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1 08:28:56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第1篇

一、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二、结合课文学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标点和翻译的能力。

三、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提高鉴别欣赏能力。

【要点难点】

一、要了解战国末期燕国与秦国的斗争形势,从整体出发,再来观察燕太子丹遣荆轲刺奏王的意义。

二、要历史地看待古人,看待英雄人物,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

三、要理解学习本文历史的真实性和表达的艺术性。

四、要理解掌握古汉语的特点。

【教学建议】

一、大体读懂全文后,由学生根据文中的情节,归纳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并加以简述。

二、因历来对荆轲刺秦王之举评说不一,教师可在介绍有关观点后,引导、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观点的不同组成两个队或三个队,有准备地进行辩论。

【教学步骤】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背景介绍】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赵,杀掉赵葱,遂克邯郸,虏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事实是:“燕弱小,数困于兵,今举国不足以当秦。”(《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这时好象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

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

强敌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访得荆轲,即尊为上卿,然后派他到秦国行刺,其目的是要荆轲“劫秦王,使悉返诸侯侵地”,如不成,使“因而刺杀之”。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还是毅然前往,当事败后,荆轲身被八创却“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壮烈而死。本文记的就是这件史事。通过“私见樊於期”,“易水送别”,秦廷行刺等情节,塑造了荆轲这位敢于扶危济困、助弱御强、有勇有谋、视死如归的古代侠士形象。荆轲刺秦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千百年来,被受压迫的人们敬仰的原因,在于他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去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国和强大秦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

战国末期燕秦两国的斗争形势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

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秦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国内部的混乱。

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课文评点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写秦军势如破竹,说明故事的背景。]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地图事此处仅一语带过,便不再提,而奥秘尽在其中,至“图穷而匕首见”,真象乃白。如此章法,妙!而“得樊将军首”,难啊!更何况太子又不忍伤长者。]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诉说秦之惨无人道,激发了樊给期复仇的怒火。]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照应上文“诚能得樊将军首,……秦王必说见臣”。可见非此不足以见秦王。]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再晓之以义,驱使樊给期下定以死报仇的决心。一举两得,但代价惨重。]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樊於期见义勇为,杀身图报,坚毅果断,不愧为将军,不愧为义士。]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先扬一笔。]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已有武阳,还“有所待”,荆轲实感人手不敷,没有得力的助手,就没有成功的把握,预示了失败的可能。伏下一笔。]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荆轲发怒辞决,赌气欠沉着。]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知其“不复还”也。]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易上送别,击筑而歌,触景生情,千古绝唱,垂泪渧泣,何等英雄气,何等悲壮风!预示此行凶多吉少,生离死别,凄楚悲怆。从容赴难,义无反颈,易水一别,扬名千古!]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非“宠臣”不能代言,除“厚遗”焉能进殿。荆轲深谋远虑,早见及此。打通关节,为“刺”铺平道路。一缓。]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果如荆轲所料!秦王贪婪之心得到了满足,轻狂之极,可惜高兴得太早。再缓。]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波澜突起,为什么“荆轲有所待”,担心即—此。一个“怪”字,可见败露。荆轲一“顾”一笑,沉勇机智,相机应变,化险为夷。]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把“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的用心所在。]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果如所言,“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大功即可告成。然一波三折,“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绝袖”,出乎荆轲意料之外,但却免了秦王一死。真是巧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岂止群臣“尽失其度”,秦王又是何等地狼狈不堪。荆轲逐秦王,武阳安在?“卒惶急无以击轲”者,秦王也。何人“乃以手共搏之”?不知也!]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dǐ)轲。[这也是“急中生智”。秦王论功赐黄金百镒。]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什么真龙天子,吓昏了头脑,“惶急不知所为”,也和常人一样,甚至还不及常人。]左右乃日:“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孤注一掷。]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笃”,真是蔑视的豪壮的英雄本色。]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秦王惊魂未定,反衬出荆轲超人的智勇的英雄形象。]

三、段落大意

《荆轲刺秦王》各自然段的大意

1.本段记叙了荆轲入秦前的危急形势:燕国的紧邻赵国已被秦国吞灭,战火已燃至燕国南部边境。

2.本段开始写了太子丹在万分紧急的形势下渴望荆轲即刻赴秦的焦急心情,接着写了荆轲虽理解此事紧迫,但也提出“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的关键性问题,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献上秦国正在出极高赏格缉拿的樊於期的头颅,以此作为信物到秦国。而太子丹对此种办法不能苟同,不忍心伤害投奔自己的长者。

3.本段的中心内容是写樊将军自刎献出头颅的壮举。但作者采用的是层层逼近的方式写出这一结果的。荆轲得知“太了不忍”后,便私下会见樊将军,作了一番恳切的谈话。他首先交代了秦王对其父母宗族的残暴处置,而后又说明了对他自身的悬赏追购,新仇旧恨,致使樊将军燃起了更猛烈的仇恨之焰,而只恨报仇无计。在这样的火候下,荆轲提出“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的计策,并详细描绘了实现计策的未来情景,即以樊将军头颅为信物见秦王而报仇,樊将军因而自刎。这些,为荆轲赴秦作了重要准备。

4.本段记叙了太子丹听到樊将军献出头颅的消息之后的悲痛状况,但为了完成赴秦刺杀秦王的大事,也只得承认现实。

5.本段叙述了太子为荆轲赴秦所做的准备工作:这是从“物”方面,即备匕首一事做的十分细致的准备。

6.本段继续叙述太子丹为荆轲赴秦所做的准备工作,是从“人力”方面,即从派助手一事写如何做准备。

7.本段叙述荆轲实际感到秦舞阳一个小孩子,人力不敷,约请远方朋友而又未到,只得留待。

8.本段叙述了荆轲因“待客与俱”迟迟未能成行与太子丹急于事功间的矛盾,太子“疑其有改悔”,故说出“先遣秦武阳”的打算,荆轲说出迟行的道理后,愤然辞行赴秦。

9.本段点出为荆轲送行。

10.在上段叙述荆轲匆匆告别的基础上,又十分真切而生动地描绘了易水送别,慷慨悲歌的壮烈场面。

11.这一段写荆轲入秦以后,为完成刺秦王之大事而采取的有效办法:首先“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以打通关节。

12.本段写蒙嘉在秦王面前为荆轲见秦王铺平了道路,他先讲明燕王对秦国十分畏惧恭顺,再进一步讲明燕王如何诚心诚意侍奉秦国。这样,就满足了秦王的骄傲心理,同时,由于是宠臣所言,也增加了对荆轲的信任感。

13.本段记叙了秦王被诱决定以九宾大礼迎接燕使者荆轲。

14.自本段起,故事进入高潮。作者叙述了因秦武阳“色变振恐”而引起“群臣怪之”,在这一发千钧的时刻,荆轲应付自如,巧加掩饰,致使秦王未识破破绽,事情得以进行。

15.本段记叙了壮士荆轲初与秦王交锋,因“图穷匕首见”,荆轲必须抓住时机勇刺秦王,但初遇挫折。

16.本段记叙了荆轲虽遇挫折,但仍勇敢地追逐秦王使其狼狈地“还柱而走”,并使秦国群臣及侍卫全处于惊惶、被动的地位。

17.以上两个自然段记叙了由于秦王侍医在关键时刻以“药囊提轲”,使秦王得以拔剑砍伤荆轲,荆轲在英勇奋战后,身受重伤,但仍表现了他威武不屈的精神,他“箕踞以骂”,并说明事败的原因是为了生擒秦王。

18.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结局:荆轲壮烈牺牲。

最后这一自然段是尾声:秦王惊魂未定。

情节曲折有效

一、序幕(“秦将王翦破赵”——“至燕南界”):简介背景,秦军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

