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

时间:2023-10-08 22:57:19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篇1

五斗米,数目是有点瞧不上眼,其实含金量不低。陶兄所谓五斗米,是他的日工资,不是月工资,《晋百官表注》上说,像陶渊明这个县处级,月薪是米四百石,有人折算了,恰好是日薪5斗。

古代的斗是什么样的容器,我们没谁见过,但可以参考一下《梁书•何胤传》里何胤先生之自述,他说他每月吃不完四斗米。这么一算,五斗米的含金量就出来了,陶渊明一人工资,最少可以保障30人每天不饿肚子。

当然,人不能只吃饭,不佐佳肴,无肉糜送饭入喉,那饭谁吃得下去?陶渊明每月领取400石米,这是实物工资,除此之外,还有货币工资,月资2500钱,一钱在清朝只值两毛,晋朝肯定不止,也在一元以下,大概上千是没问题的,像陶渊明,当了县长,住房是免费安排,出行是八抬公轿,司机工资财政负责;吃饭喝酒,只要他愿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可以餐餐上馆子,公款买单;穿也是官发制服……一入衙门,衣食住行都由国家包了,我想不出这2500钱还可做什么用,工资是可以基本不用的。

当官味道,还不在这里。最有味道的,是可以囤地。从西晋开始,实行了官品占田制,一品官可占田五十顷,品级每低一级,则少五顷,魏晋南北朝搞的是九品中正制,最低是九品,他可囤地十顷;西晋后期没有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一路闹,闹到东晋,没那多田当工资分配给官员了,但仍坚持了祖宗成法,像陶渊明,他圈地八顷十顷也是可以的,只是陶兄佛道思想浓厚,性情淡泊,他只要三顷;这三顷地,不用自己挽裤脚打赤膊,无须脸朝黄土背朝天,全是属吏活计,他只需要挖窖造仓就可以。陶兄爱酒,他曾经与爱人开过床头小会,研究三顷地的产业结构问题,最后陶兄拍板:“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陶县长地少,属吏干得了,不用请人;其他官员地多,多租给佃农种,自己收租就是了。一个占地三五十顷的地主,恐怕需聘请贫雇农三五百人,等于说,他一人安排了三五百人就业。

这不单是数学题,既是心理题目,也是政治题目。

过去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所有的农民起义都可以称呼为土地革命,谁手头有点闲钱,第一想的是买一两亩地,先囤起来再说。现在不一样了,没几个农民想囤地了,抛荒的很多。但若说土地贱了,没人存在囤地的地主心态了,这个判断实在立不住脚。土地不是贱了,而是贵了,而且是贵得没边了,所不同者,只是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了。若老陶活到现在,他可以在城市一环二环里头囤地三顷,或者城郊也可以,即使他不拥有全产地权,只要拥有土地批准权或者开发权或者使用权,那他还会高唱“归去来兮”吗?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篇2

【关键词】陶渊明;辞官归隐;新解

东晋陶渊明在入仕和出仕之间参悟了人生真谛,弃官保本,返璞归真,通过矫正、解放自我,达成自我实现的崇高境界。其诗作反映出低调的物质生活要求和高雅的精神文化层次,也表现了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乃至文化史上奠定了不朽的地位。他不仅是第一流诗人,也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1]。

然而,关于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学术界久有争论,至今未获统一认识[2]。从古至今有不少人说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厌恶官场黑暗”;在政治理想破灭后才选择了洁身守志、栖身田园的道路。甚至有人以讹传讹,说他“向往田园生活”是“消极遁世”的表现,说他在官场上混不下去才故作清高选择退出,或是说他既缺乏政治才能又没有为民造福的使命感、责任感。可见,关于陶渊明一生中几度隐而复仕、仕而复隐的缘由,以及学术界已有的相关评论,都有待于从根本上予以澄清。

