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的文言文范文

时间:2023-11-26 16:14:51

刻舟求剑的文言文

刻舟求剑的文言文篇1

《吕氏春秋》中的《察今》一文,为了论证中心论点,文章穿插写了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三个寓言故事。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雍水。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因时变法”,三个寓言故事均能紧扣论点,但又各有侧重。循表夜涉与刻舟求剑的故事是说时间已经推移,情况有了变化,但仍然泥古不变,必然招致失败;引婴投江则是说明客观的对象已有了变化,而主观的方面仍然固执地保守着陈旧的眼光,必与客观事物格格不入。这三个寓言,深刻、生动地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顽固保守、反对变法的人,从反面论证了察今变法的重要性。

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用了一个希腊的寓言故事,论证中国人民不能怜惜反动派的道理,文章是这样写的:……现在中国人民的敌人忽然竭力装作无害而且可怜的样子了……应该怎样来对付这些君子国的先生们呢?这里用得着古代希腊的一段寓言:“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着。他很可怜它,便拿来放在自己胸口上。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等到回复了它的天性,便把恩人咬了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伤。农夫临死的时候说:“我怜惜恶人,应该受这上恶报!”外国和中国的毒蛇们希望中国人民还像这个农夫一样地死去,希望中国共产党,中国的一切革命民主派,都像这个农夫一样地怀有对于毒蛇的好心肠。但是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真正的革命民主派,却听见了并且记住了这个劳动者的遗嘱。况且盘踞在大部分中国土地上的大蛇和小蛇,黑蛇和白蛇,露出毒牙和化成美女的蛇,虽然它们已经感觉到冬天的威胁,但是还没有冻僵呢!

农夫和蛇的寓言故事家喻户晓,其本身就是讲不要怜惜蛇一样的恶人的道理,用它来论证不能怜惜反动派,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道理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人们喜欢用寓言来说理,还因为寓言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它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用它来说理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在《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中,用“自相矛盾”的寓言来斥责反动派在皖南事变上的谬论。这些寓言的运用,使人们可以迅速认清反动派的本质,使议论说理雄辩有力。同时寓言是把深刻的道理寓于形象之中,用它来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便于人们接受。

寓言的运用,往往先叙述一个寓言故事,然后评论故事本身,最后引出要讽喻的事理。《察今》所用的三则寓言都是这样的。如:先叙述循表夜涉的故事,然后评论,“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最后指出“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这是最完整的寓言的用法。有的寓言只叙述寓言故事,并从故事直接引出要讽喻的事理,甚至还有光叙述寓言故事,不加评论,让读者自己领会寓言的含义的。

高考作文,若想吸引住阅卷人,总应该讲究一些技巧,巧妙地切入寓言故事,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活泼有致,读来毫无枯燥之感。何况,我们中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寓言故事,外国著名的有古希腊《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中国的先秦诸子散文里寓言。这些材料,如不充分利用,岂不可惜!

刻舟求剑的文言文篇2

刻舟求剑。

解释: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吕不韦记述的一则寓言,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船停下时,他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意。

寓意: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来源:文章屋网 )

刻舟求剑的文言文篇3

1力学知识

(1)风吹草动风吹草动的意思是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轻微的动荡或变故.用物理学的观点看,它涉及到力的作用效果的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使物体发生形变.风吹草动中,风对草施加了力,而草由静止变为运动,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2)刻舟求剑刻舟求剑的意思是在船上剑掉入水中的地方刻上记号,船停后,从刻记号的地方下船寻找丢失的剑.后来用“刻舟求剑”比喻拘泥固执,不知根据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处理事情.用物理学的知识来解释,“刻舟求剑”包含有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时如何正确选择参照物的问题.“楚人”以船为参照物,则“所契者”是静止的,而剑相对船来说是运动的,当然结果应是“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安如磐石安如磐石的意思是安稳得像磐石一样,形容很稳固,不可动摇.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是物体惯性大小与质量大小间的关系,物体质量大则惯性大.磐石质量非常大,则其惯性也非常大,外力很难改变其静止这一运动状态,所以很安稳.

(4)如芒在背如芒在背的意思是好像芒刺扎在背上,形容惶恐不安.用物理学的知识解释是压强大小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有关,芒刺受力面积小,扎在背上则压强大,所以很难受.

