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亲情范文

时间:2023-12-12 17:27:57

迷失的亲情

迷失的亲情篇1

[关键词]迷失自我;追寻自我;超越自我

霍尔顿,一个16岁的青少年,是美国作家赛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穿着古怪、行为异常、性格比较复杂,“既有受所谓的资本主义文明耳濡目染的丑恶一面,也有反抗不合理的现象,追求美好理想,守望文明的纯洁一面”[1]。他不断追寻自身的存在,追寻人间的真爱,“追寻一个能自由思考的精神空间”[2],但美好的愿望常常得到的回报不是人们对他的怀疑就是人们认为他精神有问题。在其无望的探索和寻找自我的过程中经历了困顿、迷茫、矛盾和绝望,甚至还想自杀。

尼尔在别人看来,也是异常古怪,刚刚从精神病院出院,有一个同性恋的哥哥,表面上很镇静,内心很孤独,对成人充满了怀疑,认为自己的人生跟霍尔顿一样,充满了矛盾,为了给霍尔顿的人生创作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开始了自己的追寻之路。但尼尔和霍尔顿不完全一样,“霍尔顿在寻求的是他过去是谁”[3],而尼尔表面上追寻的是霍尔顿的未来,其实追寻的是他自己的未来,他需要超越自我,而人间之爱就是他能够超越自我的最后救命稻草。本文试图从尼尔迷失自我、追寻自我和超越自我三个方面对尼尔的心路历程进行分析,认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都要经历的一场精神危机,他们必须经历艰难的自我探寻之旅,需要“爱”的洗礼,才可以最终发现自我,战胜自我。

一、迷失自我

尼尔是纽约州长的儿子,他渴望得到更多的父爱,但因父亲工作繁忙而经常被“遗忘”,逐渐对父亲丧失了希望;哥哥皮特的自杀使得尼尔彻底失去了精神依托,性格变得孤僻,迷失了自我。纵观尼尔迷失自我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缺少父母真正的关爱

众所周知如果孩子得不到父母真正的关爱,将在其成长过程中苦苦挣扎。尼尔正是这样一个由于缺少父母真正的关爱而在痛苦中苦苦挣扎着的青少年。影片虽然没有直接说尼尔成长于一个残缺的家庭,但是影片中尼尔的母亲从未露面,从中我们还是可以推断出母亲在尼尔成长过程中的缺失,母爱的缺失本身对尼尔的成长就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此外,通过尼尔从精神疗养院回家后跟父亲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尼尔对父亲的怨恨。尼尔的父亲因为公事繁忙很少看尼尔,却虚伪地宣称尼尔很少来看他,让我们看到尼尔为何对成人世界那么敌视。他厌恶了父亲对他虚伪的关心;尼尔的父亲口口声声说要跟他一起过圣诞节,但在做出这个承诺的时候都是闪烁其词,这让我们再次体会到尼尔内心的孤独及对成人世界虚伪的厌恶。但仅仅这些还不足以让观众理解尼尔对父亲的敌视以至于迷失自我,从学校开始逃亡的行为。当我们看到影片后面的时候,才真正了解到让尼尔如此痛苦、迷失自我的真正原因。尼尔惟一的精神依托哥哥皮特是一个同性恋者,当皮特厌倦了欺瞒的生活,向父亲坦白他是一个同性恋者时,我们可以想象皮特当时的惶恐与不安,他多么渴望得到父亲的理解与关爱,而尼尔的父亲却忽视了皮特的内心世界,情绪失控,无情地说这样一个同性恋儿子会毁掉他。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成人世界的虚荣,成人不仅没有站在青少年的角度给予指引,而是从自己世俗的利益出发,冷酷无情地对脆弱的心灵造成难以修复的创伤。父亲的过激反应使深爱父亲的皮特难以承受,选择了死亡。而哥哥皮特的死亡和父亲的冷酷无情无疑给尼尔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从此迷失了自己;而父亲同样忽视了尼尔脆弱的心灵,以为他是受了刺激,精神失常,把他送入了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皮特还是尼尔都没有得到父母真正的关爱,也能体会尼尔对父亲深深的怨恨。

(二)缺少教育者的正确指引

当尼尔无法完成帕特森老师布置的为霍尔顿续写结局的作业,无奈之下求助于他时,帕特森不仅没有给予耐心的指引,反而表现得很冷漠。帕特森想当然地认为尼尔只是为了逃避作业,所以严词拒绝了尼尔的要求。当尼尔说明他不能完成的理由是由于这种续写像是给《圣经》续写一样亵渎神明时,帕特森并没有感觉到尼尔的真诚。甚至当尼尔说他在无奈之下给赛林格写信时,帕特森嘲笑他虽然浪费邮票,但是有雄心,还打击说赛林格是位隐士,从来不给任何人回信,更不可能在星期五前给他回信了。虽然帕特森曾暗示尼尔,但由于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再加上尼尔当时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怨恨,固执地认为帕特森是在敷衍他,所以帕特森的暗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后当尼尔通过“只要学生做好了,老师就会出现”这样的话表达他对教育者的彻底失望时,帕特森仍没有察觉到尼尔当时绝望的心情,我们不能不说这是教育者的失职。

二、在艰难的逃亡之路上追寻自我

当尼尔将全部的希望寄托于赛林格的回信时,信件的内容再次让他感到异常愤怒与绝望。他打算探访这位神秘的隐士,邀请TJ跟他一起逃课去纽约,可是一路上两人的遭遇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尼尔对虚伪社会的不满和他内心的孤独。

(一)对虚伪的社会的不满

尼尔和TJ搭乘的卡车司机携带违禁品,而巡警只是一本正经地例行检查,并未发现问题,这暗示社会和谐的表象之下暗藏着数不尽的危机。而后面他们的逃亡之路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当TJ因首次来到梦想已久的伦敦激动不已时,尼尔的告诫揭露了社会的虚伪及纽约人的冷漠。而那个晚上,尼尔和TJ在纽约街头和旅店的遭遇再次证明了尼尔的话,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冷漠,表达了主人公对虚伪社会的不满。

(二)内心的孤独使他处于罪恶的边缘

在纽约中央公园,尼尔向TJ讲述了列侬被射杀的过程。从尼尔对这件事的讲述,我们不难发现,列侬的射杀者马克·查普曼和尼尔都是孤独的人,而且都认同塞林格笔下的这个人物霍尔顿。很多人像TJ一样认为查普曼是精神有问题的,而尼尔却很认同查普曼。查普曼也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忠实读者,把自己想象成了塞林格笔下的霍尔顿,认为他的人生跟霍尔顿一样荒唐,总是很孤独,内心充满了愤恨。那天他作为歌迷找列侬签字,自己为《麦田里的守望者》演绎了震惊世界的第27章,但连他自己都不明白当时为什么会对列侬连开五枪。尼尔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路要带上一把枪,而碰巧那天也是12月8日,甚至连尼尔都认为那像一个预兆。言下之意,或许他也会像查普曼一样无缘无故地将自己的偶像杀死,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尼尔那焦躁不安及矛盾的内心,心中充满了对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不满与愤恨,稍一疏忽就可能引发可怕的后果。在随后的逃亡之中,我们也看到尼尔曾两次拿起了枪,处于罪恶的边缘,幸亏有TJ的陪伴才不至于让他迷失自我。

