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

时间:2023-09-20 14:19:28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篇1

1.掌握重要字、词、句、义,积累文言知识;

2.把握情节,赏析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会辩证分析,提高自主解读文本能力。

【学习重点】

1.探讨“荆轲是一位最接近成功的刺客”的原因;

2.探讨“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

【学习难点】

1.深刻理解荆轲刺秦王的意义;

2.树立大英雄观。

学习方法:自主评述,合作探究。

学习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唐朝骆宾王写过一首诗《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其中的“壮士”就是荆轲。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记载荆轲其人其事的《刺客列传》。

(板书:《刺客列传》司马迁)

二、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昨天预习了吗?(生答:预习了)大家有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老师很高兴。下面检查一下同学们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课件)

1.重点字义:

(1)吾曩者目摄之(2)欲批其逆鳞哉(3)乃造焉(4)臣海内之王者

2.重点词义:

(1)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2)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3)愿大王少假借之(4)然其为人沉深好书

3.重点句义:

(1)会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燕(2)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3)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4)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生回答、翻译)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准确,学习文言文要从掌握重点的字义词义句义入手,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的观点,假以时日,大家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会提高。《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5名刺客。单是写荆轲就用了三千多字,正如清代郭嵩涛所说“史公之传刺客,为荆卿也”。随着秦王不断扩张秦国的版图,秦与其他诸侯国的矛盾愈来愈深,想杀他的人很多,可是都没有成功。其中,荆轲是一位最接近成功的刺客。请同学们从荆轲的个人素质、事前准备两个方面,前后四人一组,在课文中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

三、问题探究

1.荆轲是一位最接近成功的刺客的原因有哪些?

生:朋友多。

师:他有哪些朋友?

生:多呢。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狗屠、高渐离、贤豪长者。

师:从杀狗的到音乐家,说明荆轲朋友多,人缘好。很好,有了吗?

生:好读书击剑。

师:能文能武,找得很准。《高祖本纪》学了吗?

生:学了。

师:文中怎么写刘邦的?

生:记不得了?

师:找找看。

生:(翻书)好酒及色。

师:荆轲的素质与刘邦比怎样?

生:高多了。(众生笑)

师:在战火频仍、崇尚武力的战国时期,好读书的刺客的确不多。晚唐诗人章碣说过“坑灰未冷山东乱,原来刘项不读书”。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你请坐,哪位同学再补充。

生:沉着,有忍性。

师:文中哪些事体现的?

生:聂政、鲁勾践骂他,他并未说什么,而是默默离开。

师:这两件事表现是一个……

生:胸有大志,忍辱负重,是能做大事的人。

师:分析得很好。

师:还有没有?老师提个醒。荆轲到了秦廷之后,与秦舞阳相比,他表现如何?

生:临危不乱,沉着镇定。

师:说得好,否则就不会有廷刺秦王的好戏上演了。在有这些好的个人素质的情况下,要想接近秦王,还得有……

生:准备。

师:荆轲事先作了哪些准备?

生:让樊於期主动献出人头,带有督亢地图、副手秦武阳和藏于地图中的匕首。

师:概括得很全面,请坐。虽然荆轲作了精心准备,但刺杀行动最终还是失败了。现在我们师生再次回归文本,看廷刺秦王的第14小节,请同学们从秦方、燕方的角度分析荆轲失败的原因有哪些?(1.2组讨论秦方,3.4组讨论燕方)

2.荆轲最终还是失败了的原因有哪些?

生:秦王反应快。

师:怎么个快法?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生:惊、引、起、绝、走。

师:这些是什么词?

生:动词。

师:这属什么描写?

生:动作描写。

师:为什么要描写秦王的这些动作?

生:一是表现当时气氛的紧张。二是表明秦王虽然养尊处优,但求生欲望强,反应快,因而逃过了一劫。

师:很好,这些句子从长短看是什么句子?

生:短句。

师:用短句来表现急促的节奏、紧张的气氛,是吗?

生:是的。

师:今后自己写作文刻画人物时,要借鉴描写的手法。请坐。哪位补充?

生:夏无且用药囊砸荆轲,干扰了他。

师:对秦王来说,真正的转机是什么?

生:左右提醒“王负剑”。

师:为什么要提醒“王负剑”?

生:剑拔不出来。

师:为什么拔不出?(生沉默)

师:这里有个常识。秦王的剑长7尺。用现在的标准折算,长度有1.6米左右。人的胳膊只有80几厘米,剑当然拔不出来了。而秦王一旦将剑,形势就发生了逆转。秦王用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杀了他。从燕方看呢?

生:副手秦舞阳吓得走不动了。

师:就像我们现在常说的掉链子,对吗?(众生大笑)

生:还有,匕首未砸中秦王。

师:荆轲最初就可以用匕首刺秦王,为什么要砸秦王呢?

生:荆轲想活捉秦王。

师:文本中怎么说的?

生:“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师: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荆轲的副手秦武阳,是荆轲想带的人吗?

生:不是。

师:荆轲想带什么人?

生:他的友人。

师:文本中怎么说的?

生:“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师:对了,由于太子丹心急,荆轲未等到友人就去了秦国,这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师:对荆轲刺秦王一事,古今有不同的评价。

(课件:古今对荆轲的评价)

肯定:

①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东晋・陶渊明

②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 ――现代・

否定:

①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南宋・朱熹

②决匹夫之怒,逞盗贼之谋。 ――北宋・司马光

师:从这些评价来看,有人称他是侠义英雄,有人认为他是愚蠢之人,你认为荆轲是不是一个英雄。

3.荆轲是不是一个英雄?

生:荆轲不害怕强大的秦国,在燕国危急之时,挺身而出,行刺秦王,有勇有谋,我认为他是一个英雄。

生:知恩图报,仗义助人,是一个君子,也是一个英雄。

师:(小结)老师和大家的看法一样,有两点可以说明荆轲是一个英雄。一是不畏、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荆轲,卫国人,附庸于魏。魏亡后,他四海漂流。燕国与他一不沾亲,二不带故。他之所以当刺客,基于他对秦国入侵者的仇恨,对东方六国人民的同情。他的义愤为国难而发,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表现了一种不可侵犯、不可折服的崇高人格。

二是不甘失败,背水一战的奋斗精神。战国末期,秦国称王称霸的野心日益膨胀,正如文中所说“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这种形势下,要么自甘失败,屈膝投降;要么不甘失败,救亡图存。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到了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时候,破釜沉舟,作困兽之斗的精神是可歌可泣的。同学们对课文中的一个场面应该不会忘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音乐的凄婉慷慨和诗歌的苍凉悲壮所营造的浓烈气氛,足以惊天地,泣鬼神,让人为之感叹唏嘘!荆轲是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

4.秦王是不是一个英雄?

师:看来,把荆轲看成是一名英雄,是从古至今的主流看法。既然他是英雄,那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所刺杀的秦王是不是一个英雄呢?

生:我认为他是个英雄,因为他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人。

生:我认为他不是英雄。他多次发动不义战争,侵占其他国家土地,使老百姓妻离子散。还有劳民伤财,多少人家破人亡,孟姜女哭长城就是证明。因此,他不能算是一个英雄。

师:他不关心人民疾苦,没有人本思想,不能算是英雄,对吗?

生:是的。

师:两位同学的观点可谓针锋相对,这里有一个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老师以为分析历史需要六个字:要辨证,看主流。公元前475年起,中国历史开始了战火频仍、民不聊生的战国时期。秦始皇主观上想称王称霸,从秦国利益出发,以武力来经营天下。客观上秦王统一中国,结束了长达250年分裂割据的局面,符合历史潮流,这也是他最伟大的贡献,所以老师认为秦王是一个统一天下的千古一帝、时世英雄。

5.荆轲刺秦王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

师:荆轲刺秦王虽然过去2000多年了。时至今天,我们穿越时空,重温这段历史,它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它有怎样的影响和意义呢?

