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作文范文

时间:2023-09-17 07:09:14

曹操作文

曹操作文篇1

起初读《三国演义》时就对这厮切齿,“挟天子以令诸侯。”煞是狂妄。还扬言“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我以为这厮只是散布一下极端利己的“名言”而已。孰料他却言必出,行必果。汉献帝与正妃伏皇后策划反对他,事情败露后,伏皇后竟被乱棒打死,所生的两儿都用毒酒药死,伏家二百余人都被斩首,曹操的凶狠残忍可见一斑。我开始恨他,甚至一提到恶人,我便想到了曹操。

一天,老师正好上曹操写的《观沧海》,书上刚好有插图,心中暗暗叫道:“曹贼,看大侠我不替天行道。便抄起水笔往课文中曹操的画像刺去,看一下我的杰作:曹操十剑穿心,口喷鲜血,双腿中箭,双手被剑刺中。我心中好不痛快!这时,大家读到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听到这里,心中暗想到:还庆幸得很?用歌来赞颂?像你这厮,该遗臭万年!

“历史上他被称为‘治世之能臣’。”老师接着说。杜撰吧,接着杜撰。“下面给大家放一下《百家讲坛》视频,看看专家怎样评论。”可以听专家批评曹操,那才叫“爽”! 这是一期《品三国》的节目,可谁知……我越听越感到不对劲,这专家咋不像批评他,反而像在为这厮申冤。不信不信,我继续听下去,可结果如同我之前判断一致。专家之言让我震撼。

原来《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写作时掺和了自己的价值判断,“褒刘贬曹”。因刘备是汉室宗亲,夺大权,得天下,是天经地义,曹操夺大权,则被视为“篡夺”,因此将曹操塑造成无比阴险、奸诈、残忍、暴戾之极的人物。这个结局是我不愿接受的,但却是必须接受的,因为这是事实。

老师接着补充资料,我读到了他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生在乱世,想要实现自己的宏图,将面对多少艰难!感受到在短短的诗行里浸透着他无以排遣的郁结忧愁。“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句扑面而来,其中不正展现了一位政治家包宇天下的雄心壮志吗?那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怎么不是他落日心尤壮的彰显!有雄心却不正统,他不得不顶着“奸雄”而反董卓,灭吕布,平袁绍,一气呵成,气壮山河,统一北方。此后他说:“如果这是天意的话,那么我也不做皇帝,我要像周文王那样,让自己的儿子去做吧!”曹操竟然有如此胸怀气度,不得不让我深思。

“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这就是孟德!沉思间,一首歌响起: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独自走下长板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罗嗦,一心要那荆州,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淡薄……

曹操,说不尽的曹操。

曹操作文篇2

皓月余晖中,带着一身疲惫,军靴在地面拖出沉重的摩挲声。那个男人,又一次。进入了那个曾今让他疯狂的木屋。曾今煮酒举杯,睥睨天下有名之士,惊得刘备丢筷,笑看云云。皆为蝼蚁。指掌亦可倾覆。如今却落魄的如此狼狈。

轻拂袖。举杯。对皓月。轻吟道。果然是我太急于求成了吗?

“父亲在做什么,这还是我父曹孟德么?区区一次失败,就将我眼中将来一统天下的男人击溃了么?”门前是一个俊朗的年轻人

“曹植,孟德在下棋。”夏侯敦微声说道(夏侯敦是曹操兄弟。呼其表字不会对礼节有影响的)

“下棋?和谁下棋?”

“他自己”

……………………

指尖轻轻扣下一枚黑子,曹操轻蔑的笑笑自己,与自己下棋。安能输棋?

官渡之时。也怕如此黑子这般么?将袁绍视作白子,玩弄于鼓掌

那夜,血色将天空染成暗红,杀声震天,马蹄踏地。声声如雷鸣,周而不断,吼声洞彻,石抖山摇。

跃然于马上,紫金冠发。红袍披肩,万军坐拥。狂笑于敌军大营,左手执缰绳,右手指前。大骂袁绍匹夫。何等威风

……

黑子将白子大肆吞进,只需几步,即将群盘结束,曹操缓缓落下一子,将白子路全然封死。

却似当年得张辽,平叛乱,统一北方,挥袖既是百万军

……

如此,在下一子。便结束了么?曹操自嘲一笑。落下一子,猛然,刚刚落子的手微微抖了一下,乍一看下,那一子却是将白子封死,却给了白子绝大的生机,足以将全盘倒转的生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曹操狂笑不停

……赤壁之时,曹操挥军,准备一统天下,成就旷世功名,却急于求成,火烧连环,将万千将士尽数葬于己手,万千火光中,丢了的不只是江山,还有那份睥睨天下的豪情么?

