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霍金范文

时间:2023-12-10 22:20:09

邂逅霍金篇1

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学子争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一则太忙,二则有自知之明,未必看得懂。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是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

7月15日下午,一位青年朋友约我一起去那家有百年历史的ORCHARD(果园)茶室,走过剑河边时他告诉我,傍晚霍金常在这里散步,有时可以遇见他。于是霍金成了我们的话题,我问这位学西方哲学的博士生是否看过《时间简史》,他说看过,但也没有看完。这使我颇感,我的选择看来是明智的。

6时半,当我们从茶室回家又经过剑河边时,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

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的热情表现。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要不,凭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作出更杰出的贡献。

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

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

赏析

霍金的命运是那般悲苦,霍金的人生是那般幸福。霍全的躯体是那么弱小,霍金的思想却熠熠闪耀。

文章撇开霍金艰涩的论著不提,抓住他异乎寻常的目光,描写他孤独的形象,以及透过这形象表达出的奋斗精神,令人过目不忘。

邂逅霍金篇2

8日的仪式上,霍家大宅花园搭建起白色西式婚礼台,晶晶姑娘身着白色羽状婚纱在父亲的牵引下,走上鲜花铺成的地毯,新郎霍启刚一袭黑色礼服站在圆拱门前郑重地接过新娘……一代“跳水公主”郭晶晶正式嫁入霍家豪门。从2004年霍启刚与郭晶晶相识相恋,到现在两人修成正果,他们跑过了“七年之痒”,跑过了数次被分手、被结婚、被怀孕的绯闻,终于在第8个年头携手步入婚姻殿堂。他们的爱情并非灰姑娘与白马王子般的童话故事,回顾两人“坎坷”情路,除去绯闻的层层迷雾,他们的爱情其实充满了温馨与浪漫。

如果说田亮给予的感情暧昧不清不楚,那么霍启刚的感情炙热而笃定。2004年,霍启刚与郭晶晶邂逅,他像一个小粉丝一样出现在郭晶晶出席的各大场合。“你好,我叫霍启刚,希望能和你成为朋友。”那时的郭晶晶抬眼莞尔一笑,这一幕开启了属于他俩的缘分。

霍家,一个响当当的香港富豪世家,霍家子孙和未来媳妇儿受到来自舆论的强烈关注,那里包含了普通人对于豪门爱情的全部幻想。郭晶晶并不习惯突然而至的审视目光,媒体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许多报纸传言说,郭晶晶违反了队规,很可能会被国家队开除。

公主有难,急需白马王子相助。霍启刚心急如焚,他没有试图扭转舆论风向,而是努力去安抚晶晶受伤的心。他给郭晶晶发了一条很长的短信,他告诉她,自己在为她担心,他让郭晶晶学会坚强。“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你要有承受这一切的心理准备。不要去管别人怎么说,只要自己觉得开心快乐就好。你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理睬,一切都会过去的。”郭晶晶看到短信时的反应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能从字里行间隐约发现爱情正在疯长。

不仅如此,两人的一丝风吹草动都被赋予了“惊爆分手”、“被传结婚”、“泡吧劈腿”的标签。单说2006年,霍启刚被曝与前女友卢恬儿旧情复燃,郭晶晶被传与队友胡佳关系暧昧……一出出风波此起彼伏,唯一不变的,仍是他们相携出行时温暖甜蜜的笑容。

邂逅霍金篇3

1977年是伍迪・艾伦个人最重要的一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小资电影《安妮・霍尔》力压科幻巨片《星球大战》,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女主角四项大奖。本片标志着伍迪・艾伦导演生涯的伟大开始(其深度要远远优于先前的作品)。这部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影片可谓现代浪漫喜剧的典范,集机智、幽默、自我揶揄于一身,将现实与超现实手法相融合,是伍迪创作生涯的突破点,也是他公认的最好作品之一。

