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翻译范文

时间:2023-10-09 06:37:25

郑人买履翻译

郑人买履翻译篇1

摘要:古汉语中的“状语后置”现象,历来很有争议,这究竟能不能单独作为一种语法现象,学界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作者就此现象,通过一些实例,来简单说明,在古汉语中确实有状语后置的现象,并与容易混淆的补语和定语后置作一个比较。

关键字:状语后置 补语 定语后置

汉语的词序一般是固定的,一个句子基本是按“(定)主(状)谓(补)宾”的顾序来安排的。但是由于语言习惯和表达需要,有时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把谓语放在主语前的叫谓语前置,把宾语放在谓语前的叫宾语前置,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的叫定语后置。那么,有没有补语前置?没有,因为如果把补语放在谓语前,就成了状语。有没有状语后置?目前语法学界并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说有的,举出了一些例句,认为符合这种情况的就是状语后置;说没有的,认为一旦状语放在谓语后面就成了补语,正如补语放在谓语前就成了状语一样。而笔者则认同有状语后置的说法。

一、什么是状语后置

所谓状语,就是附加在动词谓语或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成份,用来表示性状、程度、范围、时间、处所、肯定、否定等。杨春霖在《实用古汉语教程》中给状语后置的定义是:用“以”和“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在谓语之前作状语,而古汉语中这种介词结构却常常放在谓语后面作补语。但是在理解这个所谓“补语”的成分时,我们应当把它认为是状语,在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把这个部分提到谓语之前。因为我们说的是状语虽然后置,但仍为状语,与谓语仍存在修饰、限制关系。即语序虽改变,但原有的语法结构关系及语法意义不变,是句法内部的易位即成份变位,因而状语后置是属于句法内部的成份易位。

看以下一些例子:

1.例1

(1)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吕氏春秋・察传》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庄子・北冥有鱼》

(3)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钓于蹼水》

(4)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鸩,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苇苕。《荀子・劝学》

(5)吾闻秦军围赵王(于)钜鹿。《史记・项羽本记》

以上五个例子中着重号标志的介宾结构虽然都在宾语之后,却都起着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功词谓语的作用,是典型的状语后置。④⑤两句省略了介词“以”和“于”,如果补上就更清晰明了了。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该是这样的词序:

(1)齐桓公于鲍叔闻管子。

(2)于坳堂之上覆杯水。

(3)往矣,吾将于涂中曳尾。

(4)以发编之,(以)苇苕系之。

(5)吾闻秦军(于)钜鹿围赵王。

这些例子可以说是介宾结构的后置状语。

2.例2

(1)破操军必也。《资治通鉴・汉纪・赤壁之战》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3)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孟子・离娄下》

这些词虽然在谓语之后,但并不是用来说明谓语的,而是着重修饰、限制谓语的,之所以放在谓语后面,一是强调突出谓语,二是习惯使然。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在古代汉语中,状语后置这种现象是确实存在的。

二、状语后置与补语以及定语后置的比较区分

1.与补语的比较区分

状语后置之后与补语很容易混淆。但是状语后置与补语虽然在形式上很容易混淆,但是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

(1)君美,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齐策》

(2)夫物盛则衰,乐则悲。《淮南子・道应》

(3)沛公欲王。《史记・项羽本纪》

以上几个例子中的部分都是用来补充说明前面的动词的,①句中“甚”用来补充说明“美”的程度,②句中两个“极”用来说明“盛”和“乐”到达的程度,③句“关中”前省略了介词“于”,整个介宾短语补充说明“王”的范围。

结合以上的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状语后置和补语有以下一些区别:第一,状语后置和补语在句中所处的位置还是有差别的,状语后置在动宾之后,而补语则是必须紧紧粘连在动词之后;第二,从作用上看,状语虽然后置,但仍然是修饰、限制它前面的动词(动词与状语之间隔着名词宾语),阅读时只有将后置状语提到动词之前,句子才更为通顺;补语是补充说明动作的,即使语序不变动,也不妨碍理解。

2.与定语后置的比较区分

有时候定语后置也容易与状语后置发生混淆,但实际两者的差别较状语后置与补语的差别要大很多,是很容易区分的。看下面这个例子:郑人有买履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有个买鞋子的郑人”,中心词是郑人,“买履”是郑人的限制词,是定语。很明显,这种中心词和定语之间的颠倒,有突出定语的作用,本句有突出这个郑人行为的作用。为了比较状语后置与定语后置之间的差别,再看以下几个例子:

(1)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2)阿从佗求方可服食益于人者。《后汉书・方术列传》

(3)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庄子・杂篇・列御寇》

这三个例子中的“喜方者”“可服食益于人者”“曹商者”分别是中心词(名词)中庶子、方、宋人的定语。从位置上来说,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较难区别,因为都在中心词之后,特别是都在动宾之后。但是它们之间也有两个不同之处:

第一,凡定语后置,大都有“者”字作为标志,而状语后置则不带“者”之类的虚词;第二,用还原法可以区别,定语后置还原到中心词(它前面的名词)之前,就会文理通顺,而状语后置只有提到动词前才能使语句畅通。掌握了这两个特点,不仅能很好地将它们区别开来,而且能够使译文更加准确通俗,接近现代语序。

三、状语后置的意义

从上文的例子可以看出,状语后置在古汉语中是十分普遍的。纵观古籍,从时间上看,上始先秦,下至明清,都有状语后置这种用法;从文体上看,无论散文,还是诗歌,也均有这种用法。因此笔者认为,“状语后置”这一概念是必要的。明确地提出“状语后置”这一概念,对于阅读、理解和翻译古典作品,分析古汉语中的句子结构,都有极大的便利。阅读古代作品时,可以根据状语后置的语法特征,知道哪些词语是后置的状语,因而能自觉、有意识地运用状语后置的规律,把它们的语序调整到谓语之前来理解,就很容易弄清原文的意思,翻译出来会更加准确。分析古汉语句子时,也可以运用这一概念,迅速找出句子中谓语的状语,帮助我们弄清句子结构。所以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把状语后置呢?它在语法功能上有什么作用?我们从还原后的状语和没有还原的状语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还原后的状语作用一般,并不突出。而状语后置使句子的重心后移,有突出和强调状语的作用,使它的限制作用大大加强。同时与现代汉语中的句子做过比较后,我们也很容易看到,除了语法功能上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在修辞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春霖.实用古汉语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肖列文.论古代汉语中的状语后置[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6(2).

[3]荆贵生.试论状语后置[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1).

郑人买履翻译篇2

在坦桑尼亚的演讲中提到:“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使坦桑尼亚观众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国际广播电台斯瓦西里语部的陈莲英可以说是这部连续剧在坦桑尼亚取得成功的关键人物,是她和40多名同事完成了这部连续剧的翻译和配音任务。她笑着对本刊记者说:“现在来采访我们的人很多,过去都没人理我们呢!”

电视剧出口在全世界都面临“接地气”的问题。对于大多数电视剧来说,主要受众必然是本国本地居民。除开英美等强势文化国家,各国的国产电视剧是当地老百姓主要的娱乐资源,但在国外很难打出知名度,也难以创造出国际贸易的利润。如拉丁美洲国家特产的“电视小说”、意大利的警探剧和黑帮剧等,因为语言和文化、经济实力的限制,它们都很少为国外观众所知。

所以很多制片人都觉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并不适合来描述电视剧。《甄嬛传》制片人曹平也一度这样认为,直到她接到大洋彼岸的一通电话。在电话里,对方表示美国某主流电视台有意向购买《甄嬛传》。

曹平和郑晓龙导演联袂打造的这部清宫古装戏,已在中国大陆的卫星频道和有线台播放数轮,一年来的重播次数不少于120次。网络版权早在2年前就卖出了2000万的高价,该剧的76集完整版也已在东南亚、港台等国家和地区播出,在台湾的收视率还远远高出同期播出的韩剧,甚至连日本亚洲卫视也计划在今年6月播出此剧。不过,这一次越洋通话,却依然令曹平诧异:这回要购买的是美国的非华人电视台,而且报价也相当令人满意——5000美元每集(约合3.1万元人民币)。

这已经算是中国电视剧出口的“高价”。根据官方数据统计,中国电视剧出口在2009年一度升到历史顶峰:当年新版《三国》在日本卖到9 万美元一集,总共发行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额超过3.4亿元人民币,是迄今在海外市场销售最好的国产电视剧。其他的国产剧集,售价基本在万元人民币左右徘徊。

3年过后,《甄嬛传》成为中国电视剧走向海外的第二个惊喜,尽管在销售数额上没有突破,却隐隐带有“文化破冰”的醍醐味。无独有偶,通过国家文化项目输出的《媳妇的美好时代》等剧在非洲也同样获得了追捧——作为文化输出,谈钱当然没什么意义,对制片人来说,这种莫名的心情难以形容:如果说以前我们追求的是能不能将万把块钱的出口剧集费再卖高些,那现在我们开始在乎卖给了谁、卖了什么题材。

“《甄嬛传》卖到越南甚至韩日或者美国中文台,这都没有什么新鲜的,但这次真能登上美国的主流电视台,不说HBO,哪怕是Show Time,都将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因为从未有过先例,”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期教授电视节目形态课程的苗棣教授对此相当惊讶。

《甄嬛传》为什么被相中

2013年3月22日下午,制片人曹平还在自己的工作室准备《新编辑部故事》的宣传和播出工作。她一边招呼记者,一边马不停蹄地通过电话安排各种事宜。

在《甄嬛传》以前,曹平就成功运作过《幸福像花儿一样》、《金婚》等剧集。她和郑晓龙导演是业界公认的黄金搭档,《新编辑部故事》是这对搭档继《金婚》、《甄嬛传》之后合作的第三部剧,曹平同时担任这些剧集的发行人。

1995年从中央戏剧学院俄罗斯戏剧专业硕士班毕业的曹平,真正担任制片人的时间其实不超过10年。其余的10年时间里,曹平一直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做发行电视剧的工作,用更直白的话说就是——销售。一头短发、衣着干练的曹平告诉记者,毕业后自己被分配到发行部门,因为自己有专业背景,留过学,其实内心里是很不甘心当电视剧“销售”的。“不过,郑晓龙希望我能从基层做起,当时他已经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负责人,所以我最后也采纳了前辈的意见。”

“值得自豪的是,我发行过千集电视剧,从未让投资人赔过钱,”曹平说,“这样的经历确实也让我更了解市场,《甄嬛传》这次也不例外。”

不过,在被问及《甄嬛传》为什么能被美国主流电视台相中时,曹平犹豫了一下。她并没有引用发行人的专业术语,而是很简单地回答道:“因为郑晓龙导演一直以来的风格就是不盲目跟风,要做就做精品,或许就是这种理念成就了现在的《甄嬛传》。”

曹平透露:“2007年郑晓龙的妻子王小平从网上看到了流潋紫的这部小说,郑晓龙找到了我,让我判断一下市场。当时电视剧市场仍是供大于求,尤其是古装剧比较低迷。我所在的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也从来没有拍过古装剧,从专业的市场眼光来看,要投拍这部剧集是很冒险的。但我和郑晓龙都觉得这个小说值得改编,于是冒着风险买了版权。我们不着急,就慢慢做剧本,到了2010年才正式启动项目,最后一炮而红。现在,拍《新编辑部故事》,我们也不急,这部剧集从策划开始做了10年。10年里换了6任编剧,改了5稿。”

曹平还不忘调侃下海外市场上的老对手“韩剧”,打趣道:“你不觉得《甄嬛传》已经超越了韩剧吗?”

