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家的故事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28 23:25:34

探险家的故事作文

探险家的故事作文篇1

关键词: 事故;致因理论;R-t图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4-0324-02

0 引言

事故致因理论是指探究事故形成过程和预防的依据,表明事故发生机理,预防和防止事故形成的理论。[1]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了它,至今已有80年历史,是从最早的单因素理论发展到不断增多的复杂因素的系统理论。[2]

在生产力发展的各阶段,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问题有所差异,尤其是生产形式的不断发展,理论发展并逐步完善。[3]事故致因理论经历了3段历程不断发展,从早期事故致因理论(以事故频发倾向论和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为代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故致因理论(以能量意外释放论为主要代表),直到现代的系统安全理论。[4]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增多,生产工艺逐渐变得复杂,工艺条件要求增高,同时潜在的危险也就越来越复杂,使工艺操作、机器设备运行、作业者操作等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更加复杂多变,尤其是各种安全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上诸多因素大大改变了目前事故的发生机理,这就让传统的事故致因理论暴露出诸多缺陷。[5]为更好地阐明当前事故发生机理,进而科学地预防事故发生,提出了以横坐标为时间轴(t),纵坐标为系统状态或危险度(R)值的事故致因R-t图。该图具有良好的动态性,针对当前事故成因特点,详细描述了事故发生的过程,找出了预防事故的关键环节,对指导研究事故发生机理,进行事故的科学预测预防,改进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事故致因R-t图的建立

事故致因R-t图由一条额定线和上、下临界线,上、下警告线,上、下过渡线组成。横坐标为时间轴(t),纵坐标为系统状态或危险度(R)值。各条线将系统状态依次划分为上、下安全区,上、下危险潜伏区,上、下危险暴露区,上、下危险区八个区域。系统状态或危险度预期值即图中的额定线;系统状态或危险度目标值即图中上、下警告线之间的区域,包括上、下安全区和上、下危险潜伏区;系统状态或危险度实测值的可接受范围为图中上、下临界线之间的区域包括上、下安全区,上、下危险潜伏区和上、下危险暴露区,即处于系统受控的区域。系统某时刻系统状态或危险度值在图中所处位置表示系统所处状态。事故致因R-t图的基本组成如图1所示。事故致因R-t图把事故的发生分为安全区、危险潜伏区、危险暴露区和危险区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各自包括一组信息处理过程。在安全区阶段,系统状态或危险度值处于额定线附近,即上下过渡线之间时,整个系统处于受控状态,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在危险潜伏区阶段,系统状态或危险度值越过过渡线,进入上、下危险潜伏区,这一阶段是一些与事故相关的人、物、管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不安全隐患,使系统潜伏事故隐患;在危险暴露区阶段是系统内部的参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6]系统状态或危险度值越过上、下警告线进入上、下危险暴露区使危险暴露,相关安全预警设施报警提醒人们做出反应并采取措施及时预防;在危险区阶段,若危险暴露后未能及时得到控制和消除,则系统状态或危险度值跨过上、下临界线造成事故发生。综上所述,事故致因R-t图动态地描述了系统事故的发生机理,更加符合目前事故发生的特点,对于研究事故发生机理、分析事故成因和指导预测预防事故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 事故致因R-t图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首先要根据日常生产工作中的人员素质、技术水平、行业特点、安全目标等,组织专家或其他方式对事故致因R-t图中额定线和上、下临界线,上、下警告线,上、下过渡线所对应的系统状态或危险度值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设定,每间隔适当时间,同样采取组织专家或其他方式对系统状态或危险度值进行预测和评价,将预测值的结果依次点在事故致因R-t图上,根据下列规定检验分析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第一,如果此点位于额定线附近,上、下过渡线间的区域内,即上、下安全区,则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系统安全状态良好,危险度极低。第二,如果此点位于额定线附近,上、下过渡线和上、下警告线之间的区域内,说明由于系统危险有害因素(人、物、管因素等)作用,系统潜伏事故隐患,提示生产过程安全状态开始变劣,危险度逐渐增大,应进行初步检查,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这是预防事故的最关键阶段。第三,如果此点位于上、下警告线和上、下临界线之间的区域内,系统状态接近危险,危险度急剧增大,安全预警设施发出警报信号,提醒人们做出应急反应并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排除隐患,防止生产过程“失控”造成事故,特别对于不能控制的事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尽可能使事故的伤害或损失降至最低。第四,如相邻7点连续上升或下降时,表示系统状态或危险度值逐渐变劣,有失控倾向,应立即查明原因,予以纠正。也可以通过此点来进行事故预测。

通过以上四点的叙述,可以看到预防事故要在第二点下功夫,结合第四点对事故的预测,尽早发现隐患,及时纠正,预防事故发生;在第三点上,要科学合理地设定系统状态或危险度警告值,尽可能做到早警告,早查因,早纠正。

3 展望

笔者对事故致因R-t图的建立和应用进行了初探,同时认为对其的运用有以下几点展望:第一,对事故致因R-t图中额定线和上、下临界线,上、下警告线,上、下过渡线所对应的系统状态或危险度值设定方式和方法需要优化和探讨,使设定值科学合理,具有强的参考性和可靠性。第二,加强事故致因R-t图的量化研究,定量分析事故原因,使更准确地分析事故成因。第三,加强上、下警告线之间区域即上、下安全区和上、下危险潜伏区和上、下警告线所对应系统状态或危险度值研究,结合有效的安全预警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第四,探讨事故致因R-t图在安全评价和事故预测中的运用,指导和优化安全评价及其事故预测模型。

参考文献:

[1]覃容,彭冬芝.事故致因理论探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5,03:1-10.

[2]王君娥.基于系统安全的公交运营和服务安全管理研究

[D].山东大学,2012.

[3]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huma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

rology,2003,01:9-15.

[4]陈宝智,吴敏.事故致因理论与安全理念[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01:42-46.

[5]孙永泰.安全生产方针的科学实践[J].安全生产与监督,2009,04:26-27.

探险家的故事作文篇2

[关键词]滇西北探险旅游风险控制

一、序言

随着旅游的个性化发展,以单一观光层次为主的旅游产品已经不再能满足人们对旅游和休闲的心理要求,从而转向文化、休闲、探险等专业需求层次。探险旅游源于西方,目前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相当普及,近年来,各种探险旅游活动也风靡中国,但由于起步较晚,游客与经营者对探险旅游知识的缺乏,与此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各种应急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导致探险旅游事故频频发生。根据中国登山协会的不完全统计,1999—2009年,全国探险旅游死亡人数达160余人。而且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因为探险旅游死亡人数的逐年增加,探险旅游安全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业界的重视,解决探险旅游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二、探险旅游综述

1.探险旅游的概念

探险旅游是指由探险旅游企业(如俱乐部、旅行社)或隔热组织设计的,在旅游者不熟悉的有安全保障的地方进行的,以满足旅游者个性化探险需求的,能使旅游者产生特使体验的,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所有旅游活动的总称。

2.探险旅游的特征

(1)动机的独特性

探险旅游这种旅游方式一般在其活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参与者在未知的行程中追求冒险和刺激。这种动机的独特性是探险旅游区别于大众传统旅游的一个体现。

(2)自主参与性和体验差异性

游客在探险旅游中能自主参与,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施展才干。由于旅游者个人体质、智力、情感、以及旅游需求的差异,不同的旅游者可获得不同的探险体验、情感经历和心灵体验。

(3)专业性与技术性

探险旅游的组织者要根据探险旅游项目的需要,向游客传授基本的野外旅行常识,如装备使用、露营、消毒及方向辨别等;还有探险旅游者必须熟悉掌握特殊知识技能,如漂流、攀岩、崖降等的专业技能。这些都要求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4)对安全的需求

