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意见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0:30

提意见

提意见篇1

■ 叶子:你怎么了?

■ 纠结ing:心情不好,没看我连名字都换了吗?

■ 叶子:为什么心情不好?说出来也许会好一些。

■ 纠结ing:我妈妈又给我报了个兴趣班,让我去学速算。我不想去。现在连周末唯一没有课的半天都要保不住了……

■ 叶子:你有没有跟你妈妈讲你不想学这个?

■ 纠结ing:我妈妈专制得很,跟她讲了也没用!

■ 西子姐姐:看来有的同学今天心情不好啊。你的妈妈很“专制”?

■ 纠结ing:是呀,她认为有用的东西,就一定要我学,也不管我到底喜不喜欢。我已经学了朗诵、围棋、跆拳道、美术、英语……

■ 油菜花:其实我妈妈也这样。我有时候很烦。

■ 西子姐姐:看来很多同学都对自己的妈妈有意见啊。那这样好不好,我们今天就专门来给妈妈提意见,把自己平常不敢说的心里话都说出来,看看西子姐姐能不能帮助你们。

■ 依古比古:好啊好啊!我先说!我最烦我的妈妈总把我当小孩子,好像什么事情我都不懂似的。

■ 西子姐姐:比如说――

■ 依古比古:她总会自作主张地给我买一些特别幼稚的衣服,我其实一点都不喜欢。有时候她跟爸爸讨论事情的时候,还总说:“大人说话,你是小孩子,到一边去。”这会让我觉得他们不尊重我。

■ 油菜花:可不是嘛!我觉得我妈妈也不尊重我,总当着别人的面批评我,然后拿别的同学跟我比较,夸奖别人优秀。

■ 西子姐姐:据我观察,很多学习好的学生,往往是因为经常得到表扬和鼓励,才保持了旺盛的学习热情的。

■ 油菜花:55555555555,还是西子姐姐理解我!

■ 西子姐姐:真的希望家长朋友们都牢记,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不要在孩子面前夸奖别人贬低自己的孩子,有时及时的表扬比及时的批评更重要!

■ 猩球崛起:我都不指望我妈经常表扬我了,她能少说几句,我就很知足了……

■ 西子姐姐:为什么这么说?

■ 猩球崛起:我妈妈实在是太唠叨了!有时候我上网时间多了一会儿,她就会在我耳边说啊说啊,这一件事她能说一个小时!这还不算什么,第二天不知道怎么想起来,还能接着说!

■ 西子姐姐:那碰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办?

■ 猩球崛起:我就只能闭嘴呗。不过她越是唠叨,我越想上网。有时候会趁她不注意偷偷上。

■ 西子姐姐:这其实就是一种逆反心理了。我想每个家长都应该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不同年纪的孩子需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厌其烦地训导往往会“物极必反”。

■ 纠结ing:真希望爸爸妈妈们能看到我们的对话……

■ 小雨点:我的妈妈很辛苦,平时工作很忙,还要照顾爷爷奶奶、爸爸和我。其实我平时还是很心疼她的。

■ 西子姐姐:小雨点能这样体谅妈妈,很好啊!

■ 小雨点:不过我对妈妈也有个小意见!

■ 西子姐姐:嗯,你说。

■ 小雨点:我的妈妈脾气不太好。一秒钟前还在笑,不知哪句话不顺耳,突然一下就生气了。有时候她会跟爸爸吵起来,还有的时候,她会把火撒在我身上,表情十分严肃,声音也很严厉。

■ 西子姐姐:小雨点觉得很委屈吗?

■ 小雨点:是的!有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会让妈妈生气。因为妈妈脾气不好,我现在有很多话都不敢跟她讲了。

■ 西子姐姐:大家对自己的妈妈提了不少意见。我想每个人都希望从妈妈那里得到更多的爱护和尊重吧!你们可以把这期的《西子姐姐聊天室》给妈妈们看一看……

提意见篇2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这次大讨论活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以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为抓手,以“推动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我能做什么、怎么做”为主题,着力解决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领导水平、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影响我区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充分调动全区上下热爱、建设、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激发机关活力,振奋干部精神,集中民智民力,真正形成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科学发展的环境氛围。

通过开展这次大讨论活动,使全区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明显转变,机关作风和干部队伍素质明显增强,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进一步树立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机关新形象和人民群众满意好干部的新标准,更好地影响和带动全区人民,为推动科学发展、加速崛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树立服务型机关新形象:一要讲大局,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区发展大局,上下同心,通力协作,不折不扣地执行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二要讲诚信,对基层、对企业、对群众的承诺要及时兑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三要讲效能,该办的事情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畅通无阻、力求高效。四要讲实干,建立健全抓落实机制,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五要讲创新,大力推进思维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

争做人民群众满意好干部:一要争做“学习型”干部,解决好“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提高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二要争做“服务型”干部,强化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积极主动地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服好务。三要争做“创新型”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培养创新的品质,提高破解难题的能力,积极探索推进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四要争做“竞争型”干部,强化争先进、创一流的意识,增强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干劲,使自身凭实干、凭业绩脱颖而出。五要争做“务实型”干部,以实为本,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到工作不折不扣,任务落实到位。

二、重点内容

(一)重点围绕六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是如何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思路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项目带动不动摇,把各项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落实、促工作上。

二是如何认识和把握机遇优势,最大限度地把机遇优势转化为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实际成效。

三是如何加强本单位自身建设,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发活力,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发展大局。

四是如何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强化“要发展、我有责任”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发展要靠大家,大家干好才好,好了大家都好”的思想共识。

五是如何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进一步转变作风、提升效能,营造务实高效、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六是如何增强构建和谐的自觉性,努力破除不和谐因素,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二)重点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这次大讨论活动,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努力做到“五个坚持、五个反对、五个解决”,让广大机关干部普遍接受一次系统的党性教育和纪律作风教育。

