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节的诗范文

时间:2023-11-14 23:00:48

关于教师节的诗

关于教师节的诗篇1

1、《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酬问师》 唐·刘商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来源:文章屋网 )

关于教师节的诗篇2

[关键词]诗歌教学 阅读 诗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54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诗歌独有的节奏与儿童生命的节律一脉相承。因此,所有的民族都不约而同地将诗歌作为儿童母语教育的样本。我们唯有依循着诗歌的个性和味道,才能真正读懂诗歌,让诗歌慰藉自己的心灵。 

一、突破理解障碍,“穿越”式阅读 

诗歌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且富于联想,常将写作对象与想象中的事物进行隔空链接。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必须要以“穿越”的视角关注文本,从而消除诗歌表达的理解障碍。 

诗歌注重对人和物的形象塑造,诗人常常将两个原本互不相连的事物借助“穿越”的方式,构建出有机交融的结晶体。而在现代诗的创作中,作者也会借助多种拟人的修辞手法,以静带动,化抽象为具体。阅读时教师就要引领学生学会关注。 

如在《老师,您好!》一诗中,诗人将教师写成是“金桥”“丝线”“新苗”。这些看似与教师毫不相干的事物,正是在诗人内在意识的串联和整合下,实现了与教师形象的高度契合,从而让“隔”的感觉消失殆尽。 

因此,只有从“穿越”的视角阅读诗歌,才能缩短诗歌与现实生活,尤其是与学生内在意识的距离,从而让学生真正感知诗歌中的意象,走进诗歌。 

二、契合诗歌节奏,跳跃式阅读 

诗歌的语言表达高度浓缩。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都经常会出现语言省略、词语颠倒等现象,呈现出鲜明的跳跃性。这就意味着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引领学生按照传统的方式,按图索骥地进行解读,而是要让学生依循诗歌表达的特质,去触摸诗歌表达的内在规律和节奏,从而促进诗歌阅读效益的提升。 

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一诗,暂且不谈其语言表达顺序的倒置,就其中涉及的五处地名来说,不同地域的空间距离也相去甚远,诗人运用各种不同的动词加以链接,呈现出鲜明的跳跃性。这种语言表达的跳跃,将诗人内心中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凸显出来,更展现了诗人的急切心情。因此在教学这首诗时,教师应引领学生根据诗歌跳跃性的语言,来体悟诗中的路程之遥、心情之切,真正走进诗歌内在的言语规律中。 

如此跳跃式的阅读,正契合了诗歌内在的言语规律与节奏,使学生真正触碰到了诗歌内在的生命律动,将诗歌教学推向了新的层面。 

三、顺应表达方式,切换式阅读 

诗歌语言讲究的是一种美的韵律。诗歌语言之所以被称为是“美的语言”,主要在于诗歌表达的变脸艺术。诗歌在遣词造句上有别于其他普通文体,常常运用浓烈的修辞装饰,如反复手法等,使诗歌如同吟唱一般,一唱三叹。因此,在长期的阅读历练中,学生的内在积淀会不断丰厚,其语言也会在诗歌的浸润下变得精练而流畅。 

仍旧以《峨眉山月歌》为例,一首诗寥寥28个字,却包含了5个地名。我们在阅读之时,却毫无臃肿重复之感。诗人李白通过五个地名的艺术化罗列,绘制了一幅千里蜀地的旅行图。我们在诗人精准妥帖的用词艺术中快速切换,感受着诗人一路走来的思君情深。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提炼出5处地名;然后,要求学生感受诗人地点切换时动词的准确运用。正是借助“入”“发”“向”“下”等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学生才真正实现了变脸式阅读。 

因此,阅读教学只有运用切换式阅读,才能引领学生体悟诗歌语言的内在魅力。 

四、寻求意蕴关联,捕捉式阅读 

诗歌与一般性文本最大的不同在于,一般性文本侧重于直接抒发情感和意趣,而诗歌一般不将诗人内在的情韵直接点出,而是寄寓在诗歌的语言之中。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切不可就着表层文字引导学生简单感知与处理,而要善于依据诗歌创作的规律,依据诗歌语言的表象进行拓展联系,捕捉其实际指向的价值,这样才能真正触摸诗歌的内核。 

如《老师,您好!》一诗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借助“大道”和“金桥”凸显教师职业的“崇高”,而“春蚕”和“甘露”则指向于“美好”。诗人正是将自己对教师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蕴藏在这些相应的事物中,给予了读者鲜明的情感之源。而诗人在表达顺序上,则将“美好”铺陈于“崇高”之后,更突显了诗人内在情感的拓展与升华。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这种类似于捉迷藏的表达方式,决定了诗歌教学必须要引领学生穿越诗歌语言的藩篱,捕捉其对应的联系点,捕捉题眼、诗眼以及传神的核心字词,体会诗歌内在的情感和意蕴,领悟诗歌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关于教师节的诗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有了明显改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当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而这些不足之处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开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应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就加以解决,让初中生能够在古诗文传统文化教学中获取充足的知识,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1.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1学生缺乏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

部分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古诗文教学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价值,古诗文的学习纯粹是为了应付相关内容的考试,思想层面的懈怠,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出现懈怠,进而失去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造成了古诗文学习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不断降低,而具体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古诗文内容和现代生活内容相差甚远;第二,语法知识的应用理解起来难度较大;第三,古诗文的教学方式比较单调,死记硬背的环节比较多。

