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9-18 08:20:40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篇1

关键词:陶渊明;山水情怀;山水情结;山水意象;山水性情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106-01

本文着重从"山水情结"、"山水意象"和"山水性情"三个方面对陶诗做一点浅层次的分析,以探求陶诗中的山水意境以及深蕴在这意境中的诗人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理想,即山水情怀。

1.陶诗中的山水情结

陶渊明擅长"以情造境",他的诗歌古朴自然,诗意深醇,且能天然入妙,体现山水情怀,究其源动力,在于他的山水情结。

具体而言,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性本爱丘山--骨子里存在着亲近山水的基因。陶渊明的一生是与山水结缘的一生,单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十个字,我们便可感知回归自然是与他的人生追求相契合的。"爱丘山"的意思就是"爱自然","性本爱丘山"说明他的骨子里存有着亲近自然的因素。也正因为诗人"性本爱丘山",拥有着妙造自然的山水情怀,所以别人都瞧不上眼的山野景观在他笔下却显得格外亲切,他的诗歌才能任怀得意,营造出一种属于山水独有的意境。

1.2怅恨独策还——黑暗社会压迫下渴望回归自然。陶渊明生于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在年少时,他也有过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宏图大志,但他真醇的秉性受不了宗室斗争、军阀夺权的政治野心,受不了不断的血腥杀戮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更兼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便选择了归隐这条路。归隐后,可以"种豆南山下"与山水相融,把山水田园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归宿,是陶渊明在黑暗社会的压迫下作出的明智选择.

2.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意象

陶渊明的诗歌抒情沁人心脾,写景豁人耳目,深得隐逸之趣。在他的众多诗歌中,山水意象的运用极其频繁,惯以清新之景、清新之物写清新之境。

2.1山的意象。陶渊明的诗歌中山的意象繁多,有南山、东岭、曾丘等,不同的意象与不同的时令、景物和心情相结合,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尤其以南山最具典型性。

南山这个意象分别出现在《饮酒二十首》其五和《归园田居》其三中,它既是一座实体的山,又作为诗人心中一种桃花源式的理想信念而存在。"悠然见南山"既可理解为"悠然地见到了南山",也可理解为"见到了悠然的南山",所以,在这里,山与人一样具有"悠然"的性情--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邈远。它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心中渴望回归自然,像山水那样自在的理念和追求。

2.2水的意象。陶渊明诗歌中水的意象也十分丰富,有江、海、湖、泽等,尤以泽的出现次数为多,且多与山连用.

陶渊明是以意写境的高手,他的诗歌以写意为主,不尚藻饰,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平实的笔法精炼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以达到写意传神的效果;并融兴寄于自然美,使景物人格化。在陶诗中,山的意象与水的意象一体浑融,绝不孤立。诗中的意象往往构成一个整体的画面,且具有渺远的意境。

3.陶诗中的山水性情

陶诗的真趣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来的,饱含着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切感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求,是主观与客观的浑融。

3.1山一样的性情--厚重卓拔、独立自持的仁者风范。山独立无畏。只要它存在,它就坚定地独立,不依附哀求别人,更不会为着私利、为着五斗米向人折腰屈膝。它稳重且懂得自持,在原则上固守节操,具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卓拔。

3.2水一样的性情--圆融通脱、上善大度的智者气质。山水相依,正如仁智不可偏废。智者首先必须是仁者,不是仁者,没有真智。水的特性在于柔和多变,遇事容让。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同时,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使得它拥有遇形象物的本事,体现在为人处事上,即是圆融通脱的生存方式。而陶渊明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士大夫,水的性情始终贯穿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和处世之道上。

陶渊明诗歌的总体特征是清新自然、冲淡古朴、物我浑融、富有真趣,而且他的诗重在写心,即骨子里的山水情怀的自然流露。透过山水意境,反映出诗人不慕荣利、回归自然、关心下层人民生活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品质。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

[2]苏轼.书李简夫诗集后〔a〕.见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参见曹明纲.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参见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篇2

一、陶渊明是不肯同流合污,想超凡脱俗,才去“世外桃源”的?否,应该是买不起“城里的房子”,只好去山脚下住;二、杜甫草堂真是破草房子?否,应该是郊外豪宅。

先说陶渊明。

从他的生平上看,陶渊明的人生和仕途是相当失败的。他本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前程,但他觉得当“公务员”劳心又劳神,还不如回家种地晒太阳。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人没有进取心,人生观消极。在萧统主编的《陶渊明传》中有这样的文字:“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指解官)去职,赋《归去来》。”作为一个文化人,应该有起码的文明和礼貌,本来就应穿戴整齐去见上司嘛,还用人家提醒?可见他平时太随便了。别人好心提醒,他还觉得不好。从这事上可以看出,陶渊明性格上有较大的缺陷,心理上有较明显的障碍。离开,是这种性格的人的最佳选择――陶渊明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大凡文人都死要面子活受罪,即便失败了也要找个漂亮的理由,陶渊明正是这样。他离开时还吹是不想同流合污,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至今被许多混不下去的男人挂在嘴上。

