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惯的名言警句范文

时间:2023-09-15 13:32:06

关于习惯的名言警句篇1

关键词 名言;小故事;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学生,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免不了要做好多苦口婆心的教育疏导工作,以帮助他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准方向,迈出坚实的脚步。面对思想渐趋成熟的高中学生,我常常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格言教育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实践证明,名言、格言、警句对中学生个性的形成,人格的培养、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取向的形成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多样化的途径,营造了浓郁的教育氛围

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格言使用应形式多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实践中,我常用以下几种方式:

(1)在教室四面墙上张贴格言、警句、名言字画,供每日自省;

(2)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宣传阵地,以“每期赠言”形式出现在同学们面前;

(3)利用黑板的“边角余料”地方,由学生自行设计,抄录“每日格言”,“人生珍言”、“名人名言”;

(4)学生平时看报、读书过程中收集、抄录,在节日作为赠言送给父母、老师和同学;

(5)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好用于自勉自制、自主发展的名言、格言作为座右铭,像一面面旗帜时刻指引每个人前进的方向;

(6)在学生家庭报告书上,用格言、名言作为寄语,勉励学生奋力拼搏,惜时、尊长爱幼、与人相处等;

(7)班会课上,文化课中及平时找学生谈心时也可以经常运用格言、名言、警句来增强说服力和教育效果;

(8)在学生作业或试卷上运用格言,对其粗心、不良答题习惯等劝说往往能收到意外地效果,甚至就这一两句朴素的格言、警句或鼓励、暗示性的语言,他能记住一辈子,甚至可能会因此而改变某同学的一生。

二、有的放矢的运用,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

格言,不是拿来就用,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运用什么样的格言、警句,才能激发共鸣,达到使人明理的目的。

(1)开学初,要选定几个格言、名言、警句来布置教室,营造学习的氛围。根据新组建班的特点,一开学,我用这几句格言、警句张贴上墙,“谁升起谁就是太阳”、“浪费时间、无异于浪费生命”、“天道酬勤”、“维扩宁静的环境,是一个人高尚的表现。”第一幅暗示学生迅速确立奋斗目标,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像太阳一样冉冉升起;第二幅是想告诉学生时间的紧迫性,只有我们科学合理的分配它,才能产生很高的效率,这就是在延长我们的生命,第三幅旨在告诉同学们科学地付出,一定会有丰硕的回报,我给学生解释时说“勤”有几层内涵:即勤学、勤思考、勤总结、勤问老师。学生一看,过去他可能也勤,却未能考好,可能就是只做了其中的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的原因吧。最后一幅强调营造学习氛围的重要性,只有人人都自觉一点,气氛就浓了,每个人也就能高尚起来。学生在这几幅格言前,每每细读,心灵都受到了感染,各人的节奏明显加快,很多同学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用自信和高效的行动拉开了一学期的开始。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嘛。

(2)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部分学生。我引用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的话,‘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苏格拉底”。几年前,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明了地讲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是的,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3)对于时间观念不强,学习得过且过的部分同学。我在迎接期中考试的黑板报写上一首诗《来日方长》,“早就立志成作家,如今一字没写下;冬天太冷早上床,春夜最宜说情话;六七八月蚊子咬,秋风瑟瑟灵感差;朋友打牌三缺一,挺身而出玩几把;哥们喝酒不热闹,陪伴左右打哈哈;都说时光比金贵,细一想也没啥;古来大器多晚成,今年我才二十八。以此来警告部分同学,成功不仅需要伟大的理想,更需要从点滴做起,重视量的积累。对于时间来说,我们都是赶车的人。

(4)针对有侥幸心理的同学,我总是讲“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目的是让学生们踏踏实实地做好学习和复习工作,摒弃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从而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诚信做人的品质。

(5)对班级的优生群体,我引用一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借此告诉他们学海无涯,人生追求永无止境的道理,培养他们精益求精的学习品质。而且,我引用‘如果你曾经把失败当作清醒剂,就千万别让成功变成迷糊汤’防止他们在成绩和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停滞不前。