……

“笑声不绝。我竟然是,连自己都赢不了吗?”

“赢不了又怎么样?”曹植站于棋前。拿起棋盘,猛然向地上一砸,棋子乱飞,碎末轻舞之时,父子双眼对视

“都是足以称雄之人,但是,棋盘,却在我们手上!”曹植冷冷道

曹操细细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儿子,仿佛也看见了自己曾今的桀骜不驯了么?

……

“今日我要重整旗鼓,他日必将拿下中原,以雪赤壁之耻!”

城墙之上,那个男人的背影,似乎又被一股傲气所撑起。

“丞相,小人路经城外。听得有一人大骂诸葛无能,自认其才华堪比荀???巍R丫??湟?撩磐狻

“他叫什么名字?”

“司马仲达!”

文章以官渡(黑子占优势)-得将才(黑子将胜)—赤壁(战局扭转)-得司马(棋盘毁坏)的思路来写,时间上应该是对的。

文章写的比较匆忙,还需要大家多多提提意见,由于是紧急写完,所以少了很多修饰,华丽。

曹操作文篇3

【关键词】曹操;诗文;广告天下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社会动荡,群雄而起。曹操一个少时不务正业“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又“姿貌短小”的宦官之后,最后却能在乱世中力败群雄,统一了北方,结束全国混战、动荡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曹操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他能广纳天下贤才,有志之士投之麾下,和他一起共创大业。曹操的诗文,就是广告天下的最佳传媒。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安徽亳县)人。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的宦官,历仕安、顺、质、桓四帝,做到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曹腾的养子曹蒿,即曹操的父亲,不知其究为谁家子,或者说是夏侯氏之子,为夏侯的叔父。由于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所以很容易就做到司隶校尉、大司农等大官,在灵帝时,又“货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故位至太尉”。尽管曹操有着这样显赫权势的家庭,他却有着深深的自卑。宦官在当时社会上是被人歧视的,跟何况自己的父亲还是宦官的养子,是“阉竖之后”,父亲的买官曾被袁绍骂他是“因脏买位”的后代,他又“资貌短小”,更被人瞧不起,所以,儿时的曹操曾一度不务正业“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耳闻目睹外戚与宦官之间的倾轧争夺、官场上个人争斗的成败、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黑暗,他不再沉溺与飞鹰走狗的生活,开始发奋读书,关心政治,涉足社会、特别是在他十四五岁时,窦武、陈蕃、杜密等人被宦官所杀害,对他的震动很大。他预感乱世降至,他要在乱世中干一番大事业,让人对他刮目相看。

东汉尚名节,以名取士,清人赵翼所云:“驯至东汉,其风益盛。盖当时荐举征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好为苛难,遂成风俗。”民间对名士的学问、德行是为楷模,对他们异常敬慕,所以士人求名之风大兴。曹操就是深知扬名的重要,在他未入仕途时就广交名士,以此扬名。青年时期的曹操为实现自己的治世理想特注重结交名士,这样既取其所长,还可借以让别人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名声,扩大自己的影响,以取得“名士效应”。曹操却与南阳以狭义出名的名士南阳以狭义出名的名士何频频交往,谈百家,论《诗经》,讲兵法,分析评论现实斗争、党锢之祸,表现出渊博的学识和济世之才。为此得到了何“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定为此人”的评价。此后,曹操在士人中的名声大振。

