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天的文章范文

时间:2023-10-18 16:49:46

关于夏天的文章

关于夏天的文章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入教学;方法;《夏感》

一堂课实施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导入好坏。所以,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教学往往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语文这门学科于学生已经非常熟悉,如何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更加需要依靠于课堂导入教学的实施。下面,就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并结合《夏感》这篇课文的具体教学实施来简要论述一下应当如何做好初中语文的课堂导入教学。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

所谓温故知新就是在教学导入环节首先将新课之前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温习,然后再导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这样的一种导入方式自然而且水到渠成,也是较为常用的导入方式之一。

因为初中语文的课文编排是将具有相关关联性的主题归结在一起,然后进行课文的编排。而这样的教材编排方式也就为初中语文温故知新的导入教学方法奠定了客观性的基础。

例如:在《夏感》这篇课文的导入教学环节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温故知新的方法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在之前所学习的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

教师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一年有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在之前的学习之中,我们已经对春季和冬季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就要简要回顾一下朱自清笔下的‘春天’和老舍笔下的‘冬天’是怎样的。”随后,教师带领学生对这两篇课文进行一个简单的回忆,教师再说:“下面,我们就进入到下一个季节的学习‘夏季’。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梁衡的《夏感》这篇文章。”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就在导入环节利用几分钟的实施很好地帮助学生温故知新,也较为顺畅地导入到了新课的学习。

二、故事背景导入法

导入环节的教学实施一般是要在教学开始阶段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教师还可以借助故事背景导入法这一方式来做好初中语文的导入教学。

故事背景导入这一教学方法主要借助与课文主旨相关的背景或者是与课文作者相关的故事、背景来导入教学。这样的方式往往通过其故事性、情节的丰富性以及不同于课文内容的异类性来吸引学生,并且也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夏感》这篇课文的导入教学环节中,笔者认为教师就可以采取故事背景导入这一方法。因为《夏感》这篇文章的作者为梁衡,梁衡本身的认识经历就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学生通过了解梁衡的故事、经历等就会对《夏感》这篇文章产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导入过程中,教师往往可以这样来说:“我们即将学习的《夏感》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梁衡。梁衡是当代作家,同时他还是一个著名的新闻人。早前在《光明日报》任职,现在为《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这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并且在他足迹遍布的地方也都留下了他的散文。《夏感》这篇散文就是梁衡作为中央报纸的记者多年驻节在黄河流域时经历的夏天,然后写下的文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领略一下记者所感受到的黄河流域的夏天。”

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借助人物丰富的经历和特点以及其传奇化的经历来吸引学生,而这样的导入教学也往往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三、多媒体协助导入法

多媒体设备是教学实施的重要助手和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多媒体设备进入到课堂也为教学的多样性带来了极大的可能。

在初中语文的导入教学环节,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做好导入环节的教学工作。这一方式主要要求教师能够依凭多媒体设备的优势,通过一些音频、视频、图片的播放,从而借助色彩的变化、音调的变化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夏感》这篇课文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展现夏天“炎热、热情、急促、紧张”这样一些主题的视频文件或者是播放一些充满夏天特色的图片来引导学生进入到具体的教学情景之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在视频、图片的吸引下迅速地过渡到课文中的“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这句话,继而更好地进入到课文的学习。

四、巧设问题导入法

设置问题的方式往往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初中语文的导入教学环节中,教师也可以采取巧设问题的方式来导入教学实施。

但是,借助巧设问题的方式来导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式提出的问题一定要与教学相关,同时也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夏感》这篇文章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借助巧设问题的方式来导入教学就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

1.一年中的四个季节,大家最喜欢哪个季节?

2.大家喜欢夏天吗?为什么?

3.你们眼中的夏天是什么样的?

在结束了这些简单的问题讨论后,教师就可以这样说:“在大家的眼中,夏天是炎热的,夏天是冰爽的。这些都是你们对夏天的感受。那么作家眼中的夏天和笔下的夏天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梁衡的《夏感》。”

通过这样的方式则很好地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做好了教学导入工作。这样的方式也将为有效性的初中语文教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勤芳.初中语文课导入教学例谈[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3年第10期

[2]闫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入教学模式探究[J].中旬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年第4期

关于夏天的文章篇2

令女孩夏小蕾感到疑惑的是:“难道,其实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白天的这个世界,一个是晚上睡着后的世界?”对于十岁的孩子来说,这样现实与梦境的并存世界充满着无尽的童真与童趣。显然,在《梦回山沟里》中,章缘选取儿童叙事视角,通过主人公夏小蕾的眼光与思维讲述了她所体验的世界、生活与情感的故事。恰是在“白天世界”与“睡后世界”的构筑中,章缘不紧不慢地叙述了夏小蕾在成长过程中的得与失,展示出具有浓郁的怀旧色彩且又富于奇思妙想的精神世界。这种得失在小说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通过对“三勾里”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以写实的方式叙述了“童年的消逝”,又使得家庭的变故与精神的困顿得到确证;另一方面,通过对梦境生活的选择与重构,使“山沟里”的自然风物与良善人性成为夏小蕾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

从空间转换来看,父母因车祸去世后,夏小蕾从市北的老家搬到了市南阿嬷家。在居住环境上,市北的老家“旁边有一B排的木料行和一家卖灯具的老店”,而市南阿嬷家“是个三层的旧公寓,晚上很多摊贩在骑楼下摆摊”,“公寓的楼梯间贴满通马桶、上门开锁和搬家公司的广告,广告单从门后一排信箱口溢出来”。从“市北”到“市南”,显示出具有“移民”背景的章缘对空间特别敏感。不论是市北,还是市南,对章缘来说,既是城市的两面又是城市的整体,她的台湾成长与生活经验很大程度上都落实到了三勾里的物质空间与日常生活之中。不过,章缘明显不是期望表达对于市北抑或是市南的追怀与感觉。这种空间转变的深层蕴藏着危机与契机,使得这部小说开启了丰富性与复杂性的面相。于是,《梦回山沟里》得以打开了“山沟里”与“三勾里”的双重世界,而夏小蕾也因此游走于现实与梦境之中。在夏小蕾眼中,代表城市的“三勾里”到处都是巷子,是左拐还是右拐,无疑成为了她遭遇的难题。当找不到回家的路时,她无助地感到,“这里怎么有这么多的小巷,歪过去扭过来,像个蛛蛛网,她变成网上的小虫了”。当走上城市的高架桥时,尽管她所看到的繁华城市“车水马龙”,但“这就跟那个乱石堆一样”。与之迥异的是,山沟里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都是如此温暖人心,“山沟里的春天来了”,“门外白花花的雪地变成绿油油几块梯田,老树上开满了黄花,空地上冒出很多绿苗子,不知道以后会长成什么植物”。即便是不知名的野花同样能够触动心底的柔软,“花像个小喇叭,五个花瓣是蓝色的,越往里头颜色越接近粉红,花心耸出来几根嫩黄色的花萼,叶子是锯齿状”。恰是如此,夏小蕾不知不觉“低飞于这片美丽的山坡、谷地和深潭之上”,她“看到梳着髻的阿嬷、妞妞的爸爸妈妈都在田里忙收割,妞妞奶奶在门口空地上晒菜干,在一条蜿蜒的山路上,堂叔背着山刀和弓箭,拎着一只野兔正往这里而来”,而“在自家小土房后,咩咩在那里吃草”。作为真实存在的三勾里,是夏小蕾城市记忆的参照对象,而生活与情感缺失又实在地引发了她关于乡村的一连串的记忆与想象。可以说,从市北到市南,从三勾里到山沟里,本身就是夏小蕾的成长史。

透过夏小蕾的视角,章缘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和懵懂的眼光去打量成人的社会生活与规则,呈现出了本真的梦境世界,从而展现了儿童世界的纯真与无邪、成人世界的敷衍与虚伪。同时,经由动物与孩童的眼睛,在对复杂现实的稚嫩理解中洞察那似懂非懂的如真似幻的世界。其实,在当代中国文学中,动物与人形成对应关系并共同演绎故事的小说并不鲜见,诸如宗璞的《鲁鲁》、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莫言的《生死疲劳》、王松的《双驴记》《巴克夏的温柔》、贾平凹的《怀念狼》、姜戎的《狼图腾》等凭借动物的视角介入现实,以动物的“兽性”反映并重构了“人性”。然而,《梦回山沟里》中动物视角的设置并非人性重构的需求,而牛羊猪等动物的存在恰恰是人情人性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到出门的夏小蕾,小羊“咩”跟她打招呼,“它的眼睛又大又湿,舌头伸出来左舔右舔,很高兴看到她”,而小猪大大一直在她屁股后头拱拱作声等。在这里,动物的纯真与孩子的善良,这种与生俱来的温情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成人与现实世界的认知。这其中既隐含了夏小蕾的精神需求,又融入了章缘对人生的诗性思考。

