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课件范文

时间:2023-11-19 06:28:45

桃花源记课件

桃花源记课件篇1

首先,比赛背诵课文,不背错一个字,看哪个组背得最快。于是看注解识字的有之,查字典认字的有之。十分钟之后,渐渐有背得的学生举手。二十分钟之后,百分之七八十学生背得。平时不肯背课文的学生也说:“如果再读十分钟就就基本能背下来。”我说:“争取明天背得可以吗?”他们都有信心十足。于是我让四个组分别背诵,基本能完成任务。

其次,比赛讲故事,按照课文叙事顺序,看哪个组讲得最好。先让学生自己训练讲故事六分钟,争取每人自己讲两遍。然后每组抽一人讲故事。为了弄清课文大意,有的看注解,有的问难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六分钟之后,我让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讲故事。虽然有的讲得不够理想,但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积极参与,学得很充实,基本掌握了课文内容。

其三,比赛翻译课文,要求做到“信、达、雅”,看谁翻译得更准确。我把全文内容分给四个组,每个组推举一名做翻译,其余的人记笔记。任务一分下去,每一位学生都认真看注解,遇到没有注解的难句便查看资料或询问老师。其中“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中的“一一”课本没有注解,有的向我请教。我问:“渔人的见闻多不多,既然多应该怎么讲?”反应快的学生就说:“一件一件地讲。”其他学生一听就一清二楚了。

又如“处处志之”与“寻向所志”中“志”字的解释分别是“打标记和标记”何以区别?关键在于根据句子翻译的意思而定,这是翻译加点字的重要方法。十分钟之后,就请学生代表做翻译,对理解不恰当的地方,教师只需稍作更正即可。

其四,比赛解释词语古今义,古义是指该词在课文中的意义,今义是指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最好的办法是用这些词语造一个句子就可知道。如:“他带着妻子和小孩离开了这个城市。”“妻子”,今义就是“男人的对象(配偶)”。这些词语是“鲜美”、“妻子”、“交通”、“绝境”、“仿佛”、“无论”。关于这些词语的古义,学生很快在课文的注解中找到,一点也不觉得难,至于今义需查字典或结合现实生活来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基础好的学生还是很快就做了出来。五分钟这后,这些词语的古今义基本得到解决,教师只需略作补充,大功便可告成。

其五,比赛智力,看谁对课文主旨理解得最好。问题是(1)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怎样的时代?(2)陶渊明写《桃花源记》里的桃花源人过着的生活与外面的人有什么不同?(3)桃花源过着的生活你羡慕吗?这样的生活是否能实现?提示:(1)可以看历史课本,了解东晋社会情况。(2)可以把封建社会和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作比较。通过学习和探讨,学生知道陶渊明所处的东晋时代,战乱频繁,官场黑暗,贫富不均,等级森严,生灵涂炭。桃花源人民的生活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陶渊明当然向往这样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只能是一种理想面已。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祖国,比那原始的无政府主义不知优越了多少倍。如果他们发生了灾难,只能自发的互相帮助,我们除了自发的帮助外,还有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如果外国来侵略,他们没有军队,有谁来抵御?我们有人民军队奋起反抗,捍卫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保卫人民的利益。因此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不知比桃花源好多少倍。我们要热爱的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

桃花源记课件篇2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由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及东方人特有的聪明才智,在工艺美术创作上有着很高的水平,从出土文物来看,早在战国时期,陶器、工艺砖刻、石刻、雕塑、彩绘等工艺已经相当普遍,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

核雕更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中的一绝。它是在植物果核上,利用其外形特点或起伏的变化,雕镂出各种人物、走兽、山水、楼、台、亭、阁等。核雕的原材料有核桃、桃核、橄榄核、象牙果核、杏核、樱桃核,等等。最佳的是油橄榄核,体积仅有一节指头那么大。在这么小的果核上进行雕刻,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指掌间的历史

核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究竟源于何朝何代尚无史书记载,不过最早记载可见于宋朝中期,距今有一千多年了。明清时期,我国大型雕塑艺术无大发展,然而小件雕塑品和工艺品的装饰制作却生气勃勃,富于创造性。其中,桃核、杏核雕刻和橄榄核雕刻是颇有特色的品种,其作品的构思和雕刻都达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境界,被人称作是“微雕神技,艺术奇葩”。因受佛教的影响,人们将用桃核、杏核等雕成的生肖、神仙人物、辟邪神兽、吉祥、祥瑞等系于身上,以保驱邪平安。后因核雕的独创性、精巧构思和极高的工艺水平,风靡朝野,风行民间。精湛玲珑的核雕,成为了文人雅士官宦商贾显示身份的宠物,被视为当时的时尚,同时也是百姓寻求的饰物,而一向为人们搜罗。皇宫里还专门请有核雕高手,为达官贵人们雕刻桃核,作为项链坠和衣饰物。在平民百姓中,有的把它当作信物,如胶东地区男女传情时,女赠男用荷包,男赠女则常用核雕品。

据史籍记载和文物考证,果核雕刻在明代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明宣德年间(1426~1435),夏白眼在橄榄核上雕刻16个小孩,每个小孩仅有半粒米大小,眉目清晰。天启年间(1621~1627),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本人不仅是核雕爱好者,而且也是个核雕创作者。

