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奖范文

时间:2023-12-10 18:03:11

诺贝尔物理奖

诺贝尔物理奖篇1

诺贝尔奖委员会有规定,就是获诺贝尔奖的成就一定要是实践领域的。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霍金教授,是当今最有知名度的科学家之一,他被称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的不朽贡献包括“奇点定理”的证明和“黑洞理论”的建立。霍金的《时间简史》更是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物理学科普著作(当然,牛顿的《数学原理》除外),它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每750人中就有一本。所以只要黑洞能够找到,或者黑洞里发出的辐射可以被探测到,霍金就会获诺贝尔奖。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还不能使我们发现“霍金辐射”的存在。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诺贝尔物理奖篇2

关键词:诺贝物理学奖;中微子;物理学史

1“中微子”的基本特征

中微子其字面上的意义为“微小的电中性粒子”,又译作微中子,是轻子的一种,其自旋量子数为12.很多中微子在宇宙射线与大气层之间作用中产生,其他中微子在太阳内部核反应中产生.中微子有三种:电子中微子、μ子中微子和τ子中微子,分别对应于相应的轻子:电子、μ 子和τ 子.所有中微子都不带电荷,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但参与弱相互作用.标准模型的假设里中微子的静止质量为零,但可以通过修改标准模型使中微子有非零的质量.实验表明,中微子确实微小但质量并不为零.

中微子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反粒子.其中反电子中微子是β衰变的副产品.目前观察到中微子只有左旋,而反中微子只有右旋.反中微子如同中微子只参与弱相互作用及重力作用.由于中微子不带电荷,其可能即是自己的反粒子.带有这种性质的粒子称作马悠拉纳粒子.如果中微子确实是马悠拉纳粒子,我们便有机会观察到不放出中微子的双重β衰变.有许多实验试图去寻找这类的反应过程.

2“中微子”的探索历程

1930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为了解释β衰变中的所谓“能量危机”(即在β衰变过程中,电子的能谱是连续的,而不像α衰变、γ衰变那样,能谱是分立的.)提出了“中微子”的假设[1] [2] [3].1956 年,克莱德・柯温(Clyde Cowan)和弗雷德里克・莱因斯(Frederick Reines)利用核反应堆产物的β衰变产生反中微子,观测到了中微子诱发的反应,这是第一次从实验上得到中微子存在的证据[1] [2] [3]. 此时,距泡利首次提出中微子假说整整过去了26年.近40年后,莱因斯与发现τ子的美国物理学家马丁・珀尔(Martin Perl)分享了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但遗憾的是,柯温已于1974年去世了,否则他也有机会获此殊荣.

1962年,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利昂・M・莱德曼等人发现了中微子有“味”(量子数)的属性,证实了μ子中微子和电子中微子是不同的中微子.他们也因此获得1988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4].2000年7月21日,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宣布发现了τ 子中微子存在的证据.

1968 年,美国物理学家雷蒙德・戴维斯等人在美国南达科他州的Homestake地下金矿中建造了一个大型中微子探测器,通过探测发现,来自太阳的中微子不到理论预言的13,这让科学家们大惑不解,一方面寻找理论计算中的错误和漏洞,另一方面重复实验,持续测量了30多年.测量结果始终没有改变,其它实验组也相继做了类似的实验,都得到相同的结果.这就是太阳中微子丢失问题.

1982 年,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在一个深达 1000米的废弃砷矿中领导建造了神冈探测器,最初目标是探测质子衰变,也可以利用中微子在水中产生的切连科夫辐射来探测中微子.1987年2月,在银河系的邻近星系大麦哲伦云中发生了超新星1987A的爆发.日本的神冈探测器和美国的Homestake探测器几乎同时接收到了来自超新星1987A的19个中微子,这是人类首次探测到来自太阳系以外的中微子,在中微子天文学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01 年,加拿大的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简称“SNO”)发表了测量结果,探测到了太阳发出的全部三种中微子,证实了太阳中微子在达到地球途中发生了相互转换,三种中微子的总流量与标准太阳模型的预言符合得很好,基本解决了太阳中微子缺失的问题.

雷蒙德・戴维斯超越时代的实验结果终于在34年后才终于被人们所理解,他和小柴昌俊因在中微子天文学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3“中微子”的重大突破

物理学家|田隆章以及阿瑟・麦克唐纳分别来自两个大型研究团队:超级神冈探测器团队以及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团队,他们发现了中微子在飞行过程中的转变现象[5] [6] [7].解决了中微子之谜,从而开启了粒子物理学研究的崭新篇章.因此两位科学家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田隆章(Kajita Takaaki),1959年出生在日本斡裣兀斡翊笱Ю硌Р课锢硌Э票弦担东京大学理学博士.日本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现任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所长、同时担任研究所附属宇宙中微子观测信息融合中心负责人.多次获得物理学相关奖项,1988年获“朝日奖”(集体获奖)、1989年获布鲁诺・罗西奖(集体获奖)、1999年再次获“朝日奖”(集体获奖)及第45届“仁科芳雄奖”、2002年和老师小柴昌俊、户V洋二,共同获得“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2010年获“第1届户V洋二奖”、2012年获“日本学士院奖”.

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B McDonald),1943年8月29日出生在新斯科舍省悉尼,加拿大物理学家、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研究所主任.他还是女王大学戈登和帕特里夏灰色粒子天体物理主席.1964年在达尔豪西大学获物理学士,1965年获硕士学位,并于加州理工学院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0至1982年任渥太华西北的乔克・里弗核实验室研究员.1982年至1989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物理学教授,后加入女王大学.目前是女王大学大学研究主席.2007年,麦克唐纳和V洋二被授予富兰克林奖章.

20世纪90年代,神冈探测器经过改造,名为超级神冈探测器,容量扩大了十倍.超级神冈探测器主要探测大气中微子.当一个中微子与巨型水槽中的水分子发生相撞时就会产生一个转瞬即逝的带电粒子.这一过程将产生所谓“切伦科夫光”,而这种闪光将被安装在水槽周围的探测器捕捉到.这种切伦科夫光的形态和强度能够告诉科学家们发生碰撞的中微子的类型以及它的来源.测量结果显示来自头顶上方大气中的μ中微子数量要比来自脚底下,穿越整个地球而来的中微子数量更多,这一结果表明那些穿越整个地球的μ中微子拥有足够的时间发生了某种转变.