在曹平心目中,好的剧集必须非常讲究。这种讲究不光是艺术上的,作为制片人,要操心的“讲究”毕竟需要用真金白银砸出来。在这点上,老对手韩剧一度做得不错。“韩剧一集都是一百多万人民币的投资,有特别的讲究,尤其是在‘服装化妆道具’方面,韩剧音乐也很好。《甄嬛传》在这方面也用心去做,用电影镜头拍摄,以便保证画面质量。不过,我们现在很多剧集已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算数目,现在国产电视剧的制作不比韩剧差。可能这也是被美国那边看上的原因吧。”就在本刊记者采访的时间里,曹平就接了一个工作电话,谈的是《新编辑部故事》的音乐版权问题:“30万的音乐版权费用,我们马上支付。”

怎样给《媳妇的美好时代》配音

“《甄嬛传》登陆美国,华妃那句‘就是矫情’咋翻译?”这是很多热心网友担心的事情,“‘想必是极好的’、 ‘拉出去,杖毙!’这样文绉绉的台词,美国观众能懂吗?国产古装戏转英文版,难度系数忒大了点吧。”

同样的问题也出在了《媳妇的美好时代》上。负责这部剧译制的陈莲英认为,如果《媳妇》单单打斯瓦西里语的字幕,或许坦桑尼亚人也能够看懂,对于译制的人员,工作量也相对少很多。“但电视剧那种传神的东西和台词的情感都无法表现出来。”陈连英坚持给这部输出到非洲的国产剧集做完了全程口译。

陈莲英可以说是这部剧集在坦桑尼亚取得成功的关键人物,她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斯瓦西里语部40多名同事,其中包括7个“老外”,在2011年8个月时间里一起完成了这项翻译、配音任务。《世界博览》记者在一处播音间里见到已经年近70岁的陈老师。采访时,她还和组里的年轻人正商量着马上又要进入坦桑尼亚、肯尼亚的《金太郎的幸福生活》这部剧的选角事宜。

“我是苏州人,可能普通话不太标准,不过斯瓦西里语还是可以的,”陈莲英幽默地说道,“其实《媳妇》这部剧集能去非洲很简单,主要归功于中国驻坦桑尼亚使馆文化处的刘东参赞,他给我们提了个建议:能不能选一部中国电视剧送到坦桑尼亚去?我们觉得这也是好事,就赶紧报送广电总局做立项讨论。讨论结果是广电总局认为这个项目可行,要配音。当时别的单位也想接,广电总局还是考虑到国际广播电台有这个实力:我们的斯瓦西里语部人员充足,老外也多。”

“其实我们每天任务非常重的,我们还得完成日常广播的任务。2011年3月,我们就拿到了剧本稿子,11月份就要在非洲开播,搞得我们非常紧张。我带领年轻人和组里老外先是完成了翻译,定稿。8月份时,要到录音棚配音。这是电视剧,不是新闻,译制加配音,配音的人也是要‘演戏’的,这个最难。我们组有个老外,新闻播得很好,但配音不行,本来说跟我一起配毛豆豆的爸爸妈妈,但他总是一本正经的,所以最后配了一个别的角色。”陈莲英回忆道。

“给这部剧配音最难的就是如何把台词口语化,我们一开始翻译的都是新闻语言,后来改的时候特别困难,有的我也决定不了。而电视剧很啰嗦,随口就来。我们就和老外一起商量,等到配音时,看到画面还要改,一定要让非洲观众能听懂。”

作为国际广播电台斯瓦西里语的首席播音员,陈莲英50年来一直用电波和话筒为坦桑尼亚民众传达着来自中国的消息。而她主持的《听众信箱》是当地民众最喜欢的节目,因此还获得了“妈妈陈”的称号。《媳妇》在当地播出后,她的一位听众打电话到《听众信箱》,特别激动地说:“我在电视剧里听到你的声音了,陈妈妈。我们组的老外亲戚也给他们打电话,说听到你们配音的声音啦。”

1975年,陈莲英曾赴坦桑尼亚留学,在那里生活了3年。她认为正是自己亲身在当地生活过,才能更好地解决这次配音的很多难题。比如,在翻译“婆媳间你死我活的关系”, “你死我活”不能套用平时用的词,得按非洲人习惯说是“老虎和猫的”关系; “好心不得好报”,必须拿当地成语来表达:“驴子的感谢就是踢你一脚” 等等。

“以前他们对中国人了解很少,都是看西方大片,要不就是香港武打片,在他们眼里中就是武术,对中国人家庭生活其实不怎么了解。”陈莲英提到,“这个剧去年也在肯尼亚播,肯尼亚中国人很多,看过之后就知道如何同中国相处。”

陈莲英估计,今后斯瓦西里语部门为非洲输送影视剧的工作“一时断不了”。

大家到底爱看哪个国家电视剧?

曾经有这样一个说法:电视剧是一个国家了解另一个国家的好途径。特别是现代题材剧集,那个国家发生着什么、人们怎样生活很容易就一目了然。虽然电视剧不如纪录片更真实、直接,但媒介本身更为大众。

而人们对着这种媒介形式的依赖和喜爱也似乎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根据世界著名的电视收视调查公司欧洲数据公司2010年世界电视市场收视报告的统计结果显示:以电视剧为主的虚拟类节目占41%,娱乐类真人秀节目占39%,纪实类占20%。可以肯定地说,电视剧在各国节目市场中都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对电视节目形态特别是美国电视节目观察了近20年,苗棣教授认为:“美国人最喜欢的媒介形式,肯定是电视剧。美剧的产值每年都是百亿美元的规模。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这些国家自己都有非常牛的历史文化背景,还是会大量播出美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欧洲国家播放美剧也是成本很低、效率很高的一种选择,因为美国文化的认可度非常高,欧洲国家都在用美国的产品,同时也对美国人推销的文化产品产生了依赖。

《豪斯医生》在欧洲就很受欢迎,美洲的墨西哥、巴西更不用说了,都是美国文化的辐射区域。而要说美国电视台真能播西方文化以外的电视剧,就非常罕见,因为电视是通俗文化,电影可以猎奇、卖弄异域风情,但电视是大众媒体,必须考虑收视率。美国电视剧在全世界都播,但德国、意大利、法国的剧集就不会在美国播,唯一能在美国播的是文化特质比较相似的英剧。美国有部分人会有文化自卑感,他们会追捧以前的文化宗主国的电视剧集,尤其是PBS电视台,播英剧很多,比如《唐顿庄园》。”

除开强势的文化影响,在像苗棣这样的业界人士看来,中国电视剧的节奏之慢和讲故事的水平之差是制约其走向海外的最主要原因。“其实电视剧看个故事,但中国电视剧节奏感、技巧还达不到西方人的观看习惯、标准。中国不会编故事,也不会圆剧情。虽然美国的故事也有假得不行的情节,但局部逻辑还是合理的,至少讲得圆。”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苗棣才会对美国非华人主流电视台提出收购《甄嬛传》感到惊讶:“一般来说,美国的文化已经在全世界有影响了,电视剧制作又确实厉害,自然打开世界市场。中国也只有国家有充分影响力了,估计才会有更多的人有兴趣看我们的剧。”

插排 半p

《苍穹之昴》和《大地之子》的日本故事

李珍女士的身份同曹平有些相似,都是影视制片人,不同的是,她还一直做中日影视版权贸易,兼任NHK电视剧部国际共同制作对华特约联络人。在李珍的职业履历中,不论是中日合拍片还是引进到日本的国产电视剧,她都参与过:电视剧《武则天》、《新上海滩》、《中国往事》,电影《漂亮妈妈》、《英雄》、《十面埋伏》等引入日本播放,幕后都有李珍的参与。

2010年8月29日是个特别的日子。《苍穹之昴》制作公司华录百纳影视公司老总刘德宏率领该剧主创来到日本东京做宣传。这部电视剧是根据日本作家浅田次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其原著更是一部非常不一样的小说,作者浅田次郎写中国历史小说,完全跳出日本观点,该书在日本近十年来销量最大的图书排行榜中一直雄踞榜首。

而它的开播对中国电视剧在日本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到目前为止,在NHK综合频道晚间11点档播出的海外剧,除韩剧《冬日恋歌》以外,中国电视剧是第一次。

2010年9月26日NHK综合频道(相当于央视1频道)晚11:00,《苍穹之昴》正式开播了。这个时段是专门播世界名作电影的时间,观众层年轻白领居多。NHK定位《苍穹之昴》在这个时段播出意义非凡,可谓是对《苍穹之昴》故事改编的肯定,是对中国电视剧制作水准的肯定,是对中日演员演技的肯定,也是对中断了十年又重新起步的中日合拍新模式的肯定。

后来,李珍女士还在自己的博客中回忆道:“记者会当天,在会场为媒体播了第1集的日文配音版。音乐声一起我就受不了了,脑海浮现的全是横店拍摄时的场景……炭火熊熊,皮毛裹身,地表温度近50摄氏度的酷暑。为了让田中裕子(主演)能凉快一些,我与中方服装交涉把慈禧的内衬长袍袖子剪掉,这样裕子就不用穿两件衣服而只穿一节袖子就可以了,裕子感动得摇着我的肩说不出话来。”

