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11-26 14:03:23

关于黄河的诗歌

关于黄河的诗歌篇1

【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内心有家国意识。

2.通过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内容结构,理解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提问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授课类型】诵读课、自读课

【具体环节】

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

黄河,每天从我们的身边静静流过,无声无息,但她却是无数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话题:人们歌咏她,因为她古老,她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人们尊重他,因为她厚重,她书写了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人们敬畏他,因为她沧桑,她与她的人民一起经历过抗争与苦难。

下面我们就欣赏一首与黄河有关的歌曲,大家用心聆听,听完后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

播放《黄河颂》歌曲视频。学生谈感受从而引出词、曲作者及创作背景,巧妙而幽默地让音乐课代表和历史课代表回答,以缓解刚开课时学生的紧张情绪。

二、背景介绍,带入情境

1938年,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诗人光未然随抗日部队行至大西北黄河岸边,壶口瀑布的巨浪滔天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于是,他挥笔写下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后,心潮澎湃。于是两人合作,一个作词、一个谱曲,连续创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南北。《黄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其中《黄河颂》《黄水谣》《保卫黄河》流传最广。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二乐章《黄河颂》。

三、激情诵读,唤起欲望

从题目上看,关键词是哪一个?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颂黄河的呢?在反复诵读中我们会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听我朗读课文,你们的工作:

1.疏通字词,掌握节奏,体会情感。(即做到准确、流畅、有感情)

2.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颂黄河的?

老师配乐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唤起他们的朗读欲望。

(多媒体精心选裁的画面、旋律与文本内容相一致,与老师富有激情的朗诵相得益彰。预设朗诵结束,听课师生应该自发的热烈鼓掌。)

如有掌声,即兴采访学生听后感。引导学生初步感悟要读好诗歌该注意什么。

明确:要做到感情充沛,就要把握节奏的轻重缓急,语气的抑扬顿挫,关键字词的重读。

四、文本分析,诵读贯穿

(一)朗诵词分析:

用这种方法,自由朗读朗诵词部分,谈谈这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该如何朗诵这一部分?

抓关键词、句重读。

明确:“伟大而又坚强”是中心句,关键句,要重读,加强语气,读出昂扬斗志,慷慨激情,这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作用:铺垫、总起、引领下文。

学生齐读,体会作用,希望读到关键词句时加强语气。

(二)歌词分析:

该以怎样的语气语调处理这部分的朗读?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并展示。(ppt中已把歌词部分划分开四小节)

提示:描绘黄河状貌的抓体现气势的关键词;歌颂黄河精神的根据内容抓语气语调(即三处“啊,黄河”读时情感处理有何不同)。

学生先个人思考,再小组交流,之后展示。

明确展示要求:可选取某一小节分析,小组先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朗诵,再由代表分析如何处理朗读,其他成员进行补充。

小组展示,老师引导。

明确:第一小节关键词:望、奔、掀、结、奔、劈等动词,要读出黄河气势。如“奔”字读出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势。

第二、三、四小节,以读促讲,以读明文,在读中明确情感基调,在读中明确内容结构:

历史贡献:摇篮――养育了中华民族――深情舒缓

地理特征:屏障――保卫了中华民族――坚定有力

自然特点:臂膀――恩泽、激励了中华民族――激昂高亢

1.读出黄河的特点

2.自然得出内容结构(形态的描绘、精神的赞美)

(三)小结:

结合本节课你们的朗读体会与经验,自己总结一下怎样才能读好诗歌?

理解诗歌内容;投入自己的感情;了解创作背景;读好关键词句……(最能体现诗歌内容、抒发我们感情的词句,就是关键词)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哪些辅助手段增强我们的朗诵效果?

布置背景、配乐、加入动作、表情、手势、分角色……

(四)分角色齐读:

朗诵词,老师读;第一小节,某个男生读;第二小节,女生读;第三小节,男生读;第四小节,全班齐读。

五、延伸拓展,学会爱国

作者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民族精神,激励我们要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这种黄河豪情在那个战争的年代唤起了多少仁人志士的爱国激情,激励着他们为了革命胜利,为了新中国成立而抛头颅、洒热血,付出青春、付出生命而无怨无悔。而今天,和平年代的我们该怎么做,才是爱国呢?

心中有家、有校、才有国,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公民。

六、作业布置

1.回家后给父母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请家长在书上签注听后感言;

关于黄河的诗歌篇2

关键词:以学定教;主问题引领;“教”与“学”相融

一、产生背景

我们学校地处余姚城郊,由于地域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本地成绩好点的学生差不多都跑到城区学校去了,学校现在基本上属于外地民工子弟学校。学校领导为了缓解教师超编的压力,便竭力把一些差不多是小学二、三年级水平(当然不是二、三年级中的优秀者)的学生也招了进来,反正人数比较可观就行。同时,校长又迫切希望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不断组织月考,与兄弟学校比试成绩高低,并让每个老师每学期上一堂公开课。此文便是三年前那堂校级公开课的产物。

课前,认真备课是必需的。我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研究透彻,还看了些《黄河颂》的获奖课例。我当然想过不“预设”课堂教学,让学生提问,自然生成教学过程。但是,因为平常上课,他们差不多有95%以上的问题不能回答,自问自答(或屏显答案再讲解),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上公开课了,我要让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一些必须弄清的问题得抛出来,让学生弄清楚。认为这同样是“以学定教”。但有一件事还是做错了:我让学生预习《黄河颂》却没布置预习题。

二、过程呈现(包括某些片段实录)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大家听过有关《敕勒歌》的故事吗?很久以前,敕勒民族在与来犯之敌作战过程中一度屡战屡败,以至于士气消沉。然而,在战斗的间隙里,有人轻轻地唱起了《敕勒歌》,接着,更多的人唱起来,最后全体高唱,唱完以后,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战士们一鼓作气,一举打退了敌人,取得了胜利。从中可以看出,文学艺术是极具鼓动性和感召力的。下面,我们就深入《黄河颂》去感受一下,看看它是否同样能鼓舞我们,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去抗击日本侵略者。

(二)先看黄河在地图上的形象(PPT展示)

(三)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四)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后学生齐读

(五)思考:

1.从题目看,哪个是关键词?全诗分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看成是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凭什么说黄河伟大而又坚强呢?

2.歌词主体部分前边与后边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作者从怎样的视角写的?表现了黄河什么特点?

3.颂黄河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赞颂黄河?“摇篮”、“屏障”如何理解?

4.诗的最后几句是尾声,主要写什么?

5.作者为什么写这首诗?目的是什么?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吗?能激励、鼓舞全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外敌吗?(附板书)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六)作业:朗诵《黄河颂》,寻找田汉的《毕业歌》来感受。

三、课后反思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它以热烈歌颂的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学、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本以为这篇课文可以上得很精彩,结果大失所望:“教”者对于“学”者而言,差不多就是隔靴搔痒,双方不在同一个频道。这怪我事先没布置预习题。他们的所谓预习,就是读它一、二遍,字认识了,感觉歌词有点激情而已,至于问题,全然没想过。只有极少数要好点的学生,拿着参考书认真地看了几个问题与答案,但又没有真正吃透,一旦撇开书本,就没办法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问他们有什么不懂,他们会提出建设性的问题来吗?如果任由他们提没什么价值的问题,那我这节课会解决些什么呢?学校总是要讲究教学质量的。学生的自主学习缺乏深度,就只有教师牵着他们,迫使他们思考他们不曾思考的许多问题。对于小学六年不曾读过什么书的学生来说,做老师的该怎样引领才会真正让他们多懂点什么?