作为富有隐喻意味的叙事策略,儿童与动物的叙事视角隐含着作家个人心灵的密码,也是进入个体生命的重要途径之一。显然,章缘是睿智与敏感的,她在世人只看到精神问题和症结的地方,看到了成长的价值与意义,尤其发现了作为女孩的夏小蕾成长与蜕变的“美丽”。从表层来看,夏小蕾的成长是自然的成长,承载的是生理的成熟;但从深层来看,“童年的消逝”既有着夏小蕾从生理到心理的转变,完成成长的仪式,同时又缠绕于章缘寻找和重建精神世界的深层诉求。从这一层面上而言,《梦回山沟里》中的“成长”是一条隐性的线索,串联起了散落于夏小蕾成长过程中的现实与记忆的碎片,“三勾里”与“山沟里”的不断交替出现,显现了成长的获得与失去的过程,传达出了成长的不可抗拒性。

章缘在《梦回山沟里》中表现出了敏锐的观察力与同情心,她从时间维度上记录了夏小蕾从十岁到十二岁的成长历程。小说开篇就是“十岁的夏小蕾在一个小屋里醒来”,直白地告知读者主人公夏小蕾只是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这一点也决定了她对家庭、社会、生活的认知,她会在梦境中寻求释放现实生活的压抑,骑着“东东”,“在雪地里弹呀跳呀,雪花落进笑得合不拢的嘴”。正如阿嬷所说的:“唉,囡仔就是囡仔,父母都死了,还笑得出来?”早上出门上学时,她还会紧紧抱住阿嬷不松手,享受着从阿嬷这感受到的舒服与轻松。不过,夏小蕾并不是永恒停留在“都十岁了,还撒娇”的年纪,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她很快“就要十一岁了”。从十岁到十一岁,夏小蕾“的成绩还是普通,只有作文特别好,她编的故事光怪陆离,充满想象力,常被老师当众读出来”。可见,她开始从对于阿嬷依赖与依恋转移到了对于生活与世界的观察,这种转变本身就是成长的表现。时间继续在是章缘笔下流逝,而夏小蕾也从十一岁到了十二岁,“小蕾的十二岁生日到了,阿嬷送了一台计算机”。已是小学六年级的夏小蕾将现实生活中没有朋友的状态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得到补偿,“她在网上跟同学们一起开辟虚拟农场,种菜偷菜,生活热闹多了”。更为重要的是,她化名为“小羊咩咩”开了叫“山沟里”的博客,打破界限并拓展了从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的成长空间。

章缘毕竟是细腻而敏锐的女作家。在她的笔下,夏小蕾的年龄随着时间增长,并不是活得有滋有味,而是很含蓄地勾勒出作为女孩的夏小蕾“成长”为女性的夏小蕾,完成了夏小蕾心理与生理的成长的仪式。当然,这种成长的仪式是在梦境的“山沟里”开始的:“景色却是如此美丽,绿色的大草坡一直绵延到天际,接上了蓝天白云。”不过,再好的精神与灵魂寄托之所也抵挡不住成长的进程。夏小蕾感到“肚子突然一阵痛,好像里头有什么利器在搅动”,“小蕾心跳得好快,脸发烫”,“小蕾感觉涨痛起来,腹部又是一阵绞痛”。正是因为这种痛将她从“山沟里”带回了“三勾里”,当起来上厕所时,她惊讶地发现“裤底一滩血”。阿嬷的一句“乖孙要转大人了”,表面轻描淡写却透着对于夏小蕾成长的欣喜与慰藉。于是,阿嬷耐心教她怎么用卫生巾,生理期要不要吃冷饮,尽量不要做剧烈运动等。应该说,夏小蕾的痛苦蜕变本质上正是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自我确证。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梦回山沟里》算是一部成长小说。但与传统意义上的成长小说相异的是,章缘并没有一味哀叹“童年的消逝”,也并不是讲述主人公历经困难后改变原本的性格,迅速得到成长并进入到了复杂的成人世界之中。不可否认,章缘同样写到了意外变故造成了夏小蕾的精神断乳,并呈现出了夏小蕾在成长中的磨砺与体验。然而,对于章缘来说,她更为关注的是女性成长过程的本身,尤其是揭示了历经生理与心理、认知与情感的多重变奏之后,女孩夏小蕾如何蜕变为“大人”的生命自然进程。她以女性的角度观照人生自然进程,写出了夏小蕾的情感流向与生命旅程,完美糅合了情致与韵味,意味深长。

这篇小说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初时以为是做梦。”小说中反复还提及:夏小蕾发现,“原以为是做梦,其实不是梦。如果是梦,她怎么会一再回到那个地方,而且那里所有的一切都再真不过,好像她的确是出生于那里,长于那里,属于那里”。不难发现,这篇名为“梦回山沟里”的小说开门见山地表明,小说是从梦境开始的,而作家所讲述的故事也是穿行于现实与梦境之中。为什么小说一开篇就告知读者这是夏小蕾的梦表面读来似乎没有太多的新颖感,但实质上却又相当有效地引领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走进小说叙事中。于是,在夏小蕾的眼睛中,我们能见到梦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替出现,形成了跨越时空的互补。

在现实世界中,夏小蕾的实际生活区域有着明确的地理定位,尤其是其所住之处显著标明为“三勾里秀水路134巷49号”。然而,对于夏小蕾来说,她生活的家并非如同萧伯纳所说的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也蕴藏着甜蜜的爱”。从家庭来说,夏小蕾的父母死于车祸,而遭遇打击的阿嬷起初是借酒消愁,当得到一笔赔偿款后,她便“炒股炒得入迷,白天都泡在证券所,跟几个邻居阿婆讨论股市行情,回到家还要看电视上的股票分析”。唯一能陪伴她的小羊咩咩也被洗破了,“有点憔悴,颜色褪了点,而且头颈绽线开缝了。”这个感情细腻的女孩子敏锐感受到:“爸妈没了,朋友没了,整个世界都改变了。”从家到学校,作为插班生的夏小蕾“成绩普通,人又孤僻,上课不发言,下课不跟同学玩,一点也不讨人喜欢”。在这里,导师陈祖佑特别严厉、模范生周晴晴常绷着脸总是难以接近、班上最皮的王星同老是找机会欺负她等,亲情缺失的夏小蕾再次收获的是嘲弄与孤独,原本渴望的能够温暖人心的友情同样无法获得。不仅如此,勾连起家与学校的行走马路也是断裂的存在,即便是每天阿嬷带她来回走两趟,夏小蕾却认不得路而只能呆站在原地。当谨慎问路时,她特意找到记忆中的小巷巷口的面摊,但上回跟阿嬷聊得很开心的面摊老板娘却极不耐烦。所有这一切,让这个期盼温暖的孩子切身体验到的只有沉闷、压抑与冷漠。

如何安妥孤独的灵魂与心灵的需求,无疑是夏小蕾需要直面的精神困境。于是,在梦境世界中,那个名叫“山沟里”的地方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她得以寄托灵魂与精神的“桃花源”。回到梦境中的山沟里,“十岁的夏小蕾在一个小屋里醒来。从没到过的地方,至少她不记得。但是那个小屋很温暖,她感觉很安全,就像回到了家”。这个让她感到温暖与安全的“家”,有着声音慈蔼与满面笑容的阿嬷,她那一句“宝宝,你这趟睡得可真久”透出了浸入骨髓且又深沉的爱;还有温驯通人性的小羊咩咩、小猪大大和阿阿、大牛哞哞等。夏小蕾找寻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久违的心灵驿站与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三勾里的那座压抑的学校在山沟里已不复存在――学校被大雪压垮了。在这个无拘无束的世界中,夏小蕾收获了友情,模范生周晴晴变成了穿着红棉袄的好朋友妞妞,与她欢快分享牛奶糖和好玩的东西;她也深切感受到了邻里情,冷漠的面摊老板娘一晃变成了充满爱心的妞妞妈妈,端出一盘皮子里头包着酸菜、粉丝和豆腐块的包子和一大碗又酸又辣的热汤。显然,夏小蕾将现实的“三勾里”中所有缺憾借助梦境的“山沟里”得以补偿,既弥补了未完成的成长状态又达成了修复残酷现实与情感创伤之目的。

实际上,串联起现实生活与梦境生活的是小羊咩咩、江湖笑笑生、大耳等建构起的网络虚拟世界。化名为“小羊咩咩”的夏小蕾在博客上写下了“骑大大的阿嬷”“雪地的东东”“学飞”“大耳和妞妞的婚事”等故事,描绘了一个引发人无限想象的奇妙的山沟里世界。化名大耳的网友声称:“山沟里这个地方是真的存在的,为什么我知道因为我也来自山沟里。”不过,到底是三勾里梦见山沟里,还是反过来?她是因为受到莫大刺激才走进了山沟里还是走进了三勾里?夏小蕾无法找到答案。但“如果山沟里是实,三勾里才是虚,她何必再回到那个不快乐的虚的世界?她要怎么样才能永远留在山沟里?在她还没想出答案前,她只好接受这两个世界并存,并暗暗祈祷梦到山沟里的时候多过梦到三勾里”。不无悖论的是,在成人的眼中,夏小蕾无疑是精神有问题的女孩。尤其是心理医生开了一些白药丸让她每晚临睡前服用,并安排定期心理咨商与注意孩子的情绪,以此来改善孩子的病情,确证了他们对夏小蕾“头壳坏去的”判断。但在儿童的世界中,恰如江湖笑笑生告诉夏小蕾的:“山沟里是有的,山沟里是属于你的世界,就像你的博客。”进而言之,遭受精神打击的夏小蕾通过对故土与亲友的想象来弥补心理的裂痕与现实的缺憾,寻求内心的安稳,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成长与生命意义的追问。从这一意义上来讲,章缘对夏小蕾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的细致审视与提炼,展现出的是最真实最本质的人性,同时倾注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关于夏天的文章篇3

关键词:夏代文字;文献证明;考古证明

文字是人们用来记录语言符号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人类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美国的亨利・摩尔根在其《古代社会》中也曾说过:“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明。”夏王朝的文明应该比较成熟了,那么,夏代有没有文字呢?

