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范文

时间:2023-11-04 16:22:46

机械行业

机械行业篇1

(1)为支持快速敏捷制造,几何知识的共享已成为制约现代机械技术中产品开发和制造的关键问题。机械制造过程中物理和力学现象的几何化研究形成了机械制造科学中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等多方面的研究课题,其理论有待进一步突破,当前一门新学科——计算机几何正在受到日益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2)在现代机械制造过程中,信息不仅已成为主宰机械制造行业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是最活跃的驱动因素。提高机械制造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已成为现代制造科学发展的一个重点。由于机械制造系统信息组织和结构的多层次性,制造信息的获取、集成与融合呈现出立体性、信息度量的多维性、以及信息组织的多层次性。在制造信息的结构模型、制造信息的一致性约束、传播处理和海景数据的制造知识库管理等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突破。

(3)各种人工智能工具和计算智能方法在机械制造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机械制造智能的发展。一类基于生物进化算法的计算智能工具,在包括调度问题在内的组合优化求解技术领域中,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有望在机械制造中完成组合优化问题时的求解速度和求解精度方面双双突破问题规模的制约。机械制造智能还表现在;智能调度、智能设计、智能加工、机器人学、智能控制、智能工艺规划、智能诊断等多方面。这些问题是当前产品创新的关键理论问题,也是机械制造由一门技艺上升为一门科学的重要基础性问题。这些问题的重点突破,可以形成产品创新的基础研究体系。

2现代机械工程的前沿科学

2.1机械制造信息科学

机电产品是信息在原材料上的物化。许多现代产品的价值增值主要体现在信息上。因此机械制造过程中信息的获取和应用十分重要。信息化是机械制造科学技术走向全球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人们一方面对机械制造技术开始探索产品设计和机械制造过程中的信息本质,另一方面对机械制造技术本身加以改造,以使得其适应新的信息化机械制造环境。随着对机械制造过程和机械制造系统认识的加深,研究者们正试图以全新的概念和方式对其加以描述和表达,以进一步达到实现控制和优化的目的。

2.2微机械及其制造技术研究

微型电子机械系统(MEMS),是指集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接口电路、通信和电源于一体的完整微型机电系统。微型机电系统的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队伍,微型机电系统技术是在微电子工艺的基础上发展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涉及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物理学、化学以及生物医学等多种工程技术和科学。目前对微观条件下的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微小构件的物理特性和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等尚缺乏充分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基于一定理论基础之上的微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因此只能凭经验和试探的方法进行研究。微型机械系统研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有微系统的尺度效应、物理特性和生化特性等。微系统的研究正处于突破的前夜,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领域。

2.3材料制备、零件制造一体化和加工新技术基础

材料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是机械制造业和高技术发展的基础。每一种重要新材料的成功制备和应用,都会推进物质文明,促进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增强。21世纪中,世界将由资源消耗型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要求材料和零件具有高的性能以及功能化、智能化的特性;要求材料和零件的设计实现定量化、数字化;要求材料和零件的制备快速、高效并实现二者一体化、集成化。材料和零件的数字化设计与拟实仿真优化是实现材料与零件的高效优质制备/制造及二者一体化、集成化机械制造的关键。一方面,通过计算机完成拟实仿真优化后可以减少材料制备与零件制造过程中的实验性环节,获得最佳的工艺方案,实现材料与零件的高效优质制备/制造;另一方面,根据不同材料性能的要求,如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电磁性能等,研究材料和零件的设计形式。进而结合传统的去除材料式制造技术、增加材料式覆层技术等,研究多种材料组分的复合成形工艺技术。形成材料与零件的数字化制造理论、技术和方法,如快速成形技术采用材料逐渐增长的原理,突破了传统的去材法和变形法机械加工的许多限制,加工过程不需要工具或模具,能迅速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又具有一定功能的三维实体模型或零件。

2.4机械仿生制造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机械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深度融合将产生全新概念的产品(如智能仿生结构),开发出新工艺(如生长成形工艺)和开辟一系列的新产业,并为解决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和系统中一系列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法。这是一个极富创新和挑战的前沿领域。

地球上的生物在漫长的进化中所积累的优良品性为僻决人类制造活动中的各种难题提供了范例和指南。从生命现象中学习组织与运行复杂系统的方法和技巧,是今后解决目前制造业所面临许多难题的一条有效出路。仿生制造指的是模仿生物器官的自组织、自愈合、自增长与自进化等功能结构和运行模式的一种制造系统与制造过程。如果说制造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延伸了人类的体力,智能化延伸了人类的智力,那么,“仿生制造”则可以说延伸了人类自身的组织结构和进化过程。

仿生制造所涉及的科学问题是生物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在制造系统中的应用问题。所谓“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其内在机制的驱动下,在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上不断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对于环境适应能力的过程。仿生制造的“自组织”机制为自下而上的产品并行设计、制造工艺规程的自动生成、生产系统的动态重组以及产品和制造系统的自动趋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现条件。

仿生制造属于制造科学和生命科学的“远缘杂交”,它将对21世纪的制造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3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个性化与多样化,未来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向精密化、柔性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集成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当前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艺技术紧密结合,现代机械制造生产模式会获得不断发展。

(2)设计技术与手段更现代化。

(3)成型及制造技术精密化、机械制造过程实现低能耗。

(4)新型特种加工方法的形成。

(5)开发新一代超精密、超高速机械制造装备。

(6)加工工艺由技艺发展为工程科学。

机械行业篇2

[论文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本文对机械行业的创新保障和创新方法做了探讨。

一、导言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足一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历史。人在认识利用改造自然,认识改造社会完善自身的过程中为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都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的思维行为和活动。

对企业而言:创新就是①产品创新②工艺创新③市场创新④资源供给创新⑤组织管理创新。十六大报告高度评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企业而言,创新同样是“灵魂”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企业要生存立足于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残酷激烈的市场。必须在上述五个领域进行不断的创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已是越来越多成功企业的经典理念。