说上面这些,是为了下面的分析:陶渊明去“世外桃源”的真正原因。

从史料上看,陶渊明系出名门,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重臣,官至大司马,被封“长沙郡公”,属于东晋的中央高层;陶渊明的祖父则做过太守。到陶渊明时家道虽然中落,但陶家仍然有房有田。但是,陶渊明不会当官也不会理财,辞职回家后没有了“五斗米”,生活上便逐渐困难起来。面对这种家境,死要面子的陶渊明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祖辈置下的“富人区”,到没有熟人的地方过起了简单的日子,即所谓“归隐”。

“归隐”后,陶渊明的心态还算放松,多少找到了一种安慰,写诗也有了感觉。倒霉的是在归隐后的第三年,即公元408年,一把大火将其房子烧毁。此时的陶渊明十分可怜,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一家人只能寄住在一条破船上度过初秋。试想,在这种情况下,陶渊明还能有经济实力到“城里”买房子?他不得不又将家搬迁至“世外桃源”中的另一地方――南村。

至此,陶渊明真的与世隔绝,精神上也生活在“世外桃源”中了。他借酒抒情,寄托信念:“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实际上,陶渊明最后选择从官场辞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已注定他只能去“没人的地方”。试想在今天,“40后”想再当“公务员”都十分困难,何况在古代?所谓的“高风亮节”实是后人的拔高。

再说杜甫。

对杜甫,大家就更熟悉了。他是盛唐时诗人,有“诗圣”之誉。杜甫曾在长安待了十年,与今天许多“北漂族”一样,杜甫也想在京城混出模样、当大官、发大财。但他运气不好,居无定所,官未做大,收入欠稳。

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年底,杜甫来到成都,住在西郊外浣花溪寺里。次年春,杜甫在城西七里浣花溪畔找到一块荒地,开始建筑草堂。你想想,能自己找地皮建房子,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没有一些经济来源和社会关系谁敢想?果然,要盖房的消息一传出,杜甫在朝中做官的高适、严武等朋友便伸出了援助之手;他的表弟王十五来看望他时也送来了盖房资金,“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

在盖房子的同时,杜甫又向各处朋友求供果木树苗。如果杜甫盖的真是普通农家草房,需要这么兴师动众、大动干戈?事实上,杜甫当年盖的并不是普通的房子而是豪宅或是别墅级的建筑。从杜甫自己的诗中可以看出:“背郭堂成荫白茅,缘将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接下来,杜甫又不断扩大别墅区。草堂由一亩增至五亩;桃林建成后,又营建了竹林、桤林。《杜鹃》诗中说:“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这样的地方能是一般穷人住的?

对草堂是不是豪宅或是别墅,当代历史学家郭沫若曾作考证,郭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认为,杜甫草堂上的茅草应有三层,这表明屋顶曾翻修过两次:“一般说来,一重约有四五寸厚,三重便有一尺多厚。这样的茅屋是冬暖夏凉,有时候比起瓦房来还要讲究。”由此推断,杜甫当时的生活和经济状况并不差,大家都误会了他的贫穷。他诗中所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乃是房顶被大风刮坏后的写实,但却极易让读者误以为他的生活也很糟糕。

诗人写下感人至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事,实是另外层次的问题,也许又一次说明杜甫的运气不好,刚住上别墅就遇破坏性天气了。至于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的情况,我怀疑是他喜欢当“驴友”所致。为什么这样说?因他生活在盛唐时代,做过官又是文人,这么个状况如果说是生活所迫,解释不通。相反,古代文人就喜欢到处走走、寻找创作灵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0―0090―01

《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是中学课本传统的入选篇目。教这些篇目,总要碰到一个问题,就是陶渊明归隐的原因。一般都认为,陶渊明归隐,是不满意司马氏的政治黑暗和官场腐败,他不愿“为五斗米来折腰向乡里小儿”。有些人也意识到了老庄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但却仅依据陶渊明的某些诗句,如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四》。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等,看到他消极遁世,乐天安命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他对理想社会、理想人格积极追求的一面。其实,他归隐的真正原因,就是他对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追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一》)并不是他归隐后的托辞,而是他真实情趣的反映。他处在老庄思想盛行的时代,所受影响很深。他热爱自然,向往老庄,这就决定了他的人生价值取向,同时也决定了他必然归隐。

陶渊明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来源于老庄。老子在《道德经》第八十章中描绘了他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庄子在《箧》中描绘了同样的画面:“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和庄子描绘的这幅社会画面,与陶渊明时代司马氏统治下的社会相比,是那么美好。于是陶渊明在他的《桃花源记》中,就描绘了一个封闭、安宁、和谐、自足的社会理想――世外桃源。那里是如此美丽:“有良田美食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那里与外界完全隔绝:“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那儿的人们生活得十分快乐:“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这一画面,与老庄的理想社会何其相似。他归隐田园,是他思想归属与老庄的必然结果,是他追求理想生活的必然选择,所以,我认为,即使没有“折腰”的屈辱,他也未必会留在官场。