明代最有名的果核雕刻家是天启年间江苏虞山(今常熟)的(字叔远,号“初平山人”)。他在天启二年创作的“赤壁之舟”是果核雕刻史上的珍品。舟长约3厘米,高约0.5厘米,中间为舱,上以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4扇,且能开合。窗旁雕栏上,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船首刻坡及其好友黄鲁直、佛印和尚3人,其中坡、黄鲁直两人共执一书阅读,而佛印和尚如同弥勒,袒胸露乳,左臂挂念珠,念珠历历可数。船尾横竖一楫,楫的左右各雕刻船夫一人。船背题款:“天启壬戌秋日虞山叔远刻”。字迹细如蚊足,又刻篆章“初平山人”。这件核舟成为后世果核雕刻名匠仿效的典范。《东坡赤壁泛舟图》把核雕艺术推上了历史的高峰。明代文人魏学伊著有《核舟记》一文详记其事。新中国建立之后,《核舟记》被载入中学课本,核舟也因此名传华夏。

清朝中期,核雕物品已演变为摩挲把玩的珍品,人们对核雕物品赏玩品味的发展、核雕的取材也有所变更。选用核大、肉厚,质地紧密,含油性高的“乌橄”的核、胡桃核、松子核及莲子雕刻。核雕物品的表现形式除传统的题材外,在文化内涵上又有了更深的发展。雕刻物品形态生动有致,刀法技艺娴熟细腻,耐人寻味。

清初有人雕念珠一百零八枚,“圆小如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等“合计之数五百”。核雕之精如此,故清代士大夫,往往以此为饰,随身佩戴,更入佳境;有雕成双层画舫者,人物竟达五十八名之多。乾隆初年(1736年)苏州民间艺人杜世元,也是搞核雕的,用一枚不到一寸的桃核刻“苏子游赤壁”题材,与《核舟记》中的核舟有所不同,在当时被称为“鬼工”。他用桃核、橄榄核创作的核雕艺术品叫人赞叹不已。那一时期我国的核雕艺术家真是人才辈出,星光灿烂。两次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走向政治、经济的衰败,许多核雕艺术家都纷纷离开京城这个民间艺术的中心,逃难他乡,于是核雕艺术也开始走向它的波谷。直到今日,我国从事核雕艺术的人,可谓寥若晨星。

独一无二的微雕艺术

从历史上看,所谓核雕,应该从两个层面上去理解,一是广义上的理解,二是狭义的理解。广义上的核雕,是指以各种果核为载体而创作的艺术品,通常是桃子核、李子核、杏核、橄榄核、核桃或者有一定硬度的其他果核。我国传统的核雕通常是狭义的核雕,即是指以桃核为创作载体雕刻而成的艺术品。

核雕之所以能在我国民间工艺中独成一系,独树一帜,不仅因为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是因为核雕这门工艺有着它自身的特点。首先是核雕创作载体的独特性。它是以果核为创作原料,这一特点使它同玉雕、石雕、牙雕、根雕等雕刻艺术区别开来,也就决定了这门艺术与其他工艺的不同,从而在传统民间工艺中自成一体。

其次,这门工艺创作的随意性很小,创作人必须以丰富的想象将紊乱的果核纹理构思成型,所以,核雕艺术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果核纹理的限制,尤其是桃核雕。桃核的纹理大小不均,长短不齐,分布不匀,这给创作人的创作带来了困难,所以,从我国古代保留下来的核雕艺术品的题材来看,题材都比较单一,大多是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另外,果核的外形也限制了核雕艺术品的外部造型。从古到今,核雕作品的外形大多是花瓶形、花篮形、船形、猴形、果核原形,后来也发展到一些变形,诸如茶壶、马车等,这相对玉雕、石雕、牙雕来说,核雕的造型受果核外形的限制太大了。

核雕艺术品具有不可复制性。事实上,所有的艺术品都具有这个特点,艺术创作不具有重复性。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灵感稍纵即逝,一个书法家写100幅同样的字,而运笔酣畅,气韵贯通,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也许就只有一幅。世界上只有一幅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也只有一幅王羲之的《兰亭序》,这便是艺术,这便是艺术的自我规律。但是《蒙娜丽莎》和《兰亭序》都可以用同样的材质加以复制,都有能够乱真的赝品,然而核雕在这个方面显得很特别,因为桃核繁杂的纹理恰同人的手纹一样,无一雷同,无法找到两个相同的桃核加以复制,因此,我们可以说,每一个核雕作品都是孤品。

核雕属于微雕范畴。这门工艺与同是微刻的米刻、发刻又有区别。雕和刻的区别在于,前者至少是三维的,后者是一维的,所以米刻、发刻虽然是微刻,但那只是在平面上留下划痕,而核雕至少是浅浮雕。核雕工艺的创作,真如《诗经・淇渔》咏唱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需要掌握浮雕、圆雕、透雕、线刻、磨制等技艺,创作上既需要有一定的写实性,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核雕艺术创作的灵魂。要将桃核错落交织的纹理转化为艺术语言,丰富的想象力显得尤为重要,在艺术家的想象力中,那些乱七八糟的纹路就是一副副生动的画面,沿着想象的轨迹,运用娴熟的技艺,将神、形、理、趣融方寸之中,化腐朽为神奇,变桃核为艺术。

