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近义词范文

时间:2023-11-21 22:15:16

广泛近义词篇1

逶过的近义词:透过、通过。

平常近的义词:往常、平凡、通常、平日、日常、平淡、普通、寻常、凡是、大凡、一般、泛泛、平时、平居、平素、闲居、常日、通俗、广泛。

奇怪的近义词:古怪、神秘、疑惑、奇异、奇葩、惊奇。

精致的近义词:精巧、大雅、精良、考究、别致、精妙、雅致、精美、工致、风雅、细腻、精细。

(来源:文章屋网 )

广泛近义词篇2

【关键词】生;熟;认知语言学;引申义;隐喻

引 言

在George Lakoff和 Mark Johnsen联合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书中,隐喻理论首次被提及。本书第一章写道: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方法,同时也广泛存在人类思维中,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概念系统。Richards曾做“隐喻是语言中无所不在的原则”的论述。

许多辞书都对隐喻下了较明确定义,如:

①《语言与语言学词典》(Hartmann & Stork,1972):用某种名称或描写性词汇去描写人或物的譬喻。

② The Cambridge Encylopedia of Language(Crystal,1997):把两个不相同概念隐含地联系起来,暗示出其间的相似性①。

L&G认为隐喻的本质即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②。自这一理论被提出,关于隐喻观念的讨论开始摆脱传统修辞格领域,拓展到认知语言层面和认知行为层次。人们也逐渐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还是一种全人类共有且相通的认知工具。

认知主体通过推理将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使得语句具有隐喻性;隐喻中的主体和喻体涉及表达两种不同事体的思想,它们的并置产生了矛盾,在互动碰撞中获得统一,主体再结合其他因素便可获得隐喻义③。

汉语中,“生”、“熟”被广泛使用,语义内涵很有多样性、灵活性,这些表达的出现并不因为“生”、“熟” 词汇本身词义内涵广泛或词性兼类特征明显,而是因为人们在使用词语过程中,隐喻理论的主导作用。为了探究“生”、“熟”使用过程中隐喻架构的存在及背后认知层面原因,本文作如下讨论。

“生”、“熟”的使用及隐喻分类

“生”

据《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生”字可做如下解释:

① 动词,生育,生存;

② 名词,生命,生计;

③ 形容词,未经加工,与“熟”相对;

在人们日常语言使用中,对于词汇本身概念域意义的使用十分广泛,语篇会话中没有或不需任何词汇或语法结构标记的出现。如:

(1)一妇女生了十五个孩子。

(2)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谋生手段、营生技能

(4)西瓜是生的。

以上是生活中极平常的句子,语句正确无歧义,(1)为生育义;(2)为生存义;(3)为名词词性,生命、生计义;(4)与“熟”相对,没有成熟义。“生”的这些内涵,人们可任意使用,同时并不影响其引申义层面内涵的拓展。下列句子生活中也很多见。

(5)一生二,二生三

(6)裁决书不生效力

(7)栗粟等生了病先杀鸡祭鬼

(8)封建帝王生前骄奢淫佚,死后还要以生人陪葬

(9)怕见生人

(10)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11)老者忽见一大汉貌异面生,先怯了几分。

以上例句中,(5)、(6)、(7)是在动词词性“生理生育”基础概念域之上,经过隐喻整合发出的新的“产生,生出”义;(8)则是语法隐喻的一种体现,词性转变,表”生存“义的动词词性转变为形容词词性的“存活、活着”概念义;(9)、(10)、(11)句中的“生”则是以形容词性的“活的、非熟的”意义,引伸出对某一人或者事物信息掌握不全面,不牢固或者对新面孔不熟悉、新技能不熟悉的意义。

“熟”

对“熟”的考量亦如此。

据《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熟”字做如下解释:

① 形容词,与“生”相对,成熟义;

② 形容词,与“生”相对,经过加工义;

由词典释义可看出,“熟”的形容词词性两个含义都与“生”相对,可见“生”同样具备与之相对的内涵义。

(12)作物一年二熟。

(13)我去买点熟菜。

以上例句中,(12)是“熟”的“成熟”义;(13)指经过加工义,与“生”相对。相似地,“熟”在引申义拓展使用方面也十分广泛。

(15)这个人怎么那么面熟?

(16)殷商时期冶铜业已达较高技术水平,可把铁矿石锻打成熟铁。

(17)做群众运动,许多同志是熟手。

(18)友谊从交往角度,有初交、熟交、深交不同,也有亲疏差异。

(19)你们比较熟。

(20)她俨然已长成一个熟女。

以上例句之中,(15)中“熟”指对一个人不熟悉,不认识或遗忘感官面部信息,致使无法辨认;(16)中“熟”是经过加工的含义,但在程度上与本身的“熟菜”中的“熟”有明显不一致性;(17)中“熟”是最为常见的,表对一件事情或工作操作技术及各个方面有很高的掌握程度;(18)中的“熟”则是将“熟”的形容词词性两个含义融合,即表示经过相处,友谊进一步发展,也表关系不断亲近,远离“陌生”的意思;(19)句中“熟”,可指关系亲近,也可指对对方信息了解的多,属含义的隐喻融合;(20)句中“熟”是对本意“作物成熟”意思的拓展,借以投射人的生长成熟的阶段,即生理、心理的生长,成熟。

经上述实例,可发现:“生”、“熟”隐喻意义的使用与生成并不随意、任意,而是遵循Lakoff(1993)提出的the Invariance Principle,所投射的结构应与目标域的原有内部结构相一致原则,隐喻是将始原域(source domain)框架投射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上,这种投射是单向的,不存在从目标域到始原域的投射。同时这种投射在程度、范围和数量上都不具有完全性,是部分性的,始原域的框架只有部分会被投射到目标域之上。“生”在隐喻义的使用中,虽在投射数量上保持了词性的一致性,但在程度和范围上均有所变化;“熟”更是如此,在投射过程中,不但词性方面发生了语法隐喻转换,数量、程度、范围、意义融合截搭层面都有所改变。

隐喻是认知的原因,也是结果。隐喻的运用是在本体与喻体矛盾之间找到统一,化异为同,同中得义,所得的“同”便适应了语境的“相似性”。“生”、“熟”即作如下投射:

由上所示,可发现,隐喻义产生和发出,都源自“生”、“熟”本身的概念义。认知角度,Whorf(1939:146)提出我们如果不依赖物质喻,就几乎不能谈及最简单的非空间性情景。Sweetser也认为隐喻可使人们将一件事物理解成另一件事物,不必考虑两者之间客观上是否相同。以“生”为例,其最本身的含义是“出生、生育”,在隐喻理论运作过程中,产生了“生出、发生”含义,即例(5)、(6)中的隐喻义,“生”--产生,发出含义。我们常说的“生气”也是如此,这里又含有更复杂的文化因素,中国人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成人是气息的存在,身体不适也是气不顺引起的。所以我们不高兴,产生一些情绪性,便是“生气”。而作为形容词的“生”指的是未经加工的,不成熟的。在隐喻使用中,我们将人之间的亲属关系、对某种信息或者技能掌握程度的多少都用“生”来形容,便出现了“面生”、“生人”这样的词汇。这都是从本身概念域A出发,投射入含有相似含义的“事物发展不成熟,或掌握信息很少”这样的概念域B之中。相似例子,可以用(20)中,“熟女”中“熟”是从与“生”相对的,经过加工的“熟”的含义引伸出来的。可将这样的“生”、“熟”做下列投射。

认知语言学认为,我们对于语言的使用和设置与人类自身对自然和世界事物的体验感知分不开。“生”、“熟”即使如此。作物和自然事物的生育,生长,映射到人自身的生理、心理成长之中;然后映射到人们相处关系亲疏之中。最后映射到人对于虚拟信息的掌握和辨认上面。这个过程是逐步的。但是在广泛的隐喻义被接受和使用在句式之中后,它的隐喻义便以词义的形式固定了下来,人们在日后使用中,可以随意无标记的选择、编排。

“生”、“熟”与名词搭配的结构特征

汉语中有很多同义、反义词存在,近义词也占很大比例。如“陌生、半生、不熟”便是“生”的近义或同义词;“熟悉”、“不陌生”是“熟”的近义或同义词。通常进行词语辨析过程中会从词性、语法结构、使用语体、语义色彩等方面进行对比辨析。但是如“这个人很面生”与“这个人看起来很陌生”这样的句子该如何进行辨析呢?认知领域可对“生”、“熟”的隐喻结构特征作出一些说明。