二、机械行业创新的各项保障

1、创新的制度性保障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①改革开放以前是改府主导模式:创新动机源于政府认为经济发展或国家安全需要,创新决策由政府制定,资源由政府为主体投入②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导引模式转化③自1992年起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本制度,强化企业的创新功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实施了面向21世纪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三大工程”即知识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工程和211工程。三大工程和国家其他重点科技计划结合,形成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完整的总体战略布局,通过实施,力争到2010年前后,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基本具备能够支撑我国科技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国家创新能力。国家创新系统的建立极大地激发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创新欲望,树立创新意识,肩负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创新的人员素质保障

要取得创新成果必须具有各种基本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指支持人创新活动的各种生理与心理的,智力与非智力的内在要素的总和。其中最重要的是强烈的事业感和责任感,由此而产生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严格严密的科学态度、百折不挠的探索拼搏力量,是技术创新的力量和源泉。我们生产的机械在工厂服役期达数十年甚至半个世纪以上。作为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者必须深切地了解这点。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者有了这个观念,就能在机械技术创新道路上不断的取得动力、取得进步和成功。

3、创新的知识技能保障

我们常说:学历不等于能力,文凭不等于水平,但知识、经验和技能仍然是创新成功的基础。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牛顿说他的成功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结果。一个十分重要的规律是所有创新都是孜孜不倦的学习和百折不挠实践的结果。要创新,必须学习知识和技能。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知识日新月异,信息空前膨胀。一个人的知识通过大学学习只能满足其需要知识的10~20%。其余的必须通过不断地继续学习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力学基础知识,我们就无法确定机械运动的空间轨迹,无法进行动平衡设计,如果没有必要的动手能力,新产品设计就只能束之高阁。因此年轻的机械设计和生产工作者,应不断地刻苦学习,锲而不舍地提高自己创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否则“创新”喊得再响也不过是一句“口号”。

4、创新的精神动力保障

既然是创新,必然是比照前人的扬弃。因此“闭门造车”和“唯书唯上”是创新的大敌。创新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生产需要出发,否则创新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术。书本是前人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但是对知识的学习有输入转化和输出(即知识的应用)三个阶段。如果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知识不会形成力量:若知识的输入和输出只是复印则知识并无增值。我们尊重前人的知识和经验,但要创造性地学、创造性地用,尊重书本又不迷信书本,那么我就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大大增加知识的附加值,创新的意义正在于此。

5、创新的思维保障

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则是产生新颖性思维结果的思维。它是人在头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或新答案,用以组织某种话动或解决某种问题的思维过程,人类就凭借创新思维不断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可以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果都是创新思维的外观或物化。创新思维与人在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逻辑思维,既有共性又有区别。

其共性是二者都属于思维的范畴,是按不同标准对思维进行分类的产物,二者有并不互相排斥的交叉关系。其区别则在于思维形式、方法、方向和思维基础方面不同,创新思维是从猜测、想象出发。没有固定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虽然需要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但并不完全依赖于知识。

创新思维的基本要素是: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广博的知识结构以及锲而不舍的追求达到目标的注意力。观察是认识活动的起点,是思维材料的来源,因此观察是创新思维的前提。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知识则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一个人知识的深广就反映其创新能力的大小,并能直接决定创新成果的质量和价值。

三、机械行业创新的方法探讨

1、研究市场开拓创新

在计划经济年代,企业只是单纯的生产部门。所生产的产品由国家包销,企业没有或很少有市场意识,创新动力不足,造成产品几十年不变。在市场经济下,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只有推出被市场接受的产品,才能生存下去。因此,企业必须下大力气研究分析市场、开拓市场,从市场和客户处取得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改造的需求信息,通过技术创新不适应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的产品。要求做好产品规划,开展产品创新开发和技术创新研究,以增加企业的实力、发展后劲和竞争能力。

2、资源创新

资金、信息及高水平人才是产品创新开发的基本保证。必要的资金是开展科研开发及其成果产业化的保障。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不断增加科技投入,集中用于企业技术开发及其成果产业化等的资金需求。

市场、技术、经济及法规等信息是产品创新设计的来源和基础,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加速产品创新开发的助推器。

人力资源(人及其组织)是影响产品创新设计的关键。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发挥技术人员的创造能力,建立吸引高层技求人才并让其在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中发挥核心作用的用人机制,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合理使用和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为实现企业的近、远期目标,建立相应的技术开发体系(组织),实施多层次的技术开发,并有相应机构对技术开发经费的使用及项目进行管理和评估。

3、开发手段创新

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大多是模仿或经验设计,设计手段落后。初级CAD的应用主要在计算机绘图、改图、编制明细表等方面,而三维CAD设计、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信息与电子技术等现代设计理论方法在工程机械产品设计开发中的应用仍然很少。造成品种单一、结构陈旧,由此带来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经济效益低下。

提高和增强企业的产品开发手段,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信息及其它高新技术的成熟应用,为企业产品开发手段创新开辟了有效的途径。随时着以CAD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产品开发中的深入应用,将开创崭新的产品开发模式-数字化产品设计,由此带来设计观念、设计方法、组织形式的全面创新,将迎来工程机械产品设计的现代化。

4、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

企业产品创新开发就是要应用和体现自身的专有技术,并以专利的形式来保护创新成果。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与技术研究的各个环节,对专利应有强烈的意识。决策技术开发方向时,要广泛了解国内外专利发展动态;研究开发新产品时。应检索专利文献。以提高创新开发起点,确保项目具有先进水平;研究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过程中,要注意技术保密,并及时申请专利,以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开发新产品过程中,应利用新技术(包括专利技术)为企业服务。

四、简单的结语

机械行业篇3

一、运行情况

(一)生产、销售稳步增长。**年,机械行业生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完成工业总产值4.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6%,增幅下降5个百分点,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7%。工业产值增速一季度曾小幅回落,二季度以后逐月增长。累计产销率98%。