(6)对班级那些学得有点“死”的同学,我借助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学习的过程就是要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种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或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来说服他们,因为这部分同学并非不学,而是仅顾了学,忘了思考、比较、总结,因此知识缺乏消化整理过程,没有形成知识网络,所以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也在不断遗忘旧知识,不少同学在深味这两句名言内涵之后积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成绩进步较快。 (7)对班级中缺乏自信老怀疑自己不行的同学。我跟他们讲了许多道理,并借用北京市光明小学校长刘永胜的‘我能行’对学生加强教育,“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最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告诉他们任何人的成绩都不是天生的,只要我们善于从小做起,从基础练起,决不放弃学习中发现的可疑之处,你们到高中毕业时,一定也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事实上不少人后来成为学习上的“黑马”。

(8)重大考试结束后,“生命轨迹的下滑往往是从不经意间的一点开始的!”考试成功时,我写下这样的话提醒他们。

“不经历灰暗的阵痛,就不会有灿烂的新生!”考试失败时,我写下这样的话鼓励他们。

对高三学生我送他们两句话“父母尽心我尽力,心系一念,备战高考”,“世界属于敢于梦想的你和我”。一方面告诉他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在我们的背后有父母坚强有力的支持,我们只有全力以赴,心无旁骛,才会终身无悔;另一方面,高三是实现人生梦想的第一步,鼓励学生敢于设计自己的未来,并积极为之行动。

在每一阶段,针对不同的情况,我选择了不同的格言,配合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9)在为人处事、心理保健、人际关系等方面,我也准备了一些名言、格言或警句。“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都可以忘掉,天天健身不能忘掉!”

“礼貌不花费你一分钱,却能助你赢得一切”、“心情愉快是最好的打扮”、“人生最大的成功是能够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失意”、“人不能忍受不幸才是真正的不幸”、“要赢得好的声誉起码需要20年,而要毁掉它5分钟已足够,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你做起事来就会大同了”、“朋友贵在质不在于量”、“朋友之间最大的信任是忠言直谏”、“只要你有足够的爱心,就可以成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等。在合适的时机或有针对性地抄在黑板上,不用作任何说明,一定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全员参与的热情,铸就了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大课堂

每一年我做班主任,都是靠学生的积极参与来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的,学生的这种参与,如:“每人每日一言”、“我的座右铭”、“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或“对我帮助最大的一句格言、警句评比”等都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自我教育的潜力。同时,我还引导他们对现有的广告词进行创新,形成新的格言为我们所用,如:我看到《突破》杂志的自勉词是:“从最不满意的客户身上,可以学到的最多”,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如何修改才能适应我们学习的需要。最后达成一致,改为“从最不满意的作业(或考试)上,可以学到的知识最多”,让学生明白思考总结的重要性。总之,他们在选择格言中逐渐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人生奋斗中又时时用格言来激励和鞭策自我,不断勇攀高峰。

教育的途径有多种,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格言,这仅是个人的一点尝试,我相信“精成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只要我们能科学地运用格言、警句来引导着青年学生的人生方向,勤于奋斗,敢于拼搏,以实际行动诠释格言,这就是教育管理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班级气氛一天天好起来,我积累在小本子上的“名言”也越来越多。有好多话语,学生们在作文中还经常引用呢!至此我才明白:走进心灵的教育拒绝陈腐的说教。有时候,针对具体情况,我们在悄无声息中用苍劲有力的大字给学生们写下一句属于自己的“名言”,往往能起到“润‘生’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陶行知文集》228页.

[3]《略论中学班主任教育管理的心得与体会》

[4]朱小蔓《育德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

关于习惯的名言警句篇2

【关键词】名言警句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目的 教育过程 张力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四川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Z2012033。

名言警句具有独特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具备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力量,它们凭借优美的文笔、铿锵的词句,较强的思想性,或引起人们的思考,或给人以振奋。但必须指出,这些优美的文笔、铿锵的词句虽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但由于其产生的时空背景与我们今天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存在异质性内容,这就决定了我们绝不能忽视、甚至有意回避其封建性、腐朽性、没落性的一面。同样也决定了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论作为课程教学,还是作为辅导员工作,名言警句要发挥良好的功用,就不应仅仅限于它在语言艺术方面的感染力,更多的应在于教师对名言警句本身的思考和合理的运用,唯其如此,才能保证在教育工作中向学生输出正确的思想意识。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名言警句的合目的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质是一致的,要求把一定的社会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法律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但必须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形态上却不能整齐划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应该执行“国家、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总要求”,强调制度形态的教育目的;但另一方面,从教育者本身出发,思想政治教育也会以理论形态存在。表现为教育者“对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抽象概括和理性超越,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价值的理解和追求。”因而在实际的目的教育中,教育者一方面会遵循制度形态的教育目的,为其服务,另一方面也会融入自己的一些目的理论,影响学生。

