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范文

时间:2023-11-07 10:55:48

积累与运用篇1

一、注重基础

所谓注重基础,指的是注重对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这里所说的基础,和传统意义上的“双基”并不完全等同。总的说来,近两年语文中考试卷“积累与运用”部分的考点主要包括: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规范地书写汉字;积累常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借助语感及语法、修辞知识修改病句;积累记诵优秀古诗文;了解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常识;阅读课标和教材中推荐的文学名著;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运用语文解决问题等。有些内容虽仍属于传统的“双基”的内容,但题目的设计着意于引导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着意于语文基本功的考查,着意于运用语文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那种以考查是否记住了某些语文知识为主要目的的题目越来越少了,语法、修辞的名词术语和静态辨析本身不再作为考试内容。这样的立意,突出了学语文首先要打好语言的底子、文化的底子,突出了语文是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基础。

二、突出积累

语文学习是累积性的,丰富语言文化积累是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积累主要包括字词积累、古诗文积累和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

对字词积累,中考主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准确理解字义、词义的能力。除此而外,书写技能的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从2005年的语文中考试卷看,许多地区在考卷中设计了考查书写技能的题目,还有一些地区设书写水平考查一项,单独赋分,提出明确要求,根据全卷的书写质量酌情记分。

古诗文积累是积累的重中之重,最近两年,各地几乎无一例外地以默写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古诗文积累状况。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7~9年级要能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以记诵积累为主,也比较注意引导学生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从考查趋势上说,随着新课标对古诗文记诵积累的重视和强调,中考试题也会更加突出对古诗文积累的考查。命题一般比较注意“依标(课程标准)据本(教材)”,以经典诗文为主,题型和能力层次要求趋向多样化,在记忆考查之外,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及在具体情境下准确运用的能力。

对于文学文化常识,主要是要把握课标要求,能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等。这部分内容,以记忆考查为主,但在部分地区的语文中考试卷中,这类题目的考查方式更加灵活,试题的情境性、综合性、应用性都有所加强。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强调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2005年许多地区的语文试卷(尤其是课改实验区的语文中考试卷)都考查了学生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情况。涉及书目包括《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繁星・春水》《平凡的世界》《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格列佛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鲁宾逊漂流记》《安徒生童话》等。分值基本在2~4分之间,总体赋分不高,试题内容也较浅易,但对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侧重对文学名著的积累考查,侧重对学生文学名著基本阅读情况的考查,将成为一种趋势。

三、强调语境

语境是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前提条件。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之中,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而进行的。因此,语境既是言语交际过程中主要矛盾的焦点,也是言语交际过程中主要矛盾最终获得解决的前提条件。

长期以来,在语文考试中存在着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孤立地考查知识的现象。从近两年各地的语文中考试题看,在积累与运用部分变语文知识的孤立、静态的考查为结合语境考查,已成为一种趋势。结合语境考查语文知识,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鲜活的,语感的培养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四、加强综合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综合的,语文学习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其形式都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为此,在语文中考中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无疑更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

在语文中考试卷中加强综合,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加强语文学科内的综合,如将识字与写字结合起来,既关注学生对汉字形、音、义的掌握,又考查了其书写的技能;将句式仿写和名著阅读结合起来进行考查,为学生展示自己丰富的积累和流畅的表达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二是指加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综合,在试题载体的选择上努力体现学科之间的联系,反映当代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五、着眼应用

着眼应用,指的是立足于学生发展和实际生活需要,设计与实际问题情景基本一致的题目,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如创设具体情境,考查学生准确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采取不同方式表达语言的能力;语言运用的简明、连贯、得体,在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从2005年各地的语文中考试卷看,许多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将时事材料引入了试卷,如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印度洋海啸,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财富》全球论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等等。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课程理念。

总之,从近两年语文中考的改革发展看,“积累与运用”部分的考查趋势主要表现为注重基础,突出积累,强调语境,加强综合,着眼运用。除此而外,还需要我们注意的一点是,许多地区的语文试题将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也一并纳入“积累与运用”板块进行考查。因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性学习部分另有专文讨论,兹不赘述。

积累与运用篇2

一、 注重日常的素材积累, 丰富学生作文知识文库

任何生动精彩的作文都离不开丰富素材的点缀,更离不开日常对素材的积累。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孩子们找学问, 从阅读、 自然以及社会生活中找到与写作息息相关的学问, 不断积累作文素材, 丰富自身的写作语言, 提高素材运用的写作能力。

首先, 学生要学会借鉴。由于乡村的孩子从小受到生活条件的限制, 缺乏课外读物, 再加上农村本身的信息闭塞, 学生的见闻和阅历非常少, 更是让学生感觉无话可写。在没有写作技巧和素材的基础上, 学生首先就要学会借鉴, 从阅读中积累写作语言和素材。比如小学语文教科书上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 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并能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读赏结合与读写结合的能力。再比如课外阅读, 教师可以通过创办班级读书角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各种书籍, 包括寓言、童话、 小说、 诗歌等, 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将家里的书提供出来互相借阅和探讨, 鼓励学生写作读书笔记, 随时准备好记录本, 将读到的名句佳句一一记录下来进行背诵, 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素材。

其次, 学生要学会从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积累素材,教师也应结合学生阅历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引导。比如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社会, 多接触自然, 接触社会。乡村学生从小都有与自然接触得天独厚的条件, 但缺少发现素材的动机,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观和游览田地树林, 开阔眼界, 并在置身美景中为学生引导学习文本中关于季节景物的描写, 培养文学素养, 丰富知识储备, 并逐渐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与观察的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在写作中进行有效运用。

二、 认真观察身边细微事物, 在写作中善于真情表达

叶圣陶先生认为, 写作根源就是生活本身, 一旦脱离生活, 写作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对于乡村学生的作文教学,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 “找寻” 素材的能力,在找寻的过程中体验细微事物所传达的真情实感, 并在写作中真情表达。比如农村的蓝天白云可以联想到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在面对诸如 “环保” 内容的作文时就可以有感而发; 比如农村的村落炊烟, 可以联想到平淡却幸福的生活, 只有依靠勤劳的双手和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争取到幸福; 再比如飘香果园, 一年中有播种的季节也有收获的季节, 只有辛勤劳作, 播种, 努力耕耘, 才能在秋季大有所获, 而学生的写作也正是如此,只有日常善于积累、 善于观察、 学习应用的学生, 才能在任何题材的写作面前充分调动写作素材, 让文章有话可说, 有物可写。

另外, 还有一些关于农村风俗习惯或喜庆节日的特色话题, 乡村的学生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古老文化更多的在当下的传统农村有所保留, 比如具有农家特色的端午节、 中秋节, 孩子们都很喜欢团聚聊天、 夏夜纳凉的欢庆场景, 对于一次普通的团聚, 在孩子们的表达中可以透露出各种淳朴之美, 这应该是语文教师要着重挖掘的东西。

三、 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 培养学生创作想象能力

首先, 教师可以通过结合课文内容的方式让学生具备基础性的想象力。语文文本中的范文是很好的工具, 教师可以采用改写、 续写、 扩写的方式锻炼学生思维。比如学习 《坐井观天》 这个故事, 在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青蛙跳出井以后的续写。其次, 教师要让学生尽情去描述未发生的事情, 激发学生思维。这可以从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入手。比如很多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那么如果学生将自己转变为家养小狗的角色, 以小狗的角度怎么样去看待与主人玩乐的一天呢?再如很多学生喜欢超人, 如果地球就要毁灭, 作为超人的学生们要如何去拯救全人类?对于这些天马行空的题材引入学问的探讨内容, 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 同时也会驱使很多学生去翻阅课外读物, 或是查找一些国外关于超人的电影和动画片, 来衔接自己的想象场景, 不但能够增长见识, 也能提高想象力。

