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社会范文

时间:2023-10-08 04:39:31

建设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篇1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韩振军,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赵晓岩,市委常委、秘书长杜军,各区县委书记、主管社区工作的副区县长,市委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会前,宋长生、韩振军、赵晓岩、杜军等深入到桃山区桃北街道花园社区和桃南街道安康社区进行了调研,边走边听取社区负责人关于社区工作的情况介绍,并就有关问题与社区负责人进行了亲切交谈。

会上,桃山区、新兴区、茄子河区和勃利县围绕如何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社区作了工作汇报。宋长生对三区一县在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构建和谐社区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各区县高度重视社区工作,切实加强了对社区工作的领导,社区工作者付出了很大辛苦,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社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并对做好下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宋长生指出,要明确构建和谐社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社区和谐了,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心声。社区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和政府确定的战略目标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在说服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好、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标准,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

用。

宋长生强调,要增强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的紧迫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一些重大变化上看,对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一个地区发展现状的矛盾,“三农”和“四矿”问题,社会治安等问题,使得社区成了各类矛盾反应比较敏感的汇聚地,这也给构建和谐社区提出了新要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这给社区建设提出了新任务。安定团结是和谐社区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因此要注重研究和解决影响构建和谐社区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当前在构建和谐社区上,特别要对治安问题、稳定问题、防火问题、“”问题、问题等给予足够的重视,下大气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有效解决和妥善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

党风是党的形象和生命力,社区风气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风向标,因此在构建和谐社区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践行“八荣八耻”,不断把“树、展、做”活动引向深入,做到邻里和睦互助互爱,实现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家庭,人的主观与客观,人的内心与外界的和谐,从而激发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构建和谐社区。

宋长生要求,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作用。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区内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所以说,做好社区党建工作,事关广大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事关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党组织要以安民为根本,建立健全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和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培育发展以党团员为骨干的社团组织,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发挥社区党组织对社区自治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作用,对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的民主决策内容和程序进行把关,协助上级组织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考察,发挥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中党员的作用,保证社区内各类组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开展自治工作;制定规范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相关制度和程序,不断强化居民自治意识,发挥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发挥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推进社区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创建安全、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宋长生指出,要切实加强对构建和谐社区的领导。要理顺关系,明确分工。区县要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认真履行职责。要把学习有关社区工作的新的方针政策、分析社区工作的新形势、研究社区工作的新问题、提出社区工作的新举措、开创社区工作的新局面列入党和政府工作日程,适应形势需要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和社区工作人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能力。要注重关心社区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各区县要结合实际,适当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关心他们,尊重他们,调动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构建和谐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基础。

建设和谐社会篇2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

所谓和谐创建活动,就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和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把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任务落实到城乡基层,广泛开展以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创建活动。

(一)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丰富和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各地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及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呈现出勃勃生机,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显然,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有机结合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难以涵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因此,必须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础上,增加开展一种更加符合“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和谐创建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是群众性创建活动,它们有各自侧重的领域,又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在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谐创建活动重在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通过这两个群众性创建活动的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有效载体。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生成与发展,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建设和谐文化同样需要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过程。和谐创建活动能够承载和谐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能够反映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人是社区中的一员、村镇中的一员、单位中的一员、家庭中的一员,社区、村镇、单位、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只有每个人自身实现了和谐,每个社会“细胞”实现了和谐,全社会和谐才具有广泛坚实的文化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和谐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贯穿于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始终,坚持重在建设、常抓不懈,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具体事情抓起,通过春风化雨的方式,让和谐精神、和谐理念入脑入心,使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的创建过程成为推动全社会强化和谐理念、践行和谐精神的过程,从而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引领和启迪作用、对人们精神的抚慰和激励作用、对社会矛盾的疏导和缓解作用、对全社会的亲和和凝聚作用。

(三)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揭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党把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地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就能够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增强公民、企业和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感,培育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就能够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方方面面投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就能够促进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完善社会调节机制,增强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因此,一定要把开展和谐创建活动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把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和谐创建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有效途径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高举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为主题,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建立健全“以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为重点,以创建和谐单位为支撑,以创建和谐家庭为基础”的创建体系,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坚持思想领先,创建文明型社区。良好的社会风尚、共同的生活愿望、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创建和谐社区的精神支撑。社区各种组织一定要着眼于增强居民的社会责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教育居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振奋精神、鼓舞斗志,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行为、养成美德,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积极推动理论教育进社区、时代精神驻社区、先进典型在社区,不断增强居民的爱国爱市意识、团结奋斗意识、创业发展意识。要不断创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的内容,大力倡导爱国、诚信、友善、敬业、守法等道德规范,切实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努力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知我社区、爱我社区、奉献社区、为社区争光”的风尚,积极营造社区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二)坚持重在建设,创建服务型社区。社区是具有多重功能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创建和谐社区,要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以群众满意为准则,加强社区公益设施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要积极推进社区就业服务,增强居民的生活幸福感。要积极推进社区社保服务,增强居民的生活稳定感。要积极推进社区救助服务,增强居民的社会信赖感。要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增强居民的健康保障感。要积极推进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增强居民的地缘归属感。要积极推进社区便民服务,增强居民的生活方便感。

(三)坚持资源共享,创建学习型社区。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学习型社区,要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全方位、多形式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要有效整合优势资源,让人们接受各种智能、技能、体能方面的培训提高。要积极开展社区教育,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要不断优化学习环境,把社区建成广大居民求知的课堂、心灵的家园。

