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03-13 23:29:10

孔乙己读后感范文第1篇

知识要点:1、读后感是读了别人的文章或着作之后,把自己的感想、体会写出来的一种文章形式。2、读后感通常包括两个部分:读和感。“读”是基础,“感”是由“读”引发的,只有读懂原文,才能有“感”可言。3、读后感有叙有议,以议为主,属议论文范畴。

考试说明:我们平时读书,读文章,思想上有时会受到启迪,懂得了某个道理;感情上有时会受到触动,产生某种联想……懂得的道理,产生的想法,统称为读后的感想。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并加以阐述,便是读后感。

1、如何写好读后感

写读后感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吃透原文有感而发

要写好一篇读后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对原文的基本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另一个是有一定的文字表达的能力。而就这两个条件的关系来说,前者是基础,是前提。因为读后感的写作,要求从原文出发,联系实际,发表感想。如果对原文的内容缺乏理解或理解得不够准确,那就无感可写或者感而不当了。

要想准确而又深刻地理解原文的内容,就必须在动笔之前,沉下心来,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阅读原文,对原文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心思想,并搞清层次和层次、段落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看一看这些层次和段落是怎样围绕着中心论点展开的。

当然,考生临场作文,时间紧迫,是很难对原文进行过细地分析的。不过,作为读后感写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上述要点是必须注意的;而且,“磨刀不误砍柴功”,吃透了原文,才能有感而发,也才能写得比较顺手。有的考生写作水平本来不差,但不去仔细地阅读原文,还没有完全弄清原文的基本内容,就匆匆忙忙动笔写作,结果成绩很不理想。

(2)抓注重点精心立意

近几年中考作文平分标准都提出了“立意新颖”的要求。就一篇议论文来说,“立意”主要指的是中心论点的确立。而“新颖”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有新鲜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二是内容要深刻,有独到之处,不能浅尝辄止。要达到这些要求,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要抓注重点,生发开去,而不要面面俱到。

扣住原文的中心思想,立意谋篇,固然算紧扣了原文;而从原文的内容出发,抓住某一个侧面或某一点去写,也未尝不算紧扣了原文。事实上,我们常见的许多写得好的读后感,并不是篇篇都紧扣了原文的中心思想的。但是,抓住原文的某一侧面或某一点去写,也必须在充分理解了原文的中心思想的前提下才能写好。如果对原文的中心思想茫然无知,那么,对文章的各个侧面的理解也就不会深刻,当然也就不可能写出动人心弦的读后感来。

(3)联系实际议而不空

凡是写过一些读后感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读了一篇文章,在某一点上有深刻的感触,便很自然地联想到与之有关的许多事情,许多问题。这种联想的过程其实也就是联系实际的过程。

从近几年来的中考作文来看,许多考生在联系实际方面是做得很好的。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一些具体事例,来谈自己的感想,读来亲切生动。但也有一些考生,所写的读后感尽是一些空洞的说教、政治口号、誓言之类,使人感到生硬、枯燥。

至于联系哪些实际,这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围。大体说来,无非是这样两个方面:一是联系主观的实际,即自己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二是联系客观的实际,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种实际情况。只要是从内容的需要出发,联想哪方面的实际都是可以的。

(4)夹叙夹议以议为主

读后感既然属于议论文的范畴,那么它的主要表达方式当然是议论和说明。不过,它要求从原文出发,联系一些具体事例,所以又常常用叙述这一表达方式。一般来说,读后感的写法是这样的:从读了某一篇文章谈起,摆出中心论点。然后再举出一些具体事例(包括引用原文的某些内容),进而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证。这是就文章的整体来说的。就文章的某一部分来说,也往往是叙议相间,两相结合。这样就构成了一种夹叙夹议的形式。在这里,议是叙的纲领和统帅,而叙是议的根据和佐证。前者是论点,后者是论据,二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这里需要注意的,首先是坚持以议为主的原则。我们在联系实际、引用事实的时候,要始终不忘其目的是为了说明和论证中心论点。这就需要对事实进行归纳分析,指出它所包含的意义。其次,引述原文也需要注意。一般说来,引述不宜过多过细,能说明问题就可以了。还有,也不一定去整段整段地照抄原文,有时根据表达的需要,只在行文中引用原文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或句子就行了。

2、充分用好“四字诀”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考试时,如果充分用好“四字诀”,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2)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刻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3)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取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以上说的是读后感,如果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思想上受到触动,也要写篇感想,那就是观后感了。观后感的写法和读后感一样,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16-1]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写一篇读后感。

唐黎是河南省1996年高考女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她家很穷,正为上大学那数千元费用发愁。有一厂家上门允诺,只要她在电视上说一句是喝了该厂的口服液才使头脑敏捷,就可得到一万元的广告费,可是唐黎拒绝了。她说:“俺家穷,从来没喝过那健脑的口服液。如果我贪钱说瞎话,今后我在社会上怎么做人呢?”