1.2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几乎都是以“单向式”知识灌输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古诗文相关知识,只注重如何去理解陌生字、词、句的意思,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是,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却忽视了古诗文内容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由于没有充分挖掘,再加上不注重学生的思考理解,只注重学生的记忆理解,导致古诗文教学效率的低下,进而造成了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不理想。

2.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探讨

2.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方面,认识到只有学生兴趣有了提升,古诗文传统文化教学才能更好地开展。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唯美情境,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水调歌头》一文时,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发挥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之前,收集和文章有关的资料,如文章、图片、视频等,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由于《水调歌头》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逐渐能够感受到文章蕴藏的意境,进而将注意力完全投入其中,尤其是关于苏轼背景的介绍时,学生一定会非常感兴趣,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提升了古诗文内容的学习兴趣,传统文化教育也就更好开展。

2.2朗诵古诗文,感受形式之美

古诗文作品拥有自身的特点,通常都会运用到押韵,因此在语言上具有极其丰富的韵律,每一个字每一词甚至每一个音节都存在节奏上的变化,平仄音调抑扬顿挫[3]。所以,初中语文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方面的教学,通过不断的朗读,引导学生对古诗文作品的韵味进行体会。以《水调歌头》为例,在学习这篇古诗文的时候,语文教师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反复朗读文此文,正所谓“书读百变,其义自见”,通读多变之后,学生逐渐把握了苏轼“苦闷-向往-矛盾-豁达”的情感变化。之后,语文教师再对文中难以理解的、比较重点的字词句进行剖析,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从而体会苏轼复杂的心理变化。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水调歌头》的形式之美,有利于今后对古诗文的进一步理解。

2.3特殊节日开展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展教学,通过民俗文化,学生能够很好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氛围,进而对古诗文的理解更加容易,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中秋节前夕,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的时间,让学生展示事先收集好的关于中秋节的文章,然后在课堂上以朗诵的形式分享给大家。

3.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积极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展古诗文教学,从而不断提高升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古诗文素养,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于教师节的诗篇4

一、平长仄短,依字行腔

古代汉语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现代汉语许多方言都还保存着这四个声。但北方许多方言(包括北京话)和西南方言里,入声已经消失,因此这两地方的人讲究平仄遇到很大困难。因此,一些常用的入声字需要记。现在平声分为阴阳,成为新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在诗词格律中,古人又把这四种声调分为“平”和“仄”两类。所谓“平”就是平声,读来字调平直,不升不降;仄,就是上、去、入三声,读起来字调有升降,有升降就有不平,仄的意思就是不平。平声约为今音的一、二声,仄声约为今音的三、四声,平声声调高,仄声声调低。

吟诵时怎样处理平仄表达出的诗中蕴藏的情感呢?应该是:平长仄短入声急,依字行腔气要匀。如教《钱塘湖春行》时,笔者查出了入声字:北、脚、啄、欲、没、不、绿、白,指导学生划出平仄。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和诗句的节奏有密切关系。二、四、六、末一字是节奏所在,因此就成为协调平仄的关键。只要节奏点上的平仄能够相间交错,就可以形成音乐美。一、三、五字因为不是节奏点,所以对它们的平仄要求就可以放宽些。加外圈的表示可平可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孤山寺北贾亭西,

仄仄平平仄仄平 水面初平云脚低。

仄仄平平平仄仄 几处早莺争暖树,

平平仄仄仄平平 谁家新燕啄春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乱花渐欲迷人眼,

仄仄平平仄仄平 浅草才能没马蹄。

仄仄平平平仄仄 最爱湖东行不足,

平平仄仄仄平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当然“平长仄短入声急”又有具体的要求,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画有一个“―”表示拉长一点儿,画两个“―”表示再长一点儿,画三个“―”表示最长。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在上联的出句中,第二个字“山”和第六个字“亭”是平声,是句内的小节奏点,“西”是整个出句的落脚点,所以“西”应该读得比“山”和“亭”长。在整个上联中,出句最后一个字“西”和对句最后一个字“低”都是平声字而且押韵,但二者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西”只是出句的落脚点,而“低”是整个上联的落脚点,因此“低”应该读得比“西”长一些。

在诗词中并不是每一个字都要按“平长仄短”来读,否则,就显得太单调枯燥,也不能表现感情的变化。比如,读《枫桥夜泊》的前两句时,下面的处理就收到很好的效果:

月落乌啼霜满ˇ天(“月”是入声字,但由于是在第一个位置,可长可短,“落”字必须很分明,读得短而清楚)

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枫”二字都是平声,但不可以都读得一样长,“江”字要短,吐音清晰后就把“枫”字吟得长长的,“渔火”的重音落在“火”字上,并收得有停顿感。“对”字不要太重,声音由“火”的重转到“对”时变柔,“愁”字尽量拉长,字音清晰而气息轻柔,跟后面的“眠”形成对比感。

从平仄指导学生吟咏诗歌,诵读时马上就有抑扬顿挫之感,有读诗的韵味。如能长期坚持下去的话,也就熟悉了诗歌的创作规律,自然易于记忆和背诵。

二、读出节奏,明了意义

声韵仅反映语言的抑扬,节奏才显示语言的顿挫。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节奏是感情的表现,是随着感情的变化而变化的。轻松喜悦的心情,往往表现为明快的节奏;昂扬的情绪,往往表现为急促而有力的节奏;悲哀的情调,往往表现为缓慢低沉的节奏。

五言、七言的节律一般是二二一和“二・二・二・一”。五言是两个节拍外加一个畸零单音节,七言是三个节拍外加一个单音节。节奏有两个作用:一是更便于体现诗叶韵所带来的韵律美。二是使诗句更具顿挫、变化之美,吟诵时更能产生起伏之感、顿挫之美。各句中那个畸零的单音节很自然就成为表达的中心。于是,许多诗人都把功夫放在单音节的锤炼上。根据意义的需要,单音节的位置不仅可以置于句末,也可置于句中。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读杜府之任蜀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但教师对诗歌的节奏知识是一知半解,在教学中经常犯一些自己都不易察觉的错误。如笔者听到的《行路难》就是一例。

师: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极度抑郁,他有怎样的表现?