而后来的事证明:请田中裕子来演慈禧是个最正确的决定。她是一个日本知名演员,在中国也有些群众基础——演过《阿信》(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播放过)。而聘请NHK影视部主任广濑哲雄以及当年《阿信》的导演平山武之做顾问也为该剧走向、文化差异上做了很多把握、权衡。

而另一部在日本取得成功的电视剧《大地之子》也让一直做中日电视剧交流的李珍颇有感触:“这部剧以二战後日本残留在中国东北的孤儿为主角。》,朱旭和蒋文丽饰演收养日本遗孤的中国夫妇,他们的表演感动了日本观众。播出后轰动整个日本,收视率达到近30%,后来重播了8次。首映当天,就收到了观众200多个热情洋溢要求重播的电话。他们来日本访问时,日本街头上的很多观众哭着、拉着蒋雯丽的手说‘感谢你们收养我们的孩子’。日本观众其实还是喜欢中国那种特别淳朴的情感,日本老百姓都爱看这样的中国电视剧。”

郑人买履翻译篇3

近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题型基本保持稳定,选择题与翻译题占据绝对优势,题型特点如下:

1.选择题一考查“文言实词”,重点考查课文选编的文言文中常用的,与现代汉语有一定联系的文言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涉及学生识记、理解等能力。

2.选择题二考查“定向信息筛选”, 定向筛选涉及对象、属性和关联方式三个方面的筛选标准,涉及学生筛选、比较辨析等能力。

3.选择题三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分析概括原文有关内容的各个选项,从中找出不符合原文之处,涉及学生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

4.文言文翻译考查“实词、虚词、句式、用法”,涉及考生理解、表达、综合等能力。

二、掌握方法技巧,高效抢分

(一)选择题一

1.积累丰富的词汇

平时注意词语的归类、整理,多积累、多练习,最好将考纲要求识记的120个文言实词熟读于心。

2.掌握课本知识点

“文段在课外,知识在课内”,文言实词大多选择与课文相关联的词语,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源自我们的课本。平时多读课本选编的文言文,牢固掌握课本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含义。

【例1】(2014年高考湖北卷)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 若:你们

B.脱道中牛死 脱:逃离

C.愿得只履事之 事:供奉

D.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 多:称赞

分析:A、C项考查的词语分别来源于《鸿门宴》“若属皆且为所虏”,《六国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3.增强语境意识

遇到一些较陌生的词语或者多义词,注意联系上下文,在文本语境中推断出语义。

【例2】(2015年湖北省第一次八校联考)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石让卿 让:推让、谦让

B.雅自矜持 雅:平素、向来

C.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 笃:甚、十分

D.辞人满席 辞:辞别

分析:“辞”的意义丰富,有名词:①诉讼的供词;②言辞,文辞;③托词,借口;④命令;⑤一种文体。有动词:①告别,辞别;②推辞,不接受;③计较等意思,这时要想把答案做对,必须回到原文中,联系上下文统筹思考辨析。上文“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非机杼,遂设燕言,面相讨试。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命笔为诗……”,东莱王韩晋明深爱文学,对他的作品发生怀疑,怀疑大多数的情况,不是他本人所命意构思的,于是就设宴叙谈,当面讨论测试。当时整天欢乐和谐,诗人满座,属音赋韵,提笔作诗,这里没有“辞别”的语境,“辞”应该为“有文采,有才华”。

4.注意特殊用法

如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储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多加练习,做到判断准确,灵活运用。

【例3】(2013年高考湖北卷)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将以廉氏吾宗乎 氏:作为姓氏

B.诸贵假以劲弓 假:借给

C.整复浼入言之 浼:派遣

D.明日当诣政事堂 诣:前往

分析:此题易错选为A项,A项“氏”原本应为名词“姓氏”之意,可在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作为姓氏”。只有准确判断它的特殊用法,才能理解这个字在句中的意思。

(二)选择题二

认真审读题干要求,定向筛选,明确对象、属性和关联方式的范围和限制条件。如2014年高考湖北卷第10题“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表现吴德基‘爱民’的一组是”,对象――“吴德基”,属性――“爱民”,关联方式――“表现”。

1.审读对象

【例4】(2015年湖北省第二次八校联考)

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表现羊玄保受宋历任皇帝器重的一组是( )

①然弘懿之望,故当共推羊也 ②由此制停

③故频授名郡 ④以为吏部尚书,领国子祭酒

⑤人仕宦非唯须才,亦须运命 ⑥戎二弟,文帝并赐名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分析:题干对象限制为 “宋历任皇帝”,很多同学在做题时并未在意,误将原文中表述“元凶弑立,以为吏部尚书,领国子祭酒”的内容选中。本文段选自《南史》之《宋书・羊玄保传》,正史中已定性为“元凶”,就不应该属于“宋历任皇帝”的范畴。

2.审读属性

【例5】(2015年武汉二月调考)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够印证谭忠对形势判断准确的一组是( )

①忠其时为燕使魏,知其谋 ②是上之谋反不如下

③因使人视赵,果不备燕 ④后一日,诏果来

⑤信如子断矣 ⑥燕孕怨,天下无不知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分析:题干属性限制“形势判断”,在做题时如果不留意,就可能会误选其中“①忠其时为燕使魏,知其谋”,而这不属于“形势判断”,而是“谭忠在魏镇了解到的情况”。

3.审读关联方式

看清题干要求,是选“正确”还是“错误”,是“属于”还是“不属于”,搞清楚对象和属性之间的关联方式。关联方式是最能考查学生做题的仔细认真程度,由于不认真审清题干要求,很多同学错失此题分数。

(三)选择题三

1.学会利用此题选项,帮助自己全面理解文段内容

在实际做题过程中,可将该题提到最前面来做。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有三项表述正确的选项,这些选项中丰富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读文本。

2.了解人物传记的相关写作套路,熟悉相关术语

人物传记这两年较为流行,《二十四史》是重点,有时也会从其他经史子集中选择与人物相关的文章。通过某一历史人物来阐发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倡导并弘扬真善美。与当今热点结合,如“反腐倡廉”“节俭实干”“重视传统文化”“理想抱负”“爱国奉献”等信息我们都要重视。

如2014年高考湖北卷选择的“勤政爱民的吴德基”,2015年武汉二月调考选择的“机智、善谋略的谭忠”,2015年第二次八校联考选择的“廉洁、谨敬的羊玄保”,都是通过典型事件的描写来体现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

3.认真查对原文,注重细节表述

选项一般都是对文中信息直述或转述,在判断这些选项正误时,要在原文中找到相关原句,再结合上下文语境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将原句和选项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一致,切不可凭主观臆测,妄下断论。不是判断外在句式是否和原文一致,而是判断表述的内容是否和原文一致。

在具体判断过程中,抓住细节的相关描述。人物时间错位、关键词语理解有误、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是高考最常设置的错误点。

【例6】(2014年高考湖北卷)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县令周以中征调乡民不成,反遭乡民斥骂,便施以刑罚,并罪及无辜,吴德基劝他不要滥用国法泄愤。

B. 在吴德基看来,百姓未隐瞒官驴的繁殖数量,而莱守强令百姓偿驴,不合情理,违背了为吏之道。

C. 县令役使千人代送邻县牛,吴德基认为其命不可从,因为牛在运送途中折损,会没有人代为赔偿。

D. 作者与吴德基关系亲密,辞去官职的时间相近,作者所言“慎毋出户”等,体现了对朋友的关爱。

分析:C项“会没有人代为赔偿”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中德基说“谁当代偿耶?”,意思是说这事的后果比较难处理,但并不是说没有人来赔偿。

【例7】(2015年湖北第二次八校联考)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羊玄保聪明俊朗,很多东西可以颖悟通达,所以深受府公王弘器重,在后者的帮助下,玄保很快就入朝当了黄门侍郎。

B.羊玄保到宣城任太守,认为前任太守刘式之为宣城订立的官吏对付叛逃的政策,是很不恰当的。

C.孝武帝入京讨伐刘劭,朝中人士大多向南逃走,刘劭把官员全部召集过来加以威胁,只有羊玄保面不改色。

D.羊玄保廉洁朴素没有贪欲,不谋求钱财利益,治家俭省微薄,这是他被宋历任皇帝器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分析:A项 “聪明俊朗,很多东西可以会悟通达”说的是左长史庾登之、吏部尚书王准之;羊玄保受王弘器重是因为“宽宏美好的声望”。

(四)文言文翻译

1.储备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实词是重点,虚词是难点。翻译中涉及的作为得分点的文言实词一般都会呈现“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今义罕用”等特点,翻译中应高度关注。

【例8】(2012年高考北京卷)

原文: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译文:人们因此称赞李疑的名声,士大夫都喜欢与李疑交往。

句中有两个考查点“用”“多”,分别解释为“因为”“称赞”,都是在现代汉语中非常罕见的义项,但在古汉语中却很常见,因此受到命题人高度青睐。2014年湖北卷“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多:称赞)”、2014年浙江卷“盖其性所多也(多:称赞、赞美)”均涉及“多”这一特殊实词。

储备重点实词要注意分类,如常见授予官职的词语“征、辟、荐、举、拜、选、除、授、赏、封、起、察、仕、仕宦、仕进”等,还有表示降低官职“左迁”,罢免官职“罢、黜”,提升官职“擢、超擢、累迁”,转任官职“转、徙、调”,兼任官职“假、兼、领、摄”以及辞去官职“乞骸骨、致仕”等一系列实词,均可分门别类积累。再如“侪、辈、属、等”附在人称代词后边表示多数,但它们不完全同于现代汉语的“们”,含有“这些、等等、一批”的意思。

文言虚词是用来表达文言句式中的时间、程度、频率、范围、语气等,对文言句意表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高度关注。考生应将考纲要求的“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背得滚瓜烂熟才行。

2.储备完整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是文言文翻译中最重要的得分点之一。包括常式句、变式句和固定句式。

常式句包括判断句(有“者、也”做标志以及没有判断句标志的)、被动句(见、于、为、被、“见……于”、“为……所”为标志以及意念上的被动)、疑问句、省略句(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等应补充出来)等,翻译时应将句式特点反映出来。这里要特别提醒的一点是,标点符号也不可马虎,疑问句末必须加上问号,不可一逗到底。