(课件:荆轲刺秦王的影响和意义)

直接影响:“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历史影响:一个国家版图尽管小,人口尽管少,但是人心不可欺,尊严不可没,谁想进攻它,征服它,谁必将遭到被压迫人民的坚决反抗。荆轲刺秦王的影响、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本身,它已经化着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融入在中华民族的英雄气质和光荣传统之中。

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历史影响”这段文字。

四、结题

师:列宁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读史可以明鉴,学会辨证分析。同学们在以后研究历史、关注社会、对待生活时,要全面辩证地分析。其实,《刺客列传》需要探究的内容还很多:“易水送别”凄婉苍凉、慷慨悲壮的场面,语气长短有致而富有情韵;荆轲三劝樊於期的语言艺术等等,司马迁用他的鬼斧神工之笔使形式和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希望同学们课后反复阅读体会,并加以运用。

五、作业

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断,以第一人称改写成300字左右的精彩故事。

(本课堂教学获2009年江苏省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篇2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课本译文为“司马谈去世后三年,司马迁做了太史令”。这作为解释可以,但作为译文欠妥,因为本文是司马迁的自序,而非他人所作,所以翻译时要注意用第一人称。这句话可译为:“先父去世后三年,我做了太史令。”

《夏本纪》

“乃殛鲧于羽山”的“殛”,文注和课本译文都当“流放,放逐”理解的,而几乎所有古汉语字典都解释为“诛杀”,基本也都以这句为例。

“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课本译文为:“他的声音符合自然的音律,他的身体就是标注的尺度,他的教令几经权衡方才。”前两分句译得不好,字典上“律”有“法律,法令,规则,准则”义,“度”也有“制度,法度”义,“声”有“言语”义,“身”有引申义“自己的品德、才力、行为等”,所以这两小句可译为:“他的言语就是准则,他的行为就是规范。”

“九山刊旅”文注为:“九州之山已经砍削树木作为标志,可以通行了。刊,砍削。旅,治理。”课本译文为:“九州之山都经过刊木表识成为通途了。”句意都对,只是把“旅”解释为“治理”有些费思量。“旅”字典上无“治理”义,但有“旅行”义。据此,这里“旅”可解释为“行,通行”。

《高祖本纪》

“息女”文注为“亲生女儿。息,生”,“息”固然有“生长,增长,繁殖”义,但也有“子女”义,为何不可就当“子女”解释?

“啖以利”的“啖”文注解释为“利诱”。“啖”确有“引诱,利诱”义,但这里“啖”带了一个后置状语“以利”,所以应直接解释为“引诱”。

“因以文谕项羽”的“文”文注为“文理,道理”,这里可解释得更明确,释为“文辞,文饰之语,漂亮话”。

“日夜而望归”的“”文注读qǐ,苏教版必修一和人教版必修三《劝学》都注为qì,《现代汉语字典》读qì,商务出版社《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3版以前都读qì,第4版读qǐ,人民日报出版社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古汉语字典都读qǐ,长春出版社《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qì(又qǐ),岳麓书社《史记》(韩兆琦编)注qí。这样的注音能不能统一一下?

《李将军列传》

“军亡导”文注解释为“军中向导逃亡”。如果这样翻译,原文应是 “军导亡”。这里“亡”应通“无”,句子译为“军中没有向导”。不当通假字也可把句子翻译成“军中失去向导”,向导可能死去也可能逃亡,这样翻译都无妨。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文注解说为:“意思是虽只是说桃李的寓言,但可比喻像李广这样的忠诚老实、口虽不能道辞而能使大家都感动的人”。教参译文为:“这谚语虽只是说桃李的小事,但也可以比喻像李广这样忠诚老实、口虽不能道辞而能使大家都感动的人。”这里翻译要贴近原句,不必过分坐实,可译为:“这话虽小,可以告诉人们一个大道理啊。”

《项羽本纪》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的“无一还心”,文注和译文一致,都解释为“不让一人有畏缩后退之心”。表面看没有什么问题,实际上这样解释把句子解破了。本来“示”的宾语是“心”,“示……心”意思是“表明……的决心”,这“心”是项羽的决心,文注变成了士卒的心。“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应译为“来表明士卒一定要去决一死战,没有一人可以后退的决心”。

“马童面之”的“面之”文注和译文都解释为“转身背向项羽”,文注写道:“面,背(向)”。其实“面”无“背向”义,要让师生好理解,需加注“面,通‘’,音miǎn,背向,违背”。

“背关怀楚”的“背关”,文注与教参译文不同,文注把“背关”解释为“指背约不让刘邦在关中称王”,教参译为“放弃关中”,教参正确。

《滑稽列传》

第一段太难,意译也过了度。

“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中的“赍”,文注解释为“同‘剂’,调配”。上下文全是用比喻来写煮马吃马的,为何独独这一句不把它看成比喻,而把它坐实为烹调?“赍”的第一意义就是“送物给人”,这里有何不可理解为“作陪葬品”?“用姜枣作陪葬品”仍是比喻,与上下文文气一贯。

“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中“荡荡”文注和译文都当“漂亮阔气”理解,不准确。“荡荡”字典上无“漂亮阔气”义,但有“平坦的样子”义,如“君子坦荡荡”的“荡荡”就是这个意思。这里解释为“平坦”是非常恰当的,这两句可译为:“把城墙漆得平坦而光滑,敌人来了爬不上去。”

《刺客列传》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中的“相乐”,教参译为“看看彼此,相当快乐”。高渐离、荆轲都是不得志者,心中郁抑,借喝酒唱歌聊以取乐而已,不可能真正到达“相当快乐”的境界,要不然怎么一会儿之后又相对流泪呢?所以这里的“相”既非“看”也非“相当”,“相乐”就是“相互取乐”。

“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教参译为“这本是我需人做事的时候呀”,我认为应译成“这本来是我命里该绝的时候啊”。太子丹留樊将军虽然不能排除有用他的动机,但主要是道义使然,怜悯之情和朋友之义不允许他抛弃樊将军,后来用他的头做信物是荆轲的主意,也是荆轲去跟樊将军说的,樊将军活着时太子丹并未同意。再者,就是想用樊将军,也是用他来做挽国家于危亡的大事,怎会把他当走卒看待?鞠武想赶走樊将军来消除秦击燕的借口,太子丹认为反正自己到了命里该绝的时候了,不能再做件对不起朋友的事情。

“(田光)偻行见荆卿”中“偻行”,文注解释为“弯腰曲背而行。形容老态”,教参译成“伛偻着背走去”,理解是一致的,未被太子丹充分信任,心中受到打击,让他从形态上体现出来,这当然也讲得通。但“偻”还有个义项“很快”放在这儿解释似乎更有道理。他要尽快去见荆轲,让荆轲尽快去见太子丹,自己尽早自刎来证明自己是节侠,这从下文他跟荆轲所说的话“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可以得到印证。

“从者以告其主”的“以”,教参译为“因此”,误。应当介词“将,把”理解,后面补介词宾语“之”, 翻译成“把这件事”。

“天雨粟,马生角”中“雨”,好多年文注都解释为“下雨”,新版教材已做了补充,引申出“落下、降下”义。

《秦始皇本纪》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的“传后世”,教参译为“传给后代”,从前两分句看,秦始皇重的是名,所以可译为“流传后世”。

“书同文字”,教参译为“书写使用统一的隶书”。秦统一文字用的是小篆,但实际上因不便书写未能真正统一,汉真正统一了文字,用的是隶书。所以这句话可译为“书写使用统一的文字”。

《赵世家》

“异敏技能之所试也”的“试”,教参译为“试行”,可译为“施展”。

“蛮夷之所义行也”的“义行”文注解释为“效法。义,同‘仪’,榜样”。其他皆可,把“义”解释为名词“榜样”欠妥。这里“义”同“仪”,应解释为动词“倾心,向往”,字典上有“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之例。

“离中国”文注为“使中国横遭灾难”,教参译为“远离中原风俗”,各对一半。“离”同“罹”,遭受之意,这里是使动用法;“中国”应理解为“中原”,全句译为“使中原横遭灾难”。

“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教参译为“地方不同使用会有变化,事情不同礼制不必相同”。“用”译为动词“使用”欠妥,可译为“使用的治理方法”;“事”译成“情况”更好。全句可译为:“地方不同,治理方法会有变化;情况不同,礼制也会更改。”

《魏公子列传》

“遍赞宾客”,教参译作“向全体宾客赞扬地介绍了侯先生”,“赞”有“告,告诉”义,应把“赞扬地”删去。(最近教参已改)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这一句文注中出现了两处错误,教参译文有一处不当。文注把“不宜有所过”的“过”释为“过分。指超出常格的礼数”,把“今公子故过之”的“故”释为“同‘固’,这里是已经的意思”;教参把“于众人广坐之中” 译为“在大庭广众之中”。这里“过”应解为“拜访”,“故”应解为“特意,特地”,所好的是最近版本的这两处文注错误已得到纠正。“于众人广坐之中”应译为“在宾客满堂之时”或“到满堂宾朋之中”。

《淮阴侯列传》

“大丈夫不能自食”的“食”文注要求读shì,而“食”字只有shí和sì两个音,这里应读sì,句意为“大丈夫不能供养自己”。

“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中“若”字,文注解释为“你,指称二千轻骑的将领”,教参译为“你们”。这里教参译法更有道理,因前文是“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告诫的对象应是二千轻骑,并非专指其将领,前文也未特地提及其将领。