(21)陌生的地方

(22)他说的熟悉,指熟悉事物的共性;他说的陌生,指事物的个性。

(23)宫本言这个名字读者或许不陌生。

(24)见他面生;

例(21),将“陌生”换成“生”,句子本身语法可能并不错误,但会发现这样的句子读起来,语感会告诉我们不对,或说可接受度并不非常高。同样的(22)、(23)中“熟悉”换成“熟”,“陌生”换成“生”;(24)中“生”换成“陌生”,都是不太可接受的。

无论是作为动词词性、名词词性还是形容词词性的“生”、“熟”对于其所修饰词语和在短语或小句中的搭配所属位置都有一定的限制要求。如“面生”只能用单字“生”,不可使用近义或者同义词“陌生”、“半生”、“不熟”或其他类似词语替换;“面熟”也只能使用单字“熟”,不可使用近义词或同义词“熟悉”、“不陌生”等其他类似词语替换;对于像“陌生的人”这样含有“的”的“生”字词语,只能说“生人”,却不能说“生的人”,否则产生歧义。

由此得出:在含有“的”的“生”字词语搭配中,如表形容词性质的“的”可去掉,那“的”之前表关系生疏或没有掌握足够信息含义的“陌生”可替换成“生”;如表形容词性质的“的”不可去掉,那么“的” 之前的词语不可进行替换,但可用“生”替换“不熟的、不熟悉的”,得到“生人”这个词语。

在“生人”、“熟人”中,作为单音节附加在“人”之后的“生、熟”是形容词性的,此时可用“陌生”进行替换,但是如想表达“不熟”、“熟悉”的亲属关系就需附加“的”。

探究这种搭配结构的认知原因,沈家煊老师《“有界”与“无界”》中相关论述可提供一些思路。《“有界”与“无界”》中对按照形式标准丙将词类C划分出两个小类C1和C2,如直接修饰名词是否受限等标准将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本文探讨的“生”与“熟”及与名词的搭配问题,可做如下讨论:常见搭配有“生人”、“熟人”、“面生”、“面熟”、“生菜”、“熟菜”。沈老师提出,⑴ 有界形容词需搭配有界名词;⑵ 或将无界形容词进行添加转换成有界成分再搭配有界名词;⑶ 无界形容词搭配无界名词;

第一组“生人”、“熟人”

讨论搭配合理性之前,先看一下“人”这个名词是否有界。有界事物是个体,只有个体才可数,可数的事物一定是个体。“人”,肯定是作为个体而存在。但是由于词汇本身集合性质或可泛指和范围广杂,可从另一侧面考量④。“好些人、很多人、一堆人、一群人、几个人”,这都是有数量修饰语的名词性成分。可见其中的“人”是有界名词。再考察“生”与“熟”,极其容易找到“八分生、七分熟、半生不熟、生得很、熟得很”这样的搭配。

我们可明白“陌生”、“生疏”……“熟悉”、“烂熟”……都是隶属于“生”或“熟”状态中的一种情形。按“有界”、“无界”定义,“生”、“熟”是有界的性质形容词,“陌生”是无界的性质形容词,无界形容词修饰有界的名词不符合认知语义语法搭配。但“陌生的”因“的”的作用将“无界”的状态形容词转变成了临时有界形容词,故可修饰有界名词“人”。

第二组、第三组的考察形式一样如上。

结 论

本文试图从例举“生”、“熟”使用实例出发,考察造成“生”、“熟”及不同隐喻形式的认知原因,进而提出词汇使用过程中的不同搭配结构特征,尽量探究引起不同搭配结构的认知原因。类似形容词还有很多,如“新”、“旧”,英语中的“new”、“old”和“fresh”、“old”也可纳入考察范围。因相关资料不足,本人能力限制,文章整体架构必定存在思虑欠妥之处,望得到指正,也望这样的思虑可起到抛装引玉效果。

参考文献:

[1]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2]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北大出版社 2005

[3]王寅 《认知语言学》

注释:

①王寅 《认知语言学》 第十二章 隐喻认知理论(上)

②L& J

③王寅 《认知语言学》 第十二章 隐喻认知理论(上)

广泛近义词篇3

关键词:“绿色”绿色+名词绿色+动词语义泛化组合限制性

一、引言

词义是不断发展的,“绿色”在汉语颜色词中一直处于一个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绿色”频频以各种转喻义与其他词语复合而产生新词,如“绿色通道”、“绿色能源”、“绿色殡葬”、“绿色消费”等,在这些词语中,“绿色”逐渐摒弃了它表示颜色的基本义,而走向各种引申义。与此同时,在用法上也发生了变化。

二、“绿色”词语新用法

关于“绿色”的本义,字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蓝色和黄色颜料混合即呈现这种颜色(《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绿色”是一个颜色词,这个词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就出现了大众化活用的倾向,在用法上出现了许多新变:

1.绿色+名词

(1)绿色食品离我们有多远(《质量指南》2002年第2期)

(2)全市建立了“发热病人绿色通道”,果断处置疫情,设立了15家非典病人定点医院。(《人民日报》2003年5月16日)

(3)一些资金雄厚的上市公司理应开发纺织绿色产品,只有这样,面对出口的“绿色壁垒”才能打破。(《新闻晚报》2003年7月25日)

(4)该联盟的负责人表示,青少年绿色网络的建设还缺乏企业参与。(“东方早报网”,2004年12月9日)

从上述各例可以看出,“绿色”已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且从其所表达的含义可以看出,“绿色”已由颜色意义广泛转用为表示健康如(1)(4)、环保如(3)和生命如(2)等几种含义,意义上发生了转喻。这些词义均是在“绿色”本义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深层认知义,是以“绿色”本义为基础、而又超越本义的,在历史、心理、文化等影响下产生的引申义。

色彩是客观事物的重要属性之一,“绿色”附着后的新词语是新词新义产生的源泉,而这些由“绿色”限定的名词性词语,逐渐超出对事物本身颜色的界定,而走向对事物属性和特点的描述与限定。如:

绿色食品:未被环境污染、食用安全营养的食品。(亢世勇《新词语大词典》2003年版,以下简称《新》)

绿色能源:指来自植物的能量物质,不污染环境的能源。(《新》)

绿色包装:指卫生的、健康的包装。(《新》)

绿色通道:指医疗、交通运输等部门设置的手续简便、安全快捷的通道;泛指简便、安全、快捷的途径的渠道。(《新》)

绿色金库:喻指森林及其相关产业。(《新》)

由以上词语释义可以看出,除少数词与事物的颜色直接相关外,其余均突破了绿色的本义,而走向由人们看到“绿色”时所自然而然联想到的有关环境、生命和希望等的含义。概括起来,“绿色”在经过词义扩张后,主要有以下几种词义:①生态的、自然环境的;②环保、无污染的;③可持续利用或发展的;④健康、安全的;⑤生命的;⑥森林、林业。

以上词语也充分说明了“绿色”作为词素,它的几种扩张义是最具构词能力的。而这种本义和扩张义在构词量上的悬殊,也可以印证符淮青在《词义和构成它的语素义的关系》中提出的语素共义、语素变义之间关系的观点。正是语素变义的活跃使得“绿色”一词能够与各类名词相搭配,从而使“绿色”词群呈现出超常组合的特征。

2.绿色+动词

“绿色+动词”组合,更能鲜明直观地体现出“绿色”一词在语义扩张后的特征,例如:

(1)远山正英,创造中日“绿色往来”的“愚公”。 (新华网2004-03-12)

(2)一项得到联合国资助的绿色照明示范项目13日在上海正式启动。(“东方早报网”,2004-07-27)

(3)人民日报:广西工业实现绿色升级。(《人民日报》2011-2-24)

(4)千尺推出绿色下载工具 解决手机恶意扣费。(“中关村在线”2011-3-25)

以上各例中的“绿色”短语,既有名动兼类又有纯谓词类,且不难发现,这种谓词性成分的组合正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这是因为这类动词短语与“绿色+名词”类短语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组合上也更为形象和生动。这类短语生成后,既给动词本身增加了新义,也给原来的动词词义增添了更为突出的感彩。同时“绿色”在词语中,词义扩张性也体现得更为清晰,例如:

绿色设计:指卫生的、健康的、资源可回收的各种设计。(《新》)

