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名句范文

时间:2023-11-15 15:27:56

陶渊明名句篇1

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具有非常敏感的生存意识,对生活的体验也极为丰富。生逢乱世、家道中落、五仕五隐的人生经历,让他对自然、社会、人生乃至万事万物的体验都比其他人更为真切、深刻而强烈。

陶渊明的自然观深受其人生观的影响,而他的人生观一方面深受魏晋思潮的影响,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另一方面,又受自身生平遭际及思想渊源的影响,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魏晋时代的特色,对于陶渊明有很大的影响,陶渊明对时空变幻、人生短促是非常敏感的,他的诗有很大一部分是感叹时光的流逝,流露出对于大化无情的深深的无奈。如《岁暮和张常侍》:“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已繁。”《还旧居》:“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饮酒》(其三):“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连雨独饮》:“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同时,魏晋崇情思潮及其对于人格美的重视与强调也使得陶渊明在对自然和人事上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情感先行的倾向。

从出仕到归隐的反复经历中,从他归隐后所作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的归隐之路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他表面上过着貌似飘逸潇洒的隐士生活,事实上,现实中忍受着躬耕生活的饥寒交迫。“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内心深处的苦闷无法排遣“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十二首》其二);“眷眷往昔时,忆此断肠人”(《杂诗十二首》其三);“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岁暮和张常侍》)决定了他貌似飘逸而内心又极其苦闷的独特个性。这种苦闷既来自于个人的理想的未能实现,又来自于整个时代、社会的局限。他常常慨叹生不逢时,因而也常借酒消愁、“寄酒为迹”(萧统《陶渊明集序》):“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九日闲居》);“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责子》);“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杂诗十二首》其八)。晚年的陶渊明越来越趋向理想化,他以极大的热情为人间社会设计了一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桃花源诗》)的理想乐园。然而,现实中的他又是无奈的,他也深知这种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贯穿了陶渊明的一生。

陶渊明因为强烈的个性色彩而使得其笔下的自然物亦带有强烈的感彩,打上了主人公个人情志的烙印,即王国维所谓“物皆著我之色彩”。例如:《饮酒》(其四)、《归鸟》、《咏贫士七首(其一)》等诗采取比兴的手法,以“孤云”、“归鸟”比喻自己,表达自己归隐之情以及追求自由的心志;《饮酒(其七)(其八)》、《拟古九首(其三)》等诗则以“秋菊”“青松”自喻,表达自己坚贞的品质和不为流俗所染的高洁情操。《饮酒(其十七)》诗中,以“幽兰”自喻,以“萧艾”喻世俗,表现自己清高芳洁的品性。袁行霈在《陶渊明研究》中说:“陶渊明常常写到青松、秋菊、孤云、归鸟。它们象征着诗人自己的性格,通过它们表现了诗人坚贞孤高的情操和爱好自由的情志。特别是,由于陶渊明的爱好与赞美,有了固定的象征意义,在后人心目中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

至此,我们已经分析得出:陶渊明眼中的自然美来自主客观的交融,是主观情志见之于自然的体现,出现在他笔下的自然物,包括在内,大多有深刻的象征含义,同时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并不符合王国维对于“无我之境”内涵的阐释,因而不是“无我之境”。虽然,陶渊明在“采菊”“观南山”的时候,感受主体之“我”与对象取得了完美统一,情与景、我与物浑然一体,但“我”的个人意志并没有消去。所以,这种统一方式不同于“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中,物我统一的方式是以物统我,我依物之理化而为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有我之境”中,物我统一的方式是以我统物,使万物依我的心境而生,物皆适我之志。所以,陶渊明所形成的是“有我之境”而非“无我之境”,王国维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来作为阐释“无我之境”的内涵的例子实在值得商榷。

陶渊明名句篇2

陶渊明诗《归园田居五首》,是中国五七言诗田园诗的开山与典范。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彭泽县(今江西彭泽西南)令最终归田,时年四十一岁。义熙二年(406)春夏间,作《归园田居五首》。陶渊明家,在浔阳(今江西九江)柴桑。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今逐句笺释如下。

人的本性酷爱自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少无适俗韵”的“俗”,指官场。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追述弃官说:“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俛辞世。”其中“俗”“世”,亦均指官场。“韵”指情感、趣味。唐代隐士王绩《游北山赋》:“吾往见薛收《白牛溪赋》,韵趣高奇。”“韵趣”二字连言,深得陶渊明诗意。“性本爱丘山”的“性”,指人生来具有的本性。“丘山”,指山水田园自然,指代自由生活。天高官场远,在历史条件下,农村生活基本上是自由的生活。

诗言自己从小就没有适应官场的趣味,因为自己生性酷爱自由。诗含藏的意思是,官场是不自由的,违背酷爱自由的人性。

陶渊明弃官彭泽令时所作《归去来兮辞》序:“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言本性是自由的,不是可以勉强(违背)得来的。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意同。

陶渊明的人性思想,来自孔子。《论语·雍也》:“子曰:‘人之生也直’。”依孔子,人的生性本来是正直的。正直,就是不欺负人,也不受人欺负;不奴役人,也不受人奴役。因此,陶渊明所讲的人性自由,与孔子所讲的人性正直是一致的。《论语·述而》:“子曰:‘天生德于予。”’依孔子,人生来具有的德性,是人不可剥夺的价值和尊严。依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人性与情感的关系,本来是体与用、源与流的关系。陶渊明自述因为生性酷爱自由,所以从小就没有适应官场的趣味,此思维结构,亦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按语意逻辑次序,此二句是倒装。“少无适俗韵”倒装在“性本爱丘山”之前,是为了用“山”字押韵,也是为了突出对官场的厌恶。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尘网”,比喻官场。典出汉东方朔《与友人书》:“不可使尘网名缰拘锁。”“尘”,喻指官场的肮脏;“网”,罗网,喻指官场的奴役人、不自由。

“三十年”,是夸张。按陶渊明《饮酒》其十九:“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梁萧统《陶渊明传》:“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可知渊明是在“向立年”即太元十八年(393)二十九岁时初仕“为州祭酒”,不久解职归田。其后则时宦时隐,直至义熙元年(405)四十一岁时最终弃官归田,为十三年。诗言“一去”,是总而言之;言“三十年”,是极而言之。

诗言自己误入肮脏、不自由的官场中,离开自由的家园,已经好多年了。“误”字打头,是对做官生涯的全盘否定。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二句典出晋潘岳《秋兴赋》:“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飧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喻象相似,喻义相同,描写尤为传神。

诗言身在官场,失去自由,像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样,盼望回归自由生活。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开荒”,指开垦荒地,成为新的田地,种植更多的作物。“开荒”二字,明白如话,直到今天还是口语。此是从陶渊明亲身体验中跳出来的词,带有格外亲切、深厚的情感。按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开荒南野际。”其二:“桑麻日已长,我土曰已广。”《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可见陶渊明大面积开荒种田。按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可见陶渊明深入僻远之处开荒。按陶渊明《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溪田舍获》:“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可见陶渊明有时要早起乘船渡过潆洄曲折的山间湖泊,才能到达自己开荒种植的田野。陶渊明之所以要大面积垦荒种田,是为了养活一大家人,也是为了躬耕自养的自由生活。

“拙”,字面意思是笨拙,实际是指正直人性,即孔子所讲“人之生也直”。此是谦辞,柔中有刚。“拙”,是陶渊明喜用字,如《与子俨等疏》:“性刚才拙,与物多忤。”嵇康《述志诗二首》其二:“恨自用身拙,任意多永思。”陶渊明与嵇康,神理相接。