一、夏代的青铜器和城堡很成熟

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中国文明的起源》提出:中国早期文明产生的三个标志和要素是青铜器、城堡和文字。[1]从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情况看,夏代的青铜器和城堡都很成熟。考古成果证明,中国青铜器的起源至少可上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2]所以,可以称得上信史的《左传・宣公三年》和《史记・楚世家》关于“禹铸九鼎”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因为不仅《左传》《史记》对此事有记载,《墨子・耕柱》《易林・小畜之九》《拾遗记》等古籍资料,都说大禹曾经“铸九鼎”。

夏王朝时期,作为手工业生产的一部分,青铜器铸造业得到了发展,在冶铸技术和器物造型方面,具备一定的水准。近年来,考古工作者从夏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的青铜器。有青铜铸造的刀、锥、锛、凿、铃、镞、戈、爵等各种工具、武器和容器。特别是在公认是属夏王朝时期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内出土了大批青铜礼器、兵器、生产工具和容器,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时间较早、出土批量较大的青铜器,其中青铜爵、青铜鼎、青铜械瓤涨黄鳎采用复合式陶范浇铸而成,反映了当时铸铜技术已相当进步。此外,还发现了坩锅片、铜渣和陶范,证明夏人完全有能力制造复杂铜器。从技术而言,夏人铸鼎是可能的。能够冶铜制鼎,是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

城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史记・封禅书》说:“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汉书・郊祀志》也有类似的记载。《事物纪原》引《轩辕本纪》说:“黄帝筑邑造五城。”又引《黄帝内传》说:“帝既杀蚩尤,因之筑城。”即是认为筑城在黄帝时代就开始了。

《世本・作篇》说:“鲧作城郭。”《吴越春秋》说:“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吕氏春秋・君守篇》说:“夏鲧作城。”《淮南子・原道训》说:“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通志》说:“尧封鲧为崇伯,使之治水,乃兴徒役,作九仞之城。”《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二引《博物志》说:“处土东里隗责禹乱天下,禹退作三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者战,城郭盖禹始也。”看来,认为夏部族的首领鲧和禹是始作城者应是历史文献的主流。

20世纪70年代中期,考古学家安金槐先生主持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的发掘,发现一座龙山文化晚期的古城址。他结合文献记载和前人考证,提出了该城址为夏代禹都阳城。从2002开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登封王城岗城址及周围地区遗址聚落形态研究”专题组,在王城岗遗址展开大规模的考古工作,又在这里发现一座同时期的大城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其北墙城壕长630米,向东延伸,将王城岗古城址围护其中,二者关系极为密切;还发现夯土基址和玉礼器等遗存,为夏代禹都阳城提供了更重要的佐证。[3]

但是,在此之前,却一直没有找到夏代文字的确凿证据,所以,一般认为商代的甲骨文就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二、从历史记载分析夏代有无文字

众所周知,周人沿袭了殷人的语言文化和文字。殷人用的语文由甲骨文可见,用的正是雅言不差。而《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说明在商朝建立前,殷人祖先已经拥有成册的文献了。文字文化的传袭功能是最强大的,在《论语》为政篇、八佾篇中,孔子再三指出,在礼制上“周因于殷,殷因于夏”,三代文化相袭,这种传袭是依文献进行的,所以夏礼、殷礼,他都能说一些,只叹惜“文献不足”。这表示,夏、殷都是有文献的,只是传下来的太少。

既然“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说明在商朝建立前,殷人祖先已经拥有成册的文献了。那应该是和夏代同时的,因此即使保守点推测,汉字在夏代已然形成,并进入书册实用阶段,有可能殷人的文字最初本就是向夏人学习的。

在传世典籍中,屡有夏代文献的记载,其名称有《夏书》《夏礼》《夏时》《夏令》《禹之总德》《仲虺之告》等。据已故学者李启谦先生的研究,仅以先秦典籍引用《夏书》为例,《左传》引用15次、《国语》3次、《吕氏春秋》1次,19条材料所记夏代事迹者共32则。[4] 如果再加上引用的《夏礼》《夏时》《夏令》等文献,在先秦典籍中是存在很多夏代文献的。例如:

《国语・周语上》:“《夏书》有之曰: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

《国语・周语中》:“《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而畚。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於司里。”这也是夏的月令。

《吕氏春秋・谕大》:“《夏书》曰:天子之德广运,乃神乃武乃文。”

《墨子・七患》:“《夏书》曰:禹七年水。”

《墨子・非命下》:“《禹之总德》有之曰:惟天民不而葆,既防凶心,天加之咎。不慎厥德,天命焉葆?”

……

从这些先秦典籍引用夏代文献的情况可以证明,夏代应该是有文字的。因为夏代的文字没有保存下来,所以东汉的学者郑玄才在《诗谱序》中说:“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有夏承之,篇章泯弃,靡有孑遗,迩及商王,不风不雅。”虽然“篇章泯弃,靡有孑遗”,但也不是就找不到证明。

春秋鲁太史引《夏书》有“辰不案于房”的记载,说在夏代房宿位置上发生了一次日食,人们击鼓奔走,惊恐万状。这次日食,现存《尚书》把它系在仲康时期的《胤征》篇:“m扰天纪,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说明夏代对天象的观测相当细致,并有文字记载。

《竹书纪年》有夏桀十年“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的记载。[5] 如果这一记事可信的话,那末至迟在公元前16世纪初,我国就有了流星雨的记录。

干支纪日法是我国传统的纪日法。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它与干支纪年法一样,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循环记录。干支纪日法的起源是很早的。夏朝末期的帝王有孔甲、胤甲、履癸(桀)等,都用天干为名,说明当时用天干作为序数已较普遍。

夏朝的历法是我国最早的历法。当时已能依据北斗星旋转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夏历就是以斗柄指在正东偏北所谓“建寅”之月为岁首。《左传》说:“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夏数得天。”[6] 这是说特定天象大火星黄昏中天时,夏历为三月;而“夏数得天”是说夏朝的历数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天象,所以孔子主张“行夏之时”。[7] 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现存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

人们熟知的夏历,即《夏小正》,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保存了我国最古老的比较珍贵的科学知识。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说:“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论语・八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礼记・礼运》说:“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从这些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孔子可能是从夏之后裔的杞国获得叫《夏时》的文献再加以整理的,故人们多认为《夏小正》是孔子及其门生考察后所记载下的农事历书,所收录之有关夏朝的也多是物候等文化讯息。

著名学者陈钟凡先生有《豳风・七月为夏代文学证》,从述作、时令、典礼、体制、诗歌起源五方面论证《诗・豳风・七月》为夏代文学,其中“以时令言之。《七月》所纪人事、物候,考之《戴记・月令》,先后差池。按之《夏小正》,乃多吻合。试详征之……”[8] 非常有说服力。

从历史记载的资料来看,夏代的文化已经很发达,是不可能没有记录语言、促进思维的文字的。《吕氏春秋・先识》甚至说,夏太史令终古见“夏桀迷惑,暴乱愈甚”,乃载其图法奔商……这表明,夏代不仅有文字而且已有图书典籍。

三、从考古材料分析夏代有无文字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古文字的实物是甲骨文,出土于殷商后期都城的殷墟,距今大约3200年左右。甲骨文的文字结构已从独体趋向合体,基本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六书”的汉字构造法则,文字形象简古、劲健挺秀。甲骨文应该是一种已经相当成熟而且非常系统的文字,已能很好地充分地记录语言、表情达意、传递信息。所以它不可能是一种创立不久的文字,必然经历过一段不短的发展历程。

甲骨文显然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从甲骨文成熟的程度和传承关系看,中国的文字存在应该更为遥远。

《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世本》都记载有仓颉造字的传说。许慎的《说文》序把《系辞传》的说法和仓颉的传说结合起来,说:“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航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刈,万品以察。”黄帝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甲骨文最早的不超过公元前1300年,其间可还有1700年的时空呢!

