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货币范文

时间:2023-10-29 16:28:42

各国货币

各国货币篇1

关键词:货币市场  美国货币市场   英国货币市场  日本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一种短期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场,这些短期金融工具主要包括国库券、短期国债、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回购协议、银行承兑汇票等货币市场工具,还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货币市场是一个融通短期货币资金供给与货币资金需求的虚拟场所,借助于现代通讯手段,以弥补头寸不足和流动性资金不足为主要目的,其实质是以短期信用工具为交易对象完成短期货币资金融通,求得短期货币资金供求均衡。它是以资金供求为前提,利益寻求为动力,同业竞争和风险为约束,以金融工具价格发现为结果,从而使短期货币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市场的功能集中表现在:(1)货币市场可以促进货币政策的实施,货币市场是中央银行贯彻货币政策的市场基础。发达的货币市场可以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丰富的政策工具,并使货币政策迅速大面积的迅速扩散。 (2)货币市场构成了金融市场的基础。货币市场实现着金融市场融通短期资金的基本功能,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基本状况,它的发展可以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3)货币市场可以极大地促进现代金融制度和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和发达。①

一、货币市场在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状况和主要政策措施

    从世界主要本主义国家金融市场发展来看,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货币市场结构的发展已经比较完整,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贴现市场等在内的众多子市场平衡发展。美、英、日的货币市场是世界三个最发达的货币市场。在英国,传统的贴现市场和货币市场相互竞争、相互渗透,金融创新工具不断出现。美国的货币市场自由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境内外业务是严格分开的。相对而言,日本的货币市场则不如美英,由于政府的干预,资金是单向流动的,而且各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也是不一致的。

(一) 美国货币市场

    美国经济环境从70年代开始出现重大变化,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利率波动不定,比如,在50年代,3个月期的美国国库券利率波幅在1—3.5%,而到了70年代,波幅就增大到4—11.5%之间,80年代更增加到5——15%之间,利率的大幅度上升(甚至到20%),使得长期债券的资本损失高达50%,回报率为负40%。由于这些情况的发生,使得金融中介机构发现向社会提供的传统金融产品不能带来理想的利润,更由于严格的法规制度的限定,比如美国联储规定的较高准备要求,美联储体系通过Q条款对定期存款规定了利率上限等,逼使新形势下金融中介机构拼命予以业务和产品的创新。美国自60年代掀起的金融创新浪潮,极大的推动了货币市场的发展,突出表现在货币市场涌现出许多新的工具,如大额可转让存单(CDs),出现了新的子市场,如商业票据市场、可转让存单(CDs)市场等。80年代后,美国货币市场与国际货币市场的关系日益密切,尤其是欧洲美元市场的迅速膨胀使得两者的关系更加复杂。

    美国为了促进货币市场的发展主要采取了以下政策:

    1.鼓励金融创新。美国是世界上金融创新最活跃的国家,美国早期的货币市场是指证券经纪人之间的短期拆款市场,随着美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产生政府和其他经济单位对短期货币资金的大量供求,由于法律法规限制,美国银行进行了大量的金融创新,产生了大额可转让存单、回购协议、银行承兑汇票等金融工具。这些创新的金融工具加上短期国债、国库券和商业票据等传统金融工具,为货币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交易品种,这是活跃货币市场的前提。

    2.建立专业化的多种金融工具子市场。美国货币市场是由众多的子市场组成。主要包括政府证券市场、联邦资金市场、商业本票市场、可转让银行定期存单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回购市场与欧洲美元市场。这些发达的子市场都各自专门经营一种类型的金融资产,为其主要参与者提供专门的服务。如联邦资金市场成为大商业银行和金融公司调整它们流动头寸的主要手段,它作为货币市场最富有流动性的部分,对美联储扩大或紧缩货币供应量反应迅速,美联储把其市场利率变化视为货币政策的一种指示器,被市场参与者密切关注。而联邦证券市场却是政府筹集短期资金的有力场所,也是联邦储备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之主要场所。美国货币市场的多样性,使市场充满了竞争与活力,拓宽了融资渠道,调动了各经济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市场的专业化使得美国货币市场向着深层次发展,为部门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完全开放金融市场,使其参与者充分竞争。美国货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公开市场,货币市场上几乎所有证券价格与利率完全由相应的供求状况决定。美联储用诸如公开市场操作这种间接的经济手段对货币市场加以干预。证券发行多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发售,各参与者自由竞价,如国库券的发行。在美国很多大的企业都可以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自由发行商业票据,经过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在充分考虑期限长短、风险大小、供求状况等因素后按质定价。并且凡是符合条件的参与者都允许进入各子市场进行交易活动。

    4.建立配套的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在美国货币市场上,除了联邦资金市场与回购协议市场无流通市场外,其他的子市场都有与发行市场配套的流通市场,这样可以便于各种金融工具的日常买卖,达到调剂短期资金余缺、发现价格、为投资者保值理财的目的。在美国尤以政府证券市场、银行承兑汇票与银行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最为发达。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是货币市场运作的“两条腿”,缺一不可。②

    5.发展机构投资者尤其是货币市场基金

    政府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传统货币市场的主体,他们在货币市场上大量供给和获得资金,促进了货币市场的发展。但最引人瞩目的是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它为中小投资者进入货币市场提供了有效途径,货币基金的功能类似于银行活期存款和支票存款账户。基金持有者可以依据其持有基金的价值签发支票,但基金的收益远高于银行活期存款和支票存款账户。货币市场基金最早由美国创立,这与美国具有发达、完善的货币市场以及丰富的货币市场工具是分不开的。美国货币市场基金深受投资者的青睐,其资产规模、基金数量都呈现一种稳步增长的态势。

各国货币篇2

关键词:MFS;广义货币总量;加权货币总量;货币服务指数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3―0026 03

中图分类号:F832.O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12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及其国际接轨》(批准号:02CTJ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任英华(1975-),女,浙江东阳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国际贸易与投资;许涤龙(1962-),男,湖南衡阳人,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与金融统计。

一、引言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五种基本类型,即汇率目标、货币总量目标、利率目标、通胀目标、隐性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总量目标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基本类型之一,我国目前采用简单加总的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有不少学者对目前这种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提出了异议:如李卓,高岚(2004)从相关性、可控性、可测性、抗干扰性等四个角度对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效果的分析表明: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存在很多问题,应该另行选择。封思贤(2006)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IRF)、方差分解分析等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不断降低,实际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实施效果好于货币供应量。尹中立(2006)认为以货币总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该目标越来越难以琢磨,其中原因很多,金融市场的发展,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是影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稳定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研究均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施效果存在一定的问题。

笔者认为,无论是放弃还是坚持以货币总量目标作为中介目标,有一点是必须要明确的,即货币总量统计在货币政策制定及其对整个宏观调控、对经济金融政策的信息支撑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测度货币总量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货币的控制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和物价水平的稳定。因此,科学测度货币总量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今后也仍然是货币与金融统计工作的一个中心工作和任务。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0年推出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简称MFS)是目前世界编制或公布经济和金融数据的国际标准,对各国金融统计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本文拟通过对《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简称MFS)这一国际准则中关于货币总量测度的研究,以期从中得到启示,从而为我国货币总量科学测度提供参考。

二、MFS货币总量测度研究

(一)广义货币总量的界定

MFS所定义的货币概念是广义范畴的。MFS认为,狭义货币通常被定义为包括货币和可转让存款,而金融创新却削弱了狭义货币对于政策目的的有用性,广义货币则能较好地适用于政策目的。因此,MFS认为,广义货币总量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有以下三个基本方面:1.属于广义货币的金融资产;2.货币的持有部门;3.货币的发行部门。

MFS这个定义实际上是在探讨可纳入货币总量的组成部分。第一方面说明哪些金融资产可以纳入广义货币,这是选择货币总量组成部分的主要特性。几乎所有的金融资产都有“货币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哪些金融资产是广义货币,哪些不是,一般可从货币的流动性、储藏价值功能和其他基本特性如法定货币、可转让性、可分割性、期限、交易成本、盈利性等角度判断。例如:货币和可转让存款是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属于广义货币。它们的货币特征可概括为:是法定货币;具有广为接受性;零期限,可直接用于支付;无交易成本或交易成本很低;可分割成更小的单位。

第二方面说明哪些部门持有的金融资产可以纳入广义货币。根据定义,货币持有部门通常包括除存款性公司和中央政府之外的所有居民部门。也就是说,货币持有者一般包括:1.公共和其他非金融性公司;2.中央政府之外的其他政府单位;3.住户和为住户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机构;4.金融性公司部门中除存款性公司分部门(即中央银行和其他存款性公司)之外的所有机构单位。

第三方面说明哪些部门发行被持有者持有的金融资产可以纳入广义货币。货币发行部门通常包括中央银行和其他存款性公司。中央银行发行本国货币,也可以发行包括在广义货币中的存款或证券。其他存款性公司吸收的存款可看作是其发行的存款凭证,是创造存款货币的部门。

MFS广义货币总量概念的提出,就有了一种统一的“格式”为有关国家编制广义货币总量,从而有利于进行国际对比,解决了各国因货币定义不同而导致的无法比较的问题。

(二)流动性总量的界定

MFS提倡各国在编制广义货币总量时,还可以对流动性总量进行测度。对于流动性总量,MFS是这样定义的:除了广义货币负债之外,流动性总量还包括其他被认为具有一定流动性,但还不足以纳入国家定义的广义货币之内的金融资产。也就是说,流动性总量的组成包括两个部分,即广义货币的组成部分和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其他负债。流动性总量在负债的类型和涵盖的发行部门这两方面比广义货币的范围要广。