曹操深知自己宦官家庭的出身为广大士人所蔑视,加之自己曾一度“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因而就更要注意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灵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出任洛阳北部尉,正式步入仕途。当时的洛阳治安情况很差,曹操上任的首件事,就是杀了灵帝宠臣宦官蹇硕的叔父,使得洛阳城的治安状况大为好转。之后任济南国相国,调查了解了依附权贵,上下勾结、贪赃枉法,鱼肉乡里的地方豪强后,上书朝廷,一举将县令、长罢免了八个。于是政教大行,“一郡清平”。此后又禁淫祀当时一些商人地主违规大建祠庙,装神弄鬼,大搞摊派,诈取百姓钱财。曹操一举将其毁掉,并禁令。曹操的罢贪官、禁淫祀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肯定。曹操也因此扬名。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由议郎升任骑都尉,和皇甫蒿、朱y一起镇压起义,由于镇压起义有功,当年又升任济南(山东济南市东)相。董卓专权时,曹操也参与了讨伐董卓的战斗。这时曹操兵力是单薄的。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青州(山东临淄北)黄巾军百万人进攻兖州,兖州牧刘岱战死,曹操继领兖州牧,打败黄巾,“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万余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自得青州兵后,曹操的兵力才日益强大。此后的曹操曹操广纳天下贤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利用诗文广告天下,宣传他的政治理想,他的治世方针,他对人才的渴求,也以此让世人了解他的思想、他的感情。他要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雄心壮志,以吸引天下人才,成就统一天下的伟业。

据史书记载:曹操“御军三十年,……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可见曹操诗作应该很多,可是由于历史原因,曹操的诗作仅存20余首。曹操诗歌的思想内容可分为几个方面:

1、用史诗般的笔法真实地记录描写了东汉末年社会离乱、群雄逐鹿、人民颠簸流离的悲惨社会现实。如他在《薤露行》中写到:“唯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谍疆。忧郁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已亦先受秧。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汤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上。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这首诗以董卓作乱京师为描写对象,不仅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的大将军何进和诸侯盟主袁绍等人的愚蠢,而且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国家崩溃、社稷沦丧、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况。再如《蒿里行》一诗:“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遇一,念之断人肠。”写出了军阀战乱造成的人民大量死亡和社会经济受到的极大的破坏,语言苍凉,场面望之心寒,即便是铁石心肠对此也不能无动于衷,鲜明地流露出曹操伤时悯乱的恻隐情怀,表达了对生民的强烈关怀,隐含了解危于时局的责任意识。这是向世人展示他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他对此现实的忧愤、不满、和哀伤,也流露出他反对动乱,立志重振统一国家的政治抱负。曹操诗中表达出广大人民的情感和希望,顺应了民心,也让人们在乱世群雄中认识到曹操非同一般,他能给国家、给人民带来希望。要有所作为的能人贤才,如果要干一番事业,不跟着这样的人有去跟谁呢?

2、军旅征戎之作。国家危难,人民痛不欲生。作为一个人马倥偬的军事统帅,曹操强烈反对军阀割据、社会离难,他决心削平战乱,还人民一个宁静太平的生活空间。于是他便把自己的一腔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诉诸于军事搏杀,开展了长达30年的艰苦征战,为建立一个国家统一、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太平盛世而竭尽奋斗。反映到他的诗歌创作中,就是他的军旅征戎之作。其中的《苦寒行》、《却东西门行》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极写行军路上之艰难,读来历历在目。又如他在《却东西门行》中写道:“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这种感受,既是曹操的切身感受,又是所有在外征战拼杀的征夫和将士们所具有的。诗中忧郁的心情使他平易化,他既是统帅,也是士兵。心与众将士相通,使诗有了感染力,既鼓舞了将士的斗志,也博得了他们的爱戴。诗中描绘出山地风雪行军图,使人似见千军万马在山路上顶风冒雪勇往直前,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受,同时也道出了对早日完成统一大业,功成名就的渴求,这也是全军将士的同一心愿。手捧诗卷,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至深。一个救民于水火,肩负国家统一大业的英雄形象跃然于纸上。

3、表达了他的政治态度和理想,以及为实现其理想思广告天下贤才。曹操是一位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政治家,他戎马拼杀的目的就在于建立一个国家统一、人民富足,政治清明,谦让有礼的美好社会,他也正是以此来感召天下贤才。在他的诗作当中,这种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也得到很好的体现。其中的《短歌行》就写得慷慨激昂,悲壮有色。在这首诗中,作者虽然流露出了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丝丝遗憾,但是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消沉,最后笔锋一转,就把这种失意无着的感受化作为为国家招揽人才的极度渴望之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种渴望天下贤士相助的急切心情,若非有大的救国救民之抱负,是绝然不会产生的。在《龟虽寿》之中,他用乐观的精神鼓舞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他对自己的前途和统一大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在他的诗歌里,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图景,他也进行了精密设计。如《度关山》一诗:“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规则。车辙马迹,经纬四极,黜陟庸劣,黎庶繁息。于铄圣贤,总统邦域。”他认为:民是重要的,也是需要明君管理的,更是需要社会制度和法律的约束的。他要像古代明君那样,巡行四海,罢黜庸劣,任用贤能,使生民繁息,使天下国家统一。这不仅是一种开明政治制度的美好向往,也是曹操治乱兴邦的指导思想,更是他为奋斗的人生理想。他的这种理想在《对酒》诗中就描绘得更加鲜明具体:“太平时,吏不呼门”、“咸礼让,民无所事讼。三年耕有九年储,包谷满盈,斑白不负载。”“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曹操为未来的社会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这在当时动乱时期对人民来说无疑具有无穷的诱惑力和号召力,对渴望在乱世中建功立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能人贤才来说,无疑也具有无穷的诱惑力和号召力。

