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18 22:12:3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篇1

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例1、例2及练习五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认识并掌握长方体的特征,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

2.经历探索长方体特征的过程,借助实物图逐步建立立体感和空间感。

3.通过操作、观察、想象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学习目的性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根据需要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纸盒、长方体框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引入

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情境图。让学生从图中找出学过的立体图形。

师:今天咱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长方体的认识。

师:大家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1)长方体平平的面是长方体的什么?(面)

(2)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是长方体的什么?(棱)

(3)长方体3条棱相交的点是长方体的什么?(顶点)

同桌互指什么是长方体的面,什么是长方体的棱,什么是长方体的顶点。

2.长方体的特征。

(1)长方体有几个面?这些面都是什么形状?有哪些面是相等的?

(2)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这些棱可以分为几组?哪些棱长度是相等的?

(3)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出示教材第19页例2,小组合作制作并讨论例2中的两个问题。

(2)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什么?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第(1)、(2)、(3)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第(4)题小组合作探究,集体汇报。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五第1~3题。

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通过摸一摸认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学生组内讨论,指名汇报,教师补充、完善,得出结论。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从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入手,让学生体会到立体图形是占一定空间的图形。通过小组合作,观察长方体,学生自己总结出长方体的特征,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掌握。通过观察长方体的框架,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长方体的棱长特征,从而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定义。

不足之处: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但学具有限,不能够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尤其对立体感不够强烈的学生,应给予鼓励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篇2

一、直观演示,丰富学生的感知

感知是认知的第一条件,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是所有心理活动的基础。小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离不开感知作为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引发小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直观性的教学非常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那么,教师在教学富有直观性和可操作性的几何图形时,更应积极采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图片、教具的展示和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以此丰富学生的感知,帮助其形成鲜明的印象。所以,在教学几何形体知识时,教师首先要拿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几何形体的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感知该几何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和本质属性。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的“认识物体”时,笔者采用了“具体——抽象——具体”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通过视觉、触觉感受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立体几何物体,然后让学生脑海中“回放”——联想,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再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其运用新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借助画图,巩固习得的几何知识

通过仔细观察,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特征有了直观的感知,为了进一步巩固习得的几何知识,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外部特征的认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画出几何图形。通过画图,使得几何形体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被感知的空间形状,以便加深对几何形体各部分特征的记忆,实现从直观形象感知向抽象概括的过渡。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在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画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以后,笔者通过让他们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练习,进一步帮助他们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掌握了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从而巩固了习得的知识。再如,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后,笔者引导他们在方格纸或者点子图上画出这些平面图形,从而提高了认识,巩固了新知;在学生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立体图形的特征后,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画出这三种立体图形的草图,不仅仅巩固了对这三种立体图形的认识,更为后面解决和这三种立体图形相关的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做好了准备。

三、联想归纳,帮助学生进行抽象概括

通过观察、画图,学生对几何形体的外部特征有了初步的感知,为了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就需要教师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联想归纳。联想所见到生活中的某种几何形体的实物,然后小结归纳出某种几何形体的特征,从而将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升华为抽象概括思维,使学生在离开了直接感知物后,头脑中也能形成这个几何形体的图像,以此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概括力。如,当学生初步感知并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之后,笔者发问道,能不能从这两个立体图形的点、棱、面三个角度,来说说你对它们的认识呢?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不难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完全相同,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当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的时候,就变成了正方体,所以说,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四、制作模型,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应用于生活。所以,在学生直观感知、联想归纳的基础上,大脑里形成了几何形体的表象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不看模型的条件下,运用习得的知识学会制作所学过的立体图形。如,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时,通过有序观察、实践操作、讨论辨析等活动,当学生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部分名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后,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展开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图去自行制作长方体的框架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立体模型。通过模型制作,巩固、验证了立体图形的特征,发展了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篇3

注重观察,加深“表象积累”

在认识图形和图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本课开课引入环节里,多媒体交替出现已认识的平面图形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立体的建筑物、生活用品等,让学生认真、充分观察,从平面和立体方面去分辨,这样使学生从直观上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不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接着老师抛出问题:关于长方体你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学生在掌握了已有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长方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借助教具演示,给学生从整体上观察长方体,初步感知长方体有面、棱和顶点等三个要素,为进一步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做足准备。整个过程,一直都让学生借助实物去感知,让各种长方体的形象印入学生脑海,形成长方体的表象。