1998年超级神冈实验的领导人之一,小柴昌俊先生的学生|田隆章率领的日本超级神冈探测器团队宣布找到了中微子振荡的证据,即中微子在不同“味”之间发生了转换(电子中微子和μ子中微子间变换),表明三种中微子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为解决太阳中微子问题指明了道路.这种现象只在中微子的静止质量不为零时才会发生.然而这个实验只能测出不同“味”的中微子质量之差,尚不能测得其绝对质量.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的科学家们正在开展对来自太阳的中微子的研究工作.2001年8月,在麦克唐纳的领导下,依据安大略省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地下2100米的检测设施的观测结果,可推论出来自太阳的电中微子振荡成为μ介子和τ中微子.

于是这两项实验的结果导致了一种新现象的发现――中微子振荡.而更进一步的意义还在于,曾经长期被认为是没有质量的中微子其实是有质量的.这不管是对于粒子物理学还是对于我们理解宇宙的本质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4“中微子”的未解之谜

有关“中微子”逐渐涌现的成果和获得的殊荣,让我们相信,中微子即将带来的发现,将改变人类对于历史、科学乃至整个宇宙未来命运的认识.然而有关中微子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尚待后人为之继续探索.

2011年9月,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简称“LNGS”)旗下的OPERA实验室宣布观测结果,并刊登于英国《自然》杂志.研究人员发现,中微子的移动速度比光速还快.根据这项对中微子的研究,发现当平均能级达到17 GeV的μ中微子从CERN(“欧洲核子研究所”)走到LNGS,所需的时间比光子在真空移动的速度还要快607纳秒,即以光速的 10000248倍运行,是实验的标准差10纳秒的六倍,“比光速快6公里”.

对此,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意味着这些中微子是以比光速快的速度运行.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极限,没有任何物质可以超越光速.如果此次研究结果被验证为真,意味着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将遭到严重挑战.这一最新发现可能爱因斯坦的经典理论.这是令人感兴趣的结果,但它科学上的准确性,还要更多的实验才能验证.

5“中微子”的应用展望

中微子不带电荷、稳定、静止质量可以作为零.中微子十分微小,电场和磁场的场力都无法作用其上,它在任何场地奔跑,也不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从太阳发射出的中微子几乎毫无阻拦地穿过太阳和地球.因此用它来传递信息可以冲破水下通信和地下通信这两个电磁波通信的.

目前最方便有效的通信工具是无线电波.长波、中波用于中短距离通信;短波依靠地球大气层中电离层的反射,可以进行全球通信;微波可以进行接力通信、卫星通信和散射通信.

但是,从军事上考虑上述通信方法有两个严重的缺点:一是保密性差,无线电波发射出去,谁都能接收;二是无线电波容易受到太阳黑子、雷电和人为的干扰.中微子就没有这些弊端,中微子束可以穿过地球而毫无阻拦,实现地球乃至外层空间中任意两点之间进行直线通信.

参考文献:

[1] 李海中微子的发现历程[J]. 物理教学, 2013(8) :76-78

[2] 董芳芳,平加伦中微子介绍[J]. 物理教, 2012(10) :46-48

[3] 郭奕玲,沈慧君 物理学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 吴为民.两种中微子实验与1988年诺贝尔奖金物理学奖[J].物理,1989,18(5): 257-262.

[5] 张涛.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揭开太阳中微子的秘密[J].国外科技动态, 2005( 5) : 14-19.

[6] SNO Collaboration.Measurement of day and night neutrino energy spectra at SNO and constraints on neutrino mixing parameters[J].Phys Rev Lett, 2002,89: 011302.

诺贝尔物理奖篇3

2017年度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给了3位美国科学家(Michael W. Young, Jeffrey C.Hall和Michael Rosbash),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果蝇CDrosophila melanogaster)生物钟基因及分子调控机制过程中的重要贡献。此次颁奖也使得生物节律和时间生物学研究领域的诸多科学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太古至今,承载着众多生命的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围绕着太阳公转,导致光照、温度、潮汐、养分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均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这些周期性变化的环境因子极大地影响着地球上生物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过程。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生物体通过调整机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以及自身的行为等来适应环境信号的周期性变化,进而增强其种群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生物体表现出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的特征被称为生物节律(biological rhythms。生物体内进化出的感知环境信号和调控生物节律周期性产生的内源分子机器被称为生物钟C biological clock。研究生物节律现象、调控机制及其应用的学科被称为“时间生物学”C chronobiology)。时间生物学领域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内源性近24 h周期长度的节律现象,也被称为近日节律(C circadian rhythms。本文将概括自然界中生物节律现象的发现及遗传学研究基础,阐述生物钟调控的近日节律相关理论体系的确立,并结合对3位获得2017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科学家的贡献对果蝇及其他物种中分子机制的研究成果以及当前时间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展开介绍。生物节律现象的发现    

1729年,法国天文学家Jean Jacques d'Ortous de Mairan完成了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生物节律实验:在自然条件下含羞草(Mimosa pudica)的羽状复叶在白天打开、在夜间向下合拢,deMairan发现在持续黑暗条件下含羞草叶片依然保持与昼夜一致的节律性运动[fll。该结果证明,在恒定条件下依然维持周期节律运转的调控来自机体内部的作用机制,即内源的生物钟Cinternal biological clock)。1758年,法国科学家Henri-Louis Duhamel du Monceau为了排除de Mairan实验中可能存在光泄漏、温度波动等的干扰,利用含羞草在黑暗的酒窖中和持续较高温度的环境中进行了更严格的实验,结果证实叶片在恒定条件下保持既定的周期节律性运动并不依赖于环境中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在实验过程中,他还发现如果在下午给予在黑暗环境中生长的含羞草照射阳光,叶片在后续的夜间合拢的时间被推迟,即节律出现了延迟现象;人们后续的研究证实该实验中的光信号处理可“重置”既定的周期节律(C light resetting。1832年,瑞士植物学家Augustus Pyramus de Candolle在持续黑暗或持续光照条件下(温度和湿度恒定)检测含羞草叶片节律性运动,发现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节律性运动的周期接近24 h,而在持续光照条件下周期约为22 h;他还发现人为设定的光暗组合可以重新驯化叶片运动的周期节律并使之与环境光周期同步化(synchronization)。著名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发现不同物种的花瓣在一天当中特定时间开放和闭合,并在1751年根据此现象用多种花卉绘制了著名的花钟(floral clock或horologium florae)。    

