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案范文

时间:2023-11-15 12:12:22

孔乙己教案篇1

如曾闹得沸沸扬扬的“妇女节”更名为“女人节”、“女性节”提案;还有将人民币改称为“华元”;泰山改称为“国山”;“圆明园遗址”改为“圆明园残址”等提案,均被网民斥之为“无聊话题”,是“没话找话说”的“非议政”提案。而最近河北省一位政协委员在当地“两会”上提议,要把叫了半个多世纪的石家庄市改名为“西柏坡市”、“冀都市”什么的,更是遭到许多网民的非议。(2008年2月29日《光明网》)

……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地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地答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

鲁迅当年在他的《孔乙己》中这样描述。对照孔乙己,我们“两会”代表提的将“人民币”改为“华元”、泰山改称为“国山”、“圆明园遗址”改为“圆明园残址”等提案,确实与孔乙己教店小二写“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没有什么不同,惟一不同的就是提“人民币”改“华元”的是我们选出的替人民当家作主的“代表、委员”,而孔乙己则是鲁镇咸亨酒店的一个供人取乐的“笑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如今的代表、委员还不如孔乙己呢!因为孔乙己知道他的身份是“笑料”,所以他也就尽量给咸亨酒店来来往往的客人和伙计们带来新鲜的笑话:“君子窃书不算偷。”“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而我们的代表呢?……

不管是全国“两会”还是地方“两会”,这种“茴香豆”式的提案和“孔乙己”式的代表还有多少?但愿他们不再打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面目或者其他种种理由出现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毕竟“茴香豆”的写法“专利”早被孔乙己注册;同时,各位代表、委员,你们肩负着全国人民的重托在行使自己的权利,可不能辜负全国人民的一片期望呀!

【选自2008年3月2日《红网》】

孔乙己教案篇2

我曾经听了两节有百多位教师在场的新课改观摩课。一位教师授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听出焦点,有针对性的发表意见。教师让学生明确该如何听出对方争论的焦点后,展示话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正反方辩论,并让一个学生听后说出双方争论的焦点,及评论正反方的发言。话题是这样的:①有个性的人易不易被别人接受。②中小学生出国留学好不好?结果正反方的学生说不出多少道理,听评的学生也说得不好,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另外一节观摩课是八年级下册的《孔乙己》教学。授课教师让学生默读文本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对孔乙己有怎样的印象?从哪里知道?②概括孔乙己的个性。③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刻画出孔乙己这个人。④能否运用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描绘你的父母、同学、老师。听了这两节观摩课,我的感慨颇多。

其中感慨最多的是教师的课前预设做得不够细致。所谓教学预设,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花大力气去备教材,备学生,教师再找准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合理的设 计出教学预案。尤其是备学生,这一点常被许多教师忽略。备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学生的起点、学生的知识面等。试想,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时,如果把学生的水平高估了,那就会出现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茫然不知所措,一头雾水;如果把学生的水平低估了,学生就会觉得老师提的问题幼稚、无趣而没有思考问题的热情。第一节观摩课中,教师展示给学生讨论的话题显然是高估学生了。话题①有个性的人易不易被别人接受。学生对“个性”这个概念不清,也弄不懂怎样的人才算有个性。所以争论很难展开。话题②中小学生出国留学好不好?学生课前没有查阅这方面的有关资料,没有多少道理好说,说出的道理也是肤浅而偏激的,课堂气氛就显得沉闷了。

所以,我们课前备学生时,要从各方面了解学生,只有正确全面地估计学生,学生才会对教师所提的问题感兴趣而投入热情去探究。因此,我们在上课前都应该摸清学生的知识起点、学生的思维,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问题,那课堂教学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教学预设还要求教师备好教材,吃透教材,充分了解每个文本的教学要求,这是上好一节课的根本。只有对教材烂熟于心,才能随机应变。第二节观摩课《孔乙己》,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孔乙己的语言、动作、外貌等并谈谈表现了孔乙己哪些性格特征,然后就转入训练,让学生用上这些表现手法写人。由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深入,上起来就缺少了深度。特别是教师未能抓住孔乙己前后两次来酒店的外貌、动作等方面的变化,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造成孔乙己悲剧的根源。故教师只有对每个文本的要求理解透了,上的课才会有深度、广度。

