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干部培训范文

时间:2023-12-11 20:54:19

团学干部培训

团学干部培训篇1

关键词:学生团干部,能力要求,培训要求,转变

【中图分类号】G715.5

如何使学生团干部认清团的工作形势,增强团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团干部的培养和教育,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团干部战斗力的目的,是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努力方向。本文从学生团干部培养的能力要求和培训要求出发,旨在为基层团组织学生团干部的培养探索可行途径。

一.共青团工作对学生团干部的能力要求

(一)学习能力

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具备处理各种事情的能力。作为学生团干部,学生在前,干部在后,学习能力是其它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要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责任,将优异的学习成绩作为自己积累经验、提高技能、确立威信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理想,积极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要勤于学习,以学习为荣,以学习为乐,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做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表率。

(二)写作能力

写作是一个苦差事、累差事,但它是学生团干部必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学生团干部将来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非常有实用性的一项工作技能。只会干不会写的人决对不是一个称职的学生团干部。作为一名学生团干部,不仅要德才兼备,而且要文武双全,“文”即是“写”,“武”即是“干”,由此可见写作对团干部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广泛涉猎,不仅要做本专业的“专家”,更要做社会上的“杂家”,对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知识都应当有所涉猎,在平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要勤学苦练。只要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笔耕不辍,勤写、多写,就一定能一点点的进步,写起来得心应手,最终达到妙笔生花的境界。

(三)组织能力

所谓组织,是指安排分散的人或事物使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或整体性。组织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名学生团干部能力的大小。学生团干部要学会准确表达,必须能说、会说。组织一项活动,或开展一项工作,首先要通过语言,把自己的真实意图准确表达出来,以获取他人的支持,引吸大家的参与。在组织协调的过程中要关注细节。组织一项活动,也许所有大的方面都考虑到了,但可能就因为一点小事没考虑周全,导致效果大打折扣,自己也懊悔不已。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细节决定成败。在组织协调的过程中要识人善任。

(四)协作能力

受近年来高校团支部建设班团合一的模式影响,团支部的工作很多方面由班长代管,团的力量相对薄弱。加之学生团干部往往无权无钱无威信,在这种环境下要想干c事、干成事、干大事,单靠团干部三两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协作意识,利用协商、说服、请示等多种方式或手段来调节上下、左右及内外关系,动用很多人或很多部门来共同完成某一件事。

(五)创新能力

共青团工作,如果不创新就会死气沉沉,没有生机。对于学生团干部,只有真心实意热爱共青团工作,才能扑下身子,不断钻研、不断创新,千方百计想办法干好共青团工作。同时,学生团干部更应该培养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在思考中提出独立的见解,培养创新能力。学生团干部更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对现有的模式等进行冷静的思考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从而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六)服务能力

为广大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服务是高校共青团开展工作的首要目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是学生团干部必备的一个基本素质。每一名学生团干部都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把自己当作是团员青年中的普通一员,要始终怀着一棵平常心,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学生团干部要与团员青年保持血肉联系,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到团员青年中间,真心实意的与团员青年主动交流,捕捉真实信息,了解团员青年的心声和愿望,要真真正正的为团员青年办实事、解难题。学生团干部要有责任意识。服务就意味着付出,意味着奉献。学生团干部要诚心待人,用心做事,要有一种不图名利、忘我工作的精神,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用十二分的热情为同学服务、为组织服务,最大程度地提高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当前学生团干部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团干部的培训停留在感性经验上,未能达到科学化

经验型的培训方式,受感性经验支配,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学生团干部作为团员青年的领导者,对掌握科学的、专业化的理论方法和技巧的需要是紧迫的。面对这种形势,经验型的培训方式是远不够用的,学生团干部的培训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实现科学化。

(二)学生团干部的培训局限于单向灌输,缺少双向交流沟通

学生团干部是团员青年中的精英人物,追求民主、平等、独立,主体意识更加鲜明,思维方式由被动、狭隘、封闭向主动、动态、开放转变。学生团干部的培训工作需要确实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其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团干部参与培训、接受教育的主动性。

