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诗句范文

时间:2023-11-21 15:56:46

桃花诗句

桃花诗句篇1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初也笑春风,及到离披将谢日。

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桃花诗句篇2

教学片段一

课件出示《渔歌子》前两句诗: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两句诗。(生自由读)

师: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两句诗。(生读)

师:读得字正腔圆,特别是生字“鳜”都读对了。

师:(出示课件)请大家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西塞山、桃花、江水、白鹭。

生:还看到了鳜鱼。

师:你怎么知道这山是西塞山,这鱼是鳜鱼?

生:因为诗句是这么写的。

师:真聪明,能根据诗句来判断。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画面,这西塞山、桃花、江水、白鹭、鳜鱼又是什么样的?

生:西塞山很高,桃花是粉红色的,鳜鱼肥得很。

生:水面很广,白鹭在飞,还有一个渔人在钓鱼。

师:眼睛真尖,全都看清楚了。

师:那,这是一幅怎样的画?

生:一幅美丽的画面。

生:一幅春天花开时节的画面。

生:这是可爱的画面。

师:(播放音乐)请大家美美地读一读这两句诗。(生朗读诗句)

教学片段二

课件出示《渔歌子》前两句诗: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两句诗,用笔画出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景物,再轻轻地读读这些“景物”。(生自由读诗,并画出景物。)

师:如果请你给这些景物画上色彩,你会用上哪些色彩?

生:白色的鹭,桃花是粉红色的,还有鳜鱼是黄色的。

生:因为是春天,山应该是青色的,青山绿水嘛!

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

生:色彩鲜艳的画,生机勃勃的画。

师:(出示范例:鳜鱼肥)看谁能像教师这样选择一样景物,在它的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形态的词语。

生:桃花俏。

生:白鹭飞。

生:鳜鱼游。

生:鳜鱼跃。

生:西塞山高。

生:桃花笑。

生:流水唱。

师:真棒,你把流水的心情都说出来了。

师:(出示范例:白鹭自由自在地飞。)看谁能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让桃花、流水、鳜鱼更有情趣。

出示填空:桃花____________地开,流水____________地唱,鳜鱼____________地游。

生:桃花尽情地开。

生:流水欢快地唱,鳜鱼无忧无虑地游。

生:桃花无拘无束地开。

师:你们把流水、桃花、鳜鱼的心情都给说出来了。

生:流水哗哗地流,鳜鱼摇头摆尾地游。

师: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

生:这是一幅自由自在、悠闲快乐的画。

生:这是一幅令人神往、自由快乐的画。

师:(播放音乐)请你走进这幅画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哗哗的流水声,听到了鳜鱼的戏水声,听到白鹭欢叫声。

生:我看到了小桥流水,白鹭翻飞,鳜鱼戏水,粉红的桃花开满两岸。

师:好一个江南水乡!

生:我听到了白鹭欢快婉转的叫声,哗哗的流水声;还看到花红两岸,香飘四野的桃花,真是心旷神怡呀!

师:好一个悠闲自乐!这正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师生齐读,反复诵读,接着师用生动、激情的语言描述画面。)

反思:

两个教学课例,从课堂教学效果看,第二位教师的课堂效果更佳――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表达积极,学生的联想、想象力丰富。相比之下,第一位教师教学的课堂气氛较为沉闷。两位教师都在引导学生获取意象――西塞山前春景图,但教法不同:前者直接呈现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获取意象;后者主要借助联想、想象来获取个性化的意象。目标一样,效果不同,是看画得意象好,还是想象构造意象好呢?从课堂上看,显然是后者,原因何在呢?