其次,感慨较多的是教师缺少驾驭课堂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其实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真正做到随机应变,不被教材、教案所束缚,做到有机必抓,抓机不放。听第二节观摩课时,曾有这样一个小片断,教师问学生酒店的“我”对孔乙己的态度如何?有个学生回答说“鲁迅对孔乙己的态度冷淡”。对于这样的错误,教师竟没有注意到,没有抓住这个时机纠正,确实非常可惜。教学机智要求教师随时注意随时发现学生回答问题中出现的错误己片面或偏激的想法并加以纠正。有的教师上课总脱离不了设计好的教案,为了完成教案既定的内容而不断赶时间,不顾学生的反馈如何,不懂得根据当堂学生理解问题的实际情况(即教学反馈)而随时调整学习进度。如果学生一知半解,最终是达不到教学要求的。所以,教学机智还应该体现为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提出预设不到的问题,随时进行探讨,对学生的精彩回答,随机品评,而不应该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把这些忽视。湖南长沙市开福区植基中学的袁冬华这点做得非常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他上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询问学生是否有疑问,有个学生提出“起舞弄清影”一句应写作者想象自己在月宫中起舞,而不是在月色下起舞。这个看法与课文历来的看法不同。袁老师并没有回避,而是给时间学生进行一场“天上――人间”的大辩论。各自说自己的理由依据,结果还是找不到合适的解释。袁老师把疑问又留在课后,他到处找人讨论,到处翻阅资料,结果发现更多的问题。通过反复比较终于得出一种合理的解释。可以说,这节课学生的问题,学生们互释疑难推动并促进教师的释疑。这一过程达到了教学相长,学学促进。

孔乙己教案篇3

一、阅读,以提取信息为开始点

阅读首先是从文本的语言中提取信息的过程,即阅读首先在文本内容中循环。

用一节小学语文课《螳螂捕蝉》来说,可能更清晰,其推动教学进程的主要问题如下: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结合关键词(老师提供,略)复述故事。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吴王是攻打楚国好,还是不打好?

3.历史上因劝谏而获罪处死的例子有不少,但文中的少年却对吴王说了一个故事,不仅达到了劝谏的目的而且幸免一死,你能生动形象地说说这个故事吗?

4.少年的故事仅是成功的一半,阅读2―8段思考,他还做了哪些准备?

5.少年表面上是在讲故事,实则是在劝谏,他与大臣的劝谏有什么区别?

这节课显然是阅读教学课,但这节课教了什么?或者说在老师带领下学生做了什么?

第1个环节是复述情节,学生只需从文中筛选和抽取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这些要素即可回答。第2个环节也是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根据”的“课文内容”。同样,第3、4、5个环节都是大同小异,虽然也有说的能力的培养,但主要都是局限于对文本内容的提取。

这些从文中筛选与抽取出来的内容叫什么?当然是信息。什么是信息,信息是内在于句子里能从句子里抽取出来的内容。因此,这节课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在老师精心策划下的听说读写训练的阅读活动,主要培养的是信息提取的能力。这样的教学,就好像是沙中淘金,做的是力气活。而不像蜜蜂采蜜,把花粉酿造成新的事物――蜜,做创造的活。阅读只是在文中的内容中循环,拒绝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因而不能创生出作品的“意义”来。

二、阅读,以创生意义为落脚点

阅读当然不能只在文本的内容中循环。意义不是什么内在于文本中的内容,而是文本引发的读者的独特的阅读体验所呈现的结果。而每一个读者的知识背景、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和阅读心境以及阅读期待不同又影响着阅读的程度。或者换种表达方式,信息回答的是“它是什么意思?它说了什么?”意义回答的是“它做什么”,问它特定的语言和审美结构在读者的具体阅读中会引起什么反应。从内在机理上说,就是读者借助推理、想象等手段,对内容加工、提炼,因此,它是读者和文本共做的一场事件,意义是此一事件的结果。

我在教《孔乙己》一课时,就带领学生把解读引向了小说的审美结构:

孔乙己的生活环境中有哪些人组成,你能否列举一下并且归个类?

