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0-19 07:46:51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六年级 语文 教学 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192-01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阅读积累,已储备了一定的知识,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并且他们正处于生理发育的初期,心智正在发展,因此如何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是每一个六年级语文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并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师生关系。因此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必须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集会,积极转变语文教学方式,盡可能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找回自信。

1 六年级学生的特点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学习的知识更加广泛了,进而进有可能出现了一部分对知识十分渴望,学习自觉的学生,同时还可能会出现语文成绩下降,丧失信心,进而丧失学习兴趣。还有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也慢慢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开始出现反叛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对外部评价的依赖性。六年级的学生,身体发育会再次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被称为第二发展期,这个时期他们不仅身高体重明显增长,他们的智力有很大的发展,逻辑思维开始在思维中占优势,创造思维也有很大的发展,同时他们的集体意识感也有所增强,已经渐渐不适应那些没有规则的娱乐性游戏,开始钟情于那些比较有的一些竞赛活动。而作为一个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只有了解六年级学生的特点才能更好的进行语文教学,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备课与上课脱节

有的六年级语文教师完全局限于教学参考,没有自己对语文文本的解读与感悟,只是简单地把教学参考上的只是传递给学生,并没有深入的去进行课前备课,没有对六年级语文教材进行深刻的钻研,没有进行自己细致的教学构思,进而就会造成语文教学条理不清晰,语文教学没有实效。

2.2教学策略选择不明确

教学策略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但是在实际的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教学策略的选择不是很明确,并且教学策略比较单调,缺少必要的灵活性,课堂缺乏活力,气氛沉闷,不能完全激发六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3教师讲的太多,学生缺乏个性化阅读

在很多地方,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基本上都是“满堂灌”,就是一节课下来,都是老师在说,并没有给学生留下一些自己思考的时间以及个性化阅读的时间,教师基本上都是以自己的思考和经验代替了学生自身对文本的感悟和思考,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缺少举一反三主动迁移运用的能力。

2.4过多测试书本知识忽视对综合素质的考查

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评价中很少有老师注意到对人文性目标的考查,很多老师对学生的考察基本上都依赖于书本知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评价中过于追求客观、量化,这样就有可能会在部分学生身上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这也给教学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

3 提高六年级语文教学的体会

3.1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由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并不是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十分突出,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应该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然后对其加以教导,这样就可以使那些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找回了学习语文的自信。

3.2进一步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那种传统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要寓教于学,要盡量留给学生阅读与思考的时间,盡量把语文文本还给学生,使学生在阅读中加深对课本的理解,老师在一旁加以主导与帮助,进而使他们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3.3以读为本,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就是对于语言的学习,盡可能的使学生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读为本,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从读入手,以读为本,在读中使学生受到真情实感的熏陶,架起与作者沟通的桥梁,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同时教师还要以读代讲,加强学生的语感培养,盡量以“浓缩是精华”的原则来组织教学,抓住教学重点与难点、疑点指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盡可能做到多读少讲,以读代讲,以讲促读,讲读结合。

3.4利用策略,活跃课堂气氛

在上课之前,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可以利用5分钟的时间来与同学们共同做一个小游戏,盡量使每个学生参与进来,并且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应该注意游戏应该与上课内容有关,这样不仅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历史;四、六级考试问题;改革思路

一、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历史发展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从1987年正式实施到现在已有 18年,参考人数也由最初几万人发展到如今500万人左右,它成为了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之一。由于其发展历史较长,受试群体与参与高校多,考试过关与否又往往成为许多地方录用人才的“门坎”,因此英语四、六级考试受到高校、学生和社会的普遍关注。课程标准的变化最能体现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发展历程,分析《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发现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经历了三大阶段性变化:

第一阶段是1985年至1998年。1985年教育部了改革开放后第一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它要求教学以阅读为主,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需求。80年代初,随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人们认识到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教学受到了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为解决学英语“不能看懂”的迫切问题,在当时提出重视阅读的英语教学思路是可以理解的,它也是根据先期调研得出的。早在 1982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就成立了“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它经过两年的社会需要调查和中学生英语水平调查,确定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又在应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了词汇表、结构表、功能意念表和微技能表,具体地规定了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把《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整个大学英语课程分为六级,每级都用定量指标加以具体化。所以这一阶段不仅出台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而且为当时和今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组织结构、教学、考试实施等方面做好了奠基工作。

第二阶段是1999年至2002年。针对第一阶段暴露出的教学问题等,1999年教学大纲在强调继续重视“阅读”的同时,提出了“读写译并举,兼顾听说”的教学路子。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首次把“听说”提到了较为重要的地位。

第三阶段是2003年至现在。2003年3月,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计划,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列入到首批启动的项目中。特别是在2004年 2月18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确定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是2004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改革内容包括逐步向计算机考试方式过渡,开发和建立我国自己的大型题库,最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英语测试体系。”大学英语改革的核心就是彻底改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存在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现象,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大学英语改革目的,同时将180所高校列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首批试验校。

简单地说,以上三阶段的变化可以认为是由最开始的“语法为主”改为“阅读为主”,再转变为现在的“听说为主”。这样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我国英语教育界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是世界英语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的结果。

为了吸引更多的高校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早在 1986年末就开始筹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标准化考试,并于1987年正式实施。教育部在1985年批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通知中指出:“《大纲》确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反映了当前国家对高等专业人才外语方面的要求,是我委今后检查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依据”,同时通知还指出:“重点院校一般应达到基础阶段四级教学要求,非重点院校应达到的级别由各校自定”。而“凡执行本大纲的学校,教育部将……对结束四、六级学习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测试”。在执行《大纲》的过程中,为更好地服务参加考试的高校,提高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曾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进行了为期3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效度研究”课题研究,检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信度与效度。由于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越来越多的高校根据教育部的“通知”精神,参加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四、六级考试结果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现在年参考规模人数达900万人次左右的规模。

二、英语四、六级考试现存的问题

作为规模大,参与高校多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十几年的发展中,为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功不可没。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英语的作用会更凸现,英语考级将更受欢迎。然而,现实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却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甚至有人提出了“取消论”。如北京外国语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润清教授认为,四、六级考试最好的出路是彻底废除;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教授更是认为“四、六级制度是摧毁中国素质教育的一把利剑”。需求与现状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从我们于2003年在1所重点大学和2所一般本科院校的随机发放的问卷统计(见表1)和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集中于:

表1 调查问卷发放、回收情况统计表

发、收问卷的高校类型

发放问卷份

回收的有效问卷份

某一重点大学

106

102

一般本科院校A

50

48

一般本科院校B

52

50

合计

208

200

1.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综合素质是一个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集中反映,是一个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的获得有赖于整个知识与能力系统的协调发展。在《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对各种非英语专业的高级人才而言,英语只是他们获取专业知识和发展能力必须的工具,专业才是他们的“本”。因此,大学生无疑应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专业学习上。但从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却大量存在“舍本求末”的现象。

表2 学生学习时间分配

问 卷 题 目 及 选 择 项

最多答项%

你认为学习时间花得最多的课程是?