二、开端(“太子丹恐惧”——“愿足下更虑之”):太子丹请荆轲商量对策,荆轲提出办法,太子丹又不愿执行。提出行刺秦王,故事开始。

三、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从准备“信物”到寻制凶器,从配备助手到易水送别,故事一步步向前发展。

四、高潮(“既至秦”——“被八创”):荆轲廷刺秦王未遂,断左股,被八创。

五、结局(“轲自知事不就”——“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彻底失败。

六、尾声(“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秦王被荆轲震慑。

《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燕国危亡之际,太子丹就请荆轲谋策,荆轲想用樊於期的头取悦秦王,以便行刺,太子不忍,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遂发”)行刺的准备

1.荆轲私见樊於期,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

2.入秦行刺的第一件准备工作:函封樊於期首级。

3.入秦行刺的第二件准备工作,求徐夫人的匕首。

4.入秦行刺第三件准备工作,令秦武阳为副。

5.荆轲迟发缘由。

6.太子丹见荆轲迟迟未发,“疑其改悔”。荆轲怒斥太子丹,告别赴秦。

第三部分(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到“终已不顾”)易水送别

1.以“白衣冠”送荆轲,为易水送别,创造悲壮、凄怆的气氛。

2.易水送别,有力地突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的刚毅性格和英雄气概。

第四部分(从“既至秦”到“秦王目眩良久”)廷刺秦王

1.秦武阳脸色大变,引起秦国群臣的怀疑,荆轲谈笑而饰,足见超人的勇气、胆量和智慧。

2.秦王被逐狼狈不堪,荆轲行刺一无所惧。

3.写在极短的时间内,秦王殿庭上下混乱,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群臣惊愕,左右呼喊,有动作,有表情,有高呼,有怒骂,组成一幅惊心动魂的场面。

4.身受八处创伤,事败还能“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凛然无畏的性格刻画无遗。

5.荆轲被斩后,威震六国的秦王仍因惊惧而“目眩良久”,其紧张慌乱情状如见其人。

内容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节选自《战国策·燕刺》中的一篇深受人们喜爱的名篇。本文反映的事件是重大的,文字十分精炼生动,情节发展波澜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本文通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始末,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与燕国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实际上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强秦同其他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斗争。

本文从荆轲将入秦作准备工作写起,接着写他在太子丹的催促下启程赴秦,及至到秦国后巧用“打开关节”的办法“拜见”秦王,最后记叙了刺秦王的壮烈举动及其惊心动魄的场面。对这一复杂的事件,作者不但写得精彩、生动,而且文字十分洗练,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者尤其着力刻画了荆轲这一侠士形象,对这一形象作者持敬仰、歌颂的态度:他反抗、有胆有识、大智大勇、视死如归,是一个英雄形象。

作者一直把荆轲这一形象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描写,使他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表现。文章开头,仅寥寥几笔,便交代了秦国已经“破赵”并“虏赵王,尽收其地”,而且“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这说明燕国已危在旦夕。在如此急迫的形势下,燕太子丹必须选用最理想的人来解决这最急难的问题,他选定了荆轲,并向他求教对策,这说明荆轲这一人物不同凡响。事实完全证明了荆轲非但是个“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士,而且在重大事件面前,表现很勇敢果断,思想深邃,计划周密,深谋远虑,他决不以“匹夫之勇”贸然闯入“不测之强秦”,而是事先提出“行而无信,秦未可亲”的关键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要投秦之所好——即使秦得到樊於期的头颅和燕国肥沃的地方督亢的地图,而燕太子丹从人情考虑不能接受以樊将军头颅作信物这一建议。在这一内部次要矛盾中,荆轲从大局出发,私自会见了樊於期。他的勇敢果决,城府之深,擅于辞令,在这对话中都得到了极其充分的表现。他先向樊将军报告了秦国对他及其父母宗族的惨无人道:“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这激起了樊将军对秦王的刻骨仇恨。他仰天太息流涕”而又苦于无法报仇雪恨。在这火候中,荆轲提出了“一举两得”的办法,樊将军急不可待地上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才乘势说出:“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并生动地叙述了如何刺杀秦王的打算,紧接着发问:“将军岂有意乎?”樊将军立即“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于是自刎。对于樊将军的自刎,太子丹十分悲痛,但为完成刺秦王的重大使命,所以又从人力和物力方面为荆轲赴秦作了准备。文章写到此处按常情荆轲应立即去秦完成使命了,但却“顷之未发”,这里不但情节曲折,而且主要是为了表现荆轲的计划周密,“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的秦武阳作为他的助手,他或许认为人力单薄,或许担心秦武阳有勇无谋,因之在等待一个自己了解的朋友,共同完成使命。而太子丹心急如焚,“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甚至想“先遣秦武阳”。荆轲虽与太子再次产生矛盾,但他忠诚大度,虽然心情沉重,但仍“就车而去”,为太子丹赴秦完成大业。至秦后,表现荆轲智慧超人的第一件事便是“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使之替他在秦王面前美言,而达到“秦王闻之,大喜”、“见燕使者咸阳宫”的效果。表现荆轲勇敢、机智的另一件事是:当“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时,他突然“色变振恐”。他的这一表现立刻引起“群臣怪之”,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紧张的场面啊!而荆轲应付自如,镇静机敏,他“顾笑武阳”,似乎在安慰和鼓励一个未见过世面的小孩子:“不必紧张,一切都会好的!”另外,一面又替武阳向秦王道歉:“他因为是个粗俗之人,未曾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请大王原谅他些。”这一席话,既替武阳的异常举动作了合乎情理的解释,也抬高了秦王的身份,秦王因此消除了对燕国使者的怀疑。

文章自“图穷而匕首见”开始,正面展开了秦王及其群臣与荆轲的尖锐矛盾。荆轲的勇武刚毅、重义轻生、威武不屈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生擒秦王,他“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使毫无准备的秦王大惊失色,荆轲进一步追得他“还柱而走”,群臣及侍卫都帮不上秦王的忙,处于十分狼狈的境地,秦王威信扫地,而荆轲气吞山河。如果情节就此直线发展下去,荆轲便会生擒秦王,回报太子,出色地完成使命。但至此情节又一跌宕,秦王侍医夏无且的出现,使事情朝相反方向发展。侍医以“药囊提轲”,使秦王得到缓机,在一片“王负剑”声中,秦王击伤荆轲,并“断其左股”。此刻壮士仍坚持斗争,“引其匕首提秦王”,在受八处剑伤的情况下,荆轲傲视敌方,笑骂他们,显示了英雄本色。荆轲被斩后,秦王“目眩良久”的表现,从反面衬托出荆轲的行动之壮烈。作者就是这样以自己的传神之笔刻画自己所敬仰的英雄形象的。

对于荆轲刺秦王的举动,历来是毁誉参半的。当强秦吞并六国,惨无人道之际,六国志士反抗暴秦,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意义的。因此,荆轲刺秦王这一举动,是不能予以否定的。但是,他的行刺手段,他的“士为知己者死”的言行,特别是在统一趋势下,还是有着一定局限性的。

其他次要人物,作者也塑造得十分生动形象,太子丹,樊於期、秦武阳、蒙嘉以及秦王群臣等都是如此。

掌握情节

文章开端,突出燕秦势不两立的紧迫形势。太子丹之于秦王,有“见陵之怨”,而秦兵临易水,弱小的燕国十分危殆。加上秦国大将樊于期的“亡秦之燕”,更加剧了燕秦之间的矛盾。

在这样紧迫的情势下,太子丹向鞠武求对策。鞠主张不“批其逆鳞”,要“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都被否定。太子丹明知燕秦力量悬殊,但又不甘屈服,必欲力求对策。为此,才有鞠武的推荐田光。

