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的口号范文

时间:2023-10-10 05:58:05

伦敦奥运会的口号

伦敦奥运会的口号篇1

2012年伦敦奥运会,即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名称为第三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5年7月6日,国际奥委会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17次国际奥委会会议上宣布,由英国伦敦主办此次奥运会,这是伦敦第3次主办夏季奥运会。在伦敦当地时间2011年7月27日晚上7点,伦敦奥运会开始倒计时一周年活动。2012年4月18日,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时,伦敦奥组委公布口号为“Inspireageneration”,翻译中文为“激励一代人。”伦敦奥运会在斯特拉特福德奥林匹克体育场于北京时间7月28日4时整开幕。

8月5日美国领先1枚金牌中国25枚金牌,中国总数金银铜一共53枚,美国54枚,最差的收伊朗铜牌1枚。已有109099233人为中国加油。但有些人说中国队太不给力了,但是有百分之百好多的人为中国加油,只要有人为中国加油就会有希望。

六年级:刘杭华

伦敦奥运会的口号篇2

关键词:伦敦奥运会;奥运举办模式

中图分类号:G8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4-0001-04

奥运会四年一个周期,循环往复,就其形式而言,日益趋同。都是依《奥林匹克》,根据举办城市与国际奥委会签订的举办合同,严格按照国际奥委会的统一要求完成的,有特定内容的体育比赛、特定类别的仪式(圣火传递、开闭幕式、颁奖仪式)、特定种类的附加活动(文化节、青年营)等等。奥运会的所有权属于国际奥委会,举办城市要做的多为“规定动作”,可自由发挥的空间有限。然而,由于国际奥委会采取的是目标管理,只要举办者不违反其规定的基本原则,如何办奥运会,则多取决于举办者自己,于是,在奥运会趋同的同时,奥运会的筹办却多有不同,出现各种筹办模式。

自20世纪后期以来,奥运会迅速发展,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涉及因素之多、各种关系之复杂,为当代社会所罕见。这使举办奥运成为一项难度极高的社会系统工程。人们对奥运会举办成功与否的评价,早已超越了17天的赛会,而更多关注其综合效益及长远影响。这就使得奥运会的筹办在更大的程度依托举办国的经济状况、政治体制、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社会心理、人口素质等具体条件,特别是依托该社会中行之有效的核心运作机制。从这个意义看,奥运会的筹办模式是由举办国的具体环境决定的,如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商业驱动,北京奥运会的政府主导。今天,对奥运会的研究,人们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转向对其举办组织和运作机制的研究,即探讨奥运会这一产品是如何出炉的,从而深化对奥运会与社会互动的认识,并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2005年7月6日在新加坡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117次全会上,伦敦击败莫斯科、纽约、马德里和巴黎,获得2012年奥运会的举办权,这使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三次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可能是因为四年前北京奥运会的光芒太过辉煌,一些人认为伦敦奥运会难有多少作为。但是当我们将目光转向其筹办过程,就会发现这届奥运会的筹办不同寻常,具有鲜明的伦敦特色,它的筹办模式值得其他举办城市认真思考和借鉴。

1 紧扣体育的奥运愿景

进入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对奥运会多种社会功能的开发,奥运会越来越服务于经济、政治、城市改造、区域发展等非体育的目标。毫无疑问,伦敦奥运会也有这种以奥运促发展的功利目的:对伦敦而言,改造和发展落后的东部城区并留下可持续发展的遗产,是其重要目标之一。正如申办时其市长K.利文斯通所言,伦敦奥运会是过去30年被忽视的这一地区城市改造和更新的重要步骤;对英国而言,人们希望伦敦奥运会帮助其经济走出低迷状态。英国的这些期待,在各奥运举办城市和国家普遍存在,已成常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伦敦奥运会组织者提出的愿景中有鲜明的体育特色。2005年7月在国际奥委会确定2012年奥运会举办地的全会上,时任伦敦奥申委主席的奥塞巴斯蒂安.科将伦敦奥运会的愿景描述为“延伸到世界各地的青年,让他们感受奥运会激励人心的力量,从而促使他们选择体育[1]”。申办成功后,伦敦将其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提出办一届“每一个人的奥运会”(Everyone''s Games),“重新强化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重新确立体育在社区和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伦敦组委会的首席执行官P.戴顿在2006年上任不久后,明确表示伦敦奥运会的目标不限于奥运会本身:“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将非常壮观,但如果只做到这一点我会感到失望,因为非凡成功的关键在于确保潜在的优势发挥效用,这体现在如何使用设施以及如何让奥运会激励人们参与体育运动。[2]”