再看曹操的散文。他的散文的内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招贤纳士,唯才是举;二是治国安民,除弊革新。较之他的诗歌更加直白明确表明了他广告天下的目的。

汉末社会动荡,群雄而起,曹操初期势单力薄,要消灭群雄实现统一,确实非常需要大批能人志士为其所用。为此他打破了传统任人唯亲、以德为先的用人观念,“唯才是举”。从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到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三下《求贤令》:“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唯才是举,吾的而用之。”之后他的《举贤无需品行令》更是直白的道出德行和出生地位并不是选拔人才的关键,真正体现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但这并不代表曹操就不重德行,他只是为了早日实现他的宏图大业而对人才的使用不求德行兼备,强调不要因某方面的不足而放弃利用有特长的人才,后来到事实充分证明了曹操此举的英明。

官渡之战前,尽管袁绍较曹操强大许多,一些智能之士就因曹操的魄力和用人方针的吸引,弃袁绍而投之曹操麾下,曹操如获至宝,都非常欢迎和敬重。官渡之战后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被抓,曹操也念其是人才而不计较陈琳过去为袁绍写过讨伐他的檄文,在檄文中把曹操祖宗三代都骂了,曹操也只骂了他几句后仍用他为官。正因曹操在纳贤用人上言行一致,每次战役他都广纳一些人才,结果他的阵营是“谋士如雨,猛将如云”。很快就在乱世群雄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诗文的广告效应。

曹操在文学创作上的艺术成就,仍然受汉末名士行为的影响。不受传统的约束,高扬个体人格,率性而为。加之曹操酷爱文学,也精通声律,他深知文学与治世的作用,他对他儿子们的教育就很重视文学。他在诗文创作上都有创新,乃至文人争相效仿,形成谓之“建安风骨”的一代新风,曹氏父子也成了建安文学的领军人物。

曹操诗歌给人以悲沉遒壮的感受。这种悲壮美,成为他艺术风格的特征。曹操的“雅好慷慨”,源于可慷慨的离乱现实;它的悲情壮思,是感发于社会的“风衰俗怨”和人心思治。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雄厚而丰实的生活体验在他的诗中体现的“慨当以慷”的情怀,是自我的,也是时代的;是真实的,也是美好的,曹操诗歌语言沉郁雄健,直率质朴,其放言遣词是颇个性化的,他襟怀壮阔,丘壑在胸。声情的真切质朴、沉雄刚健,他意奋故而辞放,志深所以笔长。他的散文具有清俊、洒脱的特点。和在诗歌中一样,他的文章都是直抒胸臆,直言事理,没有虚伪的感情;语言质朴简明,没有浮华的辞藻;篇幅短小,大多在几十到百余字之间,这也充分体现出其文的实用的特点。所以才有产生共鸣的社会基础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量,所以才感召了大批的能人贤才投之他的麾下。

在曹操的诗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统一天下的事业充满着信心,胸怀雄才大略,爱才惜才,正直有情的乱世英豪。

【参考文献】

[1]郭预恒《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出版社1998。

[2]柳春藩《正说曹操》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10

曹操作文篇4

曹操,那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他儿时虽然有一点纨绔子弟的形象,但在青年时代就已考取了功名。正因为曹操的正直,慷慨,大量,有眼光,才使得贾诩等有才能的谋士前来投靠。“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的曹操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论才略,“奉天子以令不臣”;论眼光,深谋远虑;论武艺,乱世之奸雄。曹操善于听谏纳贤,“奉天子,修耕植,蓄军资”就是毛?出的点子。

