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播音主持范文

时间:2023-10-16 08:45:31

电台播音主持

电台播音主持篇1

关键词:广播电台;新闻节目;播音主持;创新策略

在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中,主持人不能与受众面对面交流,只能通过对语言、语调、音色、情感等控制策略实现信息传递。尤其近年来新媒体的产生,给广播电台新闻播音主持带来了新的挑战,主持人应充分了解电台新闻节目特征,把握原则与技巧,在新闻播报过程中融入真情实感,才能打动受众,提高电台新闻节目的收听率。基于此,本文对广播电台新闻播音主持技巧的创新作出详细阐述,既有理论参考价值,也有实践应用意义。

一、广播电台新闻播音主持应遵循的原则

(一)维护新闻事件的真实性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维护新闻事件的真实性,是广播电台新闻节目的根本性原则,也是保障受众知情权的重要表现。主持人在播报新闻事件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与取证,保证新闻播报过程的客观性、公正性,新闻事件与新闻观点必须经得起社会舆论的推敲,才能符合新闻播报的要求,体现新闻事件的价值。

(二)提高新闻播报的时效性

随着我国各种信息传播手段的产生,尤其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速度加快,给传统的广播电台带来一定冲击与挑战,这种情况下广播电台新闻节目必须加快信息接收速度与传播速度,及时播报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体现广播电台新闻节目的优势。例如,在新闻节目选材时,以近期发生的大事件或者受众关注度较高的舆论性事件为主,以此调动受众的收听热情。

(三)强化新闻语言的精简性

广播电台新闻播音对主持人的专业知识提出了较高要求,凭借个人丰富的工作经验与专业水平,简练地提取新闻事件中有价值的信息内容,播音主持过程中注重遵循精简性原则,不能拖泥带水,否则将引起受众的反感;在总结某个新闻事件时,也要做到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体现新闻播报的话题性特征。

(四)凸显新闻内容的独特性

新媒体发展中,广播电台新闻节目的竞争压力剧增,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获得社会信息,掩盖了广播电台的新闻传播特性。因此在激烈的竞争背景下,广播电台新闻播音主持创新非常必要,广播电台应争取更多的独家新闻报道内容,抓住受众好奇心理,增加对受众的吸引力,只有独特的新闻内容与新闻视角,才能保障广播电台新闻的持续发展。

二、广播电台新闻播音主持的技巧创新策略

(一)保持良好的播音主持状态

虽然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主持人不能与受众面对面,但是主持人自身的状态将对新闻播报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良好的主持状态能够更好地表达新闻传播情感,凸显新闻事件的感染力,因此在播报新闻之前,主持人需要进行自我调整,以最佳的精神面貌感染受众,具体做法包括:第一,主持人在播报新闻之前应熟悉新闻稿件的内容,在脑海中形成基本的新闻播报结构,掌握新闻稿件的主旨与中心思想,正确把握新闻引导方向,只有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才能减少工作中的失误;第二,主持人在播报新闻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以丰富的情感打动受众、温暖受众,让受众对新闻事件形成独特的认识,加深印象;第三,虽然受众不能直接看到广播电台新闻播音主持人的播报状态,但是主持人在工作中仍然要保持微笑,这样不仅能提升自己的工作自信心,也能带给受众亲切的感受。

(二)新闻播报中融入真情实感

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主持人播报过程中,在新闻事件和受众之间搭建了一座情感桥梁,扮演了以新闻传播手段服务受众的角色,因此主持人成为电台与受众沟通的重要纽带。在新闻播报时,主持人除了客观阐述新闻事件以外,也可融入自身的真情实感,将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相结合,创新节目方式,以自己的真实感受来感染受众,增强受众对事件的代入感。但是也要注意把控情感投入的时间与尺度,必须在充分了解新闻素材的基础上,熟悉自己播报的新闻内容,既不能过分煽情,更不能过分冷漠,而是在保证新闻事件真实、可靠的前提下,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以贴近受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调动受众的情绪,增强与受众的互动,保证良好的收听效果。

(三)合理掌控新闻播报的氛围

为了激发受众的收听热情,广播电台新闻播音主持人需要营造浓厚的播报氛围,以自己的情感与态度感染受众,驾驭新闻播报过程。首先,在主持新闻节目过程中,要遵循规范性、严谨性原则,能够灵活自如地变化与调整状态,在播报发声时保持松弛有度的精神状态,正确运用停连、重音、语气等元素,准确传达新闻信息;其次,精心设计与安排新闻播报的内容、播报的顺序与播报的形式,注重每个新闻事件之间的科学串联,避免观众情绪在大喜大悲中反复切换,这样就会造成新闻播报过程的情绪失控,不利于调控氛围;再有,广播电台新闻播音主持人还要具有调动气氛的能力,例如在早间新闻播报中,以自己的积极情感将受众从半睡眠的状态中唤醒,体现新闻节目的活力。此外,如果在新闻播报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主持人要做到沉着冷静,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四)把握新闻播报的语速与节奏

在广播电台新闻播音主持过程中,播报的语速与节奏充分体现新闻播报风格,将对受众收听新闻节目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一方面,根据新闻播报的内容及具体要求,适当调整语速。例如,有些新闻内容的信息量较大,需要在保证受众收听清晰的前提下适当提高语速,但是在重点内容环节也要放缓语速;在营造情感氛围的情况下,新闻播报的语速应以缓慢为主,以此达到渲染氛围的效果。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新闻播报也要采用不同的节奏,主持人应在播报新闻过程中灵活掌握。例如,有些新闻事件的内容简短,可以调快播报节奏;有些新闻事件的内容丰富、耐人寻味,可以调慢播报节奏,以保证受众能准确获取新闻信息的重点内容。

(五)形成个性化主持语言风格

一档新闻节目的成功,除了与节目本身内容与形式有关以外,与主持人的个人风格与魅力也有着必然联系,良好的主持语言风格,能够获得更多受众的青睐,增强新闻节目的感染力与竞争力。因此,主持人形成个性化的主持语言风格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具有亲和力,无论是与受众单方传递信息还是双方互动交流,都让受众体会到主持人的语言亲切力与感染力,抓住受众需求与受众心理,提高受众的忠诚度;另一方面,新闻节目主持人也要善于运用语言修饰技巧,以此提高自身的语言表现力。例如,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注重积累丰富的语言词汇,尊重时代背景,做到创新发展,合理引入双关、比喻等手段,给受众带来美的语言享受。

(六)体现深厚的语言文化底蕴

广播电台新闻播音主持人,除了掌握基本的播音技巧,实现播音工作创新以外,增强自身的文化内涵底蕴也很必要,进一步增强主持人的自身专业水平,掌握规范化的播音主持技巧,并且形成具有个人特征的语言风格,以此启迪受众、感染受众。挖掘主持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应做到以下四点:第一,提高汉语言应用水平与文学修养,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确保节目中的语言得体,符合广播电台的行业标准,同时为了贴近受众,也可适当引入通俗化、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便于受众理解新闻内容;第二,增强自我学习与自我提升能力,加强与受众的沟通和交流,定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受众人群的收听需要,增强新闻节目的覆盖范围与影响力;第三,严谨把握敏感的新闻话题,增强对新闻事件的驾驭能力,针对社会热点新闻或者焦点话题,需要经过细致分析,谨慎地提出新闻观点与新闻见解,避免对受众产生误导;第四,在播报新闻过程中注意营造一定的文化气息,也能体现节目的品位。

三、结语

总之,在新形势下,广播电台新闻播音主持人必须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适应受众的多元化需要。除了掌握基本的播音主持技巧以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新闻采集与新闻编辑能力,以缜密的逻辑思维合理安排新闻内容,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以创新性的表现方式,增强广播电台新闻节目的播出效果,体现广播电台新闻播音主持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郝玉洁.电台播音主持语言表达问题及对策[J].科技传播,2016(1).

2.高虹.广播电台播音主持风格的培养思路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7).

3..提升广播电台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的对策分析[J].科技传播,2015(12).