导思:这是一篇根据材料写读后感的作文题。写作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确定感点。读一篇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读后感”的感点往往是多样性的,既可以就原作的主旨发表感想,也可以从某一个侧面发表感想,甚至就其中的某一句话谈感想。如抓住上述材料的主旨可确立“要舍利取义”、“要实事求是”一类的感点;从另一个侧面则可确立“要抵制住金钱的诱惑”、“做人要诚实”、“虚假广告做不得”等感点;抓住唐黎说的一句话则可确立“莫为金钱说瞎话”的感点。

2、阐述感点。“读后感”的生命在于联系实际,引申发挥,在论证过程中要生发联想;可以联想到上下数前年,纵横数万里;个人的,社会的;历史的,现实的;正面的,反面的,通过横向的旁征博引来阐发观点。例如由“唐黎做人诚实”可以联想到:汉朝季布一诺千金;在蒙受不白之冤时也敢于说真话,为民请命。

3、选择论据。可以选用我国古代的优秀思想言论,如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类名言,作理论论据,论证“要拒绝金钱的诱惑”这一类感点;也可以列举当今社会上少数人被金钱牵着鼻子走的若干典型事例,作事实论据,从反面论证“要拒绝金钱的诱惑”这一感点。

[16-2]写一篇读了《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课之后的感想,题目自拟。

要求:观点正确,中心突出,扣住两篇课文,联系实际,有叙有议。层次清楚,语句通顺,600字左右。

导思:这个命题要求考生写一篇读后感,与一般的读后感不同的是,要读两篇文章而后写感想。

1、既然有两篇文章,必然有不同之处,但两篇连读,又一定有共同点,这就是这篇读后感要写的内容。

2、《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课文都是同学们熟悉的,每篇之中的主题都很深刻,所以考生一定要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二者的异中之同,由此引发感想。

3、根据题目的要求,感想不能只限于对文章的感想,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写出这篇文章在现实社会能给你什么启迪,也就是说既要扣住两篇课文,又要联系实际,这是本文的写作重点,考生在动笔前,一定要先把握住这一要点,同时,要把题后要求切实贯彻到作文之中。

相关阅读:

孔乙己读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策略;指导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诠释了现代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关系。《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现代教育理论家则认为:“读”属于理解系统,而“写”则属于表达系统,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通过叶老先生这句精彩而又深度概括的话语我可以理解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在阅读基础上的必然发展。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发展语文能力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基本内容。语文能力中读、写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读”是基础,是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只有“读”这个基础打好了,才能盖好“写”的这幢高楼大厦,“读”与“写”的结合,实际上是“举一”与“反三”的结合,是“学习”与“运用”的结合。只有“读写结合,读写联动”,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读中学写,读写结合

入选语文教材上的课文,都是经过教材编委会及专家精挑细选的,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无论是文章的体裁格式、语言文字还是写作方法都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典范。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不能以“文”论“文”,应该注意在课文的学习的同时与“写”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写”的启示。在教学中时刻要保持有“写”的意识,要关注“写”,注重“读中学写,读写结合”。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悟课文的主题情感,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写”的意识,从而学会表达。读中学写主要采取仿写方法进行练习。仿写,就是模仿某些课文中的的语言文字、句式、课文结构或作者的写作方法等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如《喇叭花》一文中介绍了喇叭花盛开的时间,花朵的样子,颜色等。在学完课文后,我就让学生也从这几方面着手来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卉。在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后,又让学生从水果的形状、颜色、滋味等几方面来向大家介绍一种水果。其实,在人教版教材中所有课文中我们都能找到仿写的训练点,或句式、或结构、或方法等。

二、读中练写,读写结合

在教学中,要深度挖掘教材,努力发现能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训练的读写结合的生成点,设计各种形式的片断练习,进行读写练习,读中练写,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阅读过程中除了做批注以外,还应经常让学生练习续写、扩写、改写、写感受、启示等。读中练写常用的方法有续写、改扩写和写读后感。有些课文,虽然文章看似结束了,却给我们意犹未尽的感觉,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对于这样的课文,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合理延伸。如《孔乙己》一文在结尾写到“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文中并没有确定孔乙己的死活,我们可以假设孔乙己没有死这条线,让学生续写孔乙己的别样人生。还有如老师经常让学生进行续写的《穷人》一课,文中的结尾:“桑娜拉上了帐子……”那么以后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这一家人的日子会过得怎样呢?让学生继续写下去。教材中可以续写的文章比比皆是,像《范进中举》《凡卡》《给予在故事》等等。有的课文,或内容感人或文章中的人物命运令人感叹,还有的文章是孩子励志的正能量,这样的课文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写出读后感或启示。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滨孙漂流记》《窃读记》等,都是写读后感最好的文章。这样的续写、写读后感通常能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和习作的兴趣,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读中悟写,读写结合

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进行习作最好的范例。教材里的文章,多数都是名家的经典之作,课文的语言文字、写作方法、课文的结构就是习作最好的“老师”。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进行习作。但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来“悟”,只有加强阅读教学,悟读文章,才能悟出文章的精华,在阅读教学、悟读文章当中引导学生读中悟写,读写结合。教材既然是例子,那么教师就要恰当的教学生一些关于习作的方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描写人物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写细节的方法,开头结尾、布局谋篇的写作方法等。课上老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修辞方法,学生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写作方法,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孔乙己读后感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资源;写作形式;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2801

