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实习小结范文

时间:2023-11-16 19:29:50

内科实习小结

内科实习小结篇1

在实习期间,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

心内科以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多见,常见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衰、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房间隔缺损、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缺血等症状。实习期间,在老师的带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护理及基本操作。按时参加医院安排的班次及科室的教学查房;微笑迎接新病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主动了解病人的情况,及时为病人排忧解难,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经过这近一个月的心内科实习,使我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提高,在突发病方面,学到了应对的知识和技巧。总之,在心内科实习的日子里,我受益匪浅,虽然我还只是学生,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会不断摸索,用微笑温暖病人心田,用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温故而知新,用实践来验证及巩固所学。同时,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总之,虽然我仅仅体会了一个月,可能还有好多东西没有真正体会到,但是我非常敬重心内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喜欢他们高超的技术和敬业精神。我想,现在是实习之初,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要不断的提高专业知识,牢记老师的教诲和实习经验,不断的学习和进步

内科实习小结篇2

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筹划部署

分公司党支部高度重视学习实践活动,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从学习实践活动一开始就明确:要把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贯穿始终,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始终,把依靠职工群众、发扬民主贯穿始终,把领导带头、典型示范贯穿始终,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做好准备工作。按照自治区盐业公司党委《关于提前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准备工作并上报党组织设置和党员数量情况的通知》要求,于2008年12月,分公司对党支部设置和党员数量及分布情况进行了认真统计(3个旗县支公司参加当地党委组织的学习);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了学习实践活动档案,将各种学习实践活动的文件、资料统一保管,分类存放;下发了自治区盐业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统一的学习笔记本、学习资料等;中心组成员和党员认真学习了各级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关文件,提前在思想上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内蒙古自治区盐业公司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下发后,结合分公司实际,于2009年3月,对*市盐业分公司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进行了调整,补充了人员,明确了办公地点,增加了经费保障。这次分公司的学习实践活动由自治区盐业公司党委统一组织,采取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步骤的方式进行,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党支部副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分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在自治区盐业公司党委领导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办,负责抓好日常工作。

三是精心制定方案。分公司学习实践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在认真学习《内蒙古自治区盐业公司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后,及时召开职工座谈会,征求大家对企业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分公司目前的现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了分公司的活动实践载体。及时制定并下发了《*市盐业分公司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方案报自治区盐业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批准。方案明确了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具体目标、主要原则、解决的重点问题、时间安排、方法步骤、措施要求及第一阶段详细计划。确定了《*市盐业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题目及联系点》,明确了每个调研题目的负责人。

二、选好实践载体,体现实践特色

*市盐业分公司目前正处于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同时也正处于应对金融危机,迎接挑战,共克时艰的关键阶段。坚持实践特色,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实质就是要加强企业管理,深化内部改革;创新营销思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健全物流配送体系;进一步规范盐业市场秩序;全面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努力提高财务管理质量,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按照活动的总要求和自治区盐业公司党委确定的“巩固专营、调整结构、加强管理、强化营销、提高效益、努力实现‘一紧、两稳、三提升’”的主题目标,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确定以“抓好一个项目,实现五个突破”为活动的实践载体。“抓好一个项目”:抓好综合楼建设,为生产经营设施让出空间,改善办公环境;“实现五个突破”:一是继续巩固“企业管理年”活动成果,在企业管理上取得新突破。二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增强市场意识,加大对多品种盐市场的研究,创新营销策略,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有新的突破。三是以扩大城市配送直销网点和农村配送代批点为重点,在物流配送工作上有新突破。四是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重点,在规范盐业市场秩序上有新突破。五是以全面实施财务预算管理为重点,在提高财务管理质量上有新突破。“实现五个新突破”也是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确定的调研题目。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带队调研,坚持做到把深入调研与深化学习结合起来,认真查找、梳理影响和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做到把深入调研与征求意见结合起来,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了党内外群众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坚持做到了带头撰写调研报告,带头交流调研成果。

三、搞好思想发动,强化宣传学习

为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学习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突出抓了宣传学习工作。

一是提高认识再动员。自治区盐业公司党委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分公司全体党员到会参加),我们随后也召开了分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和党员大会,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再发动再教育。分公司学习实践活动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组长、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再动员,从国内外、区内外、行业内外阐述了分公司科学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艰巨性,进一步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进一步提高了对学习实践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学习实践活动具体责任人、领导小组副组长、党支部副书记传达了自治区盐业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进行专题培训的情况,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总体部署,对第一阶段的学习计划进行了具体安排,对活动要达到的实效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科室也利用“学习日”的时间进行了学习教育。

二是多措并举搞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简报、板报、网络、横幅、《青城盐业信息》等集中宣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具体目标、主要原则、解决的重点问题、时间安排、方法步骤、措施要求、实践载体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等,进一步深化对国情、党情、盐情的认识,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扩大学习实践活动的社会效果。

三是跟踪检查抓学习。按照第一阶段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在学习的方法上做到了“三个结合”。即: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集中学突出重点,主要是学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第一至八部分、《邓小平论科学发展观》第一、二部分邓小平论科学发展观等。自学划分范围,主要是学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第九至十二部分、《邓小平论科学发展观》第三部分论科学发展观等。领导班子成员在上述内容学习的基础上,还学习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汇编》等;领导讲党课(作形势报告)与观看科学发展观辅导讲座录像相结合;交流学习体会与围绕科学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相结合。紧密联系当前经济形势和行业、企业实际,结合学习调研体会的交流,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完善思路、形成共识。与此同时,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还检查、调阅了读书笔记。对请假未参加学习的人员,统一由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补课,效果较好。