1922年,美国科学家Curt Paul Richter发现大鼠一天的运动节律现象同样是由自身内源生物钟控制的[4],1968年发现失明的猴子在环境恒定的条件下依然可以精准地维持自身的运动-体息的节律性;同一研究阶段的其他科学家也陆续报道了果蝇、蜜蜂(Apis mellifera)、鸡CGallus gallu)和晰蝎CPodarcis sicula)等多个物种均存在显著的昼夜节律现象[f}l。从18世纪至20世纪中叶,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均证实,动植物的周期近24 h的节律现象是由不依赖外界环境变化的内源性机制所调控。1959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著名生理学家Franz Halberg提出用“circadian clock”一词来定义调控周期近24 h节律的生物钟以及用“chronobiology”一词定义时间生物学,并用毕生的工作推动时间生物学领域的建立和在生理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如果将自然界中的生物节律从广义上进行归类,包括近日节律、潮汐节律、月节律、季节节律和年节律。如果以节律振荡的周期长度来归类,包括小于24 h的超日节律(ultradianrhythms,如间歇性激素分泌、人类异相睡眠等)、近24 h的近日节律(C circadian rhythms,如研究最为广泛的昼夜节律)、长于28小时的亚日节律(infradian rhythms,如人类的月节律一一月经周期,鸟类的迁徙和动物冬眠等季节节律或年节律等)等。

诺贝尔物理奖篇4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年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毕生致力于炸药研究,共获得355项技术发明专利,在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对于自己的发明被用于破坏,诺贝尔深感震惊和遗憾。他一生未娶,没有子女,连亲兄弟也已过世。1895年,孤独的诺贝尔在巴黎写下了薄薄一页纸的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领域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人。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正是这短短几十行文字,成就了今天享誉全球的诺贝尔奖。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诺贝尔奖首次颁发。此后,除因战争被迫中断,每年的这一天都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的授奖仪式。其中,诺贝尔和平奖在奥斯陆颁发,其他奖项的颁奖仪式都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仪式中所用的白花和黄花均从意大利的圣莫雷运来,因为诺贝尔正是在这座城市去世的。1968年,建行300周年的瑞典中央银行,为纪念诺贝尔,出资增设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人。该奖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个奖项同时颁发。

诺贝尔奖以丰厚的奖金鼓励得奖人继续努力,保证他们不至于因经济困难而影响生活和工作。在同一年里,各项奖金的数额是相同的;不同年份的奖金数额视诺贝尔基金会的收入而定,总体保持上升趋势。每项奖金可由两个最多不超过三个获奖者平均分享。每个诺贝尔奖得主还能够获得金质奖章和获奖证书。金质奖章重约半镑,直径约为6.5厘米,正面都是诺贝尔的浮雕像,但不同奖项,奖章背面饰物各不相同。每份获奖证书的设计也各具风采。

两次获奖和拒绝领奖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一生能荣获一次诺贝尔奖就可谓功成名就,不虚度此生了。能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人真可谓“凤毛麟角”了。其中,波兰裔法国女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因发现放射性物质和发现并提炼出镭和钋,荣获1903年的物理学奖和1911年的化学奖。她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也是第一位两次在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美国化学家鲍林,因为将量子力学应用于化学领域并阐明了化学键的本质,因致力于核武器的国际控制并发起反对核试验运动,而荣获1954年的化学奖和1962年的和平奖。他是第一位以唯一获得者身份两次在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此外,美国物理学家巴丁、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也曾两次荣获诺贝尔奖。但也有拒绝领取诺贝尔奖的人。

1884年,因为仰慕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物理学天才特斯拉来到美国,加入了爱迪生的公司。可是后来他发现,他和爱迪生之间有着严重的分歧。爱迪生注重实践,是位凭经验在摸索中进行发明的人,而特斯拉是个注重理论的人,他认为实验必须有理论依据做基础,而不应该像爱迪生那样光一根灯丝就做了1000多种尝试。多次冲突后,特斯拉愤然从爱迪生的公司辞职。1918年11月,由于特斯拉与爱迪生在电学方面的贡献,两人被同时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两人都拒绝领奖,理由是无法忍受与对方一起分享这一荣誉。

获奖的夫妇、父子和兄弟

迄今为止,荣获诺贝尔奖的夫妇有3对,他们分别是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夫妇;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夫妇,他们是老居里夫妇的女儿和女婿;以及荣获194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科里夫妇。

荣获诺贝尔奖的父子有6对。这一奇迹首次发生在95年前,布拉格父子共同荣获了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儿子威廉・劳伦斯・布拉格只有25岁,是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最近一次发生在2006年,59岁的罗杰・科恩伯格摘得诺贝尔化学奖桂冠,他的父亲阿瑟・科恩伯格曾于1959年与他人分享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兄弟,是荷兰的简・丁伯根和他的弟弟尼可拉斯・丁伯根。哥哥于196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弟弟于197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一个小国和一所大学

从1957年到2009年,共有8位华裔美籍科学家获得过7次诺贝尔奖,其中荣获物理学奖5次,化学奖2次。就获奖国家而言,值得一提的是匈牙利。匈牙利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只有中国的百分之一,但就是这样一个“区区小国”,诺贝尔奖得主竟有14位。而且物理、化学、医学、经济、文学、和平领域面面俱到。难怪有人说,若按人口比例计算,匈牙利是当之无愧的“诺贝尔奖大国”。匈牙利能获此殊荣决非偶然。想当年,惜时如金的爱因斯坦遇到刨根问底的记者时就会不耐烦地说:“你去问我的匈牙利人吧。”这是因为在爱因斯坦身边工作的一大半科学家都来自匈牙利。匈牙利人的发明层出不穷:你玩过的魔方的发明者是匈牙利人,火柴、圆珠笔、电话交换器、变压器、汽化器、电视显像管等也都是匈牙利人发明的。匈牙利还是“读书大国”,全国有近两万家图书馆,常年读书的人数占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平均每人每年购买20本书,阅读11本书。是全球排名第三的“读书大国”。