一是要坚持奋发有为,反对不思进取,着力解决精神状态方面的问题。要解决部分单位、同志存在的进取意识不强、工作干劲不足的问题,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当前我区面临的机遇、优势和潜力,进一步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自觉树立工作干不上去不罢休的拼劲和自我加压、争创一流的冲劲,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不懈奋斗。各级干部要进一步强化纪律观念,加强自律,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创业,能办大事,敢办难事,会办实事。

二是要坚持务实高效,反对作风漂浮,着力解决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要解决部分单位、同志存在的工作主动性、工作效率不高和工作缺乏创新、标准低的问题,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努力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真正扑下身子办实事,深入一线抓落实,一抓到底见实效。要建立操作性强的激励机制,注重运用“正激励”的引导性和“负激励”的警示性相结合,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要坚持群众观点,反对脱离群众,着力解决领导作风方面的问题。要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引导各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发现、措施在一线落实、困难在一线解决,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起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真正把为人民服务工作做实做好。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倡导讲团结、讲友谊、讲风格的良好风气,找准自己的位置,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大局意识,形成工作合力。

四是要坚持勇于负责,反对敷衍塞责,着力解决执行不畅方面的问题。要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自觉维护区委、区政府决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保证政令畅通。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分解目标,责任到人,使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头上有压力,彻底改变遇事推诿、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各级领导干部要敢担当,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担责任,切实把干事创业作为自己的职责,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群众检验的成绩。

五是要坚持学以致用,反对不求甚解,着力解决工作能力方面的问题。要重点解决不学习、被动学习、学而不思、学而不用、业务知识不精通等问题。要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自觉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确立与新形式相适应的新思维、新观念,不断强化中心观念、全局观念、市场观念和发展观念。

(三)重点倡导“四种作风”、“四项纪律”。

“四种作风”,即弘扬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作风,不断丰富知识武装和知识储备,研究探索适合我区的发展新思路、工作新办法;弘扬艰苦奋斗、高效务实的作风,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立说立行,扎扎实实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服务,千方百计为加快我区发展创造条件;弘扬团结民主、和谐共事的作风,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要从大局出发,坚持民主集中制,努力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形成工作合力;弘扬严于律己、勤政为民的作风,廉洁自律,勤奋工作,始终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把精力放在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上,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四项纪律”,即政治纪律,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局部服从全局,确保区委、区政府的政令畅通和决策的贯彻落实,努力形成顾全大局、令行禁止的风气;组织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形成合力奋进、团结进取的风气;工作纪律,认真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坚决杜绝,努力形成遵章守纪、依法行政的风气。严格遵循工作规范,坚决克服纪律松弛、精神不振、自由散漫的现象,努力形成认真负责、严谨工作的风气;群众纪律,强化群众观念,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努力形成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风气。

三、方法步骤

这次大讨论活动从7月18日开始,到8月31日结束,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阶段(7月18日—7月27日)

通过学习教育,增强全体机关干部对开展大讨论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一要抓好思想发动。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全区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对本部门、本单位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作出具体安排。二要抓好组织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必读学习题目和单位结合实际自定内容。要围绕区委推荐和编辑的辅导学习材料,认真组织党员和干部进行个人自学;要充分利用好党委中心组学习这一有效平台,组织领导干部进行集中学习和讨论交流。三是抓好思想讨论。要按照六个重点讨论题目,组织党员干部座谈交流,撰写心得体会,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第二阶段,分析查找阶段(7月28日—8月10日)

对照大讨论活动要解决的问题,认真查摆本单位及个人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一要组织开展“五查看”对照检查活动:看建设和发展的意识强不强,思想牢不牢,行动上自觉不自觉;看抓工作、干事业的责任心、进取心强不强,精神状态好不好,有没有主动想事、谋事、做事;看个人素质强不强,能力高不高,与所担负的职能要求适应不适应,工作中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看服务发展的体制机制活不活、顺不顺,工作效率高不高,效果好不好,还有哪些方面的弊端和不足;看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识强不强,认识高不高,服务措施得力不得力,还存在哪些思想和工作障碍。各单位各部门要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座谈会等形式,对查摆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加大整改的力度,切实做到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学有目的,比有标杆,析有差距,议有成效。二要广泛征求意见。各部门、单位要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征求意见箱等方式,征求基层、下级对口单位、服务对象、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要向全体干部职工反馈。三要认真进行自我剖析。在对照检查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座谈会等形式,全面分析本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思想根源,并撰写分析材料。四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通过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深入分析本部门、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存在问题的危害性,提出努力和整改的基本方向。领导班子成员要发挥好表率作用,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三阶段,整改提高阶段(8月11日—8月21日)

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对照“服务型机关新形象”、“人民群众满意好干部”的标准和要求,以及重点倡导的“四种作风”、“四项纪律”,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确定整改目标,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一要分类分层次妥善解决查摆出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做到突出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要找出症结所在,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加以解决。二要举办区直各部门和各镇(街)主要领导干部思想解放研讨活动,总结交流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相互学习,相互整改,共同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各单位各部门要在查找问题、边整边改的基础上,完善和健全机关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局面。要认真总结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查找的差距,取得的实效,找准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完善调整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阶段。(8月22日—8月31日)

在大讨论活动总结验收阶段,逐级分层次召开总结交流会,以观念上的更新、认识上的提高、问题的查摆、目标的确定、措施的制定、制度的完善来检验思想解放的程度;以学干结合、边学边改、干在点子上、干出高水平、干出新业绩,推动大讨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区委、区政府领导按照所包街镇的联系点和工作分工,参加各街镇、各部门的总结交流会。区委、区政府最后召开总结大会,深入总结大讨论活动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倡导全区各级各部门以大讨论活动为新的起点,以崭新的形象和精神面貌,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为全区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组织领导