四是学习实践显成效。通过学习调研和解放思想大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深入理解,进一步加深了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的深刻认识,进一步克服了干部职工长期在专营体制下形成和不同程度存在的思想保守、固步自封、小富即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以及市场竞争、营销意识、危机感不强的问题,进一步认识了国际、国内、地区和企业的实际、面临的形势环境以及国家管理体制改革、产业政策调整对盐业企业带来的的影响,进一步认识了影响和制约盐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真正做到了统一思想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四、明确措施要求,坚持统筹兼顾

为使学习实践活动“两不误、两促进”,坚持做到统筹兼顾,求真务实。

首先,明确措施要求。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做到了党员以支部为单位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坚持做到了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坚持做到了请销假、课前点名、考勤、补课制度,坚持做到了明确学习调研各环节相关责任人、学习调研时限、活动内容和有关要求等,确保了活动的健康进行和学习调研的效果。坚持了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带头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做到了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头做好读书笔记、带头交流学习体会、带头调查研究,始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实践活动。

其次,坚持务求实效。坚持把务求实效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学习实践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更加清晰,对推进分公司科学发展的意志更加坚定,谋划发展的思路更加科学,领导企业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行动更加自觉。

内科实习小结篇3

关键词:PBL教学法;神经内科教学;应用

神经内科是临床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为重要的科室之一。由于神经内科的相关理论知识较为复杂,实习生在系统地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反复在临床上进行实习与实践是医生成长所需要的[1]。临床上常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贯穿整个教学,仅仅通过传统课堂授课方式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但对于其知识掌握与实际临床应用质量难以保证,无法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2]。PBL教学方法是近年来临床上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授课教师通过课前将即将讲授内容的相关问题布置给实习生,让其上课前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并让实习生自主思考讲师所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中进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在实习生中取得了较好的口碑。

一、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神经内科实习的2015级实习生共6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实习生,随机选取。实验组采取PBL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所选实习生均采用相同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并保持每节授课内容一致,由两名带教经验丰富的讲师进行授课。实习生班级、年级、入科考试成绩等一般资料均保持一致,不存在明显统计差异情况,见表1。

(二)教学方法1.对照组实习生对照组实习生采取传统授课模式进行教学内容讲授,按照神经内科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相应理论知识教学。代课教师首先将大纲要求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后,带领实习生在模拟病房及模拟病人处进行相应的询问病史、检查身体等神经内科基本查房操作,演示完毕后再将对照组实习生带回教室。选取几名学生对当堂授课内容进行总结汇报,让实习生根据患者病史以及身体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认患者是否需要新的检查来进行确诊。根据学生提出的检查方法,代课教师将相应的检查数据进行公布,并让实习生提出相关疾病的诊断、诊断依据以及治疗措施。总结完毕后,由代课教师将本次授课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实习生完成以对此次授课内容进行复习[3]。2.实验组实习生第一,讲师通过选取本院真实案例,选择较为贴合本次授课内容,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在授课前七天左右将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患者病情资料告知实习生,使其对于患者病情以及资料有充分了解,方便在授课中开展文体探究。第二,授课问题的设计:授课老师根据实习生目前掌握的临床知识以及此次授课内容中的患者所患疾病的特征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并告知实习生查询相关资料文献的途径。譬如脑梗死患者中可提出:此类疾病存在的主要诱因有哪些?该疾病发生的病例基础主要包括哪些?该类疾病的临床典型表现有哪些?该疾病主要病变在患者机体哪些部位?如何合理解释此类疾病病变部位所产生的症状?与临床脑出血疾病相比有哪些区别?此类疾病采取哪些药物以及治疗原则有哪些等问题。同时在授课前要求实习生学习并掌握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方式以及查体的相关操作,并在授课过程中随机选取几名实习生进行操作[4]。第三,设立学习小组并按时完成任务:授课老师在授课前七天将相关问题布置给实习生,让其在七天时间内完成相关问题,并自行组建讨论组,将所设立的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由小组成员选出一名小组长来监督成员各项临床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实习生根据授课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利用课本、图书馆、网络等各种渠道来收集信息并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总结,要求其在授课前将所提出的病例作出初步诊断并可以清晰回答诊断原因。第四,落实病床上教学:授课老师在讲解完大纲要求的理论知识后,带领实习生进行模拟病房与模拟病人的实际操作练习。在实际操作教学前由各个小组长将小组成员名单报告给授课教师,并在实际操作授课中按照小组为一个单位进行技能操作示范,以实习生为实际操作的主要操作对象。授课教师观察各个小组实习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并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纠正。对于操作较为熟练且符合临床标准的小组提出表扬,并要求此小组帮助其他小组不断完善正确的临床操作。第五,课堂总结病例并讨论:在实际操作完毕后,授课教师让实习生首先对于此次授课内容以及实际操作等知识进行讨论与总结,听取各个小组长的授课内容总结汇报。由各个小组长进行主持任务,每个小组均发表自己对于此次授课内容的学习心得,通过小组成员的分享来共同探讨此次授课的内容。授课教师根据小组成员总结的情况及时进行补充与鼓励,适当对实习生进行引导,帮助其扩展学习思维,并不断对此类问题进行总结,锻炼实习生在病例分析中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第六,最后教师进行授课内容总结:授课老师根据各个小组的总结汇报情况系统性的归纳此次授课内容主要讨论的问题,同时对各个小组成员总结情况进行点评,将本次授课内容所提出的问题与解剖学理论知识进行相应联系,让实习生对授课内容更加清晰[5]。

(三)判定指标数据对两组实习生实习结束后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考核成绩的评比主要包括:实习生对于神经内科授课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与实际技能操作的评分。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进行匿名教学质量问卷调查,按照不满意、满意、较满意、非常满意进行判定。

(四)研究方法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取正太分布的标准进行计算,实验计量资料数据均采取均数、标准差进行标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数据对比通过对两组实习生的实习完毕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后发现,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相似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实验组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二)实习生的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两组实习生采取不记名问卷调查后发现,实验组实习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的能力以及对于目前采取的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其他问卷调查内容也都不同程度上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程度,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三、讨论