有长衫主顾,有短衣帮,有“我”,小孩子,有掌柜,还有丁举人等。可以归为三类:一类是成年人,并且成年人中也有两类,一是长衫主顾,包括丁举人,一是短衣帮;第二类是大孩子;第三类是小孩子。

每类人对他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这些影响反映了什么问题?带领学生向社会根源、向作品主题漫溯。

小孩子闻得笑声,就到店中来,孔乙己则可以分几颗茴香豆给他们,站起身来,俯下身去,在“多乎哉,不多也”得些许快乐。

关于大孩子,即“我”,小说中有两处描写。一处是教“我”识字,“我略略点一点头”,爱理不理,心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头去,不再理会”。不让孔乙己靠近。第二处是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决不靠近孔乙己。

短衣帮以嘲笑、挖苦孔乙己为乐,或者说是在孔乙己身上尽情找乐。而掌柜除此之外,只是记得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丁举人本是与孔乙己同根,中了举了,就富贵了起来,对没有中举的孔乙己,对偷了书的孔乙己则是“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致使孔乙己最后只能用手“走”去生活。

把这几类人连在一起看,有什么发现?

小孩子天真无邪,纯真可爱,没有受到社会与文化的浸染,所以对孔乙己是“无忧无虑”,孔乙己能从与他们的“交往”中获得些许快乐和解脱。但只能走进他们的“笑声”,显然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小孩子长大一些就成了大孩子,大孩子显然正受着浸染,社会与文化的陋习正侵蚀着他们,他们的灵魂正遭受着褪变,所以也瞧不起孔乙己,鄙视与厌弃孔乙己,因此孔乙己显然已不能从大孩子身上寻得快乐,甚至也不能与他们交往或交谈。对大孩子的世界也只能远远地看着,想走近显然已不可能了。大孩子进一步成长便成了成年人,而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孔乙己连看客也不是,只是笑料。他们或者对豪强者充满敬畏,对比自己更不幸的人肆意嘲弄,并比赛嘲笑不幸者的痛苦与伤疤的能力,以重拳出击迅速给出致命一拳为荣的,来寻找一时的快乐与“陶醉”,这就是“穷开心”,穷极无聊;或者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肆意的摧残与伤害。总之,孔乙己成了这个社会的唯一,成了这个社会全体成员的“敌人”,为这个社会的所有阶层的人所不能接受,因此,他的死是“的确”的,当然至于什么时候死,则是“大约”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作品的意图在于,揭露整个社会与文化,悲剧就应该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因为这个环境的最大特点,就是集体的愚昧与麻木和人性的扭曲,它的本质就是“吃人”。

我们还可以作更深广的讨论,继续追问:为什么会造就孔乙己这样的人,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人文环境?作者有没有在作品中有所暗示呢?我想是有的。

孔乙己教案篇4

在《孔乙己》一文中有三处“善良”表达:“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教小伙计“我”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这三处一直认为是为了表现孔乙己的善良心地,从而让读者更加痛恨封建文化和封建制度。可是,孔乙己真的是因为善良才有如此表现吗?

让我们一同来探究文章中的三处描写。

首先来看作者借小伙计之口告诉读者的内容: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吃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

这一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很残酷的现实:

孔乙己没有办法获得经济来源!因为唯一的经济来源“钞书”赚钱,因他“几次”“失踪”“也没有了”。这里提醒注意的是他“不会营生”!“幸而”告诉我们“钞钞书”是他仅有的谋生手段。那么,在没有谋生手段的情况下,孔乙己靠什么生存下去呢?乞讨么?长衫的会给他钱,还是短衣帮会给他钱?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孔乙己是生活在一个冷漠的世界中的。

“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偶然”这个词,我首先这样去理解:孔乙己平时靠吃百家饭生活,但“酒瘾”上来时,他克制不了自己,就去“做些偷窃的事”。这也能解释了前面“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的原因。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告诉我们“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间或”一词揭示一个现实——很显然,孔乙己经常来酒店花钱喝酒,而且是“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说明他“赚钱”水平还是可以的。现在需要明白的是:这钱从哪儿来的?真的是“偶然做些偷窃的事”吗?根据前面分析,我们有理由说答案是否定的。如此,我们还能说“品行却比别人都好”表现了孔乙己的善良吗?我认为这是作者反语,是讽刺!表现了孔乙己自命清高,爱慕虚荣的性格,也是他认为读书人高人一等的思想挣扎表现。其实,我认为“从不拖欠”的根本原因在于“好喝”!不能不说,这是无奈的“善良”!