生: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师:这两句诗应该怎样去朗读?老师教你们从划分节奏上感知朗读方法。这两句诗是四三节拍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要读得慢点。

笔者认为,这位教师在节奏划分上是错误的,不应该是“二・二・三”,应该是“二・二・二・一”,即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还有教师在节奏表意的引导上不到位,读时要强调“食”、“心”这两个畸零的单音节,因为它们是诗歌表达的中心。在读时要处理好这两个字的重音,可稍做延长停顿。这两句的节奏要读得缓慢低沉,读出悲哀的情调。

三、分析声韵,读出感觉

如何让吟诵有助于理解呢?我们吟诵时如若只看内容而不管音韵的形式,总会在理解上有所偏差。因此,介入音韵学知识,分析诗歌的声韵值得尝试。不同的韵有不同的音响效果,分为洪亮、柔和、细微三个级:

洪亮级的主要元音都与口腔大开的“a”有关,寒前(an)、唐江(ang)、人勤(en)、庚东(ong或eng)、发花(a),宜于表现热烈奔放、慷慨雄壮的感情。

柔和级的主要元音为“o”、“i”、“e”,口腔是半开的,开怀(ai)、豪条(ao)、波歌(o或e)、侯求(ou),宜于表现明朗欢快、清新委婉的感情。

细微级的主要元音是“i”、“e”“u”“ǖ”,皆学(e)、飞堆(ei)、支齐(-i、er、i或u)、姑苏(u),口腔是闭的,宜于表现哀切抑郁、悲愁细腻的感情。

笔者听到《过零丁洋》在这方面做了尝试。请看教学片断:

师:这首诗押什么韵?

生:经、星、萍、丁、青。

师:押ing韵。古诗讲究格律,不同的韵有不同的音响效果,比如,开口音给人一种开阔明朗的感受。ing韵主要元音是“i”、发音时口腔是闭的。你们觉得会抒发什么情感?

师生讨论

师:ing韵宜于表现哀切抑郁、悲愁细腻的感情,恰好跟诗人要传达哀伤悲痛的情感相契合。所以读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怎样?

生:低沉、抑郁、悲愁的。

师:请同学们把这种感情基调读出来。

(生读,感情较到位)

指导吟诵时,教师分析了音韵,让学生了解了ing韵这一闭口音的表达效果,学生心中对诗歌的感觉就有了,课堂朗读时感情基调就基本能读出来了。

四、读好重音,表现情感

诗歌的重音是根据词句在古典诗词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的。准确辨析重音,正确地读好重音,才能给人以轻重有致、节奏和谐的美感,才能更好地表现诗歌的情感。具体到诗歌诵读处理上可以是提高音量,也可重音轻读,也可慢读(速度特意放慢,或有点拖音以示强调),也可虚声烘托(声轻气多的声音),前后停顿(在重音字前后稍做停顿)。

《过零丁洋》教学片断:

师:那颔联的内容是什么呢?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山河破碎,身世飘零。一种凄苦的情感。(师板书:感凄苦)

师:该如何处理颔联的朗读节奏、语调?

生:我觉得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语气要缓慢,还应该读出重音。

师:很好,你已经读出了节奏,还关注到重音。重音怎么处理?

生:重音要落在“破碎””飘”,“浮沉”、“打”上。(生读,全部是提高音量读)

师:你已经有意识地读出重音。但重音不一定要重读,也可重音轻读,也可慢读,也可虚声烘托、在重音字前后稍做停顿,甚至是声音的颤抖。(师示范诵读,读得很有感情)

(反复引导学生读)

师:颈联与标题有什么关系?情感是如何的呢?

生:似乎更深一层,很悲痛,国恨家仇,身陷囹圄,又无回天之力。

师:(师介绍诗人身为阶下囚背景)他感到孤独无助,对自己国家行将覆灭的朝廷担忧、悲痛,但却又很无奈。(板书:诉悲恸)吟诵时应当有何表情?重音如何处理?

师:(指导读声轻气多的声音)。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感情充沛,“说惶恐”“叹零丁”甚至读出了颤音。)

师:悲恸之情真是令人潸然泪下啊!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这位教师引导学生读出重音,还让学生了解了重音的具体读法,并通过示范,让学生读得有情有味。诗人孤独无助,对自己国家行将覆灭而担忧、悲痛、无奈之情也就自在学生心中了。

当然,掌握平仄、基本节奏、明确音韵、处理重音后,要根据内容不同,做到”抑扬、顿挫、断续、轻重、疾徐、反复”,同时也要注意脸色与眼神,体态与气息等。在我市2011优质课评比中《使至塞上》的朗读处理得较好。教师指导要朗读时注意脸色、眼神、手势、体态与气息等的配合使用,并通过加语气词的方法来强化学生体悟。

《使至塞上》教学片断:

师:读“单车”,心里想像在广袤的沙漠中孤独的、不多的随从的队伍,因而有了凄凉孤苦之情。

师读:单----车----(延长,无奈自嘲)。(生读一回)

师:征蓬是飘飞的,要想像眼神随着飘飞的蓬草而飞。征蓬,声音要延长,看到想到自己的无依无靠,音随蓬草不见而消。

师:归雁(抬头,想象看到雁群北归,而我却又归向何处),音随雁走而消。

师:读“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如果加一个叹词,你会加哪个,加哪里?