陶渊明的人格追求――与自然合一,也来源于老庄。陶渊明归隐后写了许多饮酒诗,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他的精神追求和人格理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五》)是他最理想的生活境界。“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同上),是他借《庄子》中的故事,对自己达到的精神境界的自我欣赏。庄子在《知北游》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智向无为谓问道,三问而三不答。反又问狂屈,狂屈说:“我知道这个道理,心里想告诉你,但又忘了要说什么。最后他又去问黄帝,黄帝给了他满意的回答。智问黄帝:“我们俩个知道这些道理,他们不知道,究竟谁的对呢?”黄帝说:“那个无为谓才是正确的,狂屈接近于正确。我和你则始终没有接近道。因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庄道家思想认为,得道,就是人的精神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庄子讲的这个故事中,无为谓就是真正的得道者,达到了我即自然,自然即我,物我同一的境界,所以,对智的问题不知道回答。狂屈就要稍差一点,与自然时而相融,时而疏离。疏离时,便与自然互为对立,看自然如同看眼前摆的东西,一清二楚;相融时,便与自然成为一体,就如和眼前的东西成了一体,反而看不清楚,连刚想要说的话都忘了。黄帝与智,则完全与自然对立,看自然以及自然规律,就像看眼前的东西,什么都很清楚,但精神境界却离自然千万里。陶渊明隐居后,美丽的田园风光,自由惬意的农耕生活,的确给了他不少快乐,使他时时感到陶醉,有时精神飘逸,似乎觉得自己真与自然相融了。但他知道,自己终究要食人间烟火,而且也不甘心永远远离尘世。所以,说他像无为谓那样完全得道,显然不合实际。但又不甘心像智和黄帝那样与自然格格不入。于是他选择了狂屈式,以狂屈的“忘言”(“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来暗示自己的精神境界。与自然合一,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他的“真意”,也就是他的精神追求。为了实现他的追求,归隐便是必然选择。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篇4

一、古人关于对“自然”的认识

中国古代哲人很早以来就对“自然”这一词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自然的认识存在着相互差别和相互联系的倾向。《老子》对自然的论述是相当多的,“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第十七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第五十一章)上述引文之自然,笔者以为是自然而然,顺其本性之意,是指一个事物按照其自身的本性为最高法则自然而然的存在并运行着。这一思想到了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魏晋时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社会的大动乱,数百年来以儒家名教和仁政为旗帜的汉代奴隶大帝国的悲惨溃灭,引起了社会心理的重大变化,这变化集中表现在对儒家的名教和仁政的理想失去了信心,它再也不是那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东西了。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处处深切的感受和备尝了和儒家许诺的仁政刚好形成鲜明对比的种种痛苦,并且似乎意识到了一种仁义道德的空谈都是虚假的。因此,人们开始重视同儒家思想基本相对的道家思想了,而道家这种强调个体生存、率真、自然的思想对魏晋的士人们产生的重大的影响,使得人们追求自己的人格独立和个性尊严,追求随性、洒脱的人生,这种思想也深深的影响了陶渊明的诗歌创作。

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在“自然”问题上表达了与老子不同的思想观点。“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在庄子看来,自然是做为生命个体体验和欣赏的对象出现的,既我们所说的自然界。到了魏晋时期,由于常年混战,社会极其动荡不安,做为个体存在的生命在瞬息即被毁灭,人们的生命意识异常强烈,他们在万古不变的大自然面前更加感到生命的瞬息性和无可把握性,发出时光易流、生命易逝之叹,“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以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潸然流泪。”魏晋的士人们已经从自然的关照中反观自身,从自然事物中感觉到一种生命的意识,这种生命意识也深深的影响了陶渊明的诗歌创作。

“自然”用在文学创造的技巧上指的是“清水出芙蓉”的美,平淡自然的美,钟嵘《诗品》“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颜终身病之。”宗白华先生指出:“楚国的图案,楚辞,汉赋,六朝骈文,颜延之诗,明清的瓷器,一直到今天的刺绣和京剧的舞台服装,这是一种美,‘错彩镂金,雕馈满眼’的美,汉代的铜器、陶器,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陶潜的诗,宋代的白瓷,这又是一种美,‘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

二、陶渊明诗歌体现了“自然”之美的鲜明特点

综观陶渊明的诗歌,其自然之美主要从不同的三个方面来体现出来,一是陶诗中反映出个体自然而然,率真随性的生存状态,二是反映了对大自然的无比的热爱以及在大自然中陶冶性情、怡情悦性的诗意人生,三是在诗歌创作中,陶诗具有的平淡质朴,看似无法而至法的成熟之美。其中前两个方面具有紧密的联系,做为个体存在的生命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实现自己自然而然的率真个性,才能摆脱世俗、功利、名位对自己的束缚。下面具体分析之:

上文已经提及,魏晋的士人们已经对个体存在的生命的价值无比的关注,他们率真、随性,洒脱,陶渊明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重视自我、张扬个性的社会中,因此,他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贵人格决非偶然而具有了必然性。陶渊明思想的核心是崇尚自然。《归田园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在他看来,世俗的名禄好象是罗网和樊笼,束缚人的天性,只有回到自发的状态自然而然,才能得到人生的自由。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归鸟”是经常出现的诗歌意象。“翼翼归鸟,相林徘徊。”(《归鸟》)“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归鸟”在这里是一种象征,一种隐喻,它象征着人们对自由人生与自由人性的奋力追求,象征着作者对当时世俗名利的厌倦与逃离。“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呢?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作者的“意”在这里达到了老子所说的“道”的境界。既然已经得到了真意,就可以忘象忘言,不必将它说出来了,不过我们还是能够从他的诗歌意象中体会出他要表达的真意: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宇宙万物无不顺乎自然,人当然也要顺应自然之理,生,受之于大快,死,托体与山河。这就是诗人在看到南山归鸟时的一瞬间忽然悟出的真谛。这一方面表现了作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贵人格,另一方面表现了他反抗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