影片讲述了犹太喜剧演员艾维・辛格成名至今,仍有很强的自卑感,已经有过两次离婚经历。他和梦想成为歌手的安妮・霍尔初次邂逅于网球俱乐部,并迅速坠入情网。可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两人选择分手。经好友介绍,艾维又认识了滚石杂志的编辑潘,但他并没有任何幸福感。某次艾维替安妮解除了一场“小危机”后,两人再度重归于好,他们一直努力维持着这种关系,可安妮和长居洛杉矶的东尼开始了新生活。艾维不久发表了戏剧处女作,描述了自己与安妮分分合合的故事,不过结局却是大团圆。《安妮・霍尔》的剧本由伍迪・艾伦和马歇尔・布瑞克曼合写,后者也是伍迪其他几部影片《傻瓜大闹科学城》《曼哈顿》《曼哈顿神秘谋杀》的联合编剧。《安妮・霍尔》的构思来源于伍迪与女主角戴安・基顿的现实生活关系,原本还有一条谋杀案的线索,后来被删除并运用到多年后的《曼哈顿神秘谋杀》的情节之中。《安妮・霍尔》并没有什么故事主线,大部分通过回忆与对白展开,带领观众穿梭于过去与未来,探知主人公艾维内心的焦虑与恐惧。通过他与安妮的共同生活,描绘出男女间的不同,讽刺了现代都市人不安的生命、冷漠的道德观和廉价的爱情。

伍迪・艾伦在《安妮・霍尔》之前拍的电影大都是夸张的喜剧,他个人的表演里也总带有一种默片的诙谐与调侃,他所饰演的角色也都是一成不变的懦弱、好色和神经质。然而这次一改整体面貌,拍出了一部既轻松写意又充满哲理的艺术片,令观众和影评人刮目相看。而他诠释的舌灿莲花、喋喋不休的知识分子形象也成为日后标榜的“演员伍迪・艾伦”招牌,和纽约赋予的城市基调一起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尽管如此,影片在当时上映时还是被一些观众认为并不成功,他们认为伍迪・艾伦轻易就将自己的喜剧天赋埋没了。然而,喜剧大师卓别林对《安妮・霍尔》的评价是:“这既是一部情感戏,又是一部催人泪下的喜剧。”

伍迪在片中很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喜剧手法。有一场戏写艾维替一个笑匠撰稿,他被迫忍受笑匠生硬的表演,接下去他便在威斯康辛大学演说,逗得满堂大笑。那个笑匠以强者姿态出现,视观众如废物,采取攻击性手段引发笑声,结果适得其反,而艾维采取自嘲的态度,以自己的错失博人一笑。安妮看过他的表演后,说明了他的巧妙之处,我们也明白,他是以自己的不幸来编排笑话,越是自己受愚,越使人大笑。

伍迪的“缪斯女神”戴安・基顿一直以来都是其最重要的事业伙伴,这是两人的第四次合作。在本片中,她身着“拉夫・劳伦”的中性西装示人,并随着影片的流行掀起一股时尚潮流。2014年金球奖,她为伍迪・艾伦代领终身成就奖时,身上穿的仍然是“拉夫・劳伦”2014年的春夏系列,依然非常摩登,魅力十足。

邂逅霍金篇4

6月8日,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举行的“了解80后的一代”分论坛上,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秦飞(右),2012世界小姐于文霞(左)出席论坛,并介绍了各自的成长历程以及80后年轻一代与父辈们的差异。

(摄影/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韩国 首尔

5月11日,全韩中国学人学者联谊会举行了新一届学联干部成员换届培训暨工作会议。 (供稿/全韩中国学联)

韩国 首尔

5月28日,由神州学人编辑部和中国教育在线联合主办、中国驻韩国使馆教育处和全韩中国学人学者联谊会承办的中国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现场招聘会在韩国汉阳大学举行。 (供稿/全韩中国学联)

法国 戛纳

5月20日,艾克斯的中国留学生在戛纳电影文化之旅活动中邂逅刘德华并与他合影。 (供稿/法国艾克斯中国学联)

加拿大 渥太华

6月9日,中国驻加拿大使馆举行2012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颁奖仪式。驻加大使章均赛为12名获奖学生颁奖,使馆教育处张兰春公参主持了颁奖仪式。(供稿/驻加拿大使馆教育处)

新西兰 奥克兰

5月25日,中国驻奥克兰总领馆举行活动表彰领区优秀中国学联和优秀学联干部。牛清报总领事、唐文娟副总领事出席活动。

(供稿/驻奥克兰总领馆教育组)

英国 索尔福德

6月16日,由英国新华联谊会主办的“2013英国中华端午龙舟会”在劳沃丽(Lowry)中心河滨游泳场举行。自2004年成立以来,新华联谊会在每年的中国传统节日举办多种形式的庆祝联欢活动,致力于弘扬中华 文化、促进中英交流。 (摄影/王弘光)