农业机械、电工电器、重型机械、石油化工、机床工具、仪器仪表、通用零部件、食品包装机械等行业订单饱满、产销两旺,增长速度均保持在20%以上。工程机械行业**年1月至**年3月期间增速有所回落,随着市场回暖和国际市场的逐步开拓,增速逐渐回升,全年累计增长14.1%,增幅提高6.7个百分点。尽管市场需求波动较大,汽车行业累计增长仍保持在9.5%,但增幅较**年降低8个百分点。

(二)新产品研发力度有所加强。全行业完成新产品产值7107亿元,同比增长10.8%。仪器仪表、石化通用、重型矿山、机床工具、电工电器和机械基础件等六个分行业新产品产值增速高于总产值增速。其中冶金矿山行业同比增长40.7%,为全行业之高。新产品附加值较高,增加了企业的效益,也为“十一五”储备了新产品。

成功研制60万千瓦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100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20、40万千瓦重型燃气轮机和37万千伏安/525千伏变压器;自行研制的75万伏变压器、电抗器、控制保护系统、导线等全部设备在我国首个75万伏输变电示范工程中得到采用;成功研制大型联合采煤机、秦皇岛煤码头8000吨/时成套装卸设备,大型船舶柴油机曲轴等关键设备和零部件;成功研制主轴速度可达为4000转/分、刀具主轴最高转速达6000转/分、换刀时间仅2秒的复合加工中心;成功研制工作台面2.5X8米、工作面承重5吨/米2、主轴转速240-24000转/分,零件一次装卡可以完成五面和多种空间方向,并可以达到铣、搪、钻加工要求的五轴加工中心。上述新产品新技术为国家重大装备制造的升级换挥了关键作用。

(三)出口增幅首次高于进口。全行业累计进出口2229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进口1184亿美元,增长4.8%;出口1044亿美元,增长34.1%,出口增幅高于进口近30个百分点;逆差139亿美元,比**年下降近50%。

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机床等大型机械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十一个新亮点。汽车、工程机械在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稳定销售渠道,批量、大额出口增加,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对外石油开发业务的不断开拓,随项目出口的国产石油机械也逐年增多。

二、突出问题

(一)发电设备生产和订货过于集中。**年发电设备制造继续高速增长,产量达到9200万千瓦,同比增长28.9%。发电设备生产任务过于集中,远远超过了国内企业生产能力,部分关键零部件只能靠国外企业的协作完成。发电设备订货过于集中不利于机械行业均衡生产安排,由于后两年签订的发电设备订货合同明显下降,预计**年生产能力有可能部分放空,造成资源浪费。

(二)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虽然**年机械行业较往年合同饱满,但所需的钢材、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等原材料以及电、油、煤、气等动力产品的价格上涨,给机械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特别硅钢片、铜、铝、绝缘材料等,价格同比上升了近一倍。

(三)机械行业凸现产能过剩危险。机械行业是竞争性行业,一定的产能过剩是市场竞争的基础,但是当前已有迹象表明机械行业产能供过于求局面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产品趋同,资源供应分散,市场恶性竞争。例如,仅生产电力变压器行业企业就有1000家以上,技术水平普遍偏低,互相争抢资源和用户,这也是导致矽钢片供应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机电产品出口短期内增幅过快,贸易纠纷增多。**年电动机、手动搬运车等大宗机械产品出口数量激增,屡屡招致进口国家反倾销,给外贸出口平稳增长带来隐患。

(五)人民币升值加大了机电成套设备出口成本负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对合同周期长、金额大、结算周期长的成套机电设备项目造成的损失较大,这部分项目因兑换人民币费用上升,成本负担加重。

三、**年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影响机械行业**年发展形势的因素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同定单充足。发电输变电设备、冶金矿山设备、石油化工设备等生产重大装备的企业**年合同定单较为充足,主要品种产值、产量将比**年高。主机制造任务饱满,将带动辅机和配套零部件产品生产,对全行业保持稳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二)机械产品需求出现新的热点。随着对农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有力促进农业投资积极性提高;同时,数字化制造技术的蓬勃发展,带动机床工具行业加快发展。

(三)能源等外部生产条件趋于好转。煤炭、电力供应趋于宽松,为机械生产安排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大型发电机组、大型电力变压器、大型冶金矿山设备、石油石化设备等重大装备超限运输任务多于往年。铁路特大型特种车辆少,周转难度大,运输紧张形势进一步加剧。

(四)主要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形势有所缓解。普通钢材供应基本缓解,价格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合金钢、电工钢、铜铝等有色金属、合金炉料供应相对紧张,价格将居高不下。化工产品价格不会有明显下降。原材料价格波动继续对机械行业的亏盈产生较大的影响。

(五)机械产品出口继续增长。国际市场对汽车、农机、工程机械等大型产品的需求,成为机械产品出口新的增长点。

综合上述情况分析,预计**年机械行业工业总产值增幅将保持在15%-18%。

四、有关措施建议

(一)平衡安排投产进度,促进机械行业平稳增长。电工电器行业产值占全行业四分之一,与各分行业关联度大。建议安排“十一五”发电、输变电建设项目时,考虑电工电器行业稳定、持续、快速发展需要,适当控制项目建设在各年度分布的节奏。

(二)强化经济运行调节,确保重点工程机电设备项目顺利实施。在发电、输变电等重大装备所需关键原材料出现严重紧缺,价格大幅度上升,严重影响国家重点企业重大装备的生产制造时,建议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调节,采取必要措施,包括控制部分资源、干预价格、适时动用国家储备等方法,确保重点工程关键设备项目顺利实施。

机械行业篇4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维修管理 现状发展 研究思考 铁岭

[中图分类号] S2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219-01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和适应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方式。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许多发展机遇,特别是国家支持农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产品市场扩张、效益的逐渐提高、农业生产结构不断改善以及科技发展等都将为未来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致使铁岭县农业机械需求量的迅速增加。近年来加强铁岭县农机维修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农机维修是保证农业机械优质量、低消耗、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高效率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农业机械可持续利用,不造成浪费的重要举措,也是确保农机以良好的运作状态投入农业生产的重要一节。但是,目前铁岭县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的管理方式明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所以为了加强农机维修行业管理,加快农机维修行业的发展,针对铁岭县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在新形式下如何管理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的建议。