与之相关的是,陶渊明的诗歌表现了对大自然无比的热爱,他把中国的田园诗歌推向了顶峰,他在自然生活中求取生活的情趣与人生的解脱。他笔下的自然是人性的自然,是具有生命力的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暖暖远人村,依依嘘里烟。”陶渊明的诗歌与生活打成一片,他似乎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生了一种感情,便采取了诗的形式,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陶渊明的诗歌以自然本性取胜,在诗歌中是一种朴素的美,这主要表现在其诗歌中的意象与语言上。我们在陶诗中很难发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全都明白如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韵味。陶诗中所描写的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桑麻,这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淡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在语言上,陶诗的语言看似自然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路狭草木长,湿露沾我衣”,明白如话,看似自然,但如果没有高超的驾御语言的技巧,就不能把诗写到如此纯熟自然的地步,

总之,陶渊明的诗歌的“自然”之美,一方面体现了其自然而然的率真的诗意的生存状态,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眷恋和在生活中求取人生意义的价值取向,一方面是朴实质朴的语言和平淡自然的意象特征。也许这正是陶渊明及其诗歌能备受后人欢迎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 1984年版。

[2]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

[3]陈鼓应《庄子今译今注》中华书局 1983年版。

[4]柳士镇、刘开骅《世说新语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5]郭维森等《陶渊明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篇5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诗歌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许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逐渐趋于稳定。如松树的挺拔、苍劲,象征刚直不阿的精神;梅花的娇艳、耐寒,象征高尚坚毅的品格;“长亭” 象征别离 ;“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翱翔的鸟、游荡的鱼象征飘逸和自由等等。把作为诗的意象古已有之,以在百花凋零时独自怒放的特点和耐受各种艰苦环境的性质,象征清高孤傲的人品和不与世人同流合污、洁身自好,飘然出尘的隐士情怀。

是中国传统名花,姿态优美,香气清雅,不畏严寒,凌霜盛开,古人称之为“花中君子”。因在农历九月开放,又名九华、九花、秋菊;古代品种单一,多开黄花,因此又称为“黄花”、“金蕊”。除可供观赏外,还可饮用和药用,经济价值很高。我国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中医学上以黄菊和白菊入药,性微寒,味甘苦,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等功效。因为独特的外形和丰富的内质,它不但受到爱花者的喜爱,也成了很多文人墨客的钟爱,有的吟其色,有的品其味,有的赞其姿,有的歌以咏志,有的借景抒情,美不胜收。

但一提到,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陶渊明,而谈到渊陶明,人们就会想到,两者似乎已成了一体。那么陶渊明与有何不解之缘呢?

晋代诗人陶渊明善于在他的诗中使用意象,松、鸟、云、菊等随处可见,意味深远。这些意象流露出诗人难以言表的微妙心态,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和追求,寄托着诗人的远大理想和高尚情操。他现存125首诗,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其中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南朝钟嵘在《诗品》中称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一生主要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思想和道家的追求个体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出世精神,以及崇尚自然、追求反朴归真的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均有所体现。他的诗多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刻意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文中悠然恬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陶渊明在担任彭泽县令时,不满当时朝政官吏的腐败,不甘“为五斗米而折腰向乡里小儿”,毅然辞去只做了八十三天的彭泽令,也结束了他的出仕生涯。隐耕田园,过着“击壤以自欢”的生活。劳动之余,独青睐于,他在宅旁东篱边种了许多,每到秋来时节,房前屋后,竞艳争芳。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道:“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此段说的是:一年重阳,正是盛开的时候,陶渊明在篱边赏菊,没有酒喝,遗憾不能一醉方休,只得采了一把在手里,边嗅边嚼,以菊代酒。后来是江州刺史王弘差人给他送酒来,他才能够对菊畅饮。陶渊明一生嗜酒如命,无酒时,可以以代酒,可见他对的喜爱。每逢秋日盛开之时,附近的乡邻常到他家作客赏菊。走时,他都采菊相送。他曾梦想都能在九月九日这天开,并作诗道:“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不料此后,每年九月九日,真的一齐盛开了。亲朋诗友都争相来观看,赞誉有情,不负陶公载培。亲友们相约,年年重阳一同来赏菊,称陶公的满园为“重阳菊”。

在萧瑟的秋风中傲然怒放的,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孤标傲世、高洁劲节的君子之德。陶渊明出生贫寒,一生怀才不遇,在仕隐之间几经徘徊,为保全本性而终归耕于田园,他的愤世嫉俗,憎恶黑暗官场,不愿与之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修养心性,追求率真自得的卓越品行与有“君子之德”之称的何其相似。惺惺相惜,也许正因为如此,陶渊明才会在百花园中独钟情于吧!陶诗中描写的诗共六处,其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赞其清新、飘逸的外姿