三、最终超越自我

虽然尼尔曾暗示他可能会像查普曼一样做出一些疯狂的事情,但影片却最终以尼尔回归家庭和社会为结局。帮助尼尔走出困顿和迷茫,超越自我的就是人间之爱。

(一)亲情之爱

在他们经历了逃亡之路上的种种风波最终来到了尼尔的祖父家后,祖父对他们热情招待,让尼尔有了回家的感觉。祖父拆穿了尼尔学校放假的谎言后,不仅没有责难尼尔,反而给予了理解和支持。当祖父发觉尼尔对父亲心存偏见的时候,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尼尔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当尼尔准备去拜访赛林格时,祖父还给予他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支持。他希望尼尔在朝拜伟大文学首领的探险途中可以想一下父亲的处境,但是探险结束以后,还是要回到他本应该回到的地方——学校、家庭和社会,因为那些爱着他的人都非常担心。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祖父的爱给尼尔迷失的人生指引了方向,使尼尔偏离轨道的人生逐渐向正常轨道靠拢。

(二)恋人之爱

祖父的理解还不足以让尼尔从迷失中走出来,只有尼尔的恋人TJ的爱才最终让尼尔找到并超越了自我。心理卫生理论研究表明:“个体在焦虑紧张或应激状态下,如果其生活在关系密切相互关心的人群中,紧张和焦虑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4]尼尔正是在处于困顿和迷惘时跟TJ相恋,而TJ有一颗真挚而纯洁的心,在她的陪伴下,尼尔获得了心理上的成长,最终走出了困顿和茫然。正如尼尔在日记中写到的TJ“像乌云密布的天空里的天使,即使从最简单的生活里也能获取善良与美丽。在我们共享的短短的时间里,我感觉到生活是个奇妙的东西。当我睁开双眼,你把天使的恩赐带给了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尼尔心中已经不仅仅是对虚伪的成人世界的怨恨,而是充满了对TJ的爱恋。正是这种爱让尼尔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他受爱的感化,最终领悟到他一直在寻找的不是霍尔顿的未来,而是一个理解他,至少尝试去理解他的人。此时,尼尔终于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走出了迷茫,但这并不是对生活的妥协,而是最终与社会的和解,是一种对自我的超越。

四、结语

人们初看这部影片时,可能因为平淡无奇的故事情节而感到乏味,但仔细体会,就会发现其中蕴涵的真谛。爱的缺失是影响青少年心路历程乃至误入歧途、迷失自我的重要根源,只有人间之爱才是化解内心创伤的重要力量;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关怀是防止所有邪恶力量侵入的金盾,相互沟通了解才是健康的保证,唯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对青少年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 王喆.寻找失落的文明——《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思想评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01).

[2] Graham Sarah J D.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M].London:Taylor&Francis e-Library,2007.

[3] Roemer Danielle M.The Personal Narrative and Salingers Catcher in the Rye[J].Western Folklore,1992(01).

[4] 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迷失的亲情篇2

[关键词] 寓言;寻父;《潘神的迷宫》;人性批判

关于电影《潘神的迷宫》(以下简称《潘》)的题旨,有学者解析为“旨在批判二战给西班牙带来的损失和伤害”②。笔者以为此片还有超越题材的深层意蕴。《潘》与其说是一部为成人准备的“完整地道的童话”、反战电影,不如说是一部寄寓深刻的寓言作品。本片以现实与魔幻交叉的情节画面,通过奥菲利亚与成人的寻父经历对比,彰显的是对现实人性的反思批判。

一、《潘神的迷宫》的魔幻世界

是心理现实的形象化呈现《潘》剧情双线交叉行进,彼此互为因果,一是奥菲利亚所处的现实世界,一是她的心灵幻想。现实世界是奥菲利亚心灵变化的根源,心灵变化导致了她在现实世界的行动。生活中,奥菲利亚的父亲在纳粹横行时期死了,跟随柔弱的母亲去依靠继父生存。在古老而神秘的密林深处,纳粹军官的继父维达尔与游击队进行着残酷的战斗,专横地要求奥菲利亚的母亲长途跋涉到军营来生下自己的孩子。在继父的冷漠、母亲的焦躁、惊惧的陌生环境之下,奥菲利亚的寻父幻想在她热爱的童话书指引下就一步步展开了。

影片中,继父的军营是个魔窟,纳粹与游击队在战斗,在杀戮。母亲为了奥菲利亚能在晚宴上讨得继父的欢心,精心地打扮奥菲利亚,反复地叮嘱,近乎哀求她要称呼维达尔为父亲,为她们求得一片安居之所。维达尔的傲慢、冷漠让奥菲利亚不寒而栗。奥菲利亚的幻想展示了她的心理状态。第一次幻想:消灭即将枯死的大树洞里的蟾蜍,展现了她对蟾蜍居住的树洞的厌恶,同时也表现出了勇气,斥责的蟾蜍,消灭了它,取得了金钥匙。这是奥菲利亚的心理活动:对残酷的现实非常厌恶,以勇气拒绝应和现实。幻想之后,奥菲利亚回到现实生活中,虽然母亲对她没参加晚宴而大失所望,但她是淡定的,很惬意地洗澡。

孱弱的母亲被怀孕折腾着,继父维达尔命令医生费罗列:面临妻子与孩子生存的选择时,一定要保全孩子。维达尔在奥菲利亚心里从期待的父亲变成了巨大的威胁。险恶的现实处境使得无助的奥菲利亚再次返回幻想中寻找心理慰藉,悄悄地用鲜血和牛奶来喂养曼德拉草根来保护母亲。为了保证母亲的休息,奥菲利亚搬离了她的房间,哀怜地靠在梅赛德斯那里寻求安慰。在奥菲利亚第二次的任务幻想中,她表现出了某种强烈的欲望,冲破了自我约束力。明亮的地下室有满桌的佳肴美食,有个有眼无珠的怪物在守卫着,他似乎睡着了。奥菲利亚取得了匕首,但面对满桌的诱惑动心了,不顾潘神的警告吃了葡萄,牺牲了伙伴。幻想中的经历也是奥菲利亚的心理思考,不抑制欲望,就会伤害他人。潘神因为奥菲利亚犯规放弃了她,使她彻底陷入了绝望之中,与现实中渴望母亲的保护但是又不得不离开母亲的无奈无助心境是一致的。