2声学知识

(1)引吭高歌引吭高歌的意思是放开嗓门,高声歌唱,形容人精神振奋.用物理学的观点看,“引吭高歌”的意思是指声音的响度大.与引吭高歌的物理意思相近的成语还有震耳欲聋、响彻云霄、咆哮如雷、大声疾呼、放声高歌等.

(2)掩耳盗铃掩耳盗铃的意思是偷铃铛怕别人听见铃响,就堵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做法.用物理学的观点看,“掩耳盗铃”涉及到的知识有:减弱噪声的方法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堵住自己的耳朵盗铃,自己虽听不到铃声,但铃声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别人是能听到铃声的.所以“掩耳盗铃”只不过是自欺欺人.

(3)余音绕梁余音绕梁的意思是余音环绕屋梁旋转不去,形容歌声或音乐美妙动听,令人回味.用物理学的知识解释是,声音是一种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现象,“余音”就是由于回声现象而产生的,且声波会不断反射,直到它的能量全部消失为止.所以古人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来描写优美动听的旋律.

3光学知识

(1)坐井观天坐井观天的意思是坐在井底看天,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比喻眼界狭小,见识短小.“坐井观天”包含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其它诸如凿壁偷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形影不离、立竿见影等成语都包含光的直线传播知识.

(2)水中捞月水中捞月的意思是在水中捞月亮,比喻白费力气,根本做不到.月光射到水面,由于光的反射,在水里形成月亮的虚像,此乃水中月亮.所以,“水中捞月”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3)杯弓蛇影杯弓蛇影的意思是墙上的弓照映在杯中,竟被误认为是蛇,比喻疑神疑鬼,自己吓唬自己.杯弓蛇影遵循的物理原理是光的反射,它属于平面镜成像知识.从墙上的弓出发的光射到杯中酒面上,经反射进入人眼中,看到的只是弓的虚像,竟被误认为是蛇.

4热学知识

(1)真金不怕火炼真金不怕火炼的意思是真金不怕在烈火中烤,比喻品质好、意志坚强的人经得起任何考验.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金的熔点高,高于火焰的温度,所以不会被烤熔化.

(2)抽薪止沸抽薪止沸的意思是抽去锅底的柴火,使锅里的水停止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液体沸腾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液体温度达到沸点;二是同时液体要吸收到热量,两者缺一不可.抽薪止沸就是抽薪使液体吸收不到热量,从而使水停止了沸腾.

刻舟求剑的文言文篇4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特点: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中国著名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其成功之处在于故事的可读性很强,无论人们的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

(来源:文章屋网 )

刻舟求剑的文言文篇5

放映结束后系里安排杨海涛老师为我们观摩毕业作品。海涛和胡m老师作为教学指导,主要指导动画和影视制作两方面的教学。我发现“创意”在这些学生的作品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每一部学生作品中都可能看到种种不足,甚至是稚嫩的想法,但更多的是闪现在作品中的灵感与才华。

保持创意并逐渐长大,这也是所有作者的必经之路。

向杨・史蒂梅耶致敬《争》

片名:《争》

导演:李峰

类型:艺术动画短片

时长:3分29秒

作品简介:两只手,通过粉笔在黑板上绘画的表现形式来逐格拍摄,借助手的特殊寓意来塑造出人心中潜意识的贪念和占有欲,在诱惑面前,上演了一个生存和毁灭的故事。

吧主:说这部影片是向大师致敬可能有点夸大其词,其实作者只是想用简单的手段讲述一个最质朴的道理。

杨海涛:

一部好的艺术作品,除了取决于题材样式、主题思想、风格类型等因素外,更离不开艺术家的想象,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是一种为旧的主题发掘出新的概念的行为。

在李峰的艺术动画短片《争》中,没有刻意去表现生活中的琐碎事件,而是巧妙的借用了“粉笔”和“黑板”这两种道具,通过逐格拍摄的手法来展现。“粉笔”与“黑板”相互联系,而“粉笔” 又与“黑板擦”相互矛盾,在这个自我肯定又同时否定的情况下,演绎了人性的自私与无奈。