(四)坚持安居乐群,创建友好型社区。良好的治安环境是人的基本需要,良好的人居环境和人际关系更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一个和谐的社区必定是安全、宜居、友好的社区,有一个能够保证人们顺心干事、和谐创业的社会环境。要高度重视社区安全建设,把综合治理工作延伸到社区内各个单位、各个角落。要充分发挥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居民小组的作用,抓小抓早抓苗头,及时消除社区内部反映出来的各种不和谐、不稳定因素。要切实抓好社区环境建设,为社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社区单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坚持激发活力,创建凝聚型社区。一个和谐的社区,既是社区内各单位、各家庭团结和睦的社区,也是人人充满活力的社区。因此,社区党建工作和和谐创建活动要努力实现“全覆盖”。要扩大社区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要扩大和谐单位创建工作的覆盖面,努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社区和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要扩大和谐家庭创建工作的覆盖面,通过家家户户的稳定和谐,促进整个社区的稳定和谐。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保障机制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借鉴吸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好做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立健全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体制机制。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制。和谐创建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组织领导尤为重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和谐创建活动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逐步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始终抓住城市和农村这两“块”、各行各业这一“条”,努力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无论是社区和村镇的“块块管理”,还是各行各业的“条条管理”,都要把和谐创建活动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统一起来,科学制定符合实际的和谐创建活动规划。各级党委宣传部和文明办要认真履行组织、协调、服务、指导的职能,通过不断完善议事制度和工作制度,积极协调民政、公安等部门抓好城市和谐社区创建,协调农业等部门抓好农村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创建,协调各行各业抓好和谐单位创建,协调辖区内具有较强实力和能力的单位对口社区、村镇共建和谐,协调妇联抓好和谐家庭创建,从而形成推进和谐创建活动的整体合力。

(二)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人民群众是和谐创建活动的主体,是和谐创建活动的实践者和创建成果的受益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引导群众广泛参与,不断扩大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社会基础。要问计于民,悉心听取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凡有关和谐创建活动中的重要决策,都要积极听取吸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要贴近于民,按照“三贴近”要求精心策划组织各类活动,不断扩大和谐创建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要服务于民,把和谐创建活动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使创建过程成为服务群众的过程,让人民群众从和谐创建活动中得到实惠。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宣传和谐创建活动中的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形成人人追求和谐、人人维护和谐、人人促进和谐的良好局面。

(三)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激励对于推动和谐创建活动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科学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可以先从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着手,研究制定和谐创建活动的评价标准和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备的指标体系,使和谐创建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注重城乡、地区、行业等差别,突出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区别不同情况,分层提出要求。对工作基础好的地方,要提出更高要求,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对工作基础薄弱的地方,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培育指导,突破薄弱环节,尽快抓出成效。对和谐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要进行表彰,对工作进展不力、效果不佳的进行通报批评,既重结果又重过程,考出导向,评出压力,奖出动力,激励各地、各部门创造性地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建设和谐社会篇3

摘 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和谐文化能够为建设和谐社会社会提供精神导向和支撑,是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有助于化解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建立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秩序,这样方可促进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1605(2007)05-0053-03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所勾勒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以宽广深厚的文化眼光,深刻地诠释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蕴涵着价值取向,包含着道德规范,体现着文化判断。构建这样一个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必然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柱、良好的思想文化条件。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途径。

一、建设和谐文化是巩固和谐 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的需要

1.建设和谐文化是进一步明确和谐社会建设的方向、巩固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和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价值,充分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理想越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就越能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既包括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这种共同的理想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纽带。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没有思想上、文化上的和谐,就难以聚集各方力量。建设和谐文化,以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把不同阶层的不同人群凝聚起来,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才能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只有最大限度地统一了思想认识,和谐社会的建设才会有牢固的思想保证。

2.建设和谐文化是进一步完善治国理政方针政策、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治国理政的所有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指导下形成和实现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举措,也受一定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支配。建设和谐文化,可以在更广大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上,倡导和传播和谐理念,并渗透、转化、体现到一切执政行为、执政方式当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可以在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方针、政策时,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把体现和谐精神,追求和谐目标,实施和谐举措,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克服单纯、片面地追求GDP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提高,忽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现象蔓延、思想道德堕落等社会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目标的实现。

3.建设和谐文化是有效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形成和谐社会秩序的需要

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和谐文化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具有化解矛盾、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处理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需要全面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思想、道德等各种方式。建立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精神,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建设和谐文化,可以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帮助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减少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自觉遵守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道德风尚。

4.建设和谐文化是培育和谐文化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道德支撑的需要

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继承的思想道德体系,才能营造团结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二、建设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一种文化是否具有和谐的性质,主要是看它是否有助于化解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增进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秩序,是否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这一价值目标的实现。文化的和谐性质需要把追求和谐作为指向未来的价值目标,必须能够在社会的不断演进过程中营造一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共存、相互尊重的社会氛围。

1.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导向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迅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我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坚持正确导向,对保持社会和谐具有重大作用。要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同时,要努力根据时代变化和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使主导文化不断发展完善,成为不同利益群体共同认定的价值取向和真善美与假恶丑等等的判断标准。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道德建设,营造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