【例9】(2014年高考浙江卷)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画线句子为: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

在翻译时尽量以直译为主,要关注省略句的特点,翻译时要补上主语“他”,宾语“人才”。参考译文为:(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

变式句比较复杂,包括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前置;“唯+宾语+是+动词”结构中宾语前置;“之”起提宾作用,将宾语提前)、状语后置(注意“以”或“于”介词标志)、定语后置(见到“者”字,排除判断句句式,可能为定语后置,如“求人可使报秦者”;另有“之”字为定语后置标志的,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如“甚矣,汝之不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等几种情况需要明辨,并在文言翻译时将倒装的句子成分放回相应的位置。

【例10】(2014年高考湖南卷)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画线句子为: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分析:明代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中有“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这是典型的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能不易其志者缙绅”,翻译为“(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 这里面的“…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本句译为“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做官的人)”,与之类似。

固定句式需要高度关注,如“……之谓也(说的就是……)”“无以……(没有用来……的……)”“有以……(有用来……的……)”“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无乃……(恐怕、只怕)”“得无……乎(能不……吗;能没有……吗;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奈/若……何(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等固定翻译,需要熟练掌握。

【例11】(2014年高考浙江卷)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画线句子为: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

分析:翻译时要抓住“奈何……欤”这一固定句式,本句译为“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

3.掌握几种特别技巧

翻译基本原则是直译,要求文言字词句要全部落实,还要达到“信达雅”的要求,常规方法可归结为五个字:留删换调补。“留”就是文句中的朝代、年号、官名、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直接保留。“删”是指发语词、具有语法功能而无实际意义的虚词、衬字以及同义复词、偏义复词中的衬词等直接删除。“换”就是将古代说法替换为现代说法、用本字替换通假字、用双音节词替换单音节词等。“调”(tiáo)主要就变式句而言,像倒装句中前置的宾语放到谓语后、后置的状语放到谓语前、后置的定语放到中心语前、前置的谓语放到主语后。“补”,则是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除此常规手段,还应掌握几种特别技巧:

(1)同位语义推测。很多时候,文言文中相同相似的句子成对或成组出现,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这些句子中相同位置上的词语词性一般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

2012年高考湖北卷中有一句,“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文句中“上”“ 下”“ 不足”“ 有余”相对,“山涛”“魏舒”为人名,剩下“方”“比”相对,那么“方”的意思就很清楚了,就是“与……相比”的意思。再如《虞美人》中“雕栏玉砌”一词,“雕”“玉”都是作定语的,分别修饰“栏”“砌”。“ 栏”很好理解,就是栏杆;根据同位判断,“砌”也应该是个名词,不能是动词,具体意思是“台阶”。整个短语可理解为“精雕细刻的栏杆和玉石做的台阶”。

(2)利用语境推测。文言文的语境简单理解就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每一个词语和句子都是受语境制约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种制约也是一种提示,整句整篇都在讲这个意思,一词一句还弄不明白吗?

【例12】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已,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冯梦龙《古今谭概》)

分析:这一段中“弄璋”“弄瓦”分别是什么意思呢?从整个文段来看,岑郡侯的一位夫人“有娠”,就是怀孕了,“璋也弄”“瓦也弄”,后文又有“双生一男一女”之句,可知整个文段在谈论生男生女的事,结果生了一男一女龙凤胎。综合整段文字语境,“弄璋”“弄瓦”分别表达的就是“生男孩”“生女孩”的意思。

郑人买履翻译篇4

【关键词】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中华文化国学经典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言文是全人类公认的伟大道德智慧宝库,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是古代文学的结晶,是现代汉语的源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小学高年级课本中选入了四篇文言文,分别是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和六年级下册《学弈》《两小儿辩日》。因此,学生学习文言文,既吸收语言精华,又能加深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了解,充实其文化底蕴,提升其文化品位。新课标要求小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深刻道理,使学生到正确的人生启发。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文言文的释,体会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由于文言文和现代文的表达形式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对于刚接触文言文的小学生阅读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怎样才能教好小学文言文,一直小学语文教师们谈论的焦点,笔者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在教学文言文方面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准确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意,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但在读的时候,要求学生一定要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和理解文章内容,做到熟读。朗读文言文要建立在熟练的基础上,正所谓“熟读成诵”就是这个道理。另外,朗读还应建立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这样,才有利于读出文言文的感情和韵味。如我在上《伯牙绝弦》中就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默读课文、理解文意、然后让学生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上完课后让全班齐读,感受伯伢和子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以及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准确地进行翻译。如“宁信度,无自信也”,可直译为“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如“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弈秋”为人名,可不译。又如“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翻译时应在“出”的后面将省略的“去人”补上。因为老师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翻译和熟读课文,所以课堂上也不必一字一句的翻译。只要把一些重要的字词、特殊的句式、词类的活用现象讲解清楚,然后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将其疏通,个别不懂的再举手提问,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悟性。

三、设计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减少学习文言文的枯燥,还能更好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教学《伯伢绝弦》后,补充: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里,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接着给学生讲: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让学生再次感情朗读课文。最后小结: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学生欣赏)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学生再读课文,试着背诵)这样的教学活动设置,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也许一无所获,但是事情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也让学生一起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教学时教师多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读、思、悟,要读得充分,读得入理,读出韵味,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理解课文也自然水到渠成。

四、理解文言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

为了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和兴趣,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非语言因素”,如人物、情节、内容、主题思想等,让学生去复述、改写、辩论、写读后感、表演等。如学习《矛与盾》《郑人买履》后,可让学生讲故事;在学习《学弈》后,可让学生改写成记叙文;在学习《两小儿辩日》后,可让学生表演等。在学生做上述练习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像,加进一些课文中没有的因素。这样,既巩固了对课文的学习,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延伸、创新了文言课堂,达到了“古文新教”的效果。

理解每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作者所要阐述的道理。如《弈秋》一文,通过和弈秋学习的两个人的不同表现,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再如学习《两小儿辩日》一文,我们应透过文章的内容,深刻体会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以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以上文言文教学三法正是根据学生学的法子而来,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相信它能给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乐学。总之。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勇于改革,掌握了适宜的教学方法,就能在实践中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充分引导学生吸收文言文这份珍贵遗产,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兴趣―――化解文言文教学的难点》.

[2]《谈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问题》.

[3]《文言文审美教学略谈》.

郑人买履翻译篇5

一、初中古诗文教学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小学里完全不接触文言文,只是机械被动地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小学生的背诵表面上看去非常的光彩夺目,其实是虚有其表,没有任何理解和感悟。而高中阶段出现了大规模的文言文和大量需要记忆理解感悟的诗词。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初中的古诗文的教学便成了夹心饼干,如何做好承上启下的工作,成了教学难题。

二、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困惑和质疑

对于与文言文初次相遇的初一新生来说,感受是非常复杂的。经调查,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新奇——迷茫——麻木。灌输式的古诗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七八年级的古诗文篇目内容少而简单,而进入九年级立即就遇到狂轰滥炸式的攻击,措手不及的学生自然会出现“梗塞”。

在教古诗文的时候,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传承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相比,古诗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更加繁琐,光字、词、句方面的障碍就让部分同学望而却步。为此,笔者认为应打造简约实效的古诗文课堂。

什么叫简约实效?简约不是简单,不是抛繁就简,也不是避难就轻,而是指课堂教学的流程清晰、简洁,教学方法操作简便,学生的学习轻松自如,避免填鸭式的、灌输式的被动接受,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学习而富有实效。

(一)有效的预习,才会有有效的课堂。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预习也称为课前学习。既然是学习,就要有一定的思维量。课前去读一读,查一查,扫除字词障碍,查阅相关的资料,这些工作都是机械性的程序,不是预习。笔者认为,预习应该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诵读等常规工作的完成试着去解决一些与文章有关的问题。答案也不一定要如何准确,但是所设的问题一定要有思维量。在教《送东阳马生序》(八下)一文时,笔者做了一个实验。教学之前,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把全文的翻译和字词解释写在练习册上。当时每一个学生手头都有一本《中学语文学习——超链接》,这本练习册上有原文,而且是一句一行,下面是横线,就是让学生写翻译和解释的。因为是双休日,基本上每个同学手头都有五花八门的参考资料,完成作业肯定不成问题。果然,作业完成的质量非常棒。笔者想,这下上课该轻松一点了。学生把全文的字词句的解释翻译都解决了。笔者只要像分析现代文一样来分析课文就可以了。可是,事与愿违,笔者以为没有问题了,课堂上全是问题。往往提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笔者以为应该很简单,回答问题应该很热烈。可是学生们茫然的眼神让笔者明白了,他们的预习没有任何效果。字词的解释依然不知道,重点句子的翻译还要查找,甚至页下的注释都忽视了。繁琐而又无效的照搬照抄,毫无思维的预习就产生了这样的后果。如果,笔者把预习要求换成这样一道思考题:请你充分运用页下注解、查阅相关资料、借助工具书,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我”当初学习时遇到了哪些困难?“我”又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这样可能效果要好得多。在课堂教学中,再围绕预习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样离简约和实效就不远了。

(二)让学生真正喜欢,才有真正的实效。

古诗文毕竟是古代作家的作品,描述的生活与现代生活太远,表达的情感也非一个未成年人所能设身处地地体会的,如果一味地讲——听——记,学生很快就会疏远、害怕,只能被逼接受。其实文言文和现代文是一脉相承的。有许多文言词语在现代生活中依然使用,频率还比较高。特别是一些名人名言、成语和俗语等都是生活中的文言词语。例如:唯你是问、马首是瞻等,在老师的提醒下,已有的知识经验就会被及时调动起来,可以充分缩小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这样就可以消除恐惧感。学生就可以在古诗文的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与认同感。

要让学生真正喜欢,还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准备。备课中的“备学生”是现代教师备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备学生,就是根据本堂课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古诗文的时候,要善于挖掘古诗文中的有趣的故事和情节来吸引学生,特别是刚进入初中的新生,兴趣的培养就尤为重要。《郑人买履》(七上)《刻舟求剑》(七上)等寓言故事家喻户晓,学生也耳熟能详。可是,在小学里学生看到的都是简要的白话文,不是文言文,现在初次接触到文言文,本来就有强烈的新奇感。如果趁热打铁,再补充一些像《揠苗助长》、《掩耳盗铃》这样的文言小故事,篇幅短小,故事简单,寓意深刻,无疑就会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也会喜欢这样的课堂。