太子见田光,“跪而逢迎,却行为导,跪而拂席”,“避席而请”,用此种种表现,特殊礼遇贤者,泻染太子的报仇情切。可是田光非“盛壮之时”,“精己消亡”,又转而推荐荆轲。太子丹嘱他不要泄露机密,田光“俛而笑曰:‘诺’”。这笑中有不负重托以身报国的许诺,与后来的“自刭而死”相呼应。田光于生命火花短暂闪烁之中,告诉读者,他是一个重然诺,爱国家的忠厚长者,要用自己的死来激励荆轲。

太子丹见荆轲,一段长的谈话,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秦贪得无厌,步步紧逼;二是为此采取或生劫或刺杀的两种对策。荆轲许诺后,“恣荆轲所欲”,此时秦兵压境,荆轲未行,原来要取樊将军头作信物。文章至此,掀起又一波澜。

荆轲说樊于期,首先挑起樊内心仇恨,再指出已处绝境,最后提出献首刺秦的计划。这里,荆轲沉着精细,善于体察对方情绪,了解对方心理,指出报旧仇、雪耻辱的途径。

这段对话,在说明荆轲智慧特征的同时,又突出了樊于期的形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声泪俱下;“此臣日夜切齿拊心”,痛恨仇雔,愿意赴死。加上“偏袒扼腕”的描写,更加突出其来自心底的愤恨和怨怒,于是自刎,便是情节发展的必然了。

已得信物,且有准备,太子的促行,与荆轲的“待吾客与俱”,形成矛盾。荆轲的缺乏助手,应是刺秦的不利因素之一。

易水送别,是刺秦的前奏,是一曲悲壮的颂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他们用凄厉的歌声,唱出生离死别的苦情。送行人们,垂泪涕泣,唱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赞歌,瞋目发指,满怀仇恨;从容赴死,慷慨悲壮。这是在感情极为复杂的颂歌中突出荆轲的形象。读后,萦回于心,响亮于耳,浮现于目,给读者以深刻的感染。

荆轲贿赂蒙嘉,得见秦王,深思熟虑,计划周密。咸阳宫中,“秦武阳色变振恐”,更加衬出“荆轲顾笑武阳”的从容沉着。“图穷而匕首见”以后,极力铺写秦王的窘迫惶恐,狼狈不堪。如:“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秦王环柱而走”,“秦王目眩良久”。而主动出击的荆轲,却是把袖持刃,逐赶秦王。左股被斩断,“乃引其匕首以提秦王”。重创之后,“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最后壮烈牺牲,无比英勇。秦庭的这一场生死搏斗,形成故事高潮。

荆轲的性格,是在情节发展的矛盾和冲突中逐渐展现出来的。取樊于期头,触动樊的怨愤,可见荆轲的“深沉”;易水告别,送行者的高歌,可见荆轲的“激昂慷慨”;咸阳宫中,秦王的惶恐狼狈,更衬出荆轲的“英勇壮烈”。文章对这几个主要环节的描写,笔触都充满着深厚的感情。

四、写作特点

人物栩栩如生

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不怕牺牲,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秦王,贪婪,专横,凶暴,但又外强中干。秦是崇尚暴力的国家,长平之战,坑赵降卒四十万人。秦王在东方诸国人民的眼中是一个极大的暴君。樊将军的“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还以“金千斤,邑万家”悬赏捉拿樊於期。何等刻毒。一旦得樊於期首和燕督亢地图,立即“大喜”,多么贪婪。当荆轲逐时,秦王狼狈不堪,威严扫地。斩了荆轲,还“目眩良久”。

太子丹,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

,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

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不失为一个反抗的英雄。

高渐离,是荆轲的朋友。易水送别时,他只是“击筑”。从他击筑的情调,可以看出他是相当激奋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五年后,前二二二年,燕国为秦所灭。秦兼併天下之后,下令捉拿太子丹和荆轲的客人。高渐离逃到宋子(今河北赵县东北)给人家做傭工。一天听到堂上客人击筑,他在旁批评,主人命他击筑,才露出本相。秦始皇知道后,命人用马粪燻瞎他的眼睛,教他击筑给秦始皇听。高渐离把铅放在筑里,举筑击秦始皇,替燕国报仇,没有打中,被杀。这都反映了六国人民反抗的要求。

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但毕竟是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所以“至陛下”,“色变振恐”。这是一个少年的性格特点。

五、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形格。

如: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一句话,太子丹仁慈之心可见。

荆轲与樊於期的一席对话,荆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之以谋,大智大勇;樊於期,痛于骨髓,切齿拊心,复仇之心,溢于言表。樊於期的“仰天太息流涕”的神态,“偏袒扼腕”,“自刎”的动作,使他的语言形象化了。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似乎“万事俱备”了,但荆轲迟迟不动,不动也是一种行为。太子迟之,荆轲叱之,但均未名其妙处。直到“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方才省悟到荆轲为何“留待”。这就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荆轲的性格。

荆轲易水一曲,名垂千古。人物的神态、表情,慷慨悲壮。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色变振恐”的神色,写出武阳的年幼胆怯;“群臣怪之”的神态,说明荆轲一行行迹可疑。荆轲一“顾”,一“笑”,一“谢”,竟然化险为夷。

秦王“还柱而走”的狼狈,以剑击轲的残酷,以行动说明秦王是一个色厉内荏的暴君。

荆轲被断左股,虽然,仍“引其匕首提秦王”;身“被八创”,“知事不就”,还“倚柱而笑,箕踞以骂”,通过荆轲的行动、语言,塑造出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秦强燕弱,矛盾尖锐,斗争复杂。作者把人物放在这一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自身的活动来展现人物的性格。

六、荆轲的形象

荆轲形象问题。通过易水送别时的慷慨悲歌的场面,行刺时的短兵相接的惊心动魄的情景,不仅富有戏剧效果,而且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作者是怀着敬慕的感情,塑造了荆轲豪爽不羁,见义勇为,不惜牺牲这一人物形象的。通过“行刺”这一特殊事件,也揭示了燕、秦誓不两立的尖锐矛盾。对于秦统一中国的是非功过问题,西汉时贾谊《过秦论》以及三国时诸葛亮《答法正书》有着详细的论述。我们对此不必再纠缠它。但还有人指责荆轲是亡命之徒,这是对荆轲的错误理解。至于“”之流说荆轲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小丑,那是站在法家立场上,别有用心的阴险邪说。今天我们已洞悉其奸。

历来歌颂荆轲这一人物不乏其人。除司马迁外,例如东晋伟大的诗人陶渊明就写有《咏荆轲》一诗,对荆轲敢于和秦王政拼搏,就作了大胆的肯定。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不要回避历史的真实。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u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太子也。”

u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u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u精神:不畏、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对荆轲刺秦王的不同评价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第2篇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想利用45分钟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收获。但是在教学中,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进行教学时,经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秦王扫六合”时,讲到荆轲刺秦王,学生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秦王手拿宝剑为什么不反击?