法国 巴黎

6月15日,中山大学法国校友会成立大会在中国驻法国使馆教育处举行。中山大学副校长、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李萍,教育处马燕生公参以及在法60余名中山大学校友出会。

(供稿/驻法国使馆教育处)

埃及 开罗

5月31日,2011-2012学年“爱疆奖学金”颁奖仪式在中国驻埃及使馆举行。宋爱国大使夫妇、教育处霍文杰参赞、埃及中国学联李鑫会长、新疆籍留学生以及中国驻埃新闻机构代表等200多人出席仪式。

(供稿/驻埃及使馆教育处)

美国 亚特兰大

6月1日,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证件组赴亚特兰大进行现场办公,为学生学者、华人华侨办理中国护照换发,补发健在证明、旅行证等证件。

(供稿/亚特兰大中国学联 亚特兰大中华生命科学协会)

荷兰 代尔夫特

5月24日,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中国学联举办“Delft博士生学习及生活经验交流会”。

邂逅霍金篇5

教师的幸福,在哪里?王国维总结做学问有三种境界,对于教师我也可以总结为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功利境界。比如我吧,一个月要消费,要穿衣吃饭,要月供房贷,总得需要钱。教书这个饭碗虽不是什么金饭碗、银饭碗,但对刚进入杏坛的老师来说还是挺知足的,也是攒钱的基本方式。

我从教10年,教龄补贴从先前的5元涨到目前的10元,增加了1倍;然而大蒜在短时间里可以翻6倍的价格,看来我的工资无论如何都涨不过市场经济里的商品。有人认为,我们老师就是神,提到“钱”就俗。老师就应该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其实,这些认识都是有失偏颇的,老师也是人,一凡夫俗子而已,也是在为生活而奔波忙碌的。只不过这个职业相对而言更应该多一些操守。有这样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以老师就更要有责任心。

有了这“责任”二字,我们似乎就比其他人无私崇高一些了,这就构成了我们的职业道德。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恪尽职守,备好每一章节,上好每一堂课,改好每一次作业,教好每一个学生,这便是老师的道德境界。

但在通往更高境界的途中,老师们会发现上每一节课都是一

种创造,都想进入课堂尝试自己的想法,考量自己的做法。课前是一种期待和憧憬;课中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美丽邂逅;课后是一种回味、惊喜,是一种更新的期待。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老师这个职业竟是这样的有趣:这时候,你就会发现我们的上课不再是个人表演而是在分享智慧;这时候,你就会发现,我们抽学生回答问题,不是教学原则的体现而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这时候,你就会发现,我们从事的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我们不仅敬业,还精业……最终使我们的工作进入了开拓的境界。

一言以蔽之,禅宗所说到的先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这就是我们老师追求的最高也是最幸福的境界――科研境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

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路上来,在教学中

忙碌、奉献,在科研中获得、提升。

教师的幸福就在科学研究与灵魂塑造的境界里。

邂逅霍金篇6

我一遍一遍唱着这首忘倦的歌,不经意间思绪飞过山川,飞过湖海,穿越森林,来到腾格里的故乡——草原。

天蓝的很高,很畅,草原上一群追梦的少年用梦想编织着蓝天,编织着这片草地,嬉笑声久久回荡在天际中,风筝载着青春与梦想,在天空中飞舞,年轻就是力量,年轻就有希望。

生活总是喜欢恶作剧,在你快乐的时候,与不幸邂逅,一切都那样匆匆,那样让人措手不及。风把风筝带走,带到了危险的高压变压器上,一个叫志华的女孩为了留住这快乐,去取载着青春与梦想的风筝,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一件极细小的事可以成全你,也可以败坏你。

由于触电,双臂组织肌肉全部坏死,必须截肢,这是一个多么残酷的现实啊,这对一个求学路上的女孩子是多么的残忍,对一个普通的家庭又是怎样的打击。面对命运的无奈,我问自己我会怎样选择,我想起了史铁生,想起了海伦凯勒,想起了霍金,我试着给自己寻找一个借口,但我失败了,当挫折来的时候,我只是逃避,我没有勇气去面对它。