作品采用实拍和动画结合的创作手法,单色的背景,拙朴厚重的线条,给影片抹上一缕粗犷的味道。作者在造型处理上没有老套的给故事主角设计出眼睛、鼻子、嘴,而是通过非常细腻的拟人化动作,来描写它们的心理世界。故事一开始,作者悠闲地吹着口哨,在黑板上画了一只手,紧接着手调皮的动了起来。在节奏感很强的音效声中,黑板的另一端又出现了一只手,两只手由陌生到熟悉,再到小心翼翼的交流,它们逐渐接受了对方,彼此和平相处。却因为一只粉笔的出现,打破了平衡关系,进而展开矛盾冲突,最终走向了毁灭的道路。

故事虽然简单,但也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局,寓意深刻的故事通过一个固定的镜头向观众娓娓道来。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作品的一气呵成。

胡:

作品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并没有通过复杂的情节与人物关系,具象写实的绘画手法来表现,而是选择了用一双手,一双能寓意整个人类的双手来表达作者对人性的观察与思考。

“手”,这个元素在这部短片中运用的非常贴切,使得故事内容与表现形式得到了很好的统一,通过左手、右手、诱惑这三者之间发生的冲突展开短片的整个故事,用短短三分钟就寓意了整个人类从生存到毁灭的过程,以小见大,带给观众丰富的思考与反思,有非常深刻的警世作用。

作品在创作手法上也比较自由、活泼,运用了轻松新颖的逐格动画形式,非常贴切地利用了黑板可随意擦除的特点,与整个短片的内容得到巧妙地结合,更好的诠释了作品画面背后的深刻含义。

导演存档

李峰:2008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动画专业,现在杭州某动画公司担任背景中期制作。

说大不大

《选择》

片名:《选择》

导演:沈佳佳

类型:艺术动画短片

时长:3分50秒

作品简介:运动场上,男孩为了自己的梦想,奋力拼搏。当比赛结束的时候,他看到了久违的微笑。

吧主:人生总会有很多选择,少年时,我们总会为了个人的小目的而进行各种选择,作者在熟练的功底下,暂时还是没有跳出所有人同样的圈子。

杨海涛:

动画片导演、造型形象、动画观众,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情感交流的关系。导演本人只有在充分掌握和了解了剧情结构、人物性格特征以及整体的艺术构思之后,才能融入富有感情的、具有美感特征的造型形象之中,并通过造型形象在短片中对矛盾的冲突、情感表情、性格特征的准确把握与表演,引发、刺激观众,使观众在受到感染的同时产生共鸣。

动画短片《选择》充分采用了视觉形象和电影语言来传达影片的思想。这是一部以运动会为载点的艺术动画作品。通过一次田径比赛,刻画了主角的心理世界。导演在叙事手法上并没有将剧情给以图解式的、平铺直叙的简单表现,而是对作品结构加以调整。将“跑步”作为表现主体,“回忆”穿插其中。通过剪辑蒙太奇的处理,情节发展不着痕迹的渲染了出来。

短片采用了较写实的造型风格,导演以娴熟的绘画风格,简练、准确、形象地把几位角色的相貌特征以及性格特征充分地表现出来。片中的人物没有设置对白,完全通过动作、形象、表情和电影蒙太奇手法来体现。片中的镜头处理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赛场上近景和特写的多机位构图,使观众感觉到紧张和压力的气氛;回忆镜头中多采用大远景、仰视的镜头语言却给人一种舒展、欢快的心情体验。在这一张一弛的情节发展中,通过推、拉、摇、移的表现手法,使作品画面更具运动性和艺术感染力。

胡:

导演选择了田径比赛作为故事的主要内容与主题,这是比较好的一种尝试,大学生活是他们熟知的,这样的作品就能贴近生活,引起大家的共鸣。其实这一场比赛同样也是导演整个大学生涯与创作过程的缩影,我们又何尝不是每天奔跑在人生的跑道之上,有彷徨,有坚持,有痛苦,有快乐。只有用心去感受整个过程,就以足已。

显然导演是在用心感受整个创作的过程,细节之处都考虑得非常周全,这也是用心感受生活、提炼生活的结果。在不到4分钟的故事上,整个影片给人非常完整的感觉,从剧本、人物造型、构图、动作到镜头组接,绘画表现与技法处理各个方面做都很平衡、统一。一改学生作品有亮点但不完整的印象,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作品的亮点一:镜头组接合理、丰富,视听语言处理得当;作品的亮点二:画面的构图与角度比较新颖,采用了许多摄像机拍摄无法达到或拍摄难度较大的角度,如赛场顶部的俯拍,正前方的跟拍,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恰当地体现了动画创作的优越性。