区委、区政府成立区“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推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区讨论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纪委,由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直机关工委、区监察局等部门组成,负责大讨论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

1、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这次大讨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研究部署,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要搞好层层动员,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制定各自的具体方案,认真落实到位。区级领导对分管部门要靠上抓,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这次讨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强化宣传,搞好舆论引导。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这次大讨论活动的舆论宣传和监督工作力度,通过开展专题访谈、咨询、质询等活动,努力形成人人关心大讨论活动、人人促进作风建设的良好局面。要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大讨论活动,主动向各部门、各单位提意见和建议。要深入了解讨论活动的进展、动态和效果,及时进行报道,对好的典型、经验要认真总结,及时宣传。

3、加强督查,注重实际效果。要防止和克服应付思想和任务观点,切实加强对这次大讨论活动的督查工作。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和协调指导。同时,组织督导组及时跟进,做好每个阶段的督查工作,确保这次讨论活动人员、时间、精力、效果四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不定期抽查等多种形式,加大督查力度,对各部门、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力的部门和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发展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严肃处理。聘请离退休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企业代表为活动监督员,对大讨论活动进行全程监督。

提意见篇3

在未来的竞争中,相信绝大多数企业都可以看到这一点:如果仅仅让员工用体力贡献于企业,而不是用智力贡献于企业的话,那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这意味着,企业必须拿出更加科学的制度和程序,让更多的员工有机会用自己的智慧而不是单纯的体力,贡献于企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提案制度便诞生了。

我们国家的绝大多数企业在导入提案制度的过程中,往往是在厂区的不同的地方放上许多意见箱、建议箱,有厂长意见箱、总经理意见箱……等等。甚至有些企业还拿出了专项基金用来奖励合理化建议的提出者,然而所有的这些做法似乎都没有达到企业预期的效果,或者说采用这种方式导入提案制度的企业从中所能够获得的实惠,远远不能够和丰田公司所得到的效果相比,这是为什么呢?

提案制度是针对员工的合理化建议进行管理的制度。但是,该项制度的本质却不是体现在意见箱、建议箱的设立上,或者是奖金的多少上,而是体现在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用什么表现出他对企业进步的贡献上。

不仅是丰田公司,在日本的许多企业推行提案制度的时候,他们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培训:告诉员工在工作中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就叫做问题,出现什么样的工作结果是被市场所需要和认可的;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教育员工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思考更有价值的问题……与此同时,企业还推进着“标准作业”工程,于是就使得更多的员工能够针对一些具体的项目进行思考,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是像我们国家的有些企业,要求员工去思考,诸如怎样压缩成本、怎样提高品质、怎样使企业获利……等貌似问题的“概念”,如果企业向普通员工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么员工永远都不能给出富有价值的提案。

在日常工作中,日本企业的提案更多的是集中在:左右手在配合工作的时候,到底应该用哪只手拿什么东西,是等待加工的半成品,还是工具;设备和设备之间的距离到底应该是几米,才可以既满足加工操作的空间要求,又能够使操作者少走一些路;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要详细到螺钉的粗细和长短,怎样进行改良,可以缩短拧紧螺丝的操作时间等非常具体的、能够指导接下来如何改进的程度。

另一方面,包括丰田公司在内的许多日本企业,在推行提案制度的过程中,也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禁止提案的领域。比如说,针对工资、针对分工、针对工作成果考评的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因为如果企业在这些领域中允许员工提案,那么结果就会引发不停的争论、甚至是彼此的相互攻击。我们不是说这些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企业不列入提案制度的项目,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也不可以被列入,但是我们需要参考这些企业的做法,预测出如果我们允许员工在这些领域提出建议的话,将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以及可能产生的分歧,并做好预案,使得企业不至于因为这些争论和攻击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破坏和谐的工作气氛。

当一个企业中的绝大多数员工被发动起来,使得企业在很短的时间里持续地获得大量的提案的时候,才是提案制度真正面临挑战的时候。此时,管理者是否有能力处理这些提案,并完成落实,就显得尤为关键了。因为不能处理和落实这些提案的结果,将会大大损害员工进一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热情。那么,提案制度的第一阶段工作,也就是发动员工参与、培养员工思考的效果就将功亏一篑。

一个企业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员工在每一天工作中,根据自己的理解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也将是方方面面的。

作为管理者如何完成快速阅读并找到症结所在;如何参与员工之间的讨论,并将被实践证明有效果的新方法落实到流程和制度中去,就变成了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如果处理得不好,甚至可能使管理者无法完成正常的日常工作。

所有针对操作的改善,其终点都必须落到设备的改良上,必须落实到设备布局的科学调整上;

有价值的改善,其基础是品质,所有产品的品质决定于相应工作的品质;

任何检查,不论是针对产品的,还是针对工作的,都不可能增加附加值;

如果针对品质的检查,只是以“死亡诊断书”为结束点的话,那么这种检查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编后:

《被误读的丰田生产方式》一文在刊发前,我们发给了一些专家、业内人士评论,有些评论认为《新智囊》发表这样重头的内容不太合适,最大原因就是《新智囊》一直在研究21世纪的管理挑战,而丰田生产方式是几十年前的典范,虽说是制造业成功模式中的极致,但也过于陈旧,更何况《新智囊》刚刚提出“YOU时代的管理”,应该多探讨新经济才是。

这个观点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如何看待旧技术(管理也可视为一项专门技术)对我们的影响?我们有无必要对其加以研究讨论?