法律和道德是社会规范的两个基本类型,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道德是基于对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公共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光荣与耻辱等一系列价值评价而形成并加以维持的柔性规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道德主要通过造成社会舆论、树立道德榜样、塑造理想人格、培养内心信念等方式,指导人们按照一定的美丑善恶观念决定自己的行为,推动社会形成一定的主流风尚,调节和规范不同层面的社会关系,从而保持和维系一定的社会秩序。一个国家,既必须严格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用法律来调节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同时,又必须有健全的道德精神,用道德来调节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因此,加强道德建设,是建设和谐文化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们要认真落实以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3.倡导和谐价值取向,培育“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

建设和谐文化,要大力宣传和谐价值观念,倡导和谐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要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观念、思想方法,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力求解决矛盾而不制造矛盾,化解矛盾而不扩大矛盾。

4.制定和谐文化发展战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基本功能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从文化的本质来看,文化构成国家或民族的内涵,体现出个性与魅力,是精神和灵魂。从文化的功能来看,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树立鲜明的富有特色的国家或区域形象,扩大影响力。这有利于吸引外资,增强经济实力;有利于提升文化素质、净化和优化人文环境;有利于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力,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当今世界由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过渡正在加速,文化已成为经济增长与文明发展的新的巨大空间,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逐步深化对文化的内涵和功能的认识,把文化建设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只有领导者、管理者对文化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位,制定符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的发展战略,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才能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5.建立和形成新的文化体系

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现代城市文化、国际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是现代社会的共同特点,不同的人文与文化背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不同行为方式,都需要创新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对话、融合、整合与引导。文化不是隔绝的,文化是在传承中发展的,文化传统是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脉络。要创造条件使各种不同的文化从内容、形式、性质、功能以及价值取向、目标取向等在相互接触中不断修正,逐渐融合,形成新的文化体系。当今世界人类文化正面临着全方位的深刻革命和创新,由科学文化走向生态,即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它代表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演进的潮流。它的出现引发了人们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革命,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代替了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用关于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生态世界观代替机械论、元素论。这种趋势必将对整个社会和谐产生深刻影响,建立和形成新的文化体系必须考虑这种变化。

6.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社会生活实际

建设和谐社会篇4

和谐不是一团和气

社会和谐,是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是,和谐不是没有矛盾,和谐社会也不是世外桃源。社会要发展,矛盾总会伴随始终。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动态过程。社会要发展进步,就意味着不断打破原有的“和谐”,在更高一级上形成新的和谐。因此,和谐是在承认矛盾和不断解决矛盾的基础上达到的一种状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社会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妥善地化解各种矛盾,协调利益关系,建立健全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包括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和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等,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公平不是平均主义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应当承认,目前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公平现象,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拉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因此,促进社会公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各项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但是,这种公平决不是平均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力求实现社会公平,但这种公平只能同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我们应树立科学的公平观,看到公平具有的历史性和相对性。公平总是相对于某种规则或相对于某种不公平状况而言的。强调公平,并不是否认差别,更不是追求平均主义。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这个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大力促进社会公平;又量力而行,根据实际可能切实维护社会公平。

既是紧迫任务又是长期任务

建设和谐社会篇5

[关键词]社会共识;利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1-0010-0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而长期的艰巨事业,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完成。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都来参与这项伟大事业,就必须凝聚全社会的共识。中央已经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要让这个目标转化为社会共识。尽管没有人反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们也都希望生活在和谐社会中,于是,提出凝聚社会共识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似乎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话题。其实不然,虽然没有人反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们也都希望生活在和谐社会中,但是,的确有人对于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有疑虑。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这种疑虑是有一定根据的,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社会共识的基础是社会成员利益的一致

社会共识就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对某个目标、某种价值观、某种判断的认同。我们在这里所讲的社会共识与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共识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在某个特定的群体中也存在着共识。比如,在一个班级中共同学习的学生会对学校、老师,甚至某个歌星形成共识。但是,一方面这种共识的范围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种共识主要是一种感性共识,感性共识往往缺乏深刻而一致的利益基础。感性共识基础上的共同行动往往不具有持久性。社会上存在的大多是这种感性共识。

社会共识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识,而不是社会的某些成员之间的共识。从宏观上看社会共识是在各个阶级、阶层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达成的;从微观上看是在每个社会成员之间达成的。社会共识虽然也包含感性因素,但更多的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更根本的是,这种理性思考是基于自身利益的。没有一致的利益,就没有社会共识。社会共识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它都不过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决定了社会存在的本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所以,在全社会乃至世界范围内,要达成广泛的共识并不容易,其原因就在于存在利益的冲突。

很显然,由于资源和财富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社会成员之间很难达成共识。但是,很难达成共识,并不意味着就不能达成共识。生存逼迫人们达成共识,结成社会。社会契约就是一种社会共识,这正是卢梭等启蒙思想家早就论证过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离开了社会,人就无法生存。达成契约、组成社会,这是人类最低限度的共识。失去这个最低限度的共识,人将陷入野蛮状态。经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人类保持住了这个最低限度的共识。

除了根本利益的一致之外,互利共赢的思维也是达成社会共识的条件之一。过去社会成员之间很难达成共识,一方面是因为确实存在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极端的、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导致的。对立的社会成员之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存在其他的选择。当然,互利共赢的思维方式的基础还是彼此利益在最低限度上的一致。如果没有彼此利益在最低限度上的一致,只能是有你没我,那就不可能形成互利共赢的思维。