人们对探险旅游的渴望不仅仅是猎奇和寻求刺激,也是为了达到人生的自我实现。因此,当危险超过了游客能力所能够承受的范围时,游客的体验水平便处于下降趋势。“绝对刺激,绝对安全”才是探险旅游的显著特点。

三、滇西北探险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风险的原因

1.滇西北探险旅游的发展现状

滇西北旅游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该区含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共24个县。

滇西北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区,区内有两处位列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三江并流—自然遗产)、三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丽江玉龙雪山、大理)、三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白马雪山、苍山洱海)、一处国家地质公园(玉龙黎明—老君山)和许多新近崛起的旅游地。这对向往原始野性的大自然的探险旅游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滇西北的旅游基础设施、接待设施和城镇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尤其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交通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为开发滇西北探险旅游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动和各级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努力下,滇西北旅游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单纯的观光游览为主调的旅游产品结构正向科技和文化含量不断提升的各类特色旅游产品转化,包括探险旅游在内的多种专项旅游产品正在或即将被重点开发。例如,滇西北“香格里拉探险游”已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国向世界隆重推出的11条国家级精品旅游线之一;“茶马古道探险游”也是国家重点开发的旅游产品之一。由于旅游宣传促销措施得当,滇西北旅游产品不但在国内旅游市场具有很大的知名度,而且在海外市场,尤其是在港澳台地区和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亚洲旅游市场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但是,滇西北探险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至今,滇西北探险旅游死亡人数57人,其中在交通及坠崖的事故中,共有50人死亡,23人受伤;在沉船事故中共有1人死亡,11人失踪;在雪崩事故中共有3人死亡,19人受伤;在巨石滑落事故中共有3人死亡,2人受伤。而且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果问题不解决,势必要影响到滇西北探险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滇西北探险旅游存在的风险及原因

(1)从客观角度出发

①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

由于滇西北三江并流带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区内多种地质灾害频繁、普遍而典型,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广泛发育。山地的生态地质环境、地质成景异常脆弱。

②交通不便,交通事故频繁

滇西北区域内盘山公路众多,部分路况不尽人意,再由于植被脆弱,一旦暴雨或地震,轻则泥土顺流冲刷而下淤积路面,重则大石块坠下形成塌方,或山体滑坡等事故,完全阻塞公路。因此,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区。

③地势高,游客容易产生高原反应

滇西北地势高,山脉纵横,分布有梅里雪山、玉龙雪山、哈巴雪山等山数十座海拔4000m以上的雪山。据统计,大约80%的游客都会产生高原反应。

(2)从主观角度出发

第一,旅游者盲目自信、缺乏安全意识、轻视活动难度,参与者仅凭一股热情投入到户外运动中去,无安全意识与常识作保证是很危险的。事故者没有基本的安全意识造成的严重后果是近年来发生事故的共通性。第二,设备供应不足、选择失误以及养护不当。

(3)旅游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服务意识较差

滇西北地区近二十万旅游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者仅占6%左右,远低于全国水平,具有专业水平的中高级管理、导游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4)救援能力有限

由于事故发生地点通常都处于交通、通信、医疗条件等不发达地区,目前在旅游所辖区,滇西北地区、云南省甚至全国都没有专业的救援队伍,给救援带来很大的困难。每次的救援任务基本由当地政府组织村民承担,而他们缺乏专业的设备和必要的技能培训。

(5)探险旅游者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险

在滇西北地区的几次事故中,受伤和遇难人员基本没有购买专门的户外运动保险,在事后处理中,给旅游景区、当地政府以及家人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四、滇西北探险旅游风险控制的对策

1.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把“保护优先”原则落到实处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大量森林的被砍伐,滇西北地区面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的现实威胁。自然环境、人居环境和气候都处于一种不断恶化的趋势之中;相应地,旅游环境也受到了影响和破坏,旅游者不得不跑更远的路才能看到保存尚完好的生态环境,而这又在无形之中带来了对所剩无几的宝贵资源的新的开发和破坏(例如对玉龙雪山的开发,从云杉坪到高山滑雪场再到牦牛坪,缆车索道越建越多,路越修越远,自然生态环境被人为改变的威胁也就越来越大)。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滇西北地区应坚定不移地将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突出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突出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使旅游业发展真正走上旅游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健康轨道。

2.旅游者的不安全因素的控制

应在参与活动之前对影响探险旅游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认识,防患于未然,这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面对危险时的盲目性,因而要尽量做好详尽的防护措施:第一,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旅游目的地;第二,参与专业、正规的旅游企业组织的旅游活动;第三,量力而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旅游路线和探险内容;第四,参加探险旅游的相关培训,懂得自我救护,了解野外生存技巧;第五,充分了解旅游的内容,包括目的地的地域特征、天气情况、交通条件、救援电话、救援设施等;第六,配备探险所需要的装备,准备一些急救药品;第七,购买保险。

3.加强旅游组织经营者及管理者风险管理控制职能

(1)推行许可证制度

许可证是旅游企业或探险俱乐部等组织单位从事探险旅游活动的一种资格凭证,也是主管部门对经营者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后颁发的资格证书,它可以帮助游客辨别合格与不合格的旅游商。主管部门还应该对组织单位的经营状况进行定期考核,关于组织者的实力和信誉、安全或事故记录、等内容。若在规定期限内有重大服务缺陷的,予以惩罚甚至是取消从业资格,从而刺激从业单位加强管理,降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高素质、高能力探险旅游从业人员的配备

这里指的是从业人员包括从事探险旅游的导游、领队、联络人员和司机。目前从旅游院校和其他渠道培养出来的导游或其他人才,尚不能适应从事探险旅游的需要。探险旅游的野外作业人员一般要求一专多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其具备应付各种困难和危险的专业素质及能力。

(3)规范操作、遵守检查培训原则

在探险活动(尤其是危险性大的活动)开始前,有必要对参与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确定游客是否有能力完成探险任务,根据游客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工作分工,并根据分工内容对游客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尽量避免探险过程中危险事故的发生。同时从业人员在组织活动前,还必须对探险目的地进行初步考察,了解目的地情况,尽可能地排除或避开危险。

4.完善探险旅游安全救援系统

(1)政府牵头建立以滇西北景区景点为基地的救援机构

政府掌握着庞大的社会资源,建立有110、119、120等完备的公共安全体系。当地政府应负责牵头组织建立一个适合当地情况的高效、快捷的救援机构,在必要时与相关部门与组织做统一的协调工作,提高救援效率。

(2)滇西北当地救援人员的配置

首先在旅游地建立以景区管理员和当地村民为主要救援人员的救援组织,聘请国内外专家负责对他们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医疗急救常识;并且定期开展和不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和演习。利用他们对当地情况的了解,诸如气候、地形、语言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很大地提高救援效率。其次寻找户外运动爱好者作为救援队的志愿者,利用他们对户外运动的热情和经验,运用自身的专业技术和专有装备,也可以提高救援队的救援能力。

(3)救援装备的配备和通讯设施的完善

滇西北当地政府组织和景区管理机构应该为救援队建设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备一些必要的救援设备和个人装备,由景区管理员或当地村民负责保管,在需要时使用。另外,滇西北当地景区应建立救援通讯体系,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以保证救援工作的开展。

五、结束语

探险旅游是随着市场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专项旅游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特别是在滇西北地区。虽然在运作中具有一定的风险,但对年轻旅游者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只要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者三方采取积极的态度,对滇西北探险旅游中存在的问题足够重视,构建一个合理的安全保障系统,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以内,那么滇西北地区的探险旅游就可以得到长足、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传统:探险旅游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5)

[2]关汉玉:探险旅游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初探,黑河学刊[J],2010(8)

[3]周彬唐继刚董杰刘丽娜:滇西北探险旅游开发初步研究[J].旅游开发与市场,2006(06)