刚好,英国著名现代军事和工业技术史学家戴维・埃杰顿的观点有助于我们厘清思路,他在其刚刚出版的《旧事物的震撼:1900年以来的技术和世界史》中指出:“旧技术仍然存在,甚至欣欣向荣。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正如最新的发明技术,也是我们现代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创新为核心的讲述中,多数地方几乎没有技术史;在以使用为核心的讲述中,几乎处处都有技术史”。在戴维・埃杰顿看来,发明者通常都比使用者更明了某项技术的基本原理,但使用者也能得到发明者根本想象不到的知识。

顺着戴维・埃杰顿的观点,我们绝对可以把丰田生产方式视为管理界中旧事物的震撼,我们今天研究丰田生产方式正在于它现在依然发挥着重大作用,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更为重要的是,技术的效用是针对使用者而言的,那么,为什么众多的中国企业并没有学到丰田生产方式的精髓,也是我们本期封面主题重点探讨的内容。

提意见篇4

一、严格校舍规范使用和管理

1、中小学校舍必须严格按照原设计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确定使用用途、使用荷载、使用人数、使用年限,重要建筑要充分考虑建筑抗震及防火安全要求,认真制定校舍使用规章制度,规范合理使用校舍。任何学校不得随意改变校舍建筑的使用功能。

2、未经教育、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学校不得随意进行校舍加层(加宽、加深)改造、维修改造;不得在已有校舍建筑(构筑)物周边临近违章搭盖建筑(构筑)物。如因实际需要,确需对校舍进行改造建设的项目,有关学校应事先报教育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经原设计单位充分论证认可,提出改造建设施工图纸设计后,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改造工程应保证施工质量,未经竣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改造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3、中小学校舍必须满足建筑结构和防火安全要求。对建设年代久远、结构质式低、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地处山坡边、水岸边或利用挡土墙做基础的校舍,混合结构、石结构校舍要时刻注意结构安全;对人流密集的图书馆、师生食堂、学生宿舍、公共厕所、浴室,以及危险品存放的化学、生物实验室,易发火灾的食堂锅炉房、变压器站、供电线路老化的校舍应密切注意使用安全。校舍建筑的走道、楼梯和主要出入口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要求;不得在走廊、楼梯和主要出入口堆放杂物或在走道、楼梯和主要出入口加设各种防盗门。

各校要建立校舍安全预警体系,制定防险救灾应急预案,切实做好防山洪爆发、防洪水、防风、防爆、防雷、防毒等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将自然灾害袭击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强化校舍安全检查和维修

1、校舍的日常维护是延长校舍使用寿命和控制危房再生的重要措施。学校要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使用自查制度,经常组织有关人员对校舍的安全使用状况进行自查,教育全体师生自觉爱护校舍。同时,各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建立每年至少一次的维修制度,确保校舍的使用安全。

2、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所辖中小学校舍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并由具有资质的房屋安全鉴定部门作出鉴定报告。对已鉴定为危险的房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发出危险校舍通知书。属D级危房的要责成学校立即封闭停用。属B、C级危房的,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加固、维修或改建,杜绝安全隐患存在,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3、要密切关注校舍的工程质量。对竣工验收合格交付使用的校舍,在保修期内如出现施工质量问题的,应及时通知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维修或加固。

4、要经常检查维护学校的排水系统、供电线路及消防器材等设施。对校舍各类建筑物竖向排水、层面和地面排水应保持通畅,如发现破损,要及时予以修补,防止屋面渗漏或地面排水渗透基础,导致建筑物墙体渗水或基础下沉。对校舍老化的供电线路,应及时进行更换。要保证校园消防器材能安全可靠使用。

三、健全校舍基建档案管理

1、校舍基建档案是反映每所学校履行基建程序、进行校舍总体规划和校舍建设情况的重要历史资料,又是学校进行土地使用权、房屋产权确权的重要依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校舍基建档案的建档和使用管理工作。

2、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建立中小学校舍档案数据库。校舍档案数据库主要内容包含:校园总体规划文本及模型,校园总占地面积、校舍总建筑面积,分幢校舍的历史沿革,分幢校舍的用地面积、产权面积、朝向四至、建筑结构、建设年代、建设投资及竣工验收质量评定情况,校舍的使用变更及维修改造情况等。

3、校舍档案资料应指定专人管理,如遇管理人员工作岗位调整,应及时办理基建档案资料的移交手续。

四、加强校舍资产管理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防止将布局调整中撤、并、迁的校舍用于非教育事业或将产业置换所得款项挪作他用。对中小学布局调整中撤、并、迁的学校校舍资产,仍应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并合理使用,充分发挥效益。如确实不需要或不适宜作为教育使用的校舍,可以通过产业置换,将所得款项用于学校建设。

2、因城乡建设需要拆迁的中小学校舍,应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报区人民政府批准,由拆迁单位负责选择适合办学的地点,按原学校性质、规模重建。重建所需费用由拆迁单位承担。

3、对产权不明确的校舍,土地、建设、规划、税务等部门应采取特事特办的原则,为学校补办有关校舍产权手续,并免交契税、土地登记费和房屋所有权登记费。

五、合理处置中小学闲置校舍

根据《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校舍使用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关于省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处置的意见》文件精神,凡长期以来归教育部门使用,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产权手续不完整的中小学闲置校舍,应视同产权归属教育部门,由教育部门为主提出处置意见,报区中小学校舍使用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执行。中小学闲置校舍在遵循最佳利用与最大收益两个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置换以及变卖等方式,盘活闲置校舍,促进布局调整后保留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1、由教育部门按布局调整规划需要,合理配置盘活闲置校舍。采用教育系统内部调整或划拨办法,将闲置校舍继续用于举办中小学或优先发展幼儿教育、成人教育,以充分提高闲置校舍的利用率,处置方案应报区中小学校舍使用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执行。对因中小学布局调整需异地新、扩建校舍的,教育部门可对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进行置换,置换收益应全部用于调整保留学校的建设投入。置换前应对闲置校舍进行价值评估,以免在置换时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置换方案报区中小学校舍使用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按有关规定程序执行。有关部门对置换过程中中小学校的校舍可以免交契税、土地登记费和房屋所有权登记费。

