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原文范文

时间:2023-10-17 21:53:48

石钟山记原文篇1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石钟山记》 异 同 比较研读

无论是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还是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中,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与苏轼的《石钟山记》历来是古代文言散文的必选篇目。两文的作者同为“唐宋散文家”之一,而且两文在教材中也常常被编排在同一个教学单元。作为北宋游记散文的代表,两文都是通过记游以说理的上乘之作。将这两篇“记”进行“同中求异”、“辨异求同”的比较研读,我们发现,两文在写作时代、谋篇布局、主题阐发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各有旨趣和特色,在古代游记散文中各树一帜,各领。

一、写作年代大体相同,凸显了同中有异的文学主张

《游褒禅山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正是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志得意满,要在仕途上大展宏图之时。《石钟山记》作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以及“乌台诗案”而被贬后的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途中。两文写作时间虽前后相差30年,但都是写于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以欧阳修为首的北宋诗新运动,反对北宋初年浮糜文风,提倡平实朴素的文风,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已取得彻底胜利这样一个大背景。王安石和苏轼在文学创作上深受诗新运动的影响,文学创作趋于成熟。两人都批判那种“力去陈言夸末俗”和“以艰深文其浅陋”的辞章家习气,[1]注重文章为社会现实服务和理性的说服力,可以说这两篇“记”就是他们文学主张与写作实践的体现。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一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斗争,他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联系起来,他既是一位文学家,又是一个政治家,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北宋诗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糜的文风,认为“文者,务为有补于世用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刻镂、绘画也”,“要之以适用为本”(《上人书》)。[2]他的诗文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对文章实用性重视超过其艺术性。[3]《游褒禅山记》不以写景状物见长,而以立意超卓取胜,就是他文学主张的鲜明体现,也是他“思想性格的侧面写照”(《古文鉴赏辞典》)。此文写作四年之后,即嘉v三年(公元1058年),王安石上万言书《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中央集权。[4]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终于发动了一场政治改良运动。可以说,他那种力排众议、锐意变法,虽屡次罢相,但每次起用后都义无反顾的精神力量,正与这篇游记中所蕴含的进取精神交相辉映。

跟王安石仅仅把文章看作器皿上的装饰品不同,苏轼(公元1037―1101年)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注重文学的独创性和表现力,认为作文应“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见《答谢民师书》,下同),提倡文学创作中的独创精神。又强调“求物之妙”,即追求能够表现事物特征的神妙之处。[5]他在强调文章的道德意义和政治作用的同时,还认为文章如“精金美玉”、“金玉珠贝”、“各有定价”,相当重视它本身的艺术价值。[6]作为“五记”之一的《石钟山记》(其余“四记”为《喜雨亭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借景说理,可读性强,正是他文学主张实践的结果。相比而言,在艺术性上,可以说《石钟山记》超过了《游褒禅山记》。文中对石钟山夜景描写生动,形象感人,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这是苏轼对古代散文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清代“桐城派”散文大家方苞说《石钟山记》是苏轼“诸记出者”,说它写得“潇洒自得”;刘大评价此文为:“坡公第一首记文。”确实道出了本文的特点。[7]

二、叙议结合写法相同,记游议论各有侧重

两篇游记都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叙议紧密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然一体,因事见理,卒章显志;且层次清楚,结构严密。但两文在叙议结合的具体安排和侧重点上又有不同。

《游褒禅山记》除最后补写外,主体分为记游和议论两部分,前面记游山,后面发议论,它是上下相对、两相配合的二元结构,重点在分析说理。文章在简要记叙游前洞和后洞的经过后,用“于是余有叹焉”一句,陡然一转,引起了后半篇的一番议论。作者因此联想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一般人只想走平坦的道路,只在近处盘桓,像游山的人大都只在前洞看看一样,他们不愿走到艰险和遥远的地方去,可是世间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总是在“险远”的、人迹罕到的地方。要到“险远”的地方见识那些“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要立定志向;立定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有了能力,还要有毅力。在“幽暗昏惑”的地方,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像游后洞时需要有火把照明一样。不要在能力还够使的时候就停下来,否则徒然让人讥笑和遗下无穷遗憾。这是作者在这次游山后所悟出的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的道理。可是还没有完,作者又由“余于仆碑”引出了“学者”应采取的“深思”而“谨慎”的治学态度。因此,整篇文章的重点在议论说理,逻辑严密而又自然流利。

《石钟山记》首段以议论为主,记叙为辅,提出问题并点明游山的动机。中间一段记叙游山,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探访考察的经过。同时运用了写景、状物、拟声的描写方法。描写环境,渲染气氛,以证明石钟山命名的缘由。末段以议论照应开头,交代作记的原因和感想,水到渠成。还有作者议论兼抒情的踌躇满志的感慨,写得饶有兴味。三段文字是议从记发,记从议起,穿插描写,紧密结合,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总体上是“议论―记叙―议论”的回环链型结构,重点在于记叙、描写夜游石钟山的经过和景物。

此外,作为游记,两文都交代了写作时间和同游的人,但在文中所处的位置又有不同,前者是在文末用补叙的方式介绍了同游的四人和写作时间,而后者则是在文中,即游山前交代时间和同游的人。

三、主旨异中有同,治学精神一致

《游褒禅山记》通过游褒禅山的经过,着重阐发了两个观点:一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要不避险远,知难而进,反对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并指出要达到崇高的目的,除了有崇高的理想(“志”)和足够的能力(“力”)之外,还必须有坚定的意志,不随人而止,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物”)辅助。在“志”、“力”、“物”三个条件中,尤其是强调了“尽吾志”的作用,“志”是第一位的。二是从所见的仆碑而联想到古书残缺不全,以讹传讹者甚多,因此做学问的人必须“深思而慎取之”,不可人云亦云。

《石钟山记》作者带着石钟山命名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的疑问,通过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缘由,并就此发表议论,提出凡事必须“目见耳闻”而不可主观臆断的正确主张。这不仅是作者身临其境,实地考察,辨明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一种感悟,而且融入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尽管他的考察不完全正确。

《游褒禅山记》的第二个观点与《石钟山记》的观点体现了相同的思想,即在治学和做学问的态度上必须谨慎、躬行,要有不迷信前人、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大胆探索、注重实践的精神。因此,两篇游记散文所表达的主旨异中有同,治学精神一致。

四、语言明白畅达,风格各树一帜

王安石和苏轼同属于北宋散文大家,他们的文章语言大都明白畅达、朴素自然,但由于人生阅历的不同和文学主张的差异,语言风格各树一帜。

王安石的散文比较重视理论的说服力,较少注意酝酿气氛,描摹物象,从感情上打动读者,因此他的散文一般立意超卓,具有较强的概括力与逻辑性,语言简练朴素。《游褒禅山记》第一自然段按照由山―院―洞―碑的顺序记叙,行文简洁,没有过多的景物描写。第二自然段记叙游华山前洞和后洞的经过,也是非常简洁的;然后由自己“不得极夫游之乐”引出下段的“余有叹焉”,进行严密的说理。经过几次转折,层层深入地论说“余之所得”,结构严谨,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这是与前文所述的他的文学主张有关的。故而他的游记不是为“记”而记,而是借“记”以说理,更没有那种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

苏轼既强调文艺的社会功能,又注重文章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作用,因而形成了他文章语言恣肆的风格。《石钟山记》写夜游石钟山一段突出地写了骇人的怪石、夜鸣的栖鹘、涵淡澎湃的波浪声;还相应写了人的心理反映,“心动欲还”、“舟人大恐”,渲染阴森可怖的气氛,使人如身临其境,印象深刻。运用想象、夸张、比喻的手法,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绘声绘形,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色,十分逼真,正如他自己所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答谢民师书》)[8]而这段环境描写,渲染气氛,正为末段“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因此,又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由于阅历丰富和学问渊博,苏轼能突破前人在文章方面的种种限制,力求自由而准确地表达他所要表达的意境。这就使他的文章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文说》),达到了“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境界。

北宋后期的苏门诗人陈师道曾云:“韩退之(韩愈)作记,记其事耳,今之记乃论耳。”(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道出了宋代散文长于议论的一个普遍特点。这两篇游记正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

参考文献:

[1][2][5][6][8]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5:11,35,54-56.

[3]莫砺锋主编.文学鉴赏[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8,第1版:108.

[4]施肇基主编.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语文教学参考书(上册)》[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6:99.

石钟山记原文篇2

石钟山石钟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长江沿线上的主要景点之一。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仅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他撰写的《石钟山记》闻名天下,与石钟山相得益彰。石钟山地势险要,陡峭峥嵘,因控扼长江及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登临山上,既可远眺庐山烟云,又可近睹江湖清浊。如在月色之夜,可谓“湖光影玉壁,长天一月空”。

南山秀迹南山靠近江西省都昌县的鄱阳湖中南山(爱乡亭),有一挺拔秀丽的南山,像器宇轩昂的中流砥柱,耸立在万顷碧波中。苏东坡曾慕名游南山,写下了《过都昌》的著名诗篇: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南山与都昌县城隔水相望,已筑起一道横贯鄱阳湖水面的石砌长堤。游人可安步到南山。[14] 南山的胜迹主要以野老岩和野老泉而载誉。在野老泉的近侧,有一状如圆椅的巨石,这就是“翻经台”。相传南北朝时著名文人谢灵运曾在这巨石上读过经书,因此得名。翻经台上侧有南山古寺,始建于唐代,原名“清隐寺”。宋代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改名为“清隐禅寺”。宋代著名诗人兼书法家黄庭坚,曾慕名来游南山,写下了《清隐禅院寺》。现存的屋宇,是明代嘉靖年间重建,又经清代重修。

老爷庙老爷庙老爷庙位于江西都昌县多宝乡龙头山首,与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隔湖相望。旧称为定江王庙,建庙久远。该庙基以花岗石条堆砌7米高,右侧有阶梯曲折而上,庙群总面积为600多平方米,分主庙、龙王殿、同仁堂、大小客厅、厨房6部分,附属建筑分布主庙两侧。主庙面积为300多平方米,高9米,面宽14.2米,进深26.8米,系穿斗与架梁式混合结构,共52个立柱。庙内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为正殿,中部为游楼,下部为万年台。庙内门窗梁坊雕刻花纹并涂以丹漆。1983年县政府又进行了修缮。为江西省省级保护文物。

大孤山 大孤山大孤山其状如鞋,俗称鞋山。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秀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明代诗人解缙题诗曰:“凌波仙子夜深游,遗得仙鞋水面浮。岁久不随陵谷变,化为磔柱障中流。”大孤山是两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时期形成的小岛,它高出水面约90米,周长千余米,。大孤山三面绝壁,竦立湖中,仅西北角一石穴可以泊舟。山上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水经》记载:大禹曾在此山岩刻石记功,唐时建有大姑庙。相传徐敬业讨伐武则天兵败后曾在此当和尚。明代建有普陀寺、宝塔、天后宫和梳妆台等建筑。自宋到清,大孤山文人贾客荟萃,游山逛景,山下游船,浆声灯影,喧闹若市,山上暮鼓晨钟,梵乐悠扬。

石钟山记原文篇3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2345(2004)04-0033-03

大理位于云南高原西部,海拔1500米至4000米之间,地处东经99°~101°,北纬23°38′~28°01′,总面积为29459平方公里。大理地区的主要范围在著名的滇西横断山脉的中部和南部,云岭山脉、怒山山脉纵贯于其间。剑川县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面积2200平方公里,总人口中的白族占90%以上,是大理白族的主要聚居区。其文化积淀深厚,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剑川海门口文化遗址开了云南青铜文化的先河,石宝山石窟是全国第一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千年来科弟接踵,人才辈出。开发利用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是顺应网络环境下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适应大理地区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意义十分重大。

1剑川石窟概略

古代石窟在云南虽不甚发达,但在南诏和大理国时期,却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剑川石窟艺术。剑川石窟位于县城西南25公里的石宝山的支峰石钟山上,石窟群开凿于公元9至12世纪的南诏(唐代)、大理国(宋代)时期,正值南诏国"政教合一"和大理国佛教盛行时期,其再现了以白族为主的西南各民族智慧的结晶。石窟分布在石钟寺、沙登村、狮子关三个地点,共十七窟,造像一百三十九躯,碑碣五通,造像题记和其他题记四十四则。造像雕刻在红沙石上,内容有两大类:一类是佛教题材,有佛、菩萨、观音、天王、明王、力士、胁侍、罗汉等;另一类是世俗题材,有南诏王、清平官、南亚僧等人物形象。

剑川石窟有其显著的五大特点:一是南诏王室造像。"阁罗凤出巡"、"异牟寻议政"、"南诏第一王细奴罗全家像",是中国惟一雕刻君主议政活动的石刻石窟群;二是生殖崇拜物。女性生殖器(白语称"阿盎白")石窟是佛教密宗供奉的"女根",同时也是白族原始生殖崇拜的珍贵实物资料;三是外国人像。"波斯国人"窟和"梵僧"窟是白族通过蜀身毒道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四是具有白族风格的观音造像。观音是白族主要的崇拜对象,"细腰跣是观音"(白语'阿嵯耶')窟、"甘露观音"窟充分体现了佛教在白族地方的特色;五是大日佛会造像窟。此窟是中国惟一具有完备的明王和大黑天神造像的石窟。

剑川石窟是南诏历史的画卷,反映了古大理地区宗教碰击、演变的过程,也从此奇特的角度折射出南诏和大理国社会的风情和民俗。如石钟寺第八窟正中石台上的女性生殖器,当地白语称"阿盎白",是"婴儿出生处"的意思。附近乡民常在此塑像前跪拜求子,以至石龛前形如蒲团的巨石已因跪拜而被磨凹下去。

由此看来,剑川石钟山石窟显得尤其珍贵,它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之一,在中国以至世界石窟文化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剑川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有其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加快开发和利用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为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增添新的亮点,为促进地方民族文化、教育和旅游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地方民族网络经济的建设和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的内涵

档案是历史的真凭实证,是第一手的参考资料,可作为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档案文献是整个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文献又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文字、声音、形象的记录。石窟是文献的间接载体,是文献的外延,石窟档案是文献的又一表现形式,是人们在对石窟的发掘和研究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历史记录。

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均属民族地方文献资源,民族地方文献是"民族地区的地方文献",地方文献是指关于一个地方的一切方面的书刊资料,它包括政治、经济、自然、地理、历史、军事、人物等一切自古至今的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内容。在剑川,白族是主体民族,其民族地方文献极为丰富,尤其是佛教和世俗石窟档案文献甚多,所以剑川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剑川石窟,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佛教艺术的杰作,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宗教价值甚远,对研究唐宋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虽然石刻造像日渐蜚声国内外,但其文献甚少,较为凌乱,纸质型石刻档案闲置退化,难以保存。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对剑川石窟档案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加工,使之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产品化等,以便更好地保存和开发利用。从而有效地服务于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于历史学、民族学和地方史的研究和发展,其内涵十分深远。