一、铁岭县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的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从去年看,中央财政共安排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超过了200亿元,比上年增加了很多,体现了国家的重视。还可以在省域内自主选机购机。但截至2014年3月12日统计,共出动执法车辆159台次,出动执法人员609人次,检查车辆986台,发现无牌行驶49台,无证驾驶63人,违法载人39台,其他违法行为20台。发现了大量的农机事故隐患。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人民群众受到了鼓励,积极投入到农业机械维修行业。近年来,铁岭县剩余劳动力就业率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年收入也在日益增长。这些或直接或间接的因素都使得铁岭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较快提升,农业装备总量不断增长,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但也对农机维修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2.基本要求

要求体现《市农机系统开展“双百工程”活动方案》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的精神。严格按照《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安全监理检验技术规范》等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安全检验,确保检验质量,扎实做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以实现经济发展。

二、铁岭县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的存在问题

1.铁岭县农民对于农机产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如何进行农机质量维权及维权的有关知识出现短板。

一是农民购买农机后,农机质量出了问题不知道该怎么样具体维权;二是在铁岭地区,农机户不知道该向哪个部门进行农机质量投诉,不知道投诉地址和投诉电话;三是农机质量出现问题,投诉时不知道要准备哪些材料。如果农机用户的农机出现质量问题,在投诉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一般很难解决。农机户的合法权益和农民的经济损失有时不能得到保障。不利于铁岭县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

2.铁岭县农业机械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偏低

由于铁岭县农业机械维修人员的整体技术能力偏低,农机的维修质量一直处于很尴尬的位置,导致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一直偏短,加大了对农业机械的经济投入,十分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策,铁岭县急需培养一批技术能力过硬的急需维修人员来保证农业机械的维修质量。

3. 农村支付服务政策扶持体系的不完善

不利于切实发挥涉农金融机构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作用。不合理的贷款额度,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经营资金需求。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对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有一定帮助。进一步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农村支付服务政策扶持体系不完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务必严明纪律、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实施好这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要严格依法依规依程序操作,狠抓工作落实。

三、加强铁岭县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管理的解决方法

1.开展“三查”

调查用户农机使用情况、普查登记农机维修网点和抽查网点维修人员的工作情况。农机监理部门要主动上门服务,开展各种宣传等工作,提升农机户安全生产意识,确保农机生产安全。农机推广、培训部门要组织各类农机技术培训班免费培训农机驾驶等技术。农机工作人员要对铁岭县的农机维修网点逐一进行登记,务必建立健全农机售后服务督促机制。要求现场指导农机检修,来确保机具以良好的状态投入生产。

2.开办铁岭市农机检修培训班

做好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培训内容以农机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技术为主,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期间,由专门的技术人员传授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分期到东北城农机大市场现场拆解农机,让学员通过实践,掌握故障排除方法。通过互动教学,向参训人员传授先进的农机维修保养技术,对培训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为培训合格人员办理从业资格证。

3.集中整治农机维修违规行为

通过联合执法,对维修技术合格证3年有效期满的,及时审验更换;对网点经营者无维修技术合格证或维修人员无证上岗、超范围维修或维修等级不符合要求的机械限期整改;对农机零配件供应市场进行清理整顿,杜绝伪劣假冒的农业机械零配件出现在供应市场。

4.监管部门充分发挥作用

农机质量监管部门,要深入开展农机打假保春耕活动,帮助合作社解决购机纠纷,维护合作社合法权益,为合作社选机购机保驾护航。对网点经营者无维修技术合格证或维修人员无证上岗、超范围维修或维修等级不符合要求的机械限期整改;对农机零配件供应市场进行清理整顿,杜绝伪劣假冒的农业机械零配件出现在供应市场。及时更换审验那些维修技术合格证超过一定年限有效期的人员。

5.加强执法,严格监督

监督机构应对无证的农业机械维修人员进行统一审核。通过审核的维修人员将持证上岗,作为正式的维修工作人员为农业机械进行维修,杜绝无证人员为农业机械进行维修,防止对农业机械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总之,农机部门要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联系,提高执法水平和质量,把执法当成常态工作,确保农业机械维修行业健康发展。

四、总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市场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先进的技术就意味着能在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拥有先进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的维修质量,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即可以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使农业机械资源的利用合理化,节约资源。这也关系到机主的人身安全和经济效益,只有加强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的技术和监督管理,才能保障农业机械化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白万忠. 元江县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管理的思考[J]. 农民致富之友,2012,20:134.

[2]刘再保. 关于农业机械维修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 河北农机,2011,02:43-44.

机械行业篇5

机械产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装备产业。国民经济各部分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采用机械装备的性能和质量,机械产业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机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产业中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最大产业之一。1997年实现销售收进13651亿元,占全国产业的21;利润257亿元,税621亿元,分别占全国产业的15;出口创汇36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20。其发展速度高于同期产业的均匀增长速度。

近年来,机械产业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有所增强,1997年科技职员总数达48万人,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达85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收进的0.62,有57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部级技术中心,有9的企业建立了专门技术开发机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为国民经济提供成套技术装备和汽车的能力有较大进步;产品结构正向公道化方向发展。

尽管机械产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近几年有了大幅度进步,但和产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主要新题目在于:

1.科技进步对机械产业增长的贡献率目前仅为34,先进国家高达70以上。

2.产品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治理技术落后,是制约机械产品水平的主要因素。

3.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达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8,达到8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的占27,其余产品均在80年代以前的水平线上。

从总体上看,机械产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较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仍停留在把握已有技术和进步国产化率上,没有上升到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

(二)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

以数控机床、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轿车关键技术、环保装备五个方面作为重点,以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为手段,以高新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为突破口,以进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进步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到2001年,提供100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大市场需求潜力的产品。主要产品品种的40达到90年代初国际水平,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0的重点骨干企业产品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企业标准。

(三)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1.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基础机械