二、凝聚社会共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奋斗目标,包括几个具体的方面: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等。要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绝不单单是执政党和政府的事情,必须凝聚全社会成员的力量,形成社会共识,来共同为之努力。所以,形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识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识使我们找到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也找到了社会的黏合剂。富民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新中国成立60年来,虽然我们历经曲折,但是这个心愿从未改变,今后也不会改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这个心愿。正像邓小平所讲的,改革开放前,我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得并不清楚,只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才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步入了正轨。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探索就结束了。因为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立足点,或者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被人民群众接受,是因为在这条道路上,人民群众提高了生活水平,真正得到了实惠。而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是不断提高的。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水平,一方面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在生产力发展有限的情况下,要协调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实现社会各方面的互利共赢。社会各方面的互利共赢就是社会的和谐。所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体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利益,完全可以成为社会共识。这个社会共识是当今社会的黏合剂。如果没有这个共识,人们都各自为自己的利益努力,那就难免会出现各种不和谐的局面,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发生暴力革命,这将是中华民族的灾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避免这种灾难的发生。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识会促使我们找到调节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冲突的机制。如前所述,社会资源和财富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和财富在全社会中进行分配,必然会引起矛盾和冲突。尤其是在社会成员政治和社会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强势者必然要占有更多的财富和资源,甚至侵占弱者应得的那部分。这是导致社会冲突乃至暴力革命的根本原因。目前,我们尽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并没有消除社会不公正现象,实现我们曾经希望的社会成员的平等,所以,在现实社会中,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各种冲突并不少见,近几年来还呈现上升趋势。面对这种状况,党和政府,包括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要努力找到解决的办法。也正是基于这种状况,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把这种执政理念转化为社会共识,从而促使我们去寻找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在一定意义上说,因为过去的发展模式积累了大量的问题,导致了现在的矛盾冲突,所以,必须转变发展模式,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长远的发展目标,科学发展观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方法是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具体来说,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其中就包含了统筹社会各方利益,协调各方冲突的思想。这既是一种发展思路,也是一种化解矛盾冲突的方法。如果社会各方面都能秉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识,那么,就不难找到化解矛盾冲突的方法。

三、当前影响社会共识达成的原因

人人都希望生活在和谐社会中,没有人反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是,希望生活在和谐社会,并不能保证生活在和谐社会,这是可能和现实的问题,现实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毋庸讳言,人们认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目标,但是,对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心存疑虑。这是当前影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识达成的根本原因。

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主张就是主流意识形态,舆论所反映的必然是这种主流意识形态,而主流舆论并不能反映全部社会意识。马克思早就说过,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也就是说,在任何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不能涵盖全部社会意识,它只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在我国也不例外。正是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其他社会意识的存在,表明社会共识的达成还有一定距离。影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识达成的原因,或者说致使人们对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有疑虑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局部利益冲突。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尤其是中国共产党这个政治核心更加保证了全社会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但是,根本利益的一致并不能绝对保证社会成员之间的局部利益不发生冲突。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我们一直承认三大差别的存在,并致力于消除这些差别。承认三大差别的存在,就是承认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仅以城乡差别为例,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为地把城乡居民分割开来,形成了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附着在户籍身份上的各种待遇的差别是人们最直接和最深刻的感受。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通过工农产品的剪刀差,把巨额的资金转移到了工业上,发展起了工业,强壮了国力,但同时也必须承认相当一部分财富补贴给了城市居民。当然,这是有历史原因的。最近一个时期,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距离彻底改变还有相当的差距。因为,解决了过去的老问题,又出现了新情况。比如,虽然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逐步消除了,而且国家不仅免征农业税,还对农产品给予补贴,但是,农民的社会保险还落后于城市居民,尤其是许多地区出现了被征地农民得不到合理补偿,甚至是强征农民土地的情况。还有大量的农民工虽然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相对于城市居民,他们的付出和收入依然不成正比。农民的弱势地位还没有完全改变。

社会成员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的情况下存在的利益冲突,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那就是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也就是说尽管我们建立了公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依然存在社会不公正。[1]我们以人大代表的选举为例,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地位一律平等。但是,宪法理念要完全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还需要一个过程。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从它的代表构成就可以看出工人、农民的政治地位的差别。现在,每名全国人大代表所对应的人口基数,农村是城镇的4倍。也就是说,假定100万城镇人口可以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的话,那么400万农村人口才能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种选举办法是《选举法》明确规定的。所以,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要逐步实现城乡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力图改变这种不公正的状况。

我们再来看这种利益的不平等达到了什么程度。在我国标志着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早在2004年就已超过了0.4725,有的研究结果认为已经超过了0.5。据《福布斯》富豪榜公布的2007年的数据,在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人数近100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中国首富总资产已达1300亿人民币,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刚刚达2000美元,全国还有近3000万人处于贫困状态。在中国最富的20%的人与最穷的20%的人的收入差距达11.37倍。[2]有人甚至认为,我国当前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警戒线,正在逼近危险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在我国社会成员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是具体的社会成员之间还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冲突,这种利益的差别和冲突必然影响到人们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显然,人人都希望消除差别和冲突,生活在和谐社会中,但是一部分人也对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疑虑,尤其是弱势群体。社会意识毕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要全体社会成员毫无保留地达成社会共识是不现实的。