四、 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灵感和写作素材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 小学语文作文的课堂教学通常只有一种形式 — —教师给出一定的写作素材和要求, 要求学生根据素材和要求拟定题目并进行写作。这种单一又乏味的方式会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造成程度不一的禁锢, 从而使得其文章不仅缺乏新意且质量偏低。生活中的写作灵感与写作素材无处不在,且很多世界著名的作家、 艺术家都是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和素材进行写作的, 生活可谓是灵感与素材的源泉。因此, 语文教师应适当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积极观察生活, 在生活中积累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 将生活中的所想所感运用到写作中, 使学生能够在进行写作时文思泉涌, 下笔如神, 为文章注入新鲜的 “血液” ,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作文质量。

总之, 乡村教学的特殊环境不应该被教育者所忽视, 其实处于大自然中的农村学校, 更像是一个百宝箱, 到处蕴藏丰富的写作资源。教师自身要具备善于发现的眼睛, 利用广阔的资源找寻适合的写作方法, 同时也要积极引领学生们去寻求学问, 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丰富写作素材, 提高素材的运用能力。

积累与运用篇3

【关键词】:作文 素材 积累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18-01

从事语文教育的一线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作文的内容空、泛、杂;感情假、大、空;语言陈、俗、陋;构思程式化,套路化等。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写作主体的丧失。因为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丢失自己的思想,甚至是丧失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最终只能以公众的话语替代了自己个性的言语。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以多元化文化,特别是体现人间情怀、关注现实、关心社会、关爱自然的作品来濡染我们的学生,熏陶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在原汁原味的生活作品中学会认识生活,理解生活。

事实证明只有经过自我价值澄清的思想方能在心中生根。本人也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在每一节语文课中,用五分钟投影向学生展示我所精选的文章,它们反映多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体现鲜活的人间情怀的事件,或来自名人轶事,或来自普通人的小事,或来自国内,或来自外国,或来自今人,或来自古人。这些生动有趣的小事引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一个思考的情境,在这些思考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其实我展示的不仅是学生写作的素材,更是学生认识生活、理解生活的材料。当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是,如能迅速地在头脑中产生一场头脑风暴,激活相关的材料,并对材料作认真的分析,就能容易得出有个性的思想。我的一个学生在参加江苏省2009年“高考杯”第三届高中生现场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回来后告诉我:“当看到‘曲线’作文题目时,我就想到你在课堂上投影给我们的材料中有关自然界曲线式的山山水水;想到了最美的曲线在江南以及有关的江南文人文化。自然是一种曲线美,人生又何尝不是一种曲线?我又想到了越国范蠡帮助勾践复兴后,寂寞离去的曲线人生,执着的屈原虽九‘死而犹未悔’曲线人生,旷达的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曲线人生……人生就是这样一条曲线:处于低谷时,不言弃,不移志,相信会迎来另一个高峰;处在高潮时,不张扬,不猖狂,用平常心对待喜乐所得。曲线并不是循环往复,而是波浪式的上升,柔美中蕴含刚毅,含蓄委婉又锐意进取,这才是曲线美的真正内涵。”学生的话反映了积累素材对学生思考的作用。

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运用才是写作的关键。那么,如何合理巧妙地运用所积累的素材呢?

(1)取其一点,不及其余。一个素材可能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尤其是经典的人物传,人物众多,内容繁杂,如何才能凸显中心人物,突出中心?其实古人已经给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如《三国演义》,人物众多,事件复杂,仔细品读不难发觉作者在处理材料时处处尽心,为了表现某一人物就采用“取其一点,不及其余”方法的来取材,其余涉及甚少或不涉及。

(2)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素材是文章的血肉,素材丰富的文章不仅内容显得厚实,中心突出,而且使内容显得斑斓多彩,引人入胜。为了突出中心,庞杂的素材必须有所取舍,就要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有关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列朝列其人咏其事者不胜枚举。如:汉代太史公:“立意皎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 ”晋代陶渊明:“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唐代贾岛:“荆柯重虚死,节烈书前史,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泯”。2001年四川一考生在高考作文《守住心灵的契约》中选取上文诗句,合成一个,这样写道: “ 我常常怀念远古,那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时代。‘立意皎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那些君子翩翩风度的背后,是一个用诚实、信用、执著的信念支撑的人的结构。‘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难道他不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难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泯’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效果窥见一斑。

(3)移花接木,为我所用。积累素材是写作的基础,而灵活巧妙地运用所积累的素材才是我们的初衷。在运用时对庞杂的素材,我们有必要进行取舍,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进行“移花接木”,为我所用。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其实是司马迁借回信给友人之机,揭露自己无罪受屈辱之刑的真相,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无比愤慨之情和坚守自己伟大志向而苟活的决心的宣言书。司马迁悲惨的遭遇、高洁的品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因而,他的《报任安书》常常被移花接木,广泛运用。例如有考生在我《想握住你的手》中这样写道:“当你一个人孤独地坐在那阴湿的牢狱里,等着最后的决断。你,一个小小史官,没有多少家产,面对这样的牢狱之灾,你只能做出屈辱的选择……有谁知道那一刻你的内心所滚动的痛苦和无奈,有谁能体会到你内心所翻腾的屈辱和泪水?假如时光能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告诉你一句话: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你,司马迁,就是一个大大的英雄!”活用自己阅读的素材,适当进行剪裁,移花接木,为我所用,文章自然会熠熠生辉。

总之,广泛地积累素材,你可以谈古论今厚积薄发,濡染熏陶;科学灵活地运用素材,你能够旁证薄引,文由意生。

参考文献:

【1】颜敏、储俊《话题作文材料库》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积累与运用篇4

1978年,张艺谋听说北京电影学院要招生,就积极准备着。他把自己拍摄的作品收集粘贴成册,并详细地将每一张照片的拍摄经过写成文字附在其中。后来,他利用一次出差机会,把这本册子带到北京去给招生的老师们看。那几个老师把张艺谋的作品传着看了一遍,都面露喜色,非常欣赏,说:“从来没有见到过摄影基础这么好的考生!”但一问年龄就直摇头。张艺谋那年已经28岁,摄影系最大年限是22岁。他们对张艺谋说,他们向学院反映这个情况,建议他先返回西安,到西安考点的招生组去等待。来西安招生的电影学院的老师们对张艺谋十分热情。他们都很欣赏张艺谋的摄影才能,却又为校方不能放宽招生年龄而替张艺谋惋惜。他们对张艺谋讲了许多鼓励的话,并主动表示要尽力帮助他。老师们还到过陕西省文化局,反映了张艺谋的情况,向他们竭力推荐张艺谋,请求他们帮助张艺谋,使他能发挥才能。谁知对方反而嫌这些老师多事,当面顶了回去说:“你们好好招你们的学生,少管这些闲事。”世上的事往往都是在最后的努力中成功的!的确,这不是最后的结局。正当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的时候,接到了姐姐和姐夫的来信,这封信使张艺谋上北京电影学院的事有了转机。