上古传说中的仓颉造字虽然不可考,但也给现代人提供了中国文字起源的文化线索。

从考古材料来看,在甲骨文以前,我国境内已有很多尚未成熟的文字符号出现。上世纪30年代在山东章丘县城子崖发掘的龙山文化陶片中就发现了一些符号。半坡文化遗址发掘的“人面鱼纹盆”是当时文化的典型作品,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

郭沫若先生认为半坡及星宿海彩陶上的符号是原始文字。他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说:“刻划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说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9]

考古工作者在登封王城岗的夏代遗址中发现了一些珍贵的关于夏代文字的资料。例如,在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中晚期陶器上,发现了一些文字资料,它们刻画在碗、钵、豆、瓮等陶器的底部或肩部,是在陶器烧制前刻画在胎上的,其形体结构较大汶口文化的刻画符号或文字又前进了一大步。尤其是,在西城遗址的一个灰坑中,发现了一件夏代初期的泥质黑陶平底器,器底上有一个陶胎烧制前刻画的文字。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像两手有所执持,可能是“共”字,它大概代表该陶器所有者的族氏。这个字已然不是刻画符号,甚至超越了象形文字的阶段,是个会意字。这一发现,或可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在夏代初期我国就已经有了文字。

汉字历史的悠久性是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性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明。从仰韶文化到大汶口文化,原始文字已经出现,并在逐步发展中。在殷墟等处发现的甲骨文字和金文,是我国现巳发现的较早的文字,是基本成熟的文字。这样成熟的文字,应该是经过长时期的发展的。

如果从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中去考察,从殷商时代文字史料的积累中去探讨,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去推究,可以推断汉字在殷商以前的夏代就应该初具规模了。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就大胆推导说:“汉字有一万年的历史。”[10] 从龙山文化的黑陶尊外部表示太阳初升景象的合体字来看,汉字最晚或当出现在距今约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关于夏天的文章篇4

关键词:怀疑;天命;明君贤臣《天问》向来称难。古今楚辞研究者对《天问》主旨的阐释,归纳起来,大致有三:(1)呵壁抒愤说。(2)问天自解说。(3)为探究自然界一切事理说。包括对远古天文及历史的拷问。这些见解都有一定道理,它们给人们探求《天问》主旨以深刻的启示。但是它们又都只是从一个侧面或表面接触到《天问》的主旨,所以未免有失偏颇,如“抒愤说”,屈原一生经历坎坷,《离骚》《九章》等诗篇都是抒愤之作。这样何以区别《天问》与这些作品呢?所以游国恩先生指出抒愤说“未免为皮相之论”。[1]至于问天自解说,则此主旨过于宏大。相较之下,“探究自然界一切事理说”则更接近《天问》的题旨,因为它着眼于《天问》自身的特点。但是此说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固然《天问》开篇就宇宙发生提出了问题,但是显然屈原的目的并不是欲求其理,而是以此为开端,引出了后文关于历史朝代兴衰交替原因的重点。虽然天文地理等内容与历史教训和政治现实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它们在这里实际上也起到了对历史、政治问题的追诘的铺垫作用。这是一种写作意图,不必做过多的探究。林庚论述到:“自‘遂古之初’至‘乌焉解羽’共五十六句。依次分为天体、洪水、大地三大段。……天体、洪水、大地三大段实际上又是天宇、大地、生命三部曲,这三部曲也就是一部大自然的发展史。下一步乃是《天问》中主要的篇幅和内容,也就是夏、商、周三代为中心的兴亡史。”[2]今本《天问》共374句,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自首至“羿焉毕日,乌焉解羽”,叙天文地理,共112句。第二部分:自“禹之力献功”至“易之以白两,卒无禄”,叙述舜至春秋史实,共244句。第三部分自“薄暮雷电,归何求”至尾,叙述楚国史,共18句。历史叙述占据了整个篇幅的三分之二多,显然这是《天问》的重要内容,要想探寻文章的主旨,我们必须分析作者对这段历史的诘问。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把《天问》第二部分所涉及的内容按历史顺序分成五段,即舜到鲧史、夏史、商史、西周史、春秋史。

(1)舜鲧史:“舜闵在家”至“而厥身不危败”。(2)夏史:“禹之力献功”至“而交吞揆之”。“惟在户”至“汤何殛焉”。“缘鹄饰玉”至“而黎服大说”。(3)殷史:“简狄在台”至“夫谁使挑之”。“初汤臣挚”至“尊食宗绪”。“彼王纣之躬”至“箕子详狂”。“会朝争盟”至“何以将之”。(4)西周史:“稷维元子”至“载尸集战,何所急”。“昭后成游”至“焉得乎褒姒”。“皇天集命”至“又使至代之”。(5)春秋史:“天命反侧”至“卒然身杀”。“勋阖梦生”至“能流厥严”。因“文意不次序”,故在整理时按照文意的一致性将顺序打乱的语句聚合到了一起。又有部分诗句的训诂现不能确定,这里保守取向,不予录用。先看舜鲧史。舜仁德恭孝却单身在家,尧知道后为了考验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舜的父亲和弟弟一直想要加害于他,可是每次舜都能逢凶化吉,最后在二妃和女娲的帮助下登基为帝。屈原在这里强调了舜因德行得到了尧、二妃和女娲的帮助,成为帝。儒家经典里鲧是个负面人物,屈原却对他情有独钟,为鲧翻身正名。《山海经》中鲧因“窃帝息壤”以治水,治水失败,触怒了上帝,被处罚致死。屈原在《离骚》中说“鲧直以忘身兮,终然乎羽之野”,鲧是因为刚直犯上而遭处分的。《天问》中屈原更进一步提出,鲧是有治水能力的,是得到了大众认可的,禹在鲧的基础上治水终成功。这样一个办事有能力、顺应民众的人,怎么就遭到上帝的惩罚呢?显然屈原这里利用疑问的方式否定了天帝,肯定了鲧是一位治水有功的有德行之人。屈原通过舜鲧的历史,向我们揭示了“民德”者将永享长祚的主题。夏商周三代兴亡史更是反复阐明了舜鲧史中揭示出的主题。纵观夏、殷、周三代兴亡,可以得知“天命”不可靠,民心的向背,才是王朝兴亡的决定因素。在殷和周史中,屈原明确提出了对“天命”的疑问。“授殷天下,其位安施?反成乃亡,其罪伊何!”“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正如李诚先生言:这实际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说法,看起来表面是承认有“天命”,而实际上既然任何君主、朝代俱可随时被取代,这“天命”不是可有可无了吗?但是采取了这种表面退一步的说法,反而使我们感到诗人更为沉重的叹息声。因此这数句之问并不仅仅具有针对殷、周的意义,完全可以看成是对夏商周三代兴亡史的总束性的发问。[3]李诚先生一语中的,简明清晰地指出了屈原对“天命”的怀疑。

当原有的思想观念被打破后,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呢?在屈原看来三代兴亡的关键就是民心向背。得人则兴,失人则亡。先看夏史。在夏史中屈原除了对治水有功的大禹颇有微词外,重点讲述了启、益争位、后羿一族蹿夏以及夏桀失国的历史。在夏开国初,启与益有一段相争甚至攻伐的历史,从先秦典籍中可以窥测一二。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孟子・万章上》。孟子曰:“……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观讼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4]很清楚岂能登君位关键是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因而才在与益、有扈的斗争中都取得了胜利。而益虽是禹选出的继承人,但是他当政时间短,布予百姓的恩泽少,自然失去了民心。《天问》中也说:“何后益祚革,而禹播降”,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启得人而胜的道理。太康失国,后羿凭借武力暂得政,但是后羿不懂治国之道,侍强侵伐,滥用武力,相臣浞趁机勾结后羿的妻子,俩人里应外合,灭掉后羿。“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后羿善射,凭借高超的射技蹿了夏政,但是怎么就被臣子和妻子里外算计,最终落得个身亡的下场呢?屈原的发问实际是以进为退,他实际上在指责后羿没有德行,所用非人,才身毁政亡。浞与后羿妻子的儿子,与自己的嫂嫂通奸,不行德政,没有贤才辅佐,最后被夏少康灭。夏桀因宠信妹嬉,纵情享乐,不得民心而失国。“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说?”屈原在疑问为什么夏朝百姓因夏桀被流放而拍手称快,实际就是在肯定夏桀因失去民心才如此。与夏桀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商汤得国。商汤因为得到了“吉妃”和伊尹的辅佐而放桀得国的。在叙述汤与伊尹开过的殷商史时,又了商的远祖史。汤的远祖王亥、上甲微可谓德行不高,有学者认为屈原写此意在强调汤不是因为荫祖德才得天下,而是全凭贤臣伊尹的辅佐,和吉妃的支持,才建立殷王朝的。“授殷天下,其位安施?反成乃亡,其罪伊何?”屈原有力的发问实际在此强调,得人则兴,失人则亡的历史规律。商纣的灭亡又走了夏桀的老路子,恃强凌弱,沉湎女色,任用奸人,残暴贤臣,“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何恶辅弼,谗谄是服?”“殷有惑妇,何所讥?”西周建国之道与商汤建国何所相似。一边是商纣的昏乱坏国,一边是文王得吕望相助,任用贤人,励精图治,到武王终灭殷建周。

总之,三代所以亡与其所兴同一个道理,皆非“天命”而在于是否能行贤人政治,明君政治。参考文献:

[1] 游国恩.天问纂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 林庚.天问论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 李诚论.论《天问》题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3).