2.市场经济本身的负面作用。市场机制的核心原则就是依据价值规律,由市场自身对资源进行分配。历史证明,市场原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无论我国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其他国家所实行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其共同点都是市场经济,都要求由市场根据价值规律对资源进行分配。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市场经济也不例外。市场经济在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消极的东西。

市场经济以利益最大化为驱动力,逐利是它的本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引用托・约・登宁《工联与罢工》中的一段话说:“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如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3]这种状况在我国也不幸出现了。山西的黑砖窑事件,河北的三鹿毒奶粉事件,以及为人诟病的血汗工厂,无不说明以资本为纽带的市场存在巨大的负面作用。

市场经济有多重负面影响,仅就其对社会共识的达成具有不利的方面来看,至少有如下两点。一是无序的市场竞争容易造成收入差距的逐步扩大,进而导致两极分化。这是自由竞争的直接后果。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是在等价交换原则下机会均等式的形式上的公平,强调的是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而追求结果的差异又是竞争的固有内涵。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尽管每一个参与者都期望自己获胜,但现实是残酷的,有竞争就有分化,胜利者获益,失败者受损是竞争的必然结果。同时,上一次竞争的获胜者将会由此获得参与下次竞争更为有利的自身条件;而失败者则正好相反,有的甚至可能失去再次竞争的能力。这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随着一轮又一轮的竞争最终必然由收入差距的扩大,发展到贫富两极分化。二是竞争的无序和不正当性的存在,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市场经济中,个人趋利性的冲动,如果失去了法纪和道德的有效约束,就会恶性膨胀,催生出极端利己主义的怪胎。一些人将自己封闭在狭隘的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中,见利忘义,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也就是说,虽然从总体上说,市场竞争是一种有序竞争,但是从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和现实表现来看,竞争的无序和非正当性一直未能彻底根除。一些人信用缺失,试图超越市场规则和商业道德,以获取个人私利。这些人以欺诈或强权的面目出现,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人际信任,恶化了人际关系。当然,任何国家,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些问题。那种试图彻底根除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想法,只是浪漫主义的空想。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消除这些负面影响。

在我国当前社会中,除了存在上述野蛮现象之外,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权钱交易、的状况。成为社会的毒瘤,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显然,市场经济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容回避的消极后果。虽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消除这些负面影响而提出的,但是,面对这样的现实,人们完全有理由怀疑这种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的可能。这自然就影响到了人们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识的达成。

3.政府的执政能力及公信力不足。社会现实中的消极状况已经清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是无法回避的,关键是能否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在根本上取信于民。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其组织和动员能力即执政能力是不容怀疑的,但是,这种执政能力并非完美无缺,否则,我们党也没有必要提出在新时期提高执政水平的问题。事实上,世界上任何一个党的执政能力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一定程度上执政能力的欠缺,必然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多发的状况。近年来,全国频繁发生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上访、集会、请愿、游行、示威、罢工等,数量多、人数多、规模大。从1993年到2003年间,我国数量已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200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统计数据)近几年,逐年增多,规模上千人的占较大比重。如湖南省嘉禾县“株连九族”式的野蛮拆迁事件、河北省定州市的征地事件引发的冲突曾震惊中央和全国。学者胡鞍钢曾根据政府公开资料统计,1994年后,全国数量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1995和1996年增长速度在10%左右,但1997年后迅速加快,1997至2004年期间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5.5%。”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近十年来的快速增长态势。[4]2006年达到约90000宗。2007年、2008年持续增长,规模和影响都越来越大。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湖北石首事件是其中的典型。

人们不禁要问,改革开放30年了,经济大发展,人民的生活也比改革开放前有了很大改善,为什么反而会出现愈演愈烈的呢?这就要分析导致的原因。有学者认为“经过研究和分析,初步确定在中主体80%以上是关于维权的,另外一些就是社会纠纷、社会泄愤和聚众犯罪。维权事件的基本特点有四个:第一,它是利益之争不是权力之争。相当多的并不是政治问题,而是经济问题,是可以用人民币解决的问题。第二,规则意识大于权利意识。中国老百姓维权时更在意规则,比如政府的许诺而不是宪法赋予的权利。第三,反应性大于进取性。一般来说,是你找老百姓的麻烦,老百姓才对付你,他们不会主动找茬。第四,目标的合法性与行为的非法性共存。目标是合法的,但是行为中有一些非法,比如打破了窗户,打了人。这四点是我对中国目前最基本的总结,80%以上是这个问题。所以对这个问题要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不管在中有人表现出什么样的敌意,终归它还是一个利益之争”。[5]这就是说,绝大部分的起因是因为群众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在我国,群众所关注的主要是经济权利和自身安全,很少考虑政治权利。群众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受到了侵害,而得不到解决,才逐渐演变为。瓮安事件虽然不是由群众的经济利益和安全直接受到侵害引起的,但却是由于长期以来群众经济利益受到侵害,安全得不到保障,一个偶然的事件导致的社会泄愤事件。那到底是谁侵害了群众的权利呢?普通民众自身难保,不可能侵害别人。侵害民众权利的只能是强势者。强势者包括黑恶势力、基层官员,甚至是基层政府。当群众维护自身权利的诉求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和解决后,就在所难免。这充分说明,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不适应社会的需求。执政水平低的政府当然缺乏公信力。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基层政府虽然没有直接侵害群众的权利,但是其行为严重地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例如,在被舆论炒作得沸沸扬扬的陕西农民周正龙拍摄华南虎事件中,当众多的事实和论证已经证明这是一起造假事件后,陕西省林业厅仍然信誓旦旦地讲周正龙确实拍摄到了野生华南虎。当后来事实不仅证明这是一起周正龙个人造假事件,而且陕西省林业厅和镇坪县也参与其中的时候,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了强烈的质疑。类似华南虎事件并不少见。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群众都希望社会和谐,但是不可能没有疑虑。要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并动员群众一起行动是有难度的。