绿色消费:指不破坏生态平衡、不污染环境的消费。(《新》)

绿色安葬:以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安葬死者。主要指生态葬,与传统的建墓竖碑式的安葬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新》)

绿色管理:把环境保护观念纳入企业经营决策之中的一种管理方式。(《新》)

以上多强调“绿色”引申后的含义,用于表达一种行为方式是符合环保要求、健康的或安全卫生的。于六种引申义中又侧重于使用前四种,这与前几种词义更丰富、更具构词能力有关。同时也说明“绿色+动词”类短语在“绿色”新义的指示上更为专一,“绿色”能广泛附加在这些动词前构成新词,迅速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表达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所习用。

“语言是个开放的运动符号系统,存在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类化现象。”[1]词语能产的直接动力是类推,而这种类推是以语义泛化为支撑的。所谓语义泛化,是指词语在保持越来越少的原有语义特征的情况下,不断产生新的使用方式,将越来越多的对象纳入到自己的指称范围。[2]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绿色”只有一个义项,而从上面的“绿色”词族(“绿色+名词”和“绿色+动词”)中可以看出,“绿色”已广泛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活等许多领域,这显然是一个义项无法包容的。所以说,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变化中,“绿色”的词义已经发生了相当程度的泛化,由语义泛化和结构类推的相互作用,使词义本身的演变加快。

三、“绿色+X”组合的限制性

“绿色+名词”和“绿色+动词”的结构方式,可以鲜明地体现出“绿色”词义的变异性、扩张性和能产性。但是这种能产性是不是无限的呢?下面就来讨论一下“绿色” 词语组合的限制性问题。

“绿色+名词”与“绿色+动词”形式被广泛使用后,在形式上与语义上均开始为人们所接纳,成为一种较为固定和合理的表达法,进而被纳入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广泛运用于各种领域。但这一表达法并不是万能的,不能够适用于所有的词语,因而在组合上是具有限制性的。如:

“绿色+名词”类:

“绿色工作”、“绿色煤炭”、“绿色能力”、 “绿色感受”、“绿色面包”、“绿色命令”……

“绿色+动词”类:

“绿色打扫”、“绿色绘画”、“绿色引用”、“绿色增强”、“绿色投放”、“绿色办理”……

“绿色+其它词性”类:

“绿色可爱”、“绿色坚决地”

(表示下方例子是错误组合)

上述各例中的“绿色”均不能跟词语相搭配,因为它既受到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惯用法的制约,同时也受到正确语义条件的限制。语义通顺是一词语或句子能够成立的前提条件,而“绿色”与这些词语之间不能形成语义关系,因而构不成上述短语。这种搭配法也是未曾得到人们认可的,同时,反映社会新思想、新动向的“绿色”新词语组合,其组合关系是建立在人们新的实践成果出现,词义因此得到扩充的基础上的。没有人们的实践成果做基础,凭空捏造出的“绿色+词语”的搭配是不符合实际的。无论从语言学角度,还是从人们实际交往和生活的角度,都是不可能轻易产生的。

四、“绿色”与其他颜色词比较

一些其他的颜色词语,如红色、黄色、紫色、黑色等,它们在语义上也常会呈现扩张性特征,这种扩张性与“绿色”的词义扩张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例如我们通常所说的“黑色幽默”、“白色谎言”、“黄色笑话”、“红色革命”……也都超越了词语本义,被注入了新的感彩,能够较含蓄、新颖地表达出人们的心声。这些新义及用法体现出一部分颜色词的某类共性,即能够通过词义的转喻表达出某种新的含义或感彩。

但它们在颜色词中的数量是十分有限的,在语义扩张的用法上也仅止于此,而未像“绿色”一样,出现广泛的词义泛化,能与各类名、动词相搭配。例如我们通常不会说红色食品、黑色能源、紫色生产、蓝色出行等。另外,这些颜色词语较多地与抽象名词搭配,仅用在固定结构下传递出几种很有限的意义,与“绿色”词义的丰富性,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五、结语

“新词新义是新事物新思想产生的反映,也是社会生活变化的反映。”[3]“绿色”词族的生成,正是时代变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映,陈寅恪先生曾说过:“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为一部文化史”[4](P255)。而透过发掘“绿色”一词语的灵活运用,我们可以窥见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二十一世纪,及语言跟随社会进步不断发展、演变的面貌。同时,这其中一些尚未生产使用的词语,也可能会成为我们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

注释:

[1]胡习之:《辞规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2][3]周国祥:《流行语“绿色X”词族探微》,语文建设,2003年,第8期。

[4]姚淦铭:《汉字心理学》,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文献:

[1]周国祥.流行语“绿色X”词族探微[J].语文建设,2003,(8).

[2]骆峰.汉语色彩词的文化审视[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3]符淮青.词义和构成它的语素义的关系[J].辞书研究,1981,(3).

[4]周一民.新词新义的收录与规范[J].语言文字应用,2003,(4).

[5]亢世勇,刘海润.新词语大词典(1978-2002)[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广泛近义词篇4

摘 要:本文通过对“打”义历时发展的梳理,并结合比较1978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第一版),2005年版(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打”字开头新增词条变化,分析了从1978年至今以“打”开头的词条发展的规律:一是在打的基本义“锤击”的基础上,通过短语固化成词;一是利用“打”义的泛化产生新词。

关键词:打 短语固化 词义泛化

一、关于“打”字

动词“打”是汉语中引申义最多、最复杂的一个词,也是最受学者们重视的一个词,远可溯至欧阳修,近可追至刘半农、符淮青、胡明扬、俞敏等老先生。他们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论述。

在关于“打”字的研究中,欧阳修在《归田录》卷二中有记载:“今世俗言语之讹,而举世君子小人皆同其谬者,唯‘打’字耳。其义本谓考击,故人相殴,以物相击,皆谓之打,而工造金银器,亦谓之打,可矣,盖有锤击之义也。至于造船车曰打船、打车,网鱼曰打鱼,汲水曰打水,役夫晌饭曰打饭,兵士给衣粮曰打衣粮,从者执伞曰打伞……语皆如此:触事皆谓之打。”[1]

刘半农先生曾撰《打雅》一文,罗列了101个“打”字义,称其为“意义含混的‘混蛋字’”。胡明扬先生《说“打”》一文把“打”的动词义分析为“捶击、攻战、挥动手臂、虚化的动词”四大类98义。符淮清先生《“打”义分析》一文归为29义,朱星《汉语词义简析》把“打”从多义词中划分出来,特称之为“泛义词”,俞敏《“打”雅》一文析为七大类32义。另外,“《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收单字1万多个,单字义项在十个以上的有25个,其中24个字的义项在10~20个之间,而‘打’义项为24个,排名第一。”[2]可见,“打”确实是一个多义动词之最,不但本身意义众多,学者们对其分析的结果也是众说纷纭。

二、“打”义的发展史。

“‘打’是后汉时期出现的一个新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广雅》,《释诂三》‘打,击也’。又《释言》:‘打,棓也’”[3]。

胡明扬在《说“打”》中提到:“现存文献最早出现‘打’字的是东汉王延寿的《梦赋》:撞纵目,打三颅。”另外,胡明扬还总结到:“根据手头材料来看,‘打’的使用从东汉至初唐含义比较单纯,基本上只是‘捶击’的意思。唐以后,特别是在几代汉语白话著作中‘打’字的用法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远在宋代就已经成为一个无往而不用的常用动词,并且今天的各种用法已经基本具备。”[4]

祝建军在《“打V”之“打”的语法化探析》中,从历时的角度运用大量的古文献例句,详细地总结了“打”义的发展史。结合祝建军的论述,笔者认为“打”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词义单纯阶段

正如胡明扬所说,中古时期“打”的含义还比较单纯,基本上都是“捶击”义,或者是与“捶击”相关的意义。也正如祝建军所说,“(用手或器物)撞击(物体)是‘打’的基本义,也是‘打’有文献可查的原始义,那时‘打’的词义还比较实在,是一个动作动词,此动作是由具备活动能力的物或生命体(主要是人)来发出的。”(祝建军,2004)

(二)词义引申阶段

中古后以及隋唐五代时期,“打”的组合能力增强,搭配对象范围扩大,随之词义有了一定的引申和变化,应用也就更趋灵活。像进行某种游戏、捕猎、收获、汲取等意义都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但此时“打”的意义还比较具体,如果仔细分析,就可以找出由“锤击”义引申的脉络。