通过对于神经内科实习生采取PBL模式进行授课后,多数实习生认为相比于传统神经内科教学模式而言,此类新型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传统授课中主要以授课老师为核心,教学任务授课完成后即为课程结束。但采取PBL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课前对实习生进行相关问题的布置后,由其自主完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与及时纠正错误的角色,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密切结合,较为全面地分析处理问题,通过实习生对问题的学习与讨论,从而引发其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内科实习小结篇4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精神,在区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我校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学习领导讲话,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自觉性;通过系统认真的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广大党员普遍感到思想认识有新的提高,联系实际有新的收获,指导实践有新的推进。

学习调研阶段开展情况:

1、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校制定了《*职业中专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中提出了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制定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

2、设立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按照区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成立了*职业中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校长兼党委书记左亦兵同志任组长,陈言金同志任常务副组长,李建平、雷晓英、常彩霞、马跃武为副组长,余深焰等同志为成员,并按《实施方案》进行工作分工,确保落到实处。

3、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月*日下午我校召开了全体教师参加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会上部署了我校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及第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要求大家抓紧时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并将工作与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各项工作结合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统筹安排,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4、组织学习。按照区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我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实施方案规定的学习内容。在学习方法上根据单位的条件,我们分别采用: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写学习笔记和宣传实践科学发展相结合。坚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办好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能力,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实到工作实际上;我校第一阶段总共集中学习了五次,重点是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邓小平论科学发展观》、《蕉城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材料汇编》等读本,每个党员干部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并做好学习、考勤和记录。

5、开展主题活动。我校在4月22日下午举办科学发展观专题党课辅导活动,*行政学院姚天福老师做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专题讲座,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

6、加强宣传引导。学习以来学校在校园内悬挂4条横幅标语,在办公楼前创建了宣传专栏,在校网站专门开设了专题网页,利用广播站、晨会宣讲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内容;现已制作了5期《简报》,并及时呈送到上级各有关部门;活动开展以来,组织了5次集中学习和大讨论。做到让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深入人心,让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真正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

7、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专题调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成员认真组织开展专题调查,深入课堂,走进学生了解我校实际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调研报告对我校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层剖析,提出了建议和措施,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8、开展好大讨论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紧密联系当前职业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以"怎样推进中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大讨论活动。讨论紧密联系本校发展实际,抓住师生普遍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查找制约和影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探索实现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坚决破除那些妨碍科学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在创新中转换思维,在发展中统一思想,努力营造全校上下奋发有为、干事创业、力求先行的良好氛围。

9、组织开展建言献策活动。以开设征求意见箱、调查问卷、信息公开网站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个方面对本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在第一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我校按照区教工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要求,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讨论,并力求把各项工作结合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做到了学习与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为此,特申请区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批准我校转入第二阶段。

特此报告

*职业中专党支部

内科实习小结篇5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3-073-02

问题中心进课堂,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在21世纪基础新课程体系中具有突出地位,将贯穿于整础教育阶段。为了适应今后在小学进行研学习的教学,师范教育生物学教学应注重研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课堂授课以外,引生结合典型个案分析研究,对教学中或教外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其本质规律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要求给学生提供探究题和探究的手段,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的过程,并将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的感性材料思维加工,使之转化为学习成果,因而具究性。这种学习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问题案设计、实施、结论的得出、研究成果的等原则上均由学生自身完成,因而具有自和创新性。研究性学习一般要通过调查研专题讨论、实验探索、文献查阅、社会实方式进行,因而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研学习作为在一定的教育目的指导下,通过织、有计划编制的教育内容对学生施加影响。

1.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

研究性学习强调师生在交互过程中共同建构课程内容,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编排;课程的主要目的不是将知识目标放在首位,而是比较强调素质目标。课程重点不是理解知识,是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强调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包括运用因特网等现代手段)主动探索、发现、获取信息,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简约、引申、转换和评价等加工策略,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现有教材和已有知识基础,它需要更为灵活、开放及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学习形式可以由个体转向班级集体学习或小组合作,组内成员分工协作,进行社会调查访谈,开展平等的讨论与交流,共同完成课题研究过程。通过合作手段,取得集体成果,各成员学习结果相互依存,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的不是研究成果、学术水平的高低而是学习内容的丰富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更重视应用,重视体验,重视全员参与等价值取向的选择。

2.研究性学习的师生角色

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被灌输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认知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学生要学会学习,善于设想,勤于思考,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的相互影响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要具备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品质。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课题研究中对正确引导设题、提示研究方法、设计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课题、支持交流评判、引导归纳总结起到了积极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法指导。

3.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程序

在进行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初期,较多采用的是在活动课程中进行的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式研究性学习。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围绕某一需要探究解决的特定问题展开研究,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切实的落脚点。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式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可概括为:

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类型按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可以将研究性学习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收集整理类 对生物学的一般性问题, 通过对有关资料、知识的查阅, 并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归纳揭示其本质和一般规律, 从而得出相关结论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如收集并交流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收集基因工程资料并畅谈基因工程前景、收集花卉变异现象等。起始阶段, 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初步掌握其研究的方法和要领, 在此基础上, 可采用个体研究、小组研究和班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收集资料、整理归纳、概括总结、形成报告。

2. 调查访问类 对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某一生物学事实, 通过调查访问了解情况, 弄清事实, 再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查阅资料, 分析原因, 从而揭示其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如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统计社区肥胖的比率并说明对人体的危害等。在此活动中, 学生以小组或班集体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社会调查、访问记录、现场观察、实验操作、问题讨论等过程, 完成某一课题的研究。