A.专业课 B.外语 C.计算机 D.其他

B:90

你每天平均花在外语学习上的时间是?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3小时以上

C:75

你在休息时间时预习和复习功课最多的课程是?

A.专业课 B.外语 C.计算机 D.其他

B:80

你在休息时间预习和复习外语的平均时间是?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3小时以上

B:80

从表2中不难看出,多数学生认为在校学习以及课后预习、复习花费时间最多的课程不是专业课,而是外语;“平均花费学习外语”以及“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外语”时间方面,最多的也是外语。在访谈中,许多学生一再强调他们每天的学习时间有一半以上用于外语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的组织安排上,英语课一般安排在第一、二学年,共四学期;每学期的周学时一般为4,2年4个学期共200多学时。其学习时间的长短、周学时数以及总学时数,是其他任何一门课程也不能达到的。甚至一些学校在不断挤压和削减专业课和其他课的同时,而英语课却在不断膨胀。“特别是非重点院校中英语基础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把课余时间全用来突击外语,甚至在上政治课和上其它课时也偷偷地搞外语。学校在安排教学时,往往把其它课程的教学时数一减再减,而外语课时却明里暗里一加再加,远远超过合理的学时。”

由于学时数分配极不合理,英语学习时间过多过长,而其他课程的学习时间不能保障,这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难免成为“空中楼阁”。

2.演变成高校最为典型的应试教育

如果说应试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已成为“老鼠过街”,而在高等教育中还有生存土壤的话,那么应试教育在高校最突出的表现可以认为是英语四、六级考试。问卷统

计表明:学生的95%认为大学里最具典型的应试教育课程是“英语课”,70%担心不及格的课程也是“英语课”;而80%认为费时多效果不好的课程是“英语课”,90%清楚地知道对自己的英语“听说”效果最不满意。学生不仅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效果不满意,甚至有45%的学生对英语教师的教学也感到“不满意”,尤其是75%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感到不满意,许多学生认为不仅自己的英语学习是为了考试,而且教师的教学也纯粹围绕四、六级考试展开。

表3 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

问 卷 题 目 及 选 择 项

最多答项%

你认为大学最能反映应试教育的课程是?

A.专业课 B.英语 C.电脑 D.其他

B:95

你最担心不及格的课程是?

A.英语 B.电脑 C.专业课 D.其他

A:70

你认为花时最多而效果最差的课程是?

  A.专业课 B.电脑 C.英语 D.其他

C:80

你对英语学习效果最不满意的是?

A.不能阅读 B.不懂语法 C.不会写作 D.不会听说

D:90

你对英语教师的教学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不满意 D.非常不满意

C:45

你最希望英语老师教学需要改进的是?

A.教学技术 B.课程准备 C.教学方法 D.其他

C:75

你对四六级考试与学位证书挂钩的看法?

A.保持 B.有步骤改进 C.无所谓 D.立即取消

D:45

与我们的问卷结果一致的研究结果也很多,“面对试卷,英语成绩是高分;面对外国朋友,依然无法沟通”的学生比比皆是。学生则整天泡在应试技巧和模拟试题中,未能掌握学习语言的基本内容和实际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而是让大量分割和毫无联系的知识充斥大脑。与此同时,对英语教师的教学不满意的学生大有人在,“我们做过一项调查,高校中有70%的教师对大学英语教学不满意。”在课堂上,一些教师重点以讲应试策略和方法为主,大搞题海战术,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领悟大纲、钻研教材,系统扎实地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运用能力上。这种针对四、六级考试的“你考什么,我教什么”,学生也变成“你考什么,我学什么”现象处处可见,英语教育的应试目的愈演愈烈。

3.与大学英语教学或学位证书直接挂钩

虽然教育部所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从没规定要求所有院校都要参加全国英语教学统一考试,只说明“凡执行本大纲的学校,教育部将……对结束四、六级学习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测试”,“重点院校一般应达到基础阶段四级教学要求,非重点院校应达到的级别由高校自定。”但由于我国高校没有统一的英语水平测试,如果要比较英语教学效果,绝大多数高校选择了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衡量本校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同时,在教育部组织的决定院校生死存亡的办学合格评估中,英语四、六级过关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在这特殊背景下,高校的教学管理不可避免地将大学英语教学与四、六级考试挂钩。甚至为了提高院校四、六级考试的过关率,异常强化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从1987年开始,国内的许多高校“自愿”将四、六级考试与学位证挂钩,普遍存在“本科生若无四级证书,研究生若通不过六级,则意味着无法拿到学位证,不能正常毕业”的情况。

总之,高校课程结构的问题,影响到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而视英语教学为四、六级考试的错误目标定位,以及将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与学生的学位挂钩的做法,变本加厉地造成了高校英语教学的应试性,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思考

从目的上看,大学四、六级考试与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是一致的。只有切实贯彻大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才会提高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水平。针对当前四、 六级考试存在的问题,我们的改革思路是:

1.重建高校课程结构,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课程结构包括了课程设置的门类及目标、时限等。良好的课程结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学生综合素质出发,通盘考虑整个课程结构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工程。它要求我们如何确定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并提出相应的课程目标。仅就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课程结构来说,“听说读写”四项目标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切实体现?特别是怎样才能纠正过去忽视“听说”的问题?除了调整“听说读写”之间的课程比例及其学时外,利用课程目标的导向作用也非常重要。如纠正目前四、六级考试重点测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识别能力,转而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而言,可在四、六级考试中设置听力最低分数线以及进行口语测试等措施,在具体教学中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突出“听说”能力为主强调语言的运用能力,让学生适应社会对语言交际能力的需要,真正终结“聋哑英语”。通过课程结构的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强化过程评价,促使英语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变

从教育评价的角度看,注重教学结果的评价可以看出是终结性评价,而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是形成性评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评价系统中它属终结性评价,虽然它有助于教育行政人员的教学决策和教师获得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但对于学生来说,却往往意味着一个学习阶段的结束,不能及时地反映出自己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步调。同时,终结性评价具有滞后性,学生在评价不合格时,往往只针对评价本身再进行备考,而不愿意将精力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上。其结果往往许多学生屡试不过,既浪费了精力,又挫损了信心,成为英语学习上的不断失败者。因此,要真正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克服学习上的障碍,注重形成性评价是必须的,即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在教学中不断给学生反馈信息,找到学生在听说读写中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形成性评价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单元之间进行的,它通过经常对学习者的学习状态进行检测评价,使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改进措施,并结合平时教学进行单元测验,课堂考评,从而根据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能力的要求进行短文写作、快速阅读等方面的训练。”这要求我们将平常教学的形成性评价和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终结性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有效地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以素质提高为中心学习英语。