瑞士国家不大,但有一所大学的名声非常显赫,它就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在历届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它都名列欧洲大陆首位。建校150多年来,先后有爱因斯坦等2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这里上学或工作过,为学校赢得了巨大荣誉。2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出自同一所大学的“秘诀”何在?我们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真的值得深思。

是回避还是疏忽

疟疾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19世纪末,世界上每年至少有3亿人患疟疾,有300万人死于疟疾。在此之前,西方医学界虽然知道奎宁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但对于疟疾的病因却一直知之甚少。法国医学家拉韦朗最先提出了疟疾是疟原虫传染的假说。为了彻底征服疟疾,英国医学家罗斯不顾生命安危,深入印度疟疾流行的地区进行考察,证实疟疾确实是由疟原虫传染的,并由此提出了通过扑灭疟原虫以预防疟疾的方案。由于这一方案的实施,疟疾流行的猖獗势头得到控制。罗斯因此在1902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对此类研究成果及其获奖者,人们是没有争议的,但有的却不同了。

波恩在发表获奖论文28年后才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他激动地说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压倒多数的物理学家都承认我的波函数统计分析,但是也有不承认的,诸如普郎克、爱因斯坦、薛定锷等著名科学家,因此,我的这项研究成果足足等待了28年才获得诺贝尔奖。”显然,为了回避科学家之间的争论,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采取了延迟授奖的办法。 1946年化学奖得主萨姆纳、1953年化学奖得主赫尔曼、1970年物理学奖得主阿尔芬等都为此经历了超长的等待期。

诺贝尔物理奖篇5

二十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世界大战、罢工和俄罗斯十月革命让世界陷入一场空前的混乱,而这场混乱背后,是工业革命后人类在新世纪失控的集体精神骚动。爱因斯坦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一夜之间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英雄”。他无愧于这个称号,但他获得这个称号,却是因为历史的风云际会。对爱因斯坦的崇拜能媲美披头士和猫王普雷斯利,他的讲演听众往往上千。根本不用打听爱因斯坦在哪里演讲,只需看人流涌向哪里就行了。听众中还有不少美国游客,报告一结束,他们就冲向黑板争夺爱因斯坦用过的粉笔头,这是他们最珍贵的旅行纪念品。但是,这位科学巨人获得诺贝尔奖的过程却是非常曲折的。

爱因斯坦的“敌人”们

看官须知,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提名非常早。1909年10月,爱丁顿证实广义相对论之前10年,德国著名化学家、爱因斯坦从ETH大学毕业时拒绝帮他找工作的奥斯特瓦尔德教授就第一个提名爱因斯坦获1910年诺贝尔奖,理由是狭义相对论。后来他又于1912年、1913年二度提名爱因斯坦。1912年联合推荐人、德国物理学家普林斯海姆的推荐信有句话分量很重:“我确信诺贝尔奖委员会很少有机会颁奖给一件意义如此重大的工作。”现在我们都知道他说得对。可爱因斯坦3次都没获奖。普朗克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刚开始还劝爱因斯坦“不要去搞什么广义相对论,即使搞出来了也没人信”,却于1919年1月19日以广义相对论提名爱因斯坦。爱丁顿证实星光弯曲之后,当时科学界顶尖权威之一、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也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让大家有理由提名爱因斯坦获奖。

1921年提名爱因斯坦的人更多了,可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后竟空缺。看官不要惊讶,这种事儿严格来说还要算诺贝尔奖委员会的传统。这个委员会很多成员并非所评专业的专家,因此诺贝尔奖评选争议一直不断,爱因斯坦虽然贵为人类最伟大的物理天才,但在诺贝尔奖这儿却没能例外。看官喝茶,听我把这个空缺的故事从头讲来。

1919年爱丁顿证明广义相对论,普朗克、劳鹤等人提名爱因斯坦获奖,瑞典物理化学家阿列纽斯则提名爱因斯坦因“布朗运动”研究获奖。委员会的最后报告却认为:“如果爱因斯坦因为统计物理学成果……而非因为他的主要论文获奖,那会让学术界惊诧”,意思就是说爱因斯坦的统计力学成果(即布朗运动研究)科学价值没有相对论高。这当然不错。但他们建议等1919年5月29日爱丁顿日全食观测结果公布后再讨论广义相对论,可观测结果等到9月6日才正式公布,错过了诺奖评选时间。最后,1919年的物理学奖授予德国人斯塔克。尽管日全食观测结果证实广义相对论,但爱因斯坦错过了评选时间,愣是没赶上这一拨儿。

第二年(1920)更多科学家提名爱因斯坦因广义相对论获奖,包括量子力学创立人玻尔,他特别提出相对论是“第一和最重要的”。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差不多等于敌我矛盾,但玻尔却称赞广义相对论是“物理学研究发展中最具决定性的进步”。委员会于是让阿列纽斯写报告评估广义相对论。他是1905年诺贝尔得主、德国实验物理学家伦纳德和1919年诺贝尔奖得主斯塔克的好朋友,而这俩都是种族主义者,更不幸的是,爱因斯坦是犹太人。于是,受到两个德国好友影响的阿列纽斯在评估报告中指出红移效应尚未被实验证实,1919年日全食观测结果还有许多人质疑。在阿列纽斯坚持下,爱因斯坦出局,最后1920年诺贝尔物理奖在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奖物理委员会成员哈瑟伯格坚持下授予瑞士裔法国冶金学家纪尧姆。全世界物理学家,包括纪尧姆自己,都对这一决定大吃一惊,只有法国人和瑞士人高兴。