菊在四季花事中开得较晚,时众芳摇落,万木凋零,唯有在那萧瑟的秋风中傲然怒放并且西风不落,为冷寂荒芜的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陶渊明《饮酒》(其七)写到:“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每当盛开,陶渊明不但观其“佳色”,还“掇其英”,用来泡酒,以此修身养性,淡泊世情。陶渊明还把与松相提并论,在《归去来兮辞》中写到“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意思是说园中的小路已经荒芜,可喜的是先前种下的松和菊还在。似青松生命力强,随处可见,随遇而安,这种恬淡、宁静与性本爱秋山的陶渊明同出一辙,无怪乎他那么喜爱了。

赞其傲雪凌霜的内在品质

不逢迎风雅,耐得寂寞,敢于傲雪凌霜,静静地绽放,不呼蜂唤蝶,真正地孤芳自赏,即使是残菊,也悬挂枝头,含香吐芳,挺然不落。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敢于不为五斗米折腰,傲视权贵,淡泊名利,坚贞守志,宁静致远。可以说与陶渊明的品德是不谋而和。陶渊明在《和郭主簿》中写到:“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诗中赞赏是“霜下杰”,诗人笔下的菊像松一样傲霜而立,又像春花一样美丽多姿,开得既芳香又光彩。正是菊的“贞秀”品质令诗人赞赏不已。菊是诗人的自喻,是其品格的象征。以的品格自励,陶渊明是最有资格的。后人因陶渊明有此不慕荣利,志存隐逸的品格,尊称他为靖节先生。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写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辞官归田后的陶渊明,采菊东篱,在闲适与宁静中偶然抬头见到南山,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这种自然、平和和超逸的境界,犹如千年陈酒,能让人品味出无限韵味。诗人超脱尘世,静穆自然的隐士形象呼之欲出。因此陶渊明被戴上了“隐逸之宗”的桂冠,也被称为“花之隐逸者”。从此与陶渊明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钦慕陶渊明采菊之雅趣,更推崇他清心淡泊的性格。

赞其清热去火,延年益寿的功效

不仅可供观赏,而且可以食用。古人认为,“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晋傅玄《菊赋》)“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神农本草经》)故而被誉为“长寿花”、“延龄客”。古人有“常饮茶,老来眼不花”之言。陶渊明《九日闲居》小序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无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正文写道:“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此诗作于陶渊明穷困潦倒之时,正当重阳佳节,满园盛开,意欲赏花,却无酒助兴,只好空服,聊以寄托情怀。“菊为制颓龄”是说有延年益寿的奇效。因此有人认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的目的可能是来欣赏,也可能是采来泡酒、泡茶或直接食用。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篇6

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设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折腰《晋书・隐逸传・陶潜》:陶潜(渊明)曾做彭泽县令,一次上级派都邮来视察工作。下属提醒他应整顿衣冠,束起腰带拜见都邮。陶潜(渊明)因而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的俸禄而折腰。”于是解下印绶,辞职回家。“折腰”即弯腰行礼,后来比喻“卑躬屈膝”。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汗青 《后汉书・吴传》李贤注:上古没有纸,人们把字写在竹简上。写字之前,先用火烤,使竹简出水如汗,这样才能写字,并可防止虫蛀,这叫做“汗青”“杀青”或“汗简”。后来用“汗简”代称著述,“杀青”称著作的完成。“汗青”特指史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就是“史册”的意思。

垂钓 “垂钓”语出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严子陵和刘秀的关系非常密切,刘秀称帝后多次邀请他做官都没有答应。后来刘秀又将严子陵请到宫中,想要他做谏议大夫时.他终于不辞而行,然离去,隐居富春山下,每天在那里垂钓。“垂钓”也就成了隐逸的象征。如王维《青溪》:“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化碧 《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人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如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向谁收。”

东篱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长亭 古代驿站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南浦 屈原《楚辞・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是南面的水滨,后来和“西楼”一起,常用来指称水边送别的场所。如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称作“阳关”“渭城”。如柳永《少年游》:“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树”。常用于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鹧鸪鹧鸪,产于我国南部,形似雌雉,体大如鸠,喜温暖,怕寒冷,喜干燥,怕潮湿。鹧鸪,在古人眼里,叫声凄切、清长,如说“行不得也,哥哥”。很多诗词大家,常常借助鹧鸪声来渲染离愁别绪,新怨旧恨,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在诗词中,鹧鸪声仿佛是哀怨、凄清的化身。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杜鹃 又名子规,杜宇、蜀魄等。《华阳国志・蜀志》载:“古有蜀王杜宇,号望帝,后禅位出奔,其时子规鸟鸣,蜀人思念杜宇,故觉此鸟鸣声悲切。” 据说杜宇在临死时,托咐杜鹃鸟说:“杜鹃啊,你叫吧,你把杜宇的心情叫给人民来听吧!”从此,杜鹃就飞在蜀国境内,日夜哀鸣,直到它口中流血。人民思念故君,一听到杜鹃叫,就产生了悲凉的感觉。也许因此,人们总是把杜鹃声与“伤感”“思归”“怨恨”联系在一起。辛弃疾《定风波》:“百紫千红过了, 杜鹃声苦不堪闻。”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篇7