(三)有效的诵读,才会有有效的课堂。

诵读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对于古诗文的学习来讲,并不要从艺术的角度来评判,但要一定要通过诵读来达到理解的目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寿镜吾老先生把头拗过去拗过去的诵读,自然让小朋友觉得可笑,可是成年人却能从中看到老先生投入的阅读是那样的自得其乐。在朗读这方面,一直提倡带着任务诵读,每读一遍课文都要有目标,遍遍都有收获,所以读准是前提,读懂是基础,读出真挚的情感和真实的感受是目的。

那么,教师又该如何处理古诗文中的字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理解这些问题呢?的确,这个问题的恰当处理也是影响简约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课堂上,从第一句话串讲到最后一句话,整堂课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和记,显然是不可取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文的难易程度分解到各个学习环节中去。

简约实效的古诗文课堂教学既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又是教师所追求的目标。新的课程标准对古诗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约实效就更加有意义,这样在语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古诗文的领域中有独特的感悟和收获。

参考文献:

郑人买履翻译篇6

年轻貌美的刘利涛曾担任国家重点项目、小浪底工程指挥部的英语翻译,前程似锦,为何助纣为虐充当起跨国诈骗集团的急先锋?在与狼共舞的日子里,女翻译经历了怎样的良知抉择?2007年11月2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此案,揭开了刘利涛为了爱情与亲情而堕落的轨迹。

拯救爱人:“教坛新星”误入贼窝不回头

2006年1月,家住河南洛阳市宝莲寺镇二十铺村的刘向阳,伙同老乡刘海顺(在逃),通过中介公司虚假出资注册成立了金茂(河南)进出口贸易公司。之后,刘向阳等人通过互联网联系上了挪威HOLUND公司,谎称金茂公司要订购塑料件,把HOLUND公司的人骗到河南,通过索要“礼金”的方式,骗取外商购买了价值70431元的黄金首饰。紧接着,刘向阳等人又谎称订购牛皮,骗取印度圣来斯奥尔西公司的汇款1975美元。

几次得手后,刘向阳决定将根据地挪至安徽合肥。就在刘向阳一伙正准备大展拳脚时,公司翻译看清了这伙骗子的真实嘴脸,毅然离开。

“俺们一定要找一名素质高又可靠的翻译”。刘向阳和同伙刘海顺商量,决定从河南老家物色人才。通过各种渠道筛选,最终把目标锁定为美女教师刘利涛。

刘向阳之所以选中她,是因为刘利涛1999年出任过国家重点项目、河南小浪底工程指挥部的专职英语翻译。她以一口流利的英语获得外国专家的一致好评,在家乡名声大震,受到指挥部领导的器重。

刘向阳企图将刘利涛拉下水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位美女翻译当时正处于危难之际。

原来,刘利涛大专毕业后,同初恋情人司马超携手踏上了婚姻的红地毯。婚后两人相亲相爱,次年有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儿。小浪底工程竣工之后,刘利涛被有关部门推荐到国家水利部担任专职翻译,令许多同龄人羡慕不已。可就在刘利涛准备赴京时,她的家庭却出现了重大变故:丈夫司马超患上了家族遗传性糖尿病,双眼几近失明。医生告诉刘利涛:这种病将引发视网膜病变,只能长期靠药物“压住”,一旦断药,患者很快会变成瞎子。

为了照料老公,刘利涛放弃了进京发展的机会,应聘到洛阳市龙门一中担任中学英语教师。由于专业素质较高,刘利涛很快成为洛阳市的教坛新星。为了不拖累娇妻,司马超多次提出离婚,想成全妻子的大好前程。刘利涛对丈夫不离不弃,流着泪对老公说:“就算上街乞讨,我也要筹钱医好你的病。”

然而,刘利涛月薪只有1000元,为了给丈夫求医问药家里已债台高筑。刘向阳了解到刘利涛的处境后,以高薪为诱饵向美女教师伸出橄榄枝。为了筹钱治好老公的病,2006年3月初,刘利涛告别老公与女儿,只身远赴安徽。

那天,当刘利涛来到位于合肥市新站区中州家具城的金茂公司时,发现公司为所有员工都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看上去相当正规。公司专门为刘利涛安排了一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令刘利涛受宠若惊。

“你的名字太土气,从今天起,你改名叫安妮吧。”上班第一天,刘向阳就将早已印好的名片递到刘利涛手上。刘利涛瞠目结舌:“我有名有姓,干嘛要叫安妮呢?”刘向阳诡秘一笑:“这是商业秘密”。

2006年3月12日,刘利涛奉命到合肥机场迎接美国罗莱特制造公司的科恩先生。临行前,刘向阳告诉刘利涛:金茂公司与美国这家公司洽谈订购“铜质压冲件”。双方谈判过程中,刘利涛有些困惑:刘向阳对外商的报价并不在意,总是十分爽快地答应对方的产品报价、运输方式、交货时间等。最后,刘向阳让刘利涛向科恩索要28000元的回扣,刘利涛颇感惊讶。刘向阳狠狠瞪了她一眼,命令她告诉科恩:“这就是俺们中国商业活动的潜规则。”

合同顺利签订后,刘向阳马上发给刘利涛3000元的“翻译奖”,但却没有对美方履约。不仅如此,金茂公司连夜迁移到位于合肥市长江路的招商大厦,租下第6层和第16层作为写字楼,金茂公司摇身一变成为“安徽墩盛进出口公司”。

刘利涛顿时头脑一片空白:自己被人利用了,无意间参与了跨国诈骗案!

与狼共舞:女翻译出卖灵魂固守贞洁

“你们是一伙大骗子!”当意识到自己受骗上当后,刘利涛卷起铺盖就要走人。刘向阳并不阻拦,而是说:“等你想通了,本公司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

想到自己当老师时清清白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尊敬,如今却成了诈骗犯的帮凶,刘利涛痛心疾首。在合肥火车站,刘利涛忍不住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电话那端,丈夫司马超不停地咳嗽,女儿哇哇大哭。刘利涛知道老公的病因无钱医治而加重,女儿因没人照料而受罪,她的心像被千万只蚂蚁噬咬着,瞬间她改变了主意:重返贼窝与狼共舞,牺牲一个人,幸福一家人,等赚足了医疗费后再抽身撤退。

2006年4月11日,又一家外国公司的代表泰勒先生被骗到合肥。泰勒先生久经商场,目光锐利,处事非常谨慎。他见谈判异常顺利,便起了疑心。泰勒先生冷不防地问刘向阳:“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发达,生产同类产品的工厂众多,而且价格也便宜,贵公司为何对我们公司的产品感兴趣?”刘向阳一下子被问住了,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十分狼狈。

就在谈判陷入危机时,刘利涛见势不妙,立即接过话茬:“尊敬的泰勒先生,中国有句俗话叫‘情人眼里出西施’。也许贵公司的质量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我们的委托方对贵公司的品牌与售后服务更为信赖。”刘利涛还开玩笑说:“中国的商业文化就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我也没办法呀!”

“安妮小姐高见!高见!”泰勒先生竖起大拇指,连连点头。

眼看就要泡汤的“业务”,经女翻译巧舌如簧的一番“解释”,泰勒先生爽快地在合同上签了字。刘向阳借此向泰勒先生索要了8万元回扣,当天就奖励给刘利涛2万元,刘利涛马上将这笔钱汇寄给丈夫。

经过这次的有惊无险之后,刘向阳对女翻译刮目相看,更加器重。

后来,刘向阳从刘利涛身上又发现了新的“金矿”:刘利涛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气质高雅,身材火爆,很讨外商喜欢。刘向阳暗示刘利涛外国佬上床,高价索取回扣。刘向阳承诺:只要刘利涛肯为公司献身,公司将业务提成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20%。刘利涛以为老板只是开个玩笑而已,没想到刘向阳真的为她安排了“”。

那晚,刘向阳不停地怂恿刘利涛为外商代表杰克敬酒。很快,不胜酒力的刘利涛脸颊泛起红晕,越发妩媚动人。杰克误以为这位中国美女翻译对他“有意思”,禁不住怦然心动,酒足饭饱后,刘向阳将杰克送到宾馆客房后,悄悄退出房间,并将房门反锁,留下刘利涛“伺候”杰克。

醉意朦胧中,刘利涛感觉有个人往她身边凑来,她既不能反抗,也不敢尖叫,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为深爱的丈夫守身如玉,决不能丢掉国格与人格。就在杰克动手解她的衣扣时,刘利涛急中生智,娇滴滴地对杰克说:“我们中国女孩有个条件。”杰克一愣,刘利涛接着说:“那就是男方必须送给女孩一件时尚的内衣,两人才能共度良宵。这家宾馆附近就有一家精品商店,请您赠送给我一个粉红色的文胸好吗?”不知是计的杰克赶紧奔下楼去购买女性内衣,刘利涛趁机逃脱了。

令刘利涛深感意外的是,第二天一大早,痛失的杰克先生不仅兑现了承诺,给金茂公司了一大笔回扣,而且对刘利涛也肃然起敬,甚至就自己昨晚的冲动向刘利涛表示歉意。

私欲蒙眼:良知复苏后第二次沦陷

随着在翻译工作中如鱼得水,刘利涛成了这个跨国诈骗集团的军师和幕后推手。

原来,刘向阳一伙农民不学无术,素质低下,对商业运作一窍不通。为了加大诱惑外商的力度,刘利涛不断地查找资料,亲自起草一份份《意向合同书》,让合同看起来更加专业和真实。紧接着,刘利涛向金茂公司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方案,令公司老总拍案叫绝。

刘利涛首先建议公司“提高接待规格”。凡是外商赴合肥谈判,金茂公司一律租宝马、奔驰到机场接驾、送花。受到如此隆重的接待,老外们往往刚下飞机便被蒙得晕头转向。

刘利涛的第二个锦囊妙计是“提高工作效率”。按照刘利涛的建议,金茂公司以虚假的身份材料,申请安装了19部固定电话和一条ADSL,并开通了国际长途,日夜不断地向全球外商发出“甜蜜”的召唤。仅两个多月时间,金茂公司就骗取电信资费55万元。

三是提升员工身份,金茂公司所有员工一夜之间全部变成“业务经理”。刘利涛还觉得收取“回扣”的提法太俗气,改为收取“商业诚信保证金”。

最后,刘利涛使出大手笔:“扩大公司规模”,通过人才市场招聘10名高素质的翻译。刘利涛亲自担任主考官,对应聘者一一面试。不料,一个叫肖云的女孩却深深地触痛了刘利涛的心。

25岁的肖云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她不仅能够流利地说3个国家的语言,而且身材高挑,思维敏捷,看上去非常可爱。刘利涛当即拍板录用肖云。

然而,当肖云第二天满心欢喜地前往公司报到时,却被刘利涛冷漠地轰了出去。目瞪口呆的肖云恐怕永远也不会想到,这个善变的主考官为她流了一夜泪。

原来,招聘结束回到宿舍后,刘利涛才静下心来细看应聘者的详细资料。看着看着,她的目光停留在肖云的简历上:“我从小在贫苦的家庭长大,妈妈为供我读书上山砍柴而摔断了三根胸骨,爸爸今年初又被诊断患上了尿毒症。贵公司若肯给我提供一个就业机会,我会感激不尽,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

读着读着,刘利涛不知不觉双眼湿润了。她联想到患病的丈夫和年幼的女儿,自己为了拯救亲人而背井离乡,与一伙骗子狼狈为奸,饱受心灵的折磨,又怎么忍心将纯朴善良的肖云拉下水呢?