(三)学生团干部的培训形式局限于单一说教,培训方式未实现多样化

学生团干部虽为团干部,但学生在前,干部在后,处于学习阶段,是团干部队伍中相对缺乏经验的群体,同时又是学习力最强的群体。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增强,他们吸收知识的能力日渐增强,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阔,从而要求培训的方式更加多样化。

(四)学生团干部的培训拘泥于有形教育,缺乏巧妙渗透的隐形形式

学生团干部的独立性、自主性意识日益增强,判断力、决策力也在不断提高。在开展团干部培训的过程中,需要把教育的思想和观点“隐藏”得十分巧妙,附着于自身的人格及环境、文化、氛围、活动中,进行多种渗透,让团干部在不知不觉间接受先进思想和理论,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三.新时期学生团干部培训要实现五个转变

(一)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

首先,要实现培训内容科学化。在学生团干部培训中,不但要注重对共青团工作的研究,还应将心理学、社会学、领导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引入培训工作领域,拓展培训的广度和深度。

其次,要实现培训方法科学化。应遵循学生团干部心理、生理发展的规律,及时吸取国际最新流行的培训方式,采取体验式教学,用新理念、新模式,使其体验到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与崭新的人生理念。

再次,要实现传播手段现代化。在学生团干部培训中,要依托中青网、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网、各级共青团网站以及各类局域网,推广网络培训、远程教育,积极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大大强化教育手段和效果,无限拓展培训时间和空间。

(二)由单向灌输型向双向交流型转变

首先,要重视学生团干部之间的双向交流。学生团干部之间因职务、经历、年龄等特征相近而便于模仿和沟通。可以设置学员论坛式的大会交流、研讨式的小组交流、漫谈式的自由交流,充分利用学生们的资源进行教育c自我教育,以调动学生团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要重视授课时的互动交流。注重与学生团干部的互动交流,易调动起他们参与教育的主动性。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团干部的思维,或针对其提问来回答讲解问题。

再次,要重视生命叙事式的交流。这种方式能使学生团干部在如沐春风、如饮甘霖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授课教师可以以自身的生命经历、生命体验、生活经验和自我感悟,用个性化、艺术化的表达来为学生团干部授课,大大增强他们接受教育的自觉性。

(三)由单一说教向多种方式转变

首先,需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只有多种多样的授课方式,才能表达不同的授课内容,才能适应不同类型学生团干部的不同需求。案例式教学可以使其更加具体地学习到有效的经验;体验式教学可以使其在不同的游戏训练中,细腻地体验不同的心理感受,提升自己的心理品质。

其次,需运用艺术手段。艺术化的教育是富有感彩的教育,是富有形象化的教育,是易于愉悦人心、打动人心的教育。学生团干部年轻而富有激情,更易接受艺术化的教育。

再次,需进行社会考察。学生团干部在思想上和社会活动中具有开放性,这种特性决定了他们不会囿于生活、工作的传统范围,总是试图进入新的天地。对社会进行考察,可以使他们从实际出发,了解国情民情,学习革命传统,感受时代精神,吸收先进经验,能收到校园之内无法收到的效果。

(四)由粗放型向精品型转变

首先,要求课程设置新、快、活。采用“菜单式”教学,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团干部,制订不同的培训大纲,供其自主选学,增强学生团干部参与培训的针对性。

其次,要求授课质量精品化。授课质量是培训的核心价值,对培训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授课的内容与方式应不断完善、精益求精,以使学生团干部易于接受、便于效仿、利于操作。

再次,要求提升能力重实践。学生团干部在在职期间会出现能力形成的高峰期,提升团干部的工作能力是实施培训的主要目的。而通过实际演练的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则是最简便快捷的方法。

团干部培训是提升学生团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学生团干部培训中,只有针对学生团干部求真、求知、求实、求进、求新的需求,不断探索新的培训内容与方式,不断提高学生团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才能增强学生团干部培训的实效性,为基层团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思想政治保证和人才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吴斌. 对加强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 .金山企业管理,2010(3):31-32.

[2] 赵民. 关于创新团干部培训的探索[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4):17-19.