生活容不下眼泪,现实容不下软弱。她失去双臂却坚强的生活着,她一心想考上大学,完成家人的心愿,她默默的承受着生活的种种压力,她不伟大,但她庄严,她不永恒,但她真诚,她不完美,但她努力。她用坚强造就了一个成功的自己。海明威说过:“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她父亲告诉她,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全片都有关于风筝的情节,因为风筝,她失去双臂,因为风筝,她失去母亲,风筝似乎是很不吉祥的东西,同样也是风筝让她有上学的学费,影片的结尾是一个喜剧,她成功了,她拿到了残奥会运动员的资格,被大学破格录取。巨大的龙型风筝在天空中飞舞,它是梦想的翅膀,是成功的舞者。

邂逅霍金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审美需要;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0-0049-02

多年以来,阅读教学的关注点总是停留在指向性教学目标上。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健康人格,这些都是强加在阅读之上的压力。这种压力不管说得如何动听,其实都离不开茧式教育的范畴,都忽视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精神取向,成为束缚学生心智成长的桎梏。因此,语文阅读教学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建立在审美需要基础上的科学模式,让学生从对阅读的无意识的个体自觉喜欢,进步到有意识的群体自主对话,并进一步升华到创造性的生命精神建构上。

一、基于审美需要的阅读教学模式的心理前构

1.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确定文学偶像,从而形成自发性审美需要

所谓文学偶像,就是发自内心喜欢的作家和作品。只有发自内心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才能让学生产生体验性对话。所谓体验性对话,是指读者在阅读中对文本世界超越于一般经验、认识之上那种独特的深层领悟和活生生的感应境界。这种深度的解读体验,不但是情感的体验,而且是灵魂的唤醒,是生命的超越。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形成自觉的审美需要。

文学偶像的形成有多种多样的途径,如自我阅读、教师介绍、同学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起到开门作用,引导他们去人类的精神宝库中自主寻找最让他们灵魂颤动的文字,读出真味、美味、深味,体会文学艺术的美妙和深邃,从而形成持久的甚至终生的审美需要。文学偶像产生的前提是无功利阅读。所谓无功利,就是没有政治的、道德的,甚至是没有教育目标为前提的。阅读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出于热爱和喜欢的阅读,出于审美需要的阅读。

2. 引导学生在细节品评中感受文学形象的魅力,从而产生自主性审美需要

优秀的作品会随时随地唤醒读者的感官,让他们用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来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在作品里每一个细节都融入了作者最敏锐的感受和最浓烈的感情。小说中的细节比比皆是,如孔乙己的茴香豆,永不凋落的最后一片叶子,除夕晚上年年等待的二号桌子等。诗歌中的细节更是丰满茁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其他文体概莫如此,举不胜举。

所有的情感都因为细节而丰满张扬,因而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为有了这些细节,我们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对文学有了自发的和自主的审美需要。因此,要让文学细节使语文课堂饱满,或朗诵吟读,或自读批注;或讨论交流,或辩论交锋;或欣赏名家点评,或撰文自我评价。要让美好的细节活在学生的记忆里,生长在学生的心灵里,成为终生阅读的生命养料。

3. 引导学生在对话中产生共鸣和感动,从而形成持久性审美心理需要

共鸣和感动是一种美学境界。语言艺术的呈现是一种美的舞蹈,从形态到动作到内涵,无不蕴藏着美学元素。思想的崇高、意向的跳跃、意境的辽远、思维的流淌,精准的描述、快意的抒情、独到的议论都会让人产生美的。但这还不是真正阅读意义上的感动和共鸣。阅读上的感动和共鸣还必须有读者的重构元素,也就是说阅读是双向的,是读者和作者的双向挖掘穿越和等候。语言创造的美的意向和境界所形成的思想殿堂,千百年来默默等待着某一个不速之客的闯入,等待碰撞、交流、融会和新生。

教师可设计一些反思性问题,引导学生和文学作品进行主动性对话,引导学生自发的、深层次地解读文本。教师也可以创设情境引导感悟性对话,如用多媒体课件比较几位作家作品和观点来加以烘托。再如,通过讲故事或创设生活情境或联系社会重大事件来激发学生解读文本的兴趣,并在解读的过程中产生感动和感悟。

二、基于审美需要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勾略

1. 感性化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语言的感性就是对于语言的审美直觉感知。感性来自于最初的感觉碰撞,来自于文本语言的深层共鸣。感性是形成自主性审美意识最关键的因素。

(1)要突出学生和文本审美交际的主体性,让学生和作品直接对话。要给学生说出自己感受的时间和空间。读完文章要让学生问自己6个问题。

一问:这篇文章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有没有给我一种被撞击的感觉,有没有神来之笔?