都说教育是慢的艺术,语文教学应该也不是快的艺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每节课的效率是关键,因而每节课都必须切实解决最重要的问题,而最重要的问题通常肯定不会由我们的学生提出,所以,问题全由老师提出也不是可怕的错`。所谓“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我上《黄河颂》最失败的地方在于问题太多,教学内容不够集中。因为问题一多,不能快速解决,而时间有限,最后,我还是没能把“我们民族的屏障”――“我们民族精神上的城防”(本节课难点)这点给解释透彻,更不用说花时间多诵读了。

上过这堂课以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现代诗歌教学既充满美感,又能让“教”与“学”水融,水到渠成,让课堂充满成长的气息呢?针对《黄河颂》这篇课文,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自己平时上现代诗歌的体会,我想谈几点看法。

(一)感知诗歌:声情并茂地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注重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行教学;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刚拿到一首诗,首先是“跟着感觉走”,尤其对学生来说,在他们的直觉还不是很丰富的情况下,就需要教师用一种很好的方式引领学生投身到作品的感性世界,初步领略和体味诗歌的韵律美、意象美、语言美。毫无疑问,最好的方式就是声情并茂地朗诵,朗诵是开启一首诗歌大门的钥匙。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生受用不尽。”叶老的这句话,可以说是一语道出了“吟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很好地体会和思考。拿《黄河颂》来说,如果老师自己朗诵得很不错,不妨先来范读一下,这样显得更亲切而富有感染力,也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齐读,读准字音、节奏,读出磅礴气势,让他们初步进入作品美妙的感性世界。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诗歌不需要怎么讲解,只要不断诵读,“其义”大体就可以“自显”了,如流沙河的《理想》,诗中那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就是最好的解说词。《黄河颂》的文字看来也浅显明白,但有些表述,你真要弄懂为什么那么说,也不是很容易的。如:为什么说黄河“伟大坚强”,为什么说黄河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等等。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品析了。

(二)品析诗意:深入浅出的解说

前面我提到过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既然我们得面对这样的学生,自然得“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现在,假如我再上《黄河颂》这篇课文,我会删掉许多问题,只留下重要的三、四个问题放到课堂上讲深讲透,情况肯定好得多。因为重点、难点解决了,次要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腾出来的时间,可以多朗读,可以进行很有意义的拓展延伸,要不,做这些工作的时间就没有了。

那么,针对《黄河颂》这篇文章,留哪几个问题一定得在课堂上解决呢?

《黄河颂》歌词的主体部分“描写”与“歌颂”两块内容要分得清;“颂”,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大意也该知道;还有就是:为什么说黄河“伟大坚强”?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及我们民族的“屏障”?凭什么说黄河可以激励中华民族?这里,最关键的是搞清楚黄河“伟大坚强”(可从黄河的形象与功能角度考虑)在哪里。黄河有怎样的形象?教师可提示:横贯东西,高低落差大,气势磅礴,弯弯曲曲,让人想到它“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坚强”等等。还有,黄河横贯东西,气魄宏大,就形象而言也是伟大的,再加上黄河千百年来哺育、保卫了中华民族,当然称得上“伟大而又坚强”,而黄河“百折不挠的品质,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更能激励中华民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上的城防,没有“民族精神上的城防”,光靠“黄河天堑”,终究还是挡不住敌人进犯的脚步的啊。在外敌当前的情况下,人的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不屈的精神才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

讲深讲透了以上这些问题,学生再回过头去看这歌词,理解的深度自然就很不一样了,朗诵起来感情也肯定充沛多了。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李镇西老师说过的一句话:“阅读教学的起点在什么地方?应该在学生的心灵。”“阅读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心灵出发。”是啊,我想,这该是我努力的方向。好几年前,本人上冰心的《纸船》,就是先由学生提问,然后由学生合作解决,不能解决的,由老师解决。课上得自然、潇洒、随意。但如果学生的基础实在太差,作品的有些内容又太深奥,我们的课程又有相应的需要实现的目标,我们还能“信马由缰”地上课吗?

对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问题不能回答的学生来说,“预设”,是必需的;他们不思考,你迫使他们思考也是必需的。关键是,你得“预设”“牵一发而动全身”、“触类旁通”的主问题。你提出的问题,也允许他们回答不出,但是,在你形象透彻地讲解的时候,学生在仔细倾听,学生能心领神会,心有共鸣,这样,我们教学的目标不也就达到了吗?这同样也是“以学定教”啊!

(三)升A诗情:推而广之的引入

《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在抗战时期,当演出队把《黄河大合唱》这部大型音乐作品演出完毕,其所产生的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是可以想见的。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切地感受到这点,我们可以把田汉的《毕业歌》拿来(屏显歌词),声情并茂地朗诵给他们听,再把这首歌很富有表现力地演唱一遍(或放录音),然后让学生齐读,齐唱。在这样的歌曲感染下,人的爱国心不被激发出来是太有难度了!如果课堂时间允许,还可以放《松花江上》给学生听,可作适当的点拨、讲解。这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必定会越来越浓,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不同的教法也许有不同的好处,一棍子打死某种教法肯定是不妥当的。学生获得知识,养成能力的途径、方法毕竟不是单一的,清晰的,而是多向的,模糊的。我们不知道一堂课到底能让学生获益多少,作为教师,我们所要做到的是让课堂效益最大化。如果一堂课里,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在主问题引领下,讲解得较多,学生听得很好、很专注,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间师生的内心产生共鸣,那应该也是一种美妙的境界。

关于黄河的诗歌篇3

一、从内容看,第一节是朗诵词,是全诗的序曲部分。主体部分一开始便展示了主人公登高纵目的形象。这样开头,既借以起兴,又为全篇壮阔、热烈和深沉的意境确立了基调。这一段中,诗人以大全景式的画面描绘了黄河的雄姿。一个领字“望”,有俯瞰之势,雄浑而辽阔。诗人不是静止地描绘黄河的景观,而是从大处落笔,巧妙地运用隐喻手法,以“奔向”“掀起”“结成”“劈成”几个响亮有力的词,一气贯通,将黄河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的壮观景象作了宏大的描绘,展示了古老黄河的磅礴雄浑,恢弘壮观。这一段对黄河景象各个侧面的描述,为音乐语言的描绘提供了充分想象和抒情的基础。

进入第二段,首句是“啊!黄河!”的赞语,三字一顿,文笔跌宕,道出了无限感慨。从上下段关系看,这一句既承接了前一段内容,又领起下文,并推进一步,由前一段的赞叹激起感叹。诗人一往情深,以驰骋的想象,缅怀了祖国光辉灿烂的历史: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演绎!