1921年,普朗克以一封简短有力的信再次提名爱因斯坦因广义相对论获奖,爱丁顿等纷纷附议,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奥森则提名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获奖。诺贝尔委员会于是让阿列纽斯去评估“光电效应”,让乌普萨拉大学眼科医学教授、1911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古尔斯特兰德去评估广义相对论。古尔斯特兰德根本不懂物理,更甭说相对论了,但他偏要钻进物理学评选委员会,而且自不量力地要去决定物理学奖给谁!这个古尔斯特兰德在瑞典很有权威,而他用他的全部权威反对爱因斯坦。他私下说过:“绝不能让爱因斯坦获奖,哪怕全世界都支持他!”他严厉批评相对论未被实验证明,而且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这个否定可称人类科学史上最大的笑话之一:彻底改变了人类时间和空间观念的广义相对论,居然被一个医生认为“没经过时间的考验”。而且,爱因斯坦居然就因此未能获奖!因此,有时没得诺贝尔奖,并不证明你的贡献一文不值。得了诺贝尔奖,也并不证明你就一定比别人强多少。

除了古尔斯特兰德之外,爱因斯坦的敌人还包括那位哈瑟伯格。搞实验物理学的一般都看不上搞理论物理学的,而哈瑟伯格正是瑞典实验物理学权威。当时瑞典物理学界的当权派是乌普萨拉学派,这帮人基本都是搞实验物理学的,古尔斯特兰德医生也来自乌普萨拉大学,他们都把属于理论物理学的广义相对论看作科幻小说。哈瑟伯格躺在病床上还强烈反对广义相对论,他白纸黑字写道:“考虑颁奖给一个猜想,极其不智。”哈瑟伯格和古尔斯特兰德等人后来直接称广义相对论为“病态物理学”,批评它侵蚀亚里斯多德物理学,与古希腊传统的真善美观念背道而驰。就是说,他们认为广义相对论纯属假恶丑。

与他们不同,阿列纽斯是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他提出电离理论时也遭乌普萨拉学派封杀,而且他并不像哈瑟伯格和古尔斯特兰德那样盲目崇拜实验,但他也不支持爱因斯坦获奖,理由是1918年普朗克已因量子论获奖,紧接着又因量子论颁奖给爱因斯坦,不妥;而如果真要颁奖给“光电效应”,也应该颁给一位实验物理学家,而非被大家看作理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于是,他建议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空缺。结果,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空缺了,其他4个奖项照常颁发(当时还未设经济奖)。诺贝尔奖是一部奇特有趣、精彩纷呈的历史。尽管如此,像1921年这样奇特的颁奖,在诺贝尔历史上仍属少见。

守得云开见月明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1922年推荐爱因斯坦获奖的著名科学家排山倒海,10年内爱因斯坦总共被提名6次,爱因斯坦的科学威望已经远远超出诺贝尔奖,如果不给他奖,诺贝尔奖将无地自容。此时普朗克提出合理化建议:将1921年物理学奖补颁爱因斯坦,而1922年物理学奖颁给玻尔。诺贝尔奖委员会又让古尔斯特兰德去评估相对论。但这次委员会放弃了阿列纽斯,而让理论物理学家奥森去评估“光电效应”。这时连上在帮爱因斯坦:坚决反对爱因斯坦的哈瑟伯格久病之后挂了,奥森递补为评奖委员会委员。而1921年这个奥森就已经提名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获得诺贝尔奖。

更重要的是,此时已是诺贝尔奖物理学委员会主席的阿列纽斯也转而支持爱因斯坦。他此前到访柏林会见爱因斯坦,亲眼看到柏林科学界对爱因斯坦的尊敬和爱戴,原先他十分敬重的伦纳德和斯塔克名望扫地,被德国科学界主流唾弃。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这一年,爱因斯坦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天时地利人和一把抓完,诺贝尔奖委员会终于被迫做出一个顺应人心的决定:他们接受普朗克的建议,绕过他们认为还没有得到实验证明的广义相对论,以“光电效应”把1921年空缺的物理学奖补授爱因斯坦,而将1922年的物理学奖授予玻尔。因此,这两个物理死敌,却在同一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奖委员会正式的颁奖书面文字是:“由于爱因斯坦发现光电效应定律以及他在理论物理学领域的其它工作,特向爱因斯坦授予奖金。”其实就是说,他们也知道相对论更重要,但颁奖理由却是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终于在1922年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奖。这不是诺贝尔给爱因斯坦面子,而是爱因斯坦给诺贝尔面子。想想吧,如果爱因斯坦没获得诺贝尔奖,我们肯定不会为爱因斯坦惋惜。但我们肯定会为诺贝尔奖惋惜。列位看官,这不是我的意见,这是世界科学史史学家的意见。他们一致认为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至少值5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光量子理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激光理论,个个都是大号诺奖级别。

其实,他还至少应当获得一次诺贝尔和平奖。

缺席诺奖颁奖仪式

1922年9月18日,诺贝尔奖物理学委员会主席阿列纽斯致信爱因斯坦,委婉地说:“您很可能需要于12月份前往斯德哥尔摩。如果那时您身在日本,也许不太合适。”同一天,好友、1914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劳鹤也致信爱因斯坦:“根据昨天的可靠消息,11月开始推选诺贝尔奖候选人,因此12月你最好呆在欧洲。”他们这么说,是因为他们知道爱因斯坦与日本东京的出版社“改造社”签订了合同,这个时间得前往亚洲。爱因斯坦却不愿意因为可能获得诺贝尔奖而违反合同。他9月22日给阿列纽斯回信说:“合同规定我非去日本不可,我不能推迟旅行……希望不要因此取消对我的邀请,我稍后可以前往瑞典。”

1922年11月10日,一份诺贝尔委员会的电报送到爱因斯坦的柏林家中,电文十分简短:“兹授予您诺贝尔物理学奖,余函详”。

爱因斯坦比星光弯曲更弯曲的天才之路,终于直达天庭!