关键词:陶诗;日常生活;诗化;现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009-02

陶渊明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历来是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陶诗的风格有其平淡质朴,清新自然的一面,也不缺乏其沉郁豪放的一面,二者的共同点都是“真”。所谓“认真无所先”,淘诗的叙事、写景和抒怀,无不以“任真”为先,处处真意淋漓。陶渊明善于用贴近生活的语言词语来描绘田园的风光景色,字里行间表达出他深刻的生活体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可以领悟到他的人格与思想魅力,陶渊明以这种真诚、笃实、纯朴的行为及诗作独树一帜。这样的陶诗,这样的陶渊明不仅仅在中国古代被历代文人墨客所景仰,被奉为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典范,尤其对现如今社会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仍有指导意义。

一、从陶诗的类型分析陶渊明对田园的热爱和对政治的关心

陶渊明的诗歌通常分为两类,田园诗和咏怀诗,其中以田园诗最为著名,如《归园田居》(其一)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直接表达了他对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除田园诗外,也不乏优秀的咏怀诗篇,如《杂诗十二首》(其一)中“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咏荆轲》中“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等,表现了陶渊明归隐后对政治的关心。这两类诗是陶诗的主体,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陶渊明的志趣和他退隐后所关心的事情,而这些又都是陶渊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这些诗作,陶渊明将日常生活诗化并且达到很高的造诣。

(一)田园诗和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陶渊明并非生来即厌恶官场、向往田园,年轻时的他学富五车,也曾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鸿鹄之志,但是,由于他生不逢时所处社会皇室王朝更替不断,庶族寒门出生的陶渊明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他的理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的“高龄”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虚与委蛇。最终,于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明从此开始了他的隐居躬耕生活。

陶渊明将美好的田园生活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用质朴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描写自己的劳动,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字里行间透漏出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侧面反衬出对官场的厌恶。陶渊明将田地、草屋、树、山、飞鸟,花,这些随处可见的意象用简单的语言组织起来,构成一幅美丽舒适的画面,使他的文章处处充满浪漫的诗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篱下采摘,悠闲自在,不经意间抬头喜见南山绝妙的景色。一中平常事的物,一个简单的动作,在陶渊明的笔下却是那样富有诗意,这两句诗将作者闲适的心情,田园生活带给他的惊喜描写的淋漓尽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几句诗写出了陶渊明在年少时就没有迎世媚俗的本性,生性喜欢简单自然。无奈做官后的生活实在有违自己本性,因此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就像束缚在笼中鸟怀恋旧时山林,池中鱼思念故时深渊。“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写出了他久处于争权夺利,黑暗腐败官场的厌恶以及重新回归田园自然后的欣喜。

(二)咏怀诗和坚忍的性格

陶渊明的诗作中除了广为人知的田园诗,也不乏的咏怀诗。读这一部分陶诗,我们可以发现陶渊明在对现实强烈不满中表现出的刚健和豪放的风格。

例如《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这首诗中陶渊明借助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赞叹荆轲的英勇壮举,同时对他的刺杀的失败表示遗憾惋惜。陶渊明将家喻户晓的平时生活中人们经常讲述的历史故事,用诗的形式写出,其中寄托自己的情感。这便是陶渊明真性情的流露。也是他家族气质的一种流露。陶渊明的咏荆轲、咏夸父和咏精卫、刑天,不为五斗米折腰,回绝太守馈赠的粱肉等一系列“带性负气”的诗歌和行为无不打上了家族气质的印记。

陶渊明将自己性格特点寓于日常的各种事情之中,如饮酒作诗,采菊见山,,读书感怀等,他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将自己的日常生活,抑或所见所感描述的通俗简单且淋漓尽致,陶渊明的嗜酒如命、对政事的愤慨激昂、以及他性格喜怒等全部通过诗化的语言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读后有与诗人面对面交谈之感,共鸣强烈。将自己的生活入诗,将简单变得诗意,这才形成了陶渊明的诗作独特的特点。

二、从陶诗的艺术特色探讨陶渊明对日常生活的感悟

陶渊明得诗作总将写作的重点放在日常生活方面,这是他生活在这个环境中所致,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写就什么样的诗歌。而陶渊明总能将这些再普通平常的简单事物赋予绝妙的诗人感受,又不乏深刻的道理,我们可以从陶诗的艺术特色来探讨陶诗为何能够给我们这种感受。

前人常用“平淡朴素”来概括陶诗的风格,这是非常正确的,然而陶诗不仅仅是平淡,在平淡中告诉世人一些警策;陶诗不仅仅是朴素,朴素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绮丽的风格。陶渊明归田以后,长期生活在平凡朴素的农村,游于斯,乐于斯,所见之景为村落、山岚、清溪、草木、农田、飞鸟……所交游之人为江州下层官吏、农夫、野老。陶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比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等,这一切照实说来,并没有什么奇异之处,甚至连我们常用的修辞手法都很少,仅仅是白描。陶诗的特点在于在平淡的背后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热烈的思想感情。陶渊明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溶入丰富的感情,化为心灵的光辉,再以朴素平淡清新自然的语言,映照在诗作中,萌生出深邃的哲理,树立了一代哲理诗的风范。

(一)清新的笔法

初读陶诗,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陶诗清新的笔法。陶渊明刻画自然风景、日常生活,绝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和变幻的修辞,而是原物还原,清新自然,这给当时以玄言诗为代表的诗界注入了一股清新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诗讲述了作者劳动的场景,如讲故事般娓娓道来,清新朴素,不带半点修饰。同时这首诗写出了劳动的艰辛,但在艰辛之中有快乐,因为作者不用为五斗米折腰,不必忍受黑暗的官场,暗含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腐败官场的讽刺。