中学生普遍缺乏体验素材,写起文章来一编二凑三造假,主要原因就是作文教学没有规范有序的教材。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换句话理解,教材就是学语文学写作的范文,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知识和技巧。教师若能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和阅读教学的写作资源,不再剥离阅读谈写作,那么,写作就不再那么费心劳神了。在教学实践与探索中,我从教材中归纳出以下四种操作性较强的写作形式:

一、“依葫芦画瓢”――仿写

仿写无疑是读写结合的最基础、最实用的形式,是初学写作者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我在阅读教学中常抓那些词汇量丰富、句式特点明显、修辞运用巧妙的句子让学生仿句练习。如,学《观舞记》,可以仿课文2―5段的假设句,也可仿7段的比喻句,还可仿17段的排比句,设计语境仿写6个“忽而”。也可以开展片段仿写。如,仿《春》调动各种感官,写活、写美景物;仿《济南的冬天》用拟人手法描摹事物,使事物富有情趣;仿《咏雪》巧用比喻绘美景;仿《秋天的怀念》用细节表达情韵……让学生选准某一点或一个方面,从表现手法、修辞运用等方面进行仿写。当然还可以开展文本整体仿写活动。教材中有的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容易找到情感的“共鸣点”,可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积淀写作文。如,借鉴《王几何》用神态描写让人物鲜活的方法,练习写一个你熟悉的人;借鉴《羚羊木雕》的选材立意之法,以“成长”为话题写作文;借鉴《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巧设伏笔、悬念的方法来练笔。这样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依葫芦画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迫就不会再现。

二、“新瓶装老酒”――改写

改写,就是在原作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可以改变文体、语体、人称。改写既要忠实原作精神,又可对原作酌情改动,表现出自己的风格。如《木兰诗》可补充相关的史料,对人物、环境作具体描写,将木兰从军的故事改写成一篇历史小说。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把《石壕吏》搬上“舞台”,把《天净沙・秋思》、《白雪歌送武断官归京》等古诗改写成优美的散文,再现一段或沉重或明快的历史;或将《皇帝的新装》改写为课本剧,集中刻画统治阶层与社会大众的丑陋嘴脸…… 这种“新瓶装老酒”的写作形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余音绕梁”――续写

续写是在原文基础上的再创造,在教学过程中可抓住文本背后蕴含的语言、心理、场景和情节等方面的“留白”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拓展延伸,发挥联想和想象,与原文自然、连贯衔接,使续写的内容丰富,有创意。如《蜡烛》中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可让学生揣摩设想她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芦花荡》,可让学生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童话《皇帝的新装》,可以鼓励学生想象“游行大典之后”的情节发展,续写一个有趣的结尾;《孔乙己》,可鼓励学生打破时空界限,虚构“孔乙己巧遇范进”的戏剧般的情景,引导学生展开对中国封建教育的深层次探讨……教学时,教师如能诱导学生去发掘那些“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因素作为写作训练的素材,无疑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四、“倒嚼甘蔗”――写读后感

x后感可以是对原文主题的思考,也可以是对部分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是对某些细节或语句的心得,这就需要我们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体会最深、最值得和别人分享的内容来写。读后感的关键是“感”,但“感”的内容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要紧扣原文的相关内容,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可以适当引述原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举出实例,来印证或深化阅读感受,这样的读后感内容丰富,说服力强,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可。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却步,而要化解困难,促使困难得以解决的道理,可让学生结合学习写些体会或感想;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我们也要向保尔学习,扬起理想的风帆,努力学习;读《童年》有感,要珍惜眼前幸福美好的生活,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诸如此类,让学生找准感悟点,用倒嚼甘蔗的方法写读后感,以利消化与吸收,进而培养写作与感悟能力。

孔乙己读后感范文第4篇

一、仿写奠基,探索写作入门之道

新课改下,说的最多的一词便是“创新”。作文是需要创新,但创新不能凭空产生。正如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茅盾曾说过:“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写作能力正如他们的人生一样,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如果没有基本的、具体的文章作为可参考、可借鉴的模仿对象,那么他们也就无法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方法,又何谈写出创新的文章?为此笔者认为,仿写能为学生今后的作文能力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以《为你打开一扇门》一文为例,有学生以第二章节仿写如下: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只要你愿意努力,懂得付出,只要你能对每个爱你的人怀着感恩和珍惜的心态,这些爱一定会留在你的记忆深处,成为你人生中最美妙的风景。

可见,学生通过仿写训练,借鉴到了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的相关技巧,提高了其运用语法、修辞知识、炼字炼句和创造思维的能力,避免了“死读书”“读死书”的弊病。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从范文中选准某一点或一个方面,就能让学生在仿写中将所学课文的写作常识、方法活用于作文之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甚至涌现出许多文思俱佳的语段。

二、补白拓展,改编扩充翻出新意

入选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很多作品中作者都会在有意无意间留下一些“空白”,这些充斥着作者强烈、深沉、储蓄的情感“空白”,正是给读者造成悬念或让人回味余地的地方。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捕捉这些文本的空白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所缺情节的链条补上,以补白拓展的形式不仅提升学生对文本诉理解,也能在以写促读中训练学生的语言。