2、对布局调整中明确不再使用的中小学闲置校舍,可根据学校地理位置、校舍功能等特点,调整作为中小学勤工俭学社会实践基地等公益性教育机构使用。

3、对布局调整中明确不再使用的中小学闲置校舍,通过价值评估后,可进行变卖,变卖的收益应报中小学校舍使用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可统筹用于全区教育的建设投入或用于清偿教育的债务等。

对确实不能采用上述三种方式处置的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可交给村委会作为集体财产,用于农村社会公益事业使用,在交接中应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对原由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资兴建的校舍,应先征求捐赠人及群众的合理意见,以免挫伤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资助学的热情,具体处理办法应按《教育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关于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注意保护海外侨胞捐赠财产的意见》精神办理。

六、健全校舍安全管理责任制

中小学校舍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保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师生生命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教育主管部门、各中小学校的行政“一把手”是学校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所属学校建筑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分管领导在其分管职责权限内对所属学校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承担相应责任。按照学校的隶属关系,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教育部门对所属学校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具有监督管理领导责任;学校对学校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具有组织实施直接责任。

学校校长是校舍安全使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将校舍使用管理列入学校重要工作之一,切实负起责任。学校主管部门考核校长工作时,应将校舍使用管理工作列入考核内容。

提意见篇5

近年来,我市农业外拓工作快速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年,全市外拓基地面积已达711.84万亩,创造基地总产值约29.67亿元。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拓展发展空间,提升产业层次,进一步促进我市现代农业建设,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提升农业外拓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农业外拓的重要意义

农业外拓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充分利用外地资源,加快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建设开放型农业,促进区域间资源优化重组的科学选择;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业外拓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它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我市的农业外拓工作。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和农民为主体”的原则,坚持“一完善、三提高”(即依法完善承包方式和承包合同,提高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基地生产效益)的发展思路,促使农业外拓基地由数量扩张型向效益提升型转变,不断拓展农民增收的新空间,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二、明确重点,着力提升外拓基地质量

(一)培育壮大外拓经营主体。农业外拓基地要提升,企业主体是关键。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强内部制度、生产流程、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创新,引导外拓企业积极开展ISO9000系列、ISO14000、HACCP、GM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快培育一批有品牌、上规模、辐射带动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骨干农业龙头企业。要按照市场细分原理,引导企业加强对拟进入地区气候、土壤、区位、市场、人文等因素及自身优势的综合分析,选择适宜的主导产业,实现企业自身优势与当地优势的优化组合,确保进得去、建得牢、办得好。

(二)扩展外拓范围。要扩展外拓基地的地域分布范围,在保持国内多区域拓展的同时,加大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步伐,实现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加强对省内不发达地区的外拓延伸,把农业外拓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带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办成当地农民致富的项目。要扩展外拓项目的投资领域,鼓励企业和农民专业经济组织把自身发展与当地发展、全省发展乃至全国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自身的资金、优质种子种苗、管理经验、技术等优势和外地的土地、人力、政策等资源结合起来,扩展投资领域,实现农业外拓产、加、销“三位一体”。

(三)提升外拓基地产品档次。要引导外拓企业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管理,实施和推广农业标准,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建立基地。积极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外拓基地建设和认证,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四)推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外拓农业保持旺盛生命力和质量提升的根本。要引导和鼓励外拓企业研发、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加大对本地企业的技改投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为外拓企业不断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撑。

(五)依法完善承包合同和承包方式。依法办事、合法经营是提升外拓基地的法制保障。要引导企业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在充分尊重外拓基地农户意愿的前提下,及时办理土地经营权流转及延长承包期手续,并依法登记,以维护外拓基地农户和外拓企业的合法权益。

(六)提高外拓基地效益。坚持互利互惠、实现合作共赢是提升外拓基地的核心和落脚点。要引导企业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联系,取得支持。要合理选择外拓的地区和领域,既要分析资源优势、市场潜力,也要了解认识当地的发展条件、投资环境,尊重当地的人文环境、风俗习惯,努力共创“双赢”局面。

三、强化保障,营造良好的农业外拓环境

(一)完善考核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全力支持农业外拓工作,共同为农业外拓提供优质服务。要制定科学严密的责任体系和绩效考核机制,把实施农业外拓作为各地各部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目标管理,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和奖惩。

(二)加大政策扶持。认真落实绍市委发〔〕85号文件中关于农业外拓的奖励政策。金融部门要对外拓企业和农民给予信贷支持。创造条件,设立农业外拓专项风险基金,为农业外拓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鼓励更多的企业和农民走出去。

(三)加强信息服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帮助农民和农业企业了解外地农业资源和市场信息,为外出企业和农民承包开发农业资源,创办农业企业牵线搭桥、提供服务。要利用招商会、推介会、洽谈会等多种形式,收集农业投资信息。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利用“进村入户”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加大对国内外土地、政策、融资等信息及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采集、整理和。要在外出农民集中地区设立联系点,指定联系人,为外出企业和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逐步建立遍布全国的信息窗口,提高外拓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提意见篇6