一、“不为五斗米折腰”之说经不起推敲

“五斗米”之说源于《晋书·陶潜传》,说是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有位上级领导(督邮)要到彭泽县视察,身边幕僚劝他整理衣冠出迎。陶渊明不想曲意逢迎,于是愤而离职,还留下一句狠话:“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问题在于,陶渊明要是当真因为这点小事而辞职,也未免小题大做了!他实在不想曲意逢迎也没什么,难道督邮定会给县令穿小鞋不成?难道人家督邮就不能来彭泽县视察?这件事倘若真正发生过,也只能说明陶渊明厌倦了迎来送往的繁琐,希望有一个安静而不被打扰的环境,想让自己的心灵归于宁静。而只有甩开世俗的一切纠缠,才能不说违心的话,不做违心的事。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不是折腰不折腰的问题。

二、“厌恶官场黑暗”之说不合逻辑

说陶渊明因为“厌恶官场黑暗”而归隐,大谬不然,因为这种说法根本不合逻辑。古时候有哪一个朝代的官场不是黑暗的?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况且陶渊明本人在《饮酒(其五)》中也说“心远地自偏”。什么叫“心远地自偏”呢?只要心志高远,即使身居闹市(或官场),也和住在僻静的地方(如田园)一样。这就像信佛的人所说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上留;心中有佛,在哪里都可以修行。

《饮酒(其五)》历来被认为“反映出作者对当时腐败政治的厌恶”,其实陶渊明既不像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也不是今天的一些大学生所鄙薄的“小隐隐于野”,而是明明白白道出了“结庐在人境”——在人群中建房屋居住,不隐而隐。心静,境自静。只要“心远”,不管身处何地都不会受到尘俗喧嚣的干扰。这分明是一种宁静致远的情怀、天人合一的境界。结庐人境,却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显然,身在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远”。晚照中令人“望峰息心”的山气,倦飞而归巢的群鸟,分明蕴藏着人生的真谛:回归精神家园才是有限生命通向无限的唯一选择。这真可谓大彻大悟,然而这彻悟不足与外人道。诗的末句所说“真意”就在于此,“忘言”亦在此。在陶渊明看来,各安天命,内心的平安才是永远。世人或是迫于生计而疲于奔命,或为追名逐利而上蹿下跳,其实质不过是将头顶的井口看得比天还大,然而毕竟“人各有志”,何必去理会他们呢?小屋凭我静,大地任人忙,只要忠于本心,本色做人就是大自在。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了饮酒诗的人,取的是“酒后吐真言”之意,而俗人常以为他是酗酒的酒鬼。寂寞的人在人群中依然寂寞,孤独的人在人群中照样孤独。同理,倘或没有追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或官场,也宛在深山或田园。既然陶渊明本人都说“心远地自偏”,他又怎么可能因为“官场黑暗”而辞官归隐呢?

三、“尘网”并非“特指官场”

陶渊明的5首《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最为脍炙人口。与其说他“清高傲岸,借此表明了与腐朽统治者的不合作态度”,不如说是弃官保本,自我矫正。当他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便抛却尘杂、污垢、喧闹,以及俗世中一切烦扰,回归心中的那一方净土,感受内心的宁静之美。

对于《归园田居(其一)》中所谓“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历来的语文教材是把“尘网”解释为“特指官场”,把“三十年”解释为“十三年之误”,理由是他做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县令恰好十三年。很奇怪,难道陶渊明本人都搞不清他做官是做了三十年还是十三年吗?其实,“三十年”应是指稚气尽脱、“懂事”以后的岁月,因为他写《归园田居(其一)》时大约四十岁出头。历史的真相应该是,陶渊明的一生经历了三个阶段:自己是自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自己不是自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自己还是自己(复得返自然)。那么,所谓“误落尘网中”,指的是“自己不是自己”的阶段(羁鸟,池鱼),怀想“自己是自己”阶段的少年自然心性(旧林,故渊),并且从此步入了“自己还是自己”的返璞归真的境界(复得返自然)。与其说他“向往田园生活”,不如说是“回归自然心性,守护精神家园”。他在《种豆》中作为结语写出了“但使愿无违”,也表达了同样的心声,就是要让自己的天性得到自由舒展。

人们通常将“复得返自然”中的“自然”解释为与社会相对的大自然,但是从更深一层想,所谓“返自然”既指回归大自然,也是强调返璞归真,做回原来的自己,像孩童时期一样率性而为。这样便同时照应了起首的“少无适俗韵”和“性本爱丘山”。因此,“尘网”并非“特指官场”,而应理解为“尘世的罗网”。