例如学习童话《皇帝的新装》,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想象“游行大典之后”的情节发展,结合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续写;学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后,可以引导学生对小说进行续写,想象菲利普一家旅行归来再遇发迹后的于勒的情景,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裸的金钱关系;学习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之后,鼓励学生打破时空界限,虚构“孔乙己巧遇范进”的戏剧般的情景,引导学生展开对中国封建教育的深层次探讨;学习寓言故事《滥竽充数》后可以续写“南郭先生逃走以后……”学习《最后一片叶子》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补写“风雨之夜作画”这一情节……教学时,教师如能诱导学生去发掘那些“余音绕梁,三日未绝”的因素作为写作训练的素材,无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通过以补白的拓展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可以多角度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想象中学生的个性化更能得以张扬,各种奇思妙想不断培养着学生的文学创新能力。

三、读后感言,挖掘文本思想内涵

读书的好处不胜枚举,书读的越多,才能在创作时得心应手。但如果是走马观花似的读书,没有在记忆深处留下任何的印象,那就失去了文本应该有的作用。而引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可以让学生将每篇文章都看懂、看透,只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丰富的感悟,有感而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密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物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大胆表达生活中的真、善、美。

例如学习完《柳叶儿》一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柳叶儿》一文中讲述的作者儿时为什么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等几件事,结合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从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的角度去写读后感。再比如学习《伤仲永》一文后,可以让学生围绕教育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来写读后感。学习《愚公移山》后,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愚公精神”发表看法,抓住文章的主题词抒写内心的真实体验,联系生活实际写出对美好人生的执着追求……

读后感需要读者在了解课文、深入课文的基础上,才能有所表达、有所感悟,以读后感的形式,正是实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和写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归宿。我们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语文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相互依托性,以读带写,读写结合,把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有机联系起来,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才能使学生阅读和写作两不误。

孔乙己读后感范文第5篇

一.据文悟道,准确把握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精度

大凡文章,不论诗歌、散文,还是戏剧、小说,都是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的有机统一,即“文”与“道”的结合,其中,“文”是“道”的载体,而“道”是“文”的灵魂,据文悟道,即依据课文的语言文字去剖析蕴含的思想内容,来完成德育的渗透,否则,抛弃文者讲其道,则道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所依傍,即使老师讲的再多,语言再生动,可学生未必见情而动,认为教师是一个“真正的骗子”,他的讲解只是一些“正确的废话”而已。

因此,教师必须以语言文字为基础,切实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去自然而然地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这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例如,教学《孔乙己》,只有学生熟读感知的基础上,才能通过孔乙己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真正领悟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二.因文定量,准确把握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广度

不同的文章,其思想性强弱亦不同,蕴含的德育因素多寡不一,因此,德育渗透的量也应有所不同,强而多则大,弱而寡则小,不宜“一刀切”。所以,对《狱中书简》这种文章,就不能只去欣赏文字的优美而忽视德育的渗透;对于一些点到即可顿悟的文章,则不必大肆渲染,尽其力、竭其能而为之;而一些说明文,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知其物,所以文章本身并不具备多少德育因素,因此,也就没有必要非搞德育渗透的工作不可。也就是说德育的渗透是有机的,是潜移默化的,渗透量的大小、多寡完全取决于文章的内容,该大则大,该小则小,因文定量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广度。

三.依文选位,准确把握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多维度

文章不同,德育因素多寡不同,作者经历年代不同,德育渗透时的角度、时间亦不同。

有些文章,德育渗透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例如《沁园春・雪》 教学前应让学生反复诵读,听录音,初步感受写景的壮丽、革命者胸怀的博大;教学中,师生应进一步通过感悟写景如何壮丽,评古的目的,从而领悟到词中所抒发的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当今革命英雄的博怀、坚定的信念以及伟大的抱负;教学结束时还应结合古今风流人物“俱往矣”,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少年,肩负重任,我们应该怎么办,谈谈自己的想法。

有些文章,则无需自始至终进行德育的渗透,只需在关键之处点拨即可,如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细菌的启示》,通过讲读课文,抓住“启示”一词让学生读后感悟即可。也有些文章,作者的经历将成为领会其思想内容的契机,例如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则是理解其作品中无数各具面孔的看客的金钥匙,因此,在教学前可介绍作者的有关情况;还有些文章的出处及题目,对理解主旨有密切联系,可在讲前适当讲解有关资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便可运用此法。

四.就文取法,准确把握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灵巧度

文章不同,思想内容不同,而渗透的方法亦不同,必要灵活运用。要充分发挥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奠基作用,主要靠教师的诱达,所谓“诱”,即循循善诱,诱导激发。一要以情动人,二要深刻感人,三要形式多样。所谓以情动人即要求教师要进入角色,情动于中,只有如此,才能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所谓深刻感人,就是语言要含蓄幽默,耐人寻味,要善于画龙点睛,一语即中,避免生硬的空泛议论或附加政治口号;而形式多样,则指方法灵活,融会贯通,可采用形象法、联系法、层递法、朗读法、比较法、缩写或写读后感等。

有些课文,篇与篇之间思想往往有一定的联系,或相似、或相关、或映衬,教学宜采用对照比较法,明确异同,加深理解,例如在教学《孔乙己》和《范进中举》时便可运用此法。

续写或写读后感,也是搞好德育渗透的法宝之一。例如《孔乙己真的死了吗?》的续写,《读〈范进中举〉有感》,都能激疑启思,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受到深刻教育。