进行流动性总量的测度的原因是,MFS认为,有些金融资产货币性强弱的判断并不是十分清楚,这样就使一些具有一定流动性,但还不足以纳入国家定义的广义货币之内的金融资产被排除在统计监测之外。为了扩大货币监测的范围,MFS建议各国根据需要除了统计监测广义货币之外,还可统计监测流动性总量。

(三)MFS货币总量测度方法评价

MFS主张的货币总量测度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简单加总法。简单加总法是先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货币供应量层次,然后将不同层次的货币总量指标如M1、M2、M3等,按各自包括的组成部分以相等的权数简单相加。这种方法由于计量简明,因此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纳。但这种传统的货币总量计量方法也受到了批评,主要是因为该方法的基本假设与微观经济理论相悖。该方法假设货币资产的持有者将构成货币总量的各类货币资产看做是完全的替代品,因此在计算时赋予各类货币资产相同的权重,例如M2中的现金、支票存款、储蓄存款与定期存款等各项货币资产的权重都等于1。然而,根据微观经济学的需求理论,人们之所以持有不同货币,原因在于不同货币的交易职能和价值储藏手段是有差异的。就交易职能而言,人们会选择具有高流动性的货币资产;而对于价值储

藏手段,人们会选择能够保值的货币资产。也就是说,实际上,货币持有者并不认为这些货币资产具有完全替代性。

2.加权汇总法。该方法考虑到了不同货币性资产的不完全替代性。由于货币总量是由各种流动性不同(或货币性有差别)的金融资产构成的,因此,可按流动性的不同程度(或货币性的程度)确定各组成部分的权重(大于0小于1),然后求出货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加权平均总量,这一货币总量就是货币的加权度量,通常称之为加权货币总量。

常用的货币总量有货币服务总量和拉式加权货币服务总量。由于货币服务总量度量了服务性流量,因而不能与货币存量直接比较。因此,人们更愿意使用指数的形式来反映货币的增长情况,如拉式货币服务指数和Divisia货币服务指数就是目前主要使用的两种总量指数。这种统计指数可以反映所有货币服务总量的动态及平均变化程度,它提供了度量货币增长的另一种形式。各种货币总量和货币服务指数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1)货币服务总量

由于货币资产是一种提供货币服务的耐用品,因此,对货币所提供服务的度量,可称为货币服务总量,其计算方法为: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式中:TMS是t期的货币服务总量;m是第i种金融工具的数量。式(1)表示对所有金融工具货币性的一个总的衡量,即将每一种金融工具的服务加总的结果。

(2)拉式加权货币服务总量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式中:LWMS是第i种金融工具在第t期的拉氏加权货币服务总量;r是第i种工具在基期的收益率;是作为参照物的某种金融工具在基期的基准利率。

(3)拉式货币服务指数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式中:LWSI是第t期的拉式货币服务指数;m是第i种金融工具基期的数量。r是基期作为参照物的金融工具的基准利率;r是第i种工具的收益率。由于拉氏指数使用固定基期权数,因此,用这种方法度量时,可不受一定时期利率变化的影响。

(4)Divisia货币服务指数

该指数是由巴内特(Barnett,1980)将微观经济总量理论、统计指数理论与货币理论结合起来,通过解消费者最优选择问题而导出的。该指数以货币资产的机会成本来建立权数加总各种货币资产。持有货币资产的机会成本,也叫“使用者成本”(usercost)。持有每一种货币资产的开支(该种货币资产总量×使用者成本)占持有全部货币资产的总开支的比重,就是该种货币资产在货币总量中的权重。显然,如果某项货币资产的流动性强,则收益率低,与基准利率的差值大,在货币总量中的相对权重就增加。在离散时间情况下,Divisi货币数量指数可表示为:

式中:D为第t期的Divisa货币总量;为第i种货币资产占总支出的比重;m是第i种货币资产在时刻t的数量;p是第i种货币资产在时刻t的机会成本,或称价格,它是由第i种货币资产的自身收益与某一基准利率决定的,其计算公式为是基准利率;是第i种货币资产的自身收益,ro是极小的常数。公式(4)表示Divisa货币总量的增长率等于各货币资产的增长率按其支出的比重加权加总。由于该指数的权重表现为每一种货币提供服务占所有货币资产提供服务总量的比重,这样,以加权的方式就能体现不同货币层次的结构,进而对宏观经济指标予以反映。因此,Divisia货币服务指数可以很好地体现各货币层次由于流动性、安全性、机会成本带来的结构上的差异。

三、借鉴MFS,科学测度我国货币总量的建议

通过对MFS货币总量测度方法的解读和评价,在我国货币总量测度具体操作上,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和改进。

(一)把握好选择标准,是科学测度货币总量的前提和关键

货币总量的选择总是要结合政策目标,选取可用于宏观经济分析的货币总量。MFS认为选择的标准一般有以下几点:一是货币总量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要有可预见的关系为准,具体包括价格总水平、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及其组成部分)、国际收支的组成部分。二是货币总量与中介目标变量之间要有可预见的关系,如货币总量与利率、基础货币。三是要考虑中央银行使用货币政策工具的可预见效果,具体包括对中介目标变量的影响、对货币总量的间接影响等。从目前简单加总的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总量的实施效果来看,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这又恰好是我们研究和改进的突破口。因此,把握好选择标准,是科学测度货币总量的前提和关键。

(二)扩大货币总量统计机构范围,并编制金融性公司概览,以完善货币总量基础数据的来源

货币基础数据的提供,是正确统计货币总量的基础。与MFS相比较,我国的货币总量统计也是在金融性公司分类的基础上,对报表数据逐级汇总、合并和轧差而形成的。与MFS略不同的是,我国货币总量统计采取两种并行的表述方式:一是单独编制货币供应量统计表、基础货币统计表等;二是按MFS的要求编制货币当局等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以及存款性公司概览。在机构范围上,我国货币总量统计的覆盖的金融机构只有存款性公司,其他金融性公司不包括在内。我国应按照MFS的要求,尽快编制金融性公司概览,与国际标准相接轨。

(三)积极修订货币供应量层次,进一步改善货币总量测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现阶段,我国根据国际通用原则,以货币流动性差别作为划分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标准,把货币供应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Mo:流通中现金;M1(即货币):Mo+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考虑到金融创新的影响,对货币统计口径主要作过2次修订:第一次是从2001年7月起,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供应量(M2);第二次是2002年初,将在中国的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业务,分别计入了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由于金融创新的影响,使货币属性的界线不像以前那样分明了。人们对于目前这种货币供应层次划分仍存在很大的分歧。基于这些变化,我国应尽快研究并积极应对金融创新对货币总量统计的影响,对货币总量计量的口径作相应的调整。在科学计量货币总量时还要考虑统计口径要符合国际通行的原则,与国际通行准则的货币计量方式有可比性。

(四)试编加权货币总量,使其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辅助工具

目前我国货币供应总量是按简单加总的方法计算的,由于简单加总的货币总量与产出和物价的稳定关系受到金融创新的影响,难以准确地描述货币作为交易中介的本质及其对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难以有效地测定货币需求。因此,探索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并与经济变量之间相关性程度高的货币定义,对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都有很大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李治国,施月华(2003)就认为,Divisia货币数量指数充分考虑了货币总量中各类资产的货币性职能,可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辅助工具。因此,我国实际部门和理论界应加强加权货币总量,特别是货币服务指数(monetary services index)体系的研究和构建,以提高中央银行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

(五)增加流动性总量的统计,扩大货币监测范围

要使货币总量更好地担当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角色,我们认为,扩大货币监测范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MFS中流动性总量的提出,告诉我们建立一种比广义货币更广义的测度也是可能的。世界上有些国家如日本已开始统计流动性总量,我国目前尚未正式统计流动性总量。因此,我国应加强对流动性总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以扩大货币监测范围。

参考文献: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R],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MFS),2000.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许涤龙等译,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MFS)[J],金融学家,2001年专刊。

[3]尹中立,重启IPO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J],中国金 融,2006,(14).

[4]李卓,高岚,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思考[J],浙江金,2004,(1-2).

[5]封思贤,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5).