电台播音主持篇2

关键词:传统媒体;电台主持;主持风格

独特风格的播音主持容易让观众记住主持人,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征会加深听众的印象。播音主持风格可以从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幽默感、语言特点、音色、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体现。获得听众认可的主持风格将吸引听众长时间关注主持节目,主持的节目内容也可以得到广泛、持久的传播。

一、电台播音主持风格的影响因素

电台播音主持与电视主持有所不同,电台播音要求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包括扎实的理论功底、流畅的语言表达和丰富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等,主持人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态度有感情,才能够更好、更准确地传达信息。电台播音主持风格的培养,是在依靠一定资质的基础上,加强个性化的特长训练,形成彰显主持人个人魅力、主体气质的特质,吸引广大听众的认可。电台播音主持风格的影响因素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内在因素主要是主持人自身的因素,包括视野、文化水平、声音气质、工作经历等,外在的因素包括主持的节目类型、事实要点、主持时间、主持搭档、节目时长、节目主题等。其中电台播音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主要受内在影响因素较大。

二、电台播音主持风格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过渡性和硬性地偏向听众喜好

为了冲击播音主持的收听率,获得观众的反响,部分电台播音主持人趋向跟随听众喜好来主持节目。在主持中运用网络当红词汇、语言、语调,电台为了提高收听率,要求各类节目的主持人加强主持风格的改变,主要迎合听众的需求。长期以“按听众喜好主持节目”容易丧失主持人本身的特质和特点,最终搞“一刀切”缺乏独创性和鲜明的主持风格。

(二)缺乏个性风格和生活体验

电台播音主持人在播音主持中,可以允许手稿,手稿的编写并不一定是主持人自身,在主持中常出现主持人不能体会手稿中的内容,提出相应的见解,而照搬照念手稿的内容,缺乏生活的体验,导致主持人不能理解听众反馈的深沉含义,节目失去个性化和创造力而变得枯燥乏味。

(三)主持风格的自我培养

电台播音主持在播音主持的经历中,单位对面向观众的电视主播关注度和要求较高,每年会安排培训课程,包括形象提升、语言组织、直播应变等内容。对电台播音更多的要求是自我提升。网络视频的兴起冲击电台播音主持,在风格培养提升过程中却孤立无援,文化水平、社会见解和体验的差别,播音主持中多为主持人合作时,各自的见地存在水平差距,不易磨合。

三、电台播音主持风格培养的思路和方法

(一)抓语言训练的基础培养

电台播音主持人在传递给听众内容时,内容新鲜与逻辑严谨是首要的要求。电台新闻播音主持人在对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播报时,需要注重播报的气息、力度和节奏等,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转换,确保新闻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听众。因此,语言的组织、表达是基础的素养培养环节。电台单位应当挖掘播音主持人的特性,按照主持人的特点来主播节目,选择3-6个月的轮岗,以收听率和反馈2个因素考核,确定节目的主持人和备选主持人。要求被选定的主持人,必须要做到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有自己的个性化风格。

(二)播音主持人应扎根于现实,根植于生活

生活是电台播音素材的来源,即便是个性化的风格,唯有扎根于现实,根植于生活,才能真正突出地显示主持人的个性化。并且播音和主持的内容都是选取与我们身边最最真实的故事,并非是空穴来风,因此,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要尽可能贴近生活,才能让受众有真实的感觉。对生活的体验和感知,主持人应当在业余生活中感受生活的“味道”,利用自身的话语来调动节目氛围,保证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听众带来健康舒适的情感体验。根植于生活的感悟让听众在节目中产生共鸣和互动,具有真实感和温馨感。

(三)提升自我修养和个性化创作

自我修养是电台播音主持人应该长期关注的要点,个性化的创作来自于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单项传播的方式,让电台播音主持在整个节目中需要具有主导、掌控话题方向的重要地位。提升自我修养,以书籍、报刊、游历、文化常识等方面为范围,寻找其中能把握主持特点和播音技巧,有效缓解与调节气氛的策略。多听类似播音主持在节目中情感的表达方式。如北京FM101.8张涛主持的《听涛声》,以低沉略带伤感的音色吸引众多听众,他对生活的见地独到,在客观分析问题后还能给听众鼓励,不偏不倚的观点并不迎合听众。电台播音主持人应当在自己的生活、他人生活中不断感悟,历练修养。

四、总结

电台播音主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在主持风格的培养中,应当立足自身素养,扎实语言的基本功,培养丰富的情感积累,及时总结经验并注意在播音主持中的技巧使用,在得心应手的主持下稳固听众数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自身个性的主持风格。

参考文献:

[1]程巍.对培养广播电台播音主持风格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7(21):153.

[2]高虹.广播电台播音主持风格的培养思路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6(07):30.

[3]郭娟.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人个性化主持风格的培养[J].西部广播电视,2014(21):101.

电台播音主持篇3

关键词:广播电台;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

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广播一家独大,到21 世纪初广播在电视报纸的夹缝中生存,再到今天与新媒体同赛道竞争,可以说广播媒体的发展在不同时期都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同时,类型化节目的不断创新也与时俱进,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收听需求。无需赘言,对于广播电台播音主持而言,语言表现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关系到节目的质量,更关系到节目的播出效果。

提升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性

一名合格的播音主持语言表达必须具备规范性,即清晰准确的发音吐字、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适宜的语言节奏。自20 世纪80 年代初广播事业得到改革与发展以来,广播节目如雨后春笋般迅速进入大众的生活中,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优势。在这样的环境下,专业的播音主持需求量不断增大,而各广播电台专业播音主持缺口又比较大,只能从社会上公开招聘,这使得许多播音主持并未得到任何专业、规范的训练便仓促上阵。随着各种形式广播节目的出现,播音主持的语言状况逐渐显露出弊端,如用词不规范、发音不标准、语调呆板等,这就导致节目质量受到不利影响。现今,广播媒体逐渐与新媒体融合,新媒体可视听直播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主播不注意语言的规范性。规范普通话发音。规范播音主持的语言,首先要提升的就是其发音的标准性。语音是否标准不仅体现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也展现出主持人的敬业程度。例如,普通话中存在许多异读字,目前仍有一些播音主持在没有认真查阅工具书、确定规范读音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播音,比如将慰藉(jiè)读成慰藉(jì)、将亳(bó)州读成毫(háo)州,中央电视台亳州城市宣传广告专门标注读音,可见错误读音不在少数,还有平时经常说的标识(zhì)也会被读成标识(shí)。这些不规范的发音,势必会给听众造成一定的误导。规范播音用词。除了发音问题,一些播音主持也存在用词不当的问题。例如,某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说出“一位莘莘学子”这句话,这名主持人不明白“莘莘学子”是一个群体名词,表示众多学生的意思,在其前面加上“一位”则出现前后搭配不当的笑话;某主持人在节目中使用“七月流火”来表达天气的酷暑炎热,但该词语的意思是火星西行,夏去秋来,天气转凉,与主持人想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规范播音措辞,不仅能够提升主持人的个人专业素养,同时也体现了广播电台对节目和听众的重视程度。播音主持应认识到语言规范的重要性,保证语言发音以及用词的准确,所属媒体也应该通过节目考核、业务交流等形式,严抓播音主持的语言规范,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强化播音主持对汉语的掌握能力。提升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性播音是一门语言艺术,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是评价其职业素养和基本能力的重要因素,语言的艺术性已经成为播音主持必须面对的挑战。尤其在新媒体语境下,充满时尚化、个性化以及口语化的表达方式逐渐成为衡量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性的新标准,这样的风格让听众觉得津津有味、诙谐生动,非常贴近听众的生活,受到听众的喜爱。具有时代特色以及潮流时尚的主持语言能够给听众带来一场崭新的视听体验,从而获得听众的心理认同和情感认同。播音主持要想语言具有艺术性,除了要正确运用语言技巧外,还要通过阅历积累和个人理解对语言进行二次创造,使自己的语言风格既符合节目的要求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又能与广大听众产生共鸣。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谈天说地阿富根》节目为例,该节目内容丰富,包括新闻、美食、旅游、健康栏目等,节目主持人叶进、肖玲运用方言进行播报,听众可以用上海话和主持人进行互动交流。与普通话播报模式相比,方言播报更符合上海本地听众的口味,更接地气。方言之于普通话,就相当于亚文化之于主文化,方言不仅包含着与普通话相通的价值与观念,而且也包含着属于地方和个人独特的价值与观念。现在,全国各地有不少媒体推出方言节目,能够赋予本土听众一种特殊的精神风貌及文化气质,让方言有根可寻、有土可扎。与其说方言播报是一档节目,不如说方言节目是本土听众一种声音的记忆。

