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健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7-20 11:12:49

冬季健康教育

冬季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摘 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防治、护理和健康教育的体会,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11例糖尿病足的防治、护理和健康教育的体会,采用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监测、控制血糖、血脂和体重、全身治疗和局部清创处理及抗生素、胰岛素、重组人表皮因子等的交替换药,以及患者心理、饮食和局部皮肤护理、健康教育。结果:11例糖尿病足患者中,痊愈10例,1例因感染坏疽严重截肢。结论:防治糖尿病足除积极控制血糖和创面感染,局部创面的处理及正确的预防、足部护理、健康教育等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糖尿病足的截肢率。

关键词 糖尿病足 防治 护理 健康教育

关键词 糖尿病足 防治 护理 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5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5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提高,糖尿病足的患病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甚至已达到糖尿病患者的49.5%[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缺血性病变并发细菌感染,导致足部感觉丧失或溃疡及肢端坏死等病变。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糖尿病性肢端坏疽,很难治愈,常需要采取截肢手术,使患者成为残疾。因此,加强对糖尿病足的防治、护理与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2004年3月~2010年1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1例,现将防治、护理与健康教育体会总结如下。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提高,糖尿病足的患病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甚至已达到糖尿病患者的49.5%[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缺血性病变并发细菌感染,导致足部感觉丧失或溃疡及肢端坏死等病变。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糖尿病性肢端坏疽,很难治愈,常需要采取截肢手术,使患者成为残疾。因此,加强对糖尿病足的防治、护理与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2004年3月~2010年1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1例,现将防治、护理与健康教育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本组糖尿病足患者11例,例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53~78岁,平均60.2岁;糖尿病病程5~22年。本组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其中水疱4例,溃疡5例,创面1.3cm×1.5cm~10cm×15cm,坏疽2例。11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足麻、疼痛、跛行、坏疽等症状。溃疡发生部位:足趾3例,足背2例,足底1例,踝部2例,足跟3例。

本组糖尿病足患者11例,例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53~78岁,平均60.2岁;糖尿病病程5~22年。本组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其中水疱4例,溃疡5例,创面1.3cm×1.5cm~10cm×15cm,坏疽2例。11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足麻、疼痛、跛行、坏疽等症状。溃疡发生部位:足趾3例,足背2例,足底1例,踝部2例,足跟3例。

糖尿病足的病理、生理及诱发因素:①周围神经病变:高血糖导致的代谢异常是神经病变的潜在启动与相关因素,代谢紊乱本身并不直接参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而是由于患者血糖浓度持续高或波动大,持续的高血糖使神经组织内的蛋白质发生糖基化,使神经纤维节段性脱髓鞘,神经递质的运输障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末梢感觉减退或异常。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皮肤麻木、发凉、疼痛,足部感觉异常,有袜套感,重者出现间歇性跛行[2,3]。②血管病变:长期持续高血糖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增高,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一种不可逆的结合,使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丧失。糖尿病的血管病变主要为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甚至堵塞,引起局部组织缺血性改变[4]。③局部感染:感染是引起糖尿病足的导火线,比如稍微创伤、烫伤、趾甲修剪过短而引起出血、足癣治疗不当等易发生感染,一旦发生感染易迅速向四面扩散,重者扩散四周的骨骼,引起趾骨骨炎或骨髓炎。变[4]。③局部感染:感染是引起糖尿病足的导火线,比如稍微创伤、烫伤、趾甲修剪过短而引起出血、足癣治疗不当等易发生感染,一旦发生感染易迅速向四面扩散,重者扩散四周的骨骼,引起趾骨骨炎或骨髓炎。

糖尿病足的预防:⑴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监测对于病程>8年的老年人,特别是并发心脑血管、引周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肾脏病变、视力减退严重和失明者予以高度警惕,随时注意骨变形情况[5]。⑵足外伤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的重点在于预防,而关键就在于患者自身的日常护理,预见性的日常护理可以减少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6]:①每天进行足部评估,注意保护高危足。②穿合体鞋,不穿高跟鞋。③袜子口宜松不宜紧,并保持夏季透气。④穿鞋前检查鞋内有无异物。⑤注意足部卫生,洗脚前先试水温防止烫伤,洗脚后要擦干并保持趾间干燥、清洁,不赤足。⑥积极治疗足癣,每天洗袜子,定期晾晒鞋,足癣未治愈的患者沐浴应以淋浴为好,以避免交叉感染。⑦每天检查足部有无外伤和破损,不要用刀削足部的鸡眼、胼胝,以避免造成皮肤损伤,趾甲宜平剪不要剪得过短,以免发生嵌甲。⑧冬季要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发生冻伤,冬季夜间室温较低时睡眠可穿保暖袜,不使用热水袋类给足部加热取暖,以防烫伤。⑨注意运动安全,防止损伤。⑩足部皮肤有水疱或溃疡时必须及时治疗,早期可用胰岛素加庆大霉素敷创面,后期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糖尿病足的预防:⑴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监测对于病程>8年的老年人,特别是并发心脑血管、引周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肾脏病变、视力减退严重和失明者予以高度警惕,随时注意骨变形情况[5]。⑵足外伤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的重点在于预防,而关键就在于患者自身的日常护理,预见性的日常护理可以减少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6]:①每天进行足部评估,注意保护高危足。②穿合体鞋,不穿高跟鞋。③袜子口宜松不宜紧,并保持夏季透气。④穿鞋前检查鞋内有无异物。⑤注意足部卫生,洗脚前先试水温防止烫伤,洗脚后要擦干并保持趾间干燥、清洁,不赤足。⑥积极治疗足癣,每天洗袜子,定期晾晒鞋,足癣未治愈的患者沐浴应以淋浴为好,以避免交叉感染。⑦每天检查足部有无外伤和破损,不要用刀削足部的鸡眼、胼胝,以避免造成皮肤损伤,趾甲宜平剪不要剪得过短,以免发生嵌甲。⑧冬季要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发生冻伤,冬季夜间室温较低时睡眠可穿保暖袜,不使用热水袋类给足部加热取暖,以防烫伤。⑨注意运动安全,防止损伤。⑩足部皮肤有水疱或溃疡时必须及时治疗,早期可用胰岛素加庆大霉素敷创面,后期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糖尿病足的护理:①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感染破溃,有异味,患者本身有羞愧感且生活处理能力下降,感觉给家人增加负担,往往情绪低落且恐惧病情发展[7]。护理人员及其家属应多鼓励、安慰患者,使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以使治疗顺利进行。②饮食护理:正确合理的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让患者参与治疗,使患者知道控制饮食对糖尿病的重要性。一日三餐按1/5、2/5、2/5或各1/3分配,鼓励患者坚持糖尿病饮食,并给予低盐、低脂肪、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禁止饱餐,绝对戒烟限酒。控制饮食,保持标准体重对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③足部护理:每天进行足部评估,注意保护高危足;穿合体鞋,不穿高跟鞋。袜子口宜松不宜紧,并保持夏季透气;穿鞋前检查鞋内有无异物,注意足部卫生,洗脚前先试水温防止烫伤,洗脚后要擦干并保持趾间干燥、清洁,不赤足,积极治疗足癣,每天洗袜子,定期晾晒鞋;足癣未治愈的患者沐浴应以淋浴为好,以避免交叉感染;每天检查足部有无外伤和破损;不要用刀削足部的鸡眼、胼胝,以避免造成皮肤损伤;趾甲宜平剪不要剪得过短,以免发生嵌甲;冬季要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发生冻伤,冬季夜间室温较低时睡眠可穿保暖袜,不使用热水袋类给足部加热取暖,以防烫伤;日常坐位应双足着地不跷腿,坐位高度要舒适。