3.高校加强自律,合理利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

从教育部所颁布的有关文件规定来看,并没有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学生的学位获得挂钩,而且教育部委托具体工作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更无权强行要求所有院校必须进行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统一考试。因此,一些高校制订的仅以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就决定学生可否获得学位的所谓一票否决制做法,是有违国家的有关学位证书获得的法律规定。高校必须自律,一切善良的动机和行为的出发点都不能逾越法律的规定。高校应合理利用考试的结果,反思英语教学中在教学、管理和学习的每一环节,并进一步分析它们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如以学生的学习为例,是学生英语的方法、技巧,时间量,还是学生在听说读写某一方面,或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非认知因素存在问题。只有找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提高我国英语教学的水平,实现设置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初衷。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使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英语

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在于:一是增强趣味性。它能把声音和图文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传达清晰、信息量大、教学内容丰富、生动形象、便于理解等,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弥补了大班上课只听教师讲授的单调枯燥的缺点。二是具有省时多效的优势。目前全国各高校英语师资普遍严重匮乏,近年的扩招更使这种现象雪上加霜。据统计,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约有2000万人左右,英语教师却不到10万人。师生比至少为1∶100。利用多媒体,它方便老师备课、上课。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因材施教地教育学生。三是方便学生学习。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接受能力快慢不等、各层次学生需求量不同。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既可方便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课后调出有些老师上课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省略的东西,把有些过难或过易的省略,在内容上另行补充。又可方便成绩中、下游的学生课后反复调看上课内容,巩固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强化某一方面的能力训练。又如,在教学软件上安装先进的语音识别系统,电脑完全可以判定学生的发音以及语法是否标准。而且,还可以避免学生不好意思开口的“哑巴”英语的尴尬。对于任何没有听懂的内容,学生都可以反复练习,直至完全掌握。

5.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四、六级效果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3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与自学思维习惯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自学意识的培养是决定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决定着语文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根本性因素。

(一)学生的语文自学意识

自学意识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一种学习态度,是学生内在对于学习的一种持久的反应倾向。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自学意识才能够产生一定的学习动力,从而使得自身的语文学习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六年级语文的学生自学意识培养当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高学生关于自学的认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在认知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教师如果总是讲一些大道理不仅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同时还会起到一定的反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将一些道理外化成一种形象的外部认识,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更容易接受这种理论,从而提高自身关于自学的认识。第二,在学生自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因为大部分的六年级学生在知识储备与自学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学习必然会陷入到一种混乱的状态当中。第三,将自学意识深化成一种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将学生的自学意识转化成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爱好。

(二)学生的语文自学思维

如果学生仅仅具有一定的自学意识,但是并不具有自学思维,那么学生也无法完成自学。通过培养自学思维习惯可以初步形成学生对于自学的习惯,固化自学意识培养成果。笔者认为六年级语文自学思维习惯的培养应当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强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自学思维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创造性,因此,学生在自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可以做到独立完成一些任务,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自我满足感,从而从内在驱动学生的自学。第二,加强学生的外部驱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自学,在自学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受到小组的约束从而避免了因为自制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弊端。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方法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的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此外一直以来在小学教育当中,具体知识的教育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部分的教师都认为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理解还没有到时候,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的教师都不会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方法方面的教学,这就导致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学生在自学的过程当中如果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则其必然无法完成相关的学习内容,从而使得自学基本上沦为空谈。另一方面,六年级的学生虽然在认知能力方面还较为薄弱,但是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如果在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当中依然还是仅仅进行相关具体知识的教育,则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存在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在进行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当中应该将具体的学习方法的教学融入到知识的教学当中,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二、培养六年级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际方法

(一)阅读自学能力的范例化培养

所谓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就是要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而若想实现这种目标,首先就需要给予学生一个可以自行进行的程序,在该程序当中不仅需要包括关于识字、阅读等基础能力的培养内容,同时还需要包含一定比例的高级能力的培养内容,例如阅读、思考等内容。在六年级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四步法”进行,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将文章当中的生字词解决,之后再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将文章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大的段落,第三步则是根据课后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最后则将自己关于问题的思考表达出来。在这种“四步法”的阅读教学当中不仅包含了一定的语言训练,同时还包括了一定的思维训练,同时也可以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的顺畅。在实际的授课过程当中,教师通过这种“四步法”进行实际的授课教学,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激情,还可以使学生充分阅读、思考、表达,在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审美及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当学生真正掌握了阅读“四步法”,那么他们就可以基本明确自学应当学什么,不会出现以往自习中茫然无措的情景,学生可以再行修正阅读自学方式,为自己“量身定做”自学方法的目的,这是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即“知识是学习者在试图理解其经验的意义时构建出来的。”

(二)作文自学能力的开放式培养

学生的作文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于母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还可以体现出学生对于母语的理解能力以及学生的真情实感。在当前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当中,作文往往是作为一个单独的板块进行教学的,但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当中,往往出现许多让教师觉得非常头疼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在理解与接受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考试成绩上也可以看出非常大的差距。许多教师将这种情况归结于学生在作文方面的基础较为薄弱,在实际的授课过程当中往往倾向于教学模式化的作文,将作文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分解教学,从而使得学生的作文就演变成了传统的八股文。这种做法无疑将语文作文教学置于恶性循环之中,学生写得假,教师读着乏,终于使作文成为学生厌,教师烦的“毒瘤”。

基于此种情况,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对最近几年当中教育界所倡导的一种快乐作文的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同时总结出了一种“参与式”作文教学方法,即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作文的教学过程当中去,使得学生可以在作文当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此种教学方法当中,学生首先需要将口语与书面用语结合起来,将日常生活当中所使用的口语转化成一种书面用语,通过日志等各种自由的形式降低学生作文T槛。其次,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使学生评说作文的优劣、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在培养作文鉴赏力的同时促进作文整体思维的构建。再者,先说后写,说写结合,促进两种能力的协调发展。需要提出的是,这里的“说”是包含了学生思考之后的口语表达。教师要鼓励学生或“自言自语”,或彼此交流,或小组探究,最终说出思想,形成条理,下笔成文,一气呵成。

三、结语

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六年级学生即将进入到初中学习阶段,因此在六年级语文的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学生在能力锻炼阶段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笔者在本文当中就六年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进行了相关的论述,分别论述了六年级学生自学思维的培养以及实际的操作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新民.魏书生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探索──当代著名语文教改实验研究系列之一[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84-87.