首先,想象体验比理性认知更适合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诗人感性化的表达,片段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理解事物特点,这是理性化的认知事物。而古诗词教学目标是在获取意象的基础上,感知意境,体味作者情思,它是一种感性化的体悟,主要依靠直觉思维。通过观察认识了西塞山的高、桃花的色彩、江面的广阔、鳜鱼的肥美,这是认知了事物的外形,这与要感悟充满诗情的意象相距甚远。片段二,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唤醒了学生沉睡的表象,让学生内在的视象与他们的生活世界相互联通了,并积极地构造诗词里的新境象,这是想象性体验。学生体验加深了,所获取的意象才会愈加鲜活生动,教师辅以音乐渲染、动情描述,学生在想象体验中,情感体验更加深入。于是,当意象了然于学生心中,激情也就自然溢满于胸中了。

其次,想象比举象更能调动学生的感受力。

获取意象的方式是多样的。第一位教师采取提供画面的方式,让学生具体感受一种形象,又被称为举象,这种方法可以很直观地让学生得到意象,这种意象是看来的,不是想象出来的。第二位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诗,画色彩,仿例填写形态的词,填写描写情态的词,引导学生在心中作画,“画”出色彩,“画”出状态,“画”出情态,形成了意象的叠加,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将诗句转换成了画面,形成了诗画一体的视界,此时,学生获取的是动态化、立体感的意象。对于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量的词语积累,诗中的画,给他们提供了想象空间,激活了他们的想象力,也为他们感受诗句提供了契机,想象让语言感受力得到训练。

再者,复活比复现更能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诗人心中的意象是个体化的,诗词作品中的意象却是多元化的,作品中的意象永远大于诗人心中的意象。学生在体悟诗句基础上生成的意象更是摇曳多姿的,情态不一的,它是学生心中的表象与诗词物象、意象与境象相互建构产生的内在视象。片段一,教师通过呈现画面,重在复现诗人心中的意象,让学生看见一幅简单的画:有山有水,有桃花有白鹭,还有那肥美的鳜鱼。这样的画面是单调的,缺乏色彩的,不见姿态,没有动感,更无韵味,如此获取意象,只能算是简单复现诗词中的景物罢了,谈不上在构造意象,再造境象。片段二,教师通过填色彩,激活学生的视觉表象,借助填词语,唤醒学生的情意感,通过联想与想象再造物象,从而组合成一个协调统一意象,构建出了一幅色彩丰富、情态优美、声响和谐的画面,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意象,真切地感受到画面所传达出的自由自在、悠闲快乐的意蕴,这已不再是简单地复现,而是一种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复活学生丰富多样的表象世界,才能创造出了鲜活动人的新意象。

桃花诗句篇3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是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赏析: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春雨后》),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累,熔炼成这一佳句。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

诗的三四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画面虽未描写河豚的动向,但诗人却从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推测而知河豚欲上,从而画出海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在苏轼眼里,这幅画已经不再是画框之内平面的、静止的纸上图景,而是以内在的深邃体会和精微的细腻观察给人以生态感。前者如画,后者逼真,两者混同,不知何者为画境,何者为真景。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情、画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桃花诗句篇4

传说清代有位书法家给慈禧太后题扇,写的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可由于心情紧张,竟漏写了一个“间”字。慈禧太后看了大怒,说该书法家欺她没学问,定要将其斩首。书法家急中生智,急忙解释道:“此处并非遗漏,而是填写的一阙小曲。”并当即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了以后,无言以对,只好赐酒压惊。

明朝文人沈石田曾收到朋友送来的一盒礼物和一封信。信中说:“送此琵琶,请笑纳。”沈石田打开礼盒一看,见朋友送的是水果枇杷而并非乐器,就善意地回信批评朋友的粗心:“承惠琵琶,开奁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无味。”朋友收到回信,十分惭愧,于是就作诗自责:“枇杷不是琵琶,怨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民初名画家郭祯擅画花鸟。一次,他绘桃花和黄鹤图各一幅赠友人,请书法家赵平题诗配画。在桃花画幅上,赵误将“人面桃花相映红”中的“桃”字写为“梅”字;在黄鹤画幅上,又误将“黄鹤楼中吹玉笛”中的“黄”字写为“白”字。写成后,赵老灵犀妙想,在“人面梅花相映红”下补上一句“桃花流水杳然去”;在“白鹤楼中吹玉笛”下补上一句“黄鹤一去不复返”。