第二次任务之后的奥菲利亚失去了心灵的力量。现实中母亲在生产中死了,她哀求梅赛德斯带她逃离纳粹的军营。奥菲利亚被维达尔抓了回来。绝境中,潘神再次出现,这是奥菲利亚再次回到心灵世界寻找出路。潘神指引着奥菲利亚抱着弟弟逃到了丛林深处的废旧城堡中。继父维达尔提着枪追赶着她。在那个迷宫的死角处,潘神以进入地宫的条件引诱奥菲利亚伤害弟弟。奥菲利亚在幻想的世界里拒绝了。在现实中,她倒在了继父的枪口下。现实与幻想在这里交汇,奥菲利亚因为绝望而逃避过,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善良的本性面对死亡,从而拯救了心灵,获得了犹如父亲庇护下的安宁。幻想中地宫的门开了,金碧辉煌中父亲和母亲在迎接着她。

《潘》剧以奥菲利亚为现实与幻想的连接点,幻想展现出了现实对心理活动的影响,心理活动又以幻想的童话来诠释现实,巧妙地把导演对现实人性的思考表现了出来。《潘》更像是一部寄寓深刻的寓言。

二、一体两面的寓言

《潘》剧展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寻找途径,一是奥菲利亚在魔幻世界中寻找父亲;一是继父维达尔、母亲、女管家梅赛德斯等在现实中寻找能带来安全感的父亲。

影片开始以一个神话拉开序幕。很久以前地宫里的公主向往人间离开了父亲。在人间她经历了种种磨难。父亲一直在寻找她,等待她回到幸福的地宫。在奥菲利亚的幻想中,她就是那个公主灵魂寄居的凡人肉体。潘神告诉她,要以任务来检验她的本质。第一个任务就是消灭蟾蜍,获取金钥匙。奥菲利亚以巨大的勇气面对龌龊的蟾蜍,成功完成了任务。第二个任务就是拿取匕首。奥菲利亚有勇气面对残忍的怪物,但是却无法抵抗美食的诱惑。她完成了任务,却违背了规则。在她身处绝境的时候,潘神再次出现,以第三个任务来考验她,不但要她以弟弟的鲜血来打开地宫之门,还要求她绝对地服从。奥菲利亚以善良、爱为依据拒绝了盲从。幻想中,她牺牲了自己,以自己的鲜血打开了地宫之门,回到了父亲的怀抱。奥菲利亚的寻父历程就是心灵的修炼过程。

影片在奥菲利亚的幻想之间穿插她的现实生活境况,展示另一种截然相反的寻父途径。奥菲利亚身边的人:继父维达尔、母亲、梅赛德斯等都处在生存的危机当中,在现实生活中以各自的方式保护自己,寻找生存的依靠和价值。他们和奥菲利亚不同,不相信童话。母亲抱怨奥菲利亚带了那么多“不切实际”的童话书,反复地告诫着她“魔法不存在”,生活是实际的。继父维达尔对于那些童话书很不屑。梅赛德斯也不再相信小时候喜欢的童话。他们把生存危机归结为他人的原因。母亲说孤独无奈,所以要嫁给维达尔。维达尔在宴会上戳破了关于他父亲的传说,坦诚表白他们是自愿地加入战争。他要在战争中为亲生孩子树立一个英勇的父亲形象。梅赛德斯冒着风险帮助游击队,渴望胜利之后的幸福安宁生活。现实中,母亲的婚姻不能保证她的生活,成了继父生育的工具。继父维达尔实现不了做孩子保护者的父亲夙愿,甚至孩子都不会知道他。梅赛德斯所经历的是战友被血腥折磨,抱着死去奥菲利亚低声啜泣,感受不到胜利后的喜悦。现实中的人们并没有解决生存危机,获得父亲庇护下的宁静。

《潘神的迷宫》以寻父的意旨来统率现实与幻想两个世界,使其具有整体性。幻想世界里奥菲利亚的寻父行为在凝重悲抑的现实世界的背景下演绎得慷慨激昂。作为背景的现实很开阔,葱郁、古老而神秘的密林中炮弹声呼啸,游击队与纳粹在作战。穿插在现实之间的幻想奇特瑰丽,巨大无比的无花果树洞、怪物守候的盛宴、金碧辉煌的地宫。现实中,继父冷血的变态言行,母亲、梅赛德斯的张皇失措都从侧面为她在那个诡异的幻想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爱与牺牲创造了一个回音壁,激荡着慷慨之气,使两种迥异的风格从主体与背景的层次上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寄寓深刻的意象。

三、寓意关于生死与爱

奥菲利亚给尚未出生的弟弟讲了一个童话。有一朵神奇的玫瑰,得到它的人能永生。但是,没人敢接近她,玫瑰的刺有剧毒。奥菲利亚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有句评语:人们在玫瑰身上只看到了剧毒和死亡,没有看到永生和希望。这评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潘》剧的寓意:探讨生与死的问题。

《潘神的迷宫》里母亲、梅赛德斯对死亡惊恐地逃避,认为要生存着不是依靠童话这种“不切实际的东西”,而是要面对生活。所以,母亲无奈地嫁给纳粹军官维达尔,梅赛德斯要帮助游击队消灭纳粹。他们看来生存的危机是现实生活造成的,不论是委屈自己,还是伤害他人,都渴望着找到保护伞,以为这样就能好好活着。结果,母亲成了维达尔生育孩子的工具,不能保护她的女儿奥菲利亚;最终在吟唱和啜泣声中的梅赛德斯也感受不到胜利后生存的宁静。

如果说母亲等人是寻求着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父亲一样的保护伞,那么继父维达尔、游击队等则是要以死亡来实现生的意义,要做一个给人安全感的保护者――父亲。传说中维达尔的父亲死得英勇,临死前砸烂手表让儿子记住他死亡时间。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维达尔急切要孩子在自己身边出生,他要做这样的父亲,“自愿”地加入战场。梅赛德斯的恋人告诉她,要消灭纳粹来保证未来幸福的生活,或者是“即使无法战胜,也要让他们不好过”来实现“死”的意义。结果,维达尔的孩子根本就不会知道他这个父亲。影片结局,游击队胜利了,梅赛德斯抱着喘息的奥菲利亚的画面传达出的仍是令人窒息的沉重和压抑。

在生活中,人们没有勇气面对灾难和死亡,因为恐惧、仇恨而迷失人善良的心性,迷信某种权威意识,转嫁灾难,始终处在心灵的惶惶之中。这是《潘神的迷宫》中现实寻父所揭示的寓意。

在与死亡临近的纳粹军营里,奥菲利亚以幻想来缓解生存的焦虑,不愿意为了生存而盲目屈服某种权威。母亲再三要求奥菲利亚称呼维达尔为“父亲”。奥菲利亚没有那样做,特别给梅赛德斯解释:那不是她的爸爸,她的爸爸是个裁缝。第一次成功取得金钥匙之后,奥菲利亚面对母亲焦躁的责备和惩罚,没有慌张,因为她在幻想中获得了勇气和力量。第二次任务中犯规后,她被潘神抛弃了。奥菲利亚失去心理力量,在现实生活中也惊慌失措了,跟随梅赛德斯逃走。第三次任务幻想中,潘神要求她绝对地服从,不能质疑。对于伤害弟弟的命令,奥菲利亚坚定地拒绝了,哪怕会被潘神抛弃回不了父亲身边。她也没有和继父维达尔玩生活中挟持人质的把戏。面对潘神的抛弃和死亡的威胁,奥菲利亚以勇气和爱作为力量来正视他们,反而获得了心灵的安宁。正如玫瑰,既是剧毒和死亡,也是永生和希望。