[2]余文.金针度去从君用――《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法》编者的话[J].语文建设,2016,04:78-79.

[3]吴桐祯.让学生吃“新鲜馍”――写在《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法》再版之后[J].语文建设,2016,16:67-69.

[4]王玲.让学生的学习扬起主动的风帆――浅谈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16:42+44.

[5]吴子芳.兴趣入手 利用资源 实践提高――提高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三部曲[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179-180.

[6]冯笑霞.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一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02:104-109.

[7]郭道荣.夯实基础,激发兴趣,授之以法――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镇江高专学报,2003,04:117-118.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4

(试行)

为了争创一流学校,办特色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依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十九大精神,在教育局领导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我校常规教学管理方案:

一、成立常规教学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常规教学的指导、督查工作。

二、常规教学管理要求

(一)备课

备课程序为: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完善教案

1.个人备课要做到“七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备作业设计,备课堂反馈。

2.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每次至少形成一节完备的公共教案,具体由年级学科组长负责安排。

撰写教案

教案内容要求:

(1)目标明确,体现知技渗透情感目标;

(2)重难点清晰

(3)作业量适中,要求有层次

(4)板书有条理,课后写反思

(5)中青年教师备详案,老年教师(50岁以上)备简案。

(二)上课

教师上课要做到

(1)出示目标,白板教学

(2)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3)教态亲切,平等待生

(4)教法得当,合作学习

(5)当堂检测,目标达成

(三)作业批改

1.作业布置:作业内容设置有梯度,有选择,作业量适中,

2.作业批改,作业应全交全改,批改及时规范,符号正确,应有鼓励性评语。错误作业学生有订正。

3.作业量:语文作文每期大作文8个,小作文8个;数学、英语作业每周不少于4次,物理、化学每周不少于2次,政,史,地,生,科学不少于1次,提倡学生当堂作业。

(四)辅导

1.辅导时要有目标、有具体任务,辅导教师要检查落实。

2.辅导教师要有培优促中补弱措施,对象具体,有阶段性效果,重点关注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法指导,采取一对一精准帮扶。

(五)考试

考试安排:每月安排一次年级月考,根据情况每周安排一次周过关测试,每期组织一次全县统一期中、期末考试,教师要做好考后试卷分析,并填写试卷分析,并上交教务处存档。

考试命题:学校自主命题与选用名校试题相结。

(六)学生评价

评价遵循科学性,民主性、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原则;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可以采用观察、实验、调查、记录、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

(七)教研

1、学校成立六个教研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理化生组、政史地组和体音美组),具体组织教研教改活动。

2、听评课活动

学校成立听评课小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综合组,每个大组分低年级(六、七年级)和高年级(八、九年级)两个小组,开展听评课活动,包年级领导深入年级听课;

听评课小组每周开展一次听评课活动:周二上午第2节语文观摩,周三上午第2节数学观摩,周四上午第2节英语观摩,周五上午第2节综合课观摩,大课间时间评课,例会公布讲课人员名单。

3、思

教学反思:1.每两周每位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写一份教学反思。

2.  教务处组织业务骨干对每次的教学反思(本着有内涵,有思考)进行评比。

(八)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

在政教处的统一指导下,各年级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制定活动计划方案,认真开展成果交流等活动。

三、工作责任划分及督导方式

1、陈校长负责九年级常规教学;梁辉负责八年级常规教学;雷树明负责七年级常规教学;林宏民负责六年级常规教学。

2、包年级领导每周对年级常规教学抽查督导一次;每月全面督导检查一次,检查情况及时印发简报通报。

3、每学期学校通报批评2次(含2次)以上、局相关督导通报的,当学年取消评先表优资格。

四、教学常规管理量化标准(20分)

(一)总结计划(1分)

总结,计划,笔记,教学反思,试卷分析等末时及时上交的每项扣0.1分

(二)备课(2分)

1.提倡超前备课,集体备课。语,数,英每周备课不少于4课时,物理、化学不少于2课时,政、史、地、生、体不少于1课时。

2.各学科每缺1课时扣0.1分,不交教案一次扣1分。

3.不带教案上课,或教案撰写不规范,(书写潦草,备课环节不完整,无板书设计,无授课反思等)学校检查发现一次扣0.5分。局相关督导检查,被通报批评的此项不得分。

(三)辅导(2分)

1.辅导课堂教学秩序混乱或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扣0.1分。

2、辅导教师要有培优促中补弱措施,对象具体,有阶段性效果,缺一项扣0.1分。

3、辅导迟到(超过5分钟),早退,接打手机等违纪违规每次扣0.1分。辅导缺扣2分

(四)上课(3分)

1、上课迟到(超过5分钟)、跑堂、早退,接打手机等违纪违规每次扣0.1分。

2.缺课、酒后上课、随意调课此项不得分。

3.督导检查时,发现不带教案、不使用白板上课等,被局通报批评的此项不得分。

(五)作业批改(5分)

1.作文每期大作文8个,小作文8个,数学、英语作业每周不少于4次,物理、化学每周不少于2次,政,史,地,生,科学不少于1次,学校检查每缺一次扣0.1分。

2各科试卷 单元小测试批改一次相当于1次送交作业,批改一次综合测试卷相当于2次作业,小科批改练习册一课时按一次作业。

3作业应全交全改,批改及时规范,符号正确,学生错题有更正,有错题本,应有鼓励性评语,否则不规范扣0.1分。

4.              局相关督导检查作业批改不认真被通报批评的该项不得分。

(六)过关测试(3分)

(1)语数外每周测试1次,周五发给学生,在周六周日完成,下周一收上来由老师批改。

(2)物理、化学每两周测试一次,其它学科每月1次;。

(3)每次过关测试结束后,批改后试卷周五由课代表收齐交教务处,包括成绩册,试卷分析等相关材料以备检查(试卷不再退还)。

(4)除开学前、结束以及期中考、月考、期末考试周外,过关测试须按照学校要求完成,每缺一次扣0.5分扣完为止。

(七)教改教研(3分)

1、按时参加教研活动,缺一次扣0.2分,请假一次扣0.1分。

2、参与集体备课,形成教案,每学期主备的教案达到4课时以上,每少一节扣0.5分。

3.听评课每月4节以上,听课环节记录详细,有评价意见,听课项目不全者视为缺一节听课记录。每少一节扣0.1分。

4、按学校规定须上公开课的教师,非正常原因不上公开课的扣1分。

(八)监考阅卷(1分)