一、进一步加强政府综合统计的建设和管理,大力推进在地统计工作

*年,为进一步推进在地统计工作,按照市统计局、市编办《关于我市统计管理体制实行在地统计意见的通知》要求,区统计局成立了普查中心,全区12个街道办事处成立了统计办公室。科技园管委会也成立了统计机构,配备了统计人员,对其管理的企业实行了统计上的封闭管理。随着在地统计工作的逐步推进,街道(科技园)统计工作已成为政府统计工作的基础,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进一步加强政府综合统计工作势在必行。

(一)切实加强对街道(科技园)统计工作的管理

各街道(科技园)领导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街道(科技园)统计工作是全区统计工作的重要基石,只有加强街道(科技园)统计基础工作,才能保证全区统计数据真实可信。因此各街道要高度重视本街道(部门)的统计工作,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统计人员,切实解决统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业务经费、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投入和保障,确保统计数据全面准确、及时上报。各街道(科技园)要确定一名领导主管统计工作,为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确保各项统计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切实加强统计队伍的建设

街道(科技园)要保证统计机构、人员的定编定岗,确保统计队伍的稳定。街道(科技园)统计人员调整必须征求区统计局的意见,以保证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和统计业务的连续性。各街道统计办未独立的要尽快独立,未配备科长的要尽快配备。各街道居委会,要配备兼职统计人员负责统计工作,履行统计工作职责,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

统计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有效途径,是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街道统计办(科技园)要按照区统计局的要求,确保为统计岗位配备专用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并根据统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及时改善统计人员的技术装备条件。要按照南统发17号文件精神,开通统计专网,利用统计VPN系统实现市、区、街三级统计信息网络的连接,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做好统计数据处理工作,指导相关企业做好网上直报。要以经济普查名录库为基础,以基本单位半年报为重点,推动区、街、居委会三级名录库的更新维护工作。

(四)实行统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街道(科技园)统计工作,提升统计工作整体水平,充分发挥统计在全区国民经济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根据南开区统计工作要点,结合全区统计工作实际,要在街道和科技园实行统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实行百分量化考核,并以此作为年度评优的依据。重点考核以下方面:统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各专业统计报表制度执行与上报情况;统计服务与信息上报情况;统计法制建设情况等。

二、进一步加强部门统计工作建设和管理,实现统计信息资源共享

部门统计是政府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部门统计在服务南开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形势发展及任务的变化,部门统计工作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当前,部门统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机构设立不健全,统计人员配备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数据、质量评估缺乏标准依据;执行程序不严格,大量统计调查表未经审批或超期限使用;部门数据缺乏集中整合、统计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影响了全区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部门统计工作,确保源头统计数据质量,实现统计信息资源集中共享。

(一)设立综合统计机构

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应设立或指定综合统计机构,负责与区统计局的业务联系和部门内部的统计管理。同时明确综合统计负责人,并根据需要配备专兼职综合统计人员。各部门综合统计机构在行使本部门综合统计职能的同时,要按照《统计法》有关规定,向区统计局抄报部门统计资料。

(二)规范部门统计调查

部门统计调查的内容和范围应与部门管理职能相一致,不得与国家、市及区统计局的调复和矛盾。部门建立或修改以系统内单位为对象的统计调查项目,须报区统计局备案;调查范围涉及系统外单位的统计调查项目,须报区统计局审批,其中重要的统计调查项目,须报区人民政府审批。凡未经审批或备案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不得组织实施。超过有效期限的部门统计调查表自动废止。在有效期内需修改或超过有效期需继续执行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须按法定程序重新办理审批或备案手续。经区统计局审批、备案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未经修改而直接实施的上级部门的合法统计调查项目,各部门在布置执行的同时,均应将文件和统计报表原件抄送区统计局。

(三)加强部门统计资料管理

各部门应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管理制度。对外提供、公布统计数据时,应遵守以下要求:

(1)涉及全区的重要统计数据,如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销售总额、工业总产值、能耗等统计数据,必须由区统计局统一对外提供、公布,各部门不得擅自对外提供、公布;

(2)其他由各部门定期公布的部门统计数据,应严格执行《统计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并按规定报送区统计局。与区统计局有交叉的部门统计数据,应与区统计局协商一致后,方可对外提供、公布;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章第十二条规定,各部门应及时向区统计局提供统计所需的行政记录资料,国民经济核算和政府宏观管理需要的统计资料、财务资料、财政资料及其他资料,并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及时向区统计局报送其组织实施统计调查取得的有关资料。

三、进一步加强统计数据质量体系建设,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要坚持质量第一、实事求是、依法统计,如实上报各种统计数据,提高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及时性。要进一步完善统计工作机制,做到应统尽统,应报尽报,减少重复统计和漏统现象,严格执行统计报表制度,准确、全面反映南开区经济发展情况。要建立各项统计业务规范化标准,将质量控制任务层层分解到每一个工作岗位,探索建立和不断完善统计数据采集、审核、传输、处理、管理、评估、全过程的数据质量体系。与此同时,要建立统计数据质量审核检查机制,定期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保证统计数据真实可靠。

(二)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当前是我国统计改革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统计工作的主线。统计数据在统计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宏观统计数据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公布和使用统计数据必须严肃、慎重。区统计局是综合性宏观统计数据的管理部门,任何单位和个人公布和使用全区域性的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数据,都必须以区统计局的数据为准。特别是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应由区统计局负责统一对外提供,对有关经济总量指标和主要专业统计指标数据的公布使用,必须以区统计局评估后的数据为准,避免数出多门。

统计服务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统计系统必须强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不断开拓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为完成各项重点任务和实现全区工作目标提供优质的信息、咨询、监督服务。要进一步改进统计服务方式方法,加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研究,组织开展重点统计分析课题研究,为领导决策服务。与此同时,要强化统计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职能,发挥统计信息引导企业投资行为和居民消费行为的作用。要加强统计综合数据库和统计网站等信息载体建设,提高统计数据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实现统计信息共享。