《潘神的迷宫》告诉我们,死亡恐惧的根源不在肉体,而是心灵危机。纳粹和游击队员在战场上都很冷静地对着一具具鲜活的、或负伤挣扎的人体射击,游击队员可以不注射而锯断坏死的腿,维达尔能对着镜子一针一针缝补划破的嘴角,肉体的疼痛或者死亡都没有使他们退缩,他们的恐惧来自心灵,并被这种恐惧扭曲了心灵。他们要找的是心灵之父,却以一种与心灵本性相背离的方式。奥菲利亚以本性的坚守获得生存的力量,实现了死亡的意义。《潘》剧中,那个深沉稳重的费罗列医生就是这样一个心怀父亲的人。在军营里,他医治战士,不论是纳粹还是游击队,反对盲目服从,即使明知要被维达尔枪杀,他也镇定前行,没有恐慌。

《潘神的迷宫》现实世界阴暗沉重,幻想世界诡谲多彩,讲的都是生与死。影片结局,幻想世界呈现一片欢欣辉煌,现实世界弥漫着压抑的啜泣,回荡着呢喃式的挽歌。两种结局呈现出强烈的正反对比,导演的价值观点以情感形象表现了出来。最后地宫之门打开了,与其说是给奥菲利亚打开了地宫之门,不如说是作品为观众指引了方向。

注释:

① 此文完成于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之时。期间,国内媒体充斥着“爱国流氓”论,民间发生着“抢盐潮”。他们以过去的仇恨、未来的威胁为理由而幸灾乐祸,以核辐射恐惧下的生存合理论来解释抢盐。这些均表明,一些人们被死亡、恐惧所蛊惑,迷失了人性的善良。这是现实对《潘神的迷宫》所作的注脚。

② 吉勒莫•德托罗:《潘神的迷宫》,《电影》,2007年第z1期。

迷失的亲情篇3

[关键词]《潘神的迷宫》;童话;主题

一、引言

2006年《潘神的迷宫》在全球各大影院上映,随之创造了8000万之多的票房纪录,并在次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及最佳化妆奖等众多奖项。影片借助12岁女孩奥菲利娅的幻想与现实的交错,凸显现实世界中的冷酷、无情与残暴,同时在影片的结尾彰显了人类应有的牺牲精神与善良本性。本文就影片故事结构展开深入的分析,以期望更深层次地解读影片本质。

二、故事梗概

影片以1944年动荡不安的西班牙为故事发展背景,开始于一段神秘的童话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地下王国,那里没有谎言欺骗,也没有痛苦,那里住着一位公主,因为向往人间的蓝天和阳光,便避开守卫来到人间,可受阳光照耀她失去了双眼和记忆,同时因肉体受到寒冷、疾病的伤害而最终失去生命,但是她慈爱的父亲仍然相信公主会借助另一躯体而存在,所以决定永远等待爱女的归来……

正在读童话故事的是12岁的女孩奥菲利娅,此时的她正跟随母亲去战争前线与继父会合,奥菲利娅的继父维达尔性格残暴、冷酷、嗜血,是不折不扣的法西斯思想坚持者,他正率领法西斯军队围剿山区的游击队。

在抵达前线的当天,奥菲利娅受潘神精灵的引导,第一次在营地附近的迷宫见到了羊头人身的潘神。从潘神口中奥菲利娅得知自己是童话世界里地下王国的莫娜公主,而她的父亲正在地下王国等待她的回归。但是,如果奥菲利娅想要回归冥界,首先要在满月之前完成三个任务,以表示自己本性依旧,还没有蜕变成人类,并给了她《歧途之书》告诉她具体任务。

奥菲利娅面临的第一个任务是让无花果树根下的一只巨蟾吃掉三颗魔石,同时取出巨蟾肚子里的金钥匙,以此让无花果树继续生长。奥菲利娅勇敢地接受了挑战,完成了任务,并得到了潘神的赞赏,也因此得到了第二个任务需要用到的粉笔。第二个任务是用粉笔画出一扇门,在精灵的引导下到达另一个世界,利用巨蟾那里得来的金钥匙打开暗门,拿到一把匕首。与此同时,她会看到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但是被要求不许吃任何东西。奥菲利娅这次虽然拿到了匕首,却没有抵挡住诱惑,吃掉两颗美味的葡萄,也因此复活了怪物,损失了两个精灵。潘神非常震怒,表示她的失败使她不能重返冥界,并在一气之下拂袖离开。同时奥菲利娅的母亲难产,而维达尔上尉却不顾妻子的安危,选择保住亲生儿子,最终导致奥菲利娅失去母亲这唯一的亲人。就在奥菲利娅陷入绝境时,潘神再一次降临,答应最后给她一次机会,而这次机会就是将奥菲利娅的弟弟带到迷宫。维达尔发现了奥菲利娅带着亲生儿子逃跑,便紧紧跟随,直至迷宫。也就在此时,奥菲利娅得知要用弟弟的鲜血作为开启入口的钥匙。奥菲利娅不同意用弟弟的牺牲换取进入冥界的机会,将孩子交给维达尔,维达尔举起手枪,奥菲利娅应声倒在血泊之中。

奥菲利娅的鲜血滴进通往冥界的入口处,开启了大门,回到了冥界。父亲对她的行为大加赞赏,并指出以牺牲自己换取别人的生命才是最后一个任务的真正意图。奥菲利娅历经磨难终于回到慈爱的父亲与温柔的母亲的怀抱中。而留在人间的维达尔的女佣默西迪斯抱着奥菲利娅的肉体痛苦得不能自已,故事至此结束。

三、影片的叙事结构及人物角色分析

(一)影片的叙事结构

《潘神的迷宫》以童话开始,并以童话与现实的交织结束。影片中有意无意地模糊了现实与童话的界限。从现实的角度仔细分析童话的内容结构,就会发现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奥菲利娅的幻想是她对在现实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进行的自我转换,在自我虚幻的世界中,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想做而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情。例如:在第一个任务中,奥菲利娅对盘踞在无花果树下的巨蟾说的话:“你不觉得羞耻吗?你住在这里尽情地享用这些虫子,你一天天地发福,却任由大树慢慢枯竭。”这不就是现实中奥菲利娅内心对继父维达尔不满的写照吗?但是,同时又不能完全否认虚幻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奥菲利娅在进入继父的大本营后,第一次跟随精灵走进迷宫时,默西迪斯追上奥菲利娅,并告诉她这是一座迷宫,小心不要在里面迷路。这告诉我们迷宫是真实存在的,而在夜晚奥菲利娅再一次在精灵的引导下进入迷宫后见到了潘神。影片到这里亦幻亦实,难以分辨。在影片结尾维达尔追逐奥菲利娅进入迷宫底部,更是将童话里虚幻的世界进一步真实化,是影片的升华,实现了虚幻与真实的双融合。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而是再次将虚幻与真实分离。