众所周知,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历史又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注重联系现实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历史知识用处很大,就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在讲“秦王扫六合”这一节课时,学生对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熟记于心,但是有一位学生却提出:“为什么刺客荆轲手拿匕首,绕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图拔剑还击,三次拔剑而剑竟然不出?”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众说纷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说秦始皇太害怕了,有的学生说秦始皇的剑经常不用,生锈了。各种说法都不能说服对方。其实对这个问题我心里也没数,在备课时,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到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把这个问题作为课后探究题布置下去,准备在下一节课把这个问题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但是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尤其是对刚刚开始学历史的学生来说,我认为不能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我在课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史记》中记载,秦始皇的佩剑太长了,所以不能及时。1974年,考古人员在兵马俑坑中发现了一把长度达91厘米的青铜剑,可以推测秦始皇当时佩戴的很可能就是这种加长的青铜剑。在刺客紧逼奔跑中,要拔出将近一米的长剑,确实不容易。这同时又反映了当时秦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因为在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少了,剑太软;锡太多,剑又硬,但容易折断。对秦剑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他们明白了,只要自己多动手,就能解决更多的问题。我把上课提出的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努力营造开放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为探究式学习创造条件。

通过这节课我得到启示,在教学中不能轻视学生的任何问题,要认真解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总之,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乐教乐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作者单位 青海省西宁二十八中学)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延展性阅读荆轲刺秦大义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7-0006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将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却依然不容乐观。高中生的课业负担重,语文课外阅读时间少,是一时间难以改变的客观现实。而阅读功效无法短时突显,则是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课外阅读的主观因素。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开展更多有效的课外阅读,是一线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思考的问题。

二、语文延展性阅读模式的探究

一般的课外阅读自由度很大,目的性也不明确,学生在课业紧时间少的情况下往往就自动减少甚至放弃课外阅读。语文延展性阅读模式的探究,是想以课内学习引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以课外阅读的补充深化课堂内容的理解。“延展”一词,就是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的意思。

三、一次语文延展性阅读模式的实践步骤

1.在课堂学习中产生问题,激发学生课外延展性阅读的兴趣。

2.围绕课堂产生的问题定出延展性阅读的主题,教师介绍相关的阅读书目,给予足够的阅读时间(以半月或一个月为宜)。

3.明确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的具体要求。

4.学生完成阅读,形成文字并上交,教师评阅,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分组制作PPT在班上交流展示。

5.班级阅读大使将展示的阅读成果收集保存到班级阅读成长档案,每个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收获填写进阅读情况反馈表。

四、高中语文延展性阅读模式的具体实践过程(以《荆轲刺秦王》的延展性阅读为例)

1.问题的提出

在《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中,我向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荆轲刺秦,使之成为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但在后世,有人盛赞他为侠义英雄,有人嘲骂他为愚勇之士。在你心目中,荆轲应为何种人物?”围绕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认为荆轲是侠义之士的学生,提出荆轲刺秦王是报燕主、报知己、报国仇、抗暴秦、为苍生,他的精神核心是“义”;而认为荆轲是愚勇之士的学生,则从秦王的角度,肯定他收拾混乱结束分裂统一天下之功,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更大的“义”。讨论到这里,我发现学生对“义”的内涵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大义”与“小义”之辨还说不清所以然,就因势利导,指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一种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义者,包括道义、正义、理义、公义等道德原则。“义”乃一切道德之根基。而对“义”的理解角度不同,持定的立场也会不同,立身处世的行为表现更会迥然相异。

2.确定主题,布置延展性阅读任务

为了更好地理解荆轲刺秦王的意义和影响,由此引申到深入探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的内涵,我布置了课外延展性阅读任务,主题为“我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推荐了相关书目《孟子》《荀子》《史记》《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水浒传》《名家解读〈水浒传〉》等,要求学生在一个月之内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准许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查阅收集资料,最后写成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

3.及时评阅,分组交流展示

一个月之后,学生上交读后感,我及时进行了评阅,并将其中的优秀习作按角度分类,角度同类的学生同组,制作PPT,在阅读课上展示本组的阅读成果。以下是展示的部分内容:

(1)《我看荆轲之“义”》(16班陈至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荆轲刺秦也有盲目愚蠢之处。从东周平王迁都,诸侯争霸,到秦灭赵,华夏大地上的战火已经燃烧了五百多年。然而商鞅变法成功,秦国日渐强大,中华大一统已成不可逆转之势。虽然秦军残暴,统一的过程充满血腥,荆轲刺秦也是想救民于水火之中,但从长远来看,从历史的发展潮流来看,荆轲刺秦只是治标不治本。即使刺秦真的成功,华夏大地则会真的分裂,随着历史的发展,必定会有另一个秦国出现。只有中华大地真正统一,顺应历史潮流,天下苍生才能真正过上幸福的日子。从这个角度看,荆轲刺秦阻碍了历史的良性发展,是盲目而愚蠢的。

(2)《我看关羽之“义”》(16班杨晨宇):“义”有很多种,但简而言之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小义”,一类是“大义”。两者之间并无明确界限。个人恩怨在国家面前便成了“小义”,国破之仇在天下苍生面前也成了“小义”。想那关云长被人赞为“义绝”,在我看来,他却是把“小义”凌驾于“大义”之上。华容道时,为报曹操之恩,关羽不顾自身性命放走了曹操,倘若当时他杀了曹操,天下是否能少几年动乱,多几年和平?而对比张艺谋电影《英雄》中的那个刺客,在最后放弃了刺秦王,为天下“大义”而放弃了国恨。这,才是真义!虽然我们不能对诸如关羽等人苛责,毕竟每个人对义的理解都不同,但能把“大义”置于“小义”“小我”之上的人,无疑有着更崇高的品质,更广阔的胸怀!

(3)《我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17班梁今浒):“义”从字面上理解,即正当合宜的举动、公正合理的事物,具体来说,知恩图报、为民除害、扶贫济困等都属于“义”。它将“正当”“正义”的道德要求和实际行动结合在一起,将道德准则提取到现实中来。正直的人以“义”作为他们的处世之道,高尚的人不惜牺牲生命来践行“义”进而追求道德。“义”既是对道德的奉行,也是对道德的捍卫,正是它维持了传统道德秩序。

《我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16班黄加红):我认为,“义”是生活中、社会上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如果说社会中的人是一粒粒的沙子,“义”是作为黏合剂的水泥,没有“义”,这盘沙子就永远不会团结在一起。“义”亦是人们做人处世必须始终高举的一面大旗,即使逆风行走,亦须保持正义前行。在古人的心目中,具备仁义的人是高尚的人。“义”是一位君子绝对不能违背的常理,哪怕是面临取生还是取义这一艰难的抉择,仁人志士们也会选择坚守“大义”,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生命还不是最重要的,还有“义”这样的最高准则在。与其苟且地活,不如为“义”而轰轰烈烈地死!

4.收集整理阅读情况

最后由班级阅读大使将小组的展示成果收存到班级阅读成长档案,每个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收获填写进阅读情况反馈表。

五、总结

这次延展性阅读活动,是由课内学习产生的问题来指引课外阅读的方向。出于答疑解惑的需要,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而在阅读中寻求答案的过程,又反过来促进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是问题引领式的延展性阅读的好处之一。另外,由课内向课外延展阅读,便于教师发挥更确切的引领作用,阅读的主题更集中了,探寻的问题也是学生所共同关注的,那么在读后交流分享的环节,阅读成果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分享领受,有利于刺激学生产生持续主动的课外阅读的热情,这其中所产生的正面效能,就不可估量了。

【专家点评――李薇】文言文阅读在考试中的赋分比较高,相对应的,失分也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文字距离今天较久远,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学习兴趣不高。如果没有高考的指挥棒,估计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文言文。2. 学生缺乏必要的文言文学习策略,他们很难找到科学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和应试方法,要么学习方法不正确,要么学习效率比较低下,要么迁移能力差,能听懂课,但做不好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3.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还比较落后。不少教师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单一,传统的“串讲式”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很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又直接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4.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比较功利,都想用最少的投入和付出,获得最好的成绩,显然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张小华老师和她的团队,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心理,认真反思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文言文教学进行了大胆探索和积极实践。他们通过“激趣”―“授渔”―“阅读”的方法,构建了合理的文言文教学和文言文阅读的模式,经过实践,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他们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基本出发点,想方设法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更为重要的是,张老师和她的团队眼光长远,跳出文言文教学只围绕着教材,只注重训练应试能力、忽视培养学生文言文素养的怪圈,提出了“文言文延展阅读”的理念,即从课内文言文教学,迁移拓展到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和探究,通过加大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量,不断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他们又把文言文教学和文言文应试整合起来,授之以渔, 不仅教学生“读懂”,还要教学生“会读”,更要帮他们“会做”,在教―学―考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整合,为一线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方面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媒体资源;语文教学;途径

