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09-23 08:14:10

亮剑读后感篇1

这一段时间看了电视连续剧《亮剑》后也是感叹颇多,《亮剑》给我最大的震撼是该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忠实于生活,这是本剧最大的亮点。《亮剑》播出后,就创下了2005年电视剧收视率新记录。《亮剑》最大的成功所在就是脱离了以往战争题材影片那种追求真实和客观的范畴。本剧改编自转业军人都梁的同名小说《亮剑》,主要描述了革命军人李云龙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炮轰金门、等历史时期革命军人革命本色始终不改的故事。《亮剑》是一部英雄传奇,是一个英雄的成长史。它的叙事围绕李云龙展开,它的背景是战火纷飞的动乱年代。如何调和历史背景的浓淡,怎样处理个人命运和宏大背景在叙述上的矛盾,成了本剧叙事的主要问题。

《亮剑》是一部“男人味”很浓的电视剧,但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女性观众。《亮剑》最能打动观众的地方就是,它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豪迈粗犷、血脉贲张,正是今天所缺少、人们所期盼的东西,对这种情感的渴望不分男女,而且女性的感受应该还更强烈一些。因为她们更加呼唤男子汉的回归。李云龙是英雄,出身贫寒的平民英雄,所以他的所作所为容易引起观众共鸣。他身为八路军将领,却草莽之气未除。说话做事略带匪气,打仗从不按理出牌。他勇猛、有血性、嫉恶如仇,他满足了人们对英雄的想象和盼望。李云龙又不仅仅是一介武夫。他表面上粗鲁,实际上不乏理智,他是明理的、富于正义感的。他虽然没有文化,可他身上有一种质朴的、农民式的智慧。他用这种智慧在战场上声东击西、以少胜多;在军营中鼓舞士气、统率千军万马;有时还用这种智慧在上司面前装傻充愣。而《亮剑》的“男人”风格正好满足了观众对此的心理需求,因此受到欢迎并不奇怪。

《亮剑》成功地塑造了李云龙这个角色,把他好战、善战、直率、蛮横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性格多面、打仗勇猛、鬼点子特多、不按照战争游戏常规作战、敢于抗命、尊重战场实际、有点歪邪的主角,也是一个注重生活注重情感的人物,更是一个精忠报国视死如归赤胆忠心的真实的中国军人形象的再现。在李云龙身上是有一股“匪气”和“霸气”,他酗酒、骂娘、脏话常挂在口头,“**”不绝于耳,这看上去不符合革命军队军人的作风行为,可他不失为一个真正的军人,这都是在特定的战争环境下产生的一个军人的毛病。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用“高大、完美”的眼光来审视电视剧中的主角人物是可笑的,电视剧也应该尊重现实生活,更要尊重人格的发展人性的张扬。为什么一些人就那么的委曲求全呢?为什么总要按照“文艺标准”的那一套路子来欺骗观众欺骗自己呢?李云龙身上的缺点只是玉之瑕疵,并不会暗淡他身上熠熠生辉的中国军人之勇猛智慧爱国的光芒。

难道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中就不存在这样现象?一个军人就不能在战斗之余休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放松一下自己的精神?李云龙这个人物非要塑造的完美无瑕不可?如果是这样的话,这部电视连续剧那就看头不大了!不要说其他人,我就是不看这样的电视剧,像那些个谈情说爱、整天无所事事、只会耍嘴皮子、人能飞天、气功如炸弹之剧我是绝对不敢苟同的。李云龙在战场上竟敢胆大包天“抗命”,这在许多人眼中就是大逆不道,君不知“军令如山倒”?!但是也确实存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在抗战时期,战场上敌我双方战况瞬息万变,对于在那个血雨腥风在战场上舍生忘死的军人们来说,根据战场实际情况争取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消耗敌人,那将有利于保存自己壮大自己的力量,难道我们作期货就没有可借鉴之处吗,偶尔有过“抗命”也是在战争中允许的也就是说确实存在这种状况。这并不是《亮剑》的败笔,而恰恰是《亮剑》区分其它按照常规逻辑铺就的电视作品之亮点。

亮剑读后感篇2

本剧主人公李云龙就勇敢地向楚云飞亮了剑,虽然开始还不如楚云飞的军队,但是却越来越锋利,让对手产生了惧怕随之取得胜利,这种精神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考试大狭路相逢勇者胜。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是为“亮剑”之精神。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亮剑的观后感,请您阅读。

亮剑的观后感1《亮剑》开播以来好评如潮,深受观众喜爱。我觉得它确实是2006年的一部非常优秀的电视剧作品。《亮剑》主要描写了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八路军129师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带兵打仗的故事。《亮剑》故事情节真实而生动,当我看完白刃战那故事后热血沸腾,主要写李云龙带领独立团一个加强营伏击日本关东军精锐部队的两个中队,人数比例1:2且装备都是轻武器的情况下,敢于用刺刀和大刀与日本人真正的肉搏较量,最后虽然我们的装备,火力,后勤供应都不如小鬼子,但我们还是打胜了,我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一股气势,一腔热血,靠的是胆量,靠的是坚强的战斗意志,靠的就是这种军魂,中国军魂!

抗日战争,我们牺牲了多少好兄弟,好同志。不过,不管有再大的牺牲,这都是我们必须承受的代价,因为军人肩负着守土抗敌的使命和责任,为了国家和民族而战斗。我们就是要让小日本知道,中国军人的这种精神是不可战胜的!这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很大的启发:无论做什么,只要有着一股劲,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精神,就一定能够成功!其中最为残酷的战斗,要数鬼子"五一大扫荡"的时候了。独立团的骑兵连,区区几十号人,被鬼子的一个骑兵联队紧追,没能冲出包围圈。骑兵连长孙得胜带领骑兵连和敌人周旋。后来子弹打光了,战士们就把枪都砸碎了,宁可毁了也决不留给小日本。他们一字排开,拔出刀来,和上百鬼子搏杀,第一次冲锋就被鬼子杀了一大半,只剩下不到10个人了。

但他们丝毫没有畏惧的意思,高昂着头,好象在说:”小鬼子,你们来呀”。连长孙得胜摘下了帽子,用力擦了擦刀上的血,狠狠地把帽子扔在了地上。骑兵连又一次向正面的敌人发起进攻,进攻之后,骑兵连只剩下了被砍掉了左臂的连长孙得胜。他满脸是血,杀气腾腾,咬着牙,用仇恨的目光看着面前的敌人,那样可怕的目光,可以杀死一切。他停顿了一会,看看死去的弟兄,把刀指向敌人,竭尽全力地喊了一声"骑兵连,进攻!"……勇者不仅仅是指那些敢于直面敌人炮火的革命英雄,同时也是指那些敢于面对困难,在困境中也可以求生存、求发展的人。在战争年代,两军对峙,双方争夺的是阵地,退一步就等于是把自己的阵地让给了敌人,也等于是把胜利的希望让给了敌人。正因为解放军在敌人面前的勇往直前,毫不退缩,才将鬼子赶出了中国,把国民党赶出了大陆,成为真正的勇者,成为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我喜欢这个作品——《亮剑》!