1.监考教师按时到岗,不迟到,不早退,不做与监考无光的事物,所监考场被巡视发现学生考试违纪现象,每次每项扣0.1分。

2.监考教师收发试卷,缺失试卷造成重大监考失误的扣1分,倒装试卷一份扣0.1分,

3.参与阅卷教师要服从学校及阅卷小组长分工,保持试卷装订完整,按正确答案统一评分标准进行阅卷,合分教师要在试卷密封条处签名,阅卷组长要上交教务处一份阅卷任务分工。不按要求做的扣0.5分。

4.没有安规定时间完成阅卷任务,阅卷失误,统计失误,每次每项扣0.1分。

(九)、奖励加分

1、.每一次教案检查,每个教研组依据我校教案检查标准评出优秀教案(语,数,英各组4名,综合组4名)每次奖励业务量化分0.1分,并奖现金10元。

2、每月包年级领导全面督导检查时,通报表扬一次加1分,并奖现金30元。

3、 受到上级检查通报表扬一次加2分,并奖现金100元;

4、每学年度该项个人奖励得分累计计入本年度业务量化。

说明: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 职业学校 “两课”评比 英语教案设计

笔者于2015年参加了无锡市英语课程的“两课”评比活动,结合参赛经历,现谈谈英语教案的设计。以凤凰职教出版社《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第三部分为例,就这六个部分做探究。

一、熟悉教材及学生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职学生教材的选材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语言材料要有真实性与时代性,注重实用性,贴近学生生活和未来职业,能激发学习兴趣。以Unit 6 “Go Out and Enjoy Life”为例,从教材及学生两方面作分析。

(一)教材贴近生活。本单元以“Go Out and Enjoy Life”为主题,第三部分活动内容涉及音标、词汇、语法及一些对话、竞赛,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能够学会如何问路和比较不同事物的优缺点。整部分教学内容贴近日常生活,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为设计好一堂优秀的英语课,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本教材面向中职一年级学生,学生刚入校年龄相对较小,英语词汇量及基础相对薄弱。针对学生特点,可以多设计简单的口语对话、竞赛,插入形象的图片、视频等进行教学,同时把握好练习题的难易度。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强调“逐步提高学生在职业和生活情景下的英语应用能力”,重在对学生思想品质、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基于上述课程目标要求,在教学设计时,主要从三方面确定教学目标,以第六单元为例。一是知识目标:(1)背诵该部分的新单词和词组短语;(2)掌握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和用法。二是技能目标:(1)学会如何使用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2)学会一些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发音。三是情感目标:(1)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2)通过小组活动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公共基础课,重在促进学生认知与体验相结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一节枯燥乏味的语法课变得生动有趣。例如第六单元的语言技巧部分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演示教学法。基于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在教授语法课时,首先采用演示教学法。如在学习/p/ /b/ /t/ /d/等音标发音时,展示一些口腔发音的图片,让学生模仿口型发音;同时通过不断跟读熟练掌握其发音规则。在教授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时,通过展示几组图片对比大小、快慢等,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变化规律,不断提高学结能力。

(二)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的设计遵循任务梯度原则,从简入繁,从易到难。因此,在本单元语法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从简到难设计了一些小组活动任务。如为了巩固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让学生模拟给出的对话,自己编造新对话并上台表演;此外,练习绕口令并小组比赛看谁读得越快越好等。

(三)练习教学法。为了加强和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课堂中适当穿插练习。如在教清辅音和浊辅音时设计一些辨音练习,让学生通过听、说、写更好地掌握发音规则;在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教学中,通过填表格、选词填空等练结变化规律,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过程

在选取教学内容时,要把握好其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笔者参赛时选取了第六单元第三部分“Language in Use”,总共两课时90分钟。大致教学过程分为导入、词汇、音标、语法、拓展练习五个步骤。在设计教学时,将词汇调整为第一块内容,未按教科书原先顺序教学,目的是更自然地导入新课。首先,通过两个问题“Where did you go this weekend?”和“How did you get there?”导入本节课主题“怎样到达某个地方”。接着,进入词汇环节,学会各种不同交通方式的短语和词组之后做一些练习巩固短语。此外,在最后环节设计了一个绕口令诵读,将一些比较级和最高级放入诵读内容,通过比赛激发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教学内容全部完成后,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收获和感悟,以及教与学的预设与生成情况,包括本节课的优点、不足及改进措施三个方面,主要侧重于改进措施。就本次比赛课而言,我们发现老师的引导、鼓励至关重要,如同一堂课的支架;但同时反映出学生的英语表达及运用能力有待提高。为解决类似问题,在今后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读、多听,并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老师和学校也应多开展活动为其提供展示机会。

以上是笔者结合自身参赛经历对“两课”评比英语教案设计的认识,学海无涯,今后将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争取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6

关键词: ESP EAP 网考 教学改革

1.引言

大学公共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种全国性的权威检测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测试,各个高校都将四六级成绩作为衡量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一把标尺,各用人单位也将四六级证书视为应聘必备证书之一。在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两者的关系中,语言教学应该是第一位的,测试是服务于教学的,教学是目的,考试是手段,但不可否认,测试对教学有着很强的反拨作用,是教学和学习的指挥棒。这个指挥棒给教学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

四六级考试在之前大学生英语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确实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推动了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但是随着现在中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与投入的不断加大,四六级考试严重地阻碍了大学英语向学生提出的更高的英语能力要求,阻碍了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EAP)或专门用途英语(ESP)转移的进程。虽然其推动了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的发展,并使之长盛不衰,但同时阻碍了大学朝专业英语教学转移和发展的进程。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顺应潮流,修订目标定位,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这一举措表明,一个硬性的、统一的教学要求时代的结束,以及一个强调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的到来(蔡基刚,2007)。

2.大学英语四、六级及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个如此大规模的考试,在长达26年的时间内稳定发展,这一基本事实证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在当今大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学科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必须对其重新定位。根据200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其中规定了今后高中毕业生必须达到的七级标准和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八级与九级标准,“八级”词汇量要求在3300字左右,优秀高中毕业生要达到九级水平,词汇量为4500;2004年教育部高教司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核心就是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推动基于多媒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大学四级考试是检测学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一般要求”的考试,词汇量要求在4500字左右,六级考试是大学英语“较高要求”的测试。高中课程和大学英语课程重复率高,很多词汇、语法都是高中学过的东西,大学英语受到中学英语和英语专业的双面夹击,必须寻求新的出路。因此,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四六级考试也应随之改革。

2.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方向

英语水平是构成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之一。大学英语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核心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学生的总体培养质量,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英语指的就是基础英语教学。