语文教学中必须要有德育的有机渗透,使文道合一。语文教师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更要加强德育教育,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真正使语文教学发挥其作用,培养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只是德育渗透“度”的把握,并非易事。但只要谨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必会处理好“文”与“道”的统一,处理好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的关系。

孔乙己读后感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

1 现状

来自城郊农村,对读书不太感兴趣,这些都无情地制约着学生的“读”。据权威调查发现:70%以上的农村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自试行新教材以来,任课教师感触最深的是农村初中学生知识面太窄,看的课外书太少,很多问题无法交流。这些因素使阅读教学成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在特定的环境下“以写促读”甚至优于“以读促写”,更能提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 实施策略:以写促读

新课程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就是读者对文本作主观审视,进行个性化理解,从而悟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时,要强调学生的自主阅读。正如胡适先生所认为的,古人所说的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是不够的,须有“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手到才有所得。”其实,传统语文教学是十分注重以写促读的。古人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就是说必须动笔写了才能读有成效。韩愈在《进学解》中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说的就是读必须靠写来促进。潘新和教授也认为:“写能使读时不明晰的变得明晰,能使思维精密化、感受语词化、思想条理化。”

所以在阅读的基础上写作,是深化阅读成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写促读的形式多样:通过“续写”人物命运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通过写“读后感”来加深对文本所展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同;通过“仿写”来加深对文本所展示的句式、写作手法的学习……

2.1 通过“续写”促“读”

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原文作延伸。续写前,做到熟读原文,故事情节烂熟于心,人物性格准确把握,全文旨意透彻理解。

如《孔乙己》一文,它可读的东西很多,但给学生的印象往往散乱肤浅。为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生活环境,明确主题,可以要求学生抓住课文中“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这句话,让学生续写“孔乙己之死”。请看学生的练笔:

孔乙己用手支撑着整个身子,慢慢地爬行。一路上,那些穿长衫的都避而远之,而穿短衣的也不断地取笑他,一些小孩子则围着他蹦来蹦去,边笑边叫:“孔乙己做小偷,被打成了一只大乌龟,孔乙己……”“不要……”孔乙己有气无力地说。忽然一辆马车疾驶而来,小孩四下逃散,马车从孔乙己身上碾过。孔乙己气绝身亡。

由文可见,学生不仅准确地把握住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也抓住了众人那灰暗的心态,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孔乙己的同情之心,对众人的贬斥之情。通过写这样的文章,学生对《孔乙己》的理解还会不深刻吗?

2.2 通过写“读后感”促“读”

许多课文的“研讨与练习”有写“读后感”的要求,其用意,我想主要是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以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练习如果运用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执教完《伤仲永》后,让学生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抒写自己的感想。有学生写到:“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方仲永的天资过人,但最终还是‘泯然众人矣’,如果他能得到后天的教育,命运将会彻底改变。所以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认真学习,命运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由此可见,学生已理解了课文所阐明的道理,并得到了启发。

2.3 通过“仿写”促读

在阅读教学中,遇到一些描写精彩生动,或与学生写作结合紧密、有代表意义的结构段,尤其是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精彩段落,都可以用来进行仿写。在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让学生以“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仿写,很多学生仿写得不错。这样学以致用,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就提高了。

潘新和教授认为:“不论是由读到写还是由写到读,都要靠系统的知识支撑,使知识与实践对接。”故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所渗透写作手法知识。一位执教《阿长与〈山海经〉》时,先打印了一些使用欲扬先抑手法的文章(如《伯父从台湾归来》《邻居阿麻》《我有这样一位妈妈》等)给学生阅读,再让学生使用此手法描写同学或老师。因为他们都是学生最熟悉的,故学生写得很真实,个别学生还恰当地运用这种手法来刻画人物。这样仿写,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一举两得。

当然,以写促读的形式不止这些,还可以通过“改写”文本来加深学生对文本所展示的人物、事件、内容的把握。如,可以把《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运用想象补充一些隐去的故事情节;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最后一课》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

3 探索效果:兴趣、阅读量激增

中学生的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故在写后的互动交流中,教师要做的事主要有两件,一是激励学生,使学生享受到写作带来的快乐;二是引导学生“赏析”学生作品,尤其是学生作品中运用了阅读积累的“言语秘妙”时,教师更要毫不吝啬赞美之词,把写作知识渗透于阅读之中,渗透于评讲之中,渗透于表扬之中,使学生掌握“言语秘妙”。所以每次练笔后,我都会及时批改,挑选出较好的作品在全班朗读,与学生共同品读,并以小报形式定期刊发学生作品,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量也随之增加。

孔乙己读后感范文第7篇

一、研究缘起

1.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令人堪忧。我所在的学校因条件所限,校藏图书甚少,学生大多来自城郊农村,对读书不太感兴趣,这些都无情地制约着学生的“读”。据权威调查发现:70%以上的农村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自试行新教材以来,任课教师感触最深的是农村初中学生知识面太窄,看的课外书太少,很多问题无法交流。这些因素使阅读教学成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2. 学习并有了新的教学理念。在听了潘新和教授的一次讲座后,知道“以写作为本位的‘表现发展型’新语文教育规范的建构,已是势所必然。”“写作本位”、“以写带读”、“以写促读”更符合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言语需求,是当代语文教育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在“写作本位”的读写观里,读“完”(就是读“懂”)一篇文章,阅读教学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更重要,就是使学生学以致用,就是要让学生把从读中学到的用在文章写作中,让他们把对文章的理解、感想说出来,或者写出来。这才能算是真正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