探险家的故事作文篇3

关键词:高风险旅游项目 安全事故 对策

为了适应并满足旅游者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旅游需求,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正逐步从单一的观光层次向着文化、休闲、探险等专业层次发展。近年来,具有强烈刺激性和挑战性的高风险旅游活动吸引了大批旅游者,以此为依托形成的旅游项目成为新兴旅游产品的典型代表。高风险旅游项目的兴起拓宽了旅游活动的范围、丰富了旅游的内涵,但伴随着这类旅游项目的开展,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从而对相应的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了挑战。

1 高风险旅游项目的含义及类型

高风险旅游项目,通常是指在旅游业务经营过程中,以高风险旅游活动为经营载体的商业项目。而所谓高风险旅游活动,是指相对危险性明显高于正常情况、可能给旅游者带来人身伤害的旅游活动[1]。2013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颁布,首次正式提出了高风险旅游项目的概念,并将其概括为五个种类,即高空、高速、水上、潜水、探险。我国政府目前尚没有制定高风险旅游项目目录,但在实践中,上述五类高风险旅游项目主要包括以下活动:

高空类项目主要包括滑翔伞、热气球、动力伞等空中项目;

高速类项目主要包括轮滑、滑雪、卡丁车以及大型游乐设施等速度类项目;

水上类项目主要包括摩托艇、游艇、水上飞伞以及水上游乐设施等水域类项目;

潜水类项目主要指旅游者穿戴潜水服、氧气瓶等潜入水下的观光、休闲项目,以及水下游艇等水下旅游项目;

探险类项目包括穿越高山、峡谷、暴走以及蹦极、攀岩等项目[2]。

2 高风险旅游项目的基本特点

与一般性旅游项目相比较,高风险旅游项目具有以下基本特点,即体验性强、专业要求高、风险性大。

2.1 体验性强 体验性强是高风险旅游项目吸引旅游者的关键性因素。项目开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挑战性,要求参加者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活动推进的过程,就是旅游者不断尝试新鲜与独特、克服困难与恐惧、突破自身极限的体验过程,由此带来的惊险、刺激或者喜悦的感受是传统的观光旅游所不具备的。正因为如此,高风险旅游项目才能得以迅速发展,吸引越来越多崇尚冒险、追求新奇的旅游者。

2.2 专业要求高 开展高风险旅游项目,一方面经营者须具备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借助特殊的设施设备来维持,并由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或具体操作;另一方面,作为参加高风险旅游项目的旅游者,则要求具备相应的体力体能、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心理素质。

2.3 风险性大 从安全管理的角度看,风险是指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3]。风险可认为是潜在的伤害,当“潜在”转化为现实时,出现的后果则可能是人员的致伤、致命或是财产受到损害。

高风险旅游项目具有风险性大的特点,其风险来源因素广泛,容易因环境、设施和操作等问题发生各种安全事故,从而使旅游者受到损害。例如,探险旅游项目一般是在条件比较艰苦的野外环境中进行,这类活动需要依靠崇山峻岭、激流险滩等充满风险因素的自然环境来增加活动的刺激性。再如高空高速类旅游项目,一般依靠高速运转或离地探空的设施来支持,风险控制基本上依赖设施的安全设备。

3 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事故及产生原因分析

高风险旅游项目在我国开展的历史较短,多数出现在20世纪80、90年代,如探险项目的兴起以各类专业的民间组织的成立为标志,1989年中国探险协会成立、1993年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成立,这些协会作为探险旅游项目的最初组织者和积极推动者,推出了众多著名探险旅游项目,如新疆沙漠探险、丝绸古道探险、茶马古道探险等。再如热气球项目,1983年引入我国,如今一些山地、海滨或湖滨旅游景区将热气球体验作为旅游新产品推出,以增加景区吸引力。高风险旅游项目的出现,一方面丰富了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并为经营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另一方面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恶劣的社会影响。对发生了的事故进行研究,分析其产生原因,制定对策和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对于保障旅游者人身和财产安全、保证高风险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由于我国没有建立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事故的统计制度,因此缺乏全面的数据材料。笔者通过互联网上有关新闻报道和主管部门的情况通报,对近年发生的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事故作了初步统计,选取其中的典型,对产生原因进行如下分析。

表1所列典型事故涉及各种类型的高风险旅游项目,产生事故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自然环境、安全管理和旅游者素质。

3.1 不利的自然环境条件是产生安全事故的客观因素 高风险旅游项目的特点之一就是风险性大,而有风险就可能导致事故并产生伤害。大部分高风险旅游项目的开展场地是在户外,并必须依托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一方面,自然环境中某一要素的状况会极大地影响项目能否安全地顺利地进行,如热气球项目要求气流飞行环境风速不得大于4m/s,自由飞行风速不能大于6m/s,气候因素不稳定,必须取消飞行,否则可能造成事故[4]。另一方面,天气、水体、地质等自然要素的变化往往具有突发性,这种变化难以预测,非人力能够阻止,会令旅游者措手不及、无法应对,以致发生安全事故。

3.2 安全管理缺陷是产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安全管理的基本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并实施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活动中人员和财产避免受到伤害和损失。完善的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化解高风险旅游项目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从而保障旅游者的安全。如安全预警可以使旅游项目经营者和旅游者及时调整野外活动计划,做好防范以应对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利变化;科学有效的安全培训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管理缺陷是产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管理缺陷主要包括主管部门监管不力、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缺失、工作人员失误失职、机械设备故障等。表1所列的各个安全事故,其产生原因追本溯源,几乎都与管理缺陷有关。

3.3 旅游者素质不高促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旅游者素质不高、行为不当往往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旅游者安全意识不强,盲目追求惊险刺激的个性体验。在旅游者看来,惊险、刺激是高风险旅游项目进行过程中的正常情况,风险大正是其魅力所在。因而无视存在的危险,或过于自信,或心存侥幸地去从事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项目活动。其二,旅游者专业素质不够,难以应对突况。高风险旅游项目的开展除了要求经营者具有专业性,还要求旅游者拥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经验。高风险旅游在我国开展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虽然新的项目不断涌现,但随之应有的对旅游者专业素养的培育却明显滞后。探险旅游者缺乏野外生存经验和基本的地理知识、滑翔伞爱好者没有足够的经验应付突然的气流变化、潜水者溺水时惊慌失措……当面临真正的风险时,缺乏知识、技能与经验的旅游者难以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由此引起的事故反复发生。

4 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事故防范对策

4.1 加强政府对高风险旅游项目经营的监督管理,实行经营许可制度 高风险旅游项目风险性大,引发事故因素广泛,造成损害后果严重,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对其实施全过程依法监视、督促和管理。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意味着首先对项目经营者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对工作人员的从业资格、经营场地和设施设备条件进行把关,实行经营许可制度。2013年颁布的《旅游法》为实行高风险旅游项目经营许可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旅游法》规定,“经营高空、高速、水上、潜水、探险等高风险旅游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经营许可。”

4.2 完善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企业的管理是安全工作的关键。经营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所经营项目的风险特点,建立完善安全制度、制定并实施具体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考核,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4.3 加强对旅游者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作为高风险旅游项目的参与者,旅游者应事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进行充分了解,自觉学习和积累旅游安全知识和技能,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遵守规则,听从工作人员的指令。政府和经营者担负着对旅游者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提示责任。主管部门、项目经营者可以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媒体宣传旅游安全知识,提高旅游者的安全意识。针对具体的高风险旅游项目,经营者必须事先对旅游者将要参与活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告知和明确的安全提示,并进行必要的设施操控培训;项目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旅游者进行安全提示和行为纠正。

参考文献:

[1]谢朝武.我国高风险旅游项目的安全体系研究[J].人文地理,2011,2.

[2]《解读》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解读[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157.