亮剑的观后感2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喜好。而我所要说的,就是从儿时直到现在一直在看的一部电视连续剧——《亮剑》在这部电视剧中,它能给我们同其它电视剧的完全不同的感觉,因为它里面的个种角色都有自己不同的亮点,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精神。

就比如说剧中的李云龙,他虽然没有读过军校,也没有学习过各种军事理论,可是他却带领他的“独立团”和日本人血战到底,他凭着他那英勇,敢于和日本人拼命的精神,取下了无数日本鬼子的脑袋。在剧中,李云龙经常对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弟兄们说这样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不仅仅在战争年代适用,同样,在今天也是非常有哲理的一句话,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人,那是虽败犹荣,要是怕了,当逃兵了,那才丢人。

今天的社会竞争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只要自己有勇气,失败了再接着来,最后取得胜利不也是这样一个道理吗?在这部电视连续剧中,还有很多的英雄好汉,不仅仅是共产党,还有国民党的军队。在大家看来,国军是不抗日的军队。专打内战的军队,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如果没有国军的正面抵抗,那么中国人都当了亡国奴了。这一观点在《亮剑》中也有体现。就比如说在剧中,李云龙带兵打平安县,楚云飞的“三五八团”从侧面打了“褐阳沟之战”,阻击日军王牌部队大三千余众,这不得不说,国军也不都是软蛋,它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都是真心抗日的队伍。

所以,在我认为,《亮剑》不仅仅是一部战争题材片,它还是一部现代版的哲学片,它告诉我们平常生活中无法涉及的一些错误知识,但也点明了一些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有的一种坚持,一种奉献,一种为战友挡子弹的情感。《亮剑》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它概括了很多的知识和哲理,我很喜欢,如果大家心动的话,我推荐大家去看一看吧!

亮剑的观后感3先后看完了《亮剑》电视连续剧和同名小说,我不禁被主人公李云龙的 “亮剑”精神所振颤,百思千想,不吐不快。

发扬“亮剑”精神,必须保持执着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我们党在革命历程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支撑“亮剑”精神的,正是李云龙身上所体现的那种执着和坚定。面对日本关东军精锐部队的两个中队,李云龙在人数比例1:1的且装备落伍情况下,敢于用刺刀和大刀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进行肉搏较量,取得胜利。试想,如果没有这种执着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就不可能有这等魄力和胆量。搞革命如此,搞图书馆事业建设同样需要这种执着与坚定。随着数字图书馆时代的到来,随着地质事业的进一步红火,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在纷繁芜杂的头绪中,在各种利益格局中,开创新的局面,没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显然是可笑的。发扬“亮剑”精神,必须敢于创新,解放思想。

李云龙是一个没有上过一天军事院校、土生土长的农民革命者,但他敢于突破,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正因为他具备了这种创新精神,才使得他打赢了一个又一个战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试想,作为一个领导没有创新精神,一味地循轨蹈距,那永远无法超越其他强者;作为一名干部没有创新精神,一味地按部就班,那这个队伍永远没有战斗力;作为一位执行者没有创新精神,一味地听从号令,那这个单位永远没有生命力。今天,对于我们图书馆来说,是一个辉煌的时代,也是一个黑暗的时代。辉煌是因为我们面临无数的机遇,黑暗是因为我们面临许多的问题。如果不能解放思想,积极创新,那么就很容易淹没在传统的洪流中,在信息时代中显得更加落伍。图书馆自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以来,不断的倡导了解放思想,积极改革,大力推动了学科馆员、情报服务、地球科学文化等一系列举措,我认为这是一种亮剑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将继续激励着我们中层干部勇往直前。发扬“亮剑”精神,必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进程就是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谋划、实现人民利益、得到人民群众支持拥护的进程。李云龙虽是个“粗人”,但他的三次哭泣,表明了在骨子里,他对人民有着深深的眷恋。一次因为警卫员牺牲哭泣;一次是在抗战前线,得知一位运送军用物资的老人,几个儿子都为八路军运送军需阵亡而哭泣;还有就是在困难时期老百姓的受冻挨饿而哭泣。这三次哭泣,读后使人感到浓厚而久远,回味而犹深。

在图书馆的岗位上,尽管我们不能去最前线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但是我们可以从我们的自身岗位做起,做好我们应该做好的事情。作为地调局的一个机构,我们只有服务好地调局,服务好国土部,服务好地质行业,那么我们也就是服务好了人民。只有做好了服务,我们才能得到地质工作者的拥护。尽管我们不能冲锋陷阵,博杀疆场,但是我们可以主动出击,走出图书馆,来到最广大的科研工作者的一线;可以锐意改革,强化网络服务;可以畅游国内外信息,收集地学界需要的科技情报;可以用我们的热情、智慧,为我们的地质事业献上我们的青春与才华。

亮剑,不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种精神;不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教导;不仅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工作。虽然来图书馆只有短短的不到三个月时间,但我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里,每次,当我走进图书馆的大门,我总是心潮起伏,我希望这种气度能融进我的灵魂,能在图书馆的天空,能在地质系统的天空中,划出一道灿烂的光彩。

亮剑的观后感4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是何等的凛然,何等的决绝,何等的快意,何等的气魄!“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这是退役军人都梁的小说《亮剑》中的主人公亮出的中国军人的剑锋!

李云龙使每一个读过这部小说的人心中热血沸腾,同时也可以说颠覆了以往大陆军旅片中的军人形象。准确地说是是军人的形象更贴近我们,也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从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文中的李云龙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他身上有那么一股猴气,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匪气,但这并没有丝毫的影响他在我们心中的形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有匪气,但却是一个对敌我原则又清醒认识的人,一个内心中充满了对人民的热爱,充满对敌人仇恨的八路军团长。他对人民是有爱的,可以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爱,一种深沉的爱,有时候便显得又是那么的单纯。这是一种在人民军队普遍存在的爱。也许他们不知道马列主义真正的内涵是什么,但是他们却抓住了其中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为人民而战,为解放受苦的大众而战,为了民族的独立自由而战!

这也就有了对敌人斗争的原则,那就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是“不择手段“的胜利,这也就在故事屡屡出现了,李云龙的军队为了解决给养武器问题做了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甚至连友军的武器都抢,可以说匪气很重,当然这个“匪”看上去也不那么令人讨厌。

其次,也是其中让人们称赞最多的地方就是文中也塑造了一个为民族抗战的晋绥军上校团长的形象。这给了我们什么暗示呢,那就是国军抗战功绩的肯定,以及对国军将士的肯定。作为在内战中打得不可开交的死敌,这种评价是一种莫大的进步!不仅还原了历史的真相,更是赢得民心,尤其是那些在抗战中英勇杀敌的国军老将士的心,这对现实中也有很大的作用,对缓解两岸关系,对海内外华人有了一个明确的指示,那就是只要爱国,那就会得到所有中国人的肯定,那就是历史功臣,就会让人民永远记住你!

