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诗集精选范文

时间:2023-10-02 05:15:34

陆游诗集精选篇1

关键词: 陆游词 老 鬓丝

陆游被称为“辛派中坚”,陆游的词往往被归到豪放派。但是,这些表现爱国思想的所谓“豪放词”只有十来首,占很少的一部分。即使在这类作品中,也不过是“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诉衷情》)一类的喟叹,缺少发奋激昂的气魄。清代词论家陈廷焯评价道:“读先生词,不当观其奔放横逸之处,当观其一片流离颠沛之思,哀而不伤,深得风人之旨,后之处乱世者,其有以法矣。”[1]持论允当。窃以为,这“颠沛流离之思”,与词中对“老”的咏叹是密不可分的,也当于其老态中得之。

对“老”的抒写是陆游词的一个明显特征。在其一百四十三首词作中,出现“老”字的作品就有十六首,以“鬓丝”为意象的多达三十一首(其中提到“鬓”字的有二十九首),二者占比近百分之三十,且尚未计入“拄杖”“衰翁”“暮春”“病骥”等其它表现“老态”的意象。这种现象既反映了陆游对特定语汇的偏爱,也透露出了某种生活态度与创作观念。本文拟在“老”义的基础上,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略加分析,并以“鬓丝”意象为契机探究这种老态的袒露对词作表达效果的影响,把握放翁词的情感趋向。

一、“老”在陆游人生不同阶段的涵义

根据史书记载,陆游的人生境遇颇为坎坷。他功名之心甚炽,但终其一生,最接近实现他抱负的时刻也不过是在南郑幕府短暂的任职经历,此后仕途偃蹇,郁郁不得志。词人的创作必然与其当时当地的所思所感相契合,兹以夏承焘、吴熊和先生《放翁词编年笺注》的划分方法将其分为东归前(入蜀前及蜀中)与东归后,陆游词中对老的感叹在涵义上也应当是有所区别的。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不老之老――“老惯人间齐得丧”

陆游对“老”的运用不是从暮年才开始的。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陆游初入仕途,除右迪功郎福州德县主簿,时年34岁。在那里,他结识了同僚朱景参,二人交情甚笃。第二年秋晚,会朱景参于福州北岭下僧舍,赋《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以赠之:

西风挟雨声翻浪。恰洗尽、黄茅瘴。老惯人间齐得丧。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 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我老渔樵君将相。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词云“老惯人间齐得丧”,意思是年岁渐长,把得失都看得淡了。又云“我老渔樵君将相”,仿佛在自陈甘于平淡的生活。实际上诗人正当壮年,正是大展宏图之时,所谓的看淡得失不过是故作旷达,所谓的老于渔樵也只是朋友间“苟富贵,勿相忘”式的戏谑之语罢了,当不得真。类似的还有“三山老子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鹧鸪天》)、“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木兰花・立春日作》)等词句,数量极少。在这类词作中,“老”并非带有沉重意味的“衰老”之意,不妨称之为“不老之老”。

(二)心态之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青春渐去而有志不获会造成心态上的沧桑,因为心理时间超越了现实时间的流速。作为文学史上以长寿著称的诗人,陆游丰富的人生经历拓宽了其精神世界。二十年宦游之思,反映在词作中,比较集中和明显地体现在羁旅和怀旧之词上,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如今薄宦老天涯”的落寞。

最著名的那首《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诗人回首从前,从当年投身军旅的锋芒锐气到而今“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沉沉暮气,那“心”与“身”的距离正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至于“恨天教老向,山程水驿”(《望梅》)、“羁怀易感,老伴无多,谈麈久闲犀柄”(《苏武慢・唐安西湖》)、“行遍天涯真老矣”(《渔家傲・寄仲高》)等句,或牢骚满腹,或自我宽解,或蕴藉深愁,都是一段段复杂的心态历程。

(三)岁月之老――“似天山,凄凉病骥”

晚年的陆游赋闲之日多而为官之日少。随着时光的流逝,那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感越来越浓。这种“老”体现在身体状况上,便是生理上精力、活力的衰竭和容颜上的变化。以这首《谢池春》为例:

七十衰翁,不减少年豪气。似天山、凄凉病骥。铜驼荆棘,洒临风清泪。甚情怀、伴人儿戏。 如今何幸,作个故溪归计。鹤飞来、晴岚暖翠。玉壶春酒,约群仙同醉。洞天寒、露桃开未。

此词中,上阙不着一“老”字而老态毕露。虽未直接说明身体情况,但“衰翁”“凄凉”“病骥”“清泪”等字眼望之即给人一种悲戚之感,这是词人在时光侵蚀之下的痛苦领悟。然而,陆游毕竟不是徒作伤心态的平庸之辈,下阙转向轻松的笔调,以归隐和游仙宽慰自己,让苦闷情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解。而在身体日渐衰残的背景下,词人对时令、季节方面的变化就显得尤其敏感,在不少词作中都暗露心曲,如“O花零落莼丝老”(《菩萨蛮》)、“小院蚕眠春欲老”(《菩萨蛮》)、“恨樽前送春人老”(《谢池春》)等等,皆为此类。

陆游词中对“老”的关注是其自我“生命意识”[2]的投影,在这三种“老”义中,前者主要存在于早年的作品,后两种才是作品中的主流,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岁月之老”与“心态之老”并非那么泾渭分明,而是交融贯穿在陆游50岁以后的人生阶段之中的,是词人生命意识的深刻烙印。

二、词中多“老态”的原因

陆游叹“老”,悲“老”,常常以“老”自嘲。如此偏爱“老态”的抒写,如此强烈的生命意识,除了与生理上衰老的直接关联,当然还有其它原因。

(一)“士不遇”的挫折感

叹“老”源于其宦游多年而报国无门的强烈挫折感。简单回顾一下陆游的为官经历:陆游34岁步入仕途,二十年后,自蜀东归,基本上结束了宦游生活,人生也渐渐步入晚年。迁延数载之后,59岁以“主管成都府玉局观”[3]的虚职领取“祠禄”,维持生活,虽然到75岁才正式“致仕”,但实际上,他早就应该算是退休了。仕宦二十年,不曾得高官,尽管“位卑未敢忘忧国”,毕竟人微言轻,宏图大志始终不得施展。在地方州县任上,也多作副职、,而且调动频繁,难以有所作为。因此,陆游之“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士不遇”的悲鸣。

(二)严格的选诗标准

“老”的展现与晚年所作诗词保存较为完好也大有关系。一方面,陆游倾力作诗,对词不太重视,四十岁之前的词作较少;另一方面,他对自己的诗词集有较高标准,筛选严格。绍熙元年夏,陆游有《跋诗稿》(《文集》卷二十七)称:“此予丙戌以前诗二十之也。及在严州再编,又去十之九。”[4]诗如此,对于词,他又在《渭南文集》卷十四《长短句序》中说:“予少时汩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然渔歌菱唱,犹不能止。”[5]也就是说,诗人本身对于作词就是矛盾的。基于这种态度,我们有理由相信,陆游删去了不少少时的词作,剩下的多为老年所作,因此也就“老态”横生了。

(三)他人作品的濡染

从陆游对前辈文人作品的接受上也能窥出一鳞半爪的痕迹。叹“老”并非陆游诗独有的文化景观,如在杜甫的《杜工部集》约1400余首诗中,“老”字出现了395处;在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2929首诗中,“老”字共出现了489处;在杨万里现存4200余首诗中,“老”字出现了648处。[6]陆游好读书,善学诗,其诗歌创作体现出“遍参前代,沾沔本朝”[7]的特点,词亦然。以词中用典为例,陆游对杜甫的语典引用十分频繁。如《赤壁词・招韩无咎游金山》中“功名看镜,短鬓无多绿”化用杜甫《江上》诗“勋业频看镜,行倚楼”,《感皇恩・伯礼立春日生日》中“正好春盘细声菜”化用杜甫《立春》诗“春日春盘细生菜”之句。陆游习惯将诗法移植到词中,像这样长期浸淫杜诗,袭用其常用语汇也是大有可能的。

(四)道家思想的浇灌

词中之“老”还与其道家思想颇有关涉。宋代是一个推崇道教的时代,加之陆游一家世代信奉道教,耳濡目染之下,陆游也对道家思想有着浓厚的兴趣。陆游诗词中有大量关于道教和道家的内容,常常摹写道观、道碑、道藏等,如《木兰花慢・夜登青城山玉华楼》,借道家神话表达了“阅邯郸梦境,叹绿鬓,早霜侵”的人生感悟。诗人愈老愈好此道,提道家则不免言形骸之累,如“须臾便是华颠,好收拾形骸归自然”(《大圣乐》);言神仙术,如“一般日月,只有仙家偏耐。雪霜从点鬓,朱颜在”(《感皇恩》);言隐逸,如“斟残玉瀣行船竹,卷罢黄庭卧看山”(《鹧鸪天》),自然无处不显老态。