四、达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识的途径

既然我们已经分析了影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达成共识的原因,那么就不难找到解决的方法。

首先,尽量减少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任何国家中的社会成员都存在最低限度的利益一致性,没有这种最低限度的利益一致性,这个国家将面临分裂。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确保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核心政治力量,更加保障了这种根本利益。完全消除利益差别是不可能的,当下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尽量减少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把利益差别控制在社会成员可接受的程度内。具体来说,就是坚决遏止两极分化。两极分化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对立,加剧社会成员之间的不信任。人们之间互不信任,又何谈达成社会共识。

其次,确保社会成员的民利。只要仔细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不论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遭受侵害,还是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突出,无不与社会成员民利的缺失有关。民主之所以能深入人心,成为世界潮流,是因为民主有效地防止了少数强权者对普通民众的侵害,保护了普通民众的利益,也有效地降低了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列宁和邓小平都讲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要弄清民主和法治的针对性。民主肯定是说要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法治是说全体社会成员都要依法办事。这是正确的。但是在当今的中国,法治不仅仅是要求公民遵守法律,更多的是应该针对政府和官员为代表的公权力,要实现对公权力的制约。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已成为共识。公权力膨胀,得不到制约,时常侵害公民利益。这种普遍的现象不仅直接侵害了公民的经济利益,也侵害了公民的民利。为了保障公民真正实现当家作利,必须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像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到的那样,实现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使政府真正成为为群众办事的政府。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能否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关键在党和政府。舆论宣传十分重要,但是党和政府的行动最终起决定作用。只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肯定会转化为社会共识,人民群众也会自觉地为这个目标而奋斗。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实现党的目标,也是为群众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郑广永.公有制条件下的社会不公正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4).

[2]减少不平等?熏中国需要具有包容性的增长[A].亚洲的分配不均[R].亚洲银行发展报告,200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押829.

[4]于德宝.当前的特点和原因[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6).

建设和谐社会篇6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而且,《决定》还多处提到要加强农村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与法制建设,这说明党中央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高度重视。

第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主要的对象应该是农村中为数众多的农民。一方面,由于农业产业化的日益发展,农村中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而这些农民工又没有得到很好的劳动保障,从而导致劳动关系紧张。因此,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的就业和权益保障问题。

第二,加强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也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发展。由于农村长期缺少资金兴办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没有得到落实,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恶劣,文化设施严重缺乏,等等。《决定》特别强调要统筹城乡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建立覆盖城乡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最重要的也是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环境治理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大量高污染的产业向农村地区转移,使部分农村地区的环境严重恶化,甚至危及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命安全。同时由于农村缺少资金改善环境,使村容村貌整洁和农村的安全饮水都成为严重的问题。因此《决定》强调指出,要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在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同时,也要着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

第四,加强法制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其中很多内容涉及对农民权益的保障。首先农民占据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要保障民利和扩大公民的参政权利,应该首先扩大农民的民利。其次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再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尽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实行农村的社会保障。

新农村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央近几年作出的两个重要部署,“十一五”规划把两者并列为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又把两者并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新时期,缩小城乡差别和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已成了当务之急。

这几年随着东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不仅在城市建设上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农村的差别尤其明显。这是因为随着东部地区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东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除。相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农村的精壮劳动力大量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农村变得更为衰败和落后,中西部地区的“三农问题”也变得更为突出。

同时,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大批农村劳动力向东部地区迁移,还对我们国家整个交通运输和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东部地区的社会管理变得更加繁重,中西部地区农村由于精壮劳动力的外迁形成的农村空洞化而带来的人口、治安、生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都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重视和推动中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将重点用于中西部地区,尽快使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善,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还需要指出的是,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重视保护在东部地区务工的中西部地区农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国家要制定法律规范东部地区的政府和企业担负起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外来务工者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和住房等的公共服务费用,同时要增加这些外来务工者的劳动收入,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实行这些措施,虽然一时会增加生产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可以调动外来务工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采取的基本举措。

新农村建设与和谐文化的建设

社会的建设必须有一种精神力量为支撑,因此,不管是新农村的建设还是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精神支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但由于当前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传统的农业文明正向现代的工业文明转化,作为这种巨大转型中的主角――农民,其传统思想观念和精神信仰正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由此而带来的不和谐因素深刻地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农村中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是非善恶不分、迷信活动泛滥、赌博等丑恶现象不断蔓延,在有的地区流氓恶势力主导农村的社会。农村干部作风粗暴,私欲膨胀,在征地拆迁、计划生育、集体财产管理等问题上严重损坏农民利益,导致干群关系十分紧张。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整个社会的和谐文化才能建立起来。