而无论是制度形态的教育目的,还是教育者自己的目的理论,都需要有准确易懂且艺术化的的语言,既要能准确的表达理论,又不至于干瘪无味,同时还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名言警句因恰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常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有效环节被引进课堂。又因它能对某些理论的引导或总结起到良好的作用,而备受“理论”课教师的青睐。但把名言警句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后,作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有效环节,特殊性决定了它与一般性的语言环境中的引用是相区别的,必须要求它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即如果教育者个人的理论目的与制度目的不一致时,名言警句的运用应排斥教育者个人理论目的。

二、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与名言警句的催化作用

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是指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演化过程中不断获得新品质,或者提升或者蜕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外部因素作用于内部因素的过程,表现为将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律观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也表现为个体将已内化为自己思想政治素质的意识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和习惯。

首先,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总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经典理论家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这些能移入人的头脑的东西通过家庭、学校与社会几个途径作用于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塑造过程。在学校教育中,名言警句由于兼备文化的、传统的、名人的、理论的、通俗易懂的等多重功效,常常被教师作为制胜性观点引用,以期影响学生的成长。

其次,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总是内化的过程。社会心理学认为内化分为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内化。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免不了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或者表扬肯定。此时,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期待发生碰撞,如果教师能适时的运用名言警句作为教育手段,就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但由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或者“师长”的个性身份与学生的个性身份上的差别,决定了学生的期待在教师期待面前更多的是服从。这时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不一定都能符合学生的真实意愿,只是压力面前的屈服而已。由于这种压力不是短暂消逝的,而是持续的伴随整个教育过程,因而学生在感受、分析、选择教师传授理论的过程中往往会发弃思考“为什么要这样”,代之以“必须这样”,或者“只能这样”,由抵触性接受到习惯性接受,最后不论良莠的到将它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成为自己思想政治素质的一部分。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名言警句张力的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名言警句的张力是指教育的实际效果——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外化出来的思想政治行为表现和思想政治行为习惯——与理想效果——教育者与社会主观上制定并要达到的教育目的——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集中表现为本末倒置,先后失序。由于学生在理解能力、阅历等方面的不足,致使他们对名言警句的接受方式有背于逻辑,是经验式的——只要是名言警句就一定是“圣人”的,一定是经过社会验证后的“真理”,因而先接受经典,或者先接受“圣人”,然后不作批判的吸收名言警句的思想政治观点。最终在社会实践时会出现未经论证,直接实践,实践失败又引经典论证,深陷教条主义、诡辩主义的错误而不能自觉的现象。

通过 教学经验和与学生交流后发现,致使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1.根源上——教育者对名言警句合目的性的认识较差

教师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总是会将社会的价值观融入其中。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育目标强调的是结果的实现,而教育过程强调的是过程的履行。因而可以这样认为,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学生灌输社会一定的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政治观,进而促使学生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素质。这就要求名言警句的运用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需要,必须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这样一个目标体系,批判的运用。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

第一、注重研究名言警句产生的时空背景: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因而在运用名言警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做到两个坚持:一为坚持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对名言警句展开批判,以便合理的吸收;二为坚持用名言警句对不合理的,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现实进行批判,以便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这两个坚持实质上是要教师清楚的认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在著名的《矛盾论》中讲到:“矛盾的普遍性已经被很多人所承认”,但“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则还有很多的同志,特别是教条主义者,弄不清楚”。这句话放在今天的教育工作中也没有过时。名言警句产生总会与一定的时空背景紧密相关,如果不分析一句话产生的时空背景,实际上就是只承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无从“科学研究”教育规律,最终不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普遍提高。

分析名言警句必须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从空间上讲名言警句可分为中国的(民族的)和外国的(非民族的)。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名言警句可以超越空间,普遍适用于各民族;但每一个民族的发展总是沿着自己的特色前进的,在空间性上,每个民族又与特殊的社会历史、自然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在教育面临国际化的今天,教师会时常引用一些西方的名人名言,充实自己的教学,但“应当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即引用的西方名人名言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目标上保持一致。