“高祖已从军来”,教参译为“高祖从平叛陈的军中回到京城”。从文意和语法的角度看,应把“从”当使动用法解,译为“高祖带着陈的军队回到京城后”。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中“鹿”字,文注为“与‘禄’谐音,比喻皇帝之位。引申为政权”。“鹿”本身就有“比喻政权或在位者”的比喻义,何以要与“禄”联系起来?且“禄”有“福气”和“官吏的薪俸”之义,无“帝位”或“政权”之义。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篇3

        关键词:交际  基于规范  许渊冲  中国古诗词

       andrew chesterman逾越了传统的翻译观念,总结了五种现行的翻译伦理模式,其中交际的伦理和基于规范的伦理是他的两大创新。

交际的伦理指实现与“他者”的交流。基于规范的伦理指满足特定文化的期待。笔者认为,要实现这种交流,满足这种期待,译文必须符合目的语的社会文化规范和语言文化规范。社会文化规范主要涉及到目的语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规范等的制约和影响;语言文化规范主要指诗学和文化万象等的制约和影响。就语言文化规范而言,译者要注意维护目的语的语言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他/她还要对源语语言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孙致礼2007: 17)。

       中国的古诗词与中国的地理、历史、人文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等相联系,而这些文化对外国读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而言,可能比较费解。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达到交际的伦理,就必须冲破文化的制约。许渊冲教授是怎样处理这一类诗词的翻译的呢?例如:

原文: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尤寒。

译文:farewell on river yi     luo binwang

the hero left his friend .with angry hair on end.the martyr’s now no more.the waves cold as of yore.*the hero and martyr refers to jing ke who left his friends on river yi and planned to kill the king of qin but failed .

       此诗是纪念荆轲刺秦王的,整首诗洋溢着歌颂悲壮英雄气概的气氛。可是由于英语读者对荆轲这一中国历史古人不甚了解,译者必须解决这一交流上的问题。许渊冲通过文末注释填补了这一交流上的障碍。值得注意的是,他没有对燕丹进行注释,而是以the hero’s friend来译。笔者认为,许渊冲的译法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这首诗缅怀的对象不是燕丹,略去对他的释译可以使得读者与译者的交流更便捷。

除了社会文化的制约,英译中国古诗词还受到语言文化如押韵、格律等的制约。诗人享有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些特权,即为了适应节奏格律的需要,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缩略形式(如tis=it is, o’er=over)以减少音节数, 还可以灵活调整词序。许渊冲在翻译中国古诗词上相当重视押韵,主张翻译诗词时要保留其韵味,必须押韵。他指出,翻译唐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在他看来,“三美”之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次是“形美”。在其翻译实践中,他也始终遵循这一原则。且看下面的例子:

原文:菩萨蛮——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欲断肠。

译文:tune:“buddhist dancers”       wei zhuang

all men will say the southern land is fair.a wanderer is willing to spend his whole life there.he’d like to see spring water bluer than the sky.and, listening to rain, in painted ship to lie.the wine-shop waitress looks like the moon bright.like snow or frost congealed her arms are white.till he grows old, from south lands he won’t part.to leave this land for home would break his heart.

此译文好几处灵活地调整了词序:“and,listening to rain, in painted ship to lie”这一句将状语in painted ship前置于不定式to lie之前,属于状语前置的还有“from south lands he won’t part”,表语前置的有“like snow or frost congealed her arms are white”,等。“the wine-shop waitress looks like the moon bright”这一句将定语bright后置于其修饰词moon之前。不难看出,许渊冲调整译文的词序是为了实现译文的押韵。他遵循了译语的语言文化对格律诗的体例制约和规范,使译诗更容易为译文读者所接受。

       从这些释例可以看出,许渊冲教授在之所以取得很大的成功,就是因为他在这些伦理模式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普通的译者也应该在翻译过程中参考和适时运用这样的伦理模式,力图找到其中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1]孙致礼.译者的职责.中国翻译.2007(4).

[2]许渊冲.谈唐诗的翻译.诗词翻译的艺术.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

[3]许渊冲.最爱唐宋词.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年版.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篇4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一片荒凉之地,即使在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尽管语文教师尝试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却因对于其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认识有限甚至有误,还有应试教学及其惯性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广大师生还是只把眼睛紧盯在它的词语和语法上,更多时候沉陷在反复操练和追求考分的泥淖之中,致使板块教学呈现出“高投入、低产出,低层次化发展”的不良态势。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简要阐述。

一、要让高中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素

经过数年来的学习和积累,高中生逐步拥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这并不能表明他们已经掌握了良好的翻译技巧,也就是说,让高中生掌握比较系统的文言文翻译要素是相当必要的。首先,要教会学生文言文翻译“信、达、雅”的基本原则。就是翻译时要忠实于原文;译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力求简明、优美和生动。其次,应充分体现“直译为主”的特点。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要字字落实、一一对应,不随意增删词语,不贸然改变结构。只有在直译手段无法达意的情况下,才能动用“意译”来辅助翻译。再次,要教会学生相应的能力和技巧。(1)对于各类名称、官职名和年号之类的,还有如“门庭若市”“席卷天下”“气象万千”之类的成语和习惯用语等,要能“留”则“留”。(2)根据实际需要,该“补”则“补”。如“还矢(于)先王。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3)把文言文直接地“换”成现代汉语。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换成“谁”)能无过?”(4)把宾语前置以及状语、定语后置等倒装句式“调”整过来,使之能够更加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规范。

二、要逐步培养学生“死中带活”的翻译能力

所谓“死”,就是对字词句式中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问题要概念化、条理化。比如最为基础的“文字翻译”,除了掌握其基本字形和字音外,还要反复强调“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概念。以通假字翻译为例,这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在翻译中无需引经据典或者过多地分析其由来,只要直接地把之翻译成现代用字并理顺句意即可。“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通“现(显现之意)”,“约从离衡”中的“衡”通“横(连横之意)”,“赢粮而景从”中的“景”通“影(影子之意)”,“倔其阡陌之中”里面的“倔”通“崛(毅然举事之意)”……再如“一词多义”,就是指同一文言文词语往往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具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的区别:“畔”——本义是“田边”;引申为“旁边(如桥畔、河畔)”;因与“叛”同音,又可假借为“背叛(如“亲戚畔之”)”之意。而所谓“活”,就是教师要善于通过积极性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和生动灵活的翻译能力。

三、要引导学生善于联系史实和相应的文言背景

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言文篇目有许多是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它们与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息息相关,作品虽然极具文学性,史实性特征却都很强,而且人物、事件之间的关联性也很紧密。如《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寡人之于国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等,都与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比较严密的因果关系。有鉴于此,如果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或者相对孤立地讲授文言文,不注重引导学生把文本知识与相关历史事件渗透、融合和延伸,不仅难以激发学习情趣,变相加大文言文学习的难度,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必将是事倍功半而非事半功倍。高中生已经具备相应的自学能力,教师既要以身立教,对学生潜移默化,又要激励并推动他们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多读一些相关的史书资料,多了解一点与文本相关的人物事件,对于提升学习感悟和翻译能力大有裨益。

四、要激励学生在厚积薄发中不断提升翻译能力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凡是能够流传千古的都是历经沧桑而不朽的精品之作,凡是选人教材的文言文更是集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璀璨精品。由于历史穿越的时空太过遥远,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快,特别是当今许多的青少年对于历史文化已经逐步产生了一种茫然甚至陌生之感,这对于培养高中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和翻译能力形成了相当的挑战性。毫不夸张地说,要想学好文言文并非短期速成之功,也不可能仅仅通过学习教材中那有限的篇目就能达成心愿,而是要在长期的日积月累和厚积薄发中才能逐步积淀而来。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既要带领学生对指定的文言文教学任务进行不断地打磨和锤炼,努力追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破”的境界和效果,又要“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广泛涉猎名篇、名段和名句,沉下心来进行赏析,努力开辟另一块学习文言文的美妙天地。只有这样,才能在“腹有诗书”和“熟能生巧”中逐步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总之,高中文言文教学是一项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的实践性课题。我们应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努力为之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篇5

芦苇:有句老话叫隔行如隔山,艺术涵盖的内容实在是浩瀚博大,每个行道都足以倾入毕生的精力。我年轻时也自命志在艺术,埋头读各类艺术史,读多了,方知个人的局限,每个人都不过是恒河中一粒细沙。能干干脆脆地承认“我不懂”,是受益于维特根斯坦学说。

至于中国电影的水准,是一个令人尴尬而唏嘘的话题,跟谈中国股市和足球一样,提起这个话题就会心绪变得很不正常。

王天兵:你是我认识的艺术家中很少谈艺术,而把“类型”挂在嘴边的人。你自己是写类型片――侦探片(《疯狂的代价》)出道的。 “类型”和“艺术”是什么关系?