目前许多名校,如清华北大已经取消了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学生认为英语基础已经在中学阶段打好,开设基础英语课程等于重学高中阶段学习过的知识。因此,把目标转为注重学生学术英语能力培养,为专业化国际交流提供支撑。这一改革适应了专业院系和学生的需求,得到了学校的支持。香港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非常明确,他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学术英语能力,以适应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的需要。由于目前香港高校新生的英语水平离这样的课程目标还有较大距离,他们就需要学习在中学里没有学过的EAP课程。内地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含糊,学生和学校只能把四六级考试作为学习的终极目标。由于这个目标在新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可以在越来越短的时间甚至零时间里实现,这样学分的压缩和课程的萎缩自然不可避免。因此,大学英语应该借鉴香港及国外的先进经验,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各大学的教师整体水平和生源状况存在差别,国家和地方对不同类型高校的投入不一样,学生的学习条件也不尽相同。对于一些入学英语基础比较差、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具备的学生,大学英语教学还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各个高校在学生大一期间就要确定学生的水平,判断学生是否需要修完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必修课程。对于那些基础已经达到一般要求的学生,即通过四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给学生开设相关的专业英语或实用英语课程。

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应该是了解专业前沿的国际发展,增强在科学技术上的学术竞争力。真正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了解国际前沿的前提应该是先打好基础,这就要靠大学英语即通用英语打基础。

2.2四、六级考试面临的问题

鉴于四、六级考试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英语成绩较差的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英语的学习上,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必须奋斗整个四年;成绩好的学生为准备其他各类英语考试,也奋斗了整个四年。这种学习热情的错位,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专业学习,违背了大学教学的真正目的。

此外,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评估手段,其对教学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已为大家所公认。很多同学通过四、六级考试后就沾沾自喜,从此放弃了英语学习。根据对武汉当地大学一些学生的调查,学生反映:“通过了四级、六级考试,自己觉得是英语高手。但碰到英文文章,心中顿时务实起来,通篇都是生词,一小时只能看几行。写的英语论文,外国人看不懂。学了一些日常口语,但跟老外交流胆怯。学校中实际生活如上机房、做实验、选课、搞课题研究都不会说。”笔者亲历的湖北省众多高校的一线老师们的意见也不比学生少:学生四、六级考试过关之后,英文文献读不了,英文论文写得一塌糊涂,未能实现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

四、六级考试的重要性,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应试教育,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为了获利,制造作弊器,销售四、六级答案,很多高校把四、六级通过率当做衡量教学的唯一标准。四、六级在不断改革,2005年从以前的100分满分值改为710分满分,大大增加了听力的分值比例,把听说交际能力放在了重要位置。2012年12月新推出的多题多卷,有效防止了作弊现象,其还有待进一步改革,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保障其效度跟信度。

四、六级考试应该反自身的优缺点,不断进行改革,适应时代的需求,为更好地服务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支持。讨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用英语定位还是学术英语定位,不论是对于挽救考试本身,还是对于促进我国大学英语健康发展,都有很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改革措施与建议

3.1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应当与国际先进做法接轨,不断改进技术手段,引入计算机网络化的考试技术,使考试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网考有很多优点:(1)可以借助多媒体模拟更真实的交际场景,使测试由静态变为动态,使英语的使用更加接近生活。(2)可以节省资源,降低印卷、运输、分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强度。(3)网考具有测验周期短的特点,能够增加每年考试的次数,同时实现一人一卷模式,有效防止考前泄题或考试过程中的作弊行为,提高考试的安全性。

美国教育服务中心(ETS)推行的托福考试是针对留学生的学术英语水平考试,是一场职场英语的水平考试。雅思考试由英国文化协会、剑桥大学考试局及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发展署共同主办。雅思分学术类和普通类两种题型,学术类主要适合留学,普通类主要适合移民。鉴于此,国内的CET要想长远地立足于国际社会,也要开发自己的独特测试种类。比如当下流行的检测学生基础英语水平的大学公共英语考试,也要服务于专门英语(EPS)教学,为EPS开辟新的测试。

3.2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所有本科生都进行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必修课的局面,压缩大学英语的学分,将其用来开设专门用途英语和学术英语,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专业需求选择,取消综合英语(或叫大学英语)这个由精读演变而来的传统课程,代之以1~2个学分的、比较专项的阅读、听力、口语、写作、语法等小课程。

3.3教师层面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接受培训,为开设各个专业的学科英语做准备。同时控制从英语专业的硕士生或博士生中招聘单纯为上大学基础英语课的教师。教学管理者和课程规划者只有充分了解本校学习者的外语学习需求,才能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制订出适合本校学生的英语教学改革方案和教学模式,因需施教,收效才更直接可观,才更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将英语教学的重心逐渐从大学下移至中小学,为大学生学英语减负,使之有更多时间学好专业,努力创新。分管大学和中小学外语教学的教育部门有必要相互协调配合,制订规划,加速这一进程。中小学是学好英语最重要的阶段,是英语教学杠杆的支点,最需要优秀的英语教师,最需要教育部门的重视,最需要国家投入,投入的效益也最高。

3.4政府层面

加大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国家增加投入,派遣英语教师出国学习,或聘请外语教学专家培训英语教师,提高外语教学理论水平和英语运用能力,让教师明白外语是怎样学会的,知道怎样教,自觉抵制应试教育。多邀请英语国家的大中小学生来华与我国学生交流互动,创造英语学习环境,让我国学生体验英语的真实使用。

4.结语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客观地说,在中国大陆,比较几种全国性的英语标准化考试,四、六级考试是最成熟、最学术、最规范的英语考试。作为全国性的标准化考试,不能因为其有着某些缺点,便将其全盘否定。取消一个考试是很容易的,但是改革一个考试,尽管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意义更深刻。

四、六级考试从1987年实行来,已经成为我国外语考试的民族品牌。我们应该把四、六级考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达到国际教育测量学专业标准的,能与国际接轨的语言测试体,并打造成一个能与境外英语测试体系相抗衡的中国的民族品牌。将四级考试还是保持原来的通用英语考试,六级考试改为学术英语或专用英语考试,从而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Douglas, D. Assessing Languages for Specific Purposes: Theory and Practic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2]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

[3]张尧学.抓住机遇,再接再厉,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J].外语界,2008a,(4).