辟邪之核 寓意深远

有人曾说过,艺术源于原始的宗教和巫术,“就迄今为此的全部艺术史看,宗教和哲学在人类精神文化中就一直是艺术存在的两大基石”。狭义核雕最初的产生也是源于我国民间对桃子附加的美意之上。我国是桃的故乡,种植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桃,在我国历史上曾有“天下第一果”之称。古代最早的诗歌集《诗经・周南》篇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倾歌。古时,人们还把桃比喻为幸福、美满、吉庆的佳兆,也作为爱情、婚烟、仁义的象征,文人墨客写了像《桃花源记》《桃园结义》《桃花扇》《仙桃盛会》《桃李满天下》等脍炙人口的小说和诗文。

桃之独领在于:一是桃树姿美花艳,李白诗云:“桃李出深井,花艳尺上春。”阳春时节,桃花绽开,先花后叶,秀丽多彩,深受人们喜爱。初春里,粉红的桃花与婆娑漫舞的绿柳相映交辉,使春光更增明媚。杜甫诗云:“红入桃花嫩,春归柳叶新。”在我国有许多地方都以桃花命名,如桃花溪、桃花坞、桃花峰、桃花寺等。同时人们还喜欢把自己的家乡比喻为“桃花盛开的地方”。二是桃的果实美观,风味优雅,香气溢人。三是食疗价值高,桃果味辛酸,性甘热,能健胃补血,可预防贫血症,有“益瘢色、解劳热”的功效,常吃桃子不仅能美容,还可延寿。由此,桃象征着“福寿”,在我国民间里流传着许多“吃桃成仙”的民间故事,于是桃又有“仙桃”“寿桃”之称。而且,民间还把桃木做的剑视为辟邪驱鬼之物,桃核是桃之核心,经雕刻加工佩带身旁,既可做装饰,又有辟邪之用,所以,明清年间,核雕风行无不与桃子的宗教意义有关。

苏州核雕

明清时期,苏州核雕渐兴,江浙一带官宦商贾崇尚风雅,流行玩赏竹木牙雕等奇珍,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由此核雕风靡朝野,出现了“凡文人必手持折扇,有折扇必有核雕扇坠”之盛况,精湛而玲珑多巧的核雕也被人们争相佩带和收藏。清末民初也出现了不少核雕名家,如杨芝山、都桂兰。杨芝山的核桃雕“西园雅集图记”技艺精绝,都桂兰的核雕还被总理1955年出访时作为赠送外国元首的礼品。

民国时期,苏州太湖边上的舟山村核雕逐渐兴起。舟山村自古就是出雕工艺匠之地,据《香山小志》记载:“香山梓人,巧者居十之五六。又有雕工,专将竹根、竹节、黄杨、紫檀,以及象牙、牛角、桃核、橄榄核等,刻山水人物、花卉鸟兽等玩品,精巧有致,雅俗共赏。”

当今的核雕,品种、花色更加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珠串式,即把多个核雕穿成一串,多为十八罗汉头像,各种祥兽,群仙聚会等;二是坠件式,即以单粒核雕为主,配以红线,可挂在颈项或腰间佩带,也可挂在衣服、折扇上,坠件表现形式丰富,人物有仕女、观音等,还有花鸟、龙凤、山水植物等;三是摆件式,即将核雕镶嵌在象牙或红木底座上,供人玩赏,尤其是核舟,更以巧夺天工而名震四方。

从题材内容分,主要有四个系列,一是吉祥如意系列,如十二生肖、避邪神兽等;二是神仙人物系列,如十八罗汉、观音、弥勒佛、八仙过海等;三是民间民俗故事系列,如东坡泛舟赤壁、羲之戏鹅、桃园三结义等;四是山水园林系列,如山水风景、古典园林等。除上述形式和题材内容外,年轻的核雕人还在孜孜不倦地探求多形式、多题材表现手法的核雕作品,似乎要将世事万物、历史人文都在方寸之间尽情挥洒,令人刮目相看。

苏州核雕吸收了石雕、玉雕、木雕、竹刻、微雕等艺术精华,在保持果核外形的前提下,无论浮雕、圆雕、透雕,均以“精”“细”“奇”“巧”取胜,呈现出独特的地方特征。精、细,体现在核雕作品工艺细微,点睛之处既细如针尖,又形象生动。刻划的罗汉等人物刀法简洁,形神兼备,即使将其放大数十倍,仍栩栩如生。奇、巧,体现在核雕作品均有巧夺天工之奇效,如核舟,不仅能在细微之间表现人物数十,而且舟上门窗每扇都能开合自如,其落榫处以毫厘计算,令人难以置信。

桃花源记课件篇3

关键词: 陶渊明;桃花源;现世性

陶渊明以饱蘸田园色彩的生花妙笔构写了《桃花源记》,成就了一段诗文传奇,成就了自然美学的绝唱,也营造了无数读者心向往之的梦境。桃花源一如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山水相依,落英缤纷,桑竹萦绕,男耕女织,远离战祸和剥削的桃源人平等自由、安宁祥和、幸福美满,过着躬耕自给、安居乐业的生活。