提升播音主持语言的亲和力

亲和力是播音主持展现语言魅力的必备素质,它可以帮助主持人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节目氛围,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使节目与听众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目前,机械化的播音主持早已不能满足听众的需求,也不能适应广播电台行业的创新发展要求。播音主持语言的亲和力应从氛围、语境、效果等方面考虑。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听众享受的是主持人营造的节目氛围,主持人借助语言的亲和力,与听众在轻松、温和的环境中进行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由于各个广播节目的定位以及效果不尽相同,播音主持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或途径来展示自己的语言亲和力。这不仅需要播音主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文学涵养,而且也需要其具备驾驭不同节目风格的能力。播音主持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要在面对任何事情或者突发情况时都能够控制好自身的情感与情绪,在保持镇定的同时理性看待问题,这样才能够收放自如,温和而平静地向听众传达真实的信息,避免听众产生突兀感、疑惑感、焦虑感。一名播音主持的职责不仅是传达资讯、朗读新闻稿,更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提升和完善节目,与听众积极沟通、交流,让听众有强烈的被尊重感、参与感,从神态、节奏以及语气等方面提升自身语言的亲和力。

提升播音主持语言的多样性

由于广播电台节目类型纷繁多样,这也在客观上要求播音主持语言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广播节目的主持挑战。目前,很多广播节目忽视了播音主持语言的多样性,播音主持长年累月保持语言风格的一成不变,可以说这是主持语言的“风格化”“个性化”,但是仔细品来,这也是一种思想的惰性,听众往往不会为这种固化主持语言买单。所谓播音主持语言的多样性,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播音主持应把握节目稿件的特点,通过多样性的语言创造符合节目特点和观众心理期待的意境。通常来说,每个节目的稿件都有“个性”,从内容、目的、基调、结构、语言特点以及效果等方面都区别于其他广播节目,播音主持需要发现和抓住节目稿件中的个性化因素,通过多样性的语言创造出与节目相适应的意境。在日常稿件训练中,播音主持可以通过广告配音、专题片解说、剧目配音等业务学习提升表达能力。第二,播音主持应注意主持过程中的语气多样化。语气是播音主持语言诸多重要技巧之一,体现了主持人对稿件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也体现了主持人的综合专业素养。从语气入手,可以展示出播音主持个人语言特点的风格,丰富主持语言特征以及语言表达的形象化,这样就可以避免播音主持语言的机械化以及语言中情感、声调、语气的单一化。语气练习,一般是指气息训练,如声音的强弱虚实、声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播音主持可以根据稿件内容,依托语气变化进行二度加工,情景再现。第三,播音主持应学会抓住语言的美感,修饰和美化语言。所谓语言修饰,并不等同于外在的、形式主义的粉饰,播音主持应从美学的角度对待、处理播音中的思想情感的变化、人物角色的模拟、声音靠前靠后发音的调整、气息状态的转换、播音气氛的创设、稿件内容的侧重点等,使听众从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中获得美的享受。结语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台播音主持行业想要谋求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从提升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上寻求突破。良好的语言表达是播音有别于其他媒体的特色优势,要不断提升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性、艺术性、亲和力以及多样性,优化播音主持的语言风格,提升播主持语言的魅力,营造播音美学氛围,从而使听众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促进广播节目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连云港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温舒莎.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语言规范性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9(24):241-242.

电台播音主持篇4

关键词:县(市)级播音员 主持人 素质 流失现象

笔者曾经工作过的地级媒体所辖3县4区和10个林业局(县级),每一个县级台都是双班(广播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都自办有独立的广播电视节目,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数量有近百人。学生假期里对江苏几家县(市)级广播电视台也进行了调查,都发现了一个见怪不怪的现象,就是留不住好的播音员、主持人,其原因并非庙小留不住高僧,还伴有其他方面的因素。

县(市)级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状况分析

人员构成:县(市)级广播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科班出身少,半路出家多。从我国广播电视界的现状来看,播音员、主持人大致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大专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二是编辑、记者兼职做播音员、主持人;三是教师或演员等行业从业人员改行做播音员、主持人;四是从社会上招聘进来的播音员、主持人。在县(市)级广播电视台,进台第一学历是中国传媒大学(北广)、浙江传媒学院(浙广)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学生几乎没有,就连一般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也很少会选择县(市)级台,人即使来了,大多数也是将此工作作为一个过渡和“跳板”或改行从事其他工种。

目前,县(市)级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大多数是从社会上招聘而来的,在挑选、录用播音员、主持人的时候,往往侧重年龄、形象、声音三项素质,对其他方面的考虑不多,选拔的对象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新闻采编专业、新闻后期制作、新闻纪律等了解不多,再加上文化素质高低不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直接就奠定了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较低的层次线。

工作分工:县(市)级广播电视台播音岗位专家少,杂家多。由于经济和体制上的原因,县(市)级台一般是广播与电视节目同一套专业人马运作。播音员、主持人每天要跨机构、跨部门去完成播音主持工作,“广播、电视、新闻专题、文艺节目、广告”都要去播音和主持,播音员、主持人专职从事一个栏目、一项工作的少,几个栏目一肩挑、一人干几个活的人多。

自身发展现状:县(市)级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充电机会少,岗位锻炼多。在县(市)级广播电台中,内部培训的机会较少、外出培训的机会又受到经济和工作因素的制约,播音员、主持人很少有接受再培训、再教育的机会,他们的全部学习和培训机会就是“岗位锻练、自学自悟”。因此,“电力”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专业队伍管理:县(市)级台播音员、主持人的管理一般采用部门负责制,以“块”管理为主。人在哪个部门,考核就由哪个部门管理,考核管理以粗放为主,很少有一套专门针对播音员、主持人业务特点管理的制度进行约束考核,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很大盲区和漏洞,基本没有播音组,因此也就没有了内部的专业学习和提高。

职业特点:一专多能型。县(市)级广播电视台的制作中心同上级台是不能相比的,他们在机构设置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是工作起来就有些乱章法,播音员、主持人往往身兼数职,集采访、编辑、制作、播音、主持甚至灯光、电工于一身;还由于播音员、主持人人手少,常常是广播、电视节目都要上,甚至一天还要为几个节目串场。

县(市)级台播音员、主持人流失现象分析

非编采人员多,专业人才少。人力资源成为制约县(市)级广播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瓶颈,播音岗位尤其如此。在我们调查的多家县(市)级台都有这样的现象,非编采人员多,他们的名额挤占一线人员(采、编、播)的人数,播音员、主持人很多是没有签约人员,这样的体制,导致许多真正热爱播音主持专业的人不得不另辟蹊径,去寻找其他岗位。

忽视专业待遇,人才出现断层。县(市)级广播电视台不十分重视播音的一线人员的各种待遇,这样导致一些播音主持的业务骨干丧失信心,逐步成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不思进取导致的是工作缺少积极性,没有创作愿望,产生不了创作激情,稿件播音平淡,节目主持“万金油”。而很多有编制的人占据着位置却没有作为,由于这些人占有编制,又不好再进专业人,这样就又出现了青黄不接新老断层的现象。

按人头分配广告创收指标,又是对专业人员的严峻挑战。广告是台里的重头创收任务,如今评价领导者的能力,都以台里广告的效益作为考核的指标,为了人人肩上有创收指标,播音员、主持人也不例外,被派上招揽广告的指标任务,这一挑战致使很多专业非常好的播音主持业务尖子,由于无力去完成创收指标而离岗或者下岗。一位市级台的元老级播音员,业务能力很强,可是在不到50岁的时候就离开了自己热爱的话筒,原因很简单,只因为平时与外界接触少,广告任务完不成。

解决县(市)级台播音员、主持人流失现象的方法

以人为本,留住人才。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就是以人为本,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目前很多的县(市)级台播音员、主持人专业管理模式较为封闭,还是沿用传统的用人机制。传媒行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一支以传播新闻为使命,具有较高素质和奉献精神的播音主持队伍,才能担负起一个台的传播、宣传任务。要做到这一点,观念要更新,体制要创新,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提倡从报酬上向一线的播音员、主持人倾斜,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千方百计吸纳人才、留住人才。