团学干部培训篇2

、 在本次培训中,我深刻认识到:

一、坚持提升,完善自我

青年向来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及排头兵,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不仅仅是干好青年团员工作,更应在强化思想意识,提高责任意识,巩固思想防线,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不断引导及带领团员青年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对于所掌握的知识,所熟悉的经验教训,要不断审视、沉淀,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贵与青年成长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接收新知识,学习新业务,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内涵,拓宽自己的业务技能领域,并在工作中体现两者关系,使之发挥最大效益,真正体现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

二、坚持实践、增强能力

通过本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青年,不但要不断充实自己,也要注重实践,注意能力的提升与锻炼,同时也要带动身边的青年教师与团员不停吸收新知识,学会并懂得运用新知识。在学习中不断“取其精华”,积累思想的黄金,也要懂得学以致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敢于大胆创新。在借鉴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层面、认识层面的素质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素质。同时也应注重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多于外界交流,勇于走出去接受、学习新事物,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头脑。

三、坚持创新、增强凝聚力及吸引力

作为一名基层团干,我们应该时刻将“服务青年、服务事业”的意识铭记于心,凡事以团员及青年对我们工作的满意程度来衡量自己是否称职,并以此不断地检测自己。与此同时,还要发挥团员的主观能动性,经常组织及开展丰富多彩的团内活动,使更多团员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关注最新信息,关注社会焦点,经常与团员青年交流思想,交流工作,交流学习。

通过本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在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必须坚持学习,不断学习多方面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今后,我会在共青团干部这个工作岗位上踏实奉献、努力进取,刻苦学习、勇于创新,为共青团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

团学干部培训篇3

青年者,国之魂。青年最富有梦想与朝气,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广大青年的共同努力。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他勉励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团区委

举办的直属团干部培训班上听了市委党校袁秉达教授“追梦”、“解梦”和“圆梦”的精彩论述,作为一名青年和团干部对总书记的论述更多了一份理解和使命。我们应该响应时代召唤,把青春梦想、人生追求自觉融入实现国家梦、民族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坚定理想、学习知识、激发情感、锤炼品格、拼搏实干,用青春同心共筑中国梦。

为实现中国梦冲起来,青年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今日之中国,距离两个百年目标、民族复兴梦想,从未有如此之近,但要把蓝图变为现实,依然是行百里者半九十,依然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同志在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的回信中提道:“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广大青年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中,将个人的发展纳入到国家的发展中,把个人奋斗同实现共同理想的奋斗结合起来,在为实现共同理想贡献青春和才华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这就要求青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个人理想成就共同理想,支撑圆梦的征程。

为实现中国梦冲起来,青年必须好学。知识是力量,是指路的明灯。知识在推动人类进步过程中贡献巨大,正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财富。立身以立学为先,梦想从学习开始。青年时期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青年人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的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习惯。青年智则国智,青年强则国强,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家实力的较量,青年人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主导权,影响中国梦的进程。广大青年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废寝忘食地学习知识、提高本领,为实现中国梦集聚能量。青年人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更新知识,提升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创造性人才。广大青年不仅要从书本上学,更要在实践中学,自觉到基层中去,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掌握真才实学,强化本领,成为可堪重用的栋梁之材,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为实现中国梦冲起来,青年必须实干。伟大的梦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要把梦想变为现实,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青年人代表国家的未来,更要保持艰苦奋斗,踏实苦干的实干精神,沉身做事不迷惑,实干脚步不停顿,在实干中推动科学发展,在实干中服务人民,改善人民生活,在实干中破解发展难题,在实干中实现中国梦想。“世界上的事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需要从实干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需要坚实的脚步、勤恳的足迹。有梦想就有力量,有行动才有改变。广大青年都是梦想的参与者、书写者,要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立足本职工作,潜心钻研,埋头苦干,用自己的行动成就出彩人生。圆梦的道路并非坦途,而是充满艰巨的挑战,广大青年要有“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的勇气和担当,迎难而上,不畏惧、不彷徨、不退缩,在人生历练中收获成功,在攻坚克难的淬火锤炼中梦想成真。青年人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勇于创业,争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

团学干部培训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省长陈豪调研团省委机关时就进一步做好团干部培训工作的指示要求,10月31日至11月4日,为期5天的共青团云南省委2016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延安干部学院培训班圆满结业。来自机关、州(市)、厅局、企业、高校以及省青联共43名团干部参加了培训。