奥运会之所以不同于世博会,在于它的体育特性,它是要通过鼓励全世界的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从而为人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和世界的和平做出贡献。然而,随着奥运会的经济色彩日趋浓厚,其体育色彩,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参与体育的色彩却日趋暗淡。伦敦奥运会重新将体育纳入奥运的核心目标,以它来以“激励一代人”(Inspire a generation),显示出现代体育传统深厚的英国人对奥运会本质的准确把握。让奥运会回归体育,促使体育成为千千万万普遍青少年生活的组成部分,从而使之成为每一个人的奥运会,这实际上强调的是奥运会的参与性,正如伦敦奥组委主席所说的,“我们将为所有参与者提供最佳奥运和残奥经历,以确保真正的奥运遗产并激励人们参与其中,真正使这届奥运会成为‘每个人的奥运会’[3]”。伦敦奥运会的筹办也是围绕着诸多组织和人群的广泛参与展开的。

2 确保稳定的法制平台

伦敦奥运会将在27吨重的大钟悠扬的钟声中开幕,这口钟上镌刻上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中的名句:“不必害怕,这岛上众声喧哗”。确实,英国社会具有社会结构多元化、社会利益多元化和社会观念多元化的特点。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各种利益群体都可以随意表达对奥运会的各种意见,然而在众声喧哗的吵吵嚷嚷中,参与各方却能协调一致,使奥运筹办有条不紊地顺利实施,就是重要的人事变动也似乎对筹办的稳定性没有多少影响,这在其他国家是罕见的。

伦敦奥运会的口号篇3

相对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大气磅礴、井然有序、场面恢宏和现代豪华,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给人的震撼则是颇富创意。从田园风光到工业革命再到网络时代,从古典交响乐到现代英伦摇滚,从“007” 到女王再到“憨豆先生”……,为全球观众奉献了一场“很英国”的视听盛宴:既有特定场景的细腻抒情,也有深刻的历史反思,全场充斥着别具特色的英国文化符号和历史元素,在复调的主线结构中讲述了地道的英国故事。正如美国《纽约时报》的评论称,奥运开幕式以“欢庆、幻想、传统和古怪大胆混搭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英国国家形象中“不常为人知”的一面,体现了英国“后帝国”时代自我身份的认同。

最具英国表情的文化符号

夏季奥运会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盛会,同样是最具多样化色彩的文化盛会,可谓各种文化形象、文化符号尽情绽放。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诸多精彩可圈可点。仅就音乐而言,就充分展现了英国音乐的魅力,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英国音乐从未失掉自己的天赋。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出彩,再次证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成就和国家形象绝非花钱“烧”出来的,而是靠创意、创新和文化底蕴创作出来的。

或许由于开幕式导演丹尼·博伊尔是著名电影导演的缘故,在整场华彩乐章中融入了太多文学、电影、音乐的元素和色彩,以最具创意的形式展示了英国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文化名片,和最具英国表情的文化符号。英国合唱团及其儿童唱诗班演绎的英伦三岛的田园风光,莎士比亚诗句引领下的工业革命的喧嚣与失序,展示了狄更斯笔下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还有对一战阵亡将士“红罂粟花的反思”、现代梦幻故事的穿插。开幕式首个高潮是由新一任邦德以“微电影”的形式拉开,进入人们的视线,同时也进入了英国女王的办公室。86岁的女王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电影里真人秀,并和邦德一同坐上直升机,飞过伦敦的地标性建筑,最终空降开幕式举办地——伦敦碗。虽然最终跳伞的是两位替身,但不得不承认其匠心独运。《华盛顿邮报》撰文称,伦敦奥运会传达了非常明确的信息,“我们(展示的)可能不会总是你们喜欢的,但是,通常情况下,你们还会热爱我们的文化。”

创意支撑起“伦敦风格”

伦敦是全球最负盛名的文化创意之都,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让人领略了创意之都的风采。在伦敦,文化创意产业是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不仅驱动了经济发展、带动了人口就业,还改善了城区的文化环境,打造了伦敦的文化形象,成就了伦敦极富创意的活力氛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所展现的人类庆典的“伦敦风格”,让人充分感受到了创意带来的震撼与惊喜。“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不仅适用于赛场上激烈竞技的运动员,适用于为奥运会服务的志愿者和企业,更适用于文化创意的展示与博弈。令人自豪的是,伦敦开幕式的创意制胜也有中国文化企业的功劳,其中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制作了吉祥物动画宣传片,吉祥物的样品模型也是“中国制造”,中国企业的创意让“中国制造”在奥运会上大显身手。

正是有着无限创意的支撑,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从布局到设计、从场景到人物、从表演者到运动员入场式,处处闪现创意的火花和色彩。其中,五百多名戴头盔的奥运会建筑工人夹道欢迎火炬入场,令人意想不到,这既是向劳动者致敬,也是向奥林匹克致敬。尤为特别的是,七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用自己手中已传递了1万3千多公里的火炬,点燃了志愿者怀中刻有每个参赛国(地区)标识的铜花瓣,最终204个铜花瓣汇聚成熊熊燃烧的主火炬,揭开了各方揣测已久的主火炬悬疑。一切的一切,在惊喜中让人感到创意的力量,既诙谐,也不乏严肃;既展示了辉煌,也给人开心愉悦的感觉。