按叙事时间次序,此二句应是倒装。即“开荒南野际”倒置在“守拙归园田”之前,是为了用“田”字押韵,更是为了突出开荒种田,乃是自由生活的保障。

诗言为了守住自由、正直的本性,自己最终弃官归田,在南野上开荒种田。

开荒种田、春播秋收,农业生产劳动,得付出多少辛苦和汗水,恂渊明在所不惜。在陶渊明,自由、正直的人性高于一切,人的价值与尊严至高无上。

“开荒南野际”,使本诗具足了陶渊明田园诗最重要的内容与特色——躬耕。躬耕的展开描写,则是在本组诗第二和第三首。

以上八句写弃官归田和开荒种田,核心内容是对人性的反省,对自由的珍惜。

田园妙境与庄子奇思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方”,四方、周围。“方宅”,指宅园地,宅院内外的园地。《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毛诗音义·伐檀》“廛”:“古者一夫田百亩,别受都邑五亩之地居之。”可见宅园地古已有之。《归园田居五首》其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可见陶渊明家宅园地田亩不算小,是陶渊明辛勤开拓的业绩。按陶渊明《停云》序:“罇湛新醪,园列初荣。”《九日闲居》序:“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时运》其四:“斯晨斯夕,言息其庐。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戊申岁六月中遇火》:“果菜始复生。”《和郭主簿二首》其一:“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可见陶渊明家宅园地,种植有满园的蔬菜、花卉、药材和果木林,经济作物品种繁多,并且实行花卉、药材等类作物间种(“花、药分列”),种植技术高明。总而言之,陶渊明家的宅园地,是林园、菜园、果园、花园和药材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明白如话,用数目词,若数家珍。每一寸园地,每一间房屋,都是自己的辛苦劳作换来的,多少欣慰、喜悦,都在言外。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榆柳荫后檐”,“荫”字好,动词,写出绿树成林,夏季可以为草屋八九间遮阴。“桃李罗堂前”,“罗”字好,‘写出春季桃花李花红红白白烂漫一片,夏秋间桃子李子果实累累眼前罗列。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暖暖”,朦胧、隐隐约约貌。屈原《离骚》:“时暧暧其将罢兮。”汉王逸注:“暧暧,昏昧貌。”“依依”,袅袅、轻柔上升貌。《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墟里”,村庄。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出暮色朦胧中隐隐约约的远村、袅袅升起的炊烟。黄昏的田园,古朴,安详,优美。此是诗的第一画面及其象外之意。此画面看起来毫不费力,不愧为诗歌神韵的典范。画龙点睛之笔,端在“暧暧”“依依”两组叠字,妙笔传神。

全诗哪两句最美?正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但是,此两句诗之妙,却不仅在于其第一画面之美,及其象外之意之好。

再仔细看“暧暧”二句上下文:“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暧暧”二句,与上下文的“方宅”四句、“狗吠”二句,有何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显然,“暖暖”二句,与“方宅”四句、“狗吠”二句,此一段八句,相同点都是写村庄;不同点在于,“暖暖”二句是插写远村远景画面,上文四句、下文两句,则都是描写自家村庄近景画面。结构之中,隐藏异同。

在上下文描写自家村庄近景画面中,中间插写远村远景画面,这么写有什么妙处?

答案在庄子。

《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说,天之蓝色,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遥远而无极限的吗?从天看地,也像从地看天——也是蓝色的吧!庄子的奇思妙想,为人类提供了自己看不见的从天看地的视角。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借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暖暖远人村,其视我也,亦若是则已矣;远村看我村,也是“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在描写自家村庄的近景画面中,写出远村远景画面,就像提供了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自己看不见的自家村庄的远景画面,是和远人村一样——隐隐约约的远村,袅袅升起的炊烟;一样的古朴,安详,优美。此是诗的第二画面,及其象外之意。此是意境中的意境,神韵中的神韵,而出之以不知不觉。

陶渊明在上下文描写自家村庄近景画面中,中间插写远村远景画面,为读者提供了从远村看自家村庄的视角,形成独一无二的田园妙境。陶诗意境中包含的这种流动观照的画面结构,近似中国画的散点透视,胜似散点透视。因为绘画的散点透视,也难以提供这种镜子般的画面结构,语言艺术的自由灵活,更接近人类思维的自由灵活。

陶渊明的奇思,是庄子式的奇思。但庄子的奇思,是显性的;陶渊明的奇思,是隐藏的。假定陶渊明的奇思,是受庄子的启发,那也是青出于蓝。

庄子(约前369—前286)说:“天之苍苍,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成为从太空看地球的第一人,他说:“地球是天蓝色的。”他证实了两千多年前庄子的奇思。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二句典出《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以及《宋书·乐志三》录古词《鸡鸣高树颠》“鸡呜高树颠,狗吠深宫中”。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黄昏时分,一天出外劳作的农夫、牧童收工回家,家鸡也咯咯地啼叫着,回到桑树上栖息。黄昏的村庄,洋溢着生活的气息。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此八句诗,标志中国田园诗在产生时,已达到了诗歌艺术的巅峰,在当时,就已深深感动了颜延之。宋颜延之《陶徵士(渊明)诔并序》:“汲流旧巘,葺宇家林。晨烟暮霭,春煦秋阴。”便是此段意境的化身。其中,“葺宇家林”“春煦秋阴”,来自“方宅”四句;“晨烟暮霭”“春煦秋阴”,来自“暖暖”四句。

以上八句写自家和田园风光,潜藏意义是自由生活之优美。

淡泊心与自由心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户庭”,字面指室内和庭院,喻指自己的心灵和生活。“尘杂”,字面指灰尘、杂物,喻指尘俗之事、官场之事,也喻指做官的欲望。“无”,是泯灭义,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斩钉截铁。“无尘杂”,就是泯灭了做官的欲望。无欲则刚。本诗两用“无”字——“少无适俗韵”“户庭无尘杂”,具见诗人个性。“虚室”,字面指空灵的房间,喻指淡泊干净的心灵和生活。“余,,者,有余不尽。“闲”,悠闲、自在,指自由。“余闲”,就是充分的自由。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与《归园田居五首》其二:“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是两次用《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典。

《庄子·人间世》:“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

“虚室”,喻心灵淡泊空灵,“生白”,言放光明,阳光七彩,化为纯白。《庄子·德充符》:“唯止能止众止。”“止止”“止众止”的第一个“止”,是止住欲望的止;第二个“止”,是欲望。“止止”“止众止”,就是止住内心的种种欲望。故“吉祥止止”下句云:“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言如果欲望不止,身即使是在座位,心也是在驰逐名利。

心斋哲学是庄子哲学的精髓。庄子认为无限制的欲望,是恶和罪恶的根源,是人类社会灾难的根源。只有心灵淡泊,才有人的自由。心斋哲学,提供了克服无限欲望的实践工夫。

“吉祥止止”,西晋郭象《庄子注》解释为“夫吉祥之所集者,至虚至静也”,唐成玄英《疏》解释为“吉祥善福,止在凝静之心”,是用“唯道集虚”来解释“止止”。但是,“唯道集虚”是心斋已然之境界,“止止”才是心斋所以然之工夫。用心斋已然之境界,解释心斋所以然之工夫,并没有讲如何落实这心斋工夫。更重要的是,“止止”的第二个“止”,是指欲望,不是指“至虚至静”的“凝静之心”。

《归园田居五首》“虚室有余闲”“虚室绝尘想”之“虚室”,是两用“虚室生白”。“户庭无尘杂”“虚室绝尘想”之“无尘杂”“绝尘想”,则是两用“吉祥止止”之“止止”。这表明,陶渊明是用《庄子·德充符》“唯止能止众止”之“止众止”来理解“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止止”。陶渊明对庄子哲学精髓的创见——止住内心的种种欲望,发展和超越了他之前的西晋郭象、他之后的唐代成玄英的解释。

不与黑暗政治合作,是魏晋之际嵇康、阮籍、向秀等“竹林七贤”的传统,陶渊明继承之。弃官种田自给,以保全独立自由人格和生命权利,则“竹林七贤”并无此实践。陶渊明弃官种田自给,以保全独立自由人格和生命权利的实践,发展和超越了魏晋“竹林七贤”的传统。

诗言我的室内、庭院纤尘不染,空灵的房间,悠闲自在,有余不尽。喻说自己泯灭了世俗的欲望,心灵淡泊,生活自由。

以上二句,言淡泊心是自由心的根本。

回归自由的宣言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樊笼”,牢笼,例如屠宰场关住鸡鸭猪羊的牢笼,此喻指官场。此比喻包含两个意思。第一,失去自由,失去尊严。《宋书》卷九十三《隐逸·陶渊明传》:“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为五斗米折腰”,就是没有自由,没有尊严。第二,生命权利没有保障,随时可能被屠杀。《晋书·阮籍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魏晋宋时期,政治黑暗恐怖时期居多,士人生命没有保障,许多士人惨遭政治权力杀害,其中包括优秀诗人孔融、嵇康、吕安、张华、潘岳、陆机、郭璞、谢灵运、鲍照、谢脁等人。陶渊明《庚戍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异患”,就是指人所不应有的灾患,包括失去自由、尊严和死于非命。

“自然”一词,在古汉语中,有三个义项:

1.天然、非人为。例如晋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答曰:渐近自然。”

2.自然运化、天地自然之道的作用和体现。例如陶渊明《形影神》序:“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

3.自己使自己如此,自由。“自”,自己;“然”,如此。自己使自己如此,即自己为自己做决定,即自由。例如《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汉河上公注:“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老子》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陶渊明诗《归去来兮辞》序:“质性自然。”《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以上所有“自然”,皆自由之义。“返回自然”,就是回归自由。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言在樊笼受奴役已久,今天终于回归了自由。

