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练习题范文

时间:2023-11-14 15:47:00

病句练习题篇1

1.秋天到了,铺满了厚厚的落叶。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笔直地伸向密林深处。

___________________

3.“六一”节的那天,他加入了少先队员。

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课铃响了,校园里马上顿时安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5.听完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宁静。

___________________

6.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

7.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

8.姐姐最爱看舞蹈和音乐。

___________________

9.老师有时经常教育我们爱惜粮食。

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接到“三好学生”奖状,高兴极了。

_________________

13.小朋友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

14.晶晶从小养成了讲卫生。

___________

15.艰难的向高峰攀登。

_________

16.我们学校的诗歌朗诵比赛。

____________

17.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________________

18.我的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作业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

19.我把教室打扫的整整齐齐。

___________

20.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

21.宽敞的草原一望无边。

__________

22.联欢会上,大家表演了一个个精彩的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

23.迎面走来了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奶奶。

________________

24.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________________

25.天夜里吹来稻花香一阵。

___________

26.中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

27.爸爸讲的许多雷锋动人的故事。

_____________

28.我介绍给来宾们学校的情况。

病句练习题篇2

那么这个句子到底有没有语病呢?我们不妨将这个句子当作A句,在此基础上作如下调整,变成B,C句,比较A,B,C三个句子的区别,这样就好确定了。

A.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正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

B.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不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

C.谁又能说英雄的品质不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

这三个句子中,B句是明显的病句,其病因是多重否定造成了表意的混乱。在这里,反问相当于一重否定。不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谁又能否认,也就是谁也不能否认,也就是谁都承认,这就将英雄的品质的培养与努力学习分割开来了,显然不合逻辑。类似的题目在平时我们会碰到许多,如: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B句是某练习题中的句子,当作病句讲没有争议。有的出题老师意图改变题目,要把它当作正确答案,于是将不改成正,这样多重否定就变成双重否定了,似乎这样句子就正确了,这就是A句的来源。殊不知,这样一来,句子倒滑入另一种不合逻辑强加因果的陷阱里了。

在语言的表述过程中,把没有因果关系(或只有部分因果关系)的情况说成有因果关系,或者根据前面的部分原因想当然地推断出某一个结果来,这就是犯了强加因果的逻辑错误。如:周谷城先生早年就投身于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这句话中周先生投身于五四运动,与他成为学者、历史学家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

A句中,英雄的品质正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是一个判断句,这个句子的结果是英雄的品质的培养,原因是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也就是只要一天天努力学习,就能培养起英雄的品质。大家都知道,一天天努力学习的人很多,可最后养成英雄品质的却寥寥无几,这个事实就证明上述论断是站不住脚的。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这里涉及到逻辑学上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区别。

充分条件是有甲这个条件一定会推出乙这个结果,有乙这个结果不一定是甲这个唯一条件。如只要天下雨,地就会湿。有下雨这个条件就一定有地湿这个结果,但地湿这个结果不一定就是天下雨造成的,也许还有其他原因,如洒水车洒的、别人喷的等等。必要条件是有甲这个条件不一定能推出乙这个结果,但乙这个结果一定要有甲这个条件。如只有阳光充足,菜才能长得好。有阳光充足这个条件菜不一定就长得好,还需要施肥、浇水等其他条件。但菜要长得好一定要有阳光充足这个条件。 努力学习是英雄品质养成的必要条件,有它,不一定就养成英雄的品质,还需要个人的品德、内在的意志及外在的环境等其他条件,但英雄品质的养成一定离不开努力学习。A句将它理解成充分条件,有努力学习这个条件,就一定有养成英雄的品质的结果,表述不当,产生逻辑错误。

再看C句,虽然也是采取双重否定的形式,但整个句子否定的是英雄的品质不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因为努力学习是英雄品质养成的必要条件,英雄品质的养成一定离不开它,句子否定了它,就不能成立。要使这个句子合乎逻辑,必须对它再作否定,这样整个句子就没有语病了。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名句: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第二十章)细细推敲起来,也犯了不合逻辑的错误。这句话包含两个分句,前一分句中豫是事立的充分条件,有之必然,无之未必然;后一分句中豫是事立的必要条件,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合起来就成了充要条件。事实上,豫只能是事立的必要条件,不能说是充分条件。这个千古名句只有说成凡事豫未必立,不豫则废才是正确的。

病句练习题篇3

第二轮复的指导思想是: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提高能力、养成规范、回归课本。紧扣考纲中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以专题复习和训练为主,适度穿插综合训练,突出语言表达运用、古诗文鉴赏、现代文阅读和作文训练四大块的内容,进一步加强知识积累和方法的总结归纳,发挥考生自身的主动性,查漏补缺,建立知识网络,全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强化得分意识,培养应试能力。