(三)词义抽象、泛化阶段

“打”的使用从唐代开始逐渐泛化、抽象化,至宋元时期,无论是在类型上还是在数量上,它的广义用法都极为普遍。如果仅根据组合和语境定立义项,很难把它们归纳为简明的几个义项。因为此时“打”的意义逐渐获得了语境中“制作,使……产生”的意味,有些因经常使用而愈来愈突出,逐渐成为一个新的义位。而此时的义位已与打的本义相去甚远。宋元以后,“打”义向着泛化的道路越走越远,最后甚至被人称为“动词前缀”,王力将“打”称之为“动词的记号”。

三、从《现汉》具体实例看“打”义发展

本文结合前人分析,梳理了“打”义的发展史,并将1978版和2005最新版《现汉》“打”字开头词语进行对照,着重分析新增的以“打”字开头的词条,以观察动词“打”字意义的历时发展特点及1978年以来以“打”字开头的词汇的发展规律。

(一)由《现代汉语词典》看“打”字开头的词汇的变化

笔者对1978年版和2005年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进行了比较,发现2005版《现汉》中有49个词条是1978版中所没有的,所以笔者对这46个词(去掉“打开天窗说亮话”“打破沙锅问到底”“打肿脸充胖子”三个熟语)中的“打”义进行了分析,以探求近三十年来“打”义的发展。这46条词语统计如下:

打白条 打板子 打表 打叉 打场子 打车 打冲锋 打憷 打的 打点滴 打斗 打嘟噜 打非 打工 打钩 打拐 打官腔 打光棍儿 打棍子 打鼾 打寒噤 打寒战 打寒颤 打黑 打呼噜 打卡 打假 打垮 打雷 打闹 打蔫儿 打扒 打拼 打平手 打情骂俏 打闪 打私 打探 打下手 打先锋 打压 打哑谜 打印机 打预防针 打照面儿 打折

(二)46个“打”词分类

1.“锤击”或与“捶击”直接相关

打板子 打棍子 打斗 打闹 打非 打黑 打拐 打扒 打私 打假 打垮 打压

根据“打”的后接成分又可以分为:

(1)打+名词

打板子 打棍子

这两个词,“打”后面接的是“打”所用的工具。

(2)打+动词

打斗 打闹 打压 打垮

这四个词中,“打斗、打闹、打压”为并列式结构,“打垮”为动补式结构。

(3)在“打非、打黑、打拐、打扒、打私、打假”这一系列词中,“打”是“打击”义,“非、黑、拐、扒、私、假”分别指代制作出售非法出版物、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拐卖人口、盗窃财产、走私贩私、制造出售假冒伪劣商品。

2.与“捶击”义间接相关

(1)在拓印过程中捶击:填写或书写

打白条 打叉 打钩 打印机

(2)捶击使之损伤、破碎或死亡:雷电、海浪、雨水等自然力量袭击

打闪 打雷

(3)捶击使射出:注射

打点滴 打预防针

在这一类词条中,除了“打印机”中“打”和“印”是并列关系外,“印”为动词,其余的都是“打”+名词。根据后接名词的性质、用途可将这7个词具体分析如下:

a.受事宾语 打白条

b.工具宾语 打预防针

c.方式宾语 打点滴

d.结果宾语 打叉 打钩 打雷 打闪

3.“打”义泛化、抽象

打冲锋 打憷 打呼噜 打嘟噜 打鼾 打寒噤 打寒战 打寒颤 打拼 打蔫儿 打探 打场子 打车 打的 打工 打光棍儿 打卡 打平手 打下手 打先锋 打哑谜 打照面儿 打折

在这一系列词条中,根据“打”的后接成分又可以分为:

(1)打+名词

打呼噜 打嘟噜 打鼾 打寒噤 打寒战 打寒颤 打场子 打车 打的 打工 打光棍儿 打卡 打平手 打下手 打先锋 打哑谜 打照面儿 打折

此时“打”的意义已经泛化,几乎成为“万能词”,“打”的意义的确定必须靠它后面的宾语,因此,词典当中对“打”的每个义项的解释也只能更加概括。

(2)打+动词/形容词

打冲锋 打憷 打拼 打探 打蔫儿

“打”后加动词/形容词,可以将其泛化概括为两种:

发生义:打蔫儿(指“蔫儿”的状态发生)

泛指:打冲锋 打憷 打拼 打探

在这几个词中,“打”的意义几乎已经语法化了,整个词更强调的是“冲锋”“憷”“拼”“探”的意思。

根据上述统计,列表如下(n:名词;v:动词;a:形容词):

“打”义

打+n/v/a 锤击或与捶击直接相关的 与“捶击”义间接相关的 “打”的泛化抽象

打+n 9 6 20

打+v 4 2 4

打+a 1

总计 13 8 25

在对“打”进行打+n、打+v、打+a的分类时,有一类词,就是上文所提过的:“打非 打黑 打拐 打扒 打私 打假”,这一系列词中,抛开词义,“打”后面跟着形容词或动词,但实际上这些“非、黑、拐、扒、私、假”指代的都是特定的违法行为,所以在这里都把其看作为“打”+n。

从上表可以发现:在这46个词中,因“打”的泛化义而产生的词有20个,占54.3%,近三十年来,“打”仍是朝着泛化、抽象的方向发展着;另外,在这46个词中,35个由“打+n”构成,占总数的76%,可以说,以“打”字开头的词的最活跃的是“打”+n的格式。

纵观这46个词条,“打”义的发展大致沿这两条路:

一是包含“打”字的短语固化成词,如“打非、打黑、打拐、打扒、打私、打假”。这些词在“打”的基本义“锤击”的基础上产生,由短语固化成词。

二是利用“打”义的泛化产生新词,如:上面所说的“打的”这个词语,为什么会选用“打”这个词而不选用别的词,原因有两个:①“打的”本源自粤方言“搭的士”,“打”与“搭”音近。②这也是由“打”义的泛化所决定的。“打”义的泛化与“打”在语音上的特点决定了打可以与“的士”结合,从而产生相应的意义。“打”的这个特点是打义如此活跃,如此变化多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2005版《现汉》“打”字词条中所记录的1978版《现汉》所没有的46个词条的分析,发现“打”义在近三十年基本上按照两条路线发展:一是在本义“锤击”的基础上,通过短语固化成词;一是利用“打”义的泛化产生新词的规律。把握了这两条,对千变万化的“打”字开头的词条就有了大致的把握。明确“打”义的发展趋势,对于有关“打”字的新词的规律新语的预测,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注 释:

[1][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2]曹先擢.“打”字的语义分析——为庆贺《辞书研究》百期作[J].

辞书研究,1996(6).

[3]张永言,汪维辉.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J].中国语文,

1995(6).

[4]胡明扬.语言学论文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5.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8.

[3][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4]刘复.半农杂文[M].上海:上海书店印行,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六月.

[5]曹先擢.“打”字的语义分析——为庆贺《辞书研究》百期作

[J].辞书研究,1996,(6).

[6]俞敏.“打”雅[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1).

[7]胡明扬.语言学论文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8]张永言,汪维辉.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J].中国语

文,1995,(6).

[9]祝建军.“打V”之“打”的语法化探析[J].古汉语研究,2004,

(3).

