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获奖感言范文

时间:2023-09-20 06:20:31

李娜获奖感言篇1

而在中国体育圈,李娜也绝对是个异类。她个性率直、独立,不恶俗,不媚权,英文水平呱呱叫,而且丝毫不缺幽默感。

她在回答“为何让丈夫做自己的教练”的问题时,俏皮地说:“最大好处是他有‘信用卡’可以让自己刷”。在国外媒体眼中,李娜是一个胆大、脸皮厚、聪明而且打球顽强的中国现代女子。

改练网球吧

殊不知,李娜的成功也是一波三折。

1982年2月26日,她生于湖北武汉的一个普通家庭,5岁半时,当体育老师的爷爷就把孙女送到新华路体育中心少儿体校去学打羽毛球。练了2年多,教练林书惠觉得李娜反应灵敏,移动迅速,但不是打羽毛球的料,“为什么她不晓得用手腕发力,总是用个膀子死打?干脆练网球算了!”

哪知此话成真。一天,网球教练夏溪瑶路过羽毛球场,看到场上练得热闹,就跟林书惠打招呼,“有没有好的苗子给推荐几个?”林书惠喊来两个小姑娘,夏溪瑶把她们引到一边测试了一下,然后拍着李娜的肩膀,让她和几个大孩子赛跑,跑赢了才能进网球队,结果好胜的李娜真的赢了。

在那个乒乓球和排球风靡的年代,李娜父母听说女儿改练网球了,他们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是网球?”虽然这项起源于英国的“贵族运动”早在19世纪中叶就随外国传教士和商人传入国内,但真正在国内兴起也只是最近10年的事。当时李娜家里“收入很少,条件不怎么好”,但父母还是把8岁的女儿送到夏溪瑶教练手里,上午读书下午训练,晚上就住体校。

业余体校条件很差,就连洗澡水都是食堂蒸饭剩下的陈水。她回忆说,“宿舍里就两个破吊扇,夏天闷在蚊帐里睡觉热得很。冬天更难受,5点半食堂开饭,训练到一半,我就得一手拿饭盒一手提开水瓶,飞奔到食堂;因为天黑得早,而训练场没有灯,为赶在天黑前尽量多练会儿,饭打回来得先焐在被子里保温,等天黑透了才能吃上……”

刚开始因为年纪小,李娜总打不过比她大的孩子,每次输了球就坐在场边哭。严厉的夏教练就会吼她:“光哭有什么用,有志气就打赢她们!”倔强的李娜把教练的话听进去了,带着一股子狠劲,咬牙猛练,很快就“打赢了队里的其他孩子”。

夏溪瑶全心培养李娜,除了看中她的资质,还有一个原因:1992年8月31日,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李娜父亲郑重交给夏教练一份“委托书”,说自己身体不好,请她一定把李娜当亲女儿培养。正是这份重托,让夏教练坚定了要使李娜成才的决心。

1996年,李娜父亲终因病去世,家里的担子全部落在了母亲李艳萍的肩上。这个时候,李娜正好被选入湖北省网球运动队。14岁的姑娘似乎在一夜间成熟起来,她加倍刻苦地训练,还把每月拿到的工资和奖金一分不少地交给母亲,叮嘱她别不舍得花钱。次年,李娜拿下了全国网球总决赛的冠军。她说,从母亲身上学到努力做好每件事的道理。

获得冠军后,李娜被耐克公司选中到美国得克萨斯州约翰・纽康比训练场接受7个月的专职训练。李娜很珍惜这次机会,以向妈妈按时写信汇报训练进程的方式,督促自己刻苦练球。17岁时,她已经获得国际比赛青少年组的头奖。

1999年,李娜走上了职业网球手的道路,并很快创出佳绩:2000年与李婷搭档夺得国际女子职业网联巡回赛女双冠军;2001年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囊括女单、女双和混双三项冠军……

退役后再复出

2001年,李娜的排名仅列全球第303名,必须在资格赛中突破重围才能赢取进入巡回赛的资格。2002年,她与认识了8年的队友、同为网坛健将的姜山恋爱,遭到国家网球队反对。同年,在釜山亚运会前,她突然以身体原因宣布退出国家队,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就读,并与姜山确立了情侣关系。母亲后来回忆说,其实女儿退役的真实想法是:她总感觉像是在为别人打球,而且永远只能打一些低级别的ITF(国际网球联合会)赛事,看不到希望,甚至一度不想再动球拍了。

这一离开,就是两年。2004年,中国网球选手李婷、孙甜甜在奥运会夺冠,网球运动在中国得到空前重视。时值全运会召开,体育总局新任网管中心主任孙晋芳特意到武汉劝说李娜复出,承诺会为她提供更多的训练比赛经费,这让李娜觉得看到了光明。

复出前,进行恢复性训练的李娜也犹豫过,毕竟两年没打球,怕打不好。母亲劝她,打不好最多再回学校读书嘛。

就这样,2004年5月下旬,李娜重返赛场,并且一出赛就在北京国际女子网球卫星赛夺得女子单打冠军。接着,她在一系列比赛中连连斩落众多国内外好手,在短时间内就一举夺得了4项国际挑战赛(北京、通辽、乌兰浩特以及北京卫星赛)女子单打冠军。同年10月3日,她在广州首获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WTA冠军,开创中国网球新的历史。

身边的人发现,经过两年沉默,李娜不论在心理还是思想上都有了质的变化。她对网球的态度以及求胜的欲望比以往更加积极,即便她偶尔还会冷若冰霜,还会语出惊人。

“其实训练就跟播种一样,当我打比赛赢球的时候,就是一种收获,丰收一样的感觉。但是必须要明确自己改进以后的目标,每次打球之前我都会想清楚,今天的训练计划是什么,训练课完成的目的是什么。”

今年的澳网赛事结束后,央视主持人问她:“是怎样一种坚定的信念,让你觉得复出后就能达到一流的水准?”李娜回答说:“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想太多,因为有全运会,我们队没有球员了,到大学里面来找我。我想应该是我回报他们的时候。后来我慢慢地,真的是觉得,特别热爱这个项目,虽然有时候心里不愿意承认,但心里头真是太热爱这生活,太爱这大家庭了,所以一直坚强地走下去。”

李娜很幸运,她有一个善解人意的老公。2006年1月27日,李娜和姜山结婚,当年多哈亚运之后,李娜向国家队申请,由老公担任自己的专属教练――这在国家队是从来没有过的。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很容易信任别人的人,唯一可以信任的就是他(姜山),“我选择丈夫作为教练是因为他了解我在球场上的情形。如果我在球场上感到紧张或大叫,他都能理解。如果是其他教练,可能会想‘这个傻妞在球场上干甚么?’”“我有任何的想法,都会第一时间告诉他,也相信他会真心诚意地来帮我,所以在他面前,我是毫无顾忌的,想什么我就说什么。”“以前打得好的时候,特高兴,喜形于色的,我老公就会给我泼冷水。时间一长,我觉得这办法还真不错。不过当我特沮丧的时候,他又永远是鼓励我。”

2006年,李娜打入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单打八强,创下当时中国网球单打选手在网球大满贯中的历史最佳战绩。2007年1月,其单打世界排名达到第16位,成为有史以来单打世界排名最高的中国女子网球选手。

和很多女生一样,逛街购物也是李娜的爱好。老公给她赢球的奖励就是刷信用卡。“我是那种如果第一眼看上这东西就必须要去买的人,要不买心里就会不舒服。”李娜每到一个国家,都想去逛街,特别喜欢在法国逛街,因为那里名牌摆满一条街。“特别喜欢包包,只要我看中了就特别想买。”

一朵带刺的玫瑰

根据中国网球队联合会规定,网球队员拿到的巡回赛收入的65%要上缴,联合会对球员的唯一要求是比赛队员要先把精力投入到网球双打。但李娜喜欢单打,因为只需要顾好自己就行了。如果退出国家训练系统进行独立训练,运动员只需上缴奖金的20%。另外,如果种子选手在国际比赛中打出好成绩,球员可以保留92%的获胜金额。但是球员个人承担一切比赛所需的开销。

2009年,李娜与中国女其他三位顶尖网球选手郑洁、彭帅、晏紫正式脱离国家队,开始走上自负盈亏的职业化道路。

李娜聘请了瑞典籍前国家网球队教练托马斯・霍格斯太(Thomas Hogstedt)作为自己的技术教练,其团队也从原来的夫妻拍档变成了由姜山、托马斯和康复教练阿历克斯组成的“三驾马车”。

同年的美国网球公开赛中,李娜于16强战胜意大利的斯齐亚沃尼,晋身8强,成为首位于此杯赛出线8强的中国女子球手。10月,其世界排名升上第15位,平了郑洁所创的中国球手最高的世界排名纪录。

2010年是李娜大爆发的一年,28岁的她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新高度:与郑洁双双跻身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4强。虽然在半决赛遭到淘汰,但是凭借这一成绩,平了中国球员在大满贯上的单打最好成绩。

了解李娜的人知道,战胜过无数名将的她,不仅球风勇猛,脾气也是急性子、直肠子,就像她胸前的玫瑰文身,绽放,却带着刺。

她说,“文身很早就有了,是一朵玫瑰花,一支丘比特神箭,还有一个心。和姜山相恋时我16岁,现在他成了我的老公。为了这么多年的感情,我想用这种方式来纪念。我觉得这种感谢无法用言语表达,尽管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那种爱情。”

李娜在记者圈是出了名的“孤傲”,很多记者在采访她的时候,总怕哪句话又被“噎”了回来。其实,这里面有误会。“记者说要采访我,我不愿意被采访,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去拒绝,就会以那种‘臭脸’去对别人,然后别人就觉得,你这人不太好或怎么样,传到后来就是,她这人不太容易接触,脾气不好。”姜山形容妻子就像个刺猬,可能扎到别人,但其实是保护自己。

“长刺”的李娜有着非凡的社交能力。一来是天性使然,二则也和网球选手常年旅行、更多接触世界有关。她的幽默和谐趣,经常很快就赢得大批国外球迷的好感。有一次赛后,主办方的支持人问她:“中国女选手现在已经来到了世界网坛的前沿,你们的男选手呢?”李娜歪着头略作思考,“男选手都在中国呢!”全场哄笑。这就是李娜式的幽默。

李娜也跟观众发过脾气。北京奥运会半决赛,李娜与萨芬娜的半决赛中,不断有观众发出助威呐喊声。李娜忍了半天,终于忍无可忍,朝着观众吼出一句“shut up(闭嘴)”!,当时引发了不小的风波。事后李娜解释说,她控制不了自己那种求胜的欲望。虽然知道观众都是为自己好,但喊声确实还是造成了一些干扰,“网球的规则就是,在球员一个球还没有结束之前,不允许发出任何声音,但是在北京的时候,每打一拍球,后面都会突然莫名其妙地出现不止一种声音……”