画家李平仁画桃花和飞燕各一幅,桃花画幅却把“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句写为“菜花依旧笑春风”,而在旁则补题字“只因桃花净尽菜花开”。在飞燕画幅上把“旧时王榭堂前燕”诗句写为“旧时王榭堂前花”,而在旁则补题字“只因飞燕自归花自开”。补得妙趣横生。

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当众书写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首诗。当写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时漏掉了一个“话”字。旁观者正在为他惋惜,费老却不慌不忙地在落款处补了“酒后失话”四字。观者无不抚掌称妙。因为这一语双关,实在高明,既说明诗中“酒”字后面少了一个“话”字,以示阙如;又表明歉意,酒后失误,敬请原谅。这种巧补漏字的技巧真是妙笔生辉。 诗人孔孚文风严谨。他的一首诗《峨眉・古德林漫步》在台湾的《创世纪》刊出。接到样纸,孔孚不禁既惊且喜,原来最后一句“字间杂有鸟语”,竟改成“字间染有鸟语”了。于是连连赞日:“改得好,改得好,胜我多多矣。一个‘染’字,既可听鸟语,也染得绿色满纸了。”改“染”字者为谁?后经询问,原来是排版误。

桃花诗句篇5

此诗作于诗人在安徽泾县一带的漫游途中。在泾县桃花潭有一位村民叫汪伦,他常常预备美酒招待李白,李白很感激他,在离开桃花潭时写下了这首赠别之作。前两句叙事,诗人正要乘船出发,忽然听见岸上传来歌唱声,原来是老朋友汪伦特意赶来送他;后两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见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遂问桃园酒家何处?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数日离去,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

显然,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诗的三四句,后代诗家还有一点评论,开头两句口语化的平直叙述,就说不出所以然来了。其实,结合上述背景来看,头两句也是写得极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看来,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也许正因为两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为同调,很珍视汪伦的友情。情之所至,遂对着眼前风光绮丽的桃花潭水,深情地吟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唐代还有一位诗人叫李贺,号“诗鬼”,和李白有得一比。两人统属浪漫主义风格,想象奇伟,用词夸张。但相比而言,李白诗多信笔挥撒,自然天成。李贺则多引用典章故事,刻意雕琢,用尽心机,可谓“呕心沥血”。从成就来看,二人不可相提并论。

桃花诗句篇6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

诗的首句描写了竹叶和桃花,二者红绿相映,将那花竹交错、红绿掩映的“桃花报春”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次句的“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点出现在是早春时节。

诗的三、四句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使整个画面充满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桃花诗句篇7

楹联,通称对联。《辞海》:楹联,也叫“楹帖”、“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楹,即房柱或门柱。过去对联常常刻写在楹柱上,楹联名称由此得来。楹联是对联的雅称,用起来有强调其文学性质的意味。对联是楹联的泛称和俗称。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通用。此外,楹联还有许许多多五花八门的别称。具体分述于下: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1、联语。这个词有“对联这一语言艺术”之意。如清代前期丁应鼎著《海门联语》。现在将对联称作“联语”也十分普遍。

2、联句。联句本是旧时作诗方式之一﹐由两人或多人共作一首﹐相联成篇﹐多用于上层饮宴或朋友间的酬答。后常用作对联的别称,意思是对联是由两边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的艺术。如清林纾有《春觉斋联句》,俞樾有《曲园联句》,近人萨嘉榘有《林则徐联句类集》,而明朝林兆恩、清朝杨梦鲤等人的联书都只称《联句》。