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教师死扣书本,学生死记硬背,是难以出好成绩的,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也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活”字当先,不拘一格,广泛运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当今社会,各种媒体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一、课堂引入新闻事件,增强思维广度和深度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报道的新

闻,在讲课中引入当前发生的热门事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狱中杂记》一文时,讲到方苞在狱中所见的各种黑暗现象时,我引入近来媒体报道的犯人在看守所内“躲猫猫死”“洗脸死”等事件,引导学生比较古今事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挖掘根本原因,加深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又如,写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宽容的内涵、什么是真正的宽容等,使深入挖掘文章内涵。我还经常组织学生观看凤凰卫视的辩论性节目《一虎一席谈》,通过参考节目嘉宾对“拦车救狗该不该”“谁在给黄金周添堵”“死刑能否有效遏制食品犯罪”“网络反腐能走多远”等话题的辩论观点,引导学生全面、辩证、理性、深入地思考问题、认识问题,从而增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二、收集报刊病句,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规范

学校一般都会为学生订报纸,学生每天都能阅读到报纸。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除了关注新闻事件之外,还可以特别关注新闻报道里是否有病句,如有则把它摘抄下来,按高考病句类型分类,讲病句时则拿出来作例题讲解。这样,学生会觉得学习与生活结合得更紧密,并能逐渐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辨别报纸中是否有病句,同时

自己也避免写病句,培养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形成良好的

习惯。

三、关注新闻热点,积累写作素材

中学生一般十来岁,自身经历较少,见识不多,写作文总是苦于没有素材。其实,大量鲜活的素材就在我们的身边。如中国人民大灾大难见真情、杨丽娟追星丧父、“暴走妈妈”割肝救子、湖北船老大挟尸要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达人”等,能作为我们写作素材的事件可谓数不胜数。教师引导学生设立素材摘抄本,积累大量写作素材并进行归类,学生写作时自然就能信手拈来,文章自然也就充实鲜活。

四、综合运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的教学变得越来越轻松。特别是古诗文教学,更可变得有声有色。如,教学李清照的《一剪梅》这首词时,上网搜索一下,除了教案、PPT课件、Flash课件外,还有课堂实录、名家书法、朗诵、歌曲、画像等,学生可从方方面面学习该词,印象深刻。又如,教学《荆轲刺秦王》一文时,可以引入《荆轲刺秦王》的电影片段和张艺谋电影《英雄》的片段,让学生比较人物神态、动作、对话等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并体会不同的历史观。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观看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在“百家讲坛”作的《王立群读〈史记〉――荆轲刺秦王》讲座视频,让学生加深对荆轲形象及其刺秦行为的认识。综合运用种种网络资源,语文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学生上得津津有味、眼界大开,其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五、学习媒体材料,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媒体上有很多材料与语文学习紧密相关,教师要注意挖掘语

文元素,帮助学生提高语用能力。我常常把媒体材料与语言运用题紧密结合起来,如,报刊上对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祥云”火炬的描述说明非常详细,我让学生对照模仿,对广州亚运会的奖牌和火炬进行描述说明。此外,颁奖词、节目串词、开场白、图表数据分析等也是高考语言运用题的题型,我引导学生学习报纸和电视上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文艺晚会串台词和大型集会讲话开场白、各类图表分析数据等,让他们从生活中得到借鉴,从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六、巧借媒体形式,加强展示与交流

我积极在我的QQ空间、博客里撰写文章,时常展示给学生看,和学生进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别看很多学生平时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作文“不堪入目”,他们在QQ空间或个人博客里写下的日志却是文采飞扬,真情流露。因为写作文是被动的,没有自身深切体会,所以言之无物;而在QQ空间或个人博客里,他们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感而发,反映了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所以我很喜欢浏览学生的QQ空间或个人博客。在那里,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和思想动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或安慰。学生也可以通过浏览教师的QQ空间或个人博客来加深对教师的了解,打消神秘感,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师生关系变为朋友关系。这样,既可以加深了解,又可以增进感情,还可以促进教学,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巧用媒体资源,有效拓宽语文教学途径,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 历史文化的穿插与渗透 语感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就是向中国的传统文化走近;学好文言文,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语文课程标准》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第八条写到:“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在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的今天,新教材中加大了文言文的量,必修的20个单元中,不仅有古代叙事散文﹑古景散文﹑古代议论散文﹑古代人物传记﹑古代抒情散文共5个古文单元,在小说和戏剧单元,还分别选有《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窦娥冤》。在选修课中,有《先秦诸子选读》。近几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部分的分值比例相较过去也在加大(占到了21.3%)。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而不容忽视的地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思考与探索灵活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文言教学,就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致力于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思考与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谨在此分享予读者,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一.通过形式多样的历史文化知识的穿插与渗透,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热情,以促进文言教学。

1.课堂上适时地恰如其分地穿插历史文化知识。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将搜集到的那些引人入胜的典故,名人伟人功绩,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悬疑等知识,恰当穿插,通过巧妙的设疑、精心的引导和精彩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之自觉地刻苦钻研,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时,我适时地给学生分析了战国后期的各国形势:战国后期,秦国的实力在七国中最强。秦王嬴政时,已具备足够的实力(人力、物力、财力)席卷六国,并吞天下。(给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七国地图)公元前230年灭掉了最弱小近邻韩国,建颍川郡,然后北上,灭赵,公元前228年,秦军攻赵,俘虏赵王迁,赵灭。在灭赵的过程中,秦国大军已兵临燕国边境,燕国君臣一片恐慌。燕王喜惶惶不可终日,眼见秦国扫平韩、魏、赵,就要向自己杀来,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最终想出了孤注一掷的暗杀行动,派出刺客荆轲,前去刺杀秦王,时值公元前227年。刺杀行动最后失败,但是秦王政差一点死于荆轲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国,立即增兵大举进攻。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蓟,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郡。秦将李信率领秦军数千人,穷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潜伏于水中而幸免于难。后来,燕王喜经过权衡利害关系,派人将太子丹杀掉,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想以此求得休战,保住燕国。但是这一切纯属空想,燕国没能逃脱灭亡的厄运。通过精彩的讲解,学生完全沉浸在了这种历史的氛围中,在我的引导下,积极、自觉地探究、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恰当的历史文化知识的穿插,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极大地促进文言教学。

2.播放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优秀视频。如《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鸿门宴》、《窦娥冤》、《荆轲刺秦王》(《秦始皇》中的剧情)、《信陵君窃符救赵》(《东周列国·下》中的剧情)、《苏武传》(《汉武大帝》中的剧情)、《六国论》(《秦始皇》中的剧情)、《韩非子》(《秦始皇》中的剧情)等都有经典的影片或剧片片段可作为教学的有益补充。通过这些直观、生动、鲜活的情节画面,学生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也更能体会到作品思想的深邃,同时也更深刻地了解、熟知了那段历史,丰富了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

二.系统地讲解文言文语法知识,并教会学生举一反三。

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最好先把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归纳总结,给学生讲一遍,专门地上一次语法课,比如句法、语法方面的。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遇到相关的语法知识,教师再点一遍,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语法概念,便于记忆总结。

如名词活用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这个知识点,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导”的作用,从古今语言运用规律上讲清楚什么是词类活用现象,从典型例句的分析解剖中明确名词活用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区别。如让学生比较“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事不目见耳闻”(《石钟山记》)中两个“目”的解释,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名词活用作动词,他后面势必不能带动词,名词作状语,他后面肯定是动词。然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此类活用现象的句子。