各国货币篇3

[论文摘要]在东亚(包括东盟和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区域经济关联度不断提高的情形下,加强东亚货币合作,构建东亚单一货币区是大势所趋,有必要对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条件进行分析,进而明确东亚货币合作机制和我国的时策。

现今作为区域货币合作典范的欧元已经成功启动,美元合作在美洲的强势发力业已引起普遍关注,这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东亚毫无疑问是个刺激。而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也郑重的警示了东亚各国加强区域性的经济和金融合作共同抵御金融风险的必要性,区域性的货币危机需要区域性的货币合作来防范已成为共识。同时加强货币金融合作本身在区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形势下也是增强自身经济实力的必然要求。

一、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分析

“货币一体化是指各国在货币方面的融合、结合、整合的行为、现象和趋势。根据区域内各国货币合作的程度,可以将货币一体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区域内货币政策协调;二是区域货币联盟;三是单一货币区,又称最优货币区,是区域货币合作的最高层次。”“最优货币区,具体说来是指由一些彼此间商品、劳动力、资本流动比较灵活,经济开放程度和金融一体化程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相近,经济政策较为容易协调的国家与地区所组成的货币区。

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早是由蒙代尔于1961年提出的,其目的是为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该理论最初关注的是成立最优货币区的标准问题,蒙代尔、麦金农、彼得凯南、伊格拉姆分别提出了确定最优货币区的单一标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经济开放程度、低级产品的多样化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随着实践进程的发展,单一标准的理论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于是,后来的经济学家将该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使该理论的研究重点转移到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成本和效益分析上。

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成本主要是:各成员国会损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会丧失巨额的铸币税收人,同时要支付较高的货币转换成本,会使其财政政策不可避免的受到牵连,进而会影响到其国内经济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而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一)减少交易成本,降低汇率风险。单一货币区建立后,区域内货币交易被取消,这将节免货币兑换的成本,可以节约大量人力财力,有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而货币交易的取消,“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汇率波动对贸易和物价的不利影响及由汇率波动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特别是能避免短期国际资本的冲击,因为单一货币会使最优货币区内的货币规模巨增,将致使投机者无力制造差价实现套利。(二)减少外汇储备成本,节约外汇储备。货币一体化,可以通过集中各国的外汇储备和协调成员国彼此间抵消贸易差额来实现区域内外汇储备的节约。 (三)货币一体化还可以降低各成员国的通货膨胀率抑制利率的不正常上升.稳定成员国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川。(四)货币一体化还将扩大各成员国的国际影响力,并且为各成员国接下来的深层次政治合作打造平台。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条件分析

从长远看来,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彼此间贸易、投资、金融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以及受国际趋势的影响,东亚地区构建单一货币区是势在必行的。但就目前言,需要分析东亚货币合作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按照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构建单一货币区的成员国应当符合的内部条件有:各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高,各国经济的关联程度高,各国经济的发展水平趋同,成员国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强,各国政策的协调一致性强,所建货币区内拥有核心国和核心货币。

从东亚国家和地区目前的现状分析看来:在各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方面,东盟、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较高,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占gdp的比重也是在逐步上升,加人wto后更加明显,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高了,则对汇率波动就会敏感,东盟和亚洲四小龙更是如此,这将促使各成员国就汇率产生共同的需求,他们需要进行货币合作,实行汇率联动;在各国经济的关联程度方面,东亚各成员国之间相互投资和贸易往来占该区域投资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这也为他们进行货币合作提供了现实的经济基础;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同性方面,东亚各成员国参差不齐,人均gdp高低不一,经济发展水平大相迥异,这与最优货币区理论建立单一货币区所要求的条件差距较大;在成员国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方面,就人力而言,人力资本跨国流动性由于受种种因素影响譬如历史、文化、宗教等显得较弱,其中的人力价格因素进而导致物价因素也差异较大;就资本而言,像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由于金融自由化程度较低,金融管制较严,在资本的可自由兑换方面尚未完全放开;在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一致性方面,就金融体制而言,东亚各国大都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制这点是相似的,但各国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却会增加实施共同盯住篮子货币乃至建立单一货币区的操作难度,自然会增加推行统一货币政策的难度;在所建货币区内是否拥有核心国和核心货币方面,东亚的新加坡、韩国虽富,但由于国家小,总国力规模尚不够强。日本具备成为核心国的条件,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东亚大多数国家对其持不信任态度,而且近十多年来日本经济一直低迷.显然它并不适合担当这一角色。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币也已经成为周边国家的主要结算货币,但是由于总体经济规模还不够大,目前也不适合成为核心国,所以东亚尚没有核心国和核心货币。

从外部条件看,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东亚国家强烈要求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要求大国之间进行有效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为东亚的货币合作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可是,时至今日,美国、欧盟、日本为了争夺国际货币的垄断地位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货币政策协调要想达成一致任重道远。

综上所述,就目前而言,东亚地区建立单一货币区的条件尚不成熟。但是,建立次区域的单一货币区尤其是建立以人民币为核心的包括中国大陆、港澳甚至台湾省在内的大中国经济圈,目前的条件已趋向成熟(注:朱芳,东亚次区域货币区建立的条件分析,当代亚太,2003.12),而人民币货币区的建立也会为最终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宝贵的经验。同样,东盟十国也可以尝试成立类似的次区域单一货币区。

三、东亚货币合作机制分析

打造第一平台:扩大东亚货币互换。2000年5月6日在泰国举行的东盟10+3财长会议上,就东亚地区加强财政和金融的合作问题达成了“清迈协议”,其中涉及多项金融合作的内容,最主要的是货币互换。货币互换是指一国货币在陷人流动性危机的时候在不需要担保品的情况下就可以本币购买对方国家的可兑换货币,待度过危机后,再按协议条件,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刻,按照购买时所使用的汇率,用已购买的可兑换货币购回本币。货币互换是获得紧急融资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成员国提高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清迈协议是东亚货币合作的一次实质性进展,但只是属于危机解救机构,要加强东亚货币合作就应该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货币互换,由双边扩展到多边;而又因为东亚国家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各自的体制也不乏相似之处,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各自的国情,在经济金融贸易方面又都具有高储蓄率、较高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较高的外汇储备等特点,在如上所说的扩大了的东亚货币互换的基础上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等组织也是有可能的。当然,这其中需要搞好跟imf、美国和欧盟的博弃。

打造第二平台:建立东亚汇率联合浮动机制。东亚国家己具有建立汇率联动机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川,在经济上,东亚国家彼此之间具有较高的贸易相关度和投资相关度以及较高的外汇储备,这都为汇率联动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经济基础。在技术上,大多数东亚国家采取的仍是或相当于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东亚汇率联动机制不需要对汇率制度进行根本变革,转换成本相应的就小。同时,根据最优货币区的理论,所建货币区的规模越小,其经济发展的一致性就越强,货币一体化的成本也就越低,也就越有可能发展成为单一货币区。因此,在东亚货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先局部后整体的分步走思路进行汇率安排,先选择次区域,建设次区域单一货币区。就目前看,可以选出二个:东盟十汇率政策的总体协调,建立盯住共同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即在各国和大中国经济圈(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乃至台湾省)。汉而后,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次区域间联合,从而将汇率联动机制扩展到整个东亚地区。

打造第三平台: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因为“只有单一货币区才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和明确的制度约束,这是汇率联动机制所无法比拟的’心三,而且伴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彼此间的利益枚关度越来越高,所以东亚作为不可分割的一个经济体,建立单一货币区是早晚的事。当然,这需要各国拿出巨大的勇气,克服多种困难.包括意识形态和历史问题,其中加强政治对话和合作尤为重要。

四、我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对策分析

按照最优货币区理论,货币一体化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一、货币区成员国之间货币可自由兑换;二、资本可自由流动;三、汇率可自由浮动。而根据“蒙代尔三角”学说,资本的自由流动,汇率的自由浮动和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三者只能同时实现其中的二者,这就意味着,我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要有所作为.需要放弃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但是这涉及到一个国家的,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复杂国情的世界政治经济大国,就目前而言.这是不能做到的,这也构成了中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一大困难。然而,伴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中国参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是势在必行的,中国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必须进行有效的政策调整,这包括:(一)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切实加强货币篮子的选择,合理确定各自比重。(二)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国内的各类金融机构,广泛培育市场,努力加强国内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建设。(三)尤为紧迫的是,虽然我国已经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但是,我国要进行区域货币合作就应当同样逐步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其实,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能真正管得住的只有少部分的资本项目,其他很多的资本项目往往通过采取各种非法的手段实现了人民币的可兑换”二,政府不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四)加强我国企业的管理制度改革,努力完善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倡导自主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竟争力,积极倡导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企业对外投资,有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五)积极倡导和通力合作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等组织。(六)加强政府间对话,强化政府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七)加强汇率联动机制建设,首先要领导建立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甚至台湾省在内的“大中国经济圈”的次区域单一货币区的汇率联动机制建设。

综上所述、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东亚各国的贸易相关度和投资相关度日趋紧密,在东亚区域进行货币合作势在必行。作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我们要果断参与其中,有效调整各种政策,在确保国内经济稳定的基础上,通力加强与各成员国的合作,努力承担起在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的历史重任,从而在这个互惠共赢的历史机遇中全面增加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周颖,纪振强.东亚货币一体化:理论基础、可行性及前景瞻望仁月.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3,(9).

[2]朱芳.最优货币区理论:欧元的启示与东亚货币区的设想〔j.南方金融,2003,(7).

[3]刘力臻,焦百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与我国的参与对策〔j〕.东北亚论坛,2003,(3),

[4]李勇辉,昊朝霞.区域货币一体化下的亚洲货币合作机制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5]钟伟.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三个层次(j〕.经济研究参考,2001.(47).

[6]李晓,丁一兵.东亚区域货币体系的构建:必要性、可行性与路径选择[j〕.国际经济研究.2003,(4).