仔细看历史,很少有平坦的天才之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因此,最后站在代表社会承认的领奖台上,很多通常淡定的获奖者都会泪流满面。爱因斯坦没有泪流满面,他根本就没流泪,他甚至没有站在领奖台上。事实上,他根本不在斯德哥尔摩,他这时正在亚洲。1922年12月10日的颁奖典礼上,是德国驻瑞典大使纳尔多尼代他领的奖。

诺贝尔物理奖篇6

诺贝尔基金会,是根据阿尔弗里德・诺贝尔遗嘱的规定建立起来的。在阿尔弗里德・诺贝尔逝世后三年半的1900年6月29日,瑞典国王宣布诺贝尔基金会成立,并于1901年2月1日批准并修改了基金会章程和理事会的工作细则。诺贝尔基金会被规定为接受委托来保护在遗嘱中提及的各授奖机构的共同利益,基金会并不干预获奖者的选择过程和他们的最后决定。

组织机构

执行主任是基金会的行政负责人。他负责起草基金会投资政策的基本方向,就投资和人事等问题向董事会提出建议,以及管理基金会的各种财产。他还负责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隆重授奖仪式的安排工作。在五任执行主任中,最杰出的是拉格纳-索尔曼,他是阿尔弗里德・诺贝尔的生前好友与合作者,也是他的遗嘱的执行人之一。

诺贝尔基金会的理事,由各奖金颁发机构挑选,总共有十五名理事,每个奖金机构选择三名。理事们选举产生基金会的董事会成员,但正副董事长不在此内,他们是由瑞典政府任命的。理事会的其它主要任务是,审阅董事会的年度报告及审计员们的财务报告,并对董事会当年的工作进行审核批准。

基金会的董事会,由五名董事和三名副董事组成。他们从董事会的成员中,选举一名执行主任。董事会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基金和基金会的其它财产。

五个诺贝尔委员会各有三至五名委员,分别由所属的机构指定。每个委员会可以召集专家参加评议和推荐工作,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以增选临时委员,临时委员有权参与决定。委员和专家们,可以从超出奖金颁发机构本身的范围去挑选,而且不分国籍。委员会的职能是为对口的相应奖金颁发机构,进行筹备工作和提供咨询意见;但挪威委员会由于本身就是奖金颁发机构,因此其职能有所例外。

诺贝尔学会的负责人和职员,由奖金颁发机构讨论选择。这些任命均不分国籍。

四个奖金颁发机构,包括瑞典皇家自然科学院、皇家卡罗琳医学院、瑞典科学院和挪威议会的诺贝尔委员会。

评奖程序和颁奖仪式

诺贝尔奖是由各评奖机构评定的。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评定,在该院有两个诺贝尔委员会――物理学奖诺贝尔委员会和化学奖诺贝尔委员会,均由5名成员组成。生理学或医学奖由卡罗琳斯卡研究所负责评定,该所设有一个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委员会,也由5名成员组成。但这些诺贝尔委员会只有提名权而没有表决权,真正享有确定获奖者权力的是授奖全体会议的无记名投票。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全体会议成员各为300名,生理学或医学奖为50名。

根据基金会章程,诺贝尔奖获奖者按以下的程序产生:诺贝尔奖的候选人不是通过个人申请产生,而是通过推荐方式,经过几轮筛选产生的。每年9月,各诺贝尔委员会向世界各地有关的科学家发出通知,向他们征询下一年度候选人的提名。次年2月1日之前,这些推荐材料必需送达诺贝尔委员会。诺贝尔委员会于4月将经研究决定予以调研的科研项目和候选人通知全体会议。在5月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最后决定是否对这份名单予以补充。诺贝尔委员会于9月将其授奖意见通知全体会议,全体会议于10月初作出评奖的最后决定。评奖时的讨论要作记录,但该记录严格保密,如有分歧意见,也可要求不予记录。一旦授奖项目和获奖名单经表决多数通过,不得再行更改,并立即向聚集在会议厅外的世界各国的媒体代表公布,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诺贝尔委员会散发征求候选人推荐材料的对象范围,三个自然科学奖大同小异。以物理学奖、化学奖为例,主要包括: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奖诺贝尔委员会和化学奖诺贝尔委员会的成员;以往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获奖者;瑞典、丹麦、芬兰、冰岛和挪威各大学的物理等终身教授;在6所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选定的高等院中担任相应职位者;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征求意见的其他科学家。

根据诺贝尔基金会的章程,每个诺贝尔奖奖项的获奖者人数为1~3人。奖金的分配也有规定:一人获全奖;两人等分。三人得奖时又分为两种情况:因同一项目获奖时,三人等分;因两个项目获奖时,则一人得一半,另两人各获1/4。

每年的授奖仪式于诺贝尔逝世纪念日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举行。在专为授奖仪式设计建造的交响乐厅里,半圆形的舞台上,左侧坐着王室重要成员,前排是国王和王后;右侧坐着授奖机构代表,前排是当年的获奖者(和平奖的授奖仪式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首先由授奖机构的代表致辞,简单介绍获奖者的科研成果,然后在交响乐伴奏下,国王分别向获奖者授予一张证书、一枚刻有诺贝尔头像的金质奖章、一份奖金。获奖者的简短答词放在随后举行的宴会上进行,宴会以瑞典王室的名义举行。一般在授奖仪式的第二天,举行诺贝尔奖获奖者的演讲会,由每位获奖者介绍其科研成果及其价值。每个人的演讲连同其简历都收在第二年公开出版的《诺贝尔获奖者演讲集》中。现在,人们从因特网上可以及时地得到获奖者的简历、成果公告及演讲等材料。

增值之道

自从一九二六年以来,诺贝尔基金会在斯德哥尔摩有了自己的办公大楼,即坐落在斯图尔街十四号的诺贝尔大厦。

从阿尔弗里德・诺贝尔的遗产接收过来的钱,总共有3100多万瑞典克朗。根据章程规定,将这笔钱的大部分用作“主要基金”(即奖金基金,约二千八百万克朗),剩下的一小部,用来设立“建筑物基金”(行政大楼和每年举行授奖仪式使用的大厅租金)和“组织基金”,五项奖金部门各有一份“组织基金”,用来支付各自的诺贝尔学会的组织费用。

