国和省级报刊发表,他指导过的学生有100多人次在省市和全国作文竞赛中获奖。由于成绩突出,2009年他被市中语会推荐参加江西省首届十佳高中语文教师评选活动。作为全市唯一的高中语文教师的代表,余老师与近三十位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坛精英同台竞技。他沉着从容,发挥出色,顺利闯关,为自己、为学校、为全市语文界争得了荣誉。

余老师属马。他坦言:人生最精彩的是奋斗的过程。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所以,我信奉“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人生哲学。刚刚过去的2010年,余老师又是一个丰收年:高考成绩名列前茅,发表教研、教学文章20多篇,参加编写专著4部,指导学生在报刊杂志发表作品30篇,有30余名学生在全国性作文竞赛中获奖,主编的校刊也出版了第10期。2011年元旦刚过,余老师又收到了全国中学高效课堂案例研修展示邀请赛二等奖证书。

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余老师坚持磨砺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并加入了昌江区作家协会。他既教书,又编书;既指导学生作文,同时自己笔耕不辍,先后发表多篇散文和诗歌。2010年,他在全市红色故事征集评选活动中获得优秀奖。

每到节日,是余老师最开心的时候。一条条饱含真情和祝福的短信又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余老师的手机里。余老师还加入了学生的QQ群,经常与学生交流,学生们亲切地称他“金哥”。

写课余生活的作文篇5

***老师1990年7月参加工作。一直在农村中学任教,从事教育工作25年,班主任工作23年。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2004年获得***市优秀班主任称号;2013年12月被确认为湛江市骨干班主任。2018年3月被***市教育局聘为***市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追求卓越,成绩优秀,2015年获得初中语文高级教师职称。

一、工作敬业,爱生如子。***老师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责任心强,工作积极,班主任工作出色。他关心学生,热爱学生,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的辅导工作。学生深夜生病,哪怕是寒冬腊月,也送学生去医院看病,有时因需要而陪学生输液,甚至等到凌晨三四点。这样的例子较多。如学生梁春媚、陈海泉、林海平、韩春玲、李伟清、李广钰、宋桂昌等。李广钰受伤时,***老师陪她去医院治疗,到凌晨两点半才返回学校,回到学校时,已经是凌晨三点。第二天早晨七点半准时为学生上课。如学生林妙燕,孤儿,生活有困难。李老师知道后,开导她,教育她,帮助她走出心理阴影,同时,教育她如何与婶婶、叔叔处理好关系,如何理解并处理失踪多年的母亲关系,以及教育她如何面对生活困难,如何走好以后的人生路等等。再如王斯微,父亲残废,父母离异,单亲家庭。李老师知道情况后,开导她,及时帮助她处理好家庭关系,教育她如何对待父亲,如何理解离异的母亲,以及处理好叔叔、婶婶的关系,邻里关系等,教育她要学会孝敬祖父母。王斯微在校时,李老师嘘寒问暖,鼓励她树立信心,走出心理困惑,学会走好人生路。学生陈海泉与父母关系不好,不懂相处,经过李老师的多次教育与帮助,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处理好家庭关系。在***老师的关心教育下,她们健康成长。学生曾宪光,家庭特殊,父亲年事已高,母亲欠自理生活能力。刚上初中,曾宪光不自爱,常常请假外出玩。李老师知道该学生的家庭情况后,针对该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经过耐心教育,学生不断发生变化,成绩发生飞跃,同时也喜欢上了写作,喜欢上了阅读,学校领导也看到该学生的巨大转变。现在,该学生就读高中,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写手。学生张培超、王晓玲、林仁楷、钟小娇等学生,基础不扎实,学习过程中产生不良心理,当发现他们存在问题时,***老师及时处理,工作之余,挤时间去帮助、教育他们,使他们走出心理障碍,重拾信心。他们端正思想,树立信心,分别取得好成绩。***老师辅导、帮助学生的事情不可胜数。

二、热爱写作,为社会培养写作人才。***老师重视作文教学,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组织学校文学社教辅工作。每学期,批改文学社学生习作40篇以上。课余,为学生上写作辅导课,传授写作经验,辅导学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累计义务为学生上写作教学课300学时以上。多次组织辅导学生参加全国性作文大赛。其认真钻研教学方法,在文学社辅导课教学中,注重实效,乐于传授写作经验,结合实际,教学深入浅出,重启发,效果好。2008年11月,完成文学社学生写作困难的调查报告;12月4日,为学生传授《有关立意的几种小技巧》,深得学生喜欢。2009年3月,完成一项写作教研课题——“中学生阅读·积累·运用材料写作的能力培养”。 2009年2月,***老师组织并指导一百余名学生参加《课堂内外》杂志社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初中组)创新作文大赛。在该大赛中,***个人获得优秀指导奖;2009年5月,***老师率文学社团参加《语文报·青春阅读》编辑部组织的首届中学生原创文学大赛暨全国百佳文学社团评选活动,文学社被评为百佳社团,其个人荣获“伯乐”奖。2010年至2013年连续四年,及2018年,***指导学生参加语文报社举办的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二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学生成绩优秀并获得奖项,其个人荣获写作指导一等奖。