[3]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旅游安全知识总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2.

[4]邢迎风.热气球飞行的物理知识[J].基础教育研究,2011:16.

探险家的故事作文篇4

关键词:爆炸事故;应急预案;危险分析;事故处理

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A

爆炸事故是人们对生产活动中,由于不认识物质的危险特性或违反了正常生产操作,而意外引发的突发性大量能量的释放,常常伴有强烈的冲击波、高温高压和地震效应事故的总称,是一种人身伤亡率最高的事故。由于地震勘探中大量使用雷管、炸药等爆破器材,这些物品在运输、储存保管、药包制作、下药连接、放炮作业、盲炮处理过程中,极易发生炸药、雷管爆炸事故,导致群死群伤。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能够迅速、准确、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职工安全,在地震勘探施工前,必须制定炸药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1 编制的目的、方针和原则

为了加强地震队对突发事故的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确保迅速有效的处置各类突发事故,最大限度的减轻损失,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危急事件的预测、预防为基础,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重点,以全力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为核心,以建立危急事件的长效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危急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地震队在施工中发生的由于装药、引爆、盲炮处理、警戒疏漏以及炸药运输、爆破器材的储存环境不良、雷管炸药混存混运、人为破坏等因素引起的爆炸事故和险情时的应急救援工作。

3 基本任务

①立即抢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②控制危险源,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检查,测定施工危险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防止事故继续扩展。

③消除危险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④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险程度。

4 组织机构与职责

4.1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物测队队长

副总指挥:地震队队长

成员:项目经理、各班组长以及各岗位负责人

指挥部下设4个小组,分别是:应急指挥小组、现场控制小组、外部协调小组、善后处理小组。

4.2 指挥机构及职责

①指挥部职责

事故发生后,总指挥或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助、维持秩序等相关工作,并负责组织定期举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等工作。

②相关组织职责

应急指挥小组:负责应急救援过程的指挥工作;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审定抢险方案和组织实施,调动和协调组织应急救援物资、装备、抢险队伍、医疗、后勤保障等内外部资源及时到位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情况。

现场控制小组:负责组织应急处置的现场控制工作;负责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时汇报现场信息,制定现场救援方案,报指挥部批准后组织实施,并具有现场临时处置权力。

外部协调小组:负责与当地政府联络、协调工作。

善后处理小组:负责伤亡人员、周边相关方面的善后处理工作,并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做好解释、说服、劝解和疏导工作。

5 危险源分布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

5.1危险源分布情况

按照《安全生产法》和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的定义,结合使用、储存、运输民爆器材场所和车辆所存在的危险程度,确定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根据以上辨识原则确定火药库、药包制作现场为重大危险源;下药连接、引爆及盲炮处理属危险源。

5.2 主要危险因素

①因雷击引发库房内的危险物品产生燃烧、爆炸。

②由于周边发生火灾蔓延到火药库区,进而发生爆炸。

③炸药、雷管、导火索、导爆索等危险物品,因储存、搬运或运输不当将会发生燃烧、爆炸。

6 救援原则和措施

①“以人为本”的原则:事故发生后,就尽量采取措施保证人员生命安全;在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前提下,方准投入应急;应急中,以抢救受伤害人员为首要任务。

②“防止事故扩大化”的原则:事故发生后,应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及二次事故的发生。

③若发生火灾,现场人员立即就近取水或灭火器进行扑救,力争使火灾在初期被扑灭。

④若现场火势无法控制,判断有爆炸危险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安全地带(500米外)撤离、疏散。

⑤现场人员中毒,应立即移至新鲜空气处,重者立即送往医院。

7 应急响应

①凡发生本预案第三条规定的安全事故(险情)之一的,现场知情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指挥部。

②总指挥根据事故特点和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③若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立即将事故发生情况在1小时内报告省民爆器材监督管理局、市(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并积极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8 应急预案的演练与完善

为保证本应急救援预案在发生事故时,能快速启动达到有效控制事故,使事故损失能减少到最小。为此,每年须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演练,演练内容至少包括:

①在演练过程中,应让熟悉爆破工作的现场人员、有关的安全管理人员一起参与;

②事故应急预案向所有职工以及应急服务机构公布;

③所有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及政府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参加整个演练过程;

④每一次演练后,应核对伤害事故应急预案规定的内容是否都被检查,找出不足项、整改项和改进项。检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在事故期间通信系统是否运作;人员是否安全撤离;应急服务机构能否及时参与事故抢救;能否有效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

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演练及事故发生后要分析原因,按“四不放过”的原则查处事故,针对暴露出的缺陷,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要不断地更新、完善,及时对预案进行评审并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审委员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5):193-211.

探险家的故事作文篇5

摘 要 安全问题是户外运动健康发展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本文从保险的角度,通过分析当前户外运动保险的必要性,了解目前户外保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最终从各级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登山运动协会、保险公司、体育保险经纪公司、户外运动俱乐部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户外运动 安全 保险

一、户外运动与保险的概念界定

户外运动:从广义上来讲,“在非人工的自然环境中的空间位移”都可以称之为户外运动。狭义的户外运动是指“在自然场地(非专业场地)开展的体育活动。”根据此定义,户外运动可划分为陆地户外运动、水上户外运动和空中户外运动。户外运动保险是指:参与活动时,为保护参与者的利益,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一旦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按合同约定由承保公司向参与者支付保险金的行为。户外保险主要针对危险性比较高的户外运动,如滑雪、滑水、潜水、骑马、急流划艇、高海拔登山、高山探险、极地探险,以及洞穴探险、蹦极、长途无人区、漂流、野外生存、山地越野轮滑、山地自行车越野、溯溪、自然场。其中户外安全救援险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安全救援保险是一种由救援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由救援机构向户外运动投保者实施紧急救援服务,费用全部由保险公司支付的一种保险形式。

二、户外运动保险的必要性

户外运动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挑战性,挑战性意味着一定的危险性,户外运动的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山难、雪崩和沙漠被困等。安全问题向来就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据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事故调查研究小组对外的《2014年中国大陆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分析报告》可知,2014年共发生160起登山户外运动事故,事故总人数为689人。其中,救援成功的事故有105起,共有619人通过警察、消防、山地救援队、当地村民等被成功救出。另外成功事故中有人员受伤的事故共39起,受伤人数为42人。死亡和失踪的事故有55起,共造成63人死亡,7人失踪(包括2名外国人),而这仅仅是14年的数据。

外国的户外保险研究者,如卡伦和佩奇倡导户外行业的安全经营和立法规范,并从经济学角度证明,保险制度是旅游赔偿中最符合帕累托效用最大化的一种方式。总之,户外运动保险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户外运动安全、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可以为户外运动的参与者提供风险转移、减少后顾之忧,同时也可以为户外运动救援队提供安全保障。如登山户外保险的设立可以为户外爱好者减少后顾之忧,为救援队救援工作提供经费保障,推动山地救援工作规范化、商业化运作,保障登山户外救援可持续发展。

三、户外运动保险的现状和问题

(一)户外运动保险的现状

目前随着户外安全事故的频发,针对户外这一领域的专业风险管理和保险保障服务业逐渐受到业界关注,但总的来说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如中国登山户外保险的特点是“三少一高”:提供登山户外保险公司少、设立登山户外保险险种少,参与登山户外人群参保人数少,保险费用高。2006年9月,中国登山协会与大众保险有限公司、中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在京联合推出了“登山及户外运动专项保险”,成为我国保险市场上唯一的专项登山户外运动保险产品。2011年10月19日,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召开的高危体育项目场所管理研讨会上,将攀岩、攀冰、高山探险、山地户外运动等四项户外运动项目列入《全民健身条例》中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王莉,何世权(2005)年在《北京市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中,指出北京市有84.6%的俱乐部是通过保险方式转移风险的。在中国参加户外运动的爱好者当中,大部分人不愿意加入专业的户外俱乐部,因为专业的俱乐部组织的活动,通常要收取一定的费用,所以他们宁愿选择一些网友自发组织的活动,以至发生意外的概率增加。而政府和民间团体的专业救援队伍以及应急救援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目前中国每年5万多参与户外运动爱好者中绝大部分处于无保险或无有效保险的状态,这大大影响了户外运动的健康发展。我国近年来的登山运动风险事故统计结果显示,绝大部分重大事故都发生在爱好者或非正规机构组织的活动。