四、“消极遁世”之说尤其荒谬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篇3

——题 记

他是田园诗派的鼻祖,是安贫乐道的智者,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伟人;他是被后人所推崇的五柳先生;他沉浸在自己的世外桃源,偏爱门前的;他一心归隐,只求心中的释然;他生性嗜酒,爱好文学,却不求甚解。他就是一代伟人——陶渊明。

公元405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凶狠贪婪的督邮刘云来检查公务。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他长叹:“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说完,便辞职归乡,过起躬耕隐居的生活。

他想有一番大作为,为百姓造福,报效国家。但在现实的面前,他不得不愤然弃官。官场的黑暗、现实的残酷,让他毅然选择了归隐,一步一步走向宁静的小屋,抛却尘世的喧嚣。

他酷爱,或许是因为那淡淡的色彩,抑或是因为可以读懂他的心。

离开官场,放下官印,他拿起锄头,学习种粮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惬意生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是他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

陶渊明的日子过得十分清苦,但他从不为此烦恼。因为,他在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若不是因为他的心境淡泊,又怎能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动人诗篇?

陶渊明生性嗜酒,只因能从酒中得到些许解脱与安慰。有人说,如若陶渊明当时不辞官归隐,以他的才华,一定可以过上养尊处优的富裕生活。但如果他真那样做了,那他又与那些阿谀奉承的虚伪小人有什么区别?因为他的安贫乐道,因为他的不慕名利,才使得他被历史铭记,被千千万万的后人所仰慕。

陶渊明的诗作更是令我喜欢。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恶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他的诗总能将我带入一个没有功名利禄、没有难过与哀愁的世外桃源。在那里,只有安静祥和的气氛。仿佛一阵风吹过心田,只留下淡淡的芳香。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这首诗出自“诗仙”李白之手,诗中充满着李白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

喜欢陶渊明,喜欢他的潇洒旷达,喜欢他的安贫乐道,喜欢他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喜欢他那传唱千年的动人诗篇……太多太多。

看,在丛里,有个背影定格在视线里,微风带来一声低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篇4

其实,《饮酒》诗总共有20首,大约作于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前后,当时作者已53岁。以《饮酒》作为整组诗的题目,可谓用心良苦,因为诗人虽然爱酒,但酒量并不高,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授人以柄,转移话题,逃脱当权者对他的打击和报复――他的诗作中流露出太多对当朝权贵的不满睛绪。

南朝文学家萧统曾在《陶渊明集序》中说“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意思就是说陶渊明用含蓄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苦闷与追求。

彭泽小县令,惩治大权贵

陶渊明刚任彭泽县令时,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十分严重的人口隐匿情况,导致政府税收减少,而官府直接将负担转嫁到普通农民身上。陶渊明一上任,就面临着户口清查的准备工作。

在此之前,彭泽县已有十几年没开展过户口清查了。前几任的官员,有的整日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根本就不管政事:有的则官官相护,对社会弊病熟视无睹:也有部分官员发现了问题,认真处理过,但由于阻力太大,被迫放弃。这种阻力主要来自两种人:一是财大势大的大地主,他们用钱贿赂清查的衙役,帮他们隐瞒人口;二是地方豪强,他们或胡搅蛮缠,对清查工作横加阻挠,或因家族中有人在朝做官,以势压人。典型人物就有当时城北的何泰,家中有良田数百顷,奴仆数百人。就是因为他的弟弟何隆长期担任浔阳郡丞,历任县令便对何家格外优待,只登记在籍男丁20名,与实际^数相去甚远。

陶渊明上任后,决定采取“擒贼先擒王”的做法,首先从何家开刀。一天,他带领衙役突然拜会何泰,当场责成何泰管家拿出花名册,逐一核对,共查出何泰家隐瞒成年男丁200余名。这一下子震动全县,其他权贵家族或地方土豪纷纷主动交代,仅半个月的时间就清查出被隐瞒的成年男丁3000多名。