在今年1月29日的澳网决赛中,李娜和比利时选手克里斯特尔斯的对决进行得惊心动魄,尤其是第二盘对李娜而言非常的关键,但是赛场之外的干扰因素――“干掉她(克里斯特尔斯)”、“打败她”、“冷静下来”――却对李娜的发挥产生了影响。第二盘3-3最紧张的时刻,克里斯特尔斯完成了破发。李娜再也忍不住,来到了英籍主裁判艾莉森的旁边,低语着什么,后经美联社曝光,她说的是“能不能叫中国的观众别教我怎么打球?”比起奥运会那次,李娜显然控制了自己的脾气。不过,对着老公兼教练,她仍是毫无顾忌地吼叫,比如“别冲我喊”。其实好脾气的姜山也知道,有的时候李娜表面上是冲着他,其实是说她自己。

最有意思的是2月17日的兔年首战,李娜在迪拜赛第2轮中输给比利时小将维克梅耶尔。第2盘抢七落败进入盘间休息,教练姜山进场指导李娜,结果李娜竟用武汉话跟他拌起嘴来,观看央视直播的球迷也看到了这场“好戏”:

李娜气鼓鼓地坐在椅子上,姜山蹲在她身边,把自己的手放在李娜手上,没想到李娜像触电一样叫道:“你莫碰我撒!”姜山说:“你别动气。”“我跟你说了,别碰我!”

接下来,夫妻俩就开始用武汉话交流。姜山说:“没有好的角度,你就多往中间打,注意一发的落点……”李娜喘着粗气,听得终于不耐烦,连珠炮似地大吼:“冒得不晓得(我不是不知道)!你说的都是些屁话!你说那么多烦不烦?总是一发一发一发,我都被你烦死了!……”

当然,观众更记得李娜在澳网决赛后的颁奖礼上特别对丈夫说的那段话。“我要感谢在身后支持我的人,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将一事无成。看到包厢里那个穿黄T恤的人了么,他就是我的丈夫,我之前开了他不少玩笑。”全场观众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看台上的姜山,而后者依旧是一脸惯常的憨厚微笑,只听李娜说:“其实不管你是胖是瘦,是丑还是帅,我都会永远跟随你,永远爱你。”

最大的财富不是奖金

在澳网开打之前,李娜已经有悉尼巡回赛冠军的68万元人民币奖金入账,在获得澳网亚军后,她又有719万人民币奖金入账,加上相继签约几个国际品牌,李娜1个月的收入已经超过千万元人民币。今年一月份两站比赛,李娜就收获至少119.7万美元的奖金,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去年她整个赛季所获得的总奖金(115.9万美元)。

这些奖金和代言费中的一部分,被李娜夫妇拿出来用作慈善和爱心捐助。2010年的赛季,李娜两次捐出比赛奖金共约130万元。马德里皇冠赛前,李娜将打进8强得到的全部奖金捐出,自己还加了一些钱,凑成40万元整捐给青海玉树灾区。温网赛后,李娜和丈夫姜山还前往黄南州的一家孤儿院,探望失去家园的孩子。此后,李娜又将在中网公开赛赚到的约90万元(税后)奖金拿出,和中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选择在家乡武汉市儿童福利院修建运动场等项目。

李娜获奖感言篇2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奖项为优秀男女演员奖,今年的华表奖继续下“双黄蛋”,凭借《赵氏孤儿》和《唐山大地震》分别获得优秀男、女演员奖的葛优和徐帆之前已经在多个颁奖典礼中获奖,而李雪健与娜仁花则分别依靠在《杨善洲》和《额吉》中的出色表现同样获得了这两个奖项。

葛优:何以“优”?

第十四届华表奖优秀男演员

获得了华表奖,葛优功德圆满,成为集金鸡、百花、华表三大奖于一身的大满贯影帝。至此,葛优成为中国电影史上,唯一一个拿到国内三大电影节影帝的演员。

冯小刚贺岁喜剧是“铁打的葛优,流水的女星”,很长一段时间里,葛优就是内地“喜剧”的代名词,被观众亲切地称为“葛大爷”。

影屏上葛优式的幽默,人们都不陌生,葛优在喜剧中不动声色的出色表演,以至于“葛优一出场,观众就发笑”。他在观众眼里成了开心的象征。那么葛优何以“优”呢?

“优”从“忧”来

葛优经常演一些满嘴跑火车的角色,但生活中却基本上是另一种人。第一个,孝顺,这是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出了名的。厂里头一直有种说法:整个北影厂,葛存壮儿女最成器,葛存壮儿子最孝顺,葛存壮老两口最有福气。

葛优是个早产儿,更遭遇了难产、先天身体素质不是太好,家人给他最初起的名字也是“忧”而非“优”。这充分体现了那个年代父母的情怀,在自我反省时也在忧国忧民。葛优展现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也一直很谦虚,从不要大牌,有百姓的儿子、哥哥那种味儿。当然,葛优的人品也配得上这个名字,优秀,非常优秀。

他对父亲的感情全体现在行动上。“老爷子一住院,我一早就得去早市买菜,回来后和媳妇一块儿准备。她平时很忙,更多的时候就是了。做好饭后,还要送到医院去。下午回来休息一会儿,就又得准备晚饭了。从医院回来已经很晚了,什么也不想干,可还得想好明天做什么饭。”饭菜上如此劳神费心?请个保姆不就得了?葛优却动情地解释说:“我父亲这病得开刀,伤了元气必须补上,因此我得多给他熬鸡汤、炖排骨什么的,总之是换着花样来。”

父亲则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某位电视节目主持人曾问过葛存壮,演了几十年的电影,最具代表的是哪部?他当场幽默了一把:“演戏演得怎么样,观众说了算,但我自个儿觉得我的代表作就是葛优!他能出息了我也跟着骄傲!”

最具幽默的“看走眼”

在插队的时候,葛大爷做过猪倌,煮猪食,清理猪圈,给猪接生、治病等都是熟手,也深得村民喜欢。都说生活是表演最好的老师,后来他考上全总文工团话剧团就凭借了小品《喂猪》,父亲葛存壮对葛优终于当上演员的态度是:“当初看走眼了。”

当年已经凭借《顽主》获得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后,他还毅然出演张艺谋电影《代号美洲豹》中一个并不讨人喜欢的劫机犯。成为“冯男郎”后,仍然放低身段担纲小成本电影《卡拉是条狗》,探寻更宽的表演戏路。

后来葛优遇上了冯小刚,这绝对是“胜却人间无数”的一次金风玉露般相逢。冯小刚成就了葛优,葛优更成就了冯小刚。但很多业内人士对葛大爷可没有老百姓那么宽容,认为他自“活”后即“死”,被冯小刚定型为了“假正经、不靠谱的大龄男青年”。葛大爷从不做辩解,这该是“战友”冯小刚的“活儿”。

作为老百姓心中最平民化、最具幽默感和票房号召力的演员,葛大爷对人民群众的正当要求,都很配合,甚至允许热情的观众摸他的光头。

“葛大爷”式“高追求”

有奖杯、有票房,还有口碑,葛大爷夫复何求?回答是否定的。周星驰一直苦苦追求的,不过是让大家认可他是一个演员而非明星,可葛大爷追求的,还“高”点儿。冯小刚老说“优子”是“为人民服务”先进工作者,但具备谦虚谨慎与不骄不躁良好作风的葛大爷只保留意见:“我的工作就是等老百姓一天干完活了,吃完喝完了,人家在那里看你,怎么逗他玩,说得高尚点,才是为人民服务。”

所以,他要做的不只是成为一个演员,还要是一个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服务的演员,简称――“群众演员”。

李雪健:“非典型”英雄

第十四届华表奖 优秀男演员

电影《杨善洲》中,李雪健老师从之前的“体验派”升华到了“从心所欲”的高境界,对人物的拿捏更自然也更到位。张金尧博士表示,李雪健此次对人物的塑造,最成功的地方在于表演中蕴藏着哲理性和诗意美。杨善洲晚年得病后的沧桑,他更是表演得真切到位。

导演董玲透露,李雪健本来身体状况就不是很好,但还是坚持在高海拔的山上每天十几个小时连续工作30多天。为了人物的塑造能更真实,他甚至找到杨善洲的家人,去借老书记生前穿过的衣服。他是电影界的“非典型”英雄。

须把自己就当那个人

才能把那个人演活了

李雪健懂得如何演好好干部。1989年主演的《焦裕禄》让他名声大振。他知道,演好人不容易,得把这个好人真善美的东西发挥到极致。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他的《焦裕禄》,很多人还是会被感动到落泪。“得投入进去”,李雪健为了把自己变成杨善洲,把杨善洲生前的帽子、大衣、鞋、拐杖都用上了,他学着杨善洲走路、吃饭、睡觉、讲话,甚至是往口袋里插钢笔的习惯……

李雪健演过很多角色,有好人、坏人、枭雄、名人以及普通小人物,用李雪健自己的话来说,他不会把角色演得符号化,但绝对会演到极致,比如好人的真善美,坏人的假恶丑,要让观众看了觉得好人实在太好了,但对坏人恨得深恶痛绝。

对于这样的角色多面,或者说是人性的多面,李雪健坦言,“我所扮演的人物里都会有我的影子,我的性格会在角色里展现”,而对于自己性格里究竟是焦裕禄、宋大成还是杨善洲的成分哪一个更多,李雪健自己也说不上末,但他却笃定,会把自己的价值观通过角色传达出去。

“每一个角色,虽然性格上或者是品德上,或者方方面面很雷同,但是我都想寻找一些不同点,不一样。因为天下这种人很多,但是你每次接触一个吧,也都不一样。”李雪健说。

演杨善洲

是一次灵魂净化的过程

“家乡有个小石匠,参加入了党”、“大官他不像,像个种田郎”……《杨善洲》观影座谈会,李雪健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保山当地流传的讲述杨善洲老书记事迹的歌谣。李雪健腰板直立,正襟危坐,字斟句酌地开始朗读起这些歌谣来,读到有趣的地方,他开怀地笑起来,读到动情之处,他声音突然变得有力而微微颤抖起来。

演完《杨善洲》,李雪健开始亲切地唤这位人民好书记“老爷子”,他总 是说,自己已经成为“老爷子”的铁杆老“粉丝”,随身带着“老爷子”的相片,更像代言人一般,见人就说“老爷子”的好。李雪健打趣地说,杨善洲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同样低调的他这次愿意接受采访,也是为了“老爷子”,“我要向‘老爷子’学习,有什么说什么,要对任何人都真诚”。

上了大亮山,见了杨善洲工作的地方,亲眼见到层峦叠嶂的绿色山峦,李雪健从内心服了。“原来真的有这样的好人啊!”那一刻,李雪健的内心被深深震撼了。一位60多岁的老人,20多年守护着大亮山,造就了几万亩的青山,究竟是怎样的精神支撑着他呢?