创明星主播,留住人才。这要从播音主持人才队伍中细心挖掘、悉心培养,为优秀的专业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必要条件,培养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明星播音员和名主持人,打造地方特色,可以为有专业潜质的播音员、主持人量身定做节目,给他们创造一切能锻炼的机会,扶持他们发展,让地方的播音员、主持人迅速成长,稳定、健康发展。

办精品节目,留住人才。县(市)级广播电视台由于人、财、物受限,要想办好各类栏目,是很困难的。栏目办多了,势必造成资金投放不足,人手、设备短缺,到最后看似栏目不少,轰轰烈烈,眼花缭乱,但让人留下印象的高质量的品牌栏目却如凤毛麟角,有的栏目甚至只能在应付中消失。要办精品节目,就不要盲目开办多个频道,应该立足自己台的实际,按照受众的意愿创品牌节目和栏目,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节目,改变过去新闻、专题、文体、服务一起上的“小而全”做法,集中力量精办一两个节目,以品牌节目去激活整个频道,以精品频道获取观众对播音员、主持人的可信度,用好的节目留住名播音员、名主持人。

加强播音员、主持人队伍建设与管理

强化播音员、主持人的教育培养。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一些广播电视台曾经对目前播音员、主持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知识水平低”、“政治理论水平低”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二位。为此各台特别是县(市)级台应采取措施,调整专业人才培训结构,加大教育投入,培养自己的新人和业务骨干,同时,加强岗位业务培训,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把好出口关。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做法,分批组织播音员、主持人到开办播音主持专业的大专院校深造充电,或是到上级台学习考察。②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不同风格的培养教育,做到“专家”“杂家”兼备。例如:对于擅长新闻类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有意识地让他从事专题类、娱乐类等方面的播音主持的锻炼,最终将广播电视、新闻专题、体育娱乐等播音主持环节打通,力争让播音员、主持人达到“专”与“精”的有效统一。③挖掘潜力,重点培养。一定要对那些播音主持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重点培养,让他们在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要让越来越多的播音员、主持人更多更广地参与节目的选题、策划、采访、编辑、制作等过程,真正达到采、编、播一体化全过程。

强化专业科学管理机制。从大多数台的现状来看,从“块块”管理收归“条条”管理是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做好这支队伍管理的一剂“良方”。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可能性较小,最好的办法可能是“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县级台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播音主持管理部门,由有管理经验的播音员或主持人担任部门领导,对播音员、主持人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独立行使管理权。可以因人制定目标、落实任务,对一些重要稿件,部门领导要善于调兵遣将,根据播音员、主持人的特长来安排工作任务。因此,只有根据播音员、主持人的专长来下达、布置和落实播音主持计划,才能落实到位,使好的稿件最终变成好的节目。为了加强播音员、主持人的管理,目前有些广播电视台设置了专门的播音部,对播音员、主持人统一考核和管理,制定了一整套“播音员主持人管理规章制度”,实行业绩量化考核和薪酬激励制度,采取能者上、庸者下的优胜劣汰制度。这是对传统管理的创新,运作实践表明,这一模式对播音员、主持人的管理是行之有效的。

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众所周知,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能否有一支作风硬、业务强、素质高、较稳定的播音员、主持人队伍,不仅是摆在县(市)级广播电视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衡量一个台是否有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从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现状来看,现在台里负责播音主持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年轻人,这些人虽然年纪较轻、形象较好,但却普遍存在学历低、阅历浅的问题,经验的缺乏和才干的限制,使他们难有上乘之作。因此,如何抓好以老带新的队伍建设,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大力扶植三四十岁有一定经验、业务功底好、素质比较全面、成熟稳定型的业务骨干,悉心培养青年尖子,完善青蓝工程建设,是县(市)级台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在年龄、学历、资历等多方面形成播音员、主持人的多层次、多元化,才能使节目丰富多彩,有精品、有特色。

用名播音员、主持人带出名栏目。对那些敬业爱岗、有突出贡献的播音员、主持人,采取特殊岗位津贴制或其他奖励形式,同时,为这样的播音员、主持人打造、开办与其个性特征相吻合的节目或栏目,打造品牌,树立精英意识,留住人才,增强媒体传播效果。

县(市)级台播音员、主持人的流失现象虽然存在,但是只要各个台真正重视播音主持队伍的稳定问题,正确对待和解决目前播音主持岗位存在的不完善之处,就能够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也能够赢得受众的欢迎。一个台的工作成果的呈现是播音员、主持人最后完成的,一支稳定的播音主持队伍决定一个台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2.碧冷、陈枫:《主持人是怎样炼成的》,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吴郁:《节目主持艺术探》,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4.任远:《名主持成功之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5.王天定、王俊杰、卢焱:《广播电视法规与职业道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6.中国主持网,省略

7.邢虹文:《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

电台播音主持篇5

关键词:创新;新媒体;播音主持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台的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在不断的转型发展下,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并未被时代抛弃,而是不断创新、不断摸索,走出了自己的一条道路。作为广播电台的门面担当,播音主持人是该行业中最为关键的角色之一。广播电台的播音主持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下,接受了一番一番潮流冲击,比如移动短视频平台抖音、火山小视频等,在推出后,迅速占领用户的零碎时间和注意力。新媒体环境为各类直播类平台和私人电台创设了非常友好的生存环境,风口来了,对于媒体人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一、新媒体环境及其特点

(一)新媒体环境新媒体指的是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出现的新的媒体形态,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和电视四大传统媒体而言的,具体的新媒体形态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新媒体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5G技术的应用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新媒体的具体媒体形态不断地更新。但是就其特点而言,是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能够消解媒体的边界,能够消解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距离的新型媒介形态。早在2013年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就详细指出了关于新媒体的特征。《连线》杂志更是将新媒体的定义界定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新媒体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交互性和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和社群化。由这些多种形态的新媒体构建而成的媒体环境显而易见具有更迎合网络原住民用户的特性:其一,新媒体使用和内容选择个性化和定制化;其二,新媒体环境下用户对资讯内容和形式选择的主动性更强;其三,能够满足用户的即时交互,用户即生产者,消解了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边界;其四,新媒体完美的迎合了新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和时间的碎片化需求。

(二)新媒体环境的特点(1)互动性强,强调用户参与。新媒体环境,新型的信息技术带动了大量的新型信息载体和传播媒介,实现了在信息传播的同时就能让用户参与进来,甚至是用户的参与推动了信息的再次传播。诸如广播电台的“现场接听听众的热线”就是即时性的互动,用户参与可以让用户与媒体产生更强的黏性。这对播音主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够调节互动氛围,带动参与者深度参与。(2)时空限制弱,资源开放。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出现,让新媒体的发展向智媒体更进一步。智媒体能够彻底的打破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而5G技术的应用更是能够加速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形式。信息资源的开放让获取变得快捷和便利,信息的时效性弱化,这也是越来越多的直播类平台获得大众关注的原因之一。资源开放和信息实效性给播音主持带来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更具挑战。

二、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风格创新的必要性

(一)播音主持风格创新是职业要求新媒体环境越来越多的新型媒介模式出现,不管是各雨后春笋般的直播平台还是传统媒体都开始在“流量”上下功夫,为了吸引更多的流量用户,积累用户数据,创新是必然趋势。广播电台的播音主持作为“声音”的直播者,相比于真正的直播工作者有着更高的职业要求。通过“声音”形成自己的播音主持风格需要不断地创新,在“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的播音主持们只有不断地创新自己的风格才能在众多的“新媒体”中找到自己的用户群,形成自己的风格就意味着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拥有个性化的标签,从而培养自己的“粉丝群体”。播音主持工作本身就是极具个性化风格的职业,不同的节目不同的主持风格,一个具有独特标签的播音主持人是能够带动一个电台节目崛起的。所以,播音主持风格的创新是新媒体环境中播音主持人的职业要求,对于广播电台的主持人而言,更是如此。