初战告捷之后,陶渊明又布告,告知各地从次年开始,成年男丁纳税米由原来的五石减少为三石。县民齐声欢呼,一时好评如潮,大家纷纷赞扬新县令的英明和爱民如子的美德。

陶渊明这种绝不向权贵低头的行为一时被传为美谈,向我们展示了他做事果敢、刚正不阿的形象。

不为五斗米,失却真性情

陶渊明惩治了何泰后,何泰的弟弟何隆一直谋划报复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他派一个叫刘云的督邮到彭泽视察――督邮是郡中属官,负责具体监察和考核各县官员的政绩,对官员的升降任免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督邮以凶狠、贪婪闻名,每年冬夏二季,他都要巡视各县,而他每次巡视,绝不会空手而归。

那天,当刘云到彭泽县衙时,陶渊明正和几个幕僚喝酒闲聊。听说刘云驾到,赶紧出迎,不料刘云怒气冲天,呵斥道:“本官巡视来到你县,你等衣冠不整,形态懒散,是何道理?目前正是多事之秋,你等不思国恩,反而白日聚众豪饮,不理政事,朝廷要你等滥官污吏何用?”说罢扬长而去。这种局面让不谙官场事务的陶渊明一时不知所以然。刘云走后,陶渊明问旁众:“督邮今日发怒,不知究竟为了何事?”一幕僚答:“督邮一向贪婪,照卑职看来,他不过是借题发挥,索要贿赂罢了。”陶渊明听后愤然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索要贿赂,他是找错人了。”说着,解下印绶交给旁边小吏,立马辞职不干了。

这就是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历史典故。陶渊明为何说“五斗米”?五斗米就是晋朝一个县令的俸禄。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性情率真、绝不丢失自己高贵人格的诗人形象。

堂堂大诗人,曾作讨饭客

辞官后,任凭陶渊明如何早出晚归,怎么提高耕种技术,在天灾人祸面前,他的田园里总是“草盛豆苗稀”,收成越来越差。但难能可贵的是,无论生活多么艰难,诗人并没有放弃他所钟爱的诗歌创作。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后来他家里发生了火灾,这让本就家徒四壁的他更是雪上加霜。有一天,陶渊明饿得实在不行了,就硬着头皮去讨饭吃。“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他犹豫了好久才敲开人家的门,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幸好主人一下明白了他的来意,热情地款待了他。他为此专门作了一首《乞食》诗,其中“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两句表达了诗人当时由衷的感激。

没想到堂堂一代大诗人,竟然也曾沦落到这步田地,但即便如此,他也绝不委曲求全。陶渊明这种在人格和信仰上的坚守实在可贵!

援引身边事,劝醒少年人

相传,曾有个少年前来向陶渊明请教读书的妙法,问如何才能做到像他那样博学。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学则进,辍学则退!”

可少年并不懂他的意思,陶渊明便拉着少年来到稻田旁,指着一根苗说:“你蹲在这儿观察它,告诉我它是否在长高?”少年注视了很久,并不见禾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陶渊明反问道:“真的没长?那么,它是如何变得这么高的呢?”

这下,少年就更不知如何回答了。陶渊明进一步引导说:“其实,它时刻都在长,只是我们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同样道理,学问是点滴积累的,有时并不易觉察到,但只要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接着,陶渊明又指着一块磨刀石问他:“那块磨刀石为何像马鞍一样了呢?”“是磨成这样的。”少年随口答道。“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这样的呢?”少年又摇摇头。

陶渊明说:“其实这是因为天天在上面磨刀,日积月累,就成为这样了。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坚持读书,每天都会有所亏欠啊!”