(二)影片的人物角色分析

影片以奥菲利娅为主角引导故事的进展。随后出现母亲、继父、女佣默西迪斯、潘神等人物。

奥菲利娅在影片的开头给人的印象是单纯、天真、柔弱的。她对童话世界充满幻想,总是向周围的人询问相不相信童话,然而得到的答案却总与她的内心相反。面对继父,她表现得唯唯诺诺,带有恐惧。她一遍遍在母亲和女佣面前否认维达尔是她的父亲。当她把母亲亲手缝制的礼服弄脏时,母亲非常愤怒地说:“你爸爸很失望。”奥菲利娅问:“你说的爸爸是指上尉吗?”母亲否认的回答换来奥菲利娅的抿嘴一笑。可见,面对现实,奥菲利娅是失望与无助的。在她自己构建的虚幻王国中,她是勇敢的,她能面对巨蟾说“我不畏惧你”,面对无眼怪物更是表现得毫不怯懦,在紧张中成功逃脱了无眼怪物的追杀。在她幻想的世界里,父慈母爱,那里没有谎言与欺骗。尽管最终她死于弟弟与理想的矛盾中,但灵魂仍然得到了升华,同时也展现了人性美好的一面。

奥菲利娅的母亲,温柔、唯丈夫之命是从。但是她何尝感到过幸福?她震怒地拿着奥菲利娅藏于床下的曼德拉草,面对女儿想要离开的强烈愿望,告诉女儿:“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不久你就会发现生活并非童话里描述得那般美好,这个世界很残酷。”她的再婚,是生活所迫而非爱。这个女人无疑与那些穷苦大众一样是战争的牺牲品。

奥菲利娅的继父维达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法西斯狂热分子。热爱战争,以死在战场为无上光荣。他的父亲也是纳粹党,在临死时摔下怀表让维达尔记住死亡的确切时间,维达尔与他父亲同样希望战死沙场,并让儿子记住他的死亡时间。他不顾妻子的安危、劳累,坚持让妻子来前线与自己会合,以达到儿子出生在自己身边的目的,并且在妻子与儿子的选择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儿子,而他对儿子也并非爱,而是把他看作他事业的继承者、见证者。他的性格残暴、血腥,面对无辜的打猎父子,极其残忍地将其杀害,对待俘虏更是凶残至极,是典型的疯狂法西斯分子。

四、影片的主题解读与意象建构

(一)童话与现实

《潘神的迷宫》成功地将童话与现实融合在一起,故事情节游走于童话与现实之间。童话世界来自主人公奥菲利娅的幻想,同时影射了奥菲利娅的现实生活。现实中,奥菲利娅失去了父亲,而母亲因为继父的自私选择最终大出血而死,继父凶狠残暴、毫无人性,无助而柔弱的主人公整日沉浸在美好的童话世界中,幻想出属于自己的地下王国,在地下王国中没有欺骗也没有痛苦,她是流落在人间的地下王国公主,希望有一天可以重返地下王国,与慈爱的父亲母亲团聚。现实中的奥菲利娅无力改变任何生活现状,不能说服母亲离开继父残忍恐怖的营地,更不能结束战争,最终在自己的幻想中惨死在继父的枪下。影片不是一个单纯的童话,更不是一个单纯的现实主义电影,它巧妙地将美好的童话因素融于残酷的现实中,颠覆了以往单一的电影风格。在大部分的传统童话电影中,主人公历尽千难万险重返故土,而故土一般指人类社会,如《魔界》《纳尼亚传奇》等。但是《潘神的迷宫》里,奥菲利娅想要重返的家园却是远离人类社会的地下王国,只有在地下王国里才没有欺骗和伤害,也暗喻了人类社会是多么的黑暗与残酷。同样从潘神的角色也能看出影片安排人物角色的隐喻涵义,古希腊神话中,潘神不仅长相丑陋并且风流成性,掌管森林,整日与森林中的仙子打情骂俏,但是在影片中隐藏了潘神这一特征,而是将其刻画成人类世界与地下王国的使者,是前往人间等待公主回归并考验公主的神灵。童话并未以现实作为基础而产生美好的幻想,相反,正是现实的丑陋与邪恶,才使主人公更加向往童话世界,虚幻的童话带给黑暗的现实极大的讽刺,人们向往的乐土,仅仅是逃离此时的人类世界。

(二)天使的救赎

影片的主题思想是批判与救赎,深刻而沉重地批判了法西斯纳粹的残暴与冷酷,但是终究没有放弃对人性本善的信念。影片中游击队员采取武装反抗的形式对抗残暴的法西斯代表维达尔,并最终取得胜利。游击队员是以暴力对抗暴力从而达到获取自由的目的。奥菲利娅向往爱与关心,最终虽然死去,但精神上得到了救赎与自由。在人人都不相信童话的时候,奥菲利娅勇往直前地坚持己见,以种种作为,让潘神与周围朋友见证了她的纯真与善良,她坚信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仍然存在爱与关心,并始终如一地追求真善美。故事的结尾,她仍然没有为达成一己之愿而选择牺牲弟弟的性命,她无辜惨死在继父的枪下,用自己的鲜血换取了弟弟的生存权利,展现了善与爱的牺牲精神。

救赎体现了影片的宗教含义,只有在自我救赎的道路上,通过重重考验,才能最终消除人类原罪。在影片中,奥菲利娅也有自己的欲望,并且也有不能控制欲望的时候。在完成第二项任务时,奥菲利娅没有控制住贪食的欲望,吃掉了两颗葡萄,一方面体现了当时物质生活的贫瘠,另一方面着重表现了人类欲望的可怕。导演如此安排,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了人无完人及欲望即是祸源的思想理念。

(三)失落的家园

故事中安排奥菲利娅的三次任务考验并非没有现实依据。为何会安排潘神这一角色召回流落的公主呢?为何会是拯救无花果树呢?为何金钥匙要存在于巨蟾的肚子里呢?又为何出现一桌盛宴的诱惑呢?种种安排并非偶然。

潘神在剧中展现出神的智慧,他是奥菲利娅通往自由的使者,是拯救无花果树的神灵。在古希腊神话中,潘神是森林之神,而无花果树在《圣经》中也同样附有特殊含义,是自然的象征,是具有宗教意义的神树。近几年,人类对树木滥砍滥伐,对动物追杀围捕,为了利益对自然极尽破坏之能。在影片中潘神安排奥菲利娅拯救无花果树,也暗喻了拯救自然。而金钥匙的藏匿之处与盛宴的诱惑,警醒了我们要懂得克制欲望,在宗教中,人类的七宗原罪,就包含了贪食。导演也在通过影片告诉大众,在回归原始生态环境的道路上,想要找回人类失落的家园,只有从人类的欲望里找到那把金钥匙。

五、结语

《潘神的迷宫》被定义为童话故事,然而在影片上映时却对观影者的年龄进行了限制。如果一定要将影片定义为童话电影,那么一定是黑色奢华的成人童话。影片里毫无保留地抨击法西斯政权,宣扬正义、民主与希望,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担忧。通过奥菲利娅的幻想,展现出另一个人类向往的伊甸园,并最终将爱与善定义为通往美好世界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祝陶然.潘神或是死神――简评电影《潘神的迷宫》[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1).