芦苇:电影的类型一如文学的文体,亦如建筑中的格式,各有不同的功能及限度。如果用写监狱号规的文体去写情书,结果准会不妙。把厕所设计成剧场气派也几近荒唐,这些都是常识。可叹的是我们的电影常常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类型的不清往往导致电影在内容上的混乱。

“艺术”一词的意境空阔无边,而说起电影类型一定会有具体所指,我觉得谈电影类型比谈艺术实在得多,是在说电影本身的事,而不是漫游虚境。

王天兵:而且也常听到你说“功力”、“扎实”两个词。这两个词已经被滥用失去意义。“功力”是否指技巧、“扎实”呢?这是你衡量情节片的标准吗?

芦苇:“功力”所指不仅仅是技巧,而是一个人的全面素养及能力。“扎实”不仅仅是衡量情节片的标准,还是一部好电影的基本品质。

我同意你说的这两个词被滥用直至用烂,但我国电影所缺失的仍是这两个词,就像“诚信”这个词在当今生活现实中的境遇。这很反讽,像是一部事关社会失语症的黑色幽默电影,让人悚然无语。

王天兵:从这个角度看你所喜欢的《小城之春》、《小武》、《惊蛰》,这些片子都是艺术片,你也说它们“功力”深厚。为什么你又担心贾樟柯、王全安进入“情节片”有一道鸿沟要迈?“情节片”和“艺术片”怎么竟有这么大差距?是否因此,你认为中国电影还穿着开裆裤?请你列举你认为还很幼稚的五部片子,大片、艺术片、试验片都包括。

芦苇:这三部电影无疑是中国电影的精品。但贾樟柯的青春三部曲一部不如一部也是事实。他是以小县城青年的生存体验为出发点,一举拍出了《小武》这样的杰作。事不过数年,到《任逍遥》时,还是同样的主题,情节与人物却苍白脆弱得难以成形。到了《世界》则已经可以说是伪善了。这种其兴也忽焉、其颓也忽焉的现象,几乎是中国影人难以逃脱的命运。王全安比较稳健,第一部《月蚀》初露锋芒,第二部《惊蛰》便成了中国影坛具有惊蛰意义的作品,令人叹服。在眼下这个泡沫缤纷的文化市场下,有这样一部在人文品格上本色不变、分量十足的作品弥足珍贵。这也是我推荐他导演《白鹿原》的原因。《小武》与《惊蛰》均是纪实风格的生活片,在情节叙述上有很大的自由,不受戏剧法则的限制。如要拍大片、驾驭戏剧强度大故事情节强的电影,这不是凭感觉便可以成事的,确有一道鸿沟需要超越。

合理而精彩的情节叙述是硬功夫,几乎所有中国导演都在此触礁而沉,包括陈凯歌、张艺谋有过闯险成功记录的也仍会翻船,《十面埋伏》便是明证。这部画面美轮美奂的武侠电影在故事情节上却一塌糊涂荒诞不经。我想这种现象有两个原因,一是自第四代至第六代导演所受的专业训练本来就先天不足;二是电影环境与市场利益已经把影人们卷入到风险浪涛中,都摇身变成了借本翻账火急火燎的赌客,哪可能再潜心埋首专心创作呢?鉴于此况,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恕我直言对下列五部电影不能恭维:《荆轲刺秦王》、《十面埋伏》、《恋爱中的宝贝》、《绿茶》、《紫蝴蝶》这几部包装豪华炒作火爆的电影,在剧作上却相当混乱而幼稚。借用张艺谋当年的说过的一句话“都是水货”。

王天兵:你自己是什么时候“成长”的?你能否回首创作成长、电影的习艺过程中让你“悟道”的几个关坎儿、几句话,几件事?

芦苇:请问,你的“成长”是什么意思?

我要真的成长起来学会了“做人”,就不会点名抨击曾是密切合作者的影坛老友了。成长不成长有什么关系,保留住心中尚存的那点真挚的感觉,使自己的心灵不至于枯萎死亡才顶顶要紧。

王天兵:我说的“成长”是指技巧的成熟,是指从你感到自己入门了,直到能够驾驭编剧。

芦苇:任何行业都有“悟道”这一关。我的几个“关坎儿”其实就是使人心灵震动的几部电影。一是塔尔柯夫斯基的《安德列・鲁勃辽夫》,一是科波拉的《教父》,一是黑泽明的《七武士》,一是贝特鲁齐的《末代皇帝》,一是大卫・里恩的《阿拉伯的劳伦斯》。这五部电影足以让任何人迷上电影并深悟其道受益终生。

对了,还有契诃夫与纳博柯夫的小说,中世纪的宗教音乐以及中国河套民歌,都使我对电影的生命力深具信念。

王天兵:你经常说编剧要用“笨”办法。什么是“笨”,和技巧有什么关系?笨和“呆”有什么区别?“笨”这个词总让人想起中国传统哲学那些老生常谈。你却又是个写过《洛丽塔》的纳博科夫的发烧友。纳博科夫文笔是“天花乱坠”。在你看来,他“笨”不“笨”?

芦苇:之所以用;“笨”这个字,是眼下的国产片太机巧、太滑头、太虚假。大家一窝蜂的都去做“四两拨千斤”的活路,市场上肯定多是假冒伪劣的货色了。“笨人”所出的活路倒往往是真货、干货。

张艺谋当初拍《老井》体验角色时就是下的这种笨功夫死功夫,天天汗流浃背地去山沟凿石板背石板,所以角色演的让人信服无疑。他要是坚持用这种方法去推敲剧本人物情节,不要在主题与情节上投机取巧,那《英雄》便有可能成为货真价实的精品巨作,成为地道的“干货”而非“水货”。谁又能料到,首推中国电影史上的超级水货《英雄》,竟是当年以此为警戒的老谋子搞出来的呢?这就叫作“人物的戏剧性转变”,令人感慨。

我用“笨”是褒义的,而你说的“呆”是失去了感应的僵木状态,是贬义的。我看《绿茶》产生的就是这种呆的感觉,即使看镜头让人眼花缭乱的《恋爱中的宝贝》,对人物仍然是发呆的感觉。你说“笨”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陈词滥调,我举一个反例,现在满大街贩卖的都是教人投机取巧术的民间秘籍,这二者互补起来便形成完整的国粹图像。孰笨孰巧,这幅图像自有答案,我们就不费口舌了。

是的,我是纳博科夫的铁杆发烧友,我藏有他所有的中文译本,光《洛丽塔》就存有三个版本。梅绍武先生翻译的《普宁》无疑是深得纳氏精髓的上品,是我多年拜读的小说圣经。读梅绍武先生的译本便知在翻译界也只有靠“功力” 与“扎实”才能出好作品。我认为中国在功力上有资格翻译《洛丽塔》的除梅绍武先生断无他者,并为他未能翻译此书深觉遗憾。在梅先生译作的《普宁》里,才能品会到纳博科夫原作的博大与精巧、悲剧与喜剧、人性中的高尚与卑鄙的完美结合,是一种阅读中的超级享受。可惜根据纳博科夫的小说拍的电影是三流货色,无法与原作媲美。是的,纳博科夫的行文看似“天花乱坠”,但结构如同妙不可言的音乐一般严谨而精确,无懈可击。他不但是小说家,还是文体专家与文学史专家,他翻译普希金的长诗《奥涅金》耗时十年,译文占二百二十八页,注解评论与阐释竟占了一千八百多页,在考据上下的功夫令同行黯然失色,在你看来,他“笨”还是不“笨”?

王天兵:《奥涅金》这本书厚达千页,我倒真翻看过,但其冗长就是专家也无法卒读。纳博科夫强调如实翻译,但不求合辙押韵,这至今仍有很大争议。纳博科夫有严重的失眠症,他自己承认写这本书是为了消磨漫长的无眠之夜。看来,你只是慕名而已。所以,这不是很好的“笨”的例子。

我问这个问题,因为中国作家总把“笨”和“简陋”分不清,总是说“质朴”才是最高的境界,结果导致“寒伧”,他还自以为是到了“大道无形”的什么大境界。而纳博科夫天花乱坠、句句暗藏玄机,是“灵巧”的杰作。中国太缺少这种“灵巧”了,都是追求什么“笨”和“纯朴”,在做“纯朴秀”,实际上土气、枯燥、乏味。绘画上那些追求“味道”的国画往往如是。

你小时候的朋友都说你从小会讲故事,讲得大人小孩都爱听。后来你成为职业电影编剧。写电影剧本和编故事到底有什么不同?