糖尿病足的护理:①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感染破溃,有异味,患者本身有羞愧感且生活处理能力下降,感觉给家人增加负担,往往情绪低落且恐惧病情发展[7]。护理人员及其家属应多鼓励、安慰患者,使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以使治疗顺利进行。②饮食护理:正确合理的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让患者参与治疗,使患者知道控制饮食对糖尿病的重要性。一日三餐按1/5、2/5、2/5或各1/3分配,鼓励患者坚持糖尿病饮食,并给予低盐、低脂肪、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禁止饱餐,绝对戒烟限酒。控制饮食,保持标准体重对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③足部护理:每天进行足部评估,注意保护高危足;穿合体鞋,不穿高跟鞋。袜子口宜松不宜紧,并保持夏季透气;穿鞋前检查鞋内有无异物,注意足部卫生,洗脚前先试水温防止烫伤,洗脚后要擦干并保持趾间干燥、清洁,不赤足,积极治疗足癣,每天洗袜子,定期晾晒鞋;足癣未治愈的患者沐浴应以淋浴为好,以避免交叉感染;每天检查足部有无外伤和破损;不要用刀削足部的鸡眼、胼胝,以避免造成皮肤损伤;趾甲宜平剪不要剪得过短,以免发生嵌甲;冬季要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发生冻伤,冬季夜间室温较低时睡眠可穿保暖袜,不使用热水袋类给足部加热取暖,以防烫伤;日常坐位应双足着地不跷腿,坐位高度要舒适。

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加强糖尿病知识宣传,积极预防糖尿病足的复发。有研究表明[8],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有明显的效果,应加大糖尿病足防护知识的宣传力度。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糖尿病相关知识、自我监测血糖、尿糖的方法、胰岛素应用指导及注射方法、饮食指导、足护理知识与技能、运动疗法的方法和意义等。以上的健康教育知识均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对足部并发症的认识和足部护理知识,降低了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及截肢率。

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加强糖尿病知识宣传,积极预防糖尿病足的复发。有研究表明[8],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有明显的效果,应加大糖尿病足防护知识的宣传力度。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糖尿病相关知识、自我监测血糖、尿糖的方法、胰岛素应用指导及注射方法、饮食指导、足护理知识与技能、运动疗法的方法和意义等。以上的健康教育知识均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对足部并发症的认识和足部护理知识,降低了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及截肢率。

结 果

结 果

本组11例糖尿病足患者经上述预防、护理、简单的外科治疗及健康教育,除1例患者因感染坏疽严重需截肢外,其余10例均得到了治愈。

本组11例糖尿病足患者经上述预防、护理、简单的外科治疗及健康教育,除1例患者因感染坏疽严重需截肢外,其余10例均得到了治愈。

讨 论

讨 论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全世界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3大疾病,全世界有1.94亿患者,我国目前已达6000万糖尿病患者,每年增加120万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3大并发症之一,可表现为感觉神经障碍、运动神经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微循环障碍、微血管基底膜增原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再加上糖尿病患者机体内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导致组织低氧[9]。由于血管和神经病变的存在,加之足是人体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微小的创伤可引起微生物的侵袭和感染,并且易于扩散,给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一定难度。因此糖尿病足的治疗一方面要降低血糖和积极控制感染;另一方面,应加强足部护理和局部创面的处理,对于足部溃疡者早期可用胰岛素加庆大霉素温敷创面,后期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早期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预防足部溃疡、坏疽和截肢。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全世界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3大疾病,全世界有1.94亿患者,我国目前已达6000万糖尿病患者,每年增加120万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3大并发症之一,可表现为感觉神经障碍、运动神经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微循环障碍、微血管基底膜增原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再加上糖尿病患者机体内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导致组织低氧[9]。由于血管和神经病变的存在,加之足是人体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微小的创伤可引起微生物的侵袭和感染,并且易于扩散,给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一定难度。因此糖尿病足的治疗一方面要降低血糖和积极控制感染;另一方面,应加强足部护理和局部创面的处理,对于足部溃疡者早期可用胰岛素加庆大霉素温敷创面,后期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早期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预防足部溃疡、坏疽和截肢。

因此,对糖尿病足危险人群进行系统干预,通过合理的足部护理预防措施和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管理能力,可以达到预防糖尿病足的目的及截肢率,节省医疗资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对糖尿病足危险人群进行系统干预,通过合理的足部护理预防措施和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管理能力,可以达到预防糖尿病足的目的及截肢率,节省医疗资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元鲁山,王永山.糖尿病足护理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41-743.

1 元鲁山,王永山.糖尿病足护理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41-743.

2 张梅,梁秋蓉.糖尿病足的病因与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9):1540-1541.

2 张梅,梁秋蓉.糖尿病足的病因与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9):1540-1541.

3 崔静.糖尿病足的高发因素及预防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4):2768-2769.

3 崔静.糖尿病足的高发因素及预防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4):2768-2769.

4 戚超英,邓婉萍,马育璇,等.糖尿病足患者的高危因素和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54-256.

4 戚超英,邓婉萍,马育璇,等.糖尿病足患者的高危因素和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54-256.

5 钟燕雁,张丽华.糖尿病足31例临床预防对策[J].临床内科杂志,2003,20(6):320.

5 钟燕雁,张丽华.糖尿病足31例临床预防对策[J].临床内科杂志,2003,20(6):320.

6 田丽,刘颖琪,刘爱军.预防糖尿病足的感觉检测及护理[J].护理进修杂志,2003,18(3):256-257.

6 田丽,刘颖琪,刘爱军.预防糖尿病足的感觉检测及护理[J].护理进修杂志,2003,18(3):256-257.

7 邢占丽,陈淑杰.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3):333.

7 邢占丽,陈淑杰.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3):333.

8 李平.预见性健康教育与发生糖尿病足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6):991-993.

8 李平.预见性健康教育与发生糖尿病足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6):991-993.

9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4.

9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4.