[2] 吴坷.《潘神的迷宫》:民主的地下王国[J].电影评介,2014(06).

[3] 吴冰.电影《潘神的迷宫》叙事策略解读[J].电影新作,2013(01).

[4] 李舫.《潘神的迷宫》用童话杀戮童话[J].国家人文历史,2013(24).

迷失的亲情篇4

徘徊,那年,考试失利的我对学习失去了自信,父亲便带我去富士山散心。跨越大洋来到日本,在富士山的山脚下,失望的我抬头仰望天空,一块阴云不偏不倚地遮住了这秀美的山峰,一点没有画卷中对称平顶,白雪环绕,樱花相伴的美感。她像一个超脱世俗的仙子,氤氲的面纱遮住了面庞。身旁的游人纷纷叹息离去,只有我久久伫立,心中不免抱怨老天的不公,把富士山的美自私地藏起来,让她无法向世界展现自己。扫兴的我转身要离开,可父亲一把拉住我的手,淡然地说:“不急,再等等。”不解的我只好站住脚步。再次仰望时我便被奇妙而独特的风景陶醉了,抬起头,天空、云、富士山融为一体,没有界限。云环绕着富士山,富士山穿过云,天空包容着它们,一切都连在一起,好似一条剪不断的风景线,在朦胧而清晰,在百变的世界下,我们也和富士山,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这美景持续了几分钟,便又一次被遮盖了,望向我再次回归失望的脸,父亲说:“富士山的美一直存在,无论云雾的遮挡多么无情,即使不被人所见,它也依然坚守着展示自己的美,阴云密布固然令人不悦,但不去努力展现,就更没有机会让别人欣赏到美丽。”父亲铿锵的话语如钟磬震撼着我的心灵,迷茫的杂音渐渐消散。

阴云遮盖,美丽犹在,尽力展现,抛弃无奈,行走在群山中,父亲激励着我去坚持不懈,哪管多少坎坷挫折,定有风华绝代,一展雄姿的一刻。

登高,那次,紧张复习的我对中考充满了恐惧,父亲便带我到瑞士因特拉肯小镇,攀登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峰。广袤的草甸,古老的小木屋,山坡上悠闲吃草的牛羊,猎猎的山风,童话般的小火车,一切的一切无不展现着属于少女峰的温柔,我本因考试临近而悬着的心慢慢放下了。突然,父亲站住了脚步,目眺远方,我也望去,看到了那一片寂静的松林,诡异的墨绿色和缭绕在其中的云烟与刚刚温柔的田园风光格格不入,恐惧又一次回到我的心头。“爸爸,我们不要往上爬了吧。怪吓人的。”“不行。”父亲威严的话让我不得不服从。忍着心中的恐惧,慢慢地,我们进入林子,向上走去,林中的云烟十分浓郁,伸手不见五指,隐隐约约看见自己的替向前移动着,仿佛置身于童话中的迷宫。也不知走了多久,忽然云层好似迅速退去一般,一轮耀日映照着雪峰,十几座巍峨的雪山拔地而起,海拔都在4000米左右:少女峰,艾格尔峰,僧侣峰,雪朗峰,大山的后面还是大山,只不过大山全都被皑皑的积雪覆盖。磅礴的云海与碧云蓝天交汇,登上少女峰,就像踩上了云端,叩开了天堂之门。原来那迷雾便是云层!我正惊叹于这博大的美景,沉默的父亲难得露出一丝喜悦的笑:“少女峰的美,如果只沉迷于半山腰的平静优雅,便永远无法欣赏,凌云绝顶一览山之壮阔。人生亦如此,害怕只会拖累脚步。”父亲温暖的话语如和风拂过心田,信念的秧苗再次拔节。

困境阻挡,不要迷茫,奋勇向前,消除恐惧,行走在群山中,父亲告诫着我去舍弃恐惧,不论多少人生岔路,我亦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地前行。

迷失的亲情篇5

我们总是在追寻,追寻那些逝去的美好。

关于爱情,总是在一次次失去中学会成长,学会怎么去爱别人,也让自己知道怎么好好的去爱护自己。每一次伤痛,都是给自己的教训,一个人,唯有经历了失去,才能懂得拥有的美好,才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幸福。

这个夏天,才知道,原来爱情并非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伤痛、喜悦。、失去、辛酸、幸福,都会与之而来,让我们,一次次沉浸在幸福中迷失自我,迷失方向。

但最终,还是抓不住它,让它悄然无声的从手中溜走。

那一刻,心疼的要窒息,感受着自己心一次次的抽搐,无能为力的,只能任泪水蔓延

关于友情,无数个繁星密布的夜晚,我们指着天空,肆无忌惮的说:“我们要一辈子在一起!”那是年轻时天真而又美好的梦,那是们最最想要拥有的以后,我们把彼此当做依靠,当做心灵的慰藉,我们可以从彼此心中找到归属感。

可是,为什么还是会失去,失去自己最宝贵的友情,不是不痛,是痛到无法言语,只能自己在黑暗中一遍又一遍的舔舐伤口,任伤痛,无边蔓延,任伤口,腐烂。独自的去感受没有依靠的孤独,一遍又一遍的回忆,回忆那些我们最珍惜的美好,回忆那些搞笑的场景,便又一次任痛侵蚀。

关于亲情,本以为,亲人,是最大的依靠,是最幸福的港湾,不管你有多成功,不管你是多失败。家,就像是一个大大的袋子,会装下你所有的好与不好,亲人,始终对你,不抛弃,、不放弃、永远爱背后默默的支持你。

对于亲人,我拥有最大的依赖,但是,在面对很多是与非,在面对这浑浊的世界后,仿佛看清了,除了父母,没有再愿意为你付出所有,没有人的心,会不掺杂质的对你坦诚相见,就像别人说的,人与人之间,就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亲人给的伤害,已经不是肉体上的伤害,而是内心的伤。心,受伤了要想挽救,真的很难,心上撕开的裂口,就算愈合了,也会永久的留下一道伤疤。

把亲人当做唯一,会让自己伤的遍体鳞伤。

但是,还是有人,会全心全意的,只为我们付出,不求回报。

太阳,肆无忌惮的照耀着这片大地,我们的青春,又这样悄然无声的流失了不少岁月。失去的,未得到的,我们,抓住了吗?