以上二句,可以说是言回归自由的总宣言。

在陶渊明,为了自由,付出了艰苦奋斗的代价,泯灭世俗功名欲望,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但是,有“虚室绝尘想”和“开荒南野际”“四体诚乃疲”,然后才有“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开创出中国田园诗的优美意境,妙笔传神,神韵无尽,臻于中国诗艺术巅峰;写出了深切的人性反省,酷爱自由是人的本性,淡泊心是自由心的根本,人文境界精深绚烂。

①“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言秋收之初,已经能吃饱,非常开心,天没亮时,就已经束带——挂上镰刀等收获用的农具,坐待鸡鸣报晓就出发。这一细节,非常新鲜,非常感人。

②《宋书》卷九三《隐逸列传·陶渊明传》:“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与子俨等疏》:“告俨、俟、份、佚、佟。”

③参考下文解释“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诗对庄子的创见。

④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9时07分,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克努尔发射场起飞,,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08分钟,于上午10时55分安全返回,降落在萨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区,完成了人类首次栽人宇宙飞行。

1961年4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苏联英雄胜利地完成了天路历程,“真理报”记者在飞船着陆地区采访记》:“据塔斯社13日讯……加加林所到过的地方是任何人所从未到过的,他看见了任何人还没有见过的景象。……大家争先问加加林:‘天空、宇宙是什么样的?’‘黑洞洞的,同志们,很暗。’‘地球呢?’‘是天蓝色的,像个大球,真是奇妙的景象。”

俄国别尔乌申《108分钟改变世界》第六章《飞行壮举》6.3《在轨道》:“9:27……加加林……继续汇报他的所见和感受:‘打开观察窗的滤镜,能看到地球地平线,但是天空之中的星星却看不见。天空是黑色的,地球地平线周围的一圈蓝色光环将地球与黑暗的天空分隔开。’”(《108分钟改变世界》,航空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228~229页。)

《加加林宇宙飞行后在国家委员会会议上的报告》(1961年4月13日绝密第1本):“我看到地平线、星星、天空。天空完全是黑黑的。……可以看到非常漂亮的地平线,看到地球的圆周。地平线呈漂亮的蓝色。地球表面是淡蓝色。”(《108分钟改变世界》,航空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343~344页。)

⑤中国田园诗、山水诗,相继产生于晋宋之际,公元4~5世纪之间。比产生于19世纪的西方自然诗,早15个世纪。

[英]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在古希腊时代,“对于自然的感情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它在荷马的诗中,即使是当他描写到大海和有名的阿尔喀诺俄斯(alcinous)花园时,都十分缺少。”中世纪以后,“自然这块天地,不得不等到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方才得到了充分而又细致的发掘。拜伦、雪莱、华兹华斯、歌德,是他们第一次把大海、河流、山峦带进了他们自己的作品”。(蒋孔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第186页。)

[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古代人中间,艺术和诗歌在尽情描写人类关系的各个方面之后,才转向于表现大自然,而就是在表现大自然时,也总是处于局限的和从属的地位。不过,从荷马时代以来,自然给予人们的强烈印象还是被表现在无数的诗句和即景生情的词句中。”(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92页。)在中世纪,“对于自然风景做精心的描绘是很少的。”(上书第300页。)

[英]韦尔斯《世界史纲》:“华兹华斯以一种极其变化多端的艺术手法讲出一种神秘的泛神论,一种对自然神的深奥感受。”(吴文藻等译,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20页。)

陶渊明名句篇3

关键词: 陶渊明 服食 隐逸

“自有渊明始有菊”、“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一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与陶渊明就是密不可分的。其实,陶渊明对的偏好很可能与的可食性有关。在他五篇提及的作品中,有两篇是直接提到了食用。另外作者还有“采菊东篱下”的行为。试想如果仅仅是为了欣赏的佳色美姿,如陶公这般深得自然之趣的人定不会非要攀折花枝,破坏花朵的自然状态。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作者的目的是食用,所以才一定要采摘花朵。

一、陶渊明的餐菊与服食

陶渊明爱不仅仅是因为可以吃,更因为有能够使食用者长生久视的功用。尽管我们不愿意将旷达超远的陶渊明与“汲汲于生死”的服食之人联系起来,但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服食与长生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首先来看作者在《九日闲居》中对于餐菊的书写: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垒,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诗歌写陶渊明在重阳节有菊无酒,空服的一段经历。序中“重九之名”即指九月九日重阳节。曹丕说:“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人自称“爱重九之名”,理由应该也和重九“宜于长久”有关。开篇,陶渊明就有感慨“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样的烦恼人人都有,诗人也不例外。因此诗人也未能免俗,想要同世人一起在重阳饮菊酒,希望以此来忘却忧愁、延年益寿。在他心中“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然而诗人身居蓬庐,生活穷困,虽然院中开的正盛,乘酒的爵却布满了灰尘。无酒可饮,空服,重阳佳节就这样白白过去,诗人的心情颇不平静,生出了“何如蓬庐士,空视时运倾”的慨叹。诗人喜爱重阳之名、想要在节日饮菊酒,认定酒能忘忧、延年,因无法在重阳饮菊酒而不平,诗歌中这些内容无不显示出陶渊明的餐菊行为是一种以食花求寿考长年的服食行为。

另一首餐菊诗歌《饮酒・其七》对服食表述的则更为含蓄:

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诗歌未明确交代饮酒时间,结合诗序中“闲居寡欢……偶有名酒,无夕不饮”的描述,可以发现诗人饮用菊酒并不限于重阳一天,平常他也有以菊泛酒的行为。也就是说饮菊酒对于陶渊明来说不仅仅是节日习俗,更有可能是一种日常习惯。另外,诗人特意表明他采摘的是带着露水的,采菊的时间是清晨,而饮酒时诗人所见的日入鸟归显然又是傍晚的景象。虽然不能排除陶公酒量好,能从清晨喝到傍晚的情况。但更为合理的解释应当是诗人特意早起收集带着露水的菊英,以供泡酒。这样来看,诗人拾掇菊瓣泛酒就不是简单的兴之所至,而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山海经》载“甘露是饮,不寿者八百岁。”《本草纲目》也将甘露称为“神灵之精,仁瑞之泽。”甘露有助养生,又有延寿之功,带着露水的养生延年的效果应当是加倍的,难怪诗人要特意早起“`露掇其英”了。上述分析是从诗文中推断出来的,而陶渊明对饮用菊酒的直接表述是“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酒能忘忧已有公论,曹操就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句,陶渊明又是如何将菊酒与遗世之情联系起来呢?事实上,在魏晋人心中服食除了能够延缓衰老、延长寿命,还有通神致仙之用。《尔雅图赞・释草・菊》中就写“菊名日精,布华玄月。仙客薄采,何忧华发。”傅玄、钟会等人在赋菊时也强调了“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的作用。黄文焕在《陶诗析义》中说:“遗世之情,我原自远,对酒对菊,又加远一倍矣。”陶渊明本就有避世隐逸的倾向,饮用能够通神的菊酒与仙人遗情远世的境界更近了一步。在菊酒中,诗人如同神仙中人一般摆脱了世俗的烦扰,忘却了尘嚣的杂念。

其实除了这两处明写餐菊,陶作中的菊意象都与服食、寿考有所关联。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贯被看做是和平静穆的典范。王瑶就说这句诗“本来不过是说采菊服食、希求长寿的意思,并没有甚么超然静穆的境界。”[1]他将陶渊明所见的南山与诗经中“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联系起来,认为南山是寿考的象征。顺着王先生的思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两处写都提及松树,又让人接着“如南山之寿”想到“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松树常青,也有象征不老、永年的内涵,直到现在祝寿时还有“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吉祥话。轻身延年,与一同出现的南山意象与松树意象又都是长寿的象征,诗人写菊时出现这样的意象组合应该并非巧合。可以理解为陶渊明本就有食求长生的内在愿望和实际行为,故而写作时自然而然的在笔端泄露了天机。

二、陶渊明餐菊书写的艺术成就

尽管陶渊明的餐菊行为仍是因循服食的老路子,但从艺术性来看,他的餐菊书写却超越了前人。

首先,在陶渊明笔下,所餐之菊具体而实在的,餐菊行为也真实可感。作为餐花第一人,屈原作品中首次出现,诗人借餐菊来隐喻自己对德行的修养、对自我的完善。但屈作中的只是香花香草的代表,即作者观念上高洁完美的人格象征,换做其它芳香花朵都不影响其意义表达。屈作中餐菊行为象征、隐喻的意义也大于其现实性的。换而言之,屈原所写的是“意中之景”、他的餐菊也是“观念上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表明诗人品性高洁。与陶渊明同时代的人写餐菊时则多将视作养生延年的灵丹妙药,将餐菊视为一种修炼的手段。的现实意义被消解,餐菊也变成修炼的符号。而在陶作中出现的则是现实的存在的。它们生长于作者家园的篱落边、庭院中,不仅是诗人举目即见、抬手可采的,更是为作者所喜爱偏好的。陶渊明的餐菊书写也相对真实。尤其是《九日闲居》一首,重阳佳节该饮用酒,诗人却因家贫无酒,只能干嚼花瓣来解馋。在这段独特的食花经历中,作者的心情一波三折,由最初的“喜重九”到“空视时运倾”,于“‘栖迟’句,深情增感于运倾,不堪娱矣,无可成矣!忽而转结曰‘固多娱’、‘岂无成’强自解免。”[2]若非有所经历,不能将此心境转变的过程写得如此自然、真切、可感。