具体措施

精研各省市最新《考试说明》以及最近三年的高考真题,力争搞好专题性的突破,如病句辨析、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语言知识运用和表达等。对于没有列入突破专题的,如字音、字形、词语辨析、成语、文学常识等比较零碎的知识点,考生可以把它们贯串于平时的复习中,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一、病句辨析

语病试题,一般有相应的规则,考生只要熟记病句类型,运用检查病句的方法,就能解决问题。一般来说,“语法判断”是解答病句题的最主要的解题方法。这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应试策略。在第二轮复习中,考生要特别注意熟悉这种解题的套路,要按“梳理病句类型――突出重点病句――挖掘重点病句常见错误”的步骤复习。

二、古诗文鉴赏

1.对于古诗词而言,一是分类掌握古诗词的特点,比如边塞诗、讽喻诗、山水诗、怨情诗等,了解一些诗人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掌握每一类诗歌的思想内容。二是从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来强化。考生要熟记相关的常用术语,通过适当地练习,明确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的具体特点,了解运用某种手法和技巧的具体作用。

2.对于文言文来讲,一是抓好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典型文言句式等内容,认真归纳梳理,分门别类,时时翻阅熟记。二是精选练习题,总结答题技巧。三是强化翻译,规范方法。对文言文的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注意词的通假、活用及虚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等,要抓住关键词、得分点。

三、语言文字运用

强化答题技巧,针对相关题型做好积累与归纳。对客观选择题,要巧用筛选法、排除法、代入法、分析语素法等,要重视第一语感。一旦作答,没有绝对把握,决不随意改动。对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观性试题,考生要注意审题,即注意分析题目背景、考查方向、情境设计、设问角度等。具体复习时,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题进行训练:

1.压缩类题目:新闻抓导语,概括抓特征,描写抓特点,议论抓观点,推理抓结论,信息抓关键词。

2.扩展类题目:认真审题,读懂题干;多用手法,丰富内涵;定位填补,丰富句意。

3.选用句式题:语意要流畅,意境要和谐,情调要统一。

4.变换句式题:认真审清题目要求,分析原句特点,明确做题的“方向”。

5.仿写句式题:话题的一致性,内容的确定性,修辞的限制性,句式的相似性,事理的逻辑性。拟写的句子,不仅要做到“形似”,还要做到“神似”。

6.语言表达准确:要符合情境,符合语法、逻辑,符合对象特点。

7.语言表达鲜明:观点明确,色彩分明,修辞恰当。

8.语言表达生动:多用描绘性的词语和具体形象的写法,多用贴切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格,要倾注自己的主观感情。

9.语言表达简明:无多余的词语,无歧义。

10.语言表达连贯:根据表达的需要,依据时间、空间、难易程度和心理变化等顺序,保证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部层次的连贯性。

11.语言表达得体:注意场合,注意对象,注意目的,注意方式,注意身份。

四、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的复习,一方面要培养在较短的时间内读懂文章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熟悉各种题型,掌握解题技巧。无论是相对简单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还是难度较大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生都要从如何读懂文章和如何答题两方面备考。在做阅读题时,考生要先认真通读一遍文章,读完之后要想一想文章的主旨和结构思路是什么?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文章的写作目的和动机是什么?文章怎样达到写作目的的?在第二轮复习中,考生要先自己认真解答阅读题,然后再与答案比较,探究答案形成的理由。只有这样不断将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反复比较与琢磨,才能弄清自己的失误所在,准确把握试题的意图,缩小与标准答案的差距。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可按以下几步来做:

1.巧用信息,整体把握。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文章主旨大概是什么,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

2.认真审题,预测推想;浏览首句,了解梗概。

3.确定区域,圈点勾画。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话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4.摘录原文作答。很多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原文原话,考生要大胆摘录引用。

5.规范答题,标出次序,语言简练,全面到位。

五、作文写作

在第二轮复习中,考生除了要在审题、立意、选材、文体、结构等方面反复练习与多做储备外,还应有意识地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1.培养审题和立意能力。审题须准,立意须稳,在此基础上力求新和深。近年来,高考作文题日趋开放。考生在作文时一定要仔细地审题,对题目内容了解得越透彻,写出的文章就越有分量。

2.要有材料意识。即随时储备材料、熟悉材料,形成自己的特色材料。要多挖掘自身材料,多关注社会材料,多整理书本材料;要注重思想和生活的积累,从内容、语言、体裁上寻找自己的特色。在这一备考阶段,考生可按道德、亲情、成长、友情等进行分类,做好素材储备。