导演存档

沈佳佳,2008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动画专业,现在无锡某动画公司担任分镜头前期创作。

为了将来能赚钱

《刻舟求剑》

片名:《刻舟求剑》

导演:辛本江

类型:影视广告

时长:1分

作品简介:

作品是为 YAHOO搜索引擎制作的广告短片,广告语是“生活因找到而快乐”,内容运用了大家非常熟悉的中国传统寓言故事刻舟求剑,主要讲述了一名剑客在船上舞剑吟诗时,误将剑丢入水中,在一筹莫展之时,剑客灵机一动,在船上刻上YAHOO搜索引擎的名称,落入水中的剑失而复得。比喻YAHOO能够很方便帮助用户在海量地信息中大海捞针。

吧主:广告题材是大学生比较常用的一种题材,在锻炼影视手法的同时也可以与社会接轨。但据广告主们反映,大学生的作品有创意,但是太不商业了。幸好这只是一部分人的看法。

杨海涛:

美术片影视作品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由诸多因素构成。用服装的外部特征交代故事时间、地点,表现剧作的意图、情绪与气氛。作品《刻舟求剑》采用了众所周知的寓言故事为创意点,人物造型以及道具设计上面努力制造出今人古味的感觉。使形象的外部特征与内在特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优美的画面镜头中表现得更加随性、富有诗意。

运用成语故事来作为广告创意点,可说是一个不错的想法。本片则更加直接地还原了故事发生的时代和背景,运用叙事蒙太奇的手法,将人物的思想活动、导演的意图通过无声的表演来传达给观众。

作品一开始,便是一个大远景、俯视构图,这种镜头处理,一方面展现了空间的博大,另一方面也为故事的发展做好了铺垫。通过镜头景别的变化,使观众一点点进入到剧情当中。画面上一位剑客在船上喝酒、舞剑,却不慎把宝剑失落到河里,在茫茫的湖泊之中,剑客灵机一动,随手在失落的地方刻上了YAHOO的搜索引擎的记号,结果宝剑失而复得,在快乐的音乐声中,很好地传达了作者要表现的东西。

胡:

在广告制作追求画面质感、明星效应、大场面、大制作的今天,大家已经渐渐开始对广告中的帅哥美女,直白的推销产生了视觉疲劳,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广告不仅仅扮演着推销产品的角色,它应该具有更多的趣味性,起到一个生活调节剂的作用,让观众能够爱看广告而不是厌恶广告,DV的产生使我们众多的学生朋友也能够抛开昂贵的胶片和制作费用,也能过一把创作广告的瘾。

由于失去了传统广告中明星、场面、胶片等众多因素的支撑,我们用手中不过万元的DV不可能与百万元的大制作来抗衡,这时候巧妙的创意便成了战胜大制作的唯一途径。2005年,北京广告导演李蔚然用DV为国际知名品牌NIKE创作了一套具有浓重中国生活趣味的广告随时,获得了NIKE公司的认可,也给广大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无疑是一次有价值的尝试,也给广大DV爱好者树立了一面旗帜。

该作者在创作前期的文案上花了很多工夫,着重强调作品创意的新颖与独特,运用了中国传统寓言故事“刻舟求剑”与搜索引擎YAHOO进行结合,找到了两者之间非常有趣的联系与共同点,将两者进行了巧妙的结合,通过这个中国人人皆知的寓言故事把YAHOO产品的特点与卖点很好的告诉给了观众。

在镜头的运用上,作者巧妙地运用了DV中的纪实镜头手法,使画面更具真实感,画面剪辑流畅、自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好地掌控了整个广告作品,并且利用很好的创意弥补了广告制作费用上的不足,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尝试。

导演存档

辛本江,2007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专业

2007年在苏州传视广告有限公司影视部担任后期制作工作

世说新语

《后羿射日》

片名:《后羿射日》

导演:郑乔磊

类型:动画广告

时长:2分13秒

作品简介:

作品是为CHANNEL V音乐台的官方网站制作的一则广告。广告语是你还在等什么,还不快上CHANNEL V。作品创意来自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后羿射日》,《后羿射日》的典故与“你还在等什么”这个广告主题结合起来。