以上是关于陆游词偏“老”原因的探讨,有了这样的心理基础,诗人在艺术的表达上也呈现出了特有的面目。

三、“鬓丝”意象与陆游之“老”

对于词这种文体而言,“老”只是个抽象的概念,美学特质并不明显,还需特定意象的选取来实现“景外之景,味外之味”的表达。在陆游词中,与老态相关的意象包括“拄杖”、“衰翁”、“暮春”、“病骥”等,词人用得最多的还是“鬓丝”。

前文已经提到,在陆游143首词中,出现“鬓”字的就有29首。从作品的整体艺术效果来看,一个意象出现多次会造成复沓,有损作品的艺术魅力。这种因袭和重复的弊病,其实早已遭到批评。朱彝尊曾讥讽放翁“句法稠叠,令人生厌”[8],钱钟书先生则在《谈艺录》中评价到:“放翁多文为富,而意境实鲜变化。古来大家,心思句法,重复出现,无如渠之多者。”[9]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从意象的本身来看,“鬓丝”意象对词人饱经挫折,颠沛流离的情感内核有着强烈的表达效果。与其他意象相比,“鬓丝”的特点有二:

(一)飞梭般的时间象征

鬓边头发由黑(词中习惯称“绿”)变白的渐变过程展现了光阴的旅程,透露出词人时间上的焦灼感。在此,我们不妨对陆游在四川为官期间的一段心路历程加以观照。宋淳熙元年(1174年)冬,陆游“摄知荣州事”。留荣七十日,又被命参成都戎幕。对于这种调动,陆游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淳熙二年正月七日至十日,离开荣州前的数日之间,作《齐天乐》(客中随处闲消闷)、《沁园春》(粉破梅梢)、《水吟》(尊前花底寻春处)、《桃源忆故人》(斜阳寂历柴门闭)四首词作,其中两首都有关于“鬓丝”的描写,即“笑问东君,为人能染鬓丝否”“当时岂料如今,漫一事无成霜侵鬓”,这是因为在频繁调职的来回奔波里,陆游痛苦地感受到了浮萍一般的命运,“鬓丝”颜色的变化仿佛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留给他时间已经不多了。

(二)浓墨般的愁苦象征

鬓边白丝由疏到密的过程也是词人病思深愁逐渐积累的过程。古来言愁,历来都有不少精彩的诗句。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的亡国之愁,到欧阳修“离愁渐远渐无穷”的离别之愁,再到秦观“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淡淡春愁,甚至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家国哀愁,每个人对于愁的感受都有独特之处。到了陆游这里则多是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愁,他写道“问鬓边、都有几多丝?真堪织”(《满江红》),“经岁洛阳城,鬓丝添几茎”(《菩萨蛮》),“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渔家傲・寄仲高》),用鬓丝的增多来表达自己内心积累的愁意,基调是比较沉郁的。这也正是陆游词在“辛派词人”中独特之处,所以陈廷焯《云韶集》卷六在论析陆游与辛弃疾词作风格的时候说道:“放翁、稼翁,扫尽绮靡,别树词坛一帜。然二公正自不同:稼翁词悲而壮,如惊雷怒涛,雄视千古;放翁词悲而郁,如秋风夜雨,万籁呼号。”[10]

综上可知,陆游词中大量的“老态”抒写不是简单的语言现象,更蕴含着词人深层次的“颠沛流离之思”。同样是爱国情怀,在诗和词中的情感趋向上却颇有差异。这可能与他对作诗与作词的不同态度有所关联。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处在一种单一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之中,这造成了我们情感和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因此,虽然陆游的成就主要在诗,但陆游人生中更全面、更立体的人生感悟也许在其词中更容易得到发掘。

参考文献:

[1]孙克强,编.唐宋人词话[M].河南: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555.

[2]莫砺锋.陆游诗中的生命意识[J].江海学刊,2003(5).

[3]王双启,编.陆游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1:153.

[4]严修.陆游诗词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出版社,2009:53.

[5]夏承焘,吴熊和,笺注.陶然订补.放翁词编年笺注(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94.

[6]中国陆游研究会编.陆游与鉴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94.

[7]王水照,熊海英.陆游诗歌取径探源――钱钟书论陆游之一[J].中国韵文学刊,2006(1).

[8][清]朱彝尊.曝书亭集[M].四库全书本.

[9]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4:125.

陆游诗集精选篇2

陆游(1125―1210)是我国南宋的伟大爱国诗人,一生创作十分丰富。他从十七八岁开始学习作诗,到85岁临终前赋绝笔《示儿》,数十年间辛勤笔耕,写诗词几万首。仅他的《剑南诗稿》,现存就有9300多首,是古代诗人中留给我们诗篇最多的一位。其数量之多,在我国诗史和世界诗坛上都极为罕见。另外,还有《渭川文集》等著作存世。陆游之所以有那样丰富的创作,在诗歌方面取得那样大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他勤奋好学,又不断躬身实践,将“读”与“行”紧密地结合起来。

陆游酷爱读书,寒暑不辍,可谓无日不读。他的书房里、案桌、床前到处是书,所以陆游戏称它为“书巢”。他还说他“饮食起居,疾病,悲忧忿叹,未尝不与书俱”。书成了他相依为命的终身伴侣,毕生手不释卷。

但陆游很注意读书的方法,既博览群书,又从中有选择、有批判地学习。他认为“万卷虽多当具眼”,意思是说读书应当具有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在鉴别、分析、批判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他认为学习古人的东西,先要体会其精神,而不要摹拟其章句,生搬硬套,更不要钻牛角尖。他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和对古今诗歌理论的理解,先后写了100多篇诗文来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教训,评论古代和当代作家的作品,对有关诗文写作和批评问题发表了许多深刻、独到的见解。他在《老学庵笔记》中,就以研究杜甫的诗为例,发表了这样的见解:“今人解杜诗但求出处,不知少陵之意初不如是……纵使字字寻得出处,去少陵之意益远矣。”他不盲从古人,不唯权威是瞻,不人云亦云,而重于思考、分析、鉴别和领悟,这种读书的意识和方法,得到了后世诸多学者文人的肯定。

特别可贵的是,陆游十分注重生活实践,认为仅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他常常勉励自己:“人生需广大,勿作井中蛙”(《自贻》),且以此训诫青年一代:“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示子》)。在《冬夜读书示子聿》诗中,他更明确地提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寥寥数语,发人深思。在陆游看来,“读书”是必要的,但必须将其与“躬行”结合,做学问、做诗人,切不可局限在狭小的天地里,而应走到广阔、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去,扩大视野,经受磨炼,摄取生活的养料,积累创作的素材。他曾嘲笑那些不愿走出书房、一味闭门觅句的苦吟派诗人:“满前好句无人领,堪笑寒窗费苦吟”(《即事》)。只要走向社会和自然界,就会发现:“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舟中作》),才能体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的境界。从中我们不难看见,陆游嗜好读书,他追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想,但他更推崇的是亲历、亲见、亲闻的躬身实践。

陆游诗集精选篇3

关键词:《明湖居听书》 水仙祠 联语

《明湖居听书》为清末小说家刘鹗所著谴责小说《老残游记》中的一个经典片段,长期以来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沿用至今。作者沾溉传统,富于底蕴,在极尽描摹中为读者展现了一幕让人心驰神往的艺术现场。然而,这篇文章所蕴含的精华远不单单止于此。如鲁迅称赞《老残游记》“叙景状物,时有可观”,《明湖居听书》里作者所呈现的大明湖胜景正是“可观”一词的极佳注解。那么,今且随刘鹗生花之笔,于大明湖畔举眼舒襟,移步换行,借其中水仙祠联语之精妙,来领略作者写作功力之深厚。

本文所指水仙祠楹语便是为后人所广为称道的“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这一联,其在教学识记中亦是重点。该联语出自《明湖居听书》一文中的如下段落:

绕着曲折的回廊,到了荷池东面,就是个圆门。圆门东边有三间旧房,有个破匾,上题“古水仙祠”四个字。祠前一副破旧对联,写的是“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过了水仙祠,仍旧上了船,荡到历下亭的后面。两边荷叶荷花将船夹住,那荷叶初枯,擦的船嗤嗤价响;那水鸟被人惊起,格格价飞;那已老的莲蓬,不断的绷到船窗里面来。老残随手摘了几个莲蓬,一面吃着,一面船已到了鹊华桥畔了。