再来看“教小伙计‘我’识字”这一细节的表现。

从过程看,孔乙己完全称得上“善良”:在孔乙己以为“我”不会写时,是“很恳切的说”,并两三嘱咐道,“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当“我”答上后,“显出极高兴的样子”;而当“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时,他“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然而,当我们审视事情发生的起因之后,同样可以发现,孔乙己此事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也可以说,孔乙己这处的表现同样是无可奈何的,这是无奈的“善良”!

最后来看“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这一回合内容。这也最是让我苦解的:因为单就这个情节,我无法看出任何非善良的东西。而依据人物性格的一致性,文章内容的连贯性,这是不应该出现的。只有当我把全文的内容整体理解并细加分析后,我才找到契入点:孔乙己的自命清高。

我们知道,孔乙己是自命为读书人,并自认为高人一等的,属于穿长衫的那个阶层的。在文中,我们看到他是绝不与短衣帮为伍的,对短衣帮也是“不屑一顾”的。而进入酒店来围着想吃茴香豆的孩子肯定是短衣帮家的,也肯定是不入孔乙己法眼的。照理孔乙己是不会理睬这些孩子的,但文章中偏偏孔乙己就给这些孩子茴香豆了,奇怪么?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我们仔细阅读文章就可以知道,孔乙己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举措呀!

首先,这一举措是在孩子们听到笑声之后才享受到的“福利”。而“笑声”总是在孔乙己痛苦中才发出的;其次,小伙计“我”也同样瞧不起“讨饭一样的”孔乙己的,这样,孔乙己“向孩子说话”的机会也近乎没有了。孤寂的孔乙己最后也只有“有几回”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豆了,来获得一点不平等的交流机会了。

综上所述,作者在这三处告诉读者的主要不是孔乙己的善良,而是他在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毒害下,已经扭曲了的善良本性。虽然在痛苦中偶然也有“善良”的萌动,但这些都是无奈的选择!作者通过孔乙己的“善良”面纱下隐射表现出的读书人高人一等,追求功名等思想,更好地引发读者的深思:是什么让人的善良变成这样丑陋的,从而更有力地揭露了封建文化的毒害之深,更深刻地提示了封建制度的罪恶,进而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封建社会的不可存在!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先生是相信进化论的,他相信人本善良。但在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长期毒害下,孔乙己在那冷漠冷酷的大潮中让“善良”偶尔冒个泡也值先生“哀其不幸”了;但在那个只有服从没有思考的环境中,“怒其不争”,先生也太瞧得起孔乙己了。

为了维护读书人的高人一等的形象,孔乙己“善良”的“从不拖欠”了;为了排解孤寂,孔乙己“善良”的“考我”了;为了获得存在感,孔乙己“善良”的“给他们茴香豆吃”了。“善良”对于孔乙己而言,也是很无奈的了!

孔乙己教案篇5

时下,在许多学校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个误区: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本”简单地理解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多活动、多说话,为了使课堂显得学生活动丰富,有的教师将动画片、课本剧引入课堂,而实际效果只是徒添了笑料而不能引起深思;有的教师不管什么体裁、题材的课文,都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将学生活动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只是搞机械式的一问一答;有的教师甚至为了让学生多说话而割舍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环节,把本应由学生自悟到的知一识直接填鸭似的灌输给学生。实际上,只有观念正确了,才会去设计合理的教学,去组织适宜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主体性也才能被真正体现出来。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要实行教学民主,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导,使学习成为目标明确、氛围愉悦、人人投入、个个实践、生动活泼、省时高效的学习。教师要在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对话中因势利导,师生在互动交流、教学相长中一起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要否定“教师为中心”,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要防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和杜绝放弃教师主导作用的情形出现。总之一句话,在课堂这块“地盘”上,我们既反对“教师牵着学生走”,又反对“教师跟着学生走”,师生双方要将主导性与主动性发挥出来。

案例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小说单元的学习可以说就是很好的契机,既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鲁迅的《孔乙己》、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契诃夫的《变色龙》、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这四篇课文都是小说,《蒲柳人家》和《热爱生命》为节选。,四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内容:学习鉴赏并运用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体会人物形象是如何表达主题的。由于人物描写方法在以前的教学中给学生教授过,所以在文中寻找各种描写方法对于学生来讲并不困难,而根据描写归纳总结人物性格特点,并由此领悟文章主题则成为了这四篇课文的教学难点。所以在此问题面前,教师如何正确、巧妙地引导,则成为学生掌握教学难点的关键。以教授《孔乙己》为例:

讲授《孔乙己》时,有这么一句描写:“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这是一段语言描写。学生有争议的地方是“君子固穷”这句话对于塑造孑L乙己的形象有何作用,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孙伟说:“这句话的意思课下注释里有:‘君子能够安于穷困’,我认为从这句话我们能够看出孔乙己以君子自比,作者想表现他是一个君子,一个读书人。”王健马上站起来反对:“既然标榜自己是君子,为什么还要偷东西?”“因为他穷………‘穷就可以偷东西吗?”“既然偷东西,就不是君子!”其他同学也纷纷发表意见,形成了两种意见:以孙伟为首。认为这句语言描写塑造了孔乙己是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形象,作者对其的不幸表现出了同情;以王健为首,赞同从这句话可看出孔乙已是一个品德败坏的人,读书人的身份其实是对孔乙己的一种讽刺。两个阵营谁都说服不了谁,学生们的眼光都落到了笔者身上,希望笔者做出一个评判。,

遇到这种情况,以往,教师可能就会按照教参或是一些备课资料直接告诉学生准确答案。但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要确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前“教师牵着学尘走”的思想,但也要反对“教师跟着学生走”,将合作学习变为自由活动。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基于此,笔者对学生们说:“分析人物描写,不能孤立地就言行或心理描写本身做文章,因为我们都知道人物生活在环境中,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活动的特定场所,而人物语言,就能够表现出一个人受环境影响的结果。所以我们要针对语言描写,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参与他的思维活动。刚才有同学说了‘穷就可以偷东西吗?’咱们就从这句话开始分析,得出我们想要的东西。第一个问题:孔乙己为什么要偷?第二个问题:孔乙己能不能不偷?第三个问题:假设孔乙己不偷东西,等待他的结局会是什么?”

话音刚落。就已经有学生举手了。

“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樊伟说。“孔乙己穷困潦倒,为了度日,不得不偷。”

“好,用了一个成语‘穷困潦倒’,还将孔乙己的无奈之情用‘不得不’表达了出来。那第二个问题呢?谁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笔者说。

刘易不甘人后也举起了手:“我觉得孔乙己不能不偷,因为如果不偷,他哪来的钱喝酒,他怎么过日子?”刘易用两个反问句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他不偷,他的结局会是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到“饿死。”

笔者马上又发问:“他为什么会饿死?”“他穷呀!”有的学生甚至笑了出来,因为问题又回到了当初他们自己探讨出的结果上,尤其是孙伟,笑着对其他同学说:“你看。我说的没错吧!”笔者也笑着对他说:“先别急,咱们再多想一步。”笔者对大家说:“紧接着的问题大家都要用心思考,孔乙己为什么会穷到偷东西的地步,换个问法就是‘是什么(谁)导致孔乙己沦落到了偷的地步?’”

大家议论纷纷。陈成功说:“课文里说他‘又不会营学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我认为是他自己不会谋生。”

郭晓楠抢着说:“可文章也说他靠给别人抄书挣饯呀!”

张坤站起来说:“虽然他也靠抄书挣钱,可他由于好喝懒做,坚持不了多久,反而偷人家的笔墨纸砚,这应该不是为生计所迫吧!”

“对了,是他自己好喝懒做的本性导致他不会营生。”

“那课文里还有没有暗示孔乙己贫穷原因的句子呢?”

“有呀,对孔乙己进行第一次肖像描写时说他‘身材很高大’,这说明他本来具有谋生的条件,自己却没有好好利用。”

“那他可以怎么利用呢?”

“文章说他‘没有进学’,说明考取功名是没有希望的,但他可以利用身体优势通过劳作去挣钱。”

笔者趁热打铁地问:“那他为什么没有劳动呢?”

“因为他看不起‘短衣帮’。”(关于这点,在前面分析环境描写时已有所探究,所以学生自然就很快地答出了。)

“那他为什么会有这种鄙视劳动人民的想法呢?”