[10]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1]陈望道.陈望道文集(第三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广泛近义词篇5

【关键词】粤方言;词汇;发展趋势;普通话;90后

中图分类号:H1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49-03

粤方言是一种非常富有活力的汉语方言。这种活力表现在,一方面对其他方言、民族共同语甚至语言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又深受其他方言、民族共同语和其他语言的影响。改革开放初期,广州与香港的往来频繁,粤方言吸收了香港话中大量的英语外来词。同时广东也成了接受外来事物的窗口,很多粤方言词汇被普通话借入。但随着其他地区经济的普遍提升,粤方言的影响力也逐渐下降。作为一种方言,粤方言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一直在缓慢地但不间断地向民族共同语――普通话靠拢,以词汇最为明显。这种趋势在近几年的速度加快,并引发了不少粤方言危机事件。

一、推动现阶段粤方言词汇变化的原因

语言的发展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作为与外界交流的直接地区,接受并创造了许多新词。其发展阶段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与港澳地区粤方言的接触阶段;二是在普通话推广下二者的接触且粤方言影响普通话的阶段;三是粤方言融入普通话文化圈二者的共用阶段。现在粤方言正处于第三个阶段的初期,究其根本是粤方言文化圈与普通话文化圈的融合与趋同。

(一)普通话的大区域、大阶层使用

1.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使普通话成为刚需

1982年宪法公布后,“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被明确规定。1986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6条规定:“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自此普通话在全国的推广与学习热潮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粤方言区的推普60年里,虽然前期的普及程度不理想,但由于改革开放,广东地区与外界的交流日渐增多,普通话的需求不断上涨。作为经济先行且水平较高的地区,广东地区特别是广州市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广东流动人口数量最为庞大,占常住人口的30%,全国流动人口的12%。普通话的使用频率和范围随着高强度的人口流动不断扩大,粤方言区不能只使用粤方言。

2.广播等媒体对普通话的推广起着重要的作用

2005年,广电总局相继颁布通知:规定电视节目主持人一律使用普通话,不得夹杂外语、方言;重申电视剧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这些规定都进一步规范了广播媒体的用语。广播电视技术的提高使得全国关注着相同的新闻热点、热门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人们讨论用语已经相同。虽说现在的粤方言电视节目仍有大量受众,但在传播时还是以普通话为主,并且在现有政策的引导下,民众越来越多地收看到普通话节目。

3.规范化的普通话是网络交流的统一标准

网络技术打破地域的距离与差别,普通话使网络交流更融洽,网络流行语被不同地域的人群广泛无差别地使用。在新浪微博公布的《2015年度微博用户发展报告》中,微博的月活跃用户达到了2.12亿,17-33年龄段成了主力人群。在微信的首份《微信平台数据化研究报告》中显示,其月活跃用户达到了7.6亿,近一半的用户年龄都低于26岁。

(二)粤方言区90后的语言环境及语言态度

1.粤方言区的90后成长于完备的普通话环境,大量的流动人口让不同省份的人齐聚广州,不少人成了新广东人。在学习生活中,本地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全面接受新移民使用的普通话的影响。

2.90后乐于接受并使用新奇流行词汇,90后的群体特点是追求个性解放、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高。他们不仅是语言的使用者,更是语言的创造者,不少网络流行词由90后创造并被广泛使用。

二、普通话对粤方言词汇影响的表现

作为一种还被大量人群使用的方言,粤方言大部分常用词汇和基本词汇依旧保持原先的用法,只有小部分词汇发生变化。随着普通话在广东粤方言区的普遍使用,粤方言创造力的下降,“北语南下”的现象逐渐加强。

(一)使用普通话的词形与意义

粤方言中原本有一些词有自己独有的意义或者特有的音译词形,但在普通话的影响下,原有的意义被替代,词形被统一规范化,原来的词形和意义或是消失不用,或是与普通话用法并用。这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自有意义被替代的词

例如“告白”,在《广州话词典》和《香港话词典》中都解释为:“广告,卖告白(登广告)。”而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机关、团体或个人)对公众的声明或启事;说明,表白。”但目前“告白”在粤方言中的使用情况已与普通话用法无异,例如:

(1)上车问我今日有尤送你告白啊?没反应过来,后面醒起系白色情人节。(上车后问我今天有没有人向我告白?没反应过来,后面想起是白色情人节。)

(2)唔知你今日有禹到我告白……都过了,我中意你系我权力(不知道你今天有没有看到我的告白……都过了,我喜欢你是我的权力)。

虽然“告白”一词在普通话不只“表白”一个义项,但“表白”这个义项使用频率和传播度是最高的,被粤方言区年轻一代接受并使用。

再比如“行档”,《广州话词典》解释为希望,《香港话词典》还解释为指望,如:有印呀(有没有希望)?《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行当、行业。这个词在粤方言中的使用情况同样已与普通话用法无异,例如:

(1)点解做Producer就要畈遥壳捌冢后期都要跟到钭恪…睇透呢个行档了!(为什么做制片人就要这么惨?前期,后期都要跟到这么足……看透这个行档了!)

(2)居然系佛山仲稳到间白铁铺,阿公以前就系做呢个行档(居然在佛山还要找到一间白铁铺,爷爷以前就是做这个行档)。

发生相同变化的词归纳如下表:

这类词汇在粤方言所占比例很小,其保持存在并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它的词形在普通话中是常用词,使用在普通话的影响之下,原先的词义被代替,大众也自然而然地使用新义。对于年轻人,他们对原来的词义不熟悉,甚至认为这些词本来就是这样的词义。

2.被统一表达的词汇

粤方言对外来词通常直接音译将它融于粤方言中使用,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英语外来词,在粤方言词汇占了不少的比重,一些音译词也被普通话采用并通用,如威化饼、的士、蛋挞等等。但是,这类词汇的大部分随着普通话在粤方言区的广泛使用,原有的词汇逐渐被普通话的表达代替,或出现共同使用的现象。这类词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与普通话中的表达共用,如车厘子,cherry的音译,现也用普通话中的“樱桃”,其他见表2。第二,读音不变,词形与普通话同,如拖肥糖,toffee的音译,读音不变,但词形用“太妃糖”代替,其他见表3。第三,读音随着词形的改变一同变化,如听尼士,tennis的音译,被普通话中的“网球”替代,读音也随着改变,其他见表4。

(二)直接使用普通话新词

粤方言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下降表现在自造新词少、对新事物缺乏粤方言式的化用和粤方言词汇被其他语言借用少。相反,普通话词汇被粤方言大量借入,新创的词汇通过直接简单用粤音对应的方式进入粤方言使用,包括英语外来词、反映社会事件的词汇、新事物以及网络流行词。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年轻人作为创造者与使用者在其中也扮演极大的角色。例如:

1.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对616名樟呈楣开个人资料人进行分析,指出点赞狂魔、更新状态狂魔、自曝隐私狂魔照媸瞪活中承受情感压力往往更大。(新闻日日睇)

其中的“脸书”是facebook的音译,美国的一个社交网络服务网站,粤方言直接搬用了普通话的原词形。类似还有推特(Twitter,一家美国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星巴克(starbark)、克隆(clone)、博客(blog)、比特币(Bitcoin)等。

2.有消息话,广州火车站准备2016年停运改造,主体建筑将全部拆除重建,期间两年春运停止发车。(广州台最街拍档)

其中的“春运”是“春运期间”的简称,指春节前后的运输现象。类似的还有国考(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拼车(指相同路线的几个人乘坐同一辆车上下班、上下学、长途、旅游等)、蜗居、啃老族等。

3.社区图书馆都罡叽笊希问你点顶!(社区图书馆都这么高大上,问你该怎么办!广州新闻电台)

其中的“高大上”是网络用语,“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简称。类似的还有吐槽、颜值、小清新、白富美等。

从大量这样的例子可以看出,粤方言大规模借入普通话新词,覆盖了各阶层、各类服务用语。在书面语使用上跟普通话已无差异,在日常交际用语出现的频率也在日益提高。

三、粤方言的发展趋势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遵循着“用进废退”的规律,普通话在粤方言区的深入使用使得原来粤方言的表达被忘记,人们为了使交流更顺利进行,会自觉使用被普遍接受的语言规范。粤方言在保持相对稳定和生命力的情况下,在词汇持续变化的影响下,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与普通话词汇群与用法的趋同

粤方言和普通话在词汇上的差异会越来越小,词形词义完全相同,只是读音不同,当然这要排除粤方言中早已稳定的基本词汇。首先粤方言新词创造力已经呈现惰性状态,普通话的新词会被大量采用。其次原本粤方言中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在普通话影响下,与普通话相同的义项被保留,其他义项弃用,意义最终趋同。如“开胃”,普通话中只指使人胃口好,粤方言中还有胃口好和引申指人不切实际地空想两个意义,但已少用。

(二)与普通话一起变化

粤方言中与普通话相同的词语会跟普通话一起变化,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词在普通话的意义发生变化,那么粤方言在使用时也会跟着变化。如奇葩,在普通话中原本是一个褒义词,指珍奇的花,比喻出众的作品,但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用指非常特殊,行为举止特别另类,超出大众习惯的一些人,并带有调侃和讽刺意味。粤方言接受了这种变化,与普通话一样,义项增多。

四、结语

近几年来,“粤语危机”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甚至成为社会热点,引发广泛谈论。很多人担心粤方言及其承载的粤方言文化陷入危境,担心普通话的推广会造成粤方言的消失。但这种担心更多的还是出于误解,粤方言仍然被广泛使用,并且具有强大的生命。虽然粤方言词汇出现了上述变化并且越来越多地使用普通话新词,但这正代表着粤方言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其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粤方言发生变化是社会发展的体现,社会文明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发展和新生一代的与时俱进,推动着粤方言不断前进,保持着顽强生命力。我们的结论是:粤方言不会消失,但是它的发展是必然的,社会应该欢迎并且主动接受使用粤方言词汇的新用法。

参考文献:

[1]詹伯慧.普通话“南下”与粤方言“北上”[J].学术研究,1993,(4):67-72.