三、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成绩显著。***老师注重班主任工作研究、班级建设等,一直致力于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教育,注重班集体建设。开展班级建设的研究性课题。班主任工作成绩显著,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2004年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2009年至2013年,其多次被***市***镇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其参加《班主任》杂志社的“我该怎么办”栏目2011年论题讨论时,6、7月话题选录其撰写的《轻松应对班里“小团体”》、《抓住问题关键,开展安全教育》两文的部分内容。2011年12月7日,其撰写的《握手,方能同行》一文发表在《中国教师报》《教师生活周刊》。2014年3月参加“8+1工作室”班主任学术团体,并成为该团体的成员。2015至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2013年12月,***老师被湛江市教育局确认为湛江市骨干班主任。

四、注重教学研究,追求卓越。2009年至今,***老师带领研究组成员进行教学研究,自己完成多项课题研究。2010年1月,其子课题《充分利用经典美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被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经典美文与语文课堂读写教学研究总课题组吸纳,其参与课题研究,6月结题,并获得结题证书。2011年10月,结合文学社写作指导实践,其所撰写的《指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进行写作》一文于2011年10月发表在《写作》(下半月刊)上。2014年参加校本教材《水文化》的编写。该校本教材在2015年***市中小学校本教材评选中,荣获一等奖。2014年11月,其教学设计《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一文发表在《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杂志上。优秀,个人成绩突出,2014年12月10日,其获得中国教师报·《教师成长周刊》个人宣传一次。2015年9月,其撰写的论文《浅谈中学生写作思维训练》发表在《新课程研究》杂志上。***老师加入江苏宿迁中学特级教师张悦群的“悦群教授创新驿站”,李老师和张悦群教授合作完成的《赏析有道   教学得法》一文于2015年9月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上。2017年5月,***老师与梁伟明老师及语文科组长合作的课题《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属***市中小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老师的教研课题《语言思维训练推动学生学科能力发展》为湛江市中小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年9月,***老师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中,其论文《写景教学应注重写作行为主体的生物性质及理论整合》荣获教学论文项一等奖;课件《学习描写景物》荣获教学课件项一等奖;《学习描写景物——景物的把握与写作》荣获教学方案项二等奖;《秋意》荣获下水文项一等奖;其个人因四项均获得奖而被授予“四项全能教师”称号。

五、刻苦学习,勤耕不辍。***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勤奋学习,自学中文课程,钻研教学。自2014年3月参加“8+1工作室”班主任学术团体以来,其研读班主任专业成长书籍,提高班主任工作技能。现在,其带领自己工作室成员开始了班主任工作研究的新旅程。李老师刻苦精神让人钦佩,2014年开始参加中国大学慕课学习,至2017年4月,李老师修完《翻转课堂教学法》、《现代礼仪》、《心理学与生活》、《沟通心理学》、《微观经济学入门》、《世界华文文学经典欣赏》、《中国书法》等七门课程,并获得证书。工作之余,李老师笔耕不辍,曾在《写作》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数篇。2014年3月至今,其的教育叙事已有10万余字,积累了班主任工作经验,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其在中国作家网发表诗歌散文48首(篇),丰富了写作经验,提高写作技能,写作教学深得学生喜爱。

***市*** 

写课余生活的作文篇6

关键词:散文 语言 品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B-0079-01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散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比例较多的一种文体,它能给学生以美的语言范本。因此,深入文本、品读语言在散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品读是深读、精读,就是从不同角度对文章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它要求解决课文中“如何好”“什么美”的问题。

对散文而言,语言清新明丽,情真意切,意境深远,品读的角度多样化:字词句段,结构层次,立意选材,主旨意蕴;整体、局部、细部……总之,凡一切有韵味的地方,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的地方,无一不在品析的视野之内。余映潮老师教学设计中的“美点寻踪”“微型话题”就是语言品读的极好形式。

那么,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品读呢?