其次,陶渊明在餐菊书写中发现并表现了菊之美。屈作中出现和餐菊行为与其说带有作者情感上的好恶,不如说是作者站在道德立场上理性评判,将菊归入了香草一类的结果。受到这套草木比德系统的影响,汉魏文人在餐菊书写中写往往也偏重于理性的道德比附。曹植以“辅体延年”时称赞“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钟会将视为“神仙食也”,他归纳出菊有五美也是将的自然特性与“君子之德”、“劲直之象”相比附。与的“德行”受到关注相对的是的美被忽视。这一时期文人对的描写清一色都是“绿叶黄花”。左九嫔“春茂翠叶,秋耀金华”、卢湛“翠叶云布,黄蕊星罗”、成公绥“绿叶黄花,菲菲”……仿佛除了花叶颜色之外,的外在形态再无值得书写的地方。陶渊明餐菊、写菊虽然也称赞的贞秀姿,将其视为“霜下杰”,但同时他发现了独特的美。一句“秋菊有佳色”就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洗尽古今尘俗气”的将“他花不足当一佳字”的独特魅力展现出来。“自南北朝以来,菊诗多矣,未有能及渊明之妙”[3]。直到与陶渊明遇合,的妙处才被点出,难怪杨万里将陶渊明说成“精”,张潮称“菊以渊明为知己。”

陶渊明餐花书写的真与对美的发现很大程度上洗刷了其餐菊原有的目的性,他的餐菊书写显得毫无功利之心、一片天机自然,从中我们看到的“完全是一种超然的、荡涤利害得失之污浊的况怡心灵。”[4]“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平直而真实的交代了想要饮用菊酒的目的,“祛虑制龄”的总结既未夸张、也不附会,语言浅近自然,平白如话。“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则显得含蓄深远,并将餐菊的意义从成仙引向了避世脱俗,使得也带上了隐逸悠远的色彩。至于最为著名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如同苏轼解说的那样“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此其闲远自得之意,直若超然邈出宇宙之外。陶渊明在诗中流露出物我两忘的天真意趣,使王国维将诗句的意境归入“无我之境”。说了这等的“忘世语”,连“我”都不复存在了,诗人哪里还会为了延长生命、永葆青春而服食修炼呢?故而在阅读和接受的过程中人们很容易忘掉延年、寿考之类陶渊明写的最初动机,只沉浸入作者笔下超然闲适、悠远忘机的隐逸境界中。因此,陶渊明的餐花书写呈现出一种奇怪的混合。从目的意义角度来看,他的餐花行为带有功利性质,但从文学表达和审美角度考察,他的餐花书写却以无所求的姿态反映出诗人清远高雅、萧散旷达的情趣。

三、陶渊明餐菊书写的影响

屈原以餐菊明其品性高洁,陶潜则借餐菊写其精神之超况。后世写餐菊的作品很多都模拟陶作。陶渊明将食用的功用概括椤爸仆橇洹保这三个字就成了后人的餐菊书写的常用词汇。徐铉《北苑侍宴杂咏诗・菊》“泛杯频奉赐,缘解制颓龄”;梅尧臣《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甘菊》“世言此解制颓龄,便当园蔬春竞种”;王柏《叶西庐惠冬菊三绝・其二》“欲制颓龄须耐冷,一阳定有落英餐”;谢P《植菊》“鄙夫今白发,赖汝制颓龄”等等。据统计《全宋诗》中“制颓龄”共出现27次,其中20次都是用来写餐菊之功的,足见陶渊明餐菊书写的影响之大。餐菊与南山的意象组合也常见于诗歌作品中。韦应物《答长安丞裴说》“采菊露未,举头见秋山”被称为真得渊明诗意的“绝和”,另外还有洪刍《悠然斋》“初无盈把菊,尽日对南山”;黄庭坚《采菊・其一》“南山有菊,于采其英”;张埴《盛开》“餐英端可拔浊俗,南山在眼令人喟”。还有诗人模仿陶渊明“有菊无酒,空服其华”,写自己“有酒泛菊酹美酒,无酒嗅菊倚栏杆”的经历,更有甚者将此种经历挪用到食用其它花朵的过程中,周端臣写《真州梅》时便有“乱离无酒卖,嚼蕊当衔杯”之语。

相比陶渊明的餐菊书写,陶渊明的餐菊行为影响更大。采菊东篱、白衣送酒、`露掇英都成为典故出现在后人餐菊书写中。李白“因招白衣人,笑酌醉黄花”;杜甫“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司空图“清香`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蒲寿k“敢忘白衣来送酒,拟将黄菊去为粮”“黄花`露掇,薄酒如饴甘”。后人在作品中塑造陶渊明形象也离不开“采菊”“餐菊”这些典型动作。元代盍志学【双调】《蟾宫曲》写陶渊明就抓住了“采菊东篱,为赋新诗。独对南山,泛秋香有酒盈卮”的典型行为;张就可【仙吕】《点绛唇・翻〈归去来辞〉》也将陶渊明的日常生活写作“喜携仗自耕耘,欢自己忘忧会,玩赏东篱足矣。采菊浮杯稳坐榻,对南山山色稀奇。”

更为重要的是“自陶渊明开始,菊被赋予一种新的审美文化意蕴――隐士标格。”餐菊书写也因此与诗人的隐逸情志相关联。隐居幽人的饮食生活往往被表述为“杞菊为糇粮,云山作宾友”“白石真可煮,黄菊亦可餐”。萧颖士察觉了朋友元秀德的挂冠之心,就以“彭泽兴不浅,临风动归心。赖兹琴堂暇,傲睨倾菊酒”劝说友人顺从本心。皮日休以“黄菊陶潜酒,青山谢公妓”来形容自请致仕后裴谟的生活,称赞其为“贤哉此丈夫,百世一人矣”。刘商则反用陶渊明餐菊意,以“槿花亦可浮杯上,莫待东篱黄菊开”来表明归隐当趁早。再到后来,文人们以效法陶渊明餐菊来表明自己的不慕名利,心系田园的隐逸情志。“种菊东篱下,悠然寄隐情。不辞频抱瓮,他日要餐英”“一园黄菊有馀食,两顷白云无限衣”“孤松可抚菊可餐,富贵浮云过眼矣”,无不反映出诗人们对陶渊明安贫乐道、疏野淡泊,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人格的追慕之心和效仿之志。戴m的《甘穷》诗为后世的餐菊书写做了最好的总结――“细嚼黄花香满齿,清风千古一东篱。”

参考文献:

[1]钟书林,主编.陶渊明研究学术档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206.

[2]柯成宝,编著.陶渊明全集[M].武汉:崇文书局,2011:41.

[3]陶潜,著.龚斌,校笺.陶渊明集校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41.

陶渊明名句篇4

摘 要:东晋诗人陶渊明《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诗,充分体现了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艺术风格,营造出冲淡平和、旷洁高远的意境,反映了作者崇尚自然的思想和淡雅如菊的高洁品格;它开创一代风气之先,也开启了“诗意栖居”的人生理想,为后人构筑起一个淡泊宁静的精神家园,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关键词:采菊 南山 悠然 平淡

东晋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的诗,却流传千古而不衰,千百年来,历尽岁月的涤荡,始终为人称道,对后人影响极其深远。正如元人金好问所赞:“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本文即拟对这两句诗的精妙之处及对后世的影响谈一些微薄浅见。

一、“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风格此两句诗出于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综观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没有繁杂的修辞手法,只有纯净质朴的白描和平淡简洁的语言,却别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淡雅之风。这清新淡雅却又并不是未经任何锤炼的,而是“如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苏轼《冷斋诗话》),是诗人鬼斧神工般不露痕迹的雕琢之后的质朴无华,是浮华落尽之后的返璞归真,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章)是也。