素材解读

张艺谋靠自己永不言弃的精神最终成功了。他的成功也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生活中,我们无法回避挫折,只能面对。重要的是在挫折中能坚持到底,永不言弃。

适用话题

永不放弃、执着、坚持到底、直面挫折

钱学森:“玩”出来的大家

钱学森在北师大附中读书时,没有考试追高分的压力,他把大量的时间用来“玩”。其实他的“玩”就是读课外书、动手实验和外出实践。生物课上,老师常常带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制作标本,钱学森就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标本。虽然当时学校还很穷,但是化学实验室却对学生随时开放,钱学森在那段时间做了很多化学实验。教育家林砺儒是钱学森的校长,却不是他的任课老师。为此,钱学森的父亲特地找到林校长,请他额外辅导自己的儿子。林校长并没有答应下来,而是出了几道题,要考考钱学森。两个大人正在聊天,却发现钱学森跑出去玩了,而他的答题卷子却放在桌上。他的解答深得林校长认可,于是,林校长就收下了这个学生,教授他伦理学。后来,钱学森在接受北京师大附中教师访问时说:“当时附中的选修课很多,每天中午大家吃了午饭,在教室里互相交谈感兴趣的各种科学知识,数学的、物理的、化学的,什么都有……”

素材解读

钱学森中学时代的“玩”彰显了其个性。钱学森“玩”出了兴趣。正是这种没有过多限制、形式多样的“玩”让钱学森对知识充满了兴趣,对探索新知充满了向往。

适用话题

兴趣是创新的催化剂、教育、成长故事

邓稼先:艰苦中搞科研

中国研制原子弹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虽有较高的粮食定量,却因缺乏油水,仍经常饥肠响如鼓。邓稼先从岳父那里能多少得到一点粮票的支援,却都用来买饼干之类,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日夜加班。“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他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前苏联用10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素材解读

邓稼先从34岁接到命令研制中国的“大炮仗”以来,告别家人,隐姓埋名进入戈壁滩。他把自己的姓名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深爱埋在祖国最荒凉最偏僻的地方。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与同事克服种种困难,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

适用话题

爱国、速度、条件、研究、成功、试验、方案、实践

邓亚萍:不叫苦,不喊累

童年的邓亚萍立志做一名优秀运动员,但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她跟父亲学乒乓球,父亲规定每天在上完体能课后,还必须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腿上绑上沙袋,把木拍换成铁拍。腿肿了,手掌磨破了,她从不叫苦,不喊累。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的训练强度堪称全队之首。由于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邓亚萍从颈到脚,身体很多部位都有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劳损、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强忍着,实在痛得受不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邓亚萍练出了近乎完美的右手横拍和快攻结合弧圈打法,弥补了自身条件的不足,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素材解读

邓亚萍虽不具备成为出色运动员的身体条件,但她心中有自己的梦想。为了梦想的实现,她甘愿付出比别人多百倍、千倍的努力。近似魔鬼般的训练,使她在乒乓舞台上不断进步。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邓亚萍的成功,离不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适用话题

追逐梦想、挑战自我、以勤补拙、化短为长

万方:自立自强的“多才作家”

万方由于家庭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再加上自己的天赋,小时候就对事物有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她看天上的乌云,会琢磨出种种鬼怪的影子,从墙壁的水迹中能找到公主、国王、神仙,能和童话的形象对上号。她上幼儿园时居然能写短诗,那诗句有快乐有忧伤,但却是大人想不出来的句子……

“”使她父亲和全家跌入深渊,一代戏剧大师曹禺竟然干起了看大门的工作。困境没有束缚住万方创作的翅膀,她为父亲改编电影剧本《日出》获得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可是万方却不想借助父亲出名,她腼腆而真诚地对采访她的记者们说:“等我再得一次奖您再写。”

她的几部中篇小说《在劫难逃》《杀人》《未被饶恕》《珍禽异兽》等作品均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

多年来,万方拿过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她的几部中篇小说登在《收获》上,文学圈内给了很高的评价。她曾应洛克菲勒基金会创作中心之邀赴意大利写作话剧《谁在敲门》。她创作的歌剧《原野》在美国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

素材解读

泰戈尔说:“经历过流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万方不做温室里的花朵,而是自强自立,闯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学道路。

适用话题

磨难、超越、熏陶、潜力、谦逊、自立自强

柴泽民:把冷板凳坐热

“你们这些穷小子,不去好好学医,挣个好饭碗,倒去学什么世界语,难道还想当外交官不成?”西安绥靖公署军医处处长1935年曾这样教训柴泽民。柴泽民当时是地下党,想通过学习世界语传递信息,同时了解外面的世界。

25年后,也就是1960年,柴泽民调入外交部,先后在匈牙利、几内亚、埃及和泰国担任大使,并于1979年成为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中美建交之初,美国政界侨界的亲台势力占主导地位,对大陆人普遍怀有敌意。在这个极其特殊的岗位上,柴泽民以他坚韧的意志、博大的胸怀和高超的斡旋技巧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把冷板凳坐成了热板凳”,柴泽民为我国的外交事业作出开创性的卓越贡献。柴泽民也是中国公共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首届国际公关协会会长。值得一提的是,柴泽民不懂英语,但一直保持着对世界语的爱好。

素材解读

柴泽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不满足于学医的穷小子,成长为新中国历史上折冲樽俎、不辱使命的外交官。他的成长故事再一次证明了理想、心态和成功的关系:信念是成功的旗帜。

适用话题

理想、执着、抓住机遇、走自己的路、心态与成功

任继愈:为后人着想

1987年的一天,刚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不久的任继愈,在图书馆里遇见了自己的老乡兼好友季羡林。当时,季羡林正带着一个年轻人在翻看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赵城金藏》。任继愈一问才得知,原来那个年轻人是季羡林带的研究生,他急需查阅《赵城金藏》,但是根据国家相关制度的规定,研究生是没有资格翻阅如此珍贵的古代文献的。于是,爱弟子心切的季羡林便以自己的名义来图书馆借出这本书,但由于此书实在太贵重,因此就连像季羡林这样身份的人也不能将其借出,而只能在图书馆里翻阅,闭馆后必须立即归还。那天看着比自己大5岁的季羡林(76岁)足足站了一下午,而那位研究生如饥似渴地抄录《赵城金藏》的样子,任继愈心里不是滋味。他在反问自己,为什么如此珍贵的东西却不能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不能让真正需要它的人获得?

让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发挥作用,帮助年轻人提升!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任继愈的头脑里产生了――“一定要将此书重新整理、编撰、影印出来,然后流动起来。”这便有了后来的《中华大藏经》。但《中华大藏经》这部浩瀚的大典共100多卷,工作量极大。为此,任继愈每天早上4点就起来工作,中午也放弃了之前一直有的午睡习惯,争分夺秒地加班加点。面对外界对此事是否真有价值的质疑,任继愈是这样回应的:“即使不为目前,也要为今后,今天没有用,但是未来有用,就值得去做!”