再次,他也还原了当时我党我军内部的一些矛盾,比如说如何对待民主人士,文中李云龙的岳父田墨轩就对党的一些政策提出了批评,遭到了来自李云龙和赵刚的不同对待,甚至是在对待我们当时的盟友苏联的态度上也有所不同,丁伟将军就在结业论文中把苏联当成了假想敌。可以说这些都是当时存在的,真实的东西,所以给我们看了才会有一种亲切感,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归根结底《亮剑》是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我认为他更是一种人性的升华。凡事争取就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不争取结局就只能为零。无论能做与否,先做了再说。然而这也正应了“狭路相逢勇者胜”。当一往直前,成功便会幸运的降临。从此“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将永驻心上。让我们多一些勇气,少一些退缩,成功就在眼前。

亮剑的观后感5天空,很晴,晴得一望无际。

亮得刺眼的阳光艰难地撑开天际一两片略带血色的云彩,淡化了晚秋的寂静与清冷。

巍峨的山脉绵延不绝,在九州大地上延伸开去;一块匀称的平原被巧妙地置放在它们中间,广阔而平坦。

密密的枫树林里静静地躺着八路军独立团骑兵连全体将士的尸体――凌乱而悲壮。

电视剧《亮剑》中这震撼人心的一幕,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那壮烈的场面感天地、泣鬼神,那个动荡的年代,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将沾满鲜血的魔爪伸向了华夏大地,一场空前的浩劫在这片文明而古老的大地上蔓延。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

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便是“亮剑”精神,也是中国军人的军魂。

在这部片子中,塑造了一个极具个性色彩的有血有肉的军人李云龙。

他没有文化,性格粗暴,但极为豪迈,善于指挥,他的部队在他这个将领的带领下也感染上了悍不畏死、勇往直前的气势,在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这样的一种亮剑精神,使得我们的部队在面对装备、人数等多方面均优于我军的敌人时能够不畏强敌、不断取胜。

这支英勇的骑兵仅是庞大的抗日队伍中的一小部分。

但他们是一个铁的印证,印证了中华民族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下的坚强不屈,印证了中华儿女勇于为民族利益牺牲一切的大义凛然,更印证了华夏子孙是决不会向罪恶的入侵者屈服!即使对手很强大,甚至明知是以卵击石,也一定要舍命一搏,毫不迟疑地亮出自己的宝剑。

《亮剑》中,骑兵连为了掩护百姓与部队的顺利转移,即使在装备、人数等都与敌军相差甚巨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义不容辞地踏上了这条壮烈成仁的道路。

这不正是“亮剑”精神最完美无瑕的体现吗?他们那哪怕只剩一名战士也要战斗到底,他们那誓死扞卫国家尊严,他们那死也要死在英勇杀敌战场上.充分体现了他们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的强烈的责任感,体现了他们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赤胆忠心;体现了他们永远无愧于自己、无愧于自己的事业的崇高灵魂!

如今,苦难的岁月早已成了历史,改革开放的中国日新月异,正在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

亮剑读后感篇3

这部小说被改变同名电视剧之后,其情节有很多删节,看完整部原著之后,令我从新对[亮剑]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电视剧情多是反映了李云龙驰骋疆场的抗日时期的情节,原著后期有关李云龙同时期更加真实的写照,使读者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这个人物的命运发展,我读完之后,在作者的思路情节中,仿佛切身处地感受到那个炮火纷飞抗战时期的残酷斗争,以及在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书中所述的绝大部分人物,人物的性格特征充分刻画出一个个真实有血有肉的汉子,而他们的妻子是贤淑善良善解人意的女子,她们辅佐李云龙,赵刚志同道合的丈夫一同生死与共患难真情,足以令人感慨万千。

书中把每一个人物特征描写的淋漓透彻而生动,李云龙到最后以死来抗争那个混沌年代的多桀,他是以军人最高尚的品节来见证将军的荣誉,李云龙是一位令我钦佩的人物,无论历史上有无这位将军,还是小说中虚构出来的人物,总之全书读完后,给我感触颇深,亮剑的精神是值得人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去敬仰的。

我于三天的时间读完全书,前文情节真实而生动,当我读完白刃战那章后热血沸腾,那一章是写李云龙带领独立团一个加强营伏击日本关东军精锐部队的两个中队,人数比例1:1的且装备落伍情况下,敢于用刺刀和大刀与日本人真正的肉搏冷兵器较量,最后以多胜少完胜日本关东军,真不愧当时八路军的一支铁打的团队,这场胜利为后面所描写李云龙这个人物硬朗的风格做了前期的铺垫,其中李云龙幽默轻松搞笑的对白令读者眼前一亮,不仅菀尔,主要的是他那开朗的性格和直率朴实的话语,更多的是他那骨子里的坚强和他在战争中奇特的方式来烘托氛围,来感染读者的心情。

书中的一些情节,有些真实的场景犹如在目,男儿有泪不轻弹,当他听到警卫员魏和尚牺牲的消息时,脸色惨白而悲伤的心情,不惜得罪新二团团长丁伟,把其刚收编后的土匪二当家砍头的那一幕,为战友血仇必报不惜自己降职。为刚迎娶过门后被日本特工队带走的秀芹一怒攻打县城的魄力,同样深受感动。

还有描述他的老对手楚云飞这个人物也着实下了不少功夫,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人在战场上是对手,私交感情却非常不错,惺惺相惜,只因党派斗争在战场上二人水火不容彼此礼尚往来,看得颇有一番滋味,二人临终也未能见面,后楚退居台湾升任中将后,闻听李云龙逝世的消息后,发出函电悼言,可见只有敌人才了解敌人,珍惜这位难得的老对手却因政治阶级斗争过早谢幕,可惜楚云飞在有生之年也只能望海兴叹,祖国尚未统一,却难免又一番惆怅。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李云龙的好战友赵刚,赵刚这个人物虽是文人出身,却同样具备领军打仗的本领,前期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李云龙有很多不同观点,但遇到大事上,他所具备的长远眼光和冷静的头脑是李云龙所欠缺的,李云龙性情似火,热情奔放,赵刚性情似水,冷静悠长。而到后期,两个人的交情在不断的融合升华,到最后他跟李云龙的交情就差割头换颈了,直到赵刚为了自己的理想,在大会上不肯与其他人同流合污,落井下石而被批斗致伤与妻子自杀殉志,坚持自己的真理而令人感动,他的妻子同样是一位申明大义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女子,最后双双殉情,托孤给李云龙,符合了夫妻两人的相同的革命伴侣,留给后人回忆。

李云龙的三次哭泣,一次因为警卫员牺牲,另一次深深感动我的是,在一次抗战前线,同一位运送军用物资的老人之间朴实的对白,最后得知老人的儿子都为八路军运送军需而死亡后,李云龙下令全团5000将士集体向老人下跪,跪拜老者的大恩,深为感动。还有就是在困难时期,与家里保姆张妈的对话,把老人家当作自己母亲一样来善终,这份亲情的流露,是任何善良人都能感受到一位儿子把老人当作真正母亲来诚待的亲情,浓厚而久远,回味犹深。