各国货币篇4

人类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最初的金本位制、金汇总本位制,到后来的布雷顿森林协定、牙买加协议。现行的货币体系是以美元和欧元为国际储备货币,货币的发行不与黄金挂钩。这种货币体系下“特里芬难题”出现,美国和欧元区国家又以各自利益为重,使国际金融体系变得复杂和不稳定,通货膨胀、金融危机长时间大面积发生。新的国际货币体系,首先重新用回长久以来得到市场检验、人们自动选择的商品货币:黄金。由于黄金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的功能的弱点,需发行全球统一的货币来行使这部分职能。全球统一货币的发行与黄金储备量挂钩,保证了币值的稳定,同时国际收支得以自动调节。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弊端;新体系

1 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历史

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本位制,持续了三十余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崩溃:黄金做为本位货币,在各国间自由输入输出,各国根据货币的含金量确定货币之间的汇率;货币可以自由地兑换成黄金;汇率以及国际收支的平衡可以自动调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建立了国际金汇总本位制:黄金仍然充当本位货币,各国货币规定含金量,代替黄金行使流通清算和支付的职能。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在1929年大萧条时期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 44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成为了事实上的本位货币。1973年第四次美元危机暴发,美国政府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牙买加协议又对国际货币体系做出了新的安排:黄金不再做为各国货币平价的基础,汇率制度不只是固定汇率制度,还可以是浮动汇率制度、盯住汇率制度,美元也不再是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

2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及其弊端

当今世界,美元做为国际本位货币,成为了世界各国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同时美元的发行和黄金脱钩,使美国对美元的发行不再受任何外在硬性条件的约束,美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需求决定美元的发行量。在这样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实际上具有了在全球范围内征收铸币税的权力。美国只要能够发行美元,就能购买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任何产品和资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国际收支的顺差和逆差各为五年。然而从1982年起,美国的国际收支就开始了长达近三十年的持续大规模贸易逆差,其间只在1991年是轻微的经常项目顺差。而其金融项目则一直是顺差,而且两者的规模都越来越大。通过经常项目逆差输出的美元大部分被用来购买美国的国债和其它金融资产,也就是通过金融项目顺差再流回美国。在这种模式下,美国可以越来越多地消费境外产品和资源,而美国滞留在境外的美元和境外对美国金融资产的需求规模也越来越大。美元做为国际储备货币,一旦成为各国的储备资产后,这些美元就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退出流通领域,造成货币供应量减少。为保持充足的货币流通量,美国当局必须增发货币。由于当代货币缺乏退出机制,因此美国当局大量增发货币的同时,使得货币只有贬值的唯一出路。美元贬值,带来美国的通货膨胀,在当今浮动汇率制度下,又会给全球其它国家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从而引发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另一个后果则是随着美元的贬值,以美元为储备资产国家的储备资产也相应减少。

美元做为一个国家的货币,但同时又是国际货币,这样的结构下产生了著名的“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就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并且因为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而将长期存在。

自2002年欧元正式流通后,欧元开始逐步成为另一国际储备货币。由于其具有和美元同样的性质,同样面临“特里芬难题”,欧元很快便滑入和美国相同的经济运行方式中,开始了持续的巨额的经常项目逆差。同时通过资本金融和资本项目顺差来享受欧元区以外国家的商品和服务,从而引发欧元区国家虚拟经济膨胀、实体经济萎缩,导致两者严重失衡。欧元区中的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等国基本上是依靠金融服务、房地产、旅游等虚拟经济或是靠近虚拟经济的服务业维持其经济运行。其中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自欧元诞生后就开始了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并且迅速扩大。整个欧元区很多国家正在快速重复着美元的游戏,也就是通过消费其它国家的商品和服务输出欧元,再通过欧元计价的债券、股票等虚拟资产回收外流出去的欧元。

由于美元和欧元的境外数量是美国和欧洲货币当局根据自已的利益需要以及对未来的判断,通过操纵货币政策来控制的。它们的国际发行量没有任何有效的约束。货币大量发行,引来资本金融市场越来越发达,大量金融衍生产品出现。1993年,巴菲特在其公司年会上发表观点:衍生金融工具将来有一天可能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引发灾难性的连锁反应。

在现行货币体系下,由于货币的发行没有约束条件,大量超发的货币及浮动汇率引发了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各国的金融危机也是此起彼落。因此,建立新型全球货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

3 新型国际货币体系

一直以来,货币的定义中都这样告诉我们,货币具有三个职能:交易媒介、计量单位和价值尺度。价值尺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理解成购买力。

货币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只是该商品以前在市场上具有另外的用途,后来经过多年的实践,被市场选择成为一种具有特别用途的可以买卖的商品,并作为各类交易的媒介。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罗斯巴德告诉我们:黄金,这种稀有而且非常有价值的、由市场自主选择的金属,一直是而且将永远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人类社会最好的货币。

同一种货币购买力随着时间的流逝的变化大与小反映着这种货币本身是否稳定。黄金这种特殊的商品做为货币在历史上是如何的成功,十九世纪的金本位制体现了文明世界在货币上取得的最高成就,现在看来就象一个奇迹。

法国法郎 1814—1914 100年稳定阶段

荷兰盾 1816—1914 98年稳定阶段

英镑先令 1821---1914 93年稳定阶段

瑞士法郎 1850---1936 86年稳定阶段

比利时法郎 1832---1914 82年稳定阶段

瑞典克朗 1873---1931 58年稳定阶段

德国马克 1875---1914 39年稳定阶段

意大利里拉1883---1914 31年稳定阶段

波尔多对1880-1914年 (金本位的主要时期)十四个主要大国的汇率波动的研究表明,其平均波动幅度不到4%,以CPI衡量的通货膨胀不到5%。

1900年之前,大约50个国家实行金本位制,包括所有工业化国家。这种现代金本位制并不是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制定的,也不是某些天才创造的。这种制度是靠内在的力量,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果。

黄金是通过自身和商品之间的价值关系进入和退出流通领域的,信用货币出现以后是通过发钞行的倒闭来实现该种货币的退出的。黄金非货币化后,任何一种法币都失去了自动退出机制,一旦过多就只能贬值。

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耶克认为:货币的最优数量没有任何可能可以事先确定,唯有市场才能发现.奥地利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罗斯巴德指出:人类的货币体系存在根本缺陷。假若我们不能从基本制度层面来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未来全人类的通货膨胀速度就将越来越快,终至无法收拾,紧随而来的就将是货币崩溃和跨国经济大战。

因此,在我们的国际货币体系中,无论如何不应该抛弃掉黄金---这一人们在长期市场条件下自然选择的货币,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有其内在的价值,是一种诚实的货币。

但如果黄金直接做为流通、支付及清算的货币,显然是有很多的缺陷,会大大降低效率的。因此,做为一种稳定的商品货币,黄金发挥其价值储藏的功能,交易媒介及支付的职能主要由信用货币来履行。

新的信用货币首先不能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只要是由一个国家的货币来充当国际货币,就无法避免“特里芬难题”的出现。那么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发行一种全球统一的货币,由一个全球性金融机构来承担。同时,这种全球货币的发行不以任何货币政策为准绳,而是与黄金挂钩,任何面值的货币都对应一定的黄金含量。同时货币的发行是以全球黄金储备量为基础的,任何货币都是与相应的黄金储备相对应,此时的货币不是一种信用货币,而是一种商品货币。货币能自由地和黄金兑换。货币的发行量与全球黄金储备量相对应。

如此一来,货币的发行受到了硬性条件的约束,不再象没有了缰绳的野马恣意狂奔,带来货币的贬值和通货膨胀。

但是另一方面,全球每年新增的GDP高于新开采的黄金量,这必然会带来货币的升值。更多的质疑在于以黄金为基础发行货币会带来流通领域以及支付清偿的货币量的不足,进而引发通货紧缩。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是不让货币沉淀下来,而是永远在流通环节中,任何国家的储备资产一律以黄金的形式而不是货币,在币值稳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供货币量;另一方面,当新增GDP的体量超过黄金新开采的体量时,市场会在一定程度自动调节货币购买力,也就是通过货币购买力的提升来消化黄金不足的开采量。这种货币的购买力的提升是全球同步的,因此不会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带来影响,更不会出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遏制住了货币的超发,虚拟经济的发展步伐才能放缓。人们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实体经济的发展上来,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有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一味地发展虚拟经济带来诛多严重的后果:金融衍生产品满天飞,人们热衷于赚快钱,财富大量集中于金融领域,股市、房地产市场积累了巨大的泡沫---带来各国的金融危机先后发生并且越来越频繁,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伤害。

在以金本位制为基础的全球一体化货币体系中,汇率不存在了,各国无需为了争夺市场而竟相将本国货币贬值。以黄金为基础,各国的国际收支也实现自动调节直到平衡。在全球货币体系下,只有执行诚实的货币政策,即货币面额等同于实际价值,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运行状态才能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向松祚、邵智宾编著,伯南克的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2]向松祚著,汇率危局---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和后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

[3](瑞士)费迪南德·利普斯著,马晓棠译,货币战争:黄金篇,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8

[4](美)彼得·D希夫,约翰·唐斯著,陈召强译,美元大崩溃,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5

[5](美)马丁·迈耶著,钟良,赵卫群译,美元的命运,海口.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2000.3

[6](美)莫瑞·罗斯巴德著,陈正芬 何正云译,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通货膨胀真相,2008.10

[7]易纲,张磊著,国际金融,上海,格致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

[8](美)巴里·艾肯格林著,彭兴运译,资本全球化:国际货币体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8

[9]多米尼克·萨尔瓦多等著,贺瑛等译,欧元、美元和国际货币体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

各国货币篇5

关键词: 纸币职能 贮藏手段 货币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课程《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在“货币的职能”章节中,教材第7页“相关链接”中指出:“一般说来,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应是足值的金属货币(如金银条块等)。”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果真是金属货币吗?