师生讨论后:征蓬出汉塞,(哀叹,唉……)归雁入胡天。

师:“孤烟”让人觉得伤感寥落。要读得低沉延长。落日的“落”,速度加快(加手势),老师同样用了加语气词的方法,讨论后明确:(顿,深吸气,啊……)大漠孤烟直,(再吸气)长河落日圆。教学生读“大”“直”、“长”、“落”并配以手势。

关注诗歌的形式,把晦涩无声的文字演绎成琅琅之声,通过声调的抑扬顿挫,并配合肢体语言的变化,将诗词意境从抽象、平面的文字中延伸,在有声的空间里丰富发展,进而体悟诗情。这种教学手段是可行的,将有助于诗歌教学回归“诗性的阅读”。但这对语文老师是一个挑战,要求教师有丰富的诗歌知识和吟诵知识,需要在诗歌教学的路上且研且行,且歌且行。

参考文献:

[1]王力.诗词格律概要[M].北京出版社,1979.

[2]窦桂梅.跟窦桂梅学朗读[M].长春出版社,2010.

[3]许嘉璐主编.古代汉语(上)[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关于教师节的诗篇5

摘 要:上好每一节古诗文课无疑是所有初中语文教师的心声。要想达成这一目标,一方面,教师要明白上好每一节古诗文课的必要性究竟是什么;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探究出一条条有自身教学特色、可以高效提升古诗文课质量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文学素养;自信心;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377-01

古诗文教学一直都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点,上好每一节古诗文课也是所有教师共同的心愿。但是,这一目标的达成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多方位、多角度认真审视自身教学的艺术。我们不但要善于了解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压力有哪些,更要清楚我们可以为学生做些什么,或者说给予学生哪些方面的帮助和指导。

一、上好每一节古诗文课的必要性

初中语文教师上好一节古诗文课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必要性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笔者通过总结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都把古诗文学习当作一件“苦差事”。学生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要记忆消化很多的诗文段落;二是学生觉得这些诗文学习之后似乎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学生把古诗文学习当作“苦差事”,那么他们的学习压力一定不少。而新课改倡导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减压,从为学生减压的角度来讲,教师上好每一节古诗文课,把其精彩之处呈现在学生面前是非常必要的。

2、夯实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学习古诗文首先有助于他们文学素养的提升,缺少了古诗文底蕴的熏陶,学生的文学素养是不完整、也是不夯实的,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论是生活中与人交流、还是工作中与人合作,或是使用白话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古诗文就无用武之地了,学生通过接触、学习和感悟古诗文,可以提升自身语言等很多方面的修养、开阔视野眼界、反思历史得失等等。

3、引导学生领悟古诗文之美、感受学习古诗文之乐。在韵律上,古诗文要么铿锵有力、要么优美舒缓,总是给人以震撼与感染。在措辞上,古诗文遣词造句无不经典准确,让人看之欲醉、爱不释手。在写作的用意上,古诗文的主题或以民族大业为重、或以历史发展感叹,大气真挚、发人深省。总之,古诗文之美,是显而易见、尤其珍贵的。但是,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压力下,似乎很少真正感受到其无处不在的美妙,只把学习古诗文当作是任务,更没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这是非常可惜的,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更是与教学主旨背道而驰的。所以,从引导学生领悟古诗文之美、感受学习古诗文之乐的角度来说,教师尽自己最大努力上好古诗文课是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的。

4、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古诗文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一部分。所以,对古诗文学习的自信心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乃至初中阶段的学业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如果我们上好了古诗文课,那么,学生的学习成效就可以有所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就强化了。只有学生相信自己可以学好古诗文,可以学好语文这门课程,他们的学习之旅就多了些自信的快乐、少了些自卑的落寞,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就更好。

二、上好每一节古诗文课的必经之路

不同的初中语文教师,因为各自个性的差异、风格的多样以及经历的不同,在古诗文教学上有很多不一样的想法,或者说个性化的主张。但是,我认为,无论教师具体怎样上好一节古诗文课,以下四个方面是必须要思考的、是提升古诗文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

1、导入形式要多姿多彩。学生觉得古诗文学习是个“苦差事”,他们就会有一种抵触的情绪或心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是不高的。所以,教师把握好导入这一环节,变换出多姿多彩的导入形式是很关键的。比如说,有一次在讲解新的古诗文的时候,我是这样作开场白的:“同学们,都看到老师手里的这把扇子了吗?上面写着什么字,春风得意。因为古代文人每逢春天,都喜欢作诗,那么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与春天有关的诗,谁总结得最多,老师就把这把扇子奖励给谁。”学生们听了之后就开始积极思考、热烈讨论,之后我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与春天有关的诗词,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XX页。”这样的导入就比较有新意,结果证明,当堂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2、讲授模式要富于变化。传统的古诗文讲解,教师主要就是对诗文进行解释,对中心思想进行概括和归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少,因为学生都忙着在书本上做笔记。其实,这样的教学模式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教师只使用这一种教学模式,那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会逐渐感觉到乏味和单调,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不断降低。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模式一定要富于变化,除了教师主讲的模式之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学习新的内容,或者是与学生变换角色等等。具体的实践中,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只有教学模式脱离了一成不变的轨道,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稳定长久。