首先,要加快建立社会补偿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增进农民的幸福感。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是从事农业的农民还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为国家的建设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从事最艰苦的工作,但是他们得到的报酬和社会福利是整个社会最低的,农民是目前社会中最大的弱势群体。因此,要建设农村的和谐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尽快建立社会补偿机制,加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使农民能够早日享受到,或者尽可能地享受到一个公民所应该得到的平等待遇。这样他们的心理才能保持和谐与平衡,才能自觉地拥护党的领导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自觉地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其次,要加强党对农村的领导,加强对农民的精神文明教育,加快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目前农村的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农村党员素质低下,党对农村的领导比较薄弱,个别农村甚至处于恶势力的控制之下。因此要加强党对农村的领导,充实农村党组织的力量,选派得力的干部到农村中去开展工作,以便打开新农村建设新局面。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精神文明教育,第一是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仰教育,用改革的精神激发他们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活力,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第二要提高农民素质,通过教育使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转下页)(接上页)质、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意识得到提高。要在农村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使绝大多数农民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并且要拓宽农村培训领域,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要着力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向农民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创新能力。

再次,要加强农村的文化事业建设。发动农民群众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利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方式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实现身心和谐与人际和谐,以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同时要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在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也要发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踊跃捐助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

同时,还要重视乡土文化建设,开发乡土文化资源,以传统文化激发农民的自信心和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乡土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建立的具有区域特征的精神文明,对农民具有非常强烈的亲和力,它既是团结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也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积极挖掘农村现有的、自己身边的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活动和精神产品,通过保护与培育乡土文化,激发和培养农民的文化创造力。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处理好与乡土文化接近的宗教文化,对信教的农民要善于引导和适当保护,使他们追求真善美的宗教价值观,避免他们误入的歧途,从而使宗教为构建和谐的新农村服务。

建设和谐社会篇7

一、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思想为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社会风尚、行为规范、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为一体,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题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自觉认识和向往,代表了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社会主体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水平。和谐文化是人们依附的精神家园,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之一。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社会成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内含着社会群体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谐文化以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

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过去的发展中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而且面对人类文化多元发展的趋势,依然具有强健的生命力。中国文化独异而优良的精神特质,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和谐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传统中的和谐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提倡宽和处事、协调团结。孔子提出的“以宽厚处事、协和人我”的理想人格,就是为了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则集中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在人与自然方面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睦共处、亲密友好。

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人的和谐文化精神。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须的社会环境,用和谐文化培养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重要的价值取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中,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也就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

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和谐文化支撑

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撑。为社会发展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是和谐文化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理想越能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就会越能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既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实施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

和谐文化的核心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中国源源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优秀传统文化储蕴了丰富的内涵,对社会发展进程产生过重要作用。即使在今天乃至未来,其积极的内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长期熏染、代代传承,使整个中华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等方面渐趋认同,才形成了一种民族风骨和气度,培养了一种民族的品格和精神,并逐步发展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动力,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资源。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和谐文化作支撑。对于今日的中国来说,如果没有文化的提升,没有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可能的。在文化提升中,要对传统文化蕴含的积极的、进步的、精华的东西予以新的诠释、转化和改铸,赋予其时代内涵,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类文化多元发展的走势,我们在保持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多民族文化,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现代中国文化注入了更为强健的生命活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始终不懈地走综合创新之路,中国文化一定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成为人类现代多元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一元,也必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支撑力量。

建设和谐社会篇8

关键词:和谐大学;以人为本;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我们要从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正确把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统一,切实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目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人均 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从国际上看,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阶段,可能成为一个快速增长期,也可能成为一个经济社会矛盾多发的徘徊期。这一特殊时期的新趋势、新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我国国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除煤炭外,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基本上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石油为世界人均水平的8%,铝为10%,铜为26%,铁为45%。因此,我国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并日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3)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20世纪80年代的城乡收入差距是1.8∶1,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2.5:1,2003年是3.2∶1。我国10%的收入最高者与10%的收入最低者的差距是19倍,俄罗斯是15倍,印度是7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地区差距也在明显加大,西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东部的40%。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在世界100位之后,尤其是还有近2600万农村贫困人口,2200多万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贫困人口。高校贫困生相对增加,现在普通高校有1400万在校生,按照20%统计,就有280万人是贫困大学生。我国要实现现代化,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和谐大学建设,内涵十分丰富,需要用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观点全面把握和深入研究。概括讲,和谐大学有以下特点:(1)更加注重教育的人文性。树立教育的生命性、未来性、社会性价值,坚持人性化架构、人文化建设、人格化塑造,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文化素养的生命个体。(2)更加注重教育的协调性。强调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加强教育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3)更加注重教育的持续性。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社会承受力。(4)更加注重教育的多样性。强调教育体制多样化,教育类型多样化,办学模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在和谐大学这个办学目标下,使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地调动,一切力量充分地凝聚,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进发,一切创造知识的源泉充分涌流。

根据和谐大学的特点,高校应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地。

1.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高校党委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履行五项职责。(1)把好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统筹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三大任务。(2)抓好大事,集中精力抓好学生培养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管理等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工作。(3)用好干部,着力构建“赛马场上选骏马”的干部选拔评价机制。(4)带好队伍,坚持严格管理,从严要求,切实加强高校党政管理队伍、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和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5)加强党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树立现代大学理念。大学理念是对大学的本质、功能、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和理性认识,由此形成的对大学具有全局性影响的观念体系。现代大学理念包括:

(1)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努力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和谐统一。善于将教育的社会要求转变为个体的自我要求,因为任何教育只有成为自我要求时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现代教育逻辑支点的核心是不断提升人自身建设水准。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价值理想和思维原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最广泛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是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让人能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