那一夜,刘利涛甚至摒弃了“扩招”的念头。她计划再干几票后就金盆洗手,快点回到亲人身边。

然而,经过一夜激烈的思想斗争和良知抉择,刘利涛最后仍然决定将招聘活动进行到底。因为这样一来,她就升任为金茂公司的翻译主管。除了正常的业务提成外,还可以从这10名新翻译中抽取一笔不菲的管理费用与岗位津贴。也只有这样,才能尽快筹够丈夫的医疗费而提前离开狼窝。

在众翻译推波助澜之下,金茂公司门庭若市,财源滚滚。短短3个月的时间,金茂公司就骗取20多个国家的30多家公司的174万元“商业诚信保证金”。就在刘利涛准备激流勇退时,一张无形的大网开始收紧。

2007年7月10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给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转来一封来自美国商务部的信函。该函称,美国一家公司在向金茂公司支付了一笔“商业诚信保证金”后,金茂公司的通讯全部停机,美方因此怀疑金茂公司涉嫌跨国诈骗。孙金龙将此函批示给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要求查办。3天后,50多名警察从天而降,包括刘利涛在内的30多名嫌疑人被“一锅端”,一个特大跨国诈骗集团全军覆没。

2007年7月31日,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涉案的13名被告人作出一审判决: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刘向阳无期徒刑;以诈骗罪分别判处郑伟忠、刘利涛等12名被告人有期徒刑15年至2年不等的刑罚。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直到这时,金茂公司的员工们才知道,所有的同事彼此之间用的全部是假名。

宣判当天,司马超带着年幼的女儿千里迢迢从河南赶到合肥参加旁听。宣判后,司马超对戴着手铐的妻子说:“早知道你做这种事,就算我瞎了双眼,也不让你出门骗人!”刘利涛惭愧地在法庭上泣不成声。

因部分被告人不服提起上诉,安徽高院于11月2日二审此案。等待美女翻译刘利涛等人的,将是深牢大狱中悔恨的泪水。

(未经作者许可,谢绝转载。)

责编/伊和和

郑人买履翻译篇7

试题着重考查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能力;阅读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写作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全卷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主观性试题共17题,108分,占全卷的83.1%。客观性试题共5题,22分,占全卷的16.9%,其中选择题2题,4分,占全卷的3.1%。基础知识共26分,占全卷的20%,阅读理解共44分,占全卷的33.8%,其中课外现代文阅读题24分,占现代文阅读的75%,课内现代文阅读题8分,占现代文阅读部分的25%;文言文阅读12分,占阅读部分的27.2%。写作共60分,占全卷的46.2%。

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名著考查要求真阅读

08年开始苏州市中考出线了名著阅读考查,但是最初几年出现了“伪”考查的现象:因为各种原因,许多学生并没有读过原著, 读的大多是“导读”、“概要”、“速读”之类的“快餐式”作品,但在答题时也讲得头头是道,名著阅读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避免师生猜题、押题,最近几年,苏州市中考改变了名著阅读的考查方式,题目一般由课内、课外两题组成,如2011年苏州市中考名著阅读题是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课内片段“洞中历险”和《水浒传》的课外片段。今年的两题则都是课外题:4.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的“尸魔”就是“白骨夫人”,她是如何“三戏唐三藏”的? 5. 《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的皇帝邀请格列佛观看宫廷表演前,小人国人民已经不再觉得格列佛对他们会有危险了,有时会在格列佛的身体上玩耍。他们是怎么玩耍的?其中第4题大部分学生看过电视剧还能答出来,第二题则是课内片段“宫廷游戏”的前一部分,从课内精彩片段考查延伸到对整本书的重要情节、关键细节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必须真读名著,否则无从下手,因为那些“导读”、“概要”里没有细枝末节。倡导真考名著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意味着考生真读名著,语文教育理应让学生真正接触那些优秀经典的传统文化,并让它长久地滋养我们的生命。

今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延续了苏州多年来的一贯风格,呈现出苏州的地方特色。如第5题语言运用题:根据下面三则材料,用一句话介绍苏州概况(不超过30字)。(3分)

材料一:苏州古称吴、吴都、吴中、东吴、吴门,现简称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25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至7000年前。

材料二: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经过全境。

材料三:苏州行政级别为地级市,其经济总量江苏省内最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中国城市前列。下辖的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和太仓五个县级市的经济实力均列全国百强县(市)前五位。

从以上材料可以明显看出,苏州是一个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城市。随着外来人口的涌入,各种文化交融渗透,本地考生对家乡的归属感有所淡化,而新苏州人对苏州文化历史的了解也有待提高。所以在中考试卷中选择与苏州有关的材料,从而让考生加深对家乡或第二故乡的了解,激发考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情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视。尤其是苏州下辖的县级市的考生,会因为试卷中出现自己县市的名字而倍感亲切,并为家乡的经济实力而感到自豪。

二、 课内阅读考查真能力

虽然不少地区在选材上有淡化课内选文、明显偏重课外的趋势,甚至完全抛弃课内选文,但是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多年来坚持对课内语段的考查,其实,这种做法才真正是引导教学中充分发挥教材的“范例”作用,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考察他们的拓展和迁移的能力。

1. 考查课外文言文字词翻译,注重课内向课外迁移。

为了与高考接轨,2010年开始苏州市中考文言文阅读增加了课外语段。课外文言文语段大都短小精悍,主要关键字词的翻译大部分都是课内学过,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迁移拓展能力。如今年苏州市中考试题的第10题课外文言文《歧路亡羊》的句子翻译:②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所之”这个名词性所字结构,在课内文言文《于园》、《桃花源记》等都提到过:“富人于五所园也”、“寻向所志”,“所”字后面的字为动词,和“所”在一起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因此这个“之”应为动词,意为“去、往、到”,和“所”字合译为“到哪里去”,“反”字在课内文言文《郑人买履》中学到过,通假字,同“返”,意为“返回”。这要求考生在答题时更注重灵活性,懂得课内课外打通,懂得举一反三,培养自己的文本细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 考查课内语段阅读,挖掘文本考出新意。

有些地方的中考由于不考课内而导致撇开书本完全不教课本的现象并不少见,借助课内的阅读材料,则可以启发师生认识到,借课本的“例子”,其实考查的是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和能力。学生平时做试卷时,对课内文章几乎不读原文,自以为熟悉,只是带着平日的印象直接做题。但是现在命题者设计的新题型,死背教参答案是无路可走的,一切的结论都是从文本中来的,不是想当然来的。如今年苏州市中考试题的第13题:

13. 林非在《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中评论朱自清时说:“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选文第②段朱自清选择了哪两个观察点描写景物?抒写出了怎样的内心感受?(3分)

郑人买履翻译篇8

戴望舒在写作、翻译、编辑之余,经常与穆丽娟一起在那里栽花种草,或者播种瓜果蔬菜

穆丽娟喜欢跟朋友们数落戴望舒的不是,戴望舒是自闭型的,再大的苦难或者痛苦,他喜欢一个人默默地扛着

他带着满腔的遗憾与愁苦,回到香港。痛苦之余,他选择了服毒自杀

戴望舒原先已经熄灭的

爱情火焰,重新燃烧起来

1934年,戴望舒从法国留学归国。

有一段时间,生性忧郁的戴望舒会在与朋友交往的热闹场合中,突然沉静下来。朋友们认为他这种“沉哀”是因为他与施绛年恋爱的失败,都很同情他,积极帮他寻找合适的对象。好友穆时英“对望舒回国后的婚变甚为关注,他安慰望舒:‘施蛰存的妹妹算得什么,我的妹妹要比她漂亮十倍,我给你介绍。’意图帮助诗人走出感情的厄运,圆了他的梦”。

穆时英是家中的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妹妹叫穆丽娟,生于1917年,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子,备受家人的宠爱。穆父名景庭,早年经商,后来经营金融业,事业发达。穆母石翠凤,家庭主妇,温柔贤淑,喜欢阅读小说。

家庭条件优厚,家人相处和睦,穆丽娟在爱的关怀中成长,天性活泼,善良温婉。她小时候上的是教会幼儿园,小学前三年请家庭教师来家里上课,第四年插班进小学,两年后进入南洋女中,学习四年毕业。受母亲和哥哥的影响,穆丽娟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很佩服大哥,对于与哥哥来往的作家朋友,也是十分熟悉,敬爱有加。

就这样,穆丽娟认识了戴望舒。对于这位以《雨巷》一诗名满天下的诗人,她既敬佩又热心,两人开始交往起来。这一年,穆丽娟刚好十八岁,正是如花的好年华。戴望舒已届而立,正是一个男子焕发出成熟魅力的年纪。

当时,戴望舒住在一个套间里,里面的大房间作卧室,外面的小房间作书房。戴望舒经常会邀请穆丽娟帮他誊抄稿子,在哥哥的支持下,穆丽娟每次都应允而去;为了表示感谢,戴望舒也会邀请穆丽娟一起看电影、跳舞或者吃饭,两人有了许多单独接触的时间与空间。一来二去,两人都发现已经爱上了对方,只是彼此心照不宣。

穆丽娟大家闺秀的文静、贤淑、美貌和知书达理,彻底征服了戴望舒。穆丽娟对于戴望舒的诗名也深感钦佩,再加上哥哥的促成,爱上戴望舒这个成熟男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戴望舒原先已经熄灭的爱情火焰,重新燃烧起来。

1935年冬天,戴望舒委托好友杜衡向穆丽娟的母亲提亲。穆父刚刚去世,穆母与女儿之间平等相待,能够娓娓谈心,对于这件婚事主要听女儿的意见,自己没有反对的理由。于是,二人订婚了。虽然没有举办正规的仪式,但是戴望舒还是送给穆母一笔钱,让她陪女儿买一枚钻石戒指,送给穆丽娟,算是定情之物。结婚的时间也敲定在半年之后。

诗人曾经在痛苦的海洋里拼命挣扎,曾经在忧郁的深井中看不见希望的阳光。这一下好了,穆丽娟的出现,使得诗人情感的海洋风平浪静,他也从深井中爬上来了,阳光普照着大地,这种感觉真好。

戴望舒在1936年5月14日写的《小曲》中,吐露了他的真实心声:

啼倦的鸟藏喙在彩翎间,

音的小灵魂向何处翩跹?