我们约定俗成地称这一美好的胜境为“世外桃源”,解读《桃花源记》也始终遵从前人的定论:陶潜有感于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表达他对如同上古时代那种自食其力、友好和睦、没有现实纷扰与贫困、“怡然有余乐”的社会的憧憬,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寻。桃花源是他精神的寄托,是存在于想象中的虚无。诚然,桃花源亦真亦幻,若现若隐,虚实难定,堪称“千古之谜”。倘若只是为了要沿袭旧法就盲目判定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是完全不存在的,这一观点显然缺乏科学的论证,是片面的阅读观。我读《桃花源记》近百遍,每一遍阅读,都能够感受到桃花源强烈的“现世性” 特质。桃花源无处不吐纳着那个时代的气息,律动着属于当时社会的脉搏,这表明桃花源其实不在世外,而在世内。“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认为桃花源就是真实存在的桃花源。

一、桃花源是陶渊明隐栖田园的真实写照

桃花源的入口初极狭,才通人,不易被发现,适宜隐居或避战乱,这与陶渊明隐逸的志趣契合;桃花源环境优美,符合陶渊明诗意浪漫的田园品质追求。陶渊明对桃花源周遭环境、村中生活的描写在他反映自己真实田园生活的其他诗文中随处可见。

对隐居躬耕、快乐农事的田园,陶渊明真诚袒露炽烈的热爱。在《归园田居(其三)》中他痛快淋漓描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与《桃花源记》中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对桃源人在土地上耕种劳作的场景的描写何其相似!本段对桃花源的描写不带丝毫仙气,充满了世俗生活的地气,就是寻常村落,普通田园。他在另外一首《归园田居(其一)》中亦有这般写实性描写: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作者用质朴的白描手法刻画了自己置身其中的田园风物,展现了一处生机蓬勃的农舍村居。这与《桃花源记》前两小节对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平和自在的桃源中生活的状写何其相似,这是作者返本归原,回归自然的本真状态,他欣赏、享受着这种状态,体现了本我即自然。

据此不难看出:他的“南山”“南野新田”,他的“方宅”“五柳”就是他的桃花源。这正是桃花源式的真实田园生活体验在他作品中的必然体现和反映。陶潜的一生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41岁之前为“入世阶段”,41岁后为“出世阶段”。后期,因时局极其动荡,战乱更加纷繁,他对充满险恶的仕途倍感绝望,毅然辞官归隐。但当时的出世往往不是绝对的斩断尘根,而是“在世出世”,常常“身在江湖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作者亦如是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由此可见他的“世外”也还是在世俗社会之内的,桃花源是使他可以远离他所厌弃的案牍与纷争的世内所在。从这一层面上看,《桃花源记》是陶潜归隐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

二、桃花源在文本中呈现“现世性”特征

《桃花源记》第一小节有“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描写的是桃花源优美的自然环境。这是一片人工种植的桃花林,有人打理的桃花林。如果没有人们的有心栽桃,哪里会有树成阴、花如海的美好景色?什么人在做?桃花源人。这里是他们家园的环境,桃花林这一绿色的自然屏障,既美化了他们的村落,也隐化了他们的家园。在他们精心的管理养护下,桃花林才有如此盛大的花开花落。在古代,农业是第一大产业,人们栽种桃树之类果木也是一项收入,农村到处可见绵延的桃花林,很多诗人的笔下都描绘过。加之作者文风朴素、自然、真实,他笔下极少有虚夸曲笔,由此得出:这片桃花林是世内的桃花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段文字对桃花源的地理环境、地势特点作了具体描述。水的源头在高山上,密林连接河流,河流萦纡高山。地势荒僻幽深,山重水复,曲折险阻。为了躲避战乱藏身于此,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古代是很少有人能发现的。《晋书・刘毅传》有这样的记载“政权转移不息,政公翻复,人民常逃亡去就,不避幽深”。东晋末年,兵连祸接,民不聊生,老百姓在战乱中受到的蹂躏伤害最为惨烈。在苛政、战乱猛于虎的悲惨现实里,在走投无路的境况下,为求活路,一小部分逃难者就会选择“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寻求生命的避难所。桃花源具有险要而隐秘的特点,是逃难者的理想家园。在这隐秘的地方生活,虽然恍若隔世,但还在世内。

桃源人远离了战乱和赋税,比照外面的兵荒马乱,桃源里的生活和平安定,内外天壤之别,让人不想再踏入战火纷繁的现实。但果真如他们对不期而入的渔人所说“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吗?那么,从秦朝到晋朝,沧海桑田,白驹过隙,六百年的光阴过去了,为什么桃花源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按理说他们应该着秦服才对。他们的穿衣打扮竟然和六百年后的晋朝人一样!如果说桃花源在世外,是虚构的,着装问题岂不是陶渊明开的一个大玩笑?但陶渊明那样的大家应该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原因是什么?桃花源就在世内。虽有山水隔绝,桃林遮蔽,但桃花源与世内是隔而未隔的状态。

由此可知,桃源人仍与外界保持着联系。因为生活需要,他们也要外出。但他们会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想被外人发现,以免搅乱来之不易的和平宁静的生活。他们不会露出“蛛丝马迹”,即使如渔人偶然误入桃花源,古代信息、交通等条件极差的情况下,也不会有人得知讯息。即使知道,如渔人者“处处志之”,想在无数的险山、恶水与密林之中再次找到小众费尽心思隔绝外界的避难所,真是难于上青天。