3、频繁互动必不可少。有教师说过:“缺少了互动,我们的课堂就缺少了生气。”互动是增进师生感情、生生感情最主要的形式,也是我们上好一节古诗文课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互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情况,也可以激发出学生更多的潜力。

4、作业布置要力争别开生面。有人说,布置作业是最简单的,只要让学生读读背背抄抄写写就好了,其实,我认为,古诗文教学中布置作业是最不简单的,是最检验教师教学艺术的。怎么布置作业才可以让学生温习到最多的知识、才可以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等,都是颇显教师教学功力的。

三、结语

关于教师节的诗篇6

一、由点到面:学会还原、学会拓展、学会联系

古诗词具有很强的凝练性,但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而且古诗词又离现代生活很远,所以我们必须由点到面,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用心设计教学方案,实现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

以王维的《画》为例。《画》这篇课文包括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抓住具体的事物进行启发和引导。例如“近听水无声”一句,教师先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再讲述生活中水的形象,并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再由水流的声音进行更广阔的启发,找同学来试着朗读。

通过这些特定的点,教师合理运用分散的意象,引导学生把整首诗连成一个整体,再带领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去朗读,找不同的学生去读,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之后让学生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配乐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

二、由浅入深:逐步挖掘、全面分析、树立问题意识

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就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笔者在此提倡的古诗词教学强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感悟能力,使学生能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从自身经验体会出发,用心仔细揣摩,与古诗词对话,与作者交流,将自身感情投射到古诗词的学习中,从而在共鸣中使身心得到净化。

以杜牧《清明》这首诗的教学为例。首先是这首诗中对于景色的描写,“清明时节雨纷纷”。描写春雨的诗有很多,教师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还知道哪些描写春雨的诗句,而那些诗句里的春雨描写和这首又有什么不同。学生们开始讨论,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思考春雨描写与诗人情感和心境的联系,如“纷纷”两字不仅描绘了春雨淅淅沥沥的情景,也映射了诗人杜牧淡淡的愁思。

接着是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时语文教师便可以“清明节”为着眼点,让学生们讨论他们所知道的关于清明节的知识,并普及清明节的相关文学典故。

在引导学生弄清楚了清明这一民俗背后的文化深意后,便可过渡到对《清明》这首诗的教学。教师就此发问:谁能解答一下为什么在清明节里作者和行人都会充满了愁绪?学生便能联想到佳节孤身在外之人本就心绪纷繁,此时又赶上了下雨,心情会更不好。教师在此时点出,这正是中国古诗词中情景交融的典型范例,并接着问学生还能想到哪些情景交融的诗句,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手法的认识和体会。

全诗写到“牧童遥指杏花村”便戛然而止了,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得知了“酒家”的所在后,行人接着会怎么样呢?在学生积极回答了自己的假想后,教师可以接着问,诗人为什么要选择在这里打住,而不是继续向读者描述那位“行人”的具体取向呢?在学生回答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便可以继续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留白的意蕴所在: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才能使这首诗更回味无穷。

三、由此及彼:提高知识的对比、迁移和应用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由此及彼的知识应用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在古诗词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这首诗的情感、主题以及诗的意蕴、意境,还要赋予学生独立欣赏诗歌之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热爱。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优秀诗词数不胜数,课本中的诗词虽是经过精挑细选,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但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欣赏能力以品味课本之外的优秀古诗词,也是教师的义务之一。

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诗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中语言文字的精髓。古诗词最精妙之处便在于方寸之中蕴含着无限天地,往往一个字便包孕万千,留给我们许多想象和思考的余地,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这方寸之间的无限天地,教导学生学会寻找诗眼。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可谓是生意盎然,在教学的时候指引学生思考是否可以把这个“绿”字换成别的字,如“过”“吹”“拂”等等,使学生在不同字词的对比分析中去思考“绿”字的精妙之处。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是诗眼;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中的“风景异”到底“异”在哪里,单这个“异”字就可以区分为“塞下”风景和别处风景的“异”,“秋”景和别的季节风景的“异”,“塞下秋景”和塞下别的季节风景的“异”,从而引发学生扩展思维,举一反三地思考其他有关“秋景”的诗句描写,有关“塞下风景”的描写,从而更细致深入地体会《渔家傲》的别样风采。

言语本身是抽象的,隐藏了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更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古诗词的教学不仅仅是要体会古诗词中的语言文字之美,更是要和学生个人的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丰富诗词的形象和意蕴,把握诗词的神韵,从而内化为学生的感悟以及文化素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教会学生体会诗词语言的精妙之处,还应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和文化韵味。

古诗词素养的提高除了课堂及书本的教学以外,还需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来不断巩固加强。教师还可以在课后组织各种小组活动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开展古诗词朗诵大赛、古诗词故事会、课本剧演绎,以李白、苏轼等著名诗人或以“爱国”“春色”“秋景”等不同话题为核心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加强知识应用能力。

关于教师节的诗篇7

一、文包诗的教学定位

文包诗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本形式,要想提升教学效能,就必须对这一类型文本产生的过程以及目的有真正的把握和通透的了解。教师只有在对这一文本有了深刻的洞察,才能真正遵循文本的特征和规律进行教学。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1 在目标制订上,聚焦于诗歌还是文本