深沉的感叹,概括的点染。第二人称“你”的出现,更添亲近自然之感。从内涵上看,更是深入底蕴,揭示了黄河的伟大所在。一切理语皆情语。这些词句昭示我们:伟大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从来都是坚强不屈的,有着与敌人血战到底、夺取最后胜利的英雄气概。黄河,母亲河,便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啊,黄河!你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惟其伟大而崇高,更加昂扬而高亢。

诗人于热烈的赞颂中,完成了对黄河的英雄形象的展示。这里,由黄河的雄姿,追溯祖国的文化,由对景物的铺写,进入到对民族精神的颂扬,艺术构思向前发展了,语调笔锋也发生了转折。这正体现了歌词艺术的流贯和变化两大特性。流贯使主题单一、纯清;变化,则使内容丰富、生动。

第三段,“啊!黄河!”的赞语第三次出现,是歌者心潮的激烈迸发。从作用上看,将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形成和谐、工巧但又纵横有力的结构美。接下来,歌词照应第一段总写全景,再现了黄河的雄姿,同时,化实为虚,使母亲河的深厚、博大的情怀得到升华。这是无限深情的臂膀,这是无限温暖的胸怀,与前段“摇篮”的比喻相呼应,母亲的形象美感大大增强,诗人的感情在母亲形象的激励下达到顶点,禁不住以呼告的方式,表达出我们要做无愧于黄河的儿女,要像黄河那样伟大坚强,要具有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念。

黄河巨人的形象,以其豪壮的气魄和不可阻挡的力量,激励着中华儿女勇往直前。《黄河颂》这篇作品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它深刻表现了当时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高涨的抗日情绪,表现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

二、《黄河颂》的艺术力量,也来自于诗人所选择和创造的表现形式。全篇文采斐然,古风犹存,显示着一种独特的语体风格。诗人适当运用了一些富于色彩、十分凝练的文言词语,使语言丰富多变,生动厚重,从而形成宏伟、壮丽的艺术特色。这一点跟感情内容上的崇仰古国文明、光大民族精神是和谐统一的。全篇的句式长度悬殊甚大,短则三字,长则十七字。这种自由诗体的句式所产生的语言节奏强烈而富于变化,充分地表现了特定的感情内容。《黄河颂》的语言,韵律响亮,节奏铿锵,朗诵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尤其独特的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双声叠韵词。“叠韵如两玉相叩,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联,取其婉转。”两者的使用,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本诗中,诸如澎湃、宛转、连环等双声叠韵词多达十来个,它们均匀地贯穿于全诗之中,配合使用,造成了绘声绘色、美妙动听的艺术效果。

关于黄河的诗歌篇4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L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赏析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唐代诗人。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有深意。

关于黄河的诗歌篇5

【关键词】艺术歌曲 浪漫主义 诗歌 音乐 伴奏

艺术歌曲兴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浪漫时期,它是音乐艺术领域的一种特定的概念范畴,是一种声乐艺术体裁形式。由于德国的Lied开创了艺术歌曲的新纪元,因此“Lied”一词成为艺术歌曲的代名词。艺术歌曲它不同于其他歌曲形式,“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以文学家的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唱曲,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对声乐演唱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艺术歌曲寓意深刻,表情细致,内涵丰富,格调高雅,结构严谨,旋律大气,伴奏密切。中国艺术歌曲的产生则是在20世纪初,由于西方文明与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碰撞,加上我国音乐留学生回国,大量西方创作技法传入我国,中国作曲家借鉴外国艺术歌曲创作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音调相结合,选用中国传统的优秀诗词与西洋乐器相合的形式,创作了大量中西结合的具有浓郁中国味道的艺术歌曲。这些作品既体现了与西方的联系,又具有中国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特色。

提及艺术歌曲,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伟大而卓越的音乐家―― 法朗茨・舒伯特。他有“歌曲之王”之称,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他在艺术歌曲创作中的历史地位无人能比。同样,黄自则是中国艺术歌曲的一代宗师,在我国音乐历史长河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两位艺术家虽然在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以及创作手段方面存在着一些

差异,但是他们在艺术歌曲的创作表现方面有着很大的共性:

一、浪漫派音乐风格

舒伯特短暂而璀璨的艺术生涯处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交替阶段。舒伯特的作品继承了古典乐派的传统,同时又深受德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选用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诗歌做歌词,吸收奥地利民间音乐素材,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和《冬之旅》、《美丽的磨坊女》两部声乐套曲。他的作品突破了循规蹈矩的形式,以个性化的音乐语言,不拘一格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感受,侧重内心体验和真实感受的宣泄;注重音乐和文学艺术的结合,吸收民族民间音乐、民间文艺以及民俗中的精髓。在他的艺术歌曲中,诗歌、音乐旋律和伴奏声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诗歌为音乐提供了形象,而音乐又充分展示了诗的意境。

黄自是中国艺术歌曲的一代宗师,接受的教育是以欧洲古典与浪漫时期的作曲技法与音乐理论为主,并且在他的音乐作品中都鲜明的体现了这一点。黄自的音乐作品属浪漫乐派的表情主义,追求结构完整,注重音乐的表情性。他的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是充满内在的抒情和鲜明的艺术感染力,以音乐语言的优雅生动,富于艺术景致。黄自作品精致、典雅,乐曲感情细腻,意境含蓄,结构简洁、严谨,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曲调流畅、优美,歌词与曲调高度结合,词与曲、旋律与伴奏的结合都有艺术上的独到之处。

二、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艺术歌曲是音乐与诗歌文学的高度完美结合。纵观任何一个国家艺术歌曲的兴起,都是与诗歌创作的繁荣密切相关的。艺术歌曲这种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歌曲,所选用的都是极为精致、意义深远、情感细腻入微的诗词。从舒伯特和黄自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二者的艺术创作都擅长以诗歌为题材。尽管是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诗歌,但两位作曲家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把旋律与歌词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好像是从诗歌的朗诵中自然流露出来,生动的表现了诗词的意境。

舒伯特是一位富有诗人气质与灵性的作曲家,他的艺术歌曲是带有音符的诗歌。他对诗歌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善于发现诗中所蕴含的韵味和意境,并使音乐与诗完美的融合,无论旋律、和声、曲式、速度、力度都和诗歌紧密配合。舒伯特的歌曲绝大部分选用了歌德、海涅、席勒等大诗人的诗歌作为歌词。舒伯特的作品音乐与诗歌奇迹般的交织在一起,旋律创作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就使他的艺术歌曲不仅能够准确形象地概括和提炼诗歌的精髓,而且比诗歌更具表现力、想象力和感染力。