三、桃花源不断有人探寻,隐秘而真实

生逢乱世,不得安宁,布衣百姓渴望一个可以和平度日的地方,很多相对隐秘的地方成为求生首选。求而不得者,就会闻讯找寻。文本中提到的桃花源的追寻者南阳刘子骥,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听说了桃花源的事情后,兴冲冲地计划着前往探寻,但没有找到就去世了。据《晋代史轶》记载,自他以后,知道桃花源信息的人还是有的,但已经不多了,少数探访者也知难而退,桃花源渐渐无人问津。这一情节绝非陶渊明为增添文章的神秘色彩而刻意安排的,那是片面的,是不懂作者的读者对文章的一种主观臆测。桃花源就是真实存于现世之中的一处美好的、隐秘的避难处所。

唐代诗人张旭在《桃花溪》中也曾发出“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这样的问询。其实想要找寻桃花源的何止张旭一人?王维、王安石各作《桃花源行》诗一首表达追寻之志。证明“桃花源”在很多朝代都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美好的境地,许多人都想一探究竟。但桃花源真的很难找,于是就有了“春来到处桃花水,不辨仙踪何处寻”的叹息,桃花源渐渐的成为了一处被世人神化了的地方。

桃花源直到今天也仍然存在着。很多省市都有桃花源的踪迹可寻,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是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那是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其别有洞天,地方辽阔,土地平旷。当地的百姓说他们的祖辈就住在这桃花源里,这样说来,他们可谓桃花源后人了。传人的说法有可信度,也有力地证明了桃花源是真实的存在。

综上所述,结论自然而然――在战乱不断的晋代,于高山密林之处、地理僻远的地方,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着的。在世出世的陶渊明有所听闻,辅以他个人真实的桃花源式田园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写就了流传千古的《桃花源记》。可是桃花源“小小的安定与幸福”一比对东晋“大大的不安和战乱”,在战乱时代落后的社会条件下,“桃花源”生活范式注定不能够推广。所以每一次阅读《桃花源记》,我都能听到陶源明无法改变社会现实的幽幽喟叹。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陶诗主题的创新[J].中国文化研究,1997,(1).

[2]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桃花源记课件篇4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水平;自主探究

针对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下面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将课堂教学生活化,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激励机制的运用等五种方法,希望能够为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过去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单一地传授知识,学生一味地接受知识却没有进行自我内化,使得教学效果非常差,学生的学习热情比较低。为了改善这种教学现状,语文老师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那么如何才能重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例如,老师在教学《孙权劝学》这篇文章时,可以先不和学生讲明《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的意思,而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阅读文章,让他们猜测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句是什么。学生便会开始积极地通读全文,寻找表达中心意思的中心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自主意识在无形中得到了强化,他们不再依赖老师的讲解,而是靠自己的学习和理解来掌握文章,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课堂中,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新课改中关注学生发展的基本

要求。

二、语文课堂生活化的运用

很多学生觉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对学习语文提不起兴趣,其实最大的原因是语文老师没有将语文知识和日常的生活进行结合,而是专注于课本内容的传输,这对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是非常不利的。那么语文老师如何将课堂变得生活化呢?具体来说,老师应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汲取知识。例如,老师在教学《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篇文章时,可以创设情境:“每个人分享一下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为你们做的一件令你们最感动的事情。”学生就会七嘴八舌地发言讨论,其他同学听着台上同学的讲述就会想到平时爸爸妈妈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便会很有兴趣想知道文章中作者亲爱的爸爸妈妈会是怎么样的。这时老师就可以顺势引入新课。通过这种生活化场景的设计,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可以将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改变单讲课本内容的枯燥模式,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三、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很多人认为语文教学最缺乏的就是探究能力的培养,因为语文并不像数学、物理那样逻辑思维比较复杂的学科,它更多的是感性,所以,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上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这篇古文时,老师在给学生讲完基本内容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然后对《桃花源记》进行演绎,也就是表演陶渊明从发现、进入桃花源以及在桃花源里受到款待的话剧。老师可以让学生适当地对话剧内容进行删减或者是增加,但是主体不能远离课本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小组便会开始自主地探究《桃花源记》到底描述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作者又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该怎么表演才能体现这种感情,等等。同时学生内部也进行了分工合作,大家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可以看出,这种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强化自己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这也是新课改的重要精神所在。

四、建立课堂激励机制

很多时候,即使学生做对了题目,语文老师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对学生的优秀表现没有采取任何的激励策略,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渐渐被削弱,更不用说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了。因此,课堂激励机制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激励机制呢?下面就举一个自己实践中的例子。在教学《范进中举》这篇文章时,老师在教完基本的知识内容之后,便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学完了《范进中举》这篇文章的基本知识后,大家能否猜想一下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呢?”这时有个学生回答:“文章主要告诉我们范进的承受能力不高,自我控制比较差。”很明显,这样的答案是很偏离主题的。而且比较肤浅表面,但是老师不能马上否定学生,而是要鼓励他,让他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老师可以说:“你说出了文章的内容,但是为什么范进看到自己中举就疯了呢?如果按你说的,那么范进很有可能在之前受到什么小刺激就疯了。”学生便会顺着思考:“因为考试很难。”老师这时就要及时地肯定他:“你的思考方向对了,就是因为科举制这种毒害他人的制度,使得很多人都变得极端。谢谢你的回答,大家为他鼓掌。”通过这种积极引导和及时鼓励的方式,学生可以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也有利于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