剑川石窟是古代白族人民创造的优秀艺术珍品,其档案文献资料是我们研究南诏和大理国社会历史和文化艺术的珍贵资料,也是白族与国内外各民族,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实证。

3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网络信息化的今天,开发和利用丰富深邃的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显得越来越十分重要。民族地方文献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地方志,是民族地区的百科全书。可见,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有必要值得开发和利用。

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质上就是发掘寻找并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中一切适合经济建设需要的数据、事实、经验、知识、情报和信息,为地方的民族经济和社会服务,为地方的民族文化、教育和科研服务,以及为世界各民族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就目前而言,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可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开发和利用:①编制剑川民族地方文献书目索引,进行剑川地方文献的书目控制,并编制一些专题目录数据库,以适应网络环境下,对地方文献资源的调查和研究;②在设立南诏大理史研究机制的同时,应加强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的开发研究,如大理州图书馆,在原民族文献室的基础上,突出民族自治州图书馆特色建立的"南诏大理国文献资料中心"、大理学院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料室和视听资料室、剑川县文化局、图书馆以及档案馆和石钟寺文物档案室,都藏有较为丰富的南诏大理国地方文献资料,是我们开发利用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的重要基地;③加快开发和利用剑川地方文献资源,对于地方民族学科的建设、民族教育的发展和民族人才的培养,都有可用之处,是西部地区施行科教兴国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途径;④开发利用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为大理剑川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其作用非常重大,其意义更为深远。

总之,拓展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增添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新亮点,构建新型的地方民族文献数据库,走地方民族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特色化和网络化发展之路,前景可望,意义重大,值得开发,值得研究,值得利用。

最后,试图将剑川石窟档案

文献资源数据库意向性构建如下: 第一,剑川石窟研究期刊篇名目录及全文数据库:研究剑川石钟山石窟期刊篇名目录,作者共收录100余条。在此略举几条如下:①杨新旗.石宝山的原始文化初探.大理文化(大理),1998,6:45~47;②杨适夫.明清文人题咏剑川石宝山.云南文史丛刊(昆明),1991,1:184~186(转163);③张文渤.剑川石宝山旅游诗话.大理文化(大理),1997,6:51~53;④张楠.石窟寺与摩崖造像艺术.南方丝绸之路文化论:云南民族出版社(昆明),1991,11:379~385;其余略……

第二,剑川石窟研究书目及全文数据库:研究剑川石钟山石窟书目,作者共收录近40多条。在此略举几条如下:①宋伯胤.剑川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58,6;②杨延福.剑川石宝山考释(白族文化研究丛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3[第一版];③陈兆复.剑川石窟.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7[第一版];其余略……

第三,剑川石窟图文数据库:剑川石钟山石窟是灿烂的东方文化瑰宝,也是世界艺术的宝藏。它既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中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壮丽辉煌的篇章,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建构"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图文数据库",对于研究剑川石钟山石窟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促进石钟山石窟的保护和开发,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促进剑川旅游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者共收拍剑川石钟山石窟照片近60多幅。在这里举例两幅如下:①石钟寺区第七窟甘露观音像(见图1):甘露观音坐像高1.52m,左手捧钵置膝上,右手上举,似执杨枝,因毁坏不可辨认[4]。甘露观音容貌端庄而不浅薄,美丽聪明、善良慈悲而不轻佻。她的胸口被挖损了一长方形小洞,所以民间叫她"剖腹观音"。②石钟寺区第五窟释迦修行像(见图2):石钟寺区第五窟释迦修行像民间俗称"愁面观音",诚朴厚重。窟高1.2m,宽1.4m[5]。窟形仿堂屋建筑,窟檐雕有精致的图案纹样。"愁面观音"雕像身体微向前倾,目光俯视,眉宇之间有点忧郁,无言地凝视着悲苦的人间。

[参考文献]

[1]杨延福.剑川石宝山考释(白族文化研究丛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5-77.

[2]宋伯胤.剑川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8.12-27.

[3]杨锐明.南诏大理研究馆藏专题目录索引[M].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2.73-165.

[4]云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南诏大理文物[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140-149.

[5]李昆声.南诏大理国雕刻绘画艺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49-120.

石钟山记原文篇4

主办:山西省晋中市旅游局,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旅游局,江西省上饶市、九江市旅游局,湖南省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旅游局,湖北省武汉市、襄樊市旅游局,河南省南阳市、洛阳市旅游局,河北省张家口市旅游局,内蒙古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旅游局。

协办: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山西晋商文化博物馆(祁县渠家大院)、山西榆次常家庄园

1.千年瓷都的匆匆一瞥

到了景德镇的那一刻,也许是因了记忆中那些精美的瓷器,也许是为着心中的那一份景仰,忽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在它的面前,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打破了这座大名鼎鼎的千年瓷都。

景德镇真的与众不同呢,那是因为它的久远,它的厚重,它的精美吧。在心中,景德镇也像那些假玉白瓷、青花粉彩的瓶瓶罐罐、盘盘碗碗,让人心醉神痴,让人爱不释手,让人小心翼翼,让人不敢走近又不忍离去。

从婺源坐两个小时的汽车就到景德镇了,婺源是一种民间的情调,是点缀在山山水水之中轻松的美。而景德镇则完全是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是一种久远了的皇家贵族的凝重之美。坐上长途客车出了婺源县城,还没有在一程美丽的山水里回过神来,就又跌进了这个陶瓷的王国。这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小镇,因陶瓷而声名远播,与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河南朱仙镇并列成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名镇。

景德镇曾经属江西浮梁县治。东晋时期叫新平镇,唐朝改为昌南镇,也叫陶阳镇。史书上说“新平治陶,始于汉世”,这样算起来景德镇的陶瓷史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在两千多年前,景德镇就在商周原始瓷器的基础上,烧制出了“器表施有釉”的“青瓷器”。由制陶阶段升级到了制瓷阶段。在此之后,景德镇的瓷器在工艺上取得了不断的进步,以至引起宫廷的重视,并按照皇上的旨意在这里烧制皇家专用的特殊产品。比如在公元583年为南朝皇帝陈叔宝造豪会的庭壹楼阁而烧制的雕镂精巧的陶瓷柱石,还有为隋炀帝烧造的狮象大兽等。但是真正使景德镇瓷器的烧制水平达到一个很高水平的还是在实力雄厚的大唐。

一个叫陶玉的人烧制的“陶窑”瓷器“瓷色亦素,土善腻,质薄,佳者莹缜如玉”。他“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被称为“假玉器”的是当时烧制的青瓷,那个时期景德镇烧造出来的瓷器主要是青瓷和白瓷,器型主要是盘、碗、壶、水盂、碟等。青瓷瓷胎有厚有薄,釉色近似越窑的色彩,略带绿色,与玉器很像,所以被称为“假玉器”是很贴切的。

景德镇是中国唯一一个以皇帝的年号命名的地方,这个名称的由来也是源于这里出产的陶瓷。在宋代,中国的陶瓷业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南北名窑林立,形成了汝、官、钧、定、哥五大名窑,而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此时景德镇已经成为从唐末五代就有了相当规模的青白瓷(又叫“影青瓷”)在全国最具代表性的产地。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皇帝赵恒听说景德镇烧制出来的瓷器“土白壤而埴,质薄腻,色滋润”,便派人到这里烧制皇家御用瓷器,瓷器的底部书有“景德年制”四字,由于为皇家专门烧制的瓷器极其精美,成为当时瓷器的极品,所以“景德年制”的瓷器便名扬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这座千年瓷都遂由此得名。

千年之后的景德镇,你无论走在大街小巷,虽然这已经是21世纪一座很现代的城市了,但它依然时时刻刻、无所不在地张扬着千年瓷都的巨大魅力和接近奢侈的陶瓷实力。街道两边的路灯是陶瓷的,路口悬挂的交通指示灯是陶瓷的,更有门前的匾额、商店里精美的瓷器等等许多城市的细节都有陶瓷制品。陶瓷不仅装饰了一座小小的城市,更装饰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陶瓷,在漫长的岁月中,也创造了一个打不破的神话。

有人说,南宋玉骨香魂的一代大词人李清照在“佳节又重阳,玉枕纱窗,半夜凉初透”的吟咏中,她的“玉忱”就是当时景德镇的陶瓷产品。虽无从考证,但却也能给人无尽美好的联想。

漫漫历史长河中,景德镇瓷器在发展过程中品质不断创新,种类不断增多,宋、元、明、清每个朝代都有其登峰造极的作品,势如波涛汹涌,一浪高过一浪。

宋室南迁之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全部南移,北方名窑相继衰落,制瓷技艺更向景德镇集中,在这里汇集了南北名窑技艺之大成,制瓷业进入一个大发展阶段,据记载当时景德镇的瓷窑达300多座,形成了全镇“村村陶埏,处处窑火”的盛况。

元代虽然短暂,但是景德镇瓷业却是个创新的时期。这个时期除在宋代基础上大量烧造青白瓷外,最大的成就就是成功地烧制了至今仍享有盛誉的青花瓷。1929年,英国人霍布逊发现一只标有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铭款的景德镇青花云龙象耳瓶。这表明在公元14世纪初期,景德镇就已成功地烧制出质量很高的青花瓷。元以前,瓷器装饰比较单调,因此青花的烧制成功,开创了白瓷彩绘的新时代,成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一出现,便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使景瓷生产出现空前繁荣局面。

到了明代,景德镇瓷业突飞猛进,成为全国瓷业中心。所产瓷器不仅数量大,质量好,而且品种多,销路广。《中国陶瓷史》中说:“彩瓷的发明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明代的景瓷确是艳压群芳,不论数量、质量、花色品种都成为当时中国瓷器的翘楚。明代的一位官员曾写道:“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那时候的景德镇到处都是瓷窑,是江西最富庶的地方。到了夜晚,全镇烧窑的火光一片,亮如白昼,让人不能安睡。

在景德镇的制瓷史上,一件最不容忽略的大事就是明代御器厂的建立。为了满足皇帝宫廷用瓷的需要,早在元代就在景德镇设置了全国唯一为皇室服务的专门机构――浮梁瓷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则钦命在景德镇设置御器厂,专门为皇室烧制各种宫廷、外交、礼品用瓷。御器厂汇集大批精通瓷业生产、擅长制瓷技艺的工匠,投入大量资金,占用最好原料,对产品精益求精,因此制造出许多瓷器精品,许多成为传世珍品。这个建立于公元14世纪中叶的御器厂,一直延续明、清两代,历经27个皇帝500余年,对景瓷的发展提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到了清代,康、雍、乾三朝景德镇的瓷业达到鼎盛时期,形成了其瓷业历史发展的巅峰。清初沈怀清说:“昌南镇陶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事陶之人动以数万计。” 法国传教土殷弘绪于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九月一日在饶州发出的一封信中说:“昔日景德镇只有三百座窑,而现在,窑数已达到三千座。……到了夜晚,它好像是被火焰包围着的一座巨城,也像一座有许多烟囱的大火炉。”

清代的景德镇瓷器,不仅继承了明代的工艺和品种,更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康熙时期的青花瓷、釉上五彩、斗彩、雍正时期的青釉烧制等都有重大突破而达到了历史最成熟阶段。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名贵新品种的诞生,如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创制了以“玻璃白”为填料,使画面色彩柔和、富有立体感的粉彩;引进国外彩料,专作宫廷御器的珐琅彩;直接用黄金装饰瓷器的金彩;在单色釉中添加其他不同成分,使之在高温下流淌变幻,形成流光溢彩、斑斓绚丽奇观的“窑变”等。清代的景瓷,其品质、造型、釉彩都达到空前的水平。

清代景瓷的发展能有如此的成就,与当时的几任督陶官的功绩是分不开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唐英。他在景德镇督陶15年,是景德镇御窑厂督陶时间最长、成绩最卓著的督陶官。他曾与工匠们同吃同住三年,终于变外行为内行,并与瓷工们一起进行工艺钻研。他所编著的《陶冶图说》成为陶瓷工艺史和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他督陶时的瓷器产品世称“唐窑”,其制造水平和质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外,还有臧应选的“臧窑”;郎廷权时期的郎窑红、素三彩;年羹尧的“年窑”等等,都有巨大的成就。

千年一瞬,景德镇以其卓著的业绩丰富了人类的陶瓷史,中国的陶瓷不仅造福九州,也享誉海外。唐宋时期,中国的瓷器就有两条路输往国外,一条是伴随“丝绸之路”的陆上通道,一条是有“瓷器之路”之称的海上航线。景德镇瓷器最初大量销往亚洲各国,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浩浩船队所装载的主要商品就是青花瓷。在明朝,中国出产的精美瓷器更远销欧洲、美洲、澳洲。据记载,在明隆庆年间,每年仅墨西哥银行银元流入中国的就有一二百万,其中相当部分是用来购买景德镇瓷器的。中国是最先发明瓷器的国家,它与我们的丝绸、茶叶一起而成为东方古老中国的标志。因此被外国人称之为“瓷器之国”,英文“CHINA”,既名瓷器,又称中国。

是天地造化成就了一个瓷都,景德镇的陶瓷不仅凝聚了人类的智慧,也汇聚了一方宝地的山水之灵气。这里的高岭土,是中国首先发现的制瓷主要原料。国际上对这种特殊粘土都称之为高岭土(KaoLin)。

景德镇境内河道纵横,充足的水资源既保障了生产的需要,也为产品的运输提供了方便。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是通过水运而至的,那些精美的瓷器也是通过水路飘然远去的。水路运瓷,运载量大,可减少破损,自明以来运送御瓷均由水路,所以古代昌江水运繁忙。古人有诗曰:“坯房挑得白釉去,匣厂装得黄土来,上下纷争中渡口,柴船才拢槎船开”;“茅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

岁月流逝,景德镇的陶瓷业历久不衰,这是一个奇迹。如今,这里不仅还有大量的古瓷窑遗址和许多古老的建筑,历史传承的陶瓷工艺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依然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陶瓷业的发展也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我们在这里仅仅是擦肩而过,在千年的历史巨卷上也仅仅是匆匆一瞥,但是它让我们的心灵充盈着一种景仰,一种自豪。在这里,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文明之光。

相关链接――茶乡浮梁

景德镇所辖浮梁县有茶乡之称,产茶的历史悠久。早在敦煌变文的《茶酒论》中就有“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的记述。《元和郡县志》载: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 在唐代,浮梁就是有名的产茶区和茶叶集散地。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白居易所作《琵琶行》中写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近代,工夫红茶制茶工艺传入,先是在浮梁西湖乡溪村,后扩至全县。1882年生产红茶3万担。1911年曾产红茶6万余箱。为茶叶历史产量最高峰,所产红茶风味独特,畅销国外市场。严台江智甫经营的“天祥”茶号所制工夫红茶,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和奖状。民国时期因连年战争,茶叶生产每况愈下,至1949年只产茶4620担。近年来,茶叶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初制厂逐年增加。已有大小茶场102个,茶园面积9.63万亩,年产茶3.2万担。“浮红”系列产品曾多次获国家和省级优质产品奖。