吧主:“故事新编”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这种有趣常常是广告中带来的。作为学生作品很优秀,作为产品......只要广告主对成本没意见就OK。

杨海涛:

一个成功的广告作品,是要经过反复推敲,不断修改的具体化过程。从创意、制作、表现手法到最终传达的效果,都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在起作用。原原本本地将设计主题机械的还原出来,只能是一种模仿或克隆,要想创作出新颖别致的作品应该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创造性把握。由此得到的成果才会是全新的、个性鲜明的、能让受众过目不忘的优秀作品。

作者在处理“成语故事”这个设计主题上,没有仅仅把故事局限在“后羿射日”的前因后果上,而是把故事放在了人类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采用了单线索串联结构的叙事方式,在表现手法上随意、自然、天马行空。以一个人物的不停走路来展开故事,人物、场景造型采用剪纸、拼贴、喷绘的方式,由猿人到今人,由远古迈向现代,世界文明就在“咚咚”的鼓声中一一粉墨登场,向人们暗示了CHANNEL V音乐台这个网站的丰富多彩。

作品结尾的处理有些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把“射日”与“网站”这两个看似无关的事件联系到一起,从而更进一步的揭示了作品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胡:

CHANNEL V 音乐台的整体风格定位在时尚、年轻的创新上,整个品牌的视频包装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这个自由的表现平台给了创作者更大的创作的空间。

作者在创作形式上选择了一种非常新颖的逐帧动画的形式,在创意上运用了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后羿射日”,在画面上进行了大胆的创作,加入了许多现代的元素,如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汽车,以及插画、摄影等多门类艺术的结合,画面的设计上采用了拼贴与涂鸦的设计手法,使得各种元素能够非常协调的结合到一起。

结尾处的构思是整个作品的亮点,后羿射中的太阳始终没有落下,在等待时候后羿开始上CHANNEL V的网站,后羿在投入的时候太阳纷纷落下将他砸中,结尾的内容正与广告的主题相吻合,作者用奇思妙想重新演绎了《后羿射日》,在制作上主要是用纸片然后用相机进行逐帧的拍摄的手法,先搜集整合素材,将拍摄的人物、绘画的元素都打印成纸片,而后摆放在同一场景上进行逐帧的拍摄,整个影片由500张画面逐格拍摄完成,制作非常辛苦,但用辛苦换来的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导演存档

刻舟求剑的文言文篇6

关键词: “刻舟求剑” 机械运动 参照物 选择

我们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已经学过寓言故事“刻舟求剑”。故事的大意是:楚国有个人,有一次乘船过江,一不小心把身上挂的一把宝剑掉到江中去了。他不慌不忙地从口袋里取出一把小刀,伏下身子,在船帮上刻下了一个记号,嘴里不停地念叨:“这是宝剑掉下去的地方。”同船的人见他不着急的样子都很纳闷,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赶快下水捞宝剑?你在船帮上刻个记号有什么用呀?”他却说:“不着急,我已经作了记号,等船靠岸了,我再下水去捞吧。”等到船靠了岸,人们纷纷下船。这个楚国人却对着船帮上所刻的记号处,跳下水去寻找宝剑。大家都莫名其妙,一会儿他钻出来,又对着船帮的记号看了看,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了呢?”同船的人看到他这样寻找宝剑都感到很可笑。此寓言在现实生活中比喻看问题做事情死板不灵活,不知情随势变。

寓言的主人公为什么捞不着宝剑呢?我们先分析一下他用来寻找宝剑所选择的参照物:落到江底的宝剑,相对于江底或地面上静止的物置不变,因此以江底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宝剑是静止的,但是相对于主人公在船帮上所刻的记号的位置却发生了改变,所以以主人公在船帮上所刻的记号为参照物,宝剑是运动的。寓言的主人公错误地选择了捞取宝剑的参照物,这就是导致他无论怎样也寻找不到宝剑的原因。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正确选择参照物会对解决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选错了参照物,问题解决起来就会事倍功半,甚至问题根本不能得到解决。这就是正确选择参照物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发现,同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在初中物理中,关于机械运动的内容学生感到难以下手的是:给定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判断此物体有这种运动情况所选的参照物;或者给出几个物体的相关运动情况,要求判断这些物体以另一物体为参照物的运动情况。这里介绍一种用“物体相对位置变化情况”来“求解”参照物或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方法。因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所以两个相关联的物体A和B,如果他们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那么A和B以对方为参照物都是静止的;如果他们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那么A和B以对方为参照物都是运动的。具体到物体的运动方向,如果A相对于B向右(左)运动(也可以是其他方位如:上、下、东、西、南、北等),那么B相对于A就向左(右)运动,也就是以B为参照物,A向右(左)运动,以A为参照物,B向左(右)运动。