我们必须考察货币的现实情况再下定论。

一、金银已不是现实的货币

金银作为货币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816年英国颁布金本位法案,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确立了金本位制度。从金本位时代开始,黄金走上充当货币的巅峰,但它的极盛时期只是从19世纪初到一战前后的大约100年间,直到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各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制,金币逐步退出流通领域。

金本位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它包括金币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金币本位制的特点是:由国家以法律规定,铸造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金币,作为具有无限发偿效力的本位货币来流通;金币和黄金可以自由输入和输出;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或持生金请求国家铸造机构代铸;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等量的黄金。这些特点使本位币的名义价值(面值)和实际价值相等。在这期间以黄金代表的金属货币具备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

1924―1928年,资本主义各国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为整顿币制,英、法等国改行金块本位制,其他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并不铸造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的黄金的纸币来流通,而纸币又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和金币,只能按一定条件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块。金块本位制对于普通老百姓和货币流通已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到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纷纷宣布放弃金本位制。

金汇对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规定金币为主币,但国内并不铸造和使用金币,只同另一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并在该国存放外汇准备基金,通过无限制供应外汇,维护本国币值的稳定。这种币制,货币同黄金的联系基本上割断,黄金在流通中已不起什么实际作用。这一期间以黄金代表的金属货币保留贮藏手段职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自身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迫使资本主义各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一定的比价,使美元和黄金一样作为各国货币和外汇的储备,这种制度不同于30年代的金汇兑本位制,但仍可看做是金汇兑本位制的一个变种。这种黄金―美元本位制与战前的金汇兑本位制相比更虚了,货币同黄金的联系更加脆弱,直到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实行“新的经济政策”,宣布美元停止兑换黄金,从此割断了美元与黄金的实际联系,这在黄金向“非货币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1973年美国取消美元的含金量,并实行自动汇率。1973年7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取消了特别提款权与黄金、美元的联系,改用“一揽子”货币(16个国家货币的加权平均数)定值。1975年1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126个成员国参加华盛顿会议,同意废除黄金官价制度,从而正式终止了二战后30多年来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执行的有限的货币职能。1976年1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牙买加协定”,规定黄金不再作为货币定值标准,黄金迈上非货币化历程。

1978年3月3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从1978年4月1日起,基金组织协定取消黄金条款。内容如下:(1)黄金作为特别提款权的价值单位的作用已被取消,即使在将来可能采用法定汇价时,黄金也不再作为各种货币法定汇价的共同尺度。(2)黄金官价被废除,成员国间将在市场上不参照任何官价而自由地进行黄金交易。(3)成员国必须履行的对基金组织的黄金支付和基金组织必须履行的对成员国的黄金支付都被取消。(4)基金组织必须完成已宣布的总额为5000万盎司的黄金出售计划,并有权按市场价格进一步出售黄金。(5)基金组织必须在其对黄金问题的决定中,将要避免在黄金市场上干预金价或确定一个固定金价。这些决定使黄金与货币完全脱离了联系,使黄金成为与普通商品一样的商品,从而完成了“黄金非货币化”的历程。至此,黄金作为货币的历史基本结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黄金货币形式的演变,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铸造的金银币已不再执行流通功能,而演变成纪念币和投资币,用来收藏和投资,投资性金银币只是一种“币”形的贵金属储藏与交易手段,其面额只是起到充当一种货币符号的作用。普制金币作为专门用于黄金投资的法定货币,其主要特点是发行机构在金价的基础上加较低升水溢价发行,以易于投资和收售,国际上主要金币发行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一般都是通过发行各具本国特色的普制金币供民众投资和收藏。在欧美国家,普制金币作为黄金投资产品的理念深入人心。如美国发售了71万盎司鹰扬金币71万盎司,加拿大发售了88万盎司枫叶金币,澳大利亚发售了32万盎司袋鼠金币,我国自1982年至今发行售了228万盎司熊猫普制金币。此时其原值与面值已大大分离,金银纪念币的面值仅是表明其为“币”的名义,与原值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而投资性的金银币只是一种“币”形贵金属储藏与交易手段,其本质是普通商品,其面值只具备象征意义。

二、纸币是现实的货币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开始它是作为货币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现在,纸币由于各国强制和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它自身的优点,已经走出了它作为货币符号的时代,而成为各国现实的货币,并且最终把金银挤出货币的历史舞台。可以说,当今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以金银为货币,而全部改为纸币。我国也如此规定: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没有含金量。

纸币成为各国的现实货币后,货币的各种职能亦由纸币来承担。1987年4月25日,我国国务院的《关于发行新版人民币的命令》(国发[1987]39号)指出:“新版人民币发行后与现行人民币混合流通,具有同等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支付、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看出,除世界货币这一职能外,我国的人民币担负起了货币的全部职能。

各国货币篇6

关键词:货币合作;东亚货币;一体化;最优货币区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6-0079-05

中图分类号:F821

文献标识码:A

一、东亚货币一体化可行性分析综述

(一)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东亚货币一体化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是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波特・A蒙代尔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蒙代尔据此提出了“欧元”说和“亚元”说,并被称为“欧元之父”。而欧盟的及欧元的发展给东亚货币一体化指明前进方向。

蒙代尔、麦金农、凯南、英格拉姆等经济大师分别从要素流动程度、经济开放程度、产品多样化、金融一体化等角度阐明了组成最优货币区应具备的条件,对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了诠释。此外,哈伯勒和弗莱明、托维尔和威利特(Towerand Willet,1976)将通货膨胀率相似程度和政策一体化程度等标准也纳入到最优货币区理论当中。后续研究发现,以上的研究都是基于最优货币区的单一标准的研究。随后,许多学者在“单一标准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基础上分别增加了内部贸易联系程度、工资价格机制、经济多元化程度、外部冲击频率和特征等标准,使最优货币区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而Frankel和Rose(1998)首次提出的最优货币区标准的内生性概念,标志着最优货币区理论进入实质发展阶段。

国外学者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基础,对东亚货币一体化进行了深刻研究。Bayoumi和Eichengreen(1994)分别从需求冲击及供给冲击出发,估计了东亚各国(地区)间的双边相关系数。他们发现,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区的需求冲击是对称,它们是货币联盟的较好候选国。Taguehi(1994)计算了东亚国家或地区、美国、日本的利率、股票价格、CPI的相关系数以检验外部冲击对它们影响的对称性。从而得出他们的结论:目前东亚地区虽然组成最优货币区的标准还没有完全得到满足,但随着区内经济相互依存度的提高,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在增加。Holloway(1990)从要素市场灵活性标准出发认为,目前东亚这个条件基本不存在,虽然亚太经合组织及东盟在贸易自由化方面已有一定进展,但由于签订的协议对各国并不具备约束力,因此,很难判定其一体化的进程。

Kwan(1998)和Bayoumi and Mauro(1999)以贸易即对外开放程度为标准从实证角度得出东亚国家具有相当高的联系,对汇率波动十分敏感,迫切需要稳定汇率,进行货币合作。同时,Kwan(1998)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偏好的一致性和贸易竞争性状态,指出应该先在日本和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之间进行集体汇率安排;而Williamson(1999)则以贸易竞争性为基础判断东亚应实施群体篮子钉住汇率安排。Bayoumi和Mauro(1999)认为相对于欧洲,东亚的劳动力市场较为灵活,比较东亚及欧洲的其他扰动因素,亚洲扰动因素的规模比欧洲大,但亚洲的调整速度比欧洲快得多,说明亚洲国家在此标准下较适合建立货币合作。

Bayoumi和Eichengreen(1999)将对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研究方法应用于东亚,应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对东亚是否适合建立一个最优货币区进行了实证研究。Hazel Yuen(2000)沿着Bayoumi和Eichengreen的思路,采用动态方法,分析了东亚地区是否是一个最优货币区,提出了可分步推进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的设想。Zhaoyong Zhanga、Kiyotaka Satob and MichaelMcAleerc(2000)和J0ng-Wha Lee、YungChul Park andKwanho Shin(2003)等也对东亚是否能结成货币联盟进行了相似研究。Choi Changkyu(2002)从人口流动性角度实证研究东亚和欧盟,发现后者明显更具流动性,虽然东亚区域内劳动力流动性正在持续提高,但目前还无法实施货币一体化。

国内的众多研究都是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若干标准进行研究的。黄梅波(2001)通过对东亚地区的对外开放度、贸易构成及贸易流向进行计算,分别从区内贸易的重要性及其构成,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的相似性,受外界冲击的对称性,要素市场的灵活性及政策目标的一致性方面进行了分析。姜波克(2002)指出,尽管单一货币最终将解决非对称性问题,但在货币联盟向单一货币过渡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整合过程中,因各成员国参与联盟的程度不同而导致的非对称冲击将长期存在。万志宏、戴金平(2005)通过完善Baymoumi和Echiengreen创建的最优货币区指数法,对东亚地区1982-2000年期间的实际情况进行检验,并以此为基础构造了东亚地区的最优货币区指数,综合评估东亚各经济体实行货币合作的经济成本,并得出东亚地区存在小型开放经济构成的潜在货币区,但区域整体差异较大,难以进行单一货币合作,中国具有同其他国家加强货币合作的潜力。

此外,戴金平、万志宏(2005)还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大角度进行考察,探讨区域进行货币金融合作的经济基础条件。从静态的经济基础状况分析,东亚区域整体的货币区标准虽然不充分,但已经具备进行货币合作的一些必要条件。从货币合作的动态条件来分析,东亚地区在贸易联系和区域产出趋同方面存在正向的关联,当前可以着手推进货币合作的努力。何慧刚(2005)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为东亚构建固定汇率区是基本可行的,但是由于各种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制约,必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层次、分阶段、分区域、逐步推进。何帆和覃东海(2005)通过对区域内贸易、出口中的制成品份额、开放度、不对称性冲击、经济结构的相似性、要素的流动性等指标的分析得出,东亚9国或地区(中国内地、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台湾和泰国)可以作为东亚地区货币联盟的较好候选国。这些国家和EMU国家比较,距离最优货币联盟的条件并不遥远。袁天昂(2007)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并以欧元为借鉴,另辟蹊径构思了“华元”进而为最终推出“亚元”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基于成本收益分析(VAR模型)的东亚货币一体化