[2]邵兰珠.论“粤语北上”和“北语南下”[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100-104.

[3]饶秉才,欧阳觉亚,周无忌.广州话词典[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278.

[4]麦耘,谭布云.实用广州话分类词典[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577.

[5]饶秉才,欧阳觉亚,周无忌.广州话词汇研究(下)[J].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89-95.

作者简介:

刘钟达,男,广东揭阳人,肇庆学院文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

沙雅婷,女,广东广州人,肇庆学院文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

吴嘉丽,女,广东茂名人,肇庆学院文学院在读本科生;

广泛近义词篇6

关键词:三身代词 换指 虚化 泛化

一、引言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针对某一指称对象时,只有先用名词形式区别于其他对象,才能在认知世界中建立起一个比较明确的指称概念,并建立联系,避免混淆。在接下来的话语中,为避免重复,使话语简洁,人们便需要使用代词来回指这个名词形式。本文所提到的三身代词区别于人称代词,仅仅是指“我”“你”“他”。由于汉语中的人称代词没有性的区别,指代女性的“她”和指代无生命事物的“它”可以看成是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变体,在本文不多做讨论,统一归为三身代词。

由于代词指代的不确定性,三身代词在使用中往往出现一些非常规用法。本文着眼于三身代词在句法和语义功能上的超常用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理论对三身代词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做出具体系统的研究。本文所使用的语料,未经注明的均来自严歌苓的《补玉山居》,原文刊发于《小说月报》2012年第1期。

二、三身代词句法层面非常规用法

三身代词在组合能力上不同于名词,名词的前面可以有修饰语,受数量词的修饰,但是代词不能受修饰语的修饰。代词通常用来指代名词,它的语法功能和它所替代成分的语法功能基本上是一致的,就语法性质来说,它是属于体词性的。但是在句法上,三身代词也有些特殊的用法。如:“三身代词+指示代词‘这(那)’+名词”表领属关系,但与“三身代词+‘的’”表领属的结构有着较大的差别;“三身代词+亲属称谓词”不单单是省略“的”表领属,它也可以作为称呼语,或者起到话题强调的作用;“三身代词+名字”构成同位结构,表示复指,带有强烈的感彩。

(一)三身代词+指示代词这“(那)”+名词

1.三身代词跟指示语连用表示领属关系。如:

(1)老乡,你这烟卖多少钱一盒?

(2)补玉悟到他那个英文教师媳妇不在身边。

(3)您就别瞎操心了,我这些战士都苦惯了。

2.与“三身代词+‘的’”表示的领属关系不同。如:

(4)老乡,你的烟卖多少钱一盒?

(5)补玉悟到他的当英语教师的媳妇不在身边。

(6)您就别瞎操心了,我的战士们都苦惯了。

“三身代词+‘的’”仅表示领属,是无指状态,而“三身代词+指示代词”则是有指状态,这显然是因为指示代词的作用。另外,三身代词跟指示代词组合的规律随着说话者心理距离的不同,选择距离远或者近的指示代词。指示代词后面跟名词并不都表示领属状态,如果指示代词后面跟可以复指三身代词的名词,如“人”或“家伙”,则不再是表示领属关系,它们与三身代词构成一种同位复指关系,说话者通常带有贬义的感彩。

(二)(名)+三身代词+亲属称谓词

“(名)+三身代词+亲属称谓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亲属或有亲密关系的人的名称前,不加“的”字也可以表示领属关系。如:

(7)邻居相互望望,他们都不认识我母亲。(林那北《蔷薇似的天花板》)

(8)补玉后来心里把跟他同来的老女人叫“蒋雯丽她妈”,因为她和蒋雯丽很像,只是大出一个辈分。

另一种是以虚化的第三身代词“他”+亲属称谓词构成的称呼语,通常位于句首,以插入语的身份存在,常用于口语中。如:

(9)他大嫂子,你去哪儿?

三身代词还可以用在被其指代的名词或名词性结构之后,在语义上复指前者。这种语义上的复指通过刻意违反语言经济原则,对语义语用重点进行重复,从而实现了其强调作用,使得说话人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语言信息,因而达到强调某事物的目的。如:

(10)我得等孩子他爸的电话。他手机准是让贼偷了。

(11)你妈她说她回泉州了。(林那北《蔷薇似的天花板》)

(三)三身代词+名字(复指)

《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跟指示对象的名字或表示指示对象身份的名词连用时,三身代词在前或在后,带感彩。以第一称代词“我”为例,一般说来,“我”已经足以明确指示对象。中国人说话时对自己的姓名一般是回避的,所以当两者并用时就给人很突出的印象,这种复指用法往往出现于说话人激动、兴奋的时候。例如:

(12)她得告诉自己:“我曾补玉可没那么小气。”

(13)她得告诉自己:“我可没那么小气。”

比较上面两个例子,例(13)没有例(12)的表达效果生动,例(12)通过语义复指而进行信息重复,更能体现出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带有一丝不甘心和不满的情绪。

三、三身代词的指称虚化和指称泛化

一般来说,三身代词的单数形式的基本用法都是有定的,结合特定的语境,在会话中它用来指示哪个对象都是可以确定的。但有时它们的指示无具体的实体对象,可以指示任何一实体。例如:

(14)你以为他跟你交往十年来,从一开始就让你当他的户籍警,家庭、人口、身份都让你抠了底,你看到的就是在你那里如实备案的,你认识的就是一个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周在鹏,其实呢?

这里的“你”指的并不是文中的男人,而是一种泛指的用法,指任何人。

三身代词“他”通常指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第三者。它还表示出说话人以外的或者“其他的”“什么”等语义。比如:

(15)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谚语)

(16)你要想好好工作,你就得好好学习(吕叔湘《汉语八百词》)

这些例句中的三身代词,都不是实指一定语境中的特定的对象,其意义已经较为广泛,甚至有所虚化,即由实词转化为虚指实词,一般用法是以虚指的“你”和虚指的“我”对举,或以虚指的“你”和虚指的“他”对举,强调的是动作的交互性,邢福义先生称之为“游动称代”。指称泛化,是指人称代词在语用中指称意义超出了原有的指称对象,并不明确指称某一个具体对象。汉语中,“你”“我”“他(她)”都有泛化任指用法。

另外还有一些现象,比如“你、我”与“说、看、想”等词组成一个固定的语言形式,常出现在句首,起到引介话题的作用。例如:.

(17)你看,小姑娘一笑起来就更漂亮了。(杨邪《自然主义》)

(18)你说,他也真够神的,能做到这一步。(日常口语)

这些例子中的“你看”“我说”“你说”作为话题标记,主要是引介一个新话题,格式中“你”“我”己经由专指性的人称代词虚化为不定指的受话角色,而“说”“看”的基木词汇义也大部分虚化,整个格式对其所在句子的语义也不产生影响。第三身代词“他”暂时未发现与其他词语结合做话题标记的现象,但是也有虚化到脱落指称意义的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只有“你”和“他”可以完全语法化,脱落其称代意义,只保留语法意义。指称的泛化是人称代词虚化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尽管这个虚化不一定是指称泛化的必然结果。三身代词的泛指和虚指用法,都是它们的非指示用法。

四、三身换指

代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游移地指代某一个或多个需要指代的对象。代词一旦进入语境,它就会有明确的指代对象,但如果一个代词进入语境之后所指并不是它的能指,而是有所转指,那么这个代词就产生了特殊的用法,即为代词换指。关于人称代词的变换问题,我国早期的语法著作都有所提及。

(一)单复数之间的换指

三身代词每一身的单复数都可以换指,本文由于限于篇幅仅以第一身代词的单复数换指为例进行阐述。

(19)谢成梁说:“你找的是什么季枫,这儿的客人瞎编名字的毛病也不该我们来治啊!”