五、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同数学、物理这些理科相比,语文的课堂教学缺少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反的,一些语文知识中的条条框框有可能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变得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开创一些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开放题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仍然拿《桃花源记》这篇古文来举例,老师在学生学完基本的知识内容之后,便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结局进行改编或者是对结尾进行续说。这样的话,学生就会饶有兴趣地思考这个问题,打开自己的思维,想象如果陶渊明一直生活在桃花源里会怎么样,如果陶渊明没有报官,而是带上自己身边的几个好友再去探寻会是怎么样,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散,他们的思想领域会变得更加广泛,而不再局限于课本的结局,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无形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从而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面对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老师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呢?总的来说,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和具体要求,语文老师要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敢于突破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重新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和采取多样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培养出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

参考文献:

桃花源记课件篇5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些源头活水是什么呢?那就是生活,那就是乡土资源。于漪老师曾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乡土文化负载着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是的,乡土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千百年来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孕育了丰富的中华文化。许多作家就是吸着乡土资源的营养长大的。如鲁迅先生的文化之根在浙江绍兴,是绍兴鲁镇孕育滋养了他的《故乡》、《社戏》等作品。沈从文的文化之根在湖南湘西,是古老、纯朴而又神秘的湘西文化滋养了他的《边城》等作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文化之根在山东高密乡,可以这么说,没有高密乡的风土人情,没有高密乡厚重的历史,就没有今天的莫言。他的《红高粱》等作品都深深地烙上了高密乡的印记。楚良的作品的根又在哪呢?在湖北省仙桃市沙湖镇,他在谈创作感受时说:“《石磙滚向何方》这篇小说是我从打谷场上捡来的。”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乡土资源对作家是多么的重要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要再舍近求远,缘木求鱼了,而应当脚踏实地地开发利用乡土资源,为学生源源不断地输送营养。

一、开发利用乡土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增色添彩

适时适度地把乡土资源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拓展课堂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实现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的自然延伸,为学生打开一扇“生活化语文”的窗口。

学了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一文后,就可以进行拓展延伸,将学生的注意力由端木蕻良的家乡引到学生的家乡。端木蕻良用妙笔描绘了自己可爱的家乡,我们也可以描绘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我们的家乡仙桃也很美,这里有美若少女的仙下河,轻歌曼舞的体育广场,琳琅满目的商城大厦,水鸟翔集、芦花满地的沙湖湿地公园……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这些美丽的景色就会流向我们的笔端。仙桃也有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风土人情,学了琦君的《春酒》之后,也可以让学生写一写年味十足的春节,飘着粽子香味的端午节……这些风土人情都能给同学们带来无穷的欢乐,这些浓浓的亲情、乡情,鲜活的农家生活都会很自然地流向同学们的笔端。

二、开发利用乡土资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服务

《新课标》明确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编排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些综合性学习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到民间采风去”。仙桃有着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我们就组织学生到民间采风,并且收获颇丰。同学们采到了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哪有闲空回娘家》、《襄河谣》、《龙船调》等沔阳民歌;采到了扣人心弦、悦耳动听的天沔花鼓戏;采到了“雕龙雕凤雕吉祥、绣花绣朵绣美好”的仙桃雕花剪纸。同学们也尝到了仙桃独特的风味小吃。不必说肥而不腻、香飘四海的沔阳三蒸,也不必说沙湖的咸蛋范关的酒,毛嘴的卤鸡沔城的藕;单说那芦林湖的藕带、农家小院的腊肉炒藜蒿,就让人满嘴生津,回味无穷。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北纬30°•中国行 第五十六集 物华天宝话仙桃《远方的家》,进一步地了解仙桃。同时,仙桃也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宝地,从古到今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才。有爱国民主人士张难先,有国际问题专家、军事评论家、民国新闻巨子杨潮(羊枣),有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王玉珍,有体坛王子李小双、李大双,也有中国IT精英雷军,文物鉴赏专家甘学军。开展“数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时可以组织学生浏览中国仙桃网中的《天下仙桃人》栏目,因为《天下仙桃人》栏目以“追寻奋斗足迹、弘扬仙桃精神、传递乡音乡情、共建美好家园”为宗旨,为展示仙桃形象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同学们可以通过这个窗口了解仙桃人在五湖四海创业的艰难历程和辉煌成就。他们会以现在这些风光天下的仙桃人为楷模,发愤图强。

三、开发利用乡土资源,为学生作文提供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嗅到浓郁的乡土文化,挖掘出丰富的写作资源。

仙桃地处江汉平原腹地,这里四季分明,景色优美,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下面一段顺口溜就形象准确地道出了仙桃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江南水乡景色佳,流潭公园人人夸。天然氧吧何处寻?沙湖湿地公园迎。休闲娱乐健身体,体育广场属于你。农家小院客满堂,老板厨师人倍忙。商贾云集大兴路,人头攒动忙购物。武商集团进仙桃,帅哥靓妹欢乐淘。沔街美食潮头立,城乡改造换新衣。谋求发展不断线,南城新区大家建。仙桃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用慧眼捕捉自然之美,用妙笔描绘自然之美。