芦苇:有同有异吧。说书大师王少堂先生一把扇子一块响堂木,就把听众迷个半死,我写的剧本得花大把钱拍在银幕上,也未见得具有这般功效,老艺人不服不行。王少堂先生要是干上编剧,我们这号人只能自惭形秽去混别的饭吃去了。

编故事要的是好听,电影编剧则是要好听加上好看。不过王少堂先生说的书在想象中也是很好看的。

王天兵:你的重要作品都是小说改编而来的。能否举个例子,一段精彩的故事,你是怎么转化成电影的?在你看来,哪部电影是最“电影”的电影?请举例。编剧变了什么魔术让二流通俗小说《教父》搬上屏幕变成了一流电影经典?

芦苇:小说与电影根本就是两个行道,小说通过阅读想象完成,而电影通过视听完成,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一流的小说很难成为一流的电影,正如一流的绘画很难成为一流的雕塑一样。如要换种,就得经过脱胎换骨的再生,这叫“再度创作”。大腕导演库布里克就拍过纳博科夫小说改编的《洛丽塔》,依我看这是他拍的最差劲的电影,原作的神韵光彩损失殆尽,纯眉狗尾续貂之举。我读《复活》原著比看《复活》电影要感动的多。能与小说并驾齐驱的电影可谓凤毛麟角,波兰斯基拍的《苔丝》算一部,大卫・里恩拍的《雾都孤儿》算一部。

我一直对名著心存敬畏不敢染指。当年张纪中上门要我改编《水浒》,我便直言没胆接活,实在是高山仰止自量不才。我对敢拍《红楼梦》的人也心生疑惑,只有吃了豹子胆、喝了的人才有这么大的胆量,敢这么轻易的就出了手。

只要大家觉得我写的剧本拍出的电影还好看就成了,至于蛋怎么变成鸡,鸡又怎么变成蛋,个中原委一样过于冗繁不免乏味,就免谈了吧。

电影确因其独特的语法亦即“电影性”而引人入胜。举例说,与《霸王别姬》同时夺取戛纳大奖的《钢琴课》对电影手法的运用就比我们熟练自觉,电影表演也更细腻微妙而出神入化。《霸王别姬》是靠了极为强烈的戏剧张力才与之平分秋色的。我不得不服气地承认,在电影艺术上的造诣我们略输一筹。我多次想与陈凯歌能够深入地讨论分析这一点,但可惜他无意跟我深究这个话题。《钢琴课》就是最“电影化”的电影作品之一,而《霸王别姬》则更多依靠的是戏剧性情节的力量取胜的。

我不想说是科波拉“点石成金”成就了《教父》这部作品,确切地说,小说是一座大矿床,而科波拉则是慧眼独具地识出了矿脉所在。他嗅出了这部黑帮小说中不同寻常的家庭伦理成分,进而破天荒地把黑帮片与家庭两种类型结合在一起。好莱坞老板看了电影版的初稿后疑惑地说“这哪里像是黑帮片呀?”正是这种不同凡响的类型结合,才使《教父》成为了电影殿堂的经典之作。

王天兵:现在的导演,三十岁才开始上道。以后的孩子,看着无数影像长大,将来会不会有莫扎特式的天才,七岁能导大片?

芦苇:在技术的层面,这有可能。

在心智的层面,这不可能。因为他还处于心智不全的阶段。莫扎特七岁时的作品一定无法与他成熟后的作品的成色媲美。电影说到底仍是心智的产物。

王天兵:另外,你还常叹中国电影没有好“表演”,连《霸王别姬》的表演在你看来也不是一流的。为什么?

芦苇:中国电影表演差过错不在演员,而是烂剧本烂导演与烂的制作环境,能轻易扼杀许多本来禀赋不错潜质尚好的演员。一部电影的基础再好,它的生命力最终是要靠演员的表演来展现,中国导演对此尚无深刻的认识。目前的影视作品都是快餐式消费,对演员的要求只限于程式化装模作样的水准上,所以很难出好的演员。

《霸王别姬》各方面的成色都不错,但在表演方面并非无懈可击。将《霸王别姬》与同时取得戛纳桂冠的《钢琴课》相比较,表演上的差距便会一目了然。《霸王别姬》前后得过各种影展几十项奖中鲜有表演奖,而《钢琴课》的女主角霍特同时摘得世界级影后大奖,便是表演水准不一的明证。

我为张国荣的死深感痛惜,他是具有国际影帝实力的天才演员,他的演技远未充分展现出来,便轻易了断弃世,实在让人扼腕叹息成为憾恨。

不同的电影类型对表演有很不相同的要求,电影《惊蛰》就其类型而言,它的表演是让人惊讶叹服的,先后出场的十几个人物个个形神饱满气韵生动,角色的生命质感自然真切,这就是第一流的表演,证明导演导戏的功夫身手不俗。

金鸡奖近年因各种原因每每难服人心,但去年将最佳女主角奖颁给《惊蛰》的女主角余男,倒真的是名实相符。

王天兵:一个有意思的问题:电影编剧是否天生会演戏?你想,在纸上写出各色人物,边写不就得边演吗?

芦苇:好的电影编剧当然会演戏,但不是在真实的场景中,而是在脑海的想象中。当然是边写边演,不演就写不下去,这种想象中的表演有时会无比神奇妙不可言。所以称职的编剧看表演时会格外的敏感。

王天兵:第五代导演有三个人不约而同拍过秦始皇。这是偶然的吗?我想听听你对你们那些同龄人,对这种心理现象,以及对《刺秦》、《英雄》、《秦颂》(这是你编剧的)的看法。

芦苇:先说《秦颂》。中国有最丰富的历史资源,但没有一部像《末代皇帝》那样绚烂而令人信服的历史电影。黑泽明的《蛛网宫堡》、《影子武士》让全世界接受了日本的历史 电影,这些对我们触动很大,所以《秦颂》的剧本是倾注了大量的热情与心血的,企图为中国的历史电影坚实地迈出一步,可惜的是这一步走偏了。

我曾对导演反复强调过,《秦颂》的主线是一个友谊破裂的故事,高渐离与赢政童年的关系愈生死与共情同手足,日后两个人精神冲突与决裂便愈痛苦愈见悲剧的力量,所以两人儿童时代在狱中共患难的戏是全影片的根基,俗称“戏根”。戏根若成则全剧皆通,戏根若失则全剧尽输,《霸王别姬》成功道理便在这里。但令人深憾的是在拍摄中偏偏将“戏根”连根掘掉了。剧本中俩孩子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情节尽被砍弃,将俩人的形象改成了恣意妄为无恶不作的小狂徒,竟把狱长生生活埋了。这已脱离了类型的制约,成了无厘头搞笑版的意思了。在拍摄期间,扮演秦始皇的姜文曾多次提出疑问,身为至尊至圣的秦王,凭什么要宠爱高渐离这个讨厌麻烦的家伙?他问的一矢中的。砍掉生死之情,俩人的关系便无从发展了,本无交契何谈破裂?姜文、葛优的挑梁大轴,赵季平的音乐、曹久平的美术可谓阵容煌煌,但却无法挽回这部主题与情节失却指向的电影了。

《荆轲刺秦王》的主题与情节则是出奇的混乱庞杂,以至于我看过剧本后无法断定它的类型所属,忧心忡忡地去找陈凯歌说,这个剧本全然不顾情节剧的基本章法,在主题人物情节上均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你这是拿大商业片的投资去搞一部――说的好听,去搞一部实验性的无类型电影,这样踏实吗?我的出语可谓言重,但未能引起他的警觉,他回答说踏实的很。当时我面对陈凯歌,脑子里却冒出了一句湖南人常用的叹谓:“唤不回来的!”