整个开幕式并非整齐划一,但却转场自如,显现出参与者的淡定、从容,和个体的被尊重,也展示出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与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很好地诠释了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纷争的奥运理念。让7个年轻人而不是体坛重量级“名人”点燃火炬,更充分体现了伦敦奥运会“激励一代人”的宗旨,在奥运会的竞技舞台上,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参与融入。这或许是最大和最富有激情的文化创意。

不同文化 不同气派

相较于奥运庆典的“伦敦风格”,“北京气派”的奥运会开幕式至今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北京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皇城古都,呈现着高贵典雅而又现代开放的气质,故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磅礴气势和现代豪华、井然有序恰好显现出初次承办奥运会的“北京气派”。一定意义上讲,北京既古老又现代,北京奥运会是一个走在现代化途中的新兴国家崛起的表演,全民一心、全力以赴、举国欢腾,并向全世界传达出融入国际主流社会的心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而伦敦奥运会则是一个举办过三次奥运会、最早迈入工业化的老大帝国的复兴仪式,数百年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慢下来后,它需要重新释放激情和张扬个性——“一个城市,一个梦想”。

其实,奥运会是一个国家展现自己文化的最好机会。英国这样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何在世界面前展现自己,如何应对这个世界?近年来,英国为了改变“衰落帝国”的形象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地举办一系列“创意英国”活动,并取得不菲的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英国形象。在开幕式上,他们选择以创意和惊奇重新赢得世界,用奥运精神激励年青一代人。因英国走过艰难而惨烈的历史进程,故现今更加重视人文精神,更加尊重普通劳动者,更加注重大型活动的情趣娱乐。因而,伦敦奥运开幕式显得轻松随意,整个开幕式充满了喜乐感与体验感,使每个参与者都能在淡定中释放心情和快乐。

不同风格的奥运会开幕式,实际上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表达,是文化差异性的显现。一个在仪式中诉求整体、整洁和整齐划一;一个在开幕式上追求轻松、人性和淡定。这其实恰恰是处于不同社会发展形态的显现,英国以其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而率先进入了后工业的消费社会状态,在文化和美学风格上体现了后现代的无中心、平面化、随意性的特征,追求娱乐、追求体验和融入,成为“伦敦风格”的表征,令人感觉随意亲切好玩;而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虽说同样有着后现代消费社会的某些特征,但总体而言,其主体精神是现代性诉求,文化发展更多指向的是现代性的建构,而不是后现代的解构。因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虽然热烈、豪华、震撼,但给人的感觉似乎端着架子,在全民振奋中有一种远离普通人的感觉。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激情创意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气势磅礴,可以说各有千秋,是两种文化风格、两种文化底蕴、两种文化走向差异的最好注释。我们在此不必评说高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也许是最佳的态度。

(作者为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

伦敦奥运会的口号篇4

小心,奥运来了!

最先体会到奥运热度的,希思罗机场首当其冲,因为,那里是伦敦奥运会的第一道大门。

希思罗机场入境处的电子屏幕上,打着伦敦奥组委的一个响亮的口号,“Britain is great !不列颠大!”(这是奥组委拿Great Britain——大不列颠,玩的一个文字游戏。大,也有大大的好的意思)。

但是,许多游客发现被挡在不列颠的大门外,等候通关的队伍排起了长龙,苦苦等待长达数小时。

于是,怨声载道:“再也不来英国了!”

希斯罗机场管理当局BAA提供了详细的数据、报表和CCTV录像,证明4月份希斯罗机场1-5空港均有频繁旅客滞留发生,以最现代化的新落成的第5空港最严重。4月份30天中,有23天发生旅客通关等候时间超过45分钟的等候标准,最长等候时间达3个小时。

伦敦奥组委副主席米尔斯爵士(Sir Keith Mills)则说,希斯罗机场的混乱现在已经损害了伦敦奥运会,因为奥运会的赞助商、体育官员、做奥运生意的公司老板“每天都在经历希斯罗机场的困扰”。

终于过了关,进了伦敦城,总可以松口气了吧?且慢。看看伦敦交通当局公布的奥运期间伦敦地铁、火车交通热点清单,一准让你两腿发颤。

就算不下地铁不坐火车,地上跑也不能随心所欲。奥林匹克快车道,伦敦城里划出109英里,城外170英里。快车道是给运动员、官员、VIP专用。伦敦交通局(TfL)发出警告说,根据奥运路线网(ORN)的规定,奥运期间伦敦24%的公交车将必须绕道、改道或暂停。伦敦有700路公交车线路,将受到赛事前后道路通行限制和封路等影响必须改变的有83条线路。伦敦交通局警告,奥运期间,通往东伦敦奥运各比赛场地的道路,特别是奥林匹克主会场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等地的道路,将“非常繁忙”。

那么安坐家中,哪都不去,总能跟奥运“绝缘”了吧?未必。

格林尼治公园是成百上千的溜狗者的好去处。“不幸”的是,这里被定为奥运会马术和越野赛马的比赛场地。公园里现在就开始竖起铁栅栏,大片区域成了。

果真,奥运来了,英国人到底是兴奋还是郁闷呢?