作品《鳟鱼》是舒伯特艺术歌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它脍炙人口,经久不衰。《鳟鱼》是舒伯特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谱写的歌曲。在前奏中,钢琴形象生动地弹奏出小河流水潺潺,小鳟鱼在清清的河水中畅游的情景。歌曲一、二段曲调活泼、欢快、跳跃,旋律一直在中上声区中旋转,描述了小鱼在清清的河水中多么欢畅,描写了渔夫的思绪和“我”的期望;第三段转入暗淡的小调,用斥责般的接近朗诵的曲调,表现了作者对渔夫的卑劣手段,丑恶的欺骗行为的愤慨。在“立刻就把水搅浑”一句,钢琴伴奏的短促紧张,在接着的“提起钓竿,把小鳟鱼吊到水面”一句,钢琴伴奏快速激动,表达了“我”的愤怒与惋惜;最后,歌曲的结尾回到歌曲开始的旋律,河水又恢复了平静,但小鳟鱼却不见了,“我”面对这一冷酷的现实,万般无奈。

黄自先生他对古典文学、古典诗词造诣精深,具有深厚的美学素养。为了刻画生动的音乐形象,他的艺术歌曲强调音乐与诗、情、魂融为一体。黄自注重词曲的结合,讲究歌词的节律和韵味,旋律与歌词的发音吐字相吻和,不但力图准确地表达歌词的内容,还力图使音乐的音调和节奏与诗歌的声调和韵律紧密配合。正钱仁康先生这样写到“黄自的抒情歌曲,善于用精炼的音乐语言表现诗的意境,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和诗歌结合得非常妥贴”他的音乐感觉好像是从歌词的朗诵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具有感人的音乐美。

黄自先生为白居易诗谱写的艺术歌曲《花非花》,虽然只有26个字,歌词与旋律的结合十分巧妙。旋律简洁流畅,琅琅上口,极富艺术感染力。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的旋律以起音la上行二度和下行三度的进行,表现“花非花,雾非雾”所蕴含的不可捉摸,虚无缥缈的意境,淡雅地勾勒出歌词的意境及歌者的心绪;第二乐句它将全曲的情感、思绪推到高潮,最后七度下行大跳后级进上行巧妙地结束了全曲,连续欲扬又抑的旋律走向犹如对美好事物的的不可把握,对岁月流逝的无奈的感叹,表现了作者伤感惆怅的心情,音乐的递进和张力表达出诗意中的沧桑感。此曲旋律与诗句内容、情感的结合可谓天衣无缝,旋律使歌词的内涵得以充分延伸。由于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创作十分注重词与曲的巧妙结合,因此,其刻画塑造的音乐形象尤为感人。

三、钢琴伴奏与人声的二重奏

舒伯特和黄自的艺术歌曲的伴奏在音乐的总体结构中都居于重要的地位,伴奏充分发挥钢琴的艺术表现力来共同塑造和表现歌曲的艺术形象。在他们的作品中钢琴伴奏用各种织体与人声交相呼应,渲染气氛、烘托意境,更深层地对歌词的内涵作进一步的开掘,与声乐旋律一起塑造音乐形象,形成了器乐和人声奇妙的结合――钢琴伴奏和人声的二重奏。艺术歌曲的伴奏不只是把和弦填进去来衬托歌唱者,而是已经融入歌曲旋律中成为歌曲整体的一部分。歌词、演唱、钢琴伴奏三者合一,衬托出歌词的深刻含意,带动演唱者的情绪。

舒伯特的作品音乐赏心悦耳,旋律优美,精挑细琢,充满了青春的美丽、幻想、忧郁和悲伤;充满了纯正的理想主义和大自然的庄严,充满了纯粹的美感。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舒伯特有意识的把和声及器乐伴奏等纯音乐因素提高到诗和旋律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要给歌曲周围造成一个重大的音乐机体的力量,这力量足以在诗与音乐之间建立均衡关系”。伴奏和人声完美无缺,加上优美的歌词,就更显得光彩照人。舒伯特的代表作之一, 歌曲《纺车旁的格丽卿》为了逼真地塑造人物形象和描绘出歌中的情境,乐曲从一开始便由钢琴奏出连绵不断的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加上动感十足的6/8拍节奏,形象地描摹出少女格丽卿手摇纺车轻盈回转的动态。钢琴伴奏除用贯穿全曲的具有流动感的十六分音符模仿纺车的转动外,在第二句句未,当歌声唱到“和他的亲吻”处时,钢琴伴奏突然从连续的流动音型变为连续三小节的和弦音伴奏。描绘歌曲中少女沉溺于幸福的想象时,纺车停下,棉线中断,伴奏继续延续开头的音型,使全曲连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高潮的处理则是通过伴奏音流的嘎然而止,并用不协和和弦的音响来揭示格丽卿不平静的内心世界和抑制不住的感情,以及暇想中不知不觉地停下手中的纺车和中断棉线的情态。表现少女格丽卿独自一人一面精神恍惚地转动着纺车,一面思念着心上人时的炽热情怀和焦虑情绪。

在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发挥出展示整首艺术歌曲内涵的重要独特的艺术作用,使艺术歌曲大大地增添了艺术魅力。离开了歌调,伴奏几乎可以成为钢琴独奏曲。如黄自先生为《春思曲》编配的钢琴伴奏分为三部分,采用了不同表现力的音型。一开始由左手弹奏歌曲旋律,低徊、委婉,右手以八分音符柱式三和弦或七和弦连续进行,生动而轻盈,好似春雨滴滴答答的声音,形象地勾勒出春雨绵绵的情景,衬托出歌词描绘的主人公淡淡的哀愁的情绪。中间部分(11―16小节)的伴奏以左手疏松的八分音符节奏与右手紧凑的十六分音符节奏同时进行,分别演奏琶音和弦,对比鲜明,一组接一组波浪式的音符进行,烘托出女主人公孤独、羡慕、不平静的内心。歌曲的高潮部分――第三部分伴奏是带旋律的和弦进行,21、22小节左手震音音型,增加了音乐的紧凑感,将情绪推到最高潮,无限延长给演唱者充分发挥的空间。歌曲的尾声主旋律再现,连绵、轻柔的渐渐消失,令人回味无穷。这首歌曲多变的伴奏音型的有机结合,衬托出各段歌词内容抒发的不同心境,推动了歌曲的发展,使歌曲有血有肉,有情有感。

由此可见,两位艺术家虽然在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以及创作手段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他们在艺术歌曲的创作表现方面有着很大的共性:音乐风格都是浪漫派音乐,又受到古典主义音乐的熏陶;都善于用精练的音乐语言表现诗的意境,使音乐与诗歌巧妙结合,准确、形象地概括和提炼诗歌的精髓;他们都使用钢琴为艺术歌曲伴奏,赋予钢琴伴奏音乐形象,是歌词、旋律、伴奏三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意境完美。

参考文献:

① 罗依琪 :《黄自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评析》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② 钱仁康著:《黄自的生活好创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年第1版。

③ 【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第477页

④钟玲:《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 《四川戏剧》2007年01期

⑤ 刘方洪:《完美的诗歌与完美的音乐 》 《四川戏剧》2008年02期

⑥何佳培:《浅析《思乡》和《春思曲》的伴奏特色》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9月。

⑦宋琰光:《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表现方法》 《理论界》 2008年3月

⑧ 李林:《诗歌与音乐的交融与会通》《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06年第1期。

⑨ 刘雅丽《浅谈黄白艺术歌曲创作中词曲关系的处理》《中国音乐》2007年第2期

关于黄河的诗歌篇6

关键词:大众文艺;黄河文艺;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070-02

十七年文艺中,通俗性的大众文艺是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已成为热点。鉴于大众文艺是一个庞大的研究对象,本文试图从一较小的切口入手,即着重考察十七年大众文艺的“黄河言说”,在仔细梳理黄河大众文艺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十七年大众文艺中黄河形象建构及黄河的国家隐喻与象征的分析,从一侧面认识十七年大众文艺与国家政治认同建构之间的内在关联。