(20)本文只谈十年前的成果,近年来的新发展我们准备另文介绍。(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例(19)中的“我们”虽然是复数形式,但实际上是指“谢成梁”自己。在原文背景下,使用“我们”而不使用单数第一身代词“我”,主要是由于“我”带有更强的主观色彩,容易激起客人的不满,“我们”则可以避免对说话者产生双方个人的对立,降低发生矛盾的几率。例(20)主要是为了使听话者或者读者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用第一人称单数形式来表复数,说话者虽为单个人,但实际所涉及到的并非只有说话者本人,而是指说话人所在的一方,这一用法多见于较正规的场合,且多出现在有对立双方存在的情况下。例如:

(21)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我党从华北和华东抽调十余万军队和地方干部出关,扩展东北根据地。

(22)我校新生一律于九月五日至七日报道。(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二)三身之间的换指

语用主要反映了语言结构的成分与结构外的(如语境、说话者态度)等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在语用中,经常可以见到三身代词由其本来所称代的人称转向指代其它的人称。在文学作品中经常有第一身代词实际上指代第二身代词,或者是第二身代词实际上指代第一身代词的情况。例如:

(23)魏鹤鸣说:“批评不动!他根本不参加党的会议,你上哪儿批评去?偶尔参加一次,你提意见,他说:‘提意见是好的,不过应该掌握分寸……’”(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24)像他这样爱占小便宜的人我都没见过,你以为别人都是省油的灯吗?(日常口语)

上面例子中,实际上也是用第二人称“你”来表复数,是为了叙述内容的客观性。转换视角,从客观的角度来进行叙述,有助于拉近与听话人的距离,增强句内换指。

五、结语

代词产生之后,在数量上有所发展变化,在语用中也不断翻新,既可转指,还可以在代词意义上泛化,在性质、表数上进行变异使用。由于礼貌原则及其他语用因素和认知模式甚至句式结构的影响,人们经常有意打破语言的使用常规,灵活地运用语言,使其产生特殊的语用效果,这就是语言的非常规用法。三身代词在句法和语用上的非常规用法情况多样。但是任何变异都以语用为基础,以恰切地表情达意为原则。指称的变换或是为了拉开心理距离,避免直露和不客观;或是为了拉近情感距离,使双方感情趋同、心理共鸣,更加易于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指称的泛化和虚化,也有着各自的语用目标和价值。

现代汉语中三身代词的非常规用法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比如研究三身代词的非常规用法对我们构建完整的代词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限于篇幅和准备不足,只对三身代词的一些特殊搭配、虚化和指称泛化,以及它们在语用的换指问题进行了浅显的研究,还有大量的非常规用法没有提及到,还没有做到系统性的研究。这有待今后的学习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陈辉,陈国华.人称指示点的选择及其语用原则[J].当代语言

学,2001,(3).

[2]崔希亮.人称代词及其称谓功能[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

(1).

[3]刘雪春.复指词组的语义逻辑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1998,(1).

[4]吕叔湘.近代汉语指示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王桂安.论“人称代词活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5,(2).

[7]王建华.礼貌的语用距离原则[J].东华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4).

[8]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

[9]邢福义.词类辩难[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10]张春泉.第一人称代词的虚指及其心理动因[J].浙江大学学报,

2005,(3).

[11]张炼强.人称代词的变换[J].中国语文,1982,(3).

广泛近义词篇7

关键词:语法化 经济原则 模因

引言

近几年来,含有“××门”的新闻标题不断见诸各类媒体。如“西门子‘贿赂门’升级”、“易中天陷入‘跑单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拉链门”、央视前足球评论员黄健翔的“解说门”、欧洲意甲联赛中的“电话门”等,不胜枚举。它的源流是闻名于世的美国政治丑闻“水门事件”,一般指代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或丑闻事件,然而,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门”并不仅仅指一些政治上的丑闻,而是被引申到更广的范围,娱乐、体育、商界、学界等行业的事件也可以被冠之以“××门”。这样,任何新发生的丑闻或新闻,只要是一些具有新闻效应、能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事件,都可被冠之以“××门”。概而言之,这种语言现象是“门”这个实词语法化的结果。

语法化

“语法化”这一术语最早是由法国语言学家A.MEillet提出的,在《语法形式的演化》(1912)中他使用了“grammaticalization”一词,把语法化主要解释为一个词语演变为附着语素,一个附着语素演变为词缀,以至于一个词缀演变为另一个不能进行分析的语素的过程。他认为,研究语法化的目的就是研究“自主词向语法成分之作用的演变”。沈家煊先生在《“语法化”研究综观》中给“语法化”下的定义是:“‘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现语法功能的成分这一过程或现象。”所有这些都是狭义语法化的范畴。广义的语法化从“词汇层面的研究扩展到语篇和语用层面”,即“语篇语法化和语用功能语法化”,或者是“语法的形成过程”,“语法化的研究要弄清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①因而Hopper & Traugott认为,语法化指具有实在意义的词项或结构在某些语境下逐渐具有语法功能,并且在语法功能固定下来以后进一步发展出新的语法功能。②

词汇语法化的过程是一个词义由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过程,其本质上涉及的是多义现象。在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过程中,一个实词的语法化通常是发生在它的某个义位上,一般说来,意义具体、实在的义位很难发生语法化,而比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义位则较容易发生语法化。但“门”这一常见词的语法化过程并非如此。

“门”的语法化探析

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这种选择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选择的原因可能来自语言内部(即结构性的),也可能来自语言外部。这些选择可以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次——语音、音系、形态、句法、词汇、语义等,可以发生在同一变体内部,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社会、地域变体之间。③“门”的语法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门”的词缀化则是直接借用了英语词缀“-gate”,而gate词缀化也是近几年语言受社会现实影响的结果。

1972年5月17日凌晨,美国警方在首都华盛顿特区水门大楼内的民主党总部捕获了5名盗窃分子。调察表明,这是尼克松政府为破坏选举而采取的行动。事情轰动了美国和世界。结果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迫辞职的总统。媒体把这一政治丑闻命名为“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al)”,因为事件是发生在民主党总部办公地华盛顿水门大厦内。

然而,支配语言演化的“省力”原则在-gate的语法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在经济原则的指导下避免繁琐的语言应用,“将反映主要信息的主要词语置于重要的位置上,并在语言的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尽可能地略去言语表达中的一些次要的词语或羡余成分”④,从而达到言语表达上的简洁明快与言简意赅。因此“Watergate scandal”中的“scandal”一词逐渐消失,“Watergate”得以广泛传播。

自轰动一时的“watergate(水门事件)”一词成为政界丑闻之后,由于人们尚新趋奇、求简、关注权威和含蓄表达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以-gate所嫁接的新词频频出现,例如debategate(辩论丑闻)、irangate(伊朗门事件)、whitegate(白水门事件)、cartergate(卡特丑闻)、nannygate(非法雇用保姆丑闻)、Sexgate(拉链门)、Enrongate(安然门)等等。这些“gate”事件的构成形式没有变,但gate已失去了原有意义,成为后缀,经常与“丑闻”或“不光彩的事”联系在一起。 转贴于

-gate作为词缀就这样被固化下来。之后,gate作为一个模因因子通过诸多模因复合体被广泛复制传播,提高了多产性;同时由于“-gate”具有继续衍生新词的能力,它的长寿性和保真度也提高了。这样,源于文化生活的gate这个模因的使用达到了经济、简洁、幽默、委婉等语用效果。正如Blackmore(1999)所说,成功的模因应当是那些依附于被记住的行为之上的模因,通过这种方式,人们更容易理解、记忆这些特定的语言符号,从而增加了语言的复制能力和传播能力,有利于增加语言的长寿性。

汉语“门”的语法化的动因也是如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新事物、新概念不断涌现,语际间频繁接触,越来越多的外来词进入现代汉语中,全民素质的提高也为外来词的泛化创造了可接受的条件。外来词通过音译、意译等方式丰富了汉语词汇。特别是音译加谐音(如“黑客”、“万维网”)和音译加义标(“桑拿浴”、“丁克家庭”等)两种形式的音译词增加更快。⑤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一些外来词通过简缩等手段成为汉语的词缀,如“吧”、“模”、“啤”等。外来词为现代汉语提供了一种新的词缀,从而加速了汉语词缀化的发展。现代汉语的多种构词方式中,以词缀法受英语语言影响较大。⑥