老去的花一瓣瓣委尘土,

香的小灵魂在何处流连?

它们不能在地狱里,不能,

这那么好,那么好的灵魂!

那么是在天堂,在乐园里?

摇摇头,圣彼得可也否认。

没有人知道在哪里,没有,

诗人却微笑而三缄其口:

有什么东西在调和氤氲,

在他的心的永恒的宇宙。

诗人这时候的心是宁静的,真正的爱情生长在心中,又何须说出来?“微笑而三缄其口”才是真正的幸福。

1936年5月,戴望舒的父亲因脑出血突然去世。约定的婚礼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还是在6月如期举行了。伴郎徐迟,当时还是戴望舒的“诗歌小兄弟”。多年以后,徐迟回忆了戴望舒婚礼的盛况:

婚礼在北四川路的新亚大酒店举行。我是平生第一次穿上了燕尾服。看来这也是我一生唯一的一次当男傧相,并穿上这种西式礼服。新娘穿了白色的婚服,长纱一直拖到地上,女傧相是穆时英的小姨妹。现在我还保存着一张结婚照片。新郎官仪表堂堂,从照片上看不出来他脸上有好些麻子。新娘子非常之漂亮。我却幼稚而且瘦小,显得两只眼睛特别的大,有点滑稽可笑。女傧相可就成熟得多,一股风流蕴藉的样子,听说她是穆时英夫人的妹妹,和她姐姐一样的,那时还是哪一个舞厅里的一个。还有两个金童玉女,是叶灵凤的侄子侄女。婚礼进行得很隆重和热闹。

婚后的生活,幸福甜蜜,安宁美满

结婚以后,戴望舒一家人搬到了亨利路永利村三十号。这是一幢三层楼房,一楼是书房和客厅;戴望舒夫妇和他的母亲住在二楼,有两间朝南的房间,外加一个亭子间;三楼起先住着杜衡的哥哥,他搬走以后住进来叶灵凤夫妇。

婚后的生活,幸福甜蜜,安宁美满。

戴望舒对自己要求甚为严格,虽是新婚宴尔,他的日程却安排得满满的。除了翻译《堂吉诃德》之外,他还进行诗歌创作,参与编辑事务,甚至还抽空学习俄语。离他住处不远,有一座苏联教堂,有一段时间,戴望舒每天都到教堂去找苏联神父学习俄语。他的俄语水平提高很快,尤其是阅读和翻译。没过多久,他就可以翻译叶赛宁和普希金的诗作了。

全世界的诗人的心都是相通的,戴望舒翻译叶赛宁的诗作,受到了同行专家们的首肯。

这一段时间,是戴望舒有生以来最快乐的日子。以前的种种忧郁似乎一扫而光,诗人上午或者创作,或者翻译,或者编稿,整个楼房里安安静静。而到了下午,戴家就成了文艺沙龙。来访的先生们大都是文艺圈子中的作家、艺术家,围着一张大桌子,或坐或立,抽烟品茗,吃糖喝咖啡,天上地下,国际国内,高谈阔论,并不时还有新到的客人加入,也有谈完的客人络绎告别。戴望舒的客厅里客人进进出出,热闹非凡。

而来访的女士们,则多是文艺家们的崇拜者,或者是刚刚踏入文艺圈子的新秀,她们衣着鲜亮,打扮时髦,轻声细语,跟穆丽娟讨论着购买时装和跳舞的心得。

到了晚上,如果来访的客人很多,戴望舒一般会在家里举办一场舞会;如果客人已走,夫妇俩则会一道出去看一场电影,或者相拥着出去散步。

从新婚宴尔,到长女戴咏素(小名朵朵)的出生,最后到抗战狼烟四起诗人出逃香港为止,这段时间,戴望舒过着平静安定的书斋生活。他内心平静,感情稳定,小朵朵像花一样的笑靥,也给这个小家庭带来了幸福的欢笑。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5月,戴望舒一家、叶灵凤夫妇、徐迟一家人,乘坐一条爪哇轮船公司的八千吨邮轮“芝沙丹尼”号,开往香港。他们逃离了上海这座已经沦陷的“孤岛”。

他们住在林泉居,一楼住着马尔蒂夫人;戴望舒一家人住在二楼东侧,二楼西侧住着香港大学教授美国人司密斯先生;三楼住着英国税务官的一家人。楼下的院子里还有一个花园,戴望舒在写作、翻译、编辑之余,经常与穆丽娟一起在那里栽花种草,或者播种瓜果蔬菜。

戴望舒本人和他的朋友们对这个“林泉居”的译名都很满意,戴望舒还以“林泉居士”的笔名发表过不少文章。

林泉居的生活安宁而幸福,戴望舒也很快找到了一份主编《星岛日报》文艺副刊《星座》的工作。

时局动荡,国难深重,然而,林泉居的生活还是幸福安乐的。当时,戴望舒请了一个技艺很高的广东厨子在家做菜,朋友之间来往频繁,女儿朵朵漂亮聪明,经常会在叔叔阿姨们的掌声中“卖弄”一下才艺,或者用美妙的童音唱歌,或者念诗,或者跳舞,或者跟客人打闹。客厅里经常充满欢声笑语。

叶浅予的太太戴爱莲是中国著名的舞蹈家,在聚会中她也时常会作即兴表演。

戴望舒夫妇还为冯亦代做媒,成就了他与郑安娜的姻缘。冯亦代一周三次来到戴望舒家,向他学习法文。这段时间,戴望舒创作、编辑,并抓紧时间翻译法国作家马尔洛的《人的希望》。

对这段生活,冯亦代羡慕不已。他回忆说,在戴望舒“俭朴的居处,堆积的书刊,还有摊在书桌上,写满字迹的手稿。他伴着娇妻和爱女,在祖国的烽火里,幸留这宁静的一角”。

夫妻恩怨何时了

像许多平凡的夫妻一样,戴望舒与穆丽娟之间也经常会吵架。当时跟他们住在一起的徐迟,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

二楼的东侧,老戴和丽娟已吵完了架,这个在前房的大写字台上翻译着他自己非常得意的用16世纪的法文翻译的《庄子》,那个在她的梳妆台前,端详自己非常美貌的姿色,很像毕加索所画的那一幅名作《镜前的女人》。

王文彬在1994年8月曾经采访过穆丽娟,穆丽娟对当年的戴望舒与她之间的情感波折做过回忆,这些回忆肯定不会很客观,王文彬根据穆丽娟的回忆行文,自然也难免“偏见”。

据穆丽娟回忆,戴望舒把家安在香港后,曾经打算一个人到内地去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但这样的计划,戴望舒从来就不肯告诉她。王文彬据此认为他们的家庭生活中“缺少一种平等自由的气氛。他没有注意到丽娟的内心,也缺少与她作深层的感情交流。他把爱封闭在自身,他婚前婚后写下的为数不多的诗篇中,流露出来的幸福,充实,完满和信心,也仅是自我品咂和陶醉”。

穆丽娟说,戴望舒平时在家话不多,只是看书和写文章。朋友来时,戴望舒与他们相谈甚欢,但是当他与穆丽娟独处时,却没有什么话说。日常生活单调乏味,如果没有女儿朵朵从这个房间里跑到那个房间里,家庭生活就会显得更为沉闷。穆丽娟觉得自己是家庭生活的旁观者,有很多空闲时间,但是无所事事。

穆丽娟说:“我们从来不吵架,很少谈谈,他是他,我是我。从小家里只有我一个女孩子,家庭和睦,环境很好,什么时候都不能有一点点不开心,看戴望舒看不惯,粗鲁,很不礼貌。我曾经警告过他,你再压迫我,我要和你离婚。戴望舒听了也没有说什么,他对我没有什么感情,他的感情给施绛年去了。”

穆丽娟还说:“他是他,我是我,我们谁也不管谁干什么,他什么时候出去,回来,我都不管,我出去,他也不管。”这段话也明显带有情绪。事实上,戴望舒对她的“出去”还是管了的。据穆丽娟说,戴望舒往往会为了家庭生活中的一点小事而冲动,出语粗俗,将他性格中灰暗的一面表露无遗。有一天晚上,住在穆时英家里的穆母肚子痛得厉害,穆丽娟得知消息后,当即赶过去看望,住在学士台的朋友闻讯后也纷纷前往看望。因为病情没有缓解,她就留在哥哥家里住了一夜,没有回去。第二天早晨,戴望舒赶来,大声叫骂,当着妻子和众人的面侮辱丈母娘,强拉着穆丽娟往外走。在场的还有张光宇、张正宇兄弟。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夫妻感情难免受到伤害。

