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间的句子范文

时间:2023-10-17 18:17:41

关于时间的句子

关于时间的句子篇1

1、对活者的人来说,是没有明天的;死了的人则没有今天。

2、人若是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3、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4、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须正视欲匆匆溜走的时光。

5、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我们的后面。

6、向今天献出自己的人,没有哪一个昨天是给浪费掉的。

7、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计利用时间。

8、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就越感到失时的痛苦。

9、时间一点一滴凋谢,犹如蜡烛漫漫燃尽。

10、我总是感觉到时间的巨轮在我背后奔驰,日益迫近。

11、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

12、岁月是百代的过客,而逝去的年华也是旅客。

13、我的产业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

14、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15、时间乃是万物中最宝贵的东西,但如果浪费了,那就是最大的浪费。

16、夜晚给老人带来平静,给年轻人带来希望。

17、时间是一笔贷款,即使在守信用的借贷者也还不起。

18、零碎的时间实在可以成就大事业。

19、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20、时间象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

21、抓住今天,尽可能少的信赖明天。

22、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

23、得到时间就是得到一切。

24、把握时间观念,同认识一个人一样,相见易,相识难。

25、珍惜时间可以使生命变的更有价值。

26、你若需要时间,还得自己把他造出来。

27、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时间就是一种财富。

28、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

29、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连一分钟都无法休息。

关于时间的句子篇2

2、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是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

3、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4、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不能伤害我们。

5、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

6、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

7、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

8、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9、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

10、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在我们背后。

11、即将来临的一天,比过去的一年更为悠长。

12、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于延长了人的寿命。

13、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14、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

15、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

16、你热爱生命吗?那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17、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18、抛弃今天的人,不会有明天;而昨天,不过是行去流水。

19、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

20、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二十丽姝,请来吻我,衰草枯杨,青春易过。

21、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

2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3、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24、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

25、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

26、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卓别林

27、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好的成绩来。

28、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29、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30、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31、我们若要生活,就该为自己建造一种充满感受、思索和行动的时钟,用它来代替这个枯燥、单调、以愁闷来扼杀心灵,带有责备意味和冷冷地滴答着的时间。

32、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它宝贵。

3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4、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觉失时的痛苦呀!

35、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

36、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

37、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

关于时间的句子篇3

没有人有耐心听你讲完自己的故事,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要说;没有人喜欢听你抱怨生活,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痛;世人多半寂寞,这世界愿意倾听,习惯沉默的人,难得几个。——我再也不想对别人提起自己的过往,那些挣扎在梦魇中的寂寞,荒芜,还是交给时间,慢慢淡漠。(作者:几米)

遗忘是我们不可更改的宿命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没有对齐的图纸从前的一切回不到过去就这样慢慢延伸一点一点的错开来也许错开了的东西我们真的应该遗忘了。(作者:郭敬明)

(来源:文章屋网 )

关于时间的句子篇4

关键词:英语长句;翻译技巧;汉英差异

英语长句由于后置修饰语多、联合成分多以及句法结构复杂,层次感强,因此,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长句的理解一直是难点,因为其不仅需要翻译者对长句拥有很强的理解力,其中包括英语的语法、汉语表达习惯的掌握等,同时还需要具备对其他领域知识的掌握。

一、英语长句的翻译过程

英语长句的翻译过程主要包括理解和表达阶段。

(一)理解阶段。理解阶段主要是指拿到一个英语长句时,首先应紧缩主干,即在通读句子的基础上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以及对句子谓语部分形态、时态、语气等的理解。其次是辨析词义以及区分主从。在理解句子主干结构的基础上,识别出句中词语的形态以及修饰语,从而理解清楚长句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最后是句子的层次,即理清句子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时间顺序等。

(二)表达阶段。表达阶段主要包括调整句子搭配与确定句子的原意。在表达阶段重要的是突破原文句子结构的限制,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调整句子各个层次之间的语序。另外,在理解阶段中完成对句子中心思想以及主从顺序后,按照时间和逻辑顺序,确定句子原文的文体特征,最终确切表达原意。