少年茅塞顿开,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连忙向陶渊明行了个大礼,说:“多谢先生指教,学生再也不求什么妙法了。请先生为我留几句话,我当时时刻刻记在心上。”

陶渊明欣然命笔,写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篇5

他爱菊,菊,花之隐逸者也。

李清照爱菊,暗香盈袖,瘦比黄花。

黄巢亦爱菊,香透长安,尽带黄金甲。

那陶渊明呢?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那悠悠醇和的静美之中,他飘然一棹,赏菊采菊…

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刀;指挥万众军民,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不授军衔,不背一枪。

他们同陶渊明几近相反却又几度相重,为国为民的热血男儿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大隐之士一样,淡淡的生活,静静的思考,执着的进取,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李青莲的酒杯酿造了他狂草的诗与人生。

杜少陵的内心写满了亡国的阴影与伤痛。

而他,他却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归田,辞官不做。所以,所以他永远都不会有谪仙甩一只靴子给高力士的潇洒,永远也不会有广厦万间,大辟天下寒士的豪迈,他所拥有的,仅仅是一片豆地,几株,清辉之下荷锄而归的淡泊,饮酒赏菊赋诗的清雅。

但他却在放弃与坚守之间毅然的作出选择,他选择了直率,于是有了“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他放弃了官利,于是有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以至于千年以后,那些故作聪明的官人早在记忆里腐朽,而你的名字,你的诗歌却在人们的心中永垂。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篇6

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是古人赐予我们的礼物,五千年来,我们从茹毛饮血到基因工程,从刀耕火种到电子信息,我们跋山涉水到遨游太空……在幅员辽阔的华夏大地上,我们的祖先以伟大的创造力,顽强的生命力,为我们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暑假期间,我带着满怀探索的精神,走进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这本书中记述了中华文明漫长的五千年历史,发生过许多有意义的事件,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人物,让我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中看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内容始于原始人类时期,终于“神五”飞天,真可谓“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五千年历史长廊,风云变幻;五千年文化长河,源远流长;五千年人物长幅,千姿百态;五千年战争长卷,硝烟弥漫。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有许许多多的小故事,有的故事都令人看到了宽阔的智慧视野;有的故事让我们品味着传统经典文化,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故事就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是东晋的大诗人,是名人之后。但陶渊明在家境破落,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仍然沉醉于读书作诗。为了生存,陶渊明也去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样恶劣作风,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他还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平常的生活。陶渊明最后做官,是义熙元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恭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叹了一口气,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此后,他一面读书,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浮华所改变。

五千年悠悠岁月,留下了绵延不绝的历史传承,成就的是一首大气天成的英雄赞歌。一首硕强抗争的劳动人民的赞歌,一首慷慨激昂、惩恶扬善的浩然正气之歌。五干年的沧桑巨变,五千年的兴衰成败,都凝聚在《中华上下五千年》。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感

日期:7月17日

书目:《中华上下五千年》

内容:失败的复古

天气:晴

《复古改制的失败》我的收获:西汉宣帝即位以后,经历了元帝、成帝、哀帝及平帝的年代,西汉的统治逐渐衰落下去。公元8年,王莽废掉小皇帝刘翠,自行黄袍加身,登基称帝,改汉为新,史称新朝。王莽当政后,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王莽即位后,陆续宣布官制、币制及土地租税专卖等的改革,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持“新”朝统治,他打出了《周礼》旗号,针对西汉末年存在的土地兼并严重和蓄奴、买卖奴婢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了大胆改革。公元9年,王莽实行“王田私属”制。公园10年12月,王莽开始推行“五均六莞(管)”的经济措施。币制改革造成了全国金融混乱。

《绿林赤眉起义》我的收获:公元9年,汉朝大臣王莽改汉朝为“新朝”,自行称帝。他针对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以《周礼》为蓝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九月,绿林军攻入长安,处死王莽,结束了“新”朝的统治。绿林军攻入长安后,又迁都洛阳,赤眉军领袖樊崇率义军首领20多人去洛阳拜见刘玄,表示对更始政权的信任与支持。公元25年六月,他们选出15岁的牧羊娃刘盆子为皇帝,年号“建世”,国号“汉”.