一、提供抓手

明确了方向,学生就无需在绕圈子。角度设置可以有难有易,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课堂活动充分。

余老师在指导学生品读前往往先提供思考角度,如:

“品味词语、感受佳句、析读精段、体会妙思、感悟美意;在这几种角度中,可以突出某一种,也可每一种都涉及到。”

“品味词语,一般来讲,作为初一的学生,可以用两种办法:一种是直接谈自己的体会――我觉得这个词用得好,它写出了……;更难一点的就是转一个弯――我觉得这个词是不可替换的,无论用什么样的词语替换它,都没有这个词的意境好,这就是替换式的品读。第一种简单一点,第二种难一点,同学们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表达,品析某一个词。”

这样的课堂,才能避免学生蜻蜓点水、泛泛而谈。

二、示范引领

必要的时候给出范例。学生可以从回答角度、表述方式等方面得到提示,对文中关键词句的把握易于精准。

如《三峡》:作者是如何勾勒三峡美景的?体会本课文笔的精妙。

示例:本文美在手法运用灵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运用夸张手法正面写山的“高耸入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则是从侧面烘托山的“高峻”。

又如《雪》:

诗意的雪美在色彩/画面……

示例:诗意的雪美在色彩缤纷。你看第一段“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一句中用花的血红、深黄、白中隐青和草的冷绿,映衬雪的洁白,使柔雪显得更为明艳,突出了江南雪“滋润美艳”的特点。

三、过程指导

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之后的品读交流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教师睿智的导引,学生才会有对文本有全面深入的把握。余老师曾说:“课堂评点语与课堂组织语不同,它是一种特别的课中对话,它是在课文品析、问题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做出的瞬间反应。它不允许教师迟疑,也不允许教师迟钝,也不允许教师含混不清。”

下面的几个实录片断中,余老师的评点是令人叫绝的:

生:“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太迟,太迟了”写出了我的感慨。

师:还写出了我对春天的到来盼望已久的心情。

――《散步》

师:品得好。我再将你的发言升华一点点,那就是“这条路通过的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这是写“面”;写粉蓝色的报春花是写“点”,有点有面,笔法多么高妙啊。

――《云南的歌会》

四、课中小结

品读结束时教师的概括与拔高,是对学生零碎发言的收绾,也能使学生对作者文风与情感有深刻的认识。

如:“今天大家对这篇文章语言的欣赏,关注到句子的用词美、情趣美、意蕴美…… ”

“美丽的人,美妙的歌,美好的情,在云南歌会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和谐欢乐、朴实自然的生活画卷。这也正是沈从文一直追求的精神境界。多年的创作,他始终以‘乡下人’的视角,从乡村的民风民情中发掘人性里优美、自然、鲜活的生命形态 ,以唤醒那些在尘世风烟中渐次迷失的灵魂。”

“通过品味语言,我们欣赏了各具特色的景,也体察到字里行间作者寄寓的情。在写作中,抒情而不只写情,绘景而不只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能使文章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

一路摸索,我深深认识到――深刻、细腻的文本品读,是散文教学中学生理解作品思想内涵、体会作者情感态度的最佳之径,需要我们深入钻研,精心设计,充分训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写课余生活的作文篇7

不遗余力,奉献职教

刘常新离休以后,曾接受原轻工部邀请对全国轻工教育战略课题进行调研和分析。2001年~2005年期间,她参加了对中专校的督导评估,参与北京市教委督导室有关会议,讨论北京市督导工作会议文件制定等活动;对全市20多所中职校新生质量进行调研,并运用新的质量评价体系进行试评、督学,参与调研提纲编制、资料分析活动;参与中国职教学会主办的全国性职教科研课题评比活动。在职教学会的主持下,研究、撰写了《英国BTEC课程模式在中国的实践研究》课题及参与了BTEC 课程的外审专家组工作;起草课题立项报告,编写、筛选、修订各学校的科研论文与活动资料;完成了32万余字的结题报告及附属资料;参与并撰写了北京市教委督导室的《职业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改革实验研究》中有关《全面素质研究》部分课题,约30余万字。

2006年~2009年,她参与高职中专教育研究会组织的全市高职中专院校优秀青年教师论坛活动。帮助、指导10多名入选青年教师的论文修改与审定。多次应邀到中专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每年参与研究会组织的各校优秀论文的评选活动。

关心青年,老有所为

离休20余年里,刘常新坚持为学校业余党校讲党课。 2006年11月,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高职、中专协作会成立,她担任了常务副会长职务,将满腔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去。2008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她担任会长。2009年,她组织关工委与团委合作开展对已就职“村官”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指导学生社团中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开展活动。

北京老同学合唱团是较有影响力的业余老年合唱团,已有近30年历史,曾被北京市委宣传部授予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刘常新曾担任该团常务副团长。该团参与北京市教委组织的“民族艺术进校园活动”演出几十场。