20世纪70年代后,欧共体开始走向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欧盟的成功发展,使关于最优货币区讨

论的重点逐渐由建立它的前提条件转移到它的成本和收益上。Krugman(1990)以欧盟和芬兰为例,分析了芬兰加入欧盟的成本一收益曲线,得出了著名的GG―LL模型。GG―LL模型可以判断一国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其加入货币区的选择的。但是Krugman的GG曲线和LL曲线只是理论上的一个抽象概念,不可能描绘出一国加入货币联盟的GG曲线和LL曲线的准确位置,也就不可能准确判断其是否加入货币联盟的临界点。Obsffeld和Rogoff(1996)对货币联盟的成本一收益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具体的成本收益清单成本一收益方法为一国判断是否加入货币联盟提供了全面的分析框架。

经实证研究发现,“没有任何一国可能拥有成为货币联盟理想成员国所应具备的所有特性,而且所提出的指标并不能正式地相互权衡”(彼得・罗布森,2001),由于标准的多样性,在不同标准的结论相矛盾时,难以确定以哪种标准判断,而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时,由于难以对各项指标的表现根据某个权重加总,也就无法反映货币合作的综合成本,这使得有关货币区成员国的实证研究陷入一种僵局。后来,Bayoumi和Eichengreen(1996)在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创造了最优货币区指数法以评估特定地区满足OCA标准的综合情况,并称之为"OCA理论的简化分析方法”,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

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得到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观点:经济冲击的对称性是各国决定是否加入通货区的最重要的标准。MundeH认为,具有对称经济冲击关系的国家更适合加入一个通货区,因为具有这种特性的国家加入通货区以后,可以通过区内统一政策的执行来同时消除各国经济的失衡,而不会出现某些国家经济恢复均衡,另一些国家经济失衡却反而加剧的矛盾。从经济冲击相关性的角度运用计量方法研究若干国家是否适宜加入最适度通货区,这一工作最早是由Bayoumi和Eiehengreen完成的。他们运用由Blanchard和Quah提出的结构VAR模型,将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作为模型中的两个扰动项,度量了两种冲击在欧盟成员国内部的表现,以确定这些国家是否适宜组建通货区。

在他们开拓性提出VAR模型后,理论界对东亚地区是否具备OCA条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E-ichengreen和Bayoumi建立了一个两变量结构VAIl模型,估计了东亚各经济体间潜在经济冲击的性质,发现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日本和韩国可以分别组成两个子通货区。Zhang建立了一个三变量结构VAR模型,对各种冲击对东亚十国和地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并不满足建立大通货区的条件。Tang在更长的样本期内(1962-2002年),运用两变量结构VAIl模型对12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经济冲击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在这些国家间建立全面的最适度通货区。

国内从经济冲击相关性的角度来研究东亚货币一体化问题的较少。谭庆华(2002)从经济冲击相关性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他选取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五国共八个国家,运用1960-1999年的数据,建立了一个两变量结构VAIl模型,认为部分国家可以先组成一些小的货币区,待发展到一定程度,再逐步融合成更大的货币区。但是从经济冲击对称性角度进行的有关东亚建立最适度通货区的实证研究存在不少缺陷。姜波克、罗得志(2002)用实证分析和与美国比较的方法对欧洲货币联盟具备何种程度的OCA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EMU具有大量的OCA特征,而且,随着单一货币的发行,其OCA特征会更加明显。他们还说,美国原来也不是最优货币区,只是由于单一货币的启动而推动其成为最优货币区。因此,他提出建立亚元区的构想。

崔晓燕、杨玉波、王少平(2007)利用1980-2005年的最新数据建立了一个三变量结构VAR模型,研究各种经济冲击对东亚各经济体的影响,以此来考察东亚建立最适度通货区的经济可行性。实证研究表明,东亚并不满足建立单一全面的最适度通货区的条件。但是,通过对三种经济冲击的对称性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结论支持日本和泰国,以及韩国、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分别组建子通货区。

(三)基于博弈分析的东亚货币一体化

在国际货币合作分析中引入博弈论工具的代表人物是滨田宏一(Y,Hamada)等。滨田宏一(1985)用博弈论直观地说明了两国条件下的政策协调过程。分析表明在存在政策溢出的前提下,进行国际货币合作将有助于改进参加协调国的福利。岳华、楼当(2005)运用博弈论原理,分析东亚货币一体化成本与收益博弈过程,双方博弈原理可推广到东亚各国货币一体化的成本收益决策过程。分析可知,东亚各国与地区若要达到货币一体化目标,还必须致力于相关的制度性建设,才能在最优路径上实现区域货币一体化。此外,将序怀(2004)运用博弈方法对货币合作进行了诠释,并通过Hamada理论对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机制进行了阐述。

二、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模式分析综述

关于东亚货币合作模式,目前讨论多集中在如何借鉴欧洲单一货币区(货币创新)模式和美洲的美元化(货币替代)模式。John M,Letiche(2000)从欧洲货币合作的发展经历角度对东亚货币经济一体化发展和货币合作提供了经验借鉴。何慧刚(2006)认为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的诞生和拉美国家美元化实践了区域货币合作的两种模式:欧元模式和美元化模式,而比较这两种模式对东亚货币合作具有非常有益的借鉴价值。在学术界已形成共识:实现东亚货币区可以考虑采取分步走的方式,即先建立一些次区域货币区,然后逐步向国家和地区扩展,最终过渡到整个东亚国家和地区。

Robert Mundell(2000)提出,国际货币体系可能以货币联盟的方式向新固定汇率制复归,而“金融稳定性三岛”(Three Island of Stability)则是其基本架构,并伴生欧元区、美元区、亚洲货币联盟三大紧密货币合作区的雏形。货币联盟目前至少有单一货币联盟(Single Currency Monetary Union)、多重货币联盟(Multiple Currency Monetary Union)以及主导货币区域化等路径可供选择。单一货币联盟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优势,如欧洲货币联盟;多重货币联盟的演进有三个层次,建立区域内的危机解救机构、建立汇率联动机制,然后过渡到单一货币区;而主导货币区域化则是在政府法定或私人部门事实选择下,如美元等主导货币逐渐取得区域货币的地位。

何帆(2001)提出亚洲货币合作有三个不同层次: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区域性解救危机的机构(如AMF)、单一货币区(可以称为ACA,Asian Currency

Area)。同年钟伟也提出未来亚元可能属第二种演进路径,即多种货币联盟,其演进可能分三个层次:一是建立区域内的危机解救机构,例如亚洲货币基金AMF(Asian Monetary Fund);二是建立起类似欧洲汇率机制ERM的亚洲汇率联动机制AERM(Asian Exchange Rate Mechanism);三是最终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ACA(Asian Currency Area)。余永定(2002)认为东亚的货币合作应该从两方面展开,首先是建立东亚国家之间的紧急援助安排,然后是区域汇率安排。

目前在东亚货币合作方案方面,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包括:

(一)东亚货币钉住单一货币美元,即东亚货币美元本位制

这是由麦金农(McKinnon)提出的观点。他通过超风险溢价模型的分析得出了存在名义锚的钉住汇率制优于浮动汇率制的结论,并指出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各国货币高频钉住美元的现象反映出钉住美元的合理性。因为长期以来美元作为东亚经济的对外交易媒介和“货币锚”,已经形成了一种规模经济效应,同时美元能够提供相对完善的避险机制,可使经济主体更加有效地规避外汇风险。因此,为确保东亚地区内部双边汇率与对外汇率的长期稳定并防范投机资金的冲击,各经济体应当确立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建立正式的区域性美元本位制度。从“原罪”(Original Sin)理论出发来看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麦金农(2003)认为,就每一个单个国家来说,它们对浮动汇率制度的恐惧是一种理。因此,虽然日本依然置身其外,但选择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的确有益于作为一个整体的东亚美元集(East AsianDollar Bloc)。

在实际操作上,东亚美元本位制的最大优势在于简单易行、转换成本低。目前相当多的东亚货币相对于美元的浮动被控制在很窄的幅度之内,实行统一的美元本位制不用对既有汇率制度进行根本变革(钟伟,2001)。何慧刚(2005)认为实行东亚美元本位制最符合东亚(除日本外)普遍钉住美元的现实状况。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东亚美元本位制的最大缺陷在于忽视了日元的作用。关志雄(2000)认为,钉住美元有很多的内在缺陷,这种汇率政策将导致东亚国家宏观经济的不稳定,东亚应实行钉住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浮动,并提高其中日元的权重。亚洲国家和地区若仍然固守以美元为中心的汇率政策,只会使自己在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等领域的地位下降,所以。亚洲国家或迟或早必然要仿效欧元区建立一个属于亚洲的统一货币(邹建华、李俊慧,2000)。

(二)东亚地区单一货币区

一是以日元为核心建立亚洲单一货币区。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持这种观点,其核心内容是把日元作为东亚地区的基轴货币,使日元在东亚承担马克在欧洲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以日元作为驻锚货币建立起区域性汇率联动机制(关志雄,1997)。国内学者江瑞平也持此观点,他(2000)认为应该首先推进亚洲日元化,然后再推进日元国际化,这种设想实现的概率最大,占50%。但是日元却难以担当区域性主导货币,这不仅是由于在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其经济一直没有出现良性转机,长期处于“流动性陷阱”的局面;而且还由于日本政府越来越明显的右倾趋势,使亚洲邻国对其不满日渐加深,这成为其主导货币区域化的重要障碍(齐绍洲,2007)。