(二)新媒体环境要求播音主持风格创新传统媒体之所以会在新媒体潮流中被落在跑道后面,原因之一是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用户群体的消费习惯。新的信息技术催生了直播类媒体的快速崛起,诸如“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让“口红一哥”“李子柒”等非专业的主播们成功的引领了新的潮流。“口红一哥”夸张的语言表达,惟妙惟肖的演绎,形成了极具李佳琪特色的主持风格,这种夸张做作的特色被不少主播们争相模仿。新媒体环境催生了“口红一哥”“口红一哥”的出现也代表了更宽松、更自由的新媒体环境。环境的变化让媒体用户的消费习惯也产生了变化,传统媒体的严肃正式不再符合“网络原住民”们的信息获取习惯,要在竞争激烈的诸多信息获取渠道中获得稳定的用户流量,就必须跟上时代环境的步伐,不断创新播音主持的风格,通过个性化的风格来吸引用户,甚至是打造出像李佳琪、李子柒一样的个人IP,从而在瞬息万变的媒体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播音主持风格与节目风格相辅相成播音主持人与节目是共生关系,节目的受欢迎程度与播音主持人选择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个节目可以成就一个播音主持人,反过来,一个播音主持人也可以成就一档节目。因此,播音主持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着一档节目的风格。既然播音主持的风格与节目风格相辅相成,那么,广播电台的节目要在鱼龙混杂的各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的去摸索、不断的去创新,找到能够完美融合播音主持人特色和节目特色的风格,让播音主持与节目本身产生更科学的化学反应,达到相互成就的目标。节目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制约,而播音主持风格在如今宽松的新媒体环境中是相对自由的,所以,不断创新播音主持的风格,是目前最为迫切,也最为实际的创新方式。

三、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风格创新的实现途径

(一)创新播音主持的角色定位新媒体环境下要创新播音主持风格就需要先准确定位播音主持的角色,播音主持岗位不仅仅是简单的播音主持角色,播音主持角色只是最重要的角色的定位之一。新媒体环境里,播音主持人需要准确把握用户群体的消费习惯,精准分析新闻热点,快速追踪热点话题,这些需要播音主持工作以外的角色定位。如在《花城FM》平台上的“妙音请饮茶”节目,邀请了高级评茶师邓妙音带领听众品茶,并对部分茶品进行推广。在“陈皮工艺茶”的一期节目中对“陈皮茶砖”、“小青柑茶”等茶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用自身的品茶体验和对陈皮的医药知识来进行介绍,通过生活化的亲身体验来增强陈皮茶的生活气息,更加贴近听众的生活,也就是“接地气”。主持人在与对谈和交流中的提问也非常的切合生活中饮茶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提问必须是来自于主持人生活中的“品茶”体验。另外,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和更新,对播音主持人多角色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编播一体化的趋势已经越发的明显,不管是专业的播音主持学习,还是各电台的招聘都希望播音主持能够肩挑数职,能够广泛涉猎相关领域。在新媒体岗位招聘中就要求能够了解媒体平台的运营和管理,有话题敏感度,能够快速响应社会、娱乐等网络热点话题,并擅长借势造势,能够有效地提升节目和平台的用户活跃度,增强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灵活播音主持的语言特色精准流畅的语言表达是播音主持行业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广播电台的播音主持是靠声音吃饭的,要将声音特色发挥到极致,通过加强语言特色的训练和个性化特色的打造来形成灵活的语言特色。播音风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风格,语言风格可以从提高语言艺术性和语言的亲和力两个方面下功夫。播音主持人作为语言的发出者,对语言的理解和语言的掌控能力直接决定了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同时播音主持者的个人艺术素养也是影响语言艺术的因素。提高播音主持人的艺术素养,不断地强化播音主持人的语言掌控力,加强播音主持人的语言技巧训练,是提高语言艺术性的有效途径。要说语言艺术造诣高莫过于最近非常“网红”的新闻“段子手”朱广权,“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这样的段子将放假的新闻话题一度推上“热搜”,不得不佩服播音主持人强大的语言驾驭能力。另一方面,广播电台的播音主持人需要通过声音拉近与听众的关系,通过声音实现与听众的互动。因此,声音的亲和力十分重要。广播电台的播音主持人在语言亲和力方面可以通过心理培训来提高,“言为心声情自出”,加强播音主持的心理共情力训练,让语言沟通为心灵沟通服务。以自媒体出道的“蕊希电台”主播蕊希,就以声音的亲和力和温柔而称霸电台排行榜,电台简介“听她的声音,会上瘾”。截至目前“蕊希电台”节目播放量达到了24.1亿。声音是电台主播的法宝,灵活语言的表达,形成极负个人特色的电台声音,就能有效地形成个人风格,从而创造强大的节目吸粉力。

(三)激发播音主持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指的是“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对于播音主持岗位而言的自我效能感就是播音主持人对自己在电台节目中,是否有能够出色完成播音主持工作任务的期望。这种期望会直接影响任务的完成度和完成效果。相关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往往能够更出色的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激发播音主持人的自我效能感是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途径来实现,将正常播音主持者转变为优秀的播音主持者。具体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现,其一是通过关注播音主持人的职业心理状态,适度放松职业压力,多途径的帮助播音主持群体解压。比如,提高播音主持岗位的待遇和绩效要求,释放播音主持者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充分激发播音主持群体的性格优势,性格优势是个人实现自我,追究成就和价值生活的内在人格特质,通过性格测试来针对性的激发播音主持人的性格优势,尤其是智慧、勇气和超越等优质的性格优势。播音主持人的外在形象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更有效的激发出他们的性格优势,那么,提升自我效能感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激发播音主持的自我效能感既需要控制工作压力,也需要激发性格优势,只有两者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实现自我效能感的激发,从而促进主播们自主探索播音主持风格的积极性,产生自我创新的内驱力。

(四)形成播音主持的个人魅力播音主持风格的创新也能够从播音主持者的个人魅力方面去探索,尤其是极具个性化特征的人格魅力。要塑造播音主持的人格化魅力首先播音主持者要有正确的生活价值观,要顺应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健全的价值观并能够正确的引导和影响听众的价值观形成。播音主持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高尚的兴趣爱好,端正生活和工作态度,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定政治态度,树立稳固、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形象。在此基础上,要加强播音主持者的礼仪规范,提高文化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加强工作过程中的文化积累,修炼沉稳、优雅的气质,提高修养。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通过积极参加“读书会”“分享会”等形式来丰富业余生活。另外,广播电台还可以组织常态化的“礼仪规范”训练、“气质修炼”课程来提高电台职工整体的工作素养,营造高素养、厚底蕴的良好工作环境。例如,在《广州新闻电台》的微信公众号中,就设置了“读家读书会”的栏目,该栏目的设置既能够让主持人接受经典书目的熏陶,也能够吸引爱好读书的听众。通过电台的人气主播精读100本好书,每天15分钟听一本书,书目内容横跨心理学到经济学等10个知识领域。到目前为止,该栏目已经有4986人加入,受到了广泛好评。

四、结语

电台播音主持篇6

为了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专业人才素质,以满足业界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笔者带领研究团队开展了媒体播音员主持人现状调查的调研活动。调研于2014年5月至11月间进行,调研对象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市)、县三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或频道频率)。调研主要采用面访和开座谈会的方式进行。面访针对电台电视台台长或总监等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口头访问,开座谈会是约请电台电视台领导、频道频率负责人以及播音员主持人代表进行讨论座谈。调研涉及全疆各级电台电视台23家,既包括新疆电视台、乌鲁木齐市人民广播电台、和田地区电视台、吐鲁番电视台等市级台、地级台,也包括伊宁县、和硕县、皮山县等县级台。调研内容涉及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现状、选拔标准、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等。由于各方面条件所限,调研是在新疆范围内进行,但除了某些特殊性需求如双语人才,新疆各级媒体对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状况在全国范围内也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对其他省市高校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1.不同层级广播电视媒体对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要求各有侧重

在省一级的广播电视媒体中,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更为综合,不仅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上有所要求,而且在政治素质以及文化素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市)级电台电视台对于播音员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更为具体。良好的播音品质、台风特色,以及具有采访编辑制作主持的复合能力通常被认为是播音员主持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县级电台电视台在我国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的系统中处于最基层一级。相比较而言,人才、资金、设备等方面无法与更高层级电视媒体相提并论,播音主持人才相对缺乏。因此县级电台电视台更加看重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功:标准的普通话,良好的阅读写作表达能力。