[4]张尧学.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J].外语界,2008b,(5).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对CET的评价 反拨效应 CET改革措施

一、引 言

语言测试直接影响受试者和测试使用者,间接影响与受试者有关的多种人群,并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或教育体系。(Bachman & Palmer,1996:31) 测试一直是伴随着教育的整个过程,是对教育质量的检测。测试的本质是对教育对象的一种评价,对教育起监督检查作用。根据Alderson & Wall(1993)的研究,测试既影响教学也影响学习,它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速度、顺序、程度、深度和态度,也同样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内容、方法、速度、顺序、程度、深度和态度等。考试有助于教学质量提高即为正反拨效应,反之即为负反拨效应。对于影响很大的大规模四、六级考试所带来的影响,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对于这一课题研究的大多文章既肯定了它的正反拨效应,又指出了它的负反拨效应。CET从1987年开始实行至今,极大地促进了大学英语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已经成为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衡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统一尺度。(朱红梅,2004) 然而负反拨效应同样普遍存在,由于对考试的不正确使用,导致考试在教学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马王超,2002) 四级考试成绩直接影响考生的期末成绩,成为评奖或入党条件,甚至与学位和就业挂钩。CET的目的性和性质就发生了异化,从为英语服务变成了英语教学的指挥棒,从英语教学的推动力变成了阻力。(朱红梅,2004)本文试图通过几届的英语教学实践来说明大学英语四级对教和学的影响及探讨四级考试如何改革。

二、四级考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1.正反拨效应

英语四级证书仍然和学位、评奖学金挂钩,这和学生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获得四级证书是学生的压力也是动力,获四级证书是学生学英语主要动机。从这个角度来说,四级考试是起到正反拨作用。以我教的四个自然教学班为例。新生一入学就被教导第四学期必须过四级,于是过四级就成为大学生学英语的奋斗目标。在第一、二学期,学生学英语积极性非常高,据第三学期四级通过率统计,两个文科班分别达到86.2%和80%,两个理科班分别为60%和49%。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四级考试结果,它对期末考试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在通过率较高的两个班级,只有四至六个未过,在大部分同学已过的情况下,少部分同学面临无形的压力,由此引发惊人的动力,他们发愤地学习。在第四学期期末考试中,未过四级的同学普遍好于过了四级但考分不高的同学,几乎每个班都有一名连考两次未过的同学挺进前两名,不得不让我惊叹是奇迹。在前三个学期期末考试中,市营061总比市营062好,数媒062总比数媒061好。可到第四学期,情况有所不同。如下表:

以上数据表明,原来四级通过率越低的班级进步越大,原因是到了第四学期,再不全力以赴,今后无英语课,过级更困难,因此四级考试引发了他们的爆发力。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四级对他们的影响不是很大,他们认为只要稍作努力,就可轻易通过。而对于基础差,中上等或中下等的同学来说,他们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而这样的学生在普通高校占绝大多数。四级引发的爆发力往往第四学期最明显,我带的上一届也如此。2006年,我班有一同学连考两个学期未过,到第四学期他向我发誓,他不但要过,而且要高分通过。结果他真的如愿以偿,以526分通过,班里500分以上的还有4个,过六级的有4个,他们还是三本理科生。以上例子说明四级考试对提高我院英语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是显著的。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一项调查:在实施四、六级考试前的80年代初,我国的大学生每分钟能达到读17个英语单词这样的阅读速度的人只有1/3,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70个单词以上。而今能达到这一水平的大学考生已超过一半,何况还有听、写等要求,其进步的程度与十几年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这几年的统计表明,全国重点大学本科生毕业时,四级通过率平均为62.4%以上,其中的一些学校接近100%。这些事实表明,四、六级考试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确实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位资深的新东方培训学校老师认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大学生在约束力、考试力和学习力三方面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张一楠),本人认同他的观点。其理由是:①约束力:人类自身有惰性,四级考试对某些“放羊式”的大学教学有普遍约束力;②考试力:因为考试本身带来的压力可以迅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对于自制力较薄弱的同学来说是有益处的;③考试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力、思考力、沟通力、毅力以及抗压能力。

2.负反拨效应

虽然我们承认四、六级考试带来了正反拨效应,同时也带来负反拨效应。自从1987年实行四级考试以后,四级就被社会过度关注。很多大学把它与学位、评奖、入党等挂钩,社会上则把它与就业挂钩。我班有一大二学生,他在一家单位实习。用人单位承诺录用他,条件是他必须过四级。但这位同学英语底子非常薄,过四级是十分困难的。像这样的例子有多少,用这一规定错杀了多少专业出色但外语薄弱的英才,多么可惜。由于四级如此重要,那些拿不到证书的同学面临不能毕业和就业的危险,因此把自己的母校告上法庭的案子屡见不鲜。华南师大、武汉理工大学、济南某高校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都发生类似的事件。也出现了试题泄露,“出售四级答案”、“考试笔”、“反屏蔽耳机”小广告充斥校园,作弊专业化,甚至出现以为业的学生和公司。这是与四级考试宗旨相违背的,是四级考试委员会所不愿看到的。为了过四级,很多学生不是好好学,而是钻技巧。我班有一位同学,平时成绩一般,临考前一周,天天强化,最终幸运险过。这种应试过关的学生,实际使用语言能力有多强,我们不得不提出质疑。这种应试教育已严重扭曲了外语考试应有的本质,也误读了技能培训之意愿。而负反拨效应的本质是种种屈从的结果:①测试效度对信度和操作简易性的屈从;②教学理念对考试压力的屈从;③语言运用能力对试题模式的屈从;④学习技能对应试技巧的屈从;⑤发散性思维对正确答案的屈从;⑥学习乐趣对考试紧迫感的屈从。(李幂,2005)

三、四级考试对教师的影响

四、六级考试对教学和社会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从国家教委实施四、六级考试以来,四、六级考试的形式和内容犹如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影响着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马广惠,2000) 它对教师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1.教学策略。如果没有四级考试,教师可能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讲故事,看电影片段,角色扮演,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等,这样上课,师生同乐,但四级成绩会很糟。因为这些内容,四级都不考;要提高四级成绩,还得需要题海战术,才能应付考试。因此,教师常处于两难境地,课上得生动,四级成绩不一定好;四级成绩好,课不一定上得有活力。为了达到平衡,教师往往在前三个学期利用各种手段把课讲得生动,第四学期讲应试策略。往年我们会在第四学期集中强化一段时间,但效果不好。今年我们改为与课文穿插讲,发现后者效果更佳。

2.心理压力。学校明确宣布四级成绩和学位脱钩,但暗里对四级成绩仍抓不懈,因为学校面临着教学评估,没有四级成绩是没有说服力的。教师带学生过四级还是有指标任务的,因此心里有压力。

3.在教学态度上不敢怠慢,时时把四级放在心里。在方法上,把阅读、听力、写作、翻译的应试策略贯穿于每一堂课中。

4.在教材选择上,使用对比,择优录用。我们使用过董亚芬主编的《大学英语》教材,也用过新视野和全新版的《大学英语》。经对比,董亚芬的那套教材内容已陈旧,不再使用。新视野虽然四级词汇覆盖率100%,网络支持的辅助教材也很丰富,但有些文章冗长,结构松散,趣味性不强,可能由于单纯追求四级词汇覆盖率100%,有些文章用词非常牵强。有些文章可能是节选,感觉不了了之。相比之下,全新版教材文章更有条理,更紧凑,有始有终。网络自主学习材料据学生使用反映,新交互英语教材最受欢迎,教师后台管理也做得不错,新视野尚可,全新版的趣味性不足。在教材选用方面,我们既考虑到它对考四级的作用,同时考虑同类教材性价比高的教材。