2. 烟波浩淼鄱阳湖

从景德镇到湖口全程高速,我们在江西走过了上饶、景德镇之后进入九江。湖口县隶属九江市,湖口是鄱阳湖与长江的连接处,鄱阳湖的水由此注入长江。我们环鄱阳湖走过了许多地方,但都是在岸上,当年晋商的船队所走的却是水路,由信江进入鄱阳湖,走过了鄱阳湖美丽而诡异的湖面,经湖口进入万里长江。

有人曾形象地将烟波浩淼的鄱阳湖比作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冠众湖之首。它南北长达173公里,东西最宽处74公里,湖面391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4米。上承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下注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具有天然调节水量、蓄洪的功能。汛期水位上升,湖面陡增,水面辽阔;枯期水位下降,洲滩,水流归槽,湖面仅剩几条蜿蜒曲折的水道。形成了“枯水一线,洪水一片”的自然景观。

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面称西鄱湖,也叫落星湖,长40公里,宽3至5公里,最窄处仅800余米;南面叫东鄱湖,也叫官亭湖,最宽处达74公里,是鄱阳湖的主湖区。由南北两部分构成了一只宝葫芦的形状。

在古代,鄱阳湖曾有过彭蠡泽、官亭湖等多种称谓,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彭蠡之滨”,所指的正是这里。

据说在远古时期,鄱阳湖湖区为“扬子海槽”的一部分,后来地壳经断陷构成了鄱阳湖盆地的雏形。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彭蠡泽向南扩展,湖水进抵现在的鄱阳湖。在彭蠡泽大举南侵之前,低洼的鄱阳盆地上原本是人烟稠密的城镇,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湖盆地内的鄱阳县城和海昏县治先后被淹人湖中,而位于海昏县邻近较高处的吴城镇却日趋繁荣,发展成为与景德镇、河口镇、樟树镇齐名的江西四大古镇之一。因此,历史上就有了“淹了海昏县,出了吴城镇”的说法。

鄱阳湖是中国的第一大淡水湖,湖中有众多的名山秀屿,湖口县的石钟山、大孤山,都昌县的南山和老爷庙,星子县的落星墩等不仅风景如画,更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或神奇古老的传说。因此,苏轼在《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中写道:“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参天长。”

所谓“大姑小姑”是指两座山,也称大孤山、小孤山。大孤山六朝时称“独石”,又因其形如鞋,俗名“鞋山”。传说古时渔郎胡春在鄱阳湖中与一名叫大姑的绿衣少女相遇相爱,她是瑶池玉女,因触犯天规,贬鄱阳湖,独居碧波之间。两人结成佳偶后,当地渔霸见大姑貌美如花,便生歹念,但碍于胡春一直无从得手。玉帝得知大姑与胡春结合,便将大姑捉回,渔霸也趁机加害胡春。当大姑在空中见丈夫处在危急之中,无奈之下将脚上的绣花鞋踢下,化作一座山,将渔霸镇于湖底。所以酷似一只鞋的大姑山便由此而来。

在鄱阳湖畔,还有一座周瑜点将台。相传,三国时东吴大都督周瑜守柴桑(今九江),这里是操练水军的点将指挥之处。台高7米,用花岗石砌成,台下有扶门通道,台上有双层房檐木结构城楼。据《三国志周瑜传》记:"建安十一年,周瑜督讨麻保二屯,还兵守备宫亭(指鄱阳湖)。又败江夏太守黄祖,并生擒其部将邓龙于柴桑。"《星子县志》也有"汉建安十四年,孙权曾命周瑜向鄱阳湖教习水军"的记载。

在周瑜点将台附近,还有一处落星石,俗称落星墩,纵横数丈,状如星斗。鄱阳湖水有涨有落,而此石不没于水,相传此石为坠落的天星,星子县名由此而来。

南山是鄱阳湖上又一座名山,它与都昌县隔湖相望,有大堤相连。南山自古就远近闻名。汉时有一贤者隐居于此,武帝南巡,请他出山,辞不赴诏,自称野老,无意功名。南北朝时山水诗人谢灵运到此诵经礼佛,至今还有他的幡经台。苏轼在《过都昌》一诗中写道:“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至今在南山的野老岩下,仍留有他手书“野老泉”三字。

在鄱阳湖,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战例,虽然与三国风流倜傥的周大都督无关,但对历史的影响却不亚于三国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使汉朝末年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却奠定了明朝对全国的统一。

元朝末期,社会动荡,全国各地豪雄并起。朱元璋和陈友谅发展成为南方两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公元1360年,陈友谅控制了武昌、江西、湖南、浙江、四川等长江中游地区,在江州(今九江)称帝。朱元璋夺取金陵(今南京)后,又先后攻占苏南、皖南和浙江的部分地区,西与陈友谅的势力相接触。朱元璋要占据江南,势必同陈友谅进行激烈争夺。因为陈友谅地处金陵上游,控制了安庆、九江、武昌三个战略重镇,占地广阔,力量强大,仅水军力量就十倍于朱元璋。因此,陈友谅的存在是朱元璋平定江南的最大障碍,他们之间的争战,不仅关系到彼此之间的生死存亡,也必将是争夺南部中国的战略决战。

朱元璋与陈友谅经过多次较量之后,终于在鄱阳湖拉开战场,展开决战。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四月,陈友谅乘朱军主力救援安丰小明王,江南空虚之机,以号称60万的水陆大军于十一日围攻洪都,占领吉安、临江、无为州。守城朱军浴血奋战,死守洪都。七月初六,朱元璋亲率水军20万,往救洪都。十六日进抵湖口。陈友谅得知朱元璋大军来援,即撤洪都之围,东出鄱阳湖迎战。一场规模空前激烈异常的生死大决战在鄱阳湖展开。

二十日,两军在鄱阳湖内康郎山湖面遭遇。陈军巨舰联结布阵,展开数十里,望之如山,气势夺人。朱元璋针对其巨舰首尾连接,不利进退,将己方舰船分为20队,下令各队接近敌舰时,先发火器,次用弓弩,双方展开激战。朱军缴获巨舰一艘,焚毁陈军20余艘舰船,陈军被杀和淹死者甚众。但朱军伤亡也不少,尤其是朱元璋座舰搁浅被围,险遭不测。

二十二日,朱军改用火攻,用7艘渔船装满火药柴薪,迫近敌舰,顺风放火,风急火烈,迅速蔓延。一时烈焰飞腾,湖水尽赤,转瞬之间烧毁陈军数百艘巨舰,陈军死伤过半,陈友谅的两个兄弟及一员大将被烧死。朱元璋挥军乘势发起猛攻。二十三日,双方又有交锋,陈友谅瞅准朱元璋旗舰展开猛攻。朱元璋刚刚移往他舰,原舰便被陈军击碎。两军相持三天,陈军屡战屡败,陈友谅两员大将见大势已去,于是投降了朱元璋,陈军内部军心动摇,士气更加低落。朱元璋判断陈军可能突围退入长江,乃移军湖口,堵敌归路。经过一个多月的对峙,陈友谅被困湖中,军粮殆尽,计穷力竭。于是孤注一掷,冒死突围,企图进入长江退守武昌。八月二十六日,陈军行至湖口,遭朱军伏击,陈友谅中箭而死,军队溃败,5万余人投降。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二月,朱元璋攻下武昌,陈友谅儿子陈理投降。

鄱阳湖大战,从七月二十日开始到八月二十六日结束,前后历时37天,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舰只之多、战斗之激烈都是空前的。朱军以少胜多、以小击大、以弱胜强,创造了我国水战史上的著名战例。

此战的胜利,奠定了朱元璋平定江南的基础,并为以后的北伐和攻灭元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鄱阳湖有一个老爷庙,传说就与当年朱、陈大战相关。湖中有一个让当地鱼民船工闻风丧胆的魔鬼三角地带,船只行驶到这里经常莫名其妙地停机、沉没。这片水域就在鄱阳湖区的都昌县,南起松门山,北至星子县城,全长24公里。在湖东岸上有一座破旧的庙宇,叫老爷庙。传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决战时,朱元璋湖中受困,遇老神仙派遣一只乌龟将朱元璋救起。朱元璋终于打败陈友谅,当上了皇帝。为感谢救命的乌龟,便在湖边高地建起一座庙宇,称“老爷庙”。

过往船只在这里经常遭到船没人亡之灾,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这20年间,这里就沉没了大小船只几百艘。

为了解开老爷庙水域神秘沉船之谜,江西省气象科研人员组成了专门的科研小组,对该水域的气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测研究。从搜集到的20多万个原始气象数据看,老爷庙水域是鄱阳湖的一个少有的大风区。全年平均两天中就有一天属大风日,风力达到6级以上。

有风便有浪,经计算,鄱阳湖水面刮6级大风时,浪高达2米。而此时每平方米的船体将遭到6吨冲压力的冲击。也就是说,一艘载重20吨的船舶,其船侧面积按20平方米算,波浪的冲击力就达到 120吨,超出船重量的5倍。船舶沉没,大多是风起浪激时。

在这里还有一个传说,1945年4月,一艘装满中国珍宝的日本大船,行至鄱阳湖时,忽然在原地打转,每转一次,就往下沉一些,直至沉没。

后来,请美国人打捞沉船。但这些美国人除一人生还以外,其余的人失踪,而且那名生还者后来也得了精神病。

1980年,这里来了一些水性好的人,下水打捞沉船。但他们却神秘失踪。这以后,又有人下水打捞,都下落不明。后来。有人查看地图,发现鄱阳湖的纬度与百幕大三角的纬度只差1度。

鄱阳湖虽然有神秘的“魔鬼”出没,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成为一座难得的人间天堂。它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纵横永修、星子、新建等县管辖鄱阳湖内的9个湖泊,总面积达到224平方公里。

鄱阳湖在枯水期形成大面积的湖滩、草洲、沼泽湿地、浅水湖泊,水草、螺、蚌等便成为候鸟丰盛的食物。因此,每年秋冬之际,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飞来成千上万只候鸟,和原来定居这里的野鸭、鹭、鸳鸯等一起度过冬天。保护区内的鸟类达200多种,上百万只,其中珍禽20多种,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时常可见“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的壮观美景。尤其是在这里发现了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以及白枕鹤、白头鹤、灰鹤等,总数达4000只以上,1989年发现白鹤竟达2600余只,占全世界白鹤总数的95%。因此,鄱阳湖也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3.夜雨潇潇宿湖口

到达湖口县城的时候,是下午,太阳有点蒙蒙的。

在高速路口下车后有些茫然,到城里还有远远的一段路,却看不到出租车那可爱的影子。走出去很远才找来一辆“面的”,终于把行李放到了车上,仿佛如释重负。

湖口虽然仅为一县之地,却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和第一条大江相会的地方,扼三江之门户,当吴越之要冲,有“江湖锁钥”之称。所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闻一闻从历史深处吹来的风,仿佛还有硝烟的味道。

湖口的战事好像从有人类历史就有了,禹征三苗、三国周瑜兵进赤壁、朱元璋大战陈友谅、湘军与太平军激烈交锋、湖口起义发动讨袁“二次革命”、渡江作战,湖口浩浩荡荡的江湖之水,不知多少次被壮士的鲜血染成了红色。但湖口更能让人记忆深刻的,也许还是因了一代大儒坡的《石钟山记》而名盛于世的石钟山。

石钟山经过了上千年战争风雨的冲洗与历代名家大儒才思墨韵的浸染之后,依然踞鄱阳湖与长江交会的湖口要冲,静静地伫立在秋风秋雨之中,湖口县城就临鄱阳湖倚石钟山而建。

我们颠颠簸簸地来到湖口县城最核心最古老的部位,这里是政府机关和商店、人流最为集中的地方,街道并不宽敞,显得有些老旧的建筑,记录着它曾经的发展历程,也许是由于天气越来越阴沉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心中的湖口历史烟云太厚重的缘故,初至湖口,总使人觉得心中沉甸甸的。

在一家光线幽暗的小饭店里吃了点东西,然后找住处,在这条街上,好多店铺门口都有一台小发电机“嘭嘭嘭”地在那里发电,到一家在外面看上去规模还不小的宾馆,楼道里也有这种小东西“嘭嘭嘭”地响着,于是只好再投他处。不知道是因为经常停电还是因为这样用电比较划算的缘故,但是在街上走过的时候,街边那些“嘭嘭嘭”的小东西也自成风景。

安顿了住处之后,在石钟山下县政府大院里的一座小楼找到了旅游局,也许是由于没有事前联系,所以在有些狐疑的目光中等到了局里的领导,我们见到的王奔春局长也是石钟山景区的经理,安排好了采访事宜之后,谢绝了王局长盛情挽留的晚餐,想放松一下疲倦的身体,就随便地转到街上。湖口人的住房并不是很讲究,更多的是随意。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与湖口多次战争的历史有关。战争不仅毁掉了人们安宁的生活,更毁掉了人们精心建造的家园。一次次地建,一次次地毁,也毁掉了人们的信心。于是,这里的老百姓便不再花费更大的精力去建造不知什么时候又会被毁掉的房子。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成了传统。更有说法是湖口变成了糊口,人们能够养家糊口就是知足常乐了。其实,在湖口常常会毁掉人们家园的不仅是战争,还有水患。江湖造福于人,同时也会成灾为患。所以,临江近湖的湖口,对待自己的家园也就有了另一种理解,另一种方式。当然,时世变迁,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现代的湖口人也一定会有现代的追求,传统也同样会渐渐淡去。

湖口虽然是战争频仍的古战场,战争成就了胜者为王的辉煌,也改变了历史长河的走向。但除了残酷的厮杀之外,它还有更多的诗情画意,这里更是名流大儒荟萃的地方。不仅苏轼在此写下了名篇《石钟山记》,石钟山的秀美与湖口的壮丽也同样受到李白、白居易、谢灵运、张九龄、黄庭坚、范仲淹等历代大家的钟爱。据记载,唐宋家中,只有柳宗元没有到过湖口。在湖口的历史上,曾有五百多名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思想家、文学家来此,留下了一千多篇诗词歌赋流传至今。湖口更有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在此做过彭泽县令,彭泽县址在湖口县江桥乡柳德昭村。陶渊明是浔阳柴桑(九江西南)人,他的曾祖父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陶渊明到了29岁才出来做官,也只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和彭泽县令等职,事实上他做彭泽县令也仅仅只有80多天,让他断然离开官场飘然而去的直接原因是,有一天郡督邮要来彭泽县,下属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天解职而归,从此远离官场。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从此不再出仕。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长期隐居于“良田美池桑竹”之间。

现在的石钟山建有归去亭,亭壁石碑刻有《归去来兮辞》。并有曾主持建造了石钟山主体建筑、官至兵部尚书的湘军名将彭玉麟所书对联:“心将客星逐,身与浮云闲。”“爽籁不须修竹引,故人曾约抱琴来。”