2.广播电视媒体播音主持队伍人员结构和素质与媒体发展不协调

首先是人员性别比例失衡,布局不均衡。大部分媒体中男主播非常缺乏。调查数据显示,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女性占总人数的63.2%,男性只占36.8%。其次,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播音主持专业背景的人才缺乏。在实际工作中,接受过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和非专业出身的播音员主持人各有优势,将他们合理使用才会发挥更大的效用。但调查显示拥有播音主持专业背景的只占总人数的29.5%,其他专业背景的占70.5%。再次,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欠缺,对节目的主动参与度不够。大多数播音员、主持人仍然停留在只负责按照编导提供的稿件、串词出镜或出现场的阶段,并不参与节目生产的其他过程,也缺乏必要的资料准备,导致对节目的融入度不够,很难成为节目的亮点。

3.广电媒体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建设的建议

广电媒体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建设的建议主要体现为:高校在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时应“有重点,广普及”,即针对新闻、综艺、社教等不同类型的节目在培养时要有侧重点;高校为媒体提供继续教育培训服务;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走与媒体合作之路。此外,因本次调查主要在新疆各级媒体进行,由于新疆民族、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调查显示新疆媒体的双语播音主持人才十分匮乏。因此媒体单位建议高校在培养播音主持人才时,注重双语人才的培养,满足媒体的特殊需求。缺乏双语人才是新疆各级电台电视台普遍存在的情况。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电台电视台不仅播出汉语节目,同时也播出少数民族语言节目。在新疆,精通本民族语言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其他民族语言的播音员主持人在宣传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调查显示新疆的大部分电台电视台双语人才供不应求,双语人才需求量大。

二、从媒体需求出发完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自学校招生起到在岗人员的培训进修,都是培养过程的一部分。高校要明确职责,面向社会培养人才。

1.个性化培养,提高综合素质,突出个性特征

播音主持工作的丰富性决定了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目标的复杂性。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全方位、多素质的,涉及面广,关注点多。用一句话简单的概括,就是要“德才兼备,一专多能”。②播音员主持人作为“杂家”,在学校培养阶段专业课学习是基础,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样不可或缺。院校要从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素养、文化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个性特色的培养。对于播音主持专业来说,发掘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播音主持是一个庞大的行业领域,从客观严肃的新闻节目到关照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还有轻松活泼的娱乐节目,这些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各不相同。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在部分课程设置上区别对待,设置针对不同节目类型的课程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进行个性化培养,能更好地使专业教育适应媒体需求。

2.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使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对接

目前我国高校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上,由于经费、师资力量、招生规模等方面的因素,基本延续了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大课学为主。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受阻,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互动。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性很强,需要教师同学生进行充分沟通,在教学上应将大课与小课协调搭配。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同媒体合作交流,确保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对接。高校应该开辟多种途径加强与媒体的联系。比如学校聘请电台电视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播音员主持人为客座讲师,给学生授课,增强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同时,让学生熟悉和了解媒体的工作流程和用人方向,为今后就业奠定基础。还可以尝试与媒体合作开办栏目,让教师和学生参与节目生产全过程。此外,高校还可以采取订单方式为媒体定向培养学生。学院根据媒体的具体岗位要求,招收一定量的学生,由学院和媒体共同进行定向培养,通过毕业实习和综合考核,达到媒体岗位要求者,进入媒体工作。

3.拓宽教育理念,提供终生教育服务

高校应拓宽教育理念,将媒体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对在校生的教育上,更应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与媒体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培养播音主持人才。高校可以为电视台现有的播音员、主持人开办培训班,重点提高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根据调研显示,现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人员有一部分并非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因此在后期的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理论缺乏后劲不足等问题。为了冲破这一瓶颈,就需要再进行专业理论教育。高校可以定期开展培训班,为媒体从业人员进行持续的继续教育。这样媒体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素质,而且高校可以及时了解将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4.改变就业观念,面向地(市)、县等基层媒体培养人才

从调研情况看,目前省级广电媒体的播音主持岗位大部分趋于饱和状态,而地市级、县级等基层媒体的人才却有很大的空缺。这种状况与基层媒体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密切关系,但另一方面也与学生的就业观念有关。学生往往不愿意去基层媒体就业,认为只有在较大的媒体单位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才能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高校在平时对学生尤其是毕业生进行就业教育时,应强调地市级、县级等基层媒体工作的广阔空间,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基层媒体单位是锻炼人才的摇篮。由于人才缺乏,学生在基层媒体单位能够更好地施展身手,有机会在不同岗位上进行磨练,更快地锻炼提升自己。

5.把握区域特点,满足当地媒体的特殊需求

由于区域特征不同,媒体对播音主持人才存在一些特殊需求。以新疆为例,双语人才是目前新疆播音主持人才需求的一大特征。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语言是各个民族交流沟通的中介。各民族要相互理解,首先必须学会对方的语言文字,了解其他民族的习俗文化。精通双语的播音员主持人能够在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民族团结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沟通作用。为了适应新疆媒体的特殊需求,学校应在培养媒体人才时加大双语教育力度。首先是加大双语学习的力度,提高学生的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水平。良好的双语能力将极大提升播音员主持人的沟通能力,有利于进行采访,提高传播效果。其次在时机成熟时设立双语班进行定向培养。会说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做双语播音主持的能力。双语播音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简单叠加,还关系到思维习惯、表达方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学习,这就要求学生每一种语言都要具备很高的水平。因此高水平的双语人才需要学校通过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学校可以选拔有一定双语基础的学生单独编班,通过开设双语班为新疆媒体定向培养播音主持人才,提高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电台播音主持篇7

关键词 播音主持 多维传播语境 延伸

播音主持工作一直是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一个播出前沿,承担着重要的传播功能。我国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从建国后到当今时代已经经历了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其具有稳定性、鲜明性和对应性等特点,承担着舆论导向、信息传播以及服务娱乐等重要功能。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传播,当前的传播语境开始向多维化的方向发展。网络媒体极大的丰富了受众的视野,受众拥有了更多的对接收信息方式的选择权,播音主持的作用也在多维传播语境中得到了延伸。

一、互联网传播平台的兴起

播音主持的传统工作根据地是广播电视媒介平台,播音主持工作也一直被视为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前沿,是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①。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兴起,互联网在民众间的普及率已经大幅度上升,互联网平台正在成为新的播音主持活跃阵地。这就带来了传播语境从单一化向多维化的发展,对传统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近年来,互联网传播平台迅速成长,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也在不断的碰撞与融合。很多传统媒体都开辟了互联网传播途径,以中央电视台为例,中央电视台不仅将其视频节目和影像资料都在网络上进行了同步传播,还专门开通了中国网络电视台。其他地方电视台也不甘落后,纷纷开拓了播音主持的跨平台传播。

此外,互联网媒体也在不断的向传统媒体进军,网络媒体可以对传统媒体的节目进行同步直播,并且还推出了属于网络媒体的播音主持节目,各类音频视频的播音主持人已经受到了广大受众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播音主持功能必然会发生变化,播音主持功能会随着传播媒介的延伸而不断延伸。

二、多维传播语境对播音主持工作的影响

播音主持是一种特色鲜明的语体,其初始阶段主要包括文艺文体播音、通讯文体播音、评论文体播音和新闻文体播音等,播音主持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注重艺术的朗诵类语体、重视交流的谈话类语体、提供参考的评论类语体和传播信息的播报类语体等等②。不同的语体具有不同的表述特征。

1、播音主持的核心特征

(1)播音主持具有稳定性。虽然播音主持的语体众多,但各种语体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别,不同语体各自的语体表现状态比较稳定。

(2)播音主持具有鲜明性。不同的语体都具有其鲜明的语体特征,使播音主持的不同语体一目了然。

(3)播音主持具有对应性。语体特征与其节目具有很强的对应性,例如资讯类节目的主持方式多为播报;评论类节目的主持方式则多为评述结合;谈话类节目则多以交谈的方式来营造交流氛围;朗诵类节目的主持语言则偏重于艺术性③。

不管是哪个类型的语体,传统的播音主持工作一直是以主流媒体的姿态,发挥其舆论引导、信息传播和服务娱乐的功能。

2、网络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

在网络媒体平台上,各种非广播电视主持人各显神通,其个体形象或隐性或显性,甚至干脆是群体狂欢的方式,以论坛、社区、微博、微信等各种形式发挥了播音主持的功能,为受众提供各种资讯和服务。与传统播音主持相比,网络媒体的评论往往更加犀利,视角更加独特。甚至网络媒体的兴起导致了受众将广播电视媒体的播音主持当作娱乐消遣,对主流媒体的观点不再完全接受,而是不断的议论发酵,形成新的评论点。