对这十四字的楹联作初步的解读便可知,“一盏寒泉”暗喻泉城济南,说明了地点;“三更画船”托出泛舟游迹,说明了行为;“秋菊”和“藕花”则照应四时之景,说明了时间。泉城、泛舟、秋菊、藕花,作者可谓是写尽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于是在这花香萦绕的泉城之中,落寞孤单的古水仙祠因此联语而焕发风采,融入了美不胜收的明湖景致之中。

到此,一切似乎便可随渐远的游船而去。但纵使船过水无痕,这样一幅神秘的楹联总还是会掀起心头的一阵涟漪。它在所言景致之外,是否还有更深一层的涵义?它究竟是何人所写,又有何特别的典故?这些问题都十分值得探讨。

通过进一步的检阅资料,我们不难发现,这幅联语使用的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种创作手法,谓之集句,即从古人诗词文章中的剪辑匹配出上下两句。好的集句作品,既能合时应景,又自有渊瀚,同时出句对句,承接稳妥巧妙,仿佛一手写出。而这样的绝妙联语,不仅能反映出集者的文心巧慧,同时也能体现其淹通书史、博览群籍的功夫。故在诗词大行其道的年代,集句成联这种文学形式在文人中间一直风行不辍。

回头再看水仙祠的这一联,其集者恐怕从作者行文之中已无从稽考。但上下两句却是出之有据,值得进行一番正本清源的工作。

“一盏寒泉荐秋菊”这一句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书林逋诗后》,全诗这样写道: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平生高节已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原注:杭州西湖有水仙王祠。)

林逋是北宋初年著名的诗人,他志向高洁,不肯与流俗同污,隐居在西湖,过着“梅妻鹤子”的生活。他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堪称咏梅的绝唱,不仅将梅花的卓姿奇气描写得脱俗隽丽,同时也寄托了他自己如梅花般隐逸的情怀。苏轼曾经两次任职杭州,第一次是在北宋熙宁四年(1071),调任杭州通判(一州的副长官);第二次是在元v四年(1089),担任知州。在任职期间,苏轼施行了许多惠民的政策,特别是对西湖的治理,更是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苏堤便是利用湖中淤泥所筑。到任杭州,是苏轼一生中重要一段经历。西湖美景让他流连忘返,“淡妆浓抹总相宜”,他把西湖比做西施,洋溢着曼妙的姿容。而这里的乡贤林逋,更是为他所仰慕,在读过林逋所遗的诗篇后,他不禁挥笔写道“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林逋去世后,杭州士民自发纪念这位高风亮节的诗人,所以便有了苏轼诗中的:“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清代刊刻的《试古堂书画汇考》中记录了明代文学家王世贞鉴赏《书和靖林处士诗后帖》的跋语,其中提到:

始,钱唐人即孤山故庐以祀和靖,游者病其湫隘。因长公诗后有:“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遂徙置白香山祠与长公配,迨于今香火不绝。

《浙江通志》里记载道:

三贤堂祀白苏林三公,三桥曰望山,斜对西岸。四桥水曰花港,旧有雪江草堂,四桥曰压堤,对西岸第三桥,旧有崇真道院,石台笼灯以照夜船,有水仙王庙,一名龙王祠,以乐天、和靖、子瞻附祀,两庑井曰荐菊取苏诗“一盏寒泉荐秋菊”。

《西湖志纂》里记载道:

龙王庙在白沙堤孤山路口,旧在宝石山下,名嘉泽龙王祠。梁大同间建号钱塘湖龙君。吴越钱氏表请封广润龙王。乾道五年安抚周淙以祷雨应徙建于压堤桥,名水仙王庙,后以乐天和靖子瞻三贤y祀庙中。淳佑八年安抚赵与篑建亭,其前之井,曰寒泉名,曰荐菊,取苏轼诗“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之义,后废别祀三贤于孤山。

最初,祭祀林逋只是把他的故居开辟出来,但是场地狭小,所以苏轼才在诗中写道:“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林逋应该与湖上的水仙王一样,享受香火。水仙庙因这首诗而名声大作,所以人们便把这三位诗人置于水仙祠祭祀,还把庙中的井命名为“寒泉”“荐菊”。想象在月白风清的夜晚,酌甘冽的“荐菊”“寒泉”井水,拈一朵清洁馨香的,来祭祀三位诗人,或许能更深地感悟到他们的诗意与人生。后来龙王庙废弃,人们便把祭祀林逋和苏轼移到孤山白居易的祠庙,也就是南宋时期的西湖三贤堂。这里游人如织,风景如画,在饱览秀色的同时,诗人的遗迹和精神,也浸润在每个人的心头。正如清代学者阮元的诗句:“欲共水仙荐秋菊,长留学士住西湖。”

“三更画船穿藕花”这一句则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同何元立赏荷花追怀镜湖旧游》,全诗这样写道:

少狂欺酒气吐虹,一笑未了千觞空。凉堂下帘人似玉,月色泠泠透湘竹。三更画船穿藕花,花为四壁船为家。不须更踏花底藕,但嗅花香已无酒。花深不见画船行,天风空吹白声。双桨归来弄湖水,往往湖边人已起。即今憔悴不堪论,赖有何郎共此尊,红绿疏疏君勿叹,汉嘉去岁无荷看。

宋孝宗乾道九年(1174),陆游调任嘉州知州。此时距离他离开处在抗金第一线的南郑幕府,还不过半年,可是陆游的心境已大不复前时的振奋。“细雨骑驴”穿过剑门,远离了军营的鼓角金戈,离开了“戎装射虎,帷幕策画”使他兴奋和激动的抗金前沿,转而却是“冷官无事”的消磨和颓唐。乾道九年(1174),陆游在蜀州、嘉州、成都之间频繁调动,在繁琐的公务中,唯一可以消遣的便是蜀中的佳景了。这年夏天,嘉州的荷花开得格外明艳,陆游流连其中,思绪却回到了他家乡越州的镜湖。镜湖便是驰名的绍兴鉴湖,因为长期住在鉴湖边,陆游描写鉴湖风光的诗歌,比任何一个诗人都丰富。乾道二年(1166年),陆游还于镜湖三山筑起居所,老年卸任也一直居住这里。

在这首诗里,陆游望见荷花,想起远方的家乡,同时也想起自己年轻时快乐的生活。那时陆游和妻子唐婉缱绻情浓,鉴湖的湖光山色,到处都留下了他们伉俪赏玩的足迹。于是,“凉堂下帘人似玉,月色泠泠透湘竹。三更画船穿藕花,花为四壁船为家。”便是那时游玩的生动写照。陆游与唐婉的爱情凄婉而真挚,远在蜀中的陆游,看到绽放的荷花,自然而然想起与唐婉夜泛镜湖,徜徉在藕花深处,无忧无虑快乐的时光。他深切地眷恋着唐婉,直到老年,还不曾消减。宋人周密在笔记《齐东野语》中记录陆游的这些心路道:

乙亥岁也,翁居鉴湖之三山。晚岁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尝赋二绝云:“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怅然。”又云:“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盖庆元己未岁也,未久唐氏死,至绍熙壬子岁,复有诗序云:“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词一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诗云:“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题词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又至开禧乙丑岁暮夜梦游沈氏园又两~句,云:“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这一联初看之下只觉描景之清隽可爱,细究之下竟然还包含着两段蕴藉如诗的故事。故事里不仅有北宋和南宋文人的身影,还有高洁的志向,抑或凄美的爱情。这一切随着这神秘的联语一同浸润在大明湖的粼粼波光中,为这里的景色又增添了一抹历史的厚重,也随着《老残游记》的风行广布,而为人所传诵。以至于后来民国文人陈重庆对景生情,寻意探胜,在题扬州瘦西湖的观荷景致“梅岭春深”时,学人集句道:“四面绿荫少红日,三更画船穿藕花。”通过小小的联语将西湖、鉴湖、大明湖,林逋、苏轼、陆游,刘鹗这些胜景文渊注入到眼前的妙境当中,让人们在流连荷浦中回味无穷。同样的道理,或许我们在教授《明湖居听书》这段美丽的文字时,厘清这幅联语背后的历史与文化,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相信能获得更好的体会。

参考文献:

[1][宋]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宋]陆游.陆游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清]嵇曾筠等修,[清]沈翼机等纂.浙江通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4][宋]周密著.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清]沈德潜,傅王露,梁诗正.西湖志纂[M].台北:广文书局,1967.