从时间上讲,它具备时代性。时代性虽然具有连续性,但每个时代具体的环境又是异质的,因而名言警句虽然也可以超越时代,普遍适用于今天,但它又总是某一具体时代的产物,因而必须批判的吸收。随着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提升,教育者也会不时的运用古代思想精粹开展教育工作,但所引用的古代名人名言也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目标上保持一致。

第二、注意引用名言警句的完整性:深入了解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名言警句的引用必须紧紧围绕教育的根本目的,但不能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而对将名言警句支离破碎、断章取义,只重局部功能而忽略整体功能,这就违背了整体对局部的统摄关系,导致名言警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张力。

这里有两句话很值得我们注意:一为爱因斯坦的“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过去为了鼓励学生,人们断章取义的引了前半部分,后来人们渐渐的意识到这句话的后半截才是爱因斯坦想表达的真实意思,因而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后半部分。其实不然。1%的灵感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99%的汗水的浇灌也不会产生1%的灵感。比如历史学家可能就不会在哥德巴赫猜想上找到灵感。二为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 “恕”字。(“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恕”是对“欲”的限制,将“欲”限定在具体的行为领域。如果没有“恕”字,人的“欲”就是抽象的思想领域了,这在哲学上实际就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以自己的思想感情来决定他人的思想感情。

2.运用上——教育者对名言警句教育的认识误区及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简单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或者是教训过程,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边互动,是施教与受教统一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此过程中相互作用,最终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在现实的教育中,名言警句教育是随意进行的,只是教育者的教育材料,没能上升到教育过程这一高度,从而致使教育者忽视了对名言警句本身包含的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素质的讨论以及对学生的影响估量。因而运用名言警句进行教育时,要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要求教师对自身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有详尽认识,将名言警句教育上长升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这一高度。

第一、充分认识教师主导性对学生的影响

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依赖教育、社会与个人的努力,之中教育是最有目的、计划与组织的,因而对人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的作用最大。而教育的目的、计划与组织都需要教师有良好的素质,能主导教育。具体说来,在运用名言警句时,最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价值观,能主导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名言警句本身有十足的把握,自觉分析名言警句里所包含的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素质是否符合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过甄别后再对学生进行教育,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第二、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性,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能力,这就需要考虑受教育者的对象性。不同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是不一样的,因而在运用名言警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分清学生群体,结合学生的理论功底、思想实际、群体心理,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诱导,务必把名言警句包含的理论讲透,必要时甚至可以针对性的开展关于某一名言警句的主题辩论或者课堂小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充实自己的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

[1]曹清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4]崔健、黄容生,国际化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6]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关于习惯的名言警句篇3

关键词 语文;表达能力;方法

语言学习的最主要目的是交流,表达能力是衡量交流质量好坏的标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中迫在眉睫的任务。笔者总结出几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请大家多给予点评。

一、区分清口语和书面语

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对口语和书面语分辨不清,因此在书面语言表达中出现了口语的影子,这些口语大都令人哭笑不得。针对这种现象,语文教师应及时指出并给予书面纠正,从而让学生认清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在这一点上,作为语文教师,不管是在课堂教学中也好,或是在写作批改时也好,都要详细、耐心地给学生指出来。而且语文教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做到几十年如一日,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决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二、语言表达要正确

无论是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以及平时的写作训练,出现病句的现象都极其严重。针对病句,教师要指出并详细讲解,尤其是对学生常错的句型,教师要为他们分清病因,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纠正的方法,让学生今后要多注意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如词语重复、语序紊乱、缺少主语、词语搭配不当等,让学生铭记于心,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正确率。

三、增加阅读量

阅读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谓见多识广,学生只有读得多了,视野才会拓宽,心中装的信息也就增多了,说起话来自然也就有东西可说。但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推荐阅读的书籍, 例如中学生必读名著、中学生必订报刊杂志、中学生作文……学生阅读的书籍一定要健康,否则会给学生造成不利影响。

四、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学生对自己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中的精华的摘录。例如,文章中对环境描写生动的句子,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生动的语言,富含哲理的语句以及名言警句、俗语、成语和一些生动形象的词语,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对这些语句先用笔做上标记,读后专门用一个本子抄下来。这项学习活动需要持久坚持,不能急于求成。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做笔记的习惯呢?