惹不起躲得起

避奥运症候群的主要患者是东道主英国人。也许是平日里生活实在舒适而便利,很多英国人开始在奥运来临之前害怕平静的生活被蜂拥而至的运动员、观赛者和游客们打乱,因为害怕地铁交通拥挤与生活不便利,保守的英国人想要选择逃离。

英国《独立报》的一项调查显示,选择伦敦奥运会期间去海外旅游的英国人中,有近25%表示,“逃亡”的目的是为了“避运”,另有10%的人为了躲开奥运会,特意更改了原定的旅行日期。2012年,大约有1000万人会在奥运期间离开,其中400万人会在奥运开幕前5天内离境。

以目前希思罗机场的运营状况,到时,国外的人想进去,国内的人想出来,那么机场的境况恐怕会更让人觉得崩溃。

同样不能在奥运期间泰然自若的,是伦敦本土的商家们。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伦敦有将近半数的商家担心为期月余的伦敦奥运和残奥将会干扰它们生意的正常运作,造成负面影响。虽然英国工商联(CBI)对250多家伦敦的企业和公司所作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经营者“期盼”着奥运的到来,但只有37%表示有信心应对奥运期间交通和后勤受到的干扰;而46%则表示“很紧张”。

为此,CBI伦敦分会会长萨拉·帕克(Sara Parker)解释说,大家都认为2012伦敦奥运有助于提升伦敦的国际影响,而且对英国经济也有好处,但随着开幕日期一天天逼近,这场体育盛会对伦敦市民和商家企业日常工作、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变得更明朗,所以部分企业担心自己可能准备不充分。

有关方面则已经发出信息,敦促伦敦的雇主们鼓励员工在奥运期间调整上班时间,并安排更多员工在家工作,这样可以帮助减轻伦敦公交网络的负荷。同时还有调查表明,有些雇主担心奥运期间交通拥堵和封路等特殊措施可能影响进货、送货和快递服务,也有不少雇主担心届时员工缺勤率可能上升。

避运商机你看到了没?

值得玩味的是,英国人的“避运”热潮给一些行业与公司带来了商机。旅行社和航空公司就是其中最大的获益者。英国某旅行社员布丽奇特·基弗尔说:“他们想躲得越远越好,比如去越南或泰国。”

很有眼光的英国的海边城市布莱顿就想牢牢抓住这个机会:大街上张贴着不少这样的海报: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目光坚毅地迈步前跑,而手里则牢牢高擎着一支火炬冰激凌。这是布莱顿正在举行的“边缘艺术节”的海报,这个以创意为主的艺术节显然在借着火炬的形象打奥运的球。

布莱顿属于广大英国的三线城市,照理说他们看着伦敦甚或曼彻斯特、哥拉斯特等城市在奥运中所得到的基础设施建设、国际媒体关注等商机,只剩下冷眼瞧着或是站着吆喝的份儿。不过他们对于奥运蛋糕的切分有着自己的态度。

虽说组织者将伦敦奥运会描述成“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盛会”,但并不是人人都爱凑热闹。更何况由于行路难等具体问题,到时候奥运或许还可能成为生活在英国的居民的噩梦。据伦敦交通局预计,奥运会期间,仅伦敦市,超出平时出行的次数每天可多达300万次。只伦敦交通当局给出的奥运期间伦敦地铁、火车交通热点清单,满地图的鲜红色堵点,倒是特别让布莱顿的商家们有点儿因祸得福的庆幸——那些想要“逃亡奥运”的人,总归需要有地方去啊。在布莱顿旅游局的市场经理约翰·卡米歇尔看来,既然有大批的伦敦人为了避开近百万海外游客而出行,那他们正好成为布莱顿的游客。

“这里距离伦敦只有一小时的车程,有阳光和海滩,而且还很安静,正是躲避奥运的最佳选择。”他说。

其实作为在英国小有名气的休假城市,布莱顿确实有着不错的接待能力。那里的酒店、餐馆等,都盼望着奥运的到来。因为四月创历史记录的降雨,以及五月近百年来最寒冷的天气,已经大大影响了这些行业的生意,他们都寄希望于在七八月的奥运期间能够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同样聪明的还有中国的城市杭州,3月5日,杭州市政府在伦敦举行大规模旅游推介活动,正式启动“无与伦比的美丽——中国杭州”全球营销专案,并以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为平台,建立长期粉丝专页,针对国际游客和伦敦市民推出“go to hangzhou”线上游戏,希望以此吸引“避运”的伦敦人到杭州旅游。不过,七、八月份的杭州还是有些热的,不知承德的避暑山庄为什么没早点儿下手做宣传呢?