一、黄河大众文艺发展概况

1949年以后,有关黄河的大众文艺作品大量涌现,这和新中国党和政府对黄河的重视很有关系。据笔者掌握的材料,第一本通俗性的黄河大众文艺作品应该是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印的《黄河诗歌快板选集》第1集,黄河水利委员会1950年6月刊行,为黄河丛书之一种。本书收诗歌、快板、小调、歌谣等各类通俗作品共五十余首,重要的有王化云的《庆安澜》、郭小川的《我们歌唱黄河》、王亚平的《黄河英雄歌》等。《黄河诗歌快板选集》的编撰方式很有特点,它是由党或政府的非文艺性机构组织编写、印刷、出版的,在这之后,黄河水利委员会继续编印了不少这样的大众文艺作品,如1950年11月刊行的《说唱黄河》,1956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说唱黄河》第1辑、《黄河歌选》等。1949年以后,在大型的政治运动或工程活动中,相应的负责机构一般都要出面组织编写与此活动有关的大众文艺作品,以进行宣传鼓动,这已经成为惯例。《黄河诗歌快板选集》应是此类活动中最早产生的一批成果。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说唱黄河》第1辑的编写明显是为了配合政策的宣传。古人有“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这些作品反复宣扬黄河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正在变清和将变得更清,是为了说明共产党领导的英明(圣)。《歌唱黄河万年清》就有“‘圣人出,黄河清。’/中国出了!”这样的诗句。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有古今、清浊对立的二元结构,在这种二元对立结构支配下,黄河前景显得愈加美好,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的豪迈激情。

《黄河歌选》选辑了反映治黄的歌曲,其主题是歌颂第一个五年计划和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灿烂远景。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这次会议以后,关于黄河方面的宣传小册子和通俗性文艺作品明显增多。1955年出版的此类作品有:王维屏、胡英楣编写的《伟大的黄河》,张含英的《我们将怎样改造黄河》、《征服黄河》,中国人民总政治部文化部编印的《黄河》,韩廷佐编写的《黄河》,黄河水利委员会编辑室编著的《征服黄河的伟大事业》,华山的《黄河散记》等。1956年这方面的著作出版的更多。时期,关于这方面的书籍也在继续出版。以上普及黄河知识小册子的大量出版,说明了解放后新中国党和政府对黄河问题的高度重视。这些小册子反复突出了几个关键词:“水害”“孽龙”“改造”“征服”“降服”“黄河在前进”。在人与黄河(自然)的关系中,突出的是人(人民)的绝对主体性地位,在新中国,黄河这条“孽龙”将完全被人民所征服,而为人民所用。

1955年、1956年集中出现的一批通俗性黄河文艺作品,与上述普及黄河知识的小册子的主题非常一致,如张玉堂、傅广禄的相声《千年黄河要变清》(工人文艺社1955年)。1956年出版的通俗性黄河文艺作品最多,计有四川清音《黄河清》(对唱)(通俗文艺出版社1956年)、《千年黄河要变清》(搬水船)(陕西人民出版社1956年)、《黄河笑》(甘肃人民出版社1956年)、李兴运《唱黄河》(快板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56)、陈寿庚《歌唱黄河》(唱词)(湖南人民出版社1956年)等。四川清音《黄河清》,通过黄河长江的对话,写出了根治黄河的远景。《黄河笑》通过黄河自述,说明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伟大意义,以及黄河将为人民造幸福的美丽远景,鼓舞农民积极保持水土,参加根治黄河的伟大事业。李兴运编的快板集《唱黄河》与陈寿庚编的唱词《歌唱黄河》与上述作品的主题大致相同。

1958-1960年三年间出现的通俗黄河文艺作品,是为宣传黄河上进行的大型水利工程服务的。这些作品有:《黄河谣》第1册(1958年)、山东快书《黄河飞渡黄河奇》(敦煌文艺出版社1960年)、电影文学剧本《黄河飞渡》(敦煌文艺出版社1960年)、《腰斩黄河文艺选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黄河飞渡黄河奇》与电影文学剧本《黄河飞渡》都与运动中甘肃永靖县在黄河上架的大渡槽(英雄渠)工程有关。两部作品虽然形式不同,人物不同,但所反映的事迹是一样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运动中人对自然那种绝对主体、绝对征服的姿态在这两部作品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如《黄河飞渡黄河奇》:“这正是,自然改变人改变,/人的意志能胜天”。在架设大渡槽的工程中,还涌现了不少诗歌,这些作品一部分收录在《黄河明珠――永靖诗词集》一书中,如王秉祥的《红旗永插黄河崖》:“黄河今日作俘虏,/鲁班杨将拜下风。”

在解放后的1950年到1960年之间,出现一个出版通俗性的黄河文艺作品的高潮,这是为当时党的黄河大规模治理的大政方针服务的。1960年以后,通俗性黄河文艺作品在量上明显减少。

二、大众文艺的黄河形象建构

这些黄河文艺作品,都是为了配合宣传党治黄的大政方针政策,因而,大都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性。呈现在这些作品中的黄河形象,一方面,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其形象与作为民族母亲的黄河形象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对比。下面,我们就看一下黄河形象的一致性及其与民族母亲形象之间的巨大反差,并对一致性及反差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解读。

呈现在这些作品中的黄河形象,大都是野性的黄河,凶恶的黄河,罪恶的黄河。黄河是“捣蛋鬼”,是充满罪恶的:“黄河水,黄河水,/你是中国的捣蛋鬼。/人民为你加负担,/庄稼财产被你淹,你的罪恶已有几千年,/今天我们和你来作战。”黄河是害根:“黄河为害数千载,/封建王朝治无能,……/全国解放于四九,/发出治黄令,/全民动员齐下手,/要断黄河一害根。”一些作品把黄河与长江对比,来表现黄河的凶恶,突出长江是条驯善的河流,在《黄河清》中,驯善的长江批评黄河:“自古以来你爱闯祸,三千年决堤次数一千多,中游又爱下急雨,山上黄泥被冲落。你那性情硬是怪,时常改道好凶恶!村庄埋在黄土内,高粱稻麦不能活。”黄河的“孽龙”形象在《腰斩黄河文艺选集》被表现得最明显。这部作品集的封面上就非常形象地画着一个摇身摆尾向后看的蛟龙,身下是大波,腰身插一把宝剑,黄河被看做是一条蛟龙,黄龙,孽龙,位山水利枢纽工程则被看做是腰斩孽龙的驯龙之举。