陆游诗集精选篇4

关键词:陆龟蒙;诗歌风格;接受史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陆龟蒙的诗歌创作有两个高峰期,一为咸通十一年(870)到十二年(871)在苏州与皮日休、张贲等的唱和,另一时期则为其卧病笠泽(879年前后)时的创作。其他作品大多在游幕过程中产生,由于陆龟蒙一生郁郁,于功名无所突破,所以他的很多事迹都无从查考,诗歌也有部分无法系年。《新唐书》亦只将其记入隐逸传。陆龟蒙现有诗歌据笔者统计大约有610首,几乎包罗了晚唐除“艳诗”以外的所有风格,要附会任何一种风格都是可能的。因此历代论诗者对陆诗的风格颇有争议,笔者特将唐、宋段对陆诗风格看法颇有代表性的观点罗列于后,并于众多观点中集其相近者,总结出陆诗的风格。

一、唐、五代人看陆诗

唐人看陆诗似应最公允,以其所知深也。

陆龟蒙之至友吴融在《奠陆龟蒙文》中说:“大风吹海,海波涟沦;涵子为文,无隅无边。长松倚雪,枯枝半折。挺子为文,直上巅绝。风下霜睛,寒钟自声;发子为文,铿锵杳清。武陵深阒,川长昼白。间为子文,渺茫岑寂。”言陆诗之自然清丽,音节铿锵,意境则渺茫岑寂,宛如天籁。

对于陆诗之自然清丽,蒋寅在《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对“清”有一个看法:“作为风格范畴的清,我觉得可以表述为形象鲜明、气质超脱而内涵相对单薄的这么一种感觉印象。”王定保也有相同的看法:“陆龟蒙,字鲁望……常体江、谢赋事,名振江左……诗篇清丽。”对其清丽备加赞赏的同时,提到了常体江谢赋事,皮日休也曾经赞扬过陆诗是“客儿诗句满人间”(笔者按,谢灵运字客儿),可见对其清丽是时人共赞的。

在诗歌风格上唐人重其“清丽”,时人在唐诗选本《才调集》中选了陆龟蒙五首诗,分别是《女坟湖》、《和人宿木兰院》、《蔷薇》、《春夕酒醒》、《齐梁怨别》,这五首诗不全是清丽之作。不过韦在说明其编选宗旨时说:“或闲窗展卷,或月榭行吟,韵高而桂魄争光,词丽而春色斗美。”可见其在“词丽”和“韵高”二词下功夫,并不一定能代表他对陆诗的看法。所选五诗之中,《蔷薇》:“可怜细丽难胜日,照得深红似浅红。”《和人宿木兰院》:“苦吟清漏迢迢极,月过花西尚未眠。”亦有清丽气息。而其他三首更多淡远、闲逸。《春夕阳酒醒》:“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女坟湖》:“水平波淡绕回塘,鹤住人沉万古伤。”在择词上用“淡”、“鹤”之类表现闲逸。

唐人殷文圭在《览陆龟蒙旧集》诗中云:“峭如谢桧虬蟠活,清似缑山凤路孤。”赞其清之同时,提到了峭。可见时人已认识到了陆诗中的峭拔。

事实上,时人对陆龟蒙人格的赞赏盖过了对其诗之赞赏,不过二者似乎是统一的。时人皆认为陆龟蒙闲放,是真隐士。罗隐在《寄陆龟蒙》诗中云:“龙楼李丞相,昔岁仰高文。黄阁寻无主,青山竟未焚。夜船乘海月,秋寺伴江云。却恐尘埃里,浮名点污君。”认为陆龟蒙是青山、黄阁之主;与夜船、海月、秋寺、寒江为伴之人。而与陆龟蒙同一时代的僧人齐已在《寄松江陆龟蒙处士》中云:“万卷功何用,徒称处士休。闲欹太湖石,醉听洞庭秋。”以“醉”与“闲”许陆龟蒙,真隐者生涯也。殷文圭《题吴中陆龟蒙山斋》云:“万卷图书千户贵,十洲烟景四时和。花心露洗猩猩血,水面风披瑟瑟罗。庄叟静眠清梦永,客儿芳意小诗多。天麟不触人间网,拟把公卿换得么。”认为龟蒙是应该是神仙中人,公卿徒自缚人尔。另外,尚颜《怀陆龟蒙处士》:“布褐东南隐,相传继谢敷。”亦以隐士许之。

综上所述,唐及五代人对陆诗多取清丽,而如殷文圭者也认识到陆诗中“峭”的一面,不过由于陆龟蒙在时人心目中的隐士身分,他的诗歌风格被其人格挡住了很大一部分,时人所认识到的陆诗风格多符合陆龟蒙的隐士身份,以清丽为主,闲逸、淡远、峭拔者亦有。

二、宋、金人看陆诗

宋人看陆龟蒙相对比较全面。宋金为并立政权,故将二朝对陆诗的看法一同罗列。

值得一提的是,宋人对陆龟蒙本人的印象比较统一,皆认为他是隐士。王炎《渔村》:“闻道江村好,人家罨画中。持杯听乃,支策望空。日落收疏网,潮生系短蓬。君尝询访否,恐有陆龟蒙。”直接拈出其名,这样“人家罨画中”的地方,陆龟蒙居住方为恰当。南宋郑思肖《陆龟蒙笔床茶灶图》:“笠泽往来无定期,煮茶垂钓醉吟诗。一船清致终难画,不是散人应不知。”陆龟蒙曾作《江湖散人歌》以自况,郑思肖赞同陆龟蒙之笔床茶灶散人生涯。

对于陆诗之风格,有言其赡博者。刘克庄:“杜诗支为六家,孟郊得其气焰,张籍得其简丽,姚合得其清雅,贾岛得其奇僻,杜牧、薛能得其豪健,陆龟蒙得其博。”对于赡博这一说法,宋人有很多相似的提法,如言姜夔“于文无所不工,甚似陆天随”。亦有不言龟蒙赡博而学其赡博为文穷尽一类事物的吟咏方式。周紫芝有《次韵韩伯嘉拟陆龟蒙坐、眠、行、倚、食、学、书、吟八》,作者所作已是次韵他人之作,而题中所提之韩伯嘉已先有拟作陆诗“坐、眠、行、倚、食、学、书、吟”,可见当时,陆诗之赡博是时(下转第247页)(上接第245页)人共识。

还有言陆诗思致清新,用语出奇者。胡仔评论龟蒙《自遣诗》:“数尺游丝堕碧空,年年长自惹春风。争知天上无人住,也有清愁鹤发翁”和《古意》:“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托。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时说:“皆思新语奇,不袭前人。”愿车生角不能行,思量天上也有清愁鹤发的老人,果然新奇。蔡正孙评陆诗《宫人斜》:“草树愁烟似不春,莺哀怨问行人。须知一种埋香骨,犹胜昭君作虏尘”云:“此诗超出意外,用昭君事,有狐死正丘首之义。”以上三诗皆有思致,偏以奇语出之,宋人眼中龟蒙的新奇正在乎此。罗大经云:“农圃家风,渔樵乐事,唐人绝句模写精矣……陆龟蒙云:‘雨后沙虚石岸崩,渔梁移入乱云层。归时月落汀洲暗,认得妻儿织网灯。’”精绝传神,切入实景,宛若再现。金・元好问编选之《唐诗鼓吹》选了35首陆龟蒙的七律,所选诗歌亦多清绝,更有认为陆龟蒙为人清风峻节,为诗则闲逸高古,此看法颇近于唐人。范成大作《三高祠记》云松江三高(笔者按,松江三高指范蠡、张季鹰、陆龟蒙):“清风峻节相望于太湖之上。”陈造《再次赵侯韵》:“理窟疏明面面通,如君襟抱古贤同。孤标碧落行霜月,胜韵芳林度蕙风。妙语宁惟压元白,大封端合启龟蒙。”论者以为启龟蒙诗语之孤标碧落。张耒《伏暑日唯食粥一瓯尽屏人事颇逍遥效皮陆体》:“烈日炎风鼓大炉,床瓦枕闭门居。屏书居士持斋日,壁挂禅僧问法图。邻汲满携泉似乳,新春旋籴米如珠。饱餐粥消长夏,况值饥年不敢余。”行效其散,诗效其逸。

杨万里盛赞陆龟蒙诗为“晚唐异味”。他的《读》:“笠泽诗名千载香,一回一读断人肠。晚唐异味同谁赏,近日诗人轻晚唐。”他所言之晚唐异味,近于后人所归纳的“触处成诗、驰骛新奇”。

亦有认为其语多讽刺,多愤激之辞。金・元好问云:“识者尚恨其多愤激之辞而少敦厚之义,若《自怜赋》、《江湖散人歌》之类不可一二数。标置太,分别太甚,锼刻太苦,讥骂太过。”就认为陆龟蒙不是真隐士,表现在诗歌中多不平之音。