数控机床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机械,是最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目前世界数控机床年产量超过15万台,品种超过1500种。1997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已达9051台(占机床总产值20以上),但由于国产数控机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下降,每年仍需大量进口数控机床,进口额度大幅度增加。1996年进口达13924台(价值12.46亿美元)。

目前我国数控机床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新题目是:

(1)产品成熟度差,可靠性不高

国外数控系统均匀无故障时间(MTBF)在10000小时以上,国内自主开发的数控系统仅3000~5000小时;整机均匀无故障工作时间国外达800小时以上,国内最好只有300小时。

(2)产品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国外数控机床品种已达到1500种,国内只有500多种,且性能水平低,高速、高效、高精度产品几乎没有。

(3)创新能力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生产数控机床的企业虽达百余家,但大多数都未能形成规模生产,企业效益差,创新能力低,制造本钱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4)数控机床行业的专业化零配件及部件的协作生产配套体系不健全,大多数企业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结构模式。

近期我国在数控机床的发展方面,要采取跟踪高级型、发展普及型、扩大经济型,以普及型为主的策略,重点发展:

(1)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产品

经济适用的普及型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铣床。

(2)高速、高效和专用、成套数控机床

高速、高效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高效数控锻压成套装备,其中包括,可自动换头冲压机床、复合式柔性冲压中心、四边折弯机等;大型精密模具数控成套装备,其中包括数控仿型铣床及龙门式数控铣床、智能化电加工机床等。

(3)数控机床专业化配套系统

新一代数控及伺服系统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主轴、电主轴电机系列产品;数控机床机械手、刀库及动力刀架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及辅件系列产品;其中包括,高速滚珠丝杆、高速陶瓷轴承、高速防护装置等系列产品。

发展目标:

(1)扶植重点企业开发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数控机床并形成批量生产,使这些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明显进步,成为名牌产品;

(2)发展数十种高速、高效、专用、成套数控机床系列新品种,以满足汽车、农机、航空、模具等行业的需求;

(3)数控机床关键配套产品:数控系统,满足国内数控机床50的配套需求;高速主轴及电主轴年产达千套;机械手、刀库、动力刀架及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辅件系列产品满足国内50的配套需求。

2.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是集微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是节能节材的最佳技术之一。目前,国外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以IGBT为代表的第三代,并向智能电力电子时展,我国现在仍处于以晶闸管为代表的第二代。国内电力电子市场品种满足率仅35,新产品市场基本上被国外产品占领。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自动化仪表系统,已成为世界范围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门,是当代产 业自动化的主要标志。我国仍处于由模拟式仪表系统向数字式仪表系统过渡的模数混合式仪表系统阶段,水平落后10~15年,因此在低技术产品市场上还占有80左右份额,但在高技术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不到60,新产品市场几乎全为国外产品占领。

因此,捉住当前时机在2~3年内以IGBT,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自动测试系统为突破,攻克重点技术和产品,并实现产业化。这一领域重点发展:

(1)IGBT器件及其装置,大功率晶闸管及其装置

研制新一代双极晶体管IGBT、高品质大电流IGBT等大功率晶闸管制造技术,并开发变频调速装置、逆变开关电源、大容量整滤源等的工程应用。

(2)现场总线智能仪表

研制开发变送、执行、配套等类现场总线仪表。产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并开展示范工程的应用探究。

(3)自动测仪系统和设备

开发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的基础产品,形成适度规模,同时建立用于机电产品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典型自动测试系统,做好示范和推广应用。

3.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

(1)农业机械

产业发达国家农机产品在不断采用新技术的基础上,正向高效、节能、保护农

业环境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能生产14大类、3000多个品种的农机产品,但是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仅相当于国外70年代水平。主要新题目在于:

1)产品水平不高,品种不全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落后,可靠性差,寿命短。以拖拉机为例,MTBF值国外可以达到330小时以上,而我国仅100余小时。品种上:大型缺,小型杂,不成系列。

2)产品生产达到经济规模的少,重复生产、小规模生产,难以保证质量。

农机领域重点发展:

1)促进农业生产产业化的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拖拉机均匀无故障时间从110小时进步到300小时以上;

2)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可靠性系数从0.5~0.7进步到0.9以上;

3)主要农产品加工机械(含烘干仓储机械) 4)节水浇灌设备喷、滴灌设备将浇注水的有效利用率由大水漫灌的40进步到80以上。

农机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及寿命指标普遍进步一倍以上,主要产品的技术标准和国际标准接轨。

(2)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是国民经济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必须的关键设备。我国已初步具备16个大类,310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的生产能力,部分产品已开始进进国际市场。但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差距还是很大。一是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不高,尤其是产品的质量、寿命、可靠性、平安舒适性等指标以及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二是产品结构性短缺,成套服务能力差,远不能满足需要,如路面施工机械基本上还要靠进口;三是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制约着行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进步。

施工机械重点发展:

1)推土机、液压挖掘机、轮式装载机;

2)汽车起重机、大型叉车;

3)摊展机、压路机;

4)无开挖式管道展设机;

5)江河湖库清淤设备。

发展目标:

大型工程机械可靠性指标达到400小时,寿命指标达到10000小时。

4.轿车关键技术

我国汽车产业长期以卡车为主要产品,改革开放以后,轿车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1998年轿车产量达到52万辆。

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的主要新题目:

(1)重复建设严重,造成无序竞争,难以集中形成实力,发挥规模效益。

(2)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九五”期间仍偏重于对生产环节进行改造,包括多数中外合资的零部件企业对产品开发能力建设几乎没有投进。目前,国内对轿车产品尚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零部件产品还必须引进技术。

近期轿车重点发展:

(1)经济型轿车

以轿车车身为突破口,利用技贸结合、和国外公司合作等方式,先抓车身联合研制,并建立经济型轿车的公用设计数据库,和CAS、CAD、CAE、CAM等技术结合,形成我国汽车产业在经济型轿车方面的自主开发能力。

(2)轿车动力总成

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国外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联合开发,在国产汽油机上普及电控燃油喷射技术(EMS),并探究开发缸内直喷(GDI)技术,开发应用电控机械变速器(AMT)技术。