“演杨善洲就是一次灵魂净化的过程”,李雪健好像总无法从角色里出来一样,仿若深入人物内心,李雪健对于杨善洲人性的善良与伟大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报恩、大爱、顽童”,李雪健说,这也是杨善洲人性中最打动他的地方。

创作好角色

是我人生最重要的

人物周刊:你所扮演的焦裕禄形象,现在依旧深入人心。杨善洲也是好干部形象,在诠释两个人物的时候,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李雪健:从外表、身形来看,我更像杨善洲。焦裕禄40多岁就离开了,而杨善洲是终其一生。《焦裕禄》反映的是如何与自然灾害作斗争,解决吃饭的问题,而《杨善洲》面临更多的是改革开放后如何发展,不仅仅是吃饱,还要作更多贡献。

人物周刊:通过不同角色体验了那么多人生,对您自己的人生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李雪健:创作人物是我的职业,一辈子演了那么多角色,能被老百姓记住,这对我而言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要能留在老百姓心中,而不是昙花一现,过眼烟云,有了这些,我的个人、生活、家庭也会是很幸福、很愉快的。

徐帆:“冯女郎”的第二个春天

第十四届华表奖 优秀女演员

华表奖颁奖典礼上,徐帆一上台就开始煽情,先是称老公冯小刚为“挚友”,并不忘感谢两个女儿对自己的支持。徐帆说:“这是我第二个华表奖,这不光是对我演技的认可,也是对我做母亲的认可。”

1998年,凭借冯小刚的《不见不散》,徐帆第一次拿到了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女演员奖。此后,她先后多次提名金鸡奖、百花奖、金鹰奖、金马奖,但建树不多。2010年,徐帆等来了冯小刚《唐山大地震》中的李元妮,并再次“爆发”,迎来了她作为“冯女郎”的第二个“春天”。

最大能量的“一触即发”

一提到冯小刚的电影作品,大家总会在第一时间想起徐帆。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夫妻关系,更是因为徐帆见证了冯小刚的电影事业从起点到巅峰的全过程。从《永失我爱》和《情殇》开始,徐帆就和冯小刚的作品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之后多以配角出镜,但这丝毫不影响她稳坐头号“冯女郎”的交椅。

一直以来,徐帆在心里憋着劲,累积口碑与演技。终于有一天,徐帆等到了李元妮。她甚至都没有伸手,47届金马奖都情不自禁地靠近她。用她的话说:“以前的自己就像永远在坛子里发着酵的泡菜,一直被摁着。而这一次,她内心深处最大的能量一触即燃,好像活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等待这个角色。”可以说,对于角色的痴迷让她的表演更加地催人泪下。

2010年的《唐山大地震》再度将她推向了个人事业的顶峰。徐帆在这部电影中入木三分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她的演技得以充分展示。不管是声嘶力竭痛彻呐喊,还是了无痕迹地内心表白,抑或是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都深深地打动了所有观众,《唐山大地震》也被誉为“最有温情的一部电影”,而赐予这部电影灵魂和艺术的没有别人,只有徐帆。

不物质,不虚荣

冯小刚评价她在《唐山大地震》中的表演:“这次她的表现是她所有作品中最好的,她撑起了整部电影的魂。”

从电影《手机》至今,徐帆和冯小刚7年没合作。这期间,关于他们的新闻很多,包括婚姻危机……现在看来,一切都已烟消云散。此刻他们站在一起,相互扶持,相互赞美。“《唐山大地震》这部戏特别难,难在技术上。我觉得他是个啃骨头的人,什么难做什么。这也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

如果你问徐帆最喜欢冯小刚哪部作品,她会说:“每一部都像是自己的亲生孩子,都喜欢,都不舍。我知道他的作品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每部戏的每个过程几乎都是我陪伴他走过来的,一部戏做完,跟扒层皮似的。”

作为一个成功男人身边的女人,大多数女人不是习惯飞扬跋扈,就是选择共享权力,所以一些导演干脆直接让自己的夫人担当“财务”或“后勤”。然而,在与冯小刚共处的过程中,徐帆却是尽量采取“退、避、让”,既不去干涉冯小刚的创作,也不去干预冯小刚的决定,努力成为一个能给冯小刚带去无限支持的妻子。

而在生活中,徐帆从不会穿得花枝招展,只要不参加活动,她连妆都不化。冯小刚说:“徐帆不适合演花瓶,她不物质、不虚荣,所以走红地毯优势不大,穿戴着借来的东西不自在。她不喜欢名牌,虚荣的那套你培养她也培养不出来。”

性格好,演戏好,顾家,不买名牌,不乱花钱,不求名利。这么多优点,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完美”这个词送给我可不想为了别人的眼光累着自己。

“绝对的好人,我做不到”

人物周刊:冯小刚是不是最能挖掘你潜力的一个导演?

徐帆:他的剧本特别结实,他会自己动手做这些。演他的戏的时候,人物说出来的话特别真实。在他的剧组工作的状态,跟你付出的劳动是匹配的。

人物周刊:影视表演和舞台表演哪个更让你有成就感?

徐帆:影视吧。演影视剧的时候,工作人员几个月的时间天天吃⒗撒都在一起,你演戏的时候他们都在现场,越熟的人越不看。但你演得好,工作人员都被吸引到监视器前面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可能要大于站在舞台上面对观众。

人物周刊:你在意别人的评价吗?

徐帆:我的生活很主动,要是特别在意别人的话,我可能都活不到今天。我就是觉得我要掌控我的生活,不能被别人掌控。

人物周刊:如果人生可以重新来过,希望回避掉哪一段?

徐帆:我哪一段都下希望回避掉。活到这么大,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我都不想回避。没有1,哪有10啊?

人物周刊:你希望给公众留下什么印象?

徐帆:一个好坏参半的人。我希望给自己的余地大一些。绝对的好人我做不到。

娜仁花:奉献心灵的“向阳花”

第十四届华表奖 优秀女演员

第14届华表奖上,娜仁花获得了优秀女演员奖。这位曾3次获得过华表奖提名的蒙古族影后表示,是老师让她懂得演员要将心灵奉献给角色,她会始终坚守这个信念不变。

娜仁花,在蒙语中是“向阳花”的意思。这朵开在内蒙古锡林浩特的美丽小花“触电”很早,13岁便在电影《战地黄花》中初吐芬芳,从此“星途”一片光明。而今,岁月虽在她身上留下一 些痕迹,却依稀可见当年“乳燕”、“湘女”和《黑骏马》中的风,散发着一股成熟女人的韵味。

斯琴高娃:你是老前辈!

“很多年轻人梦寐以求想当明星,而我是被电影选择的”,回忆当年的情景,娜仁花仿佛历历在目。

娜仁花有两个姐姐,所以自幼妈妈是拿她当男孩养的,留个小平头,眼睛大大的,漂亮得像个洋娃娃。所以无论妈妈带她走到哪儿,都会引来一群人围观,看得她很害羞。那时,娜仁花的理想是长大后当医生,并未觉得电影有多神奇,也从未想过当明星。

1976年岁末的一天,在锡林浩特一中读书的娜仁花忽然接到一个电话,邀她到北影新片《战地黄花》中试装,于是首度“触电”,饰演了一位老艺人的孙女锡林花。《战地黄花》耽误了学业,不能再回中学读书了,娜仁花便被安排到当地歌舞团学习舞蹈。

数月后,西影导演在《战地黄花》中看到娜仁花的几个镜头,觉得这孩子漂亮伶俐,很符合《乳燕飞》中体操运动员尚小立的形象,而她的舞蹈功底也在其中派上了用场。所以连娜仁花自己都很奇怪:从未想当明星的她,竟一次次被电影选择,仿佛所有事情都是上天悄悄安排好的。

她与电影《海霞》中小海霞的饰演者蔡明、《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的饰演者祝新运,是一个时期的童星,比同为蒙古族明星的斯琴高娃出道还早,所以斯琴高娃见到娜仁花时,曾夸张地说:“你是我的老前辈!”

谢飞:我相信你的演技

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从未受过表演训练的娜仁花来说,拍戏多了,才产生了捉襟见肘、缺乏演技的苦恼。在根据王蒙的小说《蝴蝶》改编的电影《大地之于》中,娜仁花饰演的女一号与郭允泰饰演的男主角有大量情感戏。当时,她年方十八,尚未恋爱,不懂爱情。这个戏对她刺激很大,让她从此下决心到北京电影学院进修。“因为我这块海绵她?――“我告诉你,我不会承认的,里已经挤不出水来了。”娜仁花笑着说。

第一次排练,李冉冉老师让她演个女流氓,她很抗拒,说我也不是女流氓,怎么会演女流氓呢。李冉冉急赤白脸地对她说:“你是个演员,难道演员只能演自己吗?”逐渐地,她摸到了表演艺术的门道,心里也越发感激老师的教诲。

大四时,谢飞导演看中了娜仁花,邀她在电影《湘女潇潇》中饰演女主角潇潇。在很多人眼中,娜仁花漂亮、洋气,压根儿演不了农村女孩,谢飞却对她说:“我相信你的演技。”结果,娜仁花成功演绎了在封建礼教压抑下,一个村姑情窦初开时人性的萌动,她也因此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谢晋:《鸦片战争》演员遴选

1996年,著名导演谢晋到英国拍摄《鸦片战争》的海外部分,特意找到娜仁花,请她帮助遴选片中的外籍演员。

面试那天,来了许多应试者,娜仁花用熟练的英语与他们交谈,谢晋在一旁坐镇。他发现娜仁花真的很能干,于是邀她担纲《鸦片战争》副导演,专门负责外籍演员的戏份。

有一件事让娜仁花大跌眼镜:谢导居然想让英国王妃戴安娜饰演维多利亚女皇,而他身边的人却一片奉迎之声!他以为女皇是美女,而历史上的维多利亚女皇又矮又丑;再说,戴安娜也不可能接受邀请。

娜仁花把在英国演过维多利亚女皇的29人的影像资料送给谢导挑选,只有第3。个没演过,长得比较漂亮。结果,29个他都嫌丑,唯独看中了第3。个!但化完妆一出来,经验丰富的谢导叫苦不迭:“哎呀,我上当了,这个女皇没气质,简直就是个村姑嘛!”