3.一材多用训练。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几个不同话题,做一些用相同材料写不同类型文章的训练,力求在任何文题下都能写出自己的闪光点。

病句练习题篇4

句子又长又短,在特定的情况下,又是一个词也能构成句子,但一般的句子都比较复杂,中小学生一般不要求掌握语法方面的术语,但应该能够凭借生活实际和对词语的理解来判断简单的句子是否正确。在中小学阶段,教者应加强修改病句的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服务,为进入高一级学校打下基础。

在专项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教会学生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如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校教科室曾经组织教师对此进行专项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

病句产生的范围,有的是词汇问题,有的是语法问题,有的是修辞问题,还有的是逻辑问题……教会学生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对学生识别、判断有毛病的句子是很有裨益的,在中小学阶段常见病句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搭配不当

如:①“六、一”儿童节那天,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和优美的舞。②在考试的时候,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真细致的作风,是考试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①句中动词“唱”与临近的“歌”搭配恰当,与较远的“舞”搭配不恰当,应把“和”去掉,加上“跳起来”,此处还应该注意要加上“,”这个标点,不能马虎。②句中“能否”一词包含“能”与“否”两个方面,明显与后文搭配不当,改法一,可以把“否”删去与后文相对应;改法二,是在“取得成功”前添加“能否”一词与前文相对应。

2.成份残缺

如:①读了《高玉宝》这本书,受到了教育。②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使我的成绩有了提高。①句中缺少了主语,是谁受到了教育,加上主语“我”即行。②句中误用了“通过”和“使”,因而缺少了主语,两者任意划去一个。

3.词序颠倒

如:①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善于解决并发现问题。②李老师介绍了许多雷锋的先进事迹。①句中“解决并发现问题”不符合逻辑,违背了我们认知事物的规律,应是先发现问题后再解决问题,很显然词序颠倒了。②句中“许多”一词应放在“雷锋”之后,雷锋只有一个,他的先进事迹才有许多。

4.用词不当

如:①这次清洁大扫除进行得很完整。乱贴的标语被揭去了,堆积的垃圾被拖走了,堵塞的小沟也被疏通了。②他那认真刻苦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①句中“完整”应该为“彻底”,这样改意思更准确。②句中“效尤”色彩暗淡,应改为“学习”。因为“效尤”的意思是“明知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而照样去做”,它是带有贬义色彩的一个词语,用在这个语境中很不合适,修改后词语的感彩切合文意。

5.前后重复

如:①会议厅里坐着不少来自各校的许多代表。②在公交车上,王蒙拼命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①②句中“不少”与“许多”,“拼命”与“殊死”语义重复,两者应该任意划去一个。

6.前后矛盾

如:①我的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好了。②我猜想他肯定不会来了。①句中“基本上”与“全部”矛盾。②句中“猜想”与“肯定”前后矛盾,两者任意划去一个。

7.用错关联词

如:①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②这部小说内容精彩,但语言朴实无华平易近人。误用关联词,即该用甲而用了乙。①句中“即使”与“但”搭配不当,应把“即使”改为“虽然”,或者把“但”改为“也”。 ②句中两个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应把“但”改为“也”,并调至“语言”一词的后面,或者将其删去。

8.滥用否定词

如:①一个人在工作中难免不犯错误,犯了错误不要紧,关键是如何对待错误。②为了防止不再发生交通事故,交通局积极开展了交通法规的宣传。①句中“难免”一词本身就具有“不可避免”的意思,具有否定意味,而在其后又加上一个否定词“不”,明显违背了句意,改法是将“不”删去。②句改法与①句改法相似(改法略)。

当然,病句的类型还有许多,如句式杂糅、歧义等。有的病句的复杂程度也远不止如此,但在中小学阶段常见的病句类型不外乎以上几种。学生只要认知和掌握了这几种类型的病句及改法,他们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就一定会有所提高。教者在教学中,注意了这方面的训练,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识别、修改能力,而且对于学生口头表达及作文也会很有帮助。

二、掌握“读”、“找”、“改”、“验”四字诀

在修改病句的训练中,教者要自始至终贯彻“四字诀”,确实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说来,这“四字诀”就是“反复读”、“认真找”、“仔细改”、“改后验”.