上述通俗文艺作品中的黄河形象,与黄河作为民族母亲的形象明显有巨大反差。伟大的黄河母亲怎样变成一条孽龙?母亲怎么失去温柔的性情,变得那么凶恶残暴?其背后玄机何在?王振颖的《多亏领袖》说的好:“孽龙变为幸福龙,多亏领袖。”黄河成为一条作恶多端的孽龙,其罪过不在黄河母亲自身,而在历代反动统治者特别是蒋匪帮反对派。黄河是有政治身份的,旧中国的黄河被称为“蒋黄”,与蒋匪相提并论:“前方部队打蒋匪,后方应该治黄河。蒋匪杀人又放火;黄河淹村淹田禾。虽然任务不一样,为民除害差不多。”因此,黄河既是一条自然的河流,更是一条政治的河流,意识形态的河流。它是与人作对的凶险的大自然的象征,更是历代反动统治者特别是政权反动统治的象征。黄河变成一条孽龙,不是母亲之过,而是反动统治者对母亲的玷污和罪过造成了母亲的失心疯。“圣人出,黄河清”,中国出了一个,建立了新中国,黄河回到了人民手中,它才由害河成为利河,由孽龙成为幸福龙,黄河新生了:“打竹板,说黄河,现在的黄河已是一条新生的河。”

总之,自从有了、共产党的领导,黄河有害河变为利河,千年黄河一朝清。在十七年的大众黄河文艺中,黄河完全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的国家形象的隐喻和象征,三四十年代抗战文艺中黄河的民族隐喻被悄然置换了。

三、黄河大众文艺中人民的绝对主体性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一直被看做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另一方面由于它的多次改道和决口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又被看做是凶险的大自然的代表和象征。中华民族的子民在面对黄河时心情和态度是非常微妙和复杂的:既敬她,爱她,又恨她,怕她。在建国后出现的大量通俗性大众文艺作品中,黄河常常以孽龙的形象出现,这固然与黄河的政治身份和意识形态话语有关,另一方面也充分暴露了人们对于黄河的态度,黄河的消极形象充分显示了人们对黄河的恐惧和怨恨之情。在他们眼里,黄河是一条喜怒无常的、神秘的河流,是与人对立的大自然的象征。撇开人受益于自然(黄河)这个层面不说,在人与大自然的代表黄河的对峙、斗争的层面中,人往往是失败者。人在面对黄河时一再失去其主体性地位,人只能匍匐于黄河之神面前,膜拜她,崇敬她,当然,又怨恨她,诅咒她。在他们眼里,人的力量难以控制的河流只能是“孽龙”,是“捣蛋鬼”。在这个时候,他们忘了黄河还是他们的母亲,是民族的母亲。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人与黄河的主体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党的决心、党的方针政策让人们看到了“征服”这条河流的希望,人们的征服欲望在1958年红遍中国大地的运动中,更加得到了满足。运动提出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口号,这场运动强调的是人对大自然的改造与征服,当然包括对性情凶暴的黄河的征服,人们对黄河的恐惧与怨恨心态,通过行动上与语言上的征服而得到痛快淋漓的宣泄。在通俗性的黄河文艺作品里,一些作品的题目就是《征服黄河》。而“征服”“制服”一类的词语在1958年以后的通俗文艺中出现的频率就更高了,《腰斩黄河文艺选集》、《黄河谣》第1册都是文艺运动的产物,在这两部作品中我们随时可看到此类字眼。

人在自然面前的主体性地位被无限地抬高和夸张,人成了“神”,而以前耀武扬威的大自然则匍匐跪拜于人的面前,低首下心,俯首称臣。“咱们说,龙王听,叫它往西不敢往东,北京城内作规划,发来了二十多万降龙兵。在位山摆下降龙阵,腰斩黄河锁蛟龙。”人完全成了移山填海、改造山河、无所不能的英雄:“雄师二十万,大战截流关,斩断黄河水,征服大自然,英雄气盖世,干劲冲破天,力拔柏木山,脚蹬地球转,双手托住天,一脚踢开山,建起黄河坝,神龙拦腰斩,灌溉千顷地,旱涝保丰年。”[8]

呈现在黄河大众文艺中的黄河,往往是一个病态的形象,是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和反动征服摧毁了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病人”,它需要人民政府的手术刀对其进行彻底的手术治疗。解放后对黄河所动的大的手术就是大型水库、水电站、拦河大坝的建设。这些大型项目的建设,就是为了征服黄河,使其为人民谋福利。

这些作品所呈现的人与自然(黄河)的关系,是对立的关系,人一定要战胜自然(黄河),而要战胜自然(黄河)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自然。在这些黄河文艺作品里,自然(黄河)一般是作为被利用的物质对象出现的,很少作为审美的对象,因此,黄河的美在这些作品里很少或者说根本没有得到表现。黄河被称为“黄脸婆”,还哪有美可言呢?而且,审美的关系只能发生在平等对话交流的关系之中,在对话与交流中产生。而在这些黄河文艺作品中,大写的人的过度膨胀的主体性和征服欲望,使他不可能把黄河作为一个平等交流对话的审美对象来对待。黄河在人眼里,是有待改造的、征服的对象,他可以随便按照自身的意志对其进行塑造。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黄河文学研究(1949――2000)――当代文学中的黄河言说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2011CWX00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曹静波:《与黄河决战》,《黄河谣》第1册,中共机电分局委员会宣传部编,第32页。

[2]《腰斩黄河文艺选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第61页。

[3]《前言》,《黄河诗歌快板选集》(第1集),黄河水利委员会1950年6月刊行。

[4]王竟堂:《战士的歌》,《黄河诗歌快板选集》第1集,黄河水利委员会1950年6月刊行,第68页。

[5]韩廷佐:《说黄河》(数来宝),《说唱黄河》第1辑,河南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第10页。

[6]卢山:《征服黄河》,《说唱黄河》第1辑,河南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

[7]《腰斩黄河锁蛟龙》,《腰斩黄河文艺选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第70页。

关于黄河的诗歌篇7

这一切的诗意盛事,离不开“汴京诗群”的悄然崛起,因了她,曾经辉煌的宋都,才有了今天迷人的诗情画意,才能让人处处感悟诗词的美好与风韵。

开封,八朝古都。千年帝王气,万代文脉传。自宋朝起兴,社会空前繁荣,以150万人口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批文人汇聚,大量佳作问世,宋词在此诞生。诗歌塑造了这座城市特异的精神和灵魂。而当今开封诗歌成绩斐然,特别是以“汴京诗群”为核心的诗歌创作,正以精粹而高端的诗歌艺术追求和持续不断的集体成果,日益引起诗歌界的特别关注。

那是2013年8月,开封市诗歌学会悄然成立。他们坚持现代诗创作,极具探索精神和前卫素质,突破思想的和创作的传统,掀起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浪潮。通过自我审视与批判,通过对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传统意识和当代意识的思考,并致力开封诗歌创作向着纵深的开掘。开封市诗歌学会的成立直接奠定了“汴京诗群”的诗学理论基础和实现自我价值维护独立写作的思想基础。“汴京诗群”是一个以开封籍或在开封工作、生活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的群体。弘扬“宋词”精神,即继承传统,力求革新,以相同或相似的现代诗歌创作理念为支撑,以创作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的优秀作品为目标,以构建开封诗歌生态的良性建构承担必须的责任和义务。诗群团结、和谐、向上,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在当代河南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艺评论家耿占春、肖开愚、郭伟、纪梅、邦吉梅朵等从文艺理论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给予诗群强大的诗歌艺术支撑力,助推了诗群向着更高层次的攀升。