二、英语长句的主要翻译技巧

在表达一些复杂的概念时,汉语则习惯运用动词以及简短句子去逐点交待,由于英语长句与汉语表达习惯的不同,在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语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差异的问题。语序差异主要是指由于英语长句中习惯运用后置定语,而汉语的修饰词往往是不后置的,因此如果长句中后置修饰语比较多时,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会面临按照汉语的语法习惯去重新排列句子的问题。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则主要表现在叙述逻辑的思维倾向性方面。目前,英语长句的翻译技巧,笔者归纳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顺序翻译法

汉语的语句叙述中通常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英语长句中有些所叙述的内容也是按照时间和空间位置的先后顺序及上下先后进行描述,并且有些逻辑关系与汉语的表达习惯也基本一致。所以,有些长句所叙述的一连串动作基本上是按动作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安排,也有些长句与原文各句的逻辑关系、表达顺序与汉语完全一致时,可按原文顺序译出。

例1:On August 1,the gunboat began her mission,which was,in the eyes of the defenders,a provocative act and seemed to be part of the overall assault which had begun on July 31.

这个句子是由一个主句“On August,the gunboat began her mission”和两个由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组成。前一个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是说明主句性质的从句,在该从句中又有一个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前面的中心词“assault”,由于这一连串的动作基本上是按动作发生的时问先后安排,故可按句子排列顺序依次译出。因此,可译为:“8月1日炮舰开始执行任务,在防御者看来,这是一次挑衅行动,而且似乎是7月31日开始的全面攻击的组成部分。”

(二)逆序翻译法

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的表达在语序上往往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英语句子一般是先主句后从句,接着是将时间及地点状语放在句子的后部;在逻辑顺序的表达上往往是结果及推论在先,原因和条件在后。汉语的语序表达习惯通常是先从句后主句,时间及地点状语在句首;逻辑顺序的表达也与英语表达习惯相反,即先原因和条件,后结果和推论。因此,当英语长句与汉语语句表达顺序不同甚至相反时,这时就有必要将原句按照从后到前的顺序进行翻译,而逆向翻译法正是针对英语与汉语在语序表达习惯上的差异而运用的翻译技巧。如:

例1:It therefore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at,if children are not to waste their time,there will have to be much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future.(因此,如果要使孩子们充分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就得为他们提供很多关于他们自身将来的信息,这个问题显得愈发重要了。)

该句的主干是It becomes...important,这个英语长句属于典型的推论在前,条件在后的语序。为了使该句的翻译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在翻译的过程中适宜采用逆向翻译法,将条件置于句首,推论放在后面,从后面往前面进行翻译。

例2:In July 1996,the college Institute was instructed to carry on their research o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result of which did have a usefulness for market forecast.(1996年7月份,那个大学的研究所接到通知说,如果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市场的预测,研究工作则可以继续进行。)

该英语长句是由on the condition that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属于明显的结果在前,条件在后的语序。在汉译的过程中,应按照逆向翻译法,将条件提前,结果放在后面。

(三)分离翻译法

分离翻译法主要是将英语长句中的某些成分,如单词、词组或从句等,从句子主干中分离出去,自行进行处理,组成句子或短语,以方便翻译者对原文的总体安排。如:

关于时间的句子篇5

关键词:被动句;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94-01

根据新编日语第二册的叙述,日语的被动句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直接被动句又分为以人为主语的被动句和以事物为主语的被动句。间接被动句分为自动词的间接被动句和带宾语的间接被动句。先来看一下直接被动句。

(1) 先生は弟をほめた。(主动句)

(2) 弟は先生に/からほめられた。(被动句)

这两个句子意思实际上是一样的,「先生都是动作者,「弟都是动作承受者。

下面看一下间接被动句。

(3)彼は子供に泣かれた。

如果按照直接被动句的变形的话,他的主动句应该是:

(4)子供は彼を泣いた。

我们可以看出(4)是不正确的。这类被动句没有对应的主动句。新编日语间接被动句中还有一类,就是带宾语的间接被动句。其实这类句子是处于直接和间接之间,可以称之为中间被动句。比如:

(5)私は後ろの人に足を踏まれた。

(5)是存在对应的主动句的。

(6)後ろの人が私の足を踏んだ。

比较一下(5)和(6),可以发现这种被动句中主动句的宾语的一部分成为了被动句的主语。这和直接被动句宾语整体成为被动句主语是有区别的。这种句子具有一种中间性格,所以可以称之为中间被动句。那什么样的句子可以成为中间被动句呢?首先要有对应的主动句—— AがBのCをV。C一般限于身体部分、所有物、亲属朋友等名词。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什么时候更倾向于用被动句。

1、当动作的承受者与说话人关系更近时,比如:

(7)a社長が妹を叱った。

b妹は社長に叱られた。

例(7)中动作者是社长,动作的承受者是妹妹,很明显的妹妹和说话人“我”的关系更近一些,此时用被动句更加自然一些。关于与说话者的远近关系可以如下表示:

我(说话者)>我(说话者)的亲属、朋友>第三者>东西

2、不关心动作者的时候,比如:

(8)a昨日、運動会を行った。

b昨日、運動会が行われた。

像例(8)这样的句子,动作者不明确,或者无需明确的句子,一般都用被动句表达。这类句子就是受西方影响的以事物为主语的直接被动句。如果需要出现动作者时,在被动句中,一般用によって表示。比如:

(8) c 昨日、運動会が学校によって行われた。

3、想要统一成一个句子,并且前后句主语一致时,比如:

(9)a部長が李さんをほめた。李さんはうれしかった。

把这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有的可能变成下面的句子。

(9) b 部長が李さんをほめて、李さんはうれしかった。

但是这个句子的从句和主句的主语不一致,不太符合表达习惯。在这两个小句中,都出现了李さん这个元素,我们可以把主从句主语统一起来。变成下面的句子:

(9)c 部長に褒められて、李さんはうれしかった。

也就是说使用被动,使主从句主语一致,这样更加自然。当然不仅仅这样的直接被动句可以,间接被动句也可以。比如:

(10)a昨日隣の子供が泣いた。よく眠れなかった。

b昨日隣の子供さんに泣かれて、よく眠れなかった。

(10)a是分成了两个句子来表达,主语是不一致的,要想使主语一致,前面的句子就要变成被动句来表达。

4、想要表达出一种受到损害的心情时,比如:

(11)a友達に来られて、出かけなかった。

b友達が来た。出かけなかった。

如果例(11)a.b所表达的基本意思是一样的,就是朋友来了,我没能出去。但是(11)a比b多了一层含义就是因为朋友的到来,我没能出去,感觉朋友给自己添麻烦了,自己受到损害了。当说话者想表达出这层意思时就可以使用如(11)a一样的被动句。再比如:

(12)a私は妹にケーキを食べられた。

b妹は私のケーキを食べました。

(12)a属于中间被动句。两个句子的基本意思也是一样的,就是妹妹吃了我的蛋糕,a多出来的一层含义就是妹妹吃了我的蛋糕我受到损害了。也就是说想表达对方的行为对自己造成一定损害时,可以使用如(11)a一样的间接被动句及如(12)a一样的中间被动句。

以上对被动句的分类及倾向于使用被动句的情况进行了简单地分析,今后将对中日被动句进行一下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关于时间的句子篇6

【关键词】 定语从句 句子结构 关系代词 关系副词

众所周知,定语从句是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是高中生普遍感到难学的一个知识点,同时又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和热点。定语从句在英语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尤其在交际英语和阅读理解中的使用频率很高,而定语从句句子结构的复杂性、关系词的多样性及其运用的复杂性,造成了很多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其文意,在高考中失分率高,在进行交际时也不能自如地运用好定语从句。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我认为要先找到一个教学的重要切入点,让学生沿着这个思路深入剖析定语从句,这个切入点就是在定语从句教学中加强英语句子结构教学。