五(2)班 孙海欣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感

7月16日,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读59——68页,读55分钟。

我的收获:

1:《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各种学派纷纷兴起,各抒己见,互相争辩。史称“百家争鸣”.当时比较有影响的有儒、墨、道、法、名、阴阳六家。儒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孔子,儒家另一位大思想家是荀子,即荀况。韩非是法家代表人物,道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老子,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这些学派都纷纷著书立说,《孟子》、《墨子》、《荀子》、《庄子》、《韩非子》都是当时最有名的著作,这些著作对当代和后代都有很大的影响。

2:《诗经》——《诗经》,在有史记载的文学作品中,它产生的时代最早。《诗经》又称《诗》,它一共有三百零五首,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风”、“雅 ”、“颂”三部分组成。风诗主要是地方民歌,一共有一百六十篇;雅诗主要是宫廷的歌曲,有大雅和小雅之分,一共有一百零五篇;颂诗是庙堂祭祀的歌曲,一共有四十篇。《诗经》的产生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感

日期:7月16日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 天气:雨

《探索与跋涉》 《新中国新气象》

《八一南昌起义》我的收获:1972年蒋介石进入上海后,同帝国义列强、国内的官僚买办和流氓头子,密谋策划,发动了“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同时在沪、苏、浙、粤等地大肆屠杀共产党和工人武装。南昌起义虽败,单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33年中国中央将8月1日定位中国人民革命军队诞生的光荣节日——建军节。

《九·一八事变》我的收获: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我的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澳门回归》我的收获; 澳门回归日也称澳门回归节。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这是继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之后,中华民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又一盛事。以后每年12月20日澳门都举行纪念活动,逢5周年也是新任特首宣誓就职的日子。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

7月6日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第63——71页

天气:阴

共用时:48分钟

收获:读了《亚圣孟子》我知道了公元前390年,儒家亚圣孟子生于鲁国邹地。

公元前322年,鲁平公即位。大约在公元前320年,梁国遭受了齐、秦、楚三国的打击,丧师失地,国势危急。公元前305年,孟子逝世。读了《兼相爱,交相利》我知道了“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提出的治国谋略,是墨子学说的基本纲领。墨子所谓“兼爱”,就是爱人如爱己,要天下之人都彼此相亲相爱。兼爱的目的和表现就是交利。墨子认为,爱别人,别人一定会爱他;使别人有利的人,别人一定会使他有利。如果憎恶别人,别人一定要憎恶他;害别人的,别人也一定要害他。从《大诗人屈原投身泪罗江》我知道了屈原(公元前340—前278),战国末期楚国秭归(今湖北秭归县)人,名平。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写下了25篇不朽的诗篇。读了《荆轲刺秦王》我知道了公元前246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即秦始皇)即位为秦王。燕国的太子丹恨透了秦王,派荆轲前去刺杀秦王,但荆轲并没有刺杀成功,秦王余怒未消,派兵攻打燕国,太子丹迎战秦军,结果大败。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篇7

课文《梅花魂》中出现了一个词语――气节。什么是“气节”?字典里解释是“志气和操守,可以理解为在敌人面前不屈服的品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就准确的解释了什么是有气节的人。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就出现过许多有气节的人物:

1.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晋代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

2.苏武牧羊不辱使命

汉武帝时,苏武被任命为使节出使匈奴。但是匈奴不守信用扣押了苏武,并百般利诱劝他投降。见苏武宁死不屈,匈奴首领反而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还对他说:“什么时候公羊生了小羊,就放你回汉朝去!”苏武每天一边放羊,一边遥望前方汉朝的方向。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挖野菜,逮田鼠吃。死活他都不在乎,最叫他念念不忘的是,他是汉朝的使者,他想总有一天能拿着使节回去。他抚摸着出发时汉武帝亲手交给他的那支使节,思念家乡亲人和朝廷,就连晚上睡觉时也紧紧地把使节抱在胸前。日子一长,使节上的毛都脱落了,只剩下一根光溜溜的杆子。

苏武就这样一直度过了19年,直到匈奴与汉朝和好的时候才被释放出来回到汉朝。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使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3.抗金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是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文天祥面对死亡和元朝的利诱,他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

同学们了解这些有气节的历史人物,会对外祖父的思乡情怀、对梅花情有独钟的情怀有深刻的理解。用外祖父的话说“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就是对气节一词的解释,梅花的秉性就是外祖父精神的寄托,外祖父如梅花,梅花如外祖父。梅花的“魂”不仅是梅花的不畏冰欺雪压、凌寒怒放的精神,更是外祖父漂泊海外,坚守爱国之情的写照。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篇8