开封市诗歌学会会长刘海潮说,放眼诗歌的当下,随着对古今中外大量优秀诗歌文本的精约博读,对登临诗歌高峰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对诗歌审美的吁请十分强烈,诗群成员日益迫切地从精神需要出发,对“旧我”进行不间断地创新和否定,表达内心深处期盼的光芒与拯救、赎罪与救赎,让诗歌带来精神上的辨认和明亮,化育人类精神的内在诉求,创作出有棱角、有锐气、有理想、有真理、有智慧、有温度的优秀诗歌文本。为此,“汴京诗群”自形成之日起,便倡导博览广取,撮要经典,坚持创新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中西合璧,融会贯通。

利用搭建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提升诗群成员的思想高度,是他们自始至终的追求。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他们开展了一系列推进诗歌创作的活动:围绕2013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和文化节,《东京文学》推出“文学汴军”专号和中国(开封)文化节“百人写”专号。举办“公仆心,情”诗歌散文大赛。参与主办“诗兴开封”国际诗歌大赛,两年内邀请国内外50余名著名诗人来开封采风,增进交流。2015年6月,举办“宋风词韵,诗意传承”开封诗歌创作研讨会。策划、举办河南省第四届散文诗年会,省内外70多位诗人参加,出版年会作品集《千年咸平》。2015年11月组织20名开封诗人参加在开封举办的第20届黄河诗会。主编出版一套《汴京诗丛》(10本)。举行首届中国诗歌春晚开封分会场、2015年开封市元宵节诗会等以及一些诗集出版研讨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他们还与时俱进,建立了“汴京诗群”“开封诗歌学会”等微信群,互相交流,切磋诗艺,共同提高。通过新媒体,他们不遗余力推出诗歌新人,培养诗歌创作后备力量。2015年第4期《河南诗人》用40多个页码集中推出了“汴京诗群”26位作者的组诗。如今,“汴京诗群”已经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三级梯队,在《诗刊》《星星》《诗选刊》《诗歌月刊》等省级以上专业文学期刊发表了数量较大、质量较高、影响较强的诗歌作品,并频频在全国性文学评比和大赛中获奖,作品大量入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年度散文诗》等年度选本。

作为汴京诗群的领军人物,刘海潮相继在《人民日报》《诗刊》《星星》《散文诗》《中国诗人》等多家报刊发表作品,出版《黑里河》《黄河最后那道湾》等诗集,在《星星》诗刊社举办的全国散文诗大赛中获优秀奖;张孝杰,致力于“大视野,无功利”的诗歌创作,2013年9月《诗刊》头题“发现”栏目重点推出了其组诗《搏击》后,《星星》《扬子江》《诗歌月刊》《绿风》《诗林》先后在重点栏目推出其组诗;纳兰,在《诗刊》《青年文学》《中国诗歌》《诗选刊》等刊物发表组诗,《美的判决》在《诗刊》2015年8期的“双子星座”栏目推出;智啊威,作品在《诗刊》《诗林》《散文诗》《诗歌月刊》《天涯》等发表;安子,在《诗刊》《星星》《中国诗歌》《诗选刊》等发表组诗;李俊功,相继在《诗刊》《扬子江》《星星》《中国诗歌》《延河》《诗歌月刊》《诗选刊》等多家报刊发表作品,以头题出现《散文诗》《中国年度散文诗》等杂志和选本。出版诗集《弹响大地风声》《长昼》等,获第7届中国天马散文诗奖,并在《诗刊》《星星》等刊举办的全国散文诗大赛中多次获奖。樊城、岳杰、张晓亮、秦彩霞、汪燃、李东红、柳喜长等20多位诗人相继出版了颇具影响力的诗集。

乘风破浪谱华章,风劲正是扬帆时。“汴京诗群”,一个强调不断超越地域愿望的现代诗群,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国内诗歌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未来的发展,他们已然成竹在胸。刘海潮说,诗群必须坚持自醒,决不划定小圈子,要引进各方诗界的新元素,注重和外界的交流和对话,加强批评与理论力量,完善诗群创作工程计划,激活思维活力,在求同―求异―求同的多元取向诗学追求中,积极探索现代诗歌创作的新规律。同时要以诗群为无界平台,放大创作格局,提倡创作个性,强化个体和诗群创作的独一性、独立性,在互补性、互益性中形成“合力”,最终实现自我的持续性超越。

关于黄河的诗歌篇8

关键词:《河伯》河神祭祀融合

《九歌》是屈原作品中极为奇特的一组诗歌。自东汉王逸以来,人们对其性质、主题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的探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王逸、朱熹等主张“托之讽谏”的寄兴说;王夫之等主张“民间祭歌”说;而闻一多等主张“楚郊祀歌”说;徐志啸等主张“祭春神”说;另外,还有“人神恋爱”一说。各种说法为《九歌》思想的解读以及抒情艺术的探究提供了多条道路,也丰富了这部作品本身的内涵。

由于时代久远,文献残缺,人们已无法准确探知当时的真实情况,但从文本出发,可以肯定的是,《九歌》是楚国祭祀用的乐神之歌,祭祀“娱神”是其主旨。洪兴祖《楚辞补注》在注引《九歌》目录下有句“一本自《东皇太一》至《国殇》上皆有东皇太一字”,“祀”即祭祀,可能他当初见到过题为“祀东皇太一”、“祀湘君”、“祀河伯”等之类的《楚辞・九歌》版本。而《九歌》集而成章,必首先以“祭祀”之用为依据,至于所祭何神,或各篇作于何时,倒可退而言之。

另外《九歌》不仅是祭歌,而且是带有浓厚巫风色彩的祭歌。《汉书・地理志》云:“楚人信巫鬼、重淫祀”。东汉王逸距离屈原写作《九歌》时代不远,且世居荆楚旧地南郢宜城,对沅湘一带旧俗有深刻了解。他在《楚辞章句・九歌序》中写道:“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佛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故其文意不同,章句杂错,而广异义焉。”王逸交待了沅湘之间民间盛行的巫祭之风以及屈原借用民间祭祀歌曲形式而作《九歌》的情况,而《九歌》是否作于屈原放逐之后,是否是“托之以讽谏”,历来颇有争论,暂且置而不论。但从《九歌》文本出发,以及考虑到屈原的出身、修养,其作《九歌》受生活中极为盛行的风气影响,而施展自己才华,或偶有寄怀,亦当为平常之事。

要想解读文本的性质,首要前提自然是立足文本。《河伯》一章是《九歌》中颇有争议的一个代表,对于此章是否是祭祀黄河之神历来争论不休。“河伯”的神话在古书中多有记载:

(1)《庄子・秋水》:“于是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庄子・大宗师》:“冯夷得之以游大川。”

(3)《楚辞・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洛嫔?”