1.反复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对于发现问题是很有帮助的;多读,对于看看句子所要表达的语义内容与句子结构形式是否统一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朗读中如发现有不妥的地方,就可以找出病句所在。

2.认真找

医生治病救人,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见其效。修改病句正是如此,在朗读明义之后,要认真分析病因,才能进行修改,否则盲目找,只会越改越乱、错上加错。教者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个病句属于哪个类型,还要知道常见的改法;不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上,而且要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不能忽视。

3.仔细改

找出病因后,修改这一环节非常重要。修改以不改变句子的原意为基础,合理利用常见病句的修改方法进行修改,使句意表达的清楚、完整,符合实际情况。

4.改后验

修改完后还要认真校验,看看还有没有其它问题,标点符号丢没丢,句子是否通顺等,不能因马虎而出错。如常见病句类型1搭配不当所举例句①的修改,就需要在改后注意标点问题。常见病句类型6前后矛盾所举的例句②在改法上“猜想”和“肯定”前后矛盾,两者任划其一,但按这种改法如删去“猜想”一词,结果这个句子就不通顺了,细心检验后,可以把“猜”或“肯定”任删一个,表意才准确无误。

总之,修改病句这一训练形式非常重要,教者不但要教会学生从正面掌握句子的结构的规律,知道句子应当如何组织,还应该从反面掌握句子结构的常见的错误类型,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避免错误,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教者还应该教育学生每做完一题,尤其是没有见过的题目,都要反思、回顾,从解题过程中领悟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内化成一种能力,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病句练习题篇5

关键词 脑梗死 运动性失语 语言训练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305

言语是人类大脑特有的功能,是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脑梗死所致运动性失语是一种危害较大的常见临床症状,患者不能说话,或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字且不流利,用词不当,但对别人的语言能理解,对自己用错词也知道。因此,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02年以来,对经头颅CT扫描证实为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43例患者进行了语言训练,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语言功能康复明显。

资料与方法

2002~2006年收治脑梗死伴语言障碍患者79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神志清楚,理解力正常,药物治疗方法相同,严格除外球麻痹及其他与原发性构音障碍有关的疾病。用掷币法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于发病后1周后进行1个疗程4周的语言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一般的病后健康教育。训练组43例患者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45~67岁,平均63岁;其中完全失语5例,不完全性失语重度23例、中度15例、轻度0例。对照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40~69岁,平均65岁;其中完全失语6例,不完全性失语重度20例、中度10例、轻度0例。由上述资料可见,两组情况大致相同,可比性确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检查方法及内容:⑴语失语症检查法及训练观察对象,制定如下检查内容:①表达:包括简单答话及表述。答话内容包括回答名子、年龄、职业、住址、家庭情况等,表达包括回答就诊的原因及让患者看一张图并描述图中的内容。检查时注意让患者自然、充分地表达,注意患者说话语量多少,是否费力,语调和发音是否正常,有无语法错误和是否能表达意思。如果不能完全准确地重复检查者所说的内容,有漏词、变音、变意则说明有复述困难。②复述:令患者重复检查所述内容,包括数字、字词、短句和长句,以常用词、句为主,包括单字和2~3字词、短句、长句超长复合句和无意义词组。要注意有无错语及错语的性质。如果不能完全准确地重复检查者所说的内容,有漏词、变音、变意则说明有复述困难。③呼名:让患者称实物、图片、颜色及身体各部位的名称,还可以让患者列各,即记一分钟内说出某类物品的名称(如蔬菜、动物类等)的数量。④阅读:包括朗读及阅读理解。患者阅读后回答有关问题或叙述中心内容。检查时可根据患者的情况(特别是在急性期)或精简内容或分多次测查。⑵时间:首次在患者入院后2~5天进行,即语言康复训练前,末次在1个疗程的语言训练结束时。

评估标准:根据患者言语障碍程度,将语言障碍分为3类:⑴完全失语:自发言语,复述完全不能。⑵不完全失语:自发言语和(或)复述有程度不同的障碍,依据其程度又可分为:①轻度:语量51~99字/分,说话略费力;可复述长句。②中度:说话费力、含糊不清、短语句(<3个字)、语量少(<50字/分);可复述某些词组短句。③重度:患者仅能用同样的几个字回答任何问题;能复述部分字句。