三、播音主持在多维传播语境下不断巩固和延伸其作用

1、多维传播语境下播音主持的反思

随着传播语境的多元化,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已经被打破,从一定程度来说给播音主持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播音主持要面对的受众已经在多维传播语境下发生了变化。播音主持的权威性被网络媒体所消解,播音主持人也要面对受众的评议、点评甚至是质疑和贬损,播音主持的内容和形式都会受到评议。

多维化的传播语境给播音主持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主持人和播音员必须拥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和更好的专业素养,播音主持节目也必须具备更好的创作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播音主持的基本作用才能在多维传播语境中得到巩固,并不断延伸。

2、播音主持的基本作用在多维传播语境下的巩固

(1)信息传播作用的巩固。虽然受到了多维传播语境的冲击,但声音一直是播音主持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各类新闻类节目也是广播电视节目中最重要的部分④。播音主持通过声音向受众传播信息,表达观点,这种作用在多维传播语境下并没有改变,相反网络媒体也吸收了播音主持的信息传播功能,以声音来进行信息的传播。

(2)驾驭节目作用的巩固。节目的构建通常都需要主持人对各种视听元素进行组织,主持人在组织节目的过程中也在将自己的主持风格融入到节目中去。不仅新闻类、谈话类节目体现出播音主持的这一功能,很多纪实性的节目也受到了主持人风格的影响,例如近年来非常受欢迎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主持人通过解说将各种美食元素串联起来,并赋予食物文化意义,从而受到了观众的认可。这说明播音主持对节目的驾驭作用并没有减弱。

(3)提供意见作用的巩固。虽然网络媒体极大地拓宽了信息的来源渠道,但是由于信息过剩,公众更加需要具有真实性的精选信息。网络媒体所提供的信息虽然丰富,却没有经过合理的筛选,虚假信息、无用信息给受众带来很大的困扰。播音主持可以通过精选信息、可靠的解读信息来为受众提供更为准确的、有价值的信息和意见。因此,播音主持提供意见的作用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巩固。与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播音主持提供的意见更具有意见性和权威性,其判断价值也较高,比网络媒体的信息和意见更加可信。

(4)引导文化作用的巩固。文化具有多样性,而符合社会发展的文化也需要传播平台来进行传播。一直以来,引导舆论是传统媒体播音主持工作的一个基本社会责任。网络媒体在引导文化方面已经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但这并不表示播音主持引导文化的作用被消解了。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其构成具有多样化,每一种文化都要在传播语境中找到其土壤。传统媒体的播音主持由于其权威性和官方性,依然发挥着引导文化的作用。

3、播音主持在多维传播语境下的延伸

多维传播语境下,传统的播音主持也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这也是播音主持在多维传播语境下对自身的不断反思和发展。

(1)对信息的加工程度更深。所谓的深度加工,就是围绕传播的主题,扩大素材收集的范围,并以严谨的构架来对信息进行深度的加工和解析。一直以来,传统的观念认为广播电视只是一种扁平化的传播途径,只具备信息的传播功能,而不能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然而,在多维传播语境下,为了应对网络媒体对播音主持带来的压力,播音主持也开始向深度化发展。通过主持人的组织,将大量的素材信息收集起来并进行分析,不仅对事件本身进行报道,更加引入对事件的深度解析,有些节目还利用新的通讯平台实现了观众观点的即时反馈。这正是多维传播语境下播音主持在信息传播作用方面的一个延伸。

(2)播音主持的公众分享作用得到了延伸。与网络媒体平台相比,播音主持具有一个独特的功能,就是公众分享功能。网络媒体属于私人化的信息接收平台,只能由受众独自享有。而广播电视则不同,特别适合在小型公众之间进行分享。从一定程度来说,电视媒体已经成为了家庭之中活跃气氛,沟通亲情的重要工具。在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抓住了电视媒体这一特点,以平和的态度兼顾所有家庭成员的收视体验和收视心理,给所有家庭成员以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3)播音主持体现了传播角色的置换。广播电视媒体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传播的顶端,一般只对公众的意见进行总结并进行权威式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格局已经被多维传播语境所打破,民众的意见在网络媒体的作用下可以成为媒体意见的来源,成为意见的起点,甚至可以对媒体意见进行更为智慧的总结。播音主持对于节目有着串联的作用,主持人的观念态度会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态度。广播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可以在节目中提供更接近公众意愿的观点,甚至一些电视节目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型工具已经实现与受众的即时互动。这种转变是播音主持对多维传播语境的适应。

结语

在多维传播语境下,播音主持的作用并没有被网络媒体所代替和消解。虽然网络媒体从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但也给播音主持工作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播音主持在多维传播语境下不断发挥其传播信息、驾驭节目、提供意见和引导文化等传统作用,并推动广播电视媒体在信息的深度加工、发挥公众分享作用上不断发展,与网络媒体各展所长,不断吸收网络媒体的优点,发挥更为立体的传播功能。

参考文献

①王茼萱,《试论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优势》[J].《今传媒》,2012(8)

②孙志宇,《从央视国际看电视与网络的互动》[J].《科技风》,2011(8)

③王继兵、刘相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如何实现共赢》[J].《社会科学论坛》,2012(11)

④王晓雨,《从网络新媒体看媒介经营管理的变化》[J].《视听纵横》,2013(5)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电台播音主持篇8

――李梓萌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女主播李梓萌不仅高挑、漂亮,而且性格开朗、幽默,一双笑眯眯的眼睛更是迷人。她不仅新闻播得好,歌也唱得好,多才多艺。

在父母和老师的启蒙中爱上播音专业

坐在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音台前的李梓萌,清秀的脸庞,给人一种高雅的美感;清脆的声音,传递出内心明快的节奏。她身材高挑,足有一米七五高,呈现着时装模特般的风采。在央视2009年举行的首届CCTV杯女职工风采大赛中,参赛者众,其中有女记者、女播音员、女主持人、女技术人员、女行政干部……李梓萌凭着秀丽的容貌、窈窕的身材、高雅的风度、端庄的气质,艳压群芳,夺得冠军。

1977年,李梓萌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一个普通市民家庭里。她从小就长得漂亮可爱、聪明活泼,父母都视她为掌上明珠,小心地呵护着她。每年的春节,是小梓萌最快乐的日子,父母带她剪窗花、吹气球、贴对联、挂年画,把家装点得很喜庆、很温暖,也很有文化味。父母还给小梓萌买新衣、发“压岁钱”,那情景让她感到很幸福。为了让小梓萌开阔眼界,父亲带她去南国的海边,眺望滚滚波涛、点点渔帆,踩着松软的沙滩捡拾五光十色的贝壳,与翩翩飞翔的海鸥嬉戏,小梓萌高兴得像一只小鸟,叽叽喳喳欢叫着。父亲教她在海水中游泳,她害怕,父亲鼓励她要相信自己,找准感觉,很快就能学会了――父亲的话,给幼小的李梓萌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岁那年,李梓萌进入沈阳市和平区第一小学读书。在学校里,她有幸分在沈阳市最好的语文老师蒋秀英任教的班里学习。上语文课时,蒋老师除了教阅读、写作,还经常给同学们讲《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里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为了提高学生们的鉴赏力,蒋老师还教学生们朗诵唐诗宋词,这对李梓萌以后从事播音工作帮助很大。小梓萌聪明好学,成绩相当好,尤其是阅读和写作,成了她的强项。到小学六年级时,她已经展露出自己在演讲、主持、写作方面的才华,蒋老师就推荐小梓萌去参加各种比赛,鼓励她全面发展自己。李梓萌没有辜负蒋老师的希望,经常在各种比赛中获奖。

小学毕业后,李梓萌考入了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后来又进入东北育才学校学习。在中学里,李梓萌是同学中的活跃分子。每逢有文艺演出,她不仅当主持人,还表演节目:唱歌、朗诵、舞蹈……这些活动给了她很好的锻炼。学校里有个播音室,起初只是播报通知和广播体操乐曲,后来改成了学生广播台,李梓萌和几位普通话讲得比较好的同学成了广播台的学生播音员,轮流播音。李梓萌热情高,她将学校的一些好人好事写成通讯,在学生广播台播出;加上她播音时语音流丽,声情并茂,她主持的节目受到学校广大师生的欢迎。这为她后来走上新闻播音岗位打下了基础。