伦敦奥运会的口号篇5

然而,就在奥运会开幕前一周,各种筹备和后勤问题,从交通到安保、从航班到门票,让伦敦上空笼罩着一股尴尬的气氛,甚至连伦敦传统的阴霾天气,也被各家媒体拿来调侃。

“由于主办奥运会的开支不断提高,那些私人投资者都被吓跑了,只剩下政府勒紧裤袋在精打细算,这届奥运已经纯粹成为颂扬资本主义的盛会了。”《卫报》曾如此揶揄。《经济学人》杂志则戏称伦敦奥组委为“一贫如洗的病秧子”。

对于伦敦而言,这注定不是一次省钱的奥运会,但一切看起来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预算开销93亿英镑

按照英国文化大臣杰瑞米?亨特的说法,本届奥运会目前的开销仍然在预算之内。他称,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按照英国官方在今年6月赛前最后一次汇报奥运的公共资金预算时披露的数据,目前整个奥运的开销在93亿英镑之内。目前,93亿英镑的预算还有4.76亿英镑的应急费用剩余。

这一数字无疑让英国政府的官员们显得如释重负。2007年,当英国政府宣布93亿英镑的奥运预算时,这一数字把全英国人吓了一跳。最初,在2005年伦敦申请奥运会时,英国提出的预算仅为23.7亿英镑,这一数字是当时所有申办城市中的最高预算。

但在开工两年之后,英国政府在评估后认为,最初的这笔费用将无力支付建设主体育场,便将预算增加到了原来的三倍,此后又达到了93亿英镑,这几乎是最初申请时4倍的预算。因此,彼时的工党政府受到了四面八方的批评,在野的保守党议员甚至说他们宁可申奥没有成功。

事实上,从1960年开始每届奥运会都会超出预算。和其他奥运会一样,一些修建的交通设施所耗费的机会成本,一般难以计算在预算之内。按照一位英国评论家的估算,奥运会的成本达到了130亿英镑,而天空体育的调查则认为,由于公共交通的升级,奥运会的成本可能会达240亿英镑。

对于伦敦来说,难得的一个好消息是,本届奥运会的广告收入也会创纪录。按照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报道,伦敦奥运会的广告销售已经超过10亿美元大关,超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8.5亿美元的广告销售,目前广告依然拥有充足的投放空间。

然而,根据彭博社的报道,伦敦奥运会有望成为最近16年以来超预算最多的一次奥运会,原因是奥组委未能准确预计安保需求和私人投资总额。

对此,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艾莱斯泰尔?摩根告诉时代周报,伦敦奥运会并没超支,依然在预算之内,“我听过有这样的报道,主要原因是指基础设施的开销,但基础设施的开销并不算在奥运预算之内。由于英国目前的经济仍受到经济危机影响,但本次奥运会的场馆都按期在预算之内完成。”

基础设施精打细算

来自上海的李靖,是报道伦敦奥运会的中国记者之一。据新华社的报道,全球800多家媒体齐聚伦敦,中国仅注册记者便达600人,而在北京奥运期间,外国记者高达2万多名。

作为国际奥委会的官方注册记者,李靖认为,伦敦的交通,根本没有媒体说的那么差劲。“因为我们是媒体,有一个奥运专用车道,每天去现场时,道路都非常顺畅。我自己私底下也曾经坐过伦敦的地铁,觉得很顺畅,没有任何问题。”

和大部分害怕奥运来袭的人一样,在英国工作的熊小姐也曾担忧,奥运会会给伦敦的交通带来很大压力。不过,等到奥运开幕后,她发现并不用担心。“之前大家都有些害怕交通,不过走在街上,你会发现交通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伦敦人知道奥运来了,会特地避开高峰时期,选择不出门或者早早去其他地方了。”

事实上,伦敦市政府在改善周边环境设施方面做得相当不错。由于英国政府决定投入65亿英镑升级伦敦以及外地区与伦敦连接的交通,其中有4亿英镑属于奥运预算,包括对伦敦地铁站、地铁线路和轻轨进行扩建的提速等。

按照英国政府的承诺,奥运期间,每15秒钟就会有一班列车出入奥运村站,共有10条不同的地铁、城铁和轻轨线通往奥运村站,每小时总客运能力可达24万人次。

奥运开幕后,不少现场亲历者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均给予了满意评价。然而在奥运会开幕前,对于伦敦的交通状况,以及基础设施和开支,英国国内媒体的批评一直相当苛刻。

由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精打细算,伦敦的市区内基础设施老化。就在奥运会开幕前两周,连接希思罗机场到伦敦和奥林匹克公园的主要道路仍然封闭。伦敦公路局表示,维修已经到了关键阶段,而且至少到周末之前都会继续修复损坏的立交桥。

在最初的申办期,伦敦奥组委提出的口号是“每一个经济部门都将受益于本届奥运会”。然而,受经济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公共部门要在筹办方面支付的资金几乎增加了两倍,与此同时,一些私人赞助的资金也下降到2%的比例以下。