二是以人民币为核心建立亚洲单一货币区,但其核心限制是人民币背后的经济支撑较弱。当然,面向未来的发展中,中国的“一国四币”(人民币、港币、澳币和新台币)的局面有可能出现整合,在彻底整合这四种货币的基础上,人民币就可能解决其内在的经济总量对强势货币的约束性(齐绍洲,2007)。何慧钢(2006)提出中国作为东亚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不仅应该积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而且应该成为推动者和领导者。但是,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存在诸多困难,其中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高是主要因素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是实现东亚货币合作的主要路径之一。因此,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必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丁一兵、李晓(2004)认为中国的积极参与,不仅有助于解决东亚区域货币合作面临的困境,而且也将使人民币通过制度性的区域货币、汇率合作逐步实现“亚洲化”,摆脱目前面临的汇率困境,成为区域性主导货币。

三是模仿欧元的亚元联盟创立亚洲单一货币区。亚洲国家或迟或早必然要仿效欧元区建立一个属于亚洲的统一货币,统一货币的好处有:稳定汇率,有利于贸易与投资的发展;增强各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减轻中央银行调节国际收支的负担等,但就目前来说,在亚洲实行统一的货币还有很多障碍(邹建华、李俊慧,2000)。钟伟(2001)也指出与欧洲货币联盟和美洲美元化趋势相比,亚元困难重重,但亚洲单一货币区并非无望,其演进可能是从次区域范畴开始,以日元国际化乃至人民币国际化为内核生长扩展,除已充当第三大世界货币的日元之外,人民币国际化不过是个时间问题,并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第四极货币。

(三)一揽子目标区爬行钉住,即BBC制度

Williamson(1999)提出了一揽子目标区爬行钉住方案,其目的是在保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提供一定的灵活性。其内容是由美元、日元、欧元等世界主要货币组建共同货币篮,以整个东亚地区对外贸易权重为基础确定货币篮的统一结构,各国宣布本国货币对该共同货币篮的中心平价,并各自确定波幅限制。根据各国波幅的不同,允许其正式汇率制度安排存在差异(从波幅很小的货币局制度到波幅较大的管理浮动制度均可),允许成员国在经济基本面因素发生较大波动时,调整中心平价与波幅限制。

这一方案的优势在于:首先,这种集体行动能够稳定东亚区域内双边汇率,消除大国间汇率波动对各国相对竞争力的不对称影响,并稳定区内贸易的价格环境。其次,由于汇率水平的更加透明,避免了以邻为壑汇率政策的出现。再次,这种合作不需太多的政策协调和监管,减少了汇率制度合作时来自各方的阻力。然而,钉住共同货币篮一方面存在着操作难度大、透明度较低的缺陷,另一方面仍然无法摆脱投机冲击的威胁,因而只能作为短期内或过渡性的汇率政策,不应成为东亚各国汇率制度的长期选择。

(四)亚洲汇率机制(AERM)

Oh和Harvie提出建立亚洲汇率机制(AREM)的方案,即钉住东亚货币篮子方案。由本地区所有国家的货币经过加权组成货币篮子,但不包括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在内,然后在这个货币篮子的基础上创立一种类似于EMS中欧洲货币单位的亚洲货币单位(Asian Currency Unit ACU)。它包括成员国一篮子货币,作为各个成员单一的货币篮子目标。

亚洲汇率机制(AERM)实际上完全是走原来的欧洲货币体系(EMS)的路子,非常符合目前东亚地区主义意识逐步增强的实现,因此受到很多学者的推崇。如果东亚货币篮子的方案运行良好,在条件成熟时,东亚货币单位(ACU)就可以过渡到东亚地区的单一货币――亚元。因为有欧盟的成功经验,可以说东亚货币篮子方案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东亚单一货币区。亚洲汇率机制(AERM)在促进成员国汇率稳定,避免以邻为壑汇率政策的出现等方面与BBC规则具有相似的特点。

各国货币篇7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人民币国际化

一、国际货币制度改革

(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点

金融海啸以来,全世界围绕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展开了深入研究和辩论。过去40年以来无数次金融危机已经充分表明: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家的货币政策缺乏约束、主要国家之间的货币汇率过度震荡、国际投机资金肆意横行,乃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主要根源和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针对于这些问题,国际社会关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讨论集中在了以下几个问题上。

(二)货币本位问题

即采用何种货币资产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在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下如何确定各种储备资产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国际储备货币的确定是国际货币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货币制度变迁中利益博弈的焦点。从短期来看,当前应该考虑构建一个合理的制衡机制,打破美元霸权,消除美元的过度发行问题,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需求上寻求均衡。美国应该更多地承担起作为最重要储备货币国的责任,而不能任意转嫁危机。从长远来说,应该继续增强欧元、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推动国际贸易结算及大宗商品计价的多元化,推动国际货币的多元化。

(三)汇率制度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每个国家都面临着如何逐步开放金融领域,以促进本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争取更大利益的问题。因此,如何选择汇率制度安排,成为各国需要慎重解决的重要问题。不同的汇率制度,分别都有与其相适应的国家,相反却没有一种汇率制度适合所有的国家,也没有一种汇率制度适合一国经济发展的所有阶段。每个国家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与自身经济发展实力和金融管理水平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汇率制度,同时承担维护汇率相对稳定的义务。历史经验表明,汇率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各项经济金融政策的选择正确与否,将直接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运行产生直接影响。

(四)IMF改革问题

IMF作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载体之一,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IMF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被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操纵,不能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从而制约了国际金融机构作用的发挥。当然,IMF在稳定国际金融方面做出的贡献也是不能埋没的,但为了促使其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需要对它进行一轮深入的改革:第一,对IMF的决策机制进行改革,相应减少美国的份额,加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金砖五国”在基金组织中份额。第二,加强IMF作为多边机构的作用,加强其对主要国际货币国家的监测和约束职能。第三,IMF对主要货币发行国的监督应具有法律的约束力,虽然规则中有这样的条款,但缺乏现实的影响力和执行力。

(五)国际游资监管问题

受国际间资本流动大幅度动荡影响最深的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和最不发达国家。由于欠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和较弱的市场调节能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对货币的自由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外汇储备的选择与管理上还不能适应国际资本流动与变化的节奏。金融的自由化进程过于迅速,出现了无序、波动过大和恶意投机以致破坏自由市场的趋势,严重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二、主流方案综述

国际货币体系的选择不仅关乎各个国家的经济利益,它更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政治利益层面上角逐的结果。构建国际货币金融新秩序,是世界经济金融和货币权力格局重新组合和转移的一场多边战略博弈。国际货币体系的变更交替反映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它的最终形成也是各个国家之间利益相互妥协的结果,我们可以将之视为一段时间内国家博弈的均衡点。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国际金融理论界纷纷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方案。

(一)“新金本位制”方案

黄金之所以屡次被提及到国际货币的高度,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唯一不附带任何信用的货币,其内含价值决定了它不会被某个国家所左右。当美元的信用越来越差的情况下,黄金受到各国央行和国际市场的欢迎便是理所应当了。但近几十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和全球贸易的迅猛增长,客观上需要更多的流通货币和支付手段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而黄金的年产量仅有两三千吨,地面总存量也不过16万吨,十分有限的实物供应表明,黄金确实无力继续承担国际货币的职能。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一种比较灵活的清偿力供应机制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回到金本位制是不现实的。

(二)SDR型国际货币方案

从SDR创立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但SDR的超货币之路没有实质性进展。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特别提款权并不是实际流通的货币,而是作为一种储备资产的补充而存在的,它难以承担主要储备货币的功能。其次,掌握货币主导权的大国不会容忍SDR来分担利益。货币是一国经济实力的象征,超货币的根本问题在于它背后没有强大的经济势力使之可以凌驾于实力强大的国家之上。尤其对于美国来讲,美元的国际本位货币地位是其核心利益,要让它在该问题上进行妥协是天方夜谭。再次,除非全球重新采取固定汇率制度,否则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国家货币之间汇率同样存在不稳定性,只不过把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问题转移到特别提款权身上。最后,特别提款权要成为国际储备资产,需要提高IMF的地位,一国货币是依靠政府的国家信用而强制流通的,因此提升特别提款权作用,必须扩大IMF的权威。目前IMF的权威性仍然不够,离世界性中央银行的距离还相当遥远。

(三)全球单一货币方案

单一货币制方案的核心是要成立一个超国家的世界性的中央银行,发行统一的货币,实行统一的货币制度,消除现在国别货币作为国际货币所带来的各种弊端。然而,这种完全独立的世界中央银行与各国家的利益却是背道而驰的。目前世界经济、世界秩序是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如果超就意味着各国放弃,形成超越各个国家的全球统一政府,这在目前是不太可能的。即使欧元区能够在局部做到但也很不完善,更何况欧元区源于历史渊源,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本身存在高度的统一性,相对于全球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就显得容易很多。

建立单一世界货币只能是一种终极的理想,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参照系,这可能是未来的追求,需要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统一才可能实现。因此,超还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有一个较为现实的处理办法:国际货币多元化。

(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方案

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美元内在价值的趋贬,各国的国际储备货币也出现了分散化的趋向。国际社会许多专家学者提出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来削弱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形成若干个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国际货币和区域性货币,平衡多方利益,结束国际货币体系对一国货币的依赖以及被控制的历史,符合国际金融体系的现实发展状况,容易得到各国的相应和支持。同时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世界清偿力的增长,在拜托对美元的过分依赖的同时又能够保证世界清偿力获得比较充分的来源。值得指出的是,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也存在一些缺陷:不同的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和经济结构的不同,必然导致这些国家之间的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这又会增加各国宏观调控的难度和储备资产管理的复杂性。另外,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必将引发全球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的竞争,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将更加剧烈。尽管如此,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可能是现实改革的最优选择。