二问:这篇文章的独特性(情感表达方式和风格、文化的经典性影响力)在哪里,作为精读的理由在哪里?

三问:作者的写作冲动力在哪里(目的和主旨)?

四问:文章情感切入点和结构支点在哪里?

五问:这篇文章的背景是什么,有没有深层解读的必要,如何深层解读?

六问:文章思维的亮点、情感的燃点、思想的高点在哪里?

(2)要注意学生对语言审美的敏感性。语言的审美敏感性,是指从细小的语言世界中,敏锐地感知、感悟到文章的感情和意向,是对于语言境界的开掘和契合,是善于通过语言的细读深度品味作者的匠心,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文本语言的深入挖掘。首先,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第一印象。如上海特级教师马T在执教小说《不称心的强盗》时安排这样的环节:①整体阅读,让学生谈谈读后的第一印象;②说说你对这篇小说的疑惑点。其次,要重视学生对语言内部关系的感性把握。马老师在执教《邂逅霍金》这篇文章时就非常重视言语间的整体关系。其中有这样的问题:“文章真正写‘邂逅’的是哪几段?”“本文内容是写‘邂逅霍金’,为什么在之前的两段中要提《时间简史》这本书呢?这两段能否省略不写?再次,要重视学生对文本亮点兴奋点、疑惑点的直觉感知。马老师执教的《市长》第二课时的第二个环节,分析了主要的矛盾冲突――市长和化学家齐仰之之间的冲突后,接着问这场戏还有哪些冲突?通过分析后得出文章还隐藏着以下关键冲突:满腔报国热情的化学家齐仰之先生与无能冷漠的政府之间的冲突,以市长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与无能冷漠的政府之间的矛盾冲突。接着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深入分析,提高了学生对言外之意的感受力、感悟力,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趣味。

(3)要注意课堂生成的感性化。首先,要注意手段感性化。如一位教师执教《月迹》时这样导入:分享一下“我”生命中的挚爱。请学生看自己儿子成长中的几张照片,童年的照片一下把学生带到感性的童真世界里,为文章的童趣营造感性的氛围。其次,要注意过程感性化。在温岭市观摩课《月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问学生从“月亮是个好”你联想到什么呢?最后提示联想到哪些写月的诗,然后教师说“我们从古诗中找到了月亮的痕迹”。这个环节借助古诗句使抽象的“月亮是个好”有了感性地透视,是对感性语言的感性解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让学生选几个最有感觉的词语,在旁边写下体会,然后在课堂中交流。这样的语言感性品味,既重视文本语言的形象性,又充分尊重关注学生的感性体验,给学生的审美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再次,课堂用语感性化。要尽量使师生的课堂用语具有表现力和美感,使课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语言的熏陶,不知不觉形成审美需要。

2. 审美化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审美化就是对文本言语形式美和内容美的鉴赏领略,包括对语言的表现力、结构的艺术性、内容的深邃、思想的魅力等方面的领略。

(1)要注意文学语言的鉴赏。如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对“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欣赏:“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美感和情趣的呢?他无多笔墨,而是精选了几个量词:痕、点、芥、粒。按照陈望道先生的辞趣之说,语词本身就带有自己的历史背景和习惯范围。这恰如一种无形的磁场。只要说出一个词语,自然就能勾起人们的一大堆联想。这痕、点、芥、粒,笨是修饰哪些线丝、米豆之类的细微之物的,如今却移来写堤、亭、舟、人。毋庸多言,他们自然也就变得极小,那天地也就极阔了。”

(2)要注意文章艺术手法的鉴赏。如对《小石潭记》中的特写镜头欣赏:“‘潭中鱼’几句,不太细心的读者会认为不过写鱼罢了。其实不仅仅写鱼。齐白石只画飞虫,不画天空,只画游鱼不画清水。但由于虫的确在飞,鱼的确在游,因而在欣赏者面前也就出现了天空、出现了清水。这几句正是采用了这种以实写虚的手法……柳宗元不写水,只写鱼游,而澄澈的潭水已粼粼映眼。”