“村姑”也得用,因为已经签了演出合同。

姻缘:源于“夫唱妇随”

作为一名蒙古族演员,娜仁花一直有个愿望:主演一部本民族题材的电影。机会终于来了。1994年,谢飞将张承志的小说《黑骏马》搬上银幕,圆了娜仁花的一个梦。十几年后,当蒙古族导演宁才筹拍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时,把所有蒙古族女演员在头脑中过了一遍,最后定格在娜仁花身上,因为他看过《黑骏马》。

一个陌生导演忽然来电,让娜仁花感到很意外。但当宁才讲完这部剧的故事梗概后,娜仁花动了心:剧中这位蒙古族母亲,用自己伟大的母爱,抚养了3000个孤儿!这样弘扬无私大爱的题材、关注弱势群体的题材,她最喜欢,

《静静的艾敏河》的拍摄跨越了夏秋冬三季,娜仁花与这个大胡子导演也由相识、相知到渐生情愫。当浸透着他们心血和汗水的作品终于问世时,他们的爱情也瓜熟蒂落了。

在电影《天上草原》中,娜仁花和宁才这对生活中的夫妇又在戏中扮演了一对夫妇,他们也因此双双获得当时的金鸡奖最佳男女演员提名。“那届金鸡,倪萍、陶红得了双黄蛋,我哪比得了?所以奖杯给了我丈夫,也算一个平衡吧!”娜仁花对此看得很开,很超脱。

李娜获奖感言篇3

人们很容易看到她谢幕时的辉煌:两座大满贯冠军奖杯;破亿奖金、数亿元品牌赞助与广告代言费;中国体育界最耀眼的国际明星。但是,在收获今天的一切之前,她曾无数次痛苦地突围,突破体制的桎梏、身体的极限、性格的弱点。

战斗,只为自己

这不是她的第一次退役。12年前她的离开一样突然。那是2002年,20岁的李娜已在中国网坛排名第一。那年底,她和同样选择了退役的男友姜山一起入读华中科技大学学习体育新闻。除了与姜山谈恋爱,这几乎是李娜做出的第一个独立意志的选择。从小在父母、教练的安排下被动开始运动生涯,她习惯了听从指令、服从纪律。

两年后李娜决定复出时,同样是为了自己的意志――新上任的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来找她谈话:“很多人都说你有天分,打球是你实现自己的手段,你为什么不为自己打呢?”原来打球是可以“为了自己”的。李娜开窍了。尽管国家队是指定教练、训练和比赛日程,约束运动员自的体制,李娜还是在2004年重返赛场。

她的个人意志,与体制的条框束缚之间在不断发生冲撞。2005年全运会的一次采访中,她因为坦言“国家队各项措施不很完善,也没有针对球员个人的系统训练”,引发了轩然大波,“李娜炮轰国家队体制”的新闻铺天盖地。

北京奥运会之后,网管中心迅速出台了一项革命性的政策,允许选手“单飞”。在26岁的年龄上,已打了18年网球的李娜,终于迎来了一个成为真正的职业网球选手、融入世界网球圈子的机会。你可以说她恰逢其时,也可以说,是她和其他球员在一次次与体制的冲撞与协商中争取而来的。

从“可有可无”中蜕变

最初脱离体制的李娜,一年的比赛奖金还不足以支付她整个团队的开销。可很快,更为职业化、更加自主的训练安排、团队配合,把她推向了巅峰。2011年,她首次打入澳网半决赛,并在法网夺冠,擒得第一座大满贯冠军奖杯。据说那个夏天,有1亿1600万中国球迷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了那场法网决赛,此前在中国非常“小众”的网球第一次拥有了如此众多的观众。这几乎是李娜的一己之功。

今天人们之所以热衷于谈论李娜,不仅因为她傲人的比赛成绩,也因为她的鲜明个性,快言快语,从不遮掩自己的个人锋芒。在西方媒体的镜头前,她笑容灿烂,妙语连珠,显得乐观而自信。可她却并不是生来如此。

很难想象她对自己的评价里,出现最多的是被动、瑟缩、内向、不自信这样的词语。在自传《独自上场》序言的一开始,她就这样写:“从出生到现在,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可有可无的人,如果不是法网冠军为我带来的一切,我相信自己会一直这么认为下去,直到死去。”

她不喜欢自己幼时所受到的教育,感觉被压抑了天性。小时候她爱美爱照镜子,却被妈妈严厉批评,导致她每次看到镜子都会有挫败感,“除了在网球上有点儿小天赋,我觉得自己并没有任何过人之处”。

敏感、倔强、安静是她的一面,而这面的背后还有着一个好战、敢言、我行我素、充满胜利欲望的李娜。每一天她的A面与B面都在彼此缠斗。这样的内心激辩,从她14岁父亲去世的那一年便已开始。父亲是李娜“童年的阳光”,而因为当时她正在备战一场青少年赛,所有人对她封锁了父亲病危的消息。当她回到故乡武汉,迎接她的是父亲的遗像。“这完全改变了我整个人生。”李娜说。她从此开始负担起养家的重担,靠多打比赛多挣奖金来帮助母亲偿还家庭债务。

另一个心理的重负,来自她的教练余丽桥。李娜觉得跟着余教练的9年多里每一天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她几乎没有得到过表扬,随时等待着被惩罚。多年后李娜还心有余悸,在自传中写:“所以直到现在,我从来没有一次觉得自己是聪明的,一直觉得自己傻,可能当时的影响太深了。”

封闭的内心与不自信的阴霾,使她在比赛中非常易怒,心理波动较大,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即便成为第一个拿下大满贯桂冠的亚洲选手之后,每逢低潮她仍然无法克制地自怨自艾,直到遇到了教练卡洛斯。

30岁,改变仍有可能

阿根廷人卡洛斯・罗德里格斯来到李娜的团队时,她已经年满30岁。与李娜同龄的选手早已纷纷退役,而她自己状态低迷。卡洛斯却对李娜很有信心,他说:“你完全可以进到世界前三,并且,再拿一个大满贯。”

“居然有教练对一个30岁的女人说这些话,居然有教练愿意去改变一个30岁的女人。”这是李娜的反应。她觉得,卡洛斯很有勇气,因为到了她这个年纪的运动员技术早已成熟、固定,很难被调教了。在卡洛斯严苛的驱策中,李娜一次次逼近自己体能的极限。除了身体,卡洛斯也试图训练李娜的心理素质。他不断地找李娜聊天,探究她的童年、过往,试图挖掘她心底最隐秘的伤痛,因为那些深层的压抑,很可能正是她情绪波动的病灶。

在了解了李娜与余丽桥教练之间的故事后,他建议她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和教练谈一谈少女李娜曾经受到的心理创伤。“他说,如果你不去告诉她,她就永远不知道你的想法,而你也永远过不了自己这一关。这件事情对你的影响,可能远远超过你自己的想象。”思索了一夜之后,李娜出发了。她心怀忐忑与恐惧,一路设想着与余教练见面的各种可能。结果风平浪静,“完全是两个成年女人的对话应有的样子”。李娜终于解开了15年的心结。

2014年1月,一个正学习更好地掌控自己情绪的李娜,在澳网拿下了人生第二个大满贯冠军,排名果然如卡洛斯所预言的,进入了世界前3名。人们还清晰地记得在赛后的记者会上,32岁的李娜说:“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去拿一个大满贯。”谁也没有想到,8个月后,她突然宣布退役。

关于退役的原因,李娜在公开信中归因于伤病。7月她做了第四次膝盖手术,医生告诉她,她的身体情况已经无法再承受行业最高水平的竞技对抗。然而,在很多了解李娜及其团队的圈内人看来,教练卡洛斯的离开,对于李娜的退役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此前24年的人生,她几乎都与网球相伴。童年没有假期,成为职业选手后,几乎没有陪伴母亲过过春节――那个时间往往正是备战或征战澳网的时候。现在,这一切曾被剥夺的都将悉数归还给她:陪伴家人的日子、度假旅行的时间,当然还有孩子。

人们早已熟悉网球场上李娜与姜山“妇唱夫随”的场景,却不容易看到日常生活里这个霸气十足的大满贯冠军对丈夫无以复加的依恋。在回到武汉时,姜山去和老朋友一起打牌,李娜会黏着他,坐在他身后静静地看。这是另一个李娜。从今往后,这一个李娜将成为她人生的主角。

李娜获奖感言篇4

作为一个在世界女子网坛取得巨大成就的运动员,李娜的直率向来为世人所熟悉。喜欢者以其“真性情”为傲,不喜欢者则对其言行大加鞭挞。赛场上怒吼球迷、领奖台上“感谢”风波,都在国内引起热议,成为一时谈资。而最近的一次,则是归国后面对家乡“父母官”毫无“应该有”的笑容,激起许多人的愤慨。面对人们的质疑,李娜从未就此回应,而是正常参加比赛。

在我看来,李娜就是一个我们竞技体育中还没有来得及“格式化”的运动员。经过“格式化”的运动员,知道按照“话语体系”应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知道在什么场合应该有什么样的表情,说什么样的话;知道得体应对媒体,讨好自己的粉丝;知道感谢国家、感谢领导、感谢教练。可惜的是,李娜不是这样。李娜以自己的喜好为喜好,想笑就笑,想“僵尸脸”就“僵尸脸”。不管是对普通球迷,还是对直接领导,她都是这个样子,像个长不大、不懂事的孩子。

这种没有被“格式化”的运动员,好,还是不好?这不好判断。说这样好,是由于没有经过修饰的李娜,说真话,做真表情,一眼就能看到她的内心;说这样不好,是因为在很多时候,场合感还是很重要的,观众的感受还是很重要的,拥有一颗七窍玲珑心,表现得让大家都高兴,无论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事实上,喜欢她的人,无论她做出什么表情,都会为她的“真性情”倾心;不喜欢她的人,也总是拿着她的“缺点”说事,甚至进行猛烈抨击,也少不了一些不堪入耳的谩骂。但是,接受这样一个没被“格式化”的李娜,真的有这么难么?