下面举几个教学实例:

例1:中国人民海军舰艇编队2008年12月26日下午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也体现了我们中国人民在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这次护航任务也展示我们中国人民海军舰艇部队在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方面的信心和能力。自我军海军舰艇编队出征以来,全国各大媒体给与了充分关注。下面是新华网2009年2月1日对我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舰艇编队进行补给的一则报道。

当地时间1月31日,中国商船“新非洲”号为海军护航编队送来了新鲜蔬菜和水果,“武汉”舰出动直升机进行补给,这也是海军编队出海以来首次进行垂直补给。

直升机将补给物资送到武汉舰。

新华社记者 朱鸿亮 摄

问题:当直升飞机给“武汉”舰进行垂直补给时,“武汉”舰继续航行,此时直升飞机以海岸为参照物是_________________的,以“武汉”舰为参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解析:直升飞机在给舰船进行垂直补给时,直升飞机在舰船的竖直上方随舰船一起运动,直升飞机和舰船的位置没发生变化,因此以舰船为参照物直升飞机是静止的。进行垂直补给时舰船在航行,所以舰船和海岸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此时直升飞机随舰船一起运动,那么直升飞机和海岸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以海岸为参照物直升飞机是运动的。

经过以上分析可知答案应为:运动;静止。

此题不仅考察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情况,使他们用所学物理知识关注、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培养他们关心时事政治的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例2:甲、乙、丙三人同坐于一辆行驶的汽车中,甲说:“我没动。”乙说:“我‘走’的真快呀。”丙说:“路边的树在向南倒下。”那么,关于他们的说法,甲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____,乙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丙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______。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汽车向______________运动。

解析:因为甲、乙、丙三人同坐于一辆汽车中,相对于同一参照物而言甲、乙、丙三人的运动情况应该是相同的,从他们各自所说的运动情况不尽相同可以看出他们所选择的参照物也不尽相同。下面根据甲、乙、丙三人的说法分析一下他们各自所选择的参照物:(1)甲说自己没动,所以甲选择的参照物是和他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的物体,如汽车内的物品、乙或丙等都可以;(2)因为乙说自己在“走”,所以乙选择的参照物是和他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的物体,如路面、路边的树木或建筑物等都可以;(3)因为丙说“路边的树向南倒下”,所以丙选择的参照物是和树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的物体,如汽车内的物品、甲、乙或丙自己等都可以,并且由“路边的树向南倒下”可以知道路边的树相对于汽车向南运动,也就不难推导出汽车相对于路边的树木向北运动,即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汽车向北运动。

经过以上分析可知答案应为:车内物品或乙、丙;路边的树木或路边的建筑物、路面;汽车内的物品、甲、乙或丙自己;北。

例3:甲、乙、丙三人各驾驶一辆汽车,他们各自以自己为参照物,得出以下结论:甲看到乙向东运动,乙看到路边的站牌没有动,丙看到甲向东运功。那么以路边的站牌为参照物,甲向__________________运动,乙是__________________的,丙向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解析:题中给出了甲、乙、丙三人各自看到的其它物体的运动情况,而且他们三人都是以自己为参照物的,我们就要用“物体相对位置变化情况”来“求解”他们三人相对于路边的站牌的运动情况了。我们首先要理出解决问题的头绪:首先找出相对于路边的站牌静止的物体(人),然后根据其他物体(人)和这一物体(人)相对位置变化情况来判断他们各相对于路边的站牌的运动情况。按照以上思路对问题分析如下:(1)因为乙看站牌没有动,所以乙和站牌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即以站牌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2)甲看到乙向东运动,也就是乙相对于甲向东运动,可以判断甲相对于乙向西运动,即以路边的站牌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3)丙看到甲向东运动,也就是甲相对于丙向东运动,可以判断丙相对于甲向西运动,由于甲相对于路边的站牌向西运动,那么相对于路边的站牌丙就以大于甲的速度向西运动,即以路边的站牌为参照物丙向西运动。