训练方法:①利用口形及声音训练:对于不能随意支配自己唇舌发出想要发的声音的完全失语、重度、中度不完全运动性失语患者,我们在训练开始时,先教会患者通过口形及声音支配控制自己的唇舌运动练习发音。即训练者先做好口形、发音示范,然后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发音时的口形,来纠正发音错误或通过录音机将自己的发音与正确的发音作比较纠正。②利用语言训练磁带练习:将日常生活用词组、句子制成适宜患者跟读的盒式录音带,每面磁带有30分钟练习内容,每次练习2~3分钟间隔休息15秒。磁带配有背景音乐,起始处有一段鼓励、暗示患者进行语言训练的录音。轻度、中度运动性失语患者即可通过录音机跟读语言训练磁带录音进行听说练习,改善发音。先易后难,一般先让患者练习A面(2个字的词组),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根据患者语言康复情况练习B面(句子)。每次练习30分钟,1次/日。③训练有关发音肌肉:运动性失语患者,特别是失语超过1个月,其发音有关的肌肉会有不同程度废用性萎缩,致使患者言语含糊不清。训练时,重点指导患者练习舌的伸缩及口腔肌肉的协调运动。利用吸气、呼气、吹气及断发“a”音训练鼻咽腔闭锁功能,利用各组合音反复训练发音。反复练习卷舌及舌的左右运动(以舌尖舔两侧腮部黏膜)、鼓腮、磕瓜子、嚼口香糖等,以促进患者发音准确。④定期检查,强化弱点训练:每3天检查评估患者口语表达情况1次,并将评分用曲线描绘记录,充分肯定患者训练成绩。同时抓住发音弱点进行针对性练习,必要时由训练者对患者进行单独强化训练。如患者发含有声母“b、p”音的字困难,原因是口腔内气流不足,经反复训练患者鼓气动作,1天即见成效。

结 果

患者的依从性:训练组大多数患者能较好的掌握训练方法,按要求坚持进行练习训练,其中有8名患者未能坚持训练,患者的依从性87%。将不依从的8人剔除。

训练后两组失语情况比较:经过4周的训练后,训练组43名患者中,完全失语2例,不完全语言障碍重度9例、中度11例、轻度18例,恢复至正常3例;对照组36例患者中,完全失语4例,不完全语言障碍重度13例、中度15例、轻度4例,由此,观察到得病1周后即接受语言训练的患者较进行一般性的病后健康教育恢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失语程度对比,见表1。

讨 论

训练组未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前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失语程度无明显差别,训练后其失语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显著性。由此可见,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语言康复训练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有明显康复作用,且时间越早越好。早期开展康复训练可以改善功能转归。语言康复训练越早越有利于语言功能的重建。同时,语言训练时,口腔发音肌肉的运动也防止了舌、咽、喉部肌肉的萎缩,对已有言语肌肉萎缩的患者有明显的康复治疗作用。言语训练的早期首先应与患者加强非语言沟通,并讲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使其有讲话的欲望,鼓励指导患者先用非语言方式进行沟通,如用写字、点头、手势、目光等体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情感。

对运动性失语患者,可利用视觉和听觉反馈来代偿其丧失的动觉反馈运动性失语。患者由于缺乏正常肌肉动觉反馈的监控作用而不能随意地支配自己的唇舌发出所要发出的声音,利用视觉(看口形)和听觉(听声音)反馈来代偿,能使患者重新学会对言语肌肉的运动控制而发出正确的声音。

总之,语言康复训练对脑梗死语言障碍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训练中激发并保持患者强烈的训练动机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叶文琴.实用内科疾病护理[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306.

2 关骅.临床康复学华夏出版社,2005:52-56.

3 张通,李欣.卒中的运动功能恢复[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2,10(4):243.

病句练习题篇6

为什么对语文成绩要如此重视呢?

语文是进入知识宝库的钥匙,是从事各科学习的基本工具。语文学得好,能读能写,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就会快得多。语文学得不好,没有读写这个基础,学习就会发生很大困难。不管是学理工医农的,还是学文史哲经的,都是如此。前几年高考,有的考生把物理题“指出下列各单位是哪些物理量的单位”的“是哪些”理解为“哪些是”,结果答非所问;有的把“做1—4题”理解为只做第1和第4题,结果少答两题;有的把“物质决定意识”写成“物质决定于意识”,将唯物论的观点变成了唯心论的观点,意思全反了。有的考生虽然进了大学,但是因为语文水平太低,学学课程发生很大困难。因此,每一个考生,都要把语文认真复习好。

当前,我们应该怎样抓好语文复习呢?概括地说,一要明确复习内容,二要讲究复习方法。内容总的讲,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要有比较熟练的基本技能。方法就是要抓住重点、难点,查补缺漏,取得实效,不必面面俱到。下面就语文复习的几个重点内容,谈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掌握字、词,要学得扎实,注意理解和运用,扩大阅读面 字、词是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识字少,词汇不丰富,运用不好,阅读和表达能力必然不高。前几年高考,都重视考查文字和词语的基本功。目前,不少同学运用文字和掌握常用词的能力还很差,应加强练习。学习文字要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辨明字义。去年高考字、词填空,有的题用注音提示,但不少考生不会拼音,填不准原字。如把“—— (líng)空欲飞”的“凌”字,填为“腾、驾、长”等;有的题直接选自课本,但一些考生由于平常学得马虎,只有一个模糊印象,一写就出了问题。如把“幻”写成 “幼”,把“缈”写成“”等。有的题是填报刊上常用的字、词,但有些考生没有见过,只好空着不填或胡写一通。所以,今年复习时,考生要适当熟悉一下汉语拼音(如果根本没学过就算了);要懂得一些汉字的结构知识,了解形声字的特点,这有助于提高识字、记字和写字的能力;还要注意区别多音多义字,要多看书报杂志,多识字。