注重操作,强化“概念深知”

学生的操作活动,如摸、数、量、比、画,还包括学生的想象活动等,都是认识图形和图形特征的探索过程必不可少的方式。因此,教师在进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感知活动,使学生在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中,理解几何图形的表象和几何概念。这在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环节中体现非常明显。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把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 在学生知道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其在看、摸、数、量、比、想等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且由小组长执笔,收集小组内成员的发现,一条一条地记录在表格里。最后,交流汇报。整个教学的过程是让学生在触摸中掌握知识,使学生认识到长方体有六个面,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可能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这些知识的发现并不是由老师告知的,而是学生自主发现的。数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数量时,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面可以一对一对地数,棱可以一组一组地数,顶点可以四个四个地数。先重点数面,让学生感知有序的数法的好处,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通过面的数法类推到棱和顶点的数法。最后通过学生上台展示、相互补充,完整的梳理出长方体的特征,再让学生利用手中长方体与同桌互相说一说,使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形成完整的认识。让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物品动手操作,通过观察、交流,逐步抽象出长方体的特征,潜移默化的渗透了数学的有序观察思想,进而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探究、归纳能力,进而学生对长方体的构建也更有序,更有形了。

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教师实现了“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和谐发展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在教学“面、棱、顶点”时,在小组讨论时,教师深入小组,和学生共同探讨。整个环节通过个体思考、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和教师点评实施教学,并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生成的问题,及时的给予处理和评价,让学生既获取了知识,又愉悦了身心,实现了师生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离不开具体的操作实践,也只有在不断的操作过程中,才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以形成和提高 操作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活跃的,通过他们自身的观察、触摸、感知,抽象出具体实物的特点。如在认识长方体的六个面时,老师让学生通过闭眼触摸感知,并让大家想象各个面的方位,组成各面的边,从而使学生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学习感悟过程,让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真正得以锻炼。

注重变换,深化“特征理解”

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知识表征,更要聚焦图形本质,从而有效形成“图形与几何”问题的解决策略。例如:在教学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学具变换放法,在“变式”中理解这些概念。在练习中,学生通过自己对长方体棱的特征的认识,自己分析、计算出棱长的和,并归纳出计算方法,渗透了数学学习的建模思想。这样的变换活动,才能让几何图形的表象“明”起来。这也最好地诠释了“我听见了,我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去做了,就理解了”,从而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理解与掌握。总之,该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观察实物、模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征,然后从长方体各部分名称到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再到特殊长方体(即正方体)的特征,借助观察、触摸、比较等方法,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表象,清晰的概念。

感知,是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起步,更是学生获取图形与几何知识概念的必经之路。因此,在概念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学会观察分析、具体概括, 从而自主得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形成新的概念。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篇4

感知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它是认识的最初阶段。教师如何把握好这个阶段,并在这个阶段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数学思维能得到相应的锻炼和培养。我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公开研讨课,就以上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在感知中进行比较

比较就是要确定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在几何形体的教学中,从平面图形迁移到立体图形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节教学内容却肩负着这一重任。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就要借助直观感知,在感知中进行比较,从而找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进而认识立体图形。这节课的感知过程可以是这样的:教师出示一块较厚的泡沫塑料板,在这块泡沫塑料板上画一个长方形并展示给学生看,然后用小刀沿长方形的边把泡沫塑料板上的长方形割下来再展示给学生看,并问:“泡沫塑料板上开始画的是什么图形?割下来后的物体又是什么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当学生比较后发现“把长方形割下来就比原来变厚了”,此时,学生由对长方形的认识迁移到对长方体的认识的过程,就已基本完成,学生很快就认识了长方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比较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二、在感知中进行分析、综合