一、从加强英语句子结构教学入手分析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的结构比较复杂,不像其他从句那样一目了然,但也并非无规律可循。我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定语从句?在复合句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从句叫做定语从句。让学生知道整个句子可以用作定语,并且必须放在被其修饰的名词之后,含定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可分为两个简单句,两个简单句中有一个相同的名词,这一点对判断定语从句是大有帮助的。另外,我还让学生明白一点,那就是所有的英语疑难长句都是由一个个简单句组合而成,例如:Xiao Li went to bed as soon as he came home.其中Xiao Li went to bed和 he came home.就是两个简单句,而它们是由as soon as这个连词连接起来的。

英语简单句的基本结构可以归纳成五种基本句型及其扩大、组合、省略或倒装等等,掌握这五种基本句型,是掌握各种英语句子结构的基础。只要掌握了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就能把复杂的主从复合句化繁为简,做到轻松易学,这同样适合于复杂定语从句的分析。在这里我就很自然的引入了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的复习。

基本句型一: S+V(Vi) (主+谓)

基本句型二: S+V+P (主+系+表)

基本句型三: S+V(Vt)+O (主+谓+宾)

基本句型四: S+V(Vt)+O(多指人)+O(多指物)(主+谓+间宾+直宾)

基本句型五: S+V+O+C (主+谓+宾+宾补)

通过对五种基本句型的巩固复习之后,学生对含定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的拆分和组合就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发现探索的能力,例如:在SBⅠ Unit 4 Reading 中,我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含定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然后运用五种基本句型加以分析,eg.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were killed or seriously injured reached more than 4000,000. 句中有两个简单句The number of people reached more than 4000,000. (主+谓+宾) 和 who(=先行词people) were killed or seriously injured.(主+系+表)。很快就能判断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这样拆分后句子就简单多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就十分的清晰。

二、遵循一定思路逐层深入透彻分析定语从句

在很好的结合句子结构分析定语从句的同时,还应该遵循一定思路和步骤逐层深入透彻分析定语从句。在定语从句的实际运用和分析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觉得还是定语从句的句子结构分析最难把握,这也应证了掌握定语从句的关键还是要加强句子结构的教学。

我认为可以用定语从句五步法去循序渐进透彻分析定语从句:

2.1首先在分析句子结构时,应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分,即找主干(主句)。

以SBⅠ Unit5 Reading 中的The places outside the towns where they were sent to live were the poorest parts of South Africa.为例,我让学生完成的首要任务就是先找出主干The places outside the towns were the poorest parts of South Africa.而且熟悉这是主+系+表的句子结构。

2.2其次找定语从句

在主句找到之后,中间插入的where they were sent to live自然就是定语从句了。这样,一个主从复合句就被拆分成两个简单句了,而且很自然的就过渡到下一步骤。

2.3找先行词

学生迅速的就知道Where是连接两个简单句的表示地点状语的关系副词,相当于in the places,因此就准确的找到了相同的名词,即先行词places。

2.4 确立成分

判断定语从句缺什么成分,确定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作何成分。若缺少主、宾、定语等成分,就选用关系副词;缺地点、时间状语就选用关系代词。

主句They were sent to live.不缺主要成分,只缺地点状语in the places,于是确定先行词places作介宾。

2.5选择合适的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

in the places=in which=where

纵观上述五步法,其中如何选择定语从句的关系词(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一直是很多高中学生难以决择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不能很好地运用复杂多样的定语从句关系词,没有完全意识到定语从句关系词的句法功能对于选择关系词的重要性。关系词处在先行词和定语从句之间,具有三重作用,身兼三职:连接主从句、指代先行词、在从句中作句子成分。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选择与先行词在主句里的语法地位无关,主要是看代替先行词的关系词在从句中担任什么成分,再看先行词表示的是什么(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等),最后看所引导的定语从句是限定性的还是非限定性的。同样的先行词,由于在从句中的成分不同,就选用了不同的关系词,同时还要结合语境来选择关系代词。