为了让预算保持在93亿英镑以内,组委会只好殚精竭虑进行“节流”,在场馆建设方面能省则省。在新建场馆中,只有7个为永久场馆,其余的临时场馆将在奥运会结束后拆除,所用建材和其他设备将在其他地方重新使用。“从简”原则导致一些场馆的硬件设施比较简陋。

而奥运火炬传递也大规模缩水,从过去全球范围的传递压缩到希腊、英国及爱尔兰,火炬手人数也大大缩减。

在体育场馆建设方面,此前伦敦方面最忧虑的是:造价约10亿英镑的奥运村和4亿英镑的媒体中心。伦敦奥组委官员称,如果无法确保银行贷款,资金缺口最大可达2.5亿英镑。

最初,奥运村是由澳大利亚房地产开发商联盛集团承建。然而,由于资金到位有所延误,2009年春,伦敦方面宣布,由于资金不足,英国政府接管了这个项目,奥运村的建设也被“国有化”了。

与此同时,由于同时期伦敦房价下跌,主办方因此把留到奥运后租/售的公寓数量从4200套减少至3000套。

伦敦奥运会的口号篇6

中国人喜欢“发达”“发财”“发展”,这个谐音的“8”也成了全世界华人和所有认同中国文化人群的吉祥数。有中国人甚至半开玩笑地说,经过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美国的泳坛神童菲尔普斯肯定也应该是幸运“8”的信奉者。

奇妙的是,伦敦奥运会不但与“8”有缘,与“4”也分不开。

8月24日,北京奥运会的闭幕日也是伦敦正式成为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日子。这一天是24日,日子里有“4”不说,而从这一天开始的倒计时,伦敦各大报纸上都赫然写着“离奥运会开幕还有1434天”,两个“4”。

伦敦在4年后主办的奥运会是伦敦100多年来的第三届,伦敦先后于1908年和1948年主办过两次奥运会。

伦敦主办的第一次奥运会是第四届奥运会,其中自然有“4”,年份是1908年,距北京奥运会整整100年。

当时,维多利亚女王1901年去世后,曾经盛极一时,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似乎仍在鼎盛时期。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本来是由意大利的罗马主办,但因为维苏威火山爆发,临时交给伦敦举办。当时仍处于鼎盛时期的英国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实力,仅用了18个月的准备时间,在自己原有体育设施的基础上,又快马加鞭建设了“白城”主会场。

白城运动场是为第四届奥运会伦敦修建的第一座现代化运动场,位于伦敦西区的这个建筑是当时规模最大、设备最新的综合运动场。

运动场中安排了各种比赛场地:中间是足球场,这是首届奥运会以来的第一个正规的足球比赛场地。围绕足球场的是周长536.45米的煤渣跑道,外圈是周长666米的自行车赛车跑道,以及田径场、游泳池(100米×15.24米)、高台跳水设施、拳击和摔跤场地。看台可容纳7万观众,部分看台有遮雨棚。

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对此称赞有加。英国人利用不到两年的准备时间顺利主办了那届奥运会,并在开幕式上首次让各个国家代表队高举自己的国旗举行了入场仪式。

时间到了1946年,也是在最后时刻才决定由伦敦主办1948年奥运会,只有两年准备时间,而当时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奥运会首次恢复举行。

这次奥运会的年份兼有“4”和“8”两个数字。

更巧的是,这次举办的是第14届奥运会,数字“4”再次出现。

当时,正是二战刚刚结束,英国也是百废待兴。由于战争的缘故,第十二、第十三届奥运会都被中止。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争硝烟还未散尽,同年10月,因二战没有办成第十三届奥运会的英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申请在伦敦举行第十四届奥运会。当时各国都在忙于战后重建,申请主办的只有伦敦一家,英国轻易获得了第十四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正式批准伦敦主办奥运会时,仅剩下两年准备时间,伦敦没有能力修建新的体育场,而1908年为第四届奥运会所建的白城运动场因跑道长度是536.45米而不是400米,不符合比赛要求,无法使用。于是,英国就把眼光盯上了1924年修建的温布利帝国体育场。

温布利帝国体育场和帝国游泳池经过改造重建后,便成为第十四届奥运会的主要比赛场地。改建后的温布利帝国体育场,是一座用钢筋水泥加固的建筑,跑道周长为400米,可容纳观众8.3万人。

那次奥运会也算成功。从1948年奥运会开始,对奥运会的电视直播开始进入普通人家。

1948年7月29日,第十四届奥运会的开幕式在伦敦温布利体育场举行。英王乔治六世、英国首相艾德礼、国际奥委会主席埃德斯特隆等贵宾出席开幕式。竟然有1.2万人的大合唱团演唱圣歌,拉开了奥运会的序幕,须知英国现在也只有6000万人口。