刻舟求剑的文言文篇7

技术的迅速进步往往给产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它在重构产品,也在重构行业,甚至在重构消费者的心理观念。这种“革命”的频率正在进一步提高,它正在模糊着产品、企业、产业间的界线。

互联网也是另外一股革命性的力量。它正重组传媒业、彩电业的概念,模糊了手机与互联网产业的边界。今天,这一虚拟空间正爆发出巨大的想象力,牵引力,将许多产业席卷其中——甚至重新定义着现实世界中的许多企业。

这些力量的互相作用,使得当今的企业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即使有很好的功能定位、企业定位甚至产业定位,都有可能需要迅速变革。这就给品牌定位造成难题,因为任何一个定位有可能面临被迅速变化的状况,就像“刻舟求剑”所描述的状况,许多的企业可能在“定位”的时候就开始面对时空、消费者的变化。

因此,基于功能的定位也许在短时间十分有效,它强调的更多是对消费者物质利益的输送,但却忽视了企业的持续发展,这也是许多中国企业往往一两款产品制胜,但缺乏持续经营能力、昙花一现的原因。它所面临的定位的“漂移”状况十分明显,必须持续求新、变化,即把迎接变化当做第一要务,定期对企业和品牌的定位进行审视,加以修订,才能适应时代、产业和消费者的不断变化。

当然,基于消费者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企业必须要改变许多过去的习惯做法,即比较强调功能诉求、物质利益输送,或强调自己技术先进,规模强大以彰示实力,或将自己与行业绑捆在一起,以为这样就可以称王称霸——这些是相当短视的想法。长远的做法应该是竭力打造与消费者的情感或文化联系。这是品牌定位的核心所在,也是不容易被复制的地方,更是可以穿透产品、行业变迁而可以在变化面前展示出品牌的包容性和弹性,不至于令企业频繁变化定位导致更多危机的出现、甚至令企业发展出现不易突破的瓶颈。

当然,这世界惟一确定的是变化本身。对于企业的品牌构建者而言,不断寻找方法巩固与消费者的关系是一个不能懈怠、不能停滞的任务。从这个角度上,没有永远不死的品牌 ,如果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甚至像过去“刻舟”者那样“求剑”的话。

而如果企业主仍愿意以短视的方法追求产品的短期销量,他会发现自己会成为一个“救火队长”,企业每年的增长都困难重重,而一旦遇到一个小小的危机,就会将企业自身置于巨大的危机之中,即使其规模达到十多亿,几十亿。

刻舟求剑的文言文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正如新课改所强调的那样,只有好的课堂导入才能牢牢吸引住学生,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全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本文简要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一、设疑导入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心理学上认为: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概括地说,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根据这个原理,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如八年级《统筹方法》一课,我一上课就说:“今天语文课,我考大家一道数学题。”语文课考数学,一下子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于是,我挂出事先已设计好题目的小黑板:星期天,小明妈妈出门。走时,交代小明完成三项任务:煮饭、做作业、拖地板。假如每一项任务都须用一小时完成,请你想想能否用最短时间完成这三项任务。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经过讨论之后,引入新课《统筹方法》,这一课重点内容自然迎刃而解。

二、情境导入

情感是语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采用表情朗读、再现形象、音乐铺垫、创设情景、激情描绘等方法,很容易就在开课前构筑学生的“唤情结构”,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与文章的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对课文涌出迫切需要更加了解的念头,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踏出了良好的开端,使之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理解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课文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中,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美景、突破文字的局限,我使用多媒体教具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把荷花的美图做成FLSH短片,配上悠扬的古琴音乐,将荷花本来文字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种种姿态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让学生细细研讨,慢慢品味作者妙笔生花描绘的荷花。

三、游戏导入

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寓教于乐一直是我们教学的目标。用游戏作为新课的开头,把一系列繁琐内容寓于游戏情境中,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觉易学、乐学、好学,从而产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能为上好新课做好铺垫。在学习古文《刻舟求剑》时,让同学们组织起来,参与表演小品:渡河中一个乘客一不小心把剑落入水中,他不慌不忙的在剑落水船上的位置做了个记号。当人问他在干什么的时候,他回答这样能够把剑找回来。表演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误?他能在他做记号的地方找回剑吗?通过同学的参与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亲历思维过程,加深学生对这篇寓言故事的理解。同时也把让学生望而生畏的古文变得有趣好玩,提高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课文的渴望程度。