【解读】

李娜获奖感言篇5

李娜法网夺冠应该是2011年中国体坛最重要的新闻了。而在罗兰・加洛斯球场,李娜赛后接受记者采访首先感谢赞助商,虽有澳网的“前科”不至于出入意料,但也足以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当然,李娜领奖、升国旗时一直未摘下的那顶带有耐克商标的太阳帽,也没有逃过亿万国人的睽睽众目,耐克又收获了一个经典的体育营销案例。

网球一直都是欧美选手垄断的运动项目,李娜作为亚洲人首捧大满贯单打冠军甚至被国人赋予比肩中国女排五连冠和刘翔雅典奥运金牌突破的意义。一般来说,评判一个体育明星的品牌代言价值,无外乎该运动员所获荣誉、外貌身材长相、个性特点。而场外的李娜面对媒体大方得体、风趣幽默的表达,流利的英文,在以往的中国运动员中实属罕见,这也让她赢得了“国际娜”的雅号。试问这样一位中国体育新偶像,哪个广告主不动心?

这不,距离李娜法网夺冠两周不到,梅赛德斯一奔驰就在英国伦敦宣布,李娜成为第一位担任奔驰全球品牌使者的中国人。奔驰给出3年价值大约450万美元的合同,回报是在李娜球衣的右侧得到了一小块位置用来放置奔驰的标志。

算上李娜此前签约的赞助商耐克、劳力士、哈根达斯和Spider Tech,业内人士预测,李娜2011年的代言费将轻松达到2亿人民币,商业价值将远远超出2010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体育明星前两位姚明和刘翔。

从李娜已经签约的这些品牌看,李娜所属体育经纪公司国际管理集团(IMG)已经为她选择了相对国际化的品牌代言路线。这与网球运动本身的特点是紧密相关的。众所周知,网球运动在人们心目中一贯就是“贵族”、“高雅”、“时尚”的代名词。从有效对接上层主流消费人群的角度看,顶级网球运动员自然是奢侈品品牌的最爱。由于IMG一开始就为李娜的品牌代言设置了相当高的门槛,短期看来,李娜更有可能成为国际品牌的中国化形象。

随着李娜夺冠对国内网球运动普及的拉动,这项时髦运动有望在新富阶层、机关干部、高级白领、金领、大学生中迅速发展,这也为国内品牌联姻李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理论上,凭借李娜172公分的身高,身姿矫捷,健康活泼,积极向上,无论是体育用品,还是饮料、保健品,甚至女性用品都可能与李娜建立有效的品牌契合和价值关联。鉴于李娜夺冠本身所承载的举国体制与单飞的争议,包括“我只为自己打球”的“反叛言论”,此前姚明、刘翔代言品牌中曾屡屡出现的国企陷阱应该不会在李娜身上重演。

李娜获奖感言篇6

确切地说,2008年lO月14日,与我们作别的“中国女排”是这一奥运周期的国家队,事实上,每一年的大赛落幕,国内联赛即将开始之时,都是国家队面临解散的日子,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更是如此,它意味着一个奥运周期的结束,几乎每一支国家队在此之后都面临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新陈代谢”。

然而,在奥运会后的这个“解散日”,似乎伤感尤甚。

作为中国二大球中唯一一支世界冠军和奥运会冠军球队,中国女排一直都承载着国人非同一般的关注和情感,而刚刚解散的这支国家队在历届中国女排中更显特殊。

回首来时路

所谓的“黄金一代”一路走来却极少天才出世的霸气与不羁,和手下的中国女排给人更多的感觉是坎坷境遇中的愈挫愈坚。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女排无缘四强仅列第五位,主帅胡进黯然隐退,队中孙、何琦等多位名将也告别了国手生涯。艮年担任中国女排第一助教的和走上前台勇挑重任,全新奥运周期的开始也让国家队补充了大量新人。

2001年,中国女排的19人大名单如下:主攻张静、杨吴、张越红、周苏红、尹琳,副攻刘亚男、吴咏梅、赵蕊蕊、陈静、林汉英,二传冯坤、宋妮娜、诸韵颖,接应李珊、白云、温嫒、邱爱华,自由人李艳、张娜。当时诸韵颖、邱爱华、李艳和尹琳四人暂时不参加首次集训。

作为奥运之后的三大赛轮空年,中国女排在2001年只有世界女排大奖赛、亚锦赛和大冠军杯三项较为重要的国际赛事。与最初的集训名单相比,中国女排在三项赛事中阵容均有调整。在当年的大奖赛中,中国女排的主力阵容为主攻张静、杨吴,副攻吴咏梅、刘亚男,接应周苏红,二传冯坤和自由人张娜。大奖赛后期由于刘亚男有伤在身,赵蕊蕊开始进入了主力阵容。亚锦赛中张娜由于技术上相对稚嫩,主力位置被老将李艳取代。年底的大冠军杯赛,由于名将吴咏梅奔赴意大利打球,刘亚男肩伤未愈,26岁的陈静人替担纲主力副攻,自由人位置则由熊姿担纲。相比主力阵容的变化,大冠军杯赛的18人名单变化更大,在世青赛中表现抢眼的小将张萍、何晴、董凌鸥、刘晓佳以及胡丽芳取代了吴咏梅、张娜、诸韵颖、李艳和邱爱华的位置。

虽然队中绝大部分球员大赛经验匮乏,但是新队员良好的精神风貌以及出色的身体条件令人眼前一亮。队内激烈的竞争让大家均不敢懈怠,特别是两名年轻二传冯坤和宋妮娜的竞争极为激烈。初出茅庐的白云虽然获得了瑞士精英赛的参赛资格,但是和认为她在进攻和技术全面性上均有欠缺,白云在国家队的坎坷经历由此开始。主攻张静虽然在大冠军杯表现备受推崇,但是心理问题也影响了她的前途。

随着新队员的抢眼表现以及列强普遍处于新老交替的阵痛阶段使得众人对中国女排2002年世锦赛的期望值极高。

这一年,中国女排的18人大名单如下:主攻张静、杨昊、张越红、何晴、董凌鸥、李娟,副攻刘亚男、吴咏梅、赵蕊蕊、陈静、林汉英、张萍,二传冯坤、宋妮娜,接应李珊、周苏红,自由人李颖、熊姿。同时,楚金玲、周越南、胡丽芳和尹琳四名小将被调人国家队试训。

虽然在年度大戏世锦赛上,求胜心切的中国女排因为“让球风波”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半决赛受挫意大利未能笑到最后,但是年轻队员已经逐渐走向了成熟。世锦赛中国女排的主力阵容为主攻杨昊、张静,副攻刘亚男、赵蕊蕊,二传冯坤,接应周苏红和自由人李颖。当时中国女排首次采用了双自由人,李颖和熊姿二人均面临严峻的考验。年末的釜山亚运会,重压之下的中国女排顶住了压力,在后半段比赛张静有伤在身的情况下,张越红挺身而出和杨吴联袂挑起主攻重任。对于担纲大主攻的张静而言,这一年是―个不小的考验,在激励的竞争中,心理素质不过硬的弱点开始成为张静前进的阻碍,事实上,也正是这一点,令得这位“陈家军”中最初的核心球员最终并未成为此后所谓“黄金一代”的一员。

2003年世界杯的夺冠无疑是“陈家军”的代表作,11战全胜的佳绩让中国女排重回巅峰,主力阵容也真正步入成熟期。中国女排的整体实力在当时的世界排坛首屈一指,四国邀请赛、瑞士精英赛、女排大奖赛和世界杯赛的接连夺魁证明了球队的实力。

经过前两年的筛淘和震荡,这一年的中国女排成员已经基本是人们日后推崇备至的“黄金一代”。时年的18人大名单如下:主攻杨昊、楚金玲、张越红、王丽娜、张静、赵静,副攻刘亚男、陈静、赵蕊蕊、张萍、刘晓佳,二传冯坤、宋妮娜,接应李珊、周苏红和自由人张娜、李颖、李艳。

随着杨吴这批球员的成熟,当年的中国女排实力毋庸置疑。在世界杯赛上,主攻杨吴、王丽娜,副攻刘亚男、赵蕊蕊,二传冯坤,接应周苏红和自由人张娜组成的阵容堪称豪华。无论是技术的全面性、网口实力以及进攻速度已中国女排都要高出一筹,在当年的大赛中接连称霸显示了非凡的实力。03赛季中国队的阵容主要有两大变化,一是主攻位置王丽娜的回归加强了球队的稳定性,二是张娜在经过了接连两个赛季的激烈竞争后终于坐稳了主力自由人的位置。

时间进入2004年,事实证明,这一年正是和的中国女排登上巅峰的年份。

由于面临雅典奥运会的最后备战,中国女排本年度的阵容也是以老将为主,入围的新人没有太多的锻炼机会。在赵蕊蕊多数时间缺席的情况下,张萍的出色表现为中国女排增添了一抹亮色,能够再次登上世界冠军的宝座,“陈家军”实现了终极辉煌。

04赛季中国女排的18人太名单如下:主攻杨吴、张越红、王一梅、王丽娜、楚金玲、赵静,副攻赵蕊蕊、陈静、刘亚男、王婷、张萍,二传冯坤、宋妮娜,接应杨爽、李珊、周苏红,自由人张娜、李艳。

在女排太奖赛上,由于赵蕊蕊有伤在身,来自天津的副攻张萍与刘亚男联袂担纲副攻,替补接应李珊也一度因为周苏红的脚伤获得了出场机会。在最受瞩目的奥运会上,中国队迎来赵蕊蕊的伤愈归队,然而她在首战对阵美国的比赛中再次负伤,张萍不得不再次顶上。主攻王丽娜、杨昊,副攻刘亚男、张萍,接应周苏红,二传冯坤和自由人张娜组成的阵容成为中国队摘得冠军的主要力量,张越红等替补选手也充分发挥了作用。

雅典奥运会之后,中国女排又一次步人新老交替阶段。在王丽娜、陈静等老将功成身退之后,中国女排在这个大赛轮空年中再度补充了多位新人。

05赛季中国女排的18人集训名单如下:主攻杨昊、楚金玲、王一梅、殷娜,副攻赵蕊蕊、薛明、张萍、刘亚男、马蕴雯、

罗瑜,二传冯坤、宋妮娜、赵云,接应周苏红、王婷、王可可和自由人张娜、王琳。这一名单中仅有宋妮娜暂不参加集训。

尽管多位新人入围了罔家队集训名单,但是真正获得大赛锻炼机会的人并小多在中中国精英赛和女排大奖赛期间,中国女排都采用了“五老带二新”的阵容,真正获得首发机会的只有主攻楚金玲、王一梅和副攻马蕴雯三人,特别是两名年轻主攻楚金玲和王一梅交替首发出场,_二人的大力扣杀和跳发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年底进行的大冠军杯赛中,杨昊的缺席使得来自天津的李娟有了出场机会,她和楚金玲二人挑起r主攻重担,副攻位置则随着张萍的复出恢复了原有的组合,张萍和刘亚男二人担纲主力,接应周苏红、二传冯坤和自由人张娜三人则主力位置极为稳固。