湖口的夜幕降临之后,淅淅沥沥的小雨也随之飘落下来。

不知道是因了雨的缘故,还是湖口的夜晚原本就是这样的寂静。晚上不到9点,大街上就很少再见到人影了,营业的店铺就更少得可怜。我们中午的饭是下午吃的,晚上的饭也就只好改成宵夜了。当我们走到细雨霏霏的大街上,在幽幽暗暗的路灯下却很难找到可以吃东西的地方了。这条街上饭店本来就不多,在这个时候就更少得可怜了。走了很远,又回来,仔细寻找只能在唯一还营业的一家小店驻足了。开店的是一对中年夫妻,这时候店里除了有两个学生吃了很少的一点东西之外,就再没有别的客人了。我们一边吃东西一边与店主人聊,他们的两个孩子都在外地上学,经济负担很重,所以夫妻俩要起早贪晚地经营这个小店。店不大,只有一间房,俩人在这里经营一些家常菜,或者快餐之类的食品。

出了小餐馆,大街上更加寂静了。小雨在迷离的灯光里静静地飘着,只有我们这两个外来的客人还在湖口的夜晚游荡,湖口在经历了千年战争风云之后,仿佛有些疲倦地在墨香诗韵里安然入睡了。

4. 武魂墨韵石钟山

一夜秋雨之后,石钟山的早晨格外清丽。走在上山的小路上,这片美丽的秋色之中寂静得只有鸟鸣。石钟山虽然大名鼎鼎,但它属于很小巧的那种,就像长江与鄱阳湖环绕着的一座很精致的盆景。

见有人来到景区,路旁的导游部出来一个女孩儿问我们要不要导游,我们说不用,尔后继续上山。到了山上,在景区办公区找到等候在那里的旅游局局长兼景区经理王奔春先生。他为我们准备了相关的资料,并且让导游部安排了导游。过了一会,气喘吁吁而来的导游正是我们在山下见到的那个女孩儿。女孩儿叫吴浔芳,她名字里的这个“浔”字一下子就使人想到了有"九派浔阳郡,分明是画图"之美誉的九江。“浔”是九江的别称,石钟山所在的湖口县就隶属于九江市。

小吴带我们在石钟山一路游览,这个20岁的女孩朴实中还透着许多天真,但对绿荫之中那一楼一阁,一廊一亭,一花一木却熟悉得如数家珍。

在石钟山,透过面前的绿树浓荫,鄱阳湖注入长江的湖口就在脚下,浩浩荡荡的长江就在眼前,江湖交汇,湖水与江水两色分明,交汇处的界限清晰可见。水的颜色还由于季节、气候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夏秋盛水期,江水浊而湖水清;枯水季节,湖水黄而江水赤。在盛水期江水上涨,水位高于湖水而倒灌进鄱阳湖,鄱阳湖口的湖水变成一片赤色,江湖之水浑然一体。当江湖水位渐渐持平的时候,湖水逐渐沉淀,这时就出现了短暂的江水赤、湖水黄的现象。这也是湖口的一大自然景观。

将目光收回,我们置身其中的石钟山,危崖高耸,林木参天,亭台楼阁参差错落,铭文碑刻俯拾皆是。一座小小的石钟山,由于许多文豪、名流的光顾,使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最早对石钟山有文字记载的应该是北魏郦道元,他在《水经注》中说:“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以为石钟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到了唐代,任江州刺史的李渤读过《水经注》后来石钟山考察,首作《石钟山记》,他虽然与郦道元同样持“以声定名”说,但他以为石钟山的声音并非“微风鼓浪”所致,而是石钟山之石,有铜铁之异,“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止响腾,馀韵徐歇”。因以得名。李渤是洛阳人,曾隐于嵩山,相传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正是因他在那里养鹿而得名。也因李渤的《石钟山记》,挑起了自唐至今一千多年的石钟山定名之争。

到了宋代,苏轼曾三次到石钟山,第一次于元丰七年六月初九(公元1084年7月14日),送长子迈到德兴任县尉,路过湖口。苏轼对郦道元、李渤的说法将信将疑,他与儿子月夜泛舟石钟山绝壁之下,探究石钟奥秘。他“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坎镗之声,与向之噌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于是作《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虽后人也多作《石钟山记》,但唯此冠绝群芳。

在石钟山留下墨迹最多的当数清末湘军将领彭玉麟。彭玉麟是曾国藩麾下一员骁勇善战的水军将领,他曾陪同曾国藩一起探访石钟洞,二人持石钟山以型定名说。曾国藩在《游石钟山日记二则》中写道:“石钟山者,山中空,形如钟。东坡叹李渤之陋,不知坡亦陋也。”彭玉麟《石钟洞叙》中的描写更加具体:“盖全山内空,如钟覆地,而上钟山亦中多空洞,且山势上锐下宽,似宜以型论,不以声论,苏子所谓‘坎镗,噌如乐作者’,乃过其门,未入其室也。”无论是以声论还是以型论,石钟山依然千年如一地伫立于此,任足下之水滚滚东流,头顶风云瞬息万变。

我们今天在石钟山所见到的如蓬莱仙山般的精美建筑,主要出自彭玉麟之手。太平军曾占据石钟山,切断了鄱阳湖与长江的湖口通道,也切断了这条水上商道,因此,曾以销售武夷山岩茶为主的晋商,不得不将他们收购制作茶叶的基地转往湖南、湖北以及九江等地。

彭玉麟曾率军在鄱阳湖口与太平军生死血战达五年之久,“炮震肉飞,血瀑石壁”。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九月,彭玉麟、杨载福等率军水陆并进,内外夹攻,挫败了太平军的精锐之师,夺取石钟山。此后,彭玉麟驻守湖口多年。

这座风光秀丽的千年名山经历战火摧残,古建园林无一幸存,只剩下残垣断壁和战争遗垒。彭玉麟是位儒将,面对如此残败、满目疮痍的石钟山,感慨万分。于是,他与杨载福等会商后,以纪念战死的将士而建的昭忠祠为主体,重建石钟山。昭忠祠建成后,曾国藩与彭玉麟二人曾分别作有《昭忠祠记》。

然而,现在的昭忠祠门额上,我们看到的却是“忠烈祠”三字。原来,在“”期间,曾将昭忠祠改成“太平遗垒”,近年恢复历史本来面目的时候,凿掉“太平遗垒”露出的却是“忠烈祠”,原来“昭忠祠”也是后加上去的,一并凿掉了。据推测,可能是以“忠烈祠”上奏后,上谕下来改成了“昭忠祠”。现在见到的“忠烈祠”三个字正是出自彭玉麟的手笔。

在石钟山,经彭玉麟所建的主要建筑除昭忠祠外,还有浣香别墅、梅花厅、太平楼等等。浣香别墅是当年彭玉麟的住处,有听涛眺雨轩、芸芍斋两栋,曾国藩后来两次路过湖口都住在芸芍斋。浣香别墅内现有许多珍贵的名家碑刻、石刻。在彭玉麟许多墨迹当中,有一处三个不同写法的“梦”字。对此最具代表性的解释是:人生如梦,爱情如梦,功名如梦。他在一副对联中还写道:“过客来游,到此何妨少坐;浮生若梦,劝君不必空忙。”可见其心迹。

建于石钟山最高处的梅花厅相传是彭玉麟为怀念青春年少时的女友梅花女而建。无论梅花女的故事是真是假,但是彭玉麟确实终生酷爱梅花。梅花厅原名“六十本梅花寄舫”,整座建筑酷似一朵绽开的梅花,楼建成之后,在周围栽植了60株梅花,彭玉麟还在这里卧吟梅花七绝诗一百首。也许这就是儒将与武夫的不同之处吧。

太平楼原名“飞捷楼”,因为楼成之时,彭玉麟正好得到攻下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的“捷报”,兴奋之余便以“飞捷”名之。如今“飞捷楼”被改成了太平楼,不知彭玉麟这位“梦”中人会做何感想。

小小的一座石钟山有太多的内涵可读可悟,文也好,武也好,历史的传承,总是后世的财富。

小吴带我们走过了石钟山的“前世今生”之后,还陪我们下山执著地在码头等候多时,终于乘船驶入鄱阳湖与长江,滔滔江湖之水,浩荡东流而去,水中的大小船只忙忙碌碌,穿梭不息。在长江远眺秀美的石钟山,它虽然并不雄伟,但无论是历代大儒们的墨韵诗情,还是纵横千年的战争风云,都为它在人们的心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5. 九江瞬间

九江是我们在江西的最后一站了,从湖口到九江走九景高速公路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一座湖口大桥跨越鄱阳湖口,全长3799米,成为九景高速公路上的特大斜拉索桥。2000年建成通车后,长虹卧波成为湖口又一处壮丽的风景。

九江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江南名城,它东枕鄱阳湖,北濒长江,西连幕阜山脉,南屏庐山,是江西的北大门。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春秋时期属吴之东境,楚之西境,因此有“吴头楚尾”之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九江为三十六郡之一,有“江到浔阳九派分”之说,故名九江。自秦开始,曾用过九江、柴桑、江洲、浔阳、汝南、湓域、德化等七个名称,明朝以后沿用九江。由于这里雄蟠赣北,濒江扼湖,七省通连、商贾集至,因此与福州、汉口成为我国“三大茶市”,又与沙市、芜湖、无锡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米市,是长江黄金水道十大港口之一。

到达九江后,忽然发现好多天没有见到在九江这么明丽的阳光了,以至在长江边的整个下午都让人有些迷离。九江是一座感觉很精致的城市,山秀水美,风光无限。古人称九江为天下眉目,无限风光引得文人墨客云集于此,也孕育出陶渊明、黄庭坚这样集人品与文品于一身的大家,为九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走在江畔,迎面是古朴凝重、气势不凡的浔阳楼、锁江楼,还有雄峙浩浩长江之上的九江大桥。真想在这古城之中,读一读《琵琶行》的妙句,寻一寻江州司马的诗韵;至一僻静的雅处,品一品浔阳的千年茶香。然而,短暂的逗留时光,只能让我们在亮晃晃的阳光下吹着徐徐的江风发一发呆,做一做白日里的千年旧梦了。

九江是有着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的,早在晋代九江人就有“种茶之习,嗜茶之好”,常常“话茶吟诗,叙事谈经”,直至通霄达旦。到了唐代,官府提倡种茶,九江茶事更盛。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开始收取茶税,茶叶成为市场贸易的重要商品。贞观年间,江州治以北有一条长达二里的街道,为茶叶集散地。浮梁、祁门等地都依赖水运之便,将大量茶叶运往江州集散。江州司马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日浮梁买茶去……”

宋代为了加强对九江茶市的管理和征收茶叶税,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置“茶盐合同场于江州”。以后又设茶运司。元代对征收茶叶税更为重视,至元七年(公元1280年)置“植茶转运司于江州,总江淮、荆湖、福广之税”。明清又设“批茶引所”。

从清同治末年至民国初年的50年间,是九江茶市的鼎盛时期,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九江被迫成为通商口岸,外国人乘虚而入,利用长江和鄱阳湖水运之便,在九江购茶,或办厂制茶。尤其是太平天国之乱,战争使通往福建武夷山的道路受阻,下梅茶市萧条,九江与汉口等地茶市兴起。此间,以晋商为代表的国内茶商与以俄罗斯茶商为代表的国外茶商,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光绪三年,俄商“顺丰”、“埠昌”洋行在九江置办茶厂制造茶砖。两厂工人达700人,年产量3.1万担。这时,国内茶商也纷纷来九江开设茶铺、茶栈、茶场。光绪末年九江有茶栈40家,出口洋行28家,1882年仅中国商行就多达344家。江西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茶叶种植面积达百万亩以上。

1900年,江西、安徽两省经九江出口茶叶达40万担至60万担。九江开埠后的数十年间,一直在全国占领先地位。在开埠之初的1863年,经九江出口的茶叶就有19万担,约占全国茶叶出口总数的12%;1878年增至27万担;1886年又增至30.7万担;1914年九江出口茶叶量高达33.5万担,创历史最高记录。

当时的九江茶店、茶栈、茶行、茶铺遍布大街小巷,进入茶市,只见幡匾高悬,栉次鳞比,人流如涌。九江商埠码头更是帆樯如林,万商云集。九江茶市“集四海之珍茗,会天下之大贾”,一片鼎盛繁荣景象。

到了20世纪30年代,由于战乱纷起,茶叶出口量大幅下降,盛极一时的九江茶市走向衰落。到1949年,江西茶圃面积只残存7.2万亩,产茶4.29万担。

九江茶市的辉煌已成旧梦,但九江的浔阳楼与锁江楼依然在长江岸边沐浴着灿烂的阳光,熠熠生辉。

浔阳楼因九江古称浔阳而得名。原为民间的一座酒楼,只因《水浒传》中宋江在浔阳楼酒醉题反诗的故事而享有盛名。

在《水浒传》中,宋江杀人之后被发配到江州。一日乘酒兴在浔阳楼的白墙上题了一首《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酒后之事被人告发谋反,问了个死罪,择日押赴市曹斩首,这才有了“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伯好汉劫法场”。

从唐代就有韦应物、白居易等大诗人吟咏过的浔阳楼虽历史悠久,但它的建毁年代已无从考证了。现在的浔阳楼是1986年重建的,占地2000平方米,主楼占地500平方米,四层楼高21米。出自白居易之手的“浔阳楼”巨匾高悬其上。整座建筑青砖黛瓦,四周回廊,古朴凝重,端庄典雅。

有人曾发出如此感慨:浔阳楼,虽然占地不大,对九江这个狭小地带的文化古城来说,已经是很奢侈了。面长江,浩浩荡荡,望断天涯东流水;临清风,悠悠潺潺,琵琶声中秋风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身临其境,你会感受到文化古城具有精巧灵秀之风格,仿佛是江南的小家碧玉,小巧玲珑。又仿佛是远古的白面书生,清癯而不失潇洒。

与浔阳楼相距不远处,就是九江的琐江楼塔。锁江楼及塔始建于明代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由九江郡守吴秀创建,历时18年才峻工。楼当时叫江天锁钥楼,高3层,周围铸有4条铁牛;塔叫文峰塔,因建在回龙矶上,故又称回龙塔。锁江楼塔为石雕砖结构,六面锥状,共有7层,高35米。

相传这组古建筑与当时九江常遭水患有关,那时九江民众被肆虐的长江洪水所害,为锁住长江兴水患的孽龙,永保风调雨顺,于是祈求于神灵,在离长江仅3米远的回龙矶上建锁江楼和塔。 400年前的这组古建筑,塔楼相映,蔚为壮观。但4条铁牛虽围住楼、塔,却并没有把孽龙锁住,恰恰相反,它自己却屡遭劫难。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八月七日深夜,九江发生地震,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地动山摇,江水掀起七八丈之高,江边岩基崩溃,锁江楼及两条铁牛坠入江中,锁江楼塔和另两条铁牛幸存。 清乾隆嘉庆年间,锁江楼和塔虽经重建和维修,但在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军与清军在九江激战,楼塔与两条铁牛遭炮火,铁牛与楼又一次被毁,唯锁江楼塔仍幸存于回龙矶上。1938年6月,侵华日军的炮舰抵达九江水域后,炮击宝塔。使宝塔留下三个弹孔,最大一米见方,并向江边倾斜了76公分。