素材解读

为后人着想,并为此而努力工作,是任继愈这位国学大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适用话题

爱才、物尽其用、着眼未来、投入、精神财富

杨澜:要有气质

1990年2月,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主持人。杨澜以其自然清新的风格、镇定大方的台风及出众的才气脱颖而出。但是,由于她长得不是太漂亮,在第六次试镜时还只是在“被考虑范围之列”。杨澜知道后,就反问导演:为什么非得找一个漂亮的女主持人,是不是一出场就是给男主持人做陪衬的?其实女性也可以很有头脑,所以如果能够有这个机会的话,自己就希望做一个聪明的主持人。“我不是很漂亮,但我很有气质。”就是因为杨澜这些话,彻底打动了导演。随后,杨澜正式成为“正大综艺”的节目主持人。直到现在,杨澜也一直坚持主持人不一定非得漂亮,头脑更重要的原则。

素材解读

一个人的外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头脑、气质。头脑、气质决定了一个人的能力。杨澜的成功,便是因为她的头脑、气质。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气质,做到气质出众,除了穿着得体、说话有分寸之外,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品德修养。

适用话题

积累与运用篇5

1.把学生带出来

清明节到来那一天。我和全班同学给烈士扫墓。同时要求他们把今天的事描写出来,其中有一个同学是这样描写的:麦苗儿青,菜籽花儿黄,我们全班同学一行,沿着田间小路来到烈士墓前,一想起烈士,不由得泪水模糊了我们的双眼。恍惚中,我仿佛看到烈士迎面走来,身材是那么高大,步履依然是那么沉稳,神态依然是那么和蔼安祥亲切!春风拂面,如同烈士温情的抚,大籁声声,如同烈士深情的嘱托。在回校的路上,同学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花,他们拿出自己的笔和纸,用眼观察,用脑思索,用于不停的写着。其中有几个同学是这样描写。

学生3:春天来了,各种花都争先恐后地开放着,在诸多的花丛中,深情的牡丹风姿绰约,亭亭玉立,以其浓艳的姿容技压群芳,实在不枉|"国色天香"之称。

学生5:好一片如霞如雾的樱花啊!它开得像阳光下的火团,烂漫、绯红、生机勃发,真好比九天的仙女把撕碎的锦缎撒向人间,瑰丽万状,灿烂无比,给人一种明快开阔的感觉。

学生6:春暖花开之际,当你登上北坡的半山腰便能看见一片粉红色的云霞,似粉红的轻纱笼罩着山顶。那就是我家乡美丽的桃园。当你走进桃园,你才会发现那粉红的"云霞"原来是一簇簇美丽的桃花。数不清的棵棵桃树生机勃勃,婀娜多姿。那枝条上的花朵更叫人沉迷,粉里透红的花瓣一层裹着一层,淡黄的花蕊在花心,多像是叠着丝绸!那花有的已绽开笑脸,有的羞涩地打着朵儿,还有的更逗,俨然是一个个淘气的小不点儿……它们就这样挤挤挨挨地拥在那修长的枝条上,好像故意要把新生的绿叶挤下枝条,好让自己独享春光。正当你留恋于花海之时,一阵轻风拂过,一股股沁人心脾的花香扑鼻而来,花枝花朵轻歌曼舞,整个桃园悠悠荡漾,使人心旷神怡,遐想联翩……

通过上述举措,学生学会了观察,学会了运用。

2.把学生带到法院去

学生对家庭、市场、校园还有所了解,但对公审这些情况还不够了解,为了让学生收集资料,积累素材,鼓励学生向记者学习,手里拿着手机,学会照像、录音、学会记笔录。他们对检察官作了一些描写。

学生5:检察官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清晰;检察官就是那在法庭上义正严辞、铁面无私,不让一个不法分子逃脱瓣父母官;在家庭中是一个尽心尽责、关怀备至给家人以温暖的家庭主人;在社会里是一个尽忠职守、遵纪守法尽心为国家做贡献的劳动者。他们高大,正义,为人民的权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学生8:检察官就是那在法庭上铁面无私的严格维护法律的尊严,在国家中恪尽职守的努力树立法庭的形象,在世界里顶天立地的拼搏,代表国家的权威的人。

学生12:检察官以自己的恪尽职守,向一个又一个貌似强大的对手提出质疑;以自己的智与勇,去提示一个又一个堂皇假面背后的真相;他是社会肌体健康运转的医者,既铁面无私又饱含深情,他对正义和良心的坚守,源自于一个优秀的检察官对法律坚定的信仰。

学生14:你不是法官却拥有法官一样的威严,你不是警察却拥有警察一样的威武,你是检察官一名平凡而普通的战士,检察一个特别又令人人尊敬的岗位,你手擎正义之剑惩凶除恶,你不畏强权反腐倡廉,你一身傲骨不惧各种诱惑,你历经风雨历练不改执着信念,你没有刻意的雕琢和伪装,你不怕流言恶语的伤害,你就是一个无私无畏的检查战士,几十年风风雨雨,信念与执着铸就了一个正义的执法者,我只看见你一脸刚毅,我只看见你忙碌中疲惫的背影,公正是你的灵魂,岁月写就成熟与厚重,年轮刻写搏击的足迹光荣铸成辉煌的理想,风霜雨雪凝聚成熟与厚重,累累硕果是你靓丽的风景,是的,你很平凡也很普通。

学生对法官,对贪官也进行了描写,素材的收集,要当场运用,效果才会更好。

3.收集素材从身边开始

教会学生要认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要学会观察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日出月落、天晴、下雨、大雾、星星,常见动物,都要学着收集,学着描写。

学生22:叔叔养了一对鸽子。我有空就去看它们。它们有时站在后园的栅栏上,一动也不动,就像石雕的一样,只有两只明亮的小眼睛骨碌碌地乱转。它们的羽毛是灰色的,泛着积云般的白光,远看就像披了一件银灰色的斗篷。颈边的一圈不是银灰色,而是发红光的羽毛,在这灿烂的阳光照耀下,随着它们脖子的转动,有时由暗红色变成绿色还发出绿莹莹的光,远看就像戴了一条美丽而耀眼的项链。尖尖的嘴巴上粘了两个象牙般的白块。两个大而有力的翅膀,像两把散开的黑缎扇子,飞翔时,两个翅膀上下拍动,在碧蓝的天空中,它们悠闲自在地翩然飞去。两个暗红的爪子,紧紧地抓住木栅栏,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它们的脚上还戴着一个金属环,上面刻着号码,那是在大规模放鸽时,为了辨认鸽子而戴的。

学生18:喜鹊是高明的建筑师,它的巢建在高大乔木的枝上,是用多杈的枯树枝筑成的,远看是个圆球形,结构很讲究,巢顶部有个用树枝搭成的盖子,巢口开在侧面。

学生15:我家的小猫偷吃了一条鱼,我气得打了它一巴掌。他没叫唤,乖乖地趴下,蜷曲着小小的身子,长长的尾巴也缩成一团,眼睛一会儿睁开我的动静,一会儿又闭上,佯装睡觉。

学生33:那头猪又肥又大,宽厚的背可以扣一个大盆,站起来差不多和小牛犊一样高,肥得两眼早就眯成了一条线,就是每挪动一步,都得折腾半天。

积累与运用篇6

【材料传真】宋志永、杨国明、杨东、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宝国、王宝中、曹秀军、尹福、宋久富、杨国平、王金龙。均为男,河北唐山人 年龄最大62岁、最小19岁 农民

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了华南地区,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没有上级号召,也没有组织要求,河北唐山13个农民除夕那天租了辆中巴车出发,顶风冒雪来到那里参与救灾。这13个来自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二组的农民,自己准备了工具,初二上午赶到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了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队”,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电杆。 2月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后,这13位农民兄弟离郴返乡,许多郴州市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自发赶来为他们送行。他们还被郴州市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

5月12日下午,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宋志永和12位兄弟商量后,几经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铁锤砸、钢钎撬、徒手刨,不断寻找幸存者。只要哪里需要,他们就到哪里。他们与、武警战士一起,抢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名遇难者遗体。

【颁奖词】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使用提示】

这十三位农民是全体中国人民的骄傲!他们参与救灾,其实也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社会、为他人奉献一点爱心。可是,这种从老百姓内心迸发的担当精神,却为冰雪灾区提供了精神激励和情感支撑!人在自然面前显示的强大能量,源于人们每一点力量的大集合。在这次抗冰救灾中,亿万人民像这13位唐山农民一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献出他们火热的爱心,伸出他们友爱的双手,完美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深刻内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愈是在危难的时刻,就愈能显示出她的儿女的责任和情感。在13位唐山农民身上,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次抗冰救灾中,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党的温暖,感受到亿万人民的众志成城,这是再恶劣的冰雪都摧不垮、压不倒的。还有什么比这些更能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还有什么比这些更能展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呢?