在特定的环境下“以写促读”甚至优于“以读促写”,更能提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实施策略:以写促读

新课程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就是读者对文本作主观审视,进行个性化理解,从而悟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时,要强调学生的自主阅读。正如胡适先生所认为的,古人所说的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是不够的,须有“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手到才有所得。”其实,传统语文教学是十分注重以写促读的。古人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就是说必须动笔写了才能读有成效。韩愈在《进学解》中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说的就是读必须靠写来促进。潘新和教授也认为:“写能使读时不明晰的变得明晰,能使思维精密化、感受语词化、思想条理化。”

所以在阅读的基础上写作,是深化阅读成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写促读的形式多样:通过“续写”人物命运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通过写“读后感”来加深对文本所展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同;通过“仿写”来加深对文本所展示的句式、写作手法的学习……

1. 通过“续写”促“读”

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原文作延伸。续写前,做到熟读原文,故事情节烂熟于心,人物性格准确把握,全文旨意透彻理解。

如《孔乙己》一文,它可读的东西很多,但给学生的印象往往散乱肤浅。为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生活环境,明确主题,可以要求学生抓住课文中“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这句话,让学生续写“孔乙己之死”。请看学生的练笔:

孔乙己用手支撑着整个身子,慢慢地爬行。一路上,那些穿长衫的都避而远之,而穿短衣的也不断地取笑他,一些小孩子则围着他蹦来蹦去,边笑边叫:“孔乙己做小偷,被打成了一只大乌龟,孔乙己……”“不要……”孔乙己有气无力地说。忽然一辆马车疾驶而来,小孩四下逃散,马车从孔乙己身上碾过。孔乙己气绝身亡。

由文可见,学生不仅准确地把握住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也抓住了众人那灰暗的心态,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孔乙己的同情之心,对众人的贬斥之情。通过写这样的文章,学生对《孔乙己》的理解还会不深刻吗?

2. 通过写“读后感”促“读”

许多课文的“研讨与练习”有写“读后感”的要求,其用意,我想主要是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以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练习如果运用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我在执教完《伤仲永》后,让学生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抒写自己的感想。有学生写到:“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方仲永的天资过人,但最终还是‘泯然众人矣’,如果他能得到后天的教育,命运将会彻底改变。所以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认真学习,命运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由此可见,学生已理解了课文所阐明的道理,并得到了启发。

3. 通过“仿写”促读

在阅读教学中,遇到一些描写精彩生动,或与学生写作结合紧密、有代表意义的结构段,尤其是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精彩段落,都可以用来进行仿写。我在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让学生以“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仿写,很多学生仿写得不错。这样学以致用,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就提高了。

潘新和教授认为:“不论是由读到写还是由写到读,都要靠系统的知识支撑,使知识与实践对接。”故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所渗透写作手法知识。在执教《阿长与〈山海经〉》时,我印发了一些使用欲扬先抑手法的文章(如《伯父从台湾归来》《邻居阿麻》《我有这样一位妈妈》等)给学生阅读,再让学生使用此手法描写同学或老师。因为他们都是学生最熟悉的,故学生写得很真实,个别学生还恰当地运用这种手法来刻画人物。这样仿写,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一举两得。

当然,以写促读的形式不止这些,还可以通过“改写”文本来加深学生对文本所展示的人物、事件、内容的把握。如,可以把《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运用想象补充一些隐去的故事情节;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最后一课》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

三、探索效果:兴趣、阅读量激增

中学生的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故在写后的互动交流中,教师要做的事主要有两件,一是激励学生,使学生享受到写作带来的快乐;二是引导学生“赏析”学生作品,尤其是学生作品中运用了阅读积累的“言语秘妙”时,教师更要毫不吝啬赞美之词,把写作知识渗透于阅读之中,渗透于评讲之中,渗透于表扬之中,使学生掌握“言语秘妙”。所以每次练笔后,我都会及时批改,挑选出较好的作品在全班朗读,与学生共同品读,并以小报形式定期刊发学生作品,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量也随之增加。

孔乙己读后感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作文;读写结合;评价;交流;常态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训练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这样的表述旨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自由地、真实地表达,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然而,语文教学中作文训练一直处于近乎随意的状态,可以说,关于写作教学,一千个教师有一千种教法。语文教材关于写作训练的内容编写也是一变再变,但是不管怎么变,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的实际没有改变。

怎样让作文训练摆脱盲目,呈现常态化呢?