最后想说说,李云龙两位妻子和孩子们的事情,李的第一位妻子是独立团时驻扎在一个村庄的妇救会主任,是一位淳朴而善良的女子,只可惜还未能给李共进花烛就被日本人掠去,壮烈牺牲后,李的心境似是悲痛难抑。后文着重写了李的第二位妻子田雨和他的感情婚姻生活,由近及远,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相恋到最后相濡以沫,两人性格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却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婚姻生活,还有对阶级观点中的不少分歧也影响到了两人的生活,细节描写也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了,他们的两个孩子都跟随了父母的品性,最后结尾孩子们都已成为国家军队的栋梁之材,也从未敢忘记父母养育之恩,齐刷刷的跪拜在当年的旧院中,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回忆。

李云龙将军,生是条好汉,同样视死如归,军人面对死亡,就是用枪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当子弹穿过他头颅的那一刻,红的是血,白的是脑,红白分明,当马天生拿出射入墙内的子弹时,惊讶子弹如李所说的一样,被他的头骨削弯,他的傲骨犹存,显示了他这一生不朽的履历非常人所及。

亮剑读后感篇4

关键词:市场化;理想精神;亮剑

从二十世纪初兴盛的鸳鸯蝴蝶派,到三、四十年代的上海都市小说,市场化写作从面世之初就一直受到新文学作家们的诟病。沈从文曾用“名士才情”与“商业竞买”相结合,指责三十年代上海文坛的风尚。而今天,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市场化不仅成为了国家的经济趋势,也深刻地影响到了文学、艺术等精神消费形式。人们把经济利益的获取当作成功的标准,作家也被裹挟流入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的大潮。一些人为追逐商业利润而丧失了必要的内敛与自律,一些人则在迷惘与困惑中失去了对美和诗意的追求和向往,甚而对俗世欲望的满足保持高度的认同和推崇。没有了独立自由的思想建构,没有了批判精神的反思与逼问,理想精神退位了,文学的力度消失了。

其实,市场化与理想主义在某种层面上说并非水火不容。市场化虽然无情地瓦解了当代历史建构起的情操、道德、信仰等文化观念,但也把文学从政治的意识形态下解放出来,给了作家空前的创作自由,它本身只是一个中性词。而理想主义也并非意味着作家必须与现实生活完全对立,“而是要求作家恪守人类孜孜以求的人道立场,满怀悲悯之心和高尚的情怀,书写生存的伤痛和不幸,重塑人之为人的尊严与骄傲,体现文学应有的精神力度。”[1]

回顾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创作,将这二者奇妙地结合在一起的作品并非没有。《亮剑》就是极为典型的一例。《亮剑》是一部高扬起英雄主义旗帜,焕发别样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品。其英雄形象在不可战胜的强大政治力量和完全失去理智的社会激情前,保持独立的思想,张扬起生命的高贵与尊严,在毁灭中升华了超乎一切的英雄气质。这部作品在问世之初的头三个月里,以都梁一个完全名不见经传的业余作家的身份,即销售一万七千册,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此后借助同名电视剧的热播,《亮剑》更是迅速窜红,迄今销售已逾70万册。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并非以作家牺牲自身的独特思考和伦理情怀为代价,相反,更得益于此。那么,在这个消费兴盛的时代,作家是如何找到与社会对话崇高和理想的合适途径的呢,本文拟做如下分析。

一、 文本的传奇性

《亮剑》是一部英雄的传奇。新时期以来,书写平凡人生、反映真实人性人情成为文艺作品描绘和表现的侧重点,英雄形象大多褪去了十七年文学中超凡的特质,还原为普通人的面貌。而《亮剑》则沿袭了十七年文艺作品中传奇英雄形象的传统,主人公被塑造为身负“异禀”特质的英雄。他身手矫健、武艺高强,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战场上即使被炸得血肉模糊,也能九死一生逃脱劫难并迅速投入到新的战争中去。他长于作战,善于逆向思维,无论是与兵力数倍于己的日军作战还是单刀赴会,都无往而不胜。他被塑造成“中国的战神”、“中国的巴顿”。

叙事上作者吸收和利用了民间文化中有关传统游侠的传奇性叙述方式。将偶然性与浪漫色彩注入到英雄形象的塑造中,穿越了以往政治形态、阶级观念、历史必然等政治哲学理念的束缚。小说围绕李云龙超常复杂曲折的传奇人生展开叙述。从“李家坡战役”到“大闹聚仙楼”,再到“野狼峪伏击战”、“攻打平安城”……情节推进速度极快,一环紧扣一环,过程中充满了机遇与陡转,可谓兔起鹘落、腾挪有致。节奏把握也张弛有序,在紧张的战争描写和严酷的政治斗争中穿插进主人公的感情生活,可谓“山摇地撼之后,忽又柳丝花朵”。[2]这种写法使人物形象具有了强大的人格魅力,充满了携带着悬念、玄机、与无限可能性的叙事势能。加之对战争的描写打破了以往已成定势的惯性思维模式,写出了战争发展过程中的不为人控制、设计的偶然性、复杂性,故此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与趣味性。难怪小说责任校对说:“这本书很可怕。按照职业习惯,校对是不注意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的。校对这本书时,我却被深深地吸引了,甚至忘记了自己是校对。”[3]

传奇是中国小说的核心叙事模式和传统。在长期“传奇叙事”影响下,中国读者最传统的审美趣味和阅读习惯就是,“只善于鉴赏情节而不是心理描写或氛围渲染”[4]。所以,这种带有浓厚民间色彩的传奇叙事无疑既从客观上强化了英雄的理想色彩,又满足了读者“猎奇”的阅读心态。

二、语言的狂欢化

消费主义时代的文学艺术,因“享乐主义效益”的原则,多采取“狂欢化”的形式。巴赫金指出狂欢化写作有四个相互联系的特点:亲昵、插科打诨、俯就和粗鄙。多以幽默、戏谑、夸张、亵玩等艺术形式,通过对某些神圣严肃、经典庄严的人事现象的“戏仿”,发挥其情感宣泄和智性快感的艺术功能。

《亮剑》中英雄人物多为草根出身,“粗鄙”、“插科打诨”、冒渎不敬、戏谑权力是他们的家常便饭。如军事院校求学期间扰乱课堂,1955年授衔之后寻衅滋事等。他们即使身居高位仍降低格调以“粗人”自居,这使他们往往可以变得内在的轻松自如和外在的蛮不讲理,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任何激进或极端的反常举动都可能被认为具有合理性,也就更有了嘲弄虚假、反叛权力的味道。例如李云龙和有“生活作风问题”的参谋的对话:“首长,我没能好好改造头脑中的资产阶级思想,辜负了党和首长们对我多年的培养,犯了作风错误……”“废话!你用不着深挖思想根源,别跟我扯那么远,什么党的培养呀,资产阶级思想呀,跟这没关系。干脆说你就是一时没管住自己裤裆里那玩艺儿,是不是?”“……你自己没管住,关人家资产阶级什么事,……以后能不能管住?”“好,……以后再管不住,我要把你那玩艺儿剁下来喂狗,让你一辈子不犯这种错误,听见没有?”[5]这种化政治批评为儿戏的戏谑,讽刺了当时僵硬援引党的理论进行政治批判的“党八股”的现象,以带痞气的反叛,把政治的、哲理的、道德的严肃话题与俚语粗话混合在一起达到了强烈的反讽效果。以狂欢化通用的降低格调、转向平实的做法,在文本中建立起一种亲昵的氛围,从而揭示了出一种民主精神,是平等也是正义的丰收。 汪曾祺说:“语言不只是技巧,不只是形式……语言和内容是同时存在的,不可剥离的。”[6]狂欢化语言一方面符合了民众的口味要求,消解了传统英雄传奇小说已趋僵化的语言范式;另一方面以俗戏雅,嘲弄了旧有的“唯政治化意识”,使英雄形象跳出了意识形态的怪圈,更具人性色彩。