亦有如严羽批判陆龟蒙的唱和诗,“和韵最害人诗,古人酬唱不次韵,此风始盛于元白,皮陆。本朝诸贤,乃以此为工,遂至往复有八九和者。”同时也有如刘克庄与严羽观点相左,刘克庄《题后林李伯高诗卷》:“险韵森严压皮陆,短章高雅逼韦陶。”特别提到陆龟蒙能用险韵,将陆龟蒙在诗韵上的功夫做了肯定。宋人看到了陆诗多方面的风格,言其思新语奇、闲逸高古、触处成诗、赡博使才。其中赡博使才可看作以“才学为诗”的表现。而对陆诗的批评暂时只表现在“唱和诗”,以为和韵伤诗。终宋一代,更多的目光仍然聚焦在陆龟蒙个人魅力,陆游《幽居》:“松陵甫里旧家风,晚节何妨号放翁。”他对其先辈陆龟蒙是很推崇的,但更多是对其人格的推崇,于诗则不置评,陆游《小筑》:“平原不复赋《豪士》,甫里但思歌《散人》。”思“散人家风”。宋人追步陆龟蒙,多步其“高风峻节”,隐者之德。

陆游诗集精选篇5

诗歌不仅有利于开发儿童的智力,同时对孩子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宋代伟大爱国诗人 陆游,自小受到父亲陆宰的诗教,陆宰不但教儿子吟诗,作诗,并且聘请了如曾几这样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诗 人作儿子的老师。陆游从师长那里学到了作诗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在曾几等人教育影响下 ,他投入卫国抗金的火热斗争,写出许多反映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光辉诗作,成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民族英雄文天祥,青少年时代也曾受到诗教的陶冶,当时著名诗人江万里对他的影响尤为深刻。江万里不 仅用自己创作的诗实施诗教,而且用一个爱国诗人的廉洁、正直的人格教育他。江万里以身殉国的壮烈行动, 深深地感动和教育了年轻的文天祥。文天祥后来宁死不屈,英勇就义,这种坚强性格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都是与他的老师江万里的教育影响分不开的。

明末爱国学者顾炎武小时候,也受到诗教陶冶。母亲王氏为他朗诵和讲解爱国诗人于谦的《石灰吟》一诗 ,对他形成坚强不屈的爱国性格起了重要影响。明末少年英雄夏完淳的成长也与诗教陶冶有关。其父夏允彝在 反清斗争失败后,留下一首充满爱国激情的绝命诗,对夏完淳的教育特别深刻。使他抱定继承父志、抗清到底 的决心,在斗争中成为一名爱国诗人和少年民族英雄。

用诗歌教育孩子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容易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诗歌音调和谐押韵,琅琅上口,适合朗诵和 背诵,不但读起来给人以,而且又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诗歌形象鲜明,富有意境,语言精炼,一字一 句都有显著的色彩,词语组织配合又非常严密,于短小篇章中,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不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且能使孩子于不知不觉中启迪思想,开扩胸襟,形成开朗乐观、豁达开阔的好性格。

由于诗教在教育年轻一代中存在许多突出优点,所以它一直受到许多有远见的家长与教师的重视,成为教 育与教学的重要形式。古人进行诗教,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选用前人诗作,对后代实行诗教,这种方法 从孔子开始一直被后人延用。大约从唐宋开始,不少诗人学者从古代诗歌中选编那些内容健康、语言浅显明快 的诗作,用做对儿童启蒙的教材。某些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为了有针对性地教育子女,还自编诗歌教材对孩 子进行诗教。

进行诗教,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好可以用于启蒙教育的诗歌。选择的标准,我们可以根据中国古代教子 实践归纳出这样几条基本经验:

一.必须选择那些能够为儿童乐于接受,容易为他们理解的诗篇。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黄遵宪的曾祖母 的教育经验。相传近代卓越的爱国诗人黄遵宪自三岁开始就由曾祖母抚养。黄遵宪的曾祖母出身知识分子家庭 ,酷爱民间文学,尤其喜欢听当时流行的弹词。她在黄遵宪刚刚学会说话时就开始用儿歌对黄遵宪进行启蒙。 “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前一口塘。放个鲤鱼八尺长 。”这样格调明快,轻松而又富有想象力、充满生活情趣的儿歌,给童年黄遵宪留下了深刻影响。对启发他的 智力,陶冶他的情操都有积极作用。黄遵宪的父亲是一位在当时颇有名气的诗人,他不但以自己诗人气质和性 格给幼年黄遵宪以“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而且特别注意用诗歌启发孩子的智慧。他有意选择与搜集像《千家 诗》那样的琅琅上口而又通俗易懂的诗让儿子学习和背诵。在曾祖母和父亲的启蒙教育下,黄遵宪很小就酷爱 诗歌。他在十岁那年,塾师以诗句“一路春鸠啼落花”与“一览众山小”为题让学生作诗,黄遵宪即写下“春 从何处去?鸠亦尽情啼”以及“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这样令当时家乡一带名士们有口皆碑的诗句。

二.必须选择内容健康, 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诗篇进行启蒙。清代的郑板桥为了对儿子进行启蒙 教育,曾经特意为儿子抄录了一些思想进步、内容健康的民谣,用做教材。例如: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葛蚤出。”

郑板桥抄录这些具有人民性的民谣用以教育子女,目的是让儿子了解民众疾苦,自小培养关心群众改造社 会的报国之志,懂得怎样做人。

宋代王安石常常用抄诗的形式,规劝子弟奋发努力。他的弟弟王安国小时喜欢骑马击剑,不爱读书,王安 石多次劝他珍惜年华,可是他依然成天游荡,无心学业。因此,王安石就抄录了一首前人所作《时光》诗,贴 在弟弟的书房里。诗中写道:

江无回头浪,人无再少年。

年华若虚度,老来恨不浅。

时光容易逝,岁月莫消遣。

碌碌而无为,生命不值钱。

相传王安国看了这首诗,痛悔自己过去虚度年华,碌碌无为,决心从此振奋起精神,使生命更有意义。在 哥哥王安石的鼓励与帮助下,他一心寒窗苦读,终于中了进士,受到朝廷重用。

>!

另一种诗教形式是师长亲自为子女创作“教育诗”,这种形式较选用前人诗作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相 传大诗人陆游就经常使用这种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翻开陆游的诗集,在他留下的九千多首诗中,大约有一 百多首都是写给孩子的。为了教育孩子认真读书,继承他的诗风,当他看到七岁的儿子创作了一首诗时,欣喜 地写诗对儿子进行鼓励:

喜见吾家玉雪儿,

今朝竹马绕廊嬉;

也知笠泽家风在,

七岁能吟病起诗。

为了向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传授学习方法,陆游用诗告诉孩子们:“通经本训诂,讲字极声形。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

疑。”为了教育儿子明确学习目的,告诉他们读书不是为了作官,而是为 了救国救民,他写道:“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乎苏元元。”他特别注意用诗教陶冶孩子性格,使他们形成 良好的思想品德。他告诉孩子,一定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 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书生事业期千载,得丧从来未易评”。有一次,当他的儿子子@①向他请 教作诗方法时,他特意创作一首《示子@①》的教育诗,总结了自己学诗的体会。诗中讲到他开始学诗,只注 意技巧和辞藻,走过一段弯路。直到中年以后才渐渐窥见到广阔的意境,有了深刻体会。他明确地指示儿子: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意思是说:你果真要学习写诗,应该首先在诗歌以外,书本以外多下功夫。这 是大诗人陆游留给后代的至理名言。

陆游还经常教诲孩子要保持和发扬陆家的优良家风:“汝曹切勿坠家风。”在他的诗里,多次把他的家风 内容向子孙交代,还希望能为诸孙作出榜样:“夙夜常相勉,诸孙待典型。”

尤为可贵的是,陆游一生坚持不懈地用爱国思想教育子孙后代,直到病危还写下一首《示儿诗》:“死去 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七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读这首《示 儿诗》时,仍然为诗人的伟大爱国思想所感动,可以想见,它对于陆游子女的教育是何等深刻了。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不仅留下了丰富的具有人民性的古典诗词可以用于诗教,老一辈无产阶级 革命家创作的许多充满革命激情的“教育诗”也是用作诗教的好教材。有条件的师长还可以像革命老人徐特立 那样,针对孩子的实际问题,自己创作诗歌对他们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生动活泼,很受年轻人欢迎,只要 运用得法,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字库未存字注释:

陆游诗集精选篇6

陆游在蜀八年,对蜀地了解甚深。在他眼中,蜀人勤劳智慧,蜀地民风淳朴,经济繁华,不论是蜀人的方言、饭蔬饮食、生活方式等风俗民情,还是蜀地的自然景观、奇花异果等所见所闻,陆游均了解颇多。《老学庵笔记》(以下简称《笔记》)共记载了105则蜀地的人事物景,内容丰博有趣,语言简洁典雅,读之久久耐人の丁1疚闹饕从蜀人的风采、蜀地的经济发展、蜀地的文化现象三个方面论述分析,并以《入蜀记》作补充比较,以冀还原陆游眼中的蜀地风貌。

一、民风民情

在陆游看来,蜀地民风淳朴,认为“蜀俗厚”。《笔记》卷九记载,“成都士大夫家法严”,可见蜀人严于律己的性格特点;另卷三记载了蜀人杜起莘入朝为官、蜀士何道夫奇文、施浑甫其弟代官的三则故事,赞美了以杜起莘为代表的蜀人心胸宽广、宽于待人的性格特点。陆游说,“可见向来风俗之厚”,这再次点明了蜀地民风淳厚,有力地辩驳了宋史卷八十九《地理志》说蜀人:“尚奢靡,性轻扬,喜虚称”的偏见。

陆游也大加赞美了蜀人的勤劳智慧,蜀地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时时都有奇思妙想:孟蜀时,周世宗想攻取蜀地,蜀地的兵将把面捏成斧子的形状,是一种奇思;蜀人上山砍柴,先把柴锯成短粗状的木头,捆在一起拉回来,再用斧头劈开后才供烧火,是一种奇能;《笔记》卷一记载了蜀地一种竹炭――易燃,无烟,耐久,利于炼铁,是一种奇物。另外,蜀人在生产生活中处处有着智慧的光芒,在东汉卓文君的故里临邛(今四川邛崃),有一种“瓦棺”(卷五),具有保全尸体骨骼经久不坏的特点;而在汉嘉古城(今四川雅安市北),当地人民也运用智慧发明了一种灯盏――夹灯盏(卷十),这种灯盏具有省油的功能,可见蜀地人民勤劳智慧,富有创造力。

然而,往来于川峡之间,陆游也曾感叹蜀地的民生艰难。《笔记》卷五载忠州在陕西,万州在重庆,白居易曾叹二州繁华,但陆游过此二州时,却不复往日繁华,变成最为穷陋的地方;《入蜀记》(卷六)也说两州每年收粮之少仅比得上吴中的一下户而已,县令之职也常空两三年没人到任,陆游对此充满了同情。宋朝虽然有着便利的水运,但疏浚河道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程,《笔记》卷二录其家乡镜湖侵耕殆尽,阆中南池也成为平陆,修成坟墓,成都摩诃池、喜州石堂溪的情况也很严重,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生活的困苦,陆游对此充满了忧虑。

二、风采人物

陆游赞美了蜀人勤劳淳朴,更清晰地记录了蜀地许多风采人物,借以表达他的思念之情和爱国之情。陆游欣赏豪放洒脱的苏轼;羡慕建功立业的武将;赞扬爱国之情的奇人等。《笔记》中提到苏轼的多达24则,多表现苏轼的豪放洒脱、与人交善和诗学成就等;也有记载吴d、曲端、胡世将、李顺等受蜀人瞻仰的大将;此外还以小说笔法写了几则奇人奇事,表现了时人憎恨卖国求荣的秦桧、童贯等奸贼的强烈情感。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诗歌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尤其是他高蹈远引的坡仙风格,广受世人喜爱。《笔记》卷十也说,建炎(宋高宗赵构的年号)以来,人们非常崇尚苏轼的文章,而蜀地的文人在当时尤其喜爱苏轼的文章,陆游引用了谚语一则:“苏文熟,吃有肉。苏文生,吃菜梗”,来表现这种情感。

苏轼不受拘束,享受天人统一,心与道冥的思想世界。《笔记》卷五、卷九和卷八中皆有他的诗词,多表现豪放旷达的心胸,如“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闲八丈龙”等。另一件生活小事也体现了苏轼的豪爽,他曾与苏辙同时被贬,相逢路上,买饼充饥,苏辙嫌它粗恶,吃不下去,苏轼吃完了还有心情开玩笑,大笑着离开(卷一),足以见他在逆流中宽广的胸襟气度。陆游选择坚定自己的理想,坚持爱国的信念,不受艰难时运的影响,也是受了苏轼这种旷达胸襟的影响。

苏轼有一颗爱才之心,曾大力提拔后学之士。卷十写苏轼曾阅览李D的诗文,李D应举落第后就决意仕进,苏轼惜其“万人敌”之才,助他著书写文,有所成就,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苏轼也有一颗爱人之心,赠赵德鳞诗(卷五),与客交友(卷九),与友别离(卷六),与友吃饭(卷七),展现了苏轼平易近人的一面。而这些优秀的品质,无一不对陆游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陆游敬佩那些英勇不凡的将领,不论是《笔记》卷九、卷五中记载的农民起义的倡导者王小波、李顺,卷三、卷五记载的抗金名将曲端、吴d,还是卷六记载的受蜀人敬仰的胡士将和成都帅张真甫,这些人物身上的传奇色彩和个人魅力,都让陆游钦佩不已。

另外,《笔记》中的一些奇人奇事也表现了陆游的忠贞爱国之情。例如,青城山隐士上官道人,敢于戏谑秦桧的蜀人任子渊(卷二),龙破瞿塘峡峭壁颂词的奇闻,读来大快人心,亦有言外之意,大概是嫌恶那奸佞之人。又同卷“张枢密子功”条,载张涛入蜀四年,政绩颇著,从蜀地回到朝堂后却被闲居十三年,尽管尚有老骥伏枥的抱负,然报国之志也只有愤于书海。这种同辈人暮年的悲哀,只有陆游才能体会,只有陆游讲述出来才更加动人。

细致观察生活时,不乏凡人琐事,包括入蜀做官的沈约文(卷一)、被赐丝鞋的蜀将吴珙(卷二)、路遇奇人的先太傅(卷五)、李白的诗风(卷六)、蜀人石耆公的回忆(卷七)、与范成大为成都的一所亭子取名字(卷五)、“谢景鱼涤砚法”(卷一)和“谢景鱼以名人手简换浮碳”(卷六)之事。陆游有一个文学的创作原则,“杂取种种,合成一人”,其笔下的这些人合起来,其实就是一个真实的陆游――为了梦想而奋斗,为了生活而拼搏,为了人生而努力。

三、繁荣经济

人口的大量流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蜀地经济的繁荣,蜀地的农业、印刷业、丝织业、运输业在宋代经济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入蜀记》中记载了大量渔业、运输业、小城镇专业市场经济的繁荣交易,这些都在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记》中也记载了蜀地便利的交通,如成都贵族妇女出行皆乘牛车(卷六)、陆游入蜀几番船运等。另外,蜀人有着精湛的织锦工艺,《笔记》(卷二)中曾把遂宁的越罗与会稽的尼罗相比较,越罗更好,不愧为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这些都促进了蜀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蜀地繁盛的经济和园林技艺的发展,使种花、赏花的风气盛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园艺经济,蜀地当时以成都海棠为园艺经济发展中心。而《笔记》中记载了较多陆游于巴蜀、吴越、荆楚等地见到的奇花果树,陆游所见的这些奇花因与众不同的特征具有更大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成都多奇花,如一株极尽葱郁的百合花皆并蒂(卷三)、像是垂丝海棠的小桃花(卷四)、开花时声如破竹的奇异木莲(卷四)、在成都出现过的唯一海棕(卷五)。海棕是椰木的一种。成都也多植荔枝,荔枝也一度成为蜀地重要的果树经济来源,且荔枝的嫁接技术还传到了陕西等地。陆游非常喜欢荔枝,他在成都任职时,一旦看见荔枝成熟了,就要和同伴上山游玩,尝荔枝之鲜美,叹大好之河山,极尽畅快;除了荔枝,陆游也喜梨,“美梨,大入升”《入蜀记》(卷六),“红梨不存矣”(卷四)。美、大、红等字从外形、颜色、感觉等方面写出了陆游对这种梨的喜爱和难以再见的惋惜。可见蜀地奇花异果繁多,物产丰富,不愧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蜀地繁华可以从一些节日风俗得到验证,每逢节日,陆游总会出门和百姓一起游乐。《入蜀记》中记载了蜀地的三种风俗节日:中秋观月放水灯、重九登高赏菊和七夕乞巧玩游戏。除此之外,《老学庵笔记》中也记载了三种蜀地的节日:浣花节、上元节和成都药市。浣花节,即四月十九日游浣花溪,祭祀冀国夫人,《笔记》卷一载浣花草堂这处风景名胜,每年到了这一天,杜甫都要游玩浣花溪,与百姓一起参加这最为盛大的民间活动(卷八),得到无限的乐趣;上元节,即元宵节,素来有元宵点灯结彩的节日传统,田登作郡(卷五)一则故事后来延伸出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成语典故,展现了社会等级的压迫性;成都药市,宋代成都药市一年举行三次,二月八日、三月九日的“观街药市”和九月九日“玉局观药市”,其中以重阳玉局观药市最盛,《老学庵笔记》卷六中更正了这一次药市的时间和名称。药市在当时已成为一个大规模的商业集市,从《入蜀记》(卷四)中药物分用,也可以看到城镇经济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