四、进一步加强统计法制建设,营造统计工作良好环境

统计法制工作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统计工作的重要保证。《统计法》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大法,是提高统计能力、数据质量和公信力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全区统计系统要以新《统计法》颁布为契机,切实加强对《统计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特别是主管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把贯彻落实新《统计法》作为一项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来抓,带头学法、知法、守法,维护统计秩序,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借助各种宣传渠道、阵地、平台和优势,广泛宣传新《统计法》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制观念。

提意见篇7

1.***同志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主,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党组油脂公司党委号召,工作认真负责,按时完成各项工作,具体工作中勇挑重担,但是有些工作创新性不强,

满足于凭经验办事,按照程式化去工作,存在“习惯性”做法。

2.***同志能够积极参与党支部的各项活动,工作上公正严明,上进心强,对党有正确的认识,但是理论学习需要进一步深化,缺乏对工作的钻研精神。

3.***同志乐于助人,善于团结。工作上吃苦耐劳,认真负责,但是具体工作中,接受新鲜事物程度较低,不能与时俱进,有时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就难免有急躁情绪。

4.***同志性格随和,爱说爱笑,但是在具体工作中,有时候有老好人思想,工作上标准要求有时不高,另外,理论学习的自觉性、用心性和主动性不强。

5.***同志在思想上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上能按时完成党支部交给的各项任务,但是对个别业务知识学习不够经常化,对具体检查通报工作中有老好人思想,没有严格进行通报。

6.***同志作为财务工作人员,工作认真负责,比较细致,但是理论学习缺乏主动性,可能工作较忙,笔记没有及时跟上,存在被动学习、补笔记现象。

7. ***同志工作认真,吃苦耐劳,经常舍小家为大家,并有良好的交际技能,但是作为男同志工作有点粗线条,不够细致,学习主动性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

提意见篇8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部署,着力提升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实施*市现代农业提升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放在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文明和谐稳定,为“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也应看到,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反哺农业机制尚未形成、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民科技经营能力不强,经营零碎化,现代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等问题依然存在。

党的十七大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工作的主题,即“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当前,我市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市场化提升期、信息化发展期、工业化转型期、城市化加速期和国际化拓展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也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日益明显。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农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的重要意义,始终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做到粮食安全警钟长鸣,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使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始终走在全省前列。

二、目标要求

到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75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现代农业建设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粮食生产长效机制更加完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粮食自给率稳定在50%左右;

——特色产业优势更加显现,茶叶、蔬菜、水产(珍珠)、畜禽、花卉、干鲜果和竹木等农业主导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增强;

——农业产业化水平更加提升,培育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与农民联结紧密的产业化主体,农产品现代物流框架基本建立,农产品的商品率提高到90%以上;

——外向农业更加优化,外建基地、外拓市场、外向创汇、外引资金和智力工作迈上新台阶;

——农业科技研究更加深入,成果转化明显加快,农业适用技术、农业机械化、清洁能源利用得到普及,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

——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初步形成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政策扶持更加有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为农服务更加深化,初步建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工作重点

(一)建立健全粮食生产长效机制,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要把建立健全粮食生产长效机制,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始终做到粮食安全警钟长鸣。坚持“重政策扶持、提复种指数、扩早稻面积、攻单产提升、育种粮主体、强社会服务、建抗防体系”的基本思路,着力建设一批高产稳产良田,培育一批新型粮食生产主体,发展一批粮食生产经营企业,推广一批良种良法,打响一批优质粮食品牌,促进粮食复种指数提高,种植面积稳定增长,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单产水平得到提升。到2010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70万亩以上,年均增长2%以上,其中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种粮主体的规模经营占水田的20%以上。大力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到2010年全市机插面积达到20万亩左右,机耕机收面积达到200万亩,统防统治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单季稻增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2010年前每年建设各类粮食示范方面积20万亩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鼓励和引导粮食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力度,不断拉长粮食产业链条,促进和带动粮食生产。

(二)积极培育农业块状经济,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

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7〕17号)和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的意见》(绍政发〔*〕20号),坚持以绿色消费、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大做强茶叶、蔬菜、水产(珍珠)、畜禽、花卉、干鲜果和竹木等主导产业,优化农业结构。着力在推进主导产业规模化、生态化、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和品牌化上下功夫,加快特色产业老基地改造提升步伐,充分利用光热条件和作物生长季节差异,创新栽培模式,发展季节性产业基地,拓建产业新基地,扩大基地总量和质量,形成一批设施配套、良种普及、集中联片、环境友好的特色产业基地,使之成为现代农业新景观。把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与丰富“菜篮子”产品相对接,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与培育农业块状经济,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建设特色强县、特色强镇、特色强村相结合。大力扶持发展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产业化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发展特色产业中的带动作用。

(三)深化实施强龙兴农工程,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深化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科学管理能力、产业带动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品牌创建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着力培育一批县级、市级、省级、部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形成梯队结构、门类齐全、带动能力强、提供就业岗位多的农业龙头企业集群。每年新增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企业5家,到2010年,争取年销售10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5家。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充分发挥其在推动技术进步和促进产业升级中的带动作用。围绕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开展QS认证和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促进企业从无牌向有牌、从有牌向名牌的转变,建设县级农产品公共品牌,培育一批市级、省级、部级农产品加工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公信力。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联合兼并、资产重组、外资嫁接等途径,从生产经营、产业经营,向资本经营发展,扩大规模,做强主业,提高效益。以项目为载体,整合资源,积极争取在各类经济开发区、园区中设立农产品加工园区。高度重视农产品市场营销工作,壮大营销主体,培育现代流通业态,优化营销环境,健全营销信息服务机制。做大做强重点农产品交易市场,发展配送、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构建农产品大营销、大流通的现代物流体系,提高市场覆盖面和占有率。继续创造条件,引导工商资本以项目建设、品牌嫁接、股份合作等方式,投资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链条的拉长和终端产品价值的提高。大力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业服务业和能源农业,开发建设高品位、高质量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有效利用现有农业副产品剩余物和废弃物,发展秸秆气化、农村沼气和其他生物质能,探索能源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大力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提升农业外向开放度