(二)户外安全保险存在的问题

在户外活动意外事故保险的购买方面日益引起了广大户外爱好者的关注,但具体到实际的投保问题上,仍有很多户外运动爱好者仍抱有侥幸心理,倾向于忽略户外运动保险,更有甚者对于户外保险这块是丝毫不知。

就俱乐部而言,各个俱乐部本应承担起购买和推广户外活动意外保险的功能。可是一些俱乐部为了降低成本和招揽会员参加活动,也尽可能地漏掉户外运动专项险,取而代之的是旅游意外险,这完全就置户外运动爱好者于危险的边缘。

就整个体育保险市场来说,目前户外安全专项保险主要由中体保险经纪公司与一些大的保险公司提供。国内的保险公司对登山户外运动的认识不足,保险费用较高,险种较少,而且大多数保险公司都不接受“驴友”的投保,因为它投保低、时间短、风险高、赔付大,还有些保险公司只接受有资质的户外俱乐部的投保,并不接受以个人名义来购买户外保险。而且很多户外运动参与者对其认识不够、事故发生后的理赔比较繁琐、险种较少等因素,导致很多户外运动俱乐部或户外运动参与者不购买保险,还有很多参与者买的不是户外运动专用险,处于无效保险的状态。俱乐部不愿投保、保险公司不愿意接受投保,这也使得户外运动的参与者所冒的风险增大。从监管的角度来看,针对户外运动市场,尽管知道存在很多风险问题,一些监管部门还是视而不见,直到不幸事件发生时,才开始扮演执法者的角色。

四、发展户外运动保险的对策

(一)政府部门的职责

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是管理户外运动的最高行政部门,因此在保证这一运动良好运转的过程中肩负着统领全局的作用。政府部门应该为国民健康安全出发,引导保险公司介入户外运动,相应的政府人员在确保登山运动安全的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分散风险和转移风险。通过出台和制定相关的文件和法规来引导大家认识和理解户外运动保险的重要性,从而让大家树立保险的意识。如政府部门可建立登山户外风险控制体系,与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将高山探险、户外穿越以及救援系统纳入商业保险体系。利用体育彩票和福利彩票以及各种慈善资金设立专业的险种支付户外救援队进行救援的费用。

(二)行业协会的职责

各级登山运动协会是户外运动行业的领导者,是政府部门文件精神和法规条例的具体宣传者。随着登山运动的兴起,各级各类的登山运动俱乐部和各种各样的登山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这个市场上。登山运动协会就不可避免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对俱乐部登山教练、领队等的严格培训以及安全和保险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对一般的登山活动安全保险文化的宣传和推广等等。如当安全问题发生时,安全救援保险就可发生相应的作用。这就需要中国登山协会和各地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的救援机构与保险公司协商,完善和推出新的安全救援保险,在户外运动参与者遇到事故时实施紧急救援,并开展理赔工作。

(三)保险公司的职责

保险公司是保险产品的实际开发者,他们对这个保险的有效性起着决定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保险行业起步比较晚,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也不健全,所以整个体育保险市场也还是空白,即使出现了一些体育保险,也是政府部门为专业运动员和大型赛事定制的保险,有的也是保险公司为了宣传推广自己的保险产品捐赠的一些保险,真正自发形成的保险市场并没有。同样,户外运动行业也有类似的问题。这就要求保险从业人员了解体育行业的发展现状和需求,了解体育项目的实际需求,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更多的户外运动专项运动保险险种,通过险种的增加,增加户外爱好者的选择余地,通过供给导引需求。同时,保险公司也要扩大服务范围,在事故发生时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和事后理赔工作。而且保险公司也可以配合中国登山协会建立全国性的救援体系,在救援中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就这样通过一系列努力,实现户外保险的价值,也利用体育保险市场的发展。

(四)保险经纪公司的职责

目前,由北京中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和太平洋保险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登山户外运动专项运动保险”里虽有“救援费用补偿”方面的保障项目,但我国安全救援保险还不成熟,大部分户外运动参与者都没有购买安全救援保险。这就需要保险经纪公司详细了解户外运动安全的需求,并将需求从保险的角度传达给保险公司,使保险公司真正了解这个广阔的市场,从而开发出符合实际需要的险种。险种开发完后,保险经纪公司也要将新的险种以大众能够理解的方式公布给大家,方便大家认识和购买。如“登山户外运动专项运动保险”出台后,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户外运动参与者对其认识不够、事故发生后的理赔比较繁琐等因素,导致很多户外运动俱乐部或者户外运动参与者不购买保险,还有很多参与者买的不是户外运动专用险,处于无效保险的状态。这个问题的解决就需要保险经纪公司,只有保险公司和保险购买者实现了顺畅的沟通和交流,保险经纪公司才真正发挥了桥梁的作用。

(五)户外运动俱乐部的职责

根据系统安全理论的观点,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事物,任何人类活动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这就要求俱乐部管理者摒弃侥幸心理,随时随地保持安全意识,切实加强并落实户外运动安全管理工作。同时,树立并重视“主动预防”的安全理念。户外运动俱乐部是离户外运动爱好者最近的,很显然在户外保险实际推广和购买过程中,它扮演者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俱乐部不仅要承担起组织户外活动的责任,还要宣传户外活动存在的各种风险,以及辅导户外运动爱好者如何规避和降低风险。让他们认识户外保险的作用,养成购买户外保险的习惯。

(六)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职责

户外运动爱好者是户外保险的拥有者,是户外保险的作用主体。安全问题是每个户外运动爱好者必须重视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每个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根本利益。户外运动爱好者在追寻户外刺激的同时,也要预期自己所从事运动的风险,尽可能规避和降低风险。然而,在实际的户外活动中,有些风险是非人所能控制的。这就需要户外爱好者通过保险的手段分散和转移这部分风险。在参加户外运动的过程中,主动购买户外保险,同时也应带动身边参加户外活动的亲朋好友购买。事实上,任何保险只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经济风险,却不能完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户外安全保险体系,也属于事后的补偿体系。户外爱好者必须走出“保险”认识误区,积极消除户外活动安全隐患,变被动预防为主动预防,从而最大限度避免户外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俞谢亮,肖攀.我国户外运动安全及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17).