关于夏天的文章篇5

属于西夏。

一品堂,又名西夏一品堂,是指网络游戏《天龙八部》中游戏关于一品堂系列任务的背景介绍及通关秘籍的详解。一品堂分免费、付费两种模式,属于日常活动,每天最多只能挑战一次。西夏一品堂由西夏的征东大将军赫连铁树直接管辖,四大恶人曾经投靠西夏一品堂。慕容复乔装的李延宗也曾经混迹于此。曾经在杏子林伏击丐帮诸人,后被慕容复放"悲酥清风"迷倒,让阿朱、段誉改扮的乔峰、慕容复把被俘的丐帮帮众救了出来。在段誉等人赴西夏应选驸马时,西夏一品堂也曾出场用于维护秩序,四大恶人还救了轻生的王语嫣。在天山童

(来源:文章屋网 )

关于夏天的文章篇6

作文就是生活

自古至今,很多人把写文章看得太过神秘,故认为其是一件大事和难事,也正因这层所谓“神秘”面纱,让很多同学对作文畏惧,望而却步。

首先,夏D尊指出写文章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它只是一种表达工具,和说话是一样的。在他看来,“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点缀”。也就是说作文应该反映生活,只要反映生活学生才有话可讲,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才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如果疏远了现实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生活服务才有它存在的价值。这就揭开了文章的神秘面纱。让学生不再害怕作文,进而渴望作文。

写作与生活密切关联,生活是作文内容的源泉。夏D尊指出,写作的内容,要从自己的生活上寻得。写作中他首先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实际生活,作文的内容一定要从实际生活中来。作文内容需要生活的触发,他说:“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触发就是通过此事物能联想到彼事物;或通过此事物能产生更多的对生活学习有意的启示。他不仅要求学生读有字之书,还要求学生去读无字的书。“没有字的书”,也就是眼前的现实生活。从现实的生活中去触发,写作内容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其次,夏D尊认为作文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一件事。作文本身不是作文教学的目的,而是育人的一种重要途径。即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目的,也就是培养适应社会的健全的人。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写出自己对世界的已有认知,并把写作看成是学生通过作文表达对生活的一种理解。长期以来,语文老师却把作文当作一种固定知识来教给学生,作文的本真功能就偏离了生活的轨道。如果老师鼓励学生从身边的现实生活出发学习写作,并鼓励他们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作文教学的现状就会大大改观。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就会逐步消除,慢慢的产生兴趣。这样,学生对写作就会充满向往、憧憬。

《文心》中描写作文课的地方,都体现了这种思想。语文老师王仰之解释学生朱志青的话指出,生活中有很多项目,作文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学生乐华说:“作文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一件事,犹如读书、学算一样。”《文心》中的写信、写日记、演讲等写作活动,都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联的,其内容就是直接来源于生活的。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可以养成他们写作的习惯,还能帮助他们认识社会生活。说到底,作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学生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说作文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一件事。

最后,夏D尊认为写作技能应为生活服务。《最后一课》中,王仰之先生提到了“让写作的技能永远给你们服务”的观点。《题目与内容》中,谈到作文如何命题时,提出“先揣度练习的人对于什么是有话说的和说得来的,才把题目出给你们作”,“出题目不过是引起你们的意趣罢了”。这里夏D尊指出训练作文所出的题目应该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写出来的内容也是真实地表达对生活的理解。这都体现了为生活服务才是写作的目的。在作文教学中,夏D尊指导学生到自己周围的真实生活中仔细观察,并用随笔、日记等形式随时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见闻感受和思考。这样增加了学生练习作文的机会、次数;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观察生活的机会,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得到训练。夏D尊之所以将作文看作是一种生活技能去训练,主要是为了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让学生拥有写作的激情,培养生活能力。

鼓励性的作文评价原则

夏D尊在作文评价中主张采用赏识的原则鼓励学生大胆作文。赏识教育家周弘也曾说过:“赏识犹如生命的营养,赏识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一封信》的结尾部分,大文和乐华写好信,经过枚叔过目后,两人觉得还有欠缺。问枚叔是否可以把信寄出时,枚叔说:“当然寄出,你们有这些意思要告诉李先生,现在把它写在纸上了,为什么不寄出呢?我刚才说你们表达情感不充分,这是深一层的责备。一般说,这封信清楚明白,末了两节又活泼有趣,也就可以了。你们毕竟还是初一年级的学生呢。”这里可以看出,夏D尊对初中生作文的基本要求清楚、明白、顺畅就好,只要进步就好。至于其他的要求,需要循序渐进地提高。这与语文新课标中对初中W生作文的要求相吻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对学生作文要求过高,就出现跳起来也摘不到果子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便失去作文的自信心,对作文产生惧怕心理,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只要学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文通字顺,就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几十年前,夏D尊先生就对此有过恰当的表述。

“改”上下力的作文评价方法

夏D尊指出,提高作文水平必须在“改”字上下功夫。写完文章后,要养成自己修改的习惯。《题目与内容》中,王先生说:“作成了最好自己仔细看过,有一句话一个字觉得不妥当就得改,改到无可再改才罢手。这个习惯必须养成。”夏D尊认为修改作文应该与养成习惯以及做人、做事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明白修改作文就是修改自己的思想。修改作文的过程,就是使自己不断改进,成长成熟的过程。

夏D尊“改”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互相评价,《一封信》中写到了乐华和大文对给李老师的信互相评价的故事。首先他们将自己要写的话都说出来,互相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再研究段落的前后位置。他俩一起斟酌造句,当其中一个人造好一个句子时,另一个立刻给他修正。这样彼此指正,互相商量,共同提高。

夏D尊非常重视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在很多文章里都谈到了作文修改的问题,他还归纳了常见的毛病。如:运用词语不适当,意义的欠缺和累赘,意义不连贯、欠照应等。他说这些毛病都是不良的语言习惯和不良的思想习惯造成的。

夏D尊对学生的作文批改得非常认真。文法上的错误,修辞上的毛病,他都一一标记,并把正确的写在学生作文本上,或眉批或旁批。还把文法上的错误,修辞上的毛病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拿出来讲解。不仅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学生的写作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思想认识也有了提升。

作文就是做人

夏D尊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以,在他的写作教学思想中始终贯穿着作文就是做人的思想。

首先,他认为文字是人格的一种表现。夏D尊曾讲过,真的文字学习,必须从为人着手。“文如其人”,文字毕竟是一种人格的表现,冷刻的文字,不是浮热的性质的人所能模仿的,要作细密的文字,先须具备细密的性格。文字展示的是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心灵世界。只有在自身修养和人格上努力探求,才能写出美好的文字。只在文字表面下功夫,写出的文字肯定是浅薄的,空而不实的。因为文字里面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思想内容要靠多阅读书籍、多体验生活才能获得,没有捷径可走,这也需要终身努力修养。

他告诫青年学生,学到了写作的技巧方法后,还要多读书、多体验、多触发。因为学习写作须先从自身修养出发,这样学生不仅在学业上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身心和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其次,他认为指导作文,从指导做人开始。人格是个人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也是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文心》中将作文教学与指导学生如何做人连在一起。借国文教师王先生之口,谈到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做人的问题。他说,作文修改要自己仔细看,一个字也不放过,要改到不可再改为止,如果养成这个习惯,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仔细认真,凭着这样仔细认真的态度就可以走向成功。这是实实在在的道理,让学生明白了如何做人做事。今天的学生能够认真修改作文的非常少。大都是写完后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了。作文发下来也只瞧瞧分数,很少有人仔细研究老师的评语。更不会反思、讨论、再次写作。这不仅是作文的态度,更是做人做事的态度,甚至影响到将来的成功。所以,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应从做人的角度来指导学生的作文,为其终身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文教学思想的前瞻性

夏D尊早在几十多年前提出的某些思想与我们目前一些新理念是一致的,正好可以成为我们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夏D尊作文教学思想的价值观与今天的素质教育、人本教育、主体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夏D尊指出写作是人的一种生活能力,满足生活的需要,适合生活的用途,它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考试的需求。写作教学就是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终身受用的习惯当做目的。夏D尊认为,作文要为情而作,作文要贵真求诚。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作文教学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做真人,说真话,抒真情。多次提到“自己的”“真情实感”之类的词语,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新课标里的这些要求与夏D尊作文教学思想内涵是一致的。

今天,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就是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标在总目标中对写作目标的规定是“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和夏D尊对作文最基本的看法“作文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是应“实际需要的一件事”也是一致的。语文教师虽然不能不顾及考试这一指挥棒,但夏D尊关于作文教学的理论、方法,告诉我们:着眼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经得起各种考验的。因此说,夏D尊的作文教学思想具有前瞻性,与今天的教育新理念的内涵具有共同性。

总之,夏D尊作文教学思想博大精深。夏D尊对作文与生活,作文与做人以及作文与阅读的关系认识深刻。他既直接撰文阐释自己对作文教学的见解,又以文学作品的形式作了生动形象的表述(如《文心》)。同时,他还创作了大量散文直接作为阅读材料。他既是作家,又是教育家。在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今天,充分研究夏D尊作文教学思想,挖掘其作文教学思想精髓,对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仍有重要的意义。当然,我们在学习借鉴其教育教学思想,运用其教学技巧方法时,一定要结合今天社会的新发展,教育的新形势,做到鉴别、吸收、创新。千万不要照搬照用,要辩证地分析,要创造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夏D尊,叶圣陶.文心[M].北京:三联书店,2008.

[2]周弘.赏识教育:翘起你的大拇指[N].中国教育报,2002年12月2日.