3、联对。对联的倒语。语出清梁章钜《楹联续话》:“严问樵官山左时,寅好中联对,多出其手。”如近人蔡鄇有《联对作法》、王文儒有《联对大全》,今多用于文章。4、对句。本来是指对上他人所出之句,后即作对联别称。如清梁绍王《两般秋雨庵随笔》中云:“尝见有人写对句云:‘拳石画临黄子久,瓶胆花插紫丁香。’”今多用于文章5、对语。对偶词语之意。如清陆以恬《冷庐杂识·对语敏捷》云:“对语不难,难在每捷。”6、对子。对联的通俗叫法。写对联叫做对子,对对联叫对对子。不常用的有如下多种:1、俪言、俪语。本是以对偶形式出现的方辞,后偶作对联代称。俪语,取语句成双配对之意。如清费师洪有《延旭轩俪语》,顾曾烜有《方宦俪语》等。俪言,犹俪语。如清徐世昌有《藤墅俪言》。2、骈言、骈语。义同俪言,由汉魏时的“四六体”骈文演变为对联而名。如骈句:“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3、偶语、偶句。本指相对私语,后取偶为“相对”之义作对联别称。如近人有《偶语百联》。清梁恭辰《楹联四话》:偶句有多用虚字者,亦自生动可喜。4、楹帖、帖子。义同楹联。常用于书名和其他,如清罗昌荃《楹帖采腴》。梁章钜《楹联丛话》:楹帖始于桃符。曲滢生《宋代楹联辑要》:楹联一名帖子。5、楹句、楹语,义同楹联。如清末江峰青《里居楹语录》、清杨浚有《冠悔堂楹语》,近人徐鋆有《澹庐楹语》,郑丰稔有《楹语享帚》等。清赵藩有《介庵楹句辑抄》,近人赵式铭《睫巢楹句》、《楹句杂录》等。

6、桃符。由春联源于桃符而得名。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云:“春联者,桃符也。”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至少从汉朝起就有,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由于对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对联为“桃符”。

7、连语。取上下联相连之意而名,今仅见章太炎取自己的对联书名为《荆汉大师连语》。

8、联偶。联语上下骈偶,故称。如近人曾国才有联书名《桔园联偶》。

9、诗余。取对联是诗的变体而名,民国郭立志《曾文正公联语辑录·序》云:“联语亦诗余也。”

10、诗钟。本是兴起于晚清的一种文字游戏,其方法是取意义绝不相同的两个词或分咏,或嵌字。如以尺、蜂为题咏二句:“灯下量衣催五夜,房中酿蜜正三春”。因其对仗工整与对联相同而作代称。

11、小道。因过去对联地位低下所云,庄俞《应用对联粹编》:“联语,小道也。”这种看法现在已得到了纠正,正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所云:“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桃花诗句篇8

明代大画家唐伯虎曾有两首《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诗,其一道:“天姿袅娜十分娇,可惜风流半节腰。却恨画工无见识,动人情处不曾描。”美女楚楚动人,但动人处却不描画,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如同古典格律诗的绝句,也被称之为“截句”,不将情美思说尽道绝,而给人留下一个憧憬幻想的余地。正所谓“朦胧萌拆,情之来也”。画半身美人和画美人背影有异曲同工之妙,常常有人看到画上的美人背影情不自禁发问:怎么不转过脸来?这便是其魅力所在余味所在。

从心理学分析,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愈是看不到的东西愈想看,愈是看不全的东西愈觉其美,反而更增魅力。有人说绝句的流传因其短而精炼,所谓“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这正如唐伯虎第二首《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诗说的:“谁将妙笔写风流,写到风流处便休。记得昔年曾识面,桃花深处短墙头。”“桃花深处”什么意思?美人本来就是面若桃花,和桃花在一起,分不出谁是花谁是人。“短墙头”恰恰遮住了下半身,“写到风流处便休”,恰到好处,“妙笔写风流”给人以意味隽永之感。

绝句的魅力在于不尽道情思逸美,或突然截断或由此引至彼,在有限的诗句中而求无限,无形中增大了绝句的容量,从而达到“小中见大”“断中求全”,如唐诗人崔辅国有《渭水西别季仑》诗:“陇外长亭堠,山深古塞秋。不知呜咽水,何事向西流?”不道依依惜别,突然转向奔流如泣的水,产生情长无限的感觉,这种手法诗中很多。如“岂意与君于此别,相看拭泪水潺”,“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这种指东打西,半路转向的手法,同半身美人画像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那首儿童都会背诵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以设问形式,让人头脑中充满想象,此寥寥20字却抵得了洋洋洒洒千字文了。

(原载《今晚报》)

上一篇:轴对称图形剪纸范文 下一篇:红色革命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