在文包诗刚刚诞生初期,很多教师并没有对这一类型的文本进行深入思考,教学的核心和目标定位常常在文本和诗歌之间摇摆不定――是借助诗歌解读文本,还是依托文本体悟诗歌?其实。稍加考量不难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文本更加经典。还是诗词更加经典?从文包诗创作的目的来看,其主要价值便在于借助通俗易懂的文本语言感知诗词大意,在文本语言的阐释中为学生成功体悟诗词内在的情韵铺设高速通道。从这个角度审视,文包诗文本的产生是为了便于学生解读诗歌。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树立这样的认知理念:解读文本是策略。体悟诗歌是目的。如果相反的话,文包诗的教学将会本末倒置,不管采用怎样的策略也终将无济于事。

例如在教学《李广射虎》这首文包诗时,笔者就将教学目标定位于:诗文并茂,领悟意境,理解《塞下曲》及在文章中所蕴含的意思:教学重点定位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背诵古诗《塞下曲》。

如此设定,始终将教学的中心放置在对古诗的理解体悟上,真正契合了文包诗这一独特文本形式的规律,为文包诗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2 在方式选择上,是研读文本还是套用诗歌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凭借全新的教学理念已经能够厘清文本与古诗之间的关系。但一旦回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常常会不自觉地被文本中生动精彩的语言所吸引,教学中学生对文本语言单方面地品味体悟、赏析悦纳也就成为家常便饭,而文包诗文本独有的价值取向和教学重点却被忽视了。这其实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以文学文。真正的借文学诗是要努力将文本的语言与诗歌的整体意蕴进行有效链接,让学生在“诗”“文”的互相对照下,将文本的内涵与气韵渗透到诗歌之中,从而成为诗词教学的有效抓手。

例如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文包诗时,教师就紧扣“独、倍、遥知、少一人”等重点字词,引导学生从文本语言中寻找注脚。在教师的引领和点拨下,学生的阅读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文本或者古诗等某一个板块中,而是在诗文的对照联系中,最终促进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体悟。

二、文包诗的教学策略

纵观苏教版教材,文包诗的形式贯穿始终,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有不同类型和深度的文包诗文本。而不同的年级段,文包诗教学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尚停留于形象化层面,应该侧重于借助文本学习古诗的大意:进入中高年级之后,随着学生对语言感知能力的逐步增强,则应该引导学生从文本的细节人手让学生真正走进诗词的内核,感知诗人蕴藏其中的情韵,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下面就以《李广射虎》《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教学为例,谈谈文包诗的教学策略。

1 整体感知,把握内在气韵

文包诗中的课文内容尽管是编著者依据相关资料和诗歌本身创编而成的,但文本所着力表现的气韵旨趣却严格遵循诗词本身的特点,两者之间的文理可谓一脉相承,既可以将文本视为诗词作品的赏析解读,也可以将其看成是解读诗作的补充性资料。因此,在借助文本解读诗歌的模式框架中,先行感知文本是学生探入诗词意境的基础性环节。鉴于此。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文包诗的内容进行整体性把握和感知,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主导者的作用,使得学生自主性感悟围绕着诗词作品的核心价值取向进行,

还以《李广射虎》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在“导入环节,初读感悟”这一环节,并没有急于引导学生诗文互证,对应链接,而是先从王昌龄的边塞诗《出塞》人手,让学生对课文描写的主人公李广形成原始的印象,而后通过对课文整体的梳理初步感知课文的情节和人物特点,从而为借助文本体悟故事这一核心环节的实施奠定基础。

2 比照互文,紧扣内在关联

整体感知文本是文包诗教学的基础工程,但绝对不是核心工程:是课堂教学整体框架中的基础策略,绝非最终的教学目的。以文本学习古诗,其核心价值在于借助诗与文的内在联系的逻辑点,使得学生的思维通过这样的逻辑关系点不断向诗歌内核进发,从而真正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诗歌的意境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各种有效路径引导学生在文本与诗歌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形成有效的认知,引发学生感悟诗歌。提升对诗歌的解读效益。

在《李广射虎》的教学中,教师在整体教学思路的设置中就是以诗文对照的基本模式展开教学的,教师以“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诗歌的意思”为统领教学的抓手,引导学生在诗歌和文本的对照研读中进行深入思考,有效体悟,成功地将学生引入了诗歌的感悟中。教学中,教师要求:默读第3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林暗草惊风”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将军夜引弓”的句子,从而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通过文本中“月色朦胧”“疾风”“沙沙”等词语体悟到夜晚的松树林伸手不见五指、黑压压一片的幽深氛围。

如此设计,在诗文的对照印证下,使得文包诗众多类型的教学都归于一处,提升了其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3 回环映衬,零散走向聚合

阅读教学讲究从文本的整体人手,然后细化到文本细节,最后又回归到整体。如此,让学生经历循环往复的过程,而在文包诗形式的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心已经放置在诗歌之中,基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认知规律,教师应该将诗歌视为整个教学的原点,先让学生借助文本为诗歌的高效解读和深入体悟服务。在回归整体的环节中。教师也可采取重新朗读、回照朗读的方式,引领学生以印证的视角重新关注文本。这一整体关照的过程,使得学生由原先的零散感知聚合成为对古诗解读成果体系的建构。

例如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最后,教师设计了“回归诗题。总结升华”的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忆”的是什么?不仅是山东兄弟,忆的是家乡。是家乡的亲人,是与亲人们共度的美好时光,这“忆”就是苦苦的“思”,而“思”中又饱含着美好的“忆”。让学生在对诗歌内蕴的提炼和升华中,重新将思维关注的焦点聚合在教材的课文内涵中,真正实现了以文学诗,而又由诗促文、诗文印证的教学质态。

关于教师节的诗篇8

【第一次执教教案】

教学过程:

一、借助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习“领”字

(1)指导书写。左边的“令”第二笔捺变成点,右边的“页”横变短,两个字互相礼让,写在田字格里才好看。

(2)理解“领”的意思:摸一摸“红领巾”“领带”“领结”的位置,理解“领”的意思是脖子。给“领”找朋友:带领、领导、领袖、衣领……

二、品读诗歌,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小节――感受小鸟的可爱和快乐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为什么?(小鸟可爱、是人类的朋友)

(2)师:谁来正确地读第一小节?(指名读,重点评价字音是否读正确)

(3)感受小鸟的快乐。师:从哪儿读出小鸟的快乐?(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

(4)学习生字:叽、喳、蓬。

A.(出示课件)指导利用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的特点记忆生字。想一想课文中还有哪些生字是形声字?(崭、牌、蹦、晨、棱)

B.(出示词语卡片: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指名读,指导读得轻快、有弹性。拓展类似的叠词:明明白白、说说笑笑、清清楚楚……

C.(出示课件)借助图片理解词语:蓬松的羽毛。拓展词语练习:蓬松的头发、蓬松的棉花、蓬松的尾巴……

(5)齐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二小节――感受小鸟的活跃和机灵

(1)师:小鸟不仅可爱,还是森林的卫士呢!自己读一读第二小节,想一想小鸟在做什么?(生自由读,交流:小鸟飞来飞去,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2)教学拟声词:扑棱棱。(指名读,读准“棱”的字音,做小鸟扑扇翅膀的动作,读得越来越急促)

(3)教学写字:“跃”“蹦”足字旁的字。

A.指导学生观察足字旁的字做偏旁有什么变化?(撇变成竖,捺变成提)

B.学生书写“跃、蹦”,写得左窄右宽,“跃”右边是“夭”不是“天”,“蹦”右边的山和两个月要写得紧凑,教师巡视指导。

(4)(出示课件)拓展关于益鸟的知识,把益鸟的名字加进诗歌里,指名读一读:

清晨,林中谁最活跃?是机灵的 ,扑棱棱,飞来飞去,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3.学习第三小节――感受小鸟与“红领巾”的和谐相处

(1)师:请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小鸟为什么夸少先队员?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交流:“红领巾”为小鸟做了鸟巢、放木牌。

(2)(师出示生字卡片“巢、崭、牌”)指名读,纠正字音“巢、崭”是翘舌音。指导学生记忆生字:

“巢”字像一幅画,下面“果”是大树和鸟窝,上面的部首三拐儿是小鸟。

“崭”是个形声字,原来指的是山很高很陡,现在这个“崭”有很、非常的意思。拓展词语练习:崭新的衣服、崭新的书包、崭新的教室……

指导学习“牌”字。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牌?(车牌、指路牌、门牌、扑克牌、广告牌……)小结:片字旁的“牌”都是薄薄扁扁的,课文中的木牌就是爱鸟宣传牌。

(3)师生合作读第三小节。

三、情感升华,内化行动

师小结:小鸟是大自然的精灵,少先队员们感谢小鸟捕捉害虫,保护树苗。小鸟感谢少先队员们安放的温暖的家。人和鸟没有捕杀,没有侵害,就这样和谐相处。爱鸟护鸟,“红领巾”们还做了什么?

生:遇到受伤的小鸟,要把它的伤治好,再放回森林。保护森林,保护鸟儿的家园……

教学评析: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突出了生字词的教学。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贯穿整个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例如,形声字归类识字、语境识字、多媒体辅助识字等,提高了识字教学效率。

但是本课在“有感情地朗读”方面没有很好地突破第一学段儿童诗教学的难点,学生读得不够深入,没有入情入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有感情地朗读”的解读是: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字新词中,没有引导学生感受儿童诗优美的语言,低年段的诗歌不像古诗那样内容深刻,《“红领巾”真好》画面感强,韵脚整齐,诗的意思学生一读就懂,不需要过多的分析,不需要深刻的挖掘。因此,建议教师主要通过想象诗歌的画面、把握韵脚、体会标点等方式突破“读出情感和韵味”这一难点。其次,朗读的层次和方式要多样化,可以齐读、分组读、领读、比赛读、配乐读,还可以模拟情景,将自己当做课文中“快乐的小鸟、活跃的小鸟、爱鸟少先队员”去感受、体验,进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第二次执教教案】

教学过程:

一、(同上)

二、入情入境,读出韵味

1.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和咱们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2)交流发现,并小结:这是一首诗歌,有三个小节。

(3)诗歌里面讲了谁?(小鸟、红领巾)

2.争当“最快乐的小鸟”――学习第一小节

(1)关注问句,读出语气。

指名读第一小节,指导读好第一句问句的语气,随文学习形声字:叽、喳、蓬。

(2)想象画面,快乐地读。

A.指导读词语: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像小鸟一样叫得轻快、跳得有弹性。

B.师:这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小鸟多么可爱啊!清晨,鸟儿们叽叽喳喳在说什么?引导学生把自己当做林中小鸟,边读边想象清晨生活的自由和快乐,读出小鸟的快乐。

(3)小组赛读,读得快乐。

(4)感知韵律,读出韵味。

(出示课件突出“鸟、跳、毛”三个字的字音)相机渗透儿童诗押韵的知识,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把“o”音的字读得明亮、清晰些,感受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教师示范读、生配乐读)

3.争当“最活跃的小鸟”――学习第二小节

(1)师:小鸟不仅可爱,还是森林的卫士呢!自己读一读第二小节,想一想小鸟在做什么?(生自由读,交流:小鸟飞来飞去,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2)配动作读,读得形象。