冬季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意外伤害;现状;认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意外伤害是指无意识的、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造成的人体健康损害。在我国,随着高校扩招和高校规模的扩大,大学生意外伤害也越来越多,伤害的发生使受伤害者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甚至直接危及生命安全[1]。然而目前国内对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对大学生群体研究较少,为此我们对郑州市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以了解意外伤害的发生现状及认知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多阶段抽样,首先在郑州市3所大学41个二级学院中随机抽取20个二级学院,再以班为单位,从每个二级学院中随机抽取一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共调查在校大学生2239名。

1.2意外伤害的确定标准 伤害统计对象必须具备下列3种情况之一:①到医院或校医务室诊治、处理;②由家长、老师或同学做紧急处理;③因伤缺课半天以上[2]。

1.3调查内容 包括学生一般情况,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对意外伤害的认知情况等。

1.4调查方法 采用自拟“大学生意外伤害调查问卷”,以班为单位由学生集中填写2011年4月-2012年4月的伤害情况,共发放问卷2239份,回收有效问卷2147份,回收率95.89%。

1.5资料处理 资料经审核合格后,采用Epidata3.0录入,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秩和检验、χ2检验等。

2 结果

2.1大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现状

2.1.1意外伤害发生率 2147名在校大学生中,男生958人(44.62%),女生1189人(55.38%)。发生意外伤害的有711人,发生率为33.12%,其中男生367人,发生率为38.31%,女生344人,发生率为28.93%。经检验,不同性别伤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6,P

2.1.2意外伤害发生地点 主要为学校,共532人(74.82%),其中发生在学校室内的有97人(13.64%),学校室外的435人(61.18%),发生在校外的有179人(25.18%)。

2.1.3意外伤害发生季节 以夏季居多(362人,占50.91%),其次是冬季(174人,24.47%),春、秋季较少,分别占3.08%和11.53%。

2.1.4意外伤害类型 以跌伤、碰撞/挤压伤、扭伤最多(483人,占67.93%),其次为动物咬伤、冻伤、烫伤等(159人,占22.36%),交通伤害占4.92%,食物中毒、异物梗喉等占4.78%。

2.2大学生对意外伤害的认知情况

2.2.1对意外伤害知识的总体了解情况 见表1,经检验,不同性别大学生对伤害的认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58,P=0.208>0.05)。

2.2.2获取伤害有关知识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从报纸书籍、广播或电视、网络、学校、医院、家长及其他途径获取伤害有关知识的比例分别为:60.31%、37.29%、35.89%、24.63%、10.48%、18.34%和8.59%。

2.2.3应对伤害时自救互救能力的高低 2147名在校大学生中,仅46人(2.14%)有较高的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应急自救互救能力一般、较低、很低者依次为793人(36.94%)、1138人(53.00%)和170人(7.92%)。

2.2.4对伤害预防的认识 2038人(94.92%)认为意外伤害可以预防,仅5.08%认为不可预防;对于预防的途径,62.41%认为应通过学校健康教育,30.96%认为要通过社会宣传,另有6.63%选择其他途径。

2.2.5对学校意外伤害健康教育的需求及评价 92.13%的学生希望学校开展伤害健康教育,7.87%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对于学校目前的意外伤害健康教育工作,仅9.92%(213人)的学生认为开展情况较好,认为开展情况一般、较差和很差的比例分别为29.72%、52.98%和7.49%。

3 讨论

调查显示,大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为33.12%,其中男生发生率为38.31%,女生发生率为28.93%,男生高于女生,与韩慧和王畅等的报道一致[3,4]。74.82%的伤害发生在学校,因此学校应作为伤害预防的重点场所。从发生季节来看,以夏、冬季居多(75.38%),在夏季可能是因学生活动范围大、衣着单薄、保护较少所致;在冬季则考虑与天气寒冷、衣着笨重、活动前热身不够、活动不便等因素有关。伤害的类型以跌伤、碰撞/挤压伤、扭伤最多,主要为运动所致伤害,与国内有关报道一致[3,4],提示大学生伤害的预防重点应放在运动伤害的防护上。

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意外伤害知识缺乏足够了解;报纸书籍、广播或电视、网络是学生获取有关知识的主要途径;97.86%的学生应对伤害时的自救互救能力不高;约90%的学生希望学校开展伤害的健康教育并对学校目前的健康教育工作评价较低。因此高校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处理方针[5],重视对大学生伤害的健康教育,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校报、安全手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学生中常见的伤害类型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并且将学校和体育运动作为伤害发生的主要地点和形式进行结合,尽可能防止伤害的发生[4]。

参考文献

[1]张万军,陈新民,叶冬青,等.安徽省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伤害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3):298-299.

[2]姚应水,叶冬青.皖南地区中学生伤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7):581-584.

[3]韩慧,汤建军,张勤,等.蚌埠市大学生伤害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6):719-721.

[4]王畅,王声,董杉,等.大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2):98-101.

冬季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1 方法

1.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实施一般护理,内容如下:

(1)口腔护理。口腔是病原侵袭的一个途径,因此临床上也需要对患者实施口腔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口腔护理的作用和重要性,保持患者口腔的清洁和湿润,意识清醒的患者需要使用碳酸氢钠水、生理盐水等进行口腔清洁,对于昏迷且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使用生理盐水对口腔进行洗漱。

(2)饮食护理。饮食主要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以及易消化为主,并嘱咐患者多饮水,帮助痰液的稀释和排出。存在水肿以及心衰的患者,需要对钠盐的摄入进行限制,痰液较多的患者,严禁饮用牛奶类饮料,防止痰液黏稠度加大。二氧化碳较多的患者,需要限制糖的摄入,预防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病情加重。

(3)药物护理。对于急性发作期患者,需要合理进行药物治疗,包括抗感染、祛痰以及止咳。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对药物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加以分析和观察,需要输液治疗的患者,需要对输注速度进行控制,防止患者心脏负担加重,引发心衰。缓解期患者,药物治疗主要以增强免疫以及体质为主。

(4)氧疗护理。氧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对缺氧组织的器官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对病情发展具有抑制效果。对于肺心病患者,一般合并有二氧化碳潴留以及低氧血症,因此需要采用吸氧治疗。氧流量需要控制在每分钟1升到2升,氧浓度控制为25%到30%。合并有急性肺水肿的患者,湿化瓶调整为浓度为20%到30%的酒精。从而减少肺泡的表面张力,对患者呼吸进行改善。

1.2 实验组方法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内容如下:

(1)预防性教育。气候和环境与慢性支气管炎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气候和环境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响,并为患者提供合适温度和湿度,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保持室内环境的卫生,防止存在过敏源。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进行说明,让患者学会自主防护,减少疾病的再次发生。

(2)戒烟。抽烟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香烟中的焦油以及烟碱对患者气道的纤毛活动具有抑制效果,能够减弱肺泡巨噬细胞的功能,促进支气管痉挛的出现,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告知抽烟的危害性,并协助患者进行戒烟。

(3)气候教育。春秋两季冷暖空气交换次数较多,天气变化频繁,因此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多发季节。冬季冷空气对支气管粘膜造成刺激,导致黏液腺大量分泌,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在秋冬季节要注意保暖,防止病情加重。

(4)加强运动。告知患者要加强运动,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并结合机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及抗病能力。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如表1所示:

可见,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门通过研究分析并进行普及宣传的技术,通过对健康教育知识的认识,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降低人们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对预防疾病有一定的作用[1]。

慢性支气管炎护理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护理人员要认识到患者在护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并人性化地提供有效服务[2]。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自身的健康教育意识决定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好坏[3-4]。因此,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工作中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身的健康教育意识和沟通水平,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气质魅力,从而让手术能够顺利进行,让患者能够更快地康复。

此次研究中,实验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见,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干预护理中引入健康教育,有利于预后的改善,值得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胡冰,王立辉.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3(34):123-124.