石钟山记原文篇5

这是一段《中华儿女》海外版对金华双龙风景区富含深情的描述,这基本上概括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双龙洞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金华双龙风景区的基本概况,即双龙风景区素以林海莽原、奇异洞景、道教名山著称于世。

金华古城和双龙景区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金华古称婺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素有“江南邹鲁”之雅号。城内婺江,雅号双溪,李清照留有“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的词句予以赞颂。溪水涟涟,萦绕西去,顿生无限风光。城外南、北两山对峙,气势雄伟。北山“蜿蜒起伏,势如游龙”,南山“回峦列峰,连屏排乾”,如此山水之间蕴含着极富特色的自然风光:以双龙洞为代表的溶洞景观竞相争奇,早已蜚声中外:以九峰山为代表的丹霞地貌山景挺拔绝秀,名扬浙江;以全华北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代表的山林景观派郁郁葱葱,林木蔽天之间曲径通幽,宛若琅媚洞天。自古人杰地灵,涌现名人无数,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诗名画手皆奇绝”的五代诗僧和书画家贯休,南宋“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吕祖谦、陈亮,清初戏剧家、人称中国莎士比亚的李渔,近代国画大师黄宾虹、历史学家吴晗、著名诗人艾青等等,如此深厚的人文底蕴所依托,双龙风景区便有了一股别样的人又气质。

西汉元帝年间(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刘仲卿大将遭诬被贬后,隐居于金华山中,唐代的柳宗元为之撰写了《刘仲卿隐金华洞》(双龙洞古代亦称金华洞),从那时算起,双龙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长达2000多年。而打通双龙洞与冰壶洞时,发现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它们为苏门羚、巨猿、真象、大熊猫、犀等24种,为距今约7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到10万年前左右的晚更新世初。同时在沙蹭中发掘出两只玉璧,是距今52D0年前至43D。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产物。玉璧系珍贵装饰品,为部落领袖佩戴之物。《易・系词》云:“上古穴居而野处”。《礼记・礼运》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槽巢。”据此可知,玉璧系上古部落居于洞中的遗物――则把双龙洞历史推向了更为遥远的上古时期,令人遐想。

双龙作为景区已经有1600年的历史,东晋以来双龙风景名胜区就为世人所钟情和簇拥,唐宋明清几度辉煌,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近李白、王安石、孟浩然、苏轼、李清照等历代名人佳作就有2000余篇。现代文学家郁达夫、叶圣陶、郭沫若、艾青都为双龙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作。、、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迹。而双龙风景区真正得到开发、面向市场的是在改革开发的80年代初期。至此,你来我往、沧海沉浮,双龙已经走过了漫长的数千年光阴。

与徐霞客一起游览北山三洞: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

溶洞景观是双龙风景区自然景观的主要特色之一。现代科学探明,在金华北山南坡中部分布着一条长达20余公里,宽约1公里的带状石灰岩层。在地下水的侵蚀下,亿万年来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地造就了50多个地下溶洞。景区的岩溶景观十分奇特,以双龙、冰壶、朝真三洞为代表。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像东部沿海地区有这样规模的分布还是很罕见的,具有较高的科学和旅游观光价值。

双龙风景名胜区分为双龙洞、黄大仙、尖峰山、赤松山、大盘天和家园里六大景区,其中双龙洞和黄大仙为核心景区,主要景点为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桃源洞、金华观和黄大仙祖宫等。双龙景区属喀斯特地貌,有着为数不少的地下溶洞,而成名最早,最为著名的即是让徐霞客也震撼不已的金华北山三洞:双龙洞、冰壶洞和朝真洞。

公元1636年,已经年过五十的徐霞客通过精心准备,再次从家乡江阴出发,开始了这个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旅行家的一生中历时最长、成就最大的最后一次长途旅行。他从江阴故里出发,途径浙江、江西、湖南,穿越广西、贵州,最后抵达云南。也就是在这一次出游中,徐霞客来到金华,游历和考察了闻名遐迩的北山三洞。在《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中,金华北山之行的记载尤为详实,洋洋洒洒4000余字占了《浙游日记》一半左右的篇幅,从中也足见北山三洞在徐霞客地理考察中的重要份量。他总结三洞特征,“朝真似一隙天光为奇,冰壶以万斛珠玑为异,而双龙则外有二门,中悬重幄,水陆兼奇,幽明凑异者矣”。翻开《淅游日记》,可以发现在抵达金华前的行程中,多为观光游览描述性的文字,这次“万里遐征”真正的地理考察金华北山算得上是第一站,而且北山三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徐霞客耳闻已久,正好趁此出游途径得了心愿。这是徐霞客对金华北山考察不惜笔墨的重要原因。

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洞前村附近,海拔约520米。双龙洞是风景区的代表性景点,由内外两个大洞及一个耳洞组成。外洞洞厅高达7~10米,面积有1200平方米左右,高敞轩旷,可容千人,气温常年保持在15℃左右,是炎夏游人休息乘凉的最佳之处。外洞与内洞相距仅5米,有一巨大石屏相隔,仅留长10米,宽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水道水面离地下河顶灰岩仅有0.30米左右的间隙,进内洞须仰卧小舟而入。宋代叶芳的诗句“一水穿开岩底石,片槎引入洞中天”都是这进洞情景的真实写照。如此进洞方式为国内外所罕见。1957年4月,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游览双龙洞后,写下了《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三课),有这样的描述“……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仰卧在小船里,遵照人家的嘱咐,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一处不贴着船底, 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可能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准会撞破了额角,擦伤了鼻子……”。这样的进洞方式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此文50年代至今被收入中小学课本后,双龙洞和“千尺横梁压水低,轻s仰卧入回溪”进洞情景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进入内洞后,比外洞更大,面积约2000―2200平方米。洞内地下河由冰壶洞至双龙洞的通道而下,沿内洞北侧的洞底蜿蜒流出。在自北往南高出地下河水面5―10米的堆积平台上,钟乳纵横,千姿百态。有“双龙蟠顶”、“仙人帷帐”、“五百罗汉”、“倒挂蝙蝠”、“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等数十处景观。双龙洞外洞与内洞中的历代摩崖石刻无数。现保存完好的最早石刻为五代后晋非丘子的题诗《金华洞》,距今已一千多年。早在宋代之前,双龙、冰壶、朝真三洞合称“金华洞”。在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三十六洞天》中被称为“金华山金华洞 元洞天”。直至宋哲宗元祜六年(1091年)秋天,这三个洞才正式分别命名。明崇祯九年(1636年)年已五十开外的徐霞客经过精心准备开始了一生中历时最长,困难最多,成就最大的最后一次出游。也就是在这一次出游中,徐霞客游历和考察了闻名遐迩的北山三洞。这三个洞在《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洋洋洒洒4000余字占了《浙游日记》一半左右的篇幅,可见双龙、冰壶、朝真三洞令见多识广的徐霞客也分外震动。

双龙洞经“龙耳”洞,拾级而上200多米,便到冰壶洞。双龙、冰壶两洞已于1991年年底打通,由双龙洞内洞上行50多米,即可闻冰壶洞内瀑布的“若击鼙之声者”。再上行就能欣赏“银河倒泻入冰壶,长有惊雷阵阵呼”的洞中悬瀑奇观了。冰壶洞为一倾斜而下的竖井状的落水洞,洞底坡度约为40。,斜长约140米,垂深约70米。因其口小,肚大,身长,形似酒壶,再加上洞中有瀑布,凉气袭人,故名冰壶。洞内景色主要为悬挂瀑布,其从暗河飞泻而出,落差达20米,声若巨雷轰鸣,其势壮观无比,为国内外洞景所罕见。瀑布落下又似飞珠溅玉,冰花乱舞,而水流立即潜入洞底,不留水潭。宋代著名学者金履祥赞冰壶洞诗曰:“洞外烟云肤寸合,洞中冰雪百寻飞。壶中日月凭谁记,水自飞蒙云自归。”冰壶洞底裂隙中还发育有“仙牛角”、“观音弄”等支洞,不可深入。洞中不仅银瀑飞泻,而且钟乳石千姿百态。飞瀑旁有一巨大钟乳石状如佛手倒挂。洞底有石笋突兀而起,高达三四丈,色泽晶莹如玉。洞底还有多处钟乳石,形状奇特,令人惊叹。在冰壶洞洞口,立有郭沫若手书的“冰壶洞”洞名碑,碑阴镌刻郭沫若手书的七律诗首。

自冰壶洞北上,登石级640余步便达朝真洞。朝真洞海拔887米,洞口朝西,洞厅轩豁。前临深堑,背依青峰。在洞口远眺,可极目巍然南山伴云排列,蜿蜒婺江穿城西去。观近处,芙蓉峰植于半空,狮子山蹲伏于下,山塘水库则如颗颗明珠镶嵌与绿色丝绒中。仰望长空,白云朵朵,正如史志所云:“巍然在上,去天若尺五者,日朝真”。相传因有石真人曾在此洞居住修炼,故又名“真人洞”。入洞曲折深长,崎岖高旷。洞高约10米,全长250米。该洞由主洞和两个支洞组成。方凤《金华洞天行记》载:“入洞而右为观音洞,……其石像天成,垂衣伸一足,如土偶者。……旁有潭,深不可近,名观音井,又名龙潭。”另一支洞肚大口小,但尾长,形似螺蛳,故名“螺蛳洞”。主洞内有“石棋盘”、“天池”等景观。洞顶有一罕见大梁,长达数十米,上有无数钟乳石,纵横交错,倒垂悬挂,纵横交错,倒垂悬挂,极为壮观。左侧洞壁下端,石笋累累,参差错落。从“石棋盘”前行,便到达堪称洞天奇绝的“一线天”,天窗到洞底约50米。“一线天”下来,即为“巨峡”,两边峭壁如削,底下巨石突兀,直下干寻,深不见底。明代学者屠隆的诗句“涧落干寻通地脉,光生一线透天门”,即是对巨峡和线天景观的真实写照。过一线天尽处,原有宋学大师朱熹的题刻“止步”二字,因此南宋学者金履祥写有“天窗不照人间世,限尽游人自此回”的诗句。朝真洞为燥洞,可以居人,所以古代隐居于此修炼者甚众。

除了这早已名声在外的“北山三洞外”,桃源洞和二仙洞也各具特色。桃源洞位于双龙洞西北200米处,洞口石壁上镌刻的“桃源洞”三个隶书大字为我国著名书法家姜东舒手笔。洞内迂回曲折,分“梦仙”、“丹光”、“赤松”三个洞厅及“牛鼻”、“龙狮”两个侧洞,面积3000平方米,游道400余米。整个洞体如一个硕大的倒悬葫芦。洞中有佛手长廊、丹光夜照等10多处景观。洞内主景“群龙戏水”得之于倒挂的钟乳石林,它们如同群龙吐水,棱角嶙峋而生动有趣。洞内钟乳悬积,石笋林立,石柱擎天,琳琅满目,似佛手、似鱼、似龙,如神仙点化,呼之欲出。明月古塔,飞云舞树,一派特有的地下自然风光,堪称“世外桃源”,桃源洞故而得名。

二仙洞则位于洞前村里坞北侧。洞口与双龙洞直线距离约200米。该洞是一个廊道与洞厅混合式的大型溶洞,全长600多米。洞内结构奇特,通道崎岖回旋,上下重叠,空间时窄时宽,变化莫测,时时给游客神秘之感。洞群姿态各异,绚丽多彩,既有南方的柔媚,又有北国的豪放。特别是“黄土丘陵”、“大寨梯田”、“泥螺啃金山”、“高原水库”等洞景,由于都是由金黄色钟乳石灰化淀积形成,纹理细腻清晰,色泽纯黄,造型逼真如雕琢而成。

法天敬祖黄大仙

需要说明的是,前文所提及的朝真洞属于黄大仙景区,而即将所介绍的金华观则隶属双龙洞景区,如此行文安排一方面便于阅读流畅,更重要的是黄大仙特殊的影响力。同时,黄大仙景区还是金华双龙风景区重要的人文景观。双龙风景区的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96.6%,满目皆绿,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木本植物近80科350种,维管束植物千余种,野生动物近70科210种,其中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麂、豹、白鹳、穿山甲等均有分布。公园内有两个高山湖泊青山湖和鹿田湖。湖面开阔,有烟雨半岛、茶岭春色相伴,水体清澈,平波如境。而黄大仙祖宫便在这风景秀丽的森林当中依山而建,其规模之大在国内罕有。

黄大仙俗名黄初平,晋朝丹溪人,因其行侠仗义,广行善事,惠泽百姓,后来得道成仙,其事迹蜚声海内外,人称“黄大仙”。因他居于赤松山,所以人称赤松黄大仙。他的故事最早见之于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关于他“叱石成羊”的传说流传至今已有1600多年,传说当年年仅15岁的大仙,放牧群羊到南山(金华山之南)后突然音信全无。一晃四十年过去了,虽然经家人多方查找仍无一点音讯,特别是其兄黄初超虽已经满头白发,但还是就经常想念多年前离奇失踪的弟弟。后经一道人引见,兄弟意外重逢,而哥哥惊异地发现,虽然四十年的漫长光阴已过,可弟弟的面容竟然还是昨天的年轻模样,就好奇地问当年的羊群是否还在。弟弟遂领来到金华山的东面,对着磊磊白石大声叱喝道:“羊起!”。同时仙挥转了几下,白石眨目间幻化成数万羊群。哥哥这时才恍然弟弟已然得道成了高人,于是跟随弟弟开始一同学道修炼,后也随弟弟其后得道成仙。在金华双龙景区依然可以见到此传说当中的磊磊白石。

“黄大仙文化”源于金华,兴于粤港澳台,远播于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作为“金华分迹”的广州、香港、澳门、纽约、渥太华、悉尼等30多个海内外黄大仙道观一直香火鼎盛,信徒数以千万计,仅在香港就有400多万黄大仙信徒。因此,“黄大仙文化”已经不仅仅限于金华,同时,它也影响到广州、香港和世界各地华裔侨民,构成广泛的文化影响区域。因此黄大仙文化早已经不是简单的地域文化,通过把海内外的华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据悉,已有学者指出,与已跻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妈祖文化同等影响力的黄大仙文化,应该将“黄大仙文化”的代表性历史文化建筑物如金华黄大仙祖宫、香港黄大仙庙和广州黄大仙祠集中起来,捆绑申报文化遗产。