陆游常常乘船航行于长江一带,船运出入四川也是非常通用的方式,因此常见击鼓、划龙舟、表演等节目,这种击鼓行舟的方式在《入蜀记》中展现得最多,如《入蜀记》(卷五)[二十七日]就说闹腾腾的击鼓拍橹,使得船上的人和岸上的人都激情澎湃,拥挤着看热闹的人层层围叠像是一堵城墙。发达的水运交通不仅使人口流动速度加快,而且促进了商品的快速流通,为蜀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缤纷文化

陆游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展现了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归其一处,便是蜀地文化包罗万象,而又缤彩纷呈。蜀地以其优美的地理风光和繁荣的经济文化,滋生了与众不同的语言文化、饮食文化、工艺文化、宗教文化、官制文化和地理文化。细察《笔记》,语言类9则,饮食类3则,工艺类7则,官制类4则,僧教类5则,景观类8则,共36则。

(一)语言文化

北宋建都开封,宋人往往以开封和洛阳作为当时的标准语音,而陆游却觉得蜀地的语言多有奇特。例如,“呜呼”是蜀人赞叹好的人和事物,“噫嘻”是鄙薄不好的人和事物(卷十);“虏子”(卷十)是蜀人对在蜀地做官的北方人的贬称;“火山军人”(卷十)是南郑人以火山作为军人的名号,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形成的语词;“老子”(卷一)是南郑人称呼父亲的俚语。“气风者”(卷三)指疯子。陆游更举出了一些诗学典故,来表达蜀地语言的奇特之处。例如,苏轼是四川眉山人,用乡音入诗“一朵妖红翠欲流”,陆游开始不理解鲜“翠欲流”是什么意思,后来问蜀人始知翠是指色彩鲜明的意思;卷八中载花蕊夫人的《宫词》:“红锦泥窗绕四廊”,陆游也读不通泥窗是何解,后来在蜀地生活后,才知道泥窗又叫糊窗;《笔记》卷二中又载黄庭坚词“爱听临风笛”,陆游久居蜀地,才明白俗本把笛改为曲是不符合诗人原意的,把笛读为独是四川人语音相混的语言现象,可见只有在蜀地生活过,了解蜀地语音,才能正确理解诗歌的含义和诗人的情感。

(二)饮食文化

蜀人饮美和营养,菜系中的川菜尤为出名。陆游在《笔记》中提到了两则东坡先生“发明”的文人菜:盘游饭和牛酥煎落蕊。盘游饭,又叫团油饭,这种食物类似于今天的什锦饭或盖浇饭,流行于唐宋岭南地区,是一种风味饭品,供富家女子做产妇时补充营养,《笔记》卷六又转述了盘游饭的制作方法,大同小异;牛酥煎落蕊,即东坡炸牡丹,所谓牛酥,是把煮沸的牛奶晾凉,揭去凝在表面上的一层奶皮,煎成油,再把鲜花的花瓣扯下,一片片地加以油炸,当作赏春应景美食。除了文人菜的雅致,亦有平民菜的可口,《入蜀记》因日记其事,细微之处便更加可考详实,河蟹鱼产、菱藕水产和野生动物资源等产量颇为可观。陆游曾记鱼类做法:烤鱼、炸鱼、熬鱼汤、蒸黄花鱼等,很是美味。《入蜀记》(卷五)中记有芦服,即萝卜,常言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又有小人参之称,虽吃得清淡却是吃得健康。另外,《笔记》卷六中记载了雪蛆这一药材,雪蛆不仅有治内热的功效,且是四川峨眉山的一种珍味,具有滋补的功用,但离雪后就会死去,要求把握时间对其进行加工保存。由此可见蜀地菜品之丰,制作方式之精,@样独特的饮食文化可谓实至名归。

(三)工艺文化

蜀人不仅勤劳智慧,而且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更产生了一些独特的、纯粹的工艺制品和工艺制作方式,形成了蜀地特有的工艺文化。例如,桂府面具,因样式繁多,制作精巧,在宋代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就连京城举行“大傩”这种大型活动也要到桂府进面具,后来有人以此为业,一值万钱,这种手工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而且提高了“桂府面具”这种工艺品的审美性;成都铜鼓,因制作工艺考究,铜鼓的花纹精美和珍贵,具有珍藏价值;《入蜀记》中还曾记陆游在江渎北庙见过女子梳同心髻的发式,在鄂西、巴蜀地,这种同心髻只限于未婚妇女使用,而已婚妇女多用青布裹头,蜀地有着精湛的刺绣文化,却用素布包裹一头清秀而美丽的头发,可见蜀地女性尤为勤劳朴素,心性纯洁。

(四)宗教文化

宋代统治者皆多信仰,无论是儒道释,还是四渎野祭,一视同仁,大力提倡。宋儒对民众的态度也比较宽容,陆游在《入蜀记》中瞻仰了吴越入巴蜀的27处神祠、记述了五处祭祀祠庙之事。以江渎庙――宋代祭祀水神的场所为代表,陆游细观江渎西庙的牛车(《笔记》)、江渎北庙的妇人汲水卖酒情况、江渎南庙刻碑去滩害的记述(《入蜀记》卷六),可见庙宇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还有利于物质经济的发展。由庙宇衍生出的宗教文化,可见于《笔记》卷二梓潼神的神明文化和求签问卜的占卜文化,蜀僧吃饭的时间(卷三)、青城山寺庙的情况(卷四)、师塔的僧葬方式(卷九)、庙宇盛会的场景(卷九)等宗教文化……在陆游的眼里,这些不仅是宗教文化,更是蜀地特有的精神文化。陆游的好奇心使他无时不在观察蜀地这个奇妙的世界,蜀地的美和神秘,使他深迷的同时深化了爱国之情。

(五)官制文化

宋代的选官制度总体上承袭唐制,但始自宋太祖赵匡胤,宋朝就对中央官制作了调整,采取措施逐步削弱了百官嗔Γ加强了中央集权,出现了重文轻武的局面。由于“蜀道难”,蜀地形成了独立的官制、兵制和科举考试制度。例如,蜀地汉人买卖官位有史已久,南宋朝廷独在蜀地设立制置使,成都士人学舍冠亚诸郡等政治措施,都为蜀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六)地理文化

山水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人文风景,超越自我的想象。陆游震撼于气象轩豁的泸州风光(卷三),感叹于高大修伟的后妃壁画(卷五),流连于神奇奥妙的邛州天庆观和鹄鸣山(卷六),惊奇于成都的石笋石、海眼和石犀(卷六),更悲愤于兵家必争之地的剑门关和潼关。剑门关因险要的地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陆游在诗歌《剑门中道遇微雨》中也感叹了如此险要竟能屡屡攻破的愤慨。天险并非胜战的决定因素(卷七),人的能动反应才是推动或阻止事物的发展主要因素。可见陆游为朝廷的做法感到气愤,又为不能实现抗金之志和爱国抱负而悲哀无奈。

陆游入蜀历经六路十八州府,征途漫漫,又在蜀地生活了八年,时光匆匆。夯实的文学修养和深厚的人生阅历,使得《老学庵笔记》少了一般笔记随意而粗率的特点,多了一点真情和率真、谐趣和韵味。所以,本文没有对《老学庵笔记》的文学价值和消遣娱乐价值作专节论述,而是侧重于蜀地民俗文化价值的探究,三者有机交融,形成一种整体文化美的展现。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能够还原陆游眼中的蜀地风貌,展现勤劳智慧的蜀人风采、繁荣发达的蜀地经济和缤彩纷呈的文化,对蜀地的研究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陆游诗集精选篇7

一、开展课前预习

古诗词,无论是语言的表述,还是所写的内容,都离我们的时代比较遥远。而且,古诗词寄予的是古人的思想与情感,与当今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相当远的距离。课堂上40分钟时间,学生是来不及把整首诗包含的知识点做到全部掌握的,因此,课前预习、搜集资料、了解古诗的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