【适用文题】

真正的“兄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担当精神-------

2.灾难中的光辉 男儿榜样 李隆

【材料传真】

李隆: 男, 31岁,中国共产党员,河南省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在今年5月赴四川抗震救灾战斗中,已担任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的李隆和战友们在异常险恶的环境下,不怕牺牲,连续作战,在废墟下先后挖出57名群众,其中五人生还,包括被困104个小时的李青松和被困124个小时的卞刚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的奇迹。 李隆1995年加入公安消防队伍,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在重大灭火抢险救援事故现场从未退缩过。钻火场,堵泄漏,他总在最容易发生危险的位置。李隆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3170多次,抢救遇险群众760余人,为保卫人民群众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获得 “五四青年奖章”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尖兵”, “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等荣誉称号。

【颁奖词】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他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使用提示】

李隆,这是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更是一个感天动地的英雄!我们从他一桩桩感人至深的事迹中,让人肃然起敬。他是近亿河南人的杰出代表,是淳朴、善良的河南人的生动写照,也是浓郁的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道德、有作为”的河南人英雄群体正在成长壮大。我们从他身上也看到了中原儿女的风采。中原自古就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厚重深远的历史文化养育了一代代中原儿女。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长期的传统美德熏陶,铸就了河南人的淳朴善良、义气热情、吃苦耐劳、讷言敏行、忍辱负重、埋头苦干、仗义执言、疾恶如仇、知难而上的群体性格。我们为中国有这样的优秀儿女而骄傲!

【适用文题】

人物风采、感天动地真英雄、性格与文化--------

3.中流砥柱 经大忠

【材料传真】

经大忠:男,羌族人,44岁,中国共产党员,现任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县。地震发生时,北川县长经大忠正在开会,他果断的组织与会人员疏散,并用最快速度将县城里的8000多幸存群众集中在安全区域。全面的救援工作展开以后,经大忠成为北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始终战斗在第一线。

5月14日下午,经大忠带领工作人员在废墟中救起了一个小女孩。当经大忠抱着孩子往担架跑的时候,孩子一直在哭泣。经大忠摸着她的脸,安慰她:“别怕,孩子,爸爸救你来了!”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动容。地震发生后,经大忠3天3夜没有合眼,他说,“群众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只有我们舍命,被埋的人才有更大的希望获救。” 震后,北川县城大部分被埋。经大忠家中的6个亲人全部遇难。

【颁奖词】千钧一发时,他振聋发聩,当机立断;四面危机时,他忍住悲伤,力挽狂澜!他和同志们双肩担起一城信心,万千生命。心系百姓、忠于职守,凸显共产党人的本色。

【使用提示】

经大忠是我党的优秀干部,他们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下优秀干部的标准。当干部就不能高高在上,不能和老百姓的生活脱节,干部不仅要反映老百姓生活的疾苦,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要时时刻刻心系百姓。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更不能打自己的小算盘,要忠于职守,凸显共产党人的本色。古人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舍命的县长,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马当先的身体力行。这样的干部,一定能带领灾区人民看见新的希望!这样的干部,也为今天所有干部的干部塑了一面镜子。

【适用文题】

好干部的标准、豪言壮语与身体力行、希望之灯-------

4.烛照深山 李桂林、陆建芬

【材料传真】

李桂林,男,42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教师。陆建芬女,41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代课教师。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

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的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妻。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与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李桂林本人还两度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昔日的荒凉到今天的精神巨变,与这两位老师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使用提示】

读了他们的故事,不禁让我们心潮澎湃,感慨颇多。乡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不应该被遗忘。李桂林、陆建芬夫妇他们的故事给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注入了温暖。从历史渊源和自然条件看,二坪人是不幸的,他们和大峡谷地区其它彝民一样,历史上饱受剥削与压迫,同时遭受大自然的无情肆虐;今天的二坪人是幸运的,有李桂林夫妻这样的老师,为那里的教育发展作奉献。李桂林夫妻说过:“中国教育的难度主要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很落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如果我们千千万万人民老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大家都具备这种忧患意识,都具有这种奉献精神,中国就不会产生新文盲,中华民族就一定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听了他们的故事,耳边好像有从那高高的峭壁上,在那白云生起的地方,有学子朗朗的读书声传来,这好像是他们的青春在歌唱吧!

【适用文题】

精神的沃土、希望的种子、“人梯”精神-------

5.死的光荣 武文斌

【材料传真】

一个战士倒在了抗战救灾的第一线,上万民众为他哭别。所有参加吊唁的人都与武文斌素昧平生,他们只听说:一位战士在抗震救灾中活活累死了!仅这一句话,已经让人们泪流满面。13万子弟兵在抗震救灾中舍生忘死的表现,留给人们太多太多的感动……

这个战士,就是铁军某师炮指连士官学员武文斌。

6月17日晚,他和战友们冒着大雨将8车50吨重的活动板房建材全部卸载完后,累得瘫倒在泥水地上。就在这个夜晚,他因劳累过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轻的生命。

5月13日,当部队接到急赴灾区的命令时,武文斌被告知后留,一向脾气温和的他急了眼,坚决要求上前线。“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武文斌对战友们说。在他参与抗震救灾的32个日子里,他总是找活干、抢活干,干完份内的事,就去帮着其他班排干,别人拦也拦不住。他身上的迷彩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战友们说,他的心里装的全是灾区群众。

【颁奖词】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树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使用提示】

看了这个故事,我们不禁泪流满面,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没有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一个普通士兵的离去却引得都江堰数十万群众前来悼念他。是什么让他停不下脚步?是什么支撑着他异常疲惫的身体?是人民的利益,是军人的职责。武文斌用他短短的生命告诉我们什么是价值!用平凡的岗位向我们诠释什么是伟大!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生命的完整不取决于年龄!从武文斌身上,人们看到了13万抗震救灾官兵的奉献精神,看到了“80后”、“90后”军人的责任担当与崇高追求,更看到了一支军队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适用文题】

他为什么让人感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崇高的追求-------

6.奥运惊艳世界 大写尊严 金晶

【材料传真】

当几名分子试图从她手中抢走火炬、干扰圣火传递时,坐在轮椅上的金晶毫不畏惧,用双手紧紧抱着火炬,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她被威胁、被殴打,但她手中的火炬始终没有被抢走。金晶用她那残弱的身躯捍卫了奥运精神,触动了所有人的心弦。