陶渊明: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的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最光辉的是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42至63病故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以其光明峻洁的人格,崇尚自然的理想,平淡朴素的诗风,为中国古典诗歌展开了一幅崭新的画卷,开辟了一个清新的境界。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大词人坡、陆游、辛弃疾等著名文学家无不受到他的思想和诗慧的影响。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我虽只读了陶渊明一两篇诗文但被他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思辨,对平淡与豪放、情趣与理趣的追求的思想境界所感染,就陶渊明诗歌所传达的精神气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他用“岂能为五斗米折腰”抒写傲骨

自古松柏便象征着一种高尚的人格,陶渊明所写《饮酒》第八首中的青松就是象征自己坚贞不渝的人格,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当春夏和暖的时节,那众草也是青青之色。并且草势茂盛,所以能一下掩没青松。可惜,众草究竟经受不起严霜之摧残,终于是凋零了。只因陶渊明坚贞高洁的人格,与青松岁寒不凋的品格,特征相似,所以陶渊明借此诗中的青松为自己写照。由此可窥一斑、而见全身,陶的境界有多高。

魏晋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伦理冲突、思想冲突、信仰冲突以及政权冲突最多的年代。地方政权长期的互相屠杀,广置田园,掠夺土地,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家经学暂时没落。陶渊明就生活在这样纷乱虚假的环境中,这怎能跟他耿介率真的本性相容呢?因此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厌恶之情,青年时代的建功立业愿望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与黑暗污浊的现实发生了矛盾。终因“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辞官回乡,彻底走向了二十多年漫长的归隐之道路。“植杖耘耜,清流赋诗。”陶渊明把诗歌作为寻求人生意义的依托,极写山村的清新优美,来表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美好人格和崇高理想的诠释.

二、他用“性本爱丘山”抒写气质

陶渊明能够寄情山水是因为他思想深处就有山野气质。陶渊明少年时代就在农村度过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他因家贫而不得不出仕谋生,“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道出自己对多年出仕的懊悔和对丑恶的官场的鄙视。但从他的诗里我们不难看出他骨子里的山野风骨,自由洒脱的性情。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追名逐利的官场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和谐自然。因此,他总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在归隐初期的作品,就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高洁气质。

三、他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抒写心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诗人虽在达官贵人的车马喧扰中,却任然悠然自得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表面上看是在描写田园优美静谧给他带来的悠闲自得生活,其实我们更应该从他的描写中感受到对田园生活那种和平宁静的热爱。可见他果真能“心远地自偏”。获得理想的自由、悠然、恬静的心境!

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画面感极强,随意拈来,即成佳句,宁静祥和。可见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他对田园生活有切身感受,才融化在诗歌之中的,最平常的方宅草屋,绿树繁花,远村近烟,鸡鸣狗吠,在他的细腻描写下,都显示 出无限的生机,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画。我想在这满是人流,满是喧嚣的现代生活中,若趁一个落雨的天气,腾一个下午的清闲,煮一壶淡淡的绿茶,听一曲幽幽的古筝,翻开陶渊明的诗集,读一读他的山水田园诗歌,定会领略到久违了的清纯质朴,恬淡高远吧!

四、他用“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抒写生活情趣

陶渊明善于挑选生活中常见的素材来写诗,并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田园生活的意趣给人以美的享受。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就刻画出了农村生活风味。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 “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生活趣味跃然纸上。

五、他用“一语天然万古新”抒写本色

元好问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陶渊明的田园诗往往是“田家语”,平淡质直,不假雕饰,用的是比较接近生活的语言,真所谓在平淡中见深情,在质朴中含至味。陶渊明的田园诗不在于精雕细刻地描绘事物本身,而是在于表现他那平和淳厚、坦荡磊落的内心感受,有着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弥漫着五谷和桑麻的芬芳,洋溢着劳动的欢悦和艰辛,表现着自己对农民生活的感受。在中国文学史上像他这样有真实劳动体验并以情真意切的诗歌的完美形式再现诗人的灵魂世界的创作,乃是绝无仅有的。

上一篇:酬张少府范文 下一篇:美好愿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