把发展外向型农业,作为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和推动农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抓手,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和出口农产品效益。到2010年,全市外建基地稳定在750万亩以上,主导产业出口产品占全省农产品出口份额有新提高,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15%以上。继续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外建农产品基地。努力提高农业外拓的质量和效益,重视改善基地的产出能力和效益,积极引导外拓企业规范承包租赁合同,减少季节性、短期性经营面积,增加长期性、稳定性经营面积。转变外拓基地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实施外建基地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绿色化和优质化。进一步提升外拓服务质量,加强外拓企业的自我服务能力,在外拓基地较为集中的地区,组建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以主导产业为依托,加快建立优势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着力培育一批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出口主体。健全出口农业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出口农产品档次,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实现农产品出口在数量、层次和市场上的新跨越。鼓励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到省外、境外兴办农业企业,利用资本输出地的资源、要素优势,设立初级农产品加工点,把境外资源开发和市内出口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走出去”的内涵。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到市外、省外的大中城市乃至境外建立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窗口,开设销售中心,建立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流通业态,建立覆盖大中城市的农产品销售网络。坚持外资、内资并重,深入实施外资嫁接工程,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联接紧、资源消耗低的农业项目。加大外引智力工作力度,大力引进高技术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大中专毕业生,积极引导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五)全面推进科技进村入户,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科技进步是促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着眼于科技支撑能力的提升,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要围绕“扩大范围、拓展领域、提升质量”,全面推进科技进村入户,积极探索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示范推广应用网络,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积极运用各种节水、节肥、节地等的节约型农业技术,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范围,创新农业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开展免耕栽培技术推广试点。大力推广高效、生态的畜禽、水产养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着力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加强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利用,完善市、县、乡镇、村四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着力构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创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应用到位的科技示范村,培育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懂经营、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力争到2010年,农业科技示范户的素质和能力显著提高,农业技术服务组织进一步壮大,培育科技示范户1万户以上,辐射带动20万农户,发展100家新型农业技术服务组织;重点示范区内主要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农业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5%以上,建成农业地理信息系统。鼓励各类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积极引进高新农业科研成果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提高农业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

(六)着力创新农业体制机制,提升农业发展活力

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的体制机制,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客观要求。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扶持一批有明晰的财产权利关系、有健全的经营服务体系、有民主的组织管理制度、有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产品安全化、社员知识化、运行规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其组织生产、带动农户、促进销售的重要作用,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形式,促进土地等资源向大户、农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集中,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现代家庭农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围绕建立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目标,加强基层农技推广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培训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基本建成健全的市、县、乡镇、村农技服务网络和规范化的镇(乡)级农技服务中心,提高农技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创新农业风险分担机制,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建立和充实各类风险基金,增强农业抗除自然风险的能力。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模式,建立起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集体有稳定性财源的新机制。建立“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制度,探索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的监管机制。

(七)建立健全保障体系,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政策支持、基础设施、自主创新、农业安全等四大保障体系,着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稳定强化各项财政支持政策,确保足额到位。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开发、良种良法和农业机械推广、农民培训教育等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构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以提高防汛抗旱能力为中心,着力抓好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动各方面投资兴建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使农田水利建设逐步走上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继续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加强耕地保护和中低产田改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开展产学研、教科研合作,开发新产品,改进新工艺,着力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和技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关联度大、环境影响小、可循环利用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管理,完善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及相关的质量认证,提高各级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和水平。广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推行产品安全台帐、标识制度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建设为抓手,夯实动物防疫工作基础,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加强植物检疫工作力度,确保全市植物防疫安全。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强化渔业易污染点、污染源的监控,确保渔业生产安全。加大沼气建设使用安全的宣传、教育、检查,确保各类沼气工程的运行安全。

(八)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要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深化农技人员“三联三创”(联基地、联大户、联企业和创新、创业、创优)、“系列示范”行动和“解难题、办实事”活动,加快构建和完善以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维权服务、法制服务、政策服务、金融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为农业服务水平。积极发展农村中介组织、民营科研组织、金融担保组织、合作互助组织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多元化,满足广大农民的服务需求。依托各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做好涉农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动植物疫病、农产品价格、农业资源环境和农产品农资质量监管等方面服务。以专业大户、种养能人、产加销能人为重点对象,扎实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技术培训,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大力开展农业法制宣传,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法制意识。加强农(渔)业行政执法,实现执法检查经常化,执法监督动态化,执法工作规范化,不断提高依法护农的水平。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信贷支农产品,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不断增加农村小额信贷供给。

四、切实加强对现代农业提升工程的组织领导

现代农业提升工程是一项惠及全社会的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把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作为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切实加强对现代农业提升工程的组织领导,从深入实施“两创”总战略的高度,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在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支持现代农业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努力把握“三农”工作规律,不断提高领导“三农”工作的水平。要科学制定规划,强化保障机制,确保如期完成工程目标。

(二)完善政策激励和扶持措施。要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建设的政策激励和扶持措施,把现代农业提升工程纳入市对各县(市、区)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加大考核力度,促进工作落实。针对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力争在农田水利建设、公共植保、公共信息、公共防疫、公共诚信体系建设和农业科技研发推广、责任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深入开展现代农业竞赛活动。

上一篇:意见反馈范文 下一篇: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