【颁奖词】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使用提示】

金晶以她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所有的中国人。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张瑞敏也禁不住地说:金晶勇敢地用残缺的身体保护奥运火炬,这勇敢源自深深的爱国情。爱国情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远古战国时代的楚国诗人屈原的《离骚》、汉朝忠臣苏武被匈奴拘留19年而不屈服,宋朝末年宰相文天祥的《正气歌》、南宋名将岳飞的《满江红》,他们用文章和行动,表达出对祖国坚贞的爱,南北朝时代,北方女扮男装的花木兰的代父从军,更是千古传咏的佳话。如今的金晶,这位被网友们称为“轮椅上的微笑天使”、“最美丽的火炬手”的27岁女孩,在7日巴黎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用她的身体奋力保护火炬,表现了一种无畏的爱国热情。金晶的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也挡不住中国人民奋勇向前的步伐,这是中华民族的原动力。

【适用文题】

微笑天使、最美丽的人、中国的骄傲--------

7.点燃生命 吉吉

【材料传真】

第一棒火炬手:吉吉,女,登山队运动员。第二棒火炬手:王勇峰,中国登山队队长。第三棒火炬手:尼玛次仁 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第四棒火炬手:黄春贵,中国农业大学学生。 第五棒火炬手:次仁旺姆,女,自治区登山学校学生。

2008年5月8日上午九时十七分,中国登山队十九名队员成功登上珠峰之巅并进行了奥运火炬接力,首次实现了奥运圣火在世界之巅的传递。2008北京奥运圣火终于在海拔8844.43的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点燃!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终于登上了世界最高峰!圣火耀珠峰的盛景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中国兑现了7年前的诺言,书写了奥运史上的一个奇迹!

珠峰火炬队当天凌晨3点出发。登顶的激情和传递奥运圣火的动力激发着队员们神速前进。队员们的前进速度甚至超过了事前的预估,9点10分,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第一次在珠峰燃烧,第一棒火炬手吉吉高举的祥云火炬与圣火在珠峰实现完美融合。经过王勇峰、尼玛次仁、黄春贵三位火炬手的传递之后,站在珠峰顶的次仁旺姆高举火炬,奥运圣火在珠峰跃动! 那一刻全世界的中国人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而这五名英雄和他们所在的珠峰火炬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所有中国人的梦想。

【颁奖词】白的雪,红的火,刺骨的风,激荡的心。鹰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唤让她飞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绽放的雪莲。

【使用提示】

我们知道,登珠峰存在着极大的困难,奥运圣火登珠峰更是难上加难,最大的难题是低压缺氧,一方面令火炬燃烧困难,需要采取一些高科技手段,另一方面对队员也是一大考验,因为要将奥运圣火火种带上去,点燃火炬,还要进行直播,必然要带上许多设备负重登顶。其次是大风。再次是低温,很多精密仪器设备在低温条件下运行都不太稳定。但是这五个运动员却克服了诸多的困难,成功地登上了珠峰,实现了所有中国人的梦想。这一方面来源于他们心中美好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另一方也来源于他们团结一致,共同向上的精神。

【适用文题】

困难与梦想、众志成城、信念和毅力--------

8.华彩惊世 张艺谋奥运团队

【材料传真】

总导演:电影导演张艺谋;副总导演:中国人民总政歌舞团团长张继钢 国家歌舞团副团长陈维亚

开幕式是北京奥运会呈献给世界的“第一印象”,在整个奥运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我们能否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2005年,张艺谋、张继钢、陈维亚等人被任命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负责整个开闭幕式的创作和实现。

为更好地展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题口号的深刻内涵,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突出“文明”、“和谐”两大主题,张艺谋和他的团队推掉了高昂报酬的商业合作,带领他的团队夜以继日的工作。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努力,奥运开幕式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精彩阐述了以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世界文明的交融,用中国文化打动了世界。

【颁奖词】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使用提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震憾了中国,震憾了世界。张艺谋和他的奥运团队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努力,奥运开幕式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精彩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世界文明的交融,用中国文化打动了世界。总导演张艺谋说,电影做了20多年,从来没有这种感受。这种机会一生只有一次,当你有幸从事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工作,这是你一生的财富,值了,值了!这是一群太懂得自己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人,也是一个知道如何用世界通用的语言介绍中华民族骄傲的团队,金牌授给他们,现在还不晚。

【适用文题】

什么才是最值得的、中国文化的魅力、付出总有回报---------

9.太空中的第一步 傲拓天疆“神七”航天员

【材料传真】

去年9月25日晚,搭载着3名宇航员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执行中国第3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72小时的飞行过程中出色地完成了所有任务,9月27日16时43分24秒,翟志刚开始出舱,他在太空迈出第一步,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嫦娥一号”研发团队,他们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年“感动中国”评选的入围者,“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的当选,更是众望所归。飞天的渴望在中华民族的脉搏里流淌了数千年,如今“神七”发射的圆满成功,再一次复活了一个古老民族关于“飞天梦”的记忆和影像。3名航天英雄用近乎完美的方式举步量天,将一个古老的人类巡天愿景变成了现实。“神七”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继北京奥运会后,“神七”在中国民众心中激起了新一轮民族自豪感。

【颁奖词】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使用提示】

“神七”飞天是2008年中国继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的又一大快人心的创举。炎黄子孙留在浩渺太空中的这一小步,豁然自信、脚步稳健,展现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姿态与力量源泉。这翱翔太空的三位勇士,掀起了中国民众新一轮的民族自豪感,向世人表明了梦想与航空共起飞的豪迈与快意。

回想祖国的建设历程,从“一穷二白”的家底,到“两弹一星”,到神七飞天、太空行走,中国在变,变化令人目不暇接。仰望神七,透过飞船倩影,我们展望的不啻是祖国整个现代化事业的飞跃,是中华民族锦绣的未来。

【适用文题】

豪迈与快意、一小步与一大步、美好的未来------

10.普通人的大爱 这就是爱 韩惠民

【材料传真】

34年前,一场飞来横祸,把韩惠民和初恋情人吴月瑛分开,吴月瑛瘫痪了。照顾吴月瑛3年多后,韩惠民认识了徐敏芳,而他答应交友的前提是,对方必须同意与他一起照顾吴月瑛。当徐敏芳了解到韩惠民坚持多年不谈恋爱只是为了照顾过去的情人,她被韩惠民的一片痴情所打动。1980年,韩惠民与徐敏芳结为伉俪,从此,守护在吴月瑛身边的又多了一个人。韩惠民和徐敏芳告诉吴月瑛:“我们一定会守护你,照顾你到老!”吴月瑛被深深地感动了,她流下的不再是悲伤的泪水,而是幸福的泪水,更坚定地活下去的泪水……

一段相知带来一个汉子34年的照顾,一声承诺变成一对夫妇共同的看护,一个特殊的传奇连起两个普通的家庭。

【颁奖词】

他用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34年的光阴,青丝转成白发,不变的是真情。

【使用提示】

我们从韩惠民这个平民人物身上看到了爱的真正内含,那就是一生的承诺,就是性命相托。韩惠民是个可敬的人,足以让每个震惊。34年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已是生命的一半了,这34年是可以经历为人夫为人父亲甚至为人祖的一个时间段。也正是这34年,为了相恋时期的一个承诺,他守护瘫痪在床初恋女友,不离不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妻儿老小也一同参与这份守护……同时,从他们身上也表现中华中民族的传统美德――守诺和诚信。他们的所作所为,已充分表明这些传统美德已经潜移默化于我们的民族精神里了。