团省委党组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就培训班的举办、参训对象、培训内容、组织管理、经费保障等事宜党组会专题研究,团省委书记唐源同志亲自参加培训班预备会,并代表团省委党组对办好本次培训班提出明确要求。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培训班,是云南团省委第一次成规模组织团干部到延安干部学院培训,对于创新和推动我省团干部培训工作意义重大。

培训班培训热菔翟冢过程充实,效果良好。培训学习时间安排紧凑、学习内容充实、教学形式多样,5天的时间,共开展了6次课堂教学、6 次现场教学、11次现场讲解,1次激情教学,还有在线学习,培训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培训班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关于加强干部培训管理的相关规定,与学校培训管理部门配合密切,培训班组织严密,教风学风严谨,班级管理严格。除教学计划安排的学习内容外,还要求每一位参训学员手写培训心得体会,将所有心得体会汇编成册,供相互交流学习,个人所撰写体会还将抄送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5天的培训学习,通过对党在延安13年的历史的进一步了解,结合对延安精神的进一步学习、理解、领会和把握,使全体参训学员进一步加深了对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了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锤炼作风的行动自觉。参训学员纷纷表示,结合本次培训的收获,要把延安精神带回去,在工作中满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踏踏实实走实事求是的群众路线,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结合全面深化共青团改革实际,推动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的要求,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创造工作新业绩。

团学干部培训篇5

目前,各级团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时期党中央对干部队伍尤其是对青年干部教育培养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团的工作和建设实际,深入实施“百千万”教育培训工程,扎实推进“基层团干部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团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为团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政治保证和人力、智力支持。团校是对团干部进行教育培养的重要阵地,在团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如何根据培训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科学设置培训班次和学制,完善学科结构和课程设计,提高教学水平是各级团校急需探索和解决的实际问题。甘肃省团校针对新时期共青团干部培训要求,改革创新,提出“送团课下基层”培训理念,在困境中走出了一条适合团校实际状况的培训模式。

一、“送团课下基层”,创新培训理念

多年来,场地和经费一直是制约甘肃省团校团干部培训工作的瓶颈。2012年初,甘肃省团校积极探索培训方式,将“创新”作为团校团干部培训工作的“抓手”,提出“送团课下基层”服务理念。“送团课下基层”就是打破固有的培训模式,走到基层去,把团课送到基层团干部的门口,解决基层团组织、团干部培训经费困难的问题,满足基层团干部培训需求,提高基层团干部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激励基层团的干部和广大团员青年立足岗位,发挥青年先锋模范作用。“送团课下基层”体现了新时期共青团工作服务基层、服务广大青年的工作职能,同时也给教职工提供了了解基层共青团工作的机会,有益于教学研究,提高授课的实用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送团课下基层”送的是优质的团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为基层团组织送去切实需要的业务知识和实用的工作方法,首先,组织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授课队伍,强化中青年教师在队伍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的作用,解决了师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衡问题。其次,在课题选择上反复研究讨论,确定目前基层团干部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理论知识、团的实用工作方法,为团干部争取“量身定做”。第三,对每个课题的教学大纲,以课件形式进行集体讨论和修改,力争教学形式和授课内容有创意、有新意,达到“课程精品,服务优质”,力求基层团干部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地了解共青团工作的政策理论,提高对党的路线、方针的贯彻执行能力。

截至2012年11月,“送团课下基层”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四期,送去团课10讲,培训团干部400人。这四期培训内容涉及新时期共青团理论知识、乡镇街道团的工作、牧区团的工作、团务知识、团干部实用礼仪、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等等,得到上级团委的充分肯定和基层团组织、青年团员干部的一致好评。

二、寻求社会资源,构建网格化培训模式

“送团课下基层”活动的成功开展离不开共青团甘肃省委的大力支持。要将培训活动持续下去,逐步形成规模,还要努力寻求社会资源,构建网格化的培训模式。

首先,形成由团省委部署、机关各部门协调参与、团校组织实施的三级联动模式,由基层团组织承办,实施全方位对接,这样可以全面系统的组织团课下基层,既扩大了团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同时又使基层团干部得到了全方位的培训。

其次,扩大送团课下基层的范围,争取得到团中央干部培训部门支持,号召外省市团省委、团校送团课到西部。同时,也可以将基层团干部分期分批带出去培训,结合实际、对照自己、寻找差距、扩大交流,更好地为推动我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服务。