1.解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能够捕捉到很多信息。古诗的题目较为凝练,必须花一番工夫才能真正理解。如《春日偶成》是诗人程颢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兴之所至写下来的。这样教学,既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同时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对诗歌整体感情基调的把握。

2.知人。一要了解作者,即诗人。学生可通过各种渠道,如图书馆、网络等,查找、探寻诗人的生平、经历、主要成就,以此了解诗人。二要了解诗中的其他人物。如《别董大》这首诗中,“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里的君是指董大。那么董大是谁呢?他和高适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需要学生“知人”。

3.熟读。朗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会读的生字,拼一拼,再多读几遍,争取熟读成诵,为后面的古诗学习作好铺垫。

4.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古诗也是如此。在指导学生预习的时候,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圈圈点点。对于难以理解的词语,学生可以通过查工具书、参考资料等加以解决;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加以整理,课堂上与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

这样的学习过程,既保证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又更好地提高了听课效率。

二、进行品词析句

说诗是语言的精华,一字一句都是诗人经过斟酌得来的,有的甚至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如果我们一字一句地逐一讲解,反而会让古诗失去原本的魅力。新课标指出,古诗的学习,重点在于考查“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教师不要过多地讲解,一味追求标准答案,而是应当鼓励学生多点个性化的理解,把握中心,体味诗情。如学习陆游的《示儿》,诗中“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就是诗眼。陆游悲的是什么?透过一个“悲”字,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学生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明白了陆游悲的是祖国还没有统一。透过“悲”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在大雨滂沱的夜晚,卧在床上,双手紧紧地握住儿子的手,告诉儿子,自己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等到收复失地了,家祭时不要忘把收复失地的消息告诉他。这“悲”中有遗憾、有悲伤、有痛心,这是悲壮的一幕,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表达。

三、运用情境教学

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进行实景实物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四是丰富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例如《江雪》这首诗,启发学生的思索和联想:大雪漫天飞舞,北风呼啸,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的场面。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四、利用课堂游戏

低龄的学生学习古诗,有时会出现倦怠的情绪,此时就需要教师利用一些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喜爱读古诗,并且认为学习古诗对自己有一定的影响。《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优秀古诗文160篇,但是反观目前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排,不难发现古诗,在语文课本中所占的比例实在太小了:平均每册课本四首左右的古诗,所有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加起来不过五十首左右,这与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数量之间的差距未免太大。此时,我校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添加了古诗文课外读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学生产生了厌倦感,而利用赛诗会、古诗接力、对对子等游戏能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再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情景表演和角色表演,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例如:学习《所见》时,让学生理解字、词、句后亲自装扮成牧童,体会牧童的生活和心情,学生在表演中轻松而快乐地体会出诗意。

五、进行多样整合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除了让学生感受古诗词本身所蕴含的美,陶冶情操外,还要让学生时时喜欢,得细水长流,多样整合,让其有用武之地。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将古诗词教学渗透到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如每节语文课前3~5分钟,安排学生诵读古诗,每日评选“最佳诵读小明星”;每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词,进行古诗配画并展示评奖;每月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收获汇报给家长……平时,我还注重系列性导学,如学习了《村居》后,让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进行“春之韵”古诗竞赛;学习了《望天门山》后,搜集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歌,开展“跟着诗歌游祖国”的快乐之旅;学习了白居易、王维等诗人的诗歌之后,搜集这些诗人的其他诗歌,组织“展示诗人才华”的诗歌朗诵会,鼓励学生作文时运用名诗佳句……一系列的整合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了古诗运用的独特魅力,使古诗词的学习不再孤助无援,同时,让他们充分享受到了古诗词带给自己的成功感和乐趣。

陆游诗集精选篇8

《收藏・拍卖》,您当时是什么时候,通过哪种方式知道《杜甫诗意图百开册》要上拍?

杨休:2004年春拍期间,翰海拍卖第一时间告诉我的。

《收藏・拍卖》:为什么决定要买这幅作品?为什么对陆画情有独钟?是个人的喜好还是“智囊团”的建议?

杨休:因为古今画史山水册页,未有一百开者,唐寅、华新罗曾作百开巨册,都是人物、山水、花鸟合集。一册之中,纯全山水,唯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此作品是1959年夏天,陆俨少为纪念杜甫诞辰1250周年而创作的,当时,陆俨少年届五十,正创作力旺盛,尽数月之功,先成二十五开,后又耕辗砚田三载,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一百开山水巨册。1962年曾在上海画院、浙江美术学院等地展出。“”期间,被迫上缴上海画院,其间被人窃去三十五开,仅退还六十五开。1989年,80高龄的陆俨少于北京宽沟奋力补画,复成完璧。所以这部《杜甫诗意百开册》,完整集合了陆俨少中年、晚年的山水画貌,从中可见陆俨少中年的工致缜密、灵气流溢的风格,与晚年变法后的雄健豪放、简约浑厚之气象。

因为我曾经师从宋文治,宋文治又曾向陆老学过画,所以这幅师祖的作品我是志在必得的。

《收藏・拍卖》:陆俨少最爱杜甫诗,晚唐诗人杜甫,因战乱被迫入蜀的一段经历,曾让漂泊中的陆俨少深深共鸣,一样的颠沛流离、 样的哮喘顽疾这幅画与您有怎样的共鸣?是否与您的经历和性格有关?

杨休:我没有这样的经历,但是陆俨少和杜甫的确有着相似的经历,让他能画出如此精彩的峡江风光,作品尺幅虽小,但幅幅以小见大的表现出蜀国山水的奇湍,并且构图非常大胆,这些都是我收藏此册的原因。

《收藏・拍卖》:拍前您以8000万为竞价的底线,这个依据和参考来源于哪?

杨休:陆俨少作品当时的价位是每平尺15万左右,此册是陆俨少代表作,所以我的参考价格是40万一平尺,合计4000万左右,我当时是准备1个亿去竞买的。

《收藏・拍卖》:2004年的惊人举,令陆俨少的画作行情随后出现了暴涨,暴涨引发了大量陆画伪作出现于市场,作为藏家您怎么看这现象?

杨休:陆俨少是中国山水画大师,价位应该说是稳固上涨,这符合艺术品增值的规律,但是大量伪作出现后,又扰乱了这个市场,导致近期陆俨少作品价格调整回落。我认为作为藏家一定要认准可信的拍卖公司,多咨询专家再进行投资。

《收藏・拍卖》:购买《杜甫诗意图百开册》的初衷是想给长风堂博物馆有一个镇馆之宝,长风堂博物馆对于您的意义是什么?

杨休:我收藏已经二十多年了,收藏的作品都只有我一人在家欣赏,开博物馆就是希望能独乐乐变为众乐乐,将我的收藏与所有喜欢艺术品的朋友一起来分享,也是希望能将中国文化传承下去。长风堂博物馆非休息日对外开放,也会定期举办些画展,最近一期展览是在9月份,我们会有一个“万古长春楼遗珍暨吴门朱氏四代书画展”,届时将展出梅影书屋弟子、著名书画家朱梅部父子孙四代书画作品及藏品。

《收藏・拍卖》:《杜甫诗意百册》给您生活带来了一些变化吗?

杨休:对我的生活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收藏圈子之外的人开始认识我了,收藏对我来说是个常态行为。

《收藏・拍卖》《杜甫诗意百册》是否有再次走上拍场的可能?

杨休:此册是长风堂的镇馆之宝之一,目前没有计划上拍。

在众多诗家中,陆俨少最喜爱杜甫,对于别的诗家他都只读选集,唯有杜甫诗集通体读过。1937年8月13日,日军攻占上海,国难当头,上柏山再难安居。陆俨少不愿做日寇顺民,带着一家老小愤然走上流亡之路,历经数月,到达当时被称为大后方的重庆。以农养画的梦想就此破灭。晚唐诗人杜甫,因战乱被迫入蜀的一段经历,让漂泊中的陆俨少深有共鸣。

1962年,正逢杜甫诞辰1250周年,陆俨少刚刚摘去“”帽子。总算恢复了画师的正常工作,为了纪念杜甫,他开始着手绘制《杜甫诗意百开册》。每晚,陆俨少都会在家中,绘好一两幅《杜甫诗意图》。次日清晨,他便将新画放入一只藤制书篮带到画院,作为当天给学院教学用的示范材料。三个月中,陆俨少总共完成了一百零八幅《杜甫诗意图百开册》。他从中精选了一百张,装裱成册。这部册页很快就在画界流传开来。

原本陆俨少将杜甫草堂视为这部百开册页的最佳归宿,他写信给草堂,提出要无偿捐献册页,但是没有得到回应。一个摘帽“”的作品,草堂不敢接受。

上一篇:城市道路驾驶技巧范文 下一篇:保安礼仪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