例如:This is the place I spent my childhood. (这就是我度过童年的地方。正确答案是where,在从句中作状语)

This is the place we visited last summer. (这就是我们去年夏天访问过的地方。正确答案是that/which,在从句中作visited宾语)

通常学生一看到place就会选择where。

像这样先行词是一样的情况,多数学生对于如何选用关系词更是经常把握不准,主要问题在于他们用汉语思维的习惯导致了这样的错误。上述例子说明学生并没有考虑或掌握利用关系词的句法功能分析选词,所以,关系词的语义固然重要,但关系词的句法功能更不容小觑。关系词的选择是定语从句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定语从句关系词的句法功能作为核心讲授,让学生将关系词的三重作用理解透彻。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定语从句的理解,又为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它打下了基础。

三、结束语

关于时间的句子篇7

关键词: 定语从句 句子成分分析 关系词 记忆口诀

1.绪论

定语从句(Attributive Clauses)是高中语法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如何有效地习得定语从句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以往关于定语从句的教学研究主要是罗列出不同关系词的用法或是讲述做题的技巧,要背要记的条条框框太多,不仅显得过于繁琐,而且枯燥无味,学生花了不少时间学习这些规则,做了大量习题,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为此,笔者结合句子成分分析,针对定语从句中的教学难点,包括关系词的选择,介词后关系代词的选用,that的广泛应用,定语从句中谓语形式的选择,限制性(Restrictive Attributive Clauses)与非限制性定语(Non—restrictive Clauses) 从句的区别,以及限制性定语从句中as和which的选用,通过对比练习,引导学生为每一难点编不同的口诀,加深理解记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什么是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是由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导的从句,作定语修饰主句的某个名词性成分(名词或代词),其作用相当于形容词,所以称为形容词性从句,一般紧跟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后面,被定语从句修饰的名词叫先行词(antecedent),如:

a.God helps those(先行词)who(关系代词)help themselves(定语从句).

天助自助者。

b.He(先行词)who(关系代词)laughs last laughs best(定语从句).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美。

c.All(先行词)that(关系代词)glitters(闪光)is not gold(定语从句).

闪光的并非都是金子。

在a—c中,who和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分别修饰指示代词those,代词he和不定代词all,定语从句紧跟在先行词之后,对先行词进行进一步的限定,如a中,上帝并不是人人都帮,他只帮助那些懂得自救的人,这一意思的表达是由定语从句“who help themselves”完成的。

3.句子成分分析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学好定语从句,就要学会分析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英语的基本成分有六种①:主语(subject)、谓语(predicate)、表语(predicative)、宾语(object)、定语(attribute)和状语(adverbial)。这些基本成分可以组合成各种句子结构,最基本的五种基本句型列式如下。

基本句型一:SV(主+谓)

基本句型二:SVP(主+谓+表)

基本句型三:SVO(主+谓+宾)

基本句型四:SVOO(主+谓+间宾+直宾)

基本句型五:SVOC(主+谓+宾+宾补)

由此可见,定语和状语并不是句子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它们分别对句子中的名词成分和动作成分进行修饰,即使省略,对句子的基本结构也不造成任何影响。定语从句中关系词的选择取决于从句的基本结构是否完整,这就要求学生准确地分析从句中的句子成分,并判断关系词在从句中充当的成分——作宾语还是作状语。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句子成分没有任何概念,有的同学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宾语,什么是状语。为了更直观地呈现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妨用来表示:

可以看出,除谓语动词表达事件外,其他句子成分都回答了一个“wh—”问题(包括疑问词how)。当谓语是不及物动词时,主语和谓语是句子最核心的成分;当谓语是及物动词时,主谓宾一个都不能少,构成句子的基本结构。同一个名词和不同的动词搭配,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如theater,用于不及物动词go后,和介词to一起充当地点状语;用于及物动词visit后,充当宾语。

在定语从句中,关系词包括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引导定语从句时具有三大作用:(1)连接作用(连接主句和从句);(2)替代作用(替代先行词);(3)成分作用(必须在定语从句中充当成分)。连接作用和替代作用都不难理解,我们仔细看一下成分作用。当关系词代替先行词后,它在从句中要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如果该从句中缺少主语或者宾语(表语),就要用关系代词来连接从句;如果该从句基本结构完整,就用关系副词来连接从句。换言之,如何选择关系词取决于从句的基本结构是否完整,缺不缺少主语,从句中的谓语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如果是及物动词,那么缺不缺少宾语。如果从句缺少主语或宾语(表语),句子基本成分不完整,我们就选用关系代词;如果从句基本结构完整,我们就选用关系副词。

4.妙用口诀,巧学活用

在了解了什么是定语从句及如何利用句子成分分析选用关系词后,我们一起通过练结口诀,攻克定语从句学习中的以下难点,成为熟练使用定语从句的高手。

4.1定语从句关系词的选择。

口诀一:

定语从句要记牢,关系代词主宾表,关系副词替状语;修饰名词作定语,先行词后位置找。

练习1:利用口诀一,把下面的两个简单句合并成带定语从句的复合句。

(1)Do you want a friend?You can tell everything to the friend.

(2)A huge crack cut across houses.The crack was 8 meters long and 30 meters wide.

关于时间的句子篇8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词汇语用学的语用充实理论,以“专有名词”和“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为例阐释了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根据语用充实理论,说话人把句子的语义内容和语用因素相互结合陈述的是句子的语用充实命题,至于其他的命题,只有当它们和语用充实命题相关并且是语用充实命题的必然结果时,说话人才对它们进行了陈述。

根据传统的语义学和语用学分工,语义学研究句子所陈述的命题通常具有真值并且表达的是句子的语义内容,因此,当说话人说出句子S时,他通常陈述的只是该句子的语义内容命题。在说话人所陈述的句子S的语义内容命题被确定之后,听话人再根据会话准则和其它语用原则获得该句子的会话含义和前提,从而获得该句子的意义。显然,这种分工过于强调了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称述之间的紧密联系。词汇语用学(Lexical pragmatics)提出的语用充实理论(pragmatic enrichment)(Bluntner;1998)为研究这一传统的语义学和语用学分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此,本文将根据这一理论来重新审视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

一、意义和陈述关系的两原则

1.意义和陈述关系的传统原则

语义学研究的是句子所要表达的语义内容,但是句子的语义内容常常出现在不同的话语语境中,因此,句子的意义可以看作是由话语语境和句子在该语境中所表达的语义内容所构成的函数。根据上述看法,在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句子的说话人之间就必然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如下原则中(Scott Soames;2005:2):“一位坦诚的、具有完全表达能力的说话人以肯定自信的语气在语境C中说出句子S时(该句子不是反话或隐喻,也不具有取消句子正常会话之力的会话含义),他只陈述了该句子在语境C中的语义内容命题。”

2.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

根据词汇语用学的语用充实理论,话语理解等信息处理既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编码或解码过程,也不是一个寻找原型意义或原型特征的过程。作为交际主体的听话人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对目标话语进行不同程度的语用加工。因此,上文提出的原则过于强调了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称述之间的紧密联系,实际上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应该松散和间接得多。