整个双龙洞景区有关黄大仙的遗迹和传说不胜枚举,而想要去向黄大仙祭拜还愿的地方,有两处是必去的:金华观和黄大仙祖宫。

金华观位于双龙洞南侧,供奉黄大仙神像。据古代方志载,相传为赤松子、安期生登真之地。原系赤松宫下观,掌“三洞”香火。宋政和七年(1117年)以“洞天福地”重建,当时有“天下名山”额。历代香火鼎盛。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再重建。1991年重修扩建,在其原址施工时,发现成群“石羊”,遂将宫址移位予以保留。不料如此改动,竟使金华观的中轴线直对前方的白马峰,正应验了当年黄大仙在此牧羊休憩时梦见白马的传说。是年11月23日举行开光大典时,已晴旱40天的金华山竟随着鞭炮声突然下起了大雨。如此“巧合”现象,在海内外黄大仙信徒中广为传播。

黄大仙祖宫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鹿田湖东侧(鹿湖也为双龙景区著名景点,湖面11公顷,水体清澈,平波如镜,周围青山倒影,风光旖旎。阳光下波光粼粼,荡漾不定。湖岸迂回曲折,层层茶岭如绿色的等高线,密密匝匝。连接湖坝的小山似岛屿,使鹿湖更显妩媚。还有鹿田书院、石浪、比武石等景点依湖而屹立),坐北朝南,倚山望湖,海拔562.8米,空气中的水汽多呈过饱和状态,湖畔常有云山雾海,蔚为壮观,呈现道教特有的神秘气氛。整个祖宫呈七进阶布局,从南向北依次为石照壁,石牌楼,灵宫殿,钟楼、祭坛、鼓楼,大殿,三清殿,祈仙殿等。石照壁长18米,厚1.5米,高4.8米,气势磅礴。照壁南面刻有黄大仙全华山牧羊及大仙兄弟两人骑鹿驾鹤得道升天传说的浮雕,照壁北面刻着金华著名书法家毕民望老先生手书篆体赤松仙师自序。照壁对面的石牌楼(三重檐的主牌楼,两重檐的两座边牌楼)全部用石板砌成,结构精巧,错落有致,体现了道观建筑庄重的宗教氛围。祭坛是祖宫内宗教法事活动的主要场所。祭坛还有个非常神秘有趣的现象,每当游客站到坛中央鱼形太极图的中心喊声,就能听到四面传来较大的回音,人犹如站在谷底。祭坛东西两面的钟楼和鼓楼,为四重檐结构,层层叠叠,别开生面,富有道教特色。其内的铜钟重3吨,木鼓直径1.5米。

大殿为道教典型的歇山顶重檐结构,占地1068平方米,总高20.88米,气势宏伟,再现了当年江南道观之冠的雄姿。殿内的黄大仙神像座坛高1.668米,像高5米,整个神像由香樟精心雕刻彩绘而成,散发出阵阵清香。神像坐姿神态安详。自然、传神,体现了东阳木雕传统工艺之绝之妙。大殿左右两壁仿青铜的根木浮雕展现了1700年前流传至今并不断创新的有关黄大升仙的传说,从出生到得道成仙再到香港显灵,分别为“玉帝赐胎,初平牧羊、叱石成羊、赠桃度仙、大仙行道”等乃个故事。刻工精细并朴实,人物栩栩如生,整个浮雕古色古香,清幽素雅,别有番韵味。

双龙景区创建品牌之路

石钟山记原文篇6

烟台南山风景区导游词【1】

游客朋友们都知道“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句祝福的话吧,说的就是我们烟台的东海与南山啊

您到此一游,就是进了福寿之地、财富之乡,祝您好运!

南山古称卢山,此山虽然不能与江西的庐山相提并论,但也自古有名,史书上说卢山“山色苍秀,水光清沁,青松缀翠,秋柿萦红”。唐朝的开国功臣尉迟敬德曾经在此修建过道观,宋朝皇帝宋神宗曾经亲笔题写山门匾额,明朝的最后一位宰相范复粹在这里一住就是12年。

当然,古时候的卢山和今天的南山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现在提起南山,人们就把它和福联系在一起,和寿结合在一块,南山成了福寿的象征。

好了,欲识南山真面目,随我慢慢来参观。

宗教文化园

各位游客,我们南山旅游景区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宗教文化园,包括佛教的香水庵、南山禅寺和开光不久的世界第一锡青铜铸大座佛——南山大佛,道教的南山道院和灵源观等。第二部分是历史文化园,这是一处以朝代为序,以不同风格的建筑群和大量的文化内涵建造的大型主题公园。大家现在参观的是第一部分——宗教文化园现在我们就去参观南山景区最大的亮点南山大佛。这尊举世罕见的锡青铜大坐佛,高38.66米,重约380吨,连底座高47.46米,莲花座下,有三层建筑,总计高度为18.8米,面积为8900平方米,包括功德堂、万佛堂和佛教文化艺术博物馆。底座前面这个台阶共有360级,高58.66米。从底面到大佛头顶,高达102米。大佛由232件佛体,108块莲花瓣、302个发髻,总共642块锡青铜铸件组合而成,内里骨架钢材达120多吨。38.66米有多高,47.46米有多高,102米有多高,打个比方,它分别相当于一幢十层、十七层和三十五层楼房的高度。

在中国,高度22米以上的青铜大坐佛共有四尊:一尊是宋朝开宝元年铸造的22米高的河北正定隆兴寺大佛;另一尊是1918年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铸造的26.2米高的“强巴大佛”;第三尊是1990年香港大屿山木鱼峰上耸立的高26.4米的“天坛大佛”。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尊“南山大佛”超过了“正定大菩萨”、“强巴大佛”、“天坛大佛”,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青铜大坐佛!

这位大佛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北印度人,他是迦毗罗国王的太子,姓乔达摩,名字叫悉达多,关于他的成佛,佛教界流传着一个十分动人的传说故事。他从小生活在宫廷里,过着十分优裕的生活,父亲见他天资聪慧,相貌奇伟,能文善武,对他希望很大,期望他继承王位以后建功立业,成为一个“转轮王”。可是悉达多看到当时古印度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看到人世间众人所经历的生老病死等种种苦难,决心寻求摆脱世界上这些苦难的办法,终于在29岁那年(一说是19)舍弃王族的豪华生活,换去太子的衣服,剃去头发,成为一个修道者。春去冬来,在六年的苦行生活中,他做了种种残酷的自我折磨,但换来的却是消瘦的面容和虚弱的体质,事实使他懂得苦行是徒劳无益的。因而他毅然放弃苦行,步入尼连河,洗净身上的污垢,随后又接受了一位牧女供养的糜乳。在恢复了气力以后,他独自来到伽耶城外的毕钵罗树下,盘腿而坐,排除各种诱惑和干扰,静静思考,终于在第七天深夜获得大彻大悟,成为佛陀。因为他是释迦族人,所以人们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又因为他最终成了觉悟者,也就是佛,所以尊称他为释迦牟尼佛,他成道的那个地方称为菩提场,毕钵罗树则被称为菩提树(菩提的意思是对佛教的、真理的觉悟)。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徒认为农历十二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于是就把这一天定为“成道节”。

南山大佛双目垂视睿智慈祥。不论你靠近或远离,他的眼神都在向你张望。随着人的靠近或远离,眼睛仿佛在微微开合,靠得越近就愈觉得佛祖在关切您一样:他的嘴角似笑非笑,欲言而未语,使人倍感亲切,引发种种遐思和联想。

现在我给大家讲大佛的手势。右手的招手之势,叫做“施无畏印”,表示拔除痛苦。左手放在膝上,掌心向上,叫做“施与愿印”,表示给予快乐,愿普天之下众生都无忧无虑,尽享欢乐。

请大家继续往下看。“南山大佛”的坐姿叫做“结跏(jia)蚨(fu)坐”(盘腿而坐,脚背放在股上,是佛教徒的一种坐法),那么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坐在莲花座上呢?佛经中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上百瓣,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莲花开放于炎热的夏季之中,炎热表示烦恼,水表示清凉,莲花为烦恼的人间带来清凉的境界。所有从烦恼中得到解脱而生于净土的人,都是莲花化生的。所以他们或坐或站,都在莲台之上。

最后,让我们用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诗句,来赞颂这尊世界上最高最大也是最重的锡青铜大坐佛: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现在是大家自由观看的时间了,赶紧行动吧,十分钟后我们集合.

烟台南山风景区导游词【2】

走出香水庵我们又来到南山禅寺。

南山禅寺前身是龙口市境内最古老、最著名的石泉寺。据史料记载:佛教在唐时传入龙口,自唐至清,佛教兴盛,全县800余村,都建有庙宇,境内寺观有三观八寺之称,石泉寺是八寺之首。

石泉寺,原称昭庆寺,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初建,宋建隆(960—961年)、明万历(1573—1619年)、清雍正(1723—1735年)、光绪(1875—1908年)年间屡经重修,盛年庙容崭新,金碧辉煌,为邑内西南一大胜景。

石泉寺北依山岩,东临溪涧,西北圣水山上有石泉一眼,岩石上刻有“圣水济患泉”5个大字,当年古寺曾建在泉边,后因山高路险,唐代后期方才迁到卢山西麓。

石泉寺旁“有大石,望如悬鼓,其下百石平铺崖底,叩之有声,远闻数里”,“涧中沙土,成块如拳,摇击之有声……”,俗称石鼓,古有“石鼓涧泉”之胜。石泉寺名的由来,一说源于圣水济患泉,一说源于石鼓涧泉。

古时石泉寺占地30余亩,有出家僧人30多众。“每逢农历三月二十六日、十月初六庙会,设戏酬神,善信之士,竞相随喜,波及都社州县”。直至民国初年,庙会之日进山朝拜者依然络绎不绝,香火十分旺盛。由于解放前连年战乱,至上世纪中叶,古寺毁坏殆尽。

1999年对石泉寺进行重修,改名为“南山禅寺”,2000年7月对外开放。重修的南山禅寺,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

影壁 首先你看到影壁。中间雕刻的是"南无阿弥陀佛",两侧分别是“****常转”、“佛日增辉”的字样,这里的人工河,叫金水河,与之相连的是放生池。过了金水河,我们就要到南山寺的大门了。寺院的大门叫山门,亦称三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象征要追随佛祖,“三解脱”,故名“三门”。

山门内两侧站着两个威武雄壮的武将,这两尊武将是守护佛法的天神,一为密迹金刚,一为散脂大将。

据佛经记载,转轮圣王有一千个儿子,俱修成佛道,是为贤劫千佛,其中包括释迦牟尼。最小的两个儿子青叶髻和楼圣德为了保全史长们成佛和护持佛法,便做了佛护法。法意手执宝杆,作为金刚力士,即密迹金刚;法念为梵王,侍于佛侧。汉化密迹金刚的造型为白面善相,常与散脂大将构成一组。

散脂大将,又称叉将,北方多闻天王属下八大将之一,统领二十八部。

进寺院之后可分为三条路线进行游览。中路有天王殿、大雄定殿、观音殿、藏经阁;东路有钟楼、地藏殿、伽蓝殿、东方三圣殿、准提殿、文殊殿;西路有鼓楼、祖师殿、西方三圣殿,普贤殿。

另外,还有展室,值房、僧房、法物流通处、斋堂斋舍等附属和配套建筑设施。

钟鼓楼 进了山门,在天王殿前左右两侧就是钟楼和鼓楼,钟楼在东,鼓楼在西。因为南山禅寺是坐南朝北,所以在殿堂法器的布置上,采取了调转乾坤的做法,钟楼就在东边了,正好符合佛教的晨钟暮鼓的要求。

地藏殿 钟楼下面是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菩萨。“地藏”是梵文的意译。他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祯密,犹如地藏,故名地藏。说他如同大地,含藏着无数善根种子。地藏菩萨,受佛祖释迦牟尼的托付,在现世佛释迦寂灭后,而未来佛弥勒下世前这一段“无佛世界”里,担当起教化六道众生的重任。释迦牟尼命他作幽冥教主,即管理阴间,地藏菩萨膺此重任,遂后在佛前立下大誓愿:“为使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全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佛教传入中国后,地藏菩萨与中国冥神东岳神逐渐融混,成为专管幽冥的神灵,称为“地藏王”。地藏菩萨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朵(或一手持幡幢,一手持宝珠),头戴毗卢冠(或光头)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身边有一怪兽坐骑,叫“谛听”,又叫“善听”,它似虎似豹,双目神光闪烁,耳朵极为灵敏,说他能听到四大部洲山川河流,洞天福地之间的动物,各种生物及神仙的动静,地藏王靠它搜集情报,照鉴善恶,察听贤愚。

烟台南山风景区导游词【3】

烟台南山集团坐落在山东半岛的港口城市—龙口市,这里地处环渤海经济带,东临烟台、南靠青岛、西依龙口港、北与大连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南山集团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以民营股份制经济为主体,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的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

目前,南山集团辖属三个园区(南山工业园、东海工业园、南山旅游区),十个居民生活区,40 余处企业,拥有能源、铝业、纺织、建材、旅游、教育、房地产、商贸等八大主导产业。主要产品:煤、电、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高精度铝板带箔制品、精纺呢绒、服装、塑钢型材、塑料管材、散热器、葡萄酒、装饰板材、家具、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老年公寓”为体现集团对职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精神,集团兴建了豪华的“老年公寓”实行“吃穿住娱”的宾馆话管理。

大家请看,现在印入大家眼帘的是南山康乐宫,南山康乐宫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室内综合游艺场所,总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设有风味餐厅、中西餐厅、酒吧、游艺厅、保龄球馆、健身房、桑拿洗浴、儿童乐园、商场等,集游乐、休闲、健身、餐饮、购物于一体。四季如春的嬉水乐园,仿佛热带风光的阳光海岸就呈现在你的面前,岸边花团锦簇、争奇斗艳、五彩缤纷。池内碧波荡漾,时而惊涛拍岸,溅起朵朵浪花,时而平和如镜。池中嬉水,让你自由挥洒心中的乐趣。16球道的保龄球馆,设施豪华,宽敞明亮,是健身与自我挑战的极佳场所。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南山景区的大门了,南山旅游景区是国家首批授予的 187处AAAA级景区之一,她位于龙口市境内景色秀丽的卢山之中,是一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优秀旅游胜地。旅游风景区内还建有景色怡人,极具挑战的绿草如茵的27道南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球场,与整个风景区配套建设的南山康乐宫、南山宾馆、南山文化会议中心,南山庄园葡萄酒堡等,形成了功能齐全的度假休闲、旅游观光、餐馆娱乐,会议接待服务体系。2002年南山的旅游企业全部顺利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双重认证。整个景区分为宗教文化园和历史文化园两大部分。南山旅游风景区正以她优雅的自然景观和底蕴丰厚的人文景观,构画出一幅“寿比南山”的人间美景。