复习词语不能盲目乱抓,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了解一些词汇的知识,如字和词的关系,词义和词组的一般规律,词的用法等;二是努力丰富词汇;三是培养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学些基础知识是个前提,丰富词汇是个关键,有了这两个方面,再注意经常运用,就能不断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比如,在“越南单方面()行改变1957年至1958年中越两党中央就边界问题换文时的双方管辖现状,不断()食和侵占中国领土”一题中,括号内不只是填个字的问题,而是要考查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的能力。前面是用“自行”、“擅行”,还是“强行”呢?这三个是义近词,选哪一个才恰当?这里就有辨析词义,注意语言环境,准确运用的问题。“自行”、“擅行”是表达不征得对方同意自行主张的意思。若用这两个词,那就和修饰语“单方面”重复了。所以,以用“强行”为恰当。后面是“吞食”还是“蚕食”呢?若填成“吞食”,不仅与后面宾语“领土”搭配不当,同时,也与前面的修饰语“不断”矛盾。“不断”是不止一次,而“吞食”是一下子,所以,这里只有填“蚕食”才得当。这个试题是检查学生对词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因此,复习时掌握常用词和成语,应把力气用在阅读时的正确理解和写作时的正确运用上。同时,要注意那些古汉语中遗留下来的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词语。如“盘桓、肆虐、凯觎、缥缈、绳之以法”等。要扩大阅读面,增长知识,,丰富语汇,特别要掌握一些书面常用语。另外,有些考生不重视虚词,搞不清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的用法,写作中滥用虚词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些都要注意改正。

二、提高改病句的能力,要了解必要的语法、修辞、逻辑知识,注意实际运用改病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语文练习。要改好病句,关键是知道“病”在何处,“病”因是什么。有些考生只凭语感改病句,有时能够碰对,但往往会搞错。改病句必须严密地辨析词义、词语的感彩和习惯用法,了解句子结构,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我们就应掌握一些必要的语法、修辞、逻辑知识。比如了解句子各种成分,知道各种成分在句子里的结构地位、基本次序和相互关系,知道复句的种类,以及各种类型的复句用哪些相应的关联词语。了解这些知识,为的是提高我们的读写能力。这些知识在语文课本里都有短文介绍,只要弄清楚就可以,不必再翻语法书,也不要在一些语法概念上兜圈子。

要改好病句,还应知道病句的各种类型。如成分欠缺(缺主语、缺宾语、缺谓语等),搭配不当(主谓不搭配、动宾不搭配、附加成分和中心词不搭配),结构混乱,用词不当,不合逻辑,歧义、费解,重复、多余等。可采取有分有合的办法进行练习,如先逐类改正,熟悉每类病句的情况,再综合改正,分清各种类型。

平常作些压缩长句和扩大短句的练习,可以帮助理解好句子。改正病句要和平时准确运用语言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否则,常说错话,常写病句,听顺了,看惯了,不觉得有错,那怎么能改正呢?

三、文言文的复习,要多诵读,熟悉词语和句式,打好基础

学习文言文必须熟读成诵。因为学习古文和学习现代文章不同,学现代文章,有口语做基础,容易明白。古文是古人的书面语言,词汇、语法等都和现代语文有很大差别,只有熟读甚至背诵一定数量的古文,熟悉一些文言词语和句式,再辅之以必要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方面的知识,掌握浅易文言文就不太困难了。当然,目前复习时背诵文章不易办到,但是多读几遍还是可以做到的。

复习文言文,要以课本上的教材为主。语文课本上编入的古文,大都是名家名篇,语言比较规范,再次复习,就可“温故知新”。

了解一些文言常用词,特别是实词,是学习的重点。复习时要注意几个特点:如古今词义的区别。有的词古今词义变化很大,不能以现在的意思去解释。象“弃甲曳兵而走”的“走”,“或百步而后止”的“或”,作“跑”、“有的”讲,要是理解为“走步”、“或者”,意思就错了。又如一词多义,象“兵”的本义是“兵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即“士兵”、“军队”;再引申为“战争、打仗”。有三个成语分别表明了“兵”字的不同意思:“秣马厉兵(兵器)”,“精兵(军队)简政”,“纸上谈兵(打仗)”,要理解确切。还有词类活用,象“衣褐”、“履我”,这里的“衣”、“履”是名词作动词用,当“穿衣”、“穿鞋”讲。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是“穿粗布衣”、“给我穿上鞋”,如果理解为“衣服很黑”、“鞋是我的”就错了。另外,还有通假字,如“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句中的“禽”字通“擒”,如理解为“禽兽”、“家禽”,则会由于一字不通,致使全句看不懂甚至弄出谬误。