与时俱进,孜孜不倦

写课余生活的作文篇8

关键词:小学生 课余时间 活动

我国是一个应试教育的国家,大多数家长都对孩子给予了厚望,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一种无时无刻学习的思想,不然就上不了好大学,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等。小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按照课程规划规定的科目上课,但是课余大部分学生仍有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小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对周围一切都感兴趣。要想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仅靠通常为完成教学进度而设置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余是否有足够的时间供小学生们自由探索,小学生们能否有效的利用课余时间?据此,我们对乐山市中心城区小学生如何安排课余时间进行了问卷调查,期望从中看出一些问题,再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调查问卷及统计结果

此次调查,我们设计了《小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调查问卷》,在乐师附小学生和实验小学中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2份。以下是问卷及统计结果:

调查结果

一、放学后的时间安排

1.你放学后能自由安排的时间为

A半小时 B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C一个小时以上 D无

2.你平均每天写作业花的时间为

A半个小时 B一个小时到半个小时 C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 D两个小时以上 E其他

3.写完作业后你会做什么?

A看书 B看电视 C玩电脑 D和父母交流 E其他

二、周末的时间安排

4.在周末的时间里,你会干什么?(可多选)

(选A的做6题,选B的做7~8 题,选C的做9题,选E的做10题,否则不做)

A看书 B上补习班或家教 C玩电脑或看电视 D和别的小朋友玩 E参加体育活动 F其他

5.你看的都是什么书?(可多选)

A与学习有关的书 B漫画书 C小说 D故事书 E其他

6.上补习班或家教是你自愿的吗?

A自愿的 B非自愿的 C其他

7.上补习班或请家教能够提高你的学习兴趣吗?

A能 B不能

8.你看的电视节目(玩电脑)都是什么?

看电视节目:科教片、科幻片、动画片、电视剧、新闻、CCTV

玩电脑:网络游戏

9.你参加的体育活动都有哪些?

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篮球、跑步、游泳、跳绳、骑车、登山、踢毽子。

10.你希望课余时间是自己安排还是家长安排?

A自己 B家长

统计结果分析

第一项“放学后时间安排”,根据前三道有关于放学后的时间安排可以看出,小学生的作息是朝九晚五式,还是有很多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近40%的小学生写作业的时间大约是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写完作业有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很多小学生在做完作业后选择了看书来充实自己的课余时间,当然还是有看电视,玩电脑,与父母交流等其他活动安排。但是这些时间在小学生看来,自己的活动时间太少。这说明,除了学习之外,同学们自己能够完全自由支配的时间十分有限。不难看出,大部分同学的课余时间都是家长安排的,“被学习”的现象相当普遍,小孩子的天性得不到释放,个性发展空间以及兴趣爱好的培养都不同程度受到限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当下,所谓的减负不过是纸上谈兵,还是没能运用到实际生活学习当中,迫于升学的压力,小学生们不得不把自己的课余时间拿来学习。

第二项“周末时间安排”中得出,同学们的周末过的很无趣,大多数都是看书,上补习班,玩电脑,只有很少一部分的会参加体育活动等娱乐活动,这对于小学生体质的提高是很不利的。对于上补习班的问题,大多都是自愿的,大多数同学还是有很多收获,他们表示:上补习班可以很好的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但是还是有少部分的同学觉得补习班并不能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课余时间有超过60%的学生会玩电脑或者看电视,但这并不影响该阶段学生的学习,所收看的电视节目包括CCTV的各套节目,对其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还存在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是在看动画片、电视剧及玩网络游戏。但是当问道:课余时间是希望自己安排还是家长,89%的同学都希望自己可以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这也可以体现出当代学生逐渐有了自主意识,希望可以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也有学生提到希望可以部分时间是家长安排,还是有另一部分时间是可以自己安排的。

三、调查结论及建议

通过这次对乐师两所小学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仍比较重,课余时间较少,课余活动不够丰富,这样不利于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这次调查的对象还存在局限性,并不能全面的反映所以小学生的课余活动安排情况,但我们认为此次调查结果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以下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就小学生的课余活动安排提出几点建议:

1.就小学生自己而言,要学会怎样与家长、老师交流,怎样更好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从小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2.家长应根据孩子的个体情况,安排适合孩子的兴趣学习。不要盲目的要求孩子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奥术等培训课。

3.学校、老师对学生应加强素质教育,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组织各项学习、文娱、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平台。小学生每天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的团队精神,增强学校凝聚力,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上一篇:写信作文四年级范文 下一篇:记一次游戏四年级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