“门”作政治丑闻解,在传统汉语里是没有的。当gate作为词缀借入汉语时,有时译为“门”,有时译成“丑闻”,后来统一为“门”。因为这样不仅能还原词语原来的文化色彩,而且具有国际性。在资讯发达的当今时代,选择“门”的形式,给它约定一个新的所指,在尽量保留了-gate的“原生态”文化含义的同时,却不需要付出特别昂贵的语言成本,这正是语言经济原则的一个反映。人们将“水门事件”引申,演变出了很多有意思的说法,通通冠之以“××门”,用来代指极具爆炸性的丑闻。所以,“××门”最初是用来形容那些轰动一时的社会丑闻,并带有强烈的新闻色彩。比如“诚信门”、“黑哨门”、“虐猫门”等,而现在,“门”的内涵已经扩大,指一般的带有贬义的“事件”、“风波”、“花边新闻”,原来具有的“+重大”、“+高层”、“+艰难揭发”等语义特征彻底消失,只保留了“+丑闻”这一基本语义特征。于是,汉语“门”的词缀化逐渐被认可了。

随着“××门”的广泛使用,它的使用范围继续在扩大,比如万科的“价格门”、王石的“捐款门”和“辞职门”。这些事情都很轰动,虽有争议,但并不能称之为丑闻。于是,发展至此,任何一个新闻事件,只要足够轰动,能引起公众的兴趣和广泛关注,并带有广泛的争议性,都可以叫做“××门”。这和最初的用意已经相去甚远,而这个过程也就几年的时间。然而,在美国,“-gate”的词义似乎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由此看出,语言的进步先是靠模仿然后是靠两种语言或两种方言之间的竞争实现的。然而,近来,“××门”有滥用之势,一些十分平常的芝麻小事也被冠之以“××门”事件,大有极尽炒作和哗众取宠之目的,其结果会造成广大读者的视觉疲劳、审美疲劳、感情疲劳以致厌恶反感,也有碍媒体人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锻造和发挥。

结语

词汇构筑是一种静态的历时现象。然而,这种静态的历时现象实际上也是语用过程固化的结果。从词汇构成中我们仍然依稀可以看到语用因素(如语境)的存在以及语言使用者对这些语用因素的顺应倾向。⑦“门”的语法化正是顺应了读者尚新趋奇、关注权威和求简等心理。当代许多语言哲学家认为,究其实质而言,语言与现实的关系,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离开了文化及其所承载的意义,语言将一无所有。因此,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必然会促进汉语和英语的接触与融合。

注 释:

①②Hopper,Paul j. & Elizabeth Traugott Grammaticalization.BEIjing:FLTRP/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001

③⑦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81页,第108页。

④于全有:《一种非常值得注意研究的“非常”语言现象》,《语言文字应用》,2000(1)。

⑤郭鸿杰:《二十年来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及其对汉语语法的影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5)。

广泛近义词篇8

(1)首次以主办单位身份出现,并首次大规模参展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将联袂重装上阵。(中央电视台2014年7月14日《新闻三十分》)

(2)浙江卫视第二季《中华好故事》即将重装上阵。(浙江卫视2015年2月28日节目宣传广告)

前面一个例子中的“重装上阵”读为“重(zhòng)装上阵”,后面一个例子中的“重装上阵”读为“重(chóng)装上阵”。这两种读音的“重装上阵”使用领域近似,都常出现于新闻和广告中,在使用时是应该读为“重(zhòng)装上阵”还是“重(chóng)装上阵”,有时确实要费一番脑筋,甚至还时常能听到用混用错的情况,这促使我们不能不对两个“重装上阵”进行一番考证,彻底弄清二者的来历和差异。

首先,我们来看“重装上阵”的性质。虽然“重装上阵”现在已经被广泛地使用,但是我们查找了多部较权威的成语词典(包括中华书局版《中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版《新华成语词典》等),无一例外地既没有“重(zhòng)装上阵”也没有“重(chóng)装上阵”,看来“重装上阵”并没有被认可为成语,现在只能将它作为一个习语或词组来认识。这或许是因为“重装上阵”产生的历史还不长,只是近些年才为人们所习用的缘故。

从来源上看,“重装上阵”之所以有两个读音,源于“重”字有两个读音,一个读为重(zhòng),一个读为重(chóng)。“重装上阵”能够成为两个不同的词组,则源于“重装”也存在着异读。

读为重(chóng)的“重(chóng)装”历史上有两个意义:一是重新装裱、装订,二是重新安装(设备零件等)。这两个意义我们现在都还在使用,但意义已经有所引申。第一个意义的“重装”除了装裱、装订外,现在还常常指重新装修,“重(chóng)装上阵”的“重装”也就是从这一意义引申出来的。第二个意义的“重装”除了重新安装设备零件外,现在还更常指重新安装电脑程序。

读为重(zhòng)的“重(zhòng)装”也有一个比较古老的意义:犹重载。例如,“重装富贾,周流天下,道无不通”(《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地僻以简,冠盖文绣之所不冲,大贾重装之所不辏”(明・《重修宜兴县学记》)。这个意义与“重(zhòng)装上阵”中的“重装”显然不是一个意思,“重装”另有来源。实际上,“重(zhòng)装上阵”是从一个我们常用的成语“轻装上阵”仿造而来的。“轻装上阵”的意思是指作战时不披盔甲,比喻放下思想包袱投入工作。据此,“重装”是指披上重重的盔甲,“重(zhòng)装上阵”则是指披上盔甲作战,但其比喻义与“轻装上阵”并无关系,并不是指思想上有包袱,而是比喻准备得很充分,十分隆重地登场。“轻装上阵”在历史上被大量使用,早已进入成语的范畴,而“重(zhòng)装上阵”则只是在近些年才渐渐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广告新闻等领域的新宠。

“重(chóng)装上阵”这一词组无疑又是由“重(zhòng)装上阵”演变而来的。由于二者用字一致,“重(chóng)装上阵”于语法和意义上也说得通,于是“重(zhòng)装上阵”的“重”字被读为“重(chóng)”,并慢慢地开始大行其肆,现在看来已经有后来居上之势,使用频率快要超过“重(zhòng)装上阵”了。

因此,从发展历程上看,“轻装上阵”是“重(zhòng)装上阵”的仿造源,而“重(chóng)装上阵”又是由“重(zhòng)装上阵”的文字异读产生的,这实在是一个曲折的演变过程。仿造词是汉语的一种常见修辞手法,有的仿造词只是临时的,比如按照“望洋兴叹”仿造的“望书兴叹”“望房兴叹”都只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出现,而像“重(zhòng)装上阵”这样的仿造词,由于已经被广泛使用而慢慢进入了我们的常用词语领域中。可以说,“重(zhòng)装上阵”的“地位稳固”为“重(chóng)装上阵”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由于“重(zhòng)装上阵”终究只是一个仿造词,在平常使用中并没有很快将读音固定下来,这时“重(chóng)装上阵”就乘虚而入开始出现了。早期的“重(chóng)装上阵”既是文字异读,其实也是一种文字误读,但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重(chóng)装上阵”渐渐为社会广泛运用,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从意义上来看,两个“重装上阵”是有着明确差别的。“重(chóng)装上阵”的“重”是“再一次”的意思,那么所指的事情必须是已经发生过的,与卷土重来的意义较接近,例如:

(3)他的出现实际也意味着经历了一年多蛰伏之后,PPTV重装上阵。(《中国经营报》2015年2月16日)

例(3)中的“重(chóng)装上阵”指的是过去事情再次发生,与“重(zhòng)装上阵”在意义有比较明显的差别。“重(zhòng)装上阵”的“重”则是“重大、正式”的意思,强调了所发生事情的重大性,意义与隆重登场较为接近,例如:

(4)此外,面对两部委禁止最低消费的新规定,执法部门、监管部门是否“重装上阵”?(《检察日报》2014年11月3日)

无论是“重(chóng)装上阵”还是“重(zhòng)装上阵”,中心语都是“上阵”。这里的“上阵”通常都是用的比喻义,是“登场、登台”的意思。有时,由于前后语境不明确,“重装上阵”到底该如何读,是不易确定的,例如:

(5)雄起,从一号文件聚焦到重装上阵,各路兵马集聚力量斗志正昂。(《农民日报》2014年12月13日)

(6)全州广大党员干部细照“四面镜子”,对照“三严三实”标准,严格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放下包袱,重装上阵,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预期效果。(《团结报》2014年9月8日)

上一篇:秋天的枫叶范文 下一篇:语文学习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