[2]施惠琴.慢性支气管炎65例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3(03):200-201.

[3]王静.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社区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0,3(02):212-213.

冬季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冬季保养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518-02

糖尿病(II型)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据临床观察,冬季是该病病情加重和发生并发症较多的季节,故在冬季来临时,糖尿病人更应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如下几方面,平安渡过严冬。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2011年11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糖尿病患者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64岁,糖尿病史最短10年,病程最长25年,Ⅰ一型2例,Ⅱ型36例,心血管病变、眼底病变、肾脏病变等14例,不同程度感染6例,18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表现深浅部感觉减退。冬季保养护理经验:

1、情绪稳定:过度的喜、怒和悲伤时交感神经兴奋,可促使肝脏中的糖原释放进入血液,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或降低治疗效果,应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负性情绪影响,保持情绪稳定。

2、节制饮食:冬天,气温下降,出汗减少,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更旺,是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应在医生指导下制订科学的食谱,控制主食如米、面及淀粉食物,忌食糖及甜糕点、饮料,有饥饿感者,可增加副食如豆制品、乳类,多吃鱼、去皮的鸡肉、萝卜、黑白木耳、藕、莴苣、花菜、梨、枸杞等和一些新鲜蔬菜,以满足机体需要。

3、防止感染:呼吸道、皮肤、尿路感染等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应经常洗澡、皮肤破损、疖肿、毛囊炎等应及时治疗;注意口腔卫生,患有牙病及时治疗;预防感冒,积极治疗慢性咽炎、支气管炎等,以消除发生肺炎的隐患。

4、注意护肢:冬季糖尿病足保养是关键。糖尿病人多有血管功能不全和神经病变,造成脚的局部感觉迟钝,足部的皮肤破损或癣感染等,均可发展成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甚至发展成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或坏疽。糖尿病患者冬季要特别注意每天对足部进行检查,查看足底皮肤有无红肿、皲裂、水疱、挤压伤、脚癣、抓伤及足趾变形。其次要注意保暖,袜子要吸水性好、透气性强、柔软宽松,最好是纯棉制品。多晒太阳,提高身体免疫力。每晚以45℃左右热水泡脚15分钟,有助于子防寒保暖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避免用手撕脚皮和擦脚趾止痒,以防皮肤破损招致化化性细菌感染。

5、注意保暖:寒冷刺激,可使体内儿茶酚胺物质增加,促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易诱发脑溢血、心肌梗塞等严重疾病,应及时增加衣服。

6、适当运动: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措施的重要一环,也是增强耐寒能力及抗病能力的措施,可根据年龄及健康状况,积极、适当地参加慢跑、散步、打太极拳、舞剑等健身锻炼,对调节血糖、稳定病情十分有益。

小结:家庭健康教育

冬季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7月确诊为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健康教育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均为60例。对其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

结果:健康教育护理组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胃溃疡以及睡眠呼吸障碍等症状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两者结果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结论:实施阻塞性肺气肿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情复发率,缩短治疗周期,防止急性发作,减少门急诊以及住院次数,成功维护肺功能和提高生命质量。

关键词:阻塞性肺气肿 护理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19-01

所谓阻塞性肺气肿,是指炎症带来的细支气管通气受到阻碍,也称之为“肺气肿”。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较为缓慢,以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并伴有急促的呼吸困难或胸闷。[1]因此,不断提升对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水平,最大限度控制病情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就总结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7月确诊为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120例的临床护理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7月确诊为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健康教育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均为60例。健康教育护理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40—87岁,病史10—35年。常规护理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5—90岁,病史13—50年。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护理内容为患者的一般状况改变、日常的呼吸训练、呼吸肌锻炼、家庭氧疗以及非创伤机械通气等措施。

1.2.2 健康教育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添加健康教育,包括心理护理,正确的祛痰教育以及健康知识宣教。

1.3 统计学处理。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健康教育护理组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胃溃疡以及睡眠呼吸障碍等症状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两者结果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阻塞性肺气肿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有一些患者在慢性过程中,会产生疲劳,体重减轻,上腹部疼痛和饱胀。如病情严重最终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心脏衰竭,肺心脏疾病和其他严重病变。因此,对于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必须给予长期的护理过程,同时实施必要的健康教育指导,从而提高治疗疗效。

从本组研究资料显示,健康教育护理组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胃溃疡以及睡眠呼吸障碍等症状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两者结果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措施包括患者的一般状况改变,日常的呼吸训练、呼吸肌锻炼、家庭氧疗以及非创伤机械通气等,再添加健康教育,包括心理护理,正确的祛痰教育以及健康知识宣教。一般状况是为了提升患者的身体素质以及抵抗能力,预防冬季发生感冒以及呼吸道感染。鼓励患者进行耐寒运动,肌肉注入核酪或者卡介苗素等药物。[2]同时还要对患者的营养改善引起重视。呼吸训练,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定期开展呼吸训练,进行缓慢而又深入的腹式呼吸,保持呼吸顺畅,改善通气以及血液的平衡。采用缩唇呼气,可以使气道外口段的阻力崩溃,促使压点通向中央大气道,以免气道闭合过早。呼吸肌锻炼可以使用阻力呼吸、二氧化碳等过度通气方式来实现,从而达到增加功能的目的。家庭氧疗,能够扩大患者的活动范围,护理人员对于动脉血氧分压不超过7.33kPa(55mmHg)的患者要督促进行吸氧,每天坚持15个小时,最好使用低流量吸氧。另外还可对患者进行非创伤性机械通气,通常都为通过鼻罩与呼吸机连接或者鼻罩与呼吸机连接,相对条件下,负压通气机也可采用,从而使患者的呼吸肌得到功能改善。[3]