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衬托出诗人平和超逸、热爱自然的心情,“悠然”二字可知诗人之所见所感,并非刻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一种从容自得的超脱之感跃然纸上。低头采菊,仰首见山,一俯一仰间,形成绝妙映衬,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赞赏:“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书诸集改字》)〔1〕试想,因低头采菊而沉醉不知归路的诗人偶一抬头,视线正与远处的庐山相触,霎时,心动神会,悠然忘情。一个“见”字,妙趣天成,鲜活深细地再现了诗人之讶然、释然、欣然、怡然等种种细微感触和心态波动,直是心与境会,神与物游,一片化机,妙不可言。平淡醇美的诗句中,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犹如千年陈酒,让人品出无限韵味。

二、冲淡平和、旷洁高远的意境和崇尚自然的思想

王国维评价陶渊明这两句诗是“无我之境”的典型:“苟吾人而能忘物与我之关系而观物,则夫自然界之山明水媚、鸟飞花落,固无往而非华胥之国、极乐之土也。”〔2〕充分体现了一种韵味无穷的冲淡平和之美,创造了一种旷洁高远的无我之境:草庐东边的篱笆旁,一丛丛菊花恣意绽放,“心远地自偏”的诗人挎着竹篮,欣然独步田间,信手撷菊,陶醉在清新秀丽的田园风光中,不知不觉走向了曲径通幽处,待菊花盈满竹篮,伸腰、擦汗之时,偶一举首,南山竟突然浮现在眼前……置身于这样一幅恬美明净的采菊图中,在体悟宇宙生命的纯真与生机中,物我两忘,超脱一切俗事琐务,令古往今来无数读者心生向往。

陶诗的最大特点即在于“真”,也就是自然。他的诗,没有矫饰和虚伪,始终都在自由自在的表达着率性自然的真我。朱熹评道:“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3〕的确,我们在诵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字字句句洋溢着率真旷达的情思和宁静超然的心绪,如高山流泉般晶莹澄澈,亦如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凸现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对田园生活的由衷热爱。幽静闲雅的篱边之菊,暮霭中依稀浮现的山影,既蕴含着诗人归顺自然之“真意”,又表达出对自然的向往之情和隐居之乐,这又恰与诗人随意适性的人生境界相一致,折射出陶渊明式的舒展与洒脱。

三、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一)开创田园诗之风气――“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是田园诗派的鼻祖,钟嵘《诗品》中将其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诗亦如其人,淡泊而有雅韵,素朴而有深意,外质内秀,似俗而实雅,往往直抒胸臆,不假雕琢,语言朴素,却有如天籁,呈现出一种自然简约的本色之美。在崇尚骈俪陈旧文风的晋代,能创造出有独特风格的田园诗的新形式,为中国诗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中,人们看到的是诗人对污浊现实的厌倦和对恬静田园生活的热爱,领略到的是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生命的自适之乐、人与自然的完全和谐,因而这两句诗已成为后人淡泊明志、隐居山林的象征,开启了“诗意栖居”的人生理想,构筑起一个淡泊宁静的精神家园,与陶渊明的其他作品一起,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二)形成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菊”、“东篱”“南山”等意象

咏菊诗虽不始于陶渊明,但“菊”作为文学意象却始于陶渊明。正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使得陶渊明与菊花永远地联结在了一起:陶渊明因菊花而更显清高脱俗;菊花也因陶渊明而成为“花中隐士”,成为中国文人所追求的高雅隐逸的象征,以其清逸隽雅的形象与中国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象征着隐士情怀的“东篱菊”,更是在文人墨客笔下不断散发出缕缕墨香,使中国文学史的长河中绽放了无数流传千古的咏菊诗词:白居易有《咏菊》,元稹、李商隐、唐寅亦各有《菊花》诗,而每首诗中的菊花似乎又都与“东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红楼梦》里的菊花诗则更是将其发展到了极致:有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等共十二首。

“南山”意象也经由陶渊明的诗句而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加鲜明的指向,成为矗立在后世知识分子心中一座永垂不朽的丰碑。其实,“南山”从中国文学源头的《诗经》中就已开始,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陶渊明承传了这一文化内涵,借“南山”栖息舒展其宁静的心灵,使其成为君子仁德的象征,又将其与隐逸之志联系起来,成为高情远致的意象。因了陶渊明的彰显,回归“南山”也成为后世文人理想的归宿,在诗文中频频出现:“君言不得意,卧睡南山陲”(王维《送别》);“北阙休上书,南山归蔽庐”(孟浩然《岁暮归南山》);“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杜牧《长安忘秋》);“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杜甫《秋兴八首》)……

总之,陶渊明淡泊的诗文与高洁的人格,始终为后世人们所景仰,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代表的诗文为人们描述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田园世界,为中国传统隐逸风气的形成开了先河;而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清高耿介、安贫乐道的心态,回归本真、崇尚自然的志向,“诗意栖居”的人生理想,也为中国士大夫构筑起一个淡泊宁静的精神家园,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北宋)苏轼著;张毅、孙艳君选注,苏东坡小品〔M〕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第50页

[2]王国维,静庵文集(红楼梦评论) 〔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陶渊明名句篇5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007-01

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替代,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尽管政治动荡,斗争激烈,但文化作品留给后世人们的却是更多有关对于人性和生命的思考。在玄学和儒学这两种思想碰撞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审美发生了改变。或是因为思想火花,或是因为仕途失利,人们审美的焦点逐渐由世俗名利转向了山水自然。深入自然,从山水中找到精神信仰与慰藉,成为了当时文化环境中亮色的一笔。而田园诗派也应此而生。作为田园诗派的代表,陶渊明首当其冲。

虽然陶渊明给我们留下的田园诗并不多,大部分诗篇是在其弃官归田后所做,可是却足够有代表性。代表着田园派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思想体系。个人认为陶式田园诗的文化价值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分别是对于人性本质的呼吁与探求,桃花源式的思想世界构建。

首先是对于人性本质的呼吁与探求。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无论古今,都充满着人性本质的欲望与斗争。这些斗争既是人性的真实写照,也是为了生存和优质资源不得不做出的竞争选择。“人之初,性本善。”。相信生来的每个人都不是充满了欲望,勾心斗角与尔虞我诈,而是在后天生长于生存的环境中为了争取大众所认为的更优质的生活资源做出的选择想要得到,就必须面临竞争。凡此种种,也就随之而来。我们再反观陶渊明,从他的诗中不难看出他那份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乐趣,对摆脱官场的释然与超脱,同时也有对不能超然世外的苦闷。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句话,恐怕是陶渊明关于自身本性的最好写照。

陶渊明具有自然、和谐、完美的人格,任真自得,固穷守节。青年时代的陶渊明胸怀兼济天下,关怀国家的统一,希望自己能有一番作为。可是官场的腐败与黑暗,政局的动荡与斗争使国家崩离瓦解。面对如此现实,陶渊明不但济世的理想无法实现,还要放下自己的节操与信仰参与官场斗争,与官场人物周旋。这与陶渊明本性相违背的生活方式,即使冠上了为了理想的名义,终究不能继续下去。在最后面临大志与本性的选择当中,陶渊明选择了后者。弃官归田,追寻自己本质淡泊明志,宁静自然的人生观。可以说,陶渊明思想的核心就是崇尚自然。返回自然的思想,包含着对于世俗社会和名教礼法的厌恶与鄙弃。虽然它的方式只是消极的逃避,其中却有反抗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积极意义。

桃花源式的精神世界的构建。

陶渊明将官场视为禁锢自由的牢笼,涉足官场则是“误落尘网中”。弃官归田之后,知道了“悟已往之不谏,知赖着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可以说诗人通过他自己的选择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正因为他正真地参与到自然田园之中,他才能够在自然的运化中体悟人生,获得人与自然相冥契的心境,领略生命扩张、消融,并最终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而在他的田园诗当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于他田间美好生活的描写与感悟,更多的还有对于他理想中桃花源式的理想大同社会的描述。

说是桃花源也好,说是乌托邦也好,说是阿瓦隆也好。都是属于理想中对于美好没有瑕疵与污点的世界的向往。同样,也都是不可能存在于现今世界的一种理想的状态。诗人描绘中的理想社会,即代表着他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许多心怀天下苍生,理想救济天下的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理想破灭,厌倦官场生活的时候,往往会想到陶渊明,从他的诗中寻找新的人生价值与生活方式,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同时,也只有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世界才是大家心灵的最终的归宿。而这正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价值所在。

放到中国古代历朝如此,放到现今社会也是一样。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如意,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是按自己最本真的方式去生活。但彻底的改变却又显得飘渺和更加的不现实。而在这痛苦的纠结当中,陶渊明田园诗派恰是我们心中的桃花源,虽是不能实现的理想,却也通过文字和诗句传承了下来,从中寻找心灵上的慰藉,从中寻找新的人生价值与生活方式,从中充满动力再面对生活的继续。这正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价值所在。他让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远离尘世的理想乡,作为我们生活道路上不断前进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可风.陶渊明的诗化人格.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陶渊明名句篇6