2006年国家队面临着世锦赛的重要任务,因此组队方针依然以求稳为主,主力阵容依旧是以老带新,年轻选手王一梅和徐云丽二人因为出色的身体条件而得到了宝贵的锻炼机会。

06赛季中国女排的18人集训名单如下:主攻杨吴、楚金玲、王一梅、张越红、李娟、孙晓清,副攻薛明、张萍、刘亚男、马蕴雯、徐云丽、赵蕊蕊,二传冯坤、宋妮娜,接应周苏红、李珊,自由人张娜、王琳。其中张越红和孙晓清二人暂不参加集训。

在赛季初期的中国精英赛中,中国女排的首发阵容为主攻王一梅、杨昊,副攻刘亚男、徐云丽,二传冯坤,接应周苏红和自由人张娜,两名年轻选手王一梅和徐云丽都有不错的发挥。随后进行的世界女排大奖赛中,技术全面的周苏红的缺席让中国女排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楚金玲和李珊二人先后挑战主力接应的位置表现均起伏较大。在最受瞩目的世锦赛上,随着周苏红的归队,中国队的阵容与赛季初期一致。虽然中国女排在比赛中状态平平仅获得了第五名,但是初次参加世界级大赛的王一梅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年末的多哈亚运会中国女排则以同样的阵容成功卫冕。

2007年对于中国队来说d王没有太大的比赛,锻炼新人为北京奥运会选拔最强阵容成为本赛季的主要目标,

07赛季中国女排的18人集训名单如下:主攻李娟、张越红、杨吴、王一梅、孙晓清、惠若琪,副攻薛明、马蕴雯、徐云丽、陈瑶、刘亚男,二传韩旭、宋妮娜、魏秋月,接应周苏红:白云和自由人张娜、张娴。名单中的宋妮娜、白云、陈瑶和惠若琪四人暂不参加集训。

中国女排在07年终于破釜沉舟启用新人,在最先进行的中国精英赛和瑞L精英赛上主力阵容大幅度调整,主攻张越红、李娟,副攻薛明、徐云丽,接应周苏红,二传魏秋月和自由人张娴首发出场阵容出现如此大的变动在中国女排重夺世界冠军之后尚属首次。总统杯赛由于周苏红的缺席,刘亚男从副攻改打接应收效不错,由此刘亚男在队中的位置彻底改变,在女排大奖赛上,中国队的主力阵容微调,副攻位置马蕴雯一度顶替徐云丽出战与薛明担纲“双塔”,主攻位置上杨昊也开始顶替张越红的位置与李娟搭梢尽管顶赛表现欠佳有五场败绩,但是总决赛中吲队触底反弹斩按亚军。虽然赵蕊蕊、冯坤、张娜、王一梅四员大将因伤缺席,但是整个赛季新人的表现基本令人满意。

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东道主,中国女排自然是希望能够在主场卫冕成功,因此集训名单也网罗了国内各位置的强将,诸多老将的回归更是成为一大看点

08赛季中国女排的19人集训名单如下:主攻王一梅、杨吴、李娟、张越红、赵燕妮、惠若琪,副攻赵蕊蕊、薛明、马蕴雯、徐云丽、陈瑶,二传冯坤、魂秋月、宋妮娜,接应刘亚男、周苏红、李珊,自由人张娜、张娴。名单qJ的张越红、陈瑶、张娜、李珊和宋妮娜五人则暂不参加首次集训。

在年初进行的中古对抗赛上,中国女排的主力阵容初见端倪,主攻畅昊、王一梅,副攻赵蕊蕊、薛明,接应周苏红、二传冯坤和自由人张娴首发亮相在随后进行的瑞上精英赛上,中国女排继续演练阵容,主攻位置该由王一梅、李娟和杨吴三人轮流搭档,接应则由刘亚男和周苏红交替出场。作为奥运会前最重要的热身赛,中国队在大奖赛中迎来了最后一名老将、自由人张娜的回归,而表现不错的张娴则奥运前景暗淡。在太奖赛的征战过程中,中国女排的阵容悄然变化,原本不被看好的李娟和马蕴雯时有精彩表现对杨昊和薛明的主力位置形成了冲击。在奥运大战中,主攻李娟、王一梅,副攻赵蕊蕊、马蕴雯,二传冯坤、接应周苏红和自由人张娜组成的主力阵容虽然拼劲了全力,但是老将能力的下降以及整体实力的不足还是没能让中国队跻身决赛。

成王败寇的争议之队

事实上,这届中国女排从2001年成立之初就饱受争议,也许这就注定了她们一路前行都不会平坦。从一开始放弃诸韵颖、邱爱华等一批正值当打之年的球员而选择了冯坤、周苏红、刘亚男、赵蕊蕊等人时就受到了广泛批评。2002年的世锦赛的让球风波更是让这种批评达到了极至。如果说选人和有自己的想法,那么让球这个关系中国女排荣誉与尊严的选择恐怕背后就没那么简单了吧。为什么还要让她们去背负这历史的骂名呢?大家都心知肚名的事却不能在道义上原凉她们。“成王败寇”,如果没有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的登顶,恐怕这件事会成为和下课的理由。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演-绎了一场荡气回肠的决赛成功登顶。从罪人到英雄只在一线之间。决赛第二天中央电视台一遍又一遍的播放这场比赛的录像,直到今天当我们再去回味这场比赛的时候,很多人还会很感动。唯英雄主义至上的年代,我们需要英雄式的人,于是中国女排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高度上。20年后再雅典再次夺冠,夺冠的意义大于金牌的本身。

失败也许来的太快了。

雅典奥运会后,经过调整的中国女排开始显得“心事重重”。

王一梅、楚金玲、马蕴雯、徐云丽――中国女排当时最主要的新兵名单,她们无一例外是压力重重。

王一梅、楚金玲两名主攻面临激烈竞争,中国队现有的另两名主攻,李娟更为全面灵活,杨吴则是奥运元老,和当时给两名小将的表现做出―个“沉不住气”,一个“发不出力”的评价,十分形象。

二人都很想利用现有的机会最大限度表现自己,但是作为主攻手,比赛关键时刻不够果断绝对是致命伤,不仅是果断,对于真正合格的‘重炮”而言,全身心地投人比赛,做出合理判断,出手之时甚至有一点“混不吝”,都是十分必要的素质。而王一梅与楚金玲恨不得每一分钟都让教练看到自己好状态的想法本身就显得合情不合理,合情是因为女排眼下15人,而事实是参加正式大赛只能确定12人的名单,三个人注定要出局。两名小将谁都不愿意成为被淘汰的对象;“创作之前满脑子想着怎样获奖,或者怎样令读者更喜欢,最后的作品不会成为真正的艺术”,新人们“心事重重”的不合理正在于此,杂念太多必然难成正果。

“心事重重”,老将们亦未幸免。很久以来,队长冯坤极少受到争议,但是伤病最终引发其状态不佳。腿部的软组织损伤把这位绝对的主力二传折磨得不轻,相对而言,冯坤的“心事重重”来自客观的因素更多,但也是最难调整的。

刘亚男和杨昊,前者此前也一直以稳定称道,但这一次其状态实在乏善可陈,杨吴则是从奥运结束就开始丧失自信,和说:“她们两个现在都有点缺乏自信,因为各自位置上都有实力新人,竞争激烈,压力太大。”

相对于队员,教练的“心事重重”更为合情合理,符合身份。赵蕊蕊伤情难定、冯坤久病难医,虽说这两年也发现了几名出色新人,但和绝难放心,比赛中的频频换将,一方面是给更多人接受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说明主帅目前没有特别值得信任的良将,在各个环节上都有某种意义上的薄弱情势,正是因为没有发现好到足以确定的阵容,才会有现在犹疑中反复推敲的状况,也正是因为主力阵容的暖昧难定,女排中的整个氛围才会有点“人人自危”、压力重重的味道。

这似乎是个恶性循环,但有其合理之处,奥运冠军、世锦赛冠军,虽然一直直言从零开始,但中国女排毕竟不再处于“拼”的位置上了,许多的问题,尤其是心理上的问题需要深入调整。

于是,当人们还在享受冠军的时候,失败也悄然而至。从2005年开始,中国女排在大小赛事中都显得磕磕绊绊。回想一下冯坤在2006年世锦赛上的崩盘和这次奥运会上何其相似?当对手在大踏步前进的时候,中国女排进步的速度太慢了。奥运会的铜牌也不是说这次发挥的不好,而是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结果,只是历史没有如果,竞技体育更是如此。人散后,新月如钩天如水

无论如何,这一届中国女排已经完成了她们的使命,人们曾经熟悉、充满好感并寄予厚望的一些面孔选择了离开。

经过最初的挣扎和后期的伤病尴尬,冯坤凭借能力和坚持无愧于这支队伍的“灵魂”、“核心”。如今她已经前往意大利,将代表诺瓦拉俱乐部参加当地联赛。在那里,这位中国国家队中绰号“熊猫”的世界最佳二传将被称作“菲达丽―卡”……

不久之后,曾经经历起伏的杨吴也将随之前往,成为意大利女排俱乐部联赛的成员……

场上永远积极顽强的周苏红继续留在北京,她以超凡的毅力与勇气在场下续演着自己不凡的爱情传奇――悉心照顾康复中的爱人汤淼,对于未来何去何从,这位“铁人”表示还未决定……

即将准备迎来自己婚礼的刘亚男、刚刚大婚的张娜以及赵蕊蕊仍将为自己所效力的地方队准备新赛季的女排联赛……

雅典奥运会“一球抵千金”的主攻手张越红身披日本东丽女排俱乐部球衣在韩国的热身赛上亮相……

当然,还有“陈家军”中一直备受重压困扰的和,这位儒雅谨慎的主帅在北京奥运会之前甚至声言“当主教练是一种折磨”――如今,那看似决定生死的比赛已经结束,一向不沾酒的他竞也畅饮,作为一个主流的中国男人,八年来不堪负累的他表示,如果真的被需要。依旧愿意重执帅印,然而,眼下―一“我只想好好休息”……

记忆中的中国女排终将淡出。

像每一支国家队的最终更迭一样,人散后,或许也可想像―下她重生后的新样貌。

主攻线上,不管王一梅有如何大的缺点,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的她将坐稳未来中国女排大主攻主力位置。正是因为王一梅突出的缺陷,中国女排未来的主攻入选颇让人头疼。这个小主攻必须要攻防全面,―传防守要优秀,不能低于杨吴,至少要与李娟比肩,不然中国女排的―传体系得不到保障,快速多变的进攻就是空话。进攻上要继承杨吴的快速拉开,高度还不能低于杨吴。而目前赵艳妮、惠若琪还达不到这样的全面要求,殷娜高度又欠缺。也许还有楚金玲,假如楚金玲不在各方面有质的飞跃的话,她也许就像白云一样仅仅成为大家心里的怀念。