三、 英雄的时代性

英雄传奇小说中,英雄形象往往是全文的气韵所在。含纳着作者对文化内涵具有时代意味的体认,折射着读者特殊的审美心理期待。《亮剑》中的英雄形象塑造除了承袭传统英雄舍生取义、生死置之度外的“勇”的层面,更因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命题的切入而显示出不同以往的新质特点。

这种新质特点首先表现在张扬的野性精神上。早在“五四”时期,鲁迅先生就曾讽刺和批判过国人精神的奴化与柔弱。但建国后一次又一次的思想改造运动和“革命大批判”,使这种奴性仍然得到了延伸。八十年代新思想启蒙后,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曾高扬起生命哲学,赞颂生命的强力,赞美自由自在、无所畏惧的生活方式。力图用强悍野性的生命力重塑民族灵魂。《亮剑》也从民间文化中吸收了粗野、活泼,洋溢着原始生命力的艺术营养,主人公身上始终带着来自民间的粗犷气息,蓬勃着汪洋恣肆的原始生命力,充满血性与胆气,是具有某种“狼性”的人。他不仅具有在面临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时,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的“亮剑”精神。而且绝不谨小慎微、循规蹈矩。在他充满波折的军旅生涯中,就曾多次因违规受到降级处分。抢藏民的粮食、杀俘虏、给魏和尚报仇等。无独有偶,文中同类的英雄们(如丁伟、段鹏)似乎也都有“违规”的“恶习”。小说甚至把违规当作一种有生力量来表达。竭力表现李云龙们常常抗命行事却又能出奇制胜屡建奇功。最典型的莫过于“攻打平安城”。新婚妻子被抓,老乡们被杀害,政委受伤,李云龙复仇心切,未经请示,即迅速收拢队伍,以万人的孤弱之旅,突袭日军守备坚固的平安县城。战斗打响后各种抗战力量在没有也无法沟通的情况下,自发地加入到战斗中来,奇迹般地形成了一条齐心协力的统一战线。整个晋西北引爆连锁反应,出现了全面歼敌的抗战局面。战斗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无序中产生出井然的秩序,违规力量成为了被肯定的对象。“违规”的写法突现了人物身上桀骜不驯的特点,独有的民间价值观,和对名利的淡然。也使得文本更为传奇化。经典正面英雄形象,他们的正确与不凡往往是体现在对自身情感冲动的压抑上,体现在理智与理性上。而此处拔刀相见快意恩仇的民间激情代替了按部就班的战略程序,民间标准冲决了官方规则。这种打破常规的写法使得文本洋溢着一种激情澎湃的欢乐,读者的感情得到了痛快淋漓地宣泄,英雄形象比以往更夸张、更理想、同时又更真实。可见,《亮剑》与之前的《红高粱家族》能获得大众的热烈欢迎与开放的时代背景和读者群对野性精神的精神需要及隐蔽的心理补偿意向是相契合的。

新质特点之二——泛政治化意识。随着政治语境的淡化和商业语境的强化,人们对以往英雄传奇小说中人物革命道德品质极端夸张的写作手法已然厌弃。《亮剑》几乎是用民间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来指导主人公的行动。文章的前半部分,作者淡化了英雄们身上的革命道德品质,对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只字未提。甚至用民间的侠义精神消解掉政治意识。例如,杀收编的土匪为和尚报仇,带着部队去救老婆,以武侠精神中的血债血偿、快意恩仇冲决了革命军队的规范条令。以江湖侠客狭路相逢的亮剑精神去阐释军魂,把一个征战的世界变成了浪漫的江湖。有人说:“民间隐形结构之下的武侠文化传统是此类小说能有经久魅力的相当重要的原因”。[7]在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中,侠文化充分体现了个体在精神上超越社会现实规范束缚,实现自己主体意识的浪漫想象。在日益功利刻板的当下现实生活中,“作为集体记忆中一种最高形式的浪漫文化之一的侠文化,极大地满足了个体超越社会现实的浪漫理想与愿望。”[8]

后半部分,从1958年的“反右”运动到1968年的文革,是主人公思想发生裂变的时期,他开始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之上反省当初革命理想与现实结果之间的发差,在理想破灭的痛苦中迷茫与顿悟。有趣的是,文章临近末尾,作者还塑造了一位极具革命政治色彩的人物——马天生。他理论水平很高,自律精神很强,没有个人嗜好,对上级的指示坚决执行,助民劳动中累得昏倒在田头,调来时间不长,就几乎走遍了所有的基层连队。和战士们促膝谈心,给病号亲自送饭,给困难的战士家里汇款。他简直就是一现实版的“高大全英雄”。是按照完美的政治标准生活的人,离了组织就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虽然生活却没有为人的欲望和激情。作者揶揄他,对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敌人要像严冬一样冷酷无情。“这是马天生最为推崇并身体力行去做的。问题是,这年月,同志和敌人的概念是很模糊的,角色也经常发生错位,经常有这种现象:上午还是同志,下午就成了敌人。解决起这类问题,马天生是毫不含糊的,上午给他‘春天的温暖’,下午就给他‘冬天的冷酷’。”[9]在作者的揶揄调侃下,这极具时代特点的人物形象,因人性的缺席而具有了荒诞的小丑色彩,无形中与满身缺陷却充满人情味与烟火气的主人公形成了对比。这种写法无疑是对二十世纪末的人道主义思潮致力于解除束缚人们思想的绳索,将人们从强权政治下解放出来,重获思想自由的应和。

在这个市场化的时代,文学日益处于边缘化的处境,文学阅读越来越成为私人化或者是娱乐化的事情。面对正在发生发展的现实,《亮剑》或许能给我们一点有益的提示:作家如何在保持自己精神向度的同时,寻找文艺创作的个体语码与消费时代的艺术社会编码的契合点。正像麦家所说:“文学性和可读性之间,虽然没有阳光大道,但是有羊肠小道。”[10]读者的阅读趣味与作品的深度和文学性并不相悖。适应读者的需求,创作能提高读者期待视野的作品,同时追求有意蕴、有美感的文学是未来的一种趋势,也是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洪治纲.俗世生活的张扬与理想主义的衰微[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2).

[2] 叶朗,中国小说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100

[3] [5][9] 都梁.亮剑[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217.446.

[4] 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36.

[6] 王一川.语言神话的终结[J].学习与探索,1999,(3).