首先,设置适当的阅读任务,把阅读书籍当成每日必做之事,阅读量不要贪多,要适当,切记当天的阅读任务必须当天完成,不可推到次日。

其次,当天的读书笔记当日写毕。当天阅读的内容,要当天抄写阅读时画出的精华句子,抄写要认真,以备今后所需,要求学生把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做笔记的习惯当成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不仅学生时代坚持阅读和做笔记,而且踏入社会后,也不要间断。

五、识记读书笔记中的精品

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个人阅读书籍的多少,还取决于脑海中装的知识量的多少。我的意思是,阅读和做读书笔记是一个人储备知识的重要环节,是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的关键。学生阅读书籍和做读书笔记,为自己的语言表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差关键的一步了,那就是把阅读中撷取的精华背下来,装入自己的脑海中,让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什么时候用得上它们,把它们取出来就行了。所以,识记阅读中摘录的优美词句、富含哲理的段落以及名言警句和俗句等,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最实际也是最可行、见效最快的办法之一。

关于习惯的名言警句篇4

一 、刺激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课外阅读在形成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而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 , 使他们感到课外阅读如同吃饭、睡觉不可或缺。

语言材料的积累,光靠教材二、三十篇课文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光靠五、六篇作文的训练也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学必须大大地向课外延伸。低年级,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选择短小精悍的、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读物,让学生立竿见影学会有针对性的阅读例如《小布头奇遇记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笨笨猪》《狐狸列娜的故事》《米切尔・恩德童话绘本》等有趣的故事书。中高年级推荐名著中的经典场面,激发学生积累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更不能学好语文。而且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二、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

1. 摘抄。积累语言材料的方法之一是摘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人又云:“不动笔墨不看书。”摘记的意义,一在过程,二在于储存备用,因为抄摘的过程就是一个熟悉的过程、记忆的过程。“书到用时方恨少”,若有一个储备仓库可以随时取用,也就不怕临时不够用。我觉得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制订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计划,特别是小学生,阅读和作文处在起步阶段,各级语言材料、名言警句、格言俗语仍然是作文所欠缺的基本材料,对他们的写作来说,积累是很重要的。低年级主要积累四字词语和优美的句子,中年级积累古诗、成语、优美词句,高年级积累成语、名言、警句、格言、歇后语、古诗词、现代文中的好词好句或优美片段,甚至逐步学会积累中外名著中的经典文段等。学生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进行,每周利用阅读课集中摘抄一次,主要摘录一些名言警句以及生动优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和段落,让学生积累阅读中的鲜活素材。有关课文中涉及到的名著,如《鲁宾逊漂流记》、《西游记》、《红楼梦》等,让学生利用假期去阅读,同样要求有笔记、有心得体会。

2. 背诵。诵读文质兼美的优秀诗文,是学生汲取人类优秀营养、积累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义教阶段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段),并在附录中推荐了古诗文120篇(段)。我根据教科书进度对优秀诗文的诵读作系统指导,让学生形成习惯;并定期举行诵读辅导讲座,对学生难以把握的语调和句读、难以理解的作品、难以领悟的艺术境界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不断提高诵读水平和艺术品味能力,最终形成积累。课文中的经典篇目,可采用每篇必背的方式,进行积累。

关于习惯的名言警句篇5

    一、不同熟语的理解

    1.典故

    典故是语言中很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的特点是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到历史事件、寓言或其它的文学作品。汉语文中的典故经常使用人名,绝大部分人名已经不起指称作用,专有名词普通化成为了一般名词,在语言中产生转义,一个人名代表某些特定的人。如“诸葛亮”是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而其形象转义是“智者”。例如:守株待兔 “ngal med vbras bur re ba” 三顾茅庐 “lhag bsam gyis gdan zhu”和得陇望蜀“ sne mo bstan na khug”等。

    2.谚语

    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以简单通俗的话反映深刻的道理,多表示判断和推理。谚语言简意赅,表达人们丰富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光芒,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gzhon dus sdug rus ma bskyed na, rgas dus vgyod rung ci la phan ”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khovi spyod pavi thabs tshul, kho rang la myong du vjug”等。