教学拟声词:扑棱棱。指导读得急促,配动作读,像小鸟一样边读边扑扇翅膀。

(3)拓展朗读,读得活跃。

A.教学生字“跃”,引导学生理解“活跃”的意思。

B.(出示课件)拓展关于益鸟的知识。

C.把益鸟的名字加进诗歌里,请活跃的同学读一读,比一比哪些同学最活跃,押韵的字读得最清楚:

清晨,林中谁 ?是 的 , , 。

4.争当爱鸟“红领巾”――学习第三小节

(1)师:请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小鸟为什么夸少先队员?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师出示生字卡片“巢、崭、牌”指名读。纠正字音:“巢、崭”是翘舌音,“崭、牌”是形声字。)

(2)还原画面,情景朗读。

A.(出示鸟巢课件)利用象形汉字的特点想象“巢”字是一幅什么画面。

小结:“巢”像一幅画,上面的三笔撇点像三只小鸟的脑袋,中间像鸟窝,下面是一棵树,小鸟可能在呼唤外出的父母。

B.利用鸟巢画面感受小鸟的幼小、可爱,鼓励学生模拟情境,争当爱鸟“红领巾”劝说掏鸟蛋的孩子和猎人:“请爱护小鸟!”争当小鸟,齐声称赞“红领巾”真好!

(3)师生合作,读出情感。

A.引导学生找一找这一小节押韵的字有哪些?(早、巢、鸟、好)

B.师生合作读第三小节,读出对“红领巾“的称赞和感谢。

5.情景再现,整体回读

分“快乐的小鸟”“活跃的小鸟”“爱鸟‘红领巾’”三个小组再现课文的情境,合作读整首诗。

三、(同上)

教学评析:

本节课准确把握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诗歌教学的要求:诵读诗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随文识字。尤其突出了“诵读”和“想象”在教学中的地位,具体体现在:

1.关注文本,整体感知

《“红领巾”真好》是一首儿童诗,课文意境优美,犹如一幅清新动人的画卷:晨曦下小鸟正唱着快乐的歌,梳理着蓬松的羽毛,无忧无虑地嬉戏着。可爱的小鸟能为林中树木“看病”,为田间菜苗“疗伤”。“红领巾”们来到林中,给小鸟安家,树木牌。小鸟在枝头高唱:“红领巾真好!”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针对文本体裁特点,课始,教师在初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并发现文本的特点,初步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美,整体把握段落小节及其主要内容,为后面的朗读指导做好铺垫,这在阅读教学中属于基础性教学层面;课中,分小节精读,这是整堂课浓墨重彩细致赏读的部分;课尾,整体诵读,积累语言。朗读过程历经整体―部分―整体的回环,师生在文本中走了一个来回。

2.关注韵脚,读出韵味

诗歌用拟人的手法,短短三段文字,三个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基本相同,语言表达方式相同,每段中对应行的字数大致一样,韵脚o音给人一种明亮、欢快的感觉,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韵脚的过程步步深入:第一小节,找到韵脚o,教师示范将韵脚读得清晰、明亮,学生配乐朗读,感受韵律美;第二小节,将“跃”字的教学融入语言环境,请活跃的学生比赛读,看谁押韵的字读得最清楚;第三小节,放手让学生自主找到押韵的字,师生合作读,读出对“红领巾”的称赞和感谢。教师的指导由“扶”到“放”,层层推进。

3.关注标点,读出语气

低年段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课文中的标点都是具有情感的,《“红领巾”真好》每一小节的开头由设问句引起下文,第三小节连用了两个感叹号,关注问号、感叹号,从中感受文本整体感情基调以及小句子的情感变化,学生进入了当“快乐的小鸟”“活跃的小鸟”以及爱鸟“红领巾”的情境,读出了快乐、自豪、坚定的语气和抑扬顿挫的语调。

4.关注想象,读出画面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根,汉字的古形和意思紧密相连,教师利用“巢”是象形汉字的特点,学生由“巢”的古字想象到一幅鸟居图,高高的树上有个小鸟的家,鸟巢里面露出了三个小小的脑袋,小鸟们可能在呼唤外出的父母。不仅汉字是画面,文中的词语也有画面感,“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描绘了小鸟清晨自由快乐的画面,学生想象它们有的在诉说清早飞行的快乐,有的在分享昨夜做的好梦……边读边想象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森林晨景画,汉字就不仅仅是冰冷的方块字,而是带着温度和情感的文字。

5.关注字词,读出节奏

“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扑棱棱、飞来飞去”等词语的训练,带着想象,加上动作,小孩子的快乐就在动作中注入情感,此时他们就已经把自己变成小鸟了,在律动中边读变跳、边读边飞、边飞边叫,感受到诗歌的节奏美。

6.关注语用,拓展迁移

仿写是对文本内容与意境的拓展与深化,在学生感知诗歌节奏、韵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仿写,既是对文本的升华,也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要求。较之案例一的拓展训练,案例二的迁移运用环节给学生留下了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根据文本结构设计的仿写句式如下:

清晨,林中谁 ?是 的 , , 。课堂上,学生的创作灵感富有童趣诗意:

生1:清晨,林中谁最忙碌,是“树木医生”啄木鸟。扑棱棱,飞来飞去,捕捉害虫,保护美丽的森林。

升2:清晨,林中谁最快乐,是顽皮的青蛙。呱呱呱,跳来跳去,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庄稼。

模仿迁移让学生获得了诗歌创作的成就感,也将语言文字的运用落到实处。

上一篇:中华少年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关于中秋的文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