曹操的雄才大略,远胜于志大才疏的袁绍和袁术。曹操实事求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来者不拒。虚名与虚荣对他来说只是过眼烟云,他要的是实力——身边的谋士、勇将。他的重义才使得关羽在危急时刻放他一条生路。而且娶妻娶贤惠,曹操的第一任夫人丁氏就十分有教养,十分贤淑,这才能为有一点野心的曹操开拓社交路线。只有能够体贴下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主人才能够得到下属忠心地拥戴。

如果曹操没有才略,就不会广招贤士;如果曹操没有雄心,就不会与刘备抗争;如果曹操没有宽大的胸襟,就不会有人为他出谋划策;如果曹操不会体恤下士,就不会受到众将士的拥戴和忠诚;如果曹操不会听取谏言,就不会用兵如神;如果曹操没有深谋远虑,就不会自己称王了。

现在,就来谈谈曹操的谋士吧!毛?为曹操提供的“纲领性文件”,使曹操赢在起跑线上;荀????芏?恫懿伲?徊懿儆????ldquo;张良”;张绣和贾诩,投靠,叛变再投靠,被曹操完全信任,因感恩而出谋划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应该像曹操一样拥有远大的目标和志向,并为理想坚持奋斗。我们应该做好我们的本份工作——学习。学新知识,温故旧道理,才能进步,才能有所收获。我们不需求像三国时的人物那么出名,令后人敬仰,只求做到自己的最好,问心无愧就可以了。名利是身外之物,我们要像曹操一样把它们当做是过眼烟云,不足以为其启齿。我们只要脚踏实地,不断地向前走就足够了。

全览《品三国》,了人们对《三国演义》中事件的印象,并使历史人物真实而又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假如说《红楼梦》是文学与历史的结晶,那么《品三国》就是感触与品位的精华;假如说《水浒传》是正义与勇气的代表,那么《品三国》就是谋略与才智的升华;假如说《西游记》是坚持与忠义的化身,那么《品三国》就是文治武功的冶炼。

曹操作文篇5

曹操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曹操对统一我国北方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官渡之战”就是曹操军事才干的最好体现。战争一开始,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很大。袁绍人马七十万,粮食充足,且具有地理上的有利形势;而曹操只有人马七万,粮食将尽,但曹操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奇袭袁军屯粮之处和薄弱环节。曹操军队先局部胜利,既而逐步扩大胜面,并乘胜追击,直至会歼十倍于己的敌人。“官渡之战”也成为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曹操军事上的胜利也得益于他的军纪严明。一次,在征伐张绣时,曹军经过一大片麦田,曹操命令士兵不准践踏麦子,否则军法论处。百姓得知,无不拍手称颂。

曹操善于发现人才,也很爱惜人才,即使关羽被擒不降曹操,曹操依然“放虎归山”。曹操的英名让天下英雄折服,慕名拜见,纷至沓来。他属下的司马懿、杨修、典韦、张辽、许褚……均为三国时期名望天下的文才武将。这一切都为成就曹操的霸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虽然为世人所不齿,但人无完人,曹操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是谁也无法否定的。在那样一个群雄纷争、风云突变的年代,曹操能够审时度势,充分看清各方的长处和弱点,并不失时机地扩大自己的实力。他勇猛地驰骋在疆场,他沉着地指点着江山。他让足智多谋的孔明“灯灭蜀亡”,他让善施阴谋的孙权“弃城丢吴”,他让三国之争最后的胜利属于了魏国。他在《观沧海》中这样写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真不愧为一代枭雄!

曹操作文篇6

在我们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里,有这麽一个人,他既机智过人又愚不可及,既坦率真诚有狡猾奸诈,既心胸豁达有小肚鸡肠,既是菩萨心肠又是小人嘴脸,没错,如此自相矛盾的人,正是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千古风流人物——曹操。

曹操出身于官宦之家,年轻时便当上了官,他厌恶官场的阴险狡诈,憎恨那些贪官污吏,年轻气盛的他,有着鸿鹄之志,所以他不愿意与那些人同流合污。执政为民。见义勇为,为名除害,两袖清风。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清官。东汉年间,天下大乱,烽火连天,民不聊生。他亲眼目睹这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统一天下,并且已经牢牢的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深根。从此,他为了这个梦想开始在这条漫漫之路上艰苦跋涉……可是,他的人格却发生了巨变。竟忘恩负义的杀死了救他多次的项羽,残忍的杀害了神医华佗,而且对自己的手下的人疑心重重,消灭了大量军队,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这足以说明他是何等的奸,但是,在更多的时候,他表现的是雄。因为,就连亲刘贬曹的罗贯中,都无不赞叹他独特的智慧和英勇的胆魄!