后来我专门买票进电影院看《荆轲刺秦王》,为自己不幸言中而暗暗叫苦。影片的制作技术精湛出色,但在剧情与人物的逻辑关系上,如其剧本般的混乱不堪难以理喻,犹如进入了一座无视结构原理的巨无霸式的建筑之中,满目是大而无当华而不实的堆砌,台词声嘶力竭内容却苍白无力,弄得观众从头到尾都不知所云不明所为,影院内仅有十几名观众中途走掉若干,在西安市原定放映一周的档期只两天便匆匆撤片了事。

陈凯歌在拍这部电影时抱负很大,说这部电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希望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有所表达,但结果事与愿违。他在拍《黄土地》时默然无语,这部投资连《荆轲刺秦王》的零头都不到的电影,倒是实实在在地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本色,而且令人信服感动。反观《荆轲刺秦王》,剩下的只是一大堆华丽堂皇却散乱无序的碎片,陈凯歌在起步之时便达到的境界,在盛名之后却失坠而下,今昔的变化令人唏嘘。

《英雄》的主题可谓虚妄可怕,端的是要从根本上颠覆武侠精神与武侠片类型。替天行道公义战胜邪暴是武侠小说武侠电影(包括美国西部片)永恒的不二法门,背弃此旨即失去武侠精神的价值,武侠就成了毫无意义的行尸走肉。可叹的是《英雄》里的武侠竟能被暴君一通言不及义的思想教育给洗了脑,幡然悔过地改变了世界观,认秦始皇为大救星,还心甘情愿地去当祭品了。这算是哪门子的武侠?纯属一个弱智的奴才。只有秦始皇写武侠才会用这样的笔法,滑天下之大稽且诓世间之民智,与司马迁笔下的的游侠列传真是天壤之别。武侠对中国人太重要了,乃是民间百姓对公平正义最后的梦想与希望。张艺谋后来检讨,说他用秦始皇出场是犯了一个低级错误,问题不在这里。你都抹杀了武侠精神,将武侠片嬗变成了思想教育片,不论哪个皇帝出场,反正黎民百姓们寄托武侠的希望破灭了,连梦想都没得做了,这才是触犯天下众怒的要害所在。试看黑泽明拍那么多的武侠片,没有一部敢去涉这路混水的。难怪后来《英雄》在文化界与媒体网络惹来的恶评沸反,连金庸先生也忍无可忍拍案而起了。

《英雄》是一单赚得大利的生意,也是自毁招牌之举,滚滚而来的钞票既抬高了他的身价也埋没了他的半世英名,值当不值当,后人自有评说。

我们撇开秦始皇的历史功过不谈,就一个叱咤风云扭定乾坤的戏剧人物而论,这三部电影都愧负于他。他是历史舞台上集壮志与酷才于一身的伟大演员,对于他身上诡异的魅力与复杂的欲望,这三部电影均显得才力不逮望尘莫及。这证明了第五代电影人的两个问题:一,在精神价值上的失衡与紊乱;二,在艺术创造力上的萎顿与无能。在贝特鲁奇所拍的《末代皇帝》面前,我们都是侏儒。

王天兵:我在美国看《英雄》,感觉不像在国内看那么差,因为彼秦始皇非此秦始皇。而且在影片中,这个秦始皇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行为,他背过身去,等刺客行刺。这种行为,在他的“言不及义的思想教育”之外,感化了刺客。

以头脑清醒著称的著名电影评论家伊伯特(RogerLbert)都说这是部具有非凡的美的影片。美国观众不知道咱们的秦始皇,所以看至此,已经忘了他的强权和屠杀。

贝特鲁奇的《末代皇帝》对宫廷生活的描述达到了一种令中国人尴尬的可信度。可是我无法接受这部影片中那个备受、命运多舛、风流倜傥的溥仪。比如:在《我的前半生》中,他自己承认在抗战末期,因为巨大的压力,他变得残忍自私,根本不把自己身边的亲人当人。而在电影中,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受害者。身在美国,再看此片,我更觉得不舒服。

你自己上山下乡过,还坐过牢,而且你的两部戏《霸王别姬》、《活着》都涉及二十世纪中国的苦难。但我从没听你教训过谁“你没吃过苦”。你从时代病中逃逸出来,大概扒过自己几张皮吧(剖析过自己)?

芦苇:苦难大概是生活的语境,所以佛陀干脆宣称人生就是苦海。纳博科夫通过普宁的声音说,我们在人生中真正能够获得的除了悲哀,还有什么?被美食琼液折磨得消化不良的崇祯皇帝,与饥肠辘辘饥寒交迫的李白成都在忍熬着各自的苦难,天子与贱民皆无从幸免,这正是我读中国历史的感受。

再说,狼把自己的崽子赶到荒原上去,更大的驱动力是生存与父爱的本能,而不是虐子的心理。苦难是浸透于心的体会,对我而言,会给写电影剧本带来坚定的自信。当写到此境此况中时,我笔下的人物就会有血有肉呼之欲出,足以使人泪透纸背。苦难既然如此普遍,又何须他人的训示?

我确实是从政治的时代病中逃逸出来的,现在努力从商品时代病中逃逸出去,不管扒他几张皮都在所不惜。

王天兵:纳博科夫赞美人生,他说过,生活对他就如新产的乡村奶酪和蜂蜜。

你在对自我、对传统批判之后找寻精神出路时,碰上了西方电影。你说过你是看完《末代皇帝》才突然找到《霸王别姬》的视角的。《霸王别姬》有一股“京味儿”,又有浓郁的“洋味”。你反复说过中国人要是信基督教那是中国人的福分。你在电影技法上成熟了,但或许还是西方精神世界的小弟弟?你自己长大了吗?中国电影什么时候能成人?

芦苇:写《霸王别姬》剧本时,贝特鲁奇所拍的《末代皇帝》对我的启发影响是关键性的。剧本以人为本,所以视角是全球的人都能理解的。不管京味儿与洋味儿,都是一部好电影的诱人味儿,庆幸那一次我们干的还算不错。

我们的老祖宗相当狡猾地绕过了一神教的信仰阶段,结果孕出了无数以眼前利益为终极目的的怪胎,这就是被“五四”学者们所断定的“功利型文化”,亦形成了今日国人们普遍的精神状态,对这种结果你满意么?我们且不谈基督教对生命的珍重奠定了人道主义的基础,如果能遵从最简单的戒律,比方说不说谎作伪,中国电影就会自然实在有人味的多,不至于满目的虚情假意或是无情无义,这不是福分么?

我在电影技法上远未成熟,也不在乎是否是西方精神世界的小弟弟,这纯粹是一个中国祠堂族谱式的问题。在精神的选择上,我只问良莠无分东西。与其当个昏聩的爷爷,不如当个明智的孙子,只要心智健全明白事理,你爱怎么论序排辈都行。

芦苇,编剧,现居西安。主要剧作有《霸王别姬》、《活着》等。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篇6

一、宏观调控教材,加大概括训练

文言文选读教材涵盖面大,涉及人物众多。例如,《史记》选读体大思精,包罗万象,通过描写起伏跌宕的事件情节,展示波澜壮阔的社会画卷,同时涉及历史、传记、小说、戏剧等体裁,涉及人物四千多人,塑造手法多样,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如果精讲精练必然耗时费力,也与选读教材的要求不相符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加大对教材的宏观控制,引导学生从概括课文的情节、层次入手,梳理课文的结构层次和人物的主次关系。此类概括有很大的难度,可以在诵读的基础上,结合分析栏的分析和课后的要求,强化对材料的概括训练。

材料的概括训练还要结合历史背景和人物的复杂关系。根据《史记》特点,从材料的叙述特点如互见法切入,全面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思想动态。人物的历史活动详略有序,而概括材料应该反映重大事件和重大历史观点,回避琐碎的小材料,这样宏观把握,有利于快速有效的理清重难点。

二、梳理课文细节,点燃思维火花

在塑造人物性格的各种手法中,细节描写和传神的场面描写显得特别突出。教师若能抓住这样的切入点,会比较有效地悟透选材,并全面地掌握主题。例如,讲授《刺客列传》一文,可从诗句“燕丹善养士”一句引导学生,可以问“文中哪些细节可以作为论据证明燕太子丹确实善于收养门客呢”,学生可以找出本文的田光、荆轲等四位养士的名字。例如在“荆轲刺秦王”一节中,可以重点赏读荆轲的两次“笑”,一是“顾笑武阳”可看出安慰、镇定的本色,一是“倚柱而笑” 蔑视的神态,从这些细节入手,可以盘活人物的性格,很好地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细节才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道而拂牵,强而勿抑,开而拂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巧妙设置一些“障碍”,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的欲望,进而激发团队的学习热情。语文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竞赛活动,比如“《史记》成语知多少”、“我说《史记》成语典故”、“句子翻译比赛”、“手册使用评比”等,学生都会乐于参加,效果自然会很好。当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上应该注重“预设”环节,把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考虑周到,并做好反馈和总结,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持续性,点燃思维的火花。