一、写作与阅读教学同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挖掘训练素材,让训练内容更加丰富,让训练形式更加多样,让训练更为常态

具体根据语文教材阅读材料特点,设计续写、改写、扩写、仿写、读后感等不同形式的训练,让作文训练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以读促写,相辅相成。

1.对叙事性强、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文章,设计续写训练

如续写《皇帝的新装》,游行大典之后会怎样?《丑小鸭》一文之后,丑小鸭又回到了养鸭场,故事会怎样?这样的续写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预知事物的能力。

2.对形式有特点、能换角度理解的文章,设计改写训练

古诗改写成词,诗歌改成记叙文,记叙文改成说明文;小说改成剧本。还可以改变语体:文言改成白话;改变结构,顺叙改成倒叙,重新组织材料;改变人称: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如:将《化石吟》改写成散文,从韩麦尔的角度写《最后一课》,《木兰诗》改编成《木兰从军》等等,这样的改写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对留有余味、能调动学生想象的文章设计扩写训练

很多短小精悍的文言故事,如《夸父逐日》《塞翁失马》《智子疑邻》《咏雪》等,都给学生很多想象的空间。开展扩写训练,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又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举两得。

4.对有思辨性、能激起学生共鸣甚至争论的文章,进行写读后感训练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如《杨修之死》《香菱学诗》《范进中举》《出师表》《孔乙己》《变色龙》《愚公移山》等,都为学生写读后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读后感将课本与学生的生活直接联系起来,带着学生从书本走到书外,可谓活学活用。

5.对能唤起学生回忆、能激发学生情感的文章,进行仿写训练

如学了《散步》《荷叶 母亲》《背影》《秋天的怀念》等体现家庭亲情、母爱的文章,布置学生写自己的家庭亲情故事或者家庭成员;学了《我的老师》《王几何》《羚羊木雕》等体现师生情、同窗情的文章,布置学生写自己的老师或者同学;学了《济南的冬天》《春》《夏感》等描绘自然之美的文章,布置学生写自己眼中的大自然,发现身边的美,用文章赞美自然。

二、推行常态化的作文评改方式,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评价更加立体,让评价更加高效,让评价更加及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目标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因此推行一种常态化的作文评改方式对于作文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1.自评

组织中学生进行作文自评自改,这种做法不但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得到应用,而且还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既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促进了语文第二课堂的开展。

2.互评

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评价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变一支笔批改作文为几支笔,甚至几十支笔批改作文。在评改别人的习作时,相互观赏比较,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学有榜样。

作文互评互改,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在整个过程中,促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将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融为一炉,把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参与。

三、搭建常态化作文展示平台,增进交流,相互激励

写作本质上就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但是由于平常作文交流还太少,学生写作的成就感远远未能被激发。为学生另外搭建一座常态化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获得自信。

1.搭建班级交流平台

如在教室布置班级优秀作品展览栏,组织学生编写班级优秀文集,督促学生整理个人文集等,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成就感。

2.搭建网络交流平台

信息化年代,学生很习惯网络交流,博客、空间等,都是交流文章的很好的平台。

总之,“不动笔墨不读书”,把作文训练与语文阅读教学、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并通过形式多样的评价,通过有效的交流平台,力求通过常态化的写作训练,让学生习惯作文,热爱写作,让作文训练成为语文学习的一种常态。

参考文献:

孔乙己读后感范文第9篇

一、朗读品味

朗读品味就是要求学生放声读,读得正确、流畅,并且要沉浸其中,从重音、停顿、语速、音调等多方面读出文章的味道来,从而体会文章字里行间的内容和感情。例如,《鼎湖山听泉》第八段是文章画龙点睛的部分,入夜万籁俱寂,此时作者听出了泉声的许多层次:有小溪声,有滴泉声,有万道细流汇于空谷声,有飞瀑落下深潭声。作者将这些声音辨别出来,将它们想象成各种乐器汇成的交响乐,并从中听出了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新陈代谢的声部。学习这段文字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品味,将文字转化为声音,用声音的轻重缓急来演绎泉声的多种层次,再由此引导学生想象其画面,进入其情境,进而升华情感,领悟内涵。

二、含英咀华

经典作品,作者总是惜字如金,简短的文字后面可能传达的却是十分丰富的信息,表现的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学生在阅读这些文章时,就要抓住能直接关系到文章主题的精华部分,如,重点刻画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等,进行反反复复的琢磨,逐层深入的分析。

以《孔乙己》为例,鲁迅对孔乙己出场时的介绍,虽只有百余字,却令我们回味无穷,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初读第一遍,从外貌描写中去浅层次了解孔乙己形象;再读时,透过人物外貌,分析出其内在性格,“身材高大”表明有劳动能力,“衣服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表明他穷困且十分懒惰,“站着喝酒且穿长衫”表明他身为底层但又不愿与劳动者为伍。再读第三遍,联系小说结局,将这段文字放入社会大背景下去理解,不难发现,文字其实处处在暗示着孔乙己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封建等级制度和科举制度的毒害,使他好逸恶劳,使人冷漠麻木。简单的人物外貌后面却是深刻的社会主题。学生只有通过反复咀嚼,才能将其消化吸收,囫囵吞枣必然理解肤浅。

三、比较阅读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阅读是阅读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它就是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从内容、形式等多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清楚地认识它们的异同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比较阅读的角度很多,关键是找到可以比较的点。

(一)纵向比较,当我们在梳理一种文学形式或一个作家时,我们可以将其前期作品和后期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如鲁迅前期作品《故乡》反映的是封建制度对百姓的毒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后期作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则是通过议论,表达对未来的希望。

(二)横向比较,可以将同一时代、同类文体的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如《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作者同是在“庆历新政”失败的环境下撰写文章,抒发抱负,但同中有异。范仲淹抒发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度,而欧阳修则表达的是“与民同乐”的思想、悠然的境界。