三、人民币国际化

(一)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问题,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意见。陈岩岩等(2005)着眼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分析在一国范围内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认为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中,应该首先对人民币、港元和澳元进行整合,在次区域范围内实现货币一体化。李靖(2006)对人民币国际化做出了四阶段设想:边贸和旅游消费中的流通手段阶段、亚洲的存贷资产阶段、投资资产阶段以及储备资产阶段。殷剑峰(2009)从流通区域分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走出去可按照“人民币准周边化、人民币正式周边化、人民币准区域化、正式区域化、准国际化、正式国际化”的战略,分阶段推进。刘曙光(2009)认为,按地域分布依次实现人民币周边化-亚洲化-南方化-全球化,按行使职能划分,先推行人民币贸易计价结算,再推进非居民人民币债券股票基金交易。李稻葵(2008)认为,可以采用一种双轨制的人民币国际化步骤,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的作用,在境内实行有步骤、渐进式的资本账户下可兑换,逐步改善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在境外充分运用香港的优势,尽快扩大人民币证券市场规模,创造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成熟条件。

从职能上讲,作为国际货币,它只不过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在使用地理范围上的扩大和深化,要经历从贸易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再到储备货币的转变;从我国经济贸易状况来看,要推进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只能从我国周边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入手。因为我国对这些国家有很强的影响力,并且伴随巨额外贸逆差,通过进口向这些国家输出人民币是人民币流出机制建设的最重要渠道。

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基本路径应该是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近年来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中的流通和使用规模日益扩大,在个别国家和地区人民币已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并被广泛接受,人民币周边化已经基本实现。

(二)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现实选择

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是在人民币周边化的基础上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共同努力来加以实现:一是推动人民币的跨境贸易支付结算功能;二是进一步扩宽人民币双边货币互换规模;三是加大资本项目的开放力度,完善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机制建设。

1.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经过持续的快速增长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东亚区域最具活力的经济和贸易大国。这为人民币在周边的广泛流通提供了地域经济基础。在完善了人民币定价机制的基础之上,在同周边各国和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可以逐步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并不断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区域范围。通过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可以减少周边国家队美元结算的依赖性,为将来人民币成为区域主导货币打下基础。目前人民币在新加坡、越南、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已广泛流通和使用,并且拥有一定规模的境外存量。

积极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扩大人民币在对外贸易、投资中的使用可以帮助我国企业从根本上消除通过境外银行或者非银行渠道换汇结算中的周期长、汇兑风险大合汇兑差价损失问题,节约汇兑成本,增加贸易利润。通过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推动人民币走出国门有利于巩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利益,对我国提高对外交往的主动性和主导性是非常有利的。同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还有利于我国银行发挥本币优势,拓展了与外资银行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渠道,提高国际竞争力。

2.人民币双边货币互换。货币互换表面上看是一种央行间对等的货币相互拆借,但事实上多为外国央行借入人民币用于与中国间的贸易结算、储备之用,而中国央行持有的外币更多的是一种质押性质,因而事实上是扩大了人民币在地区范围内的流通程度,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地位,继而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奠定基础。

中国应积极与东亚各国或地区签订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扩大互换计划的国别范围、延长计划期限、增加计划额度,以进一步促进双边的经贸活动和满足海外的人民币资金需求。通过建立广泛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去美元化”,增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金融联系和政治互信,促进人民币定价机制的不断完善,逐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信誉。

3.资本项目开放力度与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机制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主的人民币流出渠道,从中国人民银行这两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人民币结算的对外贸易中,进口占绝对多数,这也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呈现净流出状态。人民币在海外的不断沉淀必然会产生境外银行和企业持有的人民币缺乏投资机会、国内企业境外筹资的人民币如何回流等问题,从而倒逼中国加速开放资本项目进程。资本项目开放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资本项目的开放也是实现我国人民币的国际职能由计价结算货币向投资货币迈进的关键步骤,人民币要想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发挥各种货币职能,就必须大力推进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

另外,作为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的国际货币必须同时具备国际支付结算和价值储藏两项功能,而要实现这两项功能则需要“两条腿”走路:建立境内货币向境外流出的机制和境外货币向境内回流的机制。流出是回流的前提,回流是流出的基础。目前,人民币流出境外主要有四个渠道:个人合法携带出境、通过贸易结算流出境外、双边货币互换、地下钱庄。未来的人民币流出机制建设可以借鉴美国与日本的经验,通过对外援助实现资本输出,之前我国进行的国际援助大多是以美元进行支付,现在应该强调使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扩大人民币的流出范围。在流入机制的建设中,一方面需要积极推动以人民币结算的货物和服务出口贸易,以完善人民币在经贸领域中的支付结算功能;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需要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大力发展包括股票、债券、衍生品在内的人民币金融市场。

四、结论

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背景下,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成为当前的不二选择,中国要正确把握历史机遇,按照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基本路径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并发挥人民币作为区域主导货币的各种职能,推动人民币的跨境贸易支付结算功能,进一步拓宽人民币双边货币互换规模,加大资本项目的开放力度并完善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机制建设。

各国货币篇8

摘要:金融危机后,周小川行长关于建立超货币的观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用超货币代替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可以克服当前货币作为货币的内在风险和缺陷。但是,建立超货币存在着许多现实困难,比如超货币的选择以及其发行机构,这些实际问题决定了超货币在近期内不可能实现。因此,建立多元化的货币体系或许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关键词:超货币SDRIMF多元货币储备体系

一、对于超货币的探讨

金融危机之后,周小川行长认为这次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不足,因此必须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他提出创造一种与国家脱钩,同时能够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超货币,从而克服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同时他认为特殊提款权SDR具有超货币的特质,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特殊提款权的发行,逐渐将特殊提款权演变为一种超货币。

周小川行长关于建立“超国际储备货币”的观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获得了不少学者的赞同。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一直以来就呼吁改变目前以单一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认为对全球体系而言,将储备货币建立在依赖美国经济信心的单一货币基础上是不妥的。我国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也对这种观点表示支持。

超货币不仅能够克服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但是真正要建立这样一种超货币,却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就是,超货币的选择以及由什么来发行超货币。

(一)SDR的缺陷

周小川认为SDR具有国际储备货币的特征,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SDR的发行,使之成为超货币。但是SDR的内在缺陷限制了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最早出现于国际金本位时期。在金本位下,各国货币以黄金作为后盾,各国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各国可以自由铸造黄金,这样金币就成为了可以自由流通的第一种国际货币。金本位之后,英镑成为国际货币。英镑之所以能成为货币,是以英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的。由于英国的黄金储备丰富,币值稳定,各国货币纷纷与英镑挂钩,并愿意将英镑作为储备货币。而当英国的经济实力削弱之后,英镑的国际地位也随之动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之后,美元的地位迅速崛起,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从国际货币的发展来看,它们都是先在一国内充当法定货币,执行货币职能,然后才成为国际货币的。一种货币必须经过市场的考验,被各国自愿接受,才能确立其国际地位,成为国际货币。而SDR既没有黄金的内在价值,也没有像英镑、美元那样作为一国货币流通的历史,它只是在特殊环境下为了弥补美元的不足产生的,因此SDR不具有作为国际货币的基础。

当初IMF之所以设立SDR,其目的是为了克服特里芬难题,解决美元清偿力的不足,同时为了拯救濒临崩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就是说,是想通过发行SDR来作为对美元不足的弥补,缓解美元危机,因此美国才会支持SDR的发行。而如果IMF想通过夸大SDR的发行使之替代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话,必然会引起美国的关注,美国也是绝对不会允许SDR挑战美元的霸权地位的。而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讲,他们也没有发行SDR的动力。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国际储备货币已经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日元、欧元等货币也应经成为了国际储备货币。因此对这些国家来说,发行SDR已无好处。因此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形势也不利于SDR的发展。

要想扩大SDR的作用,提高SDR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必须要扩大SDR的使用数量和范围,为此IMF也曾经做出过努力。例如IMF允许成员国之间不需要经过基金组织的批准就可以进行SDR的交易,交易的目的也不再限制为调整国际收支。另外SDR的使用范围也被扩大了,可以直接用于远期业务、信贷、担保等,但直到现在,这些用途还没有被使用过。

要增加SDR的使用数量,必须首先增加对SDR的需求。而SDR得内在缺陷使得各国并不愿意接受SDR作为储备资产。其主要原因在于SDR只是个成员国在IMF的一种记账资产,并不能用来国际贸易的支付和结算。由于SDR长期不流通,已经失去了作为货币的基本的支付和结算功能。因此,不能结算的SDR,是不可能在国际金融领域被广泛应用的。各国政府也必然不愿意接受SDR作为储备资产,而宁愿接受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

(二)IMF的弊端

关于建立超货币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由什么机构来发行超货币。周小川行长在文章中提到“由一个值得信任的国际机构将全球储备资金的一部分集中起来管理”,但这仅仅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想法。因为各国都有自己的利益,要建立一个超脱各国利益之上的国际组织是基本上不可能实现的。有些学者提出将发行SDR的IMF作为发行超货币的机构,但是IMF的弊端也决定了它成为这样一个“值得信任的国际机构”是非常困难的。

上一篇:朝鲜货币范文 下一篇:广义货币范文