结卢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南山景区宗教文化园由南山古文化苑,南山禅寺、南山大佛、香水庵、灵源观等组成。其景点均是晋、唐、宋、元、明、清代遗迹,千年古刹,可谓胜地重光,更添新颜。古建筑群中的亭榭廊塔,山林水系,依山构造,古朴典雅,迤逦壮观,气势宏伟。景区内的南山大佛,是一座举世罕见的锡青铜释迦牟尼大坐佛,高 38.66米、重380吨,堪称世界第一铜铸坐佛。大佛莲花座下建有功德堂,、万佛殿、佛教历史博物馆。万佛殿内陈列着9999尊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金铜佛像,与大坐佛共同构成了万尊佛像的宏大阵容,佛教历史博物馆内展示了佛教文化兴起兴盛的历史记载,馆内陈列展出了释迦牟尼佛舍利等数十件文物和佛教文化艺术珍品。

香水庵

香水庵(原名响水庵)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过去庵内有个荷花池,当地民谣曰:“荷花池、香水庵,庙里的菩萨大齐天”。香水庵内有四重殿阁,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两侧相对称建有钟楼、鼓楼、客堂、百子堂、应身堂及斋堂、僧舍等

南山禅寺

南山禅寺前身是黄县境内(今龙口市)最古老最著名禅寺――石泉寺,据《县志》记载:佛教唐时传入,“自唐至清、佛教兴盛,全县800余村,村必有庙。境内城西南(今南山)石泉寺最古老,创建于唐贞观年间。

1999年为发展旅游业,对石泉寺进行重修,改名为“南山禅寺”,重修后的南山禅寺复旧貌,换新颜,整体建筑气势宏伟,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进入山门中路有弥勒殿、大雄宝殿、圆通殿、藏经阁;东路有钟楼、地藏殿、伽蓝殿、东方三圣殿、菩提殿、文殊殿;西路有鼓楼、祖师殿、 西方三圣殿、普贤殿、大雄宝殿 。

南山文峰塔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灭度后百年,阿育王(无忧王)以佛舍利起八万四千座塔以示尊崇,佛寺建塔之风遂开,南山文峰塔为七层六角楼阁式石塔,塔高24米,各层每面有小型佛龛,内供奉释迦牟尼舍利一粒。南山文峰塔始建于唐贞观年间,重建于庚辰年(公元2000年)。

南山古文化苑

南山古文化苑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28平方米,苑内集民俗文化、神文化、道教文化于一体,13组古典建筑依山就势,若隐若现;25处殿堂楼阁、20处塔廊亭榭气势宏伟,古朴典雅;198尊塑像,栩栩如生,神韵悠悠;山林水系,清新幽静,妩媚秀丽。

进入苑内迎面是一座长19.8米,高4.9米的汉白玉影壁,上面雕刻着王母娘娘、麻姑、寿星、八仙等33位神仙汉白玉像,整个画面所展现的是八仙庆寿的故事。影壁东侧为钟楼,铜钟高2.3米,直径1.3米,重2.5吨;西侧有鼓楼,大鼓直径1.8米,“晨钟暮鼓”钟声、鼓声将祝福我们国家政通人和、国泰民安。

游览南山古文化苑有东路、中路、西路三条路线:东路有三星殿、关圣殿、元辰宫、生肖殿、财神殿、香山祠、南风塔、忠烈祠;中路有望鹤楼、三皇阁、三官殿、圣母殿、雷公殿、庆寿宫、徐公祠、通玄阁;西路有八景宫、医圣苑。

灵源观

灵源观始建于北宋淳化年间,元初道士王志全重建,因与南面山上的上观遥遥相对,故称其为下观。观内主要殿堂有山门、三清殿、关帝庙、老母堂 、练功房等建筑。山门外东侧的龟趺fu螭chi首碑,是按照灵源观元代石碑资料雕刻的,原告中记载了灵源观的建筑年代和历史沿革。明代黄县贾璋的《游卢山》诗中,曾这样描述灵源之旅:

卢山胜概冠东黄,几次登临兴未忘。雨过云岩芝草绿,风生石洞药苗香。

石钟山记原文篇7

 

纵一横八,以一吹八,伊嚜其声……葫芦笙,情竹于瓢,吹之呜呜然。”周去非描述的“芦沙”,就是现代少数民族仍使用的芦笙。云南出土文物中未发现过。而他说的“葫芦笙”,就是现代弈、佤、怒、拉枯、捧、纳西等小数民族仍在使用的,用葫芦挖空作音斗,上插5——6支竹管,内嵌竹或薄铜片制的簧片,用以吹奏的乐器——葫芦笙。二千多年以来,葫芦笙的形制一直没有变化。远在青铜时代,一般平民大量使用的应该还是用葫芦挖空后制成的葫芦笙。现在能从考古遗存中见到的青铜铸的葫芦笙,只不过是少数贵族的陪葬器物罢了。

 

葫芦笙的演奏方法,古今无区别。在著名的云南“开化铜鼓”和晋宁石寨山M13■3铜鼓上,都刻划了吹奏葫芦笙的人物。最生动的是晋宁石塞山M17|23“铜舞俑”4件。其中一个铜俑,高约9厘米,梳银锭式发髻,髻根缠一条长长的飘带,分两条向背部下垂。耳朵、手腕佩环,右肩挂剑带垂至腰间部位系短剑一柄。身披披毡,双腿上各系一条带子,跣足。此俑向人们立体地展示了二千多年前吹奏葫芦笙的方法:口吹葫芦笙之细端,双手棒住球状音斗,手指按住音孔。

 

鼓,右手拍之”,仔细观察后,此“鼓”应为锌于。与详于合奏的乐器还有葫芦笙。钟周代的青铜打击乐器,传入云南以后形制略有变化。祥云大波那铜钟一枚,出土于木椁铜棺墓内,钟呈圆筒状,高47厘米,通体装饰卷云纹。钟体两面有对称长方孔,舞部有对称圆孔。由于该墓时代为战国。这是云南时代较早的铜钟。

 

在昌宁县发现的一枚高37.5厘米的铜钟上,铸出双蛇纹和3.条牛纹,推测时代也可能早到战国。祥云县检村出土的一组3枚编钟,大小相同丨均为高30厘米,呈扁圆形,顶部有三角形钮。钟的双面均铸出精美花纹,一面铸双鹭紋,另一面铸二兽搏斗纹饰。®这组纹饰完全相同的编钟时代属战国。

 

云南最大的一组编钟是在牟定县出土的,发现时还有一面铜鼓共存。这组编钟共6枚,最大的一枚通体高53厘米,其余5枚依次递减,最小的一枚通高43厘米。编钟形制为扁圆体形,顶部为半环形。这组编钟中,最大的2枚钟体双面纹饰是蟠蛇纹,其余4枚钟体一面铸蟠蛇纹,另一面铸回旋纹。@时代也是战国。

 

在云南最新发现的编钟是1992年在江川李家山第二次发掘中出土的。这套编钟共6枚,钟为扁圆形,上大下小,口平齐,顶上半环形钮。钟体双面铸左右对称的三连云纹及雷纹。

 

云南最重要的一组编钟,是晋宁石寨山6号墓出土的6枚一组的“滇王编钟”,6号墓内因出土“滇王之印”黄金印一枚,与《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相吻合:“元封二年(李案:公元前109),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浸、靡莫,(李案:天子乃汉武帝)以兵临镇,溴王始首善,以故弗诛。滇王离难西南夷,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确证6号墓为滇王墓。“滇王编钟”最大的一枚通高40.3厘米,最小的一枚通高29厘米。钟纽为半环状纽,钟体筒形,上大下小,剖面呈椭圆形。钟体之两面各铸蟠龙4条,左右对称《唇口铸宽带纹样,宽带之上下由绳辫纹,中间由勾连云纹组成。类似铜纽在南涧出土一枚。

 

从我国内地文物资料可知,编钟的演奏方法应当是悬挂在架上击打。云南发现的编钟有一个特点:多数由偶数组成,一般为6枚,而中原一般是奇数。羊角钮钟其实,羊角钮钟也是钟的一种。但是因为此种铜钟仅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和越南北部,总数仅仅31枚。又因为这种钟的形状过于奇特,钟的钮象两只朝外岐出的羊角,我国南方考古学者给它定名为“羊角钮钟”®。本文将其与铜钟并列而分开叙述。

 

此类铜钟在云南共发现11枚。楚雄万冢坝Ml的腰坑内出土6枚,均为素面无纹,体量大小则依次递减。最大的一枚高21.6厘米,最小的一枚高15厘米。新平莫沙发现4枚。晋宁石寨山M6即滇王墓内也出土一枚,发现时钟钮的一只“羊角”已缺失。楚雄万家坝这6枚一组的羊角钮编钟是目前已知同类器物中最早的,时代属春秋时期。以一般铜钟、编钟的演奏方法推测,羊角钮铜钟,或一组成为羊角纽编钟,应当也是悬挂而击打 铃

 

第一种:串铃,或称马铃。在晋宁石寨山6座墓内与马具、马饰置放在一起出土。共发现12枚,高度在5厘米至9厘米之间不等。形制变化多样。有扁圆体形,顶部或有环形双钮,或无钮。铃舌有铜质和木质两种(出土时木质铃舌犹存)。有八棱扁圆体形,顶上有横管状环钮,有的铃上还铸有晰蜴图案。这些铜铃装饰在马身上,原本应该有相当数量,惜出土时已大部份无存。数枚或十数枚用皮带或别的东西串成一圈,悬挂于马颈之下。

 

第二种:法铃。在晋宁石寨山M16>64“四人乐舞铜饰物”上,有四个青铜鎏金人物并排而舞。他们头戴高的尖顶帽,上面装饰小圆球,帽子后面分开垂下两根长长的带子。他们的衣服都长及膝盖,不穿长裤,跣足,腹部挂圆形扣饰。这4位乐舞俑每人右手执一只铜铃。这种铃的纽或柄部较长,舞俑手握后还露出顶部。这种铃的实物从未出土过,仅从这种饰物上看到其形制。这4位乐舞俑左手和双腿仗略作舞蹈动作,而非常突出右手所执而摇曳的铃。在这组乐舞中,铜铃是唯一的道具和伴奏乐器,演奏方法是用手摇曳,使铃舌撞击铜铃内壁而发音。这种铃似可定为法铃,因为这4舞俑是巫师。元江发现3枚,扁圆茼形,有棒状铃舌。其中一枚残长5.2厘米,饰人面。

 

第三种:脚铃。出土干曲靖八塔台古墓群春秋战国墓中,往往在女性墓主人足部发现,推测应为舞蹈时系在踝上发音伴奏的脚铃®。在南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现代舞蹈中还可以见到。

 

第四种:装饰铃。江川李家山M24:96“鱼形器’’是一件R仗的杖头,木柄部分已腐朽无存。杖头为一尾长扁的青铜草鱼,鱼体上下各蟠一条蛇。在靠近鱼腮的部位20

 

往下吊一只铜铃。若这只铜铃仅仅限于装饰功能,它不起乐器的作用。但是,当滇国贵族出行时,随从手持丨义枚行走,铜铃摇曳或故意被摇动而发音,便具有乐器的功能。

 

铜锣这种打击乐器,最早的实物有2件,一件是广西贵县罗泊湾Ml>33,呈圆盘形,锣面呈平面,上刻一个“布”字。锣面边缘上有一道绳索纹突起,锣边缘有3只环耳,这面铜锣直径33.5厘米,时代为西汉初期。®

 

另一件铜锣M12>1在晋宁石寨山出土时,复盖在一件贮贝器上,而该贮贝器本来是有盖的。于是这件贮贝,器被命名为“铜鼓形双盖铜贮贝器”。这面铜锣直径52.5厘米,形状为圆锥顶形,边缘上有一只耳,据此可以定为铜锣。这面锣之面部遍铸精美花纹,中央铸8角光芒,每2个角之间为复线三角纹,外面由三角锯齿纹和圆圈纹组成环带纹,再外一圈为裸体羽人,最后又是三角锯齿和圆圈组成的带纹。

 

晋宁石寨山铜锣上的装饰纹样反映它与铜鼓关系密切,这些纹饰实际上和石寨山型铜鼓上的花纹毫无区别。在实际生活中,越南东山文化中发现过铜鼓与铜锣并存的状况。云南佤族、克木人在使用铜鼓时同时敲击芒锣®。开化铜鼓上有两组用架子悬挂的编锣紋饰,但没有表现敲击方式。这种青铜打击乐器又称盘(元人马端临《文献通考》:“铜钹,亦谓之铜盘”)、'镲、也可统称铙钹。其形制在晋宁石寨山西汉时期M13:38“双人盘舞铜饰物”上可以见到。这件饰物青铜铸成,表面鎏金,高13厘米,宽19厘米,铸两个深目高鼻男子,穿紧身衣、长裤,腰间佩长剑,每人双手各持一钹于手掌,双脚踏立在一条长蛇上,正昂首曲膝、引吭高歌:且歌且舞,以钹伴奏。钹形制正圆,中间背后就有凸起部分,因托于掌心不得见。伴奏时,每人双手所持两铜拔正面平坦部份相互撞击,发出声音。

 

我国音乐界根据《隋书音乐志》的记载,一般认为铜钹是南北朝时期从天竺(今印度)传入中国的。认真研究一下“双人盘舞铜饰物”上的人和乐器以后,这个意见似乎还可商榷。手持铜钹的两男子深目高鼻,极似南亚人的形象。他们所穿衣服也与云南古代民族不同,这两人穿长裤,西汉云南滇和昆明人均不穿长裤。南亚人腰佩极长的剑,在同时代的云南古代民族中也不使用。据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判断:“双人盘舞铜饰物”上的男子是南亚人,表演用的乐器——铜钹也是南亚乐器。而这件铜饰,物又出土于云南西汉墓内。那么,铜拔传入我国的历史是否可以提早到西汉时期?