迷失的亲情篇6

人总是如此脆弱,因为忆起某些事就泪流满面。俩兄弟想起他们那已仙逝的母亲,压抑不住内心的情感,开始回忆母亲在世时那开心的面容。令两兄弟最难忘的恐怕要数他们的母亲去世前与他们的那番对话了。他们的母亲去世前说了一句话,恐怕是天下所有人都羡慕的——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生了你们两个。

就这样简短的几个字,却值得无数人为其奉献一辈子。两兄弟明白——时间很短,天涯很远。往后的一山一水,一朝一夕,自己安静地走完。倘若不慎走失迷途,跌入水中,也应记得,有一条河流,叫重生。这世上,任何地方,都可以生长;任何去处,都是归宿。守着剩下的流年,看一段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我很喜欢一段话——人最容易迷失的地方,不是莽莽丛林,而是喧嚣人海。置身其中,太多的建议会让你不知所措,太多的指责和嘲笑会让你恼羞成怒,太多的恭维会让你飘飘然。每每这时,你还知道自己是谁吗?你还记得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吗?水,最容易消失在水中;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中。

既然人如此容易迷失,我们何不像这两兄弟一样,将世俗置之度外,不在乎他人的评价,不论他人是赞同还是贬低自己的做法,都坚持自己内心深处那最纯真的想法,那最初的梦——不为钱财将亲情置若罔闻,即使家徒四壁也要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即使一生平淡也无所怨言。

迷失的亲情篇7

这首诗的大意是这样的: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做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边哭泣。豆秸煎熬豆子又怎能这样急迫。

曹植,生于公元192年,卒于公元232年,终年40岁。这首诗是他的绝笔诗。他的父亲便是权倾一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曹操,杀死他的便是他的亲哥哥,灭了400年大汉王朝的“篡贼”曹丕。公元232年,曹操去世,曹丕继承魏王之位。曹丕为绝患,便存心杀害他的亲弟弟——曹植,正巧,曹操入棺时,曹植因嗜酒忘记了时间,所以没有去吊唁。曹丕便抓住曹植的这个把柄,添油加醋,把曹植拘押到衙,准备处斩。但曹丕和曹植之母边卞氏为曹植求情,曹丕便找了个折中之策——出题刁难,如果曹植走七步,能作出一首关于描写墙上一幅两牛相斗,一牛落入井中的水墨画的诗或词,而且诗中不能带“牛”字。如果答上,便不追究。曹植行七步,诗已成,其诗曰:“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块山下,攒起相搪突。两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已泻毕。”曹丕见曹植答出来了,心生怒气,便出了一条更难的计策来刁难曹植,让他在三步内作一首关于“兄弟”的诗,但是不许犯着“兄弟”字样。曹植便作出了《七步诗》,最后,曹丕无奈,将曹植贬为安乡候。过了几个月,便把曹植秘密处死了。

看了《七步诗》及其背景,我大受震撼,曹丕和曹植是兄弟,竟要手足相残,就是因为那诱人的“魏王”之位。王位是好,但是曹丕为了避免曹植杀害那麽这诱人的“王位”变成了一棵将人诱入深渊的“毒果”了。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跟《七步诗》这个故事差不多的故事。例如唐朝的玄武门之变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李渊建唐。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合伙,企图再玄武门杀死秦王李世民,但被李世民得知,带着尉迟恭、秦琼、程咬金等一班武将,在玄武门反客为主,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又逼李渊退位,成为了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

再比如隋时,隋文帝杨坚竟然被他儿子杨广缢死。

造成这些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麽?就是为了那诱人的皇帝之位!

人都有贪婪的本性,但为了追逐短暂的名利,而丧失真挚、纯洁的亲情,那不就是舍本逐末,顾此失彼了吗?名利只是一种外在的迷惑剂,而亲情才是让你幸福的保证。迷惑剂只能让你暂时的沉迷于幻象中。亲情虽不能给你带来一些荣华富贵,但是亲情能滋润你疲劳、冷漠的心灵温暖起来。

我多麽希望大家能珍惜手足之情。不要像曹丕那样,既失去了一位兄弟,有失去了一位治国能臣。

名利只是身外之物,人死如灯灭,只有亲情是长久的。

迷失的亲情篇8

关键词: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时代的变迁在青少年这一代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留守初中生主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深刻地反映着时代的烙印。留守学生在一些地方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大,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也值得广大教育者和家长深思。

一、信仰的迷乱与缺失

留守初中生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享受着丰富的家庭物质条件,感受到的是优越的社会环境,但他们缺少了劳动,缺少了艰苦的磨炼,在他们当中许多人也缺少了正确、科学、高尚信仰的支持,存在着信仰的迷乱与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仰的多元化。调查显示,他们的信仰选择,既有高尚的信仰,又有低俗的信仰,既有科学的信仰,又有非科学的信仰,既有理性信仰,又有非理性信仰等等。

2.信仰的非理性化。WWw.133229.COM非理性主义对留守初中生的影响虽不大,但还是存在的。在他们的信仰世界里,部分学生还存在着迷信、盲从、盲目信仰的倾向,他们对一些现实问题,不会加以理性思考,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3.信仰的非科学化。部分初中生对激烈的升学竞争难以适应,因而对现实感到失望,甚至厌学,转而向神灵求庇护,使神秘主义和有神论在他们心中蔓延,他们对星相学、预测学很有兴趣,荒废了学业。

4.信仰的世俗化。在当前的教育中,由于有些教师思想教育的世俗化、功利化,甚至有个别教师信仰教育中的悬空化,导致部分留守初中生只重视个人物质生活利益的追求,他们不谈理想,不要信仰,更不愿为伟大理想而献身,他们奉行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遇危不扶,有难不帮。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刺激下,世俗化、功利化的心态使部分学生变得自私,他们崇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把金钱和利益看得至高无上,高尚信仰趋于淡化。

在有些留守初中生的思想境界中,由于没有正确、科学、高尚信仰的支持,使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的一些不良影响没有一个强大的对抗精神力量,所以他们很容易被不良影响所感染,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心理问题,出现了厌学、早恋、网恋等行为问题。

二、理想的迷茫与低俗

理想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按性质分:有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别;按内容分:有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我们通常所说的“青年人应当有理想”,主要是指有科学的、崇高的社会理想。但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初中生理想的迷茫与低俗化很明显。