为了纪念这次显示二战后英国气势的奥运会,那届奥运会的会徽主要由最能代表英国的议会大厦的钟楼加上奥林匹克五环标志构成,背面的图案、著名的大本钟的指针指向代表计划中的开幕式时间:下午4时,会徽上赫然一个定格的“4”。

北京的2008年8月8日晚8分的数字是人为的设计,表示中国人的良好祝愿,而英国先后举办的第四届奥运会、第十四届奥运会以及下午4时的开幕时间,都让改革开放后期望发财好运的中国人不愿接受。

其实,西方人的数字情结比中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13”这个基督受难日被认为不吉利,很多楼房干脆就没有13层。

不知道北京奥运会之后,伦敦2012年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不是还选择在下午“4”时开始。

伦敦奥运会的口号篇7

几年前当中国政府开始高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时候,作为同样是工业区的伦敦东区却早就喊出了“重生”的口号,当伦敦在2005年前赢得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这也就意味着重生开始加速。伦敦东区商务旅游官员埃尔伍德话曾经说过,“重生早晚会实现,但假若以前计划可能是20年,有了奥运会5年就可‘旧貌换新颜’”。

位于伦敦塔桥以东数十公里长的泰晤士河两岸,曾是全球最大的码头区。来往的船只和奔走的搬运工让这里形成一片繁忙景象。20世纪7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海运业开始更多地采用大型货船满载集装箱的方式进行运输,这就意味着货船需要更大的码头停靠,而狭长的泰晤士河两岸无法“达标”。

随着码头区最后一个工作区的关闭,伦敦东区在20世纪80年代走向衰落。陡然上升的失业率和贫穷导致的高犯罪率开始让东区成为伦敦的一个疮,尽管如今的卡纳里码头金融区放眼望去绝对就是伦敦的曼哈顿,但更多时候,东伦敦还是与贫穷落后、治安不好这些“灰暗”的词汇联系在一起。作为伦敦东区的一名商务旅游官员,埃尔伍德坦言,他在工作上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改变人们对伦敦东区的“误解”。“一直以来,东区在人们眼中都不受欢迎,而且大家总觉得来这里很不方便。其实他们需要来这里体验一下,这样他们就会意识到现在的东区也有它出彩的地方,到这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无须绞尽脑汁地打广告,奥运会为伦敦东区推开了一扇门。总面积20余万平方米的伦敦奥林匹克公园正是位于伦敦东区,主体育场“伦敦碗”、游泳中心以及自行车馆等均位于其间。2012年的奥运会以及残奥委会期间,这里就将是伦敦的焦点。公园的南部将突出奥运盛会的节日气氛,沿河点缀的一个个花园、市场、小餐馆和酒吧将形成便利的休闲区。公园北部则将成为宁静的绿色“养生区”,除了想要亲密接触大自然的游客,这里还将为翠鸟、水獭等数百物种提供栖息地。

奥运盛宴只不过是伦敦东区故事的一个开始。埃尔伍德并不指望东区直接“抢镜”,成为游客的首选目的地。他坦言,初来乍到的游客肯定还是应该前往集中在市中心的景点和博物馆等,毕竟塔桥、伦敦塔、白金汉宫、海德公园已经是伦敦历久以来的标志。不过,他们期待那些重游伦敦的人能选择东区,希望人们能喜欢上逐渐展露新颜的东区。

一场彻底的消毒运动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之前是一个工业区,17世纪的时候发展纺织业,18世纪是汽油工厂;这两个世纪又是化学品、胶水工厂,垃圾填放以及汽车厂等等,污染可想而知。为了达到换标的要求,英国人用了最笨也是最彻底的方法,把250万吨受污染的土壤重新过滤。而且土壤中含有的重金属用巨大的磁铁吸出来,送到化验室化验,确定没有污染再回填到奥运公园。据说花在伦敦奥运会的钱,超过一半不是用来建造华丽的奥运场馆,而是用来改善奥林匹克公园所在的东伦敦地区的基础建设。

“洗澡”之前,专家们先得弄清楚土壤里到底有哪些“污垢”,这绝不是个简单的步骤。根据选址,奥林匹克公园占地246公顷,足以装下357个标准足球场。为了仔细调查,专家们在地上挖了3500多个小洞,分析每个洞中的土壤成分。调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土壤中不仅含有汽油、焦油、重金属,还渗进了砷、铅、氰化物等剧毒物质,甚至还检测出低含量的放射性物质。“我们原来想着,这是一块脏地,但结果比想象的还要糟糕,它被彻底污染了。”英国环境局地理学家斯图尔特·海斯说。

罗伯斯介绍,过去200多年里,位于东区郊区的低李谷一直是垃圾填埋场和化工厂的避难所。泰晤士河的支流李河从这儿蜿蜒而过,冲积出低李谷,世界上最早一批工厂纷纷落户李河两岸。化学品和重金属等工业废料长久污染着这片土地,李河也一度成了工厂的“排水沟”。“随着伦敦市区变得越来越文明,市区那些令人讨厌、臭味难闻的工业和垃圾场也统统搬到了低李谷。”海斯说。在英国,这早已臭名远扬,体面的市民都不住在那儿,愿意前来投资的企业也越来越少,伦敦奥运会筹建局却相中了这片荒废之地。“这把戏其实是想将奥运会当做契机,去创造持久的发展。”筹建局可持续设计主管杰罗姆·法罗斯特说,他们有意让这个伤痕累累的地区再一次焕发光彩。