(二)细腻的描写

陶渊明生活在田园中,从文人化身农夫,日常生活的一草一木都能在他的笔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的活灵活现,赋予生命的气息。“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浊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归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拄着拐杖,从崎岖弯曲的山间小路回来,先在山涧小溪中洗一洗走的发烫的脚,然后斟满一壶酒,宰杀一只鸡,请来邻居,痛饮几杯,太阳下山了就用火把照明。一些平平常常的事物经诗人润色,便有了如此情趣,表现了诗人善于观察并总结日常事物的本领,通过自己细腻的描写,将他们赋予美,种种事物更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读后想亲自经历一回这样的事情,令人回味无穷。

(三)质朴的语言

陶渊明的诗之所以能流传千古,被代代文人所铭记,与他质朴的语言有很大的关系,陶渊明生活在田园中,又加上他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文人身份,使得他可以通过文人的笔触将田园生活刻画出来,而简单的生活环境又促使他通过质朴的语言,不加修饰的辞藻,白描的手法将田园景色描绘出来,形成田园诗平淡自然的风格。“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记,力耕不吾欺。”春秋好天气,登山作诗,路过邻家,把酒言欢,农忙各自回家,闲下来即相互思念。思念即披衣串门,说笑起来都不考虑时间。在大多数人看来平淡枯燥的生活在陶渊明笔下却如此富有生机,他用质朴的语言娓娓道来,朴实无华却琅琅上口,总能用简单的文字在读者面前描绘一幅美丽的画卷。

三、陶诗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每一首诗都有其成诗的背景,作者或结合自身经历或结合历史事件,用自己的语言将所感所想描述出来,用精炼的语言汇集成精妙的文字,以期达到表达自己心静甚至教化世人的愿望,很多诗歌能够流传千古,并不仅仅是因为其美妙的文字,华丽的辞藻,更多的是因为其有着跨越年代,穿越时间的意义,陶诗就是这样的一类有着深刻教育意义的诗,或许陶渊明在作诗时只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境,并没有想到会流传千古甚至有此效果,但是正如“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后人在陶诗中发现了陶渊明伟大的人格和陶诗所传达出的深刻含义,并认真研学,最终使陶诗的意义最大化。

陶渊明之所以被称为田园诗派的鼻祖,陶诗被称为田园诗的典范,与陶渊明个人魅力和陶诗的风格有关。如果不深究陶诗所表现出的深刻含义的话,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陶诗的平淡质朴,清新自然,这也是陶诗最具有识别度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与陶渊明的生活阅历和归隐田园后的生活环境有着很大关系,少年时的陶渊明胸怀大志,试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是现实的情况并不允许他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在芝麻小官上作出一点业绩,但终究因不能忍受官场的种种而辞官还乡,归隐田园。一句“但使愿无违”道出陶渊明渴望退隐的希冀,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田园生活的平静安宁使得陶渊明能够静下心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切回归自然,顺其自然,自此即使生活艰难,他也变得快乐许多。

陶渊明洒脱,超凡脱俗,我们由他的诗作可以看到他晶莹剔透的鲜明而独立的人格,生命存在的本身就自成目的,这正是陶渊明生命意识中关键而独特的存在,假如一个人的生命自身不自成目的和不具有价值,那么他与前代、同代和后代的联系中也不可能获得价值,不论这种联系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不论时人后人是赞美还是唾骂,都不能赋予或抹去生命自身的目的和价值。身处现代,依然有类似古人的无奈,陶渊明所追求的自在简单,仍是今天的我们在一直寻找的理想的状态,我们何不学习一下陶渊明任真自得,削尽浮华尽显本色呢?陶渊明的诗作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他将自己的生活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实现了生活的诗化,这种人格与艺术素养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龚斌.陶渊明传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剑锋.陶渊明及其诗文渊源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廷箴.我说陶渊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篇8

关键字:陶渊明;咏贫诗;固穷安贫;贫士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011—02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屈子之后,文学上之雄者,渊明其尤也。”作为“文学上的雄者”,陶渊明所存在的意义和影响,具有不同于屈原的独特魅力与价值。本文笔者试着分析陶渊明的咏贫诗,来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心路历程,试着了解是什么使得后人频频回首,从陶渊明身上汲取那无穷的精神力量。

在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诗人面对着“环堵萧然,不避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生活环境,却依然能“晏如也”的坦淡心境及安贫乐道的精神令人折服,之后他的诗文也都给人以冲淡平和之感。

或许有人因此认为陶渊明是一名悠然闲适的隐者,是一名热爱自然的田园诗人。但陶渊明并非生来就是冲淡平和的,他的一生五仕五隐,时时处于仕隐的矛盾之中,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斗争,最终选择归隐田园。

归隐后的陶渊明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他自己是这样描述的:“御冬足大布,粗俙以应阳”,这是穿衣方面;“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肌”,这是吃的方面;“蔽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这是住的方面;“或命巾车,或棹孤舟”,这是最好的出行状态了。这些都可见诗人的生活窘况。更甚者,诗人还曾写道“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短短的二十字,将诗人贫困的生活鲜明地表现出来,在这里读者看到的不是一个故作清高的文人形象,而是一个饥饿疲惫的诗人形象。

青年时期的陶渊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孕育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远大抱负。那么这样一位有着远大抱负,同时兼具才华而又不乏机会的诗人,为什么没有做官过着富裕的生活,反而选择归隐山林躬耕垄亩,并且因生活穷困而潦倒不堪呢?