一些常用的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等,都有一些特点,要把它弄明白。

四、提高作文水平,要在阅读和表达上下功夫

要练好作文,一要了解写作的要求,二要发现自己的弱点,知己知彼,加强训练。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高中学生“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做到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中心明确,语句流畅。”我们要按这个要求去做,同时要注意“有一个好的文风,懂得写文章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实事求是。”命题作文、缩写、改写、扩写、写片断等写作方式,我们都要练习,它有助于从各方面提高写作能力。

去年高考,大部分作文试卷水平不高。主要原因是这些考生阅读分析能力差,条理不清楚,语言文字毛病多。如短短三百多字的“画蛋”故事,要求紧扣原文发表感想。很多考生东拉西扯,抓不住中心,不得要领。因此,我们在提笔之前,一定要弄清思路,只有想明白了,写出的文章才能有条有理。按照一定材料作文,首先必须详细阅读原文,把原文的意思弄清楚。写作时最好先列一个提纲,考虑好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哪些应作重点详写,哪些只能略写;哪些话先说,哪些话后说;哪些话要放在一处说,哪些话要分开说;都要有恰当的安排。

要把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这三种文体写好,这是一切写作的基础,不要去追求什么新奇的花样。不管是大前年的缩写,前年的改写,还是去年的读后感,命题方式虽然年年有新变动,但基本精神都是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我们不要跟着命题方式转,要扎扎实实把阅读和表达的基本功练好。

病句练习题篇7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病句教学,往往只是各类考试之前给学生强化高考中的“六大病句类型”意识,为应试而进行高考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训练。通常的做法是首先告知学生病句的几大类型,如(一)语序不当;(二)搭配不当;(三)成分残缺或赘余;(四)结构混乱;(五)表意不明;(六)不合逻辑。然后给出判断病句的方法:紧缩法、类比法、语感审读法、逻辑分析法、抓标志词法等,接下来便是拿历年的高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教师讲得不亦乐乎,学生则学得不堪其苦,而历次考试成绩中,病句题的得分率还是很不理想。久而久之,我们不由得怀疑起高考设置这个题目的作用以及我们病句教学的价值了。

显然,我们需要有效的病句教学,而笔者认为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先要树立健康的病句教学观。那么,什么是健康的病句教学观?在健康的病句教学观指导下如何进行有效的病句教学?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区别“典型”病句和现实病句

有效的病句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廓清一组概念,即“典型”病句和现实病句。

所谓“典型”病句,是指试卷上经常考到的六大病句类型,这样的句子缺少足够的前后语境,具有孤立静止的特点,容易辨别分析和修改,讲解起来可操作性强。如:

例1.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2011全国卷)

例2.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2011全国卷)

例3.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2011全国卷)

例4.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2011江苏卷)

例5.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2011江苏卷)

例6.为增强全体员工的文明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我省某商业银行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本系统内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2011四川卷)

以上句子都病症明显,容易诊治,例1属于成分残缺,即缺少宾语,应改为“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特色的风格”;例2属于主宾搭配不当,“失眠是感觉”应改为“失眠是现象”;例3属于语序不当,应改为“于中小学就要着力抓紧抓好”。例4属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应去掉“取得的”或“靠的”。例5属于表意不明,有歧义。“其他学校领导”可以理解成“本校的其他领导”,也可以理解成“别的学校来的领导”。例6属于不合逻辑,应改为“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禁用服务忌语”。

这些典型病句若是进行归类强化练习,学生或许一眼就能辨别其病症。但事实上语言在运用中千变万化,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语言不规范现象则往往不是这么容易归类的,也就是说,进行这样的训练,对学生的实际语用能力并无真正的培养和提高作用。

所谓现实病句,是指学生在日常表达与交流中产生的病句,包括口头病句和书面病句。现实病句不具有孤立静止性,而是出现在动态的语境中,且类型繁杂,所以辨析修改起来就有些棘手。下面这些病句就是从学生的作文本中摘录出来的:

例1,这种用生命支撑这个家,为他们的孩子支撑起生的希望多么伟大,多么让人感动。(成分残缺,“这种”缺少呼应的同位语“精神”,且感叹句式运用得不完整)

例2,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奸雄,挟天子以令诸侯,以致给后人留下对曹操的偏见。(不简明,可把“曹操”改为“他”)

例3,我想这样一则真实的事例对于任何一个人都为之感动,为之震撼,对于一天到晚叫苦连天的我上了很好的一课。(滥用“对于”,分不清“对于”和“对”的用法)