考进北京广播学院深造

1996年7月,李梓萌以辽宁省专业分数第一名的成绩,如愿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

李梓萌一进学校就发现,她的同学中,很多人都跟她一样是当地的“高考状元”,彼此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个学期下来,那残酷的竞争使她感到优越感似乎不存在了,在学习上有点缺乏信心,情绪也有些沮丧。她给父亲写信,倾诉心中的困惑和苦闷,父亲来信鼓励她:只有通过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找回自信。父亲还说,他相信自己的女儿不仅是优秀的,将来会更加优秀。父亲的勉励给了李梓萌信心。她开始冷静地省察和分析自己:虽然自己的普通话比较标准,但或多或少还有点东北口音,她下决心将那点口音去掉。为此,她从头开始复习汉语拼音,对一些声母、韵母每天都要反复练习。早晨6点半,有些同学还在被窝里睡大觉,她已经在北京广播学院的小树林里开始练声了。除认真学习专业课外,她勤奋学习播音知识,揣摩播音技巧,还选修了相关的学科,加强各个方面的修养。课余时间,她买来大量的课外书认真阅读,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国际时讯》节目首位主持人

在临近毕业前的半年,李梓萌幸运地进入中央电视台播音组实习。她是个有心人,不仅虚心向邢质斌、罗京、李瑞英、张宏民、李修平等央视著名新闻播音员学习,还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播音实践结合起来,因而进步较快。到实习后期,她已开始参与央视《文化报道》栏目的播音工作。

李梓萌是幸运的,在她毕业前,一个机会已经出现在她面前。随着通信技术和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人们希望了解到更多的国际信息。因此,2000年中央电视台决定开辟一档全新的资讯栏目――《国际时讯》。该栏目要求主持人必须从传统的播音风格中跳出来,不仅要把稿子播报出去,还要融进自己的观点,甚至要像讲故事一样通过自身形象和肢体语言把某种特殊的感觉表达出来。

喜欢国际新闻的观众很多,如果这个节目主持得好,主持人很快就能打开知名度。消息一传开,中央电视台内部就有人向领导提出想来主持这档节目,一些省级电视台也有主持人想来应聘这个岗位,一些高校新闻播音系的毕业生也加入《国际时讯》应聘者的激烈竞争中。

经过笔试、复试、面试的“三堂会考”,李梓萌以脱俗的个人形象、清新的主持风格,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进入她向往的中央电视台,成为《国际时讯》节目的首位主持人。当李梓萌坐在演播室里以清新的格调播报国际新闻的时候,立即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观众喜欢李梓萌都是从她那独树一帜的播音风格开始的。播《国际时讯》时,李梓萌总是略微倾斜地坐在播音台前,风度优雅,表情自然,语言轻松,观众们感觉就像身边的一个朋友在娓娓讲述国际上发生的许多新闻和异国风情。李梓萌说:“我一直寻找着一种个人的独有的风格,做播音这行,不能只当一个传声筒,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做进一步的加工,把它真正变成‘我的新闻’,只有这样,从自己口中播出的新闻才能有一种人情味儿,能被更多的观众所接受。”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这种主持风格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

回忆起在《国际时讯》栏目组工作的日日夜夜,李梓萌感慨地说:“从主持《国际时讯》的第一天开始,《国际时讯》的制片人和主编就对我字字叮咛、句句嘱咐,在日常工作中也是时时提醒、刻刻勉励。可以说,如果没有《国际时讯》给我锻炼的机会,没有播音组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没有领导对我的鼓励和信任,没有观众对我的支持和宽容,我也不会是现在的这样。我感激每一天遇到的每一个人,他们对我的工作、我的人生都有一定的启发,帮助我成长和成熟。”

走上《新闻联播》播音岗位

主持《国际时讯》节目的成功,让李梓萌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随后,她又主持了早间新闻节目《朝闻天下》。这是一档由图像新闻、口播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组合成的节目。当观众早晨起床,一打开电视机,就可以从这档节目中看到昨夜今晨国内外的重大新闻,还有许多主流媒体的最新内容、社会新闻和重要评论。但对李梓萌来说,主持这个栏目并不轻松――她每天必须在凌晨4点起床,无论天气状况如何,都要准时赶往电视台,然后化妆、备稿,与导播沟通,做好一切准备后按时播出。每天如此,工作非常艰辛,但她乐在其中,毫无怨言。有了主持《国际时讯》节目的经验,李梓萌很快就胜任了《朝闻天下》的主持工作,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这为她后来走上《新闻联播》岗位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2006年开始,由于新闻滚动播出量的不断增加,许多观众写信或打电话要求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增加一些新面孔,使节目更有活力。加上邢质斌等老播音员接近退休年龄,培养《新闻联播》年轻播音员的工作自然提上中央电视台的议事日程。

《新闻联播》节目是中央电视台的“金牌栏目”,从1958年5月1日试播到1958年9月2日正式开播,最初播出的都是简单的新闻。1976年3月29日,全国电视工作会议在北京前门饭店召开,创办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成了会上提出的一项主要内容。同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当时称北京电视台)向全国多个省、市电视台传送信号,《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开始试播,当时以外景片与播音员口播结合播出,播音员一般不出镜,新闻播出时间约为十分钟至十五分钟左右。1980年,中央电视台将国际新闻组合到《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时间也增加为三十分钟,在每晚的20点播出。后来由于增加了文体节目和电视剧的播出,《新闻联播》又改成每晚19点播出。几十年来这个节目一直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据说外国政府首脑甚至一些情报部门,都把《新闻联播》节目当做了解中国的主要窗口。

由于节目重要,对《新闻联播》播音员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中央电视台(1958年至1978年5月1日称北京电视台)最早的也是第一位女播音员是沈力,她是1958年进台的;1960年2月,十八岁的赵忠祥成为第一位男播音员;1960年9月,又招了一位女播音员吕大渝。直到1974年上半年,只有三名新闻播音员,邢质斌进台后成了台里的第四位新闻播音员。后来又增加了李娟、杜宪、卢静、罗京、李瑞英等一批新闻播音员。可见,要成为《新闻联播》的播音员是非常不容易的。

经过中央电视台领导和播音组的综合考核,2006年6月5日,李梓萌与康辉搭档,出现在《新闻联播》的节目中,成为中央电视台最年轻的《新闻联播》播音员。走上这一重要岗位后,李梓萌并没有沾沾自喜,相反她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心中的压力更大了。因为这档节目是直播的,在直播前的几次演练中,她一直找不到感觉,耳边总是听到否定的声音,心情也难免沮丧起来。她给一向信赖的父亲打电话,父亲让她像小时候在海边学游泳时那样“找感觉”。那一天,离正式播音只有两个小时了,李梓萌去演播室配合工作人员进行调光、调音等准备工作。当她坐在播音台前非常放松地说了两句时,一旁的制片人突然说:“对了,梓萌,就是这个感觉!”李梓萌的心中豁然开朗,自信从容地完成了第一次《新闻联播》的播出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播音水平,她虚心向李瑞英、张宏民、李修平等老播音员请教。有一次李梓萌上节目时穿的服装扣子位置较低,被李瑞英发现了,就专门来告诉她:“你的这件衣服很漂亮,但扣子的位置不合适。”李梓萌当即换了一件扣子位置合适的衣服。有听众给她写信说:“你在荧屏上显得太年轻了,主持《新闻联播》节目最好成熟一点。”李梓萌左思右想,怎样才能显得成熟一些?她试了很多发型,最后在头上戴了个发套,看上去果然成熟了一些,与观众的要求比较吻合。她说:“有李瑞英等老师和许多观众的关心,我感到心中有一股暖流,对我做好播音工作有很大益处,我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许多热心人的厚爱和帮助。” 为了配合更默契、共同主持好节目,她经常与康辉等新播音员沟通交流,年青一代的播音员之间相处得非常融洽。

由于长得漂亮又时尚,观众称李梓萌为“美女主播”,认为她主持文艺类节目会更出色。李梓萌说:“我是学播音专业的,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组织上让我主持什么节目,我就会干下去,并争取干出成绩来。”

上一篇:综艺节目主持范文 下一篇:高校播音主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