[7] 李静.革命历史传奇小说的承继与重构[J].山东文学,2007,(2).

[8] 张远波.新时期革命英雄传奇与“侠”文化传统[J].宁夏大学学报,2008,(1).

亮剑读后感篇5

早晨好!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寒窗十二待折桂,新桂毓桂凯歌还。”

6天后,也就是6月7日、8日是一年一度的天下第一考。XX届桂中学生的大显身手的时候终于到了。

本届高三尽管起点不算高,但自进桂中以来,勤奋、踏实、求知欲强、进取心强、学风良好。特别是进入高三以来,在高三全体老师的带领下,克服了建校,搬校等诸多困难,作风顽强、锐意进取。以南海统测到佛山一模,从广州一模到佛山二模,每次都在进步,一次一个台阶,彰显了桂中人“为自我的证明,为自尊的生存,奋发图强、意志坚定”的《在路上》精神。我在这里提议,所有桂中人,特别是高一、高二的同学们,向全体高三师生们学习!

学习什么呢?先学二件小事吧,看看高三的早读吧!那种大声朗读旁若无人的境界;看看高三的晚自习吧!走道中自愿加班辅导的老师、排队提问的同学。近段时间高二早读有些班级有读书声音了,但高一级我还没有发现。榜样就在身边,学习就要行动,赶快行动起来。

在即将高考之际,我对高三全体同学提几点建议:

第一是准时睡、休息好。即按时作息,不要打疲劳战。

第二是轻运动,淡饮食。即不要进行激烈运动,不要乱吃东西。

第三是要自信、莫焦虑。无数次考试都经历,还怕高考吗?只顾耕耘,莫问结果。努力了就会有相应的好成绩。考前一周与其死记硬背,不如超脱一点,静心反思、梳理思路。

第四是看旧卷,重梳理。要特别翻翻过去做的题目中出错的地方。看看是知识概念错了,还是思维方式与答题技巧出问题了。重新思考,避免下次出错。要特别重视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回归考纲。80%的中档、低档题拿稳不丢分,上本科、上重点就没问题了。

第五是先做易,写整齐。也就是答题时先把容易题做完,不要在难题上纠缠乱费时间。书写要整齐,答题要规范,特别是选择题涂卡要准确,问答题答题要具体事实与专业术语的有机融合。如果因涂卡、答题不规范丢分就太可惜了。

第六是勇亮剑,夺胜利。狭路相逢勇者胜。而勇者必定是充满自信的人。心中有顾虑,你的思维、动作展开不了。没有亮剑先输一着。桂中人要发扬敢于亮剑,乐于亮剑的大无畏精神。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以上6点建议,就是祝福高三同学们六六大顺。

高三的男同学住的是“新桂楼”,“新桂”的寓意就是指“科举考试中试者”。高三女同学住的是“毓桂楼”,“毓桂”寓意是培育、蕴育一批英才的意思。你们住在这种有文化气息的宿舍里是何等的幸运。你们的左侧是有为广场,我祝福你们都将奋发有为。你们的右侧是天佑广场,苍天护佑你们成才、成功、成人。我希望你们成才、成功、成人之后,常回桂中看看,看望自己的恩师。回忆桂中的生活、学习与情感。最后,我模仿写了一首词送给高三的全体同学:

高考好!

书海辟新岸,

十二寒窗曙光现,

丹桂飘香启新帆,

他日忆波澜。

亮剑读后感篇6

诸葛亮死后,蜀国刘禅贪生怕死、不理朝政,一直依赖着有诸葛亮真传的姜维和张飞的儿子张翼,赵云的儿子赵广,蒋斌。

魏国的晋公司马昭决定大举伐蜀国。派二十万大军跟随征西将军钟会去翻越秦岭再夺剑门关,最后就可直打成都,钟会是个用兵如神的将士,但他居心叵测,见利忘义。司马昭还派镇西将军邓艾率领一些军队去困住姜维,自从有了邓艾后,姜维连连受挫。司马昭打蜀国有两个原因:一是为统治天下大业做准备;二是只要蜀国一灭亡,自己的功劳超与了曹操,自己就可以废掉名不副实的娃娃皇帝曹央,改朝换代,以司马氏取代曹氏做皇帝。

十月二日司马昭让钟会在洛阳发兵了,也通知了邓艾在陇右起发。对蜀国最大的危险终于发生了。姜维立即让士兵们收割粮食,准备向剑门关出发。邓艾率领的精锐三万大军本想把蜀国姜维率领的主力部队拖住让他们无法拯救剑门关。邓艾手里有一支队伍由王欣带领,他本想偷袭蜀国的营寨,可后来又被赵广所预料,反倒被中了赵广的埋伏。

钟会率领的军队已抵达剑门关,为一场大战做准备。这是姜维的蜀军也抵达剑门关,在山上设下了埋伏,将燃烧了的树干向下滚,魏军逃的逃,伤的伤,死的死好残忍,几乎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就连种会的马也被烧死。

亮剑读后感篇7

【关 键 词】《亮剑》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意识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军事发展史上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八年的浴血奋战更使得这段历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段永恒的记忆。抗战题材的影视和文学作品不仅仅寄托着作家对抗日战争的想象,也包含着作家对抗战的认识和感受。自抗战爆发起,反映抗战这一主题的影视作品就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我国影视发展历史上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

影视作品作为意识形态的产物,必然会受到时代思潮的影响。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化、商业、大众化的不断渗入,“后现代主义”正在悄然兴起。“后现代”语境下,剧作家和导演致力于打破常规叙事,转变创作模式,有着颠覆主流价值观的勇气。因此,在此语境下产生的电视剧《亮剑》就有着很多“后现代”意识,本文将从人物塑造、语言选择、主体表达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并对在此语境下《亮剑》出现的意义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思考。

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与特征。

“后现代”主义的正式出现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并在80年代形成燎原之势,蔓延至全球,它是后现代社会工业化、信息化、大众化的产物。从本质上说,后现代主义脱胎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精神实际上是一种彻底的批判精神,是对隐藏在“现代性”中的理性批判和自由创造的彻底贯彻和发扬。

当今时代,生活中的各种不稳定、无顺序、非连续的突变现象逐渐被人们发现并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世界观开始形成并深入人们的观念。它反对用单一的、固定不变的逻辑、公式和原则以及普适的规律来说明和统治世界,主张变革和创新,强调开放性和多元性,承认并容忍差异。[1]这就出现了以彻底的批判和承认多元化为最本质特征的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或“后现代性”,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批判和超越。具体来说,即:(1)批判传统的“主体性”;(2)批判理性至上意义;(3)批判崇尚超感性的、超验的东西的传统形而上学;(4)批判以普遍性、同一性压制个体性、差异性的传统思想模式;(5)最终把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批判归结为人的审美生活——自由生活的彻底实现。[2]这种特征应用于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则主要反映为反对现代主义将艺术和日常生活割裂,主张艺术要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大众,同时强调人的自主性和多面性,要使人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解放。