主要基金的增长,是通过每年将它在当年所获净收入的十分之一作为附加资金,通过无法分配的奖金的利息,以及通过把这些无法分配的奖金的全部或部分(不低于三分之一),交付主要基金作为资本而取得的。每年将主要基金得到的净收入,扣除前面所提到的十分之一,然后平均分成五份,交给各奖金颁发机构使用。各奖金颁发机构,都将自己摊到的那份金额的四分之一,留下作为与奖金颁发有关事宜的费用,其余部份则交给各自的诺贝尔学会,每份金额的四分之三,构成奖金的款项。

除了组织基金之外,颁发各项奖金的部门还有由它们支配的“特别基金”和“储蓄基金”,作为规定范围之内某些特殊目的的费用。

一切基金和其它财产,均属诺贝尔基金会所有,并由它来进行管理。

总而言之,主要基金的收入,在减去32.5%(即10%的附加资本,加上剩下的90%中的百分之25%,作为各奖金部门的经费),然后将它分成五个等份,就是每年颁发的诺贝尔奖金的金额。1901年第一次颁发的奖金,每份金额为15万800克朗。现在的奖金,在票面上要高出70%左右,当然在实际价值上,却要比这个数字低得多。从1946年起,基金会的财产和由此而来的收入,除地方不动产税外,其它税款均被免除。在这之前,总共交出的税款达1350万瑞典克朗。据了解,奖金获得者的所在国家,或者在法律上,或者在事实上,也对这种奖金免收所得税。

1981年,每份奖金的金额为100万瑞典克朗,相当于1901年的6.63倍。

基金会的投资政策,很自然地要把保持和增加它的基金,从而增加奖金的金额,作为头等重要的因素来制定。遗嘱本身曾指示执行人把剩余的财产投资到“安全的证券”方面,从而形成诺贝尔基金。在1901年最初为董事会制定的投资规则中,“安全的证券”这个提法曾根据当时的情况,被解释为意味着金边证券,或者以这类证券或不动产为抵押的贷款,而这类证券和不动产,主要是在瑞典和挪威发行或存在的。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在经济和金融方面的后果所引起的变化,“安全的证券”这个提法,需要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和趋势,而重新加以解释。因此,在基金董事会的要求下,原来对于投资的限制,已经逐渐有所放宽。根据这种情况,自1958年以来,基金会原则上可以不仅在证券和有担保的贷款方面投资,而且也可以自由地在不动产或股票方面投资。

然而,在对外国股票投资方面的某些限制,却仍然存在。这些改变的目的是,尽可能地保护住资本和收入。从而使奖金能够不因货币贬值而降低,并且能够抵得住贷款市场利率降低的情况,而不致使这项资本减少。基金会主要是在瑞典和挪威投资它的基金资本。在某种程度上,也在别的国家进行投资。

奖金缩水

根据诺贝尔基金会测算,当年诺贝尔留下的3100万瑞典克朗折合到今年约为17亿瑞典克朗。按照诺贝尔的遗愿,1900年私人机构诺贝尔基金会创立,每年的诺奖奖金就是来自于基金会的投资收益。

基金会的投资铁律是,保底第一,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收益。早在1901年基金会就制定了“安全证券”定义,包括“金边债券”(gilt-edged)和房地产按揭理财产品。

2011年6月11日,诺贝尔奖官方网站了奖金缩水的消息,并表示这是从长计议,以防诺贝尔基金资产受损。诺贝尔基金会强调,保全诺贝尔奖的经济基础是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这一奖项不会断粮,而这就需要更好地守财理财。

奖金降低两成的决定是由诺贝尔基金会董事会拍板的。金额调整的另一个因素是,基金会考虑到了未来几年通胀率的回升,因此给诺奖奖金回调留出了余地。

除了开源还要节流,诺贝尔基金会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间,基金会货币平均回报水平出现下降,既有诺奖奖金增加的原因,也有运营成本上升的原因。

本报记者查询诺贝尔基金会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诺贝尔基金会货币投资市值总额为29.73亿瑞典克朗,当年包括诺奖和运营开销在内的支出为1.2亿瑞典克朗,由于全球资本市场的低迷,而其账面利润为-1920万瑞典克朗。

目前,诺贝尔基金会设定的投资策略原则是:50%左右股票(上下浮动10%)、20%左右固定收益资产(上下浮动10%)和30%左右另类资产(上下浮动10%),另类资产则包括投资不动产和对冲基金。

2011年,基金会持有的股票市值为13.15亿瑞典克朗,但整体收益下降了9.3%,相比2009年和2010年的27.3%以及8.7%的涨幅逊色不少。其股票一篮子投资配置中,瑞典股市占比16%、欧洲其他市场17%,美日股市也是投资重要标的。

相比欧美主流股指,北欧资本市场没有摆脱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也带来负面效应。“瑞典、挪威股市都很差,在欧洲没影响力。”一名在挪威生活的油田服务巨头企业的项目经理认为,“瑞典是因为上市企业单一,都是传统制造业。挪威则是因为房产和债市收益更高,股市反倒没吸引力。”

诺贝尔物理奖篇7

关键词 诺贝尔奖 高中生物学 教学 酶学 衔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2016年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在“能力要求”方面强调“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诺贝尔奖代表着基础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标志了当代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在近现代,生命科学领域发展迅速,不少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诺贝尔奖作为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将与高中生物学有关的诺贝尔奖与教材中相关知识点结合,尽可能地把它融入到生物学教学中,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欲望的良好素材,同时科学家们不断发现、尝试、重新开始的探究历程也是培养学生直面挫折、不断进取的典范。

酶是细胞代谢的重要参与者,也是高中生物学中很关键的内容。表1为酶学中的诺贝尔奖及其与高中生物学内容(人教版)的关联。

这只是有关“酶”的内容产生过的诺贝尔奖与高中生物学内容关联的一些列举,除此之外在光合作用的发现、细胞结构、细胞膜结构等方面还有很多诺贝尔奖项与高中生物密切相关。那么如何将这些应用到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让它服务于高中生物教学呢?