分析是把事物分解成几个部分、要素、方面或把事物发展过程划分成几个阶段,而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面、棱、顶点三要素组成的,这正是进行分析思维训练的好素材。在具体的教学中可这样安排:教师发给每一位学生两个长方体模型(其中一个有两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同时出示操作思考题,让学生自己探究长方体的特征。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手中长方体的模型,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议一议,然后对长方体的感知形成共识: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综合是把事物的组成部分、要素、方面按着一定的关系联系、结合起来,组合成一个整体来加以思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三要素通过学生的解剖分析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应该把长方体和正方体所有的特征综合起来,使学生形成一个知识板块。它的感知过程可以这样设计:先让学生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所有特征认真地轻声读几遍(把事物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然后让他们闭上眼睛默记一遍(促使知识整体内化),最后要他们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按面、棱、顶点的顺序不遗漏地口述出来(进行知识的整体外化)。通过这一感知活动,学生的综合思维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发展。

三、在感知中进行抽象

抽象就是从许多事物中,抽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如对像墨水瓶盒、罐头盒、魔方玩具等立体图形的观察,教材的意图就是要求学生从这些立体图形中找出长方体,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抽象思维活动。尽管学生找此结果困难不大,但是,他们的思维往往处在一种模糊状态中。因为长方体是一种舍去了颜色、图案和文字,没有“物体”作用的几何图形,而要科学地从各种立体实物图形中抽象出长方体这一概念及其特征,就要精心设计好感知活动,如先出示课本上各种彩色的立体实物图形的灯片,然后依次隐去各实物图形的颜色、图案和文字(舍弃其非本质属性),再隐去实物图形中形状不是长方体图形的物体(舍弃非本质属性),这样就抽出了长方体。这一感知活动,学生在灯片演示过程中边思考边回答问题,建立了正确的长方体概念,而且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在感知中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四、在感知中进行推理判断

是肯定或否定某思考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形式,而推理则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我们把已知的判断叫做前提,把推出的新的判断叫做结论。在小学阶段对于判断和推理,大纲的要求是“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因此我们不能拔高要求。一般情况,在学生判断正误之后教师只要问一下“为什么”就够了,不要有书面要求。那么,感知中的推理活动又如何体现呢?这就要借判断来进行。如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学生判断之后,师问:“为什么?”生答:“因为正方体具备长方体所有的特征,但又具备其独有的特征,所以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学生的回答就蕴含了一个简单的推理过程。故此,在让学生判断的过程中难易适度地问些“为什么”,对学生的推理思维是一种很好的训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篇5

关键词:立体图形;自学能力;数学学习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首先,在课堂上老师教授的知识,需要学生回家复习,温故而知新,把课堂的知识消化、理解,变成自己能够掌握的知识,这需要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次,在平时阅读课外书籍、积累知识时,需要学生的自学能力;再次,在和外界交流沟通时,获取有益的知识,也需要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向学生传授各类知识技能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下面我结合教学高年级立体图形认识和计算表面积、体积方面的知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一、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活动诱发自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圆锥的认识时,通过实物、模型、直观图,全面认识立体图形。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以动手操作、直观演示为教学的基本手段,让学生获得比较丰富的直观体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近距离的观察、操作、思考,对每个立体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几个立体图形的特征;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时,利用教具把立体的图形转化成平面的,解决了小学生对三维空间认识的局限性,对立体图形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知道了通过活动,通过实践可以获得知识,激发自学的积极性。

二、对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加以引导,达到巩固的作用

运用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为几何形体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生从清晰的画面、动态的演示中可以对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圆锥的特征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但学生认识三维空间图形时,只能在平面上看到象征型的立体图形——在纸上描绘的立体图形,难以获得直观的空间形象。所以展示实物是把立体图形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连接起来的重要方法,能使学生认识到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圆锥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从而让我们认识这些图形的实际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需给学生提供这样的认识经历,学生一般比较容易理解直观的几何图形和概念,对一些较为抽象的立体几何图形概念有时不能直接理解,需要直观的演示。所以,在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时,我们应当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动手操作、直观演示为教学基本手段,让学生获得比较丰富的直观体验。

三、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教授学生自学的方法

小学生所要掌握的立体图形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圆锥的几何形式及其长度、面积、体积、容积的计算等基础知识。