现在许多孩子属于独生子女,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家里玩具、电视、电脑一应俱全。许多孩子节假日要么整天宅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要么参加各种培训班。渐渐地,他们远离了社会,远离了自然。作为老师就应该帮助孩子改变这种状况,把他们从电视电脑中解放出来,把他们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老师可以建议家长多陪陪孩子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引着孩子去观察周围的人、事、景。春看桃红柳绿百花园;夏赏古镇沔城莲花池,秋游千年风雨太子湖;冬览银装素裹仙下河。这样既扩大了孩子的视野,也为孩子作文积累了素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积累作文素材。建议学生节假日和家人一起下地干干农活,帮父母打一打下手,把干活的过程和感受写下来。这些感受应该是刻骨铭心的,有了这些刻骨铭心的感受,学生才能品味出生活的酸甜苦辣,才能理解父母的艰辛。这种刻骨铭心的劳动经历和体验,也为学生作文提供了真实、鲜活的素材。

桃花源记课件篇6

没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没有充满活力和魅力的课堂。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自主探究

・ 中图分类号:G633.3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一直比较关注的热点课题。面对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大好形势下,我认为:其重点应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将主体意识牢固化、课堂教学生活化、探究培养合作化、课堂激励策略化、创新思维发散化,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主体意识牢固化。

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和主体,课堂教学必须长期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要由过去教师单一的知识传授变多元互动的课堂模式。针对初中生自尊心、自信心与求知欲较强和具有了初步的独立思考能力等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围绕着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能力发展需要而展开。例如:《孙权劝学》短小精悍,意蕴丰厚,只区区百余字,却塑造了呼之欲出的三个人物,个个神采飞扬。文章无论是从人物语言、形象,还是从劝说技巧、写作方法,都有值得探究的地方。在教学时,我不以师代讲,而是根据学情设计了系列问题,让学生在足够的时间内通过问题引导来自主学习,自主阅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会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积极参与,全面地掌握了文章。他们不再依赖教师的讲解,而是靠自己的学习理解来解决系列问题,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有效强化。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语文课堂教学有时之所以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兴趣,其原因大都是教师将语文知识与日常生活分离开来,只注重课本内容的知识传输,缺少生活化。如何将课堂教学生活化呢?那就是必须精心设计,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化场景,让学生在这种生活情境中愉悦地参与学习。比如:在教学《亲爱的爸爸妈妈》时,教师可通过情境的创设,设计一个小环节:“谁能来分享一下你的爸爸妈妈为你做的最令你感动一件事?”引学生入境。学生就会争相发言,其他学生也会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回想自己的爸妈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待发言进入高潮时,教师顺势引入新课,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课内课外生活化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迅速提高,另方面又可将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从而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三、探究培养合作化。

语文学科不像数学、物理学科那样充满了逻辑思维,语文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感性较强。很多深层次知识,如果不通过形象再现,是很难透彻理解的。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上,教师应通过合作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感知。如:在教《桃花源记》时,在讲完基本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演绎课本话剧,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可让学生自主地对话剧内容进行增删,但不可远离课本内容。于是,学生小组就按教师引导:“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受到款待”这一顺序开始自主组合,共同探究《桃花源》究竟描述是一件什么事情?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究竟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演时怎样才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等等,从而增强了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的能力,强化了合作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四、课堂激励策略化。

课堂激励,是各学科赏识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只局限于“你回答得很棒”等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激励策略化的方法,来诱导学生顺势提高语文能力。如:在教《范进中举》时,在教完基本知识内容后,我们可以问代讲诱导学生:“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有学生回答:“主要告诉我们范进这个人承受能力不高,自我控制力很差。”但此时我们不能否定学生的回答偏离了主题,比较肤浅,而是激励学生:“不错,你说出了文章的内容。但为什么范进看到自己中举了就疯了呢?像你说的:那范进在这之前要是受到点什么小刺激的话不早就疯了?”学生会顺势思考:“因为科考很难很难!”。这时及时地肯定他:“你的思考方向对了!就是因为科举这种毒害人的制度,使那时候很多人都变得极端了。谢谢你的回答,为他鼓掌!”通过这种顺势引导加激励的方法,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展开,也可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

五、创新培养发散化。

语文学科的创新能力培养与数学、物理这些学科相比,其难度很大,但也不是无路可寻的。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通过不同的课的内容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的发散性问题让学生来完成。如:《桃花源记》,教师可创设问题:改编文章的结局或续说文章的结尾。这样,学生就会发散思维,打开自己的思路,饶有兴趣地想象陶渊明若一直在桃花源里生活、若他一直没有报官而是带上自己身边几个好友再去探寻会怎样等等,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的发散,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自然会得到无形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总之,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精神,初中语文教师所面对的任务还很艰巨,必须踏踏实实地从教学实践出发,敢于突破自我,不断探索创新,积累教学经验,开拓新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调动自身的潜在资源,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全方位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⑴李俊峰.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语文学刊.2012年14期;

⑵张民中.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刍议[J].华章.2011年第16期;

⑶李兴德.初中语文课堂探究式教学浅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1期。

【作者简介】

桃花源记课件篇7

一、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学生通过自读,正字、正音、了解词意,通过跟读把握节奏,然后大声朗读。朗读的目的是理解文意,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文言文中有大量的文字障碍,如多音字、多义字、生僻字、通假字、异体字等,所以,在引导学生自读时,首先,应把字音读正确,只有这样才能流畅地读课文,进而熟读成诵。其次,应读准句子的朗读停顿,特别是在读一些比较长的句子时,往往要在一句之中表达一个概念或意思的地方有一些小的停顿,停顿读得正确与否,对句意理解至关重要。如《狼》中“其一/犬坐于前”,如果读成“其一犬/坐于前”,意思就完全错了。又比如《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教师应指导学生读准这个长句的节奏,在有节奏的诵读中领会莲花的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形象之美。最后要读出感情,着重对语气、重音的处理,读出作者的思想和写作意图,再现文章的意境。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学生无意识的心理特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与某一事件相关的整个情景、背景或环境,从而引起学生情绪产生积极反应的形象整体。在教学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应根据文本的实际需要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文言文教学中,尽管文中的人或事离今天很遥远,但只要教师以趣味性导入点,创设一定的情境,就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鼓励质疑,培养兴趣