探险家的故事作文篇6

唐 雪

旅游细分市场中的生态旅游、自然旅游及以探险旅游为代表的特种旅游便应运而生。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前期,生态旅游、自然旅游、探险旅游这3种特殊旅游细分市场才得到快速的发展。

加拿大旅游委员会把探险旅游定义为:发生在非同一般的、异国他乡的、遥远与荒野的旅游目的地的活动,涉及一些非传统的交通与各种难度的活动。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探险旅游的外延已经扩大,不再是少数专业探险者们“勇敢者”的游戏,已经开始渐渐向大众旅游形式过渡,以登山探险旅游研究为例,贝蒂就认为在登山运动中。专业登山运动员和旅游者的界限已经慢慢模糊,这就使得探险旅游的研究具有更广泛性的意义。探险旅游活动也可根据风险程度的不同而分成“软探险”旅游和“硬探险”旅游。“硬探险”指旅游者愿意到偏僻的环境,挑战内在的危险。这种危险是自然真实的而不是人造的,对于参与者来说具有高危险性、高参与性,富有挑战性,并且对于参与者的身体条件有极高的要求,包括登山,高空速降,洞穴探秘,跳伞运动以及潜水等;“软探险”旅游者相对而言是初学者,他们寻求一种被设计好的新奇活动。促使旅游者寻求可以带来满足的假期经历的内在需求。由于探险旅游的不同特性,参与者的动机也就各不相同。利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分析,可以发现探险旅游是为了实现较高层次的需求:自尊和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大多数旅游者选择探险旅游是因为一系列不同的原因而不是一个。在美国的世界探险旅游展览会上,对200个展览商的调查报告指出“获得新的经历”、“自我成长”、“高兴与激情”是选择探险旅游的重要原因。外在因素,即探险旅游者外在条件,譬如年龄、能力、活动的类型等。探险旅游与大众旅游相区别的主要特征危险性,导致对探险旅游者的年龄、能力、身体健康情况有一定的限制。直观的认识是那些追求硬探险旅游的旅游者。而忽略了软探险旅游者。而探险软――硬系统更有助于增加旅游产品类型以及扩大旅游市场。软探险旅游具有一定可知的、较低水平的危险,对旅游者的初始技能要求不高。而硬探险旅游者参与的活动,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对其技能和以前的经历有较高的要求。学者分别对法国、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等一系列旅游目的地展开了实地研究。某种特色旅游产品项目也被置于一个更具体的背景下加以研究。

探险旅游涉及面广及诸多复杂因素,所以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做好安全预警,政府首要做的就是对探险旅游资源进行风险等级评定由于旅游者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个人原因。不按规范操作行事、卖弄炫耀、不按照统一的步骤,安全意识不足、过分自信和无经验导致事故发生占到多数就近几年的沙漠探险指出现阶段旅游者自身安全意识较弱,未对可能遇到的危险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得到诸多学者的认可。与常规性的探险旅游相比:旅游者需要从技术、体能以及心理都要做好准备。针对不同类型的探险旅游,对旅游者的要求是不同的。

由于国外社会保障体系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探险旅游活动开展的背后有着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后盾,因此每位游客都享有同等的相对完善的保险、救援保障。相比之下,国内探险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探险旅游活动都是由缺乏经验的旅游者自发组织开展的,真正规范的商业性活动仅局限于高端客户市场,因此国外对对探险旅游的商业性研究在国内具有较大局限性。

分析探险旅游

唐 雪

摘要:本文对旅游景区的经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旅游景区;经营;策略

旅游者通过不断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不断从外界获得各种知识,并因获得愉悦而满足其旅游需要。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体验,谢彦君教授明确提出过“旅游现象的硬核是旅游体验”。因此,旅游体验过程是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暂时性的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是旅游者的内在心理活动与旅游客体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和深刻含义之间相互交流或相互作用的结果。凤凰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小小城镇却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例如,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虹桥、吊脚楼、杨家祠堂等,处处弥漫着古香古色的气息。然而在经营权转让前其经营状况却不尽人意,自从经营权转让后,经营者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经济效益日益明显,不但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而且也带动了凤凰一带经济的发展。但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考察其旅游体验,却并不尽如人意。举例来说,该地在经营策略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凤凰的经营者2005年夏秋季实施通票制,也就是说,游城内六个主要景点门票价为80元,各个景点不再单独卖票,为了测评旅游者对凤凰经营权转让后夏季实施通票制的经营策略的旅游体验,笔者于2005年8月20日专门作了一次抽样调查,简单设计了一份问卷,继而对旅游者的体验程度进行了调查,然后对所获得的数据运用社会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3份,回收率为91.5%。经分析得出:98.5%的散客对通票制不满意,甚至很失望,他们大多认为因为时间或金钱关系来这里只想看看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例如一代文豪沈从文故居、泛舟沱江欣赏古香古色吊脚楼等。而不必买全票;36.4%的随团游客表示满意,25%的随团游客表示无所谓,38.6%的随团游客表示不满意,主要原因是时间关系,往往规定的景点游不完。

作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它具有地理环境要素所具有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动态分布特征,社会和文化因素又是这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赋予了其特有的经济特征。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使旅游资源具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征。例如,旅游资源具有不可转移性特征,其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和旅游功能都是独有的,不可复制。也不能移动,如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是不能仿造的;沈从文故居与熊希龄故居不可转移;沱江与吊脚楼组成的意境不可转移;幽深碧蓝的天山天池,同其周围的雪山、绿树的组合,更使其具有不可移动性。

在当今世界,每年都有数以亿计的人在各地旅行、游览,也就是说,这些人都在进行着某种旅游体验,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众多的人四处奔波,千里跋涉,外出旅游呢?许多心理学家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从种类繁多的旅游动机来解释。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泊特?麦金托什和沙肯特?格普特提出旅游的4类动机,即身体健康的动机、文化的动机、交际的动机、地位与声望的动机等,心理学家利奥得也列举了好奇心、运动、娱乐、宗教、宗教、公(商)务、探亲访友及寻根、自我炫耀等八种旅游动机,等等。旅游者进行旅游体验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满足各种旅游动机,旅游体验的满足与否是决定一个旅游者是不是满怀愉悦回到家中的决定性因素。

探险家的故事作文篇7

关键词 教育游戏;目标任务;环节任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3-0029-02

《爱探险的朵拉》介绍

《爱探险的朵拉》是一部风靡全球的中英双语教育类动漫剧(美式发音),专为学龄前儿童及妈妈们设计。[1]全剧按不同学习层级分为五季(至2014年2月)。在动漫剧中,由一位7岁的女主角朵拉和她的好朋友——小猴子Boots“带着”屏幕前的学龄前小朋友一起去探险!探险的过程中,朵拉和Boots帮助小朋友们度过旅途中的重重难关,最终到达目的地。在节目里,朵拉会说英语和普通话。每一次探险朵拉都会教小朋友一些日常生活中有趣、实用的英语单词和词组。

《爱探险的朵拉》自1995年开播以来,一直受到家长及小朋友们的喜爱。该剧一度在权威动漫排行榜位列第一位。当前该动漫剧在动漫排行榜中位列第四[2](包含全娱乐性的儿童动漫剧)。《爱探险的朵拉》不仅小朋友们爱看,甚至还吸引了80后、90后的眼球。

《爱探险的朵拉》分析

为什么《爱探险的朵拉》深受小朋友们及一些80后、90后的喜爱呢?我们不妨对该剧进行一次深入的分析。下面笔者以第一季第一集的剧情为例进行分析。

1. 剧情介绍

(1)引入。首先朵拉出场时会问屏幕前的小观众:“你叫什么名字?你几岁了?”引导小朋友们自我介绍,(停顿数秒)然后朵拉再进行自我介绍:我叫朵拉,7岁。

(2)讲故事。朵拉说讲故事的时间到了,Boots非常高兴地跳出来;首先给出一个任务:从会说话的背包中找一本红色的童话故事书;背包唱歌式地说出自己的功能,并引导小观众完成任务;然后朵拉和Boots开始讲童话故事。

(3)引出任务。根据所讲的童话故事引出目标任务:到大红山找童话故事中的那只大红公鸡(有房子那么大);然后由会说话的地图给出去大红山的路径:先走过一座桥,然后穿过一扇门,最后到达大红山。

(4)在探险中完成任务。探险的过程有两个环节,①过桥:引导小朋友寻找桥,在路上有捣蛋鬼狐狸搞破坏;桥面上有几块木板掉进了河里,需要补齐(引入大鸟先生帮忙),缺少的木板有大的和小的,引导小朋友学习big与little;②穿过大门:寻找大门并到达大门口,开门需要钥匙,引导小朋友用英语数钥匙上齿的数量,然后捣蛋鬼狐狸把钥匙抢走丢掉,从而引导学生再次练习用英语数1~ 4,根据钥匙齿的数量寻找钥匙;最后到达大红山。