健康教育,阻塞性肺气肿大部分为老年人,由于老年人知识有限,对疾病容易产生恐慌、焦躁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用高度的专业素养,耐心聆听患者的倾诉,及时回答病人的疑惑,帮助病人克服病魔带来的恐惧心理。为病人宣传健康教育知识,让患者了解阻塞性肺气肿的常见病症,应采取的常规检查以及治疗手段等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真正全面的了解,提升生存的希望,从而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工作,使病情控制得到最大限度的帮助。健康知识的宣教包括,患者居住的地方空气要保持新鲜、流畅。房间里要定期采取消毒措施,绝对不允许出现有毒气体。若患者有吸烟史,尽量劝其戒烟,同时要提醒患者冬季保暖的重要性,以免呼吸道产生感染,加重病情。口腔以及皮肤必须保持卫生,防止细菌趁机侵入体内。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痰量明显增多且浓度较高。因此,一定要引导患者运用正确的方法尽量将痰咳出,具体步骤为:首先背部伸直,实施缓慢深沉的吞吐气,其次改为横膈式,停止吸气3—5秒,再经过口呼出气息。屏住气息,通过肺部使用较强的力气将痰咳出,重复则改为简短有力的咳嗽。患者在排痰后应给予药物辅助,例如α-糜蛋白酶、痰易净等。[4]

综上所述,实施阻塞性肺气肿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情复发率,缩短治疗周期,防止急性发作,减少门急诊以及住院次数,成功维护肺功能和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晋黎蕊.阻塞性肺气肿护理和健康教育[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20):325

[2] 徐海燕.浅谈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4):167-168

[3] 王康瑞.慢性阻塞性肺气肿80例临床护理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9):4457-4458

冬季健康教育范文第6篇

为了进一步提升公众对血栓性疾病危害的认知、加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正确防治意识、鼓励广大患者坚持规范化治疗,远离血栓性疾病及复发的风险,2012年“抗栓健康中国行”项目于12月4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郭丹杰和教授许俊堂就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了一系列解析。

郭丹杰表示:“平时在门诊里就诊患者比较多,我们可能没有更多时间非常详细地解答每一位患者的疑问,‘抗栓健康中国行’项目为我们提供了与患者深入沟通的平台,切实地帮助患者,尤其是解决老年患者在日常康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让他们能够享受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警惕心血管疾病来袭

季节变化与心血管病患者发病及死亡相关,冬季尤其高发。许俊堂表示:“秋冬季节天气寒冷、人的平均血压就会偏高。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血管原本就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狭窄,一旦遇冷再收缩,就可能引起心脑的供血不足。再加上冬季气候干燥,如水分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液黏度过高,引起血液流通不畅,也会造成血管堵塞。同时,秋冬季室内外的温差较大,一旦温差过大,血管就会剧烈收缩,使血管壁上附着的斑块脱落或破裂形成栓子。栓子随血液流到狭窄的部分就容易堵塞血管,如果堵在心脏冠状动脉,就会诱发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如果堵在脑血管就是脑中风。老年人在秋冬季节尤其应该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的侵袭。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该即刻就医。”

此外,冬季清晨较寒冷,室内外温差过大,最容易诱发冠心病。老年人不宜在清晨过早进行锻炼,还应额外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

“对于已诊断的冠心病患者,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PCI手术)两种治疗手段。但无论哪种治疗方法,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始终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的一种急症)患者治疗的基础。急性冠脉综合征虽然发病时情况紧急,但却是一种慢性疾病,出院后的长期、足量、规范用药对于疾病管理和防止复发尤其重要。在门诊中,我们就看到有不少中老年患者没有得到医生许可,自认为身体好转就自行减药、停药。往往没过多久就出现复发,之前的治疗毁于一旦,非常可惜。在此,呼吁患者自己和家人能起到一个自我监管和督促的作用,通过长期规律用药战胜疾病,安享健康生活。”许俊堂补充道。

冬季筑健康“心”防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郭丹杰直言,在坚持服药、控制危险因素的同时,中老年患者还应该做到戒烟限酒,配以清淡的饮食、增加水分的摄入。还可以通过适度的体育锻炼,如大步行走,循序渐进地改善心脏功能。此外,保持心情愉悦,戒急戒燥对于预防心血管病也大有裨益。

冬季健康教育范文第7篇

一、生活环境、生活照料与幼儿的健康

《指南》在健康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指出,“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桌、椅和床要合适”“发现有八字脚、罗圈腿、驼背等骨骼发育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就医矫治”“每年为幼儿进行健康检查”“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成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这些建议要求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全面照料好幼儿的生活和关爱幼儿,满足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基本需要,尽量减少外界不利因素对他们的伤害,这是维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1.现实中常见的问题

(1)在某些幼儿园中,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幼儿生长发育与健康成长的因素。例如,同一个年龄班中桌子和椅子的高度完全一样,没有依据幼儿的身高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在进餐或绘画时,个子较高的幼儿很容易出现弯腰、驼背的姿势,而个子较矮的幼儿则不得不耸肩,这种状况若长期存在,则不利于幼儿正确姿势的形成和视力的正常发育。又如,水果刀放在幼儿伸手可及的地方,弄不好会导致幼儿受伤;幼儿的床铺较高,很容易导致幼儿摔伤;为幼儿提供的饭菜或饮用水较烫,很容易烫伤幼儿,等等。

(2)在某些幼儿园中,忽视幼儿内心感受和心理健康的现象仍然存在。例如,为了加快幼儿进餐的速度或是让幼儿吃完一定量的饭菜,有的教师就硬往幼儿嘴里塞饭菜或是给幼儿吃汤泡饭。这会让幼儿感觉到痛苦,对进餐产生恐惧和焦虑,不利于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又如,经常会有个别幼儿表现出不愉快、伤心、焦虑或生气等不良情绪,这时很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关心、安慰和适宜的指导,但是,有些教师视而不见,很少关心他们。再如,个别教师较容易情绪化,当自己情绪不佳时会因为幼儿在某些方面没有按照要求去做而训斥幼儿或是发脾气。

2.基本观点与对策

(1)提供一个安全、卫生、有利于生长发育的生活环境,全面照顾好幼儿的生活,这关系到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与健康。幼儿园的设施设备、用具用品、玩教具、食品等方面的卫生与安全,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和日常的保育工作,都需要幼儿园各部门、各类工作人员认真而踏实地工作以及相互的有效配合。有关幼儿一日生活的安排、儿童膳食、卫生与消毒、伤害预防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卫生部2012年3月颁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等相关文件作了明确规定。幼儿园园长要切实负起责任,幼儿园各部门应认真贯彻和执行。

(2)提供一个温暖、轻松、能得到支持的心理环境,使幼儿在幼儿园里能愉快地生活和活动,这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心理健康。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中的温暖、轻松以及教师给予的尊重、理解、接纳、关爱以及支持,可以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和对成人的信赖,这有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为此,教师要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增强责任心,提升爱心,不断增强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

二、健康教育与幼儿的健康

《指南》在健康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提出,“提醒幼儿要保持正确的站、坐、走姿势”“成人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情,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提醒幼儿保护五官”“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幼儿园应定期进行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逃生演习”。这些建议要求我们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既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健康指导,又围绕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开展必要的健康教育活动,同时,也为家长指明了对幼儿进行健康指导的具体内容和策略。