穆丽娟喜欢跟朋友们数落戴望舒的不是,这种态度与戴望舒正好相反。戴望舒是自闭型的,再大的苦难或者痛苦,他喜欢一个人默默地扛着。据穆丽娟当时的好友、卜少夫的妻子徐品玉回忆:“施蛰存来港,戴坚留施住在家里,并强迫施睡在他夫妇的对面床,中间仅隔一个床头柜。其实戴可以让施睡在客厅或把卧室一隔为二(拉块布幔是很简单的事)分开住的,但戴坚持如此安排。晚上,戴常常很迟才回家,使得施不好意思入房去睡,就在客厅椅中打盹。戴回来还振振有词地数落他:‘丽娟不等于你妹妹吗?你为什么不进房去睡?’其实就算是亲兄妹,哥哥也没有睡在妹夫妹妹床边的道理,可见戴把在施绛年身上受到的挫折,拿来发泄在施蛰存和丽娟的身上了。”这种“闺中隐私”,如果不是穆丽娟说出去,徐品玉是不会知道的。

真正导致戴望舒与穆丽娟关系恶化的转折性事件,是穆丽娟的哥哥穆时英被暗杀。1940年春天,穆时英接受了集团内的大汉奸丁默邨的聘请,回到上海担任《中华日报》的《文艺周刊》和《国民新闻》的主编。6月,他乘坐黄包车,经过四马路时,被军统特务暗杀。

穆母得到消息后,悲痛欲绝,当即返回上海。穆丽娟也伤心流泪,因为她们兄妹关系一直不错。据她后来的回忆说,当时她对哥哥的所作所为并不知情,更不知道她哥哥已经当了汉奸。兄妹情深,她要赶回上海奔丧。但是,戴望舒坚决不同意,他说:“你是汉奸妹妹,哭什么劲?”戴望舒在这方面缺乏细心和耐心,没有很好地做通穆丽娟的思想工作,也没有积极劝慰自己的亲人顾全大局,在民族大义面前舍弃小家庭观念,而是态度粗暴,从而加剧了二人之间的矛盾。三天后,穆丽娟带着女儿朵朵回到上海,住在送给穆时英的极思非尔路三十三号的豪华住宅里。

1940年冬至,穆丽娟的母亲因为悲痛过度,也撒手人寰。

穆丽娟一年之中接连办了两场丧事,未免神情恍惚,精神低迷。她痛定思痛,觉得不能就这样了此余生。她对戴望舒很失望,于是给戴望舒写了一封信,正式提出离婚。

戴望舒接到信后,起初并不太担心,以为穆丽娟只是一时冲动,或者是精神忧郁所致,立即回信加以劝导,努力挽救,但效果并不明显。

二人最终感情破裂

转眼,1941年春天来到了。为了给穆丽娟解忧化闷,穆时英的遗孀、出身的仇佩佩经常陪她出去散心。戴望舒的姐姐戴瑛也经常邀请她出来喝茶。这时,穆丽娟的身边出现了一个追求者。

那是1941年的春天,恰是农历的年初头上,天气还是相当严寒的。这一天,丽娟带了朵朵,和望舒的姊姊,同到南京路永安公司楼上的大东茶室吃点心。

靠近她们的桌子的另一个座位上,恰巧坐了三个上海的大学生。他们刚从东吴大学法学院办完了注册手续之后,到来吃点心;其中有一个姓朱的大学生,后来便成了丽娟的恋人。

穆丽娟的妩媚和闲雅,吸引了这三个大学生。在丽娟离开大东茶室之后,这三个大学生也付了账,一直跟踪到丽娟的住处……三个大学生走了两个,留下的便是那个不顾一切的姓朱的大学生。他一点儿也不气馁,回到家里绕室彷徨,然后召来他家里雇用的保镖,要他在一两天之内打听出这位身着孝服的小姐的身份和姓名。

终于有了答复,据说这位小姐是从香港来的,姓什么不知道,大家都称呼这位小姐为“二小姐”。

这位大学生虽然知道并无希望,但他却有勇气,有胆量,他决定每天给她写一封信,并且每天由花店给她送一束鲜花。他在信里称丽娟为“圣母”,为“观音”,在信封上则写了“穆二小姐收”,在信末却写了一个叫“志穆”的假名字。

一个月过去了,消息杳然,动静毫无。但在这一个月期间,这个姓朱的大学生曾哄骗过一个替他面递情书;他自己也曾化装,冒充电话修理技工,到丽娟的房子里去查看线路,结果还是一无所得,徒然而返。

在写信送花一个半月后,他从保镖那里打听到“二小姐”要返香港的消息,形势自然也就显得格外紧张起来。他就在极思非尔路三十三号斜对面的三德坊一个同学的家里,写了一封信,开出了自己的履历和祖宗三代的家谱,托同学家的女佣面送丽娟。信上的话,自然可以把一个铁石心肠的女人也说动了感情的。

回信终于由女佣带回来了,就在原信的背面用铅笔写着:“我同意和你见一次面,但是这几天孩子病了,最好星期日上午十一时你打电话来,因为我不愿意别人知道,他们在一个多月来一直笑你是神经病。”

她签的是“丽娟”两个字,还附注了电话号码。

朱并没有照丽娟的意思进行,他立刻就到静安寺路极思非尔路口的荣康酒家打了一个电话,请她立刻到来一叙。丽娟起初拒绝,但最后终于也答应了。

他们的初见,就恍如有十多年的交情的老朋友一样。以后的日子不难想象得到。他们互相热恋着。就在这时候,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的戴望舒听到丽娟有了爱人的消息,又得到了丽娟提出离婚的要求而获证实。因此,他为了家庭和妻子竟服过一次毒。

他终于和丽娟分居以代替离婚。他返港,丽娟留在上海,问题总算是暂时解决了。

丽娟的生活也并没有因此过得更好,因为当时和她热恋的大学生朱某,突然要离开上海。他乘火车到南京,由南京到芜湖,再由芜湖经合肥、六安、麻埠,然后进入大别山去参加游击队了。

半年以后,朱和丽娟之间因为交通困难,简直就无法通信,以后朱就一直下落不明。

在1942年秋,丽娟却和前《宇宙风》主编周黎庵正式结婚。周在当时伪府治下的文人当中相当走红;他有很多钱,有很好的社会地位。他们的婚姻大概还不错吧?(温梓川:《“现代派诗人”戴望舒》,《文人的另一面——民国风景之一种》)

戴望舒在接到穆丽娟要求离婚的书信后,写了几封回信,想要挽回这桩婚姻,结果无效。他专程跑到上海来,跟穆丽娟长谈过两三次,他还拜访过朱的父亲,老人家虽然答应驱逐这个不孝之子,但他同时也警告戴望舒,要他管束好自己的老婆。

正在这时,汪伪政府里的宣传部长胡兰成托人传话,想要请戴望舒留在上海办报刊。汉奸头子李士群也乘机劝说戴望舒,说只要他答应参加汪伪工作,保证可以让“穆丽娟回到你身边”。戴望舒在民族大义问题上绝不含糊,明确地说:“我还是不能那样做。”他只得带着满腔的遗憾与愁苦,回到香港。

痛苦之余,戴望舒选择了服毒自杀。决定之后,他曾给穆丽娟写过一封遗书,说:“从我们有理由必须结婚的那一天起,我就预见这个婚姻会给我们带来没有完的烦恼。但是我一直在想,或许你将来会爱我的。现在幻想毁灭了,我选择了死。离婚的要求,我拒绝,因为朵朵已经五岁了,我们不能让孩子苦恼,因此我用死来解决我们间的问题。它和离婚一样,使你得到解放。”

穆丽娟接到信后,有些紧张,就把这封信拿给戴望舒的姐姐戴瑛看。戴瑛说:“望舒过去自杀过,一个人不可能再自杀一次。”戴望舒过去向施绛年求婚时,的确自杀过一次。穆丽娟拿到这颗“定心丸”,就下定决心,绝不为之打动,她回了一封措辞冰冷的信,说:“今天我将坚持自己的主张,我一定要离婚,因为像你自己所说的那样,我自始就没有爱过你!”幸好,戴望舒服毒自杀时被好心人救活,他们的婚姻也走到了破裂的边缘。

律师办理了二人的分居协议,半年为期,以观后效。分居期间,穆丽娟和朵朵的生活费用及学费,由戴望舒支付。在分居期间,戴望舒很好地履行着法律上规定的义务,同时他还积极地做了不少努力,希望能够修复两人之间的关系,破镜重圆。我们从现存的戴望舒写于1941年7月、8月、9月三个月的《林泉居日记》中,不难读出他当时的心情:

7月29日,晴:丽娟又给了我一个快乐:我今天又收到了她的一封信。她告诉我她收到我送她的生日蛋糕很高兴,朵朵也很快乐,一起点蜡烛吃蛋糕。我想象中看到了这一幕,而我也感到快乐了。

30日,晴:下午出去替丽娟买了一件衣料,价八元七角,预备放在衣箱中寄给她。又买了一本英文字典、五枝笔,也是给丽娟的……药吃了也没有多大好处。我知道我的病源是什么。如果丽娟回来了,我会立即健康的。

31日,下午雨:今天是月底,上午到报馆去领薪水,出来后便到兑换店换了六百元国币。五百元是给丽娟八月份用,一百元是还瑛姊的。

8月1日,晴:早上报上看见香港政府冻结华人资金,并禁止汇款,看了急得不得了。不知丽娟的钱可以汇得出否?……昨夜又梦见了丽娟一次。不知什么道理,她总是穿着染血的新娘衣的。这是我的血,丽娟,把这件衣服脱下来吧!

8月2日,晴,晚间雨:下午到邮局时收到了丽娟的一封信,使我比较高兴了一点。信中附着一张照片,就是我在陈松那里看到过的那张,我居然也得到一张了!

……

6日,晴:好几天没有收到丽娟的信了。又苦苦地想起她来,今夜又要失眠了。

7日,晴:今天阴历是闰六月十五,后天是丽娟再度生日,应该再打一个电报去祝贺她。

……

10日,晴:在走上山坡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丽娟和朵朵来……丽娟,你知道我是带着怎样的惆怅想着你啊!

……

14日,晴:丽娟,你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啊!

……

戴望舒这三个月的日记里,只有八篇日记没有提到穆丽娟,可见诗人对她的思念有多么深。

戴望舒在等待穆丽娟回心转意的同时,准备了一包毒药,他还没有完全放弃自杀的打算。

五十多年后,穆丽娟在回忆当年的情景时,沉思着说,那时自己太年轻,没有考虑到女儿的感受。下一代人也无法体会到上一代人的苦衷和辛酸。成年后的戴咏素就曾经问过穆丽娟:“妈妈,你为什么要和爸爸离婚?”

上一篇:雪中送炭造句范文 下一篇:雪诗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