    3.警句和格言

    警句和格言是习用的名人之言,经典之语,含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警句与原作者有联系,引用时不仅想到它的教育作用,还会联想到原作者。而格言一般来自古代文献,流传至今仍有教育意义,但与原作者的联系已不密切。例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格言)“nad sel bavi sman la zhim po med, sha tsha bavi gtam la snyan mo med”,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dpe cha khri phrag klog thub na, rtsom yig vbri bar thogs pa med ”(tuvu phuvu )和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dus tshod las nga tshor nyams myong vbyung,dpe cha vlog pa las shes bya vbyung”(ao si thi lavo hphuvu si ci)

    4.惯用语

    惯用语是口语中和书面语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固定结构的语言单位。惯用语都是比喻性的现成语,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性。

    汉语中的惯用语以三音节结构为主。

    例如:挖墙脚 ??? gyang rtsa vdru ba ???

    磨洋工 ???nyi ma vkhyol thabs byed pa???

    耍花招 ???gyo sgyu khram gsum byed pa???

    乱弹琴 ???bya spyod gang byung byed pa???

    打圆场 ???vdum pa gtong ba???

    花架子“ltos shom che rung spyod sgo med???

    和稀泥“rtsa don vsgyur nas vgrig thabs byed pa”等。

    还有四音节的惯用语,例如: 捅马蜂窝“sbrang tshang dkrug pa”打退堂鼓 “lam dkyil phyi bshol”和打小报告等。

    还有五音节的惯用语,例如: 朽木不可雕“sa rul gyis chu mi thub,ko rul gyis rgyun mi nyan” 无官一身轻“go sa med na lus sems bde”桃李满天下 “slob phrug gnam vog la khyab pa”

    5.俗语

    俗语是“通俗流行之语”句,主要在群众口语中使用的固定语句,特点是通俗化,口语化,也有一定的形象比喻。例如:生米煮成熟饭 ???tshar bavi las la byed thabs med” 风马牛不相及 “phan tshun vbrel ba rtsa nas med pa ???

    解铃还须系铃人 “sbrul gyi mdud pa rang grol”等。

    6.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譬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例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lkugs pas myang rtsi zas na, kha tig che rung bshad mi thub”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khrims med lugs med kyi las byed pa”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skyob thabs med pa” 牛角抹油——又尖(奸)又滑(猾)。 “gyo sgyu khram gsum vdzoms”等。

    二、熟语的翻译方法

    熟语种类繁多,特点各异,翻译时要充分再现它们的特点,要紧紧扣住上下文的具体语言环境,透彻理解,力求内容和形式统一,准确表达。现将通常应用的有关汉语熟语的几种译法分别加以简要分析如下,以供参考。

    (一)直译法

    直译既不引起读者理解上的困难、不违背译文表达习惯,又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熟语的形象比喻、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例如:

    (1)芝麻开花,节节高。“til phung me tog bzhad bzhin gcig las gcig mtho”

    (2)纸里包不住火。“shog bus me mi vthum???

    (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mi la brtson vgrus ldan gyur na, lcags dbyug brdar nas khab tu bsgyur”

    (4)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红楼梦》

    ???chung mavi skye gzugs mdzes shing gshis rgyud vjam pa vdi lta bu zhig gser gyi sgron me bteg kyang rnyed dkav bas de don yid la ajags par gyis???

    (二)意译法

    当直译有困难或勉强译出的藏语令读者无法理解时,一般应采用意译法。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地传达原意。例如:

    (1)打破沙锅问到底。“chu vgo gang thug vdri ba”

    (2)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sems pa yab yob byas nas blo bde po med pa”

    (3)茗烟又嘱咐他不可拿进园去,“若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呢。”《红楼梦》 ‘men gyan gyis “vdi dag dgav tshal du bsnam rgyu med, gzhan gyis shes na kho bo vdug bzod mi bde ba yong nges lags”zhes gdams ’

    (4)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水浒传》

    ???da ni gyol yang gyol khom med pas de las khag vdogs gyo brid cig mi byed thabs med byung song???《chu ngogs gtam rgyud》

    (5)无事不登三宝殿。“don med du mi phebs”