东晋讲究门庭家世,吹嘘自己氏族传统的高贵是制造舆论抬高身价的妙法,甚至可以因此而博取功名,夸宗耀祖成为当时的风尚。陶渊明也未能免俗,在《命子》中,他将家谱续唐尧、虞舜,把西周司徒陶叔、汉右司马陶舍、丞相陶青都纳入本门。虽然这只是一种心理上的,但对于促人上进、不甘沉沦无疑是有利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中国可谓根深蒂固,历代文人的理想都要通过仕途来实现,陶渊明也不例外。南朝刘宋时著名文学家沈约在《宋书·隐逸传》中说,陶潜年轻时,有高远的志趣。二十九岁时,他带着满腔热血,“为州祭酒”,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他“猛志逸四海”、“抚剑独行游”,不仅要振兴门庭,还要“大济苍生”。

然而,陶渊明面对的现实是残酷的。他生活的那段时期正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繁,祸乱不已。东晋统治者不能励精图治,只是沉湎于江南水乡的安乐之中。大批重权在握的将领多以维护个人实力为能事,致使少数爱国志士的北伐复土运动半途而废。公元399年,爆发了历时13年波及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孙恩卢循大起义,江州浔阳成了义军和官军必争之地。战火给陶渊明的家乡带来巨大灾难,人们连生存都存在问题,何谈展其才志?东晋时期,在选官制度上沿用曹魏时的“九品中正制”,名义上是将人才按才能、德行分为九级,按级授官,实际上只看士人出身门第,以维护士族门阀的特权地位。腐朽落后的官僚制度堵塞了一切才华之士的进取机会,使他们的政治抱负毫无实现的可能。

陶渊明个性刚直、坦率、不合群、不适世,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上,他就像个小学徒,到处磕磕碰碰,他实在受不了这个委屈和折磨,也没有这种耐心。现实与理想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他一心处两端,游移于进退仕隐之间,陷入两难境地,“大济苍生”的理想也以失败告终。既然进不能“兼济天下”,那么就退而“独善其身”。405年,做了八十多天彭泽县令的陶渊明,还是听从心灵的召唤,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田园。

陶渊明舍弃了古代文人梦寐以求的官位,舍弃了稳定、可靠、优厚的生活待遇,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量。有舍才有得,陶渊明乍回田园后,他得到什么样的乐趣呢?有家庭稚子绕膝的愉悦,有邻居对酒闲聊的融洽,有田园耕作辛劳后休息的闲适,有纵酒豪饮后的迷醉,也有空闲时啸傲东皋的舒畅,琴书自陶时的欢娱,下卧北窗、凉风暂至时的满足,南山东篱采菊时的悠然。归隐后的陶渊明过着闲云野鹤般优哉游哉的生活。他想到,人寄身于天地之间尚能有多长时间,为什么不随心顺意任其自然地生或死呢?急急忙忙地追求什么呢?富贵不是我的愿望,长生不老的仙境又是不可期盼的,不如尽情地享受田园之乐,顺应生命自然的变化,乐天知命。“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谁说这不是一种令人神往的、理想的生活境界?陶渊明在“愤世”和“玩世”之间寻找到了第三条道路:避世。通过陶渊明的生花妙笔,这种避世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洋溢着种种在官场上永远也寻找不到的独有的快乐,且这种快乐不需要孜孜以求便能得到,因为它就存在于日常的世俗生活中。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体验、享受这种平凡的自食其力的安宁和幸福的生活,这是一种淡泊无为、超越功利的人生态度,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中,获得安宁与幸福,这样的人生坦然、自信、潇洒。

陶渊明的归隐,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归隐,并非权宜之计,同历史上那些以退隐为手段、沽名钓誉、走终南捷径的人不可同日而语。陶渊明只求保全质朴自然的本我、自我,他不想再做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而要做一株盛开在空谷中的幽兰。陶渊明离开了漆黑一片的官场,在心中点燃了一盏明灯,一盏照彻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心扉的明灯。陶渊明找到了他要走的路,找到了自己心灵上的栖息地,从此可以“愿无违”了,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于是在“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之际,悠悠然地咏出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千古名言。

但是,毕竟桃花源是梦境,是虚无缥缈的,现实的生活是实实在在的,一点都浪漫不起来。为了躬耕这一选择,陶渊明付出了他所能付出的最高的代价:“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他十分勤劳与辛苦,可是实际生活状况如何呢?“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躬耕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可以说陶渊明生活在最底层,几乎是挣扎在死亡线上。“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读到这些诗句,我们都会感到心酸,我们民族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的陶渊明竟然因为贫困几乎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陶渊明是在如此艰难的人生境遇下写出让后人无比景仰的诗篇的,在他身上,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穷且不坠青云之志”和“诗穷而后工”这两句话的含义。

梁启超先生在《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一文中写道:“他实在穷得可怜,所以也曾转念头想做官混饭吃,但这种勾当,和他那‘不屑不洁’的脾气,到底不能相容。他精神上很经过一番交战,结果觉得做官混饭吃的苦痛,比挨饿的苦痛还要厉害,他才决然弃彼取此。”陶渊明的退隐生活虽有苦痛,但精神上是快乐的,这种乐是苦中之乐,是含泪的微笑。能从贫穷、困苦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诗意,这是陶渊明的过人之处,也是他的迷人之处,是千百年以来陶渊明为后人无限崇敬的根本原因。

细读陶渊明,我们能感受到一个伟大而崇高的灵魂。他从生活的种种黑暗、痛苦、矛盾中挣扎与解脱出来并提炼出其中的诗意,给后世留下难以磨灭和超越的动人诗篇,并给后世失意的文人树立了一座通往自食其力、自得其乐、自我超越道路的路标。

陶渊明名句篇7

读到这里,放下书卷,坐下来静静的想:一位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柔情女子,一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园隐士;一位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的闺中,一位是“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的典型农夫;一位有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胸襟气度,而一位更有着“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的豪情壮志;一位又有诗句“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的赞颂了为国效忠的热血将士,一位又有其句“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表达的是对逝去英雄的深深感佩。一男一女,虽处不同时代,但却有着共同点文士情怀,都酷爱,热衷饮酒,关心国事,既豪情万丈,又儿女情长,婉约与豪放之情间或的流淌在自己的生命的血液里。

在这个冷清而凉爽的仲夏之夜,我突然想起陶渊明。

陶渊明在少年时代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外祖父是当时的名士,其家中藏书甚多,在优良的生活环境中,陶渊明不仅像古代士大夫学习了老庄哲学,而且还读了文、史及神话之类的“异书”,儒家中国正统的文化要求陶渊明“达则兼济天下”出仕为官,而道家的无为思想以及古代的神话传说的影响则塑造了一个梦幻中的理想诗人。时代的思潮,文化的熏陶培养出了陶渊明“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不同的人生志趣。

年少的陶渊明就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壮志,这只是他年少无知的儿时梦想,殊不知,在当时西晋时代,门阀等级制度森严,要想驰骋官场,致君尧舜,淳朴民风谈何容易。无论是远古还是现在以至将来,现实与理想之间不可能完全的画上等号。官场上的郁郁不得志,时事政治的黑暗,渊明看到了跻身官场有太多虚假的形式,有太多尔虞我诈、惺惺作态的官场争斗,也有太多敢怒而不敢言的郁闷之气,在自己儿时曾经梦想的童话里,渊明挣扎着,痛苦着、努力着……为了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的失望,终至于绝望了。他不愿意与在这浑浊的泥沼中玷污了自己的清白,在那样的环境里,他活的拘束,活的很累,就像屈原一样只愿意“举世混浊而唯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如果不是自己的高尚人格,何不在泥沼中浑浑噩噩,中饱私囊,失去精神而获得肉体的满足,而他不愿意“曳尾于途中”不愿意让自己掉入泥潭活的压抑、活的累赘。

在当了彭泽县令的第八十一天,上级来检查工作,属吏说当“当束带迎之”渊明再也忍受不了,随即取下官帽,扔下官印,愤怒的说出了“吾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然后大踏步的走出了县堂衙门,终止了他今生的为官仕途。他的这个动作,让我想起了一千年后的谪仙李白,在长安闲置的日子里,自己有着“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雄伟抱负,但却一直被闲置,也是在官场的刑役下,李白潇洒的走出了皇宫大院,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远古遥想回荡在历史的上空。李白也好,陶渊明也罢,他们都是中国古代典型的文人,真正的文人,而自古文人为官的又有多少,胸怀治国平天之大志,虽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往往不懂官场法则,他们太率真,太任性,太理想,实则难以承受心灵的压力,难以开启自己精神大门的钥匙。