三.重视朗读。朗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中应重视朗读。

1.对学生要进行细致的朗读指导,不仅要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处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在这些技巧的帮助下读出作者内在的情感,读出文章的情味。

2.对朗读的要求不宜太苛刻,朗读的整个过程应该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一种零负担的心态。

3.朗读时可选择一些意境接近的乐曲来播放,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读可大大地扩展想象的范围,触发灵感,净化情绪,提高悟性,塑造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受到一种强烈而浓郁的艺术熏陶。

四.加强优秀篇目的背诵和默写。

《语文课程标准》对背诵作了量的规定,高考也有名言名句默写,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也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对于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好作品,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背诵与默写。

1.通过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熟读成诵。这是文言文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背诵方式。

2.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加强背诵。即就是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像切豆腐块一样切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背出一部分,再背下一部分,以此类推,一篇长的文章就容易背会。

3.默写方面,教师要多指导学生在消灭错别字上下功夫,把容易出错的字在教学中明确标出来(用彩笔),如同音异形字、同音异义字,还有一些生僻的字等。其中同音异义字,教师定要让学生辨析,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如《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里的“幽”意思是“隐蔽的、隐藏的”,易误写作“忧”。

总之,文言文教学中要通过灵活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夯实学生的文言学习基础,提高学生的文言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从而有力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古代汉语》第一册,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语文课程标准》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方式方法

高中语文大致可以分为“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两个部分,而其中古典文学的具体表现即是对文言文的学习。文言文,不仅是我国文学灿烂历史的沉淀,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它还是现代文学的一个根基。从文言文中了解文学的初始形态,也从文言文中掌握国语发展的新生方向。可见文言文的学习是语文学习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核心环节。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的现状

文言文,是深具古典美的一种文学艺术,具有行字简约而含义无穷,寥寥数笔却语法精妙的特点。这既是文言文在文学上独领的美的体现,也是高中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大的迷惑点。“太隐逸而难以知其真意”这是文言文学习者普遍的学习感受。这也就导致了如今文言文学习的两大现状:第一,受教者用功努力,依然难解文言文的真意。第二,教育者板书一大堆,学生依然稀里糊涂。

二、文言文学习有效性攻略

(一)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以兴趣带学习

我们教育者在准备教案的时候常常考虑的问题就是这样讲课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常常会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塑造学习原动力”这样烂透心头的话,这样的话虽然陈旧,然而却是实实在在的教育真理。因为兴趣,一直都是学习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1.让学生品味文言文中独特的美感,以“美”示人

例如,我们在讲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九课苏轼先生的《赤壁赋》时,我们可以在提及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句法结构时多多谈论文章内容描写的美丽场景,文中皓月当空,水阔心平,更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精妙乐声在耳畔回响。再者可以在课间中配上相同意境的乐曲。

2.开设文言文相关的小比赛,增添教学活力

许多人谈及文言文,似乎总是会想到“老古董”,“严肃庄重”,“沉闷无趣”这些词汇,事实上这是对文言文的一种错误解读,教育者需切记不要受这种错误思维的影响而将文言文的教学方式变得刻板严峻。

比如,我们在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五课《荆轲刺秦王》这一《战国策》名篇时,我们可以在班级中举行一场小小的文言文话剧表演。由同学们分别来扮演荆轲,秦王,太子丹,秦武阳,樊於期,高渐离等重要角色。将文言故事以同学们感兴趣的故事表演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重现,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们深刻的理解力《荆轲刺秦王》的文章内容。

(二)转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教学方式,以方式改变效果

1.情景模式教学

人的发展来源于对外部事物的不断感知,因此的坏境是重要的影响成分。就像是家庭教育好的孩子表现得恭敬有礼,而没受教育或是受到偏激教育的孩子傲慢自私,一定的文化坏境会对人产生重要的感染性影响。同样,在我们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情景环境适宜的课堂总是比毫无情景可言的课堂学习氛围更好,学习兴致更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文言文的讲解中一定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情景模式,让学生们在无形之中就进入一种学习的状态。

比如,我们在讲解第三单元王羲之先生的《兰亭集序》时,我们就可以先对文章写作的背景,当时社会所普遍存在的文人风雅之事为同学们进行一个介绍,让同学们在进行课文学习之前融入《兰亭集序》的氛围之中。

2.诵读式教学

事实上,诵读式教学在幼儿园小学等初级教育阶段是使用度最高的,在小学班级里我们时常可以听到老师说:“来,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将这篇课文读一遍”。或许这样的方法让部分高中教师觉得难脱幼稚,因此对采用这种方法产生一种抵抗情绪。而事实上诵读式教育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比如,我们在讲解韩愈先生的《师说》这篇课文时,由于这是说理型的文章,不具备故事情节,有些学生可能就会开始脱离学习去讲小话,做小动作等等。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组织全班对《师说》中的重点段落进行全班诵读。这样既在顷刻之间集中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将学生迅速拉回了课堂,又使得学生们在诵读中对文章内容有了更好的了解。可谓是十分行之有效的文言文教学策略。

三、总结

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既有难度又有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者“传道者”的角色,对高中学生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作为高中语文科目的教学老师,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发展。文言文教学要始终以受教育者,即学生为主,在符合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认知规律的情况下不断调整自己所采取的教学方案。切实做到教学方法对教学实际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梦颖.高中语文教学之文言文教学[J].湖南师范大学.2014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第7篇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老化

许多学校的教育模式依然是沿用应试教育的模式,使得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受到较大的限制。纵观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考试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教学效果,但是语文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考试,然而许多学校将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作为课堂教学及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甚至对应试教育结果的重视已经超过了语文教学之本真目的,使得语文教学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2.教学方法陈旧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但是真正的课堂学习时间却十分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教学内容全部包含进去,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有些老师使用的是较为陈旧的教案,由于该类教案使用的时间较长,并没有与现代学生的情况相结合,也达不到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学方法则是老师教授、学生被动听课的填鸭式教学,课堂上基本上没有安排讨论或者研究的活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仅限于提问和回答,课后作业多数是背诵,学生没有自由发挥及独立思考的空间,无法培养创新精神。

3.考核体系不合理

高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核一般是采取组织考试的方式,考试内容、评价内容基本上均为课本中的知识,而并没有全面考查学生的各项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思维能力、问题的分析能力,仅仅以单纯的成绩数据来肯定或者否定学生。对于学生来说,该考核方式有一定的缺点。首先,无法真实、全面的体现出学生的各项实力;其次并不公平,每个学生的特点有较大的区别,有个学生应试能力较强,其成绩数据好并不代表其综合实力强,部分学生则是思维能力较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等较强;且该方式学生较为被动,完全标准化也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强化教学的方法

1.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完善的性格及健全的人格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的主导地位,逐步转化为以学生为主导,使得老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老师的身份从一个讲解者、授课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中使之能够规范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并有效的改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学习新型的教学理念,吸取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质疑精神。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与之相关的话题,包括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太子丹想派秦舞阳先去秦国的心理、樊於期自杀的行为逻辑等,并留下疑问给学生,如荆轲等的客是谁?荆轲听到太子丹说先派秦舞阳去秦国时为什么发怒?学生能够在了解历史故事的同时,学会思考。学生发言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教学效益评价时,应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收获、学习感悟等作为评定的主要指标,而不仅仅是看成绩的数据。

2.设立课堂情景

情景设置是现代教学较为常用的方式,即结合教学的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课堂中有限的环境或者相关道具,使得课堂成为一个特定的场景,学生身临其境的处在该环境中,对于课堂内容的兴趣更加浓厚,理解更加透彻。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完璧归赵的故事。可以将教室布置成秦王宫殿,安排学生出演其中的蔺相如、秦王、赵惠文王等各种人物,将该故事分为几个小场景进行编排,在该过程中学生对于故事的背景、历史事实等了解得更加透彻,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熟悉,对于文章中的字词、深意情趣更加浓厚。在该过程中学生还能直接体会到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使得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历史的脉络及语文的魅力。

3.充分利用教学设备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第8篇

目前在语文课堂提问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有武断否定的现象:“不对!”“错了!”因为学生的回答与教师教案中的答案有一定的距离,于是乎就出现了上述情况。这就是典型的“重结果轻过程”的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评述性口语的巧妙运用是改变这种现状的途径之一。

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评述方式有:

一、引发。针对学生回答中的错误或疏漏之处,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己否定错误的说法,或弥补疏漏之处。例如:

①师:《中国石拱桥》为什么要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练吗?