二、《亮剑》中“后现代”意识的表现

随着影视技术和传媒的迅猛发展,电影电视剧已然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学习娱乐的一项重要内容。影视作品要获得更广阔的读者市场和更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了解市场需求,顺应大众的审美眼光。在这种语境下,反映战争主题的影视作品如何来表现战争,如何塑造英雄人物,都成为作家和导演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亮剑》这部电视剧获得的巨大成功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不难看出,这部剧中隐藏着较多的“后现代”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内容上看,该作品书写了“战神”李云龙的一生,其中有很多对于战争场面的表现,《亮剑》用近27集的篇幅来表现战争,占到总集数的70%以上,同时还运用全景、特写、运动镜头等多种技术手段,近乎立体式的反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多种类型:奇袭战、埋伏战、阵地战、特种战等等。《亮剑》之前的很多抗战题材作品也着力刻画战争的过程,但由于受到“十七年”以来既定模式的影响,战争描写的公式化、简单化比较明显,战争中的一些经典战役总是会被多次提起,在这些抗战小说中更是被反复描述,而且作者也并未仔细挖掘,只是简单的套用,让读者会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对于某一场战役的展现,也几乎是同样的发展过程。充满未知和变数的战争在这样的描绘中仿佛成了既定的游戏程序。然而,《亮剑》的作者都梁抛开了以往的思维定势,结合自己对于历史和战争的认识,坚持从客观出发,表现了战争的曲折和复杂,使人们了解到战役进行过程中诸多不为人所控制的偶然性,这既是对以往抗战影视作品特定模式的突破,同时很好的照顾到了观众的观赏感受,更好地发挥了影视作品的娱乐功能。

2.人物塑造上,后现代语境下,《亮剑》展现的是一种英雄人物的本性回归。新世纪之前的战争影视作品中,英雄人物、主要人物总是被塑造成为“高大全”的形象。这种典型人物几乎没有个性差异,这在当时的政治文化语境中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但确是忽略了人性层面的真实性。

《亮剑》的主人公李云龙形象正是优缺点并存的,他豪气冲天,对于战争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及时根据战场情况调整思路,反应迅速;他治军严明,带出了一支战斗力一流的独立团;他敢于挑战权威,不按常理出牌,却总能在一次一次违背常规的战斗中获得胜利。他的身上有着战争英雄所应有的品质和特征。但同时他身上有着江湖上的“匪气”和草莽气质,有着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弱点和缺陷。他性格急躁,耍小性子,爱喝酒,整天小问题不断,正如他的副旅长说的“这小子打仗是把好手,惹事也是把好手”。最出格的一次要算是为了救回被抓的新婚妻子,在没有任何请示的情况下集合全部兵力准备攻打敌军,导致“整个晋西北乱套了”,这种近乎是违背军纪的做法在以往的英雄人物那里我们是看不到,甚至是不敢想的。李云龙对秀芹表白的推脱和对田雨大胆执着的追求,形成了两组鲜明的对比,使英雄形象的感情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在后现代语境下,战争作品表现出一种“祛英雄化”的倾向,要彻底地解构之前树立的英雄主义的价值观,揭去因政治、文化等原因而笼罩在英雄身上的神圣面纱,还原英雄的本来面目,逐步实现了由完美英雄、正统英雄向伤痕英雄、民间英雄的转变。李云龙式的英雄既不失历史的年代性,又融入了当下的时尚性。作为具有强烈现实性又有鲜明浪漫性的个体传奇英雄塑造,可以说是一种大众美学的集中尝试。

3.人物语言的选择上,《亮剑》成功摆脱了政治意识形态对于艺术作品语言的束缚,当影视艺术不再需要过多的迎合政治时,为了获取大众的认可,作品语言的使用也在不断向大众品位靠拢,一些流行语、地方方言、粗语俗语、口头禅等也频频出现在作品中,政治化的词语倒是越来越难觅其踪迹了。小说中李云龙习惯的“他妈的”以及士兵们的“他娘的”“老子”“他”等发语词随处可见,在《亮剑》中,李云龙在和出现生活作风问题的参谋的谈话时,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对白:

“首长,我没能好好改造头脑中的资产阶级思想,辜负了党和首长们对我多年的培养,犯了作风错误……”

“废话!你用不着深挖思想根源,别跟我扯那么远,什么党的培养呀,资产阶级思想呀,跟这没关系。干脆说你就是一时没管住自己裤裆里那玩艺儿,是不是?”

“……是”

“这就对了,你自己没管住,关人家资产阶级什么事,那你说,以后能不能管住?”

“能,以后再不敢犯了。”

“好,这次算过去了,以后再管不住,我要把你那玩艺儿剁下来喂狗,让你一辈子不犯这种错误,听见没有?”[3]

在这段对话中,作者将戏谑化的大众语言与意识形态化的政治语言对立起来,将那种带着政治面具的“假言假语”剥离,回归日常生活的本真。

三、《亮剑》的意义和不足

1.《亮剑》的意义

20世纪在造就了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人文危机,人与社会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成为社会的基本特征。而社会的荒诞、无序则进一步加剧了个人的空虚、苦恼、无望和孤独。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工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对物质生活的追逐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动力。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与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相伴随的,是人们逐渐失去了自己内心世界的意义,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命的价值与方向。特别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人的异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人的自身价值得不到肯定,人类的生存现状得不到应有的关照。这就需要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给与大众更多的关注和反映。然而,反观文艺界,长期以来,我们都坚持“艺术为政治服务”,要求文学、影视、甚至音乐、娱乐形式等要充分反映政治意识,因此艺术的独立地位受到了一定的挑战,艺术模式也趋向单一化,形式化。在这样的境况下,《亮剑》的出现在战争题材作品中形成了一定的突破。李云龙的所作所为,很像萨特提出的“极限境遇与自由选择”。在他看来,存在先于本质,人在荒诞中存在,然后通过“自由选择”去创造自己的本质。这里的“自由选择”,即按照个人的意志进行选择,最后以自己的方式解决危机。《亮剑》对现实社会的深层契入正是创作者对个体生存现状的真诚关照,而倍受公众追捧的英雄人物更是创作者对于公众潜在平民英雄情结的完全激活,而这一情结的再现也正切入了中国广大受众正在重塑价值信念的需求。

2.存在的不足和思考

后现代语境鼓励多元性,在消费文化的刺激下,为了吸引眼球,获得更多的收视率,剧作家和导演们有时会采用一定的手段,影响到作品的艺术性,比如《亮剑》中极力宣扬李云龙身上的草莽气,时时提到他的江湖义气,在警卫员被土匪误杀后,率领部队踏平山寨,手劈俘虏数十名,把血腥暴力的一面发挥到极致。这本是为了表现英雄的普通一面,但是过分的宣扬就会收到负面的效果;另外,《亮剑》中使用了很多镜头和特效来表现战争的惨烈,一味追求情节的曲折,却忽略了基本的史实,李云龙指挥武器装备简单的中国军队与精锐的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关东军展开白刃战,用大刀、红缨枪等冷兵器,在同等兵力情况下取得了战场的胜利,这不免让人觉得有些牵强和虚构。因此,在努力适应时代环境的同时,电视剧制作者们也要注意不能一味迎合大众心理,尤其是一些恶俗、低级的趣味,还是应该致力于将观众引向崇高,升华整个民族的审美情操,保持一定的教育意义和独特风格,才能使作品获得更多更持久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世丹.论后现代主义小说之存在[J].外国文学,2005(4):26-27.