3.实验研究类 把实验同研究结合起来, 通过实验来探索求结论。特别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出一定的课题, 学生独立进行设计实验, 自己设计技术方案来进行验证。这样既可达到验证理论教学的目的, 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如设计实验, 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观察被子植物的花粉管、设计实验了解外界因素的干扰与变异产生的关系等。

4.创造制作类 根据课题提出的要求,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创造性地设计制作生物的宏观标本(模型)、微观标本(模型), 或模拟实验。如制作小生态瓶、制作各种装片等。创造制作类要求用丰富的知识和充实的智慧、熟练的技巧去完全制作过程。做到动手动脑、手脑并用, 使研究者的能力得到提高。

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1.确定研究课题 学校应对学生提出的课题进行归纳整理, 根据学校资源、学生实际、校内和校外实践活动场地情况, 以及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审定课题内容。

2.制定实施方案 课题确定之后, 各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一个比较完整的方案, 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题目: 即所确定的研究课题。

2)研究目的: 即通过活动要明确的问题, 掌握的方法, 提高的能力。

3)理论依据: 包括实验的原理、假设和预期的结果等。

4)材料场所: 包括选材、场地、仪器和药品等。

5)方法步骤: 指活动的组织方式、研究方法、具体步骤, 研究的主要方面, 记录的主要素材(现象、数据、原由), 等等。

6)结果结论: 根据研究活动, 对素材的整理归纳,分析推断, 形成科学、系统、确切、理性的结果结论。

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示例

1.选择研究课题 生态系统有一种内部的自动调节的能力, 以保持自己的平衡稳定性, 系统越成熟, 组成种类越多, 营养结构越复杂, 调节能力越大。相反, 成分单纯, 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小, 对剧烈的生态改变适应性比较脆弱。研究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若能在自然中进行会直观明了、客观实在。鉴于学生学习条件的限制, 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生态平衡原理, 设计简单的实验, 探索生态系统平衡的建立。因此, 现确定研究课题“通过模拟小型生态系统实验, 探索使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的条件”。

2.设计研究方案

1)研究课题: 通过模拟小型生态系统实验, 探索使生态系统保护平衡的条件。

2)研究目的: 初步学会设计模拟小型生态系统并通过平衡生态系统的建立实验, 探索使小型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的条件。

3)实验原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都有着密切关系。将少量的植物, 以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广口瓶中, 便形成一个人工模拟的小型生态系统。通过设计一组模拟小型生态系统实验, 使它们的物种组成和营养结构不同, 观察其中动植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的长短, 就可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并能探索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因素。

4)材料场所: 小鱼(或螺蛳、蜗牛)、水草(满江红、黑藻或者生有杂草的土块)、河水(或井水、晾晒后的自来水)、凡士林(或蜡)、广口瓶(或 500 mL 烧瓶)若干。该研究活动在校内、校外或家庭均可进行。

5)研究方法: 本课题是一项以生物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结合、拓展为基础的选题, 主要采用实验操作和分析归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的组织形式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每组4~ 6人组成。

6)研究成果: 实验报告, 科学小论文。

3.实验课题研究

1)取3个广口瓶, 分别编号。

2)在1号瓶内加健壮水草; 在2号瓶内加1~2条健壮活小鱼;在 3号瓶内加健壮水草和 1~2条健壮活小鱼。然后向3个瓶内灌河水直至液面离瓶口2 cm 处,拧紧瓶盖, 并在瓶盖口沿处涂上凡士林, 以防漏气。

3)把装配好的3个广口瓶放到阳光充足的窗台上, 但不要直接曝晒。以后每天定时观察1次, 自行设计表格(如下表) 记录瓶中水草的生活状况、颜色变化,及小鱼的活动情况。2~4周后, 对各瓶中的生物活动情况进行总结, 并得出研究结论。

* 开始与结束3 个瓶应同时间

各课题研究小组及其每个成员, 在研究活动中产生了大量信息, 即所记录的实验现象。学生按照研究方案的需求, 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筛选处理。最后得出相应结论, 写出实验报告或科学小论文。

4. 交流评判结果

课题组在信息加工的基础上, 完成实验报告, 形成科学小论文, 这些成果分别在班级进行交流, 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互相讨论学习, 互相质疑、补充, 让每个学生接触整个研究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最后教师点评。对本次活动中设计实验科学、环节齐全、步骤严谨等代

表性的研究成果, 单独整理撰写出详细的研究报告, 形成典型材料或案例, 采取展示会、答辨会、报告会等各种方式在全体同学中交流、推广, 借此激发学生参与研究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1.关于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选题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可以由教师提出, 也可以由学生提出或通过师生合作确定题目。一般可从联系生活实际, 课堂知识延伸, 生物学实验问题等诱发选题。选题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生物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拓展以及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内容; 2)生物学学科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交叉; 3)生物学学科知识与人类、社会、科技、生活的联系、渗透。

2.关于研究性学习方案的制定 在指导学生制定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应提醒学生注意以下 3 点: 1)科学性: 即严密的理论依据, 严格的操作步骤。选题所研究的问题应具体明确不要空泛模糊。2)可行性: 即学校和学校周围能提供学生课题实施的必要条件(包括信息资料、实验设备、药品试剂、精力财力、时间场所等), 课题本身切合学生实际, 简单可行, 易于操作, 效果明显。3)创新性: 即突出自己的特点, 有创新意识。

3.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操作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为基础, 并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关联, 所以在具体操作上要掌握一定的灵活性。对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的研究目标和评价标准的定位应体现层次性, 以利于各类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实施研究性

内科实习小结篇6

【关键词】微世界;科学发现学习;教学策略: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9-0035―06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9.007

一 研究问题

科学发现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良好的问题解决活动。小学科学发现学习实际上是小学生通过探究科学实验,从而发现并获得科学知识、科学现象,培养科学探究的技能的活动过程。微世界(Mircroworld)是一个经过实证研究证明十分有效的认知学习环境与心智工具(mental tool),尤其适合于发展科学(技)学科的探索与发现学习活动。国外已经有许多微世界应用于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案例。但在国内,特别是小学科学教学中,还很少有关于微世界的教学应用研究。如何运用微世界促进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如下三个具体问题:

(1)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有什么特点,其活动过程是什么?