在自己从希望、失望知道绝望的官场生活中,陶渊明归园田居了。写下了名垂千古的《归去来兮辞》,若不是官场的失意,也许中国文学史上就会少了这么一位优秀的诗人,文学的百花园里也就少了一份淡淡的清香,所以说,渊明的选择是中国文学的大幸。归园田居的快乐生活,那种热爱山水,亲近自然的洒脱之心流淌在时代的文字里。“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是何等的惬意,“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又是多么的温馨,“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一个真正的隐士的隐者情怀,“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一边种地,一边在泥土中寻找自己的诗句。这样放浪形骸,闲云野鹤的日子是潇洒的。

闲的时候,再来看看茅屋四周的风景、感受自然的气息吧。渊明为我们留下了自己小屋的动态画面,为中国文人在塑造自己精神的家园找到了一点点模糊的影子,一点朦胧的意象,一幅清丽的山野风俗画。《归园田居其三》正是写给自己精神小屋的最好礼物:“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居室空而简陋,“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屋后绿柳成荫,堂前桃李争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远处农家在生火做饭,烟雾飘渺,依稀可见远山下的农户错落排列的样子,“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时,遥远深巷中的一声狗吠,传来的是淡淡的哀鸣,眼前桑树上的一声鸡鸣似乎报到了晨曦的来临。一远一近、一吠一鸣相得益彰,这是一幅多么恬静的山村风景图,难怪诗人心甘情愿“复得返自然”。是啊,自然的魅力是无穷的,只是我们或许缺少欣赏美的眼睛,宋代豪放派的此人苏轼,在被贬海南凄风苦雨的日子里,虽然生存条件及其艰苦,但也不是同样的发出了“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千年一叹。

然而辞官归隐的日子虽然清闲,得到的是精神的愉悦,但没有俸银的生活是艰苦的,精神食粮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繁苦的劳作带来的是身心的憔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天刚亮就得出去劳作,月亮东升才能回家,如果不这样,收成不好,就会“草盛豆苗稀”全家人就得饿肚子了,这时候他应该担当的是家庭的主梁,是男人的责任。“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虽然疲劳,虽然辛苦,但诗人还是希望自己健健康康的,因为他要让全家过的好好的。劳作之后,“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一天的疲劳一消而尽,酒是他生命中不能抛弃的灵芝香草,仿佛只有在沉醉之中才会“躬耕非所叹”。也许诗人后悔了,我何尝不在官场上逢场作戏,迎合别人,最起码能够养家糊口,自己也不至于这么劳累。而陶渊明就是陶渊明,既然选择了离开,就义无反顾,只有在耕作的休息之余对天长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又有谁能真正的理解一个隐者最高的隐逸境界呢?常人难以想象“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是对一个农户怎样的打击,而陶渊明忍受着重重的磨难,经历了身心的憔悴毅然挺过来了。既然选择了,就绝不后悔,这就是渊明的铮铮铁骨。“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到了这份天地,渊明依然坚守着自己精神的田园,试问当今有几人能够如此,或许只有对山水田园狂热溺爱的文士才会如此吧,只是我们太平庸、太平凡,没有达到诗人的境界,所以我说淘兄是真名士。

勤苦的日子不会天天如此,闲暇的时候,陶渊明还喜欢“采菊东篱下”仿佛成了他情感的寄托,菊是隐逸君子的象征,历代的文士赞咏的比比皆是:“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不仅是花中的君子,往往也成了诗人自己孤高远致的自况。弯着腰在东篱之下采,抬头看见了远处的南山悠然而来。“山中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傍晚时分,面对苍翠的青山,黄昏的晚霞,山地里一片空灵与沉静,还有天空飞过了成群的早出的归鸟,这种意境是多么的美妙,非笔墨所能形容。菊与酒是诗人的最爱,仿佛也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遥远的意象。也许五柳先生会觉得寂寞,这等美景没有人能够懂得欣赏,而穿越时空隧道的烟尘,他在宋代找到了一位异性的知音。易安有词云“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样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寂寞。我想拥有了知音的渊明兄该含笑九泉,再也不会寂寞了吧。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渊明生前是孤独的,他这位文化史上的巨人,这位用诗歌疗治中国文人的文学巨匠,对待生死是如此的淡然。也许是老庄的道家思想让他超脱尘世,看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净土。“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也许他知道,人生如浮云,转眼即逝,在伟大的人物死后也不过化作一黄土,消失在历史的浪花里。人生如同自然,日月星辰东升西沉,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人生也是一样,生老病死也是一种规律,一种宿命,也许晚年的渊明与庄子天人合一了,人不过是社会中的一个符号,只要精神在,将永世长存。这就是典型的文人情怀,活的浪漫,活的潇洒,活的淡然,活在自己重塑的象牙塔里。

面对浑浊的世界,面对动荡的时局,渊明从有匡扶天下的豪情,但仅凭自己一人之力实难达到,在现实中不能达到的,古人往往塑造了一个自己建构的一个理想型的社会来借此发泄心中的苦闷。而陶渊明做到了,他为我们又塑造了一个精神的家园,古代落魄文人在自己官场失意时,在自己仕途不顺时,往往自舔伤口,躲进了渊明塑造的桃花源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渊明拯救了千千万万文士的心灵伤口。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繁华夹道,落花飘零,这样的美景我不知道是不是到达了仙境,我不敢想。“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相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在这里陶渊明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纷争的世外桃园,又像是老子所倡导的“小国寡民”的世界。陶渊明对理想中的桃园构建得越完美就表明他对现实的反抗情绪越强烈。所以我说,桃园净土的构建是渊明晚年献给社会、献给文学、献给文士的一份最好的礼物。

在一个静静的日子里,陶渊明带着对现实的遗憾,对理想的追求,对隐居的无悔,对死的淡然,悄悄的远离了尘世,继续去寻找他理想中的桃园净土。他的死没有惊天动地,没有轰轰烈烈,甚至不被当世所知。但就是这么一位慈祥的老人,这样一位隐者,他在自己精神的田地里慢慢的耕耘着,他的诗文是他感情的真实流露,他不曾想到自己的诗文会带来任何的功利目的,他就为了塑造自己精神的家园。而让他不敢相信的是他的诗句会带给后世多么大的震撼。也许渊明选择静静的离开是他向往的死亡状态,或许也只有这么静静的离开才是他隐士修行的最高境界,他不求有人懂他,也不想活得疲倦,在世界的另一角,他去了,去得悄无声息。

在当今这个不可能有隐士出现的时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心中默默的缅怀这位文化的巨人,在心中为他虔诚祷告。也许他生前是孤寂的,但穿越了千年的时空,甚至在遥远的未来,他在泥土中找寻的诗句,他的白干,他的,还有他精心设计的桃花源将永远的留存在我们的心中。寂寞的时候,慢慢品来,别有的温馨。

陶渊明名句篇8

[关键词] 归田园居其三;典籍英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2-148-3

一、引言

诗歌是一种高度浓缩精炼的文学体裁。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意境悠远,加上大量声色词、修辞格的运用,富于韵律感和节奏感,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惹人遐思。对译者来说,要完美地传达这种神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理想的诗歌翻译应力求做到“意美”、“音美”、“形美”。这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标准。其中“意美”是首要的是诗歌翻译的根本,不仅包括字面意思,还包括内在情感和意境。“音美”也就是诗歌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押韵上。译文的韵律手段并不强求要与原作完全一致,而是要发挥译语的音韵特点,再现原作的“音美”。“形美”指诗歌的体裁、句式结构以及用词特点。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卓越的田园诗人,在我国乃至世界的诗坛上均享有崇高的声誉。事实上,在中学阶段,陶渊明的作品就早已深入我心,但始终挥之不去的仍是他笔下的那首《归田园居》其三。《归园田居》(五首)是陶渊明的重要诗篇,表现了诗人归园田居的坚毅信念和田园生活给他带来的愉悦。“第三首以浅显的文字、平淡的语调,通过对一天躬耕田园的具体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是‘豪华落尽见真淳’的优秀作品,被称为‘五古中之精金良玉’”。这首诗可谓脍炙人口:“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五言古体诗,是陶渊明辞官归田第二年所写,是他隐居乡间的生活写照:诗人每天身临田间劳作,天不亮下地,月亮出来才回家。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田园诗人,中国田园诗的真正奠基人。正是陶渊明的诗歌以其高远的思想意境、丰富的生活感受和卓越的表现才能,形成了平易中见精粹、朴素中见华彩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由于上课时受到古诗英译妙处的启发,决心找自己想要看的古诗英译来进行鉴赏,正好发现了汪榕培先生著的《英译陶诗》。汪榕培先生是我国新一代学者的代表,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词汇学家,更是卓越的翻译家。在书中,汪榕培先生用诗中画,画中情,情中意为题,开辟一个章节来详述这首五言古体诗。全诗虽短,但是处处精彩动人。

二、诗歌《归田园居》其三及译本

当然,一首好诗歌会受到译者和读者的青睐,而在这本著作中汪榕培先生呈现了中外不同学者的不同译文,他们自然是各有千秋。下面作者意欲运用许渊冲先生的“三美”标准赏析其中的四个本人觉得比较有代表性的译本。现将此英文译本摘抄如下:

Andrew Boyd的译文十分老到,是几个外国译者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

On Returning to Live

In My Own Home in the Country Ⅲ

I have planted beans below the southern hill;

The weeds abound―the young bean shoots are few.