二传位置上,魏秋月无疑是年轻二传中的执牛耳者,未来中国女排应该是她的天下。去年因为冯坤的伤势,年纪尚小的魏秋月被“揠苗助长”,现在看来这番“恶补”有一些作用,至少现在她能顶大梁。虽然魏秋月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与当年同年龄段的冯坤、宋妮娜相比,魏秋月还显得更优秀突出些。只是据说因为大运动量,魏秋月的膝盖已经有点反应,这对小小年纪的她来说可不是好兆头。魏秋月之外,韩旭也许把握很大,也许还有王晨、卞雨倩、沈静思、王娜等等,但都未到替补魏秋月的水准。

副攻也许又是一番“富裕”景象。马蕴雯、薛明无疑是热门。两人已经经过大赛的洗礼,可当大任。徐云丽的高度在网前也能戳一戳,罗瑜不知能否“二进宫”,此外陈瑶、杨君箐已经在联赛里崭露头角,霍晶技术不错,可惜在未来的国际赛场上,高度是她的硬伤。也许“副攻”的“繁荣”只是一种假象,马韵文、薛明特点突出但不够全面,―个欠缺三号位―个欠缺二号位,徐云丽优点很少缺点一大堆,罗瑜、陈瑶、杨君箐还难预料。

接应人选或许是未来中国女排最致命的短板。其他位置上中国女排都已经或多或少“储备”了新人,但唯独在接应位置上“倚老卖老”,说明现目前还没有人接得了周苏红的班。周苏红的―传、防守,大范围跑动能力都堪称典范,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也许周苏红的双背飞将成为球迷心中的念想。也许殷娜,也许是曾春蕾,也许还有念念不忘的楚金玲,也许都不是。

自由人张娴顶替张娜成为未来中国女排的“不死鸟”是十拿九稳的事,毕竟她的进步和优点大家有目共睹。如果推行“双自由人”规则,另―个自由人将很可能是王茜。

李娜获奖感言篇7

路透社在报道李娜退役的新闻时,这样评价:“对于中国很多年轻人而言,李娜就是学习楷模,她很好地代表了这个自信且处于上升期的国家。”

李娜的成功,有很多充满汗水的曲折故事,而下面的这两位男人,也值得娓娓道来……

2012年6月,李娜决定更换教练。她给美国的经纪人写了一封邮件,对方推荐给她一份两人名单:一个是德国教练,另一个则是阿根廷人卡洛斯・罗德里格斯。后者是海宁的教练,曾经带领弟子拿过7个大满贯,连续117周排名世界第一。李娜指着卡洛斯的名字,说:“就他了。”

2011年美网结束之后,李娜结束了和丹麦教练莫滕森的合作。她需要一位更加严厉、能够带领她重回巅峰的导师,而不是一位好好先生。接替莫滕森的是李娜的丈夫姜山,尽管这对夫妻相知多年,非常默契,但接下来的大半年,李娜的成绩仍处于胶着状态,被形容为“一段崩溃的经历”。

这是一段起于崇拜、充满张力的欢喜冤家式的夫妻关系。在公众眼中,姜山总是充当李娜的沉默的出气筒和欢快的啦啦队,但在朋友们看来,生活中的李娜完全是个小女人,甚至对姜山有些不愿意承认的崇拜。李娜总说,30岁之前我挣钱,以后退役了就做家庭主妇――这话不是随便说说。在李娜的原生家庭里,她早逝的父亲就扮演了一个无所不能、无微不至的大男人角色,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位周到、体贴、甘于奉献的家庭妇女。李娜多少在模仿自己熟悉的家庭关系,而在父亲去世之后,这种对于家庭和情感的依赖越发强烈。

在朋友圈里,姜山被称为“二哥”,也被普遍认为是个强势的人。一个叫人难以置信的细节是,直至今日,在每天严酷的训练结束之后,两人的衣服都是李娜负责清洗和收拾。“姜山是绝不会去按洗衣机那个钮的”。平时,姜山很少在朋友面前夸奖自己的妻子,如果哪一天他说李娜穿得好看,所有人都会觉得说,嗯,那一定是真好看。逛街的时候,哪怕一双鞋,只要姜山说不好看,李娜就不会买。

在运动员的社交圈里,姜山的知识结构叫大家吃惊。他好像什么书都看,几乎没有他不懂的。平时友人聚会,往往是一桌人听他一个人侃。有一次,在马德里的比赛间隙,他和一位资深记者谈论起中国经济软着陆的话题,叫人大感意外。还有一次,李娜告诉姜山,自己看到一句很有意思的格言,姜山告诉她,那不是什么格言,是王小波杂文里的一句话。

所有人都好奇,李娜靠吼姜山来发泄情绪,姜山靠什么发泄情绪?其实这并非悬念,姜山是个理性的人,他有稳定的精神世界,完全有能力自我调整。这么多年,就连最亲密的友人也从未见他失态过,最多,他只是在妻子情绪激动时躲到角落里待一会儿。有时候,李娜会开玩笑说:“姜山阳气盛,连鬼都怕他。”

在所有情绪低落、信念动摇的时刻,姜山都在李娜的身边。可能很多人会对“李娜吼姜山”这件事怀有复杂的情绪,但几乎所有人都能认同一个事实:如果没有姜山,李娜根本不可能走到今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网球是一项孤独的运动,姜山不但能够始终不渝地陪伴,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带动气氛,而且能够给予这个女人欣赏和激励――他似乎比李娜自己更知道她好在哪儿。早几年,李娜还没拿大满贯的时候,姜山就公开说:“十年之内,如果李娜拿不了,中国就没有人可以拿了。”

十年前,李娜刚刚复出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能打进前100就不错了,唯独姜山说,不进前十何必复出?

后来,李娜正式“单飞”,有人又说,只要成绩稳定在前50,挣点奖金就挺好,可姜山说:不拿大满贯打着有什么意思?此言一出,李娜的反应是:你神经病吧?不过,互相调侃就是这对夫妻的交流方式。实际上,姜山这些话,李娜很上心。

姜山总是表现得很自信,李娜也信任丈夫的眼光和主见。不过,当丈夫和教练的角色混为一谈,很显然,这不是一种健康的工作模式。一位朋友说:“姜山的教练风格是,他不太去了解你内心想要什么,他会一直把他想要的灌输给你。他会说,李娜你必须把这个球打上去,她说我真的打不到,他说你今天必须打到。他没办法缓解她的压力,给她压力越来越大。有时候,李娜觉得我这场球打得还不错,他就会说,你还差远了。他永远给她一条前面的路,她则觉得自己怎么做也达不到他的要求,特别气馁。”

身为妻子,李娜小心翼翼地维护丈夫的职业自尊心,尽可能谨慎地谈论更换教练的决定。不过,也许正是卡洛斯的到来,解放了姜山。卡洛斯成为一个团队的战略核心,而姜山则扮演着精神支柱的角色。李娜一如既往地依赖丈夫的陪伴,一度姜山需要飞回武汉装修房子,但李娜很快心急火燎给他电话:你回来吧,不然我练不下去了。

卡洛斯的训练方案有的放矢,旨在帮助李娜在年龄变大、体能下降的状态还能赢球,并且再创高峰。为了让李娜在赛季后半程仍然保持充沛的体力,李娜原本十分厌恶的体能训练得到了空前重视,原本只做3组的技术动作要做8组。他试图调整李娜的发球动作,球抛得更高,手臂的动作也更多。他鼓励李娜打出更多的上旋球,以便有更多的时间阅读比赛、做出反应。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李娜适应发球上网的新打法――李娜的底线技术已经天下无敌,要想更进一步,只能在网前下功夫。

一位老队友评价说:“对李娜来说,这样的打法改变很不容易。因为她要克服自己本能的恐惧:她害怕上网,没有自信,上去就是送死。但要更进一步,这改变又是必须的。”

“你们看起来,改变的只是一点点,但对于她的对手来说,压力大大增加。以前李娜打五把对方都回过来,等到打第六把的时候,李娜就失误了。现在李娜打到第四把的时候,还没等失误,就上网进攻了。以前,像拉德万斯卡这样防守好的球员,只要等着李娜失误就好了。现在,她会有点怵,因为底线打不死你,还要防着你上网――当然,你得上得好才行。”

说到拉德万斯卡,没错,一年之后,她俩在温网的1/4决赛中相遇。最终李娜虽然输掉比赛,不过,一个惊人的数据是,这位之前一直都在底线打球的选手,全场上网次数竟然多达70余次――比以往7场比赛还多。

“我们行内人管这个叫 GOOD TRY。”前国家队主教练王良佐说,“有意识地失误,好过无意识地成功。”

成功来得太早,叫人始料不及。

和卡洛斯合作才刚不到一个礼拜,李娜就拿到了辛辛那提公开赛的冠军――这是她15个月以来的第一个冠军头衔。与其说是卡洛斯的神奇改变了李娜,不如说是卡洛斯的出现,昭示着李娜自我进化的强大信念。

决赛中,李娜申请教练入场指导。这一次,我们没有听到那句湖北口音的“闭嘴”,也没有看到姜山蹲在地上苦口婆心的样。坐在卡洛斯的身边,李娜上身微倾,眼神专注,配合着对方的说话节奏频频点头。她的肢体语言透露着一种角色转变――这是一个纯粹作为球员而非妻子的李娜。

李娜终于找到了最适合她的团队和工作模式。她是如此幸运,而她身边的这两位男人是如此的不同。姜山天生佛相,性格外向活泼。他是李娜的开心果和避风港。卡洛斯虽然是个褐色皮肤的南美人,却显得更加温柔内敛。不过,他的训练方法相当强硬。要知道,卡洛斯是圈内著名的魔鬼教练。早年间,格拉芙曾经在观看了他和海宁的一堂训练课后说:这是个疯子。他能够把身高一米六五的海宁训练到打小威都不怵的水准,疯狂程度可见一斑。

也许,卡洛斯的训练让李娜的身体饱受折磨。她抱怨说,每天训练结束之后都需要进行90分钟的按摩才能恢复疲劳。而这种按摩也完全谈不上是享受,因为它只会提醒你每一块肌肉有多么的酸疼。