(2)微世界的功能特性是什么,它在小学科学发现学习中起什么作用?

(3)如何有效地运用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

二 微世界支持的科学发现学习

1 科学发现学习的含义

科学发现学习(Scientific Discovery Learning)是指学习者通过构造科学实验而进行的发现学习,即学习者像科学家一样,针对某个科学问题,通过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的方法,探究、发现并建构其中的基本规律和原理的学习活动。因此,科学发现学习是指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引导学习者针对某一个科学问题,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等步骤探究科学实验,发现并建构其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从而提高科学素养的学习活动。科学发现学习的目标、过程都十分强调学生自己的发现经历,并希望能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方法,建构起有关的概念、原理,发展有关的认知技能。

2 科学发现学习的活动过程

De Jong和Nioo曾把科学发现学习称为“探索性学习”(Exploratory Learning),并对科学发现学习的过程做了具体分析,认为这一过程主要由两类活动组成:转化性过程和监控性过程。张建伟和陈琦对科学发现学习进行了结构化分析,认为在科学发现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完成问题表征与假设形成、实验探索、自我监控与反思概括三种相互联系的活动,这三种活动构成了科学发现学习中相互交织的三条线索。同时还强调,在整个科学发现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领域性知识(domain knowledge)和元知识(meta-knowledge)具有重要的作用。陈刚提出了计算机模拟支持的科学发现学习的活动结构,认为科学发现学习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在实验空间和假设空间中展开的双重搜索,包括有三个子过程:搜索假设空间、搜索实验空间和证据评估。

综合上述所有观点,笔者认为科学发现学习实际上是学习者通过开展科学实验进行学习,它可归纳为三个基本活动过程:科学探究活动(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自我监控活动(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反思概括活动。在这三种活动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基础(领域性知识、元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发现学习的基本探索活动。

3 微世界支持的科学发现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虽然科学发现学习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欢迎,但是,许多实验研究表明,科学发现学习的实际效果并不一定优于传统的讲授型学习。究其原因,是因为学习者在科学发现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各种新的问题与挑战。而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微世界支持的科学发现学习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困难:

(1)学习者在使用微世界开展科学实验探究时,容易将其等同于“游戏”,导致无法发挥微世界的学习功能;

(2)由于受到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学习者对科学实验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理解不够,不知道如何开展科学实验,具体表现在:①不知道怎样从具体的任务情境中选择自己的研究问题;②不能正确地完成实验设计:⑨不知道应该记录哪些实验数据;④较难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来得出结论:⑤对自己的实验过程不能进行很好的监控和调节,经常是随意地、没有逻辑地开展实验探索。

三 研究方法

为了最终形成一套能够有效促进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和方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

1 总体目标的确定

本行动研究的总目标是根据理论分析提出的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教学策略的总体思路,开展行动研究,通过不断修正、完善,提出具体的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与操作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本行动研究将设计成三轮循环,每轮的目标分别为:

(1)第一轮行动目标:探索微世界的使用方法,细化各个并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策略,即“知识解释支持策略”、“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和“反思支持策略”:(2)第二轮行动目标:修正、完善各个环节的策略;(3)第三轮行动目标:总结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分析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实施对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2 实验对象和内容的选择

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是广州市体育东路小学五(3)班的学生(共30人),确定如表1所示的部分教学专题作为实验教学内容。

“种植外星植物”、“生态瓶”、“维护生态平衡”三个专题是小学科学的重要内容。“种植外星植物”内容侧重于将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提出研究的问题,并根据问题设计对比实验,学会如何从收集的数据中,分析整理信息,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生态瓶”帮助学生探索在封闭条件下建立良性生态系统的方法,再用于实际生活的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孩子们形成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维护生态平衡”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都可能会失去平衡。

3 微世界的设计与开发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微世界的设计理念是为小学生提供模拟真实世界现象的发现式与探索式的学习环境,通过操作微世界中的元件或命令进行模拟实验活动,促进小学生主动探究进行科学发现学习,从而激发小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种植外星植物”这一专题是根据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中“生物与环境一”单元中“设计种子发芽”、“种子发芽实验”、“从实验中获得信息”三个专题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设计的拓展内容,该软件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科学实验研究环境,通过探索三种养料A、B、C中,哪种是外星植物“小菱花”生长需要的养料,并找出该养料的最佳分量范围,从而帮助“小菱花”生长得最好,以打破宇宙高度,操作界面如图1。

“制作生态瓶”微世界是针对小学科学五年级内容“生物与环境(二)”中有关生态瓶的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构建、观察、改变“微型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加深对生态系统及生物圈的理解,明确非生物、植物、动物之间的依赖关系,软件操作界面如图2。

在“维护生态平衡”微世界软件中,呈现了一条由“草”、“兔子”、“狐狸”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软件开展对比实验,观察这一生态系统50年里草原生物数量的变化,软件操作界面如图3。

4 总体行动方案

(1)将微世界应用于小学科学课堂,探索微世界的使用策略与方法,并制定第一轮行动计划;(2)实施第一轮行动;(3)观察并收集数据,分析效果;(4)反思第一轮行动结果并总结;(5)改进教学,细化策略与方法并制定第二轮行动计划;(6)实施第二轮行动;(7)收集并分析数据,观察结果;(8)反思第二轮行动结果,并改进:(9)以同样的模式进行第三轮行动研究。

四 研究过程、结果与反思

1 第一轮行动方案、过程、结果与反思

本轮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微世界的使用方法与策略。作为一种计算机模拟软件,微世界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模拟真实实验的虚拟环境,因此需要让教师和学生熟悉和适应利用微世界开展科学学习,克服因真实实验和虚拟实验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困难。