Early I rise in the morning to tend my rows,

When I return with my hoe I am wearing the moonlight.

The path is narrow,the flowers and grass are tall,

And my clothes are all drenched in the dews of nightfall.

Wet clothes are little enough to bear,

But let not my purpose be abandoned ever!

谭时霖先生的《陶渊明诗文英译》是国内译者独立完成的唯一一部陶渊明全集译文,他的翻译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表达理解和遣词造句颇有独到之处。本人倒是十分欣赏这种清新,韵味十足的译文。

Back to Countryside(3)

Down the South Range beans I raise,

Weeds run riot but the shoots are weakly few.

Weeding I start at sun rise,

Hoe across my shoulder, moonlight sees me home.

The trail is flanked with weeds and trees,

Wet are my clothes with evening dew.

Little does the cold dew bother me,

As long as I have my will.

许渊冲先生是当代汉诗英译的大师,在《英译陶诗》中,汪榕培先生提供了两个译文,皆出自许渊冲先生之手,第一个是20世纪80年代的译文,用的是英雄双韵体。而汪老先生又在20世纪90年代呈现了最新译文,改用隔行押韵的四音步抑扬格。

Return to Nature(Ⅲ)

I sow my beans‘neath southern hill;

Bean shoots are lost where weeds o’ergrow.

I weed at dawn though early still;

I plod home with my moonlit hoe.

The path is narrow,grasses tall,

With evening dew my clothes wet,

To which I pay no heed at all,

If my desire can but be met.

在保持原诗的形式方面,原诗是五言古体诗,汪榕培先生的英语译文,基本上用的是十音节五音步抑扬格律。

Back to Country Life (Ⅲ )

W hen I plant beans at the foot of Southern H ill,

Bean shoots are few but rank grass grows at w ill.

I rise at early dawn to weed and p rune

T ill,hoe on shoulder,I return with the moon.

A s the path is narrow,grass and bushes tall,

The evening dew s w ill soak my dress and all.

It’s no thing if my dress is wet with dew

As long as my desires indeed come true.

三、题目及内容分析

首先看标题的译法,四个译本表达稍有差别,此外,《归园田居》组诗标题“归园田居”的各种译法大同小异。这些译法都没有错,各有千秋,但是重要的一点是标题应言简意赅。虽然return to nature十分简单,但是nature的范围与定义跟田园并非一致,因此相比之下,“Back to Country Life”最为贴切,back体现归,country life 两个单词就能容易让作者与全诗的劳作场面相联系起来。

第一句的翻译,四个译本的结构不尽相同。但就个人而言,谭时霖先生的“Down the South Range beans I raise”相比之下,更加出彩。而具体到词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细细品味。对“南山下”的翻译,四个译本的处理分别是“below”和“the southern hill”,“ down”和 “the South Range”,“‘neath southern hill”, “at the foot of Southern Hill”。南山,根据本诗的背景,应该指的是陶渊明的故乡江西庐山,而南山下,应该指庐山脚下,而很容易发现,只有王培荣先生的介词 “at the foot of”才是最准确的。陶渊明笔下的“南山”指的是他家南面的庐山,当然是个专有名词,所以,汪先生有意大写了字母S 和H,成为Southern Hill。由于新开垦的土地不适合种植其他的庄稼,只能种上容易生长的豆类, 结果还是杂草茂盛而豆苗稀疏,因此会有“草盛豆苗稀”的场景。波依德用了“abound”和“few”,十分中规中矩的用词。谭时霖先生选择了“run riot”和“weakly few”,有生动的无奈之情。许渊冲先生的“lost”和“overgrow”则更显绝望。而汪榕培先生用了“few”和“grow at will”其实大同小异,但关键是“rank grass”形容词rank 意为杂草丛生的、过于茂盛的,指生长无度,自由漫生,是个贬义词,用来表明人们不得意的事物。汪先生正确理解了陶诗原意,因此英语词汇选得合适。

第二句描写诗人清晨起床以后下地锄草, 整整干了一天,直到明月东升, 在一片宁静的月光之中, 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译文中,除了波依德的“tend my rows,”本人认为处理较为模糊以外,其他三个版本都才用了“weed”这个动词。汪榕培先生还使用了“prune,to weed”与“to prune”是一对同义词,都有除掉之意,在这里叠用起来,是为了与后句押韵,且符合音节数量的需要。后半句的处理,波依德采用了“return”和“wearing the moonlight”,是十分安全的表达。汪榕培先生则将“on the shoulder”提前,这是个独立主格结构,正是荷锄之意,用得简洁精练、形象逼真,同时又保证了音步的一致。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和第三个译文,这两个译文的意境差别似乎有点大。谭时霖先生对词的选择可谓是精妙,“across”和“see”这两个词就勾勒出了一副惬意的场景。诗人悠闲地将锄头搁在双肩之上,双手耷拉在两端,月色皎洁,护送他走在田埂间。而许渊冲对“plod”一词的使用就打破了这种惬意,因为“plod”意为沉重而缓慢地前行。综上所述,本人更青睐谭时霖先生对这一句的处理,十分清新惬意,意境十足。

这一句的翻译中,道狭指的是狭窄的田间小径,第一,三和四译文均采用了“narrow path”这一组合进行表达。而谭时霖先生选用了“trail”这一词就表示了(乡间的)小路,小径,可谓是言简意赅。对于草木长的处理,四个译本倒是有一些出入。因为是新开垦的土地,狭窄的荒径上草木丛生。波依德将其理解为“flowers and grass”,这一组合过于美好,不太符合那种草木丛生的画面。而王培荣先生译为“grass and bushes tall”,首先tall将长的意思体现了,其次,木译为“bush”而非“tree”,考虑十分周到,因为“bush”是矮小的灌木丛,试想,在一条荒径上,“tree”的概念略显高大,因此“bush”更契合当时的氛围。而且,汪先生将“道狭草木长”译为“As the path is narrow”,“grass and bushes tall”并列句,在tall 之前省略了“are”,它们一起构成原因状语从句,在传神存貌这方面,汪先生的译文处理的确是得心应手。再看后半句,事实上,这一部分的重点在于“湿”这一字的处理,我阅读过的版本大概有以下情况:“soak,drench”,“dampen,moisten”以及“wet”.在这,波依德和汪先生采用了“soak”和“drench”,这似乎太过,因为这两个的单词的准确意思是浸湿,即为“completely wet”,但是原文的沾字应理解为露水轻轻把衣角打湿,并无浸湿之嫌。而在这用“wet”,通俗易懂,因而最佳。诗人往家走的时候,草叶上的点点露珠沾湿了衣裳。写的是实景, 也可以理解诗人认为朝廷荒秽、世路艰虞, 自己也难免要受到牵连。诗句、画面、心情再一次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衣湿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对于这一句的处理,四位译者都有其独具匠心之处,“bear,bother”, “pay no heed at all,it’s nothing.”谭时霖先生仍旧保持了整首译文的清新和独特韵味,而汪榕培先生的处理则朴实无华。再看原诗最后一句“但使愿无违”,对于这个愿,“desire”相比之下比“purpose”和“will”更为准确,许渊冲先生采用met来与其搭配,是为了句子的韵律。汪先生将其翻译成“As long as my desires indeed come true”,愿无违”指不违背自己的志愿――能在乡间隐居、田间劳作的愿望,汪先生选用了“come true”这一肯定句形式,其效果是,既与译文保持协调一致,句末的“true”又同上一句末的“dew”构成押韵。

四、结语

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诗歌的翻译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然而诗歌的翻译却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 在诗歌的翻译批评这一研究层面,除了王宏印先生尝试提出的这六个标准外, 其他观点鲜见于报刊中。尽管在理论上, 我们尚处于探索阶段, 但是随着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以及翻译实践的不断展开,一个多元化的诗歌翻译批评标准必将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汪榕培.英译陶诗[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汪榕培.让陶渊明走向世界[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

[3]汪榕培.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读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许渊冲.翻译的艺术.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5]张颖.《枫桥夜泊》三种英译本的翻译比较.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

上一篇:描写深秋的诗句范文 下一篇:思乡古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