(三)题材比较,例如教学同一题材的咏梅词时,把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进行比较阅读,两首词就表现出作者完全不同的思想境界,一个乐观自信,一个忍辱负重。

(四)形象比较,在小说阅读中,通过同类人物,或单篇文章中人物的前后对比,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成因、文章主旨。例如,阅读《故乡》时,把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肖像、语言、神态等进行对比,突显出封建制度对农民身心的摧残。

阅读作品时可比较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还可以比较表现手法、结构线索等。

四、读书动笔

学生平时读书,尤其是读一些课外读物,总喜欢走马观花,根本没有深入理解,所以即使读得多也效果不佳。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就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读书动笔可以是边读边在字里行间圈点;也可以是在文旁、文后写下批注、评论性语句;也可以是将精美语段摘抄下来;也可以是读后在笔记本上写下读后感等。若养成了边读边圈点、批注、评论的习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去主动动脑分析,理解也就自然深刻多了。同时,读书写评论、读后感就是在与作者进行灵魂的交流,潜移默化中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摘抄下精美语段,熟读甚至背诵,也是语言、素材积累的过程。

孔乙己读后感范文第10篇

一、设置对立面,引发争辩点

要鉴别,就得有对立面。譬如杜甫的《石壕吏》一诗中开头为“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如果只是一般地说,这是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的发生,学生就难以领会这一开头简洁明快的妙处。因此,在教授这一课时,我就自己改写了一个开头“暮投石壕村,村人待客勤。老翁备酒肴,老妇忙献樽。忽闻犬吠急,悍吏夜捉人。”学生一听,立刻议论纷纷。通过争辩,大家认为:改写的开头不真实,而且很多话与全诗主题不符。而原诗一落笔就进入正题,显得简洁明快,烘托了紧张恐怖的气氛。这样瑕瑜对照,问学生孰优孰劣,学生就能更深入地领会课文的种种好处。

二、讲究提问艺术可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

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有争议的问题,这样可促进思维,引发争辩。不要提那些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或书上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不要提那些有暗示性答案的问题。例如,我在上《孔乙己》这一课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自认为很好的问题:“读悲剧时,人们心里往往很难过,会流下同情的眼泪,但读《孔乙己》时,眼泪就流不出来,这是为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之所以提得好,这是因为包含着矛盾,学生不进行比较、分析,是回答不出来的。有经验的教师常常用这种办法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其鉴别能力。

三、讲究回答艺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对于学生的质疑,也要讲究回答的艺术。一般不要直接把答案和盘托出,而要采取启发诱导方式,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寻求答案。例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时,我利用学生平时对“桥”知识的积累,问他们平时还见到过哪些类型的桥?他们和石拱桥相比较有什么优缺点?在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争论的基础上,我及时点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又使学生会很快理解了教学重点——中国石拱桥形式优

美,结构坚固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还让我们班的语文

课代表刘××同学到讲台上对我的板书进行修改和设计,这样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修改能力和创造才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鼓励学生辩难老师,表达真知灼见

在学习《荷塘月色》时,一些教师一般都认为描写荷塘和月光的第四、五、六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但我们班的好多学生说,不对,第三段才是重要呢!他们的理由是:纵观《荷塘月色》,全文流淌着一股在淡淡的哀愁中夹杂着淡淡喜悦的思想泉水。这股泉水的源头就是来自第三自然段。明明哀愁何来喜悦?是作者面对幽静的环境想超脱现实。这意念(不去想严酷的现实,且欣赏荷塘月色)产生了喜悦。但现实是超脱不了的,所以,喜悦只是淡淡的,而这淡淡的喜悦也不能把哀愁冲刷干净,所以,仍留有淡淡的哀愁。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不正是由于这个第三自然段定下的吗?我认为学生的这个说法也不无道理。“横看成岭侧成峰”,教师对学生换个角度去探寻文章的重点的态度,应给予表扬和肯定。

在写作教学中也有这样的现象。在布置学生写读后感的时候,有的老师总是要求学生对一篇原文只能有一种感想。说明白点,就是只能按照老师的想法去“感”去“写”,否则就是跑题。例如,阅读爱因斯坦的“第三只小板凳”的故事,写读后感。老师说,应从“取得一点进步就是不容易的”去“感”才算切题。而对于这篇短文,同学的感触挺多。有的认为,从“做事应有认真精神”去写,有的认为从“要正视自己不足之处,不要气馁,要积极上进”去写,有的认为从“做事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去写。经过师生争辩,达成共识:只要是有感而发的,又表达得明白通顺,这样的读后感就应该是好的。个人的思想、经历不同,对同一篇文章(或同一件事情)的感想就可能不同。人们常说:“触景生情”。同一个景,不同的人见了所产生的感情不会是完全相同的,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同样的道理,个人的思想水平、实际经历不同,那么,读一篇文章以后的想法又岂能完全一致呢?感想应是发自内心的,如果不是对文章的某一点发生共鸣,而是硬找一个不真实的感想来写,这篇文章一定是写不好的。

由此可见,课堂争辩作为叩开语言教学新领域的“钥匙”和通向语文教学新高度的“阶梯”的独特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了。

上一篇:大学生贫困申请书范文 下一篇: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