王健说:“我想还是得从‘君子固穷’、‘之乎者也’这些话来分析,他考取功名多年,说明他对科举的热衷,而封建统治者向来是尊奉儒学的,他们提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孔乙己内心深处,自然也形成了这种认识。所以我认为‘君子固穷’的说法表现了他对读书人身份的一种痴迷的维护,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我认为这句话还是孔乙己对自己偷窃行为的一种辩解、掩饰,他标榜自己是‘君子’,是‘读书人’,而君子是安于贫穷的,那他怎么又会偷东西呢?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孙伟也一改初衷地说。

“对着没有读过书的‘短衣帮’说文言,也是他迂腐性格的一种写照。”高小琪补充说:“再综合课文里对‘短衣帮’的描写,孔乙己在他们面前的言行不能不说也和他们有关,是他们的嘲笑、挖苦使孔乙己慢慢变成了这样。”

“好,大家已经分析得差不多了,综合你们所说的,孔乙己的‘穷’和‘偷’其实应该说是他自己造成的,可这并不是他天生的,而是……”

“社会制度和科举制度,还有那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的。”有学生接口说。笔者总结说:“所以这句语言描写不仅表现了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还表现了文章的主题。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如何通过分析人物形象领悟课文主题。”

反思

第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翁,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民主、平等地与学生们一起探讨研究。

第二,在学生自主探究时,教师不能游离于学生的讨论圈外,也不应将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学生,而应做一个全局的掌控者、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应根据课堂进展及时给予关键性提示,使学生独立思考,但也不致偏离轨道。

第三,在学生有独立、独到的见解时给予肯定、鼓励,激励其他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形成踊跃发言的学习氛围。

孔乙己教案篇6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科学方法。著名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最好的学习效果来自于有学习兴趣、乐于学习的人,说明了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1.巧设悬念,精心质疑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解《孔乙己》这篇小说时,我问学生:“孔乙己叫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孔乙己。”我又问:“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加思索便回答道:“是绰号。”我又问:“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为什么连个名字都没有?”学生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面对孔乙己没有名字这一反常现象,深深地思索起来,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了起来。

古人云:“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善于设疑,巧于质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运用学科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

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多样的作业内容,可以不断地引发学生新的探究活动,所以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学起来有趣。比如,可将语文智力竞赛活动、语文作品展评活动、语文主题活动等引入课堂,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处于十分亢奋的求知状态,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

二、运用课堂讨论,提高语文能力

课堂讨论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他们的合作精神,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1.精心选择课堂讨论的内容

课堂讨论的内容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所以要精心选择。

2.准确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

现在的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在课堂上随时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鼓励质疑,增强合作,探究答案

4.及时对课堂讨论进行总结

在讨论中,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进行热烈讨论,但他们最关心的是教师对自己见解的看法,因此,总结时教师要分析学生的见解,充分肯定正确的意见,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及时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表现明显,小组合作,积极交流的场面屡见不鲜。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而且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课堂和语文实践紧密联系,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融在了生动活泼的课堂当中。

孔乙己教案篇7

一、精选教学切入口,营造交响之情境

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新授课的切入口精心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著名的特级教师程红兵老师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把菲利普一家人对于勒的不同评价作为教学的切入口――“请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括怎么称呼他,怎么说他的”[2],这种独特地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和讨论的课堂教学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个体交流中既把握了作品的主题,又对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语言文字有了全方位理解,避免了肢解作品的弊端。

二、分层提问巧预设,转化难易出精彩

教学时,对过难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分解成易理解而能生趣的小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纵深处发展,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学生轻松地探究出答案。如《故乡》中:“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哲理深刻,学生理解较难,教学时,教师可以预设3个提问 :①文句中的“路”,只是指地上的路吗?②这句中的“路”与“希望”之间有何联系?③作者的这句话含义是什么呢?有前两个问题的探讨铺垫,问题③的解答,学生感觉容易多了。

教学中我们还会发现有些看似浅显又被学生忽视的问题,对深入解读文本显得非常重要。如《小橘灯》中这样一句:“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教学中,这样提问:“话没说完就停住了,小姑娘是不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爸爸去哪里了呢?”当学生否定回答时,再提一问:“小姑娘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呢?”学生中会有“不方便说”“怕别人知道”等答案,此时,我们就可以追问道:“文章这样写,表现了小姑娘哪些性格特点?” 学生在答问中,对作者用省略号表现小姑娘“机警、乐观”性格特点的巧妙用法有了深入理解。

三、曲直变化多视角,点燃火花求开放

课堂提问要讲究策略,若一味地直来直去地提问,久而久之,学生对这种提问方式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如果我们把问题以曲问的方式提出,营造一个“愤”“悱”空间,就能激发学生在思维上“跳一跳”的兴趣。如教学《老山界》时,引导学生理解 “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试着换个角度问:“‘抢’字是否表明了红军战士不守纪律呢?”在学生给予否定时,又进一步追问:“‘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今天早餐时,我们班的小蒙抢同桌其他同学饭菜,小蒙的‘抢’又说明了什么?”至此,教师这一曲问,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就准确明白了。