“送团课下基层”活动旨在服务基层、服务青年,提高新形势下团干部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基层经济建设。“送团课下基层”活动顺应了时展的要求,适应新形势下团干部培训的特点,为甘肃省共青团干部培训工作走出了一条跨越发展的道路。

团学干部培训篇6

【关键词】群团改革;团校;团干培训;职能

一、团校团干培训职能发挥现状、存在问题及问题分析

1.团校团干培训职能发挥现状

分团校把自己的重心从团干培训转移到了学历教育上来。强化学历教育,一定程度上就弱化了团的属性。因而对其所应该承担的、定位最早、与学历教育职能“一体两翼”发展的团干培训职能也严重弱化。正是看到了团校主业职能严重弱化的情况,党提出了加强共青团改革和强化团校主业职能的政治要求。

2.团校团干培训职能的发挥存在问题

(1)团校政治属性弱化。团校作为党联系青年的阵地,应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应把政治性放在首位。而团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重视GDP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常常因为经济原因导致重视学历教育而弱化团干培训本质属性的现象。团校的政治性强弱与否直接决定其所培养人才是否具有坚定信仰,是否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党的接班人。作为为党培养助手和后备军的机构和阵地,弱化了根本政治属性,培养出的团干就容易出问题。因此,团校政治性弱化导致团干培训职能不实的问题应该是党加强团校职能改革,聚焦主业大背景大趋势下最应该解决的突出问题。(2)政策资金不到位、办学条件不达标。一项针对全国32所省级以上团校的调查结果显示:长期以来,团校有基本的行政经费保障,但是地方财政给团校的办学经费拨款相对比较紧,长期以来,团校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很难有大的突破性发展。同时,学校在建设用地、经费投入、编制等方面也普遍遭遇政策性瓶颈,相关调查显示,团校的校园面积普遍偏小,大部分都低于普通高校设置条件中的最低标准,而建筑面积相比较起来就更不理想,办学条件严重不达标。(3)师资力量薄弱。由于长期形成的“一体两翼”格局影响,大部分的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呈现明显的劣势。大部分团校老师长期从事学历教育教学,很少通过社会实践去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工作任务重,没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做教研,教学水平长期停滞不前,讲课难免出现空话多、讲不透的问题,没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加上相关教学激励措施不够健全等原因,造成教师业务知识更新慢、业务素质下滑的趋势,师资力量亟待提升。(4)课程体系不完善。到目前为止,各省团校都没有建立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存在着课程内容千差万别、课程培训手段落后、课程考核不科学等诸多问题,未能实现培训的规范化、专业化。在团干培训工作中因为缺乏对培训对象的培训需要、知识结构、技能状况的科学分析,培训的内容也多为专题讲座等政治理论讲授。与团干岗位能力密切相关的拓展式培训、体验式培训、实践教学的安排则非常少,导致培训内容与需求脱节,培训针对性、实践性不强,很难激发团干们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团校培训效果与培训对象的现实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

3.团校团干培训职能弱化原因分析

20世纪80年代,一部分团校开始探索开办学历教育,从那时起,团校工作重心由团干培训向学历教育转移的情况陆陆续续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历教育不失为团干教育培训的有益补充,问题在于:后来很多团校为了谋求发展很少把精力放在理论研究上、放在团干教育培训主业上,而是更多的去根据市场需求将主要精力放在学历教育招生、开设新专业等方面。团校过度从事与主业不相关的业务,必然导致团校不能有效整合两者的资源,同时还会导致培训的形式缺乏创新,这样就会影响培训的质量,使得团干培训职能日趋弱化。

二、加强团校团干培训职能的对策及建议

1.增强团校的政治性

党旗所指,团旗所向。团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央深改组在有关群团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央团校“改革要着眼党的青年工作大局,把握建设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这一根本定位”。这就要求团校必须要切实增强政治担当,提高政治站位,立足党的青年工作思路,思考团校职能发挥,切实增强发挥好主业职能的定力。