(4)《山海经・海内北经》:“综极之渊,深三百仞,唯冰夷恒都焉。冰夷人面,乘两龙。”

(5)《山海经・大荒东经》:“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

(6)《穆天子传》:“天子西征,至于阳涂之山,河伯无夷之所都居,是唯河宗氏,天子沉璧礼焉。”

(7)《清泠传》:“冯夷,华阴潼乡堤首里人也。服八石,得道为水仙,是为水仙。”

(8)《抱朴子・释鬼篇》:“冯夷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为河伯。”

(9)《鱼龙河图》:“河伯,姓吕,名公子。夫人姓冯,名夷。水死,化为河伯。”

(10)《博物志》:“昔夏禹观河,见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岂河伯也?’冯夷得道成仙化为河伯,道岂同哉?”

在这些传说中,“冯夷”、“冰夷”多是“河伯”的别称,为多数人所承认。而从(6)到(10)的记载是后世道家人士修改的成仙故事,是道教神仙系统中的有机组成。(5)是描写部落战争的,但(4)同是《山海经》,则显得不同,它们极有可能属于两个不同的传说,是古代各部落神话传说在演变过程中融合流变的结果。

总而观之,“河伯”之称在战国以前并未见于文献,此前虽有大河祭祀,但只称为河神。《左传・哀公六年》记载:“初,昭王有疾,卜曰:‘河为祟’。王弗祭。大夫请祭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漳,楚之望也。福祸之至,不是过也。不谷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遂弗祭。”可是当时所要祭祀的是“河”,而非“河伯”。当然,春秋时期,黄河不在楚之望内,不敢祭祀,而根据可见于顾观光《七国地理考》,《山海经・楚地总论》:“《史记》苏秦曰:‘楚,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陉塞郇阳,地方五千里。’《秦策》:‘楚包九夷’”;程恩泽《国策地名考》:“楚今之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汉中、汝南,皆其分也。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张氏琦曰:陈为楚都,岂容不数?又减越减鲁,分宋之沛。自今河南陈州、汝宁二府,光州、信阳;陕西之汉中、兴安;山东之泰安、兖州;两湖、两江,浙、闽、两广,皆有楚地。”战国时,楚国领土已北达黄河流域南侧,但这只说明楚国有祭河的这种可能,并不能确定领土扩大到黄河领域就一定要祭祀黄河之神。楚国地处南方,有着更为广阔丰富的水系,水在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这是不言而喻的。各地人们更有可能祭祀身边的水神以祈求神灵的赐福,借助巫祭来表达对神灵的赞美。由于人们的迁徙,北方的祭祀活动方式以及内容也可能影响到楚国当地人们的娱神活动,为当地所吸收利用。

屈原借助楚国人们创造的文明而加工润色写成了《九歌》,反映了楚地人们的生活风俗,其中也包含了某些他个人的情感。

从《河伯》来看,它描写了当地人祭祀河神的活动。前四句:“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正是写眼前祭祀之景。“九河”在古籍中多有记载。《尔雅》中说:“徒骇、太史、马颊、覆、胡苏、简、、钩盘、鬲津,是为九河。”《尚书・禹贡》提到:“九河既道”。《汉书・地理志》第八上写道:“九河既道,雷夏既泽,雍、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颜师古曰:“九河,河水分为九,各从其道。”

在前人书中,“九”字多为约数,作为数之极,取多的含义,如司马迁《报任安书》:“若九牛一毛”。《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此处亦应当“多”讲,指各地人们都在举行祭河的活动。人们将祭祀河神的礼品放入河中,有用荷叶作的车盖并有两龙形状装饰的水车,它们被风吹着在水上疾行。诗人面对此景,不禁浮想联翩,想象着与之共登神山,环望四方。此处的“昆仑”是神话中的山,前人传说黄河发源于此。清代钱澄之《屈诂》说:“昆仑河所出也”。《山海经》云:“昆仑山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环其墟。其白水出其东北陬,屈向东南流,为中国河。”《尔雅》曰:“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直。”《淮南子》云:“河出昆仑,贯渤海,贯禹所导积石山也。”在这些古籍中可以看到“昆仑”是作为人们想象中的大山、仙山而存在的。在古人心目中“昆仑”是大山的抽象,大水的源头,此处表明楚地的祭祀活动或者说是屈原的观念明显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上古时期的中原地区生产力落后,农业与生活极度依赖作为水源的黄河,黄河也由于它的重要性被称为“母亲河”,人们对它的祭祀是由来已久的。

文章继而抒怀:“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前人多释为这是在“昆仑”之上的感想。但从前后文来看,看作是诗人在河边观看祭祀之久以至“日将暮兮”更为贴切,因眼前的河畔思及远方的浦口,那里可能有诗人伤心并“寤怀”的事情,因而惆怅得忘记归去。古人由于交通不便,离土别乡比今人更难以忍受,而屈原的背井离乡又比他们多一份政治的失意,多一些理想的落空,这是他的人生无法掩却的痛。《九章・涉江》:“入溆浦余徘徊兮,迷不知吾所如。”一种人生的迷茫让诗人无法释怀,由此也可以推断此篇极有可能作于他被放逐之后。

接着,诗人想象着水中河伯起居的状况,他住在用鱼鳞所盖、蛟龙所饰、紫贝做阙堂的宫中,“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其中“与女游兮河之渚”两句是开头两句在结构上的继承,然后言送别场面结束全篇。诗人由眼前送神的场景想到更多的可能是自己的离别,或是想着自己何时才能被正式隆重地迎接回朝。

《河伯》在行文中带有南北文化交融的特色。它虽然是屈原在楚地民间祭祀的基础上创作而成,但楚地民间的习俗是当地人在长时期民族迁徙交往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它自身的南方特征是极为明显的,如文中说“乘水车兮荷盖”中的“荷盖”,即可见南方人用“荷盖”来装饰“水车”的生活习俗。据前人所考,远古之时黄河流域也适合种荷花,但由于气候变化,到战国时候,已大不如从前,在温暖湿润的南方则到处可见,这与人们的生活可以说是息息相关。而屈原对荷花更是情有独钟,在作品中多有描写,《湘夫人》云:“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筑之兮水中,葺之兮荷盖。”《少司命》云:“荷衣兮蕙带”;《离骚》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此外,白鼋、文鱼也多产于南方,为南方人们所普遍熟知。

前人论述《九歌》性质时,多不能兼顾,甚至脱离文本、牵强附会。作为一组诗歌,它基本的主题是“祭祀”,有几篇可能作于同时,但总体看它是不同时候的作品。它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诗言志”之说,屈原的创作也不例外,作为一位有抱负但无用武之地的文人,诗人不可避免地在文中寄予着自己的一些独特情怀。

参考文献:

[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陈子展.楚辞直解[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3]林河.《九歌》与沅湘民俗[M].上海三联书店,1990.

[4]张愚山.楚辞译注[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5]董楚平.楚辞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周勋初.九歌新考[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金开诚,高路明.屈原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8]程嘉哲.九歌新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9]萧兵.楚辞全译[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上一篇:与月亮有关的诗范文 下一篇:经典语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