    (三)套译法或替换法

关于习惯的名言警句篇6

关键词:激发兴趣;方法指导;提高能力;养成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摇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243-02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大师把课外阅读比作学习之舟的风帆,可见课外阅读之重要。而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它对于维系注意力,增强理解与记忆,激发联想与创造思维,唤起情感体验都有积极作用。那么,怎样激发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课堂资源,为课外阅读提供平台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教学名家名篇时,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比如,在学过了《皇帝的新装》后,我问学生: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你学过他的哪些作品?你还对他的哪些作品感兴趣?说出你的理由。又如,学生学习了《故乡》后,我让学生课后列举鲁迅笔下具有鲜明个性的几个人物,并推荐学生到《朝花夕拾》中去寻找答案。事实证明,只有在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在阅读中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才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自主地去尝试、体验、思考与实践,主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二、名言警句,调动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读书真正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热爱读书。怎样让学生爱读书就成为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安排课外阅读前,我先搜集印发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发到学生手中,借此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一本好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凯勒)“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学生品味名言警句,就像是在和古今中外的名人交流思想,时时唤起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同时,鼓励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名人名言作为座右铭,张贴于自己的房间,时时警策自己多读书,读好书。

三、推荐好书,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初中生年纪小,阅历浅,分辨能力不强,思想和行动还未脱稚气,但是他们感到已长大成人。当前鱼龙混杂的书籍大量涌现,对学生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教师要适时向他们推荐一些好书,才不至于让他们误入歧途。向学生推荐好书的方法有许多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为学生推荐。教师荐书时最好把书的大致内容介绍给学生,还要说明推荐理由,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要向学生推荐《老末儿的翻身秘籍》可以这样介绍:怎么有这么多苦恼?“我太胖!”“我太瘦!”“我学习是老末儿!”“我不够淑女!”“我人气超低!”难道,成长就是烦恼?有一天,小胖墩儿成为了窈窕淑女;“豆芽菜”变成了人人眼里的男子汉;倒数第一的老末儿专业户翻身成了大家羡慕的尖子生。《老末儿的翻身秘籍》可以为你解决这一切烦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这本书。

四、方法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许多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在读书时,无不讲究读书的方法和技巧。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对中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教师,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予以指导。

一是指导学生选择书籍。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坏书有如毒药,足以伤害心神”。二是指导学生泛读和精读相结合。泛读利于开阔视野,但易导致肤浅;深读则利于拓展思维的深度,但眼界易受限制。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相得益彰,受益匪浅。三是指导学生学会动笔。只要读书,随时“划一划、摘一摘、写一写”,要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四是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读书如果没有思考,不加辨别,只会使自己成为“流动的图书馆”。

五、坚持不懈,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查尔斯·里德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你将收获一个动作;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这就说明良好的习惯与人生有莫大的关系,因此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十分重要。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教师要经常渗透读书的作用,鼓励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坚持不懈,把读书当成每天的必修课;做好学生挑书的参谋,让学生读有益的书籍;合理安排活动,让学生有展示读书成果的机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另外,课外阅读是与课内教学密不可分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会.重视开展课外阅读[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1,(3).

[2]庞晓芳.略谈课外阅读的指导[J].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1,(4).

关于习惯的名言警句篇7

关键词:小学英语;朗读训练;方法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一个有效途径,在习得和掌握语言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语学习也不例外。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朗读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朗读习惯和技巧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的语音、语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感,还能使学生朗读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和思维能力。此外,正确的朗读方式更可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应当时刻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正确发音

学习一门语言,应当先从语音入手,如果不先输入正确的发音,盲目追求所谓的流畅,会使错误的发音得到强化,从而影响言语输入的质量。朗读是一种全面的语音练习,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在起始阶段,教师应鼓励学生朗读所学材料,要求他们正确发出每一个音,注意音在连贯语句中的变化,做到连读;要求学生按照内容正确划分意群,安排停顿;同时要求学生运用适当的重音、语调、节奏音律等。英语语音中的每个因素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发音上的错误往往会引起意义上的误解,例如,mop(拖把)和map(地图)两个词仅仅是元音的不同。每读一段新的文字,学生应先发准单词语音,再追求句子语调、句子重音、意群切分等的准确,逐步达到流畅和带有感彩的程度。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学生可先听所选材料的标准录音,把握好基本语音、语调、重音和感情基调,然后模仿朗诵,加强训练。