健康教育是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必要的健康教育可以使幼儿获得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幼儿自我保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并促使幼儿逐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这不仅对维护幼儿当前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使幼儿逐步成为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小主人,并为其一生的健康奠定良好的态度与行为基础。

1.现实中常见的问题

(1)有些教师忽视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健康指导。例如,幼儿经常会出现低头画画的现象,这时正需要教师及时提醒他们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注意用眼卫生,但是有些教师只关注幼儿画得怎样,而忽视对幼儿进行健康指导。

(2)有些教师的教育行为不能保持一致。例如,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些教师一方面鼓励幼儿自己穿脱衣服、收拾玩具,但另一方面又出于某种考虑在其他环节放弃这种教育时机,如在进餐时会因为某些幼儿用勺不够熟练或动作较慢而给他们喂饭。

(3)一些幼儿园缺少专门的健康教育活动。教师组织健康领域活动时,通常只开展体育活动,很少会开展专门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卫生教育、营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4)来自家庭的不利影响。例如,有些家长缺乏基本的营养知识和健康的饮食习惯,不仅不能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膳食指导,还有可能给幼儿带来不良的示范作用。又如,有些家长对幼儿过于溺爱或是因幼儿做得不好而凡事包办代替,这也会直接影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基本观点与对策

(1)提高教师的教育意识,重视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渗透健康指导。健康领域的大部分目标都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吃、睡、玩、行等方面密切相关。幼儿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都包含着许多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渗透健康方面的指导既自然也十分必要。幼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反复学习和实践,逐渐提高健康意识,习得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并获得能力上的发展。例如,在幼儿进餐、吃午点的过程中渗透营养教育和良好的饮食习惯的培养,同时发展幼儿手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又如,在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运动内容以及幼儿的行为特点和个体特征,随时渗透运动安全方面的指导。

(2)根据幼儿在健康领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以及幼儿的生活需要,开展必要的健康教育活动。围绕某一个健康主题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如“爱护牙齿”“眼睛的故事”“美味蔬菜”“这些食物一定要少吃”“与妈妈走失后怎么办”“防火逃生演习”“情绪脸谱”“生气了怎么办”等,可以更具体、深入地对全体幼儿进行相关的健康指导。这是帮助幼儿形成健康意识、获得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幼儿健康行为与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幼儿园有必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实际以及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专门的健康教育活动。例如,在“爱护牙齿”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指导幼儿观看相关音像资料,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爱护牙齿以及刷牙的粗浅道理,并通过讨论与交流。分享爱护牙齿的经验;教师可以通过对刷牙动作的正确示范,并结合念儿歌、看图示,引导幼儿进行模拟练习,帮助幼儿学习和练习刷牙的正确方法。在此基础上。如果能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给幼儿提供在园刷牙的机会,则有助于幼儿掌握刷牙的正确方法。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向家长传递有关爱护幼儿牙齿的信息,鼓励家长在家里也支持幼儿的健康行为,帮助幼儿养成爱护牙齿的良好行为与习惯。

(3)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教育与健康指导,做好家园共育。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的教养方式、生活方式对幼儿健康意识的形成以及健康知识、行为的获得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园有必要对家长进行一定的教育和健康方面的指导。例如,通过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定期面向家长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认知水平。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和支持幼儿在家中的健康实践,家园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体育活动与幼儿的健康

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健康的积极手段。在《指南》中,虽然没有集中提出如何开展体育活动,但从相关的教育建议中仍然能看出幼儿体育活动组织方面的基本思想和要求。据此。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三个要点。

(一)保证幼儿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指南》在健康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指出,“保证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气温过热或过冷的季节或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温度适当的时间段开展户外活动,也可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幼儿的个体差异,适当减少活动的时间”。这些建议体现了国家对保证幼儿体育活动时间的基本要求,同时表明了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个体差异灵活掌握的基本思想。保证幼儿每天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是最基本的要求。幼儿只有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才能逐步提高机体对于外界气候及其变化的适应能力,这是增强幼儿体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1.现实中常见的问题

(1)有些幼儿园对体育活动不够重视,经常会因各种原因减少或占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2)有些幼儿园较忽视在冬季和夏季对幼儿进行身体锻炼。

(3)有些家长对孩子在冬季进行户外体育活动不太支持,担心孩子受凉、生病,要求幼儿园减少冬季户外活动的时间。

2.基本观点与对策

(1)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保证幼儿体育活动时间、加强冬季锻炼的重要价值,并做好对家长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冬季户外的适当锻炼,有助于逐步提高幼儿机体的适应能力,我们应充分把握好这个难得的时机。

(2)在冬季和夏季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外出活动。冬季可以选择在风较小、较暖和的时间段外出活动,一般以跑、跳活动为主,运动量可以适当大一些;夏季应避开最热的时间段外出活动,宜选择在树阴下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运动量应相对小一些。

(二)幼儿的体育活动应丰富多样

《指南》在健康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提出,“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玩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这些建议体现了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的基本理念。幼儿体育活动兴趣的激发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是在身体运动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要实现体育活动的价值,增强幼儿的体质,其关键就是要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身体运动的机会,吸引幼儿参与其中,鼓励和支持幼儿积极体验、主动练习,并在此过程中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1.现实中常见的问题

(1)有些幼儿园出于安全考虑,会限制幼儿玩某些大、中型幼儿体育活动器械。

(2)在有些幼儿园中,体育活动器材不够丰富多样,尤其缺少对幼儿身体机能的促进与完善有重要价值的器材,如秋千、荡船、转椅等。有的幼儿园即使有,数量也严重不足,幼儿几乎很少有机会活动。

(3)有些幼儿园组织的体育活动存在一些偏差。如主要开展以幼儿基本动作练习为主的体育活动,较重视开展幼儿球类活动或幼儿传统体育游戏,而较少开展其他方面的体育活动。

(4)有些幼儿园没有充分利用当地一些较好的可供幼儿开展体育活动的环境资源,如公园、植物园等。出于安全考虑,不少地方限制幼儿园开展远足活动。

2.基本观点与对策

(1)幼儿的体育活动应丰富多样,不同形式、内容的体育活动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促进作用,应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2)幼儿园可开展的体育活动丰富多样。例如,带领幼儿每天做基本体操。促进幼儿体态的健康发育,全面锻炼幼儿身体;提供丰富多样的运动器材,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由探索、自主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游戏和体育教学活动,使幼儿在体验与同伴快乐游戏的同时,获得身体素质和动作方面的发展:利用周围环境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如玩雪、远足等,以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锻炼幼儿的耐力,丰富幼儿的生活;开展丰富多样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锻炼幼儿身体,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如放风筝、踢毽子、踩高跷、滚铁环、抽陀螺、跳绳、跳房子、跳竹竿等。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带给幼儿的将是丰富的运动体验、愉悦的感受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富有个性的发展,这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3)体育活动中应加强对幼儿的安全保护和安全指导。在开展体育活动时一定要全面、认真地做好幼儿的安全保护工作,防患于未然,并根据活动的需要以及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必要的安全指导和教育。