(2)崇尚学术的理念。坚持求真务实,严谨创新,学术自由,追求卓越。大学追求的目标是学术。现代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学术方向与时俱进,学术人才有大师名师,学术成果有重大影响,学术平台有交叉融合。学术需要积淀,学者需要执着。注重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知识产权存量。营造学术自由的宽松环境,自主创新,自行选择学科发展方向,自由确定科研项目。崇尚学术与学术进步,需要整合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科学与人文、理论与经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实现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和谐统一。

(3)服务社会的理念。21世纪的大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坚持高校为社会、经济、文化服务,不仅要在文化传播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而且要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深入研究美国“硅谷现象”和英国“剑桥奇迹”。现代大学应成为国家发展的思想库、科技发展的发动机、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努力实现大学的崇高使命与学术研究的和谐统一。

转贴于 (4)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既要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在学校发展格局中的基础性、全局性、标志性地位,又要重视发展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做强“三块品牌”;“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协调,学校导向政策的协调,学校与社会公共关系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教育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实施科学决策,减少和规避风险,加强成本核算和效益理念,提高投入产出比,努力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

(5)面向世界的理念。坚持高校对外开放,勇敢走向国际教育舞台,大胆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借鉴国际教育成功经验,加强全方位、高层次国际教育合作。加大合作力度,丰富合作内涵,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努力实现教育的国际性与民族性、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和谐统一。

(6)引领社会的理念。坚持着眼未来,引领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建立“前瞻性大学”的新理念。古希腊大学是哲学思维的场所;中世纪大学是传播人文知识和道德真理的圣殿;20世纪,大学才走出“象牙塔”,成为推动工业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的本质是趋向未来的,大学的功能在:于生气勃勃创造未来。和谐校园不仅要走出还要超越“象牙塔”,创造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引领社会前进,努力实现服务社会与引领社会的和谐统一。

3.坚持人的协调发展的原则。人的协调发展,是指人在发展过程中与所处环境、条件的互动与和谐。人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基础,协调发展,则是全面发展的保证。人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自身发展的协调。所谓人与社会的协调,就是要探索学生的主体性与社会化结合发展的协调状态,既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竞争性,克服依赖性;又要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性、合作性,克服自由化。所谓人与自然的协调,就是要强化学生统筹发展的意识,提升对自然的责任,反对物质享乐主义,引导学生探索与自然协调发展。所谓人自身发展的协调,就是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知识与能力、素质与职业的协调发展。坚持人的协调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以下意识:一是民本意识。重视培养“亲民、爱民、为民”思想,努力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二是民主法制意识。培养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遵守法律的观念和素质。三是公平正义意识。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观念,公道正直地为人处事,维护社会公义。四是生态责任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观念,关心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生态后果,形成正确的生态责任感和义务感。五是诚信友爱意识。养成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与人融洽相处的良好品德。

4.提升全面发展的认识能力。我们的教育不仅要给学生第一次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一种全面发展的认识能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后一种功能在当今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创造性人才需要具有全面的认识能力。包括:感性的认识能力,善于观察事物,通过试验研究问题;悟性的认识能力,直觉思维,从现象中提炼条理化认识;抽象的理性思维能力,掌握人类已有的理论知识;具体的理性思维能力,抽象上升到具体,善于分析具体问题。只有提升上述全面发展的认识能力,才能给学生奠定终身教育、自我发展的牢固基础。

5.弘扬团结合作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的文化中,“和”是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和”就是和顺、和美、平和、和谐。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团结和谐。弘扬团结合作优秀传统文化应是构建和谐大学的重要内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五个方面:(1)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2)推崇仁爱原则,倡导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 (3)重视人生价值,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义务;(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5)重视道德实践,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集中到和谐大学建设,就是要弘扬团结合作的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合作是一种美德,它体现互尊、互爱、互助、互谅的精神;团结合作是一种胸怀,它表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谦和、善待他人的情操和气度;团结合作是一种方法,它要求友好共事,平等相处。

6.要培养青年学生的合作意识。当代社会,竞争与合作共生共存,学会竞争,必须学会合作,合作能力就是竞争能力。学会合作是做人做事的基础,必须教育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宽容,学会协调,学会沟通。沟通协调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也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未来社会与人相处的能力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超过工作本身。要教给他们沟通和协调的方法和技巧,其中诚信、尊重、宽容、微笑、热忱、赞美是最重要的。

7.要加强教师创新团队建设。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努力探索新的人才组织模式,大力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在学科交叉、技术集成、知识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个人作用越来越小,成就事业的关键在于群体的合力。目前,高校的学科建设和重大项目攻关,技术转移过程的系统集成和技术整合,都需要加强团队精神和集体合作。基本原则是,“项目带动,优势组合,规范权益,共同发展。”高校要在组织上、管理上创新,打破影响创新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制度壁垒,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以创新平台为载体,以拔尖人才为核心,组织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中心,构建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创新团队。

8.要加强干部队伍团结。团结就是要有凝聚力,要有亲和力。善于团结,善于合作,是干部的基本功,是最主要的成功之道。团结的前提是形成共识,共识的前提是沟通,沟通的前提是以诚相待,换位思考。加强团结,要靠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必须发扬民主,集体决策。

上一篇:熊猫的作文范文 下一篇:读红楼梦有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