在本轮行动研究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了较为有针对性的支持策略。首先,在开展科学实验探究前,教师利用微世界的演示功能给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并联系旧知识,帮助学生提出研究的问题:接着,教师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微世界中的科学实验分解为两个任务,要求学生借助实验方案和其它辅助工具来完成一定任务,在整个实验探索过程中,教师还采用了搭建“脚手架”、同伴辅导、提供辅助工具(如Excel)、反思等策略。

笔者通过课堂观察、课后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发现,学生对微世界这一新的学习软件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并且大部分学生在明确了任务要求后,很快就能熟练操作微世界;学生能够明确实验研究方案的重要性,多数学生能够认真阅读并填写实验方案,但也有不少学生在实验探索过程中不作记录:部分学生利用了Excel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分析直观化的图形来得出自己的结论。图4(a)、(b)是学生利用Excel处理的收集到的实验数据所得到的“小菱花”生长曲线图。

但是,通过调查和观察,发现还有以下一些问题有待解决:(1)学生对微世界的“热情”过高,导致他们忽视了对教学目标、教学问题等重要信息的理解,少数学生甚至将操作微世界当做玩游戏,直接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2)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能把握学生进行科学发现学习的关键环节给予及时和恰当的指导;二是未能对所有学生进行指导,导致学生间学习效果差异较大。针对以上两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措施对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教学策略加以改进:

(1)在开始实验操作前,对学生的操作权限加以控制,不让学生动手操作微世界,由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探究任务、提出研究问题、形成了假设并制定了实验计划后,再给予学生操作的权限。

(2)教师加强对教学关键环节的把握,并针对关键的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引导学生的概念转变和思维发展。同时,采用同伴辅导和小组协作相结合的策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协作,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学生的水平差异。

2 第二轮行动方案、过程、结果与反思

本轮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细化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教学策略,即知识解释支持策略、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和反思支持策略,并通过课堂观察、课后反思、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进一步总结三种教学策略的具体应用方法,并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从而加以改进。

在本轮行动研究中,教师在教学的关键环节,设计了较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在提出问题和形成假设的阶段,教师提供的知识解释支持策略主要包括了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概念图支架等,为了帮助学生能够理解所要探究的科学问题,教师除了直接讲授,还提供了相关的案例供学生观摩学习,同时还让学生学会利用概念图工具对相关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梳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建构有关的科学概念。在实验探索阶段,教师分别针对设计实验、检验假设和分析实验三个关键环节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包括:搭建“脚手架”、操作示范、提供辅助工具等。

本轮行动研究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活动,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我要利用微世界来发现”,因此更加重视实验研究方案的阅读和填写,部分学生能自己积极主动地寻找辅助工具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由于本轮行动研究中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较为复杂,学生在操作微世界和理解实验研究方案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通过访谈教师发现,在实际教学中,问题提出和假设形成阶段在整个课堂中处于很关键的地位,需要充分引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明确问题基础上开展实验的探索。因此,除了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知识解释支持策略、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和反思支持策略外,还应考虑在最初的教学环节中,加入任务驱动策略,通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等步骤,使学生积极投入探究过程。

通过访谈学生发现,学生主要在两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一是不知道如何根据研究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较难根据分辨猜想和假设选择相关信息:二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对收集的证据进行推理和解释,从而形成正确的结论。虽然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已经针对这两方面的困难提供了相关的学习支持,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分析和解决。

本轮行动研究对教学策略进行细化并改进了相应的实验研究方案,较第一轮行动研究有了较大的改进。但也发现以下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1)发现问题

学生在形成假设和得出结论两个环节还存在着较大困难,需要教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支持。

(2)改进措施

发挥小组协作探究的优势,利用“同伴辅导”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和促进。

3 第三轮行动方案、过程、结果与反思

本轮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的操作过程及方法,分析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教学策略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所起的作用。

在本阶段的教学实验中,主要针对前两个循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观察分析,重点关注所提出的教学策略在促进学生开展科学发现学习活动中的有效性。

通过执教教师的反思,可以发现:(1)各种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开展科学发现学习活动,也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2)教师认为微世界很适合于支持小学科学中部分难以在课堂中完成的科学实验探索,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

学生对微世界的使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访谈发现,学生在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1)能够应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完整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增强了动手操作的能力;(3)极大提高了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五 总结与评价

通过三轮行动研究,总结出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如图5所示,并得出如下结论:

1 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实施步骤包括“明确探究任务――建构问题空间――制定实验计划――开展微世界探索――形成结论――反思评价”六个环节

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实施步骤分为:明确探究任务、建构问题空间、制定实验计划、开展微世界探索、形成结论和反思评价。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必须是一名参与者和行动者,实验方案和操作都应尽可能由学生来完成,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首先要通过设计真实的任务情境帮助学生明确实验探究任务。在科学发现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设计实验、开展微世界探索、收集数据,并猜想背后的规律,直到实验数据能够支持所猜想的规律,最终进行总结和反思。教师可通过简单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迅速了解微世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减少学生在实验探索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2 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包括任务驱动策略、知识解释支持策略、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反思支持策略和多元评价策略

通过对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试验的归纳总结,得出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包括了任务驱动策略、知识解释支持策略、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反思支持策略和模糊评价策略。在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中,学生始终是进行探究和发现的主体和中心。在微世界操作中,但由于受到背景知识、思维水平等各面的限制,小学生在利用微世界进行科学发现学习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激活有关背景知识、提出问题和假设,教师可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设计、微世界探索和实验分析与总结,并能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3 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实施对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有促进作用