(3)要注意审美的趣味性迁移性。语言的迁移性就是要注重交际的实效性、操作性,所谓教是为了不教,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脑动心动笔动口,从而实现语言交际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如余映潮先生介绍的《沁园春・雪》的品字法。让学生自由品析,说说这首词中什么字用得好。讨论后小结:

“封”字用得好,写出了宁静肃穆。

“飘”字用得好,写出了舒展柔美。

“舞”字用得好,写出了逶迤曲折。

“驰”字用得好,写出了奔腾壮烈。

“竞”字用得好,写出了英雄风采。

“惜”字用得好,写出了超凡气概。

“看”字用得好,写出了豪情满怀。

(4)要注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例如,温岭市实验学校教师郭勇军开设“戴复古诗歌欣赏”公开课,引导学生展开对温岭乡贤文人的作品研究。

总之,真正审美阅读是发自内心的,是没有任何功利性的,是重视学生的终极生命意义的,也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最有效果的。这样的审美多一些、更多一些,学生的审美需要形成就快一些、再快一些。

参考文献:

[1] 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2] 马T.上海名师课堂・中学语文马T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 (英)赫伯特・里德.艺术的真谛[M].王柯平,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4] 曹明海.语文教育智慧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5] 潘知常.诗与思的对话[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邂逅霍金篇8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这智慧的果实,被古往今来的人们用时间浇灌,带着历史的沉淀,步入新世纪的脉搏。书籍,何尝不是我们人生路上寻觅的一副智慧之梯呢?从懵懂到成熟,从幼稚到渊博,沉淀、升华。午后,香茗,携一本书;夕阳,清茶,携一本书。习惯有书籍的日子,幸福而美好。

书籍是历史长河中的浪花一朵,我则是河底沉淀的卵石一颗。春秋浩瀚,你从百家争鸣中走出,笑看池底游鱼:“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也?”悠悠大唐,你不屑于人间荣华富贵,田间笑吟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战火北宋,你愁于国破家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却又怎是一个愁字了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繁华与战火碾压住时间,唐风宋韵浸润着秦砖汉瓦,上明月有阴晴圆缺,下人间有悲欢离合。攀寻时光长索缓缓而上,时间的蝼蚁默不作声。微闭双眸,千百年时间流逝而过,身旁的书籍,有着最温暖的温度。习惯有书籍陪伴的日子,幸福而美好。

书籍是庭前云卷云舒闲云一朵,我则是看门前花开花落人儿一个。身边四本厚实的四大名著飘散着浓浓墨香,名家笔下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在眼前活灵活现。“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他是诸葛亮。茅庐之中遁守数千载,大门未出便知天下三分。他鞠躬尽瘁,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上将琴抚;他死而后己,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新野帐中把扇摇。江水滔滔,洗不尽一世英明百年身;世事沧桑,抹不去八卦阵前千古恨。“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他是孙悟空。五百年前扬起大旗“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五百年后九九八十一难斩妖除魔。车迟国斗法,火焰山取芭蕉扇,大闹五庄观,三打白骨精。火眼金睛一身正气,七十二变爱憎分明。好一个机智勇敢的猴哥!名著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是我人生路上最好的指路者。习惯有书籍陪伴的日子,幸福而美好。

书籍是苍穹之上皎皎明月一轮,我则是颗颗明星星光一抹。思绪飘飞至遥远的异国他乡,在心灵花园,我邂逅了看怀表的兔子先生和迷路的爱丽丝;在小王子的星球上,我拜访了那株最为骄傲的玫瑰花;燃烧的炭火旁,我遇见了专心阅读《牛虻》的钢铁战士保尔;农场的天花板旁,我遇见了编织着网上文字的夏洛……他们梦中有梦,一个个纯美刚毅的故事轻叩心弦,浸湿了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习惯有书籍陪伴的日子,幸福而美好。

人生的火车在铁轨上吱吱呀呀地驶向远方,透过心灵的窗口观望身边转瞬即逝的风景,车轮碾压铁轨成往事,书籍浸润墨香成风景。心灵庭院深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些习惯有书籍陪伴的日子,成长中的我们从不孤单。

上一篇:易中天语录范文 下一篇:有关三国的歇后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