二、通过诵读名言警句学习语言

著名语言学家朱光潜说过:“我觉得初学外语者与其费那么大的劲去死记单词,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言练习,倒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文章作品,把它弄透背熟,真正消化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脍炙人口的佳句以及文章中的重点语句,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选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谚语、名言、警句等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通过诵读言简意赅的名言警句,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很多新单词和英语习惯用法,而且诵读对他们的语法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诵读能够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大大提高他们朗读英语的兴趣和能力。如学生对 Meet My Family进行了预习之后,我收集了一些有关“父母”和“感恩”的谚语、名言等让他们诵读。

Mother’s darlings make but milksop heroes.(娇生惯养不成大器。)

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East or west,home is best.(东好西好,不如自家好。)

通过诵读这些谚语、名言,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文化,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英语语言的领悟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注重训练学生精读教材知识

教材是训练学生朗读的第一手材料。为提高朗读的趣味性,教师可在教学中将所教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英文儿歌让学生诵读,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语音语调,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如在教 Meet My Family时,我创编了一首chant让学生诵读:

Wendy has a brother,a strong strong brother.

Amy has a sister,a very cute sister.

Tony is a father,a tall tall father.

Susan is a mother,a lovely lovely mother.

Four people in the family,so they are a happy, happy family.

接着,在学生学完新的称呼语(cousin,uncle,son, daughter)后,我鼓励学生自编chant并朗读。这一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朗读热情。

四、让学生品读自己喜爱的材料

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心理学实验证明,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其成绩会大大高于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因此,这样朗读材料时,我通常这样操作:首先让学生写下他们希望了解的话题;然后从中筛选出多数同学喜欢的话题;接着发动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寻找相关的语言材料,经过收集、整理后交给教师;最后由教师对语言进行把关后印发给每个学生。

五、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保证朗读效果

若学生在英语朗读训练中能够做到眼、耳、口、脑等多个感官同时运用,就说明他们已经获得了很好的朗读效果,但要达到这个目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锻炼和坚持。最初,学生基本上都达不到这个要求,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可以先做到“眼到——口到”,之后逐步达到“口到——心到”。教师在英语朗读训练时应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朗读姿态,声音响亮,音调合乎规范,不漏词或加词,不重复。这样,学生会用心去读,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朗读材料的音(发音)、形(拼写)、义(意义)同时印在学生的大脑中,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总之,当学生把朗读看成是一种享受的时候,他们的英语学习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述朗读训练的方法既立足教材,又进行了适度延伸,有利于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杜丽璇.在朗读训练中体验英语语感[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10).

2.朱建英.小学英语朗读训练的教学思考[J]. 课改视点,2008(1).

关于习惯的名言警句篇8

一、 领导重视,组织措施到位。

为加强本次安全月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安全月活动的有效落实,项目部主管安全的副经理负责本次安全月活动的组织实施。为提高管理层对安全月活动的重识,在安全例会上组织施工处的主管领导、安全员学习、发动主题为“遵章守法 关爱生命”的专题动员会。

项目部经理在经济上给予安全月活动大力支持,先后多次拨款用于安全月期间的宣传费用,先后制作了主题横幅标示三副(前方办公室、化水办公室、钢筋厂;大型横幅标语二副(翻车机室、化水办公室),小型标语若干,施工处各现场;警言警句安全签名宣传幅两个,并决定以后每月拿出1000元进行安全流动红旗优胜单位的评选。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期间我们开展了警言警句安全签名,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月全员教育考试、参加晋城煤业杯全国安全生产普法知识竞赛活动,评选安全文明流动红旗等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针对火电施工的特点,我们收集了高空作业、防触电,防机械伤害,防现场习惯性违章等相关方面的安全知识宣传资料,发放到各作业队,组织其学习。教育员工“遵章守法 关爱生命”,提高员工自我防护能力。

通过宣传安全生产月活动,营造浓郁的安全文明施工氛围,从而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文明施工意识。

三、以安全月为契机,实实在在解决几个问题

安全月活动期间各部室、施工处、各级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实实在在地解决几个问题,把安全月落实到实处作为目标。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安全环保部做了大量的工 作,解决了一大批问题。先后组织了两项专项安全检查,检查和整改了一批问题,消除危险源。

有针对性的做好夏季防汛,防风,防雷工作,确保汛期施工安全;在2#输煤地道d段南侧由于雨水和动力负荷的影响,导致边坡不稳,我们及时采取措施,用浆砌石做了一个长17.5m,高5~7m的挡墙。

上一篇: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诗词名句大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