通过研究发现,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实施对小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有促进作用。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来看,发现在《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中学生的成绩平均水平均较高,且相对集中,处于最佳状态;通过对学生开展科学探究过程的评价,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表现较好,能够顺利有效地完成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通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发现学生对使用微世界进行科学发现学习充满了积极的兴趣,愿意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尊重事实、知道要用数据说话,并逐渐意识到要养成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内科实习小结篇7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兴趣;生活实际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中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及定位做出了明确的诠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它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它在学习系统结构、实践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有着与学科课程质的不同。”以下,笔者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践策略展开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将儿童本位教育与社会本位教育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其以学生为主体,是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牢牢树立“学生主体”的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确保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前提的准备、具体开展的形式以及最终的交流、总结环节全都充分契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主观心理、学习特征,以此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兴趣、热情以及积极性,从而使综合实践活动真正成为他们科学创新、勇于实践的乐园。

例如,在教学“水”这一章节的内容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我向学生提供了“水的用途”“生活中浪费水的不良现象”“纯净水的产生过程”“水资源与环境保护”“水的内部结构”等众多子课题,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已有知识体系等情况自由决定所研究的课题方向,并自主结成合作小组。这其中,“水的内部结构”无人选择,表明学生对这一课题缺乏浓厚的研究兴趣及探究欲望,因此在征得他们的同意之后,我删去了这一子课题。随后,在组长的确定、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实施步骤等细节都“放手”让小组成员自己讨论、自己确定,我则只在他们切实面临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与帮助。除此之外,再无“指手画脚”的举动,也并不对课题研究小组成员所提出的想法与观点进行评价或议论。如此,就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绝对自由、自主的探究权利与和谐、融洽的研究氛围,促使他们的思维、思想始终处于一个积极活跃、斗志昂扬的状态,而这些都为他们参与兴趣的激发与调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的同时,促使他们的创造精神、创造潜能、合作意识、探究能力等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发展,真正收获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充分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切实提高活动效率及质量

1.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倡导这一课程应当“回归生活和社会,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在于:(1)借助学生的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开展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与自身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领略到知识的用处及意义所在,从而积极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与认识观念;(2)面向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利于推进学生重新审视自我、社会以及自然之间的内部关系与整体联系,使其原有知识体系与社会知识经验更加丰富而完善,进而推动他们在掌握基础学科知识的同时主动且自觉的谋求这三者关系的平衡与和谐发展。

例如,在“考察生活垃圾”这一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就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各自的社会生活实际经验,对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处理方式、具体危害等进行细致的调查与研究。以下即是学生结合自身社会生活实际经验对上述问题进行的总结与归纳。

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食物残渣、纸屑、灰土、产品包装物、废品等;

处理方式:压缩处理、垃圾填埋、垃圾焚烧、堆肥等;

垃圾的危害: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

垃圾中有许多微生物细菌,而这些微生物细菌将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

垃圾的堆放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垃圾在腐败过程中会逐渐渗透到地面中,危害地面土壤以及地下水;

……

这样一来,实践探究内容就与学生的社会实际生活形成了完美的融合与统一,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促使他们真正经历了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科学探究过程,大大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合作、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借助学生已有社会生活的实际经验开展教学,又真正帮助他们实现了对于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的更好认识、理解与掌握,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的同时,真正认识到“生活垃圾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及影响”,而这些都为实践活动效果及效率的显著提高与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同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

任何学科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对这一科目以及其他学习科目之间的具体关系做了明确而详细的阐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既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不能相互替代。”这就要求我们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线教师在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时,既要防止一味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视作完全脱离与其他学科的独立存在,注意不到这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又要防止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完全等同于小学各学习科目的累计,局限在各科目简单层面上教学内容的拼凑与整合之上。而应当在正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与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深入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具体连接点,从而以此为契机,实现学科与学科之间知识内容的互补与完善。

如,在进行“关于植物你了解多少”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时,我首先带领学生对校园内的各种植物进行了一次近距离的观察与研究,之后又邀请生物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每一种植物的品种、生长习性、种植要点等具体特征,随后又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与支持之下,与学生精心设计了保护各种植物的宣传标语,并在美术教师的帮助之下,为每块宣传标语都准备了适合且精美的形状设计、背景布置等等……这样一来,就使得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的主要学习科目紧紧联系到了一起,既帮助学生复习与巩固了这些科目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点,又切实帮助学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范围,在发展其创新意识与实践运用能力的同时,为他们这一实践综合活动良好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获得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将教与学、内容与形式、感情与活动、个体与群体、课内与课外、自然性和社会性、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门综合课程,有着自己所特有的学科特点以及教学特征。因此,我们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必须积极创新、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力求最大限度上优化自身的课堂教学细节、完善课堂教学模式。相信,这样才能促使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与完善,在发展与锻炼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之上,为他们日后的长远学习及后续发展的终身学习提供充足的动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徐明峡.小学如何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J].教育科学研究,2004(11).

[2]周洪敬.例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指导[J].教学与管理,2012(09).

内科实习小结篇8

为了建立新的知识体系,需要进一步舍弃师范生小学科学教育技能培养中的教学法、教学情境、学科内容以及教学技术等知识分离的培养模式,创建并进一步完善将技术、教学法以及教学情境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全部融入到小学科学内容教学的培养机制内。不能孤立地去培养单一的教学技能,需要对各种知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引起充分的重视。在进行课程授课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将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作为主线,并且采用科学适宜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技术手段,为师范生构建适应的知识结构,培养起综合使用学科知识内容、学生知识、教学法知识以及情境知识等的能力,来提升广大师范生本身的教学能力。

二、强化训练培养师范生的小学科学教学能力

(一)采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师范生探究教学的技能

1.采用案例教学法

小学生的科学教育,是一个带领学生去进行生动有趣的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引导小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科学探究”的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是学培养师范生探究教学技能的好模式。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去感受感性材料,教师不必一直在说教,而需要采用案例分析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能逐渐归纳出脉络,并且建立能解决问题技能,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人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地使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能够从里面获得知识,并且提升学生讨论能力与表达能力,推动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有很大的自,让其参与到交流、讨论中的环节是最重要的。