《孔乙己》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看似矛盾的话,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我们不妨转化成这样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个体交流中很快就会明白:无人关注孔乙己生死,“我”也没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确切消息,所以他“大约”死了;而孔乙己的性格、所处的社会环境,注定其必死无疑,所以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用看似矛盾却十分精当的语言,揭示出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教者化曲为直的提问方式的变化,不仅引导学生在个体交响中轻松地解读了文本,更在于引领其转换思维视角,点燃其探求灵活解决问题的思维火花。

教者应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开放思维的问题,在探讨中培养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提问:①你觉得真正的英雄应该具备怎样品质?②课文中的鲁提辖是真正的英雄吗? 学生根据自己获得相关知识来陈述、争辩,交响中大家对鲁提辖的认识明确了:鲁提辖有正义感,但做事鲁莽、不计后果。课文中的鲁提辖只能算是一个好汉,并非真正的英雄。

孔乙己教案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导入法;切题;激趣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077-01

语文教学的导入艺术必须遵循两大原则:一是切题,即教学的开头要从属于教学内容,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服务,而不能故弄玄虚,为艺术而艺术;二是激趣,即每堂课的导入要能够激发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浓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活泼愉快地学习。这也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至关重要的一步。怎么来设计一个好的导入呢?

一、引用有关的名言、诗词、故事导入

引用与课文有关的诗词、名言、成语、典故、故事等导入新课,既形象又生动,又能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知识,还可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如笔者在教学培根的《谈读书》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孔子因读书勤奋,留下了‘韦编三绝’的佳话;培根因文章至理,道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古往今来,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离不开读书,可以说读书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言, 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初中的学生还是一个喜欢听故事的年龄,语文老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点,在导入课文时,讲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故事,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在引导学生学习《论语〈十则〉》的时候,我开篇就给学生讲述了宋代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接下来顺势提问“为什么赵普敢夸下海口,说只要用半部论语就能够帮助宋太宗治理好天下呢?论语真有这么大的力量吗?我们一起来看看。”通过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不仅顺利导入新课,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多媒体导入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师的教学工具也日益多样化了,语文教师也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容量,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如图像、声音、视频等等,这些都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或借助于多媒体设备,描摹一幅图景,创设一种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深受感染,激情澎湃。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先让学生听腾格尔的《父亲和我》,优美的旋律,感人的歌词,动情的演唱,都会深深触动学生的情感。歌曲将尽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同学们,大家都会唱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然而,我们在一次次歌颂妈妈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另外一个人---我们的爸爸!是呀,经年累月中,爸爸用他那并不宽阔的肩膀,默默地为我们撑起一方晴空,这如山般的父爱,凝重,执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背影》,认识这位名人的普通父亲。”至此,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积极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也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乐法导入,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如《春》一课,我采用《春天来了》这首古筝弹奏的名曲,让学生沉浸于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的春天美景之中,又如《看戏》一课,我采用《梅兰芳京剧选段》的盒带音乐导入,学生们立刻就被中国的艺术瑰宝——京剧吸引住了。用音乐感染法导入能使学生真正“乐”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文本需要选择恰当的歌曲让学生欣赏,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自然导入课文。

三、悬念导入

导语中有意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解愿望,积极地思考问题。于漪老师在教鲁迅的《孔乙己》是这样导入的:“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个短篇小说的人,无不被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那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现象所感动。鲁迅自己也这样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为什么鲁迅创作了许多小说,而最喜欢《孔乙己》呢?鲁迅究竟用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孔乙己这样一个现象呢?我们学习课文以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且人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鲁迅的《孔乙己》写的是孔乙己一生的悲剧。读悲剧时人们的心情往往很难过,洒下同情的眼泪。但读《孔乙己》时,你的眼泪流不出来,心里阵阵绞痛,眼泪往肚子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呢?读课文以后我们就可以找到正确的回答”。这则导语抓住课文的重点: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巧布疑阵,而且还明确告诉先生答案就在文中,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对解疑有信心,学习主动性自然会很大程度的提高。

上一篇:伯牙绝弦翻译范文 下一篇:酵素的作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