三、夯实文言知识基础,注重思想积淀

在必修教材教学中,语文教师习惯逐段对译,注重讲练。学生到了高二,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已经比较扎实,加之选读教材面广量大,要求教师放开手脚,解放学生的思维和空间,鼓励学生努力动手实践,采取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夯实学生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一股脑儿把古文知识全投给学生,而是给学生足够的预习时间,激发他们探究字、词、句的含义。同时提示学生练习归类,对相似、相关的重点实词、虚词进行整理,把文言句式和固定结构加以梳理,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这也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新课标指出,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选读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古代的文化礼仪、价值取向、民族文化思想以及英雄人物的形象性格等都要加以积累,以期形成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以忠孝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例如,引导学生积累古圣先贤的典范事迹,如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周公吐哺、廉颇负荆请罪、孔子四教、胡服骑射等;引导学生积累典型的历史人物。如屈原、项羽、孔子、管仲、蔺相如等,学习司马迁摹形传神、栩栩如生的刻画艺术,了解这些人物的生平、思想、人格精神等,以便在写作中运用。

四、放手学生自学,不要包办课堂

很多时候,我们把学生看成容器,总喜欢盲目往里面装东西,或者学生稍有错误,就马上加以纠正,导致学生没有解决问题的时间,或者不讲方法,用一些不好操作的方式把问题塞给学生,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例如讲授《高祖本纪》一文,不要把作者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应从一些细节引导学生,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组推荐一名发言人,让学生集思广益,可以从出身、少时活动、人心向背等方面客观评价刘邦这个人物,对发言偏激的学生要用辩证的思想帮助他进行梳理,讨论不清的可以放在课后处理。总之,不能包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发展,让学生的身心在熏陶中发展。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非常活跃,他的个性化想法就会与师生分享,好的可以鼓励,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激发他的下一次成功。不好的可以让他认识到自己想问题的角度是否合理、周全,在同学或老师补充梳理的时候还可以加深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最终使每个个体都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阅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论著作者情况、相关的文化背景和论著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排除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在整体了解著作内容的基础上,选读其中的重要章节,有侧重地进行探究学习,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这决定了教师努力的方向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和传授。

总之,文言文在高考中的比重较大,文言选读课学得透彻,对古代诗歌鉴赏、古代名句的读背都很有好处,这构筑了一个古代文化氛围,反过来又滋养了学生的涵养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提升中学生的整体素养。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篇7

1. 运用汉语知识,推断意义指向。

一词多义是重点考察对象,而一个词的多个意义往往是由它的本义引申或比喻而来,而且,汉字中85%以上的是形声字,其形旁(意符)就表明了词的意义指向或者词本身的意义。因此,我们可利用其本义、引申义、通假、活用及偏义复词等知识,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建立词义系统,从而有效地推断词的意义或意义指向。例略。

2. 考查语言结构,联系推敲词义。

文言的“雅”决定了文言句式的整齐对称。这些并列或对称的词语,有的是意义相近、相对、相关,有的只是词性或用法相同,这就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加以考察来确定,并把课文联系起来加以推敲,进入对词语含义的推断过程,从而做出正确选择。如2011年湖北考卷第10题A项“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离”和“被”同义,联系《荆轲刺秦王》“秦王复击轲,被八创”中“被”的“遭受”意,就可以判断为正确。

3. 比照熟悉语句,辨明古今异同。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管是单音节词还是双(多)音节词语,都有不少是课堂学习过的,甚至是相当熟悉的,这也正体现了高考阅读回归课本、检测知识迁移能力的走向。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熟记一些典型例句、重点实词,在考试中,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再现这些典型例句,以帮助自己辨明古今异同,确定正确选项。如2012年湖北考卷第9题C项“唯当就蚁封耳(留下)”,要判断这个意思正确与否,可联系课文《劝学》中“金就砺则利”,可知“就”应该是“接近,靠近”的意思。

4.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特定含义。

有些词语,不管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都有多个义项,似乎让人无从判定,但是,受具体语境的限制,其含义应是确定的。我们可以调动有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积累,考查在具体语境中应该怎样理解,从而使上下文语意贯通。如2013年湖北考卷第9题B项“诸贵假以劲弓”,“假”有“借,借给;借助;用;给予;假装;假如;暂时”等义项,考查语境,“借给”之意是最合适的。

5. 在掌握以上几个方面之后,最实用最有效的是带入推断、因文定义法。就是把题目中解释的意义带入句子,看是否合理顺畅,有时,还要带入原文来帮助判断。如2011年湖北考卷第10题D项“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 顾:回头”,2013年湖北考卷第9题C项“整复浼入言之 浼:派遣”,带入之后,明显不通,故可以判断解释是错误的。这里,前者是“只是”意,后者是“央求”意。

如何理解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在近几年湖北卷中没有单独命题,但这决不能成为我们轻视它的理由。因为,阅读文言文,翻译句子,断句,都离不开虚词。虚词意义、用法的推断可以用以下方法:

1. 语境推断法。

先要分析语境,分析具体的上下文,找出意义之间的关系,方能辨别其用法。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中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写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物,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看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2. 语法切入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应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句,“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3. 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两句中的“为”,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意,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替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湖北卷以前虚词单独命题时,此法很实用。

4. 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宾语前置的“之”(“何陋之有”)、“是”(“惟利是图”)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甄济字孟成,定州无极人。叔父为幽、凉二州都督,家卫州。济少孤,独好学,以文雅称。居青岩山十余年,远近伏其仁,环山不敢畋渔。采访使苗晋卿表之,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

天宝十载以左拾遗召,未至,而安禄山入朝,求济于玄宗,授范阳掌书记。禄山至卫,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居府中,议论正直。久之,察禄山有反谋,不可谏。济素善卫令齐,因谒归,具告以诚。密置羊血左右,至夜,若欧血状,阳不支,舁归旧庐。禄山反,使蔡希德封刀召之,曰:“即不起,断其头见我。”济色不动,左手书曰:“不可以行。”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希德嘘欷嗟叹,止刀,以实病告。后庆绪复使强舆至东都安国观。会广平王平东都,济诣军门上谒泣涕,王为感动。肃宗诏馆之三司署,使污贼官罗拜,以愧其心。授秘书郎,或言太薄,更拜太子舍人。

来辟为陕西襄阳参谋,拜礼部员外郎。宜城楚昭王庙隙地广九十亩,济立墅其左。死,屏居七年。大历初,江西节度使魏少游表为著作郎,兼待御吏,卒。 (《新唐书・甄济传》)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远近伏其仁 伏:敬服

B. 授范阳掌书记 授:任命

C. 或言太薄 薄:薄弱

D. 济色不动 色:脸色

2.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察禄山有反谋 ②禄山反,使蔡希德封刀召之

③使污贼官罗拜 ④更拜太子舍人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诏十至,坚卧不起 不起:指不出来做官

B. 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 致谒:指传达意思而拜见

C. 济引颈待之 引颈:伸着脖子

D. 济诣军门上谒泣涕 泣涕:流着眼泪和鼻涕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济素善卫令齐,因谒归 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 即不起,断其头见我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C. 止刀,以实病告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D. 会广平王平东都 会其怒,不敢献

1. C(结合具体语境,C项“薄”不是“薄弱”之意,甄济视死如归坚决不降叛军,平叛后被授秘书郎,有人叫屈说“太薄”,显然是“待遇不厚”之意)

2. B(根据上下文,“反”都是指“反叛、叛乱”;“拜”分别是“跪拜”和“授予官职”)

3. D(依照“比照熟悉语句,辨明古今异同”,屈原《离骚》有“长太息以掩涕兮”的名句,可知“涕”在古代是“眼泪”之意)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篇8

一、关注生活实际与自然常识,培养学生的质疑力

宋代文人张载说:“学则质疑,学贵善疑。”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力,培养学生敏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文《苏武传》中有这样一句“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课下注释如是解释,“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掘野鼠,收草食来吃。去,同‘l’,收藏的意思。草食,野生的果实。”①冬季被流放到北海的苏武靠吃自己挖掘的野鼠和自己收藏的草籽才得以存活下来,这种解释好像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对“去”的解释与各种版本的古汉语词典的解释也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如果教师介绍一下野鼠秋天储存粮食或草籽在鼠洞里以备过冬,不冬眠,行动敏捷,善于挖洞等习性,学生自然会提出一些疑问:苏武挖鼠洞就能逮到野鼠吗?冬季遍地白雪,苏武去哪里收藏草籽?苏武吃野鼠和草籽还是只吃草籽?结合文中冬季北海的环境特点和野鼠的习性特点,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不难发现:草籽是野鼠收藏的,野鼠是不容易被挖掘逮到的,苏武挖掘野鼠洞是为了获取野鼠收藏的草籽来充饥。就“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而言,挖掘的动作是苏武发出的,收藏的动作应该是野鼠发出的,“之”指代的是草籽;因此这个句子应该翻译为:“(苏武)挖掘野鼠收藏的草食来吃”才是对的,显然教材的注释是错误的。编者犯这样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注意到文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自然常识,没有注意到事物间的联系以及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说过“首先,我们具有知识愈完全,我们的解释就愈好;其次,没有任何要解释的东西是直接能被理解的……只有在涉及无意义的东西时,我们才满足于直接的理解。”②我们教师对于“要解释的东西” 绝不应该迎合教材“直接的理解”,而要运用自然常识或调动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来引导学生质疑解疑,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培养其思维的批判性。