1 作为素材,引入新课

诺贝尔奖及其成就在生命科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教师以其为素材导入新课,让学生意识到高中生物学虽然与生活密切联系,但也并非与前沿科学遥不可及,高中生物很多时候是生命科学前沿的简化版或缩影。教师适时地引用诺贝尔奖及其成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情,让学生将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W习“基因工程”时,教师可以围绕诺贝尔奖“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展开:1978年,瑞士微生物学家阿尔伯、美国微生物学家内森斯、美国微生物学家史密斯因发现限制性内切酶以及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应用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他们的成就为DNA重组技术的产生拉开了序幕,使人类可以按照人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使改变生物体性状成为可能。那么什么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有什么特性?它在基因工程中扮演什么角色?这样展开基因工程的学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2 作为案例,引导思考与探究

诺贝尔奖及其成就的产生必然伴随多个经典的实验设计。剖析经典实验、重温科学家的思维历程,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以及创新力的培养十分必要和关键。例如在“酶本质的探究”的学习中,巴斯德与李比希对糖类变成酒精有不同看法,毕希纳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了糖类变成酒精可以在无细胞条件下进行,并获得诺贝尔奖,那么他如何设计的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萨姆纳通过合理选材、精巧的实验提取出了酶并且证明酶是蛋白质,也获得诺贝尔奖,如何提取的酶,采用什么办法去证明的?另外,教师还要使学生知道:至此科学发展没有止步,奥特曼和切赫在对烟草花叶病毒的研究中发现某些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然后,综合以上认识,教师引导学生给“酶”下定义,自己构建对酶的认识。

3 作为素材,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诺贝尔奖固然是科学界的桂冠,诺贝尔奖的获得可能是很多科学家的毕生梦想和动力,但是更多的科学家在各自领域默默无闻,为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不能因为没有拿诺贝尔奖就否定他们以及他们的成就。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也一定要把握尺度,不能让学生认为科学家的目标就是诺贝尔奖。教师在课堂中应用诺贝尔奖及其成就,应该更多展现科学发展的艰辛与曲折、科学家的坚持不懈、刻苦钻研,让学生明白科学发现没有不劳而获,唯有努力才有机会。例如在酶本质的探究中,先后有很多的科学家在不断的批判与继承中才形成了目前比较公认的酶的定义“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一部分为RNA”,这个定义将来再次被打破,也不无可能。同时,教师让学生知道:科学发现如此,学习、人生亦如此,没有一帆风顺,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认识,不断适应变化着的世界。

4 作为课本内容的拓展延伸

高中生物学学习应当注重学生信息提取能力、归纳整理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家庭作业(即做练习题)很难达到这些目标。要达到此目标就要打破原来家庭作业的模式,开发新型的家庭作业成为必然,教师以诺贝尔奖及其成就为题材,设计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总结,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信息提取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有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生物学知识体系,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以“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这项诺贝尔奖项为题材,设计系列问题:什么是端粒?端粒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端粒与细胞分裂有什么关系?端粒酶的作用是什么?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是否与端粒酶有关?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是否可能会影响到人的寿命?……以此为家庭作业,学生要做完作业,必须查询一定的资料,并且需要自己思考、分析和整理,形成自己的智慧,同时也引导学生思索生命的奥秘,为学生将来从事生物学研究等打下基石。

5 为教师编写试题提供题材

从网上下载已有试题进行组合是很多学校很多教师出考试试卷的常用方法。其弊端就是试题没有创新点,久而久之就会偏离学生实际、偏离教材、偏离考纲。如何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引入生命科学热点问题自己编写试题,应该是引起一线教师重视的问题。诺贝尔奖及其成果是教师编写试题的很好的题材,2015年高考理综(新课程Ⅱ卷)第二题就出现关于端粒酶的考题,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所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为背景的题目更多,例如2016年天津卷第六题和2016年上海卷第六题。

6 结束语

诺贝尔物理奖篇8

获诺贝尔奖的十大女性名人

1.屠呦呦

屠呦呦这位出生于1930年浙江宁波的著名药学家,是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创新推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并因推出的药品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获得了共和国勋章,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人。

2.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这位出生于1867年华沙的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是先后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一次是于1903年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1911年发现的钋和镭元素再次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是世界上首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3.马拉拉

马拉拉是出生于1997年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的穆斯林教育工作者家庭,是因筝曲妇女节受教育的权利而闻名,致力于斯瓦特地区和平而备受赞誉的巴基斯坦著名女权主义者,并于2014年与凯拉什·萨蒂瓦尔希共同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

4.贝尔塔·冯·苏特纳

这位出生于1843年奥地利布拉格贵族世家的女作家,是以《机器时代来临》《放下武器!》《军备和过度军备》为代表作品,于190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战士。

5.塞尔玛·拉格洛夫

这位出生于1858年瑞典西部世袭贵族地主家庭的瑞典著名女作家,从1885年开始创作,并先后出版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耶路撒冷》、《假基督的奇迹》等作品,并在190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6.赛珍珠

赛珍珠是出生于1892年美国,并在出生当年10月被父母带到中国,在中国生活近40年,以中文为第一语言的著名作家、人权和女权活动家,凭着长篇小说《大地》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并在1938年以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7.玛丽亚·格佩特·梅耶

这位出生于1906年的女性物理学家,曾先后项马克斯·波恩、詹姆斯·法兰克等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进行学习,一生在物理方面的研究,发展并解释了原子核壳层的数字模型,并于1963年与尤金·维格纳、约翰内斯·汉斯·丹尼尔·延森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8.特蕾莎

特蕾莎是出生于1910年南斯拉夫,并在它37岁时正式成为修女,曾被戴安娜王妃借鉴,医生都在帮助印度穷人的修女,在1979年诺贝尔委员会将和平奖授予其,在1997年去世后印度政府为其举行了国葬,并由20多个国家400多位政要参加其葬礼。

9.昂山素季

昂山素季这位出生于缅甸仰光,现任缅甸国务资政的缅甸实际最高领导人,一生的政治决策都以缅甸的国家利益为主,并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和和解政策,以民生诉求为工作的主要内容,在1991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上一篇:社会主义本质范文 下一篇:社会组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