但是,李娜需要这样的折磨。她已经三十岁了,长达一年的低潮让人发疯,她努力抓紧时间,不顾一切地渴望有所改变。

“如果不能改变,你还有欲望继续打下去吗?”有人问。

“没有。”她说,“我就是想给自己机会,保持专注度,看看还可以提高多少。”

当然,卡洛斯也是位温柔的虐待狂。他一次又一次地在魔鬼训练中把李娜逼近极限,但又耐心地去了解运动员的内心世界。网球是项个人运动,高手相遇,如果在最后一瞬间,你内心深处的情感是怨恨,那么很难指望赢得比赛。2012年夏天,在了解了李娜的童年经历之后,卡洛斯希望她更加放松。他建议她回一趟武汉老家,拜访自己的启蒙教练余丽桥。

一般来说,在采访和演讲中,李娜都尽量避免提及这位教练的名字。她曾经不止一次地回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成绩是在提高,但是心里一直有阴影。余教练不懂得表扬队员,9年中她没有表扬过我一次,永远在骂我和李婷。”

卡洛斯怀疑,童年不愉快的运动体验就是折磨李娜、让她不能够真正相信自己的源头。他告诉她:“这件事情对你的影响,可能远远超过你自己的想象,你必须要去解决。”

李娜和余教练失联已久。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抗拒,而是惧怕。“我特别害怕面对余教练。”她说,“我属于那种遇到什么事情第一反应是逃避的人,我不想面对。但我又觉得,逃避不能解决问题。我可以不去做,回头他问起来,我骗他说我去过了。但是,我可以欺骗别人,却不能欺骗自己的感受。卡洛斯特别能看穿我的底线,他说我什么都在点子上。”

三天以后,李娜长途跋涉,完成了这次旅行。她在武汉找到了余教练,告诉她:“我希望跟您聊聊,关于原来您执教的一些事。”

这次交谈持续了20分钟,一旦开口,并没有李娜想象的那么艰难。“我告诉她,你伤害过15岁的李娜。作为女人,我能够理解她。作为球员,我却不能。”

这是一次爱与恨、救赎与和解之旅,也是李娜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仪式,其重要程度甚至不会亚于那些大满贯的颁奖仪式。这样的时刻令人动容。因为人们又一次意识到,一个人把自己的事业推向极致的过程,同时也是他(她)不断回到自我的过程。

7月的周末,清晨阳光正好。头一天晚上,李娜刚刚在这间五星级酒店公寓里安顿下来。她是一名行色匆匆的旅行家,房间里到处都是她运动生涯的痕迹,餐桌上摆着她的蛋白粉冲剂、药片、曲奇和早餐咖啡,箱子里有一包包没来得及拆封的运动袜。

这是一套舒适的两室一厅,她将在这里休整两个礼拜,完成赞助商的合同,同时追随卡洛斯,展开又一次严酷的季中训练。在即将开启的红土赛季中,她仍然期待自己有所作为。私下里,她和她的朋友们都更加渴望温网的一次突破。她的低平球快攻和出色的步伐,这些都和温网的草地相当配合。

“我觉得她更想拿温网。温网更适合她。”这位朋友说,“她是那种天生就有节奏感的女孩,移动很快,而温网草地的球速也很快。在法网,你可能五六拍都打不死,在温网三拍就打死了,从节省体能的角度来说,也很适合她。”

李娜比谁都清楚,每个运动员都有退役的一天。她曾经退役过一次,虽然不到两年就复出了,但是在接下来的10年光阴中,因为伤病和自我突破的压力,她又曾经不止一次考虑过退役。

“运动员都有退役的一天,我希望自己退役以后,不会有一点点后悔说,如果那时候我要再尽力一点,可能会不一样。我不希望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

卡洛斯则说:“我对她最大的敬意,来自于她年过三十还能有改变的勇气,而很多球员都不会有这样的勇气。她当然能攀上世界第二甚至第一,你永远也不知道,因为她能带来太多的可能性。”

李娜获奖感言篇8

2010年开年,中国体坛在足球反赌反假反腐的风声鹤唳中,突然闪出激动人心的一幕:李娜和郑洁携手进入澳网女单四强,创造中国网坛“伟大的奇迹”!在命运之路上颠沛了多年之后,中国网球终于展开了蜷缩的翅膀,用翱翔的姿态,冲向蔚蓝的辽阔天空。

李娜,这位中国的“网坛一姐”,更是举世瞩目。

退役:只想保持自己的个性

2002年亚运会前,如日中天的李娜突然从国家队神秘消失,导致女单全军覆没。然而,这只是序曲。随后,她两次开口炮轰中国网协,并在电视直播的赛场上对着观众席示意“SHUT UP”(闭嘴)等行为,让她被贴上了“性格球员”的标签。与之相对应的,是她简短而富有攻击力的语录开始在网络上流行。

其一,“女人只有两条出路,一是嫁有钱的老公,二是自己赚很多钱”;其二,有记者在采访中表示,李娜的体能情况比年初时有了很大的提高。李娜答:你直接说我腿粗不就完了嘛!

两条有关她的消息也是格外让人瞩目:一是指责中国体育制度的“包身工待遇”;二是因伤退出代表国家网球水平的联合会杯团体赛,但随后又出现在德国保时捷大奖赛赛场。

“对抗体制,拒绝为国效力……”一时间,评论四起。这令人感到担忧。谁都知道,一旦被认定,李娜的前途乃至运动生涯都将彻底动摇,一如当年的王治郅和田亮。但这次,李娜的的确确是被冤枉了。后来证明,第一条属记者捏造;第二条,则有主教练和医生出具的膝伤证明。

在运动员整体个性缺乏的时代,“一姐”李娜就这样以准“吉祥物”的方式出现在媒体面前,这不禁让人联想起马俊仁和徐根宝。她出生在单亲家庭,早恋,胸口处文一朵玫瑰。在队中喜独处,说话直率……她具备了话题人物的一切要素,包括出色的成绩。她是首位进军TOP16的中国选手,她两次进大满贯八强,获北京奥运会单打第四。她的每一步,都改写着中国女子网球的历史。

现场:有了你就喊

在2010年的澳网赛场上,尽管一身艳黄,大威的脸色却明显暗淡――她心里明白,在向获胜的李娜伸出双手表示祝贺的同时,也卸下了属于大满贯冠军的骄傲,甚至交出了无形的权杖。

五星红旗画在脸上,扬在手中。那块“无敌李娜”的牌子,被球迷放下,又一次次用力举起。

2010年1月27日,又一场艰难的澳网四分之一争夺战,再一次中国网球的辉煌战绩。

李娜在一场马拉松式战役中击败大威,成为继郑洁之后,第二个晋级澳网女单4强的中国人。

比赛过程中,李娜其实一直处于被动。大威在第二盘曾有机会终结比赛,但她却被顽强的中国姑娘破发逼入抢七。到了决胜盘,大威率先破发,但连续的失误让她失去机会。

在拿到赛点的情况下,李娜最终以一记强势的正手赢下比赛。

“这是我毕生的梦想,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这是李娜首度进入大满贯4强,也是大满贯半决赛历史上首次出现两名中国球员的身影。

娜姐:一副随意的骄傲

李娜是中国网球最“奇异”的一道风景。

在一直被我们传颂的故事中,她被尊称为“娜姐”――因为她总能不断地奉献胜利,尤其是在国际赛场。当然,你看到一些报道,她被形容成“带刺的玫瑰”,时不时地发点小脾气,甚至不聪明地向“领导们”开炮。

但就在此时,你看到的这个李娜,应该是最值得我们骄傲,最值得我们赞颂的网球选手。

和郑洁的有意低调不同,李娜光环照耀,依旧是一副随意的骄傲,“我还不想说这是我职业生涯到目前为止最大的胜利。”

进入半决赛,意味着李娜的世界排名跻身世界前10,这是她赛季目标,没想到还不到一个月,就实现了。

当然,李娜并不满足,“提前完成了。感觉太突然了,太快了,还不知道该怎么为自己庆祝就进前10了。这说明还有进步的空间和可能性,前5也不是没可能,是不?”

调侃:不管怎样都比足球好

4强名单出现两名中国人,这让国外媒体也“吓了一跳”。

在赛后新闻会上,国外媒体的记者们对“绽放光芒”的中国金花充满好奇――这从各式各样的奇怪问题可以看出,国外记者一般很少这么八卦。比方,他们会问李娜为什么想到去做一个颜色偏红的时尚发型,对文身的看法,以及与郑洁的关系等等。

获胜后的李娜很放松,自然有心情和记者们周旋。她幽默地表示,作为中国第一个跻身世界前10的网球运动员,还担负着成为中国第一个国际明星级女运动员的责任。

在谈到网球在中国国内的地位时,李娜甚至还拿出中国足球来调侃,“我觉得网球大概排在第四位,前三位应该是乒乓球、羽毛球和跳水。不过,不管怎样都要比足球好。”

解读:单飞试验田收获丰

网球是一个最需要天分的项目,但李娜和郑洁从来没有为自己戴上过天才的帽子,也从来没有为自己夸下过海口,这只是两个再平凡不过的女孩。郑洁是小不点,李娜被封为“刺头”,她们的性格都有平凡人自嘲的一面,她们的成长故事也是充满了草根味道,但为何能频频为中国网球带来惊喜?

单飞是一块试验田,没想到,这么快就收获颇丰。女网与众不同的单飞体制,不仅飞出了两个大满贯单打四强,还催产了中国选手的第一个TOP10。

的确,这种“先行性”的体制,充分赋予了选手自由,也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金花们的积极性(主要体现在奖金分配上的改变)。拿李娜来说,她说自己是个比较懒的运动员,现在可以自己安排训练,不想练就不练,这就是单飞后带来的“自由空间”。

“以前在队里,不想练必须找借口,而且这个借口必须能说服教练。”现在李娜有自己的团队,“我可以和团队商量,如果我不想练我会直接跟他们说。”

丈夫:被吼出场的教练

“她就像一个刺猬,可能扎到别人,但她其实是保护自己。”李娜的丈夫姜山如此解释。他还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李娜的教练,一个是出气筒。

“以前我有一些不满的话就只能憋着,憋久了反而容易出问题。和姜山,我反正想什么说什么,不用考虑那么多,毕竟是自家人嘛!”李娜笑言,这两年,她已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对网球的理解也豁达了许多。

很多人认为,李娜的转变来源于姜山。特别是在他2007年出现在国家队教练名单之后,李娜成绩开始稳步提升,而她在赛场外的新闻,也开始逐渐减少。虽偶有情绪波动,但已经没有了多哈亚运会半决赛关键场次崩溃的那种低级失误。

上一篇:征文怎么写范文 下一篇:20年同学聚会感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