2.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资金就是粮草,就是推动所有工作的基础条件。团校要积极在资金“开源”上想办法。比如争取省委组织部把团干部培训计划纳入全省干部培训规划中,参照省委党校的政策,在省团校举办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团干部主题班,给予专项培训经费;争取团省委将在省级范围开展的各类培训班放在团校并给予专项经费支持;争取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委、省教育厅的政策支持,举办青少年思想道德师资骨干专题培训班和少先队辅导员专题培训班,并给予经费支持;争取民政厅的支持,举办社会组织骨干培训班,给予经费支持等。通过以上的经费“开源”途径,加上努力争取培训、研究专项经费拨付等措施,减轻办学经费压力,从而更好地为完成各项主业工作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3.改善硬件设施

要强化团校的培训职能,确保场地够用,硬件设施齐备。要积极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建设集团干培训、青年创新创业培训及其他社会培训于一体的培训大楼。培训大楼应适应现代培训的要求,集培训、实训、会务、康乐、素质拓展、餐饮、住宿为一体,全面满足各类团干部培训及其他培训的需求。要加大力度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

4.加强师资建设

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有关文件精神,按照“重点培养、专兼结合、择优入库、结构合理、动态管理、优质服务”的原则,立足团校,面向党政团机关、各类院校及科研院所,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学科结构合理、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团干部培训师资队伍。探索将团校教师职称评聘列入党校职称评聘系列,解决好团校老师的职称评聘问题;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培养自己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同时,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党政领导、一线共青团、青少年工作者和有一定理论素养的青年典型、优秀团干充实到团干部培训师资队伍中来,组建开放式团属培训师资库;按专兼职团干部培训教师的学科、职级、职称、重点研究领域、授课特长等进行分类,建立高层次、多学科、跨区域的培训师资网络和完善的师资队伍管理系统。

5.完善课程体系

团学干部培训篇7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掠过草原,朝晖照射在校牌上,熠熠闪光;当晚霞笼罩天际,夕阳为这座位于内蒙古青少年生态园内的校舍建筑轻镀一层金边;当初春,青草为校园铺上蒙蒙春意;当寒冬,团旗在皑皑白雪映衬下如火鲜红……走进内蒙古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的如画校园,无处不在的是青春昂扬之气,团结奋进之力。

这是一座有着光辉历史沿革的学校,也是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集体;这里是团青干部成长的摇篮,也是全国团属院校办学的成功典范。

“擎共青团旗帜,做今日教育”,秉承使命,他们引领青年,勇立时代。

弦歌不断,薪火相传,睿智求索

1950年3月,共青团组织在初春的内蒙古草原举办第一期团干部培训班。料峭春寒,挡不住春之脚步、青春力量。

以此为标志,内蒙古团校在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所在地乌兰浩特市正式成立(1954年学校迁至现在的呼和浩特市),这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第一所团属院校。

光阴如梭,岁月倥偬。

62年来,学校发展与建设始终与国家同命运,与民族齐奋进,与时代共前行,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不断发展进步。走过62年的光辉历程,学校传播革命理论,培育建设英才,弘扬先进文化,铸造优良学风,始终坚持为共青团服务的办学方向,承担着团青干部培训、青少年工作研究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在教育提高青年、思想引领青年、培养输送团青干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作出出了重要的贡献。

学校紧紧围绕中心任务,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全国团属院校中名列前茅,成为全国团属院校中的一朵奇葩。

2005年、2006年学校先后被中央团校、团中央命名为“中央团校内蒙古培训基地”和“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学校由此成为全国团属院校中唯一“双基地”的院校,承担着西北六省区和自治区101个旗县的团干部培训任务,学院每年都邀请国内著名学者、专家走进校园,为团干部和青年学生传授知识,另外还不断加强与兄弟省市区团属院校在多方面、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以此来不断提高学校团干部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十一五”时期以来,学校已承办了全国团干部培训班20余期,成功举办了全区团干部各类培训60余期,培训人次达10000多人。

作为全国的“双基地”培训中心,学校不断增强干部培训师资力量,扩大干部培训领域,主动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和共青团事业发展的需要,遵循团干部成长和青少年人才培养规律,形成了从共青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为一体的培训网络体系,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的共青团骨干和青年人才,成为青年干部成长的摇篮。