(3)轿车关键零部件

以机电一体化汽车电子部件为突破口,从引进技术、合资进手,在保证高出发点、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同时,要集中气力抓紧下一代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应用,重点是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平安气囊(AirBag)、高效稳定的汽车尾气三元催化转换器,并达到和整车同步或超前发展。

(4)高附加值专用汽车和客车

重点开发各类高性能专用底盘。对专用汽车以低底盘车辆和沙漠越野车辆为主;客车以低地板城市客车为主,要求具有良好的动力性、操纵性、舒适性和低污染。

5.环保装备

环保产业是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的支柱产业。全世界环保机械的年销售额约2000亿美元,集中于美国、欧州、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我国环保机械行业基础弱、起步晚,年产值仅100多亿人民币。随着各方面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环保机械将成为机械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环保机械行业主要差距在于:

(1)产品结构不公道,品种少

低级产品所占比重较大,具有当代水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少,急需的大型成套设备不能满足现实市场需求。在目前3000多种环保机械产品中,约有五分之一的产品由于性能、可靠性、适用性、结构设计等原因,应该限制生产或限期淘汰。大型烟气脱硫、脱氮成套设备、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成套设备、大型城市垃圾处理厂成套设备目前主要依靠进口,高浓度有机废水、难降解产业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发展缓慢。

(2)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20年

相当多的产品没有行业或国家标准,产品规格型号、基本性能参数不同一,质量检测无依据。

(3)生产企业规模小、开发能力薄弱

规模小、装备条件差、检测手段不全的中小企业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78。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全行业的3.2,并且主要集中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等少数几种产品生产领域。

近期环保机械重点发展:

(1)烟气脱硫设备

循环流化床锅炉及炉内脱硫脱硝技术(CFPBC、PFBC技术)、大型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及装备(IGCC技术)。

(2)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移动曝气法为主体的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以日处理10~25万吨污水处理厂为目标,提供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污泥利用和处置成套设备、控制和监测系统。

(3)城市固体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装备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焚烧、堆肥技术及装备,以日处理100吨、300吨处理厂为目标,提供垃圾处理成套装备。

(4)环境监测仪器

便携式多功能多参数水 质监测仪、12种总量控制的污染物监测仪、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仪器和系统以及水处理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等。进步产品档次、水平、可靠性和精度。

主要目标:

(1)大型成套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一般工程项目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难降解产业废水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

(2)一般环保机械60以上的产品达到90年代初水平,5~10的产品达到当代国际水平。

机械行业篇6

中集集团、振华港机、三一重工、安徽合力、沪东重机这些近来市场上的大热点,在分析师的计算机里,都被分到了机械板块。美林证券最近向客户提交的研究报告中称,中国机械、设备替代进口的国产化趋势愈加明显,这将推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 销售收入增速放慢 国信证券机械行业资深分析师郭亚凌认为,下半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减速的影响显现,机械行业增速将明显回落,同时,子行业将出现分化。他表示,上半年行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91%,增速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同时由于成本上升,毛利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在两方面作用下,行业利润出现明显回落,其中普通机械和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幅度较大。 其中集装箱、轴承阀门、电机、锅炉制造等子行业上半年继续在景气高位运行,累计利润总额增速均保持在40%以上;而专用仪器仪表、电子测量、计量器具、工程机械等则出现了销售收入下降,利润明显下滑的局面;不过,铁路运输设备、船舶制造业是机械行业中不多的亮点。 郭亚凌预计,下半年机械行业将继续处于下降通道之中,全年增速约为25%,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部分景气处于高位的子行业,如集装箱、轴承、阀门、电机、通用仪器仪表等,将面临高位回落风险;而前期回落较大的子行业,如工程机械则有望逐步趋稳;造船、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则有望继续保持复苏态势。预计下半年随着钢价的回落,行业毛利率有望企稳或小幅回升。 机械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成本上升压力,其原因在于钢材、石油、电力、交通、人力资源等价格的不断上涨。由于收入增速放慢,而成本上升,机械行业的毛利率出现明显下降。 在收入增速下降,毛利率下降的背景下,行业利润增速也出现明显下降。前半年全行业利润增速由去年同期的124.17%下降到25.23%。其中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设备制造业的利润总额增速也由去年同期的126.77%、88.39%和104.1%分别下降到今年5月份的32.58%、10.53%和17.96%,下滑幅度比较明显。 子行业景气分化 在行业整体增速回落的背景下,机械行业各子行业出现分化。根据前5个月的统计数据,集装箱、轴承及阀门、农业机械、冶金矿山设备、电机、通用仪器仪表、锅炉制造业继续保持景气高位,累计利润总额增速均保持在40%以上;而专用仪器仪表、电子测量、计量器具、工程机械等几个子行业则出现了销售收入下降,利润明显下滑的局面;在机械行业整体景气度下降的背景下,铁路运输设备、船舶制造业两个子行业,由过去的亏损转为盈利,行业出现明显复苏迹象。 在机械行业内部,基础件如承轴、阀门、通用零部件等是大部分机械设备的上游行业,宏观经济或固定资产投资的减速首先将导致大型机械设备需求的减速,然后再影响到其上游的基础件行业,因此一般来讲,基础件的景气变化要滞后于机械设备的景气变化。 郭亚凌表示,在机械全行业增速回落的背景下,预计上半年回落幅度较大的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下半年将趋于平稳;而受滞后效应的影响,普通机械制造业(包括锅炉、金属加工机械、通用设备、轴承和阀门、其他通用零部件)下半年回落幅度将加大,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前期因滞后等原因而景气仍处于高位的部分子行业如集装箱、轴承和阀门、电机和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业持谨慎态度,预计上述子行业可能会在短期内到达景气高点,然后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而前期下降幅度较大的子行业如工程机械可能会因基数变小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而铁路运输设备和造船业则有望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机械行业篇7