【适用文题】

一诸千金、真正的爱、传统美德--------

11.特别奖授予全体“中国人”

【材料传真】

组委会认为,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

【使用提示】

2008年是特殊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也充分展现了我们中国人的本色:当风雪阻断归路, 我们彼此取暖!当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圣火遭遇屈辱, 我们义无反顾!当病毒吞噬生命, 我们用爱弥补!当列车冲出轨道, 我们竭诚互助!当地震撕裂大地, 我们开山辟路!勇敢面对磨难,我们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

【适用文题】

积累与运用篇7

我们经常把城市喻为一本打开的书,建筑无疑就是构成这本书的一个个文字,它无时无刻不记录着这座城市的诉说。城市建筑不仅仅是这座城市的基石,也是这座城市不会骗人的历史,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然而,当水泥森林拔地而起,一排排古建筑倒下时,我们的历史便被格式化了。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栋古宅、一件文物,更是一部记录着岁月风霜的历史和城市之魂……

失去“魂魄”的都市

2011年底,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量766722处。其中,全国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总量当中,新发现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量为536001处,约4.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而北京地区不可移动文物3840处,消失的不可移动文物已经高达969处。在经济利益的背后,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镌刻着一个民族文化记忆和精神灵魂的名人故居保护举步维艰。

统计表明,北京近1/3名人故居已被拆除。针对北京市普遍存在的名人故居缺乏有效普查和保护的现状,早在2005年,北京市政协就曾调研4个旧城区的308处名人故居,并通过了《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建议案》。建议案显示,由于腾退搬迁、整修建筑等成本很高,维护资金缺乏,有189户暂未列入文物保护项目,其中97户已被拆除,像恭王府、梅兰芳故居、宋庆龄故居这样得到妥善维护的名人故居属于凤毛麟角,而沦落成大杂院是多数名人故居普遍的命运。而且,这些年因古建筑和名人故居保护问题引起的风波不断,人们眼看着林白水故居、赵萝蕤与其父亲长住过的四合院遭遇危机,都曾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但最终都被粗野的推土机连骨带肉全吞噬了。

阅读点睛:名人故居,除了建筑本身的价值,更是一座城市历史文明的微型样本与精神魂魄所在,其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莫不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文化内涵与记忆,是后人追索名人信息与时代风貌的重要凭证。对于后人来说,它是勾起历史记忆的场所,强拆它,就如同精神虐杀。

备考佳段:利益可以衡量很多东西,但如果利益能够衡量文化的话,刷新的名人故居也好,开发出来的假古董也好,文化基本上都蔫了。面对一个又一个名人故居被拆除的事件,能否点醒我们回望先贤风范,用一种更科学的态度来准确衡量现存文化遗迹的价值,用法律来理性地规范我们的发展步伐,用当今的技术手段给遗迹留存下更多的资料以供研究和缅怀?

名人故居存多少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清代著名文学家。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1999年,为了拓宽广渠门大街,曹雪芹故居“蒜市口十七间半”数天之内成了一片颓垣败瓦。有评论认为,“十七间半”的外墙在扩展后的广渠门大街人行道上,人行道完全可以绕行,保留“十七间半”对扩宽道路并无影响。后传出消息,曹雪芹故居在离原址不远处重建。

2003年,北京察院胡同23号,已有200多年历史,著名诗词学者叶嘉莹家族私宅被推土机铲平。2005年,孟端胡同45号,曾被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称作四合院“上上品”的清代果郡王府遭连夜“迁建”。上海静安区的徐志摩旧居,是一幢三层楼的新式里弄。徐志摩和陆小曼在那里写出了《爱眉小札》、《媚轩琐记》和《小曼日记》等。但是原址已经被拆迁,现在只能在这一弄堂口挂个铭牌,作个记号。

阅读点睛:名人故居对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那些普普通通或是狭小简陋的空间里,留下的是影响世人的精神与一个时代的审美。如今,透过名人故居的当代命运,我们似乎看到更多文化遗存保护的局限和迫切。随着旧城改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保护好包括名人故居在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严峻问题,这不仅是政府责任,更是一个时代问题!

备考佳段:按照国际上的文物保护理念,已经拆除的文物绝对不能再复建。拆除已经是错误了,再仿造一个假古董更是错上加错。我们应该对遗址地加以保护,可以在原址辟建遗址公园,一定要保留一处废墟,以警示后人。重建,重建,留给后人的岂不是一桩又一桩的笑料?

为何连“梁林故居”都保不住

2012年1月27日,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原本计划恢复原貌,去年被列为普查文物但已遭到严重破坏的“梁林故居”现已基本被拆掉,只剩门楼旁一小间,几根房梁和残砖烂瓦。北京市文物局表示不知此事,已责成东城区文委进行调查。2012年2月9日,北京市、区文物部门宣布“梁林旧居”拆迁罚单:开发单位华润集团拆除“梁林旧居”是破坏古都文物保护的恶劣事件,对古都名城保护和文化之都建设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依据文物法规定,拟对其处以50万元罚款,并责令其恢复所拆除旧居建筑原状。

梁思成、林徽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后中国建筑设计的国家奖就叫“梁思成奖”。

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于1931―1937年居住于北京北总布胡同的一处院落,即后来的24号院。在此居住的6年时间里,夫妇二人发现了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河北赵县的隋代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构建筑——山西应县的辽代佛宫寺木塔、中国现存最伟大的唐代建筑——山西五台的佛光寺……

也是在这6年里,他们与刘敦桢等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们,马不停蹄地踏访15个省、2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了2000多个建筑文物,终于在1943年写出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

积累与运用篇8

关键词:机制;技术技能积累;动力;保障

在政校企协同的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平台下,平台主体如何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如何协作配合做好技术技能积累及其成果应用工作,如何保证平台能顺畅、长期的运行,如何实现三方共赢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机制保障是亟待研究的核心问题。

1.概述

1.1技术技能积累定义及内涵

1.1.1 技术技能积累定义

“技术技能积累”始见于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作为单独的一节提出“创新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并具体表述为“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和创新。”

1.1.2技术技能积累内涵

技术技能积累源自于企业的“技术积累(Technological accumulation)”,但又在内涵上有明显的区别:

一是技术积累的对象重在“技术”,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技术创新,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或产品质量,而技术技能积累的对象重在“技能”,目的是更偏重技术应用,服务于高职学生或企业员工实践工作的技能需求;

二是技术积累的主体是企业,技能成果的使用也更多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技术技能积累则具有公共、公益属性,因此,需要搭建高职院校、企业、政府共同组成的平台来承担技能技能积累和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其中高职院校应发挥主体作用。

采用高职院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协同开展技术技能创新,并联合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形成技术技能积累成果的模式,能在创新性、有效性、实用性和积累的效率等方面获得较好的效果。

1.2机制的定义及内涵

1.2.1机制的定义

在社会学中“机制”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在正视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

技术技能积累工作的前提是基于政校企协同的平台,技术技能积累的机制,就是协调“技术技能积累平台”这一事物中存在政府、高校、企业等部分,从而使各个部门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取得技术技能积累更好的效果。

1.2.2机制的内涵

从机制的功能来分,有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激励机制是调动管理活动主体积极性的一种机制;制约机制是一种保证管理活动有序化、规范化的一种机制;保障机制是为管理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机制。以上几种类型的机制实际上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只是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才做了如上划分。