开放办学,持续发展,勇立潮头

于今日内蒙古团校而言,擎共青团旗帜,做今日教育,以团青干部培训和学历教育作为新时期学校发展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

2000年,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为了贯彻党中央“科教兴国”和团中央“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计划,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在内蒙古团校的基础上,联合创建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开辟了学历教育的新领域,开创了一条全国团属院校办学的成功之路,成为了团校转换办学模式的成功典范。学校充分利用团校的教育资源,选择了通过开展学历教育来全面提高青年人素质的办学之路,在发展团青干部培训、青少年工作研究的同时,将发展学历教育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支撑。

2003年2月,学校整体迁址内蒙古青少年生态园,占地面积318亩,校舍建筑面积6万多平米。现代化的教学楼、办公楼、独立的培训公寓、全区青少年素质拓展基地等设施一应俱全,校园环境优美别致,百草园中的苍松翠柏与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的校舍交相辉映,一座整齐幽雅、风景秀丽、环境宜人的现代化新型校园已经基本建成,俨然一座花园式的学府。

目前学校学科专业由原来单一的三、四个“团青”理论类和管理类专业发展到了现在包括社会工作、旅游管理、商务英语、文秘等学科以及青年理论和师范类专科专业17个,拥有社会学、社会工作、艺术设计、旅游英语本科专业4个,有团中央及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个。拥有在校本、专科学生4500余名,教职工300多名,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而且是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群。学历教育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不断攀升,在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征途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62年前第一期团干部培训班那清澈有力的声音似乎依然在草原上空回响,而今团校人正在以饱满、昂扬的精神状态,为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特色鲜明、和谐繁荣的一流高等院校,为推进全区的共青团事业蓬勃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团学干部培训篇8

关键词:高校;团学干部;培养;措施

团学干部作为高校基层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与组织者,在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1]。在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的道路中,团学干部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影响巨大,通过团学干部来引领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正确认识团学干部培养的重要意义

1.培养高素质的团干部是共青团组织的基本职能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团干部是共青团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推动共青团事业取得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群团工作会议要求,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要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坚定性、群众性。其中,政治性是灵魂。这一基本属性决定了共青F必须把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团学干部,作为自己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职能。

2.团学干部是共青团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和纽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生骨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组织者。

在共青团的各项工作中,团学干部发挥着带领引导作用、组织管理作用、桥梁助手作用、榜样表率作用,是共青团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和纽带。

3.团学干部是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

高校共青团组织凭借鲜明的政治属性和组织优势,对学生开展政治引领、价值引领和成长服务。团学干部通过组织开展各色的校内外活动,发挥共青团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公共生活政治实践素质、社会交往社会融入能力、 创新创业创造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目前团学干部存在的问题

1.团学干部思想政治素养有待提高,能力不足

新媒体由于其信息及时、开放自由、交互性强等特点,符合当前学生追求自由,个性开放的特点。多种形式的新媒体冲击着大学生的生活,影响着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使得现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跟不上社会发展水平,削弱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造成部分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不利于团学组织在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职能的发挥 [2] 。

2.团学干部培养内容不成体系

面对共青团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培训覆盖面不广、力度不够;培训内容针对性适用性不强,培训形式不够丰富;培训效果缺乏有效检验,重使用、轻培养,培养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培训 “一刀切”、管理制度不健全等。

三、促进团学干部培养的有效途径

“五位一体矩阵式”团学干部队伍培养体系是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共青团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凝缩出来的团学干部队伍培养体系,是根据系统性、针对性、差异性的原则,以开展“迷你课堂”系列培训为主要载体,以多横多纵立体网格式为切入方式,始终保持和增强团学干部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以组织建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和创新创业为依托,对不同层面的以及不同工作职责的团学干部开展针对性、系统性的培养。

1.思想政治武装团学干部头脑,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团学干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在学生群体中起到重要的引领及影响作用,团学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要有明确且坚定地政治立场。

(1)组织团学干部通过例会以及定期理论学习、报告会等的形式,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团纪念活动精神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先进性,发挥榜样带头作用。

(2)通过团学例会、部门例会,在学院会议室、党团活动室定期组织学生骨干进行学习交流并分享感想。进一步理解及加深学习精神的精髓,入脑入心。

(3)结合党团重要纪念日及革命先进事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活动、爱国主义教育观影活动、学习长征精神系列活动、一学一做系列学习活动等,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思想意识,引领广大学生,牢牢把准政治方向,不忘初心跟党走。