5.在期末测试方面,试题的题型及各题的比值都与四级接轨。

总而言之,由于学生考四级,教师面临巨大的压力,教学态度会更认真,但讲解可能会过多使用应试策略而降低课堂趣味性和知识面的拓宽,期末考试的题型和比值绝对与四级接轨,导致大面积的不及格和低分。四级考试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四、四、六级改革展望

四级考试从最初的考生十多万人发展到最近的每年上千万,可谓其信度,效度都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在证书横行的年代,它已成为最热的考证。据报道,前不久,浙江工业大学校园网做了一项关于《学生最热的考证是什么》的调查,学生投票结果显示,四、六级英语等级考试仍高居榜首。对于四、六级考试的利与弊,一直争论不休。福建师范大学的孙绍振教授曾经炮轰四、六级制度,说它是“摧毁中国素质教育的一把利剑”。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语言研究所所长刘润清教授则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取消现行的四、六级考试制度”,要“建立新的测试手段取代现行考试制度”。而掌握四、六级生死权的教育部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取消四、六级考试,而是要加强四、六级考试,把四、六级考试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达到国际教育测量学专业标准的、能与国际接轨的语言测试体系”(陆静斐,2004)。

笔者认为我们不能一棍打死它,而应完善它。四、六级改革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完善试题本身,二是学校和社会合理使用考试结果。

1.严格把好命题关。虽然四级题型和比值作了一些调整,但主基调未变。目前的试题能测出学生一定的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但无法体现交际能力和实际写作能力。建议四、六级委员会把翻译题和完形填空题改成对话题,提供一定的情景,空出几个空格,让学生填。笔者认为,这种开放式的题目能有效测试学生交际能力。为什么改革这两种题型,原因是翻译题过于简单,分值低,扣分严,学生不予重视;完形填空因时间紧,大多学生仅靠猜测完成,测不出学生实际水平。写作部分少写提纲八股式的文章,多出一些实用性和真实性并举的文章。可预见性题目少出,避免学生运用应试策略来通过考试,而忽视语言学习的交际性实质。另外还要做到每一次效度基本上一致。现在很多人感觉12月份试卷总比6月份试卷容易,说明效度有问题。

2.把CET看作水平考试,让学生自己决定是否参加考试,让证书与学位脱钩。据调查,很多学生,尤其是那些来自教育不发达地区的学生,为过四级,花在基础英语上的时间占一年总学习时间的30~40%,而他们一学年要学十几门课程!其他课程特别是一些本来很重要的专业课反倒得过且过。既然大多数毕业生工作与英语无缘,那么还不如让他们腾出更多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把英语强调到与学位挂钩,是不是有点儿不正常?

3.还英语四、六级本位。破除国人对英语的仰视十分必要,而进行此项工作,首先要从高校四、六级英语改革开始;其次是用人单位对人才评价的意识转变和机制完善;最后,政府职能部门还要摒弃计划经济做法,在用人上带头走出“唯英语论”的误区,让英语回归工具本性,使社会也更公平和理性。用英语来衡量一切才能是否可笑?

五、结束语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由国家教育部主持的检测高校完成英语教学大纲情况的一种考试。毋庸置疑,它对提高我国大学英语起了推动和提高作用,但负反拨效应依然存在。为了减少其消极作用,需要各方努力。四、六级委员会应完善命题,学校不把四级证书与学位和毕业挂钩,社会用工单位改变用英语量才的做法。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学校自愿参加的原则”组织考试,学生之间和学校之间不搞排名,社会正确使用考试结果。针对学术界有不同声音,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开一个听证会,使决策更民主一些,让四、六级真正成为“科学检测英语水平的尺子,关键问题要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陆静斐,2004)。

参考文献

1 李 冥.一些现行外语测试的负面反拨效应剖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6):44~47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8

【论文摘要】本文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角度出发,指出四、六级考试改革必然引起教学的改革,分析了改革后考试的显著特点,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巨大影响。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引发英语教学的改革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由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大规模标准化的全国统一考试。它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为依据,从1987年开始实行,并在全国普及。此后,大学英语受到了高校师生的高度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其消极面也逐渐出现,许多大学过度重视四、六级通过率,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应试教学,忽视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出现了“高分低能”、“聋子、哑巴”英语的现象,这不仅引发人们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质疑,同时对英语教学也发出了警报。由此,2005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该方案的试行推进了大学英语改革,同时也预示着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将发生一系列彻底的变革。

二、改革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特点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四、六级考试改革的特点:其一,计分体制和成绩报导方式的变化。四、六级考试的分数在经过加权等值、正态化数据处理后,将报导均值为500、标准差为70、成绩全距在290分至710分之间的正态分。四、六级考试不设及格线,考后向每位考生发放成绩报告单,报导其总分和各部分的单项分。这样,教师可以更充分地了解教学的长处和短处,学生也可了解自己语言能力上的强项和弱项。其二,考试内容的变化。按照《课程要求》修订考试大纲,考试内容的主要变化表现为:加强了听与写的考核,增加主观题的比例,增设长对话理解、短文回答和快速阅读等新题型。主观题的增加,能比较客观全面地反应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其三,四、六级考试加大了语言输出能力的考核力度。主观题的增加,对听、写、译等应用能力的考核超过50%,既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又有助于调整教学重心,使教学安排趋于合理、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教学目标。

三、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改革

四、六级考试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其巨大的调控作用势必导致教学方方面面的改革。通过对其特点的分析,可以肯定四、六级考试改革对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模式等方面均有影响。

根据2004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可以看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教学目标的含义,使教学的开展始终以目标为中心,紧跟改革形势,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式。

教学目标的变化导致教学重点的转变。在四、六级考试改革内容里,明显增加主观题的考核,加强对听、读、写和译的能力考查,多样化的题型从各个层面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能力上。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意识到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能在实际中应用它,所以英语教学应是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把重点始终放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加快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从整体上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以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一贯重视语法和阅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加的交际需要,更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学生很需要新颖的教学方式、工具和手段,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角,除了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外,还应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行基于网络的多媒体立体化教学体系建设与试点工作。在教学中综合使用网络、教学软件等工具帮助学生学习,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有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进而推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论

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既反应了我国英语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又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学生的要求。然而,教学改革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要根据社会实际需要的变化而变化,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更严、更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惠中,从四、六级考试看我国大学生当前的英语语言能力现状[J],中国外语,2004(1)。

[2]李守京,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呼唤观念更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以美德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下一篇:含羞草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