(5)庆祝并回顾探险的过程。朵拉、Boots和其他小动物一起边跳舞边说唱以庆祝成功,并引导小朋友回顾探险过程。

在整个探险的过程中,充满了欢快节奏的音乐,朵拉与Boots时而走跳,时而停下来与屏幕前的小朋友“沟通”;旁白都用普通话完成;关键的环节(与任务有关)和衔接部分使用英语。

2. 任务分析

(1)目标任务。剧中并没有生拉硬扯地给小朋友分配任务,而是通过给小朋友门讲童话故事,在童话故事中找到一个小朋友们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有房子大的大红公鸡,引导小朋友们去找。目标任务的给出可谓巧妙。

(2)环节任务。环节任务有两个,分步骤给出。①走过一座木板桥。 桥面掉落河中几块木板,木板有大小,要求小朋友们帮助补齐桥面。在补的过程中,朵拉在每个缺口处问:是该用大的(big),还是小的(little)?反复对这两个单词进行练习。为了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剧中还设计了一个漂亮的大鸟先生帮忙衔木板。②穿过大门。大门上有钥匙孔,给出的钥匙有齿,朵拉先示范数钥匙孔,然后引导小朋友用英语数钥匙齿,以判断钥匙是不是合适;最后安排狐狸抢走钥匙,引导小朋友再次根据钥匙齿的特点,数齿找钥匙。

环节任务的引出合情合理,环节任务简单,在剧中预留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并且在完成的过程中有朵拉和Boots帮忙,让小朋友感觉不到 “学习”任务的存在。

对教育游戏任务设计的启示

教育游戏任务是教育游戏的重要元素,也是教育内容的外部表现形式。[3]通过游戏任务,玩家可以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并通过完成任务,获得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例如:成就感、沉浸感、获取知识等。然而,当前教育游戏产品任务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如局限性太大,与义务教育教学内容结合得比较生硬。[4]

下面笔者想谈谈《爱探险的朵拉》任务设计对教育游戏任务设计的启示。

1. 有一定吸引力的阶段性目标任务

《爱探险的朵拉》每集只有20分钟左右,每一集都有一个目标,当小朋友获得成功后会有不同的庆祝场面,这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教育游戏的玩家主要是中小学生,他们的成就感很强,需要正能量激励,同时阶段性目标任务必须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

《爱探险的朵拉》或从讲故事入手或从有趣的事物入手,引入目标任务,激起幼儿的兴趣。教育游戏的目标任务不能生拉硬扯,也要有一定吸引力,不能让中小学生感觉到游戏只是换一种方式“强迫”他们学习。

2. 教育游戏中的环节任务设计

目标任务的完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爱探险的朵拉》中,要完成目标任务,都要先完成环节任务,让小朋友在完成环节任务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教育游戏中的目标任务当然也需要环节任务,把教育性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小内容,然后融入各个环节任务中,让游戏者在不断的成功中获取教育性内容。

另外,在环节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要有不断的帮助。教育游戏的目的是让中小学生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娱乐是首选。当游戏者在教育游戏中遇到困难无法克服时,游戏的吸引力就会下降,甚至消失。因此,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要有提示性帮助,引导游戏者完成任务,学习到知识。《爱探险的朵拉》中,小朋友完成环节任务的过程中,总是有朵拉和Boots的提示与帮助,小朋友感觉不到学习的压力,这保证了他们的兴趣。

当然,在环节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还应该有欢快的气氛。几乎没有小朋友不喜欢欢快的气氛。《爱探险的朵拉》中,朵拉和Boots一直在欢快的气氛中或跳舞或跑或坐在漂亮的运输工具中带领小朋友们完成环节任务,效果非常好。教育游戏中的游戏氛围不一定非要激情四射,但一定要欢快,避免单调的音乐与机械的走跑动作。

3. 环节任务的障碍与学习内容应该紧密相关

在完成环节任务的过程中,总是穿插有提示性帮助,游戏者对内容认识不可避免地存在走马观花现象。而在环节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设计一些必要的障碍,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再认识是有帮助的。在《爱探险的朵拉》中,在朵拉和Boots即将完成任务时总是出现捣蛋鬼狐狸阻止她们完成任务,进而要求小朋友们用刚才学习的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复习的目的。

教育游戏与动漫剧相比,存在交互性优势,在教育游戏的任务设计中,设计环节任务障碍的方法更多,更容易。另外,教育游戏的玩家大多是中小学生,他们有一定思考能力,环节任务障碍可以不仅仅是学习内容的重复,还可以是学习内容的灵活应用,但不管怎么设计,环节任务的障碍要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这是关键。

探险家的故事作文篇8

[关键词]美国文化 独立宣言 美国梦 解析

[中D分类号]H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076-02

《国家宝藏Ⅰ》是以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为背景,展开的寻宝探险之旅。主人公本・富兰克林・盖茨出生于一个考古寻宝世家。从小在他的爷爷那里得知了一个惊天的秘密,美国建国之初由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和本杰明・富兰克林将一批国家宝藏的秘密隐藏在《独立宣言》之中。故事情节由此展开,之后便出现本・盖茨长大成人后和一队人在北极探索宝藏,逐渐展开了解码寻宝的惊险历程。《国家宝藏Ⅱ》则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寻找黄金城的故事。该片讲述了继发现圣殿骑士团的财富后,已成为世界最有名的宝藏猎人本・盖茨与身为大学教授的父亲帕特里克・盖茨偶然间又发现了暗杀美国总统林肯的刺客约翰・威尔克斯・布斯的一页日记,为了证明其祖先并非与总统谋杀有关,从而再次踏上了冒险之旅,去还家族一个清白。通过对电影中流露出的背景知识进行文化深入再解读,探究影片背后的美国历史文化的内涵,得到新的收获和启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感受和领悟美国的本土文化。

一、巧妙烘托历史背景

夺宝题材类电影为好莱坞所热衷,《国家宝藏》更是得到观众的倾心和认可。电影是历史和文化的沉淀,文化的璀璨,历史的深厚,这都是吸引人的魅力所在。如果说《魔戒三部曲》背后是西方中古文化,那么影片《国家宝藏Ⅰ、Ⅱ》背后则是美国现代文化的生动体现。纵观美国历史,虽然没有四大文明古国悠久,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每一个故事都有了附加的光环,被赋予了特殊的吸引力。影片中的每一个地点,每一个人物,都紧紧地吸引着观众,抓住了观众的猎奇之心。从华盛顿到费城,再到纽约,这几座城市带来的国家文化底蕴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地名与人名的文化与历史相得益彰。该系列夺宝探险片与其他寻宝片不同之处在于,它描写的不是夸张的魔幻之物,而是一部现代的栩栩如生的寻宝片,本片虽然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但是与美国的历史和文化紧密关联。《国家宝藏Ⅰ、Ⅱ》系列电影分别将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中的谜团作为重要背景,在影片中有重要的穿针引线的作用,为影片赋予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同时满足了观众探秘的欲望。