只有疑才能使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许多教师担心学生无法身临其境地投入文本中体会感悟,同时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往往剥夺了学生质疑的权力,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为我们展现了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在教学时,除了事先预设的问题,学生还会提出很多疑问。例如,桃花林那么美丽,渔人以前为什么没有发现?桃花源那么美好,渔人为什么还出来?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了那么久,为什么“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些问题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四、展开想象,提高兴趣

想象可以使人的精神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课堂上教师也应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翱翔在想象所开启的天空中。如《小石潭记》中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描绘了一幅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动的画面,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石潭的四周。学生展开这样的想象,定会心旷神怡,其乐无穷,完全比让学生死记硬背翻译更受他们的欢迎。

五、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培养综合能力

根据中学生表现欲较强的心理,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表现课文的故事情节,这样既能使学生准确理解把握课文内容,又能使学生通过形象、生动、富于个性化的语言来深入理解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以《石壕吏》为例,我采用模拟情境、上台表演的形式组织教学:请五名学生分别扮演老妪、老翁、两位差吏、文中的“我”。学生生动地再现了历史故事,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添加了对人物性格的独特理解,入木三分地展现了人物的个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桃花源记课件篇8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把握最佳时机进行范读,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录音带等进行配合朗读,将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和动作、姿势、表情等无声体态语言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教学《背影》时,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了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生被多媒体播放的场景和有感情的朗读所感染,沉浸在一种浓浓的慈母情中。接着提出:这首诗是歌颂伟大母爱的,你们知道哪篇文章是赞美父亲的呢?然后引出新学课文《背影》,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学生在学习的热情中怀着极大的兴趣自觉学习了课文,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朗读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需要大量的形象思维参与,充分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教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先让学生听录音范读,听准字音、节奏,再让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要求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

“你们能不能在朗读中想像一下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学生通过朗读打开了思维之门,展开丰富的想像力,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通过字里行间仿佛看到:深秋的黄昏,一个骑着一匹瘦马的游子。正在苍凉的古道上缓缓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即将归巢;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实践证明,通过听、读训练,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加深理解和巩固,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发展。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具有很强的美的感染力。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在感官上获得一次享受,一种愉悦,而且在朗读过程中真切地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从而提高鉴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例如教学《春》,我以交替运用配乐录音朗读、老师范读、学生自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过程中除强调学生注意读音的轻重、速度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外,还要求理解课文中精彩的词句,领悟课文中表现出来的情趣,感受文章语言的艺术魅力。我问,在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中,“偷偷地”、“钻”两个词好在哪里?能否换成“慢慢地”、“爬”等其他词?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感悟出“偷偷地”、“钻”这两个词不能换,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初春时小草旺盛的生命力,突出了春草的清新可爱,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又如教学《陋室铭》诗文,在朗读中我提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诗句中“上”、“人”两个字好在哪里?能否用其他字代替呢?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揣摩,品味,学生茅塞顿开:“上”、“人”二字不能用其他字代替,它在语句中起到生动传神、化静为动的功效,不但使描写的景物人格化,而且更突出了诗人对这悦目的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4.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是:“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初中语文教材中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思想内容上能感染人,而且在语言上也令人叹服不已,那精练准确的语言是作者精美构思的艺术珍品,为语言贫乏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好材料。而通过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交谈、发言、复述等多方面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我常常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朗读切入点,把课堂变成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舞台,促进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桃花源记》时,我先范读,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渔人离开桃花源为什么处处作记号?”“假如渔人带公差找到了桃花源……”这些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思维亢奋,想像驰骋。纷纷打开话匣子。有的学生说:“作记号是为了不迷路”;有的学生说:“从带公差找桃花源这一点来看,渔人是想邀功请赏……”“假如公差找到桃花源,太守会派兵占领桃花源,就会发生……”有的学生说:“渔人和公差可能私下请求长住桃花源”……学生反复朗读文章后,已有一定的体验,加上我设计的问题简约新颖,便能吸引学生争相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既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又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5.强化学生的语感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读书感悟是传统朗读教学经验的精华,它追求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让学生在读中与文本对象发生共鸣,体会文本对象表达的独特之处,张扬其思维,唤醒沉睡着的意蕴情感,从而不断强化他们的语感能力。

余光中的《乡愁》一课,全诗共四节,大体蕴含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简约生动的画面。教学时,我指导学生以舒缓的语速、深沉的语调、深挚的感情,有节奏地反复朗读。学生在朗读中读出了爱国心声,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感悟出诗人由个人的哀愁上升到家国之思、从强烈的思乡之情中领会作者的心声:盼望祖国早日统一,以结束两岸人民饱尝亲人离别的思念之苦。

上一篇:澳门一天游范文 下一篇:鲁豫有约文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