四、目标展示导入

当前教学中很提倡一种教学方法——目标展示法,又称“一课一得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要想真正做到一“得”,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进课堂就直奔主题,即“目标展示”导入。如我上《谈骨气》一课时,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议论中记叙的作用”几个字,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本节课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就真正达得“一得”,本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

五、故事导入

中学生有着无比的求知欲和无穷的好奇心,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故事导入新课,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使教材生动具体,也能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对文学的爱好。在讲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对原著《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条好汉的故事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最好能采取评书大师田连元的讲法。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带着幽默、特有的声调表达出来,活跃课堂的气氛,如果学生有要求也能让他们来展现水浒故事。这样即丰富了学生的文学常识,也调动了学生对课文的求知积极性,为切入课文带来良好的效果,比一般的直白表述导入有更好的收效。

六、直观教具导入

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自己制作,如学习《核舟记》,我拿几颗随地可拾的桃核导入新课,普通的桃核,激发了学生对古代艺术的赞叹。

(作者单位:河南省沈丘县槐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摘 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很多,本文主要介绍设疑导入;情境导入;游戏导入;目标展示导入;故事导入;直观教具导入等常用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正如新课改所强调的那样,只有好的课堂导入才能牢牢吸引住学生,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全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本文简要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一、设疑导入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心理学上认为: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概括地说,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根据这个原理,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如八年级《统筹方法》一课,我一上课就说:“今天语文课,我考大家一道数学题。”语文课考数学,一下子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于是,我挂出事先已设计好题目的小黑板:星期天,小明妈妈出门。走时,交代小明完成三项任务:煮饭、做作业、拖地板。假如每一项任务都须用一小时完成,请你想想能否用最短时间完成这三项任务。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经过讨论之后,引入新课《统筹方法》,这一课重点内容自然迎刃而解。

二、情境导入

情感是语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采用表情朗读、再现形象、音乐铺垫、创设情景、激情描绘等方法,很容易就在开课前构筑学生的“唤情结构”,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与文章的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对课文涌出迫切需要更加了解的念头,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踏出了良好的开端,使之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理解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课文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中,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美景、突破文字的局限,我使用多媒体教具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把荷花的美图做成FLSH短片,配上悠扬的古琴音乐,将荷花本来文字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种种姿态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让学生细细研讨,慢慢品味作者妙笔生花描绘的荷花。

三、游戏导入

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寓教于乐一直是我们教学的目标。用游戏作为新课的开头,把一系列繁琐内容寓于游戏情境中,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觉易学、乐学、好学,从而产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能为上好新课做好铺垫。在学习古文《刻舟求剑》时,让同学们组织起来,参与表演小品:渡河中一个乘客一不小心把剑落入水中,他不慌不忙的在剑落水船上的位置做了个记号。当人问他在干什么的时候,他回答这样能够把剑找回来。表演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误?他能在他做记号的地方找回剑吗?通过同学的参与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亲历思维过程,加深学生对这篇寓言故事的理解。同时也把让学生望而生畏的古文变得有趣好玩,提高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课文的渴望程度。

四、目标展示导入

当前教学中很提倡一种教学方法——目标展示法,又称“一课一得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要想真正做到一“得”,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进课堂就直奔主题,即“目标展示”导入。如我上《谈骨气》一课时,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议论中记叙的作用”几个字,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本节课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就真正达得“一得”,本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

五、故事导入

中学生有着无比的求知欲和无穷的好奇心,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故事导入新课,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使教材生动具体,也能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对文学的爱好。在讲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对原著《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条好汉的故事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最好能采取评书大师田连元的讲法。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带着幽默、特有的声调表达出来,活跃课堂的气氛,如果学生有要求也能让他们来展现水浒故事。这样即丰富了学生的文学常识,也调动了学生对课文的求知积极性,为切入课文带来良好的效果,比一般的直白表述导入有更好的收效。

六、直观教具导入

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自己制作,如学习《核舟记》,我拿几颗随地可拾的桃核导入新课,普通的桃核,激发了学生对古代艺术的赞叹。

(作者单位:河南省沈丘县槐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上一篇:那个女人的谎言范文 下一篇:爱家乡的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