生:我认为中国石拱桥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个是外观美丽,一个是结构坚固。举赵州桥突出中国石拱桥的结构巧妙、坚固,举卢沟桥突出中国石拱桥的美观。

师:你的意思是说赵州桥的结构好,卢沟桥的外形好。反过来就是说,赵州桥外观不太好,卢沟桥又不太结实。

生:我不是这个意思。这两座桥的结构、外观都好。举赵州桥是因为它是独拱桥,而举卢沟桥是因为它是联拱石桥。

这例中,学生先前的回答显然是错误的。对此,教师没有武断地加以否定,而是循循善诱,最后使学生感悟到了自己的错误所在,进而加以纠正。这样,既使学生懂得了《中国石拱桥》举例的典型性,又感到老师的可敬可亲。

二、换述。在学生以某种表达方式说了一句话后,教师随即特地更换一种表达方式再说一遍,说法有变而原意不变。例如:

②师:那么,什么叫“绝伦”呢?

生:“绝伦”就是最好的。

师:再仔细想想。

生:“绝伦”就是不同一般的。

生:“绝伦”就是没有同类。

师:也就是说,在同类的事物中,没有能够和它相比的。

这句中,用了“也就是说”导出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后者归纳总结了学生对“绝伦”这个词的全面正确的理解。

换述常用的标志性词语有“也就是说”,“换句话说”,“也可以说”,“或者说”等等。

三、反复。针对学生的回答,将它或其中的词语再重复说一遍。例如:

③师:请在“一个……皇帝”中间加一串修饰语。

生:一个愚蠢的、昏庸的、专横的、爱慕虚荣的皇帝。

师:好!“一个愚蠢的、昏庸的、专横的、爱慕虚荣的皇帝。”好!加得好!

师:看来在“皇帝”的前面可以加的词语很多很多……

这里,教师先后将学生的回答重复一遍,同时还将“好”、“很多”作了反复。

四、顶释。当学生说了一句概括性较强的话后,教师用顶真的形式导出第二句,加以补充和解释。例如:

④生:晋祠的水多清静柔。

师:晋祠的水真多,多得随处可见;晋祠的水真清,清得如碧玉一般;晋祠的水真静,静得人们能听得见叮咚的响声;晋祠的水真柔,柔的像飘带一样。

这例中,四个分句的后句第一个词“多”、“清”、“静”、“柔”分别与前句“多”、“清”、“静”、“柔”构成顶真关系,而“多得随处可见”、“清得如碧玉一般”、“静得人们能听得见叮咚的响声”、“柔得像飘带一样”是对“多清静柔”的最恰当、最生动、最形象的解释。

概括起来说,评述性口语具有如下作用:

(一)激励作用。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自尊心逐渐增强,他们开始更多地关心自己,并对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进行评价,对别人的反映也敏感起来。而评述性口语能起到激励作用,如上面例①,显而易见,教师的引发显得豁达、平易,既尊重学生,又信任学生,它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二)助述作用。

从学生思维的特点看,中学生思维发展正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的时期,这时形成内部言语的速度快于外部言语的速度,即想得快了,但又一时找不到相应的语句表述出来,以致造成讲话时“嗯”“啊”“这个”“那个”等语流中断的语病。这时,最需要的是教师能随即扶一把,给学生的口语以疏导,助其“述”,使其“达”。教师的评述性口语,特别是提示、换述、顶释,能起到这个作用。

(三)解难作用。

从教材来说,有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问题;从学生实际看,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原有水平参差不齐,瞬间思维能力强弱不一,听课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同。评述性口语能够把话说得详尽,说得显豁,说得舒缓。这样,理解较慢的能跟上思路,理解较难的能化难为易,理解肤浅的能加深领会。

(四)强调作用。

从听课的效果来说,凡是重要的内容,教师均需强调,便于学生引起注意,加深印象。这里教师的评述性口语,特别是反复、顶释起到这个作用。例如:

⑤师:现在来评说荆轲这个历史人物。请大家踊跃发言。

生:从课文中不难看出,荆轲的思想是为国分忧,报仇雪耻,报效太子。这三者在荆轲看来是统一的,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雪“燕国见凌之耻”。行刺已告失败,面对死亡的威胁,他毫无惧色,大声宣称他的目的是活捉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可见他刺秦王的目的非常明确。

师:好,概括得不错。其思想是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

⑥生:这里的水真绿。

师:绿得成了一大片无瑕的翡翠。

这类反复和顶释的方式,既承接了学生的答语,又强调了教学的重点,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五)完善作用。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法 中职语文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89-02

一、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内涵和优越性

所谓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教学主题,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按照现实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高仿真的场景,安排学生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通过模拟的方式学习课文内容的教学方法。近年来,情景模拟教学法更多地被用在了专业课教学上,但笔者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同样适用于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就是一个生动的语文大课堂,语文的学习也可以把生活搬到课堂上进行模拟学习,在模拟生活实践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远比在书本中获得的知识要深刻,而且实践的过程能带给学生更多真实而快乐的体验。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语文的学习是个内外兼修的过程,学好语文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升,更关系到学生的交际能力的提高。目前中职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也不感兴趣,在学习上的自觉性也较差。中职语文教师到底怎样教学才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首先我们要了解到底在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课堂是怎样的,在《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一书中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学生心目中的理想课堂”,该书的作者于2009年3月至5月对深圳市的5所公办中学的6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你心目中的理想课堂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喜欢的理想课堂是:快乐、有趣、平等、开放。由此看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课堂的要求,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基础更差的中职生的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效果会更加糟糕,因此,中职语文教师更应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效。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将情景模拟教学法运用到中职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依托教材,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叙事性、画面感很强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就可以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来设置模拟表演场景,然后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模拟表演,还原课文中叙述的情景,让学生在自己的表演中更深刻地领悟文章的主旨,在表演中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在教学上有一个规律,学生的参与度越高,在课堂上的收获越多,越能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自信,因而能学得越好。中职语文教师运用情景模拟教学能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自觉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情景进行还原和再现表演,针对问题去进行分析和探讨,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调动了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器官,锻炼了大脑的思考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师就在其中引导学生如何合理安排对人物的情感的把握、对人物活动环境的布置、物品的合理摆放等,帮助学生找到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比如在讲课文《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和荆轲刺秦王这两个情节就非常具有画面感,如果由教师来讲授课文,学生只能从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到易水送别的悲壮和荆轲刺秦王的紧张气氛,理解和领悟都不够深刻。笔者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让学生排一幕荆轲刺秦王的短剧表演,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表演和点评。学生立刻活跃起来,从演员的选择、台词的设计到参拜的礼仪,学生是各尽其能,分工合作,角色分配好之后,一遍遍地背台词,慢慢磨合,配合得越来越好。学生还就秦王的坐姿和荆轲的参拜之礼来跟笔者请教,在笔者的讲解之下,学生对跽的坐姿和先秦的参拜之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表演中也注意到了这些细节,在所有演员的默契配合下,表演非常成功。情景模拟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局限,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模拟的情景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通过设计情景,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中职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将会步入职场,成为一名职业人,学生这三年的学习,教师所教授给学生的都是对他们的职业适应和发展有用的东西,专业课自不必说,最“没有用”的语文能教给他们的最有用的技能之一就是应用文的写作。无论处在哪一个岗位都会用到一两种应用文,所以对学生而言,学好应用文是一项必需的技能。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好学生写应用文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为他们将来工作服务。但是在实际的应用文教学中,由于应用文写作有很多条条框框的死板要求,使得应用文写作的学习过于枯燥和乏味,学生普遍不喜欢应用文写作的课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情景模拟教学法,还原一些需要运用到应用文的工作或是生活的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学会运用特定的应用文。