2.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促进团学干部技能提升

以“迷你课堂”为抓手,主要根据不同类别的团学干部的不同需求,针对性的对团工委学生会各部门部长、副部长、部委,各团支部委员、各社团负责人等学生骨干进行培训,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1)引导团学干部加强基本业务能力的提升,对各部门各层面的工作所涉及的基本业务能力进行培训,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开展服务。包括公文写作、办公软件、活动策划与组织等。

(2)引导团学干部加强拓展能力的提升,主要对团学干部应具备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强化,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交与礼仪、摄影与新闻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进行技能培训。使得团学干部能力得到补充性提升,更好的服务学生。

(3)引导团学干部领导力的提升,在团学干部群体中,筛选一小部分干部通过对其进行执行力、心理素质、统筹协调能力、思维格局等方面的培训,打造出一支高精端队伍,在团学干部群体中发挥领导带动作用,从而更好协调开展活动。

3.推动从严治团新步伐,完善制度管理

要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团学干部队伍,必须加强团学干部的管理制度的建设,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纪律约束就像一盘散沙很难达到培训的目的。

(1)根据团学干部的实际情况及需求,我们为团学干部量身定做团学干部工作日志,明确工作职责,明晰工作流程,使工作更加条理化,制度化,方便各项工作的开展。

(2)要求各部门制定部门工作月历,并制定团工委学生会工作月历,明确各阶段主要工作,使得各项工作计划性开展,充分准备,有的放矢。

(3)制定团学干部管理、考核工作制度,对团工委、学生会各部门及所有团学干部进行阶段性考核,评比部门之星及干部之星,强化纪律意识。各部门制定各部门工作管理及考核指定,促使负责工作的有效开展。

(4)定期召开团学工作例会(主席团例会、团学干部例会,部门工作例会、部门委员例会),并丰富例会形式。

4.构建文化,搭建心与心的桥梁

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团队的内驱力,有助于提升团学干部归属感、自豪感、参与感及成就感,提升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通过仪式教育、办公文化熏染及活动交流三个方面构建动科学院团学干部队伍家文化。

(1)仪式教育:举办团学干部聘任大会,增强仪式感及自豪感,提高团学干部责任及担当意识,全新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并通过新任全体学生联谊见面会,增强团学干部的归属感,使团学干部迅速融入团学组织大集体中,提升组织凝聚力。

(2)办公文化:为团学干部工作提供基本保障和便利,可以进一步强化归属感。同时在办公场所内布置三个主题文化墙。传承墙,制作动科学院团工委学生会“群英谱”中;榜样墙,对团学干部及部门考核,将周期的部门之星及干部之星展示在榜样墙,提高榜样引领作用;文化展示墙,将各部门创意照、工作照等展示在这个版面,共同组建团学大家庭,构建团学组织家文化。

(3)活动交流:邀请专业素质拓展团队为团学干部开展素质拓展活樱提升团学干部凝聚力及综合素质。通过开展团学交流文艺、体育活动,各部门也积极营造自己的部门文化,形成了一直不仅具坚定的思想意识、较高的业务能力、较强的组织纪律性的队伍,更形成了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富有团队文化的高素质队伍。

5.依托实践平台,对团学干部进行进一步的培养

通过以上四个部分对学生的培训培养,提升了学生干部的理论基础,树立了规矩意识,营造了文化氛围。同时,通过组织部门工作活动、团学干部积极自发组建社会实践干部队伍、通过承担学院及学校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开展等,积极为团学干部搭建实践平台,使得团学干部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实现对团学干部进行的进一步培养。

四、工作总结

高校团学干部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涉及影响因素较广,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实现对团学干部的进一步培养。在共青团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思想政治引领为核心,依照共青团四维工作格局,坚持立德树人,继续完善团学干部培养体系,注重学生干部培养供给侧,从严治团,努力培养出一支能够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学生骨干队伍,凝聚青年,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参考文献:

[1]钟佐彬.新形势下高校团学干部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5).

上一篇:职业培训范文 下一篇:新教师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