要治理这些土地,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直接把有毒土壤挖出来运到垃圾场填埋”。但在奥林匹克公园总工程师萨芬娜·莎立弗看来,“在我们这个时代,这种方法完全不能接受”,因为被填埋的有毒土壤很可能引发二次污染。莎立弗想要做的,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土壤清洗。玻璃、橡胶、报废设备等垃圾被工人们一一拣出后,5架硕大的鲜绿色“土壤洗衣机”便浩浩荡荡进驻这片土黄色的荒地。泥土被一批批送进“洗衣机”,一轮“搅拌”之后,汽油、芳香烃等有机污染物便自动与土壤分离了。这之后,再用超大的“电磁铁”吸出其中的重金属。清洗之后,土壤还要被细心地抹上一层“润肤露”。工人们将泥土堆在一张张混凝土床架上,慢慢地浇进牛奶与植物油。这些“有营养的”物质会促使细菌在泥土里生长繁殖,加速分解污染物。

8个

占地面积160公顷的奥林匹克公园内有主体育场“伦敦碗”、游泳中心、水球馆、篮球馆、自行车馆、小轮车馆、手球馆、曲棍球馆8个比赛场馆,外加奥运村、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不同的是,这些场馆比较集中,都在视线可及的范围内。

20亿

从2006年到2009年,200万吨有毒土壤“享受”了彻底的清洗程序,如果把这些泥土灌进可口可乐罐,那足够满满地装上20亿罐,这是英国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土壤清洗项目。

1200万

伦敦奥运会的口号篇8

No.1 排球比赛场馆——伯爵宫(Earls Court)

玩乐:周边有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科学和自然历史博物馆,伯爵宫内全年还举办各种展览。

网址:eco.co.uk/events

No.2 ExCeL会展中心

玩乐:这里将举行拳击、乒乓球、跆拳道、举重等143场比赛。可乘坐ExCeL会展中心与格林威治O2体育场之间的伦敦空中缆车俯视泰晤士河美景。

网址:excel-london.co.uk

No.3 马术、现代五项比赛场馆

——格林威治公园(Greenwich Park)

玩乐:格林威治公园是伦敦最古老的皇家公园,这里的主要景点包括皇家天文台、格林威治本初子午线、小亭茶楼、野鹿园、泛舟湖。

网站:royalparks.gov.uk/Greenwich-Park.aspx

No.4 自行车比赛场

——汉普顿宫(Hampton Court Palace)

玩乐:其是伦敦最著名的皇家宫殿之一,可饱览宫殿园林的美景、参加都铎时代厨房游、厨艺展示等活动。

网站:.uk/HamptonCourtPalace

No.5 沙滩排球比赛场馆

——皇家骑兵卫队阅兵场(Horse Guards Parade)

玩乐:观看皇家骑兵卫队每日上午11点和下午4点在皇家宫殿大门口举行的换岗仪式。

网站:/attractions/detail/484414

No.6 铁人三项比赛场馆——海德公园(Hyde Park)

玩乐:地处伦敦市中心,周围有一些伦敦最著名的标志性景点,比如威斯敏斯特教堂。可骑单车游、或在九曲湖上泛舟,然后在经典餐厅Serpentine Bar & Kitchen或The Lido大快朵颐。

网站:royalparks.gov.uk/Hyde-Park.aspx

No.7射箭比赛场馆

——贵族板球场(Lord’s Cricket Ground)

玩乐:贵族板球场与摄政公园比邻而居,后者将在奥运会期间主办公路自行车赛。

网站:

No.8 体操、篮球比赛场

——北格林威治体育馆(North Greenwich Arena)

玩乐:体育馆位于格林威治半岛的一端、本初子午线右侧,这里全年会举办各类极受欢迎的展览和音乐会。

网站:theo2.co.uk/index.php

No.9 公路自行车比赛地——林荫路(The Mall)

玩乐:这条皇家路(Royal Road)正好地处伦敦市中心,伦敦一些最具标志性的景点也近在咫尺,包括白金汉宫、圣詹姆斯公园、唐宁街10号以及丘吉尔博物馆和内阁战争馆。

网站:/attractions/detail/3889689

No.10网球比赛场馆——温布尔登(Wimbledon)

玩乐:世界著名的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的主办地,可参观温布尔登草地网球博物馆,其中一些比较有名的展品包括耀眼夺目的温网奖杯、捕捉网球精彩瞬间的200度广角摄像机等等。

上一篇:初二英语学习范文 下一篇:海燕阅读答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