萧统的《陶渊明传》中记录了他最后一次归隐的过程:“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授去职,赋《归去来》。”

在这里,陶渊明的“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态度至今为人所传颂。但在那个年代,结合诗人自身的情况而言,诗人对督邮的态度却是颇为矛盾的。他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道“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他因家贫而出仕,好不容易谋得一个彭泽令的职位,却因不愿见督邮弃官而去。

在序中,诗人言及辞官的原因是“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但笔者认为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处在那个充满了战乱灾荒的年代,诗人面对着彼此争夺、兵戎相见的世界,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诗人把持住自己的心灵,相信自己耐得住贫困,最终选择归隐田园。莫怪于鲁迅先生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然而,面对贫困的生活,诗人并不是至始至终地享受生活安贫乐道的。俗语云:“贫贱夫妻百事哀”,诗人在贫困生活的磨砺下也曾彷徨,也曾犹豫,那么是什么促使诗人在他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上持续前进,他又是从哪里获得精神力量的呢?

《论语·卫灵公》中“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是固穷思想。“固穷”的意思是穷而不移,不因为穷而放弃自己的道德原则。在这里,“穷”不同于“贫”,它指的是无路可走,然而,二者又有相通之处,一个人穷也就容易贫了。《论语·雍也》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安贫思想。固穷安贫也就是说,一个人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与信念。而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

汤文清曾云:“渊明诗中言本志少,说固穷多。”就诗歌数量而言,涉及“固穷”的占陶诗的三分之一多,其中“《咏贫士》组诗则是诗人在能否将固穷之志坚守到底的矛盾斗争中升华的结晶”。

在《咏贫士七首》这篇组诗当中,诗人空写了荣启期、原宪、黔娄、袁安、阮公、张仲蔚、黄子廉七位古代贫士,他们人格规范及其行为方式都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是固穷安贫的贤士。他们缺少的只是物质上的,精神上他们并不贫困。他们不在乎生活上的贫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固守心中的那一份坚持。通过这篇组诗,诗人塑造了七位看似凄凉悲惨确是铮铮傲骨的艺术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他们内在品质和精神理念的赞扬和肯定。笔者认为诗人会写这七位贫士,其目的还在于通过他们的事迹坚定自己固守安贫的意志,通过他们来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

只是这时的诗人何以需要这些来支撑自己呢?

《咏贫士》其一曰:“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自比孤云、孤鸟,可以说在归隐的道路上,诗人没有太多的知音,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形单影只,内心寂寞痛苦,但是即便这样的选择导致诗人忍饥挨饿、内心寂寞、苦无知音,诗人还是坚定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

《咏贫士》其二曰:“凄厉岁云幕,拥褐曝前轩。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这首诗极言生活的穷困潦倒,可以说得上是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这穷困潦倒、苦无知音的情况下,诗人要继续坚定地走下去,就需要从其他地方找寻心灵的慰藉,以支撑他坚定地将固穷之路走下去。而古代贤士,他们那种固穷安贫的人生态度就成为了支撑诗人坚持自己选择的道路的精神力量,在贫穷中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及高洁。之后的五首诗也就言及荣启期、原宪等七位古代先贤的事迹。

此外,陶渊明的一些诗文中也有直接言及固穷守节的,如 “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不赖固穷节,百世谁当传”,“宁固穷以寄意,不委屈以累己”等等。这些都直接表达了诗人隐居不仕、固穷守节的节操。

然而,陶渊明的固穷守节与儒家传统思想的固穷守节却又不大相同。在儒士的心中,道义始终排在第一位,为了道义可以牺牲一切。《晋书·良吏传》中记载的吴隐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啜菽,不飨非其粟;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对于这样一位为了节操宁愿挨饿的人,有值得人钦佩的地方,但是饥饿之中还要对食物进行选择,觉得不符道义的东西就不吃,这也未免过于迂腐了些。

陶渊明在贫困之际,曾接受过颜延之两万钱的馈赠,也曾接受过江州刺史王弘酒水的馈赠,而其亲戚的一些馈赠,诗人更是欣然接受。他也曾为了办理“三径之资”,耕种过彭泽的公田。在这里,我们不能怀疑诗人的节操,他之所以接受善心人的馈赠,之所以躬耕,都只是顺从生存的本能、自然的天性而已,并且诗人所接受的馈赠,也都是出于一些知己或好心人的善心。在原则方面,他贯彻着自己的固穷安贫思想。诗人晚年拒绝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就说明了这一点。

刘中文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士人无论是仕进,还是退隐;无论是执着于儒家思想,还是皈依于道家精神,都对陶渊明情有独钟:往往频频回首陶渊明,试图从他那里找到人生需要的某种东西,或是精神的力量,或是情绪的解脱,或是心理安慰,或是品格标榜,等等。对于中国士人,陶渊明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是可以医治精神和心理伤痛的灵药。”

参考文献:

[1]邹晓霞.陶渊明的固守之志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11):90—92.

[2]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7.

上一篇:冬至祝福范文 下一篇:陌陌漫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