我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时,经常感到部分学生学习上力不从心,无论是在公式的运用还是算式的解答和计算方面。例如,学生经常会把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与体积的计算公式混淆,常常把侧面展开是正方形的圆柱理解为底面直径与高相等。我就让学生动起来,在贴有标签纸的圆柱上沿高剪下侧面标签纸,感知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反过来,再把长方形在圆柱上围一围,感知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动手操作,却让学生避免了圆柱侧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混淆。学生对实物的观察、操作、思考等能力,在认识几何图形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和发展,并得到提升,同在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还渗透了自学的方法。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在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增强自觉性,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我强调课前预习,但不放任自流,特别是自学的初始阶段,会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提出思考题和提示自学重点。如讲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圆锥的认识前,我要求同学:(1)准备立体图形的实物;(2)找出它们的共性;(3)生活中这样的图形有哪些实物。小学生的特点决定了自学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教师要在学习中不断提醒、纠正、检验他们的自学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养成认真思考,注意审题,独立完成作业,反复验证的学习习惯。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认识,其实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多渠道的,不能局限于课堂。如,组织学生成立学科的课外自学小组,多看看课外书等,都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很重要,只有自学能力强的人,才能善于接受和学习新知识,未来的强者不在于他的过去有多强,而在于他的创新能力有多强。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篇6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NO:1

教学内容:图形的拼组(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

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3、学做风车。

(1)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如图:书P27风车图。

NO:2

教学内容:

图形的拼组(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圆()

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

二、新授。

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2、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

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手画)

4、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

你能用一个圆剪成一个正方形吗?(通过对圆的折剪,进一步加深对正方形边的特征的了解)

5、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9练习六第1题。

学生独立拼摆,再进行汇报,教师应对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给予肯定。

2、完成教科书P29练习六第1题

先引导学生想象拼组后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NO:3

教学内容:图形的拼组(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正方体的

下面括号里面“√”。

3、口答。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

通过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让学生体会面可以围成体。

2、完成教科书P29第三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29第四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4、完成教科书P29第五题。

观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

(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4)你发现了什么?

(5)图中缺了几块?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5、完成教科书P29第六题。

先观察熊猫图,找出图中熊猫的脸部特征,再结合拼图想一想,怎样才能拼出一个正确的熊猫脸。

6、完成教科书P29第七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篇7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除法、认数、千克与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 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及认识分数。

1.除法主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表内除法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2.认数是在学生认识1000以内的数并能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教学认识10000以内的数。

3.千克和克先教学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然后安排了一个练习,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后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

4.加和减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减法。

5.24时记时法主要有两部分:认识24时记时法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6.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教学各自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及计算。

7.乘法内容主要包括: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及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8.观察物体主要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物体。

9.统计与可能性主要让学生会画“正”字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0.认识分数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简单的分数,通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认识“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10000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母不超过10),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在现实的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通过动手实践知道1千克=1000克。

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

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面图形的周长。

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统计与概率:

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搜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2.数学思考方面。

经历“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分析数的组成→探索数的读法与写法→比较数的大小”等一系列学习万以内数的过程,以及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过程,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在探索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发展抽象思维。

在观察常用物体并把几何体与其相应视图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在通过折、量、比,探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过程中,在动手围、量、画、算平面图形周长的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在摸球、抛小正方体等活动中,经历分类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用数据描述现象以及判断可能性大小等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简单的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初步具有主动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经常与同学共同开展学习活动,经常与同学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初步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简单地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

4.情感与态度方面。

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习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通过教科书里的&ldq

uo;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莲山~课件 ]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在教科书和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四,教学措施

1、 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学生自己能学懂的知识,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和练习。

2、 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渗透一些函数、集合、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4、 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5、 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背景出发,让学生主动探究解题方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篇8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小学数学”五年制课本第十册第3~5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3.渗透子集思想,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长方体的特征及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指出这些图形是平面图形。

2.出示长方体教具,讨论长方体和长方形的区别,揭示长方体是立体图形。

二、揭示课题:

平面图形是研究同一个平面内的多种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而立体图形研究的是在若干个面内的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评:从复习平面图形导入立体图形,开门见山的导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

(一)长方体的特征

1.出示思考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它们各是什么形状?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数一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相对的棱长短怎样?