2.培养师范生探究教学技能

新版本的小学科学课程和以前的小学自然相比,更关注的是科学整体性方面,分科界限实际上已经被打破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大大加强,并且还进一步增加了既是教学目标,同时又是教学手段的科学探究新内容。采取这种做法目的是让学生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并且能科学理解探究,进而能很好的理解科学本质。所以,在培养师范生小学科学教学素养方面,除了让其能深刻理解科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让其能全方位理解科学探究,并且学会采取何种方式在科学课堂上能指导小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具有开展探究教学的能力。

(二)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充分结合,创建反思机制

1.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充分结合

师范生在真实课堂内应用技术并且将验证相关的学习技术是采取何种方式来传授给学生的如果做不到的话,这对教师个人知识的融合与内化来讲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为了有效培养师范生教学方面的技能,需要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方式与充足的实践机会,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提供小学科学课堂实践机会。

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需要充分结合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利用好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并且为师范生提供课堂教学实践机会。尤其是与小学科学学科相互结合的内容,为师范生创建作为学习者参与到多种技术教学活动中的机会。经过参与这些活动,能够将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应用等都内化为影响其未来教学的隐性知识。

(2)加强微格教学技能方面的训练力度,完善相关的保障机制。

一是,使用“双结合”与“双保障”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微观教学训练体制。这里的“双结合”指的是充分结合师范生的实际数量来安排训练时间,并且充分结合《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育学》等公共课安排方面的训练内容。这里的“双保障”指的是确保微格训练时间,并且确保每一次训练的时候都有专门的教师进行现场指导,进而确保训练质量与效果。二是,大力开展微格教学和课例方面的研究,能够为教师提供真实性的教学交流平台,进而能够在行动的过程中展开学习、反思,推展其专业知识。此外,还需要完善师范生学习保障方面的机制,进而能够为其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从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时间方面能够为其提供综合性教学法方面的知识,以及给予其开展教学的机会。科学利用这些机会,并且获得科学的利用技能,这对提升其教学技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3)鼓励师范生自己制作教具和实验。

因为小学科学涉及到的教具相对来讲是比较多的,可以鼓励师范生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制作与教学相关的简易教具,这样能激发学生科学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解完之后,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以深化其对知识的认识程度。当然,对师范生来说,刚开始的时候,需要让老师给予其必要的指导,进而提升教具制作水平和实验技能。

2.创建反思机制

创建反思机制,能推动师范生隐性知识方面的进一步升华。师范生培养需要进一步整合学科方面的知识,这既包含教学法、教学情境、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知识等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逐渐形成融合性知识,但是该知识具有个体内隐性与情景依赖性。师范生小学科学教学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其本人的教学实践与个人反思。所以,在进行师范生小学科学教学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采用师范生教学技能网络平台中的自我反思模块,获得技术方面的支持,并且制定反思评价的基本规则与制度,为师范生创建完备的自我反思服务支持,并督促反思机制,进而能从制度保障与技术支持等方面促进师范生对知识、实践活动的深入理解。

三、优化师范生小学科学教学技能网络学习环境,构建网络交流平台

师范生小学科学教学技能网络学习平台,是为其提供教学技能培养,并且为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的支持服务。重点包含随机通达教学、学习资源服务、自我反思和支持、可视化自主学习、监督评价等几个部分。

1.学习资源方面的服务

学习资源方面的服务是为师范生提供技术知识、教学法以及运用技能等多个方面的网络学习资源服务,能够为师范生提供教学法的基础知识、科学学科内容知识、技术知识、综合性案例等与科学教学相关的资源查询、下载、浏览等方面的服务。让学生能通过下载网上的资源服务,来对照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而更好的掌握学习资源。

2.可视化自主学习

可视化自主学习是为学习人员提供典型案例的可视化自主学习环境。在该环境内,既能为学习者提供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如何开展教学,如何使用相关的技术来推动教学策略实施的案例。并且案例实施人员关于其如何在课堂中采用该技术知识和教学法方面的知识,来帮助科学学科教学的实施,并在实施之后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并充分结合相关的案例来提出一些教学方法,如何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为学习者提供反思性学习机会,推动师范生自身能力建设。

3.通达教学服务

从认识弹性理论出发,能更好地通达教学理念,建立为师范生提供随机性的教学理论与案例讲解的模块。并且还能传达和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来帮助广大的师范生构建随机教学平台,来推动师范生教学技能实现新突破,为今后的教学技能的水平提升打下一定基础。

4.实现教学研究交互,支持自我反思

为师范生提供网络虚拟化教学研究平台,可以使用在线咨询、电子公告板等方式,能够为师范生提供教学技能方面的学习,提供其实现交互平台,实现师范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此外,该网络交流平台能让学习者在丰富的经验中,随着对系统化知识的总结,实现持续性增长的内隐知识,并且形成个体不断发展的经验,从这里出发创建自我反思支持模块,并为师范生提供进行自我反思的工具,便于积极督促师范生开展定期反思。

5.开展监管评价

监管评价能够为师范生教学技能方面提供学习管理、评价管理。主要包含为广大师范生提供课程管理、注册认证、评价等多个方面的服务,为小学科学教学技能考评提供相关支持。让师范生对掌握到的知识能展开监管评价,进而为其今后开展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评价。

四、结语

总之,加强师范生小学科学教学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师范生小学科学教学能力培养,应通过教育和讨论,促进师范生确立科学教育理念、完善知识体系;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训练培养师范生的小学科学教学能力;要优化师范生小学科学教学技能网络学习环境,适应网络大发展时代的科学教育的需要。

上一篇:积累与运用范文 下一篇: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