在对留守初中生进行“我的理想”的问卷调查和谈话中,四分之一的学生对理想认识模糊或根本没有理想,他们的理想肤浅,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总说:“我对未来没有什么想法,只想自由自在地过日子。”“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现在还不清楚。”“想这么多干什么,长大再说。”也有许多留守初中生对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的进行了思考,他们好像是通过透视远处父母的所作所为,懂得了生活的艰苦和人生的不容易,这些人比非留守初中生更早、更多、更踏实地思考未来,但他们常常很苦恼,不知将来做什么好,自己没能给自己一个肯定的、清晰的答案,心理很是迷茫,如一个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写道:“我们的父母都在远处打工,有的挣钱多有的挣钱少,我不知道我会成为他们的哪一种,难道象他们那样一辈子都去打工吗?不去又能做什么呢?我不知道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生活消极,学习没有动力。”约五分之一的留守初中生存在理想迷茫的苦恼。

留守初中生理想的低俗化很明显。留守初中生中狂热的追星族很普遍,他们对于明星的身价百倍,日进斗金,所到之处灯光、闪光灯、狂热fans的目光聚焦在他们身上非常崇拜,这表象辉煌的一切无不深深吸引着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在他们眼里,处于人们视线金字塔尖的明星几乎成了他们人生的终极目标。社会的熏陶,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使在大多数留守初中生认为拥有财富和权力就是意味着拥有了一切,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成功人士驾乘名车,出入豪宅,在留守初中生的眼中充满了无比的诱惑,虽然机会和风险双生双栖,盈亏都由自己承担,但是,他们则更容易被繁华的表象所吸引,他们的注意点更侧重于物质的追求与享受。

理想是中学生腾飞的翅膀。一名胸怀远大理想的中学生,他一定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他的生活一定非常充实,他会按照自己确定的人生目标,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动,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没有理想,就没有行动的方向,没有奋斗的动力。留守初中生中理想的迷茫与低俗化,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缺少推动的原动力,即使有外部力量推动,他们的学习也缺少坚强和长久的努力,如果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或有一些困难,逃避的思想便很容易产生,也很容易产生厌学、逃学、上网、早恋的行为了。

人生境界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日常事务,衣食住行、各种应酬等;第二个层次是事业,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业;第三个层次是审美,也可以说是思想和认识的境界;这三个层次一个比一个高级,一个比一个更接近人的精神内核。一个人如果缺少信仰和理想,就只能在第一个层次中生活,他的精神内核就得不到补充和发展,他就处于不思进取的停滞状态。

三、亲情关怀的缺少

亲情是指亲人之间的感情。亲情是人世间最真至纯的情感,它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打动人心,最能激发进取,因此,亲情是教育最好的源泉和支持,亲情教育对孩子的学习、成长、生活有着丰富的滋润和营养作用。亲情教育是不可以,也不可能取代的,孩子渴望亲情,也最需要亲情的温暖。但留守孩子的亲情教育刚好是最缺少的,也是最不能得到满足的,也是他们感到最委屈的地方。在对留守孩子“什么是家”的调查中,回答最多的是“父母就是家”,即使家里建有很好的房子,大部分的留守孩子还是认为父母才是家。可见,父母是孩子最无私的帮助和依靠,父母的亲情关怀是最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留守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在身边的陪伴,缺少父母温馨的亲情关怀是他们一生中最大的不足。留守孩子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与亲情关怀缺少有关。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阶段的孩子,对事物的好坏、对错、是非等判断力较弱,正处在一个生理急速变化,心理发育不稳定的阶段,如果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就可能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就可能会致使有些留守学生软弱无助,自卑封闭、寂寞空虚、逆反心理严重,情绪异常,难于沟通,对教师同学甚至亲人生了隔膜感。

四、父母教育的失当

家长爱孩子是人之常情,孩子得到爱的满足是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但是有些外出打工的家长,一般一年回家一次、二次,在家时,恨不得把全身心的爱给孩子,甚至把变味的爱也撒向孩子,对他们娇生惯养,百依百顺,甚至是溺爱放纵;不在家时,出于一种补偿心理,孩子要钱给钱,要物买物,他们要干什么就同意干什么,使一部分“留守学生”形成了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的坏习惯。有些外出务工者在长期的打工生涯中慢慢形成了一种“读不读书都一样”的思想。如有父母认为“上不了学,今后跟爸妈一起外出打工挣钱”。这种思想潜移默化,极易助长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有些外出打工的家长认为孩子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学校缺少配合,他们工作地点经常变更,居无定所,学校、学生与他们沟通交流非常困难,不要说平时,就是遇上急事,也往往是束手无策。有的打工家长,思想狭窄,教育水平低下,只是一味地强调,他们用汗水和心血在外务工供养孩子生活、学习很不容易,对孩子一味地强调考试分数,即使孩子考了99分,也还是不行的,要求高,加大了留守孩子的心理压力。

 

; 五、隔代教育能力不足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祖辈大多是既没有教育的精力和体力,也缺乏教育的能力,隔代管教、监护工作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溺爱,一是粗放管教。爷爷、奶奶年纪大,孙辈是个宝,小孩要钱给钱,要吃给吃,对小辈往往过于溺爱放纵,对小孩的一些不合理愿意、行为不加予反对、否定、约束,使失去约束的留守孩子特别顽皮任性。有一些老人,一生辛苦一辈子,好不容易把儿女拉扯长大成人,现在他们又要照看孙子、孙女,身心已经疲惫,能力已经不足,因此,他们对留守孩子只能是粗放管教,教育方法简单,每天上学就行,至于在外面干什么,就不管了,想管也管不了。这样就使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约束、引导处于一种松懈状态,留守孩子的思想、行为就很容易出现偏差。

六、管教出现真空地带

留守孩子由于父母不在家,隔代教育往往又力不从心,缺乏家庭管护,加之节假日又是孩子们的自由活动时间,这样造成了留守孩子在校有教师管,在家少人管、节假日无人管的恶性循环,出现了管教上的真空地带。他们年纪尚幼,思想单纯,往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节假日他们在水塘中游泳,在鱼塘边垂钓,在国道上飞车,在网吧中沉迷……在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的同时,他们的思想也失去了约束和引导,随意、散慢、任性得以助长。

七、学校教育的不足

一是以往学校对留守孩子的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相应的对策。二是学校管理留守孩子力不从心,教师编制紧,教学任务重,造成教师没有精力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很难及时发现留守孩子存在的问题。三是教师素质不高,思想观念陈旧,教育方法单调。

八、社会环境的影响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高消费等各种消极没落的生活方式的影响,、贪污、暴富等各种社会弊端的存在以及生存空间的制约等等,使有的留守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偏离,只讲个人,不讲集体,只讲利己,不讲社会责任,只讲自由,不讲纪律;有的心理素质较差,意志薄弱,对生活缺乏足够的认识,战胜挫折缺乏勇气;有的不爱劳动,传统美德水准下降,是非观念不强,个别甚至出现偷盗、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留守初中生是时代的产物,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所难免,但愿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能解开他们的心结,能够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帮助和呵护。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特别是理想教育的几点建议[eb/ol].

http://www.hefei.gov.cn/n1105/n32932/n193134/n193510/16117188.html

[2] 罗晓燕.理想是中学生腾飞的翅膀[eb/ol].

上一篇: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给老师的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