[3]王鹏伟.和名是一起读语文新课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4]中A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于夏天的文章篇7

按照封建社会的修史惯例,亡国之史,由一统天下后的王朝来编写,以利于统治者从失败者的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从理论上讲,蒙元时期是编著西夏专史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大批西夏图籍没入元朝府库,原西夏国的史官中仍有人替元朝从事编史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编写一部内容丰富、史料完备的西夏专史,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事实却是:自元灭夏至明灭元(1227—1368),141年的时间,竟没有一部由元人编著的西夏专史单行于世。元人对后世了解西夏史作出的一点“贡献”是:《宋史》卷485、486《夏国传》、《辽史》卷115《西夏外纪》、《金史》卷134《西夏传》。三史夏国传算是元朝史家对西夏国史的总结,但这远远不能代表西夏历史的全部。没于元朝的西夏图籍,在元统治者的授意下,经过元朝史家的精心删汰,绝大部分成了不传的秘籍。这批珍贵图籍的亡佚,不独对编写西夏专史,就是对编写中华民族通史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元朝史家何以对西夏历史讳莫如深至此?让我们从历史中来寻觅答案吧!

一、发生在元朝的三次西夏典籍聚书事件

在蒙夏关系史上,曾发生过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件,这其中至少有三次事件的发生和西夏国典籍的聚散有关。巧合的是,这三次事件集中发生在西夏历史的最后两年。通过对这三次事件的剖析,我们从中或许能获得某种启示。

第一次聚书事件发生在1226年秋7月,蒙古大军进攻西夏重镇西凉府。《西夏书事》卷42载:“宋宝庆二年、蒙古太祖二十一年、夏乾定三年秋七月:蒙古主进兵西凉,宿卫官粘合重山执大旗指挥六军,手中流矢,不稍动。守臣斡札箦力屈,率父老启门降。于是,搠罗、河罗等县皆不守。”①《元史》卷1《太祖纪》、卷146《粘合重山传》记载了大致相同的事件。西凉府是西夏河西重镇,此时河西走廊大部分已为蒙古所占,仅剩西凉府一座孤城。成吉思汗的宿卫官粘合重山指挥蒙古大军攻城,虽受伤中箭,仍奋勇麾军冲杀。守臣斡札箦眼见城池不保,为避免城破后被蒙古大军屠城,他只好率众开城投降。西凉府一失,整个河西走廊遂陷没于蒙古。由于斡札箦本人特殊的身份,使得这次投降的意义非同寻常。

《西夏书》卷2《斡札箦列传》载:“斡札箦,西夏宁州人,掌其国史。”②西夏国斡氏家族历代都在西夏国掌管国史。掌国史者,他本身就是一座活的国史资料库,对西夏国历史,他比别人知道的更多、更深、更细。史虽未载,但可以想见,职掌西夏国史的斡札箦,伴随着他的投降,必然会有大批的西夏图籍没入蒙古帝国的府库之中。这批图籍弥足珍贵,对西夏国意义重大。它们的流失,更由于斡札箦的降元,对西夏统治者打击沉重。也许就是在这样的打击之下,就在斡札箦出降的同年同月,西夏国在位四年、年仅46岁的第九代皇帝德旺“忧悸而死”。他的弟弟清平郡王的儿子目见被立为新主,这位临危受命的西夏末主,并未能挽救西夏王朝于将倾,西夏王朝的土崩瓦解,在蒙古铁骑的冲击之下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第二次聚书事件发生在斡札箦力屈投降的同一年。这年十一月,蒙古两路大军形成钳形攻势,围攻西夏陪都西平府灵州。西夏将士尽管顽强抗击,还是未能挡住蒙古铁骑的冲击,灵州城陷,废太子德任被俘后不屈被杀。在元朝的历史进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的耶律楚材,就参与了这次灵州大战。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湛然居士,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死于蒙古乃马真后三年(1244),享年55岁。他出身于一个汉化了的契丹贵族家庭,从小博览群书,尤其精通经学、史学,并逐渐成长成一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耶律楚材仕元后,希望蒙古统治者能改变其惯用的尚武轻文的治国方略,改用儒家的讲求仁义的政治主张来治国,也就是希望蒙古统治者改武治为文治。耶律楚材把治国文臣比作是“治天下匠”,并以“治天下匠”自居,但他的主张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元文类》卷57宋子贞作《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载:“夏人常八斤者,以治弓见知,乃诧于公曰:‘本朝尚武,而明公欲以文进,不已左乎?’公曰:‘且治弓尚须弓匠,岂治天下不用治天下匠耶?’”西夏遗民常八斤因善于修造弓而受到成吉思汗的赏识,他本人对耶律楚材的儒生之见深感疑惑不解,在“本朝尚武”的情况下,耶律楚材却极力劝说统治者以文治国,这种儒生之见不是太过迂腐了吗?面对常八斤的“高见”,耶律楚材表现得相当冷静和自信,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并“斗胆”自封为“治天下匠”,灵州大战的表现,充分显示了他做为“治天下匠”所具有的远见卓识。《元朝名臣事略》卷5《中书耶律文正王传》载:“丙戌冬十一月,灵武下,诸将争掠子女财币,公独取书数部、大黄两驼而已。”1226年,西夏灵武城破,元朝将官一如既往地贪心女色、财物,耶律楚材独具慧眼,专力于两样事物的搜集,一样是西夏典籍,一样是药材大黄。耶律楚材搜求亡国之遗书的作法同汉相萧何有异曲同工之妙。《史记》卷53《萧何传》载:“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籍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图}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国书也。”萧何不取秦国金帛财物,独收其图书,为汉王刘邦一统天下立了头功。通过这些律令图籍,使刘邦对天下关塞险要、人口多寡、强弱形势、风俗民情等都能了如指掌,后来在楚汉相争中刘邦能料敌制胜,萧何功不可没。作为不同时代的政治家,耶律楚材本人也一定会从所搜集的西夏典籍中分析西夏亡国的历史,将其经验教训上奏元朝皇帝,力求让自己的建议对元朝统治者实施统治产生重要影响,至少可以让他们吸取西夏亡国的教训。

第三次聚书事件发生在1227年。灵州一战,西夏主力被歼。蒙古军遂扫荡西夏河东地区,从盐州川向中兴府推进,最后包围了中兴府。随后,西夏军民进行了半年的艰苦卓绝的中兴府保卫战。夏末主目见懦弱无能,全赖右丞相高良惠督率百官,日夜坚守。1227年4月,高良惠因积劳成疾而卒,被围半年的中兴府已是粮尽援绝,又遇到强烈地震,房屋倒塌,疫病流行,军民大多患病,眼见江山不保,末主目见只得遣使乞降。《元史》卷1《太祖纪》载:“目见率文官李仲谔、武臣嵬名令公等奉图籍出降。”此次所献图籍,是夏主乞降时才最后献出,它们对西夏的重要意义不言自喻。作为一个与宋、辽、金、元相伴的封建割据王朝,1227年,在蒙古大军强大攻势下,终于停止其历史前进的脚步,定格在宋宝庆三年、金正大四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夏乾定四年。夏末主目见投降后不久,成吉思汗因病去世,为防止意外发生,蒙古秘不发丧。同年八月,对此事不了解的目见前往蒙古军营晋谒成吉思汗时,拖雷遵成吉思汗遗命,执杀目见,随后入中兴府,大肆屠战,将宫屋陵园付之一炬。党项羌族统治近200年的西夏王朝从此灭亡了。

分析上述三次事件可以看出,在西夏将亡的最后两年,西夏图籍也是命运多乖,两次是夏人被迫献上,一次是元人主动收集。西夏图籍没入元朝府库的方式虽有不同,但造成的客观结果都一样,即战火并未使西夏图籍散失殆尽,相当多数量的西夏图籍在西夏亡国后被元政府收存,这应该是不幸中的万幸。

二、三史《夏国传》的编修

西夏国,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灭亡了,被蒙元帝国灭亡了。按照封建社会的修史惯例,为西夏国修专史是元朝史官责无旁贷的。