例4,上网对于现在的摩登家庭来说已经是不新鲜的话题了。他们所享受的是上网能带来的一些乐趣。(否定词位置不当,导致语义不顺,“已经是不新鲜的话题了”可改为“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了”;“上网能带来的一些乐趣”改为“上网所带来的一些乐趣”更佳)

例5,伟大的哲学家康德就喜欢仰望星河,并且发出了思考星空和道德律的智慧。(“发出智慧”搭配不当,错误很幼稚)

例6,在经历过长跑后的一次呕吐,就代表了向成功迈进了一步。(语义不合逻辑,且存在语法错误)

例7,没有邓亚萍先天的身体条件不足,她也不会发奋训练,夺得世界冠军。(第一分句应改为“邓亚萍若不是先天的身体条件不足”,该句病在假设复句中主语的位置不当,且“没有”与“不是”的用法不清)

例8,无论从一盏灯、一句话、一杯水、一件外套中去感受,去体味,你就会成为一个充满幸福的归人。(假设复句的关联词不当,可把“无论”改为“如果”;搭配不当,末句可改为“你就会充满幸福感”)

这些句子有的错误明显,有的则似是而非,总之读来不流畅通顺,不简明连贯得体。其病症也不像高考病句那样简单纯正,有的还不止一种病症,既有语法错误,又有语义和语用上的错误,而有的错误似乎很“低级”,达不到高中生的写作语言水平,这些都说明学生的书面语言运用的确存在诸多问题。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把这些句子画出来让学生修改,有的改正后较为通顺,有的则不知如何修改或者越修改句意越不明确。

病句练习题篇8

我发现对各个题型的特点,解题规律化繁为简,同时,结合高考真题讲解考点和考试技巧,学生更易于接受,我把这些收获运用于教学,效果不错。现在就病句辨析教学中的一点小发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将今年所有的病句题进行汇总,做成题单,先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然后进行初步讲解,这些都是比较常规的做法,在此毋庸赘言。然后在分析讲解的过程中,我贯穿归纳常见易错类型的思路,通过归类,总结出了一个平时没有被发现的(至少是没有被我发现的)病句题的特点:关注句子列举成分。

所谓的列举成分,诸如“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中的“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

以2008年的高考为例。

病句题选项中有列举成分的共有以下一些句子:

1.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2.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3.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4.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5.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6. 市政府决定配合奥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

全国今年共有18套高考题,而有11个选项都有这样的列举成分,这些都是错误的句子,而正确的句子(附于文后)仅有四句:

1.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主要有班级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欢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超越种族、信仰、社会制度的差异,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和平、友谊与团结,在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和谐发展,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刻内涵。

3.本报热切期待您:(1)惠赐大作;(2)提供话题;(3)推荐作者;(4)提出批评建议。

4.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算下来,基本上每套高考题都有一个以上这种类型的选项。

下面就是分析这些错误了。可以发现,这些例句成分都紧随在动词(谓语)后面,通过归纳,得出以下解题规律:

第一、看列举成分内部是否有问题。

如:(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某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专业课、外语课、政治理论课,还包括演讲与口才、基础写作等课程,以进一步提高说写方面的技能。

(3)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句子(1)中的“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与句子(2)中的“专业课、外语课、政治理论课”三者并非独立的并列成分,概念有交叉,所以错误。句子(3)中的“碰撞、融合、交流”不符合逻辑,语序不恰当,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

第二、看列举成分与中心语的搭配。

如:(4)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5)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6)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句子(4)“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 中的“中风发作”与“疾病”不能搭配。句子(5)中的“高雅、时尚、个性”与“艺术享受”不能搭配。句子(6)中的“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并不是“优势”。

第三、看列举成分是否使句子残缺。

如:(7)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8)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9)市政府决定配合奥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

(10)篇文章其中分析了形式,辨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往、大融合大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全心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

在这些句子中,由于列举成分长,所以在不自觉间丢掉了句子成分。(7)句中“承担”缺少并与“的工作”, (8)句中“克服”缺少宾语“困难”,(9)句“抓好”有两个宾语“工程”“工作”,应删除其一。(10)句中“回答”缺少宾语“的问题”。

第四、看列举成分是否掩盖了其他毛病。

如:(11)专业人士告诫说,18岁以前是孩子长高的重要时期,请家长们在起居、饮食、运动及心理等方面应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好相应的准备。此句中的列举成分掩盖了“请”和“应该”冗余的问题,其中的列举成分,就是起混淆考生视线的作用,考试时一定引起注意。

上一篇:小学英语课教学反思范文 下一篇:军训手抄报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