(三)体育活动应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指南》在健康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提出,“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这些建议表明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活动的组织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体育活动的种类与活动内容很多,但并非所有的运动都适合幼儿。即使是适合的体育活动,在具体安排和组织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状况以及个体差异,以便通过体育活动切实达到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目的。

1.现实中常见的问题

(1)有些教师缺乏基本的幼教理念以及对幼儿年龄特点的认识,让幼儿被动、机械地进行身体练习,或是要求幼儿的某个动作达到规定的数量或距离。

(2)有些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只关注幼儿的活动兴趣,认为只要幼儿玩得开心就行,忽视对幼儿动作的正确指导以及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3)有些教师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如在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上随意性较大,目的性不够强,缺乏全面的规划;对体育活动目标的把握不够到位,对幼儿的动作缺乏有效的指导。

2.基本观点与对策

(1)体育活动的开展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阶段应避免进行专门性的力量、耐力练习或活动,负重练习、举哑铃、拉拉力器、拔河、掰手腕、长跑等运动均不适合幼儿,有可能会导致幼儿机体的损伤。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应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主动练习,避免进行被动、机械、枯燥的身体练习,更不能用训练的方式来进行。同时,应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决不能硬性规定幼儿活动的数量或距离,更不能进行统一的达标训练。

(2)应处理好体育活动兴趣与动作发展、身体素质提高之间的关系。在组织体育活动时,既要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鼓励和支持幼儿积极、自主地活动,也要重视对幼儿动作的正确指导以及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两者要兼顾。幼儿对体育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但仅激发幼儿的兴趣还不够,幼儿动作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还需要适宜、有效的指导。

(3)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活动的组织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选择和组织体育活动。第一,以幼儿身体素质为导向,有目的地选择和组织体育活动。例如,为了提高4~5岁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可以提供垫子、小跨栏、低一些的攀爬设备、儿童球、沙包等运动器材,鼓励或带领幼儿进行匍匐爬行、助跑跨跳、攀登、自抛自接球、相互抛接球、拍球、掷远、掷准、跳房子、追逐躲闪跑等游戏活动。第二,将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与身体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考虑。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尤其是要注意对幼儿基本动作的正确指导,也要注意将基本动作的发展与身体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考虑,并将提高幼儿身体素质作为最终的发展目标。例如,在引导幼儿最初学习单脚连续向前眺时,身体素质的发展目标应定在幼儿平衡能力、协调性以及力量的培养上,在幼儿单脚连续跳跃的能力有一定提高后,则可以通过鼓励幼儿坚持往前跳更远点的距离来逐步提高幼儿的耐力。

四、其他领域的活动与幼儿的健康

《指南》在健康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提出,“锻炼幼儿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经常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使幼儿较快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幼儿园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制作活动”。这些建议体现了健康领域的活动应与其他领域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幼儿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发展的,幼儿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同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社会领域。将健康领域的活动与其他领域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整合,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1.现实中常见的问题

(1)一些幼儿园通常是单独设计和组织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的,较少考虑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2)有些幼儿园是以主题活动的方式来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相互结合和渗透,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领域之间的结合与渗透有时比较牵强,或是生搬硬套,或仅仅是在形式上进行了结合,但实质上却没有什么关联。

2.基本观点与对策

(1)应重视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的有机结合,以实现幼儿多方面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例如,在进行营养教育时,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蔬菜和水果是最基本的教育内容,而对蔬菜和水果的认识与分类等也属于幼儿科学领域的范畴,因此,可以将健康领域和科学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考虑,使幼儿在认识蔬菜和水果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建立起对食物营养与健康之间关系的认识,并逐渐喜欢吃多种蔬菜和水果,从而实现多方面的学习与发展目标。

冬季健康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妇产科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669-02

随着人们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的增加,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临床妇产科常见的护理促进访视。临床护理研究显示需要通过健康教育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保证母婴的安全。本研究选择我院产妇进行研究,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分析

1.1 临床资料:本研究选择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246例产妇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均为女性产妇,年龄分布为25.51±6.18岁,最大年龄为37岁,最小年龄为20岁,初产妇为187例,占76.02%,经产妇为59例,占23.98%。按照是否采用健康教育分为两组,分别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学历、孕周和产次分布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

1.2 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普通的健康教育,在研究对象存在疑问时及时进行解答。而健康教育组则实施健康教育,包括随时宣教、专业教学和产科病房宣教三部分,针对产妇在孕期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各种临床问题进行及时的宣传教育或电话指导,并印制相关的宣传资料进行教育,及时发现产妇就诊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定期举行妇产妇健康教育,包括孕产期相关知识、孕期营养和待产期心理护理和注意事项、分娩过程、新生儿常见问题和母乳喂养问题。在相对轻松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健康教育。必要的情况下采用图片、示教和VCD的方法进行教育。产科宣教为患者在产科住院期间进行一对一的宣传教育,收集产妇的资料,了解产妇的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待产知识宣传,指导产妇放松紧张的情绪以快乐和心态迎接分娩。

1.3 评价方法: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研究人群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析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调查研究对象的满意情况,计算满意率。

1.4 统计处理:本研究选择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方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统计方法为卡方检验,P

2.结果

2.1 健康教育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分析。对研究人群不同组别临床健康教育效果显示,健康教育组在护理规范方面、规范服务方面和沟通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 研究人群不同组别临床参数分析。研究显示不同组别在是否实施健康教育后健康教育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妇产科产妇分娩过程[1]。随着产前、产中和产后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的不断开展和宣传,使孕产妇获得了相当丰富的临床保健知识,不断的将健康教育融入于临床妇产科的护理过程中,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还可有效的增加孕产妇对分娩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加其正确配合临床分娩的冬季,同样健康教育的开展还有效的减低了孕产妇的恐惧紧张心理,减少了由于妊娠高血压和产后出血等产科常见疾病对孕产妇的影响。通过妇产科健康教育的开展,还有效的促进了临床护患之间的沟通,不断的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规范了护理规程,提高了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将可能出现的临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将预防意识提至首位,有效的保证了分娩过程和母婴和安全,提高了孕产妇分娩的质量[2,3]。但对于妇产科健康教育的宣传和临床作用的发挥,需要临床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加大培训力度和增加责任心。做到对病人负责,对自己负责,争取早发现、早处理和早疏导,为提高临床妇产科的护理质量提供自己的力量。本研究显示采用健康教育可有效的提高妇产科护理的工作质量和满意度,应加强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良珠,赖敏贞.当前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及方法措施[J].南方护理学报,2005,3(12):83.

[2] 李旭,杨家林.国内外护理新进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39.