西夏本有国史,史载,斡札箦即为掌国史者,有夏一代,斡氏世掌国史,其子弟中多知书者。仿唐设国史馆之制,西夏仁宗于天盛十三年(1161)春正月,立翰林学士院,以王佥、焦景颜等为学士,俾修《实录》。同年夏五月,仁孝命王佥等掌史事,纂修《李氏实录》。夏国文臣所作的国史及实录必是用蕃书即西夏文写就,到清末还有传本。据柯劭?搿段飨募托颉吩兀?庑髌吣?1881),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四川成都客居,他曾见到有人收藏数册西夏国史,王懿荣认为皆用梵字写就,柯劭?胫赋龇氰笞郑?俏飨奈模?龈劳踯踩偎偃ス郝颍??厥啡耸又??璞Γ?豢铣鍪邸4撕蟾檬榈南侣浔愠闪瞬唤庵?铡N飨墓?觯?渫技?悦挥谠???诵尬飨氖房梢运涤涤械锰於篮竦淖柿嫌攀啤?/P> 然而,元政府似乎并未打算给西夏国修专史,对于这个与自己一样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政权,元政府在修史时未给以足够的重视。元朝建立不久,即着手组织编写宋、辽、金三史。但因三国同时存在,究竟应以谁为正统,采用怎样的体例编写,朝廷内部意见不一。一派主张“以宋为世纪,辽、金为载记”,一派则坚持“以辽、金为北史,宋太祖至靖康为宋史,建炎以后为南宋史”。③双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从而影响修史工作的进行。元顺帝时,脱脱任中书左丞相,主张宋、辽、金各为一史,独自成书,各与正统,各与其年号,并钦定修史义例。至正三年(1343)三月,元顺帝采纳脱脱的建议,诏修宋、辽、金三史,令脱脱为都总裁,主持修史。至正五年(1345)十月,三史即告完成,皆署脱脱等修。西夏国的存在,毕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元朝史官在《宋史》、《辽史》和《金史》中分别有两卷《夏国传》、一卷《西夏外纪》和一卷《西夏传》,算是对西夏历史作了总结。在作这样的总结时,元人参考了一些西夏文献,其中以汉文西夏文献为主。修《宋史·夏国传》时,明确提到的汉文西夏文献是宋人孙巽编著的《夏国枢要》。《宋史》卷486《夏国传论》曰:“今史所载追尊谥号、庙号、陵号,兼采《夏国枢要》等书,其与旧史有所抵牾,则阙疑以俟知者焉。”修《辽史·西夏外纪》未言史料来源,清人黄任恒撰《补辽史·艺文志·史部·载记类》著录有《夏国史》,这很可能是一部汉文西夏史书,辽时此书尚存,元人修夏国传时不知是否参考。

修《金史·西夏传》时,提及了一部重要的西夏史书《西夏世次》。《金史·夏国传赞》曰:“夏之立国旧矣,其臣罗世昌谱叙《世次》称,元魏衰微,居松州者因以旧姓为托跋氏。”《西夏世次》(又叫《西夏国谱》)是一部西夏人编修的西夏史籍,内容二十卷,以叙夏国帝王世次为主,很可能是一部汉文著作。《西夏书》卷3《罗世昌传》载:“罗世昌者,金承安二年、夏天庆四年(1197)八月官宣德郎,同武节大夫折移俊入贺天寿节。泰和八年,夏应天嘉定三年(1208)三月,以观文殿大学士同枢密使李元吉如金奏告。正大二年、夏乾定三年(1225)九月,金与夏国合议,定夏主称弟,各用本国年号。时世昌进官南院宣徽使,同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李仲谔、中书省左司郎中李绍膺聘于金。世昌尝述其国之谱叙世次,盖亦当时文臣也。”《西夏书事》卷42“宋正大二年、夏乾定三年冬十月”条载:“南院宣徽使罗世昌罢。世昌自奉使回,见金势日蹙,每言金援不足恃,劝德旺为自强计。及纳赤腊喝翔昆,力谏不从,遂乞休,三请方许之。世昌,世属银州乡里,已破,流寓龙州,知国且亡,谱《夏国世次》二十卷藏之。”《西夏世次》由于是夏人所编,其史料的可靠性要远胜他史,惜其不传于今。

元人修宋、辽、金三史夏国传,除参考当时官府所藏的汉文西夏史籍外,在袁桷的建议下,还发动所有编史人员访求散落民间的西夏史籍。袁桷,字伯长,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是宋、辽、金三史的重要编修人员之一。在其《清容居士集》卷41《修辽、金、宋史搜访遗书条例事状》中,袁桷开列了一个书单,书单中罗列了他访求到的九部书的书名,明确记载西夏事的书有两部,即《赵元昊西夏事实》和《西夏事宜》。这两部西夏书历代公私目录均未见著录,作为修史书的重要 三史夏国传,算是元朝史官对西夏国史的总结,但这个总结留下了遗憾实在太多了。

三、元朝史家的西夏史观

1227年,即宋宝庆三年、夏乾定四年,内忧外患集于一身的西夏国终于寿终正寝。西夏国史,若从唐末拓跋思恭建立夏州地方割据政权算起,其立国时间为347年左右(约881—1227),历时近三个半世纪;若从李元昊正式称帝算起,至末主目见被蒙古所灭,首尾有190年左右(1038—1227)历世近两个世纪。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封建政权,一个与宋、辽、金三朝并存的封建政权,一个立国时间比辽、金更久的政权,在元朝修史中竟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了。史家在述及此现象时作了种种推测,有人认为是蒙元统治者“灭其国而并灭其中”④,有人认为“西夏建国二百余年,文献无征,公私撰述,十不存一。良以元昊自制蕃书,摈汉文不用,简册流传,翻译不易,故典章制度,概从洇没”。⑤有人认为,这是脱脱持“正统偏安之见,特以辽金与蒙古同类,故不欲列于宋史载记,以为增高己族之步。至于西夏,则视为无足轻重,与当时之高丽同类并观”。⑥然而此几种推测,均不能成为元朝不修西夏专史的确论。从前述史实来看,元人灭夏是实,灭其史则缺乏文献佐证。相反,元人收集西夏史书则是有据可查,如斡札箦献城,如耶律楚材收集图籍,如李仲谔等献图籍。况入仕元朝的西夏遗臣中有位叫多尔济的,他是西夏国史家,手中不可能不掌有西夏史书。说“西夏用蕃书而不用汉文则典章制度概从洇没者”亦论说乏力。西夏国自制的蕃书西夏文是西夏建国初期,仿汉字字形而创制出来的文字,它在西夏国境内与汉字并存,西夏灭亡后,在西夏人流散的地区仍有使用,大约在元、明之际,至迟在明宣德以后,就再没有人使用了。但在有元一代并非无人认读,元朝收集了诸多的西夏图籍,不仅西夏人可以解读,就是当时许多元朝人如石天麟、察罕等,也是很精通其书其文。面对西夏图籍,从文献解读的角度看,根本不存在任何翻译理解上的困难。说脱脱持正统偏安之史观也难以让人信服。众所周知,十至十三世纪的中国,有两个三国鼎立时期,即北宋、辽、夏三国鼎立,南宋、金、夏三国鼎立,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是由宋、辽、金、夏四国共同创造的。研究比较辽、金、西夏史,可以看出其惊人的相似性,辽、金、西夏同是草原部落少数民族之一,三朝都实行全民皆兵制,军队都擅长骑战;国家职官制度的建立均仿唐宋之制;儒学大量传入境内,并经过与蕃学的曲折反复的斗争,儒家思想最终都被接纳为统治思想;国内兴建学校,以儒学经典为研习的主要内容;选官制度上,实行开科取士的办法来选拔官吏。这一系列的现象表明,辽、金、西夏各朝人民,虽然民族不同,服饰各异,语言不同,但都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向前前进。就西夏而言,在对外关系上,虽然与宋、辽、金、元打打和和,和和打打,但它却从无要入主中原、一统天下的野心,相反,在其国势衰微之时,还兴儒学,尊孔子,弃自己的蕃礼而不用,慕中华之礼仪以图新。而辽、金、元不但建立了本族的政权,还有吞并天下之野心,故有辽胜宋、金胜辽,最后则是元灭金。人修史的角度看,辽、金、夏皆是已亡之国,特别是夏、金,更直接由元消灭。修史者能修金史、辽史,却不修夏史,用正统偏安之说难以自圆其说。若论偏安,辽是偏安,金亦是偏安,都未曾统一全中国,为何独厚辽、金而薄西夏呢?看来对于元人不修西夏专史的问题,传统的看法似乎都不具有绝对的说服力。那么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在此我们抛砖引玉,略陈管见,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般来说,封建王朝在编修史书时都有这样一个不便言明的目的在内,即采用不同体例,运用一切手法,把有利于统治者统治的事情,把有利于统治阶级尊严的事情记载下来,以便为新的官僚阶层借鉴。在这样一种目的的驱动下,中国封建史官对于历史遗产和记事写史,往往很注意其借鉴和垂训的作用,以史为鉴成了一个重要的史学传统。元顺帝编修宋、辽、金三史也秉承这样的原则,《辽史·修三史诏》中,元顺帝明确宣布:“这三国为圣朝所取制度、典章、治乱、兴亡之由,恐因岁久散失,合遴选文臣,分史置局,纂修成书,以见祖宗盛德得天下辽、金、宋三国之由,垂鉴后世,做一代盛典。”为确保三史的修纂按统治阶级的意志进行,顺帝任命了总裁官作其代言人,给总裁官以修纂大权,《辽史·修三史诏》中明言:“纂修期间,予夺议论,不无公私偏正,必须交总裁官质定是非,裁决可否。”

一旦政治开始关注史学,史家修史就不能不为政治所左右了。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史家往往以考论政治得失、劝善惩恶为己任,这就决定了他们修的史书中记录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现实中实实在在的政治和人事。但是,由于政治的介入史学,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史家的创造精神。由于不能得到国家政权的支持和认可,这些史家的修史计划往往搁浅。有些史家虽历经千辛万苦修成史书,最终也只能将它藏之名山、束之高阁。随着中国历史的演进,政治影响史家修史的力量越来越大。作为元朝的史家,面对西夏这样一个曾与宋、辽、金三朝相抗衡的封建政权,如何在史书中给它定位,他们着实大动了一番脑筋。