为了便于讨论,本文把句子的语义内容看作为数学领域的“最小公分母”(least common denominator),把讨论范围局限于那些语义内容不随语境变化的“不受指示影响句”(indexical-free sentences)。因为“不受指示影响句”的意义是该句子在所有正常语境中做字面理解时的共同语义内容,不受会话含义的影响,而且这类句子的语义内容常常能表达一个完整的命题,因此,能很好地说明意义和陈述的紧密联系。为此,本文提出了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如果M是不受指示影响句”S的语义内容,那么,说话人通过句子S的正常的、字面的用法就能陈述M的恰当语用充实命题。如果M是一个完整的命题,那么,只有当它结合会话的共享前提,并且是句子S所陈述的语用充实命题的明显的、相关的、必然的结果时,说话人才对它进行了陈述。”

二、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实例分析

根据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说话人的话语并不常常陈述所说句子的语义内容。即使该句子的语义内容是一个完整的命题并且说话人表达的是句子的字面意思。本文将根据这一原则,以“专有名词”和“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为例来阐释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

1.专有名词

先谈不完全描述性专有名词,如“Huanghe River”(黄河)。要正确地使用这个专有名词,说话人不但必须知道它的所指对象(referent)是一条河流,而且也必须知道当他说出句子“Huanghe River is F”时,他描述的所指对象是一条具有F特征的河流。根据语义内容的“最小公分母”构想,我们可以把专有名词“Huanghe River”的语义内容描述成表达式“the x: x is a river & x=y”,变量y代表的是专有名词“Huanghe River”的概念意义,它不具有任何语境意义。然而,人们在使用这个专有名词的时候常常会根据具体语境对它进行语用信息加工,从而获得不同的语境意义。

再看看结构简单的专有名词“曹操”,大家都知道它是三国时期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在使用这个专有名词时,它的语义内容通常会得到语用充实。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对话:

(1)A:你们刘经理这个人怎么样?B:他呀,是我们公司的曹操。

在上述对话中,A对B的话语中“曹操”这一专有名词不能做原型意义的解读,需要对它进行类别延伸,根据具体语境条件进行语用充实。听话人A可以从一系列语用充实项目中进行关联语用选择,确定最佳关联。这些语用充实项目包括“善于纳贤、胸怀大志的曹操”、“善于玩弄权术的曹操”、“欺上瞒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善于纳贤、胸怀大志且具有文学才华的曹操”等。如果听话人A根据具体语境确定B的话语陈述的是语用充实命题“刘经理是善于纳贤、胸怀大志且具有文学才华的曹操”,那么,根据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B在陈述这一语用充实命题时并没有陈述他所说话语的语义内容命题“刘经理是我们公司的曹操”。

2.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 (2)The man in the corner drinking champagne is a famous philosopher.S2. [The x: x is a man & x is in the corner & is drinking champagne] x is a famous philosopher

当句子(2)中的确定性描述语“The man in the corner drinking champagne”用于指称时,说话人的注意力就集中在某个特定的人m身上,他意欲表明的是m是一位著名哲学家,因此,我们根据语境因素对话语(2)进行语用充实就可以获得说话人所陈述的主要语用充实命题(PE2)。

PE2. [The x: x is a man & x is in the corner & x is drinking champagne & x=m] x is a famous philosopher (“m”的内容是m所指明的那个人)

根据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说话人在陈述主要语用充实命题(PE2)时也必然陈述了语用充实命题(PE2a)和(PE2b)。

PE2a. m is a famous philosopher.(“m”同上)

PE2b. m is a man & m is in the corner & m is drinking champagne(“m”同上)

我们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到,语用充实理论能成功地解释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确定说话人的所说或者所述。

三、结束语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语言的语义规则限制了话语在正常语境中所做的陈述。但是,人们根据语义规则所确定的只是能促进言语交际的话语“最小公分母”(语义内容),因此,会话参与人有必要根据具体的语境特征对话语所表达和陈述的信息进行相应的语用充实,从而确定话语的语境意义。因此,希望本文根据语用充实理论在“专有名词”和“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等领域对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的阐释能为这些理论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Bluntner, R. .Lexical pragmatics [J]. Journal of Semantics, 1998a.

上一篇:运动会闭幕式范文 下一篇:黄河诗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