有的人一生挥毫泼墨,也有的人一生与刀枪为伴。而曹操呢,却是文武双全。一生征战于沙场,却懂得广开言路,开张圣听,重视人才,而且满腹珠玑,难得一个全能之才。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足以可见他的狼子野心,他曾只身行刺暴君董卓,可见他那非凡的胆魄。他还大胆的使用空城计虚张声势并打败吕布,而且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这是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着名战役,可见他拥有多么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然而,一想做事严密的他,却在赤壁之战大败,这是他败得最惨的一回。面对人生最大的失败,刘备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最终因病崩逝。周瑜心胸狭隘被诸葛亮活活气死。杨仪也是畏罪自杀。然而,此时年近花甲的他,面对茫茫大海,发出强有力的感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然后又积极的投入到沙场,英勇作战。如果他没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和强键的体魄,在如此大年龄又怎能会作出那麽惊人的举动!

有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孙权的江山是继承下来的,只有曹操的江山是靠自己打出来的!”我想,这句话对于曹操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曹操作文篇7

穿越了时光,穿过了檐廊,将生命的绝唱留在了世间的某个地方;看过了沧桑,经历了悲凉,只愿今生的错,别再造就后世的果……这就是曹操!奸雄曹操。

我心目中的曹操,既是一个英雄,也是一个很狡黠的人,他爱惜人才,曹操不杀张辽想的就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他能扑捉机会,坚决而果断,善于把握住时机,广开言路;还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曹操能以七万之兵破袁绍七十万之众,足以显示其军事才能。曹操可以被称为三国时期与诸葛亮并驾齐驱的战略家和军事家。但他有时也会显露出浮躁之气,如赤壁之战。曹操因太浮躁而败给刘备。

曹操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史书曾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史书这样评论曹操也是根据曹操的一句话来的:“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这样感性的话语足以说明他并非“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小人,他不但有“奸”,更重要的是他还有“雄”。

曹操以道、义、治、度、谋、备、仁、明、文、武十胜于天下,才有了斩黄巾、讨董卓、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miǎo)、诛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cóng)、克马超、战孙权、收张鲁等杰出功绩。

我心目中的曹操,是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作文篇8

三国的曹孟德啊,你明明是一代的英雄啊,又为何会落得个奸臣的骂名呢?

也许没有人理解,或者说很少人懂你。曹孟德,此刻无言,我却只想握住你的手,与你一同举酒畅饮,挥散一切忧愁。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是你发自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呐喊吧。你的出身,在那个时代人们的眼中,可以说是卑贱的——一个宦官的养子,但又怎样?哪能阻挡你那颗追求理想的心啊!你胸怀大志,顶天立地,足智多谋;你灭黄巾,讨董卓,败袁绍,定北方,创魏国;你爱子民,兴修水利,减免赋税,鼓励生产,百姓也因此安居乐业。你从不把自己看得有多重要,即使你的马不小心踩了农民的田地,你也未因自己的身份而徇私免罪,甚至割发代首。你是如此英明,可观天下,又有多少人看得到?此刻,我只想握住你的手。

赤壁之时,只恨那可恶的东风,让那周瑜展露了些许才华,打了胜仗。承载着“天下归心”的帆船终究渐行渐远,败走华容道,你三次仰天大笑,谁能看透你的心?人们就只看到你的狼狈,只会嘲笑你的自不量力,问苍天,谁又能真正读懂你的心?

生存在这个“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社会里,你似乎没有选择。还记得你曾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如果当君子的代价就是被,被践踏,被消灭,甚至被杀的话,你宁愿当一个能够实现自己抱负的奸雄。于是,你挟天子以令诸侯,攻屠邺城……曾经的辉煌业绩,在这一瞬间,都被天下人全盘否定,从此,在人们眼中,你只是一个奸臣。可谁又能懂你背后的辛酸?又有谁能体会你对百姓对社稷深沉的爱?更有谁看到,你隐藏在坚强外表下的黯然神伤?此刻,让我,就让我来握住你的手吧!

上一篇:老鹰抓小鸡的作文范文 下一篇:初中生活的酸甜苦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