关键字:中国;轻工机械行业;发展趋势

为了减少我国与外国在轻工机械行业的发展水平等差距,就必须对轻工机械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做出了解和判断,通过分析轻工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确定我国下一步的计划和目标,努力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本文就从轻工机械行业的特点和我国轻工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一些分析和探究,并对能促进我国轻工机械行业发展的途径做一些讨论。

一、轻工机械行业的概念

1、轻工机械的定义和分类

对于轻工机械的定义,一般就是指能提供人们生活的一些消费品和一些手工工具的一个行业,按照轻工机械所加工的原材料的不同可以讲轻工机械行业划分为以农产品为原材料和非农产品为远材料的轻工机械行业,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轻工机械行业一般都是对食品等衣食住行的相关产品,而对于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机械加工一般都是对一些工业产品进行加工,生产一些文体用品和医药用品等日常消耗用品。

2、轻工机械的特点

轻工机械行业是一门应用科学,因此具有多学科应用、中小企业为主、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环节等特点,由于轻工机械是轻工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方式,因此轻工机械是一门新兴的科学,随着人们对于工业设计的艺术感等方面的加强,更加加快了轻工机械的加工工艺的进步,轻工机械可以对一些材料进行精密的加工,在如今这个对消费品不仅要有物品本身的需要,还要有美学的价值,而轻工机械正好可以对这些产品进行一些美学的精加工;目前轻工机械在我国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轻工机械占到了总轻工机械企业总数的99%以上;作为轻工业之一的轻工机械也就成了轻工业国民经济循环的一个环节,对于轻工机械加工的原料,有一多半都是来自于农产品,其余来自于矿产等,这就使轻工机械加工行业成了国民经济循环中的一个环节,与国民经济密不可分。

二、我国轻工机械行业发展趋势

1、市场和企业组织发展趋势

据相关部门统计,轻工机械在出口和生产的总量在轻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的产业,因此对于轻工机械的市场和企业组织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目前轻工机械在市场上主要有十一个大类,而在这十一个大类中,缝制机械在轻工机械中的发展势头最猛,是目前市场上最有代表性的轻工机械。

2、机械产品发展趋势

对于轻工机械的加工的机械产品的发展,无疑是在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高科技化,先进的制造设备是高科技的重要参考之一,也是促进相关领域技术发展的重要依据,所以对于机械产品的自动化、数控化、高精度等相关方面发展成为了目前的主流趋势。

3、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轻工机械成为了劳动密集的产业,对于轻工机械行业的技术更新就更加快了,目前轻工机械行业是一个大的概念,轻工机械行业还可以细分成十几个具体的行业,每个行业的发展都不一样,但是对于这些轻工机械行业加工出来的产品高技术化是共同的,轻工机械行业正在向着精密化、智能化、绿色化等相关的技术方向发展。

4、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轻工机械行业发展的加快和被人们越来越重视,轻工机械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了,因此对于轻工机械的管理也开始被人们关注,管理对于轻工机械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管理可以使轻工机械更加高效的生产,目前对于轻工机械的管理向着以人为本的管理和以科学的管理方向发展。

三、促进我国轻工机械行业发展的路径

1、加快改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轻工机械业

由于我国的经济起步较晚,因此在轻工机械行业等方面的高科技应用还不是很广泛,与西方和日本等一些发达的国家的轻工机械高新技术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对我国的轻工机械产业建立一个老旧设备和技术的淘汰机制,国家颁布一些相应的法律条文来明确老旧设备和技术的淘汰标准,使企业在执行时有条可依,并且政府等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于轻工机械产业的投入力度,这可以加快产业老旧设备和技术的淘汰速度,争取在三年内对传统的轻工机械产业完成基本的改造,对于轻工机械产业技术设备落后、资源消耗巨大、环保等不合格的产业区进行彻底的淘汰,利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的轻工机械产业是我国对传统的轻工机械老旧设备和技术淘汰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轻工机械发展的趋势。

2、实现生产业与轻工机械业的协调发展

在进行轻工机械产业的发展时,不能盲目的进行技术和企业的改革,还应该注意把实现的生产与轻工机械的发展协调起来,通过拉动内需和开脱一些国际市场来提高市场的需求带动轻工机械的发展,这样的方式才是一个协调的、完整的、可持续的发展,目前过年进行的家电下乡工程在很大的程度上拉动了我国的内需,这对于轻工机械行业的带动是很明显的.

3、以自主创新推动轻工机械业升级

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我国轻工机械产业的技术发展,都不能离开自主创新,只有自己掌握了最先进的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最大的利益,通过政府的鼓励进行重点技术的突破和轻工机械设备的生产,使轻工机械产业的高新技术自主化,通过产业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使轻工机械产业可以持续、良好的发展的同时,加快轻工机械相关技术的自主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再带动轻工机械的升级,使我国的轻工机械更好的发展。

4、以低碳绿色经济助推轻工机械业可持续发展

机械行业篇8

关键词: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应用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这使得人们对生产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技术改革,已经成为社会非常关注一个问题。若要提高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水平就要应用数控技术。利用数控技术这一先进的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机械制造行业生产过程的智能性以及科学性,减小在机械生产当中遇到的故障,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机械制造行业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数控技术越来越被机械制造业重视。数控技术是机械制造行业实现自动化的关键,它的出现给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如何能增强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力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充分将现代数控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将机械制造行业的效率和质量大力提高的新的水平,从而满足市场的竞争。