冬季健康教育范文第9篇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北京市中小学生每两周至少保证1学时的健康课。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中小学的健康课几乎成了尴尬课,小学《健康教育》教材是1993年编写的,中学则根本就没有统一的教材。 ■小学:健康教育教材内容还是1993年的 11月26日上午,中关村一小举行健康教育观摩课。“我们非常喜欢上健康课,老师讲的怎样预防流感、怎样将嫉妒转化成学习上的动力,对我们都有用。”孩子们纷纷表示。10点过5分,内容为“认识嫉妒”的健康课刚一开始,课堂气氛便非常活跃。校长刘畅给记者提供了老师的讲课摘要和各个年级的《健康教育》教材。 记者随手打开了《健康教育》第五册发现,这本北京市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制教科书(使用本)编写的日期竟然是1993年7月,记者拿到的这本教材是1999年6月第7次印刷。记者手中拿到的另外两本《健康教育》第四册和第十册没有注明编写日期,第一次出版日期都是1994年1月,还都是2002年1月第9次印刷。 看着记者诧异的表情,刘畅校长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会增加一些城市病,但是教材内容并没有及时地将相关知识增加进去,像如何预防非典、冬季预防流感,老师们只能根据搜集到的资料给学生讲解。一位家长说:“学校开健康教育课,作为孩子家长觉得非常有必要,看着书本上还是10年前的内容,我们都觉得很可笑。”学生们则告诉记者,“上这样的健康课真没意思。” 记者了解到,香港的学校教材,内容更新非常快。今年10月,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顺利返回后,香港教统局立即开始为中、小学制作一套新教材,教材的内容包括教案、故事、角色扮演活动,以及有关“神舟”五号和杨利伟访港之行的参考资料。 中关村一小校长刘畅告诉记者,目前学校正组织老师编写《健康教育》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除了保留一些传统内容外,将根据时事情况,适时增添现代学生正在遭遇或者可能遭遇的一些生理、心理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则建议,政府部门应该组织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权威人士,统一编写中小学《健康教育》教材,并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对其内容进行增删。 ■中学:《健康教育》根本没有材 相比于小学《健康教育》内容陈旧,中学健康教育课的情况又怎样呢?记者随机调查了东城区宏志中学、崇文区汇文中学。两校有关老师都告诉记者,学校根本就没有统一的健康教育教材。 另据学通社记者王雪茵对近10所中学调查,大多数学校根本连专门的健康教育课都不开,仅仅是在初中的生物课本里涉及到生殖健康的内容,而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基本是一片空白。王雪茵说:“学校里仍然广为传唱只要学习好便代表一切,其实作为学生,我们也非常渴望身心的健康。” 难道中学就不开《健康教育》课吗?记者没有从教育部门得到求证。但是,记者却在这几本小学《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后内容中,发现了这样一段话:“健康教育课,是《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规定的中小学必须开设的课程。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还特别提出要按教学计划上好健康教育课。” 记者了解到,清华附中、北大附中、101中学、汇文中学、宏志中学等则专门开辟心理咨询室,为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提供咨询服务。 ■讲《健康教育》的老师代啥科的都有 记者采访中还发现,讲《健康教育》的老师代啥科的都有。中关村一小的是体育老师,汇文中学的是由心理老师和医务室大夫共同担任,而宏志中学的则是生物老师与心理老师分别讲授。还有一些学校则由班主任或者大队辅导员完成。 对此,有关教育专家呼吁,尽快对中小学健康课进行专门师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准确科学的健康知识。 ■文/本报记者 邓兴军

冬季健康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Medpor支架;颞浅筋膜瓣加植皮;再造患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76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28-01

耳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美观而且影响心理健康。我科从1999年起采用多孔高密度聚乙烯(Medpor) 作支架颞浅筋膜瓣加植皮一期法行耳再造21例,随访1 -5周年,再造耳挺立,形态逼真、色泽正常,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我们术前、术后健康教育方法介绍如下。

1 病例资料

本组病例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7~37岁,先天性小耳畸形15例,烧伤、外伤等6例。全耳缺损5例,耳部分缺损16例,均有患侧外耳道闭锁及严重听力障碍。

手术方法: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参照健耳在患耳前上方颞浅动脉搏动处向颞顶部头皮作“T”形切口,分离出颞浅筋膜瓣,按逆行设计切取筋膜瓣(相当于一倒立梯形,底端边长约8-10cm,底边的高约10-12 cm,蒂宽2-4 cm)。将筋膜瓣底端切断并旋转至耳前包埋耳支架,外面用全厚皮覆盖颞筋膜,头皮原位缝合。术毕在耳支架与颞浅筋膜瓣间的最低处及头皮下颞浅筋膜瓣剥离处各置引流管一根进行负压引流[1]。

2 术前健康教育

2.1 心理指导:由于患者外貌异常,有意识地多与其交谈,介绍病室内其他病友与其多接触,解除患者自卑心理。针对其盼望手术成功,又担心手术效果的心理。术前详尽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法、步骤并让患者看其他耳再造患者的照片,增强其信心,保持愉快情绪可促进手术效果。术前告知患者再造耳虽然形态逼真,但术后听力并无改善,使患者知晓手术效果。

2.2 术前指导:术前一天男性剃光头,女性在耳前10 cm处剃光头发,并把头发编成小辫。嘱患者沐浴、更衣,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保证良好睡眠。训练患者术后的睡姿,告知其健侧卧位的原因。麻醉清醒后6小时方可进食、进水,睡枕头。

3 术后健康教育

3.1 全麻术后健康教育:告知家属术后让患者去枕平卧,低流量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静脉输液通畅,观察患者有无疼痛或用药后反应。

3.2 再造耳的保护及负压引流装置护理的指导:嘱患者及家属再造耳不能受压,晚上用棉垫保护术耳,防止受压。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勿折叠、扭曲引流管,固定好负压引流装置。如发现负压引流液颜色鲜红时,及时报告值班护士。术后用留置负压针筒引流(首先将一次性空针的针头带针帽一并取下,将针与引流管接口相连,抽拉活塞轴,形成负压,然后将针头带针帽一并竖放于活塞轴内,大头抵住活塞柄,小头抵住活塞轴的底部可以利用先抽吸空气的多少,然后再与引流管接口相连,再后抽拉活塞轴,以调节针管内的负压)[2]。针管内引流液达到一半时请值班护士给予倾倒。术后下地活动时固定好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出。

3.3 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进流质饮食一周,避免咀嚼食物牵拉术区,影响皮瓣的血运及引起引流管移位。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促进皮瓣成活。

4 出院时健康教育

嘱患者出院后注意保护术耳,勿碰撞术耳。由于再造耳感觉迟钝,用棉垫、绷带包扎固定术耳一个月。不与其他小朋友打闹,防止损伤术耳。夏季注意防晒,冬季出门戴耳护。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到我科复查,有情况随时就诊。

5 小结

通过对患者的术前、术后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能很好地配合手术。知晓手术方法及效果,促进患者康复,达到了患者及医生均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汤清华.带血管蒂颞筋膜瓣包埋耳支架一期耳再造术的护理.护理与康复[J].2006, 5(6):438-440

上一篇:住宅建筑设计范文 下一篇:中医专业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