[2]郑世英.“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44.

亮剑读后感篇8

教材研读,就是对教学内容的钻研和解读。只有将教材研读透彻了,才能保障有效教学的实效性。目前,语文教学的最大困境在于教学内容的不明确。由于每篇选文都是一个“全息体”,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无所不包,究竟哪些内容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就成了语文教师首先要琢磨的重大问题。

教师只有以自己对教材的独特钻研和个性领悟组织教学,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获得最大的收益。“面面俱到”、“贪多求全”的结果,必然造成教学指向的不明确、不集中,而教学内容的散漫芜杂,必将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就应潜心“研读教材”,读出文本独特的教学价值,将文本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教给学生。为了实现此目标,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在“裸读”中寻找教材的真谛

教师的“裸读”,是指我们备课时摒除任何的背景资料,回归到文本的原初状态,尽量用原生态的状态去品读文本,尽量让文本的真实含义“没有遮盖”地“露出来”。教师能直接触摸文本,获得切身感悟,而非依赖和搬用教参。教师直接体验阅读过程,易于形成切实的教学构思和采取有的放失的教学策略。例如:《醉翁亭记》一课中,体会欧阳修“乐”的内含。欧阳修欣赏山水之美,乐了,因为他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欧阳修看到滁州百姓和乐、政事通顺,乐了,因为他的政绩卓著。虽被一贬再贬,但仍能跳出个人得失,造福一方百姓,与民同乐,乐民其乐。“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快乐的。”一句歌词跳入我的脑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感悟到了欧阳修的人生境界,为人的气度和胸襟。

用自己独立自由的思想,去解读大师、巨人的心境,把代表着辉煌过去的老人和将创造未来的孩子拉近。我想,这就是教学的真谛吧。

二、深入了解背景资料,全面准确把握文本

在进行了充分的“裸读”之后,我们再来阅读与文本有关的参考资料,以补充“裸读”的不足,质疑“裸读”的结果。在教学《珍珠鸟》时,学生质疑:认为作者不是一个真正爱鸟的人。理由是“金制的鸟笼,也不如蓝天美丽,若真爱护,就该让其回归自然。”我当时也十分赞同,认为是得意之笔,为此还写了教学后记。后来,一次翻阅杂志才了解到,作者写人与鸟的关系是一种反思,是对十年文革的反思;那是一种呼告,是对拨乱反正后人性、人情回归的真切呼告。写鸟与人那是文学现象,反映的是文学思想;人与鸟尚且能真诚相待,互相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何况人与人呢?学生个体的理解纯属正常,教师迎合学生实属不该,教师误导就是愧对语文、愧对语文教学。

所以,我认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还要依托于写作背景,在充分透析了文本背景和相关资料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或观点,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而深入地阅读文本。

三、运用比较阅读,拓展理解深度

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阅历的局限性,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背景,主旨不能充分的理解和感同身受,这势必会造成学生对于文本理解的片面与浅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以采用类比阅读或对比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加强理解、拓展深度。例如:在教读《背影》时,从解读思维上与往日教学进行了突出的类比和对比。(一)以文解文。联系《阿长与<山海经>》送“福橘”的情节解释《背影》中父亲的“买橘情”及固执的“买橘行”,不但深刻而且令人信服。因为这样做就把“背影”的内涵升华到较高的精神层面,使人物看来不太合乎常情的举动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同时,也使学生的理解思维活跃起来,享受到一种联系思维的乐趣。(二)以文比文。 删掉“奔丧”一段文字,重构成文并与原文形成比较,从比较两者内容的不同到比较两者审美感的不同,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奔丧”这一段背景的存在价值。这一方法的尝试,不但扩大了教师的解读视野,而且给学生展示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比较思维。(三)设境比较。“背影”的情感原动力是买橘行动的“不容易”,此三字是立意之本,是立文之本。倘若整个过程如文中所说“尚不太难”,那么“背影”的审美刺激就会大打折扣。为了理解“不容易”,在执教过程中我选择了两个为一般学生经验过或可以理解的情境,一是站台常见的流动购物车,一是身体灵便的壮年人,设身处地,拟境想象,仔细领会那几个典型动词的表达效果,从而对橘子购买之“难”有了深刻的“认知”,更好的理解了深沉而含蓄的父爱。

选择好类比和对比的角度,切入文本,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走进文本,准确地感悟其核心。

四、擦亮“质疑”的火花,张显文本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让学生质疑,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在研读文本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大胆质疑,从解疑过程中,更好的把握文本,张显文本特色。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备课过程中我在想:唐雎的剑是从哪里来的?文中没有任何交代。唐雎带剑而入?——不可能。根据当时的法律,使臣上殿,禁止携带武器。那唐雎“挺剑而起”时该不会是使秦王之剑吧?——不可能。秦王会把一区区小国使者放在眼里吗?即使接见,也只能殿下侍候。因而,唐雎根本没有接近秦王的机会,拔秦王之剑无异于痴人说梦。那唐雎的剑到底从何而来?该文出自《战国策》,《战国策》是史家之笔兼策士之辞“为了耸人听闻,游士的言词有夸张和虚构的特点。”用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敷张扬厉的语言,来突出唐雎作为布衣之士的英雄气概。唐雎的这把“剑”不是藏匿而来,也不是操持而入,乃是人们同情弱小的心灵之剑,是从天而降的一把正义之剑。

抓住了备课时一个细小的疑惑,竟然擦亮了、点燃了文本的主旨。由质疑到解疑的全过程,能使我们更好的驾驭文本,深入的了解文本,从而张显了文本的核心与特色。我想,这不失为一种研读文本的方法吧。

五、寻找文本的“美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要深入解读文本,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寻找教材的亮点、美点,他们可能是学生探究思维的兴奋点、情感的触发点、问题的聚焦点。教师只有对教材的美点有新颖的见解或独特的发现,才能融入文本,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例如,在教学古代那些具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诗文作品时,不妨就让学生去诵读,让他们读出美味,品出情境,悟出主旨。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郦道元的《三峡》、刘禹锡的《陋室铭》等经典古文,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解决了以往教学中的认知障碍,并能准确找出主旨句和进行粗浅的理解。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三篇文章美文诵读,不但解决的背诵了问题,还使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悟出了三位作者不同的人生情怀。除此之外,由课内入手拓展到课外古诗文的学习。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经典古诗词,文句本身节奏感强,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在教学时开展了诵读竞赛活动,本来想吊吊学生的“胃口”,没想到学生回馈的是一份“视听盛宴”。

寻找教材的亮点、美点,以此来触动学生的情感神经,酝酿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展现个人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要以个性催生个性,以创新促进创新,需要教师的个性化解读和创见。唯其如此,教材文本才会常读常新,常教常新。

上一篇:我想对老师说范文 下一篇:网站规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