元人修西夏史时,手头有大量的原始资料可供选择。除了西夏人献上的典籍之外,尚有许多奏表、实录、函诰、律令等一并没入元朝官府。面对纷繁的史料,究竟如何取舍,是秉笔直书,还是曲笔回护?元朝史家在修西夏史时可谓奇招屡出。

首先在体例上,西夏被视为是偏安一隅的封建割据势力,在史书中的位置自然不能同正统王朝的位置相提并论,于是宋、辽、金三史中,有关西夏的史料在讲完了封建正统王朝的本纪、列传、表、志之后,被放置在各史最后“野蛮民族”史部分来讲述。然而,西夏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野蛮民族”,从十一世纪到十三世纪,它曾与宋、辽、金三国分庭鼎立达190年(1038—1227)之久,若从它“虽未称国而王其土”的夏州政权算起,历时更是长达347年(约881—1227)。在西夏全盛时期,其疆域方圆二万余里,东尽黄河,西界玉关,南有祁连,北控大漠。西夏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创造出了极富特色的区域性民族文化——西夏文化。这一切都是无法回避的,这一切,不是普通的“野蛮民族”能创造出来的。于是,在宋、辽、金三史的“野蛮民族史”部分,西夏又被放在了最先述及的位置上,而且篇幅均最长。

“摆正”位置之后,就要着手编写它的历史了。古来惟闻以直笔见诛,未闻以曲笔获罪。元朝史官在编修西夏史时,便大量运用曲笔,或者以实为虚,或者以是为非,或者虚美讳饰,或者任意褒贬。纵观宋、辽、金三史的西夏传部分,其史料内容均大同小异。偶有突出之处,也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风土人情,西夏史的真相,就这样被中国元朝的史学家们纂改得面目皆非了。

元朝是修西夏史的最佳时期,既有史料上的保证,又有人员上的保证,然而元朝史家修西夏史给中国修史留下的却是一个败笔,这一点值得让我们后人去深思。

 

注释:

①清吴广成《西夏书事》,龚世俊、胡玉冰等校证,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5月版。

②清周春《西夏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③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23,中国书店,1987年4月版。

④赵尔巽《西夏纪序》,罗矛昆校点,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版。

⑤柯劭?搿段飨募托颉罚?廾?バ5悖??娜嗣癯霭嫔纾?988年8月版。

关于夏天的文章篇8

夏至也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旧时为了禳灾避难,保佑五谷丰登,人们往往寄托于夏至祭祖、祀神,祈求趋吉避邪、作物丰收。夏至这天,逐渐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夏至节”,古时又称“夏节”。它在传统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早在周朝时,夏至祭祀天地是皇帝的特权,认为可以消除国中的疫疠、荒年与饥饿。从汉代起,过夏至的习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平民百姓不分贫富,都要祭祖先、祀土地、供司灶,夏至祭祖俗称“做夏至”。宋代《文昌杂录》:“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汉族有夏至节吃凉面的习俗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这天还要称体重、禁诅咒、戒剃头。据说男女老少在这一天称了体重后,高温酷暑天里不疰夏,能一夏健康保平安。

中医指的疰夏,是一种季节性病症,主要因为天气的暑热,使体质虚弱的人,身倦肢软,渐见消瘦,夏天时越热,空气中湿度越大的时候,人也就越感觉头昏脑胀、胸闷困倦,没有精神,这就是暑湿伤人的现象。有关“夏至防疰夏”,各地都有一些“吃”的风俗,古人预防疰夏一般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立夏”开始,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蛋的习俗,第二阶段从夏至开始,近人胡朴安在《仪征岁时记》中记载道:“夏至节,人家研豌豆粉,拦蔗霜为糕,馈送亲戚,杂以桃杏花红各果品,谓食之不疰夏。”民间还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知道保养的人,到了夏至都会本着“持盈保泰”的原则,工作讲求适度生活清心寡欲,饮食力求清淡。中医认为,夏至阳气最旺,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饮食要顺应阳盛于外的原则,加强对体内阳气的保护,着眼于“长”字。人的身体会随着天气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伴随着春温、夏热,秋燥、冬寒,也会出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系列规律的变化。我们现在应该参照农历,把它作为养生的时间表。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如果一个人是阳性的体质,在秋冬就要去扶助阴气,如果是偏阴的体质,在春夏就要扶助阳气。因为夏天阳气比春天更往外升发了,所以人的气息也要向外宣发,人体的养生也要更加地伸展,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苦夏”的原因就是阳气太盛,天气太热。这个时候,既要让阳气升发,又要注意不能让阳气过度发散。这就是夏天的养生原则――“养长之道”。

夏天的起居保养,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就是不要讨厌天热,不要老躲在家呈,害怕阳光。最好还是使用比较自然的避暑方法,可以到树荫下面、小河旁边,在自然的环境下出点汗,有利人体。如果总是躲在空调房子里,大量吹冷风,喝冷饮,阴寒之气就会伤害阳气,把汗都闷回去了,体内的浊气发泄不出来,这样毛病就出来了。

夏天更要注意精神调养,人在夏天的精神活动受到阳气的鼓动,处于一种活跃、精力充沛的状态,要避免过分亢奋,保持良好心态,适当地释放自己的精力。《养生论》中记载:“夏日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夏天容易激动、发火,“情绪中暑”给心脏带来极大的压力,所以要注意让情绪慢慢释放,以免气息泄掉。我们采用的养生方法是适应自然,而非逆自然而行。在饮食上也可以多吃玉米,马铃薯和面粉等碳水化合物,帮激动的情绪降温,同时提高心脏功能。

“范进中举”的故事说明了大喜伤心,乐极生悲。夏天更要保养心气。《素问臧气法时论》中说:“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夏季多吃点食用醋和西红柿等酸性食物,可敛汗、健胃消食,适当食用苦瓜、苦菜等苦味的食物是夏季调养心神的最佳选择。

夏,总是与“第一”、“最早”联系在一起。《说文》:“夏,中国之人也。”甲骨文的夏字,是四肢大张的人首形,是一个完美而伟大的人。夏,就是暑天,至此之时,物已长大。可见,先民对夏天的认识,也包含有草木长大、华茂成荫的自然景观,因而,夏有大的意思。《尔雅・释诂上》,“夏,大也。”夏人以此作为氏族的原始图腾,用夏作为氏族名和族徽,进而形成了国家和朝代最终出现夏姓。《尚书・孙氏传》中有“冕服采章日华,大国日夏”之语,“华夏”,自古以来便是我们汉民族先民的庄严自称,后来更成为整个中华各民族的合称华夏儿女是炎黄子孙骄傲的称谓。

夏姓在我国当代百家大姓中排名第66位,来源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有关系,夏启为夏朝开国君主,被奉为夏姓得姓始祖。

回顾华夏数千年历史,夏氏名人为数众多。当代夏姓人士也颇多,生活中肖马、肖羊的“夏”姓朋友,他们为上上格,很多人乐观进取,厚德而富有才艺,平易近人,极富内涵,志向远大敦厚而富有赚钱机会。肖鼠、肖牛、肖猪的“夏”姓朋友,他们兴趣广泛、充满智慧、奋发有为,部分人经常换工作、换住地,考运一般。肖虎、肖兔之人也不错他们对人友善,勤奋好学精明而轩昂,活跃而不失温存,很大一部分人今年虎年有变动。肖龙、肖蛇的朋友,他们与世无争,温和融通,奋发有为,恪守正义,极富理想,有自己的业余爱好。肖猴、肖鸡、肖狗的朋友他们为人聪明,踏实肯干,守财谨慎,部分人婚姻不理想。

夏姓,在“姓名三十六断法”中,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姓氏,后面跟的字忌为水,如叫夏雨、夏冬为、夏海涛等,他们均为下克上即儿子不听老子话,女儿不听父母话,有叛逆心理。同样夏字后面也忌用金字,如叫夏西梅、夏金成、夏铁栓等,这叫上克下格局,即长辈克着下辈,一般后代成就不大,部分人离开出生地、离开家庭,反而有成就。

按照《易传》理论,八卦的方位还代表着时间的次序。这种方位与时序相配就用来说明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时空合一的规律。

中国民间的习俗,古时人们盛行于夏至日,行造命改运之法,因当天为阳极阴生,阴气始萌之日,在这天造命改运,自能化灾致祥。所以在夏至日人们要把家里的供神物品进行打扫、清理、调整,以保平安。

夏有“大”之意,华彩之形,夏为华夏民族之魂。夏至臻荣,阳光满地充满对生命的礼赞和对美丽的向往。

赵丹青,五十年代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浙江诸暨,为颂太祖赵匡胤第三十六代嫡系。自幼得祖父风水之真传,潜心钻研中国传统文化几十年,博采各门派之长,1987年,赴澳大利亚留学,以理性的态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命理学的结合,创造了用中国“姓名三十六断法”(祖传)预测外国人姓名,占断人生前景之方法,揉佛学,道学、易学之精华。1999年底回国发展,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专栏文章。现系国际青年易经学会会员、香港中美易经学会会员及“中华周易学会”理事,并担任澳大利亚周易研究会副会长。

上一篇:是你决定我的伤心范文 下一篇:三国演义的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