 

云南青铜时代文物图象中可见的铜鼓演奏方法,主要是石寨山型鼓的演奏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平置于地上敲击。

 

在晋宁石寨山M12:2“铜鼓形贮R器”的器面上有两圈人物图像,内圈上阴线刻铸9人,其中有一面有三角锯齿形纹装饰的石棊山型铜鼓平置于地面上,鼓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位乐手正在一边演唱,一边平伸手掌击打鼓面。铜鼓右侧的乐手旁边还有另一位乐手怀中抱着圆形乐器,从图象上只能看到正圆形的器面,或为铜鼓,或为铜锣,正在徒手打击伴奏。平置干地上的铜鼓当为主要乐器。

 

在晋宁石寨山M12:26“杀人祭铜柱场面盖虎耳细腰铜贮51器”盖上铸出的祭

 

祀场面中心不远处,分三排平置16面铜鼓。在祭祀过程中,这些铜鼓作为溴国“重器”陈列出来,是为了表示贵族奴隶主的威严。倘若需要敲击,也应正面平置敲打。

 

*开化铜鼓是云南早年出土的著名的一面石寨山型铜鼓。在此鼓鼓面主晕纹上,有两组敲击钢鼓的纹饰,在房屋二楼阳台上,前后平置两面铜鼓,由两个跽坐的长发人敲鼓,每人双手各持一杵状棒之类物体,上下击打鼓面,其动作类似舂米。两组图案完全相同,共有四个人分别手执4根棒分别打击4面铜鼓。

 

唐人杜佑《通典》里所说“铜鼓,铸铜为之,虚其一面,覆而击其上。”正是这种演奏方式。

 

第二种:悬挂在架子上敲击

 

前面在介绍锌于时已经提到的晋宁石寨山M12:26贮贝器盖子上,立体雕铸了演奏锌于和铜鼓的方法,就是用木根支起架子,将铜鼓耳部横穿,鼓悬空侧挂,鼓面与地面呈悬空垂直状态。演奏者双手各执一播,一手以播击打铜鼓鼓面,另一手以键击打锌于。

 

(二)生律法

 

通过一批万家坝型鼓和石寨山型鼓测音,研究这两类铜鼓的生律法倾向,大体知道其律制的音阶结构。

 

葫芦箫又称葫芦丝。云南出土文物中仅见一件:祥云大波那木椁铜棺墓出土,战国时代吹奏乐器。整体青铜铸就,高16厘米,葫芦形状,细端铸宽1.7、长1.4厘米的长圆形吹孔。音斗球体上铸长3.9、宽3.0厘米的不规则扁孔。此孔中间可以插直径3厘米以内的主奏管一支,两侧可插更细的和声管一支。管为竹或木制品,出土时已朽烂无存。在同一墓内出土的乐器还有铜鼓和铜钟作为伴奏乐器。葫芦箫则是这个乐队的主要旋律乐器。®

 

在考古资料中未见葫芦箫的吹奏方法。这种乐器今天在阿昌、傣、彝族中仍然流传,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手指按主管上的指孔。在吹奏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附管)发出两个持续低音,组成和音锌于这是从中原传到云南的青铜打击乐器。远在南北朝时便已失传。其形制整体青铜铸就,略成椭圆筒形,顶部正圆、平坦,上有钮,一般铸成虎钮,肩阔大而腰部收细。云南没有锌于实物出土,在青铜器上可以看到锌于的立体形状的演奏方法。

 

石钟山记原文篇8

激情燃烧的岁月,

幸福是盘小火慢炖的“红烧肉”

石钟山和妻子祁周虹的相识很像一部喜剧片。那时,石钟山是文艺出版社的实习生,而小他4岁的祁周虹却已是该出版社的编辑。两个人面对面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石钟山恭恭敬敬地叫祁周虹“老师”,而祁周虹则大大咧咧地和大家一样叫石钟山“小石头”。“我毕竟比你大4岁,‘小石头’‘小石头’地叫,你也好意思?”熟悉后,石钟山不满地抗议。可祁周虹不理他那一套,还喊得理直气壮:“这样喊亲切嘛,有利于消除我们之间的隔膜。”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理论无效后,石钟山只好由她去。

不过,话虽这么说,石钟山很快找到心理平衡点了。在此之前,石钟山早已从事创作多年,小说、散文也写了不少,在圈子里也算有些名气,所以,当他拿出新作给祁周虹看时,祁周虹硬生生地给看呆了:“‘小石头’,以后你也帮我看看我写的东西吧。”“看可以,但你不许叫我‘小石头’,要叫就叫‘老石’。”石钟山板起一张脸,故作正经地摇头晃脑,随即,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就这样,因为一个绰号的争执,一朵叫“爱情”的花儿在两颗年轻的心中绽放了。可惜没多久石钟山实习结束,被分配回了原单位沈阳空军某部。直到3年后,这种两地相思的状态才结束。回到北京后,石钟山就迫不及待地拉着祁周虹去登记结婚。可欢欢喜喜地领完证回来,还没到家,两人就吵架了:石钟山想买点糖果庆祝一下,而祁周虹认为买糖果不实惠,还不如买点饼干。结果你说服不了我,我也说服不了你,两人就“水到渠成”地当街吵了起来。

结婚第一天就不欢而散,事后,石钟山觉得自己太不男人,可又不好意思主动道歉求和,怎么办?看着黑着脸的妻子,石钟山抓耳挠腮半天,终于想出一个“法宝”:下厨!他炒上一桌子菜,再赔上一张笑脸,妻子自然就不好意思继续生气了。果真,等到石钟山摆出一桌子菜时,祁周虹再也忍不住笑了:“谁稀罕你这东北菜?红烧肉肥腻腻的,一盘青菜还炒得汤汤水水,我不吃!”说是不吃,人却坐在桌子前一直没挪窝,第一次“斗争”就在这一盘红烧肉中结束了。

婚姻是一门磨合的学问,两个很个性又一直分居两地的人走到一起,注定会有个争执、融合的过程。婚后的最初几年,石钟山总会为一些小事和祁周虹吵架,比如饭前洗不洗手、饭后是先收拾碗筷还是先出去散步,吵架的理由几乎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石光荣婚姻生活的现实版。每次吵完之后,石钟山又会深刻地反省自己,然后再以实际行动为道歉手段,为祁周虹烧上一盘红烧肉……“以前我特别讨厌红烧肉,后来居然习惯了,而且三两天不吃还想念得紧,这就是吵架的结果。”16年过去,祁周虹回想当初的情形总会忍不住地笑。

一盘红烧肉是两人婚姻磨合的结果,也是两人相依相扶的见证人。在写出《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原著《父亲进城》之前,石钟山创作上一直处于低谷期。看到情绪低落的丈夫,祁周虹心疼不已。一向不下厨的她主动跑进厨房烧了一桌菜,温言软语地安慰丈夫:“我觉得咱们现在住的这小房子挺好!至于写作嘛,就像烧这红烧肉,该小火慢炖的时候就得小火慢炖,着急了不是糊了就是夹生了!”

在祁周虹的细心劝慰下,石钟山渐渐想通了,便沉下心来慢慢找感觉。不久,小说《父亲进城》诞生了,随后,“父亲系列”小说的陆续发表,石钟山进入了一个创作高峰。

2000年初的一天,石钟山正在家埋头起草创作提纲,忽然,桌上的电话响了,居然是导演张纪中打来的。张纪中在电话里兴奋地说:“钟山,你的《父亲进城》我是坐在马桶上一口气读完的,写得太好了!我要将这部作品改编成电视剧。”放下电话,石钟山骑上自行车直奔菜场,赶在祁周虹下班之前做好了一桌子菜,正中间的是一盘香喷喷、红艳艳的红烧肉……

这部片子,就是后来红极一时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经过8年的小火慢炖,石钟山一飞冲天了。而在吃完那顿美味的晚餐后,夫妻俩相视一笑,做出一个决定:生个孩子。

看不到你的眼泪,

幸福得像花儿一样灿烂

石钟山的女儿末末和他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几乎是同时孕育的。2000年12月3日,当《激情燃烧的岁月》开拍不足一个月时,末末就出生了。“双喜临门啊,我就被那么‘燃烧’着成了父亲了。”一说到初为人父时的情形,石钟山一张开始长有沟壑的脸就写满了骄傲与得意。

女儿出生前,石钟山大大咧咧,毛手毛脚,还稍带点文化人的臭脾气,对小孩子的哭声极不敏感,甚至还有点厌恶。可等到末末出生后,那哭声竟成了让他“奋斗”的号角。那时祁周虹产后体虚,奶水不足,末末只能喝奶粉。白天石钟山精力足还好应付,可晚上就难熬了。末末一晚上要吃三四次,而石钟山泡奶粉的程序又极其细致,所以,每次等到石钟山烫好奶瓶、调好水温、放入奶粉时,末末早已等得大哭不止。这哭声让石钟山心疼至极,为了让女儿能早点喝到奶,3个月里石钟山每晚都是和衣而卧,随时警醒,没睡过一个囫囵觉。3个月后,末末从一个6斤半的小婴儿长成了一个十几斤的胖丫头,而石钟山却整整掉了十几斤肉,成了“标准型男”。

为了女儿能健康快乐地长大,一向民主的石钟山变得像“石光荣”一样专制,每天晚上一到20∶30,他就关掉电视、电话、手机和灯,和妻子陪着孩子一起睡。“有这必要吗?大家行动轻点就是了。”面对石钟山的“霸道”,祁周虹哭笑不得,可石钟山却毫不让步:“早睡早起好嘛,再说,这样的日子也不会太久,我准备给末末买新房子住了。”

2002年年初,石钟山果真在北四环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房改房。为了让女儿住得更舒服,他将阳台封起来做成了自己的书房。阳台临街,楼层又矮,每天吵得慌,可坐在那里创作的石钟山却安之若素。朋友们见了故意取笑他,他也不反驳,只是跟着笑:“只要没吵到末末,我就是坐在大马路上也能写得安稳。”

那年年底,因为保姆一次偶然的失误,末末得了重感冒,小小的身子烧得滚烫滚烫,嗓子也因此而哭哑了。女儿的啼哭让石钟山眼圈红彤彤的。因为病痛,末末睡不安稳,他就抱着20多斤重的女儿一圈一圈地在走廊来回走,等到女儿睡熟了,再抱着女儿在床上斜靠着躺一躺。祁周虹心疼他太累,让他将末末放在床上睡,可石钟山坚持不肯:“末末身体不舒服,一放就会醒,一醒就会哭,我宁可自己累点,也不想看到她哭鼻子。”说着说着,他先泛出了泪光。

女儿这次重病后,石钟山开始思索着找个“可靠的人”来照顾女儿。偏巧那时“非典”流行,思来想去,石钟山提出让祁周虹辞掉工作:“小祁,你辞职回家照顾末末吧!她再这么病一次,我非心痛死不可。再说,现在‘非典’闹得厉害,你的安危比较重要,挣钱养家的事,我来。”见丈夫说得如此严肃与动情,祁周虹不好再说什么,只好答应辞职回家,当起了“后勤部长”。

祁周虹辞职回家后,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了石钟山身上。此时,《幸福像花儿一样灿烂》正需要改编成电视剧,所以,石钟山每天的工作量大得惊人,可再怎么忙,他每天都要给女儿讲故事,陪女儿睡觉,还开始为女儿写书。“小祁已经回家了,有些工作可以让她做嘛。”朋友们见他每天火急火燎,都纷纷劝他,可石钟山却一笑了之:“从小我带末末比较多,她很依赖我,一天看不到我就伤心得哭个不停。有一次我出差2天没回家,她抱着我的拖鞋硬是整整哭了2天。所以,我宁可自己累点,也不能让她因为看不到我而哭鼻子。她一哭,我的心就跟着哗啦啦地碎一地;她一笑,我就幸福得像花儿一样灿烂。”

36岁得女的石钟山在女儿面前温柔成了一根软软的青藤,所以,每每提及此事,祁周虹总会半嗔怪半骄傲地说:“男人就是善变。末末出前生,他还信誓旦旦地答应我有了女儿以后我第一,女儿第二。现在呢?女儿第一他第二,我成了他们父女之外多余的人。”

幸福三人行,

我的幸福没有终点

末末一天天大了,可石钟山能陪在她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随着《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幸福像花儿一样》火暴银屏,石钟山越来越忙了,等末末7岁时,石钟山连回家给女儿讲睡前故事都成了奢侈。正因为无法时时陪在女儿身边,石钟山对女儿有些溺爱地宠,只要女儿提出的要求不那么过分,他都会满足。比如给她买几本图画书,让她偷偷吃祁周虹不允许的零食。可女儿天生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所以,常常这边石钟山刚做了“地下工作”,那边就被末末“出卖”了。这还不算,石钟山有时还会被这对母女一阵取笑。

一次,末末想吃冰淇淋,就趁晚上陪石钟山遛弯的空当悄悄提出了要求。石钟山二话没说,买了一个30元钱的冰淇淋球给她。可吃完后,末末回家就向祁周虹“告密”:“爸爸今天给我买了个冰淇淋球,我让他给他自己也买个,他不肯,还说不想吃。可我吃的时候他坐在旁边一直看,我看他哪里是不想吃,分明是小气,舍不得花钱!”一席话,惹得祁周虹大笑不已,而石钟山呢,作势要倒,旋即跟着大笑。

因为女儿,石钟山不仅对祁周虹管得紧了,对自己也严格起来。2008年年初,考虑到自己之前的很多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后,因为诸多原因反响不如预期,石钟山决定成立影视演艺工作室。“想让自己的东西拍成影视剧后保留原汁原味,就必须参与到整个改编工作。这样才能相对保证质量,这也算是我事业的又一个扩展吧。”石钟山决定在新剧《幸福还有多远》中初步试水,参与了改编、拍摄的部分工作。6个月后,由他任编剧、导演、制片人的《幸福的完美》也顺利开机了。石钟山的事业,由此进入了另一个高峰。

虽然事业蒸蒸日上,可家中那一大一小还是牵动着石钟山最细微的神经末梢。只要一回家看到妻子女儿情绪高涨、欢天喜地,他就觉得踏实,觉得生活有奔头;可只要这两位稍有不安,他就紧张得心神不宁,哪怕是小小的感冒都会极大地影响他的心情。所以,石钟山对妻女看得很紧,特别是祁周虹,只要他认为不妥当的、不安全的事,他就专制地不许祁周虹“越雷池一步”。末末上幼儿园后,祁周虹便抽空考了驾照。可等到末末上小学了,石钟山还没让她摸过一下自家汽车的方向盘,总找各种理由拦着。祁周虹等得不耐烦,生气得跟他争执:“女儿喜欢玩,你又没时间陪,我要是练会了不就方便多了?”可石钟山比她更有理:“女人开车就是不行!我宁可把危险留给自己,也不想你出事。男人有时候是很脆弱的,你不要挑战我的极限!”就因为这句气势汹汹的话,到现在为止,祁周虹都没能开上车。

不仅如此,石钟山那颗焦虑的心更是早早地飞到了几年、几十年之后,他操心末末上学太累,操心将来老了怎么陪祁周虹,怎么给末末带孩子、管家务……

2009年5月的一天,石钟山突然看到一则消息:英国研制出一种延缓衰老的针剂,正在试验阶段。他立刻兴奋地打电话给祁周虹:“小祁,听说英国研制出了一种延缓衰老的针剂,我要多挣些钱,到时候咱们俩打上一针,这样就可以多陪末末几十年。”祁周虹听了,笑得眼泪差点掉出来:“真是老糊涂了,真要操心,就操心操心末末今天的家庭作业!”

因为祁周虹一句话,石钟山还真“操心”起女儿的学业来。“六一”儿童节,石钟山在博客上撰文《童年快乐》向女儿表决心:“现在的孩子,没完没了的作业,没完没了的课外班,作为父亲,我深为自己不能给女儿一个快乐的童年而愧疚。我能做的,只是不在分数上与孩子过于计较。当然,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能够真正地快乐起来,那将是我们共同的幸福。”

因为怀抱着这样一种幸福的渴望,所以在7月电视剧《幸福还有多远》播出后,当笔者询问石钟山对幸福的看法时,他笑着回答:“我的幸福一直在路上,也不会有终点。”

上一篇:中秋节的月亮范文 下一篇:关于梦想的演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