1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为很多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很多高品质机械产品的产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因此,机械制造行业有效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若要进一步提高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水平就需要对生产技术加以优化,而通过数控技术就可以实现这一技术的优化。数控技术实现了机械制造行业的高制造效率和高产品质量,同时实现了制造过程的监督和控制。现阶段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较为落后,因此,我国在发展机械制造行业时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生产理念,通过将国外的先进机械生产技术引进国内,来将我国传统的机械生产模式转变为现代化的机械生产模式。我们应充分意识到,现代化的生产模式是离不开数控技术应用的[1]。在机械生产时利用数控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处理器系统来控制机床,更便于管理,也会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和规范性,也会节约很多的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在20世纪50年代,数控技术就已在我国有所应用,但受限于当时我国的技术水平,而且我国科研人员对数控技术的认识不足,使得数控技术并没有在我国更多地应用起来。随着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数控技术才开始被重视起来,尤其是在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有了很大的应用,我国开始建立数控技术研究中心来对数控技术进行专门的研究,并且取得较大的成效。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数控技术开始发展,但由于当时数控技术水平较低,不能实现机械生产的智能化操作,也不能实现生产自动化,导致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不能快速发展。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数控技术才有了一定的发展,实现了控制系统的智能化以及数字化,在机械制造行业有了广泛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机械制造质量,从而促进了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已经初具规模,除了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还有部分出口国外。现在我国的机械制造的机床性能已经有了大力的提升,甚至有的机床性能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目前PC机已经广泛引用于数控机床,使得我国的数控技术在硬件和软件都有了一定的提升,数控系统的可靠性也有了极大的提高。虽然我国的机械制造工业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世界先进技术相比还差的很远。高精度的机床不能够满足需求,精度相对较差,尤其是在数控机床的产量方面,技术水平方面,还有质量保证方面都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是管理不到位、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制造工艺较差等。因此为了振兴我的机械制造业,必须加强管理,提高工艺水平,大力推行全方面的质量管理。

2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2.1数控技术正在向更为广泛的领域发展

现阶段,我国发展数控技术的目标是不断地提高其数字化以及智能化。为满足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并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我国必须要在机械生产领域有效提高数控技术水平。在我国,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应用领域主要为汽车及航空设备的制造等,这些机械制造都为技术集中型,通过数控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这些机械的生产从而保证产品生产的规范化以及精确性[2]。在机械产品制造时,就算只是一个小小的零件的加工失误都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在机械制造过程当中要求必须能保持谨慎性和科学性。当人工进行操作时可能会由于身体原因或者个人的失误而使产品制造过程出现问题,不能满足机械制造所要求的谨慎性和科学性,而数控技术的出现就避免了这种问题的发生,并且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精密度。在未来的生产中,机械制造的精密度和规范化将会成为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2.2五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

当采用五轴联动加工三维的曲面零件时可以用刀具的最佳几何形状切削零件,这既能提高零件光洁度还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相比三轴联动而言,五轴联动加工可以发挥更高的效益。但是由于过去五轴联动数控系统、主机结构复杂等一系列的原因,五轴联动数控技术的价格过高,编程技术也较难,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发展[3]。而电主轴的出现大大简化了五轴联动加工的复合主轴头结构,从而降低了机床成本以及制造难度,这就促进了复合主轴头类型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和复合加工机床的发展。

2.3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主要趋势

新时代的数控装备都具有智能化系统,智能化会表现在数控系统中的不同方面[4]。为了实现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上的智能化,如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自动生成加工工艺参数;为了提高驱动性能和使用连接方便的智能化,如数控电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以及前馈控制等;简化操作及编程方面的智能化,如智能化人机界面以及智能化自动编程等。为了进一步解决传统数控系统的封闭性以及数控应用软件的产业化生产问题,有很多的国家开始研究开放式数控系统。开放式数控系统即在统一的运行平台上进行数控系统开发,并面向最终的用户或者机床厂家。可以对结构对象进行增加、改变或者是剪裁来形成系列化,将用户的特殊性应用以及技术方法统一地集成到控制系统中,从而实现不同档次、不同品种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并进一步形成有着鲜明个性的名牌产品。

3数控技术的应用

3.1数控技术在机床中的应用

要提高机械制造业的产品质量,提高机械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以便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这就需要机床设备的机电一体化。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控制机械制造,就是在机械制造的过程中充分将先进的数控技术应用到机床的控制上,计算机的数控技术为我的机械制造提空了这种方便。数控机床因为其自身强大的控制力和很多无可代替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到机械制造行业,在机械制造行业备受青睐。数控机床依靠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机床的机电一体化,实现了机床的各种操作被计算机程序代替。我国的数控机床飞速的发展正是由于计算机的大力支撑。

3.2数控技术在汽车工业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也突飞猛进的发展着,加工汽车配件的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将数控技术应用到汽车制造业更是极大的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将数控技术应用于汽车配件的生产中心,组成了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线,极大的满足了配件的更替频率越来越快的需求。实现了多种类品种,小批量的高效率的生产模式。运用现代数控加工技术,复杂的配件加工制造能够很轻易的实现。数控技术在汽车行业还有其他的应用,例如虚拟制造技术、柔性制造技术、集成制造技术等。现当今可以说,没有数控技术,就没有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5]。

3.3数控技术在机床设备的应用

机械制造的过程中,机床设备的作用无可比拟,数控技术使机床设备实现了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是机床更加容易控制、更加安全,使其生产效率更高。在当代数控技术成为机械制造领域的发展主流趋势,越来越多的零件需要高精度的加工,也越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数控技术使机床设备具有了明显的优势,它提高了机械产品的加工精度、提高了机械制造的整体加工水平、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应用性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机械设备是数控机床,它是传统机床和现代数控技术的完美结合[6]。数控程序代替了原先的操作人员,只要按照设定好的参数,数控机床便能够依照指令加工需要的产品,而且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4总结

总而言之,现阶段数控技术已经成为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核心,也是机械制造实现网络化、集成化、自动化以及柔性化的基础,同时数控装备的水平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我国应引进先进的数控自动生产线、数控机床以及刀具并同实用的高速加工技术相结合,使其在机械制造领域得以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对机械制造的产品要求越来越高。数控技术正可以保证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所以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越来越显得重要。我国要通过信息化系统来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服务质量以及管理水平。要坚持培养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使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蔡苏明.浅析我国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的发展前景[J].才智,2014.

[2]李军,魏星,陈韬.浅析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4:120~122.

[3]崔会彬.浅谈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运用[J].中国机械,,2015.

[4]张文文.浅谈高速数控机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机械,2014.

[5]郑明杨,王清超,钱庆镇.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0,16.

[6]孙荣创.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及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6,12.

上一篇:数控技术教学模式范文 下一篇:机床维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