二、运用语法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力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方式,包括词的构成和变化、词组和句子的组织,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总结出的语言规律,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的语言习惯。学习语法有助于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借助语法知识探究语言真意的能力。《荆轲刺秦王》中,“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教师参考书》上对这一句话是这样翻译的:“太子听说了这件事,赶着马车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事已至此,没有办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盒子封好它。”③把“既已”翻译为“事已至此”,显然把“既已”理解为“已经”,而省略了主语“事情”和谓语“至此”,省略句子的所有主干却只保留表时间的副词这种语法现象无论在古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是少有的,不错,“既”和“已”都有“已经”的意思,“兵刃既接”“木已成舟”便是例证,但把“既已”两个时间副词合在一起理解为“已经”在古汉语中不曾见过。《汉字源流字典》中就做出不同的解释:“已,用在时间副词后,作词尾,相当于而: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④孰是孰非,我们还要运用语法知识引领学生来一番深入探究。两者都承认“既”是时间副词“已经”“ ……之后”之义,而时间副词后边一般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比如《荆轲刺秦王》课文中就有这样的语法现象,“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中的“祖”“ 至秦”都是动词性的词语;再如《赤壁赋》中有这样的句子,“不知东方之既白”中“白”就是动词,注释这样解释,“既白,已经显出白色。”⑤这样的例证还有很多,如“既往不咎”“兵刃既接”等。而“已”也是有作动词“停止”词义的,“学不可以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能自已”“大哭不已”中的“已”都是这个意思。那么“既已”中的“已”能不能理解为动词“停止”呢?从太子“闻”“驰往”“伏尸”“哭”“已”“收盛”“函封”动作的先后来看,把“既(哭)已”,讲成“停止哭泣之后”或者“哭罢之后”是完全合理的,而《教师参考书》的翻译和词典的解释都是不恰当的。我们借助语法知识,引导学生探究词语真意,而不单纯地相信教材、教参,也不能迷信词典,因为“如果个别词汇的知识只能在解释的过程中通过词典的帮助……而积累起来,那么就不能存在任何独立自足的解释”⑥,而“独立自足的解释”是要缜密的探究才能获得的,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教材资源,借助语法知识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

三、联系已有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融贯力

语言彼此是具有融贯性、一致性的,是可以互解互释的,因此,语言积累越丰富的人语感越强,对语言的感知越敏感、越准确。如果不能运用联系的思维把已有的语言积累融会贯通起来,那么读书再多也不过是个“两脚书橱”“掉书袋”,并无益处。《烛之武退秦师》中有这样一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课下注释为“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办事的官吏。”⑦而老教材的注释则为“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对对方的敬称。”⑧不同点集中在“敢”是翻译为“不敢、怎敢”还是“冒昧地”,如果翻译为“不敢、怎敢”,那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则是“如果灭亡郑国对您有利,那就不敢麻烦您动手了,我们自我灭亡得了”,这显然是荒谬的。而且教师如果再能调动一下学生的语言积累,比如《滕王阁序》中有一句“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教参》上就翻译为“我冒昧地尽微薄的心意,恭敬地陈述短序。”⑨再比如可以提问学生,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中一句歌词“敢问路在何方”中的“敢”的词义是什么?是“不敢”、“敢于”还是“冒昧地”?学生自然会有正确的判断。

再如《〈诗经〉两首・采薇》“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注释“斯,语气词,无实际意义。”⑩这种注释是含糊的,只说是“语气词”而不说明是语气助词还是语气副词,表示什么语气,起什么作用,只不负责任地说“无实际意义”,这样的注释即使是不错的,也起不到注释的作用,只会使人更糊涂,只会培养一种不求甚解的不良学风,更何况这个注释原本就是错误的。我们只需要引导学生融贯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就可以判断这一点。教材注释对“彼尔维何,维常之华”的翻译是“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可见,把句中的“维”是起到判断作用的判断动词“是”,这种解释是对的。“维”的确有这个意思,《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注释“指当时正是深秋九月。”???这里的“维”和“属”都是表判断的动词“是”。由此可以判断与“彼尔维何,维常之华”相对仗的句子“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的意思,也能判断与“维”相对应的“斯”是表判断的动词“是”,而不是注释中所说的什么“斯,语气词,无实际意义。”《简明古汉语词典》上就把“斯”解释为“为,是”所用例句正是“彼路斯何?君子之车。”???语言的互释,语言的融贯,让学生可确定地判断教材的这个注释是无意义的,是错误的。利用教材资源,借助学生的语言积累,有助于提高学生融贯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的思维,提升其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四、借助传统伦理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力

创新力表现在文本解读上,就是借助自己的知识与积累,在深入思考探究的基础上,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的能力。例如《项脊轩志》“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教材注释“乳二世:给两代人喂过奶。乳,用乳汁喂养。”???如果依注释而言,老妪则是归家两代人而非两个人的乳母,要知道只有在授乳期的女性才可以当乳母,也就是说在归家两代每个人出生时,“老妪”也刚刚生过孩子,否则就不能胜任,即便有一次不凑巧,也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乳二世”。这种多次的巧合让人难以置信。假使真是这么巧,那么“老妪”应该有不少孩子,且已成年,“老妪”的“老”就暗示她应该在子女的赡养中安度晚年,不然,子女会被认为是不守孝道而被人们所不齿的,而文中却说“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可见她并无子女,否则,于情于理不合。况且,从伦理上讲,乳母与乳子之间情同母子,早在唐代时,礼敬乳母已成了当时的一种正统观念, 韩愈为乳母撰写墓志《乳母墓铭》将此观念作为一种美德而加以赞扬,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而由同一乳母哺育的孩子(包括乳母的亲生子女)他们往往关系亲密,情同兄弟姐妹,被称为同乳兄弟姊妹,《古兰经》甚至规定同乳兄弟姊妹互相不能结婚。这种伦理关系在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有清晰的体现,“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由此可见,“给两代人喂过奶”就会造成归家两代人的伦理关系混乱,显然教材注释把“乳二世”讲成“给两代人喂过奶”是不恰当的。而如果“乳”字由“用乳汁喂养”泛化而为“喂养”就避免了伦理上的尴尬,“乳二世”翻译为“(老妪)喂养过(归家)两代人”,就讲得通了。而新的尴尬是,各种工具书上对“乳”的解释都有“用乳汁喂养”而没有“喂养”这个义项,我想这也许是教材注释“直接”“理解”的重要原因,是教材编者拘泥于工具书、迎合权威者的直接结果。意大利哲学家埃米里奥・贝蒂说过,“富有意义的形式必须被认为是独立自主的,并且必须按照它们自身的发展逻辑,它们所具有的联系,并在它们的必然性、融贯性、和结论性里被理解……它们一定不能根据它们迎合于似乎与解释者相关的任何其他外在目的来被判断。”???要鼓励学生不拘泥于工具书,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解,这就是创新。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借助教材资源提高学生的不去“迎合”的“独立自主”判断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其思维的独创性。

美国哲学家罗伯特・所罗门在《大问题》一书中说过,“许多人似乎认为诉诸权威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单单是诉诸权威并不必然表示对该权威的尊重,而是表示对我们自己的不尊重……哲学中非常关键的活动就是批判,批判并不必然意味对某人某事持反对意见,批判意味着对某条陈述进行认真地查验,看看对它的论证是否确是好的论证”???。的确,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要有点批判意识,而不唯上,不唯权威,不唯教材,不唯教参,也不唯字典等工具书,教师站着思考,学生才不至于跪着接受,会思考才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我们要利用教材资源,要借助已有知识和积累,培养学生的质疑力、探究力、融贯力、创新力,进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这是我们语文教学应该解决的“大问题”。

参考文献

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4)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版,第63页。

②⑥施莱尔马赫,《诠释学演讲》,《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62页。

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教师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第41页。

④《汉字源流字典》(谷衍奎编),语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46页

⑤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版,第33页,第15页。

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第16页。

⑧《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86页。

上一篇:我的美丽日记范文 下一篇:道士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