机制的建立,一靠体制,二靠制度。这里所谓的体制,主要指的是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所谓制度,广义上讲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任何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也可以说,通过与之相应的体制和制度的建立(或者变革),机制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而目前,技术技能积累领域的法律和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都是一片空白,技术技能积累的建立只能依靠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共同构成一个协同平台,在平台内确定各组织的职能,并争取联合出台针对技术技能积累工作的规章制度。

机制的外延包括经济机制、市场机制、企业运行机制、企业经营机制、企业创新机制、财务机制、管理机制等。技术技能积累机制是基于政校企协同的平台,应属于管理机制,即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以管理结构为基础和载体,其本质上是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管理机制主要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

2.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模式

2.1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关系协调方式

从机制运作的形式划分,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行政-计划式的运行机制,即以计划、行政的手段把各个部分统一起来。第二种是指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以指导、服务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种是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以监督、指导式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调查数据和访谈心得,结合政校企协同平台的构成模式,笔者认为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应采用指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技术技能积累应是高职院校为政府、行业企业提供的一种社会服务,政府、行业企业主要起到指导作用。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

2.2技术技能积累的关键机制

从机制的功能来分,有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就管理类机制而言,往往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

根据对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和技术技能相关需求方的调查,受访者认为技术技能积累机制中最欠缺的功能依次是协作运行的保障机制(42.7%)、动力机制(32.1%)、成果保密及应用的制约机制(17.7%)。

3.机制建设

3.1动力机制建设

3.1.1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是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对高职院校而言,技术积累与创新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是职业教育自身的价值所在,也是未来高职院校在市场环境下的核心竞争力。由此,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最终定位于培养服务产业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或者叫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型人才的核心内质是技术的应用与创新能力。综观我国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方面的突出问题,主要的还是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过快与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是新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求较高与职业教育自身技术积累与创新相对不足的矛盾。目前高职院校的技术和技术技能水平普遍落后于企业,为实现自身核心价值,应对市场竞争,同时跟上企业的技术和技术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对政校企协同开展技术技能积累的动力是最为充足的。

3.1.2政府有责任来指导和促进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

职业院校的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不足,有职业教育自身的内部问题,也有社会变革与管理方面的外部因素。发展教育不应单单是学校职责,也应该是全社会共同的使命。要快速扭转这种局面,政府应起到关键作用。

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大力建设法治政府并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为宗旨,这意味着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将转化为服务供给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政府行使权力的目的,不再主要是为了管制,而是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法治和有效的政府。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的一个基本特征。技术技能积累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关乎国家各行各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劳动力就业与培训等核心问题,理应成为服务型政府重点关切的领域。

当前政府主导着教育事业发展的任务,对高职院校等教育机构有着管理责任和权限;同时,政府掌控着足够的社会资源,承担着引导产业、企业发展进步的功能。因此,结合技术技能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政府有能力去协调、协同行业、企业与其它社会力量支持,促进职业院校的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在技术技能积累这一公共服务中发挥主导和管理作用,同时还应给予学校、企业两个主体以额外的动力。

3.1.3企业参与技术技能积累需要外部动力进行积累

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离不开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推进重在企业。而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支持发展教育事业的社会责任并不是其首要使命。在政校企协同进行技术技能创新的平台中,企业的动力是最弱的。企业进行技术技能积累的动力应来源于积累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和运营所能带来的效益,包括用于企业下一步的技术技能创新、员工培训等。

此外,政府也可通过项目引导、专项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方式,提升企业更深程度参与政校企协同平台,进行技术技能积累的动力。高职院校也可通过社会服务项目、订单班人才输出等方式实现同样效果。

3.2协作运行的保障机制建设

3.2.1立法保障

在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合作利益一时难以平衡的情况下,立法保障将是最为有效的措施。政府立法保障校企合作也为德、美、英、日、韩等世界多国发展职业教育成功经验所证明。

我国虽然在1996 年就颁布了《职业教育法》,2010 年 5 月 5 日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 年)》也强调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但总体上讲,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尤其在职业教育的执行责任明确上。所以,技术技能积累也需要未来相关法律在实施责任上进行更明确的规定。

3.2.2组织保障

建议成立国家层面的职业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专门机构,并在各省市配套建立。类似德国在政府内设立的“产业合作委员会”,权属关系应直接设立在政府办公室内的一个专项办公室,才能协调教育、工业、商业、农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的企业。

专门机构牵头制订国家产业技术技能发展规划,明确产业技术技能发展方向、目标任务;统筹相关社会资源,促使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社会联动,形成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合力;牵线搭桥,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帮助建立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与调控机制,落实企业技术进校园制度,保障学校技术技能与市场持续同步。同时专门机构还应统筹技术技能积累领域的项目和扶持资金的安排,负起法律赋予的监督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的责任,主持国家职业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机制构建。

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也可分步成立隶属与政府部门或者科技协会下的技术技能积累工作办公室、领导小组,或者是多主体参与的联盟、理事会等机构,逐步推进技术技能积累的体制保障和平台建设。

3.2.3政策与经费保障

从国家职业教育经费中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和扶持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可用于组建应用型的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机构,搭建形式多样的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平台,设立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科研项目,支持学校技能大师的引进、组织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活动等多个方面。

教育经费在很多行业中相对于产业扶持经费显得微不足道,建议在产业专项扶持经费中增加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的项目,并在管理政策中明确资金的获得方式必须经由政校企共同合作的平台。同时,在其他政策中加以引导,对于加入技术积累积累平台,并有较高参与度的企业,进行明显的倾斜,甚至作为获得其他行业扶持资金支持的先决条件。

3.2.4项目保障

技术技能积累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通过项目在不同行业中进行推进。建议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在协同平台中各自设立项目进行推动。公益性、基础性的技术技能积累,由政府设立项目来推动;教育属性比较明显的的技术技能积累,由高职院校设立项目来推动;应用性比较明显的的技术技能积累,例如企业技术标准、企业业务管理标准等,由企业设立横向项目来推动。

项目的设立要配套足够的经费,并作为各个主体的考核指标。

3.3制约机制建设

技术技能积累的成果具有应用价值,也就具有经济价值。技术技能积累是职业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本应是公共性质,但因技术技能积累的成果必然涉及不同企业的技术,存在一定的秘密性,所以需要建立保密机制和分享机制,来解决企业参与技术技能积累工作的后顾之忧。

技术技能保密机制,就是要建立技术技能积累数据库的访问机制和安全加密机制。成果并不是对全社会公开,而是根据技术积累积累项目约定的规则进行限定,例如谁能够访问、谁能够实训学习、谁能够复制、谁能够修改或删除。

加强技术技能积累的制约机制,首先是要解决意识薄弱,认识不足的观念问题,特别是以公共服务为主的高职院校。其次在政校企平台内建立保密规章制度。技术技能积累成果,可以算作一项知识产权,而目前,企业中广泛缺乏可供执行的关于知识产权保密的规章制度,使得企业和高职院校中普遍缺少关于知识产权保密的行为规范,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必要的依据。此外,关于知识产权保密的范围和内容都界定不清,也制约了知识产权保密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在政校企平台中尽快建立关于知识产权保密的规章制度,以更好地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技能积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模式.马振华.工业技术经济.2009(08)

[2]我国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机制的构建.从云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3]职教集团视域下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探析.于长东,金满文.辽宁高职学报.2015(01)

上一篇:有关黄河的成语范文 下一篇:内科实习小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