《国家宝藏》把寻宝场景设定在了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大胆以美国开国史为依托,在著名的《独立宣言》上大做文章,加以真实的事物为基础,勾勒出这部惊心动魄的寻宝、冒险故事。《国家宝藏Ⅰ》构思巧妙以《独立宣言》为首要线索。众所周知《独立宣言》是美国国家历史的源头,开创了美国社会民主制度的先河,对美国人来说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圣经》。美国立国虽然仅有两百余年,然而,通过尼古拉斯・凯奇的寻宝团队,历尽千险,发现了储存着诸如亚历山大图书馆烬余手卷、玛雅帝国金币、埃及法老像之类辉煌宝藏的地宫和宝藏,将历史的厚重感和现代社会紧密、完美地结合起来,使人们仿佛有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感觉。影片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独立宣言》原件的背面竟然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藏宝图关键的线索,使其成为了两伙人争夺的目标,一方是以伊恩为首的不择手段的贪婪小人,妄图夺取宝藏占为己有;另一方则是以尼古拉斯・凯奇为代表的正义力量,为了不让宝藏落入坏人之手,不得不争分夺秒,斗智斗勇地赶在对方之前找到宝藏,加以保护。为了得到宝藏,一正一邪的两队人马展开了智慧和勇气的角逐,这样的情景设定,在寻宝类型的电影里屡见不鲜,然而赋予该系列影片独特魅力的还要归功于该片剧情上构思巧妙的与真实历史事件的衔接,通过寻宝故事这条主线把美国的相关建国人物、地标建筑、重要历史事件与故事情节有效连接起来。恰恰也正是由于这些美国社会和文化的相关背景知识深深吸引着观众,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在《国家宝藏Ⅱ》中同样也延续了这种亦虚亦实的创作风格,使得观众有了眼前一亮的新鲜感。影片中的国家档案馆、自由女神、美国总统山、国会图书馆、林肯纪念堂、自由钟、独立馆、百老汇、华尔街等这些场景的出现大大增强了影片的逼真效果。

二、对美国梦的不懈追寻

三百年前,五月花号开启了北美大陆早期的清教徒们的美国梦,奠定了今天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基础,造就了美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大熔炉式的移民国家。如果说《独立宣言》是美国梦的根基,那么自由女神像便是美国梦的象征。美国梦(American Dream),是一种坚信只要经过个人努力和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加美好生活的理想,换言之就是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等走向成功。美国梦是一种贯穿美国历史与文化的产物,其为最能体现美国精神的一种重要载体。正如美国人提倡的个人和奋斗、冒险及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在不同的时期,“美国梦”有着不同的思想内涵,它是美国文化传统、文学、影视作品中的一股强劲的力量和永恒的主题。影片《国家宝藏》中本・盖茨家族几代人不懈努力,克服艰难险阻的寻宝冒险历程,就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普通的美国人一代代的追梦之旅。影片中本的父亲尽管也知道宝藏的传说,但由于其家族的前几代人为此疲于奔波且一无所获,作为家族的第七代传人,自己曾经也寻宝浪费了二十年的时光,所以渐渐失去了继续寻找宝藏的兴趣和热情。然而从小就怀揣寻宝梦的本却不这么想,二十年来这个秘密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现在他决定竭尽所能去努力实现这一梦想。他开始为心中的梦想精心准备,并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好友、电脑专家瑞利共同去寻找这一沉睡了两百多年的国家宝藏。所以可以说从某一角度看该影片其实是一个男孩的寻宝梦,不仅仅是超越了时空,而且是在面对父亲的质疑中坚持不懈的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能够十分乐观的面对出现的各种困难和艰险,就如同影片中尼古拉斯凯奇描述爱迪生发明电灯的那句话一样:“汤姆・爱迪生失败了差不多两千次才发明出适合白炽灯泡使用的碳化棉丝灯丝,当别人问起的时候,他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找到了两千种造不出灯泡的方法,只是得找到一种方法让它成功。正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最终实现了发现旷世宝藏的成就。

此外,在《国家宝藏Ⅰ》中本・盖茨不惜冒着牢狱之灾的风险去从戒备森严的国家档案馆中成功盗取《独立宣言》从而对其保护,人们不得不为其睿智和勇气所赞叹。特别是在影片中本在三一教堂的地下密室里,由于年久破旧的木梯突然断裂,艾比嘉尔和《独立宣言》迅速向下跌落极有可能落入深不见底的深渊,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面对这样的艰难抉瘢本还是毅然决定放开艾比嘉尔的双手,先去抓住了《独立宣言》,再去救人,体现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显然是把《独立宣言》置于比生命还要重要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的表现,是对于那些甘愿牺牲自身性命以建立自由、民主的开国者的尊崇,观众们不知不觉被美式爱国主义好好熏陶了一遍,同时也体现了美国精神和实现美国梦的勇气和决心。同样在《国家宝藏Ⅱ》中本・盖茨携妻带友,先后勇闯白宫、绑架总统,追查美国总统林肯遭刺杀的案件背后真相也体现了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但对于宝藏该如何处置,影片有着它的导向,这一点就是通过本来体现的:他并不是为了拥有财富去寻找它,而只是为了证明它的存在、证明这个传说是真的才去寻找它。这两者形象的塑造,其实也是透露出另外一种倾向:对于正义的赞扬和对丑恶的鞭笞。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树立了伊恩这样一个反面形象:为了钱而去找寻宝藏,干尽坏事,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片中应接不暇的文物、纪念馆、历史人物很难让人不迅速搜索和认知记忆中一切关于美国历史的种种,在巩固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还顺带经历了一番刺激的冒险。

三、社会文化元素的结合

从《国家宝藏》到《达・芬奇密码》,解密类型的电影深受人们的喜爱。生活中的不解之谜、寻宝故事、美国人的迷人个性及世界历史总是耐人寻味和令人着迷的。《国家宝藏》在进行解密这一点上和《达・芬奇密码》有异曲同工之妙,电影《达・芬奇密码》,就是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票房也很卖座,小说更是打破美国小说销售的纪录。通过导演、编剧们丰富的想象力。在《国家宝藏》中从一个线索到另一个线索的揭秘寻宝的过程的背后,就是向对不清楚美国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做着注解、阐述,使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仿佛翻开了美国历史、社会文化的画卷感到津津有味。众所皆知的古董,甚至普普通通的美元,也能渲染成神秘兮兮的宝藏线索。故事虽然虚构,但其中涉及的五花八门的典故却让人有探究的兴趣,西班牙舰队、女皇等还是可以激起人们心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影片中在一美元后面,本・盖茨向观众展示了一座未完工的金字塔。通过放大发现其由十三层组成代表了美国建国初期最早独立的十三个州。金字塔黑暗的一侧朝向西方,暗示了当时还尚未被开垦过的西部北美州。众所周知金字塔是人类古文明发源地古埃及的象征,所以影片同时隐含了美国文化也是人类古老文明的传承。

此外故事情节中的其他线索――家族传下的古训、夏洛特沉船上的烟斗、《独立宣言》背后隐藏的文字、Silence(Franklin的笔名)书信上的隐藏语句、自由钟影子所指向的墙砖,再加上美元上的夏令时等小解谜,使得电影内容扑朔迷离,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国家宝藏Ⅱ》中巧妙地故事情节把林肯的刺杀事件和夺宝、英国白金汉宫女王书桌、美国总统白宫里总统的坚定书桌、自由女神像有机的连接起来,环环相扣。

四、结语

好莱坞寻宝探险题材的影片总是扣人心弦的,历史、谜团、线索、古董文件、巨量的无价之宝与现代科技、武器、硬汉、美女结合在一起隐含了制码与解码的无限乐趣,该部寻宝系列电影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除了演员的精湛演技外,更在于其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让不能置身于美国社会文化当中的人们沉浸在美国社会与文化之中,所以影片在给观众带来的冒险刺激的寻宝之旅外,更对我们深入了解美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艾素萍.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文化价值表达[J].长春:电影文学,2010:19.

[2]张厚振.从《功夫熊猫》中两个美国梦的实现透析美国文化本质[J].长春:电影文学,2010(04).

[3]徐建刚.美国电影中的文化透视[J].贵阳:电影评介,2008

(07).

[4]蒋澄生,廖定中.英语学习背景知识精粹[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Gina Teague.文化之旅美国[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上一篇:经历即财富范文 下一篇:军训后的感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