(3)3条陵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评:学生带着思考题去实践操作,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便于操作。】

2.学生利用各自准备的长方体物体,通过看、摸、数,回答思考题的问题,讨论长方体的特征。

(1)师提问①:长方体有几个面?你是怎样数的?老师注意比较学生的不同数法,有意识引导学生按顺序数面的个数,使学生清楚知道长方体的面是由前、后、上、下、左、右6个面组成。

【评:教者表扬了按顺序又对又快地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的同学,很快地原来漏数或重复的同学,也能正确地数出面的个数。可见,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师提问②:这些面各是什么形状?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认识长方体的6个面是长方形或者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提问③: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通过度量相对的两个面的长、宽,真正认识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通过师生对话,板书长方体面6个都是长方形或其中有两个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2)老师通过对相对两个面和相交两个面的比较,指出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并让学生说出哪两个面相交得到棱(如前、右两个面相交有一条棱。……)提问①数一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你是怎样数的?引导学生数棱时可以按顺序分三组数或者按相对的棱分三组数,长方体有12条棱。

【评:教者再次提醒学生“是怎样数的”,可以看出,教者善于把握一切机会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

提问②相对的棱长短怎样?为什么?引导学生通过由长方体的6个面是长方形,长方形对边相等的道理,说明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并板书:棱12条相对棱长相等。

(3)老师通过对相对的棱和相交的棱的比较,指出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并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学生回答,老师板书:顶点8个。

【评:学生通过手摸、眼看,手眼并用地应用多种感觉器官,对平摆、竖摆的长方体进行观察、触摸、按顺序地数获得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点;并且师生共同小结了长方体的特征及其学习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创造情景恰到好处地演示了实体和框架长方体模型,指导学生有的放矢的使用长方体学具。】

(二)画长方体立体图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教具,知道不管在哪一个位置上观察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从而揭示长方体的画法。

【评:从美术课静物写生入手,导出长方体的画法,提高学生看立体图形的能力。】

(三)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让学生观察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一定有3条棱。

(2)三条棱中任两条一定是同一个面的长和宽,指出这两条棱也是长方体的长和宽,另一条称为长方体的高。并在图上标出长、宽、高。

(四)正方体的认识和正方体的特征

(1)利用长方体框架(或幻灯片),变动长方体正面的长,使之与宽的长度相等,再变换长方体的高,使之与长、宽的长度相等,从而揭示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并出示正方体的实物图及画出立体图,指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评:教者吸取电脑软件的长处,动态地在幻灯屏幕上把一个长方体变为正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映入每一位同学的眼帘,其结论便水到渠成。】

(2)正方体的特征启发学生通过观察面(包括:个数、形状、面积大小)、棱(包括:条数、长短)、顶点(个数),归纳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总结正方体的特征。学生归纳特征后,老师小结并板书其特征。板书:正方体面6个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棱12条长度都相等顶点8个。

【评:学生把学习长方体的特点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学习正方体的特点上来,他们手拿正方体学具,边看边摸边数边讲,又对又快地达到学习目标。】

(五)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通过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使学生知道,正方体具有长方体所有的特征,而正方体具有的特征并不是每个长方体都具有。如果把长方体看成一个整体,那么正方体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评:利用子集思想揭示正方体与长方体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辩证关系启蒙教育,自然不生硬,易被接受。】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长方体。

2.判断。

(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正方体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每条棱长是5厘米。

3.说出下面各图形的长、宽、高(课本练一练第4题)

4.下面是一个由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成的长方体的部分图,说出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并试说哪个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评:练习内容丰富,多样,既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小结及布置作业

老师通过补充板书:学生通过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及结合板书,说出本节课的“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标在了这个长方体哪个位置。从而加深对本节课主要内容的认识。

【评:总结的板书设计新颖,把本节的重点内容以图文表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在眼前,给人铭刻记忆,久久难忘。】

【总评】:

1.注重把三位一体有机结合进行教学,即教学数学知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数学思想(子集思想)、数学方法(按顺序地观察、摸、数物体的方法)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学数学知识,又学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2.恰到好处的演示实体的或框架的长方体,在屏幕上映出动态的长方体图形变为正方体图形;画出形象直观的图文表结合的图形,以及指导学生使用学具,学生主动积极地通过具体的实践,体验、监控、调节自己的策略,从不规则地看、摸、数,到按照顺序地看、摸、数,最后全班同学都能正确地边看边摸边数说出正方体的特征。使学生能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学全过程,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发展。

上一篇:五一放假通知范文 下一篇:国庆促销广告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