比如,将本地的特产“绿茶”拿到课堂上,有许多学生家里都种植着绿茶,绿茶的产品特点、制作工艺等学生都比较熟悉,让学生写一份绿茶的产品说明书,学生就能参照说明书的文章样式,再结合自己对本地特产――绿茶的了解,写出一份不错的绿茶的产品说明书来。对临近毕业的学生指导其写自我推荐书、求职信。授课时将这些问题改编成教学情景,让学生互相扮演面试官和求职者,学生在角色互换的过程中,能深刻把握住面试官的心理需求以及求职者在写求职信和求职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这样通过真实生活场景的模拟再现,学生就能迅速进入到特定的角色,根据模拟的现实的需要,写出适用于不同生活或是工作场景中所需要的应用文,在这种模拟真实工作生活场景的写作训练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各种应用文文体的写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三)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中职学生需要着力培养的一项重要的职业能力,任何场合都离不开语言的交际,口语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更需要在模拟的真实情景中才能得到切实的锻炼和提高。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创设与之相关的生活或是工作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比如在学习《介绍》这一个口语交际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设计一个介绍情境,如外校领导来学校参观,学生作为学校的接待老师,介绍学校发展的历史,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特色早操和社团活动课等,这些内容是学生熟悉的,可以让学生把这些内容梳理成书面材料,再根据书面材料进行脱稿的介绍;再如笔者给学生讲到“早恋”这个话题时,因为学生当中确实有些早恋的现象,有人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人觉得太影响学习,影响班级的风气,于是笔者就抓住这个话题组织学生就“早恋好吗?”这个话题展开一场辩论,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还真是唇枪舌剑,有些学生的发言真的很精彩,他们会在发言的时候,先摆出自己的观点,再引用现在社会上的一些常见的社会新闻中的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也会抓住对手发言中的漏洞予以针锋相对的反击,一场辩论,不管结果如何,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就已经使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课堂增强了他们的临场应变和即席发言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针对性。通过情景模拟一方面要立足于课本和教学大纲,使学生达到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切实的掌握;另一方面立足于能力,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动手操作、口语交际等能力,渗透到情景模拟的过程当中,情景活动的开展必须针对教学目标而进行,不能偏离了教学目标成为流于形式的空洞表演。

(二)启发性。在中职语文课堂中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在模拟情景中有所得,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中职语文课堂中开展情景活动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模拟情景中开发智力,提高能力。

(三)趣味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灵活的教学技巧,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富有感染力的激情等来最大限度的增加课堂活力,调动学生的各项感官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深度参与中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在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中职语文课堂中实施情景模拟教学,为了达到预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的目的,在情景设计和具体运用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定位在学生这一主体上,其目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及怎样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应当包括以下环节:编排设计教案;分配模拟角色与演练任务;模拟演练练习与实施;小组自评与互评;教师总结;作业与总结。教师要把握好每个环节的时间与开展的深度,让学生在情景教学中学有所得。

(二)教师的指导应及时、中肯。在情景模拟教学活动中,模拟情景表演前的组织过程和表演结束后的总结过程都需要教师的指导,在组织环节,教师应该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切中学生的问题的关键;在表演结束后的总结中,应以肯定为主,为学生的努力成果点赞,但是同时也应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意见,总之应以正面鼓励为主,以婉转的批评为辅,不要吹毛求疵。

综上所述,情景模拟教学法运用到中职语文的课堂上,不仅能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在模拟话题、创设情景和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口头和书面素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笔者在中职语文中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一些探索,能够给予中职语文教师一些有益的启示,把中职语文的课堂上得更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收获更多能力,更多成长。

【参考文献】

[1]吴丽文.浅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高职高专《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教育,2012(12)

[2]李文文.浅谈情景模拟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2015(2)

[3]沈兆军.浅谈模拟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理论经纬,2012(12)

[4]宋秀红.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下),2010(9)

[5]李成荫,王菊珍.情景教学法在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训练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2008(8)

[6]钟仪容,张静.“模拟教学法”实践及感悟[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0)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语文课堂;个性化;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216-01

调查表明,中学生最不喜欢的课是语文课。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课本上的知识高考时不直接考(学生还是以眼前利益为重的);二是语文成绩很难提高(功底不好,即使长时间的学习也很难有大的长进,导致丧失信心);三是不少教师利用配套的教参,有的甚至是把特级教师编写的教案,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结果效果不佳(可以说,那些教参教案是大众化的,四平八稳,基本上没有什么特色,更重要的是不贴近语文教学实际)。

怎样改变语文课堂的尴尬局面呢?俗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时代是崇尚个性的时代,有个性才有吸引力。教师也要创造个性化的课堂,这样才会吸引学生,语文教学更是如此。经过长期的一线教学,尝试出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勉。

要在教学中设计高潮,创造笑声。

编写教案时,一定要在一节课内设计一个小高潮。在古板的面孔下听课的学生思维不会

很活跃,学生在学习上往往会处于思维呆滞的被动状态,几节课下来,容易出现精神疲倦,甚而导致厌烦。因此,教师要对一节课的教学过程精心设计——采用什么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运用什么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怎样的幽默语言获取学生的笑声。同时要善于激发疑问,善于在教学中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矛盾的焦点上,促使他们开动脑筋。

要不断变换方式,激发兴趣。

有一位新教徒在祈祷时很想抽烟,他就问牧师:“我祈祷的时候能抽烟吗?”牧师很是恼火。第二次祈祷时他又想抽烟,他这样问牧师:“我抽烟的时候能祈祷吗?”牧师大加赞赏。同样一句话,表达方式变了一下,带来了不同的结果。课堂教学也是这样,方式要不时进行改变,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比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第一课时梳理知识点,我采用了小组分组讨论,各列出重点互评;第二课时要加深对课文知识及人物的印象,我采取了分角色表演,大家兴趣盎然。

允许犯错,正确引导。

课堂教学是人与人的交流,是人就免不了犯错。我们应允许学生犯错,这样学生才会大胆说出他们的想法,才能对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但是有笑声的课堂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因为有的学生觉得老师比较幽默,不“凶”,就会飘飘然起来。例如,我上《荷塘月色》时,我问朱自清先生在路上都想到了什么,有个学生竟然嘟哝一句——女人,虽然声音很小,但大家还是都听到了,于是便哄堂大笑起来。这种时候,教师绝不能焦躁,更不能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我引导说,确实有,想到了江南采莲的姑娘,说“女人”感觉不雅,在善意的批评中那个学生低下了头。

要用多种增强教学吸引力的手段。

对待学生要用心去对待。如讲课时要以眼睛注视学生,并留上一二秒的时间。无论提问、

分析,还是解题,都应该常环视前后左右,特别是后排的左右两角。教师视野所及,以目传神,能促使学生专心听讲。如果一节课教师有意地注意五六位学生,一个星期就可“俘虏”全班学生。这样,学生会感觉这位老师很好,从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课。还有,对学生不要吝啬表扬,要不失时机地竖起大拇指,适当地“拔”一下,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上一篇:幼儿园故事教案范文 下一篇:乘法分配律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